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第1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呢?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也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以及心理,去仔细观察感受生活。只有观察感受得细致,才可以挖掘出许多有用的细节。作文时再将这些有用的细节具体地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即可。

绘声绘色,原本是一个成语,意为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用在写作上,就是要求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所描摹刻画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运用绘声绘色的关键是调动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勃勃欲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绘声绘色地描写可以让笔下的人、事、物活灵活现。

指导学生在作文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人、事、物,使其活灵活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世界万物,虽然千姿百态,但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只有抓住了独特之处,才能反映出个性,并且由这独特的个性,体现出鲜明的一面。如一学生写他的爸爸,首先抓住爸爸“胖”的特征,然后写他脸上的肉堆得像“油团”,看起来像一尊慈眉善目的“弥勒佛”。这样就把爸爸鲜明的体形特征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

二、精雕细刻,鲜活形象。

写人叙事,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局部变化特征加以精雕细刻,有助于使所描写的事物变得鲜活生动,栩栩如生。如一位学生在以《胆怯的我》为题的作文中写道:

“发卷了,我的心跳得厉害,手也凉凉的,不知我得了多少分,等待我的又将是什么……‘XX’,我用有些颤抖的手接过卷子,迫不及待地向卷子瞟了一眼……我定了定神,站起来缓缓向老师办公室走去。尽管竭力想使我的心情平静下来,但仍然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轻轻推门进去,走到老师面前,胆怯地叫了一声‘老师’,便在一边垂手而立,等待老师发问。”

在这里,作者用“心跳得厉害”“手也凉凉的”“颤抖”“迫不及待”“瞟”“缓缓”“轻轻”“垂手而立”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胆怯的形象。有手和眼睛的动作,有整个身体的动作,有心理活动,有叫声。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使这个胆怯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如果我们在写人物时都能这样精雕细刻,人物就活起来了。

三、渲染烘托,突出形象。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二者结合用在描写上,可使人物的种种行为表现和神态变化生动传神,精彩之至。如一学生是这样描写他同桌的:“他脾气暴躁,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着,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你看,同学们又在向老师告许坚强的状了。老师刚批评了他一句,他立刻,暴跳如雷,大声叫嚣,完了还咬牙切齿,双手握拳,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比窦娥还冤!”这种正侧面相结合的渲染和烘托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四、绘声拟音,生动形象。

一些拟声词,如:“隆隆”“哗哗”“沙沙”等,如果能运用恰当,就会使描写的效果大不一样。如《海底世界》一文中这样写道:“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鸡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海底的声音难以描摹,但比作小鸡、蜜蜂、小狗的声音,人们就明白了。这样的文章就显得形象生动。

五、巧用修辞,让静景动起来。

在描写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直接把静景写活,赋予静态景物以流动感。这样能使文章情趣盎然。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春雨飘落大地,滋润了土壤,唤醒了青蛙,使农民伯伯绽开了笑脸;春雨落到柳树上,柳树抽出了嫩芽,舒展着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春雨喷到桃树上,染红了桃花,桃树好像撑起了一把把粉红色的小伞;春雨洒到河面上,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追逐,活蹦乱跳的;春雨浇灌庄稼,庄稼贪婪地吮吸春天的乳汁,枯黄的叶子,露出了绿色的笑容……”

第2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很可能还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不管遇到怎样的题型,都能轻松应对。对于记叙文而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组材线索组材的线索多种多样:有的以时间为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事件为线索,有的以感情为线索,还有的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抓住了行文的线索,可以较快的理清文章的思路与脉络。

2、记叙要素写人记事,必然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就是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掌握文章的要素,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记叙顺序包含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4、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行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5、句子的作用一般包含内容及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6、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等。

7、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特色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抒情等手法又不可缺少。在记叙文中,议论一般起到阐发事件意义、突出主旨的作用,而抒情在升华文章中心的同时,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物、事件所持的情感与态度。

二、把握解题方法

一般而言,语段阅读应先读试题,然后再读文章。当然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做一下分析。

1、层次分析类试题:注意提取语言标志。

2、语句分析类试题:注意揣摩具体语境。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确实,理解某一句子的内在含义,必须到文章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去揣摩和体会,归结起来,在语境中品悟句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到该句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寻找答案,一是到该句后面的相关情节中提炼答案。

