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择业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职业规划意识产生较晚
不少大学生在谈及职业生涯规划时都认为,这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而处于其它年级的学生不必为职业规划“浪费”时间,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从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到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陷入盲目状态,等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时,就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
(二)缺少明晰的就业自我认识
就业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人职业价值、兴趣、能力以及职业的事实状况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对客观现实的我以寻找一份何种工作与我相匹配的认知。近半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就业定位等相关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就业中职业的选择和决策均需要对自我职业价值取向、兴趣、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做出正确的选择,自我认知模糊必然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三)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就业心理的准备包括: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的了解,对自我职业能力的准确认识,对就业的技巧和知识的掌握,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换的意识以及抵抗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认知,没有把就业作为人生非常重要的环节刻画在潜意识中,难以形成内驱力量,从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努力失去方向。
二、大学生择业能力的提升
(一)持续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在校大学生的事,入职后依然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适时学习,适时更新知识,这样才能生存发展。
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就业和入职后有无上升的潜力。学校所学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体,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增强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份工作,就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获得足够的工作能力。学习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新创造自我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热爱学习并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要不断拓展学习的对象,向同学老师学习,在实践中向领导学习,向工作伙伴及客户学习,检验课堂所学,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积累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能力。
(二)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在专业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对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而且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们要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自身,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等各类教学实践环节,参观访问企业家及其企业,有意识地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分析报告;第二,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加勤工助学,参与家庭或他人的创业活动,到小微企业跟班打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等。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产生新构想、新观念、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新观念、新构想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当今时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挑战也是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机遇。
一是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软硬件方面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
二是积累知识,增强才干,知识与能力并重。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多,开拓创新的能力就愈加旺盛,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孕育出创新性举措。
(四)沟通与合作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包括:有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起工作;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沟通需要自信。有自信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积极健康的定位,充满自信的人会给企业带来信心;二是沟通需要技巧。掌握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彼此给予礼貌和友善,能够以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处理问题。成功的管理者认为,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解决冲突的技巧,尤其是使冲突双方或团体都满意的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互惠合作。现代企业都是多部门、多工种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增强企业的运转效能,减少摩擦和内耗。大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要善于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和职责,勇于向他人请教,并乐于分享工作经验和体会,在履行自身职责中体会共享集体智慧和成果的快乐。
(五)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把人群组织起来以有效地完成某项工作或某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现代社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岗位。
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抓住机遇。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如学生会主席、学生社团干部甚至是宿舍舍长等。这些职位都是以服务同学为目的,肩负的是责任和义务,都可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如有机会,应该主动要求承担,这样的经历在求职中十分重要。
关键词: 中职生 择业不良心理 调适
中职生进行职业选择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职生由于年龄偏低,身心发展不成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冲突、心理误区、心理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中职生的择业前景,阻碍了中职学校就业率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和调适,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确定就业期望值、端正职业选择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择业不良心理
(一)自视清高的自负心理
有些中职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认识到中职生所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中职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择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
(二)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有些中职生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这些中职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三)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
部分中职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他们既想在待遇稳定、风险较小的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又嫌收入不高;既想自己创业,得到较高收入,又觉得很辛苦。于是他们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使这些中职生失去太多的时间与机会。
