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楚辞名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存现句 名词组 无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
存现句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这一句式结构在英、汉语中均十分常见。汉语存现句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隐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如(1)柳树后出来一个身影……(2)水池里跳出一只青蛙。一些学者(如顾阳 1997,李艳惠 1990等)指出,汉语存现句中的隐现句的结构中的名词组都表现出有限效应,为无定名词组。不符合这些条件,句子就不成立。英语存现句(there be句型)就构形而言,表层主语位置上有一个非重读的 there、谓语主动词由一个含有“存现”意义的动词充当,尾随其后的是一个名词组。顾阳(1997)归纳出英语存现句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动词后名词组都为无定名词组。比较英汉存现句的基本特征,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名词组一般都是无定的,只有少数是有定的。很多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对这一句法现象存在的原因解释得很少。本文将在胡文泽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这一句式结构名词组无定存在的理论起因。
二、有定、无定问题
程雨民(2003)在《汉语字基语法-语素层造句的理论和实践》中指出,语法中所谓有定和无定简单说来,就是指上下文或世界知识中是否已经限定的对象。如说来了一个退伍军人,因为未明确是谁则军人无定。如说你刚才提到的那个退伍军人,则军人有定,因为对方已经提到过。存在句常用来介绍一事物的出现或存在,因此在语法上时常属无定概念。陈平(1987)指出,有定和无定是指发话人在使用某一名词成分时,是否预料到受话人能够将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事物等同起来,或能够把它与统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同类实体区别开来。尽管二人对此的表达有些差异,但实际上,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事物在语境中第一次被提及,则代表这一事物的名词通常是无定的,如果一事物在统一语境中能与可能存在的其它同类实体区别开来,则代表这一事物的名词通常是有定的。
三、汉语隐现句中名词组的无定性问题
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汉语存现句中,隐现句中的名词组(也即隐现宾语)一般是无定的,究其原因黄先生(1987) 认为,隐现句名词组的无定性可以在管约语法的框架中得到解释,他认为,名词组的无定性是由隐现动词自身固有的语义结构决定的。具体地说,名词组的无定性是由所谓“有定效应”,简成称DE造成的。“ DE存在与不平衡的链中。通过主目(argument)移位产生的正常链的形式应该是(NP,EC)。这里EC指的是空范畴(empty category)。不平衡链的形式同平衡链正好相反,是(EC,NP)。黄指出,因为存现句(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中的动词不选择深层结构主语,所以也就构成了不平衡链,从而产生有定效应。其结果隐现句中的名词组只能是无定的(转引自胡文泽)。黄先生的分析似乎从理论解释了名词组的无定性。但黄先生的分析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语义结构下隐现句的隐现宾语(名词组)是无定的,而存在句中的宾语却可以是无定的。再者,并不是所有的名词组都是无定的。我们倒是更倾向于胡文泽的说法“隐现宾语(名词组)的无定和有定同隐现句的交际功能以及说话人的交际动机有关,而不是由所谓的动词语义结构制约的”。他指出,当一事物在语境中第一次被提及,代表这一事物的名词通常是无定的。这是因为,某一名词成分所指的事物第一次在语境中出现时,发话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预料受话人对可能所指的事物有所了解,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一名词性成分的无定性。
但存现句中隐现句中名词组(隐现宾语)无定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交际中,发话人在一定场合下为了传递特定的信息可以改变名词组的无定性,这也就是发话人的交际意图起了作用。比如,“恰好对面来了王区长”,发话人为了要说明来的是王区长,而不是李区长、杨区长、张省长或其他人,就改变了名词组的无定性,名词组变成有定了。
转贴于
四、英语There be 存在句中名词组的无定性问题
徐盛桓认为,句子编码的理想顺序是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根据主位、述位分布的原则,句中信息的重要程度,随主位向述位过度而增强,处于末端的述位的信息其重要性程度越高(徐盛桓,1987)。Leech也认为,“末尾中心”是各类语言,特别是SVO型语言(如英语)的一项普遍现象。我们知道,话语结构的每个片断反映在句法上的各个成分,其交际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片断只传达了已知信息,其交际价值就小,就放在话语的前部即所谓的主位部分。如果这个片断传达的是未知信息,其交际价值就大,就放在话语的后部即所谓的述位部分。话语结构的信息一般是按着交际价值的大小作线性排列的。具体到there be 存在句,名词组传达是未知信息即新信息,其交际价值较大,排在后面的述位位置上。由此可见,there be句型之所以要将there 放在句首,而将名词组置于动词之后,正是要让NP成为信息中心,以达到引出新话题的目的。按照定义,泛指的词语是前面所没有提过或说明过的,是表示一事物在语境中第一次被提及。there be 存在句中,名词组所传递的正是前面所没有提过或说明过的,是表示一事物在语境中第一次被提及,所以there be 句型中的名词组一般是泛指的。名词组的这种无定性使得英语中的七个基本句型,只要原来的主语的意义是不定的,泛指的,谓语的be 都可以转化为存在句,如:
(1)No one was waitingThere was no one waiting. (SV 句型)
(2)Something must be wrong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SVC 句型)
