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信网络范文

通信网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网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信网络

第1篇:通信网络范文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但有些方面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需要进一步推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人工智能软件进行优化升级。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过程主要使用了三种软件工具:第一种工具为第三方软件,主要用于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分析和测试,即:通过系统软件测试,获取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相关数据。第二种工具为OMC系统,主要用于调试移动通信网络供应商内部系统,为用户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第三种工具为调频软件,主要用于调整无线网络的频率。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收集和加工处理数据信息,缺乏技术含量,对人力、物力的消耗较大。第二阶段为数据处理,主要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分析和加工处理数据信息,实际工作量不大,但要求工程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阶段为合理实施,主要按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案,合理解决网络优化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突破技术瓶颈。第四阶段为最终评估,主要是全面、综合性地评估网络优化方案实施效果,倘若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偏低,则需要对上述四个阶段进行循环往复优化,直到取得预期的优化效果。

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与处理智能化、自动化以及一体化,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开发数据一体化分析与处理系统在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和工具。但不同类别工具所具备的功能有所差别,倘若技术人员不能对这些工具进行有效的整合使用,就无法充分发挥移动网络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对此,系统供应商应该与运营商之间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将系统和环境相关数据紧密结合,开发出数据一体化分析与处理软件系统,促使海量数据的处理工作更加简便、高效、快捷,从而减少网络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使得维修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系统与环境的深层次优化工作中,促使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目标的实现。

2.2开发职能辅助数据挖掘系统在移动网络通信优化整个工作过程,数据分析优化属于最难的环节。由于移动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大,因而需要借助多种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在此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在于挖掘这些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通过分析、筛选,提取出数据库中的有用信息。对此,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智能辅助数据挖掘系统,帮助网络优化人员快速掌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为优化整体改造方案,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功能。

2.3开发自动调整网络参数系统移动网络系统在具备辅助决策功能之后,有效地增强了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的精确度,但这并不是网络优化工作的终点,其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仍然很大。在此阶段,相关人员可以开发自动调整网络参数系统,优化OMC系统配置功能,使其能够自动调整各项参数系统。如此有助于增强移动网络适应环境参数变化的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网络服务。

3结束语

第2篇:通信网络范文

 

1 无线通信网络的概况

 

无线通信网络是近年信息通信领域发展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电波其有传送的距离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的特点。无线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比如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和数字电视等都离不开无线网络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实质是自干扰系统,尤其是相同载频的邻区,网络的负载量越高,干扰就会越大,覆盖范围就会越小。所以,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就必须加快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进程,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接通率,保证网络容量能够充分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

 

实现无线通信网络优化,需要对目前正在运行的网络工程进行数据采集和性能分析,并找出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源头,并及时修改通信网络的参数设置,调整通信网络的结构和设备的配置,采取高科技技术手段优化通信网络,从而确保无线通信系统高质量的运行,让现有的无线网络资源体现出其最佳的效益。

 

2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环境、网络结构、用户分布都不固定,随时都在不断的变化。无线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张,网络覆盖率,网络通信的话务模型与业务模型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运行情况发生变化,为适应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种变化,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从而持续不断地对网络变化进行调整。

 

由于无线方式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对无线通信网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性能的优劣是用户通信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当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波传播不稳定定、基站设备有变动、用户对话务需求及服务质量要求增加等情况下需要网络优化;还有当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不均匀、语音质量差、掉话、接入失败、信道拥塞等故障时更需要网络优化。只有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了不断的网络优化后,才能减少呼叫连通时间,减少通话掉线次数,提高通话质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不仅为用户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也为通信事业带来了显著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3 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流程

 

3.1 数据采集

 

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采集工作是网络优化的基本的前提和基础。采集数据是指对网络设计目标、网络总体运行和其工程情况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对网络性能和质量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采集数据的方法有话务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种。话务数据采集主要有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拥塞率、掉线率、话务转换成功率、话统报告图表等。路测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路测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转换、质量现状等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网络优化最重要的手段是路测(DT)和CQT测试,下面重点介绍路测(DT)和CQT测试。

 

通过到网络通信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实地路测测试,能够详细地记录测试点附近的接收质量和网络通信所占用的小区、信道等数据。如果路测到的数据不符合理论数据,比如通话质量差的原因不是因为信号的强弱而引起的;阻塞不是由于没有进行正常切换;通信信号的电平过低和TA过大等。就需要在对通信网络路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邻近关系与切换参数进行检查修改,调整通信网络的天线倾角和方向,查找通信网络的干扰来源,找出通信网络天馈系统的安装错误。