(四)无能为力的悲观心理
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看破红尘,听天由命等悲观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不再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努力。这种心理与择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五)紧张恐惧的焦虑心理
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市场定位,过于看重初次择业对一生的重要性,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就会导致择业焦虑,产生紧张恐惧、愤世嫉妒的焦虑心理。
(六)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七)托亲靠友的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或朋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中职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这种依赖亲戚朋友、依靠父母关系择业的学生,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二、择业不良心理调适的对策
(一)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1.理念转变准备。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中职生择业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仍有许多中职生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择业制度。他们片面理解择业,认为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是择业,而认为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工作,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因此,中职生要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用“不求对口先择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新观念去指导择业实践。树立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的大择业观,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调整好择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2.角色转换准备。
做好“学生――就业者”的角色转换准备是很重要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有规律,在这样一切都已安排好的环境里,容易萌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中职生转变角色,抛开浪漫和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3.自我认识准备。
自我认识就是对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它有利于塑造优良的人格,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中职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克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认识自我,可从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
4.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学生就业前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训练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从学习专业课开始,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逐步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职业特征,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习的焦点集中在有关的专业课上,为今后就业做准备。专业知识是从事岗位工作最直接的知识。专业技术更是招聘单位最看中的。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二)择业心理素质培养
1.敢于竞争,开拓进取。
首先,要敢于竞争。竞争意识是中职生在择业时应具备的最基本心理素质之一。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善于竞争。一是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即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比值,因为期望值过高会使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焦虑,影响正常的发挥。期望值过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二是在求职面试时情绪要轻松自如。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积极参加学校或企业组织的各类竞选、竞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树立自信,不怕挫折。
在求职择业中一定会遇到挫折,此时切不可搭拉着脑袋,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适度挫折具有鞭策激励作用,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择业心态,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3.恰当定位,看重发展。
求职择业时应恰当定位,看重发展,切忌“这山看着那山高”。对于单位的好坏要辩证地去看,今天好的单位并不意味着将来也好,今天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单位,也不会是永远没有发展机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带动了收入的普遍提高,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面对“鱼”与“熊掌”的选择,对此求职者不妨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个人的发展及前途应是关注的重点,报酬应放在次要地位,不要急功近利。要善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认清就业形势,抓住机会顺利择业。
4.正视现实,放眼未来。
要正视现实,增强应变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可能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中职生免除就业烦恼的良方之一就是增强应变性,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把握未来机遇,取得成功。要拓宽专业认识面,清楚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处理好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的矛盾,这样择业和创业的天地才会更宽。
5.认识职业,追求事业。
职业具有维持生活、发展自己、贡献社会的价值。个人通过职业获得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报酬,并使个人某一方面的才干得到提高,抱负得以施展,贡献社会的价值得到体现。个人只有把握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画出人生绚丽的彩虹。有些中职生片面追求自己认为崇高的事业,而不愿意投身于平凡的职业活动,殊不知,大凡事业成功者都是从平凡而有意义的职业活动做起的。所以中职生要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明确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价值,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廉洁奉公的作风。
6.调整心态,奋发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择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择业的问题,因此具有健康成熟的择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务实作风是中职生应该倡导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为此,中职生要进行职前“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明白在当前择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参考文献:
[1]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马玉荣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讲堂.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不适:调适
一、引言
对于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言,又是拿着个人简历穿梭于各大招聘会场,准备毕业前实习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了。择业是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一次重要选择,轻则影响择业成效,重则会影响到学习,为此许多同学都感到困惑不知如何下手。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要进行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所以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是各位择业生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大学生择业常见心理障碍与问题
