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吊唁通知范文

吊唁通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吊唁通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吊唁通知

第1篇:吊唁通知范文

一、提高认识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三年决战工业300亿”的关键之年。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政务调研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紧扣“决战工业300亿”这条主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调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带全局性、根本性、深层次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政务调研的参谋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政务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政务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把握重点

做好政务调研工作,必须把握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为服务发展建言献策,主动为破解难题寻求办法,努力形成一批有针对性、思想性的调研报告。结合当前我市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调研课题9个,具体是:

1、如何推进产业集聚:围绕三年决战工业300亿的总体要求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亿的奋斗目标,分析我市产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如何做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化发展。

2、如何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随着理文造纸、理文化工项目落户码头工业城,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迎来难得历史机遇,请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项目建设情况,提出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的措施和办法。

3、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全面调查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扶持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措施和办法。

4、如何做好金融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认真调查我市金融和小额提供贷款扶持全民创业开展情况,分析金融和小额担保贷款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研究提出做好金融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5、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掌握我市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展情况,客观总结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经验和成效,分析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突破:结合“文化大市”建设情况,详细调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同时,结合志高集团方特主题公园模式,如何实现“无中生有”,在引进和培育文化旅游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7、关于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全面摸清我市安置房、廉租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认真总结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8、关于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全面摸清我市年以来征地拆迁完成情况,认真总结征地拆迁工作经验和规律,分析征地拆迁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提出进一步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9、如何做好迎接年县域经济现场巡查的准备工作: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周边县区做法,分析做好迎检工作对检查评比结果的影响,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三、相关要求

以上调研课题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责任科室牵头完成,各参与单位要全力搞好配合,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和资料,确保以上各调研课题月底前全面完成。同时,此次未安排调研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也要结合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自行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政务调研工作水平。

一要抽调精干力量。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抓好政务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政务调研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研究政务调研工作,安排理论素质高、决策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精干力量,专门从事政务调研工作,并积极为政务调研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确保调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注重提高质量。质量是政务调研的生命。调研报告要做到文风朴实,言之有物,要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切实可行,使调研成果真正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要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和闭门造车,既要注重前瞻性、预见性,又要注重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力求站位更高、思路更宽、措施更实。

第2篇:吊唁通知范文

2009年是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大、*妇女十一大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也是妇联组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中心工作积极作为、发挥作用的关键一年。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妇联组织更好地围绕党政大局,切实履行职责,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进一步做好2009年全省妇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调研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团结动员全省广大妇女为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多作贡献的形势下,妇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涌现。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深入了解妇女生活状况,研究妇女发展问题,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和掌握工作规律,实现妇联工作不断创新的“前沿阵地”和“思想源泉”,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调研工作,是妇联组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妇联能力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的自觉行动。各级妇联组织及广大妇联干部要从妇女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认识加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为妇女工作服务、为妇女发展服务的基本宗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措施到位、贯彻落实到位,密切关注广大妇女群众的发展需求,贴近妇女群众的生活实践,深入开展好调研工作。

二、调研工作的重点内容与课题

各级妇联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和妇联重点工作,坚持为大局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妇女工作服务的原则,增强改革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与妇女工作部署相结合,全年重点围绕推进“两业”即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强化“两培”即培养妇女儿童高尚思想道德和培育妇女先进典型,做好“两维”即维护妇女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两力”即妇联组织的活力和实力等四项重点,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及时了解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倾听基层和妇女群众的呼声,及时总结全省妇女儿童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省妇联工作动态以及广大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做好妇女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拿出一批观点新、内容实、质量高、影响大的调研成果,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围绕省妇联全年重点工作,各地可以围绕以下课题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究:

1、金融危机下不同群体妇女创业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2、金融危机下女大学生思想和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3、农民工返乡对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当前形势下女企业家、女职工、农村妇女维权状况的调研;

5、妇女病普查情况、婚检现状的调研;

6、女大学生村官生活和工作状况的调研;

7、农村和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及工作状况的调研;

8、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状况的调研;

9、各地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的调研。

三、开展调研工作的要求

1、各级妇联组织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妇联干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围绕全年各项重点工作,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制定调研计划和组织措施,保证调查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2、妇联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身体力行,当好表率。要把调查研究与密切联系群众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倾听妇女群众呼声,关心妇女群众疾苦,加强与妇女群众及基层妇联干部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要把调查研究与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尊重妇女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运用基层妇联干部、妇女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调查研究与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在深入实际调研中,及时了解掌握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搞好督促检查,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各地妇联在开展调研时,要结合当地实际,选好角度,有所侧重,一事一调研,每年抓住1-2个重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特别要重视做好对当前城乡妇女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2009年,省妇联各部门也都明确了调研的重点课题,各地妇联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整合资源,主动对接,和省妇联部门联合开展相关调研。

4、各地在调研中要做到既注重调研过程又注重调研成果,力争形成一批选题准确、调研深入、分析透彻、指导性强的调研报告。年底前,省妇联将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比表彰活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形势、新任务对妇联系统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各级妇联要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全省妇联系统调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3篇:吊唁通知范文

【关键词】地铁;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持续性;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U231+.2 文献标识码: A

一般情况下,铁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整个线路的统一指挥工作和集中领导工作。当调度中心出现问题时,车站调度机构应该通过信号指挥地铁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依然是新时代的课题,笔者将在本文中介绍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方法,希望能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进行地铁调度工作。