 

CQT测试上要尽量突出重点,测试的地点要选择用户相对集中的场所,比如商场和居民小区这类地点,选点一般要在30个以上。对客户的投诉要进行归类整理,从通信掉话,通信接入困难和通话质量不好等方面进行分类,并要注意客服投诉的时间和地点。尽量地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有利于掌握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 性能分析

 

性能分析是指通过上面的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对采集的数据主要从干扰、掉话、转换、话务均衡四个方面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发生的故障有: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高错误帧率等。在COT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通信网络全网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呼叫成功率和信道可用率等重要指标的数据是否合理,找出指标数据过高或者过低的原因,及时地解决这此问题。

 

3.3 工程优化

 

在性能分析完成后,就要实施优化方案。无线通信网络的工程优化能够最大程度上扩大网络覆盖区域,降低通话掉话率,减少呼叫的失败率,提供切换的稳定性,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资源的使用率,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无线网络的工程优化具体做法是:

 

(1)合理设置网络工程的设计参数和系统参数。在无线通信网络所用的设备中,所有设备都有大量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设置来控制小区的信道配置,实现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寻呼、接入和位置更新等行为。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小区网络信号的覆盖率,小区间切换和小区话务负荷的分布等。为了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无线资源,就需要对参数进行准确的设置,尽可能让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能够均匀,这对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参数进行设置的时候要适量,如果参数设置太小就根本起不到作用,而参数设置太大则有负面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参数的调整对相邻区间的影响,否则就会违背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初衷。

 

(2)网络基站群的划分,网络基站的数量一般是20-30个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网络信息的覆盖率,满足网络信息覆盖区域的相对独立性。

 

(3)选择好基站群,让基站的建设规模能够适应本地区的发展要求,达到网络工程优化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路测数据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后台处理软件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所有指标都要满足网络的性能。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微蜂窝完善无线通信网络。与宏蜂窝相比,微蜂窝的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微蜂窝的安装和使用也更加方便。微蜂窝可以充分地补充宏蜂窝。主要表现在:通过在无线通信网络信号比较复杂的路段建设微蜂窝,可以让这些地段形成主导信号,进而改善无线网络通信的质量;通过微蜂窝增加室内分布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宏蜂窝网络信号很难覆盖的盲点地区,比如商城和地下停车场;合理运用微蜂窝能够有效地分担热点地区的话务量,还能完善高速公路覆盖的盲区,采用微蜂窝的定向天线,向公路的两个走向分别发射,从而解决高速公路网络信号的覆盖盲区。

 

4 结语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直接贯穿于无线网络发展的全过程,为了让无线通信网络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需要更加深入的、持久的进行网络优化工作。此外,无线通信的网络优化工作也是比较繁重的,它对延续网络的生命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做好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现有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网络服务水平和无线电频谱效率,还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网络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3篇: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 GSM-R 接通率 掉话率

一、引言

铁路系统之中的GSM-R通信网路[1]的上行频率为885到889MHz之间,下行频率在930和934MHz之间,其宽带范围为4MHz,总共具有十九个频率点的资源,这些资源很难满足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以及铁路枢纽区域的GSM-R的通信方面的需求。对于枢纽部分的通信资源,其频率的波段很稀缺,因而对于GSM-R的调试成为重点和难点。对于GSM的系统中,为使得系统的容量得到提升,一定要对频率实现复用[2]。频率的复原所带来的干扰主要是网内的干扰又叫做系统内的干扰。此外,GSM-R的网络还有可能遭到其他的通信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和干扰。其干扰的程度对于网络中的通信质量,掉话,通信以及切换和拥塞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而降低以及消除高铁通信网络中的干扰是系统进行调试的重中之重。

二、通信网络故障

2.1 故障的现象

例如,在某联合调试的列车行驶到某个区间之时,GSM-R的网络接线出现异常和故障,使得导线无法连接,最终连接超时。其Abis的测量报告[3]指出,在列车行驶到A11和A12之间本应该从A11的基站转换到A11的基站。但是由于A09的基站和X13的基站的频率电波平数突然增加,使得列车从A11的基站转换到A09的基站之时出现拆线的情况。

