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科技调研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调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调研论文

第1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教W 困难问题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27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82-03

引言

虽然多年来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高度重视,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深度还不够。大量的研究文章,一方面重复党和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和词句,以此确立文章的理论高度和依据;另一方面又反复研究常规教学方法的得失,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深度越是不够,就越依赖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作为理论依据,而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和政策反过来也只能依据这样的研究成果,这近乎行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空洞的理论说教导致思想政治课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本课题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困难的因素有国家、社会背景、教师以及学生各个方面,因此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对策建议主要从教师因素谈起,与国家、社会背景以及学生方面相互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建省部分高校2014、2015、2016级在校学生,为了保证本次调研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合理性,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均采取网络问卷,采取抽样调查即选取2014、2015、2016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作答。我们项目组老师联合其他学校合作老师要求学生务必用手机点击链接,并以此次回答问卷作为平常考核的加分项目,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积极配合。本次有效问卷1500份,有效性达100%。

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在回答“思想政治课开设是否有必要”时,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28%,回答“有必要”的占35.01%,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89.29;回答“如果思想政治课是选修课,你是否会选”,回答“绝大多数同学会选”的比例为14.84%,认为“大部分同学会选”的比例为41.85%,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56.69%。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绝大多数还是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能力素质外,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因为大学生成才之前先要学会成长,而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发挥起导向作用,而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的必要意义之所在。

(二)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让大学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回答“你为什么来上思想政治课”,回答“可以提高理论素质的”人数比例为55.72%,占了绝大多数。回答“您认为思想政治课对您未来有什么影响”时,选择“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比例为47.69%,“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比例为37.96%。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还是会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让自己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的主体力量,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才能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上评价为满意居多

在课堂上表现认真的同学占大多数,但也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气氛稍显压抑,学生积极性不强,部分同学会逃课旷课。回答“你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是什么”,回答“非常满意”比例为19.46%,回答“你在思想政治课课堂的表现如何时”,回答“认真听讲做笔记”比例为42.43%,“只听不做笔记”比例为52.38%,二者相加比例为94.81%。在回答“您觉得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气氛怎样时”,回答“学生在课堂没有什么积极性,气氛压抑“比例为43.55%,回答”请假旷课逃课”学生比例为2.68%,回答“学生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比例为4.62%。三者相加比例为50.85%,超过了一半。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整体还是满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上课认真的学生也还是占大多数,但同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能算很高,旷课逃课的现象不容忽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形式有待优化和提高。好的课堂教学通常座无虚席,而成长中的大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都很高,学生都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有其必要性,也承认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学生有积极的意义,但课堂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思想政治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存在不足,也警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要紧跟时代和学生思想与时俱进。

二、大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而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

(一)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教学课程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你认为什么是教学效果时”选项时,选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的占23.84%,“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占31.39%。调查数据说明学生认为开设一门课就是能够通过上课让学生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是教学效果好的标准。

(二)好的思想政治课课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不是因为是必修课程,要拿学分,被学校课堂纪律约束而不得不上

在“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选项时,“必修课必须上”占到了31.14%,“单纯应付考试拿学分占”4.14%,“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占1.46%,三者相加比例达到了36.74%。调查数据说明很多学生上课并非出于对思想政治课的喜欢,而是学校的纪律和学分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思想政治课还远未达到让大多数同学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不能学到想学的东西,如果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也就很难成为让学生真正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之所以不够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师教学素质能力的提高,它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选择社会环境问题”占25.55%,“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比例分别为15.09%、14.11%、16.79%。三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45.99%。上述调查数据说明,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不高的一个制约因素。社会大环境对思想政治课的忽视,而在高校环境中,是否为教师认真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激励机制,是否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提供了足够完善的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W方法都属于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范畴,它们的比例占到了45.88%,说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影响力,对于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是否是一堂高质量的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效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抓好教师这一环节。

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也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在“你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这一选项,这是多选题。从高到低依次是: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占77.62%、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占76.89%、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占50.61%、语言风趣幽默占74.45%,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感66.86%。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遇到理论功底深厚、专业功底扎实的老师,还是会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如果老师对时事能有独到的见解、语言风趣幽默、能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种老师也比较受学生欢迎,由此说明思想政治课上好的关键在老师,而这就需要老师认真研究,紧跟时代,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通过多种方式形成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关心和了解学生,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二)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

在“您所希望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怎么样的”选项中,对教学内容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取材于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教学内容能够时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不要太抽象。它们的比例分别为83.45%、58.88%、53.53%、42.82%。在“您对当前上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何感受时”的选项中,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感受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感兴趣;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内容深奥,难以理解。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5.72%、40.63%、26.76%、19.22%。调查数据说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来上课并认真听课。他们喜欢那些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他们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共鸣,能够学到东西,也能让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思想政治课是紧跟党和时代的,所以要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抽象,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因为“政治的空谈往往能淹没一切。”{1}

(三)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着眼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唯此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行为。{2}在“按优先顺序选择您喜欢哪些教学方式”一题中,选项“纯理论性教学”的只占16.3%,“开展课外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比例为61.07%,“课堂材料分析和案例教学”占到了51.58%,“主题讨论式教学”比例为51.58%,“交流座谈”为37.23%。调查数据说明除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能否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影响手段。在这些手段中,开展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占的比例最高,说明相对于深奥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渴望走出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理解运用理论。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老师一言堂,学生更喜欢老师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不管是主题式讨论还是交流座谈,学生都希望能有机会参与进来。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启发,能够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好的社会宣传和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单纯政策性宣传的工具印象,而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课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除社会环境的因素和教师素质决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您认为除教师素质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选项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占到了50.45%,”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占到了47.2%。在“您最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选项中,答案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6.45%、53.77%、51.58&、49.88%。调查数据说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认为更科学更合理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论考试加学生实践成绩,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深奥的理论只有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才能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和理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课和科技化,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采取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实践手段,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组织能力,又能在志愿者服务当中感受帮助人的喜悦。在社会考察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比单纯上课听老师讲述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会让学生更有同感,也让他们更接近社会的本质,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适应社会。

四、综合调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

总结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与整体素质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一是师资队伍的人员增加的缓慢,知识结构以及学历机构的不均衡。二是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要求,因为本身承担的教学任务量繁重,常年用一成不变的内容与方法授课,只为完成表面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学质量。三是部分教师不愿意花时间认真钻研党的文件和理论,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知识让自己变的博学,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现状与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提到思想政治课几个字就觉得反感,学生的漠视反过来打击教师上课的积极性,继而造成教学效果恶化的恶性循环。

2.学生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更多关注在校期间专业课学得有多好,获得的奖有多少,取得的证书有多少,过分关注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对德与做人的认识,“思政课就是在垃圾的时间上垃圾的课”的流行就是鲜明写照。与成为一个有德的人相比,学生更关心是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的标准就是实用意义上的能不能成为有钱人。对于思想政治课给予学生“三观”的培养,思想政治课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意义和价值学生认识不到,充其量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课只是让他们完成所修的学分就可以了。

