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高中地理试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试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试卷

第1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一、教师分析试卷,制订试卷讲评方案

每份试卷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命题人员对考查内容的把握不尽相同,且并不是每一道题目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每个班级学生的情况也有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些不太符合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认知实际的偏题、怪题、废题去掉,这种题目不具有地理学习共性的内容;或者是对学生认知水平估计不足,现阶段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等。在这些问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大的浪费。课堂效率得不到很明显的提高。

总结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再将错误的类型进行分类。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存在问题后,进而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讲评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从知识层面看,对于普遍存在的知识“死角”要立足于学情,设计相关的知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构建和完善知识网络。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学生以后要成为优秀的公民必须学会与人交流,而交流是建立在听懂并理解别人的语言,且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正确了解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之上的。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看,我们学习的是身边的地理,也是实用的地理,考查的地理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讲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身边,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要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二、着眼学生思维过程,开展探究活动

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要贯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讲评方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要抓住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如何犯错,进一步知道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组织讲评。如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小组范围内就本组成员的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小组内展开互助学习,教师也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出错的原因分析,还存在哪些疑问,有什么心得要和大家分享等,每一小组要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虽然不是每一组每一次都有机会发言,但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组讨论的同时,可穿行针对性的一对一交流,即教师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生就他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讲他是如何看待此问题,怎么思考分析,又是如何组织答案。对照答案,他又有什么思考。教师的重点则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于非选择题来说,不同学生的答案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深度。教师可以同时展示不同学生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比较、评判、修改和完善答案。让学生知道评分的标准和尺度,更能帮助他们合理、高效的组织答案。这也是考试方法指导的内容之一。

在试卷讲评之后,要对讲评的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需要在全体同学中进行反馈。可展示一些与原题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解答。力求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要留时间让学生在错题集上完成心得小结,便于以后复习。

三、反思讲评效果,不断改进讲评方法

第2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教师;媒体技术;课堂环境;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40-03

随着“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实施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成为对未来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我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为此课题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我校正在开展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下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为了能够较准确地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制定了本次调查问卷表。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两部分:问卷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统计卷,主要调查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和信息化资源建设。问卷二是教师卷,也是这次调查的重点。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适应程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协作、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软硬件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共35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为37岁),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地参与问卷调查,认真地答题,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研素养。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学与教内容的清晰呈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对问题“你觉得使用PPT课件是否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调查时,94%的教师回答“是”,6%的教师回答“否”。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同运用PPT课件能够增加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其图文并茂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少数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对PPT这一课件媒体技术还缺少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好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工具,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对问题“如果你认为PPT课件未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原因方面:A.教师不知道如何制作优质的PPT课件B.教师没有时间制作PPT课件C.学生不喜欢老师用PPT课件D.PPT课件不适合该学科教学E.PPT课件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F.其他”分析中,每项获得的比例依次是:51%、31%、9%、7%、7%、4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不是否定PPT课件的教学效果,而是不会或没有时间制作优质课件。这就要求学校或教育管理单位加强对教师新型教学技术能力的指导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PPT课件的制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教育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问题“学生如何把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A.口头表达B.使用黑板板书C.使用投影(或液晶电视)显示数字设备的内容D.使用实物投影机E.其他”的回答中,百分比依次是89%、51%、17%、3%、23%。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使用黑板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的,也有少数是以实物投影机的形式展示出来的,由此表明教师们尚且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2.班级环境的可管理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以网络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怎样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为此,我们在这次问卷中设置了一些班级环境管理问题。(1)现在我校的班级座位都是秧苗式的,我们是这样设问的“你认为这种座位布局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老师的回答情况如图1。

