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文献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H 152.3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73-02
【关键词】 论文,学术;医学;期刊
医学论文是作者科研成果的总结,凝聚着作者辛勤的劳动,是智慧的结晶 。但是不少作者对如何有效的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够重视,对期刊性质也不够了解,结果 往往将科研成果在一些缺乏影响力的刊物上,甚至是非法期刊,导致科研成果未能有效 得到、推广,也给自己的科研成果鉴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笔者在工作中常常与 各种医学期刊打交道,对我国医学学术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有着 自己的一些体会,现就论文投稿的价值取向探讨如下。
1了解期刊特点
1.1识别非法期刊特点 非法期刊简单的说,是指违反国家、地区新闻出版 条例、法规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扫黄打非办先后公布了数批非法假冒期刊,这些非 法期刊以医学类占较大比例。非法期刊[1]往往具有录用率高、发表 快、不能开具正规发票等特点。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条例》中的相关原 则,非法期刊大致有以下几种。
1.1.1境外期刊 国内出版的非法境外期刊主要来自香港,其主办单位有“ 中华XX学会”、“国际XX出版集团”、“中华国际XX会”等。它们在香港注册,却主 要在大陆地区非法征稿、 出版。这类期刊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影响力,专门以有偿发表为目的。
1.1.2刊号严重错误或杜撰刊号的期刊 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必须同时具备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二者缺一即可判断为非法期刊 。非法期刊的2种刊号往往都是杜撰出来的。
1.1.3合法期刊制造的非法期刊 这主要是指正规期刊在正刊之外办的增刊 、专刊、专辑等。《期刊出版管理条例》三十四条规定:一种期刊每年可出版2期增刊,但 必须获得许可 和增刊准印号,其开本必须和正刊一致,并且要在封面上标明“增刊”字样。但是,不少合 法期刊每年都出数本增刊,增刊规模远超正刊,比正刊厚得多,且往往未获得增刊许可证。 增刊发表的论文与正刊相比,往往质量不高,多不被评审机构认同。
1.1.4非学术期刊办的学术版 例如科普杂志办的学术版。这类刊物以有偿 发表为主,但往往没有得到期刊主管部门的批准,而是悄悄办的额外期刊,也不随原刊一 同发行,其目的是向的作者收取版面费。这类期刊也属于非法期刊。
1.2投稿基本对象:核心期刊
1.2.1国内核心期刊 在医学界,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是指北京大学图 书馆研制的“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与国家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中的相关期刊[2]。前者每4 a评选1次,有效期为4 a,2004年版 共评出医学类核心期刊222种。但不收录非中文版的医学期刊。后者每3 a评选1次,有效期 3 a,期刊的语言不限。两者既有一定重复性,又有互补性,结合使用,就基本囊括了国内 较权威的医学期刊。核心期刊是作者投稿最主要的对象,其目录网上容易检索,作者按照核 心期刊目录寻找投稿对象,可以有效避免非法期刊的发表,并保证成果的有效。
1.2.2国外核心期刊 医学类的国外核心期刊主要是指进入 了《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Medline)的期刊[3-4]。包括国外 期刊以及部分英文版的国内期刊,其权威性往往要比国内核心期刊评价机构评出的核心期刊 强得多。
2期刊性质与投稿优先原则
2.1国外期刊与国内期刊的选择
2.1.1国外期刊 国外期刊主要以英文形式出现,在这类期刊上有助于研 究成果的国际交流,而且国外期刊不少都是SCI,Medline等著名检索源期刊,国内作者向它 们投稿也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国外期刊的优势还体现在出版周期相对国 内期刊短、影响因子高等[5-6]。快速发表无疑有助于论文中科研成果的及时 与著作权的保护 。国外期刊自然属于境外期刊,大都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发行,但是由于其期刊收录于 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国际影响力大,所以国内是认同的。让自己的论文产生国际影响力是每 个科技作者所追求的,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的发表往往是对作者科研成果最好的肯定。