3.高校管理层面。高校管理层面对思想政治课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不尽如人意,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未能落到实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比如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时间的安排、授课班级的分配、多媒体设施的质量以及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经费,诸多限制导致教学手段只能单一化操作,再加上以课题文章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必然导致教师以重课题为倾向从而轻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4.社会环境方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困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引起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再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多以实用主义为判断,结果就是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只对主科、专业课程感兴趣,对非专业课不感兴趣,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想学习。

另一方面,W校不良环境和家庭不良环境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教育的欠缺;社会上的少数领导干部以及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上在暴利驱使下的餐饮、网吧、歌舞厅等学校周边环境恶劣,都让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害。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一般都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对于刚刚有独立意识,对社会有批判思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并非天然地讨厌思想政治课单调的灌输,而是这方面缺少环境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方面高校领导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上面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时候才重视一下,其他时间都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抛之脑后。对于教师上课的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和激励机制以及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教学所需要的配套措施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加以落实。

2.教师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以及教学魅力,因为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理解透彻经典理论,能够用接近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语言,深入浅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三观”的培养以及对德和做人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就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览群书,要关注社会动态,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上的生动、有趣并具有方向性。

3.教育环境方面: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也就是国家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也就是校园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结合调查数据及分析结论可见,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与时俱进,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成大学生终身受益、终身喜爱的课程;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AS151506)的课题成果。]

注释: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N]人民日报,1978-12-13

{2}林雪原.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05(1)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第2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题;写作;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103?0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作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以及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洋大学作为应用型高校,在定位自身与职业类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时,格外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日前举办的校级第九届赛事为例:2012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校团委开始组织学生申报课外科技立项项目,全校共申报213项,1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立项工作,2013年3月,作品开始进入评审阶段。作为立项项目指导教师与项目成果评审教师,笔者参与了该校级赛事的整个过程,拟以社科类学术作品参加该赛事的态度、行为等过程情况及提交参赛作品和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学生实际科研训练能力做一些实证性系统探索,以窥“挑战杯”竞赛活动意义之一斑。

既往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研究,可分理论探讨和实践调研两大类。从理论验证性文章来看,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科技活动宏观概述性分析较多,涉及微观具体问题和细节性问题分析较少;宣讲本学院或本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开展状况论文较多,对比分析高校间相关论文工作较少;笼统阐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论文较多,针对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类型区分相关论文较少。实践调研类论文又可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整体运作情况的聚类分析。另一类是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中心进行的科技作品竞赛或活动的宣传性介绍,这一类论文典型特征是自我宣讲或表彰,对竞赛或活动自身存在的问题鲜有涉及。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以微观性的某类具体作品为切入点,并结合某具体高校实践性竞赛活动为分析载体进行探究性研讨实有必要,且能为竞赛或活动的质量提升起到动力推动作用,此点亦是本文写作的重要逻辑原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因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所涉问题过多,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无非有三:一是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选题的探究;二是如何做好作品写作的过程控

制;三是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质量。

一、对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选题

选题决定了课外学术作品的科研方向和水平,决定着科研的成败。有论者指出合适的选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信心和作品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从大连海洋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专项为例,所有62项作品涵盖学科包含了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科类专项要求的所有类别。具体而言,62项作品里,哲学类作品3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4.8%;法律类作品6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9.7%;经济类作品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6.5%;管理类作品11个,占所有类作品的17.7%;教育类作品1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22.6%;社会类作品2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38.7%。详细作品信息如表1所示。

从学生申报的作品来看,以下问题明显:选题过大,内容宽泛,框架面面俱到,总有完备答案,不会从实际调查和观察中独立自主地形成新分析、新观点。如,《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调查研究报告》、《新时期企业发展新思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探究》、《论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与智慧》、《关于目前中国房价问题的调查研究》、《浅析中国海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的海洋情结》、《论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法律无情与法律有情》等题目的选取明显偏差于学生自身能力,由所选题目可作出的预判是:学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知识背景下完成如此宏大题目。[1]

由此所引发的思考是何谓合适的选题,何谓好的选题,何谓面向特定对象科学的选题?不少论者认为价值性原则、创新型原则、可行性原则、有利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等方面阐释大学生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参加各类科技作品竞赛[2]。诚然思辨性理论对大学生选题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如何更直观细致地寻求选题的优势化选择是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时间较近、更具权威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特等奖获奖作品,总结更具指导意义的科学选题标准。表2为特等奖论文具体信息。

获特等奖作品选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小,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学校自身所处区位;二是研究视角较为独特,即使没有限定在一定的区位,对所选主题研究也不是大而全的;三是没有形而上的思辨论文,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实际,形而下地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应用性成果占据主导地位。由上可初步总结出大学生进行选题遵循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小、新、实。

所谓小,从认知规律看,先具体,后一般,用所学理论指导,去调查研究和分析具体事物,然后得出深化和改变甚至创新原来的一般理论。小意味着要选择以小见大的题目,需要智慧,创新和知识。比如,我们要研究调整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型。你就可以调查几个地方、几个小微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改变和创新经营模式的实践。所谓新,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东西: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向。如:① 新农村建设中渔政渔港建设,动植物保护,农村饮水、公路、供电、安居、清洁、土地整治、海域使用等调研分析;② 战略性新兴产

业创新发展课题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调研分析;③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退耕还林还草、重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情况、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保护等进行调查研究;④ 教育发展课题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民族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⑤ 改善民生计划中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国有资本收益中的民生支出等调研分析。所谓实,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衡量:一是踏实细致的进行实践调研;二是所作出的结论或建议具有可执行性,能为社会、地区相关问题应对提供可资借鉴的实用对策。如针对我国矿难高发。湖南师范大学10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多,走访了30多个煤矿,完成两万多字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调查报告,所提出来的三级矿难防控体系,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写作的过程控制

选题确定后需要系统科学地寻求科研路线,即需要以研究主题所确定的概念为中心,量化变量并提出假说,并确立相关研究方法证实或证伪假说。对于初涉科研的大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考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建构层面;二是科学方法层面;三是具体写作层面。第一个问题所涉两个子问题,一是选题中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文献检索和综述;二是选题所依存理论的一个系统学习。前者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形成、数据搜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及表述研究结果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承载着一项与原始研究相似的功能。例如,在原始研究和研究综述中,“问题形成阶段”包括界定我们感兴趣的变量,“分析解释阶段”涉及决定哪种结果是显著的。对于选题所依存学科的基础理论,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或专业原理。以经济类论文或研究报告为例,至少在建构作品时应当至少掌握以下三个方面原理:①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②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③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出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人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于科学方法层面,应该从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引导。社会调查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设计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种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有关材料,全面掌握总体及总体单位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在社会调查中一是要注意调查方式方法多样性:综合运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讨论、案例以及文献查阅等。有的竞赛作品图省事,怕麻烦,只搞问卷一种。所以东西很浅。甚至结论不符合实际。二是要注意调查的深入实际,深入调查要求不怕苦、不怕累,要下真功夫。比如,东南大学几位学生去农村调查融资问题,不但坐硬板,还住农民家里,所以成果很实在,很具体,获得特等奖。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与汇总后,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才能揭示出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依据资料的性质,可以将资料分为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借助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体现。要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方法,调研可能涉及单变量或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因此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等成为要了解和初步掌握的科研方法。