通过老师的回答可知,大部分老师比较赞同目前的秧苗式布局。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这种布局具有可控性。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看出,部分老师认为秧苗式的布局有它自身的缺点,比如对学生的小组交流不利。特别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下,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更需要改变传统的座位布局,他们提议是采用矩形的布局方式。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建议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布局方式。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心理不一定能很快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动。(2)随着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主要包括滑动式黑板、投影仪、控制台。在关于“控制台在教室中的位置”问题的调查中,11%的老师认为不合理,影响了教师的活动;6%的老师认为接口使用不便;23%的老师认为控制台造成使用鼠标或键盘不便;66%的老师认为没问题。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对控制台的设置还是满意的,但老师提出来的接口、键盘使用不便、控制台的高度影响学生的视线等,我们认为很中肯,但有改进的空间。(3)黑板、电子白板是师生互动最主要的工具。这次调查中,“您在授课时,电子白板和黑板的位置符合您对这些设备的交替使用吗”经调查分析,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适应这种滑动式的黑板。通过访谈,老师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左边的前两排学生视线受反光影响,有时看不清楚;另外,老师来回走动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硬件设备的改善,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何种手段分发和收集教学材料?”老师的回答如下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老师对相关资源的收集与分发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纸质材料和U盘,对电子邮件及教学网站的应用还是比较生疏。由此我们认为,作为新时期的老师,不断加强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十分必要,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分享全国各地的优秀资源,为老师的备课提供有益的素材。同时,教师掌握了这些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资源可获取性。校园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没有丰富的、有效的资源作支撑,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可见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回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容易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时,有37%的教师回答“是”,63%的教师回答“否”。对“学校是否建立了您所教学科的资源网站”的回答是100%的“否”。

这组数据表明,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库中,往往存放的是教师的讲义和一些课堂教学资料,供教师使用的较多。网上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料对外封闭的较多,交流的较少,共享性较差。学校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教师要更新观念,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升自学能力,加强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今后我校网站资源建设的建议。(1)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2)加快硬件建设,完善相关硬件设备。(3)了解师生要求,建设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4)建立区域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校际之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补和共享。

4.课堂交互及其技术支持。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引发的互动手段主要有提问、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表演、复述、角色互换等,在调查问卷中显示的结果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多,占97%;其次是提问,占94%;再其次是同桌讨论,占91%。这个结果说明,小组讨论成为目前课堂互动的最常用方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上能保证全班同学的参与互动。对于“课堂上学生如何及时把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的问题,54%的教师回答是使用黑板,29%的教师是通过投影或电子白板,6%的教师是使用课堂交互式软件。这个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然而,也有6%的教师认为不能及时汇报。这个现象表明,部分老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的意义认识不足,或未能通过合理途径去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互动策略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理分组、促进讨论;及时恰当的评价等。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优化着这些互动策略,成为教师设计教学的好帮手。同时,也必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5.对环境感知的诉求。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题环境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在回答“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时,77%的教师表示“有必要”,23%的教师表示“没必要”。在回答对“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时,71%的教师表示“有必要”,26%的教师表示“没必要”。两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能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但从侧面也反映出部分学科教师对当前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认识肤浅,说明教师今后要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

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仪表、谈吐、诚恳、乐观、热心、好学、活力、公正、严谨,它是对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我们从4个方面分析教学行为:A.教学语言的运用;B.教学内容的安排;C.教学活动的组织;D.教学时间的控制;E.其他,掌握的比例依次为:74%,83%,94%,77%,66%,14%。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正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线路上向信息技术空间转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指学习的外显反应,如回答问题、做练习、听讲、学生提问、做实验、做笔记、小组讨论等,也包括学习的思维、学习的问题解决和学习的态度。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同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透射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并能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表3是“学习行为从哪些方面分析”的调查列表:A.认真听讲的时间;B.参与活动的时间;C.自主学习的时间;D.开小差的时间;E.其他。

统计发现,较高的百分比显示多数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他们通过控制一定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并且给予足够的活动训练与强化,来改变、巩固学习者的某些课堂学习行为。C项80%的比例充分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课题组有效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突破口之一。因此,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思考与建议

