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无线网络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线网络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线网络建设论文

第1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 WiFi 方案设计

1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逐步建立了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验平台。我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建设了三网融合实验平台,并对原来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传媒特色的三网融合实验室系统,该系统由天线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双向传输系统、OTT系统等多种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相互独立,又可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在此实验系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一个无线网络,使得OTT系统经过在线转码和离线转码后输出的多格式多分辨率的视频节目,在本实验楼的所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电脑上观看,也可以通过机房的10台终端(OTT机顶盒)自带的WiFi模块接收,或者直接使用手机或平板的DLAN或AirPLay功能,将视频信号在大屏上展示。

2 网络建设目标

2.1 网路建设目标

实验楼一共6层,为满足网络需求,需要对实验楼进行全面的无线网络覆盖,其中实验楼有线线路已经完成。无线局域网是整个覆盖系统的关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要求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以下效果:

(1)实训楼内部无死角;

(2)手提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最好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

(3)功率不高于100MW;

(4)在提供无线覆盖的同时,保留有线网口可正常使用。

考虑到以上的技术需求,采用ITEM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所选用的电信级设备提供了高速移动和快速漫游切换的能力,满足了室内外大规模无线组网的需求。ITEM 无线局域网作为多业务平台,具有自我组织、自动配置、性能自动调节、链路自动修复等特性,支持覆盖均衡和冗余备份功能,为各种无线覆盖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平台。

3 无线网络覆盖规划

通过对无线网络平台应用模式的综合分析,我们总结出实训楼信息化系统对无线网络平台具体要求:

3.1 良好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

传统上,无线接入点的设计主要用于在相对开放的空间内提供无线连接。但在拥有众多房间的实训楼规划和安装传统无线接入系统时,却存在诸多问题。面板式AP接入点安装在实训楼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防火墙、防火门、瓷砖和水管等造成的衰减。同时该类接入点也具备很高的接收灵敏度。一台接入点足以轻松支持实训楼里使用的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及其他无线移动终端构成的高容量网络。

3.2 设备稳定可靠

稳定可靠的网络是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因此设计施工中要注重产品自身的性能及用户体验,拥有完善的产品测试流程及质量管理流程,保证产品的性能。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为实训楼用户所采用,运营使用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和恶劣网络环境的考验,是稳定、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

3.3 综合投入成本低

因为实训楼设有从分线箱到实训楼的五类/六类网线,所以我们使用无线解决方案:通过五类/六类网线部署无线局域网。该解决方案能使实训楼以最低成本快速、轻松地实现实训楼的无线上网服务。该解决方案完全不需要重新布线,即免去了重新布线的材料费、人工费,又消除了对实训楼运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免除了实训楼的损失,安装完成后的维护人力和物力也大大减少。

4 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根据对实验楼无线覆盖设计的规划,结合实验楼的具体特点,我们采用了由前端无线AP规划设计和后端AP集中管理软件来共同构建2号实训楼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4.1 实训楼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实训楼实训楼的无线信号覆盖,布放ITEM-HR面板式AP,直接安装在实训楼内部预留的86暗盒内,以确保实训楼内笔记本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保证用户能够流畅观看网上视频。

4.2 公共区域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诸如实训楼大堂、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区域,布放大功率吸顶式AP(ITEM-SR),采用吸顶式安装,美观、大方的同时,能够确保良好的无线覆盖效果。

4.3 无线组网实现

前端无线AP设备支持POE供电,若楼层交换机支持POE供电,则无需任何中间设备,无需重新布线,直接使用实训楼内已部署的网线即可;若楼层交换机不支持POE供电,则在楼层交换机处外接POE供电模块即可。

4.4 通过AC控制器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

AC控制器可以直接集中的管理所有的AP,查看其运行状态,以及所有连接用户的连接状态、用户权限、连接时间等,这种集中控管的能力和管理方式,将极大降低实训楼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提高实训楼管理效率,作为实训楼的运营来说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前端AP设备施工明细:安放于走廊的36台ITEM-R1型号吸顶式AP;安放于楼层弱电间的1台ZTE中兴ZXR10 2826A型号的24口POE供电交换机 ;安装于机房的1台ITEM-R1型号的AC控制器;其中根据需要还可安装路由器和认证服务器。

5 结束语

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简便性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及技术的发展,依靠无线网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科研与娱乐的基础设施平台,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发展与改革的基石。本文以山西传媒学院实验楼无线网络覆盖为例,设计了一套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覆盖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为日后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璐倩.VWT公司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1(09).

[2]李先权.WiFi网络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颜汝南.高校无线网络规划与部署[J].信息与电脑,2015(23).

作者简介

耿小芬(1976-),女,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

第2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无线网络;网络发展;问题

1 无线网络的介绍

1.1 无线网络定义

我们所说的无线网络是利用网络技术中的无线点波来实现电脑网络设备与位置无关的互联网络数据传送的一种信息系统。无线网络是一种非常灵巧方便的数据传输系统,它是从传统的有限网络系统自然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网络技术。

1.2 无限网络的特点

第一、随着无限网的发展,现在普遍在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种,无线局域网以蓝芽为主,无限广域网则以3G为主。这两种无限网络的运用和走势是最强的。无线网络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并非常便捷的使用。

第二、无线网络的优势与便捷性就是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入网络。

第三、无线网络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人群都可以进行互联网访问成为可能。无线网络的发展使得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的登陆交流平台,还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电子邮件与同事及业务合伙人交流信息与处理业务关系。而且无线网络还不会受到线缆连接的限制。

第四、现实中高度移动的计算。在目前,大多数无线网络的运用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者是掌上电脑来完成的。但是,随着时间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无线厂商开始提供一些功耗和无线解决方案成本的芯片级解决方案,相信这种芯片的诞生会使得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得更迅速。

2 在无线网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无线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对于无线网络产品双频系统的推广、推出等一系列变化等方面。可是面对用户的实际操作应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线网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2.2 无线网络技术使用习惯的问题

对于我国国内大多数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是他们随时随地需要无线网络和使用无线网络的需求还不是那么迫切,至少有很多人的需求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遍的需求标准,这种网络用户使用需求的不迫切性也影响了无线网络的发展速度。

2.3 我国终端服务设备的发展还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

由于对于无线网络的运用就意味着移动和便捷高效性,所以现在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其他无线网络服务设备还不能满足许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无线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不同群体之间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发展无线网络,这样有利于无线网络的发展,所以随之而来的无线网络市场也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变化。

3 解决的办法与方案概述

3.1 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开发

当前运营商的规划、优化工具的主要提供者是国外公司,由于我国公司生产与开发的工具技术含量低等各种因素,尽管有少量国内公司的产品已被运营商采用,但是这些产品的利用率很低。笔者认为,新的发展形势下的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的工具是具有技术性与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项产品,而我们仍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国在对标准设备制造加大投入的同时,国家也应该对这方面研发给予一定的支持与投入,做好开发与优化等方面工具的开发。

3.2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监控管理队伍

可以说运营商是建设互联网络、维护和发展互联网络的主体部分,因此网络运营商在互联网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笔者认为可行的办法是运营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监控队伍,另外结合网络发展的实际共同研究理论相结合,最终的目的就是以解决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所存在的问题为主。然而,当前在互联网络的优化等领域内,许多核心的技术仍掌握在设备提供商与运营商的手中。所以运营商努力提高互联网技术人员的网络技术水平并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监控队伍是有必要的。

3.3 注意无线网络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系统;第一、建立用户认证,第二、数据加密,第三、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关闭网络,第四、开启网络内每一台设备的网络防火墙,第五、设置MAC地址过滤,第六、为网络设备分配静态IP地址,第七、确定位置,隐藏好家庭路由器或中继器,第八、根据MAC地址对客户端进行过滤,第九、不允许自动连接,第十、虚拟专用网技术。