1、 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热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如国办重点院校毕业生,自己技不如人,总拿着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较,因而求职屡次失败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转化成自卑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同学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很优秀,总是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同学的仰慕,从而有一种沾沾自喜,唯我独尊的自负心理。
造成自卑感自负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环境、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造成。这类学生由于看不清自己的位置造成求职中的失败。大学生需自我把我、自我调整,先找一门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依赖心理与从众心理
依赖心理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择业种的盲目从众心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迅速发展时期,人格快速发展逐渐完善,但是他们没有社会经验独立性不强缺乏个人主见容易受到社会重一些不良影响左右其思想状态,很少从自身优点出发认真分析自身能力并做出适合自己的择业选择。一些独立性较弱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过多的听从他人意见、盲目跟风错失了就业良机。大学生在就业前应认真分析自我能力及主、客观条件,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去考虑,增加择业主动性果断决策。
3、 功利心理与求名心理
目前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是去想怎么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更多的是去看重自身利益,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地位,在不了解某些职业的内在要求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声誉好的单位,很少去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缺乏必要的责任感。
4、 焦虑心理与急躁心理
在求职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这类学生的心里表现出担心自己毕业后时候能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能否找到有利于自己身发展的工作、能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害怕自己被用人单位拒绝;自己选中的单位父母不同意怎么办;如果选择 错误后悔怎么办;入职后不懂得如何与上司、同事处理好关系怎么办等等。这种焦虑状态让大学生在毕业前精神压力加大、紧张烦躁而引发各种心理不适,尤其是以急躁这一特殊形式所表现。在工作未确定之前大学生普遍都有急躁心理,他们与父母、老师、同学产生一些矛盾,每天都在寝食不安中度过,只希望时间过的快一些,总希望马上被用人单位录取,尤其实在最后时期内还未被录取的学生群中,这种焦虑、急躁心理更为严重。
5、 安全心理与竞争心理
在择业时有些同学往往从职业的安全稳定方面考虑,去选择那些国有单位或政府部门,他们认为在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是相对稳定从而忽略自身能力发展。竞争心理与安全心理形成鲜明对比,这类大学生不安于现状在已有的稳定工作时不满足现状,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愿意拥有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以上五点是大学生常见的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调适务必会使大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损害,那么如何调适心态我总结以下几点。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自我调适
择业时每一位大学生最终所面临的问题。在求职的道路上每位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甚至经历过几次挫折后才能获得收获。在求职中所产生的迷茫,不知所措等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但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注意心态调整,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就业这一重要选择。
1、 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主动寻求机会
想要找一门适合自己的工作首先要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要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在求职过程中主动寻求机遇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工作的好与坏是相对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应以几次的失败来否定自己,要有勇敢进取的精神。
2、 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方向
大学生对就业期望普遍较高,但他们对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了大量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毕业生无去处的现象发生。大学生应该在职业生涯与发展观念上从新规划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择业时不要把目标制定太高,从自己能胜任的一个职业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经验,在工作中学习进步,逐步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3、 用于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择业过程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更应该勇于面对和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要学会自我接纳与欣赏,敢于面对自己,敢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与失败。我们可把失败看成一次认识职业、认识自己、适应社会的机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通过求职来发展自己,促进下次求职成功。
参考文献:
1 姬振旗、周锋:《求职择业指导》,20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南京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随机问卷调查308人,访谈1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门类设置比较齐全,本次调查涉及了本校所有的艺术专业。总体上,艺术类学生可以分为美术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两个大群体,这两个群体之间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差异值得关注。此外,还从性别、籍贯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总体自信乐观,女生择业心态值得关注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数据来看,艺术类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较高,对于未来工作自信乐观。75%的学生认为“我在专业方面是优秀的”,有81.5%的学生“相信凭借不错的综合素质能够找到好工作”,93.5%的学生“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会做得很好”,23.4%的学生表示在择业中“焦虑担心,对工作缺少信心和把握”。
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有显著的差异(P=0.003,从0.05显著性水平上可以否定虚无假设,以下相同),音乐表演类的学生显著高于美术设计类的学生(这个结果与学生个性内外倾向性有关,通过爱森克人格问卷得出的数据结果显示,音乐表演类学生较美术设计类的学生更乐观外向,P=0.001)。但是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对于择业的信心没有显著差异(P=0.189)。
值得关注的是,女生的择业信心与男生有显著差异(P=0.034),男生较女生对于择业更有信心。27.1%的女生、17.3%的男生倾向于依靠“家长、亲戚等帮助找到理想的工作”,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7)。这种择业心态,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女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部分招聘单位在招聘中一定的性别歧视挫伤了女生择业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女生独立性的欠缺,缺少主动性,依赖心理也影响了择业的动力,不利于女生择业和就业。
自我认知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择业动力,艺术类学生自信乐观的特点对于择业有利也有弊。4、5月份是各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高峰期,通过访谈发现,艺术类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就业形势较好专业的学生,这段时间都在挑选工作机会,即使毕业之前没有落实也不在意。艺术类学生过于自信乐观和等待会错失就业良机。因此,择业就业辅导应当首先分析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关注女生的择业心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良机。
二、农村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弱势和对个人发展空间的关注
