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小学课堂常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堂常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课堂常规

第1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如果问起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科学绝课绝对可以评为前三甲,可是一旦科学老师真正进入课堂上课的时候,却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科学探究,甚至与我们想象中的“小科学家”、“小探索者”大相径庭,取而代之的是哄吵、无序的课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复原科学课的本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年级抓起,让学生逐步熟悉科学课上课流程,加强课堂纪律训练,形成常规化。小学科学课堂与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艺术等不同,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环节,如讨论、观察、实验、汇报、展示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对的要求:

1 发言环节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会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畅所欲言,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不少同学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同学,一旦心中有了答案,便抑制不住心中的冲动,立马脱口而出,而忘记了要先举手经允许后才能发言,这样虽然形成了很“热闹”的课堂场面,但是如果长期如此,那么学生会在科学课上养成不举手便在课堂上大声回答的习惯,如果碰上相对调皮的学生,有时候为了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还会大声喊出与问题无关的答案,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一下子都被吸引过去了,打断了原本的思维,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养成先举手经允许后才回答的习惯。其实只要课堂时间允许,一般学生的意见都会被听见的,如果课堂时间实在有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让我们将机会留给更少发言的同学吧,一旦学生发现发言机会还是相对公平的,一般也不会出现哄吵的局面了。

有时候学生对课上老师所谈到的问题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上到如蚂蚁、蚕、金鱼等小动物的课的时候,学生心中会有很多的疑问,可是课堂时间又不允许老师一一解答,或者本身老师有时候都不确定答案是什么,那么笔者就会让学生先将他们想提出的问题写在科学记录本上,然后老师课后搜集学生的问题并将答案回答在他们的记录本上,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书本知识。

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四、五年级课堂上,当一位同学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或者还没说完整,底下难免就有几位“心急”的同学马上站起来打断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喊:“你说的不对,应该是….”。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不能粗鲁地说:“你坐下”,这样一下子就浇灭了这位同学质疑的火苗。要知道敢于质疑也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老师应该亲切地和这位同学说“请你让他先说完好吗?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也要经常告诉学生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样学生就会一边耐心地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一边思考自己的答案了。

2 观察环节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已经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有用眼睛看、有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尝,那么老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各种观察的正确方法,如闻要用扇闻等之外,还要经常提醒同学,除非老师允许,否则不轻易使用用嘴巴尝的这种观察方法,比如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我们要求学生先观察盐、糖的晶体,经常有同学直接用手粘起一口糖往嘴里塞;在上《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中,在让学生观察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有学生会直接去尝生的马铃薯,这都是很不卫生的;再比如《校园生物大搜查》一课中,学生在校园里搜寻小动物时,有的同学会直接用手去抓校园里的小昆虫,这既不卫生又很危险,因此一定要在学生观察活动前反复强调,用手摸和用嘴尝这两种观察方法的危险性。

3 实验方案设计环节

这个环节我们经常会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的观察任务,或已知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高年段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个小组6个人,经常只有3、4位同学在讨论,其他同学在讲话、或者在做其他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即每次在实验记录单中,附加上小组互评表,这样老师就能了解学生在每次实验中的参与度如何,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错、监督。

4 实验环节

科学课最难就在于一堂课中既要“放”又要“收”,课堂秩序就比较难控制,实验环节一般都在5-10分钟,是一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这节课能否得出科学概念。然而如何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提高实验的有效性,这是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经常看到有的小组都已经快做完实验了,有的小组捣腾了半天才开始做实验。学生一做起实验来,教室就会像菜市场一样,学生好像憋了很久一样,讲话也很大声,动作也很重,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趁火打劫,在一旁打闹的,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实验声音太吵闹,就要立即将实验停下,整顿课堂,等安静再继续实验,虽然有时候这样会很浪费时间,而且效果在短期内可能也不明显,但是长期的训练还是必要的。因为实验是最能让学生发挥探究精神的环节,较为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思考、总结实验现象及背后隐含的规律,而且如果实验秩序井然,也比较有利于保证实验器材的使用,降低损坏率。