2.1.2国内期刊 国内期刊以中文为主,其影响范围通常是国内。一些在国 内领先的成果或不便于翻译成外文的论文往往都选在国内期刊发表;国内期刊出版周期往 往较长,尤其是双月刊、季刊等。但不少期刊的英文摘要是被国际一些知名数据库收录,也 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一些国内出版的英文版医学期刊,如《中华医学杂 志》英文版、《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等就被SCI收录,同样具有很好的国际影响力。
2.2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期刊的选择
2.2.1同等级别下的优先原则 综合性医学期刊和专业性强的期刊在同是核心期刊 的情况下,优先的原则为:首先比较二者的影响因子,如综合期刊影响因子明显高于专业期 刊,则选择综合期刊发表;如综合期刊影响因子较专业期刊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不如专业 期刊的,则优先选择专业期刊发表;如二者都不是核心期刊,则专业期刊优先。
2.2.2不同级别下优先原则 如综合期刊是核心期刊,而专业期刊不是核心 期刊,其优先原则为:一般论文选择综合期刊发表,如是课题来源的论文,因涉及成果的鉴 定,专业期刊的发表将使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故可考虑专业期刊优先。
2.3不同管属范围期刊的选择
2.3.1期刊的管属划分 随着核心期刊概念的提出和广泛运用,学术期刊已经没有 区分国家级和省级的必要了。以期刊的管属范围来看,可以分为:(1)由国家政府主管、主 办, 或是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2)由省级政府或学会、协会主管、主办的期刊,刊名 常带有所在地的地名。
2.3.2优先原则 (1)进入国际数据库者优先。如论文有英文摘要,则有必 要考虑这点,以增加论文国际影响力的机会。国际数据库通常是指《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 (CA)、荷兰《医学文摘库》(EM)等。(2)办刊质量的优先。被选期刊如都未进入国际数据 库的,选择时可以从期刊创办时间、期刊出版周期、费用、期刊装帧印刷质量、被 国内数据库收录情况等方面考虑,办刊质量高者具优先权。
2.4其他优先原则
2.4.1发表费用少者优先 不同期刊收费标准不一样,本着节省科研经费的原则, 作者宜优先选择没有审稿费、发表费用低廉的期刊。目前,免费的期刊很少,大都 是 要收取版面费的,但是仍有一些医学学术期刊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的。还有不少期刊 是免收作者审稿费的。
2.4.2本行业主办的期刊优先 例如作者为某学会的会员、委员的,投本 学会的期刊往往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中华医学会的会员在投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 时享有审稿费减半的优惠;《人民军医》杂志规定不向部队、武警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等;还 有期刊协办单位作者的稿件往往具有优先发表的权利。
2.4.3基金论文优先原则 更多的期刊很欢迎各种基金论文,规定省部级、 国家级课题论文具有各种优先发表权,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发表。所以,凡属课题论文 的可以向一些高质量的期刊投送。
2.4.4发表周期优先原则 作者投稿时了解期刊的发表周期是一个非常关键 的环节。国内期刊的发表周期一般顺序为周刊
总之,医学论文作者应重视论文的发表质量,明确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掌握丰富的 期刊情报信息,对于提高的有效性、科学性意义重大。
3参考文献
[1]蔡封俊,阳腾霞.浅谈合法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 (1):26.
[2]戴龙基,蔡蓉华.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3): 207.
[3]钱荣贵.国外“核心期刊”的理论源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52.
[4]李雷.国外部分科技类核心期刊筛选简介.高能量密度物理,2006(1):30.
[5]张斌,吴立武.我国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医学论文现状分析.医学情报工作,2001,2 2(4):14.
