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

第1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维护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71-02

一、问题引入

随着计算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会计。在1994年财政部颁布《大力发展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出了“到2010年为止,要争取让八成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提升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处理水平”。所以各高职院校只要开设会计专业就一定会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因为会计电算化需要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教学的开展除了要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课程教授以外,还要在机房开设上机实训课程。学校机房的电脑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是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友U—8.52是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财务软件,会计业务是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特点的工作过程,不管是会计核算还是购销存的业务内容上,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部分,这些内容都融入到整个会计专业的教学当中,虽然知识模块在学习的时间上是划分开来的,但是不能同时将基础知识的共享也随之分裂,学生要把每次上机实践的内容保存起来,在下一次课程训练的时候继续上一次课程的练习内容,一直到完成教师布置的全部实训操作项目。因此,本文以Win XP为操作系统、用友UFSOFT—8.52(简称“U8.52”)为例,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维护。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隐患分析

通过对一些高职学校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得知,因为受到办学经费,设备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内容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单独的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准备的计算机设备和机房教室,有电算化实训室的也仅仅是供多个专业学生共同使用。专业和级别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学生的操作水平、思想素质都有很大不同,这样就会产生一些影响财务软件程序和会计数据安全的问题,一般高职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行管理:

(一)硬盘不可写

这种模式基本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面对其他计算机课程操作设置的,为了避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有病毒的软盘或者下载带病毒的软件,防止学生删除系统文件以及应用软件,机房计算机都会装有还原卡或者还原精灵软件,使下节课开始的时候重新启动后的计算机能够还原到初始状态。所以,上一次的会计数据假如不能实施数据安全维护,就会在关机或者停电之后全部失去。

(二)硬盘可完全读写

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特点,一些高校将机房电脑设定成硬盘完全读写模式。但是因为学生素质和操作水平不同,经常会破坏程序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机房管理教师在安装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时候就会顺带删除会计软件及数据。

(三)在硬盘中设置不可写和预留可读写分区

这种模式是将教学应用的软件安装到C和D盘上,之后运用还原精灵软件将其设定成写保护形态,设定其他分区为可读写状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前两种模式的使用弊端,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在E盘和F盘储存的会计数据经常会被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恶意删除,这样就无法恢复备份。

三、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维护措施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实训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机房管理的现实状况,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怎样安全的存储每次实训操作的账套数据,这样存储了备份文件就能够将前一次的实训内容延续到下次课程继续进行。

1.把账套输出到没安装还原卡的硬盘,同时隐藏文件,需要时引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在桌面建立学生姓名的文件夹。还可以在其中再继续建立根据操作阶段命名的文件夹区别不同的备份阶段。其次,把电算化实验的账套输出也就是备份文件输出到阶段性文件夹当中;再次,让学生将自己的文件夹剪切到D盘中;最后,隐藏本人文件夹。选择文件夹单击右键属性在“常规”选中“隐藏”,然后确定。如果依然能看见该文件夹,就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打开查看页签找到目标 “隐藏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之后确定。

在下次电算化会计实训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步骤调取文件。

首先,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打开查看页签找到“隐藏文件和文件夹”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确定。然后,在系统管理当中将学生个人的阶段性备份文件引入。

2.将输出到桌面的文件备份传到信箱或QQ上

在文件上传之前让学生打包阶段性文件夹并且压缩成压缩文件,之后上传到信箱和QQ当中。想要使用的时候,只需打开邮箱和QQ,之后下载解压,引用到用友软件上。这种方式要求计算机联网,另外上传速度慢会浪费一些时间。

3.把文件复制到可移动磁介质中

U盘,MP4,手机内存卡,数码相机存储卡都是移动磁介质,在会计实训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将保存的备份文件复制到这些磁介质中,需要时再引入使用。这种数据维护办法是最安全,最方便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购买经济实惠的U盘存储文件。

4.电算化数据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般高职学校的电算化机房都供几个专业共同使用,机房一般有一台教师机器,几十台学生计算机以及一台投影仪。教师计算机的C盘设定成为自动还原,其他的设成可读写,学生计算机的C盘和D盘使用还原精灵软件设定成自动还原,E盘和F盘设成可读写。机房的网络环境是由交换机连接所有计算机形成局域网,并且整个机房外接互联网。一般高职学校的计算机都使用WinXP—SP操作系统,财务软件从用友U8.10到目前使用的U8.52版本,还另外有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果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依靠投影仪由教师讲解并操作演示。