3.4 建立第三方优化队伍

运营商可通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指导第三方队伍实施网络的优化和维护。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第三方队伍的出现可以使运营商更好的来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网络。从目前C网络优化的具体情况看,我国国内也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公司,他们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一些网络优化工作,因此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大力发展第三方队伍是可行的也是实际的,我们可以通过在优化工程的招标时根据第三方队伍的技术级别和投标价格等综合因素考虑中标者的资格与权限。

[参考文献]

第3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WLAN,校园网,接入点,802.11

 

1 引言

随着校园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师生已经离不开网络,校园网成为教师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图书馆里可以查阅全部分类藏书、实验室可以调阅数据库、回宿舍可以登录校园网站等等。校园网把学校中的学生、院系和社交、学术、业务活动的行政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

经过这些年有线网络建设、运行、维护,从实践结果来看,由于目前网络是“有线”的,所以在有些应用领域和网络扩展方面会出现困难。例如,很多高校只是在部分区域接通了网络,而不能顾及所有区域;布置了网线的教室、图书馆数量有限;有些高校经费比较紧张,很难投入较大的财力来铺设光缆;有些高校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不适合钻孔布线;还有我们希望在一些特殊场合,如会议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地方突破网络节点限制。对于上面遇到的困难,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 WLAN的特点

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LAN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科技论文,802.11。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管理、易维护、高移动性、保密性强、抗干扰等特点。上述特点以及WLAN不断发展的新标准使WLAN正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局域网技术发展成为'公共无线局域网',成为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宽带接入手段。

WLAN大多使用的是2.4或5.8 GHz的频率波段,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射频频谱中非许可备保留的波段,因此使用该频段无需另外申请。支持的WLAN的IEEE802.11协议族在协议、传输带宽、传播距离上更具有实用性,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和厂商支持率,尤其是802.11b(工作于2.4 GHz频段,提供11 Mb/s传输速度)、802.11a(工作于5.8 GHz频段,提供54 Mb/s传输速度)和802.11g(工作于2.4 GHz频段,提供54 Mb/s传输速度)的产品可满足企业、校园等的高速无线传输需求[1]。

IEEE802.11协议族的最新版本是802.11n,其采用了多种最新的技术,在物理层,综合采用了OFDM调制和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等先进技术并加以融合,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8 Mbps,甚至高于500 Mbps;智能天线技术使无线网络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独特的双频带工作模式(包含2.4和5 GHz两个工作频段)保障了与以往IEEE802.11a/b/g等标准的兼容[2]。在MAC层,进一步优化了数据帧结构,提高了网络吞吐量。科技论文,802.11。

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收数据,一般来说,在无线覆盖的模式下室内传输可达100米,室外传输可达400米,在无线桥接的模式下,可连接相距几十千米的两地[3]。在图书馆、会议室以及空旷的运动场等地方都适合安装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以满足移动用户接入网络的要求。

3 WLAN的管理

3.1 集中式的管理模式

WLAN在部署的时候要考虑方便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安全性等要求,采用集中化的管理可很好解决需要。图1所示是一个集中化管理的模型图。

图1 WLAN集中管理模式

第一层为接入层,该层由众多Access Point(AP)组成,以一定功率发射信号,主要负责如手提电脑、PDA、PC机等终端设备接入。在安装AP时,每个AP都将单独进行配置,并且都可以支持VLAN,以便划分不同的用户群组,为不同的用户和用户群组区分不同的策略和服务。科技论文,802.11。

第二层为网络控制层,也是安全控制层,由若干台无线网络控制器(WLAN Controller)组成,每台无线网络控制器负责控制各自所在无线子网的无线用户,接收所有用户的认证请求,并将用户的认证请求转发至相应认证服务器,此外还负责为上一层提供用户计费原始信息的采集。每个无线网络网控制器都可具有一个美观的Web门户,让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定制WLAN[4]。科技论文,802.11。例如,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控制器放入DMZ,充当访客接口。当在网络中部署一个访客无线局域网时,所有来自于访客WLAN的流量都会以隧道方式发送到访客控制器。控制器可采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层和第三层连接。

第三层为管理层。主要提供计费、认证、管理等服务,由多台接入服务器构成,接入服务器是校内用户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对接的接口,并负责处理来自其下一层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来的用户认证请求,根据预设策略判断认证类型并将请求转发至相应服务器,对用户账号的有效性采用相关认证协议进行判别,并将结果返回给下层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接入服务器的结果决定是否允许用户的网络访问请求。

3.2 用户负载均衡

802.11协议本身很难预测和保障用户的性能和吞吐,因为802.11为每个网络组件提供了相等的空间访问能力,所以每个客户端都可以决定它接下来将漫游到哪个接入点。负载均衡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用户关联关系,为每个客户端提供最佳的接入点,从而优化所有客户端的吞吐。这可以提高每个客户端的吞吐,动态地均衡网络的客户端负载。

当某个客户端探测接入点时,由于无线网络的特点,客户端往往会探测到多个接入点信号,而控制器则会收到来自每个收到客户端探测信号的接入点所发出的信号。控制器随后将根据客户端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决定哪个接入点应当响应客户端的探测信号。例如,某个相邻接入点能够以较低的信号强度提供相同的服务。科技论文,802.11。控制器将根据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决定哪个接入点应当响应客户端的探测信号。

3.3 安全认证

WLAN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访问控制,传输信息加密方面和有线网络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采取端口访问控制技术(IEEE 802.1x)、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和WPA保护访问(Wi-FiProtected Access,WPA)技术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防范效果[5]。此外,定期的AP扫描检查、安全宣传和用户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4 WLAN的应用

WLAN应用在校园网扩展时要有下列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将遵循按照信号范围最大化原则,重点选择部分区域进行更加细腻的覆盖;并且,保证无线网络稳定性并与绝大多数主流无线网卡兼容,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

在安装接入点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建筑材料对无线讯号的影响。一般来说木板墙和玻璃墙对信号的穿透损耗小,混凝土墙对信号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安装选点时,一定要注意以避开墙、柱子等。另外,室外的设备应该放置在防水密封盒内,天线布置应该增加避雷器防止雷击。科技论文,802.11。

一个校园网利用WLAN技术进行扩展的例子如图2所示。

有线无线交换中心是校园网的千兆核心交换设备,负责整个校园网的数据交换工作,可通过光纤连接到网管中心和其他的高速二、三层交换机,或通过无线网桥连接到接入点。网管中心有相应的计费、认证、数据等服务器,是校园网的管理中心。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可通过光纤连接到二、三层交换机,并且可以通过AP扩充无线网络。

5 结束语

WLAN技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能解决很多有线介质布线遇到的难题,很好的解决校园网在扩展问题。随着新的802.11协议族的不断完善,其传输速度和访问安全性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WLAN应用[EB] bianceng.cn/Network/wxwl/200706/2654.htm

[2] 李浩,高泽华等.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年5月

[3] 胡志刚,杨德金.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2月

[4] 向望,王志伟,高传善. 集中式WLAN体系结构通信协议[J]. 计算机工程,2008年11月

[5] 仝菁,朱强. 《WLAN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J]. 大众科技,2008年7月

第4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突破传统局域网的呼声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于2002年5月开始建设,同年6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师生以及来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笔记本电脑、PDA等无线终端方便高效地使用网络,从而促进了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的建设有其背景原因。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随着211工程和985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项目的实施与深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在会议中心、阶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区等空旷场所提供网络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需求对现有的校园网提出了技术挑战。

