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题中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题中期报告

第1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 校园网络 安全现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情况

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三通两平台的不断建设,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细致深化。而校园网络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进展及效果。随着互联网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在教育信息化中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网络。教育部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也指出“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中10M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60%以上为学校”。可见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还较低,甚至根本无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J市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现状,希望发现基础教育网络安全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2.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基本情况,进而了解当前基础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基础教育校园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为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提供参考,并期能为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建设提供参考数据。

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掌握当前J市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状况和网络应用现状;

(2)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安全风险;

(3)影响区域内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状况的成因分析;

(4)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状态提出相关建议及意见;

(5)总结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下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二、课题研究已取得成果

1.完成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学习

通过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相关书籍学习,学习网络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学习,从理论层面上引导课题成员对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加深课题成员对于网络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了解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前期理论学习,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课题组完成了《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的编制。整个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校园网络整体情况的了解,主要研究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及硬件构成;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校园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调查校园网络应用情况,对于校园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第二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通过实体与环境安全、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网络与通信安全、软件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安全几个维度展开调查,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三、课题创造性成果说明

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创新之处是预期能够发现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发现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困难,能够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引起大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

1.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常见安全隐患

(1)无专业网络管理人员

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学校无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

(2)无专用的网络机房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校园网络核心设备摆放环境随意,无任何安全措施。同时设备之间的链接也比较混乱。

(3)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基础校园网络由于起步迟、发展慢等原因,目前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中,校园网络安全意识还较淡薄,整体上对于校园网络安全并无相关概念。

2.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常见措施

(1)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合理的应用。因此首先要从意识上重视校园网络安全,只有具备了校园网络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合理应用相关的设备、技术。

(2)设置合理的访问策略

第2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作者:路凡 赵忠良 殷缨 杨辉 陈苏民

【关键词】 人

关键词: 人;受体,白细胞介素1;基因;基因表达;大肠杆菌

摘 要:目的 获得一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的高效表达菌株,为研究各种急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拮抗IL-1的生物学效应奠定基础. 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mRNA,反转录PCR获得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hIL-1ra),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从而构建高效表达人IL-1ra的重组菌株. 结果 成功构建了IL-1ra的高效表达菌株(pLDH-hIL1ra),序列测定与文献报道一致.12%SDS-PAGE分析显示此菌株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3ku,与预期结果相符.光密度扫描重组hIL-1ra蛋白质占细菌总蛋白的30%. 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hIL-1ra基因.

Keywords:men;receptors,interleukin-1;genes;gene ex-pression;Escherichia coli

Abstract:AIM To obtain a high expression clone of human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which is likely t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oth acute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the binding of IL-1to IL-1R.METHODS mR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and the coding sequence of hIL-1ra was amplifi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expression vec-tor pLDH-hHIL1ra was constructed by inserting the PCR products of IL-1ra into the specially designed prokaryotic vec-tor pLDH99.RESULTS By temperature induction,the IL1-ra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E.coli DH5α.12%SDS-PAGE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expression band was about23ku,and the expression protein accounted for30%of total bacterial protein.CONCLUSION Human IL-1ra has effectively been expressed in E.coli.

0 引言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IL-1ra)是在某些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中以及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一种多肽性质的IL-1特异性抑制因子,可由LPS刺激的单核细胞,PMA,PHA,CSF刺激的单核细胞系产生[1] .实验表明,LI-1ra可阻断LPS引起的家兔死亡、减轻免疫复合物所诱导的炎症、抑制小鼠骨髓移植后GVHR的发生、提高存活率、并能防治动物实验性结肠炎[2,3] .在临床上,IL-1ra可用于治疗败血已进入Ⅲ期临床验证)、类风湿关节炎、脓毒症、化脓性休克等[4] ;在基础研究中,IL-1ra可以用于研究急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IL-1ra,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表达载体pLDH99由本室赵忠良构建(Fig1);大肠杆菌DH5α由本室保存.正常成人外周血取自作者赵忠良.PCR引物由Cybersyn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为:ATAATGC GACCCTCTGGGA-GAAAATC, CTGGATCC TACTCGTCCTC-CTGGAAG),淋巴细胞分离液(ρ=1.077)购自Sig-ma;polyATract System1000mRNA分离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SupercriptIITM 反转录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T4DNA ligase等购自GibcoRBL公司,Klen Taq高保真PCR试剂盒购自Clontech公司;QIAEXⅡ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Qiagen公司. Sequence of sMCSs:10 20 30AGGAAACAGC TATGACCATG ATTACGAATT40 50 60TGTTTAACTT TAAGAAGGAG ATATCGGATC70 80 90CTCTAGAGTC GACCTGCAGG CATGCAAGCT100 110TGGCACTGGC CGTCGTTTTA CAGCTT

