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工业经济发展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经济发展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经济发展汇报

第1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2009年,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势的形势下,工业经济面临着战略转型,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把握发展大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始终把保工业发展放在首位,强化五项举措,努力助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抓运行保增长,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影响依然存在,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认真组织落实好全年经济运行调控方案,准确捕捉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一步强化对四大主导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市场环境、发展走势、原料供应、产销动态、经济效益的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规避和降低运行风险。强化生产要素(煤、电、油等)的调度,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科学组织调度,确保生产要素供应的通畅有序,保证企业的正常文秘杂烩网经营。确保全年各项工业调控目标的顺利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抓项目保增长,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目前,全球性经济放缓,引发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领导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加大产业对接和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能使××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的引进助推产业结构战略升级。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招商,重视四大支柱产业配套项目的引进,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同时,继续抓好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协调力度,建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体系,完善推进机制,排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将责任落实到人,进度细化到月,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氛围,引导本地民营企业为外商企业配套服务,大力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本地草根经济的快速发展。

抓企业保增长,督促企业练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苦练内功、挖掘内部潜力,通过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学优、比强,争勇攀高,积极抢占竞争、发展的制高点,形成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二是全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盛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50亿元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为契机,积极争取重点企业技改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改造,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网络营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重组,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迅速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江联造船公司被瑞联集团收购后迅速做大做强,产值年年翻番,就是兼并重组的成功先例。因此,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走联合、重组之路,抓住参与市场竞争的机遇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今年重点要做好三钻公司项目的包装,通过靠大联强、重组嫁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收购或兼并,实现企业的重组新生。

第2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济源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的直接指导下,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以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共实现生产总值98.1亿元,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的65.9%,同比增长47.9%,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5.7个百分点;实现税收8.1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92.5%,同比增长110.3%,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37.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8.6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口的28.8%,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完成出货值48.6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62.7%,同比增长104.4%,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1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8.7%,同比增长126.1%,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70.3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1.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通过自2003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强力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达到了促进工业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动优势企业快速扩张,膨胀经济总量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4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实施固定资产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9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3770万元,同比增长49.8%。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8743万元,新增利税91047万元。

2.产业特色日趋明显。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初步形成了钢铁、铅锌、化工、能源(煤电、煤焦)、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兴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群。新兴产业群涌现出了水刺无纺布、清源水处理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传统产业如机械加工、矿用电器、水泥建材等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3.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两年,全市有3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开发各类新产品90余种,其中获国家专利产品84项,高新技术产品3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涌现了如纳米材料、生物杀虫剂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4.非公有制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78家,并培育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造就了济源钢铁公司、恒通化工有限公司、万洋冶炼(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规模大、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坚持观念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确立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乡镇经济发展战略。我市"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方针确立较早,市属工业发展较快,但乡镇经济如何发展一直没有很好定位,乡镇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为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在聘请国内经济学资深人士,对乡镇区域经济进行战略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乡镇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督导,要求乡镇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业发展上。这一发展战略的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突出了重点,明确了努力方向,有效地把各乡镇、办事处的工作重心引导到了工业发展上来,各乡镇、办事处也纷纷把项目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后续财源、扩大就业、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来抓,对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偏见、歧视和限制,做到一视同仁,我市对民营企业家做到了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如选举优秀民营企业家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外来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特别是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以后,济源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市长段喜中、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薛兴国、副市长李军星多次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各乡镇、办事处进行认真的安排布署。元月21日,市委、市政府在济源市篮球城召开了有5000人参加的200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对2004年度目标管理、工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豫港焦化有限公司、河南豫源化电有限公司、济源市太行水泥有限公司、济源市金利冶炼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有限公司等六家非公有制企业获得了"工业项目投资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河南济钢、豫港焦化、豫源化电分别获得了一辆帕萨特轿车的奖励,太行水泥、金利冶炼、万洋冶炼等企业分别被奖励普桑轿车一辆。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豫港焦化有限公司、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恒通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对地方财政年贡献超过1000万元,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并分别获得了5万元的现金奖励,其他一些中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市委、市政府也根据他们对全市财政的贡献大小分别给予了奖励。

三是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意识。我市多次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举办经济学讲座,让非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发展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到厦门、珠州、温州等地考察学习,达到了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发展意识的目的。