1“文献讨论讲座”的由来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国外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为雏形,结合具体实情组织的集合研究生定期探讨前沿期刊和文献的讨论讲座。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最早是由一群医学工作者发起的定期聚会,其目的是严苛评论最新发表的有关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科学论文。后来英国外科医生威廉·奥斯勒爵士以“给那些订阅不起的读者购买并传布医学期刊”[2]为宗旨于1875年在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期刊联谊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期刊联谊会”被定义为一种教育性质的研讨会,即由一特定人群定期在一起组织讨论近期发表的文献。其通常是围绕一个与临床或基础试验研究相关的特定主题,主要目标是促进某个特定领域的回顾性研究或讨论当前的研究工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可能性[3]。现代医学教育中,这种方法又被改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是欧美大学常用的一种学术交流和教育手段。
2“文献讨论讲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流程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研究生为中心,其目的主要是发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其语言表达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对相关研究的兴趣并加深了解。讲座一般两周举行一次,由所有口腔修复科导师及研究生参加,也可有本科生、临床医师、主要研究者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每期轮流由不同的研究生作为主题或文献报告人,报告由教学秘书整理记录,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最后评价并总结。主讲研究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兴趣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以PPT形式与大家分享讨论,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讲座应尽量安排在人员均可以参加的时间段和地点,时间一般是40-80分钟;主讲研究生应将提前一周准备的讨论文献资料发放给参与人员,以确保会议时每个参加人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同时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下面即是讲座的基本流程:第一,主讲人介绍(5-10分钟):由主讲人简单的自我介绍,宣布本次的讨论主题,并概要地简述所涉主题的基本内容;第二,主讲人宣讲(20-30分钟):报告人首先对本次讨论主题的研究意义和角度进行阐述,然后按照文献内容,依次陈述文献相关背景,讲解研究设计、实验方法,结果及结论等;第三,发表观点、参与讨论(20-30分钟):待主讲人陈述完相关内容后,一般组织参与者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文献的前言或问题陈述是否清晰?所选题材是否与临床密切相关?②文献所研究问题或假说是否清楚?文献回顾是否全面且具说服力?是否支持研究目的和问题?③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和样本的特征?所用的统计方法是否合理?④所得结果否真实可靠,讨论是否全面?所得结论能否应用于各种情况或人群?当然,参与者可对文献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评价,也可对主讲人的陈述方式方法提出个人意见,主讲人可同时进行解释和补充。第四,总结(5-10分钟):由导师或科室年资较高的医师对主讲人的报告和参与者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和总结,同时对本次讨论文献的知识点、关键点及疑难点作简要陈述与引导;并对报告人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PPT制作等进行全面总结。
3“文献讨论讲座”的必要性
定期组织、带领科内研究生进行“文献讨论讲座”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口腔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尽快熟悉新的学科领域。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讨论技巧、批判性评价技巧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4-5]。就宏观方面说,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其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疗人才和发展学科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口腔医学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以适应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发展。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导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基础实验的研究不能及时应用于临床,甚至是对临床无意义的研究,或者只是一味的照搬国外的科研思维,毫无创新意识。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育模式,搭建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真正实现基础为临床服务,临床为基础导航。现阶段大多数研究生都觉得事基础研究枯燥乏味,不愿从事基础课题的研究,更不用说发现和创造新的科研思维了。而“文献讨论讲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相关课题的兴趣,督促学生对该学科邻域进行科技查新,通过讨论不同的参与者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不同的经验与思想交叉传递,常形成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微观方面说,通过“文献讨论讲座”的锻炼,参与者可通过对话和辩论,接纳吸收不同的观点,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认知体系,以达到共同进步,这都符合了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和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研究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统筹和机变能力。在讲座中,学生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体现了团队交流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对普遍的客观知识灌输,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使学习结论具有同步性和同一性,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局限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和研究热情,还可能阻碍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创新[6];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缺乏开拓和创新的精神,导致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而“文献讨论讲座”的教学方式对于扩大研究生知识范围、活跃其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从而为其以后撰写类似学术报告和主持会议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种讲座讨论的形式,更加有助于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全面认识,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科研思路能力的提高,对整个课题小组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4讨论