尽量让学生自行准备U盘,也可以几位同学同用一个U盘,将自己备份的数据内容复制到U盘中。只要将U盘连接电脑,就可以引入之前存储的内容。

5.高职学校今后电算化数据安全防护提升方法

现在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版本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优势,不管是软件的服务应用还是后台的数据库服务都能够按照使用客户的需求设计,方便了高职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应用。在今后的学校建设中,应该逐渐加强学校的硬件配备,争取为机房内的所有电脑都分配到单独的IP地址,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们浪费在存储,引入文件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增加会计点算实训的实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备专业单独使用的服务器,专门应用于会计教学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当中。

安装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系统可以使用WinXP-SP3或者WinNT,再安装用友软件之前先安装数据库MSDE 2000之后安装标准版用友软件,下一步选定U8应用服务器以及U8数据服务器,接着安装完毕重启电脑。教师可以再操作之前进入到系统管理当中给学生建立账套,使其能够进行自身的账套独立操作。教师在建立账套的时候要设置Admin口令,防止闲人对系统实施操作。

机房客户端系统的安装:高职学校机房客户端系统最好使用WinXP-SP3,这个版本的系统使用人数多,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比他再高的版本也有,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或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不建议使用。软件安装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要选择U8产品的客户端,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对系统当中的不同功能进行实训操作,所以要运用与其配合的U8应用和数据服务器。

四、结论

在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电算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实训需要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完整作为保证,会计电算化数据不仅是会计专业学生操作实训的所得成果,也代表了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展现了会计电算化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动手能力的学习效果提升。所以,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维护是提升会计电算化试验以及实训教学的效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晓薇.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2] 孙波.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验课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

[3] 郑震,罗述权.会计电算化实验课教学之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22).

[4] 毛华扬,等.小企业会计电算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的内容。有些教材是利用往年的内容来编写,侧重理论,实操的内容少;有些教材是利用数据库程序来设计,教师和学生需要有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基础,才能有效利用教材教学和自主学习,但实际上对于偏文科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按照教材的内容学习,显得有些吃力,兴趣也因此消减。会计电算化教材的综合实验资料,都是偏向于工业企业,操作相对复杂,对于中小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很少,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软件账务操作流程。

二、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急需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的会计人员。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缺口也相当大,因此,中小企业是吸收高职院校财务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技术性人才,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而在会计软件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中,须重点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高职院校三年学年制中,第一学年第1学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2学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课和基础实践操作课,这门课程需要在机房完成,包括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地加到该课程中。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内容,设置更为深入的课程内容,重点包括各行业企业的会计软件操作,特别是社会上主流的会计操作软件。第三学年第1学期的课程设置为实训课,主要内容是中小企业的相关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操作,整个做账的流程,设立详细的资料。这学期是学生集中实训的时期,将前两个学年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灵活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软件综合操作能力。

(二)加重单项课程的实践环节

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各项标准,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基础上,第二学年的2个学期,在基本专业理论课中,额外开设纳税申报环节课程及成本核算的单项实践内容。

(三)将电算化教学内容融入到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课中

在会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课中增加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关的实操演练,让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延伸。

三、实训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职业技能课程,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要通过该课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第一学年中需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课程,继续开设中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与会计电算化相互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清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采用逆向思维方法教学,促进双向进步

会计电算化教学让学生熟悉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操作环境,而且还需要学生在操作软件过程中,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从问题出发,向前一步寻找原因,一环扣一环,逆方向去思考和判断,便能理清操作流程,分辨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在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期末与总账不平衡,固定资产系统不能结账,根据常规操作顺序,“资产增加—计提折旧—资产减少—凭证审核记账—期末对账结账”,反方向逐一分析和检查,就可以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样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适当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能有效掌握软件操作并及时发现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实训型教学环境

应在校内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如会计基础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专用多媒体实验室等,与学院的公共机房相分离,做到实训室1个专任会计电算化任课教师、2个会计电算化实训专员,保证机房可以分配给30到50人规模的班级,达到一人一台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满足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业务实训等课程的基本需求。在机房建设中,要配备常规教学需要的用友软件及中小企业日常业务需要的金蝶软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多媒体实验室。校外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与银行设立订单班,培养银行业务需要的人才;与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协议,分配相关的实习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有资源的高职院校可以与某些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成立会计服务机构,对外记账、验资、审计等业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真实接触实际业务,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

(四)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划分的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目的明确,教学效果相对明显和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如根据企事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将传统的教学内容重新设置,规划项目名称,分为软件推广、财务会计、人事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每个项目定义相关的能力训练任务,例如软件推广,则学习初始和探索财务软件;财务会计则需要学习建立账套,设置基础档案,初始化账套,处理财务日常业务、出纳往来款业务等;人事工资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人事工资系统,处理计提个人所得税、福利费和各项保险费用、工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计提;成本核算管理,需要学习设置成本核算方法。把任务作为课堂的能力训练,开展项目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赛促改,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从2012年开始,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技能大赛,就是模拟企业的会计操作流程,分岗位完成相关的任务,分团体赛和个人赛,得分高者胜出。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组队派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提高会计专业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全国大赛,配备更好的教学软件和环境,让学生在大赛的前期准备阶段,积极参加院校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各种校级会计技能竞赛。在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下,渲染实际操作造就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招生实力。

