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统计分析软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分析软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分析软件

第1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统计软件;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64-02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原理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为生物医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统计思维,能科学地设计试验方案、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正确选择、应用统计原理与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当前生物统计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当前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因而专业基础课学时有不同程度的缩减,生物统计学仅有32课时,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生物统计学包含众多关联度高的抽象概念,公式多且难记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既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又要通过实例阐释统计方法的应用,教学难度大;而学生要记忆大量公式和概念,还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真正理解生物统计学的作用,不会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能正确地描述数据。课程结束后,学生会迅速遗忘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面对毕业设计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筹莫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在生物统计学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重视和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辅助教学作用是提升生物统计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统计分析软件excel和SPSS简介及应用

(一)Excel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提供大量统计函数,使用Excel可以实现如下统计分析功能。(1)用于数据整理和分析。试验过程中获得的试验数据首先要输入到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保存和整理。Excel提供求和、求平均数等简单运算,使用者可在Excel中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后,再将数据导入其他统计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2)用于统计图表绘制。以Excel2003为例,Excel提供了含柱状图、折线图在内的共14种标准图表类型供用户选择;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图表区、绘图区、坐标轴和图表标题等的格式进行修改。(3)统计函数分析。Excel提供包括数学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以及统计函数等基本函数供用户使用,如COUNT、MAX等描述统计函数以及AVERAGE、STDEV等统计分析函数,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Excel还在其分析工具库中提供了一些统计分析程序,如t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因此,Excel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使其除生物统计学外,在会计、经管等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SPSS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SPSS软件是国际认可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之一,最初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名研究生于1968年开发成功,该软件操作简单易学,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大量的、复杂的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此外,SPSS还具备强大的制图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因此,它是另一个适用于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统计分析软件。

SPSS的功能详解如下:(1)数据导入。SPSS软件既可直接建立或打开SPSS类型的数据文件,也可导入Excel、ASCII等数据文件,可以实现和检测仪器输出原始数据的无缝对接。(2)基本统计分析。SPSS可方便的实现数据汇总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户获得的分层报告中给出了包括中位数、最大/小值、方差等常规描述统计结果。(3)SPSS的复杂统计分析功能。SPSS几乎涵盖了生物医学研究可能用到的所有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平均数的检验、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等。(4)SPSS的绘图功能。在SPSS中各种统计图既可以由相应的统计过程产生,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调用“Graph”菜单实现柱状图、散点图、饼图、时间序列图、频谱图等多种类型图表的绘制。

综上,Excel与SPSS统计分析软件各有特色,前者使用较方便、通用性强,适宜生物统计学初学者使用;后者的专业性更强,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统计学原理的知识储备后,可逐渐加强对SPSS软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能力。

二、统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生物统计学这样一门逻辑思维严密、概念抽象、计算繁杂的课程而言,引入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这将大大促进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数据收集整理”内容时,我们设定了如下教学场景:检测纳米材料导致老鼠肺部炎症的情况,要求学生将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参与实验获取的原始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后续学习中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包括定性/定量数据的转换、次数分布图绘制,配合正态分布和t分布曲线,可使学生对一些理论分布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还可以继续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避免了传统教学单纯讲解教科书上抽象原理和例子的抽离感,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梳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经验,将教学内容整合、梳理为基本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及试验设计四大块。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遵循以下原则:(1)减少抽象概念和公式推导的讲授、弱化计算,在讲清基本统计原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介绍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统计结果的描述和解释。(2)增加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实例讲解,让学生接触到本专业研究的前沿知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3)将统计软件的使用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教师在每章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立即演示Excel和SPSS软件在本章节的应用。此外,预留一定的教学内容(如方差分析)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并走上讲台介绍统计软件在该章节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统计原理的理解。通过此环节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用了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掌握了统计分析结果的判读和描述方法。通过上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顺利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实践证明,利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整理、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方法,可以真正利用《生物统计学》理论解读数据背后隐藏的试验规律,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岱静.生物统计学[M].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付八军.高等教育变革的三大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4-01-06.

第2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统计软件SPSS;气象分析;气象预测;数据分析

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气象预报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气象预测和分析的水平,有着现实的意义。在气象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为统计软件SPSS,结合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气象服务客户细分,预测农业生产产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统计软件SPSS概述

SPSS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早期的全称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在1984年,SPSS公司正式推出SPSS/PC+版本,是第一套统计分析软件。在90年代,开发了适用于Windows系统的SPSS版本,推行多种语言,拓展了软件的使用范围。在2000年,SPSS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经过了多年的升级发展,SPSS在统计学分析运算和数据挖掘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软件。

2统计软件SPSS的特点分析

2.1易学易用

在20年纪90年代,SPSS公司推出了适用于Windows系统应用的软件版本,其具有交互式对话的特征。软件的功能界面和Windows系统风格一致,包括工具栏按钮和菜单等,而且人机对话界面较为人性化,用户只需要掌握Windows系统操作技能,略懂统计分析软件原理,便能够掌握软件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输入数据信息时需要使用键盘,剩余各项操作均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或者菜单点击等完成,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便于学习以及使用。

2.2统计分析简便

目前使用的统计软件SPSS,其具有第四代语言特征,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菜单选择和对话框操作,引领系统运行即可,不需要了解或者描述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流程。从实际应用功能角度来说,统计软件SPSS作为常用的分析方法,软件的命令语句和子命令等功能,多数囊括在各类菜单以及对话框内,非专业人员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菜单选择以及对话框点选,便能够选择需要的统计方法,获得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不需要刻意记忆统计算法和统计软件SPSS的命令以及过程等。