传统的局域网存在铺设费用高、施工周期长、移动困难、维护成本高、覆盖面积小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网络部署和扩展的灵活性。在一些公共场所,很多时候几乎无法或者很难提供足够的网络设施满足移动用户的使用要求。这种困惑在多空旷场所的校园里显得尤为突出。

分步建设的无线网络思路

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的出现和发展,帮助我们摆脱了有线传输介质的束缚。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限制,可移动,满足各类便携设备入网要求,能实现计算机局域联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WLAN安装简单,具备可贵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弹性。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可以根据需求而轻易地进入或脱离网络,使得网络各节点的变动不会受线缆的制约,满足了我们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不间断移动办公的需求。

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会议中心、图书馆、阅览室、阶梯教室、教学区周边等空间大、移动用户多、不宜铺设有线介质的场所,不仅经济有效,便于安装,而且要求的配置和维护最少。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学校可以迅速、方便地部署更多的节点,并且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经济有效地拓展连接能力,弥补了传统有线局域网在提供完善数据服务方面的不足,为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解决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局域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定位为校园网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大任务是对现存校园网作重要补充。鉴于无线网络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本着采用先进成熟技术、满足基本应用需求、追求高品质的性能和价格、观望最新技术发展的原则,我们采用了先解决有无,后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过渡的分期建设思路。我们首先在急需使用的场所优先按空间覆盖完整的方式配置设备,这样较好地控制了经费的预算。由于无线网络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当网络带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可随时根据使用情况增加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

250个AP覆盖每个角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PKU)是依靠在原有的有线局域网络(PUnet)基础上设计的,设计目标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重要补充,和有线局域网络共同为北京大学的广大师生提供更完善和方便的网络接入服务。总体建设目标是以现有校园内有线局域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内移动用户较多的主要公共教学科研办公区域之中,实现这些区域与校园网及Internet的高速联网。通过项目的建设,改善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的环境,解决公共区域铺设网络电缆难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校园网的使用范围,使全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高效地使用信息网络,促进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无线网络通过接入点AP (Access Point) 和有线网络无缝连接,使有线网络得到延伸扩展。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第一期工程一共使用了250个AP,灵活运用多种覆盖方式,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北京大学的校园。从理科楼群、公共教室、会议中心,到校园内部的学生和教工宿舍,甚至是未名湖畔,几乎在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只要拥有一块无线网卡,任何计算机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校园网,进而连接到CERNET和Internet。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初期主要采用IEEE 802.11b协议,最大连接速率可以达到11 Mbps,部分地区的AP具有升级为IEEE 802.11a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多数厂家的AP还仅支持IEEE 802.11b及IEEE 802.11a协议,而802.11b是当时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同时,考虑到在未来的无线网络的发展中,IEEE 802.11g因为采用了与IEEE 802.11b相同的2.4G频段,同时最大速率可以达到54Mbps,向下兼容IEEE 802.11b,所以是IEEE 802.11b的理想升级换代技术。

为了方便学校师生和来访人员使用网络,北京大学无线网络中大部分的AP采用不加密方式,在一些重点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采用64 bit或者128 bit数据加密。IP地址分配使用DHCP动态地址分配,目前已经开放了4个C的国内地址空间,能够提供近10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要求。

树荫和爬山虎成无线杀手

无线局域网络的实现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无线局域网络采用微波频段,信号传输的绕射和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必须实地测量之后才能够真正定下具体实施的方案。比如在学校行政办公楼群(未名湖畔,红一楼到红四楼),原计划是采用室外天线覆盖室内空间的设计,但是由于这一楼群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组合,大部分建筑物的外墙一般厚0.5米左右,最厚可达1米,加上外侧铁质和铜质纱窗的屏蔽效应,所以无线微波信号几乎无法穿透,因此只能修改计划,全部采用室内覆盖方式实现。

北京大学校园是一个园林式风格的校园,学校在绿化建设上很有特色,但是因为水分子对无线微波信号的吸收效应,因此大量的树木也成为设计和实施工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地图上看似很普通的结构,在设计阶段的考察过程中就发现有大量树木存在,导致设计因此而发生变化。另外在夏天的实施阶段也发现,虽然已经考虑到了树木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夏天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又会影响到原先的设计效果,曾经被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树荫和可爱的爬山虎又一次成为我们施工中最棘手的问题。

北大校园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见规模,已经拥有超过24000个有线网络端口。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选择好无线网络的AP和天线位置后仍然发现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有线网络的布线配合,另外如何解决AP的供电问题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时候不得不因为无法供电而改变原先的设计,在一些必要的地点只能对设备采用网络供电方式。在无线网络的施工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无线局域网络的实施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线局域网络的规模和布局。在一些新建的楼群中,布线系统遍及所有角落,这个时候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络的连接就很简单。相反,在一些尚未进行布线系统改造的楼群,这样的布线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施工时间。

无线局域网络是有线局域网络的必要补充,在现在新楼的布线系统设计和老楼布线系统的改造中,我们已经适当修改了原先的方案,在设计中添加了对未来无线局域网络的布局和实施的考虑,这样,无线网络的实施实际上也对我们的有线局域网络的设计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思考。

不断增加的应用

根据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我们于2005年9月对无线网络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升级,包括增加AP的布署密度,部分区域采用IEEE 802.11g协议,使接入速率达到54Mb/s。同时,在校园内安装了多个无线室外单元,进一步扩展了室外区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校园内室外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

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自建成以来,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日益丰富。在北京大学主校区的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甚至是校园草坪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或查阅资料,或在电脑上完成论文并递交到导师信箱,或上网访问。据介绍,利用这一无线网将能够达到2~10兆的传输速度。

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学校的迎新工作都在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校各部门和院系集中在校园内,利用无线网络完成新生的报到、交费、宿舍安排等工作,为新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和院系的肯定。2005年9月开始,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与网通宽带合作,以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无线网络的VoIP业务实验,学校的师生可以使用Wi-Fi手机在校园无线网的覆盖范围内拨打全国各地的市话和移动电话,实验进展顺利。

北大网络中心主任黄达武说:“北京大学在移动教育方面,正在研制开发基于有线网(互联网、电话网、光纤等)和无线网(卫星网络、移动通信网、 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该系统为校园内的用户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访问LDPM的信息。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用。”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接入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信赖程度也会越来越强,这同样会促进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链接

移动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架

移动教育(Mobile Education)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际互联网、移动教育网、移动台和教学服务器。

移动教育网:该网络是整个移动网络的一部分,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台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台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

国际互联网:该网络即我们通常说的Internet,该网络是教育资源的有效载体。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互联网连接的客户可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并可访问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教学服务器:该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存放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应的服务程序。

第5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作为目前市场主流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802.11n标准的正式颁布,使网络传输速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使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兼容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过去制约市场发展的产品价格也在逐渐下降。据市场调研报告称,目前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移动互联设备与智能手机,都开始内建Wi-Fi芯片,预计这个趋势未来将延续。另外,由于802.11n的强大功能和芯片价格的一路下滑,新推出的无线产品将陆续选用802.11n标准,这将使2010年802.11n出货量将超越802.11g,成为市场主流。

在教育行业,尤其在高校中,学生和教师拥有大量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和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一方面,校园生活具有很鲜明的移动性特点,学生们除了在宿舍需要上网外,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甚至户外,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移动上网的需求。同时,在高校中,由于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会议,对于校外参会代表们来说,也迫切需要能接入网络。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建设周期较长的建筑群体,很多校园内的建筑无法架设或不适于架设有线网络。同时,校园一般占地面积大,空旷场所较多,这也决定了有线网络有不少盲点。因此,毫无疑问,WLAN目前是满足教育行业尤其是高校网络接入最理想的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水平,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效率。据初步统计,目前,WLAN已经开始在各大高校广泛部署,截止到2009年年底,已有超过50%的“211/985”高校部署了无线校园网,仅H3C公司在全国高校部署WLAN的用户就超过200所,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