1 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也在应用这些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进行了TCC建设工作,具体来说,我国已经建设了自动售检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虽然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已经有很多城市建设了地铁线路,但是,很多线路的调度控制只局限于一两条铁路线,这样,地铁就不能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我国的地铁路线会越来越多,这样,就会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系统,那么,现行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2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地铁调度指挥中心主要包括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和监控系统,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一下这两种系统的建设情况。

2.1 地铁运营报送系统的建设

地铁运营中心是由运营信息报送、综合业务操作站和地铁调度指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服务器构成的,综合业务操作站与其它业务系统及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共同享用TCC设备。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地铁运营信息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应该将相关的信息发给乘客,这些信息包括突发事件信息和线路日常运营信息。报送系统还应该将相关的运营信息及时发送到线路控制中心的乘客信息系统,接到铁路日常运营信息时,乘客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将它们发送到车站和列车的显示屏上,与此同时,乘客信息系统还应将信息情况发送到各信息报送系统的客户端,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地掌握信息情况。其次,地铁信息运营报告系统应该将信息给各地铁线路控制中心。也就是说,TOC应该将指令、预案内容的处置以及突发事件报告发送给OCC。系统客户端的工作人员看到信息之后会根据信息内容进行下一项活动。再次,乘客信息系统应该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将线路运营情况和突发事件情况发送给其他相关部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功能,这三方面内容包括地铁运营情况、上传地铁运营数据、系统所有信息共享。

2.2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的构建

综合监控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中央综合监控系统组成了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具体来说,公安监控和专用设备监控组成了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专用监控设备观察列车进出车站、乘客流动状况和其他铁路设施的运行情况,这样,各线路车站调度室人员就能随时观察列车乘疏散情况、列车环境情况和列车运营情况。我们都知道,各国地铁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恐怖事件,针对这种情况,安全部门应该在地铁列车内增加闭路图像监控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监控设备重复建设的问题,应该将两个部分集成到一个综合监控系统上。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地铁监控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地铁监控系统应该包括网络监控、线路监控、车站监控等市级监控网络。监控软件、终端设备、信号切换设备和数字监控设备组成了车站监控系统,线路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光纤传输设计接收各个地铁站的工作信号,这样,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及时的进行各项监控工作。线网监控系统具有远程信号的控制能力,这样,地铁中的指挥控制人员就能及时接收到各线路的信号,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都是通过分散的形式设置地铁线路控制中心的,所以,要想建立网络化运行的监控中心,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建立出能够相互连接的网络平台。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能够涵盖控制区域的所有铁路线,能在停车场、列车、车站等场所发挥自己的监控作用,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很快的了解列车的客流情况和火警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包括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火警信息、接触轨带电信息、信号系统和线路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能够清晰的显示真实拍摄的视频和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了解列车的运营情况和位置。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图对紧急状况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突发事件处置系统可以了解突发事件概况和突发事件列表,还可以根据已有的全线图纸资料、图形图像资料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设备考核系统收集并分析线路设备的服务状态,并将得到的线路信息及时反馈给各运营主体。

一般情况下,地铁交通网处于不开放、地下相对狭窄的环境之中,在地铁中会有大量的乘客,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救缓工作不容易开展,除此之外,轨道交通的硬软件系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属于自动运行或半自动运行系统。构建地铁运营监测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安装具有监控人流量功能的监控设备,这样,监控设备就能发出紧急情况报告。与地铁运营相关的监控设备应该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随时为监控系统发送各种设施的运转情况。

言而总之,综合地铁监控系统的构建需要智能技术、综合技术和集成技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正朝着传输网络平台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将监控功能型系统的形式转换成任务结合型和监控功能型的形式。

3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发展方向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特征,日后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将具有三级实时控制和三层指挥管理的运营体制,地铁车站级控制、指挥调度控制中心级控制就是三级实时控制;地铁点—地铁车站层、地铁线路—线路控制中心层和地铁网络—调度指挥中心层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三个指挥管理层。

4 结语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是以地铁调度指挥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系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高效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对于地铁运输来说,地铁线网交通调度指挥系统是自己的“大脑”,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负责监控并控制铁路运输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隽,张辉.软件设计模式在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1(03).

[2]陈建译.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与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J].中国铁路,2010(02).

[3]姜海涛,姚树金.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风险管理系统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铁路局,2012(06).

第4篇:吊唁通知范文

关键词: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工作;数据失真;统计机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4-018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4.093

统计调查是围绕各类数据展开的,而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关乎统计机构的声誉和形象,也为未来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随着国际组织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及管理工作的研究深入,对于数据质量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中国国家统计局也从关键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评估中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改进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水平。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制约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方法上,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DQAF),主要从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保证诚信、方法健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及可获得性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国内学者主要从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上,以国外数据质量管理经验和评价方法为参考,结合我国统计调查实践中的数据质量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以改进数据质量评估。

1 统计调查中数据质量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统计调查工作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限于对调查数据准确性的考核,还应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统计调查工作都是建立在数据准确性基础上,并从减少数据统计误差、提升数据控制质量上来落实。随后,由于统计调查工作的深入,人们对数据质量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调查统计中数据特性的研究,更需要从用户视角来提升统计信息的满意度。为此,数据质量逐步衍生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要建立与数据质量管理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则需要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适用性、及时性、可比性、可行性和衔接性上进行全面考察。与此同时,对于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的标准研究,国际组织主要从数据质量涵义的解释及理解上进行研究,由于各统计机构之间的理解差异性,对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但就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从数据的准确性上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能够对客观事实进行反映,并能够被使用的准确信息;二是从数据的时效性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能够在用户做出决策之前提供参考分析;三是从数据的完整性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内容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存在残缺;四是从数据的适用性上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具有可用性,符合用户的需求;五是从数据的简便性上来看,能够从调查数据的统计中简明、扼要地反映相关问题。