2.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一是坚持企业产权体制创新。按照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股份制、转让、破产等多种形式,从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对乡镇企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乡镇企业从传统的集体所有制转变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产权明晰了,责任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二是坚持财税管理体制创新。为调动乡镇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从2002年开始,我市对乡级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解(或补助),增收全留,自求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这种"增收全留"的财政体制,体现了适当向乡镇财政倾斜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各乡镇、办事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办事处纷纷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放在优化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上,对于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乡镇企业的改革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微观机制,乡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则调动了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宏观机制,二者整合起来,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投融资体制创新。一方面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金,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采取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成立济源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并逐年扩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贷款担保的范围额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担保资金1200余万元,成为银行投资的"减压器"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四是坚持招商体制创新。为鼓励外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卡通"优惠政策,依据外来投资额和外来企业纳税情况,分别为企业发放"金卡"、"银卡",企业家除享受市民待遇外,在子女入学、就医、车辆通行、证照办理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牢固树立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政府服务理念,营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先后3次组织有关乡镇、局委及企业厂长(经理)到长三角、珠三角及大连、青岛等地"落地"招商,招商方式的创新也极大地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3.坚持结构创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发展铅电车、煤焦化等一体化经营,形成具有济源特色的产业支撑体系。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重,突出抓好水处理剂、生物杀虫剂、纳米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二是在组织结构上创新,坚持靠量的扩张做大,靠质的提高做强。市政府确定了一批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企业,通过政策、科技、项目扶持,使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规模企业聚集,实现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三是在布局结构上创新,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以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行业为基础,形成以产业集中和以大项目为支撑的各类特色园区。目前,城东南的科技工业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北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入驻,城北沿孔山一线已有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太行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项目入驻,基本上形成了孔山沿线的十里工业经济长廊。

4.坚持管理创新,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

一是坚持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型"政府。我市从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入手,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实行"一门受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制度。

二是坚持服务体制创新。为适应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积极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并聘请全国乡镇企业培训中心主任顾品教授到柿槟村和万洋冶炼(集团)公司等强村强企业把脉会诊,讲解有关企业管理和创新的知识。同时我市还积极联系民间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多种服务,积极主动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好生产、销售,抑制企业无序竞争,努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方法、手段、方式,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2005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济源的快速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入、靠项目,济源的经济发展最终要看工业项目的发展。有项目才有投入,才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有发展后劲。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上,今年一是要抓好44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好这些项目的规划、征地、拆迁等工作,确保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二是要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项目工作的重头戏,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三是要抓好工业区项目,充分利用市政府出台的工业区在税收分成等方面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办事处积极向园区引进项目,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重阵地、招商引资的新高地。四是要抓好民间投资项目,采取政策激励、产业引导方式,激发民间投资意愿,引导我市丰富的民间资金以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发展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民间资本投入总量。

(二)以强化现场管理为载体,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重点是加强对限上非公有制企业的现场管理,通过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专项集中整治,狠抓现场管理和清洁生产,使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现场管理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通过出台现场管理活动方案和召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现场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建立文明、清洁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合理高效运转,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济钢、豫源化电、万洋冶炼三家企业年底要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太行水泥、天坛山水泥、矿宝水泥的粉尘排放量要控制在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济钢、金马焦化、恒通化工、耐火炉业等十家企业的厂容厂貌和生产现场要有明显改观。

(三)坚持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发展关联产业,积极培育铅-电-车、煤-焦-化一体化经营,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块状经济群,创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生产基地。在今年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抓十强,促十佳,带百小"战略,促进不同规模的优势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抓"十强"。即从重点企业中选择十家现有基础好、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作为全市工业的龙头大力培植,到2005年年底,形成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30亿元,3家企业超5亿元,3家企业分别超4亿元、3亿元、2亿元的格局;促"十佳"。即选择十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其高速发展;带"百小"。即带动100家左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体制保证。加快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对新上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永续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激励全市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实行奖励制度,并帮助解决新建项目的进出道路问题。为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工业结构调整,市政府还决定每年财政列支500万元贴息和奖励资金,重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工业项目建设,通过奖励,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融资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创建政、银、企合作的平台;推动信用担保中心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投放力度和贷款担保的范围额度;积极争取省政府专项扶持发展资金,支持重点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为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济源市政府还决定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资本金,切实打破中小企业流资缺乏的"瓶颈"。