校园网络建设是复旦大学迈向新世纪校园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无线网络部署使校园网得到了发展和充实。复旦大学信息办副主任闫华介绍说,复旦大学2002年开始启动无线校园网的建设,最初只是覆盖了学校的一些核心部门;2005年二期工程上马,在一期的基础上,针对热点校区,如教学楼、大型会议室、阅览室和草坪等进行覆盖;2007年三期工程开始建设,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方式和基于802.11g的设备,覆盖了邯郸路、枫林路、张江、江湾四个校区;2010年5月,按照学校“十一五”规划中的实现无线校园网90%的覆盖目标,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招标,从2004年开始就与复旦大学合作的H3C公司以突出的优势再次中标,并全部采用802.11n设备。目前,学校无线网达到2000个AP(无线接入点),这在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据闫华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枫林路校区的全覆盖,到今年年底,将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既定目标。

武汉大学从1995年开始了校园网的建设,并在2002年就开始了对无线网的关注,还购买了思科的胖AP进行无线网的试验。不过由于经费紧张,无线校园网的建设迟迟没有开始。近两年,武汉大学启动了无线校园网的建设,目前全校已部署了基于802.11n技术的400个AP,可覆盖所有的教室、部分室外区域和公共会议室,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是部分地解决了学生和老师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武汉大学网络中心主任石岗说,在学校的“九五”规划中,曾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能上网,原来这是梦想,现在这已经有望实现了。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无线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各高校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无线规划、部署、安全、管理、维护、优化等。在这些问题中,最令各高校头疼的问题主要有:WLAN设备和校园网中的现有有线设备不能统一管理,维护工作量巨大;扩展性差,虽能够承载IPv6业务,但无法像IPv4用户一样进行认证和管理;受限于无线控制器性能,只能进行本地转发,但本地转发模式下安全策略部署困难;无线网络不能和有线网络提供统一的计费策略;作为无线网络的核心,无线控制器出现故障后网络恢复周期长;学生宿舍、图书馆等用户密集的区域使用效果差,甚至网络不可用。

在采访中,高校IT主管们说的最多的还是应用软件的转换问题。随着各高校WLAN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笔记本电脑已经不是学生在校园里上网的惟一终端设备,像智能手机、PDA等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学校校园网上的内容资源还都是基于PC机的,无法使用其他上网设备。石岗说,终端设备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校园网内容资源也有相应的应用软件,这也许是未来“十二五”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使校园网的建设更加以人为本。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万仲保介绍说,华东交通大学在2004年开始与H3C合作建立了无线网实验室,并与江西财大两校互通,目前无线网主要用于节能校园监控中有线网覆盖不到的地方。万仲保认为,无线网真正的应用在于带有Wi-Fi的智能终端,而不是笔记本电脑,所以开发或转换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如课件和校园网上的应用,是当务之急。

嘉兴学院在构建无线校园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目前高校在无线网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校与运营商的关系问题。嘉兴学院目前已经实现了校园的无线网全覆盖,部署AP近2000个,其中有1/3采用802.11n,主要部署在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等区域,其余均采用802.11b/g,所有设备均采用H3C公司的产品。嘉兴学院前网络中心主任张维康介绍说,他们关注无线网很长时间了,但由于资金问题、应用问题和用户群问题而迟迟没有启动,最终学院与运营商达成了协议,采用了无线校园网由运营商投资、学院建设的模式,网络归学院所有,无线网络的资产属于运营商,成功地完成了无线网的建设,而学院2.5万名学生也成为了运营商潜在的用户。张维康认为,在学院与运营商的这场博弈中,最终的结果是双赢,这对于建设无线网资金不足的高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不过,在采访中,张维康一再强调,在无线网的建设中,最后一公里必须掌握在学校自己手里(无论是无线网还是有线网都是大学的基础设施,与学校中的实验室一样),以避免将来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发展过程中受制于人。石岗也认为,在如何看待运营商进校园的问题上,学校要自己掌握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要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无线校园网的安全问题也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石岗认为,在无线校园网的建设中,对于安全问题,一是很重要,二是有代价,因为过度的安全措施会给使用带来不方便,也会使性能下降,并增加管理工作量,他认为,安全措施“够用、适用就好”。

在大学校园里每天都会接待许多访客,尤其是举办国内、国际会议时,更是会有大量访客需要利用WLAN解决上网问题,而这时安全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此,复旦大学采取了多种机制来保证安全性,包括由负责接待访客的复旦正式员工做担保,进行账号申请,即申请即开通,并有时间段限制,做到可控可追踪;另外,在举办大型会议时,参会代表注册时使用的Email账号就是无线网的账号,即刻开通,非常方便。据了解,目前,上海高校正在建设“高校无线通”,实现各高校师生账户跨校认证接入无线网络,“高校无线通”是上海教育城域网提供的上海高校无线网络跨校认证平台,目前已有多所学校完成了部署。

目前在高校中,基本都已经建成了有线校园网,因此,在部署无线网的过程中,实现有线、无线的统一管理,这是许多高校IT主管的经验之谈。H3C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参与IETF联盟WLAN标准制定的厂商,紧跟WLAN的最新发展,并在国内率先推出802.11n技术。在与国内200多所高校合作无线校园网的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H3C教育解决方案部经理周延认为,校园网建设必须实现无线、有线网络的一体化管理,才能使校园网具有更好的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H3C提供了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解决方案,可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以及一体化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和业务部署,可大大减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观点:

复旦大学信息办副主任闫华:无线网在校园里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那些已经解决了用户接入瓶颈问题的学校,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应用问题。

武汉大学网络中心主任石岗:学校要掌握自己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要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万仲保:无线网真正的应用在于带有Wi-Fi的智能终端,而不是笔记本电脑,所以开发或转换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是当务之急。

嘉兴学院前网络中心主任张维康:最后一公里必须掌握在学校自己手里(无论是无线网还是有线网都是大学的基础设施,与学校中的实验室一样),以避免将来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发展过程中受制于人。

链接

i-Stanford的启示

2009年,复旦大学信息办副主任闫华一行人去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考察学习。刚进入斯坦福校园,同行的人手中的iPhone手机就自动进入了WLAN,手机上出现了斯坦福大学的标志。原来这是斯坦福大学已经启动的i-Stanford项目。他们点击进入后,手机上出现了8项WLAN应用,其中有一项是校园导航,它导引你如何到达你要去的地方。当他们路过某个教学楼时,在手机上点击后屏幕上显示出这个教学楼里当时正在进行的课程,而具体点击某个教室后,屏幕上即刻显示出该教室正在上的课程和讲课的教授,再点击这位教授,又继续显示出该教授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以及目前所带的学生。闫华介绍说,i-Stanford的其他几项WLAN应用包括:Stanford TV,可以在手机上看斯坦福大学的电视节目;实时的讲座信息,即当时哪些教室有哪些教授正在做讲座;球赛播报,附近的篮球和橄榄球场比赛的分数;视频教室,视频教室正在上的课程(如果是可以对外公开的),甚至可以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等等。

闫华说,无线网在校园里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i-Stanford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尤其是那些已经解决了用户接入瓶颈问题的学校,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应用问题。

目前,复旦大学正在启动“i-复旦”计划,就是要开发针对校园无线网的应用。对于高校来说,如果开发出合适的应用,无线网的建设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的确,正像闫华所说,随着智能手机、iPad、iTouch等的出现,终端呈现出多样性,对WLAN的支持也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而高校又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其追求时尚、前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WLAN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将促使高校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快速跟上。(文/郭平)

