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跷跷板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设计技巧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且有目的的活动,科学且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引着教师进行教学,能够指引着学生进行学习,而作为把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课程,如果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这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对课堂效率起到直接的不利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单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兼顾,而且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考虑,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目的。
那么,怎样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学生、教学内容以及可得到的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处理好。之后再对目标的重点进行确定,把教学内容和资源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二、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能够把学生的自己探索以及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一个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把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学生也更加容易学习。那么,要想创设出一个能够在科学课堂上提升课堂效率的情境,首先这一情境就必须要具有真实性,必须要和客观的显示相符合,并且把科学情境和现实情境进行有机的结合,尽可能地把科学来自于生活并且是服务于生活这一思想予以体现出来。其次,这一情境要具有有效性,给学生教授科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世界,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知识来把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那么所设计的情境就不仅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发展性。
三、注重课堂探究活动的过程
探究活动也就是在没有预先了解的情况下,对未知的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而探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独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前人的知识积累的过程进行探究和了解,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经验。那么,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并且是免不了会走―些弯路,更严重的是有可能会在探究之后得不出任何的结论,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这一具体的过程,也不会影响到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教师再向学生教授浮力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给学生,也就是在液体或者是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者气体的―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浮力。之后再向学生介绍浮力产生的原因等,那么学生必然是不会对浮力有深刻的理解的。相反,如果让学生亲自进行试验,并用尺子来对小木块上下表面进行测量,从商得出上下表面之差,并自己进行计算,从而探索得出浮力的大小。这样通过学生亲自试验的过程。学生能够对这一现象记忆深刻,从而才能更加好地对浮力的公式进行理解。
四、提升试卷评讲课的效率
新课标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要把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予以转变,并创设出―个人人都能够参与科学学习这样的环境。那么教师就应该要再课前对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要让做错题目的学生自己进行订正,让做对题目的学生思考是否存在其他的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独立把题目订正好,这时教师就蝴营造出一种宽松且和谐的氛围,并不断鼓励学生多多向老师或者是合作小组的其他成员请教,对于帮助者来讲不能只把答案告诉这一学生,要重点对这一学生将讲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在学生对这一题目理解之后。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针对这一次的考试,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制订下一次的目标,并把这一次还有不理解之处予以提出来。
一、引入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表明,丰富初中物理实验的形式,能使教师更好地搞好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学到物理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材和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出乎学生意料的有趣实验.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强烈欲望.
例如,演示惯性小球实验时,我在讲台上做了第一次实验:塑料片被打出,小球落在支座上,这时仍有不少学生说看不清小球如何落在支座上,不相信塑料片被打出而球仍能不“动”.于是,我便请几个看不清现象的学生到讲台轮流做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他们终于认识到惯性的存在.再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我先在讲台上演示“硬币跳高”实验,当硬币跳得很高很远时,学生们觉得很有趣.但此时他们心里也在想:“不就是用力吹吗?我也行!”于是,我让他们拿出先前让他们准备的硬币,也试着让硬币“跳高”.结果,虽然学生们都鼓足力气吹,却很少能让硬币跳起来.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他们对于“怎样吹才能把硬币吹起来?硬币被吹起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激发了他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索热情.
二、设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应让学生自主活动.在认知、操作、情感方面有所收获.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创新的意识、合作精神等人格、意志、个性特长上有所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有定性的、定量的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上述品质和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在课前认真进行实验教学设计.
如在研究电阻串联的总电阻教学时.可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验证实验:修理电器时.需要一个10 Ω的电阻.而手边只有多个5 Ω的电阻.该怎么办?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可能2个5 Ω的电阻申联能达到这个目的(报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的猜想).那么,怎样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激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创新.再如,浮力教学时,教师可设计问题: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压力差,实质是液体内部压强差形成的,而同种液体的压强又由液体深度决定,那么,浮力也应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而阿基米德原理却表明浮力与该深度无关.对从理论、逻辑上推出的这两个相驳的结论,能否运用实验来说明浮力与物体浸人液体的深度无关呢?激发学生设计各种实验方案去研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三、应用课外实验,提升动手探究能力
课外物理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拓展学生课外视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效途径之一.日常生产生活中时常会碰到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就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帮助解决.现行新课程教材也体现和强化了其学习工具的功能,注重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力的开发,勤于动手学习情景的创设,精心编入大量实验内容,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和认识这些方法.