写作是收获的季节,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事实、材料和资料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和提炼出你的新结论,新认识。就是有实践价值和学术含量,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 和内在逻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等。首先,要聚焦出鲜明的主题和创新点。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当充分而又简明的阐述为解决所提出问题而使用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其次,作品语言力求精炼、生动、有个性、有锋芒。先求通顺后波澜。尽量用平常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道理。

三、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科学评价

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社科类项别评价指标的确定,我们综合了国家挑战杯及地方省市挑战杯的评审标准,确定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等作为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以下简称哲社类)专项的评审标准,通过走访刚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哲社类评审专家,结合举办的前八届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评审标准中各个子维度相关指标,详见图1。

在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后,通过匿名方式征询了10名相关专家的意见,在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后,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指标中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因素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具体操作为,对评价指标中各因素的进行相应分级,系统将各因素分为一到五级,并赋值为0-1分不等,同时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给与不同的权重,即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区别对待,依照公式: 进行了加权评价,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可有效促进双方更为良性地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以及关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锤炼学生科学化思维。这种思维的锤炼应当具有体系性知识建构特征,如课题申报与结题、科技文献检索与获取、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发表流程、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

(2)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需要安排科研思维训练、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大三大四期间需要安排专业前沿理论研讨等相关课程。

(3)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校、省(市)、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视为人才培养过程中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技能的重要载体,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比赛,遴选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充足基金支配。

(4)成立直属于校直属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业)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本科生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尽早开展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尊重学生知识产权,并给予相应资助和奖励。

参考文献:

第3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5-02

一、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及网络教学平台多元化

培养市场营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市场营销学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老师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才能有力的增强实践教学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一,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高校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参与拟订学科发展计划和实验室建设,联合进行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其二,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二、校内实践教育多元化

1.建立高仿真性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校内实训是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需要,通过校内实训可以就某一技能或操作在集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掌握。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进入职业角色,了解生产经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企业的经营环境,供模拟参与者进行企业经营决策的教学和训练的方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就有机会运用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从事企业整体运作的经营决策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引进市场营销软件,如世格SimMarketing 营销模拟系统、用友沙盘教学系统、因纳特营销模拟系统等。

2.依托第二三课堂,拓展学生科研和创业能力。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依托第二课堂,训练专业技能;创建第三课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以学术节为平台,开展多姿多采的学术活动。学校现有CI策划协会、“挑战杯”团队等学术社团,每学期举办学术节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CI设计、我行我销、商业策划、企业营销诊断、ERP、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术性活动,构成了培养本科生探索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的课外学习体系。营销理论与实战经验论坛。将实战企业家和学院派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介绍营销理论前沿为学生提供理论和营销实践经验。

三、校外实践教育多元化

1.校外实习:校企合作形式多元化。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招生数逐年增加,绝大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要求。所以应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国家、省、市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学校与研究院的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企业或者社会需求选题,这样不仅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大学科技人才的优势,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可采用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

2.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方式及考核方式多元化。在实习方式上高校应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2003年系统提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将该专业按照“一训两段三模块”将“研究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类学生实习分别安排。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学院制订周密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明确了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有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毕业论文形式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型论文,拓展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营销诊断、案例分析、管理设计五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指导老师的评分占40%,评阅老师的评分占30%,但评阅老师可以否决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就必须修改,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三者加总的分数为毕业论文的最后得分。

3.社会实践多元化。(1)认知实训。组织学生到工商企业,大型商贸中心现场观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2)专业调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调研、策划练习,在组织时建议调研主题要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在课程进行中布置一定的案例调研,让学生走到熟悉的公共服务企业,如超市、商场、快餐店等观察体验,将调研成果渗入课堂的专题案例研讨中。(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事各项工作,明确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作实际操作项目;企业负责打分和方案的应用,并提出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达到与企业互惠互利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假期实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应聘营销职位,进入企业考察与实践积累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在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和各类营销岗位上从事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市场策划、市场开拓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5)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周边设立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为全校师生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这样做法,建立移动式跳蚤市场,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基础条件,在学校开辟一条商业街,面向学生招商。为帮助同学稳步经营,学院配备指导老师。(6)建立商业实体。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业园相结合。帮助指导学生成立营销创业园,将有助于学生在创业中学习成长。典型形式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业务为纽带的“学生营销公司”,并以该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载体。建立商业实体、创业园,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产权及可接纳的学生数量等问题。

四、营造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手段多元化

1.共同形成一个优越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法规保障系统。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激励大学生创业行为。

2.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过程。通过写调查报告、专题讨论和出墙报等,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设置弹性创业教育学分制,使其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

3.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级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已经在大学生创业基金上进行了大批的资金投入,社会企业有的专门设立了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扶持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创业;高校设立创业基金。政府、社会、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还要学会整合和挖掘校友资源、家长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优势,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五、职业技能认证多元化

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一体化。构建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1 +N”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文凭+多个证书)。

营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历史并不久,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与职业技能认证挂钩。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市场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认证后,即可享受市场营销学会的会员推荐,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多元化改革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集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毕业论文以及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整体优化于一体,着力于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着重已有成果的集成和应用,在已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继承创新。该成果解决了管理类专业,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管理类专业办学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创了新途径。这项改革,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4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议 文献 数据库 数字化 资源共享

一、研究背景

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论述、总结等形式的文献,包括会议前参加会议者预先提交的论文文摘、在会议上宣读或散发的论文、会上讨论的问题、交流的经验和情况等经整理编辑加工而成的正式出版物[1]。文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知识资源,大多数会议文献都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新颖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较高。许多会议文献还公布科研人员取得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新的研究设想。因此,会议文献往往具有专业性强、学术水平高、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可靠性强、出版速度快及发行方式灵活等特点[2]。

会议论文作为仅次于科技报告的十大情报源之一,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取得的最高学术水平,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文献信息保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备文献之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加工、处理技术及信息检索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图书馆以及数据库商开始将会议论文数字化,以期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数据服务。目前,国内综合性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主要有三个:CNKI的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的《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的《全国学术会议篇名数据库》。

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数据库的统计调查,对国内主要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关注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对策与展望。

二、国内主要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开发所处的环境

(一)政治环境

近年来,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在政策的保障和推动下,学界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术交流活动日见活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经济环境

目前,整个市场经济正步入转型升级的阶段,各领域之间的渗透交融越来越明显。科研人员、教育界人士、政府机构对学术会议转化的成果需求日益旺盛,愿望日益迫切。传统图书情报机构对于会议文献的揭示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需要寻求更为高效、精确的揭示途径和呈现模式。