2.3功能强大

SPSS软件具有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基础功能,同时还能够进行图表分析以及输出管理等,为使用者提供各类实用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统计特征描述外,还涉及到非参数检验以及生存分析等高等级分析功能。例如,统计软件SPSS19版,其包括描述统计模块、均值比较模块、一般线性模型模块、相关分析模块、聚类分析模块、神经网络模块等,拥有十大类统计分析方法,涉及到多个统计过程。每个统计过程配置了对应的选项和参数,为统计分析提供相应的功能支持以及参数信息。软件利用树形结构,管理统计分析结果。利用文字和表格等形式,展现统计结果,使得结果的展示更加清晰和直观。从使用者的评价来说,统计软件SPSS功能强大,便利了使用者。

2.4数据接口全面

统计分析软件SPSS具有完善的与其他软件的数据转换接口,能够读取和输出多种文件格式。其它软件生成的数据文件,例如由Excel生成的*.xls文件,文本编辑器软件生成的ASCⅡ数据文件,关系数据库dBASE、FoxBASE、FoxPRO产生的*.dbf文件,由Access文件生成的*.mdb文件等都可以被读取并导入SPSS。与此同时,还可以将SPSS的图形转换成七种不同类型的图形文件,将分析结果保存为*.txt,word,PPT或html格式文件。

2.5程序编写方便

除了图形化菜单界面以外,统计分析软件SPSS除了具有人工输入命令以及参数操作方式等功能外,还适用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新用户和老用户。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直接在菜单以及对话框中,能够完成多数统计分析方法。若使用者熟悉统计分析软件SPSS语言,可以使用命令性方式,直接在语句窗口内,输入SPSS命令,灵活操作软件,完成各类统计分析任务。在具体应用中,利用对话框,指定命令和子命令等后,点击Paste按钮,能够自动生成指令语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数据,有机融合了菜单和语法程序。

3统计软件SPSS在气象中的具体应用

统计分析软件SPSS具有12类总计177个函数,能够满足气象统计分析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统计分析软件SPSS采用了类似于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数据和管理数据,数据接口通用性较强,便于数据读入。现结合早稻产量预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具体应用,作如下论述:

3.1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资料来源于A市气象局,选择其服务范围内的5个地面站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统计局提供的A市提供的早稻单产资料。资料时间覆盖为1983-2014年。使用直线滑动均值以及调和权重法,模拟早稻趋势产量,通过逐步回归,构建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运行模型,获得产量预报值。建模过程如下:1)对早稻单产资料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去掉产量的时间趋势项。将气象产量,全部分类出来。2)以气象产量为因变量,以早稻主要生育期气象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贡献因子筛选,构建回归方程。3)基于上述分析,构建早稻产量预测模型。

3.2早稻产量预报模式

3.2.1趋势产量模拟

若想明确作物产量和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需要把实际产量中的生产力水平因素给去掉,对气象因子影响的数据,进行产量和气象要素关系分析。在进行产量时间趋势项模拟分析中,可以采用指数法或者直线法等。选择具体方法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1]。此次建模选择的是滑动平均法和权重法等,使用滑动平均分段建模,结合运用调和权重减少趋势产量外推的风险性。从分析结果来說,A市水稻实际单产呈现逐年变化,上升趋势并不明显,主要是此次建模先是使用平滑区间k为7进行分段建模,再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利用三次曲线或者二次曲线,进行水稻产量模拟。在分段模拟中,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计算方法如下:1)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第1列为t,将1983设置为1,将2014设置为32,首次计算是1-7。第2列为对应的y,每列是7个数据。2)点击曲线估计主对话框。将y添加到Dependent列表,将t添加到Variable,在Models栏目中,点选二次曲线和二次曲线,选择DieplayANOVAtable,点击确定即可。3)反复执行上述计算,总计28次,获得各线段方程。利用回归分析显著性F值,对各线段方程进行检验。

3.2.2构建气象产量回归方程

利用原始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获取1983年-2014年段早稻趋势产量,代入公式Ym=Y-Yt,获得各个年份相应的气象产量Ym。将各类气象因子,比如气象产量和幼穗分化等,在SPSS软件中,开展显著性分析。在具体执行中,将气象因子,全部调入到右边的变量Yt,点选OK确定,总计获得59个和气象产量有着明显相关的气象因子。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建立新数据文件,第一列变量时ym,剩余各列变量属于备选气象因子,记录为Xi。接着,打开主对话框,将气象产量,给添加到因变量列表内,把备选气象因子,全部添加到自变量列表中。在Method下拉菜单中,选择逐步回归法[2]。点选模型拟合,在结果中,显示出被引入模型或者被剔除的变量,获得标准误差以及方差分析表。执行后续操作,获得主要结果以及逐步回归方程。具体如下:1)从模拟分析结果来说,方程中复相关系数是0.700,R2的值是0.489,将其调整为0.44,获得剩余标准差是166.74。F数值是9.904,查看F分布表,明确F>F0.05,证明逐步回归效果明显。2)回归方程为Ym=410.349-75.458×X1-42.644×X2+91.493×X3。从上述公式中能够得知,影响A市早稻单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分别为5月份上旬和中旬平均最低气温、4月份上旬最高气温均值、2月份下旬到6月份中旬时间段内平均最高气温。能够说明5月份上旬和中旬的平均最低气温略高,使得夜间呼吸作用明显,难以实现营养物质堆积,对气象产量的作用是消极的。4月份上旬的最高气温值略高,不利于水稻幼苗生长,此因子对气象产量的作用是消极的。2月份下旬到6月份最高气温均值显著高,证明在水稻主要生育期间内光照量较大,有利于早稻生长,此因子对气象产量的作用是积极的。

