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塘月色全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荷塘月色》;意境美;立意新;画面美;色彩美
一、朦胧的意境美
长期以来,现代散文家一直执著追求散文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说在一个具体的情感环境中,作者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带有美的氛围,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读者能置身其中,感受环境带给自己的享受,从而产生一种意境。
中国的诗作从古至今都是“温柔敦厚”,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将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大多数抒情作品都把情绪抒发得很平淡,不会有太强烈的展现。一般他的作品所拥有的情感色彩是平淡的忧愁,就算是喜悦,也会掺杂丝丝苦闷。“哀而不怨,怨而不怒”就是属于朱自清先生的风格。《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月光以及荷叶都描绘出了一种朦胧美,月光穿过淡淡的云照射在荷叶上,透过那层薄雾看泛着月光的荷叶,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便飘忽而至,就好像在梦中一般。月色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清新的景色和真挚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让景色显得更美好,让情感抒发得更深刻。他的描写清新而不失优雅,让读者轻而易举地感受到画面中的诗情画意。以宁静的月光作为背景,反衬出此刻自己心情的烦躁和不宁静。
二、独特的立意新
《荷塘月色》的立意很新颖,属于矛盾中的美。朱自清先生在提笔创作这篇文章之前的心情是很烦躁的,这一点文章第一句就可以看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矛盾美就开始呈现了。因为内心很烦躁所以作者想要出门去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作者的眼里就有了这样一种景象,“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想要整理自己苦闷的心境,于是欣赏迷人的荷塘月色,给自己放个小假,让自己有时间转换心情。其实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抒发自己此时郁闷的心情和见到荷塘月色后那种得到舒缓的喜悦之情。在朱自清先生看来可能一个人这样独处,得以独自观赏满园的荷塘月色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拥有自由。但看着那么多荷花又觉得一个人其实很孤独,“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他很向往的美好又让他觉得很苦闷,实际上就是很矛盾的。但可贵的就是作者可以将这一切描绘得很自然、很和谐,不会让读者感觉有一种违和感,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诣。
三、传神的色彩美
《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是背叛革命,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作为一位爱国青年,朱自清先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打击,心里极度悲凉并且苦闷忧愁。文章中描绘得景物大多是这样的,“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光”“阴阴的”“斑驳的树影”等一系列的景色,包括本应该是翠绿的树的颜色也黯淡了。这些景的颜色都是灰暗的,就像当时作者沉重灰暗的心情和当时缺乏色彩的中国社会一样,都传神地诉出了作者那一腔淡淡的忧愁。
四、和谐的画面美
《荷塘月色》中的意象选择追求完美,能够展现画面的对称美、和谐美。这是这篇散文的一大亮点,也是文章成功因素中功不可没的一个。首先,整个画面由多个意象组成,其中包括作者自身,他身上散发出的是“颇不宁静的心情”。其次,穿透云朵直泻而下的月光,被月色笼罩的荷塘。月光和荷塘流露出于作者心境形成鲜明对比的宁静之美。这样由上至下各个空间都被涉及的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顿时产生一种美感。作者还采用并置的表现方法来组建画面。简单来讲就是几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共同表达一种思想。比如“满月”和“眠歌”就被作者描绘在一起,更确切地展现作者此刻心情的烦乱和一股淡淡的忧愁,拼凑的画面就是将这种感觉更准确地传达出来。另外“蓊蓊郁郁的树”和“杨柳淡淡的月光”构成的画面就是另外一种意境了。这部分画面阐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是自己忧伤的心情在观赏了荷塘月色后得到舒缓,自身感到了一种放松和自由,让自己可以从那种苦闷的境遇中暂时走出来放松一下的喜悦。各个部分的画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幅具有多种思想的整体画面,杂而不乱,整齐有序,和谐之美跃然纸上。同时,朱自清先生是从多个角度来描写荷塘月色的。包括视觉、听觉,虚实结合恰到好处,动静结合不显生硬,文章在这种颇具表现力的描写下不仅产生了画面,更产生了音乐,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在我们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时要注意,要想准确地找出中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语文审美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31-02 收稿日期:
2016-07-16
作者简介:黎祥伦,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庄重的艺术,要求其爱好者首先须做到这一点:不随大流,耐得寂寞,潜心沉静,从容不迫――此乃金匠的艺术,文字的鉴赏,需要精心而审慎从事,如果草率匆忙……
――社科院王柯平教授 引译
语文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是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日常交际工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如何进入学生的圈子中去和学生交流接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文生活情境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写景抒情的诗篇,犹如一朵沁人心脾的奇葩,久开弥艳。他为我们描绘出了如梦如幻般的月光下的荷塘之美,暂时摆脱了不宁静的心情,心灵栖息于月洒清辉的荷塘,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的自由自在的美景。从全文来看,朱自清先生实际上是不自觉地进行了一次审美体验。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审美的超越问题。
“超越”一词,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不一样。“超越”在西方具有超验的意味,带有神秘色彩。在中国,虽说没有西方那样具有明确的“超越”的美学范畴,但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庄子主张保持物我统一,超然于物外。社会发展到今天,“超越”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审美超越具有不同的内涵:审美是在我们人类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在生活上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一种陶怡情操之美,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活境界,丰富人的精神,让人栖息于世界。当然,纯粹的自由之美在现实世界难以存在,我们可以追求超越客观世界之美。只要有追求的动力,生活就会朝着美好的理想发展。