图1 略

1.2 方法

1.2.1 人IL-1ra基因的克隆 正常成人外周血经梯度离心(梯度离心液ρ=1.077)后,收集交界层的PBMC,以Hank’液洗3遍后,以1×106 个细胞在含20mg L-1 PHA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置于37℃,50mL L-1 CO

2 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用polyATract System1000试剂得到纯化的mRNA,SupercriptIITM 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参数为95℃,15s;55℃,30s;72℃,30s,共25个循环.

1.2.2 人IL-1ra基因在载体中的定向克隆 将表达载体pLDH99用EcoRV与BamHI双酶切,制备成一平一粘的载体片段;同时PCR产物也经BamHI酶切制备成一平一粘的基因片段.两个片段在T4DNA连接酶的催化下于16℃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菌.挑取阳性转化子作小量制备后进行酶切鉴定.

1.2.3 人IL-1ra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取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菌在32℃下培养至平台期,以1%转接至LB中,在32℃振摇至A值约为0.4时,迅速转入42℃中继续振摇4h,收集细菌以SDS-PAGE分析人IL-1ra的表达.随机选择一高表达菌株,提取质粒,在PE公司310全自动序列仪上进行插入基因的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人IL1ra基因的PCR扩增及酶切鉴定 以PHA刺激的正常成人PBMC的mR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特异的条带,大小约为470bp(Fig2).

图2 略

2.2 人IL1ra基因的定向克隆及酶切鉴定 PCR片段经DNA聚合酶补平后进行BamHI酶切,10g L-1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回收此酶切片段;载体pLDH99用EcoRV与BamHⅠ双酶切后电泳回收此片段.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两者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后挑选阳性转化子,经NcoI和BamHI能产生一300bp左右片段的克隆为阳性克隆,将其命名为pLDH-hIL1ra(Fig3).

图3 略

2.3 人IL1ra表达克隆的测序及诱导表达 pLDH-hIL1ra可直接以M13mp18测序,经PE公司的310自动测序仪测序,结果得到的克隆人IL-1r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完全吻合.大肠杆菌经热诱导后所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ku左右,此高表达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30%以上(Fig4).

图4 略

3 讨论

IL-1ra是迄今所发现唯一的、天然的特异性细胞因子的抑制物[5] .IL-1ra在体外可由LPS,PMA,PHA,CSF刺激的单核细胞系产生.IL-1家族包括3个成员,即IL-1α,IL-1β和IL-1ra(亦称IL-1χ ),三者氨基酸序列不同,但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且均能与IL-1R结合[3] .IL-1α,β与IL-1R结合可介导靶细胞的一系列效应;IL-1ra与IL-1R结合则不传递任何信号,从而对IL-1起特异性地抑制作用[4] .IL-1ra的cDNA长1.8kb,可编码177个氨基酸,它含有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其成熟蛋白为152个氨基酸[6] .IL-1ra还可抑制PBMC,骨髓细胞衍生的髓样淋巴细胞白血病自发增和自发产生IL-1,IL-6GM-CSF[7] .在体内,IL-1ra可阻断LPS引起的家兔死亡,减轻免疫复合物所诱导的炎症[8] ,抑制小鼠骨髓移植后GVHR的发生,提高存活率,并能防治动物实验性结肠炎[9] .在国外,应用IL-1ra治疗败血症已进入Ⅲ期临床验证,死亡率明显下降.此外,在类风湿关节炎、脓毒症、化脓性休克也是临床的适应证[10]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对其相关机制的进一步认识,IL-1ra可能会显示出更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11] .