2 当前统计调查中数据质量常见问题

以全面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改革及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随着机制转换、体制转轨而带来的新旧制度间的衔接问题,使得统计调查工作往往陷入被动;二是在统计职能上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无论是信息、咨询还是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全面及时的反映,服务对象对统计调查工作还存在误解,调查结果在指导生产、生活上还存在局限性;三是调查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在人、财、物等软硬环境相对薄弱的广大基层,统计调查环境不完善,制度宣传不到位,专业化术语与公众接受度相去甚远;四是缺乏完善的数据质量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是提升统计公信力的基础,而对于简单的事后调查,已经难以满足质量控制要求,迫切需要从统计调查全过程中来改进制度,从统计调查设计、实施、评估上健全完善;五是统计调查法制意识有待加强,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调查对象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影响统计调查执法力度,也对统计调查申报制度、调查对象经济利益带来影响;六是统计调查数据失真问题,随着统计工作在不同层面的深入,对于政绩考核、地方利益以及不同阶层间的分歧较大,从而引发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七是在统计调查中采用不同指标、不同统计方法上的差异性,对于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和涵义模糊性问题缺乏可比性,甚至出现对统计数据的误解。

3 影响统计调查工作中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3.1 经济环境变化,统计调查难度复杂化

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也带来了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如调查对象的配合度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增大,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面临的非公有制调查工作往往成为统计调查的“黑洞”。

3.2 统计调查方法滞后,缺乏适应性

从国家统计局一再强调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工作来看,建立必要的周期性普查,辅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但在实践中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以全面调查、层层汇总的方式所形成的统计体系依然存在,统计调查分工不明确而带来的业务上的重叠或交叉,对统计数据质量带来影响。同时,统计部门审批备案管理混乱,有些部门越权下发报表,未能履行统计制度,对各种统计信息、调查数据的评估工作缺乏全局性;另外,在统计信息上,一些单位未能从统计调查数据中进行引用,而是以浮夸数据、领导讲话数据等进行传播,也给统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再者,统计范围不完整,对于当前“抓大放小”原则下的统计工作,限额的设定往往存在不适用性,特别是在抽样调查工作中,对于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各调查机构来说,一个指标两个单位、两个方法的合成,使得统计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如在第三产业统计调查中,对于个体、私营经济因涉及行业部门较多,在数据搜集难度及科学性存在漏洞,导致数据质量失真。

3.3 统计基础薄弱,基层负担较重

从当前统计调查工作细化及实施上来看,基层统计力量相对薄弱,基层人员队伍不稳定。如在一些城乡及农村,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多为兼职,再加上统计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对于统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带来影响;再如企业在改制后统计基础也较薄弱,多数统计兼职人员不熟悉统计业务,对于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认识不够;县级统计机构根基薄弱,县级统计部门建设不容乐观,人员少、素质低、任务重而带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3.4 人为干扰严重,统计调查监督不力

统计调查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很多统计活动与统计调查的主体、客体间的利益关系矛盾加剧,对统计工作各方关系协同带来阻碍。特别是某些地方领导的干预,对于统计调查工作缺乏相关监管与监督,如行政干预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都是造成统计调查数据失真的重要因素。

4 推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加强对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管理,从问题中来探讨积极的改进对策:一方面依托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统计部门应该从法制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上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促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4.1 强化体制改革,完善统计调查工作环境

进一步深化统计调查工作机制,从当前政府统计工作中,政府多重角色的转变上,引入全面考核及评价机制,尤其是在加强政府监督工作上:一要改进管理方法,从垂直管理上细化统计管理体系,实现对统计工作的直接领导;二要强化统计职能建设,特别是对地方统计的监督与审核,明确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做到业务分工不交叉、不重复;三要注重政府、企业、民间统计职能的划分,充分发挥各自潜能,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引入评价监督体系,增强统计调查数据的整体质量。

4.2 注重统计数据质量意识培养,完善调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对数据质量意识的全面宣传,从保障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技术手段上,狠抓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进一步落实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如对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对统计调查方法的选择、对统计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甄别、对统计调查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强调等,要从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上,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好差错追溯制度,确保数据质量的统一性。

4.3 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构建高素质统计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对于县级及以下统计部门,要从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上,尤其是在基层统计组织的管理上,一方面以资金投入来解决相关基层组织的工作条件,提升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统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基层统计人员内部管理,特别是从制度上构建统计工作流程,规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录入、交接、传递、审核、报送、归档等业务,积极开展基层统计人员学习培训工作,利用新知识来提升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注重统计法制建设,为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提供法律支撑

法制化建设在统计工作中的推行,是提升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对现有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转变重数字、轻实际的短视行为,要从具体实物指标上来进行反映工作实效,减少综合性指标、难以核实的统计指标,要加强对统计指标准确性的研究,特别是在事关社情民意的调查中,要从关注民生的指标中来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对统计工作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特别是对于相关人和事,要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上进行严肃查处。

4.5 注重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

推进统计工作制度的改革,必然需要从构建新的指标体系上,避免GDP核算中数据失真的负面影响。为此,在统计调查方法上,尽早扭转传统报表统计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以科学普查为基础的,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数据评估和控制方法,强化对国家统计调查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国家调查在宏观经济服务中的能力;强化对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克服“数据不够三产凑”的统计乱象。另外,在统计信息发放管理制度上,要从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上,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对于未经审批的统计项目或信息严禁,对于相关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增强统计调查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许涤龙,叶少波.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述评

[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7).