(三)社会环境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的总部在北京,《全国学术会议篇名数据库》总部在上海。京沪两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上海能感受到海纳百川的思想碰撞,北京更是汇聚了大量优质的教育文化资源,国内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有很大部分都选择在这两地召开,办会条件成熟度高,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

(四)技术环境

数字化加工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议文献的揭示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数据库开发者得以运用这些成熟的技术,来构建会议论文资源,成为采集、加工、保存、服务的技术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学术会议论文数据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三、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建设和利用的现状

《全国学术会议篇名数据库》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制作。该库建库时间早,早在1958年零星的资料收集就已出现。该数据库正式始建于1982年,最初以微缩胶片形式全文,1998年开始建立光盘及网络版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由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制作,始于1983年,于1995年建光盘库,1997年通过Chinainfo出网络版文摘库,2002年网络版全文库。万方数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为基础,直属科技部的股份制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制作,教育部主管,该数据库始于1999年,能实现多库并行检索,具有强大的综合优势。(参见表1)

(一)会议论文收录量

万方《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以250多万篇的数据量独占鳌头,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200多万篇紧随其后,上图《全国学术会议篇名数据库》为120万篇,数据量较少。

(二)z索功能比较

基本的字段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功能均无太大差异。万方和CNKI 均提供相似文献推荐服务,万方还提供与互动百科的词条链接服务;CNKI的分类导航、论文集导航和会议导航均做得较为出色,使用体验较佳。

(三)全文服务

万方和CNKI 均提供会议论文全文下载,会议论文索引免费获取,上图库仅提供篇名服务,需线下联系以获取全文。

学科导航(大类数量) 基本按照中图法,A大类不单列 分为十大专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十专辑下又分为168个专题。 无

(四)数据库收录会议情况抽样比较

通过对三个数据库5年内的收录数据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类目进行抽样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五)会议论文收录情况比较(参见表2)

2008~2012年,万方收录论文集12593种,年均2546个会议;CNKI收录7897种,年均1379个会议;上图收录3076种,年均613个会议。

(六)会议论文收录学科分布情况比较

万方会议论文收录科技类占总量的83.58%,其中工业技术比例最大,占39.07%;CNKI科技类占总量的73.80%,其中工业技术占30.00%;上图科技类占总量的68.40%,工业技术占30.92%。万方会议论文科技类占比是三个库中最高的,工业技术也是三个库占比最高的大类。上图会议论文中社科类占比为三个库中最高。

(七)收录会议重复情况比较

从5年内的抽样统计结果看,万方收录的会议论文集数量与上图收录的论文集数量重复率在大约是上图的50%。同时,万方和CNKI的重复量也基本上占CNKI的二分之一。

从上述调研及统计中发现,在建设力度方面,公益机构(上图)对会议文献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并不大,开展的服务力度非常有限,利用率不高;在加工深度方面,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的数字化扫描的数字化还原层面,远未达到资源的深度揭示。相比较公益机构的迟缓,嗅觉灵敏的商业机构却在资金技术人力方面加大投入,采用全文扫描识别技术,力图深度揭示文献内容的内在关联,为受众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发现,目前三个国内主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之间数据体量差异较大,有一定的重复率。同时,因为数据库制作者的不同,制作标准不一,对同一种会议文献,不同的单位可能按不同的文献类型来处理,规范程度也不尽如人意[3]。由此影响了会议论文数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给受众的正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学术会议是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场所。据统计,有近1/3的学术成果是在相关会议上首次公布的;学术会议对本学科领域重大事件的首次报道率也是最高的。可以这么说,只参考期刊文献,不参考会议文献,科研的开创性将不复存在。因此,各大数据库应以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达成共识,分工协作,不断提高兼容性,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一)增进沟通,统筹规划

会议文献数量巨大,任何一家机构都不可能独立收全所有的学术会议文献。这就首先需要全国各文献情报机构精诚协作,整合分布在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情报机构、数据公司中的会议文献资源,将资源进行充分的梳理、组合;其次要借鉴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数据公司的力量,依托公益机构专业的分类标引手段,将公众资源和商业力量进行统一的运作规划,联合共建从而合理分配使用社会资源。如此,必然可以减少重复建设,从而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服务。

(二)规范制作,深度揭示

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会议文献数据库,将不同出版形式的会议文献统一纳入该数据库,按照会议文献的特征和著录规范进行著录。同时,对会议文献的开发不能停留在全文提供的层面,应认真调研,做好深层次开发的准备,以深度标引为基础,提高资源揭示的深度与内在关联性,进一步完善会议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在服务平台相关功能上,论文数据的精准定位、深度标引以及全文的可检索途径已成为服务平台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必须充分考虑并挖掘这一功能。

(三)丰富内容,深化服

新一代的会议论文服务平台,不应当仅仅是提供论文检索的数据库,更应当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着力点,将服务延伸至会前、会中和会后。从会议预告到相关新闻,从篇目揭示到文献传递,从单向提供会议信息到支持用户相关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协作将是未来会议文献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冰,曹开玉. 军事情报网络资源检索理论与应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508-512.

第5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研究生;化工专业

作者简介:孟祥海(1977-),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植昌(1970-),男,河北沧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01-02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培养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撰写和发表科技文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延续,是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完善和发掘的再创造过程。文章写作可改变和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文章发表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技文章的写作与发表不仅有利于科学积累,而且是发现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与发表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思索了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

为了解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写作与发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博士生二、三、四年级和硕士生三年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154份,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1.研究生科技文章发表情况

博士生四、三、二年级以及硕士生三年级发表文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9%、84.21%、64.29%、45.28%,人均发表文章数分别为5.13、2.60、1.86、0.95篇,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章数分别为3.38、1.44、1.07、0.42篇,发表的会议文章数分别为1.75、1.16、0.79、0.53篇。在发表的期刊文章中,英文文章的数量远低于中文文章的数量。对于博士生来说,前两年主要是论文的研究阶段,再考虑到1年左右的发表周期,众多的文章是在博士生四年级及以后发表出来,博士生四年级人均发表的英文文章数是博士生三年级的3.1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但是调研发现,仍有约9%的博士生四年级学生没有发表过文章。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人均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多为会议文章。

对有文章发表的博士生,7%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57%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只有36%到了博士阶段才发表文章。对有文章发表的硕士生,14%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82%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另有4%在读硕士之前的工作期间发表了文章。有许多学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开始发表文章,因此有必要在硕士阶段甚至本科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2.科技文章写作的学习途径

目前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主要学习途径如图1所示。博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学习,比例高达43.76%;硕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和导师介绍,比例分别为23.53%和22.06%。调研发现,65.12%的博士生和76.47%的硕士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章写作方面的讲座及培训。相对来说,研究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的比例偏低,而这几方面正是学校、教师和导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与指导,说明教师在学生文章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待加强。