2.2 故障的分析

对于检测接口部分的下行质量类型的7个级别,对于A12的基站出现外部的干扰。对路测系统在A12的基站之下进行道路的测量,有X12、X13和X14这样的频率点。其中,X13是A09基站的BCCH,X14为A12基站的TCCH,并且如果X14被占用时,X13的频率点也会突然增加。在A12的基站的条件之下,对X12和X14实现频率的闭锁之后,测试之后并没有发现X13的频率点出现电平的突然增加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通信网路的优化和调整

3.1 高铁的通信质量目标

对于铁路的GSM的性质,高速列车的通信的质量应当实现以下这样几个标准:1.覆盖的强度:CRH的列车的边缘部分的强度应该能够达到-97dBm;2.接通的效率:CHR之上的无限的信道的接通效率应当超过98%;3.通话的质量:CRH的列车上的区域的通话质量应当比3级更优;4.掉话的指标:列车的基站的平均的掉话的比率应当低于1%;CRH的列车的里程的掉话的比率应当高于50公里/次;5.E-GPRS的业务: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之下,应当采用具有4时的间隙能力的终端的下载速率大于60Kb/s。

3.2 优化策略

3.2.1 覆盖类型的优化

针对高铁的特性,其通信网络必须能够实现深度的覆盖才能够保障通信网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上文给出的通信网络的质量标准可知,若使得网络的覆盖效率能够达到足够的重叠的覆盖区域,并且具有足够的切换的边界部分的信号强度。

需要实现覆盖策略的大幅度的调整:

1.对于在较大的范围内的覆盖的空缺部分需要实现建立新的基站进行空缺的补充;2.对于交换频繁的部分能够利用光纤的垂直分布实现长距离的单一的小区域的信号的覆盖,并且减少切换的次数;3.针对局部的信号的混乱所带来的路段以及隧道的信号弱等问题,需要采用直接加入基站的方式进行覆盖的补充功能。

3.2.2 切换和重选算法的优化

本文针对小区的重选和切换的算法的各个参数实现优化,用以保障整个过程的快速以及顺畅地实现和完成,并且配合高铁的信号的快速衰落的特性,使手机能够及时地占据最强的信号覆盖面。其中主要的参数优化的方式包括:1.对于BA-LIST表进行简化;2.对于C1和C2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使得手机能够及时按照信号的强弱程度对于小区的驻留地点加以选择;3.对于滤波和决策的相关参数实现优化,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地与信号的变换进行追踪。

四、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铁通信网络资源主要特点,以及保持通信网络畅通的意义,进而分析了通信网络故障的相关原因,并给出了具体实例研究。针对现有的高铁通信网络的问题给出了优化策略,其中主要包括高铁通信类型网络覆盖的优化以及切换和重选算法的优化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Wang X D, Poor H V.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 A subspace approach[J]. IEEE Transacti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13,44(2): 688-690.

第4篇:通信网络范文

1确定规划期网络建设要达到的目标

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之前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运营商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工程的总体目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要立足当前网络建设的现状,首先要充分了解现状,充分掌握相应的资料之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规划。以为为中心进行分析,使得移动通信网络更加具有人性化。对现有网络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总结相关的经验,从而有效地避免错误的发生,这是网络规划顺利进行的保证。从实际出发,从而提出规划期网络建设要达到的目标:第一,确定覆盖范围的目标,包括覆盖的人口、面积以及交通干线或者风景名胜等目标。第二,制定网络要达到的容量和质量目标。

2网络现状的分析

2.1人文资料分析

2.1.1人口、土地和经济隋况的统计分析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因此,要对施工地区的人口数目进行相应的统计,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此外还要了解该地区的占地面积,以及在这片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同时还要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分布情况,因为经济与人口往往是成正相关的。

2.1.2重要场所的室内覆芏|f青况调查话务量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在室内发生的,室内的覆盖要求由于数据使用率的提高而增加。要重点分析规划地区之内的餐饮、购物等人口密集的场所,掌握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以及流量。

2.1.3交通干线和旅游景点的覆盖情况进行调查移动通信的话务很多都是发生在交通工具之上,这就要求对规划区域内的主要交通干线的车流量进行调查。而对于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则要着重调查其位置、面积以及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同月份的客流量。

2.2网络技术资料分析

对规划地区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分布以及数量都要清楚的进行掌握,仔细了解现有基站的相应的技术参数。一般来说,规划地区的原有网络覆盖J隋况很难进行量化统计,可以借助专门的软件进行相应的模拟,得到的数据作为规划的参考数据。