1.借着临床教学的机会,在科主任的指导下,联合科内参与教学的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份问卷,共20项问题,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现代医学和现代社会的认知程度。如对于我国医疗水平现状的评价,如何在医疗行为中尽可能发挥最大限度的能力,如何规避医疗风险等。第二部分关于医德医风。如对于红包的态度,救死扶伤精神如何体现,是否乐于救助弱势人群,如何看待现代医患关系等。第三部分关于教育阶段的观点和需求。如对PBL教学、启发式教育的看法,是否更愿意接受教育改革,如何理论联系实践来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第四部分是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是否认定了将来成为医生,有无其他相关职业的愿望,是否涉猎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等。第五部分是让学生主动的表示他们对于心目中理想老师,理想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样本课、精品课的精华所在。观察指标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习阶段能力考核成绩进行分别的比较分析,从而评价教学方法不同对学生能力的影响。评价方法在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按照分数段进行分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比对分析。分为85+优秀,70~84良好,60~69及格,60-不及格4等。
2.临床实习阶段:在一名带教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纲要求的所有实习科目的教学实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接触患者,做些常规的检查和操作。最后选取3个项目进行考核:病史采集;典型COPD或哮喘患者的治疗计划与原则,包括常用药物的选择,病例分析题,给出一个典型病例,运用所学内容完成诊断,鉴别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等等。试验组和对照组题目相同,考核采用闭卷方式,严格禁止交流与抄袭,有标准答案,3位批卷人进行,回避了中间的人为误差。问卷结果从学生问卷的结果来看,共同的体现了对教学新方法、新模式的认同和需求,学生能从现实出发来看待现代医学和社会。身为医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医学生和未来医生的素养和条件。具有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精神,具有医德医风的基本修养。能用改革的观点看社会,看未来。虽然大多数学生认定了医生这一行业,不过也不乏有些同学眼光放得更长远,选择了相关职业,如律师,医疗器械研发,药物研发等其他具有远大前途的行业作为目标,都是值得赞同的。但由于尚未走出校园,未真正接触社会,对社会美好方面看得过多,而忽略了其中的坎坷和困难,有时候的想法不免有点理想化。这也正需要加强现代医学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符合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讨论
1.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模式的改变及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培养同时具备良好医学功底,高尚医德修养,主观积极求索能力,灵活全面的逻辑能力的医学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因此改革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古老的教学方向成了医学工作者和教师们不断需要加强的任务。现代医学需要具有现代医学观点和认识的医学生。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临床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对此模式都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和适应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需积累丰富的临床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每次授课必须精心设计,用心准备,谈吐幽默机智,从而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学生在听课前需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网络信息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带着问题来听课,学生主动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启发者,教与学互为平等,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的临床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将来整合教学模块进行试验性研究。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临床思维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才是现代高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固有模式,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于教材、参考书和网络,增强学习的兴趣、动手动脑的愿望、加深对解决问题的渴望,而达到加强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在临床教学中根据学生在实际病例的讨论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启发,最终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完成教学任务。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而不是片面、独立的一种疾病。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主动思考,如何去独立解决问题才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抽象枯燥模拟功能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灵活性,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好比一本趣味盎然的好书,开篇就该引起读者的兴趣。
课上,巧妙成功的开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由被动变主动,畅游课堂,学习新知识。
例如,我在上一节数学归纳法的课时,我可以让学生先看看电脑投影机上的先后出现的几张扑克牌:红桃2,红桃3,红桃4……然后盖住一张牌让学生猜它是什么牌,学生马上有很多猜是红桃5,当我用鼠标点开这张牌时发现它是张牌确实是红桃5,他们很开心,然后我盖住一张牌让学生猜它是什么牌,学生马上有很多猜是红桃6,而当我用鼠标点开这张牌时,同学们发现它是一张黑桃Q,这时我及时由不完全归纳法的不足引入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就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使我这堂课上得很活跃。
二、变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在课堂上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比如我在讲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时,我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多米若骨牌倒下的动画,然后让同学们归纳出要所有的骨牌倒下,骨牌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学生们归纳出:第一,要第一张牌倒下;第二,要每张牌倒下后它后面的牌一定能倒下。这时我就归纳出证明中的关键两步:第一,当n=n0(例如n=1或n=2等)时结论正确;第二,假设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然后让学生对比着两者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及其在证明中运用两步走的方法的原因,再通过几个实例练习后,让学生通过一个直观的动画深刻理解了数学归纳法这个较抽象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