当你在放松休息的时候,一个人走在清幽的江南水乡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抛弃生活中的烦恼,让自己回到童年时候,没有任何忧愁,你将感受到很快乐。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先生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处于刀光剑影的年代,所以他追寻一个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乘凉的时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认为应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那晚欣赏着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朱自清,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例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他仿佛离开了现实,告别了烦恼,在忘我中享受着美景,这是独处的妙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人生的过程就是人本身试图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从而不断超越现实,走向辉煌的自由生存境界的过程。尽管人的生命有限,但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会达到理想境界。即使是短暂的审美也能够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些忧愁,我们人的伟大就在于对生活的不断超越。
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现实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很难充分满足自己的要求,只有在精神生活的审美的天地里,才能尽情驰骋于审美的自由天地,彰显人生价值。
在教学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就能把平时从电视、录像、光盘或因特网上收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素材制成CAI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缩短学生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用创设、引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还原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在生活中再次体验文本的情感,在生活中实践文本给自己的启发,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首先在屏幕上播放出一段情景交融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零零星星的荷花,缕缕清香,渺渺
茫茫,若有若无;脉脉的流水,无声无息……荷塘上的月光如同流水,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缓缓浮起,叶子和花仿佛笼着轻纱的梦;云淡清风,光影变幻,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此时,作者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享受独自的快乐,形成“人看花,花看人,人在花中去,花在人中来”的审美的境界。
如此动感而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标准的声情并茂的解说中,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如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语文课堂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即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展现在屏幕上,这一特点有利于形成对学习者感官的刺激。
在《荷塘月色》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图片配以动画形式,在声音和图片以及动画的伴随中,让学生们进行一次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面对现实的种种压抑限制,力图寻求心灵的自由和慰藉,审美自然成为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
四、结束语
在走进语文课堂的时候,教师要自信地说:“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你将带领学生驰骋在语文的园地里,尽情地展现你的风姿,让学生自由翱翔在美的世界,从而使学生的心灵随着语言飞舞,彰显语文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叶 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美)M.李普曼.当代美学.邓 鹏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一、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1.语段结构分析
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段第一句是起始,说月光照在荷塘上,是中心句。第二至五句展开,具体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最后一句是终结,总说塘中月色的印象。当然,有的文章连续用几段来写一层意思,就不一定每段都有终结了。
2.全文层次分析
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分析全文层次,首先可抓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会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如2000年全国卷散文《长城》中就有“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这样的标志性句子,明显地把文章的中心内容分成了几个层次。
二、析词语,明情感,挖掘隐含信息
文章是由词语和句子构成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现的,它要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句才能表达意思。所以,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特别是散文,她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三、抓开头,重结尾,寻找关键语句
古人形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凤头豹尾,可见其重要。
散文的开头是很讲究的,甚至有的文章开头就是“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四、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
写作方法多指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另外,谋篇布局方面的线索、过渡、照应、详略等也属于写作方法。
五、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辩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历来被各类学校的教材所选用。其中超凡脱俗的景物描绘和意味隽永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大凡教学参考书和分析评论的文章,总围绕着文章寓情于景的特点,对文中语言技巧、修辞手段及抒情方式作详细精深的分析,而文中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却被忽略了。
读过此文的人都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盛夏时节,但文中创造的意境却没有一点暑气。全文格调素淡朦胧,宁静和谐,那暗中浸透出的凉爽,仿佛写的不是盛夏酷暑,而是悦目宜人的初秋。这样的意境,仅凭语言的优美,修辞的娴熟和抒情技巧就能创造完成吗?且不说炎炎盛夏各种事物的特点,就以文中的事物作一些分析,也不难看出仅靠那些手段是不够的。