3.32015年产量模拟

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直线互动均值以及调和权重方法,结合运用逐步回归方程,获得A市早稻产量预报模型,为Yt+l=Yt++Ym=Yt+410.349—75.458×X1一42.644xX2+91.493×X3。利用权重分析法、直线滑动均值等,预测2015年A市早稻趋势产量;采用逐步回归方程预报气象产量,获得气象产量Ym=410.349—75.458×21.9—42.644×26.6+91.493×24.8=108.18(kg·ha-1),由此可知2015年A市预报产量为6006.3(kg·ha-1),同当年水稻实际产量相比,预测误差为-1.37%,预测效果较好[3]。

4统计软件SPSS应用发展趋势

4.1应用于专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的定义为,除了公益气象服务外,为了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对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所提供的针对性气象服务,为有偿服务,具有市场交易特点。专业气象服务对象为企事业单位,涉及到农业领域和保险行业等。气象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结合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了专业气象服务电子化以及商务化。基于各类技术资源,气象服务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气象信息加工,为生产生活决策提供指导依据。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推动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的长远发展。从发展实际情况来说,我国气象服务组织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挑战。为了能够推动气象服务发展,提高气象服务水平,需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提升预测分析的精准性,降低预测误差[4]。

4.2算法更加便捷

气象数据量不断增加,使得统计分析对象更加多元化,加之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其对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使用统计软件SPSS,合理选择算法,进行气象分析,能够满足基本需求。随着气象服务对象的变化,利用统计软件SPSS,结合应用层次聚类算法,针对气象服务对象进行细化,能够为气象营销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信息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明确客户层次和需求,划分专业气象客户,便于气象服务部门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气象服务水平,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1)增强和客户的沟通。不同于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技术具有复杂性以及高技术含量等特点,具有服务产品个性化的特点。在具体提供服务时,需要增强和客户的沟通,具体分析其需求,精准评价客户。2)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气象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除了传统的电话以及电视等手段,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微信等渠道,为了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需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5]。

5结束语

第3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手机软件;软件测试;手机质量

手机生产企业群雄并起后,经过市场拼杀,只剩下几家大企业各占一席之地。手机能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考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手机系统软件检测作为产品走向用户的最后一道关卡,在产品质量的保证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工具,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二、手机系统软件测试的基本内容

手机系统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检验系统软件是否与需求匹配,如市场需求、技术规格、用户界面等,同时还要检测是否和相关的工业标准及协议一致,并试图发现所有的潜在缺陷和问题。由此可以推断,手机系统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互通性测试、互影响测试、边界值测试和对比测试等。

(一)功能测试:主要检测一个特性的基本功能是否和需求、相关的协议一致。例如,对于手机短信功能的检测,必须要和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一致,其次,必须兼容GSM相关的协议,与目标市场网络兼容。

(二)性能测试:主要验证测试对象在长时间大强度下是否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比如,长时间上网浏览网络、反复做一下相同的工作,长时间打电话等。

(三)互通性检测:主要验证测试对象和别的相同或相似产品以及周边接口相关的附件之间的互通性以及网络之间的互通性。例如,测试对象是否支持蓝牙功能,就需要检验它跟别的支持相同功能的对象之间的互通性。

(四)互影响检测:主要验证系统中不同任务在相同作用的情况下,其行为是否符合需求。现在的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手机系统也不例外,但由于手机功能定位的不同,所有任务的优先级别也不同。比如,打电话、发短信等功能的优先级别要高于其他任何功能。同时,作为通信设备,随时可能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比如接收来电、短信等,这些事件必然影响到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所以,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影响检测是手机系统软件检测的重中之重。

(五)边界值测试:主要从系统检测的角度验证各个应用和功能的边界值,比如短信的最大长度、地址本的最大容量、通信录中每个联系人信息域的最大长度等等。通常来说,设计员容易忽略边界值的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将导致大量缺陷出现在这方面。

(六)对比测试:主要针对竞争产品(包括公司内部产品)的类似功能,从能力、性能、稳定性、易用性和界面等方面进行比较测试。一般来说,这种测试很少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是通过或不通过,但如果定位差不多的产品在相同条件下,测试对象差得很多,就需要通过报告bug或其他方式通知产品组。

三、手机系统软件测试的几大原则

(一)软件开发人员即程序员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

不管是程序员还是开发小组都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或者本组开发的功能模块。若条件允许,应当由独立于开发组和客户的第三方测试组或测试机构来进行软件测试。但这并不是说程序员不能测试自己的程序,而且更加鼓励程序员进行调试,因为测试由别人来进行会更加有效、客观,并且容易成功,而允许程序员自己调试也会更加有效和针对性。

(二)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应当把软件测试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而不应该把软件测试看作是其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阶段。因为在软件开发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软件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软件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工作的多样性,以及各层次工作人员的配合关系等。所以要坚持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技术审批,把错误克服在早期,从而减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