四、总结

第3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职院校可以成立与当地企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组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依据此多方合作平台,本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思想,充分调研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出符合国家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专业建设目标,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属外向型经济类型,投资环境优越,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建厂,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势明显。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会计,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性、应用性、实操性,即要求学生必须是一个“多能手”,具有较全面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结算、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技能,以适应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人手单一,一个人需要负责多个岗位的职业要求。

2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在专业的建设中,只有增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才能使高职教育更有效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根据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历年就业岗位分析,依据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让企业成员提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分析企业中这些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由校方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并由此重新构架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种类和内容,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行业合格的入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强调“一专多能、一凭多证”就是一项专业能力多种辅助能力,一项毕业证书多项职业证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统计员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至多种。在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全面考察了行业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有些职业资格标准是属于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的最低门槛;有些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协会或主管部门推荐,是从业人员的参考标准。依据这些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考试要求以及教学参考材料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使得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更好地衔接。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中从大一到大三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考证目标,体现出进阶式的知识培养和证书获得能力。让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既具备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同时具备行业从业的多种资格,满足其发展的不同需要。

3“学、技”双搭配,合理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团队

教学与科研实力强大的师资团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有教师团队中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1,形成既要能讲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团队。在专职教师团队中应有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中级职称(讲师),初级职称(助教),让教学团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要把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强调校内教师具有会计师、统计师、会计电算化等职业证书,具有双师资格。师资团队中,校内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1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兼职教师应是在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和各单位的主要业务、技术中坚力量,具有非常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

4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会计电算化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评审会专家及相关企业的共同调研,与本经济区域内的财会类企业合作,在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构建“进阶式顶岗实习预就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都能得到全面提高。“进阶式实训实习预就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考虑到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涉及企业核心,在校生在企业短期实习较难直面了解和接触到企业账务的问题,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习,分成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3类,单项实训在各学期进行2~3周针对本学期理论知识点的对应实践操作训练,综合实训安排在3年理论课程结束以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对3年所学知识点进行跨课程共融合的实践训练,为期4~7周,最后,让学生进入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以上3个阶段的实践训练,学生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与岗位的充分接触,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动手能力增强。

5依托区域经济实体,进行校企合作

5.1依托行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带动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模式

在校企合作上,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理事平台的行业优势:一是加强企业的合作,并通过以点带面,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制度、财务业务操作,增加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三是聘请企业高管人员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在实践课上指导学生,或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增进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信息化前沿知识的了解。

5.2共建科学高效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企业联系顶岗实习事宜。在顶岗计划实施前一个半月,组织相关企业到校与学生见面,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工作岗位及实习时间。为使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学校与实习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后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2)建立学生校内课程学习质量考核与企业实践课程学习质量考核相结合的监控和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对校内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合企业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校内学习内容方法进行修正和调整,形成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监控评价机制。(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办法。为加强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殊性,由企业主持、学院参与共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学生实习质量,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记录、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4)学校与企业齐心协力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在顶岗实习期间,按照4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为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企业根据其生产情况及所提供的实习岗位,确定每批次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聘请企业管理层为兼职老师负责管理在岗学生的考勤和工作绩效,校内专任教师,每人负责一定数量校外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实习情况,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由“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指导,完成顶岗实习教学。

6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实践训练。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边学边做,学做合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具备一个基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模拟教学场所,以进行仿真教学。建设一个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环境为标准,模拟现代办公情景,通过导入真实项目或仿真项目,采用最新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会计实践操作场景,漂亮、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实现校内实践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该校内实训基地,可模拟企业财务科室场景,能模拟会计、出纳、财务主管等工作岗位,模拟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同时具有授课、实训、展示、分组研究、模拟工作、证券投资操作等不种功能,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可以完成本专业的基础会计模拟实践,会计电算化实践训练、分岗位的会计工作模拟等,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7定期反馈毕业情况,“师友计划”推动专业持续发展

第4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算化会计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以下简称“我系”)电算化会计专业开办已有五年。现有在校生440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3人,硕士学位4人。建有两个校外实训基地,一个手工模拟会计实验室,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课程设置是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专业课。主要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税法》、《经济法》、《审计基础与实务》等26门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办学规律要求,无法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能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案例教学少,理论和实践脱节。高职电算化会计专业课教学没有完全围绕培养学生技能这一主旨展开,实践课大都安排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进行,先以教科书为依据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等到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具体模拟实践。这样做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二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紧扣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是按学科来安排,不是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确定,不是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便讲授什么。基础课设置不能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环节也不突出。目前我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3:1,有的专业课甚至是4:1,实践教学体系也不独立。