3.导师指导科技文章写作的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但也有23.68%的博士生和8.41%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是没有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力度不够。调研还发现,博士生在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发表前导师审阅修改的平均次数分别为3.46和2.42次;对于硕士生来说,该数值分别为3.08和4.44次。在研究生文章发表前,导师平均仅审阅修改了三四次,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偏少。

图2为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情况。大多数博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比例分别为44.26%和37.71%;40.63%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另有21.88%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仅有9.5%左右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语言修改方面给予指导。与博士生不同,较多的硕士生希望导师能够督促文章的写作,并对研究过程给予指导。

4.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意见期望

调研了研究生写科技文章的主动性,47.06%的博士生能够主动写文章,32.35%的博士生需要导师的督促,20.59%的博士生是在导师的要求下才去写文章。能够主动去写文章的硕士生占29.71%,大部分研究生写文章需要导师的督促或要求。

科技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45.45%的博士生认为引言部分最难写,其次是讨论部分,占34.09%,摘要和结论部分相对较容易写。对于硕士生来说,39.13%的硕士生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之后依次是引言、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指导,需要将重点放在引言与讨论部分。

对于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能力,博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硕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以及研究结果的总结。

对于研究生在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期望,博士生认为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导师及时深入的指导、文章写作课程以及写作交流讨论;硕士生认为依次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写作交流讨论、导师指导以及文章写作课程。研究生希望举办文章写作的讲座或培训,开设文章写作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及时、快速与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不断增强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导师的指导,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指标。[1]根据调研分析,要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重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博士生和硕士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科技文章写作的比例仅为14%和40%,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发表的文章、相关书籍与网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来学习。这反映出学校在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没有进行文章写作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或许是学生不能主动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还发现多数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少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不大;也有学生反映导师不能及时修改文章,甚至拖了三个月或半年也没有修改。这说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学生就文章写作进行及时互动,这样会打消学生文章写作的积极性。

2.不断推进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引导与督促

科学研究与文章发表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需要时间,文章撰写、修改与发表也需要时间,这是研究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众多研究生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意识,表现在不能主动写文章,需要在导师的要求或督促下才去写;同时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观念,不能将研究结果尽快整理成文章发表。学校对博士生的毕业有文章发表的要求,但是博士生三年级的研究生文章发表的数量仍然较少,即使相对简单的会议文章也不多。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同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督促与指导。

3.不断拓展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科技文章的质量提升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扩宽思维,突出新颖性;严谨论证,确保科学性;升华认知,提升理论性;精心组织,增强可读性。[2]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文章的写作,并主动自觉地勤学多练。[1,3]学校和导师需要重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宽培养途径。如开设文章写作课程,[4]举办文章写作讲座,建设文章写作学习网站,导师督促与及时深入指导,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科技写作能力的训练等。其中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写作能力与良好学术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发表过程与学术期刊的重要途径。

4.继续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术道德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文化和氛围,对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和一线工作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道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撰写和发表文章,众多学生在硕士阶段撰写和发表了文章。鉴于此,需要在学生本科阶段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硕士阶段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首先需要研究生自身的主动和努力,多读、多写、多练;其次需要学校和导师重视,引导和督促研究生撰写与发表科技文章,为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多种途径,同时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鞠斌山.理工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87.

[2]张志钊.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5-177.

[3]刘万才.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J].中国农技推广,

第6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实践教学;学术素养培养;电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4―0069―05

一、研究背景

目前,电大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综合实践又分为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本研究主要聚焦综合实践部分。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答辩,有的电大采取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并答辩、专科生只进行论文(设计)撰写的方式,有的电大则采取全部学生撰写论文并答辩的方式。目前,电大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之前,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学术素养培养,导致这一环节存在较多弊端,无法达到原有目的,社会对电大学生学术水平也多有质疑。基于此,本研究拟对电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综合实践部分,进行改革探索,即尝试在学生学习期间,给予学生学术素养方面的培养,变最终的学术“检验”为平时的学术“熏陶”。

二、国内外高校培养学生学术

素养的基本做法

国内外高校在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一)国内普通高校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做法

国内一些高校在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机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一些研究。一些高校在学生入校初期就开设了与论文撰写相关的基础课程和讲座,并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阅读数量上对学生提出要求,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不少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都在中国知网、龙源网等期刊网站购买了大批电子图书。学生在校园网内可以自由地在网上查阅、下载期刊。不仅如此,这些学校还常常聘请校内外的名家大师,为学生作学术专题讲座,与学生互动沟通。通过这些环节逐步熏陶、提高学生的学术素质。[1]

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主要做法是:① 邀请名师作学术讲座,使学生通过听讲座得到学术上的耳濡目染,认识一些有学术价值的东西,为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② 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往届学生撰写的优秀论文以供参考。 ③ 强制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作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相关的行业规则和近年来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④ 在学生入校后,院系组织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如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最新的学术动态等等,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同时关注一些科研方面的事情,积累相关科研材料。⑤ 给学生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图书馆查询方法、网上图书资料查询方法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查询方法,等等[2]。

西北大学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主要做法是:① 每个专业给学生列出主要的阅读书目,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作必要的阅读。② 每学期组织若干场学术报告会,使学生通过报告会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有些专业要求学生听完报告后撰写心得体会,其中有的报告会就是专门讲如何获取支持论据和资料的,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学术素养。③ 将历届学生的论文收集起来并挂到校园网上,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3]。

(二)国外高校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做法

国外高校在培养学生学术素养方面,一般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加之专家的学术讲座,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上的训练。[4]国外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入学一般都要办两卡:学籍卡和图书卡。后者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例如,南非纳尔逊曼得拉都市大学(Nelson Mandel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主要做法是:① 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要作若干paper(即小论文),paper通常是围绕专业的。②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组成学习小组,人员相对固定。大作业,包括后面的论文,小组成员均可分工协作完成。③ 学校开设有“研究方法论”选修课程,专门指导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方法。另有一门选修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④ 学校提供便利让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图书馆免费给学生提供要查询的资料。只要学生把要求提出来,图书馆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把相关的材料搜集好寄给学生。⑤ 图书馆有专人为学生搜集网上材料,而且是免费的。[5]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主要做法是:①国外留学生入校后一般有9个月的预科,在此期间除了学语言外,主要进行课程的准备,包括接受学术上的培养。②第一学期就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写论文,如何使用SPSS技术。③学生撰写论文前,需要先确定论文的框架,撰写essay(小论文),然后进行陈述。校方据此确定导师。④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初都要通过专门课程学习研究方法,并与导师讨论小论文。[6]

(三)电大系统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做法

电大对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制定有相关规章制度。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本科专业开设过论文写作训练的选修课,教材为《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7]中央电大还编写了通识课教材《信息检索》。[8]中央电大有关系部,如财经部还制作了有关论文写作的电视教学片。