行业动态

智能电网推动家电产业升级

闪联智能用电工作推进会日前闭幕。在会议中,与会专家提出“智能电网建设将推动家电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从而为家电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国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用电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为智能家居提供了技术实践和产品展示的平台。”会议主办方闪联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长孙育宁博士说,传统的输电网络正在从综合配置能源、产业、信息等各类资源,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城市发展的智能化电网转变。

促进用电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智能家居美好生活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国网信通公司总经理刘建明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高度重视智能用电技术的创新发展。”而智能用电生活的实现,不仅依靠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取决于家电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家电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智能电网建设形成的开放、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能够实现电力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为智能家电提供广阔的实践和展示平台。

据了解,为应对每年夏冬两季高峰期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每年大约投入30%的资源用于保障电网在用电高峰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这30%的资源在非高峰期则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和智能家电的普及将实现对家用电器的管理和控制,能有效调节居民用电的时间分布,实现电网削峰填谷,增强电网调配能力,减少电网基础设施投入,节约社会公共资源。

“金审”工程支持国产软件

近日,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召开国产化应用支撑平台研讨会,邀请国务院15个部委的信息中心主任,结合审计署国产化应用,研讨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规定在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中优先使用国产软件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金审”二期工程的批复,审计信息化系统要保障信息安全,支持国产软件的健康发展,采用国产信息化装备。国家审计署信息办、计算机技术中心从2009年开始,组织北京中软国际公司作为系统集成商,对两个操作系统(红旗Linux、中标Linux)、两个数据库(人大金仓、达梦)、两个消息传输中间件(金蝶、东方通)实施匹配测试,提出了可实现无缝联接的八套自由组合技术方案。

2010年4月,国家审计署提出明确要求:新部署的《审计管理系统(OA)》统一使用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消息传输中间件。目前,7个地市级审计机关已经完成《审计管理系统(OA)》的部署应用,浙江省和湖北省审计厅承担的省级审计交换分中心国产化示范项目成果拟于近期推广。

中国航信连续签单

12月初,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旗下的天信达公司与成都双流机场正式签署协议。根据协议,我国中西部最大的空港货站――成都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第二货运站的信息系统将采用中国航信货运系统解决方案。这是继广州白云机场、新疆乌鲁木齐机场之后,第三家全面应用中国航信空港货运管理系统核心产品的大型空港货站。又讯,中国航信与民政部信息中心签署协议,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在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数据中心建设、信息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灾备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第6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1.1从传输信号分有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和3G直放站

1.1.1GSM移动通信直放站是为消除GSM900MHz/1800MHz频段移动通信网的小范围信号盲区或弱信号区而设计生产的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的办公室等基站信号所无法到达的信号盲区,同时对于消除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或边远郊区个别村镇的弱信号区也具有相当好的覆盖效果。

1.1.2CDMA直放站可以扩大CDMA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大节省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一个CDMA直放站的投资约为一个CDMA基站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高层楼宇、地下(如地铁)、以及盲区等特殊环境下,CDMA直放站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由于各种地理环境和用户的要求不同,所需的CDMA直放站的类型也不同。

1.1.3CDMA直放站是为了消除移动通信网覆盖盲区或弱信号,延伸基站信号覆盖的一种中继设备,它能解决消除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地下停车场、地下隧道、商场、电梯等基地无法到达信号的盲区,提高了覆盖范围增强了信号覆盖延伸。

1.1.4与传统的2G无线通信系统相比,由于3G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使用的频段在2000MHz附近,根据电波传播衰减规律,显然3G的无线信号比2G的无线信号衰减得更快。这样,在同等功率情况下的3G基站和直放站的覆盖范围都比2G的要小。所以在达到与2G网络同等的覆盖水平时,需要更多的直放站来完成网络覆盖。由此我们可以预期,在即将到来的3G无线网络建设中,直放站也必然仍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从传输带宽来分有宽带直放站和选频(选信道)直放站

1.2.1GSM移动通信宽带直放站的主要特点: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采用先进的数字滤波技术,带外抑制特别好;全双工工作,很高的上/下行隔离度;两端口标准设计,安装极为方便;内置电源且设计有电源保护系统和免维护备用电源接口;采用ALC技术,输出电平连续可调,稳定可靠;可选智能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及远程维护;高线性功放,性能稳定等。

1.2.2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的主要特点: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全双工工作,很高的上/下行隔离度;中心频率和带宽任意可调,满足不同客户要求,带外抑制好,不同营运商之间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内置电源且设计有电源保护系统和免维护备用电源接口;两端口标准设计,安装极为方便;采用PLL控制技术的选频模块,性能稳定可靠,噪声系数低等。

1.3从传输方式来分有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和移频传输直放站

1.3.1无线传输直放站

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

1.3.2光纤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电信号再发出。

1.3.3移频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频率上变频为微波,传输后再下变频为原先收到的频率,放大后发送出去。

2直放站的定义

直放站(又叫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无论是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还是3G直放站,其原理是基本相同的。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3直放站的应用

直放站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覆盖盲区,如高山,建筑物,树林等阻挡物而形成的信号盲区;在郊区能够增强场强,扩大郊区站的覆盖;沿高速公路架设,增强覆盖效率;还可以解决室内覆盖,如大型建筑物内信号衰减信号盲区、地下商城、遂道等衰减信号盲区;另外,将空闲基站的信号引到繁忙基站的覆盖区内,实现疏忙等。

3.1公路、郊区重点农村的覆盖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逐渐增多,公路的覆盖成为一个很大难题,为了有效节约资源,直放站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某条高速公路如果全部利用宏基站覆盖,共计需要15个宏基站,采用宏基站带直放站方式,只需要8个宏基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3.2“L”型覆盖

某一风景区位于山谷中,距离基站不到4公里,但由于被山脉阻挡,根本无网络信号。在山脉的尽头安装一直放站,由于直放站接收信号的方向和发射信号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相当于基站的电波在直放站处转了一个弯。依靠山体的阻挡,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和服务天线分别放在山体的两侧,隔离度很大,直放站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很好地解决了该风景区用户的通信问题,还使该基站的通信距离向山谷里延伸了6公里。

3.3开阔地域的覆盖

人口分布较少的开阔地域是使用直放站进行覆盖的典型场合。当直放站采用全向天线时,只要有一定的铁塔高度,在直放站工作正常的情况下,3公里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直放站的增益作用。但距离超过5公里以后,直放站的增益作用就迅速消失,用手机进行基站接收信号电平测试,无论直放站是否工作,接收电平都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平原开阔地区,房屋建筑和地形地貌造成的传输衰耗相对较小,而随空间距离的增加,电波按32.45+20logf(MHz)+20logD(公里)的规律衰减;即距离每增加一倍,电波衰减6dB。

4直放站的优点及不足

4.1直放站的优点

4.1.1同等覆盖面积时,使用直放站投资较低。在平原地区室外一个全向基站可以有10km覆盖半径;一个全向直放站可以有4km覆盖半径;就覆盖面积而言,六个直放站约相当于一个基站。六个直放站的设备价约为一个基站的80%。但考虑到机房租用和装修、交直流电源、空调、传输系统和电路租金等费用,六个直放站的费用只相当于于一个基站的50%,甚至更低。

4.1.2覆盖更为灵活。一个基站基本上是圆形覆盖,多个直放站可以组织成多种覆盖形式。如“一”字型排开,可以覆盖十几至几十公里的路段。也可以组织成“L”型、“N”型和“M”型覆盖,特别适合于山区组网。