三是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多,教材内容陈旧,错误较多。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经济法和税法等。尽管可选用的教材多,但教材内容陈旧。随着新准则、制度的出台,教材编写修订没有及时跟上,目前教师讲授的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而且教材内容错误较多,许多教材没有章节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和练习题等。

四是教学方式生硬,多媒体课少,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氛围不浓。目前启发式教学不够,依然是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和课下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对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很少设置多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五是合格的电算化会计教师缺乏。我系现有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过去一直从事普通中专教学,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学历也不高,缺乏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其中很多教师是由其它专业改行而来,基础会计知识功底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目前具备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专职教师只有2人,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外聘兼职会计教师也偏少。

六是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够。目前我系只有2个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和2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实验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也不高,财务管理实训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尚未建立。

针对以上现状,我系进行了系列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管理以及参与经济决策能力,直接从事会计、出纳、审计和其他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工学结合、证书导向、模块教学”,按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实践为重”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深入推进以“一个中心”(能力培养)、“两个课堂”(校内、校外)和“三级实训”(单项、综合、岗位)、掌握“四项核心技能”(手工账、计算机账、纳税实务、财务分析)的“1234”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原有教学基础,在深入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以下程序开展专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明确毕业生预期就业岗位各岗位职责和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体系掌握上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决定课程教学内容、重点、时数、教学手段与方法每个实践教学过程所承担的技能、培养的内容、重点、时数、手段与方法构成各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最后制定出四套专业教学文件,即电算化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教学模块对照表、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电算化会计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电算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门实验课、单项技能实习、综合实习)教学大纲。这些教学文件是在明确毕业生就业流向、岗位技能要求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遵循的原则是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基础课按专业要求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1:1),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

首先,以启发式教学为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避免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和学生课下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对于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等均要设置多级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并积极寻求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主讲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在PPT文件、参考资料方面实现和其它会计学类课程的资源共享。最后,以案例教学为依托,实现实践与理论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始终把案例教学放在突出地位,主讲教师对每一类主要的会计核算方法都要用过去经典案例或者是当今国内企业市场中的最新案例,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根据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坚持业务操作和理论知识结合,要求学生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环节均要有实际操作体验,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始终。

三是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整合专业课程,调整课程教学顺序,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进行课程整合,将《经济法》和《税法》进行整合,并适当调整授课顺序和授课课时。增加选修课程,增设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顺序是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讲解,分部解决问题。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后,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核算企业新产品、进行凭证编制、分析、纳税申报、模拟实训。本着“学校政策支持,教师人人参与,突出职教特色,教材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每个主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承担了相应教材编写任务,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2部教材正式出版,3部在学校编印使用。我系计划分两个阶段,再用三年时间完成专业教材建设,重点建设6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申报2门省级精品课程。重点推动特色教材和优质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

四是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按高职教育特点要求,应建立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电算化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或计算机等级证书。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争取在三年内,“双师型”教师人数45岁以下的任课教师都能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具体措施是:做好现有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和转轨工作。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考核、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重新定位教师教学任务,根据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制订教师业务提高计划。加强教师对会计实用软件应用的培训,要求教师参加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报考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定期轮换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任职,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验能力,选派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直接从社会会计工作岗位上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来我院任教,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是搞好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狠抓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更新改造现有2个实验室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科技含量,同时新建财务管理实训室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在省内2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保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六是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第一,在实践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和校企联姻、师生结合的教学质量反馈及评价机制。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一方面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改革沿正确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全面、客观、公正、量化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严把学生成绩考核关,尤其注重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考核,各门课程均按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立技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课程结束时按照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逐个考核,避免了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客观上也起到将学生平时学习着眼点引导到实践技能培养上来的作用。

七是以“证书”为导向,突出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实现“多证制”。

从电算化会计高职教育实践来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的办学特色,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实践能力的价值体现,目前我院已与常德市劳动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协商,在我校建立了会计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本专业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创造了培训条件。我们把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专业岗位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与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每学期安排三到四周服务技能实训课,实训内容完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专业岗位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进行。积极推行“多证制”,鼓励学生报考各种资格证,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省级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普通话三级甲等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等,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并能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 章振东.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科学时代,2007,(7):70-71.