电大系统内各学校在遵守中央电大统一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对毕业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术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一些规范和要求对电大学生而言,明显偏高。[9]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本科课程“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采用的是北京大学的教材,教材集北大、南大、武大、复旦等高校学术之精华,其内容之深,远非电大学生所能贯通。[10]《信息检索》相对来说比较实用,但偏重于数字图书技术领域,且作为通识课,只是供学生选修所用。[11]有关论文写作的电视教学片的主讲人是普通高校教师,授课只是照搬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理论教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对学生学术素养的要求和培养方法比较规范,有很多好的做法,但学术要求比较高。国外高校更注重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过程,采用的方法有不少独到之处,能够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术能力,进而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术精神。电大系统有较强的学术培养意识,也采取了一些教学和保障措施,但基本上沿用的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做法,对目前在职学习的电大学生而言并不完全适用。

三、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综合实践部分为例,针对电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尝试对电大学生进行学术“熏陶”,探索一套能够适应电大学生在职学习特点的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机制。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因素分析法、SPSS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2]

从整体情况看,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办学30余年以来,一直坚持本、专科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和答辩的做法,制订了一系列涉及论文指导规范性、论文撰写规范性、论文格式、答辩程序、评判标准、答辩成员聘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社会实践环节也有严格的要求,整个毕业实践教学比较规范、严谨,对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曾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近几年,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出现了较多问题,改革呼声较强。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无记名和随机的方式对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基层教学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毕业实践教学,特别是毕业论文撰写、指导、答辩以及学术素养培养方面的意见。

2010年6月5日和6日,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一分校五味十字校区和直属二分校长兴校区共发放问卷150份,剔除未答完及未收回的问卷,有效问卷为118份。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4大部分内容共28个问题,分别是:对论文写作环节的调研、对论文指导环节的调研、对论文答辩环节的调研、对实践教学的整体评价。

2010年11月27日和28日,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一分校五味十字校区、城南明德门学习中心、直属二分校长兴校区、直属三分校城西学习中心,共发放问卷350份,剔除未答完及未收回的问卷,有效问卷282份。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5大部分26个问题,分别为:对学术指导环节的调研、对论文写作环节的调研、对论文答辩环节的调研、对电大学生学术培养机制的看法、对实践教学的整体评价。

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摘取核心问题的分析数据。

2010年6月有45.8%的学生(54人),2010年11月有49.6%的学生(140人)认为应该“电大本科生进行论文答辩,而专科生只要求撰写论文”。 2010年6月有51.7%的学生(61人),2010年11月有45.7%的学生(129人)认为“不需要撰写论文的客观理由为:电大培养目标为实用型人才,对学术要求不高”。

2010年6月有50%的学生(59人),2010年11月有36.2%的学生(102人)认为“不需要撰写论文的主观理由是:个人水平达不到,完不成”。2010年6月有28%的学生(33人),2010年11月有46.5%的学生(131人)认为“不需要撰写论文的主观理由是:学校没有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撰写比较困难”。

2010年6月有52.5%的学生(62人),2010年11月有52.5%的学生(148人)认为“电大的论文和答辩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

在2011年6月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在参加答辩考试的考生中,论文有抄袭现象的比例为多少?”问题时,有92.6%的学生选择“70%以上学生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现象”,90%的学生在“您的论文是否存在严重抄袭现象?”的问题后选择否定。这本身是矛盾的――别人都是抄的,就自己没抄。尽管是无记名的,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问题,我们认为前者是比较真实的。

(二)专题调研

本研究于2011年9月至11月,随机抽取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某分校21名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进行专题调研。其中,17名为行管专业,2名为汉语专业,1名为旅游管理专业,1名为广告专业。21人中有4名为本科专业,17名为专科专业。21人第一次提交的论文,经清华同方学术不端检测平台查验,均属抄袭,其中全文下载的为13人,达到62%。笔者与17名学生面对面或电话进行交流,他们表示,个人理论功底不够,选题和撰写论文比较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写,以前教师也没教过,加之工作又忙,下载和抄袭也是无奈之举。

2011年6月至11月,本研究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调研发现,一些电大学生选题过大,比如《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评述及社会性内涵》、《浅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餐饮》等等,这些选题电大学生是难以把握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抄袭的。再如某场次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全天12人,有6人论文涉及鲁迅作品,其中有4人写阿Q;有3人写红楼梦。答辩教师说,不少论文东拼西凑,毫无新意,枯燥无味。调研还发现,虽然学校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要求理工科学生进行实习或设计并撰写报告,文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报告。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自行找单位实习、给出评语并盖章,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三)专题访谈

笔者于2011年6月5日,分别采访了曾经参加过电大论文指导的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向平、张青、廉澄文等教师,并与参加答辩的部分教师进行座谈。他们认为,电大学生很多是在职的,一些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论文,确实很有价值,但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是抄的,答辩教师也是无可奈何。很多人表示,严格按照电大的标准根本就无法进行评判,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写论文,也没有接受过学术方面的训练,答辩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论文不熟悉、不了解、一问三不知。建议电大从根本上改革毕业实践教学环节。

四、研究的结论

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以及相关的因素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电大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太高。目前的要求和做法,电大学生难以达到,实践教学机制不适应电大学生的实际状况。

(二)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下载网上资源变得非常容易,论文抄袭现象也愈演愈烈。加之现在的电大学生与以往的电大学生相比,无论是年龄,还是知识水平或个人工作阅历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实践教学环节在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论文(设计)选题盲目、重复、陈旧、宏大,论文层次结构不清,格式不规范,等等,造成了指导、写作、答辩等环节形同虚设,失去了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原有的意义。

电大原先设置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本意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术水平,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术素养的培养。换句话说,电大没有把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列入教学的基本任务。这或许是导致当前实践教学环节出现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这里也有学生学术能力不强、诚信度不高,指导和答辩教师工作不力等原因。因此,对原有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五、改革的思路及策略

根据电大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认为,电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应该从电大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变检验为熏陶”,注重学术培养过程,培育良好的学术精神,打造基本的学术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学术素养培养的课时。

(一)进行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教学设计

学术素养的培养决不能临时抱佛脚,应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可以将电大目前的社会实践(3学分)和毕业论文(5学分)融合为一体,分解为学术素养课程(必修)和实践考核,分别占5学分和3学分。

学术素养课程可以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设,内容包括:① 研究的方法。如信息检索方法、基础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等,特别强调对学生网络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② 课题的选题。采用案例和评析相结合的方式,介绍科学选题的方法。③ 调研报告或论文撰写要领。采用与学生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切忌艰深、空泛。④ 简单课题或案例的训练。⑤ 论文格式的要求。⑥ 毕业答辩的应对技巧。

(二)建设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教学资源

电大学术素养培养的资源较少,且缺乏系统性,今后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资源建设:① 建设相应的系列文字教材。如修订已有的《信息检索》教材,编写《学术素养培养教程》,等等。② 建设视频资源。聘请相关专家录制与文字教材相应的教学视频。对社会实践过程可以以案例呈现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灵活生动地表现实践过程。③ 集成数字图书资源。建立以课程为单位的数字化专业课程书架,提供强大的网络资源支持服务。