从这些句型的转换中,我们可以看出,there be 存在句使这些不定名词(短语)成为信息焦点。
五、结语
初步探讨英汉存现句这一句式结构中,名词组无定与有定存在的理论起因,我们发现,存现句句法结构的基本交际功能和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以及名词组述位地位和所传递的信息在决定名词组的无定或有定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对某一特定格式或名词成分的选择除了受特定句法结构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由交际目的和要传递的信息决定的。
参考文献:
[1]Quirk R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1985.
[2]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程雨民.汉语字基语法-语素层造句的理论和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胡文泽.汉语句法分析的一个不同角度.汉语学习.1996,(4).
[5]张今.英汉信息结构对比.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6]顾阳.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现代外语,1997,(3).
[7]范晓.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战国时期,楚怀王与顷襄王轻信谗言,两次放逐屈原,于是投靠秦国,却造了亡国之运。屈原眼睁睁地看着秦国灭楚国,却无能为力,因痛不欲生,便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自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投江”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年轻一代却很少有人知道,屈原为后人留下的一本著作——楚辞,更没有人知道楚辞里的一句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的意思是:路程漫漫又长又远,我还要上天下地去求索。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琢磨,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知识的路很长很长,我上天下地也还有很多要学。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很深。不管是学习上,还有生活中,我仍记忆犹新的事是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特别懒,不爱学习,每节课的课间,走廊上总少不了我的身影。而我当时的同桌却不同,她是个文静又爱学习的女孩子,不管周围多吵,对她刚柔多大,她也总能克制自己,安安静静的坐在位置上写作业,所以他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第二。
我很佩服她这样的学习精神,于是向她请教学习方法。她也一点都不隐瞒,全盘托出。她说:学习就是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的。从那以后,我野开始刻苦读书,课间的走廊再无我的身影,而课间的教室也随之多了一人。我一碰到不会的题目,就会问老师,一个题没有解决便觉得难受。后来,我的成绩也在预料之下的冲上了前三……
屈原的这种精神,多么令我们佩服啊!正是这种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使屈原一直被后人铭记,“屈原”也成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
陈寅恪上课,全讲自己的研究成果。当年,他在讲授隋唐史时,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这四个“不讲”貌似狂妄之语,其实,对这位“教授中的教授”来说,言不虚传。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设了“诗经”、“周易”、“尔雅”等多门课程。他讲课极为生动,很受学生欢迎。闻一多讲《楚辞》,往往黄昏时分,在教室之外,点个香炉,拿个烟斗,然后开始念书里的名句。《楚辞》很复杂,句子优雅。每逢谈到悲痛的词句时,有戏剧经验的闻一多总能诵得特别感人,学生浸润其中,颇受感染。
唐兰早年师从王国维,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讲授古代经典。唐兰在联大时期也开过很多课,如“六国铜器”、“甲骨文字”、“说文解字”、“战国策”等。他上课只是捧着一本词集自己读,读到妙处,大叫一声“好”,学生一惊,以为有高见阐发,哪知一首词一个“好”字就算讲完了。这样的讲解方式,要是在今天,恐怕早被学生逐出了课室。
刘文典开《文选》课时,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十分投入。有一次,他给学生讲《月赋》,时间还特意选在阴历五月十五晚饭后七时半。当时,月光下摆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沈从文是以作家身份跻身大学讲台的,他主要上“各体文习作”、 “中国小说史”等课程。他上课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丝毫哗众取宠的江湖气。每次上课,总是抱着一大摞书和学生的习作――书是特意为学生选的,至于习作,沈从文的读后感往往大段大段,有的比学生的原作还长。有的资料罕见,沈从文就自己抄,拿金标毛笔,筷子头大小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整整齐齐。抄成了,卷成卷,学生拿到手时,分外感动。
林纾在北大讲课时,常被安排在下午两三点,正是一天中最疲劳的时刻,学生往往昏昏欲睡。不过,林纾常有妙招。一次,见学生又准备“梦蝶”,林纾便把课本一合,大声说道:“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为之一振,准备一享耳福。只听林纾娓娓道来:“从前,有个风流和尚,经过一座桥,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入了迷,可林纾却不说了。学生迫不及待地问:“怎么了?之后怎样?”林纾慢条斯理地说:“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散了。”学生好不生气,林纾却笑了,因为学生有精神了!