第5篇:吊唁通知范文

2002年4月4日,市交通局副局长、局改革办公室主任陈登峰带领市经济办主任王彬和市长运公司总经理李亚峰等8人赴苏州市客运有限公司学习改制成功经验。苏州市交通局、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介绍了企业改制基本概况,使学习小组一行倍受启发。市长运公司总经理李亚峰参观学习后表示:要借鉴苏州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力争月内拿出公司改制方案,确保今年改革工作全面完成。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市交通系统企业改制工作概况

苏州市交通系统企业改革工作于3年前拉开序幕,准备充分.改革彻底.效果明显。按照“实事求是反映交通企业改制特色”的总体要求,到目前为止,该市交通系统下属的客运、货运、轮船、航务、联运、通港等6家企业中,4家已改制完毕,剩余的轮船、航运2家也将于今年完成。在已改制完的4家企业中,除客运企业目前暂留21.11%的国有股外,其余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企改后,苏州市交通局对企业各项经营生产“完全放手、不再介入”,只于发展方向上给予适当扶持与指导,主管局工作自身将更加着重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管理。未来几年内,苏州市交通局将逐步引导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走“品牌”之路,打“品牌”效应,接受市场公平、公正的挑战。

二、苏州市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改制工作概况:

1.公司改制前后的基本概况

第6篇:吊唁通知范文

关键词:快速公交系统,智能调度,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研究

Abstract: Aimed at how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with passenger travel demand, this paper by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anzhou City BRT intelligent scheduling system design, introduced the requirements and system framework of BRT intelligent scheduling system, and do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Key words: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intelligent schedul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ppli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2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况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它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公交优先等先进的运营管理措施,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运营服务水平的城市客运系统,目前正收到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的重视。

快速公交(BRT)智能调度系统的出现给BRT系统运营管理者提供更为高度直观、可视的营运生产工具,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真实、科学的服务监督手段。使得城市公交运营部门可以为广大乘客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地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也更好的发挥和提升BRT项目在公共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BRT智能交通系统是一套建立在网络、通信、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的智能化的新型公交服务集成系统。该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通信技术(GPRS/CDMA),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操作平台,实现对快速公交车辆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完成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大大提升快速公交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并为乘客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运营信息服务和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乘车环境。

系统需求

根据国内一些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以下简称BRT)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项目实际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充分考虑公交的运行需要,采用网络、通信、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要求设计一套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可靠实用的BRT智能系统。

本文以兰州市BRT系统设计为例,通过集成和优化设计,使得BRT智能系统应能实现以下功能:

通过集成设计,实现BRT具有的“车站-车辆-道路-场站”一体化,将合理调度、快速上下、安全舒适、人性化服务的功能发挥出来。

满足BRT现代化营运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达到优化运行、优质服务、规范管理的目标。

实现运用计算机优化编制行车计划和劳动配班计划,实现计算机辅助实时优化调度。

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建立集成的、综合利用的信息传输网络,满足BRT目前的多媒体信息传输、业务调度、实时监控需要,满足未来扩展、BRT联网与城市其余ITS大系统集成的需要。

建立先进的,符合公交运营管理要求,符合BRT运行需要的售票、检票系统,为乘客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通过各种手段,为出行者提供准确、方便、有吸引力的BRT和公交信息服务。

在达到各项设计功能和性能的同时,节省投资,得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智能调度系统详细设计

智能调度系统按服务功能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面向系统运行的基础支撑系统、面向乘客和企业服务的应用系统以及保障正常运行的运维系统。

图1 兰州市BRT智能系统组成图

服务整个系统的基础支撑系统

(1) 网络及通信系统

兰州市BRT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各个站台和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间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采集和信息的基础平台。其中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是兰州市BRT线路的网络汇聚中心,也是视频信息的汇聚中心,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重要地位。各个BRT站台之间、站台与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之间可考虑采用光纤组网络方式实现站台、BRT监控调度指挥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余首末场站与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之间、公交集团与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之间、以及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内部、各个站台内部、各个首末站内部的通信网络可采用租用本地通信供应商链路(如宽带网)的方式来实现。

(2) UPS电源系统

当市电故障时,为确保兰州BRT智能交通系统设备正常工作,在BRT站台、首末场站及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设置足够容量的UPS电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于UPS电源的后备时间应做出严格要求,其中站台和场站后备时间为1小时, 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后备时间应保证至少2小时。UPS系统应配套短信告警器,市电停电时,自动向系统管理员发送市电停电告警,以让系统管理员及时掌握市电停电信息并对整个BRT智能调度系统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处理。

(3) 时钟同步系统

时钟同步系统为兰州BRT智能交通系统的各通信设备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并为其它各有关系统(票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信号,使各系统的定时设备与本系统同步,从而实现BRT全线统一的时间标准。

3.省略开发平台开发,且采用C/S加B/S架构的模式,以更好的满足生产运营的时效性和公交企业管理的分布式的实际业务需要,降低网络带宽占用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保持系统技术的先进性。

硬件方面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后台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主要安放在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各种PC服务器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公交营运系统的需求。BRT运营调度管理要求实现由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公交首末站场实现现场实时调度。

(3) CCTV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在站台工作间、出入闸机、乘车区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控摄像头,利用系统自建光线网络对整个BRT站台内部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让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调度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和电视墙查看到人工售票情况、车辆到离站和乘客上下车情况、站台乘客候车情况和客流情况、站台服务情况。使其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提高运行组织管理效率,保证BRT系统安全、正点地运送乘客,提高运营及车站管理效率,为营运调度提供帮助。同时系统需预留到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接口,为处理突发治安事件提供最及时的信息。