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在课堂,课外也同样可以开展.许多物理教师仅仅将实验教学局限于课堂上,其实不然,书本后面就有许多创新的实验型习题,如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8页书后习题第三题“将一支蜡烛的两端削尖,设法在其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就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跷跷板能保持平衡.把蜡烛的两端点燃,蜡烛跷跷板会怎样运动?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后实验习题的题材,所以实验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在课后也能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数学和语文比起来,内容抽象,逻辑思维要求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就会感到困难。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数学,热爱数学?就要从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下面将自己的思考谈一谈。
一、摸清原有认知基础
小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早教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认知基础也不相同。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要调整教学策略,避免学生吃嚼过的馍,索然无味。所以学期开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认知水平的摸底,了解班级中学生已经有了哪些认知基础,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然后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事先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有了《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
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知识的承前启后,通过让学生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数出百以内的数了,那么数出千以内的数也不是难题。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视频,一个体育场,看台上一排排的坐椅,让学生大致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考查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学生扩大了对数的认识范围,并能够正确读写。
二、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师生完成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贯彻课程标准的手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同学习伙伴一起借助学习资料完成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教材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一条通畅的道路。教材的活用,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用教材而非教教材。适当对教材进行扩展和延伸,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密切联系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学习和生活是如此紧密相关,数学知识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表内除法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两个特点:首先是学生掌握表内乘法,之后才能进行表内除法的学习;其次是教材内容中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的概念。侧重平均分的涵义理解,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涵义。比如,把20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18人乘车,每辆车载6个人等。还是以人教版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事先我对教材进行充分阅读,对本册教材和本单元教材都进行了研究,了解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居高临下地设计本节教学。本节课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然后才进行1000以内数的认识。10个10是一百,10个100是一千,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概念后,那么教学的重难点就突破了。
三、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怎样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怎么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筹划。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小品化,把学生的学习内容改编成小品,让学生在小品中扮演角色。比如,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我设计了一组课件,让学生到游乐园玩耍,有的玩跷跷板,有的荡秋千。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有多少人在这玩耍,怎样计算呢?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兴趣盎然。
(一)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有10个一级主题,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虽然编排在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但是本节内容与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和第8个主题“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本章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的作用进行概括,在整套教材中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节的学习离不开第一单元中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铺垫,同时又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课对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看起来知识点很少,主要是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三个作用,但是教学素材很多,何以取舍,给老师留有很多发挥的余地,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独特性。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图表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形成理性和概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能举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资料分析、图表设计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出谋划策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音像、图片资料的享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问题分析,辨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确立的依据:教材条理清晰,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这三个作用进行了描述,版块分明。第一部分“在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中,提供的资料和设计的讨论题比较凌乱,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对资料和问题进行了重新选择或重新组合。在第二部分“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文字的表述显得单调苍白,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文字转变成图表,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加深理解。第三部分“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上提供了图片,但是录像资料更生动活泼,更能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所以我选用了教材配套的录像。
2.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确立的依据:这两个难点在知识的分类中属于概括性知识,“是把各种事实、现象以及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它集合了大量的具体事实,描述了这些具体事实之间的关系,经过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知识”。生态平衡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出谋划策、整理归纳等几个连续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自主得出结论;在怎样正确对待动物的益害问题方面,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相关录像《动物危害植物》,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鼓励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质疑和思考,对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与害处形成综合的认识,并能进行理性的决策。
二、教法和学法