黄侃很讲究吃喝,喜好美酒佳肴。后来身为人师,也没能改掉“馋嘴”的毛病,并且毫不理会学校的规定,经常变换借口要学生替自己“买单”。讲课时,黄侃有一个习惯,每每讲到紧要之处就戛然而止,然后对学生说:“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大洋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次数一多,学生们不由调侃黄侃:“有菜一切好说,无酒寸步难行。”
关键词:音乐 古典文学 词曲创作
一、音乐词曲与古典文学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觉得中国古典诗词与如今的音乐词曲不相关。因为中国古典文学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千古佳作,是一种很高雅的作品,而音乐是现代人为了打发空余时间而创造出来的词曲,和古典文学可谓天壤之别。但是,我们也清楚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的《诗经》和《楚辞》在那个时代一直被人们唱颂,一直到后来的唐诗宋词也不时地被人们作为歌曲进行歌唱。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歌曲与古典文学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方面,我们应该学会创新,为乐曲注入新鲜血液。虽然在古时候古典文学与音乐有的时候密不可分,有的时候又毫无联系,但是它们一直互相影响。在古典文学起初发展的时候,它就与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曾经的《诗经》和《楚辞》就是那个年代的音乐。有人认为歌曲是比较通俗的,但是这只是就它的演唱形式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它的含义是高雅的。纵然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与古典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歌曲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它们都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如果能将古典文学加入到乐曲的创作中,那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将古典文学元素注入到音乐中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更好地在音乐的词曲创作中运用古典文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一)将古典文学诗词注入到词曲中
1.将歌名转换成古典文学中的名句或诗词
作曲家写曲子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文学家在专注地写作,作曲家在写词时,可以在文中引用经典的文学句子或者诗词,在创作曲谱时,也可以借鉴古典文学的出色之处。音乐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命名题目,也就是说用著名诗词来作为歌曲的名字。比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费玉清的《一剪梅》、李宗盛的《之乎者也》,以及著名歌手邓丽君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2.在歌曲的内容中引用古典诗词的著名句子
说起在歌曲内容中引用古典诗词的句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琼瑶姐姐。它的一些著名小说都会被改编成电视剧,电视剧中的插曲有很多都包含了古典文学元素。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在水一方》,这首曲子可以说是对《诗经・蒹葭》的完美翻译。再如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它的主题曲是《当》,歌曲内容是“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这首音乐曲子引用的是乐府诗《上邪》。从上面可以看出,琼瑶能够将古典文学诗词掌握地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格格不入,又可以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也写入了乐曲中,这与电视剧的意境相结合,更向人们展现了别具一格的视觉感。现代乐曲之所以可以引用古典文学中的诗词,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代表了古代先辈们的高雅的文化,向人们传递一种美好的情感,同时提高了我们的个人文化修养。
3.在歌曲创作中引用常见的意象