2.3网络运营资料分析

对规划地区原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掉话率以及实际话务量进行调查,统计时应该区分时与闲时分开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单独分析运营过程中发生过的突然事件。对规划地区的原有网络可以通过实际测试的方法,从而对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直观准确的把握。主要包括对重要城市的普测以及在交通干线进行的路测两部分。对于一些城市不仅仅要进行信号测试,还要对其进行通话测试。对现有网络用户的投诉晴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从而知道原有网络存在的问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2.4其它已有网络的有关资料分析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以往网络建设的相关经验,从而少走弯路,缩短规划的时间。全面收集现有网络的一些资料,主要包括现有网络基站的分布、话务分布情况以及用户分布。

3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是对网络的结构组织、网络规模等相关问题的规划设计。具体说来应该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率规划。

3.1覆盖规划

网络覆盖包括覆盖的广度和覆盖的深度。移动通信经过十年的大发展,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了乡镇以上的全覆盖,小型城市也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和部分发达乡镇的全覆盖。广度覆盖方面主要是结合市场发展需求,集中解决交通干线、有话务需求的乡镇和旅游景点的覆盖问题。这一方面的改善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单站效率的同时,进行新站点的合理规划,并结合直放站等其他辅助手段,进行覆盖的完善。覆盖的深度主要是指市区的室内覆盖。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约70%的话务是发生在室内的,室内覆盖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效果,如前所述,在掌握网络现状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提出未来几年的室内覆盖目标和网络质量目标。.人口分布、流动和用户群的特点也是覆盖预测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密度和用户数并非成正比;不同的用户群有不同的通信特陛,繁华市区、商业区、机场、展览会、火车站、大会堂、写字楼和政府机关为高话务量地区,而郊区和一般居民区则为低话务量区域;不平衡的用户分布和移动性产生高话务量地区,并且不断改变区域;与国外的移动电话多在车上使用不同,国内的用户多在行走时或室内使用,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3.2容量规划

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规划是整个网络投资计划的基础,移动通信网络的投资在整个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网络规划的合理陛直接影响到网络投资效益。网络容量受频率资源或信道资源限制,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需求时,会出现阻塞情况,产生接人失败或切换失败的问题。在网络容量远远超出用户需求时,又会造成网络资源的闲置和投资浪费。因此在充分分析现网配置、用户行为和网络性能基础上,结合业务预测,对未来网络容量做出较合理的规划。

3.3频率规划

网上载频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基站间距的不断减小,使得频率规划越来越难以满足同邻频干扰保护比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规划要做的事在得到载频数量后就结束了,随着今后网上频率的增加和用户对通信质量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无线通信环境带来的外界干扰几率的增多,现有频率资源将越来越难以满足移动通信的要求,这种可能性也应该在规划中作出预测。频率规划也应该按照市区、郊区和边际网的思路分别考虑。频率规划通常与频率复用方式、频率复用度和C/I比结合起来考虑,目前常用的复用方式是MRP,频率复用度和C/I比的关系定量表示还需要在网络优化和工程设计中获得完善。

第5篇:通信网络范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令整体信息市场变得更加复杂,而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学科,现代社会之中更多的培训学校崭露头角,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工作人员掌握的技术实力与水平并不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技术员工素质水平不高,导致在维护管理企业通信网络系统安全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不同类别的安全漏洞,令整体体系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而正式的技术员工还会由于没能重视网络系统整体安全的重要性,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敷衍、应付的问题,这些现象均成为威胁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

2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科学对策

2.1创建整体化防范系统创建完善、整体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系统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整体企业网络系统较为庞大,应用单一一种方式保障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安全存在一定难度。信息时代,为令企业信息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便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引入先进性的工具设施,激发其核心功能价值,进而确保网络系统整体安全,降低企业后续维护管理耗费的经济损失。有关技术员工应更为注重网络安全,创建完善的防范系统,针对连接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计算机应做严格细致的把关与筛选。同时,在设置客户端应用密码的过程中,应通过多重防护进行有效防范。唯有如此,企业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安全方能得到更大的保障,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全面升华,促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2.2健全网络系统管理体制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渐渐被人们忽视,进而导致网络体制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企业提升生产管理效益形成了不良威胁。为此企业工作人员唯有注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强化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当前,网络系统进入到更多的企业之中,有关机密的信息数据、企业重要资料均存储至计算机系统之中,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应更为重视网络安全,进而为企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内在保障。网络管理工作人员应更多的借鉴吸取先进的经验,掌握符合时代需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形成对通信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的正确认知。同时应强化体制建设,创建出更为完善健全的网络系统平台,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为企业单位的安全、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3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为确保整体网络系统有用性的重要环节。企业安全系统之中,应引入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科学的手段方式做好多重防护。企业工作人员登录内网应设置单独的口令,进而确保企业单位内部系统安全。通常应对外部入侵行为需要借助防火墙系统,采取必要的访问控制手段,利用专业化的安全管理知识确保企业整体安全。在引进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应注重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创建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方能为企业单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