(三)对测试用例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一,测试用例应当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第二,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不仅要考虑合理的输入条件,更要注意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因为软件投入实际运行中,往往不遵守正常的使用方法,却进行了一些甚至大量的意外输入导致软件一时半时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就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轻则输出错误的结果,重则瘫痪失效!因此常用一些不合理的输入条件来发现更多的鲜为人知的软件缺陷。

(四)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软件测试也不例外,一定要充分注意软件测试中的群集现象,也可以认为是“80-20原则”。不要以为发现几个错误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就不需要测试了。反而这里是错误群集的地方,对这段程序要重点测试,以提高测试投资的效益。

(五)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以避免发生疏漏或者重复无效的工作。

(六)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全面检查。一定要全面地、仔细地检查测试结果,但常常被人们忽略,导致许多错误被遗漏。

(七)妥善保存测试用例、测试计划、测试报告和最终分析报告,以备回归测试及维护之用。

在遵守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软件测试,可以以相对较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的各种缺陷,从而达到保证软件质量的目的。

四、手机软件测试的四个步骤

手机软件测试过程按4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及发版测试。

(一)单元测试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二)集成测试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积的构造进行测试。

(三)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四)系统测试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与其它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五、手机软件测试的意义

测试是以查找错误为中心,而不是为了演示软件的正确功能。但发现错误并不是软件测试的唯一目的,查找不出错误的测试并不是没有价值的测试。

(一)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出错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发生趋势,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进,这种分析也能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测试方法,改善测试的效率和有效性;

(二)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也是有价值的,完整的测试是评定软件质量的一种方法;

(三)另外,根据测试目的的不同,还有回归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等,分别为了检验修改或优化过程是否引发新的问题、软件所能达到处理能力和是否达到预期的处理能力等。

(四)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此软件开发过程很可能是有缺陷的。因此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六、结语

对于手机产品来说,手机是载体,在手机里面运行的软件才是客户最直观的交互工具。所以进行软件测试保证手机软件质量,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从客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客户会怎么去使用这个产品,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

参考文献:

[1]卢建军;苏宁;浅谈手机软件测试的流程与策略[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5期

第4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支撑;远程监控

在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整体应用过程中,其远程监控系统的优越性也逐步的体现出来,其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工业建筑以及电力信息系统的整体监控方面。其都具备良好的监控效率。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需要结合软件以及硬件实施技术进行整体性的技术实施。从而达到良好的远程监控效果。

一、远程监控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思路

对于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语言以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为背景,从底层架构开始进行构建,通过良好的网络建设以及软件的支撑,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需求。

1.1基于C/S结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思路

在上世纪末出现的CS结构,就是指服务器与客户端共同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使得计算机的客户端之间的信息能够连接起来,客户端对数据库能够进行读写操作,监控整个系统中数据的安全进行。在CS结构的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数据进行传输,在客户端对相关信息进行申请时,必须要符合服务器的标准要求。

1.2基于B/S结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思路

BS结构系统就是对监控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方式,这种系统中的设计思路就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服务器,通过定位装置,能够访问和读写数据库的资源。利用HTML语言能够构建软件层面,BS结构系统符合当前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对BS结构系统进行设计时,用户的操作系统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在对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和扩展性进行确定的同时,还需要利用web系统与用户进行信息的交互,对于远程监控系统的维护与更新,需要在服务器中的根程序进行调整。

二、远程监控系统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流程简析

2.1远程监控系统计算机软件的主要模块

对于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两个模块:客户端的程序模块和服务器端的程序模块,对于B/S结构设计思路,可以简化客户端的程序模块,对服务器端程序模块做出理性的分析。

2.2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当中服务器端的软件模块

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服务器端程序中的备份资源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首先考虑到的是网络模块,就是监听客户端中的连接处的模块,保证各个网络层之间能够合理的传输数据。其次,数据编码模块,使用行程编码或者霍夫曼编码模式进行工作,这就使得图片和视频的传输在整个系统中十分重要。最后,主框架模块,对于服务器的信息能够进行传输,使得服务器的处理信息效率能够提高。

2.3计算机软件技术客户端模块设计

在进行客户端的模块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体的情况,对不同的监控系统进行不同的体系设置。要结合其B/S系统让客户端软件得到初步的构建。在语言编程模块方面,其通常需要利用客户端服务器对其语言编写系统进行整体性的优化。在用户界面的编程程序设计中,其主要是采用HTML语言编程系统进行客户端系统的模拟,利用客户端的可储存性,对相应的编程参数进行全面的储存,并进行正确的操作。由于客户端模块设计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整体的结构编制的过程中,需要C/S的结构运行模式进行全面性的解析,最终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4客户端信息的基础服务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全面应用过程中,其必然会用到客户端技术。在客户端系统设计的时,需要遵循基础的设计原则。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基础的信息服务。其服务器在接受不同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信息储存模块以及数据传递模块。这也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础功能。同时,在进行数据的发送过程中,需要对其整体的网络功能进行相应的优化。尤其是在网络信号的接受以及传递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系统,做到客户端信息收发的自如。同时,在编码以及解码的数据处理上,需要结合多种操作模式,对其整体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完善。最终达到良好的操作效果。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支撑下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内容

3.1系统过程设计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整体的程序设计。一般情况下,其服务端软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其一是对客户端软件数据的处理,其二是对整体的设计程序进行相应的完善。同时还要与远程监控系统相互结合。由于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远程设计的基础情况,对其监控的数据进行全面性的处理,从而达到监控、储存等多方面的监控效果。