在古代的很多诗词中,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某一个物体中,也就是意象。如今的歌曲也可以运用各种意象表达自己的心里变化或者思想感情,这样也给观众带来另一种审美方式。但是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作家中会有不同的意境,因为它们需要其他意象来互相衬托。比如:夜空的“月亮”,古诗中大多数是用来表达作者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静夜思》描述了夜深人静,月亮高挂,和家人看着同一轮圆月却不能相见的思乡之情。现代的歌曲也引用了古诗中的圆月,如:《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这首乐曲中,通过使用纯洁的月亮来表达作者想念自己的心仪之人,这儿月亮的含义和《静夜思》中的月亮的不同,它暗指自己的心上人。在如中国人都敬佩的龙,它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荣耀。最初的《龙的传人》唱地家喻户晓,它象征一群积极向上的中国人,一群追梦的年轻人。而如今的音乐中又另一层含义。它特指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综上所述,这些常见的意象逐渐的被引用在音乐中,并赋予它新的含义增加了音乐的涵养,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深受启发。这些古典文学诗词对创作家写曲子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让他们产生灵感,也可以使他们改变风格,以至于创作出观众喜欢的歌曲。
三、结语
音乐原本和诗词不分家,因此现代音乐应该不断地从古典诗词中吸取精华,不仅可以将音乐得到修饰,也可以给作曲家带来创作灵感。无论如何,中国古典文学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沉淀使它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能够把它们合理地运用到音乐中,不但可以使中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还可以使音乐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当漫步到山脚的时候,当看到一处瘦瘦的竹篱笆的时候,我很容易联想到,不远处也许就是陶渊明种过的那片地吧,那一丛丛菊中,有几枝,一定会幸运地被握在陶渊明手中。当走在田野的时候,看到带着露水的草丛,我就想,这露水千年前曾经沾湿过谁的衣襟。自然界的一切,都与我的语文学习连在了一起,我简直有些心醉神迷。
陶渊明锄地的手一定是很笨拙的,草盛豆苗稀或许就是见证。但这并不妨碍他握笔比握锄更为灵活,在诗里擎起一束菊,然后一声召唤,满山的便氤氲成了一片金色的海。在这片海里,读秋风,秋菊,秋屋,秋水……我甚至希望,我看到的那一株摇曳在金黄中的耀眼的菊,就是极爱这自然的陶渊明。或许就是他吧,用语文的思维解释,应该是陶渊明离去,他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菊里。
沙滩上长长的,长到视野尽头的脚印,有大有小,歪歪斜斜,凌乱地像一个爱写诗的笨小孩稚嫩的韵脚。向辽远处望去,忽然想起“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李白,腰间挂着一把佩剑,手里提着一壶美酒,在那片山随平野尽的水域里,可否就是李白浪漫的诗海。李白的剑适宜舞,并非用来杀敌。他的诗比剑更为飘逸,更为洒脱。
看月,会不由想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望瀑,会自然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邀月共舞,借瀑抒怀。在一片浪漫的月里,有一座浪漫的殿堂,居住着一个满腹浪漫情怀的诗人……用语文的思维解释,应该是李白离去,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月里,留在了瀑布里。
正如冯骥才所说,“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了,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语文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语文将一个人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正如屈原的《楚辞》就是他生命的延续,永在的灵魂;正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是他再造的生命,永在的灵魂……
一、寓别离之情,寄思亲之意