第5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1.传统教学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自中职学校开设电算化课程以来,很多教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看法不一致。有人认为理论与实操并重;也有人觉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应以实操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将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再练习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演示来熟悉财务软件的各个操作步骤,但是,学生变成是模仿教师、被动接受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2.任务驱动法的利与弊

多年来,笔者一直尝试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是目前适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法之一。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2]

另外,任务驱动法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它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前,必须先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要让学生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下,如何在课时有限又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展开教学的前提下做到顺利实施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3]

二、微课的概述

1.微课的概念

微课程是在2008年,由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最早发现和提出。而微课在我国得到应用,是由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引进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学校。微课是以视频为主,针对教师重点讲述的知识点内容以及某个重难点问题进行视频拍摄,以供学生预习或复习用,视频时长控制在8-10分钟内。将微课应用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主要是指将电算化教学中相关知识点、软件的操作步骤拍成短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用。[4]

2.微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将微课引入中职会计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时间,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教学

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每个学生之间都多多少少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理解也不尽相同,领悟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全学会教师讲授的内容,而多数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还需要课后反复听反复练习才能掌握。那么,将重难点知识碎片化后拍摄成视频后放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满足学生课后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有效地掌握疑难点知识。

(2)碎片化学习适用于中职学校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严重,对学习缺乏攻坚克难的精神。一旦在课堂上遇到听不懂、比较难的知识点,容易出现缺乏耐心、消极怠学的现象。碎片化教学就是把课程中认知部分、重难点划分成几个小节,再以微课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三、微课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上会遇到的挑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补充传统教学中不足部分,实现了电算化课堂的延续性。但是,就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及中职学校教学环境来看,笔者认为它会遇到以下挑战:

1.受现有教育体系的影响,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偏弱,自制力、意志力不强,对学习缺乏兴趣。虽然微课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要学生长期坚持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制作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知识储备、计算机水平和个人素养要求相对较高。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资料、课题选择、过程录制、情感表达、课后思考等准备就绪,需要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评价融入到制作的微课中,需要查找学习案例、了解政策法规、熟悉软件操作流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以上一系列的工作,甚至需要学校技术部门的支持才能制作出优秀的微课。长此以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无法继续高成本地投入制作微课,甚至可能放弃微课教学法。

四、微课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的应用策略

1.任务驱动法与微课相结合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财务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意味着,教学应以实训为主。微课教学可通过生动的语言、详细的方法、规范的操作等将课程内容、软件的操作步骤更好地展示出来,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应采用将任务驱动法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2.应用策略

(1)科学制定微课课程。

微课程是是现实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应明确二者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部分会计电算化知识可进行微课教学,部分知识不适合微课教学。教师可以把软件操作的演示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增强知识点的吸引力。

(2)实训时以任务驱动法为主

第6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问题;对策

会计模拟实训是指在会计教学中,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主要是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进行的。虽然说这可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适应期”,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有着种种欠缺。

一、中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情况弱化。首先从生源的角度来看,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人才能考上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中职教育在当时因为上学时间短,国家能给予解决工作问题而深受当时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青睐。现在的中专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差,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带有厌烦心理。两相比较不难看出,现在的中职教育的难度很大。相对纯理论学科而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此,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更应从实际操作中弥补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其次,会计模拟实习的教材编排不尽合理,实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不堪重负,实习效果不佳。另外,账务处理中需要有更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一项资产是否采用稳健原则,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习中,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体现,只需按图索骥就可以了。通过以往的会计模拟实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实习资料,其内容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的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给学生感觉很混乱,理不出头绪。但要学生对实习进行总结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实训时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但我们看到在会计模拟实训方面,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应用计算机模拟实训的相对还较少,这会使得学生工作后依然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一定的会计工作。

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要贴近实际工作,选好综合模拟实训教材

近几年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而一些相应的教材仍未修订,特别是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未能及时修正,如果仍然采用这类教材将会不利于学生按新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在选择教材方面我们应该及时更换所用教材,使其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工作,为学生较好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分角色认真做好实操课的操作辅导

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课大多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做一套账即可。让学生意识不到会计与其相关岗位的关联性。所以说,在今后的操作中,应将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操课。如,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划分成出纳、会计、仓库保管员、采购员等几个,让学生在各个小组中分别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定时更换,使其在实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各个岗位的职责。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操作要求和过程。

3.在模拟实训中增加电算会计的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会计工作,也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都采用手工做账的资料,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却是脱离实训课进行的。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对于这两部分来说,应使之相结合,将手工账的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对于手工账中出现的凭证、报表信息等由充当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及时录入,通过上机操作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体会使用会计软件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异同,激发他们学习电算会计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和提高做好准备。

4.建立教师实践基地,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而对于从事实践性课程的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而且具体的业务环境也要亲身经历。这样才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如条件许可,教师在担任实践性课程前,应利用节假日或假期等时间,定期到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长短期的实践锻炼,这样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出真知,应当把社会实践当作是教师的一种进修,作为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总之,会计模拟实训是解决当前会计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备功课,做好手工模拟实训作业能够使学生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为适应电算会计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更要增加会计模拟实训的电算化内容,将手工做账与电算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邓巧飞.对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

[2]钱英,章仁俊.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体系构建及教学过程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

[3]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5(12).