在国外,Birikh等[11] 用pGMCE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表达了IL-1α和IL-1ra基因,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获得目的基因,我们采用人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从中提取的mRNA,经RT-PCR成功得到hIL-1ra基因片段,进一步证明LPS可以诱导单核细胞表达IL-1ra.原核表达载体pLDH99是我们自 己设计的一种克隆、表达、测序一体化载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已经利用该表达载体成功表达了许多基因.在IL-1ra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对SD-ATG之间核酸序列进行了二级结构模拟及优化设计,SD-ATG之间的序列为“ATATA”,结果表明所采用的SD-ATG序列是有利于表达的.我们还发现在SD-ATG之间的距离是三个碱基(ATA),表达量不足5%.从生产方便的角度出发,利用温度诱导方式可以降低IL-1ra的生产成本,利于大量生产,高表达蛋白产物为下游生产及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Jing BQ.Cell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M].Xi’an:The World Book Publish Corporation,1995:100-102.

[2]Apostolopoulos J,Ross S,Davenport P,Matsukawa A,Yoshi-naga M,Tipping PG.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Char-acterization of its gene expression in rabbit tissues and large-scale expression in eucaryotic cells using a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J].J Immunol Methods,1996;199(1):27-35.

[3]Hsieh TC,Chiao JW.Growth modulation of human prostatic cancer cells by interleukin-1and interlenkin-1receptor antago-nist [J].Cancer Lett,1995;95(1-2):119-123.

[4]Santos MC,Woolley DS,Quinn JV,Slotman GJ.Interleukin-1mediates hemodynamic dysfunction and release of eicosanoid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during graded bacteremia [J].Shock,1999;11(6):423-428.

[5]Lennard AC,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review][J].Crit Rev Immunol,1995;15(1):77-105.

[6]Dinarello CA.Interleukin-1and interleukin-1antagonism [re-view][J].Blood,1991;77(8):1627-1652.

[7]Oelmann E,kraemer A,Serve H,Reufi B,Oberberg D,Patt S,Herbst H,Stein H,Thiel E,Berdel WE.Autocrine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can support malignant growth of glioblastoma by blocking growth-inbhibiting autocrine loop of interleukin-1[J].Int J Cancer,1997;71(6):1066-1076.

[8]Haskill S,Martin G,Van Le L,Morris J,Peace A,Bigler CF,Jaffe GJ,Hammerberg C,Sporn SA,Fong S.cDNA cloning of an intracellular from of the human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associateg with epithelium [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9):3681-3685.

[9]Boggs SS,Patrene KD,Mueller GM,Evans CH,Doughty LA,Robbins PD.Prolonged systemic expression of human IL-1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in mice reconstituted with hematopoietic cells transduced with a retrovirus carrying the hIL-1ra cDNA [J].Gene Ther,1995;2(9):632-663.

第3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关键词] 医院; 科研; 中期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5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8- 01

1 前 言

医院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3个环节: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辅导、评审和组织申报。中期管理主要是对在研项目进行检查、监督和阶段总结,在此阶段,管理工作的内容更加繁多,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提供课题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确定的对项目的各种支持条件,对其一切经费开支进行监督,并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审批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支出、国际交流与合作费用支出、管理费用支出、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②对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进行检查监督和控制,以确保研究质量和控制时间进度为关键因素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反馈与监督检查机制,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后期管理则是对已完成的课题组织结题、或专著出版、成果申报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工作。三期管理在科研课题计划管理中处于同等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由于科研课题前期管理的结果可以中标课题的数量、等级、经费来定量衡量和显示,后期管理的结果可以专利、成果奖的等级、数量,成果转化获得的经济效益等定性或定量指标衡量和显示,这些指标相对客观、直观、容易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容易被大家认同。而中期管理注重在管理过程而不是管理结果,因而经常被忽视。下面本文就医院科研中期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2 加强医院课题中期管理的措施