“乘凉”是为了消暑;“荷叶”“荷花”在盛夏时才卓有丰姿;“蝉鸣”和“蛙声”在酷暑里才叫得最响。作者如果不加处理,只根据直觉顺序记录,那么,“我”带上家门,转身向荷塘走之时,首先被知觉感知的应是烦躁的蝉鸣和喧闹的蛙声,更不用说沿途袭人的热浪和“我”的生理感受,然后才能看到荷塘、荷叶、荷花和荷塘周围的月色。如果这样叙述,尽管还运用上述各种艺术手段,但文中那特有的意境显然失去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蝉噪、蛙鼓吵破了宁静的氛围,搅乱了和谐的韵律,冲跑了素淡朦胧的情调。
那么,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也不行。因为“蝉鸣”“蛙声”不仅是盛夏的典型特征,而且经过作者的点缀,有以声衬静的特殊效果,是表达情感的桥梁。
“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陆机《文赋》)作者深谙此道。他创造意境却不见雕琢的痕迹,剪辑调整材料天衣无缝,这主要得力于以下技巧。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收视反听”(陆机《文赋》)之功。对严重影响意境的材料果断舍去,如:去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对天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
其次,在材料顺序安排上有“耽思傍讯”(陆机《文赋》)之妙。作者将不能省略而又有碍于意境的材料调整到不显眼的位置,而且“物”尽其用,借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蝉噪和蛙鼓是烦人的,尤其在情绪不佳时,但作者把它们调至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不仅不见其烦人,而且创造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梁·王藉《入若耶溪》)的佳境。同时,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抒发感慨,自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淡淡的哀愁。
第三是“丰约之裁”“因宜适度”,对“乘凉”“蝉鸣”和“蛙声”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而对“荷叶”、“荷花”、“月光”、“月影”则浓墨重彩地渲染,突出意境的氛围,展现出令人陶醉的优美的画卷,感染着读者,引人入胜。
1.深解文意,切忌孤立作答。
由于简答题一般出现在高考的主观试题阅读部分,因此在完成这类题的时候,切忌孤。立静止地回答。要总览全篇,根据命题要求精读有关部分,认真钻研,再做答案。
如高中第一册《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描写的是___;原文流露了作者和感情;就本段而言,则只有之情。为了准确作答,就必须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精读此段,便可概括出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月色)原文流露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就本段而言,则只表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2.充分利用试题的全部给定信息。
上挂下联是阅读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只靠推想和猜测有些题是难以确定答案的。要认真阅读,看清楚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求解的是什么,隐藏有什么,暗示着什么,答题形式和要求是什么。
如1991年现代文阅读第34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我们在答题时应首先注意到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牐瑺我们可再借鉴文后小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这样我们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就会得出“1928-1828=100”。由此“这特殊的日子”便是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现代文的阅读测试点在原文里,跟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也往往就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给定信息。
3.概括转述。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对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如1995年现代文阅读24——28题是阅读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其中第25题是阅读第二自然段。附阅读内容的第二自然段: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作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本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并且每条不超过8个字。假如我们的考生不全用自己的话去加以概括,而是摘录原文的语句,那么就有可能答成“把内容装进头脑”,“意在模仿程式腔调”、“守着利禄主义”,答题就不全面,自然就不够准确。倘若只是走马观花。没能认真阅读原文,尽管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有可能答得似是而非,含糊不清,从而失分。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原意,整体把握文意,具有准确简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转化为正确的答案。即:第一种弊端是“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理解,是指领会与解释。理解作为一种阅读能力,要能领会文本内涵。朱熹说:“读书只要将理会得处,反覆又看。”这里所说的理会,也就是理解。“看文字,于理会得了处更能看过,尤妙。”理解,在于反复揣摩。看了又看,更能领会,也即加深理解。反之,“今之学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这就是没能理解,看与没看差不多。
文本阅读,最终都要落实到语言层面。由于句子是语言的运用单位,因而可侧重于句子的理解。文本中的句子是多样的,不妨有所区分。先说语法句,主要是复杂的单句与复句。语法上较复杂的句子,其内涵也较丰富。要理清其中关系,才便于理解。比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先是用达尔文发现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类比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接下来就作阐释,可分两个层次,先讲物质决定精神,以此为前提,进一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因果关系。
修辞句,就是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这是比喻,把荷叶比作舒展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形容花,先用拟人,继而是三个比喻,构成博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有通感,沟通了嗅觉与听觉,其相通处在于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仍是通感,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表明光与影搭配的和谐。
结构句,有起始句、领起句、过渡句及结尾句等,这些句子在文中较易寻找,可起一种线索的作用。比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起始句,也是领起句,作用是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即要遣去心中的烦闷。文本中句子甚多,但作用并不一样,其中有较关键的或较重要的句子。关键句,大致有概括句、总结句、中心句、主旨句等。且关键句除了表内涵,还可表情态。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中心句,足以概括文本内涵。而结尾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则是一个情态句,即表情感态度的句子,传达出对故都的秋的无尽的眷恋之情。句子又有字面义、深层义及言外之意等,这可以说是纵向的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讲到热闹,而热闹与当下的心境是不合的,因为作者虽于月下漫步中获得了一些喜悦,但喜悦抵不住愁闷,只好将那种热闹排除在外,环境氛围始终是寂静的。下文写联想,即六朝时的采莲,也是一个热闹而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也是通过一句话来排除在外。