第3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县委书记黄同志在会上首先肯定了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及工业经济工作显现出的良好态势,他说,这几年我县的光电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实现了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低端配件产品迅速壮大,村办光电企业不断增多,产业聚集效应开始形成,县直机关单位招商引资的效果初显,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外延材料、芯片制造、期间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是,仍然存在着乡镇之间、县直机关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氛围不浓的现象。黄书记说,当前对我县整个光电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有基础、有条件,有很好的机遇,与会同志一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改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水平;要采取灵活的招商引资政策,继续搭建有效的招商平台,加快全县招商引资及工业经济的发展。

会上,县长陈同志通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及存在主要问题,指出我县通过举办各种节会,对光电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下阶段工作,陈县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

一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三要注重抓好后招商服务工作;

四要加快推进旅游强县建设;

五要坚决遏制制假活动反弹;

六要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七要扎实做好为民实事好事。

第4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7月28日县委工作会暨县政府全体会议召开后,我委党委庚即进行了专题研究,7月29日下午我委召开了党政办公会暨全委职工大会。会上,党委书记、主任彭时明同志要求全委干部职工必须站在全县工业发展的高度,自觉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要认真总结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做好自查,努力克服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服务于全县工业工作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二、增添措施,狠抓落实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力度,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建立沟通机制、调度机制和督察机制;加强政策研究、加强“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协调、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工、进度、投产和*产工作、狠抓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控,掌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下半年工业经济的预测和分析。实现工业经济监测由事后检测到事前预测的转变、实现工业经济统计由被动统计向主动服务的统计转变。二是全面加强组织生产。切实抓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应。要用好灾后重建的用地优惠政策,解决好企业的用地指标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努力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同银行的沟通,促进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形成共识。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金融支持,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确保骨干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大力抓好挖潜增效,加强目标任务的分解、加强统计执法力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增产,特别是要抓好水泥、钢材、彩条布等灾区急需物资的生产。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下发了全年工业目标指导意见,责任落实到各企业、项目和相关乡镇;确立了19家超产企业,制定了超产目标,解决超产企业流动资金缺口。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满负荷生产。根据预测,全年工业工作目标可确保完成。四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年初确定的四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逐个分析,分类指导,加快其完工投产,力争汇鑫能源、齐鲁石化年内投产。同时做好新项目的储备工作,使一批新项目在明年投产见效,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五是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协助办好全县工业项目和杨柳工业园区招商工作,主动引进一批优秀加工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四是切实加强运行协调。指导企业全力开拓市场,做好销售工作。

第5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半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持下,我街道经贸办围绕“十二五”规划为目标,持续以“促转型、保增长”作为工作的重点和首要任务,克服今年工业经济市场趋软和原材料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有效推进了街道工业经济发展,科技、统计、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基本实现了任务目标“双过半”。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工业经济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

4、实际到位外资724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68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00万美元。

5、新办工业企业32家,新增注册1.3亿元,新办三产企业60家,新增注册资金4.6亿元,新办个体工商户140家。

(二)加快项目推进力度。

(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充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分产业建立专门招商组,把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有机结合,不断拓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实现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报,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

上半年,招商办完成签约项目6个(外资项目2个,内资项目4个)。其中“130”项目2个(科捷诺生物科技和天荣生物科技),超亿美金投资项目1个(实益达电子)。

(四)进一步夯实科技平台。

科技、技监办利用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信息,为企业争取资金和项目。半年来多次召集企业开展大型科普宣传和科技项目申报活动,主动沟通区科创中心和“530”办公室获取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和项目。上半年完成申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申报省民营科技企业2家,完成申报省工业支撑项目一个,完成申报市工业计划项目5项,申报市工程技术中心2家,申报市院士工作站1个,完成专利申报405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专利授权179件;申报“530”项目1项。围绕企业转型提升,着重服务已上市和拟上市企业,为其做好了上市中涉及新区相关部门的对接,银邦、巨力募投项目的报批和双象超纤上市后相关政策的兑现工作;注重服务机光电园区的威克、通用、模具、华光工锅等企业的设备更新、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等工作。

(五)努力营造生产环境。

(六)、积极提升发展服务业。

二、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凝心聚力促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第6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2006年2月6日

同志们:

今天是正月十一,还是新年,首先我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好。刚才,林镇长对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在座的各位都结合昆阳实际发了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而这些意见和建议都体现了大家一种强烈的发展愿望,对于促进昆阳工业经济的发展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看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是我们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和正确分析估量昆阳当前所处的形势。当前形势可概括为三句话,就是势头好、压力大、机遇多。第一句话,势头好。势头好,好就好在我们坚持两手抓,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2.53亿元,同比增长13.0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4.74亿元,同比增长31.21%。外贸出口供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57%。财政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1.48%。势头好,好就好在我们突出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逐渐增强。规模企业达到48家,其中远东、金狮、金萨克、庄吉、乔治白等5家企业成为“超亿元”企业。招商引资出色,实际利用外资577.7万美元,完成年任务数的144.43%;实际到位内资2646万元,完成年任务数的132.3%。企业进场率和供地率分别达到90%以上。势头好,好就好在我们坚持统筹协调,保持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日益和谐稳定。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的辛勤工作,更离不开在座广大企业家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镇三套班子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句话,压力大。从我镇工业经济现状看,工业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快;土地、人才、资金以及能源等制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和企业的信用度不够高等。第三句话,机遇多。从外部经济环境看,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经济增长方式有所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不断增强。在2月6号,全市召开了“四大工程”建设再动员会和工业经济“12345”工程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全市必将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从我镇的经济环境看,经过几年的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大部分企业承受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了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发展正在向工业化逐步迈进,全镇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发展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潜力强劲,工业经济呈现出发展势头较快、增长后劲看好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三句话的简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要充分肯定成绩,形势喜人;另一方面要看到严峻挑战,形势逼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振奋的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抢抓先机,乘势而上。

二、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镇工业经济新发展。

刚才,林镇长对今年我镇工业经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同时,今年我镇共有30家企业要完成进场投产,任务相当繁重。在2月6日全市召开的工业经济“12345”工作会议上,市里对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相当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在某种意义上讲,落实就是发展,落实就是生产力。抓发展的力度大不大,最终要看抓落实的力度大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抓落实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主要在三个方面抓落实。

第一、要在工作责任上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关键在领导。我们必须从领导抓起,从责任落实上抓起。今年我镇共有30家企业要完成进场投产,任务相当繁重。为了完成企业进场任务,镇里按照镇三套班子“一线十联”和机关干部“一岗五联”,建立了项目联系制度。镇三套班子领导要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征地、审批手续、进场施工等问题要亲自过问,提出建议方案。要对照联系的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经办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各办事处和镇有关单位要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做好上下沟通工作,进一步在全镇形成切实有效的领导责任机制,促其大干快上抓项目、紧锣密鼓抓进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项目落实。

第二、要在项目推进上抓落实。狠抓项目推进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后劲所在。在全市工业经济“12345”工作会议指出,“力度要大于去年,质量要好于去年,效益要高于去年”。因此,我们要有重点、多层次地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推进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今年重点要在继续抓好工业项目供地率、企业进场率“两个90%”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率和竣工投产率。抓紧启动已批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抓好服饰工业园区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督促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抓紧开工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抓”。一是抓工作安排,要把工作进行量化,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把任务安排到季,具体到月,实行“倒计时”推进。同时,各项工作要尽量提前抓,力争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不留工作尾巴。二是抓工作督查,要把工业经济项目实施情况列为专项督查内容,实行每月汇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项目的督促。三是抓工作进度,对工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限时解决落实,切实做到当月之事当月完成,决不能拖延,更不能误事。

第三、要在优化服务上抓落实。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企业,我们一定要急企业之所急,想基层之所想,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上抓好落实。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要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性审批,尽量简化程序、改进服务。二要抽出时间更多地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把情况摸清楚,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实际工作。三要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坚持虚实结合、长短结合,注重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多出新思路、多出大举措、多出好政策。

三、强化自身发展,努力为昆阳经济发展做贡献。

来昆阳投资创业,是每个企业家多方考察、精心的选择。加强企业自身发展,更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的心愿。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企业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抢抓机遇求发展。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启始之年,“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抓住,同时在全市工业经济“12345”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强化培育扶持、强化服务推动、强化要素支撑”的要求。这对昆阳的发展是一个难得战略机遇期,对广大企业的发展更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希望我们的企业家要抓住机遇,把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进一步做好规划、定好目标,争取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这里要重点指出的是,去年已拿到土地指标的工业企业,要马上进场,做到早投产,早出效益。