3.2监控安全设计

其在整体的监控中,安全因素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设计。首先是硬件监测系统,需要定期对其硬件设施进行相应的维护。避免出现硬件设施故障,从而影响整体的监测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计算机软件设施安全。其主要表现在数据传递中的安全。要避免黑客采用“木马”等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盗取。要做好软件设施的维护以及更新工作,提升整体的监测效率。最后还要定期对远程监测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将监控中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远程监控体系。同时,还要结合设计的流程对其服务器客户端进行全面性的设计。还要结合模块体系设计的内容,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最后还要对远程监控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做好流程设计以及监控安全设计。让计算机技术全面的融入远程监控之中。

引用:

[1]康涌泉,桑楠,邹楚雄,邓竹莎.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J].计算机应用.2006(S1).

[2]孙大东,郭兴旺.基于GSM/GPRS的无线监控系统设计[J].计测技术.2006(04).

[3]肖竟华,夏红霞.基于嵌入式μC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07).

第5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数据;备份恢复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8-1879-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ftware Backup-Restore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System

SHI Hai-feng

(College of Software,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dit data in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designs one software backup-restore system, this system includes backup file management、basic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backup-restore implementation, and describes the detail design process of the system as data structure definition、program interface of modu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backup and restore, lastly it tests the system by coherence of database and performance, and gives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f monitor system in one bank.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data; backup-restore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1]。信息系统一般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相关的数据,或者将信息系统所服务的对象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再通过事后审核和追查的方法保证系统的安全。在采集数据、记录事件和事后审核追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海量的审计数据(本文将基于信息系统中备份恢复的数据对象统称为审计数据),特别当这些系统应用在关键业务领域(如银行,证券,电子商务等)中时。另外一些防火墙、入侵检测和网络监控系统也会产生相应的审计数据。因此审计数据的备份恢复成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

针对信息安全领域海量的审计数据,一个健全的备份恢复系统不仅仅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必须让海量的审计数据便于管理,另外很多信息系统还包括数据搜索、数据定位和数据挖掘等子系统,因此备份恢复还需要考虑支持这些子系统的正常运转。

本文设计的软件备份恢复系统定位在关键业务领域,具备以下特征:

1)软件备份恢复系统与硬件备份恢复系统独立运行。

2)确保分布式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便于数据管理。

3)提供相应的程序接口支持审计数据的搜索、定位和数据挖掘系统功能。

1 系统架构

在关键业务领域,审计数据通常都存储在专业的数据库系统中,本文设计的软件备份恢复系统针对数据库数据,不包括系统文件,该过程可以描述为:备份根据要求将数据库中指定数据经过压缩,定义为一个备份文件,然后将该文件备份到备份服务器合适的位置,恢复则从备份服务器中读取符合要求的备份文件,对该文件进行解压,再根据数据来源恢复到指定的数据库中。

根据以上的实现机制,系统定义了三个模块:备份文件管理,基本操作管理,备份恢复实现,其中备份恢复实现是对基本操作管理的封装,基本操作管理是对备份文件管理的封装[2-3],如图1所示。

2 系统详细设计

2.1 数据结构设计

一个备份任务将备份内容定义为一个备份文件,一个备份文件通常包括备份表记录(TbakTableRec)和备份文件头(TbakFileHead)。备份表记录的数据结构定义如表1所示,备份文件头信息的数据结构定义如表2所示。另外备份文件定义了的四种文件打开方式(追加,新建,恢复,查询),描述如下:

TbakFileMode= (mAddBackup, mBackup, mRestore, mQuery);

mAddBackup:通过该方式向备份文件中增加一个新表,但不覆盖原备份文件;

mBackup:通过该方式新建一个备份文件;

mRestore:通过该方式恢复一个备份文件;

mQuery:通过该方式打开和读取备份文件头信息。

2.2 程序模块设计

2.2.1 备份文件管理模块设计

备份文件管理定义了如下备份文件操作函数接口:1)打开备份文件(OpenBackupFile);2)关闭备份文件(CloseBackupFile);3)新建备份文件(CreateBackupFile);4)打开备份表项(CreateBackupTable);5)取得备份文件头文件信息(GetBackupFileHead);6)读备份文件(ReadBackupFile);7)定位备份文件(SeekBackupFile);8)将备份信息写入备份文件中(WriteBackupFile);9)取备份文件的某一表项(GetBackupTableHead)。

2.2.2 基本操作管理模块设计

基本操作管理对备份文件管理模块进行了封装,同时与数据库层面进行交互, 将对备份文件的基本操作转化为一个备份恢复任务的基本操作。该模块共定义了三个部分的函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备份的基本操作和恢复的基本操作,分别对应于下面的函数接口:1)初始化数据库(InitDatabase);2)取得数据库列表(GetTablesList);3)取得表的定义(GetTableDefine);4)取得表的记录数(GetTableCount);5)将数据转换为数据库可以接受的数据格式(TransDataType);6)判断用户是否中断备份或恢复(IsBackupCanceled);7)完全备份数据库(FullBackup);8)根据要求备份一个表(BackupTable);9)向备份文件中添加一个表,但不覆盖原备份文件(AddBackupTable);10)从备份文件中恢复数据(RestoreBackupFile)。