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但利用信息技术生成课堂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具备。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总体状况较差,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使用媒体的积极性。(2)教学软件严重匮乏。(3)媒体使用没完全普及。(4)少数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5)少数学科教师不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与学生产生良性的互动从而创造有效课堂,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目前现状,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转变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用媒体,而且包含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来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媒体的合理运用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中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际,结合新课程教学需要,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等方面,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

2.因地制宜继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情况下除了力争建设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外,还要继续加强经济实用的常规教学媒体的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教学媒体的数量,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完善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更新换代,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提高软件制作水平。教学软件已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软件建设。同时,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软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成立开发组,让教师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软件研发,以此促进电化教学的开展。

第3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讲评课;教学模式

“讲评课”是指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讲析和评价的一种课型,是一种“特别”复习课,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分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地理讲评课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不能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笔者认为高中地理讲评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学生为本的原则,但是并不是教师什么都不讲,而是教师在讲评课上怎么讲、讲什么。笔者认为高中地理讲评课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教师课前做好两手准备

1.备好“试题”

教师批阅完试卷后,首先分析试题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符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分析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考查了哪些能力;然后分析试卷中各试题的难易情况、命题者的意图等等,再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总结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这些工作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比较注重,但未必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只有教师自己彻底弄懂题目,从读题中获取信息到调度知识,形成答题思路,才能在评讲时表述得清晰,非常熟练,甚至不看答案与教材都能娓娓道来。

2.备好学生“考情”

(1)统计学生做客观题的各项数据,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可以根据“正确率”迅速确定需要着重讲评的题目,还能通过掌握学生所选的错误选项及时“诊断”学生出错的“症结”。(2)准确记录学生的主观题作答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分析。要在讲评中真正关注学生,就必须在阅卷时对学生的作答情况予以记录。

二、学生自我纠错

1.自查自纠

提前安排地理课代表把老师批改好的答题卷发给学生,根据参考答案,在规定的时间内纠正自己的错误。其要求是:对照试卷,清点错题及其对应的知识点,思考产生错误的各种原因,并将错题考查的知识点标注在题旁;整理疑惑点,将不会做、不理解的题目做上记号。如果学生学习比较自觉主动,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可以节省上课的时间;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则在上课时花8~10分钟完成。

2.小组互帮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6个学生一组,要求每个小组有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把在自查自纠环节不能解决的题目拿出来小组讨论,力争最大限度地把错误解决在小组交流中,把组内还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时教师应该在各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可以了解小组合作交流的氛围及节奏,还可以适当地进行问题启发、点拨解题思路等。

3.组间解疑

根据第二环节中,各小组写在黑板上的疑难问题,请其他小组来答疑,学生交流、探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应对组间交流活动适时调控。

三、教师讲评

教师要对这节课总结归纳,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评:

1.讲学生自我纠错之后还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经过三次的自我纠错,剩下的题目已经很少了,所以教师花在答疑方面的时间不多,既省时又省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讲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是高考的重点,教师一定要讲透。每次考完教师都要分析一下这套试卷考了哪些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讲评的时候要重点讲解。如,2012年浙江省的地理高考题就重点考了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中的工业区位、农业区位、气候特征、水文特征、产业转移等。

3.讲典型错误

对于很多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应多花时间重点讲评,依纲据本,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4.讲解题技巧

选择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准“题眼”,根据具体题目运用排除筛选法、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借助图解法、读图分析法、逆向思维法等解答。综合题的解答思路:审视全题,建立信息联系,确定整体思路;按照设问,整合信息分层,叙述结论要点;回应题目,确认思维路径,完善要点内容。

5.讲变化

显然,试卷讲评时就错论错,就题论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高中地理讲评课的新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断的自我整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同伴互助和试题讲解,能够比较充分地体验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的过程,通过学习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及同伴的豁然开朗和能力提升的宝贵实践经验,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交流合作和小组间的解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和因果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学生全员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重参与、重过程的教学理念,比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梅.地理试卷的讲评课探究.[J].政史地教研.2011(14):79.