二要创新品牌求发展。品牌是企业的“名片”,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镇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更缺乏名牌。我们昆阳企业要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必须拿出一批知名品牌。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重视塑造自主品牌,争创知名商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

第7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一、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回顾2008年,陕西省分行在发挥传统优势,大力支持交通、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同时,在支持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分行以电力、石油、煤炭、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和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为重点对象,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支持目标,以信贷投放为核心,全方位地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全年向全省工业企业累计投放贷款210亿元,占全行贷款投放总量的46%。2008年末全行工业企业贷款余额为280亿元,占贷款总量的39.7%,当年新增58亿元,是2007年的2.31倍,也是历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中央出台“国十条”以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行工业企业贷款新增达21亿元,为我省工业企业应对外部冲击、保持正常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针对工业经济特点开展金融服务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与各级政府的联系,及时满足企业贷款需求。国际金融危机显现后,我行较之以前更加重视加强与各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集团总部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并主动从源头掌握项目信息及其进展情况,做好项目储备,为加强信贷支持奠定基础。近期,省政府为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出台了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相关信息虽然是通过经委系统向企业传达的,但我行没有坐等企业上门,而是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布置各级经办行主动了解客户需求,配合各级经委和企业共同做好贴息申请工作,使政府的好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到企业。

 

2.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趋势,与企业密切配合,共渡难关。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形势下,我行对省情、行情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危机尽管影响巨大,但给资源导向型的陕西经济带来的影响,更有难得的机遇。以这样的判断为指导,我行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就是既不当无所事事的旁观者,也不做“雪中送炭”的局外人,而是将自身融入陕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与政府、企业一道齐心协力、共渡时艰。针对近一时期煤炭、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的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经营状况恶化的问题,我行没有简单地以固有的风险标准否定客户贷款需求,而是主动对客户经营的阶段性风险与长期趋势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判断,从宏观经济长期发展的大局观察企业的基本面,坚定了支持企业发展的决心。

 

3.顺应工业企业特点,不断丰富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加适用的金融服务。一是针对普遍存在的担保单位难找、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我行及时推出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产品,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客户通过订单融资、应收款质押、保理、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10类信贷产品,有效地拓宽了企业的担保方式和抵质押资产范围。二是对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等问题,设计专门的信用评级系统,并通过速贷通、成长之路等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运用循环额度借款,解决一些企业用款和还款频繁时效率无法保证的问题。与此同时,我行还积极运用“利得盈”、“票据盈”、“融保通”、融资租赁等新产品为企业筹集资金,有效地解决了信贷需求单纯依靠贷款投放来满足的“独木桥”效应。

 

4.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将银行与企业打造成风险防范的共同体。在市场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我行没有将工业企业做为风险控制的博弈对手,而是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把企业当作共同控制风险的合作伙伴,主动利用银行的信息优势、智力优势、渠道优势,与企业共享我行的行业研究成果,向企业提出规避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会的系统性建议,形成信息互补、行动一致的利益联合体,最大程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对企业和银行的冲击。

 

5.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针对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风险高的问题,我行专门根据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了“速贷通”、“成长之路”系列化产品,并设置了专业经营机构和专门的业务流程。目前,我行已在西安成立了小企业中心,以信贷工厂的形式大规模处理小企业信贷需求。2008年,我行向中小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达57.6亿元,有效地支持了资源性企业、高科技企业、优势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的成长。

 

三、2009年支持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设想

 

1.积极争取总行支持,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们预测,2009年信贷投放不会没有控制,即使人民银行不做限制,各商业银行出于审慎发展的要求也会有所控制,信贷资源依然稀缺。我行将通过主动汇报沟通、改进工作质量、树立陕西品牌等途径,提高总行对陕西发展的关注度、对陕西分行工作的认可度,争取总行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等方面对陕西给予更多的支持,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0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力争达到100亿元。

 