传统的数学授课中,由于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少,而数学概念抽象而枯燥,学生接受的刺激单调,呆板,往往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容量当然就小。利用CAI的先进技术,课堂教学就可以变得生动活泼。
首先,计算机的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具有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我们在分析数学概念时,可设计一些与概念相关的情境,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考查,学生就可以全方位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重点内容突出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便于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图像变换的教学时,通过几何画板生动的动画功能演示出y=sinx变换成图像的相位、周期、振幅的变化的全过程,变课本上死板的画面为栩栩如生的动画,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中运用CAI手段,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上高三数学复习课时,因为很多知识都是学习过了,所以学生主要需要的就是大量地做练习,这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省许多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形象的图形及动画使得解题过程更易理解,从而节省了讲解题目的时间,最终可以使得一节课的题目容量大大增加。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能力
初高中议论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首先很有必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中,列提纲是首先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清晰的列出提纲后会让学生的写作思路非常明确,写作的方向、内容也会更为具体。然而,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很少会主动列提纲,教师也不会特定的训练学生的这方面技能。这使得很多高中生在刚刚入学时对于列提纲几乎一无所知,议论文写作时的障碍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基本状况,要结合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的一些不足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尤其是要给学生讲授列提纲的一般方法与思路,让学生掌握列提纲的技巧,这是议论文教学中首先需要落实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的一个重要教学方面。
很多高中生作文的条理不清,写作思路不明,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学生习作前没有作出合理的安排,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后说,习作者对此未能作充分的考虑;二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薄弱,不善于组织安排习作的层次结构。对于这两种状况,有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加强对于学生列提纲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将说理内容层次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清晰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的训练,教师可指点学生思维条理化的基本形式,或从浅到深,或从易到难,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现象到本质。只有在明确的提纲的指引下,学生的文本写作才会规范有序的展开,有了提纲后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对于如何找准论点、提供论据等学生也会有更好的把握。训练学生列提纲的能力是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完善的一个问题,学生只有具备娴熟的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质量才会有所保障。
2、让学生的逻辑更加清晰
初中时期学生已经一定程度接触过议论文,但是,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文本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与掌握。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议论文可以说是绝对的主流,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会选用的一种文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等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在所有这些教学目标的实践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清晰性,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并不会对于这一点有过多的强调,大部分学生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进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后,训练学生逻辑的清晰性却是一个根本要求,这既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的差异,也是二者间需要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方面。
对于还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议论文写作时经常会产生一些典型问题。比如,以下是学生以《勤学》为题展开的习作的一个片段:“勤学就需勤问,因为只有问,才能发现问题,也才有可能把不懂的问题理解清楚。如果有了问题不敢于发问,或者不善于发问,那么,许多疑难问题就越积越多,最后象一团乱麻无法理清。这样显然对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问,敢于发问,努力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勤学必须勤问”,文章应在“勤问”这一点上做文章,但习作者却置“勤”而不顾,大谈“问”的重要性,这样,“勤”这个写作主题就被忽略,文章的逻辑也产生了明显问题。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类似问题的范例还有很多。教师在抓到学生的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要加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弥补学生在思维上的漏洞,让学生写出更为优质的议论文。