4.1.3在组网初期,由于用户较少,投资效益较差,可以用一部分直放站代替基站。用户发展起来后现更换为基站,替换下来的直放站再进一步放置在更边缘的地区,这样一步步地滚动发展。

4.1.4由于不需要土建和传输电路的施工,建网迅速。

4.2直放站的不足

不能增加系统容量。

4.2.1引入直放站后,会给基站增加约3dB以上的噪音,使原基站工作环境恶化,覆盖半径减少。所以一个基站的一个扇区最好带两个以下的直放站工作。

4.2.2直放站只能频分不能码分,一个直放站往往将多个基站或多个扇区的信号加以放大。引入过多的直放站后,导致基站短码相位混乱导频污染严重,优化工作困难,同时加大了不必要的软切换。

4.2.3直放站的网管功能和设备检测功能远不如基站,当直放站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

4.2.4由于受隔离度的要求限制,直放站的某些安装条件要比基站苛刻的多,使直放站的性能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2.5如果直放让自激或直放站附近有干扰源,将对原网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直放站的工作天线较高,会将干扰的破坏作用大面积扩大。

参考文献

[1]CDMA扩频通信原理,A.J.维特比著、李世鹤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

[2]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苏华鸿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05年1月。

[3]WCDMA无线网络工程,杨峰义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04年4月

第7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和特点,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在继续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对继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及其信息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在继续教育的教学领域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其灵活、开放、便捷等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快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新时期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

一、应用计算机网络构建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1.继续教育网站群

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要针对不同群体和人员开发不同学科、专业的继续教育网站群,要具备多种功能,即公告功能、办班报名功能、作业提交功能、教育博客功能、在线交流功能、远程视频功能、教育科研功能、教学资源库功能等。师生可以自主上网学习,必要时也可以相对集中上网学习。

2.局域网上的资源库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主要是对相关教学素材资源的建设,本着适用的原则建设优质的资源,提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百花齐放、彰显特色,加强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共享,提升使用效益。如基础层次的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库等,使用层次的教学题库、教学管理库、教案库、课程资源库、图书馆、电视直播、公告信息等。

3.远程教育是在职继续教育的首选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在瞬间就可以流遍全球,借助网络技术,教学资源可以全球共享。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就成为当前社会再次接受教育的首选方式。一些经济欠发达、教育落后地区的人们可以同样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最优质的学习服务,与此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资源和费用。由于个人情况不同,比如家庭情况、工作背景也使得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存在差异,远程教育实际上就是网络上的社会大学。只要在网络上注册了学籍就可以因地至异的,足不出户的继续教育,这使得远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慢慢的显现,而这种教育可以惯穿人的一生。利用internet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技术是目前的主要教学手段。

4.无线网络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无线网络的发展前景良好,可以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播速率更快、信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无线网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无缝覆盖、易扩展性、灵活性、和低维护费用的特点,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无线终端在网络覆盖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实现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目前已在继续教育方面有应用的报道。

5.云计算将在继续教育领域深入发展

教育云,可以被理解为“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云服务是以智能开放架构和云计算平台为基础,通过深度集成整合各种资源、平台和应用,按需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满足教育用户的需求。伴随着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能够有效支撑下一代数字化教育环境的“智慧教育云服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云服务正逐步走向我们,继续教育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云”阶段。

二、计算机网络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1.网络建设,使继续教育无处不在

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的单个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相互连接,使网络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到本地的网络资源,还能使用网络系统中其他计算机的资源,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因特网、各种局域网、地域网和广域网的资源建设,使继续教育完全打破了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时间、空间成本最小化。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通过自考、网络、函授或者夜大的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首先解决了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场地和面授来回的时间问题,可以不受时间、距离的制约,学员可以在自己家或者任意有网络的地方参与继续教育,省去了继续教育中的租赁场地和来回返程大量时间的问题。

2.资源共享,使继续教育资源丰富多彩

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信息资源、软件资源、数据库资源、以及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资源。来自网络的海量资源解决了单位个体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获得的教师资源,找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其容易。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老师可以找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改变以往老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互动。

3.数据通信,使继续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通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将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带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来进行,网上的文字、声像、电子信息、数据库电子版报刊、各类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应用搜索引擎或直接登陆教育网站,使继续教育学习容易、迅捷。

4.网络应用,使继续教育师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在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能对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交流的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继续教育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工作,能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设置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如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对教师和学生信息资源分析、文献信息计算机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互联网搜索基础和基本技术、网上搜索工具、网上可得信息源、网上搜索技巧、互联网信息评价和引用、网上已找到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等能力进行提升,以增强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三、计算机网络对继续教育的促进作用

1.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施网络教学,其信息资源从空间上看是立体的,从内容上看是交叉的。其资源不仅来源于本地电脑所提供的内容或教学课件,而更多的是来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上信息源。师生通过网络即可迅速得到世界最先进、最完整的第一手资源,共享世界知名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教师在网上可以随时随地取得、补充、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开设最新的课程或讲座;学生从网上可以及时获得最新、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得到最及时的帮助。

2.多样的教学表达方式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集成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还提供文本与超文本、具体与抽象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随时链接到世界上各大数据库和其他相关站点查阅有关资料。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通过自主上网找资料学习,学生还能意识到向老师、课本学习只是一种学习资源,广阔的资源要自己去寻找,从而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通过模拟与虚拟等技术手段,用其表达现实条件无法表达的事实与经验,并通过多媒体进行揭示与传递,使其在继续教育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

3.快捷的教学交流途径

进入网络时代,使用论坛、Email、远程登录、文件传输、讨论组、博客及微博、飞信等等一系列双向信息交流工具,师生双方可就某一论题随时与一国、多国或全球范围内的同行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师生阅读、书写、反思、讨论、交流的习惯,而且这种交流可以多次、随时、随地进行,从而为协同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可操作性。

4.先进的网络课程等教学手段

网络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诸多媒体特点融为一体,有效的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使教学手段达到最优化。通过课程上网,学生可以方便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详尽学习和深度剖析,掌握学习要点和难点,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课程教学是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型教学方式。

5.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的多样化性,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网络教学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工作需要、时间情况等来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式,突出体现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特点,为那些受到工作时间、居住地点、年龄、家庭限制的人继续受教育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的新颖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6.无限次的学习历程

由于网上教学的信息可随时访问,信息的存储、复制简单、经济,一张U盘或光盘可以储存大量的学习内容,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可以无限次使用或复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教学过程得以重现,枯燥繁重的学习过程简化为愉快、灵活和多元化的自主学习,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对继续教育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继续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使继续教育师资科研队伍发展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继续教育,是现阶段最强有力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加大了师生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获取力度,提升了师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使我国成为学习型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超.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信息与电脑,2012(5).