5 汇报展示环节

第2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一、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常规习惯

学习常规的培养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得当,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对于自己的说教意味很强,容易抹杀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学习常规培养时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引导模式很重要。教师可以尝试以游戏为依托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让学生了解音乐课堂上应当如何更好地适应与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教师的各种要求要如何完成。教师可以设计那些能够多人、最好是可以全班参与的游戏类型。学生在一同融入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音乐课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实现良好整体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时,教师可以在游戏中指出学生的一些典型问题,尤其是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会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慢慢纠正这些问题,养成更好的学习常规习惯。

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个音乐小游戏,教师和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扮作赶鸭子的老爷爷,学生们扮演小鸭子,小鸭子跟着赶鸭子老爷爷去散步。当学生在游戏中出现合不上音乐节拍或者边走边大声说话等现象时,教师便以“老爷爷”的语气,通过“哪只小鸭子没有跟上啊?”“爷爷可不喜欢不乖的小鸭子哟?”等游戏中的台词,提醒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在听音乐做动作时,就可以养成做动作时保持安静,跟上节拍等学习常规了。这是一个非常灵活且效用十分明显的教学过程,游戏的形式学生不仅融入程度高,大家在游戏中也能迅速获知教师的指导和意思,会意识到应当有怎样的行为方式,对于不良的行为模式也会积极加以改善。从兴趣着手来进行学习常规的培养,这是最适宜小学低段学生的行为指导模式,会让学生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将常规教育和教学活动相融合

常规教育最好是有相应的教学培养依托,教师单纯地对学生提要求,或者是以口头形式进行常规习惯的讲述,学生很难产生了解兴趣,对于这些内容也无法形成印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比如,还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来融入对于低段学生的学习常规培养,借助有意思的学习活动的展开过程中一点点融入对于学生的常规教育。尤其是可以结合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典型问题对于学生有所指导,并且督促学生进行积极改正。这样的教学形式效果会十分明显,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轻松直接,这种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常规的培养。

有很多适宜小学低段学生展开的课堂学习活动,并且?@些活动都可以很好地和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相结合。比如,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简笔画、歌表演、看课件、搞合奏等都是既能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又能穿插大量常规要求的互动活动。比如,在《小乌鸦爱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Flash动画,利用多媒体展现“喂食”、“相聚”、“庆祝”等场景,在此过程中融入静听的学习常规培养。活动的过程学生通常都会注意力非常集中,将很多常规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活动中,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并且可以在活动中及时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加以纠正,起到的教学效果会更为显著。

三、在常规教育中体现学生主体性

第3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性

一、做好课前准备,规范体育队列

首先,鉴于小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普遍较差,体育教师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且指导学生仔细看课程表,弄清每周有几节体育课时及具体时间,要求学生着宽松的衣服和运动鞋,为体育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以规范队列作为体育课堂的重要开端,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尤其体现在对低年级学生的管理。教师可精心设计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完成队列常规训练,以使学生保持统一的集合站队。

以二年级体育教学为例,某教师先讲述了自己在军训期间紧急集合中的趣事,旨在告诉小学生在列队时应做到静、齐、快;然后,该教师组织了“抓手指”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先将手放平,使自己的食指最尖端顶着手掌的中心位置,当听到体育教师的指令后立即抓手指。教师亲自示范具体步骤,帮助小学生准确把握游戏规则;随后,该教师让选定的体育委员检查全班学生的着装,以四列横队为基础队形,准确报告人数,并喊出“立正”、“稍息”、“集合”、“解散”等常规口令,重点观察学生是否抬头挺胸、腿是否伸直,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确保体育队列整齐一致;最后,体育教师应注重各项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在列横队或纵队过程中,须强调排头的重要作用,要求各排其他学生找好间距,向排头的学生看齐。