3、语句作用分析类试题:答案力求全面准确。

语句的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等等;一是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等。有些时候,同一个句子这两个方面的作用都具备,因而要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都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4、形象分析类试题: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解答这类试题,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可以说,理解文章内容是基础,而简明的表达又是得分的关键。

5、开放探究类试题:注意文章立意与自我体验的结合。

解答开放探究类试题,需要我们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是观点看法。当然,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常见的开放探究类试题除补写题外还有如下几种形式:(1)根据选文内容谈感受或启示;(2)结合实际生活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选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突出整合,考查与选文相关的知识(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故、名句等);(5)强化积累,完成语言或材料积累卡片。

三、加强表达训练

中考记叙文阅读以主观题为主,因此,表达能力的优劣已经成为决定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答题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答题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我们把几类试题答题的常用词语及相关技巧做了一下概括,供同学们参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常用词语有:烘托心情、渲染气氛、设置背景、衬托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分析语句作用的方法及常用词语:分析语句作用一般先谈结构作用,后谈表意的作用。常用词语可参考上文。这里只对结尾段和照应句的常见作用做一下归纳:

(1) 结尾段的作用。

① 总结全文,点明观点,或升华情感。

② 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2)几种照应句的表达作用。

① 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鲜明,能更好地抒感,渲染气氛。

② 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揭示或强调标题含义,突出文章中心。

③ 行文中的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加完整。

(3)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用语一般力求精美。可多用四字短语。

第3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应试作文的篇幅,通常都在800字左右,这就要求考生用墨要经济,讲求效率,要把笔力集中在文章的“重心”,切忌旁逸斜出,枝蔓横生,这样才能确保“顶端优势”,使人物形象丰满,主旨显豁。

记叙文不能流于一般性叙述,叙述留给读者的只是粗线条的轮廓。所以通常只用于交代、演进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的过程。塑造人物形象、寄托思想感情主要靠描写,尤其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描写如果粗疏,就不是描写,而近于记叙,其功效也就微乎其微。“墙角边有几把笤帚”,这是叙述,它只表明一种“存在”,至于存在的“状态”,你没说,这句话传递出的有效信息就相当有限,无法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你如果写成“墙角横七竖八地躺着笤帚和簸箕”就不一样了,它展示的是一种存在“状态”,这个班级的学生素质、管理水平就由此可见一斑。“他穿一条裤子”,这话几近废话:“他穿一条皱巴巴已经褪了色的裤子”,这就透露了“他”的经济状况。总之,描写要细,唯其“细”,描写的表情达意功能才能实现。

何谓细节描写?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的某一细微事实,并借此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细节可以用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细节还能揭示作品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作为情节发展的契机和关键。细节就像很小的孔穴,但读者能够借助于它窥见阳光。

细节分为细部型和小节型两种。细部型指描写人物或环境的细小部位,主要是静态的描写,类似于影视里的“特写”:小节型指情节中的一个片段,主要是动态描写,类似于影视里的“慢镜头”。

精彩的细节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也来自于作者超越平庸的想象。把握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你要花点工夫,做个有心人。做观察笔记也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可以训练观察能力。据说契诃夫的观察笔记里就有:题材概述、形象素描、对话隽永、思考见解、细节片语等栏目。

至于我们所未经历的生活,可以通过读书、访谈、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等间接途径获得。直接体验固然重要,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也不愿意经历所有的事,不能直接体验的就要借助于想象,先把自己替换为作品中的人物,然后再把自己放进预设的情境里,设身处地地想象,以个人真实的感受为基础。请先看下面这篇文章:

那盏灯,为我而明

一考生

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记的地方,还是家。

家的温馨是伴我走过初中三年的昏黄的灯光。

累了一天,却还要独自步行穿过那条漆黑的街道,每次给我以勇气和力量的便是妈妈特地为我打开的那盏灯。

从前我并未真正留意过它。可不知为何今天的心情十分舒坦,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美丽。远观。如一团橘黄的雾,又如一团火温暖着我的心。再近一些,就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家的轮廓――那是一座小洋楼,并不豪华,却住着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和妈妈。看着那唯一的一点灯,想着妈妈为我准备的可口夜餐,肚子叫得更欢了。于是飞奔到家门口,轻轻地开一道缝,钻进去,享受完美餐。便又开始了夜战,突听身后有人轻轻嘱咐道:“芳儿,别写太晚了,早点睡觉。”那声音柔且带着温度,轻轻地温暖着我。我又有些奇怪,“怎么,妈妈还没睡?”