世事多变迁,迁客骚人远足天涯,与云为伴,羁旅之思萦绕心头。“但去莫复归,白云无尽时”道尽了王维满腔别离之情;“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岑参以汾水上历久不变的白云象征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言别后思念依旧;孟浩然“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戴叔伦“临风自笑归时晚,更送浮云逐故人”(《别张员外》),皆是以浮云寓别离之情。另外,骆宾王有“还望青门外,空见白云浮”的伤怀之感;李白有“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的相思之情;陶渊明《送谢山人归江夏》“携琴一醉杨柳堤”直到“日暮龙沙白云起”,想必只有白云最懂诗人的心意,最能化解诗人的离愁别绪。云是天空中的恒久的景象,它又是变幻莫测的鬼魅,进入诗人的视野,染上了浓浓的感彩。
二、为游子漂泊的写照,亦为贫士的象征
云飘忽不定,满载漂泊之意,恰似游子,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乃真实写照;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浮云、游子已融为一体,韵味绵长;皎然《酬别襄阳诗赠少微》更曰“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贾至《送王道士还京》“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因所送之人的处士、道士身份而演变为“一片仙云”。颜真卿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咏陶潜》),郎士元的“若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诗句中的“孤云”,无不象征着诗人的贫士身份。
三、象征隐逸,表现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云的舒卷自如,闲逸孤高,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对自由超脱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曹植翔凌云而超物外之意自现;陶渊明的“灵凤扶云舞,神鸾调玉音”(《读山海经》),描绘出云中世界的美妙,表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其“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的诗句,同样蕴蓄了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南朝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以飘逸的白云委婉地谢绝了皇帝的邀请。古人向往神仙世界,宋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水调歌头游览》),正是借“白云深处”表达了他超然物外、幻想理想天地的美好愿望。
四、象征困难、阻碍、黑暗,用以倾诉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垂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等等,无论垂云、长云、愁云、浮云,还是黑云、青云、黄云,无一不象征困难、阻碍、黑暗。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又何尝不是在慨叹前途阻碍重重呢?
【关键词】李贺;寒士诗人;诗人;骚人;《箧中集》
一、寒士诗人的产生与发展
与后世相比,唐代还不算平民社会。唐代的“寒士”是个不严格的概念,不局限于平民出身,也包括那些处于官僚体系底层的读书人,这些人的身世之感表现在文学样貌上,便形成了“寒士诗人”的群体。寒士诗人自吊其苦的开端当始于《诗经》中的“雅”。《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虽然尚属贵族内部的劳逸不均,但已初步奠定了寒士诗人身世之叹的倾向。到了汉代,寒士抒怀则集中于文人乐府和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阶段,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玄学、佛理等思想的介入,诗风数变,逐渐归于华丽和绮靡,离《诗经》传统越来越远。初唐以来,各种诗歌形式都日趋成熟,“风骨”有所回归,但总体上还是继承六朝以来的绮靡文风。到盛唐时,诗歌艺术达到顶峰,诗骚传统几乎完美统一,王孟高岑李杜那些最顶尖的诗人,无不是兼有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