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后,教师可根据各排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各组反复练习诸多项目,后对各组整队情况进行评比,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增加彼此的熟悉度。

二、强化听课能力,鼓励超越自我

小学体育教学场地多设于室外,此为“大教室”或“大课堂”,通常供几个班级共同使用。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至于整个体育课堂变成自由活动课,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尤其是阴雨天气,不适合室外活动,室内体育课堂则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应狠抓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强化自身听课能力,以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教师在狠抓课堂纪律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小学生较强的模仿能力,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平时成绩,亲自示范具有针对性的动作,使抽象的动作口令更加直观,鼓励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超越自我。

某教师在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基于学生在上节体育课中跳、跑、体操及投掷情况,该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内畅谈自身锻炼情况,认清各项锻炼对身体的重要作用。课前,体育教师须执行课堂常规,检查班级情况,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提出“大家认为跳、跑、体操及投掷有哪些重要作用?”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图表内容,认真思考该问题后举手作答;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填空题及判断题,并示范乒乓球的具体操作动作,指导学生跟随口令完成左推右攻、正手攻球、推挡、并步练习等动作,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学生锻炼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引入一系列课堂游戏,譬如“支援前线”、“迎面接力”等,可有效调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体育课堂,且强化了学生的跳跃及奔跑能力。教在设置游戏时,应遵循以人文本的教学原则,将体育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团结协作,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养成10秒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缓慢渗透“10秒教学法”,让学生在听到口令后10秒钟之内做出反应,以免学生精力涣散,使其始终处于主动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0秒习惯即为一个潜在的体育教学目标,譬如学生须在体育课,上课铃声响起后,10秒钟内迅速列队,确保各队列整齐划一;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协作时,应在10秒内完成,严令禁止四处乱窜,长时间无法进入活动状态的不良行为;当体育教师喊出“集合”的口令时,学生应迅速集中并安静下来;在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应将学生集中起来,空出10秒时间对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予以表扬,以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应做好榜样,保证提前5min到达上课地点,给全班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体育课堂中一些懈怠的行为予以提醒且帮助其改正,监督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第4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习惯,就很有必要强调课堂常规,形成一致,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来说是收益无穷的。但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信息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而且普遍存在着以下的情况:不少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放松课”,有的学生干脆把电脑室当成了“网吧”,来上课时带着零食、MP3,嚼着口香糖,随地扔垃圾,在机房里随意走动,个别学生在玩得高兴时大喊大叫,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甚至还有学生把老师误喊成“老板”,令人啼笑皆非。所以我们信息教师很有必要自己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课堂常规。

一、初订学生课堂常规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用自己多年上课和听课所积累的经验,参照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和学校的一些规定,初步制定了一套初中学生的课堂常规。并说明,如果谁遵守得很好,就根据班级的奖励条件予以奖励;如果谁违反了,就要按班级规定予以处罚。并事先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得到了班主任们的大力支持。然后通过实践,再及时地进行补充和修改。初中学生课堂常规如下:

课前:自带教材和鞋套。不能带零食进入机房。没经老师批准不能私自带光盘、U盘、MP3等进入机房。

课堂:进入机房,按号入座,安静等待上课。不能大声喧哗,在机房里打闹。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故意破坏机房设备,如必须按正确的步骤开机关机。如果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要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没经老师批准不能随意走动,位置一旦按照学号定下来,一个学期不变。遇到困难先看书上有没有解答,再请教身边的同学,最后举手问老师。

课后:正确的步骤关闭计算机。按规定放好自己的凳子、键盘、鼠标。带走自己的教材和鞋套,轻声离开机房。

二、修订学生课堂常规

制定好以上常规,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检验。第一节课内容是宣布信息技术课堂常规,第二节课内容是课前和课后课堂常规的训练。初一学生虽然是第一次进本学校机房上电脑课,可是有了小学电脑课课堂常规的养成,一些基本的要求能够自觉做到。除了个别习惯差的学生,总的来说都是挺好的。但存在较为突出的有以下问题:忘带教材,原因是一星期只有一节课,带回家后忘了带来,还有的上课后忘了带走;用了一次性鞋套,走出机房后,乱扔在走廊、楼道。因此,我把自带教材和鞋套做了修改:教材统一放机房里,禁止使用一次性鞋套。