3结论

第6篇:通信网络范文

(一)干扰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

网络优化关系着移动用户通信的质量,TD网络优化的内容有干扰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干扰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的噪音都会影响通信质量,而噪音只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频率资源短缺,扰码、网络信道码较短,干扰优化关键还是解决根本原因,然后减少噪音对通信干扰的制约。通过调整天线优化通信网络,扩大覆盖范围,重点解决覆盖空洞问题。增加时隙配比和分配最小速率,增加最大承载数,避免电话占线现象的频繁发生。

(二)具体地点场所的移动网络问题及优化措施

1.高档别墅群

一般离市区较远,整个地形相对简单,周围绿化面积大,楼宇之间宽阔,周边基本无其他需要覆盖的目标。小区多以2~4层的别墅组成,别墅绿化面积大,楼宇之间宽阔。信号强度分布不均,强弱差异大。用户都是高端用户,是宝贵的话务资源。

2.建筑较密的高低层楼宇

位于市区的小区内楼房密集,多为部分高层楼宇及大片中低层楼宇组成,楼间相互遮挡较为严重。建筑对信号衰减严重,尤其低层、区内信号较差,特别是底层建筑。高层信号复杂,通话质量差,电梯、地下室一般为盲区。话务量小,但用户较多。

3.建筑物相对分散的多层小区

位于市区的小区内楼房分散、绿化面积大,通常由独立的几个大型楼宇组成,一般楼层较高,整体信号较差高层为乒乓效应区,低层为弱信号区。停车场,电梯为盲区,停车场,电梯为盲区手机持有率高,高端用户很多。目前分散的多层小区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靠单一的覆盖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覆盖方式才能解决。例如:用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电梯和地下层盲区的覆盖,室外分布系统解决其它区域覆盖。综合考虑覆盖效果及投资等因素,小区覆盖可进行选择性覆盖和全区覆盖,根据不同的小区也有不同的覆盖方式。

二、结束语

第7篇:通信网络范文

在本文中,笔者从通信网络能耗的特征及其所需的环境入手,就当前通信设备、基站及电源的能耗状况进行总结,从而综合分析能耗分布,进而指出有效的节能措施。依托于此,笔者提出构建通信机房节能改造方案与基站节能方案。这些方案对于我国通信企业的节能现状改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信企业应加大能耗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工作,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逐步构建起节能型的通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

通信网络;网络能耗;节能技术

目前,我国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正稳步开展,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拓展,其所消耗的能源量也不断上升。尽管其对于单位GDP能耗来讲并不算高,然而总量却非常庞大。在我国,通信网络所消耗的重要能源为电力及燃油等,这之中电力为主要消耗能源,高达87%,年消耗量约为200亿KW•h。2007年,仅中国电信一家耗电量就超过60亿KW•h,这些电能主要被用于维持各种设备的运作,其中通信设备的耗电量达到50%,机房空调的耗电量则达到40%,其他电量被用于照明与环境监控等。中国移动的耗电状况也与之相似,其电能也是主要被用于通信设备与机房空调。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国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位居全球首位。对于通信运营企业来说,其在能源方面的支出成本也不断增多,达到总成本的3%。为了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通信企业纷纷加大能耗方面的研究与投入,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工作,如针对机房空调与通信设备能源消耗方面提出变频节能、新风节能、新型制冷剂等节能技术。与此同时,其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现代化的节能管理。在新一轮电信重组方案下,通信企业间的竞争将陷入白热化阶段,通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有效地控制能耗成本。所以,通信企业必须要构建节能型的组织结构,树立起绿色建网的新型理念,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通信行业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其能源消耗量却非常庞大。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通信服务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拓展,其耗能量也逐步上升。对于通信企业来说,通信设备与机房空调的耗能量最大。整个通信网络要想稳定运作,就必须保证机房内的温度与湿度合适,这一点必须要靠机房空调来实现。而机房空调的数量与配置状况是由通信设备来决定的。因此,在降低能源的过程中应从通信设备能耗入手。