调查发现,学生籍贯与择业失败归因之一“缺少实践机会”,及择业标准之一“个人发展空间”有显著相关,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这两方面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分别是P=0.002和P=0.040。农村学生更多将择业失败归因于“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说明在应聘中他们在实践经验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在择业中心理上相应也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生择业更多地是依靠自身努力,想通过实践提高自身择业的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出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对于自己在将来工作中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空间有更多的考虑,这也表明农村学生择业观念更加成熟和实际。
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毕业生中农村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系统,可能导致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择业辅导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南京艺术学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已经迈出重要一步,这种实质性的支持方式对于学生就业来说更为有利。从实践来看,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学校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关注和支持。
三、择业失败倾向外归因,求职挫折难降工作预期
受学生自信乐观个性影响,艺术类毕业生择业失败倾向外归因,只有15.3%的毕业生表示在择业过程中“感到自卑,不敢主动出击工作机遇,因而错过一些机会”,18.5%的毕业生认为“应聘失利的原因是自身条件不行,或没有努力学习专业和把握机会”,与此相对应,69.8%的毕业生“在遭遇择业挫折后,没有降低对工作的期望”。这种心理倾向使学生面对较大求职压力的时候能够保持比较乐观的心态,但是求职的高期望值却不利于学生就业。
男女生在归因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P=0.002),其中23.7%的男生和14.5%的女生认为“应聘失利的原因是自身条件不行,或没有努力学习专业和把握机会”。可见,男生较女生更偏向于内归因。这也是就业辅导中应当注意的一个现象。
四、地域观念突出,限制择业范围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艺术类学生对于就业地域的选择非常看重,64%的毕业生坦言“择业的范围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或其他大中型城市,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城市和地区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调查结果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艺术专业的市场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旺盛,这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具体反映在学生择业的地域观念中。但是,随着西部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以前不被学生看好的地方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也日显强劲,对于艺术类毕业生的个人发挥及长远规划发展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就业辅导应当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从个人实际和市场需求现状出发,正确选择就业地域,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五、择业标准更加实际,创业需求相对较强
关于择业标准,35.7%的毕业生表示“希望找一份如国有事业单位一类的稳定性较强的工作,收入低一点没关系”,64.3%的毕业生对这一问题做了否定回答;29.2%的毕业生将工作的收入和待遇作为择业最重要的标准;与一些效益和待遇较好的小型民营企业相比,50%的毕业生表示更愿意到效益和待遇一般的大型知名企业;同时,有37%的毕业生表示“不急于找工作,想自主创业,或做一名自由职业者”。
通过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艺术类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比较实际,收入和工作单位的名气是很多学生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创业的需求,反映了艺术专业就业的灵活性,接受灵活就业观念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与美术设计类的毕业生相比较,两个群体在工作的稳定性标准和创业需求两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性(分别是P=0.002,P=0.049), 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更“希望找一份如国有事业单位一类的稳定性较强的工作,收入低一点没关系”,即求稳心理比美术设计类的学生要明显,但是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的创业需求又比美术设计类的毕业生要强,更多的人“不急于找工作,想自主创业,或做一名自由职业者”。看似两个互相矛盾的心理其实反映了音乐表演专业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相对于美术设计专业而言,音乐表演专业工作流动性较大,因此毕业生有寻求稳定的心理趋向,以求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但是个性外倾的特点使他们不甘于低收入,鉴于当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收入来源较多,比较灵活,所以更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会将灵活就业作为选择。
六、就业指导服务模式需全程化、个性化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择业心理;就业;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175-02
当前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拟从职校毕业生择业的矛盾心理入手,探索解决方法和策略,对提高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稳定心态,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及成因
(一)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就业难的矛盾
近年来职校毕业生的择业目标出现了“三高”趋势,即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而事实却是“就业难”。
首先是人多粥少,卖方市场超载。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宏观就业形势出现了“三峰叠加”局面――全国新增城镇劳动力1000万人,企业下岗职工超过8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超过1000万人。”
其次是门槛高抬,买方市场岗位有限。一是企业本身已沉积了大量冗员,“不想要的辞不掉,想要的进不来”,客观上加大了就业难度;二是卖方市场的急剧膨胀使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形成了“博士开价,硕士坐下,本科留下(简历),专科走吧”的情形;对于既没有高学历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届职校毕业生而言,其优势荡然无存。
(二)期望成才立业与害怕艰苦的矛盾
不少毕业生既梦想事业成功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择业时追求轻松、舒适,把成就一番事业摆在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之后,一些国家急需、能真正发挥个人专长为社会创造价值,且人才匮乏的矿山乡镇、边远山区、艰苦行业,很少有人问津;甚至为数不少的学生宁愿回家待业也不到这些单位工作。
(三)具有竞争意识与缺乏自信心的矛盾
毕业生希望通过公平竞争,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面对竞争的巨大压力,又深感信心不足,担心竞争机制不健全,难以真正体现公平。择业时,宁愿等待国家包分配,也不愿主动去参与竞争,希望选择既没有风险、待遇尚可的职业和单位,真正能放下包袱,到民营、乡镇、农村等单位去工作的人极少。
(四)自主择业的价值观与体制滞后的社会现实的矛盾
传统体制的弊端不是短时间就能清除的,社会不正之风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常有体现,走后门、凭条子、拉关系、吃喝送请、权利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渗透其中,再加上人才市场发育不全,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择业的公平竞争。
(五)所学专业滞后与职业需求领先的矛盾
社会选择人才一向强调“专业对口”,然而,由于毕业生在报考学校时多趋向于当时的热门专业,而当时的专业知识结构又不符合毕业后现实对人才的要求;另外,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滞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学生学非所用,加大了就业难度。
(六)性别特点与社会偏见的矛盾
“职业院校学生择业难,女职业院校学生择业更难”,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因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作祟,不乐意接纳女性;另一方面毕业生本身性别的心理差异也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有些女生怀有性别上的自卑感,不能勇敢面对用人单位的挑选,常常失去本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只能导致女学生择业范围更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压力更大。
二、解决职业院校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职业规划和体系建设两手抓