(4) IP数字广播系统

数字广播系统可本站乘客提供车辆停靠、进出站信息、安全提示、导向及音乐等信息服务,广播内容采用定型语音合成和人工直播方式。在车辆运营时,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可以对站台进行业务上的信息广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进行应急广播通知等。在各个站台的工作间、场站发车调度室,均要求配置工作人员使用的话筒,实现站台工作人员对本站台的语音广播。在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设置满足BRT运营调度的IP数字寻呼话筒,实现BRT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对BRT沿线所有站台、所有场站的语音广播。

(5) 相关接口系统

接口系统处理主要涉及到公交总公司原有票务系统、 BRT票务系统、安全门系统、土建专业、BRT车辆之间的接口分歧问题:

与公交总公司原有票务系统的接口;

需要与公交公司沟通了解现有票务系统接口及需求。

与票务系统交换的接口;

票务系统应提出对智能调度系统的网络接口要求、配电接口和相关管线布线要求,并协助智能调度系统完成网络构建和设备配电。

票务系统所需的通信网络由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票务系统相关业务数据通过光纤网络与上传至BRT控制中心,并接收控制中心相关控制指令.通信网络接口位置在站房票务系统设备处。智能调度系统还应充分考虑票务系统的UPS用电需求.

与安全门系统交换的接口;

安全门系统应提出对智能调度系统的网络接口要求、配电接口和相关管线布线要求,并协助智能调度系统完成网络构建和设备配电。

安全门系统所需的通信网络由智能调度系统提供。接口位置在站房安全门系统设备处。智能调度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安全系统UPS用电需求。

与土建专业的接口

站台土建专业需要为智能调度系统前端设备安装提供二次施工的工作界面。

与BRT车辆的接口问题

智能调度系统车载设备需要在BRT车辆出厂前安装,如车载视频监控摄像头和录象机、GPS智能调度设备(定位、通信模块、报站器等).需要在BRT车辆出厂前将所需前端设备提供给BRT车辆生产厂家。

3.3服务整个系统运维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向整个BRT智能系统提供一套满足最终用户管理、满足系统日常维护需要的日常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包括系统运行规章、制度,日常维护管理办法、突发时间应急方案等。

结论

快速公交系统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结合,无疑是对公交现有管理和运营模式的一次非常成功而又意义的实践。今后有必要结合我国BRT发展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更加高效、集成度更高的智能系统,以促进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既有利于公交优先理念的推广,也是适应机动化高度发展环境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涛,熊桂喜 BRT公交车辆智能调度西戎的设计及实现 微计算机信息 2007 12

[2] 王少飞,高乃明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1)

[3] 王少飞; 关可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框架结构研究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2)

[4] 朱中,李延东BRT智能系统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交通标准化 2011.10

第7篇:吊唁通知范文

1.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含义

在美国司法判例中逐渐形成知情同意规则,立法则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法典》,1规定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核心是使患者在知情基础上自主选择,赋予医方相应的告知义务也就是其内在要求,以达到维护患者利益,改变其相对弱势地位的目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指其在接受诊疗过程中享有的上述权利。他们虽然是医疗机构特殊的诊疗对象,但与其他疾病患者一样享有知情同意权,维护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尊重人格尊严的体现。

2.我国相关立法情况

我国知情同意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散见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侵权责任法》从防止侵权的角度明确提出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重申了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法定权利。2013年5月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第37、39、40、43条均涉及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障。遗憾的是,该法的颁布实施虽填补了我国专项立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空缺,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对精神疾病患者不区分病情程度强行剥夺自、医生的强制干涉、监护人对治疗的任意决定等亟需解决。

二、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解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的现状,笔者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展开调查,本调查首先针对患方和医护方分别拟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程度、权利的归属、目的、实施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及对该行为的认识及与之相关的精神科特殊事项等。

2.调查结论

调查结果包括:医患双方对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程度的差异和医患双方对知情同意权的归属的认识差异等几个方面。在部分题目上,双方的回答具有趋势上的一致性。如权利的目的,认为知情同意权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患方有权知道诊断和病情”,患方持这一观点的约占84%,医护方约占83%。关于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应该以何种方式实施知情同意,患方54%的人认为应“口头及书面告知”,医护方89%的人认为应口头及书面告知患者有关事项。书面告知时,知情同意书是极具代表性的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文件,受调查的患方人员中,26%表示签署过,并完全理解文件具体内容,24%的患者或监护人表示签署过,并基本理解文件具体内容,而有34%的患者或监护人表示签署过但不理解文件具体内容,还有16%的患者或监护人表示根本没有签署过。对这个问题,医护方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3%左右的医护人员让患者或家属(或监护人)签署过知情同意书并详细说明文件具体内容,29%左右的医护人员在让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对该文件具体内容做了简要说明。在有关知情同意书的题目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患方有64%的人认为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行为最重要的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医护方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约51%的人认为最直接的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剩余约49%的人则认为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式”。在“您认为家属(或监护人)或受委托人的知情同意能否代替患者的知情同意?”问题上,患方有42%的人认为“对于意识不清醒的患者,能够代替”,医护方大多数人认为“对于意识不清醒的患者,能够代替”,比例约占80%。总体上看,医护方对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程度高于患方,但比例偏低,精神科医护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医患双方在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巨大。有些认识甚至有悖于患者知情同意权初衷,比如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签署知情同意书到底该由谁签,签字的法律效力如何等问题,医护双方的认识多倾向于自己主观感觉,对这些问题在法律上的规定模糊不清甚至一无所知。