第6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特定的应用功能为设计目的的一种能够完全嵌入控制件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应用中虽然有很多像Qt/Embedded、MiniGUI之类的图形界面处理软件或工具包来辅助系统设计,但在很多情况下中却无法使用这些软件或工具包。尤其是近几年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 更是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这些应用的软件架构需要一种实用、简捷的设计模式来解决上述设计问题,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早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一般是采用“硬件优先”原则。即在只粗略估计软件任务需求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硬件设计与实现。

到现在,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已经有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在这四十年当中,嵌入式系统已经陆陆续续的渗透到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军事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中,成为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采用这种设计方法,一旦在测试时发现问题,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时,整个设计流程必须重新进行,对成本和设计周期的影响很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功能和运行的可靠性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使得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1.2 自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早的嵌入式系统的前身单片机问世之后,经过无数科学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各种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微控制器相继出现,正式标志着嵌入式系统进入了发展阶段,成为了时展的一部分。因而出现了软硬件协同(codesign)设计方法,即使用统一的方法和工具协同设计软硬件体系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系统软硬件能力,避免由于独立设计软硬件体系结构而带来的种种弊病,来获得高性能低代价的优化设计方案。

2.嵌入式应用系统软件设计的思路

简单版本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不涉及操作系统,但是当应用系统需要设计的功能比较复杂的时候,对系统软件所进行的设计是相当复杂的,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已将擅长的设计方法发展到用软件来体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入,在应用系统目标软件和硬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系统体系结构一旦确定,硬件和软件就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设计。协同设计的目标是做出恰当的体系结构决策,允许在以后的实现阶段中独立完成。这样,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应用程序和系统硬件之间的虚拟“视图”,将目标应用软件和硬件系统隔离开来,减少了目标应用软件对底层硬件系统的依赖,这样既增强了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也减少了应用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在设计或者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移植的时候,应该将系统对硬件所产生的依赖部分转化到位于底层的设备驱动程序上面,这些设备驱动程序在这个时候只是提供给系统一个虚拟的视图,在此之后再由微内核提供将以上系统合并在一起的有效机制,这样既可以简化内核所可能拥有的复杂程度,又能够进一步缩减内核可能拥有的体积。为了便于使用,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将目标硬件相关代码封装成软件包的形式,以便开发者定制替换,定制和替换过程只是微内核中虚拟视图的增加与删减,相应只需改变硬件抽象层。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设计,关键是有可用的工具包,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需要不同的工具包。在早期嵌入式应用系统软件设计时,首先使用的是内部电路模拟器(ICE)。内部电路模拟器插在微处理器和总线之间的电路中,开发者可以通过它控制所有的输入输出以及微处理器的行为。但是内部电路模拟器是异体,容易引起不稳定。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集成开发环境集成了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连接器、调试器、模拟器等工具,它使开发者可以首先脱离目标硬件环境,快速开发出应用软件原型。

这种平台式开发对基于标准的市场尤其有用,在这种市场中,产品必须支持一些基本功能,其他功能须进行定制。现在,各种各样的硬件开发板,为开发者提供了在与目标硬件兼容的硬件环境中调试应用程序的功能,更加加快了这个进程。

3.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应用

3.1 对软件的实时性进行设计:跟通用软件设计相比,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对系统的实时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保证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让系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对激励做出反应,才能够保证嵌入式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实时性的不同,将软件功能分为实时和分时两个部分对软件的性能进行严格、合理设计,保证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实时性能。

3.2 对软件的可靠性进行设计: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嵌入式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对软件进行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软件的可靠性进行合理设计。在对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考虑嵌入式系统运行特点的基础上,仔细编写功能模块的代码,尽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同时,在编写完功能模块的执行代码之后,一定要立即对其进行试运行,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避免集成功能后对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3.3 由于嵌入式设备中的资源有限,只能选择轻量级的Web Server(如:thttpd、boa等),考虑到应用的广泛性,建议选择boa服务器。作为与用户交互的主要方式,Web page力求简洁,并尽可能提供很多的功能接口。这些功能接口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触发动作功能,主要利用button触发实现现场图片的采集等动作的操作。另一种是文件交互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相对比较复杂,它不仅需要button触发, 还需要一些文本域作为用户配置的传递机制。动态Web交互功能主要通过form窗体来实现,当用户点击功能接口,浏览器将窗体内容通过http协议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再根据form中的action字段来调用相应的CGI文件。

3.4 混合编程,提高软件的执行力:混合编程指的是在软件编程过程中,同时利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进行编程,这也是当前编程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在编程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编程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比如,对一些执行能力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程序进行编程,应该选择严谨性比较好的汇编语言进行编写,而对于一些对逻辑性要求比较高的程序进行编程,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智能性的高级语言进行编写。如此以来,就可以同时提高软件的执行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智能性。

4.结语

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一定要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引起足够重视。而在嵌入式系统中,软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系统设计、开发的重点、难点,所以,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软件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可拓展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软件进行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 军用软件 软件无线电 通信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是1992年被提出来的,它具备了完全的数字化、模块化和全程可编程性,升级系统更加的便捷和可扩充,所以这一概念也同样带动了信息领域的第三次技术变革。软件无线电实现了军用电台还有各个网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相操作,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升级换代,变得更加经济合理。所以目前更加具备灵活性、开放性和通用型的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我们国家部队通信技术研究者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件无线电的概念