1.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极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职业目标,避免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学校应提前布置引导学生极早动手,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找准职业定位,增强职业竞争力。
2.紧紧围绕社会需求改进体系建设。加强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就业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就业心理咨询,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及时治疗;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透析就业形势,做好就业指导和求职咨询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择业过程就是主体条件与客观要求相适应的过程。因此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追求、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有一个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估价,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提高就业成功率。
2.教育学生恪守弹性的择业态度。教育学生面对自我期待与社会需求的冲突要学会变通。如果缺少变通性,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一味追求最美满的结果,势必错过其他更好的机会,造成就业困难。
3.教给学生必要的择业技巧。指导毕业生全面掌握择业技巧是就业准备的关键。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视野,取得竞争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三)政府主动干预,社会积极扶持
创造一个良性的就业环境,对于减轻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至关重要。政府应伸出援手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宽阔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边远山区的毕业生,应最大限度地在物质和精神待遇上给予实质性提升;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给予积极扶持,既减轻了就业压力,又能为具有真才实学、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创业平台,创造一个法制健全市场规范的就业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三、结语
当前,金融风暴的袭击,中小企业的萎缩和倒闭,失业人群的剧增,犹如雪上加霜,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没有高学历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过高的期望值极易与社会需求发生冲突,产生矛盾心理,进而演变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其危害不言而喻。只有全社会各阶层伸出援手,才能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获得就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一、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
1.择业期望值过高,择业理想务实化,脱离择业的现实基础。择业是受人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的一种社会行为,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并能使自己出人头地的工作。这是青年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不少女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择业理想务实化,择业期望值过高,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否适应这种工作,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脱离自身的能力,对现实的切身利益考虑过多,如过分强调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选择超越个人素质的职业,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甚至为此而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种脱离现实基础的择业,必然会导致择业价值取向的扭曲,是很难实现的。
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富幻想、更渴望成功。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心性一般较高, 进取心强,她们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 服务于社会,最终以自己的成就得到社会认可和关注,为此,她们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考取各种证件,为追求事业成功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 当代女大学生中独生子女逐年增多,绝大多数人一直囿于校园围墙内,没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加之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渗入,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又开始犹豫彷徨,一方面觉得应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到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才干的生产一线去,另一方面又由于人之惰性,宁愿选择平平的工种和安稳舒适的单位就业, 不愿从事能获得成功但挑战性强需要拼搏的事业。
2.自信心不足,依赖心理严重,缺少积极主动的择业行为。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是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女大学生的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和别人竞争,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些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一些女同学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寄希望于家人或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为她谋取一份好工作,从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放弃了就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这种自卑、依赖心理,严重影响了其择业行为。
3.意志品质不坚定,优柔寡断,容易失去择业的良机。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主要包括自制性、果断性、坚强性、忍耐性等,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而目前的大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意志品质,对学习、择业中的困难和挫折很难面对,往往采取退却、逃避的态度。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抉择,应该果断地抓住任何一个机遇,当机立断,否则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尤其是女性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大学生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以致失去择业的良机。
4.性格孤傲、清高,缺少合作协调精神。目前,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部分,由于家庭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孤独、自私、清高等性格,集体意识不强,合作意识更缺乏,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一些女大学毕业生因个人条件上的优越性,或者因自己的能力强,在同学中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也会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一种自视过高、蔑视一切的心理。
二、影响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
1.社会因素。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已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学校因素。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3.自身因素。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
三、解决择业心理冲突的对策与建议