2.1 对考核结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 激励措施。① 给部门和课题组发组织奖;② 给课题组增加配套经费;③ 在同等条件下给课题组成员优先申报课题;④ 在课题申报前优先预资助课题负责人;⑤ 国内外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会议课题组成员优先;⑥ 评优、评奖、晋职、晋薪等优先考虑。

(2) 处罚措施。① 如因外部原因而非课题组本身问题,应分析原因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允许课题继续进行并赶上进度,此类课题的后续过程要重点关注,随时跟踪;② 因课题组原因而进展缓慢的课题,要延缓拨付下一阶段经费并督促其加快进度;③ 因课题组负责人不能有效组织课题执行的应果断向课题组织部门申请更换”课题负责人;④ 因课题组原因课题确实无法继续或长时间延期的要及时终止执行课题,避免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对课题的主研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如几年内不许申报课题、评优、进修培训、晋职等。

2.2 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是做好项目中期管理的关键。项目负责人,从早期课题申请书的撰写到项目的具体实施,直至最后结题报奖,都接触着自己的课题,如他们能对课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不仅可提高科管部门的效率,更能保障课题按时保质地完成。①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负有全责。项目负责人对完成项目任务承担法律责任,要严格完成规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指标,按时提交有关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中期检查和考核,按时结题验收,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要接受归口部门的信誉评估。②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享有全权。项目负责人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经费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包括用人权、经费使用权、计划执行权。

2.3 加强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中期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管理中的学术交流有2种:①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通过研讨会,了解项目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吸取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检验项目组本身的研究水平,以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② 项目组内研究进展的交流和研讨。项目组成员各有分工,各成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研究方法和角度也有多样性。项目组成员互相交流各自掌握的文献资料,了解其他成员的研究进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既能提高成员的学术水平,又可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2.4 加强课题经费的管理

课题经费是保证课题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合理有效的使用课题经费不仅能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更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科研效益。目前,对课题经费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课题开始前的经费全额预算和项目完成后的经费使用情况审计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健全课题经费使用的规章制度,使科管部门和科研工作者均有章可循;其次是进行课题经费预算时,应细化科研支出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分阶段评审,上一阶段课题的进展情况和费用的评审情况将对下一阶段的经费划拨产生影响;最后是加强财务、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其间建立一种有效的反馈机制,防止课题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相符情况的出现,也方便针对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应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经费使用方式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松紧适度,宽严相济,充分发挥课题负责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4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自主式课题教学法。其基本理念就是改革课堂教学,即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电路设计方法,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解题。此外,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电路模块设计课题,通过完成自己的课题达到初步实践电路设计方法的目的。同时,由于学生都是带着设计课题听课的,这样也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课程教学初期,指导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提供若干模块设计课题供各小组挑选。选定的模块设计任务伴随该小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尽量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在课题设计过程中才能有较好的默契,相互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设计任务。②该阶段是课程教学初期,学生对各个模块设计课题还不了解,教师应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对课题进行解释和指点,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选定设计方案。③当学习小组初步完成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后,则安排一次课堂报告,由各个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其对课题的理解以及初步选定的设计方案,并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其下一步工作重点。④模块设计课题应涵盖所讲授课程的各个章节,这样利于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各个模块设计方法串联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同时,讲课内容与学生正在进行的设计任务相关联,容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教学中期,将模块设计课题融入到各个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具体的电路设计方法,同时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调试以及指标测试。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要求各小组通过课堂学习不断改进自己初期拟定的电路设计方案以及元器件参数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自主式课堂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自主采用课堂讲授方法改进自己的电路设计,使其感受到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中。②向学生灌输团队设计的理念,针对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同时在教师和团队间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使学生的问题能得到解答,从而有信心完成课题设计任务。③安排课堂报告,各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课题设计进展,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中期考核并指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课堂教学后期,对各学习小组制作的模块电路进行验收和总结。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督促各学习小组做好指标测试工作,验证自己设计的电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总结整个设计过程的经验教训。②安排课堂报告,各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课题制作成果,由任课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总结。③各小组提交课题设计报告,详细介绍整个电路设计原理、参数计算过程,并记录系统的性能指标,总结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