关于阅读理解,叶圣陶有三想的说法。一想词与词的关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理论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二想段内句与句的关系,“读过一节停一节,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是什么”;三想段与段的关系,“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节即层次及段落,段落间句子与句子的关系有层次之分,段与段间也有层次。这三想的说法,包括了词、句、段三个不同的层面。照此读去,由小及大,在理解上是较为切实的。■
一、挖掘矛盾,刻意设疑,引发深思
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能力解决不了的地方,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又差一点进入这种问题情景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其渐渐进入灵感状态,思路流畅,联想丰富,对记忆材料的提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最终实现顿悟,解决问题。例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着一个意思,作者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
二、适宜幽默,设易为难,诱发兴趣
提问如果是一味地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启发思维了。其实要启发思维必须先激发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决不会积极地去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是思维剂,开路机和油库。还以《荷塘月色》为例,有位老师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老师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老师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老师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生成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台阶,分解设疑,化难为易
摘要: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自己的作品《荷塘月色》里引用梁元帝所作的《采莲赋》片段来抒怀。由于该作品的广为流传,《采莲赋》片段也被译为不同语言,即使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的版本。本文从翻译学中归化和异化的不同视角分析《采莲赋》片段的两个英译版本,从而试图找出中国古代诗赋翻译的适宜道路。
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究竟孰优孰劣至今没有答案。笔者认为,无论是站在实用还是美学的角度上,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应当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诗歌翻译;美学差异;归化和异化
1927年7月,朱自清怀着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和对乏味生活的失望创作了经典名作《荷塘月色》。文中主要描绘了在月光的衬托下清华荷塘及周边美丽而宁静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文中,朱自清引用《采莲赋》片段来衬托出自己烦闷的心情。《采莲赋》由梁元帝所作,描写了青年男女泛舟湖上采莲嬉戏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热爱。以下是《荷塘月色》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段: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杨宪益夫妇和朱纯深先生分别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翻译,两个英文版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框架结构、语言风格以及美学思想这三个面,从而导致两个译本给了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想要评论哪个版本更优要从很多方面考虑,比如译文的内容、格律和语言风格,同时还要考虑中西方的美学差异,最主要的是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
1、 归化与异化的概述
归化是一种目标文化倾向的翻译方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相对于目标读者来说比较生僻、有异域风格的词语转换成目标受众熟悉的词汇,以便于读者能够轻易地理解原文本。异化是一种源文化倾向性的翻译方式,这种手段的核心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坚持保持源文本的异国风情,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传播源语言国家的文化[1]。
著名语言学家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并不只是语言学的范畴,更是两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2]。想要选择合适的手段翻译典型的中文文章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源文本的形式、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翻译目的。
2、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采莲赋》
笔者将选取四句翻译,从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分析《采莲赋》的两个英译版本:
妖童媛女——charming youngsters(朱译)/ deft boys and pretty girls(杨译)
在《采莲赋》中,“妖童”指英俊的少年,“媛女”是美丽的少女,但在现代汉语中“妖”字通常用在“妖精”、“妖魔”等略带贬义的词汇中,此时若是使用直译手法,就会使目标读者产生疑惑,原文的意义也会被曲解。文中提到的两个英译版本皆使用的是归化手法,用“魅力”和“灵巧”等词来形容少男少女美丽而又生动的形象,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
荡舟心许——hearts buoyant with tacit love(朱译)/ understanding(杨译)
“心许”是一个典型的含义深刻的中文词汇,他所包含的含义远超过了这个词语本身。“心许”的意思是心中默许,也有内心赞美之意。原文中用这个词语来表达采莲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和含蓄而美好的爱情。朱自清在其文中应用《采莲赋》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朱纯深先生的译本使用归化的手法,较为详细的对“心许”这个词语进行了解释;相反,杨宪益和戴乃迭使用异化的方法保持了原词的含蓄美,更能表现出原文中少男少女懵懂含蓄的爱情。
鹢首徐回——bird-shaped prows(朱译)/ prows(杨译)
鹢是一种水鸟,中国南方的渔民经常使用这种水鸟的样子来装饰自己的渔船。译者很难准确的向外国读者描述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渔船形式,尤其是在西方读者也许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水鸟的情况下。因此,朱纯深先生使用归化的手法为目标读者描述了这种船首的样子,杨宪益夫妇使用异化的手段,在不影响源文本含义的情况下有意的弱化了这个因素,舍弃了这部分的翻译。