[4]郝玉贵.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教育模式创新[J].经济师,2004(03).

第7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 实践 教学

会计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对未来会计环境的适应能力,必须加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电算化模拟实习、校外教学基地实习、实验室手工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调查等。会计专业要精通理论知识,更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笔者长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了更好地开展会计实践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与设计。

一、实践教学对培养会计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应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及和实用技术的培养。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局面,企业产品换代升级,必须大力提升竞争力。当今国内需会计专业高技能人才,因此,具备全方位的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加强实际动手能力操作对培养高标准人才至关重要。现在高校大多具备基础实践、企业实习基地等相关设备,但实践却主要以验证性、演示与参观内容为主,而学生动手机会并不多,且自主设计的实践就更少,以致动手能力以及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开展会计创新实践可弥补这些缺陷。通过设立设备和系统软硬件基础模块,全面提升学生自主构思、独立动手的创新实践机制。

二、建立开放式实践环节

以会计实验室条件,很难全部满足开设综合性实践的需求,须在现有硬件基础上进一步的增加投入.以满足学生在综合性实训需要。

(一)建立综合性实训场所

学生应将会计知识融为一体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实训环节,着重对学生多学科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模式。内容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三大模块构建,注重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辅助和数据处理,让学生在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大力调动实践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实践实训基地的资金和有限设备最大程度发挥效应,使实践实训场地的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分工明确、有章可循、职责严明,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施奖惩,需要制定一整套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发展建设及规划、师资培训计划和设备、档案、材料、经费、安全等,使实验室工作做到办事按规章,工作按目标,安全按制度,操作按规程,完全确保了实践工作高效和有序地开展。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

对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材料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尽量使用低成本以保证足够的实践材料和教学设备的完好。并对实践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实践教师,如要开设好会计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实践人员的配备和培养也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实践教学方法

随着应用的日趋复杂和智能化,一个会计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职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当前,会计实践内容、方法的研究方面,均须围绕这些要素开展。依据会计的综合性和面向实践应用的特点,对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一)实践环节要围绕会计各知识点,由浅入深

实训项目要根据实训室的具体条件进行设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安排若干预专业课程相对应的、典型的专题实践项目,使学生对知识要领在会计系统中的应用产生感性的认识,为系统综合性的设计和实践奠定基础。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模块分类,其中综合应用项目可独立设置为实训课程。

(二)课外和课内相结合,小组和个人相结合

课内主要是利用实践平台来调试和实现设计的内容,因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上,实践环节教学可利用课余时间工作和设计。这就要求会计实验室需成立开放性的综合实验室,学生就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因会计实践所含盖的知识技能面广泛,多个内容的有机整合组成为综合性实践,可实行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完成具体任务,这样不仅是对面向模块化设计的重要锻炼,而且强化了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

(三)由教师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

实践方法采用析因实践、对照实践、模拟实践相结合。由教师的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实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实践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和完成任务;实践最终的目标是,在相关的设备和装置提供的模块基础上,开展系统设计,使实践对象能按设定的方式实现并正常运行。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和小结。使会计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相关联性得到真正的理解,这种实践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四)按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展模拟实验性教学

1.实习环境模拟化。在模拟实验时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室内的布置上按一般的财务工作设置相应职能岗位,包含出纳、制单、审核、记账及主管等,象征性地组成一个财务组,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验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这种仿真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既解决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又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岗位的工作职责、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既学到业务知识,又体会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监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实习道具逼真化。在各个不同岗位上,按职责范围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道具,从算盘、练功钞、借支单、支付证明单据、记账凭证、转账凭证单据到分类账和总账的账簿以及全套会计科目章,使学生直接接触实物,亲自操作,从而获得履行职责的感受。

3.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并行。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凭证录入、账簿数据生成和打印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掌握记账和报表输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处理。通过电算化模拟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会计创新实践的实践与发展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7

第8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岗位职责;会计电算化;应用方案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企业的会计岗位在人才的选择上面,更加侧重于人才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学历问题。中职教育和其他的高职或者是大学教育相比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工作,以职业技能为教学核心内容,以此来培养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并且具备综合素质优异的技术型人才,按照具体岗位需求进行实践教学。

二、创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必须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去定制,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必须按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把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起来。前期要进行调研工作,以此来更好地了解中小型企业目前岗位设置实际情况,并且按照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以及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修改教学目标并且提出任务,以任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工作情境,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任务当中,使学生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和职业技巧等。按照中小企业目前岗位的设置配备以及职业岗位和有关岗位来进行实践教学。更改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会计职业岗位以及有关岗位的不同工作责任、内容、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叫做“岗位任务化”实践教学,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观摩模仿实践环节;第二,岗位模拟实践环节;第三,综合模拟实践环节。