我认为,“教”和“学”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个理念:面对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我在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1)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推理,让学生主动探究。(2)面对全体学生:资料分析、问题讨论等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体会乐趣。但是小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空洞的说理只会形成肤浅的认识,我想采用学案的形式,对学习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可以说说,而且可以写写画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习的“自主”性。(3)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人类对动物的认识过程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过程,选用的素材中有很多人类对麻雀、狼、害虫等动物的态度转变的例子,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中有效地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STS)的教育,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在导入部分列举作家对春天的两种描述,一种是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另一种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的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文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珍爱动物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春天,他们会选择有动物活跃的春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缺少了它们,人类的生活将变得单调、寂寞。但是动物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些,但是肯定不够系统或者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经历,好好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
(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第一个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安排了四个连续的学生活动。
1.资料分析
资料一: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可是现在专家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组织了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为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资料,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用食物链或食物网表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你的图解解释上述问题。
此处选用的资料,是人类对所谓害鸟、害兽态度变化的经典事实,让学生针对自己画出来的具体的食物链,分析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处于动态变换之中,对生态平衡形成感性的认识。
2.问题讨论
以往人们习惯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成为益鸟、益兽,加以保护,而把对侵犯人类利益的动物称为害鸟、害兽,不断地猎杀。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类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观点碰撞,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小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只有唯一答案的讨论,就没有意义,教师预设的讨论题一定要能生成多样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辨别,学会采纳或否决。
3.整理归纳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图片“跷跷板”(生态平衡示意图),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资料分析和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的过程,结合“跷跷板”的图片,整理思路,自主归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出谋划策
(1)2001年9月,重庆壁山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田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请你出谋划策,帮助古老城和其他相邻地区躲过蝗灾。
(2)美国阿拉斯加的涅利钦自然保护区,保护着4000多头鹿。为了使鹿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人们把鹿的天敌――狼消灭得一干二净,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0年以后,鹿群的总头数猛增到42000余头,鹿群吃掉了牧场上的草,破坏了整个鹿苑的植被,鹿因缺少食物开始大量死亡,出现濒临灭绝的危机。如果你是一名生态学家,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此处模拟决策的活动,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又能激发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这连续的四个活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层层深入,同时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开展学习。
(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平衡中我们强调的是植物和动物,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系统中还有别的成分――分解者,即细菌和真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怎样密切联系的呢?学生回答。
请你用图表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将文字转化为图表来学习,能使知识要点一目了然,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能简捷地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和发展想象、联想、推理能力,开发智能。但是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示以范例,给予铺垫,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选派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图解。
提问:如果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可见,动物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短时间内还能继续,只不过植物的分解过程,物质循环的速度会减慢,所以说,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因为很多植物的繁殖离不开动物,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四)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本知识点不是难点,可先让学生举例,挖掘生活、经验中的学习资源。然后播放录像《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形象生动的影片可加深学生的体验。补充渡渡鸟和大颅榄树的故事(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渡渡鸟曾是当地的国鸟,由于肉质鲜美被人类猎杀,于300年前灭绝,后来岛上的大颅榄树的种子不再发芽,生物学家发现,原来只有渡渡鸟吃大颅榄树的果实,大颅榄树种子外坚硬的外壳在渡渡鸟胃中消化后才能发芽),让学生介绍,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介绍,同时链接相关网页,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的快捷方便。
动物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喜欢,比如下面录像中的动物就让人类很头痛。播放录像《动物危害植物》,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是怎样应对的?(使用杀虫剂。)杀虫剂的使用带来什么后果?(寂静的春天)惨痛的经验教训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怎样寻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生物防治)什么是生物防治?(P47科学・技术・社会)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渗透STS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尊重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五)课堂总结。
【关键词】有效使用 数学教材 主题图
翻开小学数学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憨态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课程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主题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将主题图分层展示
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
如二年级下册第2页“解决问题”主题图包含了“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四个情景问题。教师可以按各个场景分批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二、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有些主题图描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再现主题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体验、搜集数学信息,自然抽象出数学知识。应用这一方法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对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二年级上册第66页“观察物体”的时候,找来恐龙模型,在老师的组织下,每组四个同学分别坐在恐龙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本位观察”: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观察,说说“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2)“换位观察”: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调换座位,让学生说说“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进而得出结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恐龙的样子也就不一样。(3)“全面观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和角度来观察恐龙,并说说“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最后引导并总结:要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喜爱的恐龙玩具为素材,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利用实物,创造现实场景,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用故事串起主题图