第三节课开始,我课前、课堂、课后常规一起抓。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几处常规进行了修改:

第一处:有些学生比较贪吃,偷偷地带着零食进入机房,趁我不注意时吃,然后把包装袋等留在了机房,照此下去,学校机房就真成了“网吧”,严重破坏机房环境,影响也很不好。我对课堂做了修改:进入机房,按号入座,仔细检查自己周围卫生情况,发现垃圾及时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后,安静等待上课。

第二处:虽然我在课堂常规中严肃规定: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千方百计地玩游戏(网络游戏)和上QQ聊天。因此我把课堂常规改成了这样:未经老师宣布不得擅自上网,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

第三处:有些学生控制不住自己,一看到有些新奇变化的东西就会忍不住的大声喊叫,几个叫了,差不多全班的同学都会跟着叫嚷,严重影响了课堂。我修改了课堂常规:老师说明要开始屏幕广播以后,所有同学要保持安静,有发现惊奇的地方,最多也只能说一声,马上就要安静下来,以便老师继续往下讲。

第四处:新建不久的电脑教室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电子教室系统是基于网络基础的,有些电脑在刚开机的一段时间之内并不能接收广播。有些电脑接收了广播之后会出现鼠标不能移动的状况。有些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会死机。学生碰到这些情况,就一个劲地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我对他们进行了说明,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同学因为电脑出现问题而举手了就去帮助解决的话,那全班另外四十几位同学就得等待了。如果一节课中有四、五台电脑出现了故障,那就不能正常的上课。就此,我特地增加了一条常规:碰到电脑出现故障,举手求助,但是一旦老师开始广播,就要暂时停一下,先看旁边可以正常接受广播的屏幕,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

第五处:有些初一学生在课堂上还会表现出一些在小学里养成的坏习惯。比如有问题就随便开口发问,甚至有些学生跑过来拉着我的袖子一直喊:“老师!老师!我有问题!”于是我说明,老师只有一个,解决同学的问题只能一个一个来,老师知道每个同学碰到问题都很着急,那就要求同学要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碰到了问题,就要按照课堂常规的步骤来解决:遇到困难先看书上有没有解答,再请教身边的同学,最后举手问老师。要做到举好手,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等待,老师按举手的先后次序解决同学的疑问。

三、完善学生课堂常规

一个月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了,学生们都在进步。但是课堂常规的制订和良好课堂常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进行检验修正。

后来,我又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前一次课保存的文件常常丢失,原因一是没有自己的存放位置,随意乱放,被别人删除了;二是有人搞破坏,故意删除他人的文件。我规定:每个人座位按学号位置一旦确定不动,在电脑里面也有个位置一旦建立就不动。具体做法是每个班每个人建立一个以“班级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一个班都统一建在一个盘上,如初一(1)班的都建在D盘。由于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级,因此一个盘上就有好几个班级学生的文件夹,但这些文件夹有个共同点就是文件夹名中的学号相同。有了这样的规定,不仅丢文件的问题几乎没了,而且让我找到了一个制止学生玩游戏、上QQ聊天的途径:一开始我很惊讶学生的本事,断了网或短时间上网,他们也能玩上游戏,挂上QQ。后来才知道是学生事先已下载好游戏和QQ安装程序放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我又规定:进入机房,按号入座,除仔细检查自己周围卫生情况,发现垃圾及时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外,还要检查自己所在盘的情况。具体做法是检查自己及与自己同盘同学的文件夹,有没有游戏、QQ之类的文件,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并清除,知情不报要处罚。这些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过问题:个别学生还是要故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发现游戏、QQ文件,知情不报。但只要我们多一份留心,多一份提醒,不定期检查一些怀疑对象,处罚严肃,相信一些问题会渐渐消失。