(一)观摩模仿实践环节的教学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岗位工作责任,内容,然后使学生观察有关岗位电算化操作过程,再进行后续模仿实践。在这一阶段,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重点强调学生要重视有关软件操作规范性,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

(二)岗位模拟实践环节的教学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融入财务软件的设置特点,设置职业岗位权限,从中结合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工作人员、主管会计人员、记账会计工作员、核算员等相关角色,并且进行实践演习,开始之前老师要着重强调是实践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认识与界定,帮助学生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各种财务软件的运用和技巧。

(三)综合模拟实践环节的教学

在完成以上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会计岗位操作能力,再集中性地学习手工和电算化的综合项目实践教学。在综合实践阶段学习内容应围绕着会计工作全过程当中进行开展,其中包括基础设置、单据填写格式、审核等。会计综合运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会运用到会计专业知识的地方;第二,综合会计有关岗位工作流程以及内容,比如会计主管,业务岗位等工作岗位。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电算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整理出中小型企业常设的会计岗位,按照中职教育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教学。

(一)一年级下学期实践班运用观摩模仿实践教学

按照常设的会计岗位工作特征,来分析岗位任务,并且下达任务书,通过让学生实际观摩有关岗位的操作案例,从中分析出各岗位工作责任以及流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的含义,着重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在学生每次观摩岗位操作演示结束后,需要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且书写出工作流程,最后进行实地演练操作,以此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积极性。在此阶段的课程,需要着重与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的锻炼,运用适用性强的财务软件作为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操作技能。

(二)二年级实践班运用岗位模拟实践教学的方案

在实践课程当中,需对会计电算化的各个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并且从中选取各会计工作的代表性任务,工作任务的项目涉及以会计核算流程为线索进行。学生首先要明确所处岗位的职业要求,在任务的模式下,完成有关工作。但是,现阶段电算化课程教学所运用的会计软件通常包括总账、日常业务、报表以及工资等多个板块,所以,序号按照各个板块的功能,总结出不同电算化会计工作岗位对应的板块内容。在此阶段中,应按照每个工作岗位的特征以及技能,设计教学内容以及任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融入特定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有目的地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此外,老师也可以创建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难点融入到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仅掌握了专业的操作技巧,而且还能够学习到专业中的难点。

(三)二年级下学期实验班,综合模拟实践课程教学方案

按照上述所说的教学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会计岗位专业操作技能的基础以及手工会计和电算化项目的运用。在此学习阶段,应适当加入经济业务,模拟实践的会计经济业务,要求涉及面广泛,数据量方面简单即可,但是要求整体方案要完整。可以从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选取经典的进行整理。实践内容是根据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开展的,包括基础设置、单据填写、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工作。其中综合会计有关岗位工作,是在计算机房进行完成的,因此,在计算机房设置上面要尽量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运用岗位实践教学方法来打造实践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任务的要求分别扮演主管、往来会计等基础角色,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职位对号入座,按照下发的任务进行有关操作,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直至完成所扮演角色的任务。在任务结束后,可以有效地判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假如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将进行角色轮换,然后按照原方案进行训练,直至学生学会为止。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在进行分岗轮换时,首先要规定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责以及权限,并且在训练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训练报告,以此来总结实训心得。

四、结束语

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机上独自完成建立报表到编制这一流程。而现在的会计职位是由多个岗位组成的,会计工作也是由多个会计人员合作完成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符合岗位需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朝霞.基于岗位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6,(16):295.

[2]周艳梅.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N].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6-61.

第9篇: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在会计专业教学上,人们基本达成以下共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最关键的是要组织和完善会计实践性教学工作。组织会计实践性教学的途径较多,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安排学生下厂实习、社会调查等,其中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可能是目前各类院校比较普遍应用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笔者就自己在会计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试作分析,希望为完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提供一些思路。

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职业其他重要能力

一切教学手段的目的都是服务于培养目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从培养动手能力的角度服务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即培养学生做账的能力、查账的能力和用账的能力。在这三种能力中,做账的能力是基础,是会计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查账的能力是对大专层次毕业生的特定要求,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内审机构所需要的人才的关键能力。用账的能力体现了一切会计工作的目的,没有信息的运用,一切会计信息都是垃圾。会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会计信息的运用,对经济业务的过程进行控制和在观念上进行系统的总结。没有用账这种能力的会计人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记账员”。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接着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忽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准备资料时,就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判断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在如何使用会计信息也即是用账方面,目前的模拟实验也基本没有涉及。