与杜甫基本同时期的元结,直言批评当时的诗风“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辞,不知丧于雅正” 【1】(P947),明确提出要使诗歌创作“尽欢怨之声音,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于下” 【2】(P122),试图恢复《诗经》规讽美刺的传统。在此理论指导下,元结将沈千运等七位诗人的作品共24首诗集结成《箧中集》。这七位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沉沦下僚。“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 【1】(P974)。诗中多哀叹穷苦艰辛的人生遭遇,在内容上与李贺相似,但呈现出的艺术面貌却迥异。比如,同写仕途坎,沈千运写道:“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栖栖去人世,踬日穷迫”,李贺则写道:“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同写送葬,赵微明写道:“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引将去”,李贺则写道:“低迷黄昏经,袅袅青栎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同写人生易老、求仙无望,张彪写道:“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长吉则写道:“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显而易见,《箧中集》的风格与汉代文人乐府尤其是《古诗十九首》极其相似,“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语言质朴,平白如话,情感真率,绝少含蓄,几乎完全不去经营诗歌的“声色”,也没有深婉秀丽的意象。
二、“骚人”的抒情模式
李贺则与七诗人完全相反:刻意造奇,穿幽入仄,避免蹈循前人。杜牧:“盖《骚》之苗裔” 【3】(P178),一语道出李诗的渊源所在。《离骚》是长吉歌诗的精神及艺术的共同源头。李贺从不为“无我之境”,更从不为“无我之诗”。在李诗中,整个世界都染上了浓重的“自我”的色彩,所有意象都是诗人“自我”的幻化,与诗人遥相呼应、同病相怜。长吉式的抒情,借助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性建构,不加节制、肆意发泄。一愁则是“眼前便有千里愁”;一恨便是“身死千年恨溪水”;一偃蹇就是“天荒地老无人识”;一落魄便是“葛衣断碎赵城秋”。李诗好用“极言”,不论写物抒情,都有种不到极致不罢休的趋势,这既与其为人“好奇”有关,更与其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关。这种情形在楚辞中就有,屈原对家国和命运的悲愤,在诗中幻化成纷纭的意象,善鸟香草、灵修美人无不照映着诗人的心绪。在意境的创设上,也是上天入地、纷纭炫目。李贺对美人花草那种移情式的描写,与《九歌》、《九章》中的写法类似;对鬼魅世界奇异惊悚的描写,与《招魂》中对四方险境的描绘一脉相承,甚至直接化用原诗。《公无出门》:“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与《招魂》“雄虺九首,往来乎,吞人以益其心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就有明显继承关系。
此外,李贺与屈原一样都有一种“迷狂”的浪漫情怀。“我有迷魂招不得”与“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的怅惘何其相似;“临岐击剑生铜吼”、“壶中唤天云不开”与屈原“嗟号昊,仰天叹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的狂惑又何其相似。这是其与寒士诗人最大的不同。
《箧中集》七诗人可以算是中唐寒士诗人的先驱。到了孟郊、贾岛那里,虽然艺术上刻意造奇、用语险怪,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跳出写实的范畴。安史之乱以后,现实精神更是在诗歌中得到大幅度回归,这是建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李贺与韩孟诗派在艺术上虽有相似,但也必须看到他们在创作精神上的巨大差异。
三、工于长调的体裁偏好
体裁上,李贺极少律诗,而以乐府歌行见长,“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4】(P198)。其中尤以七言歌诗最工,在《申胡子篥歌序》里,朔客李氏就直率的指出:“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体裁本身对诗歌风貌的影响很大,《诗经》采用整齐的四言,一句两顿,节奏和谐,“文约意广”(胡应麟《诗薮》);发展到五言诗,节奏稍加复杂,风貌古朴雅正。到七言,句式加长,回旋余地更大,节奏更加灵活,很容易形成流动奔放的气势,也容易造成一唱三叹、千回百转的抒情效果,非常适合抒发豪壮或是悠长的情感。楚辞这种体裁之所以有抒情优势,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其参差错落的长句形式。李贺尤工长调,与其抒情性的创作取向有很大关系。李诗中的名句,如“桃花乱落如红雨”、“天若有情天亦老”等也多为七言。
然而李贺穿幽入仄的手法放在五言诗里,效果就明显逊色,由于五言诗载量有限,过多的物象和修饰语难以在诗中回旋开来,反而造成了局促拥挤之感。五言诗自古以来一直是写实的“诗人”的着力点。《箧中集》24首诗全是五言,孟郊贾岛也以五言见长。李贺的长调受盛唐诗风尤其是李白的影响更大一些,像《将进酒》、《苦昼短》这样的杂言七古,虽终究不比太白清新洒脱,然其构思缀词与声律之美能如此相得益彰,情感流动能与节奏变化恰当地结合,除盛唐之外也是不多见的。以李白七古为代表的盛唐歌行,正是与楚骚一脉相承的抒情路线。正如姚文燮所言:“唐才人皆诗,而白与贺独《骚》” 【5】(P1939)。