软件无线电就是利用硬件建设为无限通新的平台,然后实现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功能的软件实现。软件无线电是近些年来才提出的一种概念,可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系结构,该结构具备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型。目前软件无线电具备了很多无线通信体制达不到的优点,所以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市场。让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能够实现各个军用电台的互联互通,同时能够接入各种各样的军用移动通信网。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同样在生活中实现了移动电话通用手机、多频段多种模式的移动电话通用基站、无线局域网以及通用网关软件无线电的领域使用。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都体现在了软件上,通过软件来实现通信新系统核心产品的开发,代表了无线电领域从固定发展到了移动,从模拟发展到了数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二、国内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发展和军事应用现状

我们国家目前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某高新科技计划中专门针对高新通信技术制定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专业研究项目组,充分表示了国家针对这一项目的重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成功面向800MHz商用蜂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GPS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由于目前我军的软件无线电技术还不算成熟,所以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同样比较空白,所以相关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在极力的探索现阶段的军事通信方面的应用研究,利用目前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来实现多个电通,多功能的车载电台能够实现各类军用无线系统的空中转信的目标。“军用无线电网关”具备了目前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水平,能够成功实现不同频段、不同体制的电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现象,这也让我国军队协同通信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军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军用通信系统相比起民用系统来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技术要求也比较复杂,由于装备使用比较昂贵,很多的地域通信网络中只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少数国家作为标准装备在使用。我国军用移动通信装备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部队也进一步展开开发和研究工作,针对已经具备该系统的地域通信网络不断改善工作性能,而不具备通信系统的地域通信网加大建设力度,随着技术不断开发,我军的移动通信系统将会在抗干扰性、抗侧向性、抗截获性上有很大的突破,在系统的容量、传输的可抗性上也会有显著提高。移动通信后期不再仅限于陆地使用,还要往空中发展,例如说直升机、系留气球等作为空中中心台,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心来空间通信,到那时我国的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将会在后期的军事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四、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发展注意事项

目前军用项目和民用项目虽然基础技术相同,但是具体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非军工企业就算是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也不具备进入国防市场的条件,所以一项技术能不能被军事所使用,不能仅仅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更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军品生产国家规定了特殊的标准和规范,需要结合大量的经验积累和高超的工艺条件,实现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双轨制度检验。由于民用技术的指标和军用产品指标有差异,所以非军工企业要想进入军工行业必须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工作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如果其中一旦出现产品不符合要求其中需要承担的损失将会非常高昂,所以高端的技术指标和企业品质,是我国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的一项最重要也最基础的要求。

结语:我军软件无线电技术将会朝着更多模式、更数字化、灵活性高、抗干扰性强的方向发展,各类科技研究中心和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提升我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为我国的军事力量增长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宋春晨,宋清宇. 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概述[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12:8-12.

第8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系统工程方法 计算机 软件设计 应用

计算机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普及,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质是计算机系统操作下的程序、规则,以及所有与之相关联的文档及数据。而系统工程方法则是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种门类工程技术的产物。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方面将会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进程,快速完成交办单位交付的任务。同时,在对系统工程方法的深刻了解下,将二者结合,可减轻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设计时间,提高软件质量,在设计方面呈现显著性效果。

1 系统工程方法的内容

1.1 系统工程方法的概述

系统工程方法作为现代科学决策方法,主要将相关问题及情况分门别类,确定边界,侧重各门类之间内在联系,确保处理方法的完整性,采用全面和运动的观点、方法分析主要问题及整个过程。其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主要使用工程化概念、原理、技术及方法开展软件开发、维护的工作。当前,软件开发方式主要存在三种方式:自顶向下的结构化方法;基本要素为对象、类、继承等的面向对象方法;简单的形式化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是用系统的原理、方法研究系统的对象,立足整体系统,制作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及流程,有效地完成任务。

1.2 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内容

系统工程方法依从系统全局观点,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出发研究相关对象,实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标。其基本内容有:全面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和数据,提取有效信息,系统了解相关问题信息,进一步确定完成任务所需条件;提出相关方案,展开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进而进行实验研究,客观评价系统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注重社会效果,为最终方案在理论和实践上做铺垫;经由系统分析与综合,比较和鉴别出最优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实施;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制定有效计划,将开发研究出的系统投入使用,并对系统的性能、工作状态及社会反应作出相关评价和检验。

2 系统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模庞大,工作量较高,要求高,牵涉范围广。而系统工程主要从整体上把握和综合规模大、因素多的任务、项目,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作用及相互联系。同时,系统工程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将复杂结构分解成总体控制结构和若干相关子系统。这种方法符合软件开发流程(见图1),促使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标准化、整体化、工程化和科学化。

2.1 提出任务

计算机软件开发交办单位针对软件开发系统向开发人员提出要求,布置相关开发软件任务。在提出任务阶段,交办单位下达任务书,并与开发人员签订合同,同时,对项目有直接管理权限。开发人员需对任务书认真研究、分析其内容。

2.2 论证和批准

开发人员对需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提出有效方案,后由专家学者做评审工作,并通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再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是软件系统开发的首要前提,需开发人员经过精心搜索有用信息做储备资源,调查市场行情,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以及法律可行性等问题。

2.3 需求分析

可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用户在软件系统方面的期望,从而对开发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运作速度、设计限制等进行总体分析,制作出严谨的规格说明书,以支持后续软件的开发进程。

2.4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软件的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是软件开发的重中之重。软件概要设计依据上述准备工作,建立起目标系统软件的整体架构及总体结构与模块间的互相联系,设计完整的数据结构,从而定义各接口和控制接口。同时需要对相关部分进行审核。而软件的详细设计则是对概要设计的分层结构,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进行过程描述,进而设计各模块的细节内容,以便源代码的编写。