第8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实验室建设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多媒体网络被普遍应用到了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面中,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下,采取合作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是目前关注的首要问题,并且计算机实验室对于高校资源查询等十分重要,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实验室中可以满足学生实施课题研究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时候的基本需求,同时还便于教师查阅资料等。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要点

第一,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的音、形、画等听觉、视觉、感觉与教师的教学讲解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无限扩展,从而将教学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并完全掌握,最终达到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产生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综合性地位全面体现出来。

第二,网络完善。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信息化发展时代,网络科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掌握各项信息,我们处于信息世界中,所以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完善多媒体网络是非常重要的,而具备网络浏览功能也是计算机实验室的重点。

第三,高效的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涉及到安全恢复和门禁系统两方面。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计算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使用过程中对计算机进行管理极为复杂和繁琐,因此要想高效率管理计算机,就应当完善相关的管理内容。举例说明,当教师或者是学生操作电脑期间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电脑中毒或者瘫痪,如此一来,机房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加,而全面增强计算机安全恢复功能,便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形成。在提升计算机管理质量的基础上应用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有着定时实时等一系列优势,可以缓解实验室管理压力。

多媒体网络应用于计算机实验室理论框架建设

科学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以往枯燥且单一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性的视听信息和图像资源,保持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和直观性。

2.1 纯硬件多媒体教学网、软硬件整合型多媒体教学网

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有利于有效搭建纯硬件多媒体教学网和软硬件整合型多媒体教学网,其优势表现为操作流程简便、直观性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具备牵连性,音质清晰,占据的计算机系统资源较少,同时这两项平台的优点是对计算机和网络设施配置无太高的要求。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两项平台由于应用的专用型传输网络,硬件并不是标准化的计算机配件,因此不会产生符合国际标准的网卡和声卡,性价比低的问题随之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难度,再加上硬件设施和安装流程极为复杂,所以出现故障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维护工作无法全面开展。

2.2 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

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主要是依靠网络操作系统使视音频达到传输目标的教学网络,在传输期间全部是音频信号,以数字化的形态加以传递,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计算机实验室在未来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性价比较高,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期间应用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投资成本较低,性价比逆向增长。第二,安装程序和维护流程简便,有利于升级工作的良好开展。第三,使用人员在启用期间,除了可以获取较多的学习资源之外,同时也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

3、多媒体网络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

3.1 应用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根据互联网提供的增设应用和付款等多项服务形式,经过互联网渠道提供动态性和扩展性的虚拟化资源。使用人员利用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等设备和数据中心相互连接到一起,计算出资源实际需求量,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期间,应用云计算技术其实是指储存和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这是因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具体包含了以服务器集群为依靠的私有云建设和以微机为辅助的实验室建设,正因为如此云储存类型的网络储存技术借助集群应用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优势特征以及软件群集的功能,将计算机网络体系内多样化储存设施相互集中到一起,因此可以实现协同合作的目标,同时计算机实验室可以被当成为外界提供数据储存和业务访问的一项系统,而云计算技术中应用的虚拟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期间体现出来的应用价值为计算机桌面虚拟化目标的实现,大幅度强化桌面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灵敏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对网络上专属自己的桌面系统加以访问。最后,云计算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进程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的使用各项资源。第二,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的操作系统。第三,协作管理人员落实对实验室安全性维护的工作目标。第四,有利于实现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目标。第五,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实践空间。

3.2 应用先进网络技术

现阶段,大多数计算机实验室都包含了局域网络建设,实验室局域网涉及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方面,结合实验室对网络的需求来看,可以选择地建设网络,光纤网是针对高速安全的网络需求,同时也是未来网络建设的一项发展趋势,双绞线介质网络是普通网络类型,在建设部署期间,选择六类网线以上的介质局域网,尽量以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为主,以免被淘汰。同时强化计算机实验室无线网建设力度,从一方面来讲,大多数设备都有无线网卡,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这些都离不开网络的帮助,比如移动互联开发也需要访问网络综合性考虑到实验室开放问题,有的学生在实验室会利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网,可以为其提供便利,以此高效率查找资料,为实验室开放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管理支持。另外,借助基于网络的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进行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实验室中,所以可以借助监控系统以及门禁系统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监控系统能够提供远程手机监控,而门禁系统可以提供进出实验室的人员情况。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管理路径

第一,制定健全的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管理体系,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是一个方面,而另外一方面便是对其进行综合性管理,使用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禁止对实验室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同时派遣专业性人员对实验室加以管理,不过因为大多数高校建立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不规范,因此导致实验室设施受损严重,设备故障频繁出现,所以就需要制定健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专项体系包含了对各项出入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以及设施管理,在每项管理上明确基本规章制度,确保计算机实验开设使用的顺利性。

第二,对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建设加以优化。计算机实验室硬件设施离不开定期维护,而构建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就需要建造者和使用者共同维护。基于此,学校需要建设良好的实验室学习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解决课堂中无法解答的问题,改善实验教学内容,积极维护实验室公共设备。

5、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高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既可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同时还可以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莉.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多媒体网络的应用效果[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3):136-137.

第9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馆 移动APP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085-02

数字化移动图书馆最初是从汽车图书馆上演变而来的,通过汽车等相关交通类工具在上面放置图书,不仅能拓展图书的服务类范围,在针对图书馆主体移动性的前提下。信息服务化理念的今天,移动图书馆主要是指代手机、iPad、iTouch等相P的移动设备,并结合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将相关的图书信息资源做好整合,读者在此期间能够不受到时间或者地点等条件的约束以及限制,可以享受图书馆内的各类不同服务,基于此是针对图书馆客体的移动性探究相关的应用模式。

1 数字化图书馆研究意义

伴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逐年发展,以及人们的阅读需求逐步加大,并伴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覆盖,现在手机已经不仅充当着通讯工具,并且手机内部的很多软件在广泛应用中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数字化校园移动平台手机客户端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手机已经在高校的客户端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字化校园移动平台APP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在提升数字校园文化体验的前提下,将计算机设备或者互联网系统的主导校园网络变成移动终端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数字化校园的立体服务进程中,静态网络系统逐步转化为动态的网络系统,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让静态和动态之间形成全方位、智能化的网络发展平台。

目前数字化网络系统的建设,能突破传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因素,这样能够让现代人有更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传统的阅读需要有书籍,部分书籍由于体积较大携带起来不是很方便,但是通过手机App阅读的发明,能够把大体积的书全部收放到手机内,只需携带手机就能完成阅读,可谓方便快捷。另外在高校中普及数字化移动平台的APP建设,让我国高校教学逐步向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前行,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管理效率,更能提升高校的管理层次,让校园的管理、服务和交流都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目前需了解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数字校园建设,主要的设备为计算机,虽然最近高校中有笔记本的学生数量激增,但是对于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手提电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智能手机目前已经成为学生或者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通过智能手机接收相关信息,可以给各个部门公告、通知或者新闻宣传或者给人们传递各类社会消息。移动平台下的APP建设,主要是弥补计算机平台建设中的有益部分,通过搭建静态计算机网络或者动态的APP客户端最终构建立体化网络建设。

2 移动图书馆客户端APP的应用模式

2.1 一般模式

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及时性开发,主要是将读者看成开发的中心,开发过程中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进行。通常情况下,要求能够接入到移动图书馆的手持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类的电子产品,目前市面上主要能够应用到的操作系统分别是IOS或者Android等相关系统。上述设备主要是通过3G/GPRS或者无线网络流量的具体收费以及限制,在进行无线网络访问的过程中为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快捷或者便利,需要借助于新的开发技术让信息技术更为高效。

为保障传统图书馆的“移动”性,应满足图书馆内读者随时随地的阅读性需求,就应及时的转化图书馆内的各类资源。例如可将图书馆内的OPAC模块或者数字资源模块在通过接口调用或者文档转换的方式,将其挂接到移动图书馆客户端上面的APP平台上面,将原有的图书馆内资源全部转换为可阅读的资源。故此传统的图书馆能够被分成两大资源主体,并将原有的静态图书资源,变成动态图书资源,满足读者的移动阅读或者移动学生的最终需求。

2.2 超星移动图书馆系统模块应用分析

OPAC:该系统与传统的图书馆有异曲同工之处,细节的模块中主要包括与图书馆的新闻资讯、馆藏的查询或者借阅等管理。读者在移动终端上APP要通过“借阅信息”了解当前借阅的历史,这样就能根据借阅状况办理续借或者了解当前的图书借阅状况。