李贺诗风虽多受到中唐审美取向的影响,但仍保留了一部分盛唐风骨甚至是“胡气”。《李长吉歌诗叙》说:“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3】(P178)。但是,以中唐那种社会环境,在诗人饱经沧桑后,很难说不会将仅有的盛唐气度和浪漫精神磨灭。长吉的天才和气质,恐怕只有放在少不经事的岁月里,才能创造出真正有风骨的作品,倘若真的天假以年,李贺的诗风会不会逐渐远离楚骚精神,实在令人不忍悬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主编,(宋)姚铉编.中华传世文选:唐文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2](唐)元结撰,聂文郁编.元结诗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谢孟.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苏幕遮》 去国之忧 离乡之愁
广为后人传颂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范仲淹系北宋仁宗时的“一代名臣”。这两句体现了范仲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品质和境界。然而他的词《苏幕遮》却向我们展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密意如绵,柔情似水”,从中可窥见他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
《苏幕遮》写的是去国之忧、离乡之愁的旧题材,然而却写得率直真挚、有情有泪;下笔气势阔大,意境开阔而深沉。通过恨芳草、黯乡魂、追旅思、恋好梦、畏倚楼、饮愁酒、洒热泪等情节,把那种天涯游子的离愁别绪自然真挚、强烈有节奏地抒发出来,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荡气回肠的感人艺术境界。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秋色,下阕抒离愁。
上阕一开始,作者就以非凡的气势,如椽大笔勾勒出一幅幅画面:“碧云天”,清澈碧蓝的天空中飘悠着几缕如纱似絮的白云;“黄叶地”,秋风萧瑟,黄叶凋落,飘沉满地。这两句一写“天”,一写“地”,境界空阔清冷,不仅点出了季节是肃秋,还暗寓了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心情。清人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说景即是说情。”美学家罗丹说:“一片自然风光就是一种心情。”此词一开首就写景象的广漠,就暗衬了游子心境的空漠,而写黄叶的飘落就暗透了悲凉肃杀之意,极易引起游子的身世飘零之感、去国怀乡之思。《淮南子·说山训》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更何况是黄叶遍地呢?故游子不能不猛然惊觉:秋天又来了,“岁之将暮”,而自己却还像一片落叶飘零在外,不得归根,心头怎能不袭上淡淡的惆怅与缕缕愁思呢?所以,这两句写的虽是景,但景中寓情,情因景见,画面开阔鲜明,是历来被称道的咏秋名句。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就是从这两句点化而来的。
接着,作者描绘了一幅幅秋水碧透、烟雾笼江、金风徐来、波光动荡、日暮关山、残阳如血的画面,并着重以“水”和“斜阳”进一步点染秋色,渲染情思。因为,这离人的眼中之景暗示了诗人袭上心头的乡思离愁越来越强烈,终于追随着面前的满眼秋色,一直向前,朝着家乡方向延伸、延伸。在茫茫天际,这种情思与江水浑融起来,真是秋水溶溶、乡思邈邈。同时,一个“寒”字,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试想,在暮色朦胧的江面上抹上一层空翠的寒烟,不正是给游子心头涂上一层悲凉凄冷的色彩么?“斜阳”点明是傍晚时分,但这种秋天“夕阳西下”之景,更增“断肠人在天涯”之思。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在这满目秋色、斜晖之外,却是那无情的芳草远接天涯。“芳草”是可乐之景,为什么用它来渲染离愁呢?诗人这里化用了《楚辞》的话,“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南唐后主李煜在《清平乐》一词中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无情”一句采用的就是拟人化手法,以景物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诗人一直主张改革弊政,希望富国强兵,可是现在却远离家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极目眺望,远处斜阳尚可看见,而那斜阳外、萋萋芳草尽头的家乡却望不到。触景生情,那离乡之愁、去国之忧怎能不油然而生呢?