三、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知情同意的特殊性分析

1.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的特殊性

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和重型精神疾病两个亚型。轻型精神疾病是诸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一类的精神障碍。重型精神疾病是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等表现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的疾病。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其知、情、意、行等均可出现明显而持久的异常改变,他们大多被社会一般人所鄙夷。

2.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主体的特殊性

⑴从法理上讲,重型精神病患者知情同意的主体。应为患者本人,由于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和自控能力的异常,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对其自身行为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的,医务人员在收治时,其知情同意往往转给其家属或监护人实施,这样的做法符合《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和《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法律还是伦理都被认为是无可非议的。⑵轻型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的主体。轻型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未受损或部分受损,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知情同意权应由其本人行使,行使的前提是该患者年满18周岁或年满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智力正常的人。

3.知情同意能力的特殊性

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能力因具有“不定”的因素,而有别于一般疾病患者。“不定”有两层意思,一是源于轻型和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之分,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理因素适配下自知力缺乏情况下,对信息的理解存在障碍,基本可以认定为没有知情同意能力。3二是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疾病治疗的各个阶段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不定。治疗前,患者没有正常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被视为无知情同意能力。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认知功能和自知力有了一定的恢复,此时应认定为具有一定的知情同意能力,可以从事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知情同意。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病情恶化,再次丧失先前恢复的认知能力,则又将再次失去知情同意能力。

四、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的对策思考

1.增强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权公共认知

医疗卫生领域,一般患者知情同意权越来越受关注,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认识却不容乐观。即便专业性医师,对重型精神疾病患的知情同意权仍不甚了解,导致实施上的问题。我国关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规定较零散,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可整理《患者知情同意权法律规定汇编》,在医疗单位和社区组织专项学习、开办专题讲座,进行专项普法宣传等,以提高社会群众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了解程度。

2.明确医方的告知义务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的原因,经常是在精神病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封闭式病区接受治疗,少有与医方进行治疗信息的沟通,甚至对医疗机构及主管床位的医师的信息也毫无认识或知之甚少。所暴露出的严峻问题是,医疗机构应披露的信息没有披露,对于患者的知情权是一种漠视。笔者认为,应有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精神科信息披露义务的具体标准,以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3.规范知情同意书的内容

由于各医疗机构、同一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之间的知情同意书千差万别,导致医疗活动中医方告知义务的履行上存在巨大漏洞,很多不规范行为常引发医患纠纷。所以,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化是医疗机构实施知情同意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制定统一格式,分条说清知情同意书该载明何种项目。同时,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对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的实施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在制定统一规范时,应兼顾精神科的特殊性,予以特殊规定。

4.调整精神疾病患者行为能力认定的审查模式

第8篇:吊唁通知范文

关键词 GPS智能调度;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017-04

1 鞍山钢铁集团鞍千露天矿简介

鞍山钢铁集团鞍千露天矿是中国大型露天铁矿之一。全矿分为三个采区:南采、北采和新区。采用电铲-大型自卸卡车-卸点的半连续开采工艺,设备数量多,生产指挥较为复杂。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在自卸车、电铲、辅助车辆等设备上一期工程安装了118套车载终端,二期工程预计安装34套车载终端。

系统于2014年7月2日开始试运行,2014年8月12日北采区正式上线运行,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解决了传统调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人员对采运排作业的优化、合理组织生产的难度逐渐增大。

2)调度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设备的实时分布及作业情况,难于进行精确定位。

3)因特殊情况造成设备暂时不能作业时,难以及时掌握设备的准确位置,导致车铲配比失衡,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维护效率。

4)调度与司机的信息沟通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5)企业管理者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实时生产状况。

6)生产信息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不能够集中管理和查询,因此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

7)司机当班行为不易跟踪,安全管理难度大。

8)人工计量,产量数据的客观性、及时性难以控制,有亏吨现象。

2 系统整体建设

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由通信网络、移动车载终端、软件系统(智能调度系统、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等)组成。

图1 系统构成

2.1 硬件系统建设

2.1.1 Mesh网络系统建设

Mesh网络由中心基站、固定基站、移动基站组成。

中心基站:在露天矿调度室设置中心基站,使其通过光纤或无线方式与露天矿信息中心(机房)相连,组成局域网。

固定基站:固定基站作为Mesh无线宽带网络的骨干网络,是网络稳定性的保证基站,设置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实现矿区无线宽带信号覆盖,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通过2.4G与卡车、电铲、工程车等设备相连。

移动基站:选择移动基站作为固定基站覆盖的补充。

中心基站、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都通过MESH网的5.8G实现骨干网状网络的自组网,通过2.4G实现网络覆盖和车载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2.1.2 车载终端系统建设

移动车载终端安装在所有矿山移动设备上的工业级微型电脑,具有数据运算、存贮和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车辆定位、显示调度信息,负责移动设备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所有指令语音播报。

定位方式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要求功耗低、抗遮挡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无线通讯系统采用开放频带,网络连接速度快,满足传输矿山所有数据必需的大传输通量要求,并且保证通讯质量,无传输堵塞,不受设备运动速度的影响。

GPS车载终端系统设计预留扩展通讯接口,便于以后扩展升级。

车载系统硬件宽温设计,既要有良好的散热,又要有低温自动补偿单元。

电气设计上要考虑有过压、过流,过热保护电路,要求防辐射、抗干扰。

图2 车载终端组成

2.2 软件系统建设

2.2.1 车载终端软件

终端软件在windows XP平台下采用C#语言开发,软件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定位功能:车载终端可自动寻星、自动定位、自动转换坐标系。