2.5 编码与软件测试

使用编程语言将详细设计结果转换成计算机系统软件,满足用户所要求的程序设计语言,或者是数据库语言书写程序、组织。之后,开发人员须测试该程序的所有模块,并联系用户进行组装系统测试,再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以便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及完善。

2.6 成果鉴定与推广应用

最后,开发人员需将开发设计出的系统软件,在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中试安装,并在责任时间里运行,在通过正式鉴定后交付用户,并提供指导用户使用与在用维护服务。同时,在用户使用阶段,开发人员需关注软件运行进程,并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系统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设计方面应用较广,同时起着重要作用。结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在计算机软件设计阶段可规范其流程,促使计算机软件设计进程加快,同时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软件系统研发速度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宁.软件工程方法在造纸机传动控制程序设计中的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4.

[2]李青祝,马玉娟.系统工程方法在组合机床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1(01):61-64.

作者简介

王应邦(1976-),男,云南省宣威人。现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规划、大学计算机教学。

第9篇: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关键词:软件项目 管流程 风险分析

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好软件项目的管理及风险分析,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下面就软件项目的特点,缩合大家的经验总结,谈一点看法。

一、软件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软件项目管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产品、过程和项目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

怎样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影响软件项目的质量因素。

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有二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它们分别是:“人”、“流程” 与“技术”。

“人”是项目中最难预料与掌控的一项要素,人可分成两部份,一是客户,二是开发团队。

“技术”是指软件项目所使用的开发半台,主要指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是最容易掌握的部份。

“流程”是指软件开发流程或是项目流程,定义流程的目的是要掌控所有的情况。项目的最大敌人是时间及预算,这两者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预算内准时完成项目,可说是一项艺术。

1.“人”因素分析

“人”是指客户和开发团队,其中开发团队的因素对项目影响很大,对于这方面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如下:

・人员技能未达到要求

在项目开始之初,我们假设项目成员都能够达到组织级的要求,但往往并不是每个成员都能够达到要求。而且项目中每个成员的生产率差异可能很大,也给项目进度安排造成影响。

・项目成员责任心不强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对于项目过程中的各项任务,经常出现由于项目成员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导致产出的工件质量较差,引起大量返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更应该加强项目规范的建设,项目经理应加强同这些成员的单独沟通,加强项目的团队建设和集体荣誉感。让项目成员感觉到做的系统是他们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公司的项目,项目经理的项目。

・项目沟通问题

在软件项目中,保证项目各种角色和成员中的高效沟通是很重要的,如何建立起快捷顺畅的沟通渠道,采用最佳的沟通方式来解决问题,必须在项目中经常强调。如果一周的项目任务花存实际做事情上有2天,而花在沟通上却占用了3天,这时必须及时分析和总结原因。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采用各种方法或工具,使交流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

・项目人员流失

项目人员特别是项目关键成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流失,对项目影响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初,就作为专门的风险进行跟踪,并考虑具体的应对措施。

2.“流程”因素分析

软件的开发流程般定义为:

需求分析一可行性分析一概要设计一结构化设计一详细设计一编码一软件测试一软件维护。

“流程”中软件项目的风险,主要体现存4个阶段:软件需求阶段、软件设计阶段、软件实现阶段和软件维护阶段

・软件需求阶段

软件的开发是以用户的需求开始,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需求要靠软件开发方诱导,才能保证需求的完整,再以的形式形成《用户需求》这一重要的文档。需求分析更多的是开发方确认需求的可行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在此阶段需要和用户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确认。需求和需求分析的任何疏漏造成的损失,会在软件系统的后续阶段被一级级地放大,因此本阶段的风险最大。

・软件设计阶段

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软件功能正确地反映了需求,需求的不完整和对需求分析的不完整或者错误,在设计阶段将被成倍地放大。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系统体系结构的定义,使之能够完成需求阶段的即定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检验需求的致性和需求分析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实现阶段

软件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软件代码的生产。源代码木身也是文档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将来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的实体。源代码书的规范性,可读性是该阶段的主要风险来源。规范的代码生产会把属于程序员自身个性风格的成分引入代码的比例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整合的风险。

・软件维护阶段

软件维护包含两个主要的维护阶段,一个是软件生产完毕到软件试运行阶段的维护,这个阶段是一种实环境的测试性维护,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在测试环境中不能或末发现的问题;另一个阶段是当软件的运行不再能适应用户业务需求或是用户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平台、软件环境等)时进行的软件维护,具体可能是软件的版本升级或软件移植等。

3.“技术”因素分析

存软件项目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项目组一定要本着项目的实际要求,选用合适、成熟的技术,千万不要无视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虽然先进但并非项目所必须且自己又不熟悉的技术。如果项目所要求的技术项目成员不具备或掌握不够,则需要重点关注该风险因素。

二、建立项目管理流程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实际上很多模型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RUP、QoS、XP等,但是大家在学习和使用这些模型的时候,往往觉得这些模型提出的概念和实施比较难以操作,另外就是不管是RUP、Q0S还是XP,既然是一个方法模型,就不可避免要描述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理论模型,否则就体现不出理论的完整和逻辑的严谨。下面我们只是把以软件设计为核心的开发管理流程化,避免在频繁发生外界变化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