四、订立教师课堂常规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共同演好一场戏,就需要共同努力。因此,除了制定学生课堂常规,我也对自己制定了教学课堂常规。教学课堂常规如下:

课前:提前五分钟以上到达机房,检查机器情况,打开电源、教师机及投影仪。将课堂所需资料、课件等准备齐全。监督学生有秩序地进入教室,确保按学号就座。重点检查学生携带鞋套情况,以及私带零食、光盘、U盘、MP3等情况。上课前检查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认真地填写《机房上课情况记录表》,并将请假、迟到及旷课的学生名单整理好。及时熟悉学生的名字,尽快认识学生。

课前准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提前到机房,并要站在门口迎接每位学生。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携带鞋套情况,以及私带零食、光盘、U盘、MP3等情况。等学生有秩序地坐到自己的位置后,教师用目光环视四周,关注学生的举动,这样可以使学生进机房的行为有所顾忌,较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可以让先到机房的学生打开电脑,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其去操作。对于学生出勤情况,课后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向班主任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较快地认识每一个学生。这样对于课堂上的违反现象可以有效制止。

课堂:上课不迟到、早退。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及时请假。在上课过程中,不携带、接听手机。如无特殊情况,中途不离开教室。除必要的操作过程外,要站着上课。上课期间不播放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影音文件。在上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及时制止课堂内学生如下不良现象:戴耳机听音乐;打游戏、QQ聊天;浏览与课程内容无关的网站;互相打闹,影响其他人学习;乱窜座位;吃零食、口香糖等。其他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对违纪学生做出警告后,记录在先,留待课后处理。

上课过程是最关键的,按照制定的常规去做了,但有时候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总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我又对常规进行补充:有事情请假后,还要与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联系,以免出现空课情况;学生在操作时,如没有在作辅导,要站到教室后面,观察学生;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如穿鞋套,教师机上不安装游戏、QQ等,以身作则;碰到个别难缠的学生,要冷静处理,以免影响教学进程。

课后:在下课前提醒并指导学生正确关闭计算机,并将凳子摆放整齐后,有秩序离开教室。在学生离开后及时检查机器的使用情况,填写好《机房上课情况记录表》的对应项目,做好记录。整理课堂的迟到、旷课学生名单,报送各班主任。如非最后一节课,与下节课教师做相应的机房交接。如是最后一节课,要检查机器情况,关闭电源并确保门窗关闭无误后方可离开。

课后工作做好是对课堂教学的保障,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在课堂违反现象的处理上,我一般会把那些违纪学生留下来交流,大多学生都会认错改正。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作几次跟踪教育,有必要时联系班主任、家长共同教育。

有了学生课堂常规和教学课堂常规的制定和实践,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井然有序,机房整洁清新;学生违纪的少了,热爱学习课堂内容的多了;班主任越来越配合,家长再也不误解了。

参考文献:

1.《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佚名

第5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一、新学期学法指导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学法指导,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老师在为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常规后,对于相关规则和程序需要反复解释和要求,向学生明确传达学习标准,并且始终如一地加以强化。老师要严格实行,督促并检查学生落实情况。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这样做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但却具有长期效益。

二、学科干部培训

每个学期的第一周,我们会召集全年级生物学科学生干部,进行一次工作培训,目的是帮助各班级生物学术助理及各小组生物学科长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将其工作要求明确成文并印发下去。由于生物老师所教班级普遍较多,有时在学习常规的落实上难免力不从心,积极负责的学术助理将对整个班级学习常规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他们的自主空间得以拓宽,他们敢想、敢做、敢说,学生的自主程度得以提高。小组合作容易使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和民主的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四、建立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学习环节