后来听爸爸说。“你妈妈都是每天听到你开门的声音后才能安心入睡,在你回来前她都要起来观望好几趟。”看似寻常,却包含着爱。

以后我不再害怕那条漆黑的街道,因为在不远处有一盏等我的明灯。

这篇文章结构完整,什么都不缺,就是描写太粗疏,触目之处都是“粗枝大叶”的“大写意”,一处“工笔”都没有,这样的故事梗概如何能打动人心呢?只可惜了那盏“门廊下,母亲为我亮着的灯”,多好的意象啊,咔嚓几笔就放过去了,这样的亮点给糟蹋了怪可惜的。试看下面的升级:

肓盏灯,为我而明

我家住镇子西头,接近乡下的地方,与东头的学校之间隔着十五分钟步行的距离,下晚自习后,早已没有了人声。一个女孩子,夜晚走这样一段路,是需要勇气的。

读中学后。学校开始上晚自习。母亲说她晚上来接我,我说不用,我胆儿大,带个手电就行了,母亲不依,说她不怕熬夜、走路,最怕担惊受怕,我只得依了她。大概三个月之后,母亲不小心被车床弄伤了脚,一时半会儿不能好,于是我劝说母亲别来接了,让我一个人走。母亲也就不再坚持,只是再三嘱咐我路上一定要小心,手电一定别忘了带,有情况一定要大声喊人,不敢走了就说一声。看来真像书上说的那样,天下没有不唠叨的母亲。我一一应承下来。可是那晚当我走出校门,在第二盏路灯下,却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手里拄根锹柄!我有一种心被勒紧了的感觉,很难受。第二天,母亲的脚就又肿胀了起来。我于是发狠说,如果她再去接的话,我就不上晚自习了。母亲赶紧保证下不为例。

从此,我开始一个人走这一段夜路。

那时恰好是隆冬,待到下晚自习,街上除了学生,早已没了别的行人。天上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雪还没能覆盖住泥土路面的坑坑洼洼,地面已经冻得很硬,有些滑。我深一脚浅一脚地疾行,听得见自己的心跳、粗重的喘息,以及一些从黑暗深处袭来的奇怪的声响。眼前是穿梭着的雪花,口中呼出的白气也变幻出诡异的图案。

我拐过了一个弯,又拐过一个弯,猛一抬头,像即将溺毙的人忽然呼吸了空气一样。灯!灯!我家门廊下的灯,它在风雪之中。在无边的黑暗里,顽强地、执著地为我开拓出一片大光明,虽然母亲不在灯下,但我知道,母亲就在那里,在那里等她风雪夜归的女儿!

虽然有了这样的经历,但我没再让母亲接我,而且母亲一直不知道我那晚所经历的煎熬。

母亲能为我做一切,我也能为她做一切。我是这样想的,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心底涌起一股英雄气概,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就会有一盏灯,为我而明!

后记:我后来问母亲,门灯一到晚上就那么亮着,不耗电吗?母亲笑着说:“傻丫头,我都算过了,你十点二十下自习,走到最后一个路灯下要十分钟。妈每晚十点半开灯。”

第4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首先必须明确本体。语文课程实践之本当凸显其“语文”之性。这个“本”指向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指向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呢?目前一线教师对此还比较模糊,特别表现为对语文实践活动理解的狭隘化,一说到语文实践便想到语文活动。这方面笔者比较认同王荣生的理解,他认为,语文实践活动包含三种类型:第一,语文实践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第二,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的,对所要培养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第三,语识(他认为,语文知识包括两种状态,“语感”,即隐性知识;“语识”,即显性知识。当与“语感”对举时,语文知识特指“语识”。编者注。)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他指出,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两类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能否“直接促进”听说读写实践能力,能否形成语感的“转化”就成了衡量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关键。同样是听说读写,指向能力生成的层次不同也就有着不同的品质。我个人把语文实践分为三种层次的品格:隔靴搔痒——身临其境——身体力行。