    自主式课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我们在通信电子线路课上使用了这种教学法。首先,根据整个课程内容设计8个模块的设计课题,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都融合在这几个课题中,课题名称。

    第一阶段: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并从这8个课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该小组在课程学习期间的设计任务。由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进行资料收集以及设计方案的论证。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二个教学周,组织各小组制作幻灯片报告该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时间安排。需要说明的是,各小组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相应的知识点还没有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地讲授,完全由学生先自学各自课题相关基础知识,然后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内部讨论,最终确定课题的初步设计方案。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熟悉课题、讨论方案以及确定初步方案。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个阶段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方案汇报时的现场气氛也很热烈。此外,由于设计课题涵盖了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相应课题方案的初步确定过程也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预习阶段。这样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相应的知识点时,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阶段:主要完成各个章节知识点的讲授,这一阶段应该注意在课上重点讲解如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完成模块设计课题,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书本知识并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只要稍加变通就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实际。例如在讲到求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题目时,计算电路输出功率用到公式(1):200cmVPR=(1)其中P0为电路输出功率,Vcm为电路输出电压幅值,R0为电路负载电阻。而在真正设计功放电路时,电路的输出功率及输出电压幅值常常是已知条件(见表1),而具体的电路以及电路中所采用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阻值是需要进行计算的。因此只需要将公式(1)转化为公式(2):200cmVRP=(2)转化后即可用于电路中所采用负载电阻的计算。整个课程讲授过程都要将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将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变化(常常是翻转)就可以用于电路设计过程中元器件的参数计算,从而使学生可以一边学习课堂知识,一边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此外,在实验课中要指导各小组的电路焊接以及调试工作,并监督其设计进度,从而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这个阶段,真正实现了本教学法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即学生可以做到边学习,边使用,边检验,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最后一个阶段是课程的结束阶段,主要做好各小组课题的验收工作,并对各小组所设计的模块进行点评,最后安排一次期终汇报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束。本教学法已经实践了两年,学生对这种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此外,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模块设计课题制作情况挂钩,因此各学习小组都投入了较多精力用于电路模块制作,成功率也较高。并且学生通过电路模块的制作过程也了解到了如何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电路设计。

第5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安徽省于2006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不应忽视,新课程改革的大块阵地在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教学设施设备、生源质量等,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改革将更艰难。在条件受到很大限制情况下,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物理教学实践如何有效展开,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物理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物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物理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将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农村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寻找结合农村实际状况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教和学具工作,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形式,以期形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有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物理教学面对的大量矛盾和困惑,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得以解决或缓解。农村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探讨,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高中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的改革之路,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基础,在普通农村高中对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基本教学策略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如平等对话、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课堂主要教学行为、辅导教学行为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等;加强对新课程物理教材的研究,充分利用教材中拥有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探讨在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实施策略、评价策略,生成农村学校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典型课例,发表一些质量较高的教研文章,锻造能够适应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高中物理教师队伍。

本课题研究力求点面结合。研究子课题如下:

[1]、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3]、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4]、农村中学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5]、农村中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6]、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是应付高考的。可以预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人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在教学设计的立意、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2、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要有新的突破。

3、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上要有新的突破。

4、在物理实验实验教学上要有新的突破。

5、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上有所的突破

6、利用农远网资源、加速新课程的实施

(四)完成本课题的的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经费保障等)

本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一名,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如戴恩好老师是我校的教务主任,所撰写的论文《简单教材慎重处理》发表于《安徽教育》、论文《巧解一道光学题》发表于《物理教学探讨》,多媒体课件《连通器及应用》获市二等奖,论文《谈专业学科的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初探》等均获得市级奖。鲁礼道曾是《农村物理教学与劳动技术相结合》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学校已购置了一批物理新课程理论专著,订购了一些物理学教学和研究期刊,并得到巢湖学院物理系和图书馆的有力支持。本组成员已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已有教师或获奖。本课题作为学校重点扶持项目,得到学校教科室和教务处的有力支持,并得到了学校经费的大力支持。