诗人在上阕由上而下、由近而远,有层次地描绘了色彩鲜明而境界阔大空灵、苍茫悲凉的秋色,为下阕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果说上阕中诗人把乡愁国忧融于写景中,而有些若隐若现的话,那么,下阕的言情便是水到渠成了。
“黯乡魂,追旅思”。面对满目苍凉的秋色,因景生情,不能不引起诗人的羁旅之悲、思乡之愁、失意之感?这两句读来似乎还可以感觉到诗人那沉重的叹息。一个“追”字,总写分述,层层展开,缠绵深沉,酣畅淋漓,“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一层。诗人无法摆脱这重重愁思的纠缠,只得有求助于梦境了。这两句与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是相似的,深刻表现了“愁苦”之情,从中可感觉到诗人那无可奈何的怅叹。然而,“寻好梦,梦难成”,只好翻起身来,倚栏远眺。但一轮明月更撩动离愁,所以还是“明月楼高休独倚”。这种“欲倚却休,欲休还倚”正是诗人无法排遣愁思缠绕的矛盾心情的生动写照,这是第二层。一个“休”字书又暗传了恨极之人那痛苦难言的悲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则为第三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这时诗人情急无奈,便想借酒浇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人潸然泪下也是情之所至。一个“化”字便把客观的“酒”和主观的“愁”、把景与情、物与我巧妙地统一于“相思泪”中。这里,作者以新颖别致的构思、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手法极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无极”的凄苦心境,语尽而意不止。
纵观全词,虽说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李渔《窥词管见》)在写作上有情景相兼、相融之妙。
另外,此词语言浅显而不粗俗、凝练而不雕琢。如上阕数句色彩绚丽鲜明,有“碧”、有“黄”、有“翠”,风格绮丽壮阔,韵味深长,为隽永之精品;而“芳草无情,更有斜阳外”则为含蓄的上乘,有一种阴柔之美。全词写秋光旅思,更以“寒”、“黯”、“追”、“休”、“化”等词展示游子的心境及感情的发展变化。
总之,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词,字里行间都满溢着“萋萋别恨情,点点离人泪”之情,堪称词中精品。
附:全词如下:
1、如果说英雄是真诚的人,那为何我们不能成为英雄呢。——托·卡莱尔
2、对英雄崇拜可以造就出英雄来。——迪斯累利
3、面临危险,始见英雄。
4、男子千年志,吾志未有涯。——文天祥
5、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秋谨
6、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李渔
7、英雄出于少年。
8、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威尔·罗吉斯
9、在人类自由最不受重视的地方,英雄崇拜总是盛行的。——赫·斯宾塞
10、英雄儿女各千秋。——陆游
11、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
12、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弗兹杰罗
13、没有崇拜者就没有英雄和神使。——爱默生
1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5、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契克
16、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曾巩
17、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罗曼·罗兰
18、豪杰之士,不患无才,患不能养气;不能养气,虽有才气,适足以杀其身。——秦观
19、谁高出众人一筹,谁在众人眼里就是英雄。——斯威夫特
20、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姚勉
21、英雄生于四野,好汉长在八方。
2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3、肯把须眉傲霜雪,可知寰宇待澄清。——李髯
24、艰难临头,英雄出头。
25、男儿自以身许国。——陆游
2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7、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28、是不是英雄要让人民来评。——柯尔克玫族
29、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欧洲
30、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伊·芭·勃朗宁
31、英雄心事无今古,神物风云各有时。——张佳胤
3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3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34、男儿苟有守,可杀不可苟。——梅尧臣
35、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
36、马中挑马看赤兔,人中挑人看吕布。
37、英雄之所以迷人,部分原因是他们极能控制对自己和别人的控制。——戴维
38、大丈夫,千山万水往长远处看。——华广生
39、自信是英雄的本质。——爱默生
40、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41、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费兹杰罗
42、大丈夫相时而动。——《红楼梦》
43、我看,真正干事的倒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斯·里柯克
44、社会是建筑在英雄崇拜这个基础上的。——托·卡莱尔
45、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波特莱尔
46、英雄不仅比普通人有勇气,而且能把五分种勇气无限期地延长。——爱默生
47、十步之间,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48、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许浑
4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50、真理的蜡烛,常常会烧伤那些举烛的手。——布埃斯特
51、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52、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克拉尔德·斯坦利·李
53、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54、战胜自己,远比在沙场战胜数千个敌人,更有资格称为英雄。
55、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56、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57、深山出俊鸟。
58、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59、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
60、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61、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
62、英雄不问出处。
63、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王粲
64、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拜伦
65、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66、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67、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晋书》
68、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石友
69、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70、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冯梦龙
71、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
72、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托·卡莱尔
73、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芬。——侯克中
74、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75、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陈恭尹
76、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文天祥
77、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法·拉劳士福古
78、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希契科克
79、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苏轼
80、凡是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或是为扞卫一个伟大真理而忍受穷苦的人们。
81、忧愁愤怒出诗人,艰难困苦塑俊杰。
82、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爱默生
83、世上英雄本无主。
84、大丈夫能屈能伸。——李宝嘉
85、莽男儿走遍天涯。——孔尚任()
86、不是信仰造就殉教者,而是殉教者造成信仰。——乌纳穆诺
87、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赫塞
88、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