1通信网络设备的能耗状况及节能策略

1.1通信网络设备的耗能状况。对于传统的PSTN来说,其最为关键的设备为程控交换设备。因为在运作的过程中要实现实时通信,所以程控交换设备的电力供应必须稳定,不可以中断。为了提高机房内电源的稳定,可以分别设计独立的路径。主电源经过不同的独立路径最终达到各个机架,所有的机架都能够获得两路电源。在数据通信方面,最关键的设备为宽带交换设备。可以采用直流供电方式(-48v)来满足ATM/FR的运作需要。在整个IP网络中,服务器与路由器均为关键设备,可以增加UPS设备,从而确保其稳定运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通信网络内的各种设备也不断更新。目前,这些设备大多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传统PSTN与NGN设备为交换机房的主要设备类型。这之中,传统的PSNT程控交换设备集成度不高,其往往数量庞大,对空间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对环境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能耗量非常大。DNN设备、IP网服务器、宽带交换机等为数据机房内的主要设备。多数数据机房的服务器都是交流供电的,交流、直流变换次数比较多,每次变换都会损失一定的能量。

1.2通信网络设备的节能策略。在实现通信网络设备节能的过程中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是在选择网元设备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那些能耗低的、环境要求低的节能设备;其次针对用电负荷应加以适度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如下几点:一是积极开展设备普查工作,及时对那些能耗量大的设备进行更新,大力推广小型节能设备,从而逐步实现通信网络设备的高效节能。二是加大软交换设备的应用率,减少设备占地空间,减少能耗;三是设置设备运作的合理参数,确保其工作状态最佳。

2通信电源系统的能耗状况及节能策略

2.1通信电源系统的能耗状况。以往的通信供电都是采用集中供电的方式,目前其已经逐步实现了分散化的供电方式,提高了网络运作的稳定性,并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分散式的供电方式使得每个设备都能够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供电。即便是某一供电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供电系统获得电力,通信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供电方式缺乏科学性、蓄电池老化严重、集中监控不到位是通信电源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系统中的开关电源与UPS设备会出现很多谐波,使得电能质量变差,损耗增多,并引发保护装置失效、无法启动后备发动机等严重后果。

2.2通信电源系统的节能策略。在供电方面开展节能降耗能够促使直流供电所与现实通信负荷接近,降低损耗,实现节能,降低成本。分散式的供电方式对用电环境的要求有所降低,在谐波治理技术的应用下,其能够降低UPS导致的交流谐波失真情况。低谐波输入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源给电网带来的负载状况,避免其他设备产生的谐波干扰。与此同时,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额定容量,使得电源能够被有效利用。在对通信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电源系统的节能状况,选择多种经济而节能的设备。

3通信基站的能耗状况及节能策略

3.1通信基站的能耗状况。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通信基站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基站耗电量也逐步加大。以中国移动公司为例,其通信基站的耗电量达到总量的73%。通信基站所涉及到的用电设备非常多,涵盖主设备、电源设备、空调与传输设备等。

3.2通信基站的节能策略。通信企业在建设基站的时候应采用最少的基站来实现通信面积的覆盖,同时控制单个基站的耗电量。具体操作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一是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通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基站的数量;二是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使得基站内空调的工作时间能够降低,借助自然冷空气来实现机房内的温度调节;三是加大太阳能、风能等供电系统的应用;四是加大发射功率控制系统的应用力度。

4通信机房空调的能耗状况及节能策略

4.1通信机房空调的能耗状况。通信机房内的各种设备决定了通信机房的环境要求。通信机房内的很多设备都是有集成电路与电容等多种电子元器件所构成的,在运作的时候,一部分电能被消耗,一部分电能被转化成为热量。这些电子元器件要想稳定运作并拥有较长使用寿命必须要及时消除其产生的热量。每当其所处的温度增加10℃的时候,其寿命会减低50%,计算机的可靠性也会大幅度下降。由于机房内设备众多,产生的热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借助空调调节温度。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通信机房空调都是24小时全年运作的,消耗的电能非常多。

4.2通信机房空调的节能策略。一是选择变频、新型制冷剂与技术;二是构建其冷热分离的通道,这样能够促进气流的有效流动,加快散热。在当前的机电节能领域中,变频技术被应用地十分广泛,在其作用下,我们不需要多次开启设备来调节温度,其不仅能降低损耗,还能够提高效能。新风节能技术是借助自然条件来应用的,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可以借助室外的自然新风来降低室内的温度,从而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珺.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

[2]喻鹏.无线通信网的节能管理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肖潇,陶晓明,陆建华.基于高能效无线接入网的绿色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1,11:75-83.