比如说“读”这个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都在开展着,但如果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读书的过程和结果没有转化成语感,没能形成语言积累,那就是隔靴搔痒。“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这便是身临其境。如果读得进、记得住又能实现“用得出”,这便是“身体力行”的实践。

在教学《海伦·凯勒》时,我们指导学生经历了这三个层次的实践:一、阅读文本,感受人物的品质。“不屈不挠”是文章的中心词,学生比较容易抓住,围绕“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的不屈不挠”是一般都会提的问题,可以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辐射性地读书,验证“不屈不挠”的感受。这个层次就是“隔靴搔痒”的读书实践活动,在初读阶段也是必须经历的层次。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组织整个读书活动的终极目标就在于此。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需要进一步塑造。美国作家苏丹曾这样说过:“要想全面地表现海伦·凯勒的传奇人生,写数十万字的书都不在话下。难就难在如何打动读者。”于是教师带着学生循着作者的语言,一步一步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海伦的遭遇用一句话就能叙述清楚: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可是作者这样叙述:“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这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叙述。怎样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语言,我们设计了一个写的实践:选择一种情境描写自己的生活:①“睁开双眼,我能看到……”②“竖起耳朵,我能听到……”③“当我……时,我多么想……”在学生写自己生活的同时,对比的是海伦面对的世界。学生把感受融入朗读,这就是“身临其境”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感受语言,还触摸到语言生成的规律:“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印的表达方法,叫感同身受。”在后面的文本内容中,教师布置学生自己读读看,去发现表达的妙处,在读“海伦发现水的喜悦”这个事例时,让学生学着去描写人物的内心。这样,就把实践品质引向了“身体力行”的层次。

语文实践应该是生命活动,这跟语文学科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情动于中形于言,语言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心灵的符号”、“精神的外射”、“思想的直接实现”。抽筋剥骨式的理性分析如若代替了融情入境的阅读自悟,气韵生动的作品就是一个个零碎的语言符号;语言训练如若遮蔽了语言背后真挚的感情、丰富的人性,这样的实践活动只能称之为机械的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的人文品格不能缺失,应贴近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律动。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当有“语文的特质,审美的品格,情趣的推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它一定包含“个体的内心体验,整体的生命律动”,“折射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

高品格的语文实践活动必是情动于中形于言的活动,随行潜入心。于永正老师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代高尔基的儿子给他的父亲写一封回信。这是一个由文得意、由意再回到文的过程。这种创造性处理,使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给永远比拿快乐”的哲理,更掌握了写信的方法,促进了语言的表达。情动而辞发,辞升华,语文实践不断生成和扩大着文本的意义,同时不断丰富与完善学生的语感。王崧舟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课例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情与言相击生成,“大声地读,把文章读通顺,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样?”“触摸一下我们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每个人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行吗?”“读到‘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但是……’一段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的表情,王老师的心情是那样的沉重,面对人类的摇篮,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给人类听,请把它们写下来。”教者引导着学生触摸语言文字,深入语言内部,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深切的情感;把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变成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又把学生对文本、生活的思考生成为滚烫的、闪烁着智慧的语言。高品质的语文实践活动追求“随行潜入心”,在课堂上教者要竭力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和自由。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聆听学生、观察学生,去鼓励、唤醒、激发,这些行为都能提升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

教语文必须有大视野,学语文必须有大空间,必须回归真实的生活,所以语文的实践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然而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忽视课外实践,语文实践的生活品质由此“失踪”。

语文实践活动必须凸显其语文的生活特质,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开篇就是“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篇”,但是许多老师只是从“知识道理”上去落实这一课,而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去思考其途径和内容。就本册教材来说,至少应该安排如下实践内容:水资源调查、影视剧评说、科普知识阅读、搜集世界名城资料、参观游览一个地方等。这些实践活动在学期初就应该有安排,因为它需要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为什么没去设计安排,主要还是缺乏对学科课程性质的理解。其实,这些实践活动绝不会降低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反可能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常常看到,因为有了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有内容了,阅读等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加了。