3、让学生掌握分析说理的方式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为基础,囊括“杂医”、“大方脉”等医学内容的医疗科,这一该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不仅汲取了历代医学的医疗经验,并且有效的实现了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这也使得其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医研究发展至今,中医内科学作为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从病种角度进行分析,当代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内伤病和外感染两大类病种的医疗,其中内伤病包括气血津液病和脏腑经络病等,这一类病情的医疗主要依赖于气血津液、经络和脏腑等器官中的病理和生理现象进行辩证论治。而内科病中的外感染病类别则主要为温病,伤寒等热性病,这类病种医疗的开展则要以卫气营血、六经以及三焦等的病理、生理进行指导并加以论治。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病种范围的广阔,使得其在医疗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研究专业,专业所囊括的不同类型和系统疾病的研究,都为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开展创设了极为便利的前提条件。
2现代西医发展概况探究
现代西医即近代和现代医学,是区别于中国传统旧医而产生的新式医学。在现代西医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医生首先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嗅诊等方式,或利用听诊器,体温表和叩诊锤等工具进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再以诊断结果为基础,借助先进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治疗,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从发展历史角度进行分析,西医的发展要追溯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多名医学家的研究与探索为其赋予了实验医学的又一医学内涵,而这也为西医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西医科学研究中实验的逐渐兴起,高精度、多功能的医学实验仪器应运而生,这把人们的对西医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知水平。发展至今,现代西医的诊断治疗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对医药企业的投资数量也在日渐增加,而这都有力促进了现代西医与科学研究间的交融并进,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创收提供了必要前提。在现代西医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的规划建设逐渐形成了监视仪器记录病人生理指标,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案记录,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开展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综合治疗机制,这都是西医发展为我国医学研究应用带来的重大贡献。
3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探究
3.1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桥梁作用分析
我国中医内科学的开展是以承接中医和现代西医临床治疗为导向的,而由于中医内科学自身被囊括在中医医学治疗的范畴内,所以其与现代西医的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的关系可知,中医内科学起着中医基础和西医临床衔接的桥梁作用,这也是中医基础病理融入西医临床实践的有效保障。在中医内科学的桥梁作用下,中医科学中的病因病机,辩证规律等都能够与现代西医治疗中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症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医护人员和医学研究者得以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开展更为深入的医学探究,进而提高我国的中西医学诊疗技术水平。
3.2现代西医治疗中中医内科学重要任务探析
随着现代医学领域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发展的推进,中医内科学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要,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展更是对中医内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医学教育开展的背景下,现代西医治疗和中医内科学的结合与发展中,中医内科学所承担的首要任务即临床实践研究与教学开展。为更加有力的促进中医内科学和现代西医的结合发展,中医内科学所负责的任务要求医学工作者要注重对自身基础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并且能够进一步完善现代医学教育,使得现代西医的临床医学开展不仅能够稳定顺利的进行,还能够整体提升我国的现代西医教育水平,为今后我国的医学研究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在现代西医和中医内科学的结合发展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研究与教师开展任务可以在巩固中医内科学桥梁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现代西医诊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这对于我国医学领域科研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形成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的。
3.3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为实现中医内科学和现代西医的有机结合,要首先注重对我国中医内科理论的进一步强化。作为中医医疗开展的主干,中医内科理论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的强化不仅能够突出我国医学发展中“中西结合”的发展特点,还能够有效保持我国中医医学的发展特色,使我国的医学研究与发展能够在稳固的医学基础上得以有效实实施。其次,现代西医与中医内科学的结合还要注重对临床医学的实践与探究。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医学中的实践认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两类型医学的融合中临床实践对医学基础巩固和医疗技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临床医学研究的开展也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医学教育也逐渐成为了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
4结束语
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机械化,主要体现在:
①阅读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可是随着中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课外知识面显得极其重要。中考阅读理解考试的文章均来自课外,可以说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课形同虚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也缺乏严格要求;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往往也是点到为止,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十分的狭窄,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②阅读教学方式的呆板性,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的设定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一问一答呆板的“牵牛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明晰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预设了教学效果的生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段(7-9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12项具体的阅读目标要求,其中第四条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第七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火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更加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更能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2.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人性化