(三)建立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质量保障和反馈机制

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贯穿培养学生学术精神的理念,使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树立强烈的学术意识,同时要健全和规范制度,及时进行反馈。

1. 制定教学大纲、考核说明等相应的规章制度,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2. 制定《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指南》,让学生清楚了解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意义、学习内容与资源、考核方式、学习平台操作流程及步骤。

3. 制定《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教师工作手册》,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以及平台操作方法、步骤等。

4. 制定《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教学管理及督导工作指南》,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和监督教师和学生情况,听取意见,评估效果。

(四)提供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技术支持服务

通过网络全面推广过程性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平台对学术素养培养提供技术支持。改造远程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远程指导系统的服务功能。

1. 将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视为一门课程,在该课程管理界面按照教学内容设置任务模块,上传学习资源。

2. 通过形成性考核平台实现学术素养培养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提交、批阅和成绩查询。

3. 拓展毕业论文远程指导系统,增加系统功能,如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选题审核、对论文1至3稿指导过程的记录等。

4. 在网络上进行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的终结性考核。

(五)设计全新的学术素养培养考核体系

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应该有不同形式的毕业实践教学考核,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 学生学术素养考查。以给出专题、让学生查资料并撰写报告的方式进行。比如,以《云计算是什么》为题,让学生查找资料,撰写文章。在对学生学术素养的考查中,要缩小“评”和“考”的成分。

2. 撰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注重与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一般不选纯理论性质的研究课题。

3.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改变以往“检验”的作法,将答辩作为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一次机会。

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

对于非艺术、医疗、外语类学科的本科生,应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并进行毕业答辩。其考核由日常学术素养学分和毕业论文及答辩学分构成,比例为4:6。

对于艺术、医疗、外语类学科的本科生,可以采取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学校统一评判的方式。其考核由日常学术素养学分和论文学分构成,比例为5:5。

对于各专业专科生,可以采取学术素养考查的方式进行。其考核由日常学术素养学分和学术素养考查学分构成,比例为6:4。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艺术、医疗等,可增设实操考核。学分统一归入学术素养考查的学分。比例为5:5。

(六)规划全新的论文答辩规则和流程

改变以往论文答辩仅仅是考查的方式,对论文答辩的规则、流程进行全面改革。设计新的答辩内容、规则和流程,突出对学生学术素养提升的关注。答辩教师在听完学生对论文的基本介绍后,不仅要对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进行评价,更要对该选题在学术界的影响、最新动态、各方观点、研究方法、主要成果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淡化考核色彩,强化对学术素养的关注,让学生通过论文答辩在学术素养上得以提升。

目前,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已选定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一分校作为试点单位,正在制订教学计划,准备于2012年3月起进行相关探索。

第7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改课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7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开设面较广,属于交叉复合型学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市场营销专业篇中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在分析了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师资力量、社会资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基于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探索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不断推进完善专业建设和构建专业特色,培育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围绕培养对象的就业能力,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更适应现实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以课堂和教师为主的“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探索性学习机制,有利于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形成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社会、企业、市场为大课堂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平台、校际平台、企业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创建开发多途径的实践基地,并逐步探索构建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起到如下三个承接关联、相辅相成的作用:

1、通过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搭建专业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帮助学生解决What――市场营销“是什么”的问题。

2、通过案例教学的完善和改革(包括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Why―市场营销理论中“为什么”的问题。

3、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帮助学生解决How to do――市场营销“怎么做”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建设和改革,该实践教学体系共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图1)

1、案例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包含已有案例教学和自有案例编撰两个方面。

2、实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是指模拟公司运营、模拟市场营销调研项目、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课外竞赛等实验教学课程环节。该体系中实验教学包含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

3、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学习,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的。在本体系中,将实习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参观与考察、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

4、专业论文:专业论文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一样,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达到综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需常规性地设立学年论文环节,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

结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推进,我们从课内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实训、课外第二课堂的拓展和毕业论文的改革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说明:

1、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出,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逻辑性关系,划分为课程设计和项目模拟两类实验教学形式:

(1)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主要针对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不以呈现某个经营实践中的作品(如商业计划书)为逻辑主线,课程知识体系分作若干理论模块,即开展分部分项的模拟教学。根据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可开设此类教学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销售管理等。如《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章节体系展开,在绪论章节结束后,即可开展课程设计。包括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STP战略制定、4P策略选择和总结汇报,这些分部分项的实验始终围绕学生团队选择的某个产品或某个公司展开,使得整个设计方案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探索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最后通过小组演讲、汇报和答辩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教师及时进行提问和引导,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兴趣,更深入具体的行业和产品,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获益匪浅。也实现了教学相长,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

(2)项目模拟实验教学,此类教学要求该课程内容体系前后具有承接性,而且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同现实经营中的某些研究、咨询项目的成果结构相似。符合以上两个要求,便可随课程开展此类项目模拟教学方式。结合本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及对教材选择类别的研究,列举了以下可开展系统性项目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如表1所示。(表1)

2、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有两项,分别是ERP沙盘模拟实训和校园集市。

经过几个学年市场营销专业的ERP沙盘模拟实训(ERP Simulation Experience),对ERP实训大纲和指南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突出了实训中的营销功能模块,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设计了两轮模拟对抗演练,学生通过第一轮熟悉运营规则,发现问题和形成各小组的战略思路,并以此贯穿和运用实施在第二轮演练中,这样能加深学生对于企业运营的全局观、系统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战略思维,并能有效地从游戏转变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沙盘模拟是一种模拟经营教学形式,而校园集市则是真实的经营环境下的演练。学生在准备期撰写创业方案,经过相关评价与指导,形成校园集市创业计划书,并分组搭建校园商品市场,体验自己当摊主,根据实际情况出资进行经销或者代销,体验从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通过出售商品盈利,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利弊和经营绩效的反思,从而将课堂学习的营销理论实践化,达到学以致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作用。

3、实习教学环节的拓展。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实验室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努力利用各方资源,建立和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基础上,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立足于学院所处的汉口北地区、阳逻港、盘龙城等新兴工业区,深入地方企业和特定行业,探索实现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差异化定位和特色优势的同时,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实施。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营销讲坛、校际交流、企业宣讲等活动。其中,鼓励指导学生以各类市场调研项目和创业计划申报院级大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而各级营销赛事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更成为常规性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指导学生参与的比赛有: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因纳特营销竞争策略沙盘模拟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长江商报大学生营销大赛等各级赛事。依托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我们参与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已届四年,与地方知名企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移动、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联手,让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为企业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作为一种实践性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创新,强化学生营销知识、训练营销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营销的理论、架构以及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和自主思维,是真正能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的一项赛事活动。

5、毕业论文的形式和选题的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包括:(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的探索,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案、企业方的项目策划等开始纳入到毕业论文的范畴;(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减少了理论综述类论文,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暑期实践、实验课程中的市场调研、自主实践中的创业计划,按照营销专业理论架构和逻辑思路,形成有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