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开发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有一次习作:写一个名人。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组合学习了《海伦·凯勒》、《轮椅上的霍金》、《詹天佑》、《鞋匠的儿子》等一组写人文章,先感受语言的力量。接着,我们又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学生去查阅、了解名人,后来学生锁定了“新概念惠山泥人”的代表人物顾飙先生,积极拟定采访提纲,预约登门采访,采访问答,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亲身历练。最后学生们用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名人。他们写道:“他,既谦虚又拥有才华;既有一颗童心又很有责任感。从传统中来,到未来中去,他就是‘泥塑大师’顾飚。”“随着他的叙述,一个清晰的画面展现在我的脑海中……”“他用自己真实的体验,用真诚的感情,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妙绝伦的娃儿。”“相约三十年后,我要进一步跟他对话”……字里行间充满了学生的思考。

第5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事情发生后,我和家长心急如焚的到处寻找,但两人的踪迹依然全无。关于成语心急如焚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心急如焚的近义词,供大家参考。

一、心急如焚含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二、心急如焚近义词迫不及待 [ pò bùjí dài ]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火烧火燎 [ huǒshāo huǒ liǎo ]

(~的)比喻身上热得难受或心中十分焦灼。

心急火燎 [ xīnjí huǒ liǎo ]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火烧眉毛 [ huǒshāo méi mao ]

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三、心急如焚造句1.我看到哥哥已经钓到了一条,更是心急如焚,手忙脚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还把鱼竿也碰动了,把一条转着圈准备吃食的小金鱼也给吓跑了。

2.他心急如焚,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转。

3.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4.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5.时钟敲响了八下,王战同学顿觉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步跑到教室。

6.爸爸很晚了都没回家,妈妈心急如焚。

7.他上进心很强,对于成绩上不去心急如焚。

8.眼看天黑了,车子还没修好,驾驶员心急如焚。

9.林肯车经销商们最近心急如焚,他们可能正面临这个品牌在其93年历史上销量最惨淡的日子。

10.每当我看见其他男孩撇下我去追随他,我就变得心急如焚,怒不可遏。

11.心急如焚的父亲正在等着接约定的电话。

12.而当绍华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时,再次阴错阳差地误解崇明是重生儿的父亲,绍华愤然离去。

13.事情发生后,我和家长心急如焚的到处寻找,但两人的踪迹依然全无。

14.你可不想面试当天心急如焚地去找一只袜子或一件干净的衬衫吧。

大家准备就绪,心急如焚地希望赶快抵达太子港展开救援。

15.九月二十二日,不论是心急如焚的朝圣者,还是每一个关系两国关系的人,都看到了一线希望。

16.但神经紧张的投资者和心急如焚的政治家,如今一门心思只想看到细节和定价,眼前这份"计划"只会令他们大为失望。

17.许多未来的留学生在国内心急如焚,除非在几天之内拿到签证,否则他们将错过大学今年的秋季开学。

18.内森心急如焚,使劲地拽左前车门,而门却纹丝不动。

19.与此同时,卡尔加里的石油商们正心急如焚地等待着修建一条通往太平洋,实际上就是通往亚洲的输油管线尽快开工,而且越快越好。

如果"大号拱心石"管线工程受阻就更是如此了。

20.一位护士把这位疲惫的、心急如焚的士兵领到病床前。

21.上个月在北京数个苹果专卖店外,人们心急如焚的排队只为争抢新上市的iPad2和白色iPhone4,期间还发生了几场混战。

22.但是,场馆建设对心急如焚的主管机构英联邦运动联会来说相对只是个小问题。

23.在高府等候的黄静云心急如焚,见四人安全归来后松一口吻。

24.心急如焚的西凤找来了象棋高手王老,破了向南的残局,但愿向南能彻底心回意转去复学。

25.在此期间,刘畅心急如焚,因为周围的同学开始纷纷表现出流感的症状。

26.对此,微软和英特尔都是心急如焚,急于转变。

27.伊莎贝尔待在这里真让人心急如焚,但是这至少可以分散魔军,从而缓解尼科莱的压力。

28.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急得不知所措、这个考场一片寂静,仿佛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听得到、心急如焚、焦急万分、急不可待、迫不及待、心如火灼、急急忙忙.