三年级下册第28页的内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展开情节,以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因此,我们可以将四幅图制成课件,逐一显示,边显示边讲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着走着,大家觉得又渴又累,猪八戒提议不如停下来歇会儿。大伙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于是就停下来歇息。为了给大家解渴,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一会就弄来了4个大西瓜,贪吃的猪八戒提议让他来分西瓜,但是趁大家不注意,很快就把4个西瓜全部吃得光光的,心满意足地躺在树荫下睡着了。唐僧、孙悟空和沙僧回头一看,个个目瞪口呆。
故事吸引学生极有兴趣地学习,数学问题“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和“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适时嵌入,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领会其中的含意。
四、用游戏激活主题图
游戏表演适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一做游戏,同学们就会喜笑颜开,热情参与,并且注意力集中、持久。因此,将主题图演成游戏式教学情景,可以做到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时更能让学生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如教学第一册19页“几和几”的主题图“4的组成”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玩猜一猜游戏: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4朵漂亮的红花,分别放在两个花篮里,你能猜出老师是怎样放的吗?
生1:第一个花篮放3朵,另一个花篮放1朵。
师: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
生:4可以分成3和1。
师:还有吗?
生2:第一个花篮放2朵,另一个花篮放2朵。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2和2。
生3:第一个花篮放1朵,另一个花篮放3朵。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1和3。
……
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我们预设学生做直角的方法是多样的:画、折、围、剪、拼、找……都可能出现。如果仅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展开活动,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于是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小棒、水彩笔、直尺、细绳、剪刀、三角尺、长方形纸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课堂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二、多种预设,促进生成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例如:教学《圆的面积》。预设目标:运用图形转化的思想,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预设圆面积转化的多种教学方案。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三、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面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的有意义成分,及时放弃预设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创造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场足球比赛2:0是不是比?”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2: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2:0不是比。看到这两种情况,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2:0是比的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为反方。进行辩论比赛。正方:我们认为2: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2: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2: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创造生成一节成功的课,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放大错误,升华生成
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其实这种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课例: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
师:“63-8=?”
生1:“63-8=6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个位3-8不够减,所以用8-3=5,再与十位上的6合起来就是65。”
师:“是吗,那该怎么减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第一种算法:先算60-8=52,再算52+3=55;第二种算法:13-8=5,50+5=55;第三种算法:先算10-8=2,再算2+53=55……还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8-3=5可以,因为3比8少5,所以再从60里去掉5就可以了。”多么独特的方法!拍手称快的同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与大人的思维习惯是不同的,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更习惯于用比较的方法去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应用背景
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将其送到学校读书,然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归咎责任是多方面的,但传统教育绝对责无旁贷。《学会生存》中提到教育具有两种能力,第一种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另一种是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无疑第一种能力是好的,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然而身临其境又有多少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就数学教学而言,传统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只有听到下课的铃声,才会重新恢复活泼的状态,其实这是完全扼杀学生创造力表现。现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本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例题和习题内容也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一本好的教材,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与之匹配,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目前对研究性学习的诠释众说纷纭,较具代表性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注重生活性,将实践融入教学当中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往往以纯理论的形式出现,严重与实际生活脱轨,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变低,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数学源于生活,研究性学习正是认清这一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清楚数学的用途,从而对数学感兴趣。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就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游乐场跷跷板、小区升降杆等),描述了射线、直线、角,再以原有认识基础,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注重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缺乏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多依赖形象思维,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只一味灌输数学理论,就会出现学而不思的情况,研究性学习从兴趣入手,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以“新”为出发点,避免陈旧、古板,保持练习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混合运算”这一章,学生在初步接受混合运算时,往往对运算规律产生混淆,教材则利用对话、图文的方式创立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注重自学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控
研究性学习认为学生自学不但对培养兴趣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教材,遇到重点、难点时,就会积极的去思考,而这些问题都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般不会很难,他们一旦将问题解决,就会充满自信,增加学习兴趣。
4.注重课堂的开放性,给学生一个活跃空间
研究性学习要求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式的活动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充满个性气息,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飞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量从内容的设置上、教和学的方法上呈现开放性,不要给学生过多的规定和帮助。
三、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升、毫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老师:从实验室拿来量筒,问今天应该学习什么?