2.突出结构调整主线,重点支持解决瓶颈环节。在工业经济方面,优先保证电力、石油石化、煤炭、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军工等我省优势行业的大型企业、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我省产值过100亿元龙头企业和优质外来投资企业。中小企业方面,将加快在陕北、关中等小企业集中的区域设置组建小企业中心,使我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有效满足各方面的融资需求。我行利用国家推出并购贷款之机,积极尝试并购贷款,推动我省企业跨行业、区域兼并重组,做大作强;积极开发信贷替代产品,满足企业必要的融资需求;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为我省企业借助证券市场融资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创新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进一步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促进更多的东部企业向我省转移。

第8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一、前*个月工业运行及一季度末预测情况

年初以来,按照市政府实现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的要求,我们坚持抓紧、抓早、抓实,集中力量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月末,工业增加值实现*9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亿元,增长*;工业总产值实现*1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增长*。工业销售收入实现*9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9亿元,增长*。上缴税金完成*万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完成*万元,增长*。

预计一季度末,工业增加值实现*1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亿元,增长*;工业总产值实现*5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亿元,增长*。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亿元,增长*。上缴税金完成*亿元,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完成*万元,增长*。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业经济实现预期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四抓”:

一是抓联动包保。今年年初,我市下发文件明确了“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对全市*个乡镇进行全方位包保,并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制定了具体的量化责任指标,要求包保责任人全程参与,实行同奖同罚。特别是围绕*市开展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刘志强书记3月3日在我市调研时提出的要求,我市在四个班子领导、乡镇领导和市直有关单位领导中开展了“入企解难促发展”活动,力争帮助企业将金融危机的影响减至最小,保证企业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抓项目建设。一方面不断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进已建成项目的投产、达产,促进拟开工建设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外出招商力度,针对我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积极联系,广泛洽谈,近期我们与以台湾盛世美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户台资企业草签了台湾创新工业园项目协议,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抓提档升位。我市以现有的产值超亿元、税收超百万元两个企业群体为重点,一手抓产能巩固,一手抓内涵扩张,推动重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四是抓调度督查。我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都对各乡镇项目建设、重点企业运行等情况进行专项调度,帮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市政府有关部门还通过召开片会、季度工业经济分析会的办法,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还加大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督察简报等形式及时予以公布,对落后的单位和部门进行曝光。

三、需要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开局良好,但受金融危机和固有制约瓶颈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主要是融资渠道不畅,致使有的项目建设工期延长,未能按计划竣工投产。如省市领导高度关注的多晶硅项目,就缺少资金3亿元,极大影响了工程进度。如果还不能及时筹集到资金,这个项目将错过发展良机。另外,我市的大有产业区项目,已投入70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资金贷款不到位,后续辅路建设、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工作无法开展。

二是土地问题。目前,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家土地政策,必须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工业建设用地调整空间有限,征用难度越来越大。

第9篇:工业经济发展汇报范文

谈及金融危机对合肥的影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性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自去年9月份以来,合肥工业经济产生波动、投资增长速度放慢、企业效益下行压力加大等新问题开始显露。然而,我们事不避难,申时度势,在挑战和考验的不断变化中找到了适合合肥发展的五个新机遇、四个侧重点。如果说影响合肥的因素是对手的话,我们准备了‘组合拳’来确保增长促发展。”

工业撬动生产

市委常委会坚持每月听取投资、引资、工业经济、财税工作等情况汇报,实行项目落地开工周报制度和市领导直接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牢牢把握住发展主动权。组织市领导赴企业集中调研,促进企业开展“反周期生产”,以抢占市场先机,全力做大做强做优。按照“工业要撬动生产、商业要撬动销售”的思路,帮助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增效。

在省里上报的第一批446个项目中,合肥市有125个,全年共争取中央资金8.1亿元,是2007年的3倍。其中,合肥引进的京东方液晶平板项目,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同时可吸引上下游产业新增投资10亿美元,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每年新增产值300~400亿元,使合肥在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一年来,合肥市先后与国开行、工行、建行、徽行等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举办了房地产企业、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系列融资对接会,吸引了东亚银行入驻合肥,工行、建行、浦发行等在合肥市建立综合性的后台服务中心。2008年,金融机构在合肥的信贷投放超过2600亿元,较好地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破解了合肥建设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与此同时,合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的同时,与智利圣地亚哥、韩国瑞山及温州缔结为友好城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中部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是快速的,变化是明显的。

政企合力

在谈到合肥市2008年全年经济发展时,孙金龙说,2008年合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600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00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增长24%。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