通讯功能:终端通讯功能是将自身定位、状态数据、请求、报告数据向调度中心上传,并将调度中心的指令和回复数据进行解码等。

调度功能:终端可接收系统优化后的生产调度指令,并以文字结合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伴随声光提示司机。

车辆状态报告功能:状态报告包括时间、调度信息、实时产量、货物类型、设备状态、生产状态、运距、司机登录情况、定位与通讯强度指示等。

实时产量查询功能:系统提供实时的产量查询功能,以便司机能够掌握自己完成的产量情况。

计算功能:其主要运算内容包括:最优路径计算、定位数据解码、到达生产位置识别、运距统计、接口数据运算统计等。

语音播报提示功能:设备的调度指令、产量、采区作业状况的变化、路况变化等信息,系统以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司机。

防碰撞预警功能:车载软件提供防碰撞功能,充分解决矿区作业空间复杂、作业强度大、盲区多、车型复杂以及人员长时间作业等因素造成的车辆碰撞的事故等多种问题。

2.2.2 应用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由智能调度系统软件、防碰撞系统软件、报表软件等软件构成。采用B/S与C/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B/S软件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体系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体系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图3 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2.2.3 通讯系统调试

通信网络采用了国际先进的MESH通讯技术,实现了自组网、自冗余、设备之间可相互组网通讯。为实现多采区统一或跨采区调度和管理,将三个采区统一在一个大网络覆盖下,保证在网的所有设备跨越采区作业而不掉线,确保跨越采区设备实时在网、在线。随着采区的推进,势必出现坑下临时性局部盲区,但坑下不能建立固定通信塔,为满足扩建后信号仍然可以覆盖整个采区,系统提供了移动基站用以解决盲区补偿问题。固定基站同时直接与多个移动中继站互联,保证了信号完全覆盖,无盲区,同时保证了通讯速率。

3 GPS智能调度系统

3.1 系统简介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露天矿主要采矿设备(卡车、电铲、钩机、洒水车、平路机等)的位置及工作状态的跟踪,实时监控卡车及电铲的运行状态,自动适应采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在生产设备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对卡车、电铲等采矿设备的实时优化调度,自动、及时、高效地安排矿山设备的生产作业,达到优化生产、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安全高效的目的。使用最低消耗,完成最大产量,提升管理水平。

3.2 系统应用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是一套露天矿智能化的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对生产采装设备、运输设备、卸载点及生产辅助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监控管理。

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定位。在矿山地理信息地图(GIS)上不仅可以显示矿山的工程位置同时还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

图4 设备实时监控与定位

2)设备的实时跟踪与状态识别。实现对设备的状态自动识别与跟踪,可以实时掌握设备任何时间点的信息,从而保证调度员和其它管理者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情况,以便合理有效地组织生产与管理。

3) 车辆智能指挥生产。车辆智能指挥生产是整个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核心,它以实现优化配车为目的,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优化调度方案,共调度人员进行指挥生产。

4)产量自动统计。设备在作业时,无需人工干预而自动统计卡车和电铲产量,避免了作弊手段,同时也不会发生任何误差,从而确保产量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等。

5)班作业计划制作与动态调整。根据生产环境情况,通过模拟、分析等多种手段辅助调度员优化合理地做出当班的作业计划,提供合理的生产方案,并可根据生产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可将班生产作业任务书发到相应设备终端,以便设备操作者查阅并依照指令生产。

图5 车辆智能指挥生产

6)报警功能与管理。可以实现对矿山设备非正常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给出报警。包括超速、超载、偷懒、油量不正常消耗等。

7)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可以实现对电铲、卡车等任何设备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同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

8)对历史工作状态进行回放。可以实现对过去任意时刻、任何设备的历史轨迹回放,有助于分析矿山生产过程为管理者提供客观数据。

9)辅助车辆管理。实现对辅助车辆生产的管理与监控。实时掌握现场辅助车辆生产的情况。

10) 生产数据管理与查询。实时对生产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与管理,包括设备状态数据、车流规划数据、调度数据、班中实时统计数据等。

3.3 系统优势及特点

1)智能调度算法,合理指挥生产。智能调度算法是整个GPS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中心,以行车优化路径为基础,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生产要求,以产量最大,消耗最少为原则,实现车流规划,形成最优的调度方案,从而实现优化调度,共调度人员进行指挥生产。

2)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GPS车辆智能调度系统是综合运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最优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矿山优化调度与生产管理的自动化。

3)简化管理流程,生产管理的时效性、透明度。

4 防碰撞系统

4.1 系统简介

随着露天矿开采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设备大型化也在不断发展。在运输线路复杂,弯道和斜坡道较多,车辆种类繁杂的施工环境中,重型卡车的庞大车体以及盲区的存在给司机的视线造成极大障碍,相撞事故时有发生。如何让司机得知周围有无车辆,尽早采取避让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是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防碰撞系统基于矿区电子地图、道路拟合的思想,采用先进的GPS定位技术、Mesh无线通讯技术,并辅以语音报警和预测算法等技术,充分解决矿区作业空间复杂、作业强度大、盲区多、车型复杂以及人员长时间作业等因素造成的车辆碰撞的事故等多种问题,并对矿区车辆的驾驶问题进行有序的管理,为露天矿的正常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4.2 系统原理