学生:升和毫升。
老师:你们对升和毫升知道多少呢?
学生:一大瓶可乐2升、一桶油5升、一袋酸奶是200毫升等,众说不一。
老师:你们看一下课文,升和毫升是用来计量什么的?
学生:它是用来计量液体的。
老师:对,升和毫升计量的是液体的容量,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容量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这时候可拿两个大小不一的空可乐瓶子,然后说容量是用来计量液体的,大可乐瓶子盛的可乐较多,所以容量大,小的容量就小。那么你们知道的生活中容量最大的是什么吗?
评析:在本课教学中,通过互动,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学生已有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的意义。这样的导入,将生活经验逐步转为数学概念,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生活性与兴趣的重要性。
四、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就是为了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的更简单、更通俗易懂,灌输给学生。然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往往只能通过形象思维去理解。例如,在学习角这一概念时,只说具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学生就很难想象角到底是什么,如果在学习角的定义之前,让学生指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角(桌子角、衣服角等),告诉他们这些角和书中介绍的角是一样的,然后指出角的顶点和构成角的线,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选取有利于“研究”的问题开展教学。
2.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如果老师能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老师在上课前拿来台秤,问问学生谁来称称体重(称取两个就可以),然后问另一位学生,能不能根据这两位同学的体重,猜猜其它同学的体重。这种方式学生都很乐于参于,不知不觉就融入了情境之中,猜体重发展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习兴趣。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合理情境,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3.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与认知需要。如果将教育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丰富数学课堂,使学生乐意投入到学习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时,可以拿一枚硬币,让学生抛到空中,落地后记录正面次数和反面次数,重复多次,分析正反次数结果。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正逐步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用评析的方式来促进教育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国成.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10,(1).
[摘 要]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再创造”,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三方面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稚化。合理稚化学生思维,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发展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关键词]合理运用 稚化思维 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8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传统的数学教学教授的是现成的知识,是违反教学法的。他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习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发现、创造出来。要让学生实现“再制造”,教师不能将现成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切合学生实际,合理稚化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亲历“再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价值与魅力。
这里所说的“稚化思维”,是指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水平,把熟悉的旧知当成新知,设身处地揣摩、迎合学生心态,用跟学生相匹配的认知能力、学习心境、探究活动来实现教与学和谐共振的一种教学思维。
下面简要谈谈合理运用稚化思维,发展学生“再创造”能力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以学生数学现实为稚化起点,引领学生数学“再创造”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去设计教学,把知识的结果直接教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进行各种可模仿、可借鉴的练习中,学生掌握得不错,但一旦题型稍有变化,学生就不能灵活变通了。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把学生新知学习的知识起点与逻辑起点作为自己稚化思维的起点,精心设计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引领学生实现“再创造”。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练习部分,最后有一道“比轻重”的思考题,如图1。