1.创造公平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缺乏罚则,相应机制不健全,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因此,政府要积极探索市场条件下促进妇女就业的干预机制,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强制执行来切实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在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应当鼓励督促企业录用女性员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宜由妇女承担的工作岗位外,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招聘男女员工,在这方面国家机关更应当率先垂范。按照企业录用女性员工的比例,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或者优惠,从而增强企业录用女性员工的积极性。此外,要建立妇女生育基金,由政府而不是由个别企业或女性个人承担生育责任。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险,将女职工生育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 以减轻企业成本, 更好地消除生理差异因素给女性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创造男女公平竞争环境,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2.有意识地加强对女生抗挫折教育,提高择业自信心。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产生的诸如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的调整,会影响到她们的正常择业。通过心理的咨询和教育,缓解心理压力,适时调整心理矛盾和困惑,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的承受力。当代女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绝大多数人各方面较为一帆风顺,对生活的艰辛茫然无知,因此,学校在学生一入学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多接触社会;鼓励女生勇于参加竞争,正视竞争。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是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本专业领域内男性在人数、成就、体力、社会舆论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状况,女生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增强自信心,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鼓起勇气迎接挑战。
3.强择业指导,掌握择业技巧。女性与男性毕竟有差异,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女性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因此,对女大学生仅有适用于全体学生的一般化教育是不能满足其成长需要的,作为择业指导,笔者以为,大学二年级开始最为恰当,因为大学生一年级学习基础课,男女生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到了大二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这时开设择业指导课就能有效地引导她们较为全面地认识自己、克服自身弱势,了解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讲,无论这些女大学生为自己选择何种职业,也不管这些选择今后是否改变,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强的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抱负,通过有的放矢地讲授女性就业技巧,增强女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和竞争力,并在大学四年较长时间里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弱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的所有资源为自己将来融入社会作好思想、心理、身体素质准备。
4.加强合作协调能力的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比较淡薄,在对竞争的理解中把目光定格在个人努力、拼搏上,缺少必要的团队精神。事实上,个人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良好的集体,在集体中,如果没有合作精神,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将无法面对强烈的社会竞争,也难以发挥个人的优势,个人价值也不会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加强合作协调能力的教育,克服女性心胸狭窄、嫉妒、孤傲、排他等心理,促使女大学生多参与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参加一定的社团组织,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从中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女大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与他人的良好合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生择业
心理调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
0173-0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状况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认知,从而导致消极情绪体验多于积极情绪体验。如何帮助大学毕业生以积极认知的健康心理面对择业,对他们的择业成功至关重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调适的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和力量等积极方面,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它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深刻反思与超越。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就是提倡积极人性论,通过对积极心理的研究,来指导帮助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自身的潜力,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二、高职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消极心理
(一)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另一种是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这样的依赖心理,使自己丧失了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自卑与自负心理。有的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竞争时顾虑重重,焦虑和恐惧心理并存,害怕遭到拒绝。由于不自信,对自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激烈的竞争不能应付自如,最终导致错失机会。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很多优势: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干部政治条件好,专业需求旺,家庭条件好,求职门路广,由此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工作地点、发展前途等过多挑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三)挫折心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大学生择业过程受挫是正常的事情。但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少,加之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求职一旦受挫,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悲观失望、焦虑急躁而产生抱怨、消极等情绪,甚至有轻生念头。
三、积极择业心理调适的策略
消极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又会使学生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而消极应对方式的背后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感支持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积极认知策略指导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择业心理障碍 疏导方法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强大的就业压力,高职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有的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求职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介绍高职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及其疏导方法。
一、高职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障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对我校(包括计算机、会计电算化、旅游与酒店管理等专业)145名高职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但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大部分高职生充满就业信心,但有一些学生缺乏勇气,底气不足。高职生就业与成才的高期望值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再加上受到他们自身所处的层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部分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以下心理障碍。
1.自我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有些高职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很自负,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而有的自我评价过低,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总觉得自己不如本科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缺乏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使思维的深度和敏捷性受到影响,降低了面试的效果。