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人文性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成果。近20年来的阅读模式总体上发生了三次大的发展变化:“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训练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示范—训练模式”“以语感为中心的感悟—积累模式”这些语文阅读方式的变化逐步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尤其是在当今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学技艺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带来了新气象、新理念。在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下,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我的各种感官,主动积极的加入阅读学习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化
关键词:现代主义 设计 关系
一、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艺术家和设计师分合
在现代主义阶段,有一社会分工的存在,艺术家和设计师分属不同的职业,二者是有区分的。但,由于学科的交叉性现象和职业的自由选择性,艺术家从事设计,设计师从事艺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艺术家对设计的贡献,设计师对艺术的鉴赏,因而出现了十分复杂的情况。艺术家和设计师有所交叉,有所影响,这是二者合的体现。所以,二者有分有合,是一个复杂的共同影响的状况。
(二)形式化因素上的一致
艺术发展到现代,风格开始从古典写实过渡到现代抽象,重视于对食物外形具象描绘的手法让位于对作者的内心和外界世界感受的具象非具象手法。就现代设计而言,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机器批量生产要求的标准化、统一化,客观上需要其产品形式和结构的尽量简洁而精炼,所以出现了设计简洁的艺术化外形和精炼的产品结构。其实,这一结果的出现是由于时代所带来的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兴起而引发的。可以说,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设计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需求形式趋向于简洁化。而相应时代潮流变化的艺术也出现了抽象化、几何形式化的趋势,这种抽象几何化的艺术形式刚好与设计简洁化的要求合拍,走向了共同的形式结合,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三)互为影响与会合
艺术性的审美观念向设计性的审美观念转变。现代主义时期,艺术的审美观与传统相比发生很大变化,从传统的“模仿”向抽象与移情为特征的“表现”发展。绘画性的语言被要求具备逻辑语言所具有的共样性质,即一致性和完备性。模仿的内在含义是忠实于自然事物,表现则意味着自然事物之独立性的丧失,意味着主体通过形式构成而将内在之不可呈现出来的东西显示出来。绘画性的再现性向分析性转化,这一点又巧妙地为设计所用。这种观念支配着艺术家们设计创作,使其在设计中注重设计形式感,并赋予这种现代形式以新的理念。现代主义之前,不管是设计还是艺术,均重视装饰性;现代主义时期,工业化机械大生产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人们开始觉得机械是一种工业时代美的标志,设计和艺术分别出现了“功能决定形式”和歌颂机器文明的未来主义、先锋派等流派,虽然出现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在标志着装饰性语言向功能性语言过渡这点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现代设计和艺术也达成了形式上、结构上的统一。
二、艺术与哲学
(一)哲学是艺术的思想根源
西方现代哲学在本体论上,大多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认识论上大多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在人生哲学上大多具有悲观主义色彩。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没有西方现代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所谓西方现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与后现代为西方现代艺术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论根据,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现代艺术在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其中一些艺术技巧和手法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艺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但是,现代艺术常常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否定和排斥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一些艺术主张推向极端,使得作品怪诞离奇、隐晦费解、抽象混乱,有时达到了极端荒谬的程度。从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看,现代派艺术又用艺术的方式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各流派的思想。有一定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就会有相应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
(二)艺术是哲学思考世界的重要途径
艺术同时是哲学家审视世界、思考社会、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哲学和宗教一样属于系统的、理论的逻辑意识体系,哲学家的作品同样需要艺术,否则再精妙的理论也会显得枯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思想基础,除了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之外,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海德格尔生存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都对其产生和发展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艺术与文学
就文学的现代主义而言,它表现为文学从既成的准则、传统、常规中的解脱,它是观察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的新方式,是表现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尝试(有些是卓有成就的)”。这个解释突出地表明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性,那就是对传统的反叛和刻意地求新。
(一)从属关系