高效课堂模式下,我们使用的学习资料是自行科学设计的“三单”,包括《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主要用于学生的结构性预习,而学生在课前的有效预习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问题解决评价单》主要用于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问题拓展评价单》主要用于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学习常规,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是学习常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参考《问题生成评价单》,明确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钻研课本,第一遍通读课本,并划出重点句,圈出重点词,有疑问的地方做记号。第二遍读课本是参考学习资料,初步解决课本上所提出的讨论题或探究性问题。最后再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上的“研讨互动,问题生成”环节问题。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这时,学生预习问题的反馈就至关重要。我们以表格形式自行设计了空白《问题生成单》,由各班生物学术助理统一保管,课前预习后,以组为单位填写,至少在上课前半天统一交给老师,由老师直接在问题上一一作答,并于上课前再发还给各小组。同时老师会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收集整理好,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集中探究。

2.课中:首先会以提问或默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测,目的是督促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简单基础知识,并了解学生预习效果。之后通过分组讨论,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老师预设的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展写或展讲。每位同学在听其他同学展讲时,要注意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做好笔记。遇到疑问,要勇于质疑。最后再统一解决老师整理的学生问题生成单上的预习问题。

3.课后:先复习知识要点,加强了记忆,再自主完成《问题拓展评价单》中的习题。学会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做题过程中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做记号,并以组为单位填写问题生成单,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五、学结与反思

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由学生自行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出该章知识间的联系、系统或结构,以便整体上把握知识,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六、对学生笔记的要求

笔记应主要记在课本上,但一定要有一个笔记本,用于课堂上的默写、重要知识点的补充整理以及记录每次测验或考试中的重点题、好题和自己的错题。引导学生要从高一就养成总结好题、错题的习惯,这样在考前复习时可作为主要参考,复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此外,在每次考试后若能写出反思及下阶段的学习计划,就更好了,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总之有感悟才有收获,勤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第6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本学期在上级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教学研究工作,英语教研组将继续以小学英语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引导全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争取进一步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理论

采用集中学习为辅和自我学习为主相结合的方法,认真组织学习课改精神和总结学习新教材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学的先进经验,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努力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教改意识,积极地投入到课改实践活动中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认真研讨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并把他落实到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水平。

(二)抓好常规,提高质量 。

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定期抽查常规落实情况。贯彻、落实新时期的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作好英语学科质量导向与把关工作,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加强队伍建设。

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观摩课、研讨课、优质课,强化说课活动,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研讨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四)推进《eec教材》的实施工作。

1、开展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对策及所获得的经验成果成效研究。

2、加强效益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校际间交流,组织好小组活动。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搞好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2、继续以新课程为中心,规范教学常规,平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任务。

3、认真组织和准备,积极参加进修校举行的教学系列活动。

四、工作措施

1、组织本校英语教师学习、探寻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探讨英语教学规律,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韵律儿歌、歌曲诵读、表演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从而培养起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继承好的传统的教学法。

3、继续学习常规,对照常规,抓好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课堂上,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

第7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工作重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1.继续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专著;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服务。

二、抓好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提高课堂效益

1.继续学习常规,对照常规,抓好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课堂上,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

2.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抓好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工作。通过说、上、评、思等形式促使全组教师共同提高。

3.加强英语课堂用语的学习,把它作为一项外语教学的常规工作来进行落实。

4、以参加区小学英语教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为载体,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科学性,有效性研究,以推动我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5、以网上教研为载体,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继续利用博客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搜集整理英语教学案例,利用案例组织老师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认真搞好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立项课题要按计划进行,抓实研究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从而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开展英语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比赛活动,如:英语书法、唱歌、演讲朗诵比赛,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以致用的活动方式,使英语生活化,实用化,寓教于乐,将同学们带入快乐的英语世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锻炼个人能力的平台。

附:教研工作计划配档表

(一)三月:

1.组织学习区教研计划并制定镇教研计划

2.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备课研讨会

3.观摩参加区优质课

(二)四月:

1.参加区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2.各年级单元集体备课

3.开展教研组的课题研究

(三)五月:

1.开展学生英语口语表演竞赛

2.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五年级教学研讨会。

3.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城乡联片,教研活动“。

(四)六月:

1.迎接区教研室进行的小学教学视导及质量调研抽测

第8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常规;实践

一、缘起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在国际较有影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雅克・达尔克罗兹、卡尔・奥尔夫、佐尔坦・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领学生体验音乐和享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可是在音乐教学改革和探索的路上,笔者发现:在音乐课上,小朋友们一接触到有趣的音乐活动就会容易兴奋,变得很吵闹,甚至出现不可调控的课堂状态,导致课堂经常暂停或者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无法有效落实。显然,这样的课堂状态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极为不利的。

二、直面现状

(一)教师缺乏课前对音乐教学活动的预设

在教学中,教师力求通过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来吸引学生,可是教师却只关注到活动的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如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恒拍,让学生跟着节奏边做边跳,可没有安排好学生观看和活动的位置导致学生都围到了前面来,甚至有些孩子为了这个事情直接推搡起来,整个课堂乱哄哄的,正常的课堂教学无法进行。类似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没有事先对活动进行预设,没有对活动实施的细节部分进行设计和安排,使学生缺乏音乐活动“有效”引领。

(二)教师缺乏对课堂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安排

一堂好的音乐课,其教学过程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喜好,从而通过丰富而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并力求有张有弛,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环环相扣的。如果教师在设计音乐课时,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项,其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特别是教师对新体系的课堂理解偏差,一味追求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而忽视活动的目的和效果,那必然会引起课堂中“乱”的状况,长此以往,音乐的美也肯定根本无法感受。

(三)教师缺乏对课堂常规针对性的引导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关注自己的“教”,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当课堂教学中,遇到了纪律混乱等常规问题时,教师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高分贝批评学生迫使课堂安静下来。音乐课本身就是审美体验的一种课堂,如果教师不去关注音乐课堂中每一项音乐活动的常规,不去引导学生如何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音乐、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必然是违背了音乐课本身的性质,打破了美的感受。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的内涵剖析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音乐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音乐教师经过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音乐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

课堂教学常规,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的需要,也是音乐课上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人的生活世界都需要一种制度、一种规则的制约,课堂常规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这样的习惯中适应。课堂教学常规,不仅是课堂学习任务达成的需要,还是课堂安全的保障。新体系音乐课的最大特点是有很强的音乐活动性,是开放性的课堂,特别是在律动时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表达,他们或行走、或蹦跳,容易受活动影响扰乱课堂纪律。在课堂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不能忽视音乐课堂的常规,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常规中参与音乐的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活动体验型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的研究策略

鉴于以上思考,笔者在低年级新体系音乐课堂中开展了“小学低年级音乐活动体验型课堂常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研究,建立一套适合音乐新体系课堂常规,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合作和歌唱等音乐学习习惯,充分得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并使学生们在有规则的情况下充分的展示、表达自己的个性。

(一) 精心预设――在备课中把握“乱点”

现阶段正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其目的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更好地“因材施教”,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而“因材施教”首先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首先应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学情等有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需深入解读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即课前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课堂高效教学的基石。有了精彩的预设,课堂教学就会有章有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优质高效,就可以避免盲目和杂乱。

1.活动规则引领。在新体系的音乐课堂中,因为活动的需要不仅经常需要调整队形,还又很多环节需要同学们听音乐活动或者合作,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套适合音乐课特有的音乐活动规则来引领学生有效的参与活动。

2.教师语言引导。音乐新体系的课堂是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那么教师的语言同样也要让学生感受到美。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被内容,还要备环节中的细节,如在围圆圈走步时教师应该用满满的笑容,轻柔的语调来引导学生“怎么样让我们的大泡泡变的更漂亮呢?”。当学生们听到后,马上会用行走来调整圆圈,这样既不会打断教学的环节,又能锻炼孩子们的注意力、行动力和合作意思。