学生一下子比较三种水果的轻重还是有难度的,而且两架天平一架不平衡、一架平衡,学生很难辨清。教材前面所出现的均是只有一架天平而且是不平衡的情况,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压跷跷板的经历:沉下去的一边重,翘上去的一边轻,很容易就理解了一架天平两端物体的轻重。但是图1情况复杂多样,学生无从下手。为此,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稚化思维,设计了图2来过渡。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得出苹果比梨重,梨比草莓重,学生很快就发现:借助梨这座“桥梁”,就能得出苹果最重,梨其次,草莓最轻。然后出示图1,一架平衡的、一架不平衡天平中的三个量;最后解决图3,两架均平衡天平中的三个量。因为有了图2的有效引领,教师无需多言,一切水到渠成,学生顺利实现了“再创造”。
纵观以上教学过程,教者较好地把握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学习状况,准确地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稚化起点设计了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再创造”的平台。巧妙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们个性张扬,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较好地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其创造能力。
二、以学生思维方式为稚化重点,促进学生数学“再创造”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仅就例题、习题滔滔不绝地讲授,过分去追求解决问题思路的单一化、简洁化、技巧化,课堂就会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亦成为可有可无的旁观者。这样学生势必产生思维惰性,对所学的新知只会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为此,我们的教学不能背离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把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稚化重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中实现数学“再创造”,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时,首先用PPT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224本书。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教者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让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解题方法。最后集体汇报交流成果。如方法一:224÷2=112(本),112÷4=28(本);方法二:4×2=8(层),224÷8=28(本)。汇报的学生还逐一介绍了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所表达的意思。教者微笑地点头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第五小组的小叶同学站起来介绍了方法三:224÷4=56(本),56÷2=28(本)。学生们纷纷摇头,都认为这样列式没有意义。教师未置可否,小叶同学指着主题图继续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书架并排放置在一起,这样“224÷4=56(本)”就表示新拼成的大书架的一层有56本书,再除以2,就表示原来每个书架每层平均有28本书;如果两个书架不拼在一起,“224÷4=56(本)”就是表示两书架平均一层可以放书多少本。这时,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教师充分估计到大多数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缺陷和不完整性,巧妙地稚化自己的思维,让另辟蹊径完成“再创造”的学生展示意料之外的解法,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带来的深刻思维和丰富智慧,实现了生生、师生思维的和谐共振。
三、以展示学生思维过程为稚化难点,实现学生数学“再创造”
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心理,对学生接受新知的能力做出符合实际的估量,合理稚化自己思维与教学行为,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学生学习新知的困难所在,精心创设“思维情境”,使师生思维“合拍”,设计出与学生思维发展相吻合的教学流程,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参与并见证新知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再创造”的顺利达成,实现对新知的积极构建。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之后的练习课上,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品牌一支儿童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豆豆每次刷牙都挤出12毫米长的牙膏,这支牙膏可供他用36次。该牙膏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毫米,豆豆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2毫米长的牙膏,新包装的这支牙膏他能用几次?题目刚出示完,班上的几个活跃分子就窃窃私语:“每次挤出的是小圆柱,牙膏的总体积不变,这题不难。”学生们拿起笔算起来。5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人举手,这时小管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太难算了,将直径5改为4吧。”“对啊!这个数字老师没想好,这么难算,没有意义。”其他同学纷纷附和。我无奈地说:“好吧,就把5改为4吧。”“不要,我已经算出来啦!3.14×(5÷2)2×12×36=8478(立方毫米),这算的是牙膏的体积;再算3.14×(6÷2)2×12=339.12(立方毫米),它是新包装后每次用的牙膏量;最后8478÷339.12=25(次)。”小秦同学滔滔不绝地汇报。“我们也是按这样的思路做的,就是没算好。”其他同学略带困惑地说。我笑着说:“方法都会就行了,就是难算啊!”“谁说难算的,您不是教过我们方程吗?