学术资源:要求在学术资源内整个电子图书馆内的各类相关资源,在提供一站式索引的情况下,做好图书、期刊或者学术论文等相关的标签,并运用“书架”、“我的收藏”等相关栏目做好阅读、下载或者文献传递等功能性操作。

我的订阅:目前由于超星公司附送的电子资源,包括与教学的公共课程、各地的报纸以及各类学科视频,通过提供查找、播放或者下载等相关功能,让订阅的信息更准确,这样能够方便读者使用。

互动:超星客户端中的APP“意见反馈”栏目中,要求读者将相关的建议全部发送到技术类部门内,这样能够推进技术类改进。用户绑定主要是指读者在腾讯微博或者新浪微博等相关实时通讯中绑定APP,这样便于用户时刻的评论或者分享相关的文字信息,目前微信朋友圈玩使用客户较多,因而可以将相关的绑定侧重点集中在电子资源的评论或者分享上,另外可以在模块中设置最美图书馆的栏目分享互动,通过将图书馆内的环境上传到网络上,便于不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学习,同时也能在拉近读者之间的距离。

2.3 不同应用开发模式的比较

通过对比或者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开发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多通过的要点。第一,不同的开发模式中要求移动的终端有较大的不同,例如在基于IOS系统下的苹果产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ndroid系统化智能手机的应用。第二,在接入网络的同时,需要运用3G/GPRS以及WIFI让访问的移动网络资源更丰富。第三,由于当前有着不同的模块设置,但是图书馆的主体功能中要对相关的资源做好整合,例如可以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应用,限制当前的访问权限,在进入资源系统内可以提供身份验证,输入准确的节约号码或者密码分享全部资源。

三类模式不同的开发主体,相互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用户数目的不同,部分校园资源开发时主要基于移动平台的基础开发,因而在公司开发平台中,大部分的用户是超星用户,目前书生公司的使用占比较少,其他类型的公司例如汇文公司,能够使用的用户量更少。另外,在很多自主开发的院校中,需要有技术和成本主要的基础依托,因而当前很多院校能够自己开发移动图书系统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第二,拓展性各有不同,目前公司开发的移动图书馆模块比较固定,并且附送电子资源,因而自主开放的模块系统有着交的灵活性,虽然在设置过程中附带电子资源,所以在结合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应添加相关内容,例如南京大学生的“本馆导航”中,可以设置馆藏书籍的布局状况。第三,稳定性不同,在移动图书馆访问的过程中,会出现书面查询的异常状况,因而若使用时会出现资源获取不当,相较而言,超星公司在移动客户端开发的过程要比APP有较大稳定性,由于后期的客户反馈及时性较好,同时在自主开发中的移动APP要根据现有的开发主体或者开发技术做相关的技术支持或者判断,比如现在高校中河南农业大学的移动开发在稳定性方面相较于南京大学更好。

2.4 数字化移动校园APP的建设

2.4.1 课程设置服务

高校学生由于课程学习任务比较多,因而相关的课程软件都需要设置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记错时间的情况,出现这一状况学生会被按照旷课被处罚,如果能够在数字化校园移动平台APP客户端口中,课程设置表模块中,为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掌控课堂设置的状况以及课程的具体安排情况,就要适当的给学生设置定时提醒,这样学生就能避免上课时时间设置错误,错过正常的课程被处罚。另外,课程设置时需要根据课余状况做好适度的安排,不但需了解学校组织的各类不同类型的课余活动,更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喜好,在实现APP客户终端报名的情况下应填写信息表,这样让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校园活动。

2.4.2 教务公告服务

高校的学生在初期了解学校的消息是依靠板报等传统形式,后期互联网普及相关信息的了解需要在网络基础上开展,目前只能手机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想要了解学校的各类信息,就应关注学校的公告专栏。学校结合移动平台进行APP时时消息公布和通知,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学校的动向,并根据教务公告模块化要求,及时的给教务系统动态化公告,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考试设置或者教室安排等环节的设置,因而学生在登陆移动APP客户端平台的前提下,可以轻松的掌握学校的实时状况。

2.4.3 图书馆借阅服务

该模块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学生借阅相关的书籍,因而能够将功能性划分为移动图书馆的查阅系统,这里不仅需要包括与镜头的图书馆网站功能设置,也要设置电子图书的下载,通过图书借阅可以提醒学生图书到期时间,这样能方便学生的日常查阅。

2.4.4 地图查询服务

学生目前需要借助这一模块直观的给学生传递各类周边的信息,在轻松了解学校内外状况的情况下给学生推荐周边的生活或者服务地点以及主营的各类服务项目,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可以开展延伸性业务,给学生设置预约订餐或者地点分享类的项目建设工程,这样本校学生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3 应用建议

技术的逐年进步,功能的逐年完善,因而不同的开发主体让移动客户端APP开始粉墨登场,这是推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最佳途径。由于公司客户端的稳定性较好,因而固定的用户群体较多,就以超星和书生公司为例,其自主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的APP,受到技术、成本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用户量较少,因而移动客户端APP,由于风格变化多样性,所以显示状况极为良好,主要的功能性模块可以详细的分化为OPAC、电子资源、个人中心、读者互动等环节。目前OPAC的电子资源主要集中在业务方面,这些资源在移动图书馆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要基于APP的思想,其中个人中心或者读者模块需要在丰富图书馆内容的情况下,做好相关的订阅或者书评分享等内容。

网络知识如同置身于浩瀚的海洋内,因而移动图书馆作为电子资源的一方净土,要求学习的资源个能偏重于专业化和集中化,在享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情况下,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

3.1 选择合理化的应用模式

结合上文的分析和比较获悉,目前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主要的应用模式有三大类,公司开发、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三者之间各有利弊。但总体说来,当前公司开发模式的性价比较高,并且由于该模式的用户量比较稳定,在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势展现的比较多,因而是广大搞下用户经常运用到的一类应用模式。林外,自主开发的模式能够自由的添加相关的模块,并需在灵活运用的前提下,让个性风格趋向明显,但这里应突破技术、成本或者时间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因而该模式多为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的用户首选。

3.2 完善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平台建设

目前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移动APP的平台建设,需要基于大量的交流工具,这些交流工具主要有微信、微博,通过这些社交软件能最大限度的缩小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但是这却容易弱化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交流状况,例如超星客户端APP,在选择时应连接用户与公司技术部门之间的“意见反馈”但是却没有重视传统的咨询模块系统,所有移动图书馆应考虑将整个系统全部整合到平台开发模块中,例如开展QQ咨询或者在线咨询等相关的内容。并在基于公司开发的移动客户端平台上面,考虑情况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不同类特点,在功能性拓展的前提下,提供更为自由的定制化服务模式,用以追求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更好的服务读者。移动图书馆的稳定性平台主要是基于平台的S富性开展的,故此使用过程中,要结合用的需要、体验甚至建议,不断的完善移动图书馆平台建设。

4 结语

数字化APP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经是传统计算机平台化建设的最佳补充形式,可以将静态的计算机网络动态系统建设成为App客户端立体化数字校园网络化建设系统。在此期间能完善校园建设中的各类不足之处,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和交流,更能在服务质量拓宽的情况下,扩展APP使用者的信息社交范围,通过各类不同的交流活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石中心.基于数字化校园移动平台APP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45-47.

[2]桂杨明.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研发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0):78-79.

[3]徐小阳.基于资源开放性角度的我国移动图书馆APP应用现状分析[J].江苏大学,2013(14):34-36.

[4]苏延平,林增坦,苏乐辉,田谦益.探讨如何应用Hybrid混合开发技术为校园开发移动图书馆APP[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9):19-23.

[5]姚飞,姜爱蓉.移动图书馆:从设备到人――2014年第5届国际移动图书馆会议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