第8篇:通信网络范文

1.1PLC的控制过程PLC实现控制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输入刷新。(2)运行用户程序。(3)输出刷新。(4)再输入刷新。(5)再运行用户程序。(6)再输出刷新。系统不断反复循环运行,在运行的同时系统会作公共处理,包括循环时间监控、外设服务及通信处理等。

1.2PLC的控制方式不同的PLC的控制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四种控制方式。

2PLC通信网络

从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来看,通信网络可分为工控管理级网络(如ETHERNET)、控制级网络(如CON仪OLNET、MODBUSPLUS等)、现场设备级网络(如现场总线)和远程I/O。

2.1工控管理级网络为了满足企业级的管理需求,该层网络主要,提供实时、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交换,与企业各管理部门互连,为企业MIS提供基础数据,依据上层决策实施控制系统的优化工作。以西门子的SINECL1为例,其主要功能为PLC及其与上位机间的互连。连接设备有PLC和PC,以同轴电缆,光纤为介质,节点是1024,速率为10Mbps。控制的距离分为两种,同轴电缆是1500m或者光纤是4600m。而且以总线型为拓扑结构。工控管理网及其发展特点有:开放性、标准化、光纤介质、拓扑结构灵活、高速性、WEB技术支持。

2.2控制网络与工控管理级网络相比,控制网络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第一是控制网络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的状态检测、监视与控制;第二是控制网络要求具备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量一般较小。以西门子的SINECL1为例,虽然以总线型为拓扑结构,但是其主要功能为PLC间互连。连接设备有PLC,以双绞线为介质,节点是仅仅为31,速率为9.6kbPs。控制的距离只有50km。控制级网络及其发展具有的特点:通信速率更高、网络范围更广、结构灵活、介质简单、扩展性更好。与工控管理网、现场设备级网络的结合。

2.3现场设备级网络在该层网络中,是需要应用现场总线的,现场总线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仪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高度集成起来的一种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也是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功能是PLC与现场设备的互连,在当前PLC产品的现场总线中,西门子的PROFIBUS和A一B厂家的的DEVICENET是应用较为广泛的。

2.4远程I/O远程I/O作为很早推出的通信技术,它向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向分布式I/O方向发展。SIEMENS公司的S7系列就是具有分布式I/O的能力。

3结论

第9篇: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多模式;流域信息化;通信网络

1引言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近年水利信息化已成为开创现代化水利管理新局面的重要手段。流域级信息化建设存在地域跨度大、管理不集中的特点,加大了流域内信息采集、互联及联动的技术难度,严重制约了流域信息化的发展。通信网络作为是流域信息化建设的桥梁,稳定的网络传输是信息采集、数据交互及应用的关键。流域管理需要大量的水雨情、大坝安全、视频、闸门等基础数据支撑,且流域内各下属管理单位间业务交流、信息共享亦需要通信桥梁,因此采用多种通信模式,建立流域内立体化通信系统是流域水利管理与现代化接轨的关键点。

2流域通信架构

流域管理机构一般分为管理局、枢纽/分局、管理段、管理站/闸室4级,每个流域依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职能,管理机构存在不同,但通信网络架构设计均遵照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架构。通过优化淠史杭网络架构,完善通信布局,加强移动互联,适度超前部署等手段,实现淠史杭灌区通讯网络立体覆盖、无处不在、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依托已建防汛抗旱骨干网,已可实现流域管理总局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流域内部数据的上传和交互。流域内部网络建设可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多种通信模式,包括租赁专网、借助互联网等进行数据传输。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采集层,优先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形成有线与无线合理共用,专网与公网互相补充的流域网络架构。

3多模式通信信道建设

基于流域内现有网络基础,充分利用电信公网,根据需求新建网络专线,合理采用无线网桥、3G/4G、wifi、GPRS等无线传输技术,建设成稳定、高效、经济的茨淮新河传输系统。