(五)研究计划

1、课题组分工情况

邓小宝:负责课题组的组织实施、理论研究及数据处理

邓小宝、戴恩好: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朱祖祥、张忠厚: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戴恩好、朱祖祥: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许传俊、张忠厚:农村中学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韩文超、张启水:农村中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鲁礼道、邓小宝: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2、主要研究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前期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月):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并举行专题研讨会.

后期实施阶段(2008年2月--2009年6月):对各子课题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总结鉴定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召开子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申报结题。

阶段成果形式:[1]、编写乡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2]、完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份。

[3]、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

[4]、举行课题组中期研讨会

最终完成时间2009年8月

最终成果形式

[1]、完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份

[2]、编写乡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3]、相关课题研究论文集

第6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关键词】课题研究教学法;《景区开发与管理》;应用方案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个学科都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课题研究教学法就是被学术界探索的热点对象之一。笔者以《景区开发与管理》为例,试着探索该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课题研究教学法概述

课题研究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的德国,引入我国后相继被许多工程院校采用。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追求目标。[1-2]

具体而言,课题研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学习单元——项目(project)[3],每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以此来达到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目的的教学方法。

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未知性与问题性、主动性与互动性、过程性与开放性、发现性与探索性、体验性和愉悦性[3]等特点。

2 《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分析

2.1 课程简介

《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三大主干课程之一。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本课程共48学时,每周3学时,其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景区服务管理、景区环境管理、景区项目管理、景区营销管理、景区安全管理、景区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

本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内容和方法。其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景区产品的内涵与特性;熟悉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技能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具备初步的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地分析景区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2.2 课程特点

2.2.1 内容可分块操作,细分出众多小课题

“课题研究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课程能划分出众多课题。对于本课程而言,其研究内容可分为景区服务、环境、项目、营销、安全、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随之可延伸为相应的一系列课题,符合该教学法实施的条件。

2.2.2 有现实需求作为课题开展的条件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很多领域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然也不例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本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教学法提供了现实需求基础。

2.3 传统教学法下《景区开发与管理》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承担《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经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虽然在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实践教学、改变以往闭卷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有了改进,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去解决,如已有的改变并未完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已有的教学活动并未使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地发挥、已有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锻炼的深度不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见很难进一步得到验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来解决,而“课题研究教学法”正好符合课程教学这些方面的需要。

2.4 授课学生的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期待,笔者对即将开设本课程的班级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有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访谈和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人才类型的取向、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取向、对教学活动如何展开以及欲通过教学活动使自己哪些能力得到提高等几个方面。调查问卷共发放28份,回收26份,有效问卷26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2.4.1 学生对能力提高和自己的成长有较高期望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想通过大学的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分别占调查人数总数的82.8%、81.5%和80.8%;其次是自我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以及有效自我管理的能力,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69.5%、68.9%和66.9%。同时,学生也希望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自身可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导型人才,分别占总人数的76%、95%和86%。这说明了学生对通过大学学习过程使自身能力提高和促进自身成长方面有着较高的期望。

2.4.2 学生对研究实际问题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据调查结果显示,除9%的学生不喜欢去研究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为其寻找解决办法,和1%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外,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去研究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4.3 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愿望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非常希望教师在教授一门课程时能增加让自己去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有90%的学生希望能在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能获得相应的实践经验;有95%的学生希望通过一门课的学习,既能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也能拥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能力,甚至是熟练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有93%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能帮助其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了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愿望。

2.4.4 学生更倾向于互动参与式教学

据调查结果显示,除12%的学生喜欢纯粹的讲授式教学,和10%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外,剩下78%的学生都喜欢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这说明了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新特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互动式参与式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教学法”在《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中的推广具备了学生基础。