3.活动“动静结合”。在艺术创作中,设计者通过注重动静结合的表现艺术,从而让作品释放出无尽的美感。同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巧妙应用动静结合艺术,营造一个活泼生动、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中思、动中学,让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在备课时,教师要考虑整节可得结构,设计活动时要动静结合,在活动完毕后,静下来赏析思考,把握好整节课的节奏,从而打造互动课堂、动态课堂。

(二)活动引领――用活动吸引学生

新体系音乐课以活动体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其中教师设计的音乐活动必然是学生感兴趣且围绕着感受音乐这个目标的。因此,设计时不仅仅是活动如何开展,如何引领学生有序得通过活动体验音乐也是重中之重。

小学低段的音乐课可以采用身体律动的手段来帮助感知和体验音乐。这一手段是低年龄孩子最喜欢的方式,但往往很多的音乐教师会先说一大堆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其实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听懂,不妨把这些嗦的话用教师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带领孩子们,简单的说就是让他们模仿、跟随你来做,当然动作的设计要简单、易学,为音乐服务。美是一种“心灵体操”[2],音乐又是一门审美的艺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笔者呼吁所有的音乐课的引领者们交出你的心,拉近孩子的心,用心说话胜过千言万语。

(三)音乐伴随――用音乐带领学生

如果在课堂上,如果有许多需要向学生交代的常规习惯,这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繁琐甚至还会打断上课的思路。因此,研究一套“一切行动听音乐指挥”的习惯培养法,通过创编了各种各样的常规习惯提醒音乐不仅能有序组织音乐活动,而且使音乐课“乐感十足”。音乐教学常规的把握和处理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根基,我们要在新体系理念的指引下,以音乐为中心,善于运用探索的、创新的视角为音乐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此拉近孩子的心,充分挖调动他们自觉地用脑、用耳、动手去感受音乐。(作者单位: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1]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马克思

[2]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苏霍姆林斯基

[3]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4] 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5] 《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小学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课堂常规;体育游戏;偶发事件;教学过程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学校、社会在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重视的同时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也越加重视。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往往会在室外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因此,如何通过体育课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非常迫切。

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证课堂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条件,是被广大体育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阵地。因此,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包括上课的着装、考勤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等,教师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候做哪些事情。所以,学期初教师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课堂常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保证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并得到落实,这就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从课堂中的点滴做起,养成以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实践课多在室外进行,环境、气候等许多不利的因素会干扰学习过程,何况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制力、情绪的自控力都较差,因此,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上课要请假;学习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练习当中精神饱满,听从老师指挥等课堂常规,以规范化的纪律要求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

开展。

另一方面,要把纪律训练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竞赛法、评比争先法、榜样激励法等,把纪律训练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能力。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要采用各种方法及时鼓励褒奖,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应有适度的批评,甚至可以采取适度的惩罚,强制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

认真听教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小学生好奇喜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如果没有专心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专心听讲是体育课的纪律,是课堂常规,是学生积极学习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讲解精练、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幽默,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二、结合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游戏竞争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在比赛中要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同时更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例如:学生在做运球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的学生为了速度,不注重个人的运球动作,出现拿着球跑的现象,这时候就要及时告知学生,纠正错误并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养成遵守游戏比赛规则的良好行为规范。

三、结合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在体育课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学生在进行接力跑时,有的学生太着急,希望前面的同学起跑能快点,就伸手推前面的同学,结果可能造成前面的同学摔倒受伤。此时老师应该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认真的讲解,明确要求,特别要讲学生违反了要求会造成什么后果。教育学生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就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请教,多总结,这样在学习的同时,我们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约束下进行的活动,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去做,对于违反要求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理。一年级在学习立正时,对头、手、腿、脚、眼睛注视的方向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要反复练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刚开始学习时对很多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这个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做好的是按要求执行,老师要做到的是按要求检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练习、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课堂上多表扬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