我是这样做的,设新包装的牙膏它能用x次,列式为3.14×(6÷2)2×12×x=3.14×(5÷2)2×12×36,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14和12,方程就简化为9x=(5÷2)2×36,x=25。”小何同学激动、兴奋地说。“对呀,这个方程多好啊!简便、快捷、实用。”我也点头附和。“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小熙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两次挤出牙膏底面直径的比是5∶6,底面积的比就是52∶62,也就是25∶36,因为前后每次挤出的长度都是12毫米,所以两次挤出的体积比还是25∶36,新包装前可用36次,总体积不变,每次挤出的量和使用次数是成反比例关系的,所以新包装可使用25次。”“真棒!”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教者巧妙地稚化思维、因势利导,带领学生经历了“改数字——算术法——解方程——用比转化”四个阶段,顺利突破了教学预设中的难点,帮助学生达成多种不同思维层次的“再创造”。
四、以克服学生思维障碍为稚化原点,完善学生数学“再创造”
从学生的实际心智状态出发,教者将自己的思维稚化到与学生相契合、相顺应的状态,设身处地地将学生的困惑与思维障碍作为教学设计的原点,引领学生将难题的解答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和数学“再创造”活动。这样,教师的思维“学生化”,有效避免了以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新知的学习会进入一种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的境地。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单元练习时,遇到一道题:2008年我国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中,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2000元,超过部分按以下标准征税: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10%;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15%。张叔叔三月份工资纳税385元,他三月份工资应该是多少元?对于此题,全班46名同学仅有两人做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哪里?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其思维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要逆向思维,由知道纳税额求工资;二是不明白分段计税的意思;三是不明白计税部分每段分别是多少元。找准学生的这三点思维障碍,教者精心做了设计:1.这里分段计税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例说一说吗?2.分别算一算工资2100元、2600元、3500元、3900元、4500元分别纳税多少元?3.纳税25元、35元、150元,工资分别应该是多少元?4.纳税385元,工资应该是多少呢?针对以上设计,教者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交流,结果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可见,教者在学生思维障碍处稚化思维,能引领学生回归知识的原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既强化了对障碍根源的认识与分析,提高了“免疫力”,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完善自身的“再创造”能力。
其实在现实情况中,很多老师都是忽略这个板块的教学,大家都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表达,但这个“表达”很多时候都是指“写作”,也就是语文的最终目的“听说读写”的“写”。笔者并不认同,因为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有很多时候其实是口头上的交流,口头上的表达,这个要求会比“写”更难,因为这是即时的,脱口而出的,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首先要学会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技巧,形成初步的能力,而且还要在不一样的空间和环境中经常训练和锻炼,这样的积累才会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说话好,要能说好话,最后好说话。(“说好话”指的是能学会说话。)
一、教师示范引领,感受语言魅力
新课程早就提出要把我们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话语权。但纵观我们的课堂,又有几个老师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放开手去,仍然要求学生端正于课堂,认真聆听老师的话语。而事实是有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教学用语不够严谨,条理不是很清楚,学生听得并不是很明白,而且有些老师的语言表达很平淡,呈现的状态就是为上课而上课,也就造成了老师上课很没劲,学生听得也没劲,孩子们也就越来越不想在课堂表达。那就首先要求老师们的表达要给学生做出示范引领,让学生体会到说话的艺术,感受到说话的魅力。同一堂课、同一份教学设计,不一样的老师就会有不一样的演绎,学生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也许会与老师的理解有关,但笔者认为与老师的语言魅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春到梅花山》,孩子们已经被课件上一朵朵美丽的梅花深深吸引,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老师这时配图旁白:“孩子们,你们看,远处的梅花正张开一张张笑脸,红艳艳的一片,它们一团团、一簇簇地挨在一起,漫山遍野。把镜头靠近一些,那露珠还睡在花瓣上,阳光照在上面,整朵梅花都是晶莹透亮的,凑上去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呀?”在老师这番入情入境的介绍下,孩子们早就跟着一起“走进了”梅花山,所以此时的回答也是水到渠成:“哇,这梅花真香啊!”“老师,我觉得整座梅花山都是香的了!”“我的身上也是香香的了!”孩子们一个个扑闪着眼睛,涨红着小脸,高举着小手,想要一吐为快。此时的回答问题,已不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情不自禁地抒发。这个时候会发现,说话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是难事。教师的语言引领着孩子走进情境,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想说,愿意说,而且还能说好。