夏始春余——This is the time when spring is growing into summer(朱译)/Now spring and summer meet(杨译)
《采莲赋》全文短短几十字,一副春末夏初少男少女湖边荡舟采莲,嬉戏的工笔画面就跃然纸上。全文对气候环境的描写仅有两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但诗中对人物的描写和环境相互映衬,使读者不禁会形成富有季节特点的感觉。本文涉及的两个英译版本对这四个字作了两种差异较大的处理:朱译本用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将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刚要来临的时间段详细的写了出来,平铺直叙,表述清楚。杨宪益夫妇使用了一组动词短语言简意赅的表达出了春夏季节交替的意境。译者巧妙地运用了“meet”这个动词,将春天与夏天这两个季节拟人化,就象是两个有缘人,即使擦身而过,也终会在那特定的一刻遇见。不仅格律与源文本简洁、工整的风格吻合,也更加的生动形象。
当翻译家周具良在谈到诗歌翻译的时候曾说过:如果源文本的诗歌有自己的格律,翻译后的目标文本就应该有一定的格律,但是目标文本的格律是否要与源文本相对应就要依个别情况而定[3]。事实上,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译者都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将源文本的诗歌格律移植到目标语言中,而不是想方设法使得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格律一模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以诗译诗。
朱纯深先生的译本改变了原诗的格律和风格,是典型的归化处理,使目标读者能够比较容易的接受译文。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是对原诗格律的移植,即以诗译诗,译本无论是在格律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与原诗接近。这种译法对于目标受众来说也许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翻译方法保留了源文本的美感和意境,杨宪益夫妇的版本更能使目标读者在理解这首诗赋的同时感受到中文所营造的的语言之美。
作为翻译的两种手段,极端化其差异的做法不利于其在翻译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归化不代表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肆意改变,异化也不是说要字对字的刻板处理,好的译者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不至于褒贬不一。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翻译,尤其是两个国家文化间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明确在源文本中哪部分的文化因素需要被保留?如何保留?哪些因素需要改变以适应目标读者文化群的接受程度。因此,草率的评价哪种方式更优是不恰当的,根据翻译目的、目标读者文化背景做出适当的结合或选择会使翻译的效果更好。(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WORKS CITED
[1]郭建中.翻译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一、做好阅读问题预设,引领阅读方向
高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与教师对阅读内容的充分预设分不开。教师通过课前充分预设,可以对阅读文本可能生成的问题、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需要学生加深理解的地方进行充分把握。教师对阅读文本预设充分,阅读课堂便会显得有条不紊。高中阅读教学的充分预设,首先要把握文章标题。标题是文本的灵魂,对文章标题把握准确往往在阅读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飞夺泸定桥》、《小二黑结婚》《动人的北平》等文章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概括;《再见了,亲人》《憎恨》《也许――葬歌》等文章标题则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情感表达;《林海》《海滨仲夏夜》等文章标题则是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描绘。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或内容,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在学生初读时充分预设。学生对文本的初读是对文章形成初步理解,建立整体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应从文章整体上宏观把握,考虑学生有无文字认知困难、能否顺利通读全文、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否正确理解、对作者的感情表达能否真正领会等。再次,在学生精读时巧妙预设。精读是学生在对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字、词、句的品读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预设问题要体现生成性、深刻性。通过预设问题的提出引领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内涵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鉴赏文本要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阅读文本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要素,其中不乏国内外经典名著,在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形象、意境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要素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要素之间的深层联系,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的好处在哪里。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外,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价值判断,对阅读文本的思考必然是千人千面。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而应该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多角度思维习惯。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教师从“欣赏”的角度来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品味作者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文字魅力。有的教师从“探究”的角度来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荷塘月色的美景品味其蕴含的人生思考,领会作者的心境。还有的教师从“思维”的角度来教学,将“荷塘”和“月色”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培养学生由整而分、再到整体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鉴赏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传统阅读教学以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为主,课堂经常出现“满堂灌”现象,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学生的阅读课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融入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或故事中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性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