文学是一门艺术,但艺术绝不仅仅是文学。如果说艺术是一条宽广长流的大河,那么文学就是其中的一条分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文学就是语言文化的艺术,扮演着艺术生活的主角,艺术的产生往往就需要坚实的文学做基础。但艺术不仅仅是文学,它却包含广泛,我的个人理解就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与事物都是艺术。艺术本身就包含褒义,它可以说是人们精神和思想上的一种向往,是用行为和行动去美化一种事物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和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保尔・苏利约.理性的美[M].1904
1.1血压升高和高血压
SIP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并有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脉压小的特点。有人指出,入院时80%的中风患者血压明显增高,中风患者与儿茶酚胺升高有关。但随后2周血压下降。引起患者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一个血管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二是不恰当的降压治疗。早期血压下降原因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血压下降后致的机制可能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狭窄端血流灌注下降,在侧枝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死。虽然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就增加,特别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加重了半暗带区的缺血,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
高血压病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基本病因,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是各类中风的危险因素。中风的危险度与血压高度呈线性关系。有高血压史者脑卒中危险增高13~24倍。控制舒张压(和收缩压)可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1.2糖尿病和血糖升高
高血糖,一是过去有糖尿病,二是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高渗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对脑梗死有更大的影响。研究报告指出,糖尿病的进展增加了19倍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高血糖可通过多种方式加重脑损害:
1)高血糖可以使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的显着增加,导致线粒体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大脑组织的葡萄糖浓度被高血糖增加,使缺血局部无氧酵解增加,进一步提高脑组织内乳酸堆积,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增加局部脑缺血坏死。
3)脑梗死患者的脑水肿症状被加重。
4)脑血流,血脑屏障的损害被减少,促进出血转化作用。
5)可以增加内皮功能受损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减少血管扩张物质释放更多的粘附分子表达,增加血管壁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造成大量微血管损伤,局部脑血流和氧气供应的进一步恶化[7]。
6)可导致高血粘度,造成弥漫性血管疾病,高渗高代谢率,干扰局部血液流量及侧支循环畅通,影响梗死面积的恢复。
糖尿病和血糖升高为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1项随访22年的前瞻性研究,缺血性卒中校正年龄的相对危险度在血糖正常高值、无症状高血糖(≥225mg/dl)、已知糖尿病3组分别为1.32、1.86和2.72。中风急性期高血糖加重脑损害和增高死亡率。SIP患者常有高血糖,原因包括: 1、既往糖尿病史。糖尿病能够导致或加重脑梗死。 2、应激性血糖升高。随着脑卒中进展的发展,早期高血糖症状,尤其应激性血糖升高,半暗带组织存活逐渐减少,而脑损伤被加重,究其原因,可能与缺血区糖无氧酵解的增加,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因为乳酸堆积的原因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关。通过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自由基形成,干扰细胞内信号传递和激活核酸内切酶等途径,酸中毒加重脑损伤的症状,这些毒性反应在半暗带尤为明显。
1.3感染与发热
在脑梗死后最初24 h内的高热,即使是体温轻微的增高,通常认为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提示因素。Csatillo等研究显示若体温每升高l℃,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度增高82倍。动物实验表明,当体温达到47℃,脑梗死体积增大3倍。
刘洪波等研究显示进展性卒中患者发生感染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01),由此提示感染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徐静红等研究显示进展性脑卒中与肺部感染有明显关系。肺部感染是由于颅内压增高,脑缺氧损害下丘脑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结构被破坏,进入肺间质等离子体然后进入肺部的气体交换,引起肺水肿,肺充血,其中细菌容易繁殖,导致患肺炎的几率增加。中风病人常有吞咽困难,呛咳,后由易引起肺部感染的急性发作。对于中风后出现发烧的原因:1、感染。之前最近发生的感染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12]。2、中风本身可引起体温升高。温度的增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增加8.2倍相对危险性。高温可加剧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最初24小时的体温开始升高可以大大加重脑损伤,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
1.4高血脂
由于高血脂可以增加血液黏度,减少白血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小板聚集,使血流缓慢,血管阻力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高脂血症,急性脑血管疾病,大量饮酒,长期使用避孕药具使血粘度增高。高血粘度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白血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血液流变学的进一步恶化,增加缺血情况。低浓度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恶化中风的危险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g/dl将导致中风的迅速发展,且以损害前循环动脉系统为主。还有研究发现进展行卒中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含铁蛋白含量高于非进展性卒中。
1.5血液中的高纤维蛋白原高会引起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促进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导致形成血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可引起高红血细胞凝集,血流缓慢,促进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导致血流变学的进一步恶化,增加缺血。
1.6动脉狭窄
约91%的SIP存在脑动脉的闭塞。尤其是大脑中动脉(MCA)开始在分支或主干狭窄的一部分,通常表明对中风的进展的可能性。黎东梅SIP和其他39例患者的观察与CT,MRI显示脑梗塞呈不规则片状皮质或皮质下病变,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主要分支。在成像大血管闭塞往往是侧脑室旁梗死或分水岭梗死表现,前者往往误诊为小血管疾病,而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法,如服用血管扩张药物降压治疗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