2、模拟实验缺少真实感

分析现行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不难看出,目前的会计实验,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学生们只能通过实训教材来了解原始凭证,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来完成记账凭证和账簿的登记。真实的凭证从颜色到样式有很多种,而实训教材上给出的资料都是按着一个模式绘制出的。由于学生没有可供模仿的成品,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些单据,甚至连最起码的这些单据应该怎样装订都不知道。于是,每个学生就想当然地在老师的描述中做自己想当然的账,结果学生做出来的既不像实际工作中的账,也不像老师所描述的账。

实验方式上,会计人员的分工不明确,牵制作用不能体现。一般在模拟实验中,每个学生从头至尾独立完成一整套账表,这对全面掌握业务是十分必要的,但哪些业务该由谁完成心理不清楚,会计工作中的相互牵制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这会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及真实性产生不良影响。

3、会计模拟实验环节之间缺少衔接性

会计模拟实验按内容的综合程度分为单项模拟实验、阶段性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三类。按实验室类型可分为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由于各门课程配备的教师不同,不同实验室辅导教师各管一摊,或由于实验时间、课时、进度安排的不合理等等原因,使实验的各环节脱节,缺乏整体性。导致某些实验环节流于形式,无实际效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到提高,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4、实验考核手段单一,要求偏低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对考勤和实验结果进行简单考核,比如教师对账务处理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打分,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或感想等,这往往成了实验结束时匆匆去做的最后一件事,事后很少有机会就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探讨。而实验分数也只能作为理论考试的一个“附属品”,在总成绩中占有很小的分量。当这样的考核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互相抄袭,扎扎实实去做人较少,很难有真正的提高。

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建议

1、更新观念,完善实验内容设计,突出实践所需的各种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能力要求而言,未来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一起共事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体现培养目标的会计模拟实验内容。要达到提高学生做账、查账、用账等三个方面能力的目的,必须按照能力的循序渐进将实验分成多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实训室能够安排不同的实训内容。

如在学习会计基础课程时,设置基本的账、证、表等核算流程的一系列资料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到中级财务会计阶段,就需要对有关业务的账证进行深入的剖析,到学习“财务审计”或“税务查账”等课程时,就要让学生有账可查,这里的账证之中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了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假账、偷税、错漏等等。通过找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写出审计报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当教师讲到顺查法时,就可以让学生每个人都先拿起原始凭证进行审阅;讲到逆查法时,就可以让学生首先拿起会计报表分析问题可能存在的大致方向。在学习“财务管理”等课程时,需要有可供分析的账证表及相关资料,分析经济活动和会计信息,写出的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就是可操作的了。

2、实验教学过程的改进

(1)实验资料的配备要具真实感。当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概念时,需要学生从形式和大体结构上看到相应的真实的账证实物。做账的基础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就不应该是现在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这种完全合理合法的示意性的凭证。会计分析需要有分析的对象,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要依据真实的会计信息。空洞的会计分析方法,在这个实训室可以实际地操练了。这时的操练不再是由老师告诉数据,学生仅就那一点数据算算说说。这里需要学生从账证表中自己去找数据,自己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只有心中有账,才能做出理想的账。

(2)实验教学方式要灵活。教育要重在过程而不完全在于结果,主要着眼于意识的培养、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来说,由于实验内容不多,一般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而对于综合模拟实验,因其实验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综合性较强,具体实验时除可采用个人独立运作外,还应加强运用分岗运作方式。可设置如下: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为5人。一人为出纳,主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一人负责业务发生时原始凭证的填制;两人为会计,分别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和负责登记明细账;另一位为会计主管,审核各类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编制报表和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为使学生分别了解不同职位的作用,在实习期间可轮流换岗。

另外,制作教学光盘,把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把经济活动以用动画或情节、展现出来。如从交易的结算、原始凭证的取得,到账簿的登记、过账、结账,把一个会计主体某一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影片演示出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要有系统性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中各要素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制约,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要素变化。手工操作结束后,分小组上机,这样使手工操作与上机操作衔接,学生既能掌握手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又能学会电算化的处理方法,并互相对照,融会贯通。

会计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训中。首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训工具进行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其次,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4、要健全模拟实验的考核环节

(1)考核办法。会计模拟实验的考核办法应从单一标准转向多元化,考核不应只在实验完成后进行,它在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都可以进行。实验前进行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复习,做到有备而来;实验过程中进行计划完成进度的抽查,让学生清楚试验是否按计划进行,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试验结束后的考核是对实验完成大纲内容的全面检查,也是检验学生实验成效的主要依据,主要考核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验后的总结、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资料等方面,评出优良中差,进行量化,作为会计模拟实验的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2)实验效果评价的扩展。配合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可以每学期定期举办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如举行基于会计模拟实验的“手工账务处理大赛”主要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每举行基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大赛”主要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所有大赛题目都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账务,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检验了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师资队伍不断完善

要想提高对会计实验教学的要求,就应选择那些既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新准则将使会计教学的内容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会计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会计专业教师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新知识,参加新的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