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且需要在硬件和制度方面形成保障和支撑,其中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硬件条件,教师激励机制和学生考评机制作为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1、开展实践性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应尽可能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科教师进驻企业实践、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此外,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实验室是满足实践性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需结合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学院发展的阶段,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目前,我院经济管理系已建立了ERP综合实验室和案例研究室。计划组建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实验室,供开展专项实验教学项目使用,亦可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室中开展进行。

3、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较多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课外完成的,为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核定工作量时,可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量,以支持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在教师激励制度方面,学院可将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改革研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的努力成果纳入考评体系,以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

4、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需对学生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增加课程考核的手段,打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同时,实践教学成绩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中的一部分,归入平时成绩范畴,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玺.浅析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第8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院(系)名称: XXX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艺术类)

学生姓名: X X X

学 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xx年 X月 X日

《运用废旧材料制造的灯具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报告日期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xx/X/X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共14周)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灯具这一产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方便,没有哪个产品能像灯具一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此的紧密联系,国内灯具的设计与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时期,消费者对灯具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灯具的照明功能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消费者对灯具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照明功能向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发展。灯具除了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灯具的设计不光为人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觉光照环境,而且能够运用多种材料及不同的形态实现艺术化的效果。

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概念中的重要设计理念,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体现一方面就是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诸如废旧的建筑装饰材料、废旧的塑料瓶、包装盒,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废旧材料会被当做垃圾处理掉,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设计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价值。本次设计的主题就是运用废旧材料进行灯具产品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将获得一些应用性的结论或许可以为灯具企业提供借鉴,有助于家庭和企业更有效地推出真正符合绿色设计要求的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灯具成为环境中烘托气氛的有力手段。

(二) 课题在国内外的设计现状

国外灯具的设计与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消费者对富有情趣、个性、文化内涵灯具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伴随着现代照明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以及对各种照明原理及使用环境的深入研究,灯具的环境表现力和独特艺术魅力得到极大丰富。灯具设计在中国内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在市场上的灯具产品与过去比较在形态上变得更为丰富,不同风格、色彩、造型、材料的灯具大量涌现。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灯具产品的设计较为关注。但在设计中考虑废旧材料的应用,并以此为主题的灯具产品一直处在都是市场空白状态,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展开的。

(三)课题设计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

设计出适合家居环境使用的灯具,进行一套完整的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对废旧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并从中选择适合进行灯具设计的材料,进行设计前的调研(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收集资料法、家访调查等),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进行设计定位,围绕废旧材料进行灯具设计的功能、结构、形态、人机工程学、色彩、加工工艺等设计的诸多因素方面进行设计思考,提出创意设计方案,绘制草图,评估完善优化设计方案,定稿,确定尺寸,进行计算机效果图制作,制作展板和实物模型。设计作品应具有创意性和新颖性;符合现代审美趋势以及具备市场价值;符合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要求;具有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了完成本次设计,将整个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准备和设计调研:首先了解废旧物品的涵义内容实质,掌握绿色设计的核心理论,对灯具设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搜集,对灯具市场进行调研

2、设计定位: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废旧物品材料,明确灯具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确定废旧物品灯具的设计方向

3、方案设计:从设计草图着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废旧物品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灯具的外观形态设计、色彩设计,确定灯具的设计主题,表现元素,绘制草图方案。

4、方案评价及深入设计:包括对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通过评价后,进行改进设计。

5、设计分析:对最终方案的结构、材质、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6、设计实现:完成废旧物品灯具设计的效果图表现及模型的制作。

7、设计完成: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并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四)课题设计的计划安排

时间阶段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计 划 完 成 内 容

拟定课题 进行开题准备 撰写开题报告及相关材料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查阅资料 毕业设计调研总结,进行设计定位 毕业设计产品构思,草图绘制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设计方案优化,进行计算机建模、渲染 设计效果图出图,制作展板,绘制尺寸图 毕业设计模型制作(成型) 毕业设计模型制作(表面处理、喷漆)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整理修改 毕业设计材料整理,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高丰、孙建君.中国灯具简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2.孙建君、高丰.古代灯具.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Bentley Meeker, Light X Design: 20 Years of Lighting. Glitterati. English,2011

4.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5.程能林.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王亦敏.灯饰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7.李福生、陈育明.住宅照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辛华泉.形态构成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第9篇:科技调研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系统设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77-01

一、背景意义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近是亘古不变的潮流了,而且全国大学网络的正在以高速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潮流接轨,各种计算机网络化已经逐步取代繁琐的传统办公模式。大学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四年学结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完全有必要实现网路管理化,可以减少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工作时间和负担,让繁琐的毕业设计过程采用网络化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大大方便了学生、老师及学校管理员。社会科技在不断的革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结构都发生了完全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方式在不断的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毕竟之路,也是走向未来的毕竟过程,所以使得各种传统方式得到不断的简单、方便和先进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然而在许多大学和高校里面并没有在毕业这一环节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所以这一部分的工作所有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然而人为的物理操作必定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大量的毕业生信息需要处理,工作量就十分的庞大,到处都是纸质资料,不易整理和保管,还容易丢失,另外最麻烦的是需要更新和修改的资料的情况,其次就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关于论文进行的交流和联系都是线下的,会受到各种不定因数影响,影响这一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网络的基础,系统可以采用了目前十分流行的B/S结构和Web技术,使得操作交流都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最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全避免人为物理操作的不足。

二、初步调研

浏览了各大类型和类似的网站,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我同样采用了当前很流行的B/S结构来开发。

通过各个高校去实地考察,很少有大学开始使用此类系统来管理毕业论文。另外,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高校能完善此块的建设,来减少毕业生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此系统会有效的减少学校在此类工作的成本。由于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技术上的要求和开放难道并不是特别大,做好策划工作就好。所以完全可以由大学生和本校老师来指导完成。

最后我们考虑到费用,因为不是企业级的网站,而是校内开发,功能和维护性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记。综上所述,系统的开发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可行性都是相当高的。对于各大高校是值得去开放和使用的。

三、开发过程中问题

在开放过程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何种编程语言和环境。语言和环境的选取对系统的开发难度和时间长度都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为了减少开发周期,减弱开发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系统做出需求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本毕业论文的系统,是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那么采用SQL Server2012+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C#做为开发工具。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不提倡无模型的随机开发方式,不可以想到什么功能模型就随手开发什么代码,这样不规范的开发,不仅使得开过过程处于混乱,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开发效率。我们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经典的开发模型,典型的开发模型有:1.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2.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3.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6.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7.喷泉模型(fountainmodel);8.智能模型(四代技术(4GL));9.混合模型(hybrid model);10.RAD模型;我们要尽量避免原始老旧的开放模型,这样可以避免许许多多开发问题。但是要根据系统的大小,和开发的难度来做决定,有句话说的好杀鸡焉用宰牛刀,太多复杂的模型适合庞大的系统开发,然而用的一般的小系统上反而会增加开发难度。

参考文献:

[1]周名浩.科关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J].才智,2011(12).

[2]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