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说课稿范文

初中体育说课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说课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说课稿

第1篇:初中体育说课稿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性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各级教育机构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尤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尤为明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泛功利化、忽视小说教学特殊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乐观,急需进一步改进和革新。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现论述如下。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来讲,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情景对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教学效率等具有积极意义。故现阶段,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需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创设独特的课堂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前后不同的态度转变,揭示了资本主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至上的面目,批判了资产阶级背弃亲情的丑陋灵魂。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可围绕本文的主题(即“亲情”)进行课堂导入,如:有人说,亲情是世间最伟大的,是人类生命中永恒的动力,同学们认为亲情是什么?以此来营造与教学内容相贴合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此时,有学生会回答:亲情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健康成长;而有些学生则回答:亲情是春天温暖的春风,吹散忧愁,带来愉快。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教师需及时给予其肯定和表扬,以调动其学习动力,增强其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注重细节研读,引导学生感知小说人物形象

从本质上来讲,小说多是通过构建虚拟世界的真实,给予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此种真实感则多依赖于作者在小说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故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教学重点,注重细节研读,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小说人物形象。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本文文末的“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细节描写非常出彩,其细节描写主要包括有“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不等范进说完”、“把拳头缩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等,以上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刻画出了一个“见钱眼开”、“虚伪”的市侩小人形象。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后,可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抓住攥、舒、缩、揣等关键性动作描写重新阅读文章内容,使其能够充分感知和明确小说人物形象,对其准确把握该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阶段,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中,其中尤以多媒体技术较为明显。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需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之后,可利用多媒体为班级学生播放与本文内容相符的《红楼梦》影视作品片段资源,并指导学生在观赏视频文件的同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了解本文的主要脉络,为其之后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节省课文研读时间,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又比如,在九年级下册《变色龙》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变色龙于灌木丛中自动变色”的视频进行新课导入,通过此种生动、形象且直观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变色龙”的变色与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变脸”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升华课堂教学主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目前我国许多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建议教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需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注重细节研读,引导学生感知小说人物形象。同时还需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体育说课稿范文

我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中田径的教学内容之一《蹲踞式跳远》,很高兴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本次教学我将围绕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展开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以恰到好处的教法、学法及组织形式为教学主线,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蹲距式跳远的技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跳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且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是现代奥林匹克田径运动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蹲踞式跳远在《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中初中田径教学内容跳跃部分中占三分之一的内容。教学要求是掌握基本技术,体验从事跳跃活动的乐趣饿,发展跳跃能力,培养自练、自测、自评的能力。跳远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巧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与超越等心理特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立定跳远。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师用书74页)

(1)知识目标: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与训练方法。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能,安全进行训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较强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要点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师用书81页)

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要点是助跑快速、步点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稳,落地安全。

个人认为教学难点是助跑和起跳的结合。

六、教法与学法

本次课在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上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合理渗透,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主动学习、掌握技能,勇于实践,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拼搏进取、感受成功的平台。

教法:

1、 示范、讲解。

2、 观看继续课件视频。

3、 统一纠正错误、个别纠正错误结合。

4、 表扬、鼓励。

5、 组织学生互相发现错误,互相提醒改正。

6、 讲、练结合。

7、 小比赛。

学法:

1、 模仿练习。

2、 重复练习。

3、 纠正错误动作。

4、 互相纠正错误动作。

5、 以赛代练。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

讲解、示范蹲踞式跳远动作方法:助跑速度快,节奏稳定,踏板前达到最快速度;起跳脚上板快,两臂和两腿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蹬伸起跳快。腾空中蹲踞平稳好,落地时两腿前伸,落入沙坑屈膝缓冲,安全落地。

动作要点:助跑快速、步点 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衡,落地安全。

(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与提高阶段。

观看蹲踞式跳远(课件)

(三)学生模仿练习。

(四)统一纠正普遍错误。

(五)重复练习,个别纠正错误。

(六)重复练习,学生互相纠错。

(七)教学小比赛。

八、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扩展:

1、(新课)跳远项目的特点: 跳远是指通过起动,经过一段距离的助跑,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进行起跳、腾空,并在空中做出一定的技术动作,双足落在沙坑里,比远度的跳跃运动。

2、(新课)跳远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这四个动作过程是统一的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3、(复习课)跳远技术动作的演变:跳远技术的改进,主要是起跳后空中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发展。1890年以前,采用的是原始的蹲踞式跳远,即起跳后立即团身,并自然向前伸小腿落地。1895年~1935年采用蹲踞式和半蹲挺身式跳远。1935年~1960年,挺身式跳远日趋完善,并出现了走步式跳远。目前,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基本采用更加完美的走步式跳远,女子高水平选手多数采用挺身式或走步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均来自美国,前者是鲍威尔,后者是卡尔.刘易斯。

4、(复习课)跳远记录:

男子跳远全国纪录劳剑峰在199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8.40米,女子跳远全国纪录是姚伟丽在1993年创造的,成绩是7.03米。

男子跳远的世界记录保持者为美国籍的迈克·鲍威尔於1991年8月30日在东京所创下的8.95米,女子跳远的世界记录保持者女子奇斯蒂娅科娃跳远 7.52 1988.06.11 。

5、(复习课)了解跳远的规则

跳远场地和器械 :用于跳远助跑的跑道,宽度为1.22~1.25米,长度不得短于40米。起跳板应为长方形,长为1.21~1.22米,宽度为20厘米,厚度为10厘米。一般是木料制作。起跳板靠近沙坑落地区一端的边缘为起跳限制线。比赛时,如果运动员脚部在起跳中踩过起跳线即为犯规,成绩无效。落地区是跳远起跳腾空后的落地区域,一般为填满松软沙子的沙坑。沙坑的最小宽度为2.75米,沙坑的远端与起跳板的距离不得短于lO米。

6. (复习课)跳远技术评论看点

(1)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主要看以下几点:

A. 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是否紧密、协调,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

B. 起跳的速度和幅度,及上板的准确度。 C. 应有适宜的腾起角度和踏板的制动力较小。

(2)运动员腾空技术主要看以下几点:

A. 无论是何种腾空技术动作,都必须能够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在落地前能够做到高抬大腿、前伸小腿。

B. 腾空阶段必须保持抬头挺胸姿态。正确完成空中技术动作。

C. 挺身式必须挺胸展髋,使髋部前移,不能挺腹。走步式交换步的动作要在身体重心下方,两大腿进行剪绞交换,

九、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3、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表扬、鼓励为主。

十、预计教学目标

第一节课7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第二节课9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到第六节课60%能熟练的掌握,并能优美的完成动作。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