防碰撞系统是监控车辆利用车载终端接收GPS卫星数据,通过MESH无线通信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中心服务器配有防碰撞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实时运算,甄别相邻两车辆是否有相撞的可能性,再将解算后的结果通过Mesh网回发给监控车辆,最终实现相应的监控管理功能。不仅能够使接近车辆动态显示在卡车的液晶屏幕上,而且能够动态测距。动态测速,自动判别不同方向的来车等等。系统具有全方位(左、右、前、后),多种信息(距离、车速),多种方式(语音提示、声光)等特点。

图6 防碰撞系统原理图

4.3 系统优势及特点

1)与GPS卡调系统二合一:和GPS卡车调度系统完美结合,已经安装GPS卡调系统的车辆无需再安装任何车载设备,借助GPS卡调系统车载终端的硬件平台即可。

2)基于中心计算的预警模式:所有数据在中心服务器进行计算,结合GPS卡调系统的调度指令、电子地图、路径属性、挡墙、台阶、拐弯等属性进行全局综合判断,使得防碰撞系统更加客观和准确。

3)全天候自动预警:GPS定位全天候,mesh通信全天候,全天候安全运行的自动预警功能。

4)斜坡弯道处处有效:在斜坡道拐弯处,本系统能有效的给出对方行驶车辆的方位、距离,达到预警的目的。

5)可透过视线屏障:在风沙、浓雾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MESH通讯技术能穿透这些视线屏障。

6)夜晚行车监督提醒:在夜晚行车,视线不清的情况下,为司机实时检测周围是否有车辆的存在。周围如果有车辆出现,必有语音报警,使司机立即清醒。

7)可设置合理的超前预警:最关键因素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提前预警,让司机知道周围是否有车辆的存在,及早作好会让的准备。

8)路网拟合:车载上传的GPS数据在中心与电子地图进行拟合,结合路网判断安全距离及相遇的可能性,提高了判断精度。

5 卡车称重系统

5.1 系统简介

卡车称重是通过安装称重传感器,采集卡车装车前与装车后的压力,然后根据压力的变化计算出当前车辆的载重量情况。

5.2 系统原理

卡车称重系统利用称重传感器气压力的实时检测值,通过滤波、建立气压和载重之间存在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卡车的载重。当汽车的载重量前后气压会发生变化,以增加气压值来抵御外来的载荷力,即承载后,压力值则会增加。因此,气压的变化量和载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卡车称重系统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得出目前的压力值,再根据车载终端中GPS数据判断车辆行驶的速度信号,车辆是否完成装载的工作状态,根据汽车速度信号以及终端软件对车辆状态的智能识别决定是否进行称重模型的运算启动。卡车进入铲位速度为零处于待装时,通过压力变送器获得卡车所有气压的初始值,卡车装载完毕后继续获取新的压力值,从而得到气压的变化值,再通过不同卡车的载重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出卡车的载重值。

5.3 系统优势及特点

通过GPS 卡车调度系统的计量,实时记录计量循环信息,系统可以查看计量循环信息的历史记录和二维监视回放,查看装卸时序是否匹配,这种计算方法能够保证在复杂生产运输工艺条件下,生产设备产量和运行统计准确,避免了虚报产量和人工计量误差,该算法突出了卡车调度系统在露天矿生产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在矿山的应用效果,计量功能是露天矿GPS车辆调度的基本功能,根据卡车的基本运输过程自动计量车数和重运运距,同时也可统计出对应的电铲产量。同时,每个卡车都有标载,车数、实际载重和运距,可以自动统计出吨公里,系统根据装卸循环时序生成产量图表和报告

6 总结

鞍千露天矿建设的GPS矿山智能管理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系统,包含露天矿生产作业设备的优化调度管理系统、防碰撞系统、卡车称重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这些系统的成功应用实现了矿山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为露天矿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和智能化的生产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幼蒂,苏靖,李曙光.计算机控制卡车实时调度的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02).

[2]李军才.DISPATCH系统在我国大型露天矿山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0(S1).

[3]孙前芳,刘光伟,赵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露天矿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0(06).

[4]李一帆,李枫,王慧萍.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钨业,2009(01).

[5]段二雄.浅谈露天煤矿设备管理与维修一体化策略[J].露天采矿技术,2013(11).

第9篇:吊唁通知范文

UPS亚太区医疗保健物流和战略总监林美勤(Lim Bee Koong)表示: “在接受采访的亚洲医疗保健企业决策者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日益激烈的竞争是他们首要关注的问题。企业想成为市场领导者,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而供应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UPS通过物流服务满足医疗保健公司不断变化的需求,灵活的供应链会给这些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2012年UPS第五次开展由TNS执行的《供应链之痛》调研,该调研反映了医疗保健供应链高层决策者们在医药、生物技术、医药设备和供应链产业方面的观点。今年是亚洲决策者第二次参加调研并发表他们的重要见解,其中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分别来自中国、印度和新加坡。调研充分显示了医疗保健行业对于UPS来说与日俱增的重要性。

亚洲成为医疗保健行业扩张首选地

88%的亚洲决策者非常关注未来三至五年的全球扩张,77%的受访者表示首要投资策略为加强利用新的分销渠道,71%的人选择投资新技术。

亚洲区内计划中的科技投资显著增长。66%的受访者计划投资网上订货系统,59%的接受调查者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投资药谱电子化/序列化技术。

对于全球的医疗保健管理者而言,中国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的首要扩张市场。美国,巴西和印度紧随其后。

作为UPS医疗保健战略的一部分,UPS注意到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在医疗保健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并把它们作为亚洲主要的医疗保健潜在市场。林美勤表示:“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医疗保健市场,而数家医疗保健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2011年,UPS在新加坡开设了亚洲首个医疗保健专用设施。”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