二、重视口语交际,学会说话方法
苏教版的教材中,创设了很多口语交际的情境,从低年级的“打电话”到高年级的“介绍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等,有的是学会生活中的基本交际能力,有的是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还有的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时的方法。老师则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要求,并教给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如一年级上册练习3的口语交际“打电话”,要求是“今天是你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打个电话,祝他生日快乐。”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打电话,这对当今的孩子来讲,太平常不过。课堂上,先让孩子们说说这个电话怎么打,结果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是“小亮,祝你生日快乐!”有的是“喂,小亮,生日快乐!”答案五花八门,孩子们充满自信。这时,老师让大家来讨论一下,打电话最主要的是要注意什么?当然是礼貌。所以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开始模拟现场,讨论起来。老师当小亮,学生打电话,“喂,小亮,生日快乐!”老师(小亮)一脸疑惑“你是谁呀?”这样一来,同学们马上发现了问题,打电话时,要先自我介绍,然后再说祝福语。接受指导后的学生:“喂,小亮吗,我是某某,祝你生日快乐!”那是不是就这样结束了呢,并没有。要继续指导学生,打电话是要进行双方交流(下转第193页)(上接第185页)的,而不是把自己的话说完就行,对于对方的话,我们要认真倾听,并且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学会良好的口语交流。
三、关注课内课外,把握说话机会
其实仅仅依靠书本上每单元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就想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说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训练,也提出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观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就学会说话,明确学会说话是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一名有心的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生活中,把握说话机会,锻炼说话能力。比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中有向老师“邀约”的训练,那我们可以就这一话题展开来,课堂上教会学生在邀请中要注意礼貌,要把原因说清楚,要把时间地点都说明白。课后我们可以在召开家长会之前,让孩子回家邀请家长来参加家长会,鼓励他们回家用连贯通顺的话向家长说清楚时间地点。我们还可以家校合作,结合近期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家长在家里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指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用老师教的方法,把握一切说话的机会,把话说清楚,把话说得有条理。例如小朋友最爱去的肯德基,鼓励他们自己去购买;在小区里玩跷跷板时,邀请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在校园里,担任绿化小卫士,劝告乱踩草坪的小朋友,还可以在班级里当调解员,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课内课外,抓住一切说话的机会来让我们的学生敢说,会说,口语能力就能得到迅速发展。
四、依托口语交际,培养各种能力
高年级口语交际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做好大量的准备的。在教学中,感觉到仅靠学生单枪匹马,是很难达到训练的目的的。例如“介绍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我稍作改动,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栏目,拓展到电视剧、电影都可以。这样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够马上有理有据地说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采取了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组合,给予充足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要求大家尝试用幻灯片的形式,利用专门的时间让他们去展示。要求一出,班上的同学三个一组,五个一群,他们定好节目后,找资料,找图片,第一次探索制作幻灯片,然后再在一起分配介绍任务,最后在展示中,看到同学们以组合方式站在讲台前,介绍着自己喜欢的节目,身后的屏幕上放映着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PPT,图片、文字、视频,虽然不够精致,但是看着他们一张张点击着,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他们喜爱的节目,我想发展的已经不仅仅是口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是能力、友情……有了这一次的体验,之后的“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孩子们有了经验,幻灯片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形式越来越丰富,说话越来越有自信,还与老师有了现场互动。就是这样,我们依托口语交际,意外地培养了学生的很多能力,看到了孩子们许多惊喜表现,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