3.1无线采集模式

无线网络建设基于现有微波通道,在微波信号覆盖不到或微波信号较弱地方,采用无线网桥、GPRS、3G/4G、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接入网络,实现流域内无线网络的稳定传输。3.1.1GPRS无线传输GPRS是第二代无线蜂窝电话通讯协议,近年采用最为普遍的传输方式,其具有GPRS、短消息双通道传输数据的优点,可同时与多个中心进行数据通信,较适合应用于流域内流量、水文、工况等数据量较小的监测信息采集。但部分偏远区域由于信号覆盖度不足,易造成数据丢失,甚至无法通讯的情况。3.1.24G网络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包括TD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与传统网络相比,从覆盖范围、使用便利等方面比较,4G网络具有明显优势。流域内存在大坝安全巡查、工程巡查等,需要单兵或者图像监测的情况,应用4G网络具有较大的便捷性。但受限于无线网络带宽及分布不均等情况,部分区域的4G传输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与有线视频监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该传输模式在选用时,需先进行网络测速,满足要求时方可采用。3.1.3无线网桥传输无线网桥是一种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工作在2.4G或5.8G的免申请无线执照的频段,通常用于室外,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具有点对点方式、中继方式及单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比较适合用于户外无线传输。由于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选择微波作为传输模式的项目日益减少。但作为流域通信,其地域空旷,这也给无线网桥技术的使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采用无线网桥不仅安装方便,无需铺设网络电缆,可大量节省投资,而且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特别是用于流域视频监控项目,可通过在需要监测的地点架设监控摄像设备和无线基站,迅速实现系统的拓展(见图3)。流域内各涵闸、堤防视频监视点和取水口流量监测站点,该类站点位于数据生产层,数量众多,地理位置分散。若在监控中心建立微波站点,则只需在对应的管理所设置无线接入点(AP),作为节点局域网的一部分,这些站点产生的数据可通过无线方式链接入其对应管理所内的AP,从而实现流域内监测信息采集。

3.2有线通讯模式

3.2.1水利骨干网依托防汛抗旱骨干网建设,一般流域管理局与省水利厅均已通过防汛抗旱骨干网进行连接。3.2.2专网租用模式流域与其下属各枢纽数据交换量大,且时效性、保密性要求较高,对此可采取租用MSTP专网的模式进行网络通信,以满足数据传输、视频会商、视频监控、语音通讯等信息传输对带宽的需求。3.2.3VPN虚拟专网虚拟专用网络(VPN)是虚拟出来的内部专线,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与流域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从经济型考虑,专网通信资费较高,在管理闸室一段可基于互联网,配置SSLVPN的方式接入流域数据中心,闸室的网络建设拟通过光纤VPN的方式,为流域中心平台配置VPN网关,各闸室配置路由器、应用计算机和VPN密钥,从而构成一个以流域为中心的星型的网络结构,从而实现与流域监控平台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防汛信息数据的安全传输,完成信息上报与查询。3.2.4局域网建设对于流域管理总局局域网络宜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建设,端到端的虚拟化设计可以将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状网变成线性或树状辐射网,在网络每一层具有灵活扩展能力、简单配置管理方式,提升网络的运行管理效率。此外,采用虚拟化的网络结构,网络节点之间以多链路捆绑组模式互联。即使捆绑组中任意一条物理链路发生故障(引起Up/Down),由于整个捆绑组在逻辑上仍然有效,接口状态正常,整个网络拓扑没有变化,因此不会引发上层路由协议重计算,极大保持了网络稳定运行。同时基于虚拟化的网络架构所需互联IP大量减少,减少了网络可管理的IP对象,也消除了潜在隐患。此结构中,动态路由设计面对的网络区域,也因架构横向整合而使得动态路由区域可能变成了简单的链状,参与路由计算的节点大量减少,设计上更简单和易稳定。

3.3应急网络保障

加快预警通信设施建设,改善通信条件。流域内均应建立应急抢险通信设备库,配备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超短波移动通信设备等;开发和利用卫星通信网,解决公网覆盖薄弱地区的通信问题,借助卫星通信完善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卫星通信资源效益。

4数据传输流程

流域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数据的采集、汇集、存储、处理等,各类监测信息的数据传输核心是网络的划分与配置。根据上述介绍,将雨量、水位、流量、视频等流域内监测数据通过GPRS、光纤、3G/4G、无线网桥等传输方式发送到数据接收中心,且数据经过系统软件的分类、处理、统计等操作后,为流域内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各水闸管理处等用户终端以VPN方式访问数据信息中心。

5小结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流域信息化的不断建设,新的通信模式出现将会不断丰富和优化通信网络体系建设,为流域信息采集、传输提供可靠、高效的传输渠道。

参考文献

[1]杜泽新.乌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方式优化建议[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29(5):71~73.

[2]董小吉.浅谈无线通信网络在淮河流域的应用[J].治淮,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