3 课题研究教学法应用方案设计

笔者根据教材内容,整个学期共设计了五个课题。在第一次试行“课题研究教学法”时,笔者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一个学期中均需完成五个课题的研究。具体实施之后,笔者发现由于时间有限,课题相对较多,实施效果不如预期好,因此以下方案是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具体如下。

3.1 课题设置

共设计五个课题,分别为景区服务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景区环境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景区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景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景区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具体景区待选。

3.2 学生分组及课题分配

每班学生共分五组,每组学生承担一个不同的课题,该课题贯穿课程始终。

3.3 课题实施环节安排

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将课题实施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现状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建议——期末汇报

3.4 课题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效果,学期中应至少安排两次中期检查,具体设置在实地考察和问题分析两个环节之后。中期检查形式是所有小组均递交中期检查报告,并进行中期汇报。中期检查结果计入平时成绩,教师点评并反馈修改建议。

3.5 课题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景区****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报告

3.6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

课题汇报时要求学生递交完整的课题报告,并进行PPT汇报,每组需回答教师根据课题提出的3-5个问题。汇报后,教师根据每组的具体情况提出点评意见。

3.7 课题实施时间安排

课题实施时间按16周计算,具体安排表如下:

表1 《景区开发与管理》课题工作时间安排表

3.8 成绩计算

期末总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共同构成,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平时表现=出勤×50%+课堂表现×50%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1×40%+平时成绩2×40%+平时表现×20%

期末成绩=成果报告成绩×70%+PPT汇报×30%

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

4 课题研究教学法的实施经验总结

4.1 值得推广的方面

通过在本课程中多次采用课题研究教学法,笔者发现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学生们更喜欢该教学方法。同时,学生通过该过程的参与,其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合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该教学法也更加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4.2 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课题数量方面,一个学期中安排的课题不宜过多,一般1-2个为宜。在课题任务分配方面,可按需分配,对于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课题的难度,而对于部分稍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课题的难度,并加强辅导。在学生协作方面,由于课题大多小组形式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监控不当,常常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因此还应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贡雪梅.课题研究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07):115-117.

第7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第8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第9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一、营造课题研究“磁力场”

制度磁力场。制度既具有强迫性,又具有激励性。因为制度既规定了学校及教师的权利,又明确了其职责及义务。近几年,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题文件,并将教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情况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考核,纳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名特优教师评选,纳入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范畴,且权重逐年加大。教育局每年都对教科研先进学校及先进个人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全市每年用于教科研活动的奖励经费达40多万元。

专家磁力场。教科室成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人人是某一学科的教研员,是学科带头人或名师或特级教师,个个都主持或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地级市以上的课题研究,组织的活动质量高,吸引力强。教科室还经常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全市及各校教科研工作,一次次高质量的专题讲座、精彩点评、课堂展示吸引了各校教师的广泛参与。我市还实行立项课题专家联络制度。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安排其与该课题有关的专家进行联络,专家参与课题重大活动,定期了解课题研究进程,为课题把脉、指导。专家的介入,保证了课题的高质态运行。

活动磁力场。一是教科室或名师工作室牵头的课题坚持开展月度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将课堂展示、专题讲座、名师点评、互动研讨结合起来,与会者每次都觉得受益匪浅。二是为学校举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或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近几年,我市每学期均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成果推广活动。三是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参加高层次教科研专题培训活动。市局教科室及时向各校市外教科研信息,并适时组织人员参加相关活动。全市每年参加市外教科研活动的教师在2000人次左右。

二、构筑课题管理“金字塔”