29.在这当口银凤的儿子又由于不小心被刀割伤了大腿,非常风险,心急如焚的老扁为孩子献了救命的血。

30.她环视着寻找杰拉尔德,恐怕他已经到了,他是莽撞的,并且心急如焚。

31.上班族觉得交通不便,有车者对来回交纳过路费不胜其烦,要是遇上堵车更是让人心急如焚。

32.老师意味深长地问了一个问题,叫我回答,我一时答不上来,心急如焚。

33.等我们来到美国捷运公司时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刚才英国人以他们一贯的笨手笨脚的混蛋方式叫我们等得心急如焚。

失望中,他回到了家里。他的妻子也心急如焚的等待。

34.不知道是由于翻译错误还是其它误解,总之接着出现了一条"九名心急如焚的妇女"都坚称自己是孩子亲生母亲的报导。

35.他们为日本在国际高等教育读写能力,数学以及科学排名的下滑心急如焚。

36.她最后又补充了一些安慰性的话:"如果电话没打通也不要心急如焚,因为这时候每个人都在尝试着和家人或者朋友联系。

"。

37.此时,小君和小杰姐弟去向不明,郑家着急地派人四处寻觅,但一直查不到下落,令郑老爷和世贤心急如焚。

38.带着时间戳的现场照片显示:工人们专注于修复铁路,将一具罹难者遗体放在地上90分钟都置之不理。

在此同时,心急如焚的家属们在医院等候消息。

39.买家们精挑细选着刚捕来的还裹着冰的鱼。

鱼贩们兴致勃勃地卖着鱼,他们每天要卖的鱼共约4000箱左右,每箱都是满满的40千克,而船长们则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

第6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诱导;方法指导;能力培养

一、语文阅读教学,亟需诱发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依靠老师和父母的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启蒙训练而渐渐产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阅读激励,能促进学生日益蒙生阅读情感和兴趣。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学生易渐趋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定期向学生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课外读物推荐活动。个人爱好不同,所选择的课外读物也会有差别,教师应教给学生选书的一些基本常识,诸如选封面印有“少儿读物”、“名著童话”之类字样的;还可以看书名猜内容,看封面插图判断是否合适,根据课文内容找相关文章等,新华书店里也有少儿书籍专柜。同时组织学生拿自己的课外书互相交流,在阅读的同时提高鉴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常常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亟需指导阅读方法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不仅爱读,而且还有会读,且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语文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导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略读法,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太阳》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太阳、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培养摘录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又如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悉心熟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基本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如默读法,是对所读内容,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况。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基本信息。还有摘抄评价阅读法,即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资料。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另外,质疑阅读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到弄清字、词,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出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在质疑性阅读中,解疑是最关键的举足轻重的一道程序,它直接决定着质疑性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采用一些“技法”去引导学生释疑,有的给予点拨,有的提要钩玄。例如:《找骆驼》一课,在学生读到商人向老人打听走失的骆驼、老人向商人询问走失骆驼的情况这一部分时,教师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读这一部分,引导他们读课文所写,引疑:读了课文中的这段人物对话描写,你有什么问题吗?此刻,学生的疑问即可显现,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书上的对话描写,让学生对比朗读,此时学生对商人找骆驼的急切心情感受就会更加深切,而且,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描写人物对话的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争辩,敢于别出心裁,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质疑,抓住题目质疑;围绕课后问题质疑;围绕文章内容及中心思想质疑;围绕单元训练质疑;抓住课文最矛盾的地方质疑;对课文意犹未尽的地方质疑。学贵有疑。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被一些问题逼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但老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跳出老框框另辟蹊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语文阅读教学,亟需培养思维能力

第7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文本; 切入口; 语言; 诵读; 意蕴;

时下,不少语文课运用影像、音乐、图片等工具制成色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但在热闹非凡的表面下,弱化甚至脱离文本,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真正的语文课应紧扣文本,咬文嚼字,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品悟作品意蕴呢?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名家的课例,略谈一二。

一.找准对话切入口,巧设关键问题来感悟文本意蕴

文本的切入口――文本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只有找准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吃透文本的问题,才能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挖掘文本意蕴。

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从题目入手

许多题目就是文本的线索、主旨、中心事件等,把握了题目,就找到了文本的切入口。如教《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抓住题目设计“文中写了哪些歌会?歌会的主角是谁?”学生顺着切入口,很快从文本中找到“服饰独特、打秋千本领高超的云南女子、悠闲自在的赶马女孩子、乡村男女老幼在唱歌”,然后分析他们唱歌的风格。学生从文本中深切地品读到云南女子在山野对歌的野趣美;赶马女孩子在山路漫歌的闲情美;乡村男女老幼在村寨传歌的风俗美。真是:“景美歌醇人豪放,山野对歌竞风流。”解读题目,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云南歌手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