2.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因为长期极度担心就业出路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怕”字当头,向往就业,关心毕业,可一谈到就业就惶惶然,有大难将至之感。从生理看,轻者长吁短叹,重者神情紧张,血压升高,整天闷闷不乐,疲劳不堪;在行动上则表现为择业时小心犹豫,无所适从。焦虑心理常使他们签约不慎,后悔不及。
3.急躁盲动。主要表现为:心境被择业所左右,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问题,情绪难以自制;对就业没有明确目标,喜欢与人盲目攀比,心中多有不服气、不认输之感;学习心不在焉,生活无精打采;性格内向者,经常闷闷不乐,满腹心事;性格外向者,时常唠唠叨叨,牢骚满腹。
4.从众心理。表现为瞻前顾后,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即使作出一些决定,也心有余悸,心绪不定;或者为了高待遇,纷纷挤向社会评价高的职业,而没有仔细分析工作城市、行业、单位状况与自身的条件。
5.消极依赖。某些高职生把择业的希望寄托在家长和学校的身上,自己不主动求职择业,以致错过不少就业机会。有些学生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等反应。
二、高职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疏导途径和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择业中存在的自我认知失调、焦虑、急躁盲动等心理障碍,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疏导。
1.学校要加强高职生择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学校不仅要注重生源进口和专业教学,而且要注重生源出口,关注毕业生就业。要广泛深入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信息。积极开设择业指导选修课,帮助高职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择业观,保持良好心态,掌握求职心理与艺术,更好地就业。当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他们及时解除心理冲突,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2.指导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学生理智地评价自己,使他们客观地认知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人格特征,正确定位自己,从而切合实际地设计未来的人生目标,消除“就业焦虑”。
3.指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挫折。一是自我安慰,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当经过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说服自己作适当让步,让自己内心保持平静,解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这样有助于保持心理稳定。二是情绪转移,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参加各类自己有兴趣参加的活动,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映中,以求得心理平衡。三是适度宣泄,在倾诉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而且能得到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但注意宣泄要适度,不能影响他人生活。
4.指导学生理智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克服急躁盲动心理,保持平和的就业心态。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合理择业;正确把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不被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假象迷惑,敏锐捕捉各自专业的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拒绝向中小城市、向基层流动;求职前,先对招聘单位有一个全面了解,搞清楚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能否得到较好的发挥。
5.指导学生学会放松自己,充实自己,克服怯懦心理。具体途径是: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学习和把握应试技巧;消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比如临场前可以散散步,和别人交谈交谈,使心情平静和放松;还可以进行深呼吸,进行自我暗示:“不要紧张,我一定能行!”“没有关系,即便不成,也可以总结经验增长见识,权当一次锻炼。”以信心和意志战胜怯场的紧张心情。
6.家庭也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常进行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调适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了解,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因此,给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
1、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2、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3、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
4、择业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5、盲目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6、消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3、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4、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 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适办法
(一)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
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职业观。
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3、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成功的事业有时会由于良好的机遇而变得一帆风顺,但是绝大多数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获得幸福的良方,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
4.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竞就业争实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自觉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二)外在的积极辅助与支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1、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难于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经济欠发达的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以及县以下的乡镇企业却急需这些知识型人才,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从实际出发,出台符合学生就业实际的规章办法,如户籍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贯彻措施,以解除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后顾之忧,要给予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的大学生以优厚的待遇并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招聘市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性、学校差异性、性别差异性;用人单位失信等问题。社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建立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为每一个有才华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真正使毕业生找到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其人生价值。
2、高等学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既介绍本地区的就业形势,也介绍全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并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引导大学生和家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平和心态,从大学生自身条件出发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定位。
其次,高校应加强用人单位的情报收集、就业资料统计、行业需求分析、劳动力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成熟的信息系统,使大学生能充分地获得就业信息;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准备自荐材料等面试应聘技巧和克服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实现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