管理高质量,教科研才能高品位。在课题管理上,我市呈现如下三种“金字塔”结构。

课题级别“金字塔”。我们坚持立项课题逐级申报。首先,明确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为此,我市于2008年出台了《中小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要求》。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切实存在的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切入口小,研究周期短。本学期,我市各校校本课题累计达600多项,平均每校近9项。其次,校本课题经过提炼、整合后申报市级立项课题。申报时,在“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可行性分析”等栏目中要写清校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及思考,否则,难以通过立项审批。再次,地市级、省级课题申报一般也从校本或市级立项课题中产生,保证课题的高质量,减少立项课题的夭折率。此外,我市还定期课题申报指南。申报指南所列课题来源多样化。一是上级申报指南中符合我市实际的,我们选用。二是从每年组织的全市“课题征集”中筛选,这些课题中有不少就是校本课题,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科研学校“金字塔”。“十一五”期间,我市扎实开展了教科研三级学校评选,即教科研合格学校、先进学校、示范学校。围绕课题研究级别、成果价值及应用、教师参与率等制订具体的评分细则,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全市所有学校均成为了合格学校,校校均有市级立项课题,校校均有校刊校报,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校校每学期均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及时课题研究信息。至目前,全市已评选出24所先进学校,其中示范学校6所,示范学校成为了全市教科研基地。

课题成员“金字塔”。我市对各级立项课题的组成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分为参与者、核心组成员、课题主持人。其中核心组成员不超过10人,主持人不超过2人。核心组成员为子课题的具体负责人,要定期向课题主持人汇报研究进度,参与重大活动的策划及课题日常管理工作,并最终形成书面子课题研究报告。教育局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名特优教师评选等活动中,对上述三类成员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考核评估,防止不参与者乱摘他人成果、普通参与者自列为核心组成员、研究成果个个同等“分享”等不正常现象的产生。

三、组建课题项目“共同体”

为实现全市课题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我市将相同课题或近似课题组建为项目“共同体”。共同体的形成,有效解决了课题高水平运作与学校课题组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其主要方式有:

强强联合式。对于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形成的课题,主要采取强强联合攻坚的方式进行。有的是根据全市实际需要“指派”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全市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新课程改革之初,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施心中无数,我们就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由市局指定教科研先进学校联合开展实践研究,形成经验后,以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向全市展示,推广应用其成果。其次,还有“红娘”式,即市教科室及时各级课题立项信息,为项目联盟的形成做“介绍人”。我们先后成功牵线搭桥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幼儿教育中课程开发与应用”、“中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学科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等12个强强联合共同体。当然,强强联合也有“自由恋爱”式,即学校之间、课题组之间自由结对,共同研究。这是我们最欢迎的,因为这种方式主动性更强,共同体更具合力。

互补促进式。其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名特优教师或教科室、教研室成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召集教科研不同类型(合格、先进、示范)学校参与研究,使研究成果信度更高。我市明确规定名特优教师必须人人有地市级以上立项课题,人人组建名师工作室(相同学科的可联合组建),工作室成员覆盖全市各教研区,以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目前,我市有名师工作室16个,均以课题月度研究的形式开展工作。这样的方式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二是城乡学校形成课题研究共同体。每个城区学校挂钩一到两所农村学校。结对主要采用“半日开放”的形式,通过课堂展示、专题研讨、阅览资料等进行课题研究互动交流。市局将结对帮扶成效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对外合作式。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与上级科研部门合作,参与其子课题的研究,这有利于学校尽快熟悉教科研流程,迅速走上课题研究的规范之路。二是与市外学校合作。这有利于开阔研究视野。我市有24所学校参与了朱永新先生领衔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培养卓越口才这六大主题与省内外学校结为项目联盟,有计划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新教育报》以“新教育之乡的新教育船歌”为题,对我市新教育实验的做法进行了专版系列报道。

四、推进课题运作“滚动式”

课题结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为了减少课题研究的功利主义色彩,我们推行了课题研究“滚动式”策略。

研究级别“由下至上”向高度滚动。不管哪级课题,我们都坚持按正规途径报送,防止学校上当受骗。学校从校本课题中筛选课题申请市级立项课题,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申报必须经市局教科室审批逐级上报。各级课题严格按照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结题鉴定等程序进行。

研究范围“由点到面”向广度滚动。我们鼓励学校及教师首先从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入手开展研究,逐步扩大研究范围。“由点到面”滚动,既可以是由一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到多个教学环节的研究,也可以是由一个学科的教学研究到多个学科的教学研究,当然也包括由少数人参与的研究到大多数人参与的研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