2、从主旨句入手

如鲁迅的《雪》中“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一句。此句乃点睛之笔,是设计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我依据主旨句设问?“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顺着这一问题,纷纷从文本中挖掘此句的内涵。北方的雪的特征是孤独,在这里它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品格的精魂。更感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独立的斗争精神。此问题一解答,学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3、从细节入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对话:“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多次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通过解读这个细节,真实地感悟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反复无常,不知廉耻的走狗,从而明白做人应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万不可像奥楚蔑洛夫那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遭世人唾弃。

从人物性格入手 如教学《杨修之死》,我设计一个问题:原文中有一句话,点名了杨修被杀死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我继续追问: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概括了杨修的性格?学生很清楚地找到“恃才放旷”这个词。然后我让学生解释“恃才放旷”这个成语意思。随后,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杨修 “恃才放旷”的例子。学生围绕“恃才放旷”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问题,也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解决,学生找出了杨修真正的死因――过在自己。

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破解文本的切入口,其实就是破解文本深层次内涵。”可见,在教学中,抓住文本切入口是何等重要。

二.咬文嚼字、细读漫赏,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细读漫赏,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1、咬准人物语言,细读漫赏,走进文本深处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指导学生细读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和母亲的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把菲利普一家眼巴巴地盼望于勒的归来的那种急切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可是一度阔绰的富商竟成了衣衫褴褛的小贩。这对菲利普夫妇,不啻晴天霹雳。他们从虚幻的幸福峰巅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母亲的暴怒也就情有可原,由此挖掘出:该小说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其实也在表现“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从而更深刻地走进文本深处。

2、咬准文本关键词,推敲写作意图,嚼出深层内涵

如教《老王》一课时,对“镶嵌”词义的推敲咀嚼,不仅咬出了字面字里之意,而且咬出了弦外之音。引导学生先弄清“镶嵌”的本义:“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现代汉语词典》)然后结合语境,联系前面的“直僵僵”得出比喻义:“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器物一般,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几乎完全失去了生命力。”这一个词表明:老王临终前凭着知恩图报的内心驱动力,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杨绛一家的生命之程,这得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决心!该词生动淋漓地表现了老王的向善真诚之心,恰恰也是这一形象,使杨绛多年来心怀愧怍,不吐自责自忏而不快。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语:“推敲文字,实际上是在推敲思想情感。”

3、咬准艺术手法,品悟文本言外之意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想象、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读懂语言内蕴,解读文本言外之意。

如教杜牧的《赤壁》一诗时,我故意把“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让学生比较分析两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辨析,品出了“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借代(或以小见大)的手法,即“二乔”被“锁”的命运来表达东吴失败的命运,委婉、形象,富有诗韵,悟出了文本言外之意。

从品读语言入手来解读文本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抓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细读,甚至抓住文本中的一两个标点符号进行细读等等,这样用心揣摩,仔细品味,层层剥笋,便能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可见,细读文本语言,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就能品出文本语言中独特的内涵。

三.诵读文本、再现形象、触摸文本深处情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读,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感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本的情感,再把揣摩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只有如此,文本的语言、情感才能融为一体。

比如教《背影》时,为了启发学生珍爱亲情,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特意让学生反复读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在学生找出“父亲是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写,“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后,我启发他们进行想像朗读――想像父亲做那些动作是怎样吃力的神态,从而感受到父亲心甘情愿为儿子奔波吃苦的情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这些重点语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这种将品味语言、想像情境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朗读,对语言品味,解读文本,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结束语:

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批文以入情,品文以悟意,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温度、美感、佳趣,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①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

②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第40页。

第8篇: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范文

(乐山市峨边县平等中心小学四川峨边614300)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善于设问,让学生勤思考多练习。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学习心理;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优化课堂

近几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发现新入校的七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是一年不如一年,究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的话,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为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并将这些想法和措施归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优秀生和后进生,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这两种学生的学习心理。

后进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有自卑的心理,他们没有自信,存在“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听不懂,学不好,干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很压抑,很恐惧,害怕老师抽自己回答问题,他们外在行为是“心不在焉的、躲避的,依附的、沉默(或者破坏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找到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赏识教育必不可少,不应该讽刺挖苦,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灵。我们要努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敏锐地觉察到学生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要知道,一句小小的、恰当的表扬,可以让学生心情激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在激励学生的时候,不要忘记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让榜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增加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诚心。师生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爱学、乐学。

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普通中学的优秀生所占的比例不大。优秀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他们往往会看不起后进生,甚至会背后议论老师教得好或者不好,一遇到失败就会怨天尤人,缺乏自我反省。他们总认为老师为了照顾后进生提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太简单了,不屑去思考、去做。对于他们要正确地引导,即要保护他们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又要让他们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其实,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应该真爱学生,更应该注意融洽师生关系。试想,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肯定会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这种反感、厌恶,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应该是思想的传播者,是播撒阳光的人。”我们教师的心理应该是阳光的。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从不乱发脾气。我通过与学生广泛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具有盲目的“向师性”,但却具有朦胧的“择师性”。他们学习时不但选择学习内容,而且选择师生感情。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尽量抽出时间接触学生,交流思想,培植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选择”、“认可”了我这个老师,对我所教的语文课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文习惯开始

近几年来,许多老师都大呼学生的行为习惯太差。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是令很多老师头痛的事情。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新的学习困难。一些学生中途辍学,也是因为学习太吃力,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学习的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哪些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呢?

1、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许多农村学生最爱问的问题就是一个字该怎样读,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不要轻易地告诉他,而应该让他去查工具书。农村学生小学语文基础不牢实,不会查字典,刚进校时老师就要教会学生查字典;2、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的习惯。要对孩子的坐姿、执笔方式、工整程度等严格要求,鼓励学生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3、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熟读和背诵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经之路。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背诵课文对人的文化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4、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俗话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这充分说明了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现在的学生懒于动笔,我们就要求每个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平时看到、听到的事及名言警句记录下来。开始时,不要要求过严,可以写随笔、可以写流水账、可以写支言片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素材就会丰富了,内容就自然而然的运用的文章中去了。只要我们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学生一定会写出有血有肉、内容详实、生动感人的佳作。 5、养成倾听的习惯。学生课堂上爱接老师说的话,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面对学生的这种毛病,教师当然不可能容忍,要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再去批评。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暴风骤雨式的训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增加以后教育的难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无从谈起。

三、优化课堂教学,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艺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枯燥,读课文、抄生字、分段、归纳中心……就像每天都肯馒头,味同嚼蜡,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上课打铃了学生还在教室里打玩、吵闹,在课堂上要么睡觉、玩手机、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书或者公然地下座位、说笑打玩,严重地违反和破坏课堂纪律。课堂上出现了这种不愿让人看到的情形,说明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对我们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这就需要注意导语的设计,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等。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教具(挂图、幻灯、录像等)。还可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注意导语设计的新颖巧妙。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例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冬天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使学生充满遐想,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导入中除了诗词导入,我们还可以运用故事、问题、实验等导入,好的导人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脑海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走进课堂之前老师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要启承转合,抑扬顿挫。教师讲课时语言要流畅,要有启发性,当老师的话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慢慢淌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例如:特级教师程翔在教授《背影》时他的问题的设计既巧妙又精确地把握住了提问的时机。快要上完《背影》这一课时,他这样提问:写人往往是通过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的描写来达到目的,但是本文为什么偏重于写人物的“背影”,却还能写得那样感人至深?如果去掉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徐州相遇,奔丧归来等苦痛的描述,仅有描写背影的文字,效果会怎么样?学生一听马上就会被吸引住了,就会产生弄清问题的强烈愿望,学习积极性被巨大地调动起来了。有的老师猛然提出一个问题,叫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没有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结果,这个学生很紧张,其他学生就看笑话。其次,还有的老师整节课都在讲,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优化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有所得,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过去一知半解的东西,接触和感受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并进一步引发其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兴趣。有效教学是让学生经历和享受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只有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并且意识到自身的成长和变化,才会对学习语文感兴趣。

总之,虽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就能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我们一旦培养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出一种热爱之情,就会自主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感悟,反过来会影响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 教师研究》2008年12期《新课改理念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万祥主编《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