[2]吕雅琴.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0(49):11-12.

[3]沈海林.把探究式教学引入地理试卷讲评课[J].地理教育,2010(24):28-37.

第4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评价 艺术

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名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不能再仅仅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许多传统的版块改善自身的教学质量,还要把教学评价这门教学艺术纳入到提高学生学习的队伍中来。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的教学评价模式有三大类:一、诊断性评价;二、形成性评价;三、终结性评价。本文,将就如何成功合理运用这三大评价方式以及有关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四大方面,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艺术来展开讨论。

一、诊断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诊断性评价指的是在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之时,或者一段时期新的课程内容开始之时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俗称“摸底”。教师可以采用小测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之前的现有水平进行测验。目的是掌握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方式方法,做到灵活有效的教学安排,因材施教。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评价方式,在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出一些小的测试,考查学生的地理水平。这些试题不宜过难,因为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基础能力。一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评价方式,教师就能够启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相反,如果试题过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对地理这门功课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的出题应当认真、准确、富有技巧性。比如,在教授高二学年的气流相关知识之前,出一些比较简单的暖风冷风相关选择题,测试学生对于气流有没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实际的常识储备情况合理计划下一步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安排。

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我们常常说,教师在传授具体高中地理知识之前既要有战略性的规划,也要有适应性的策略。所谓战略性的规划,就是宏观的全面的全局性的视角下对课程知识的总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而适应性的策略就是在战略性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形成性的教学评价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在教学的中途,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小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是前一时期刚学过的知识。通过测试,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清楚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比如,在教授地理区域划分一单元时,我主观认定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的掌握肯定不成问题。但是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常规测试,我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好,于是,我就及时地认真地重新讲解了这一课。第二次讲解之后,也是通过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这次是真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所以,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想要成功运用这一评价模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值得每位教师钻研的教学艺术,因为它既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技巧,也要求教师所出的试卷的题目准确地把握好各知识点的重难点。

三、终结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终结性评价,顾名思义,指的是最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评价。它的进行通常是在一个较大的学习阶段,比如一个学期或者是一学年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学生一段时期的发展与学习做出最终的准确地评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地理测试,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求得学生的一个地理成绩,而并不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子,就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一次测试的机会,只是知道学生的最终分数,而对于学生不会的习题,以后仍然还是不会,或者一知半解,并没有任何的提高和改善,这一点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反思的。而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终结性评价就是来改善这一困境的,终结性评价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然后教师对于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甚至是下一届新生的教学重点都有深刻的掌控和明确的教学新一轮计划安排。这就是教师教学评价经验的积累。所以,每一次大的地理测试之后,我们要根据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讲解试卷,进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客观条件允许时,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对全体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一一交流,以期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其地理成绩和学习地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第5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一、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内涵、特点及理论基础

1.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内涵。

学习方法指导策略是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与方式。关于教学策略的概念表述有很多种,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有不同观点。本文中所述的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只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是指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与方式。

2.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特点。

(1)层次性。

按照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应用学习相对应的方法,即学会在地理概念学习中构建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会地理原理学习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学会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性。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的。在课堂教学、课上及课后练习测评、考试分析等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学习活动设计、习题设计、考试分析等途径,使学生学会在地理概念学习中构建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会在地理原理学习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学会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3)迁移性。

针对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所提出的学习方法具有普适性,适合于其他学科的相同类别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理论基础。

(1)学习地理要建立知识结构。

根据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层次性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结构。这两个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建立知识结构是在进行地理概念学习时,不是只对单一概念的学习,而是把新学习的概念放到一个结构中,明确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概念学习中提出三种关系,即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地理概念的学习就要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地理要基于已有的知识储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地理就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以此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3)学习地理要练就“地理眼”。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能够自己概括出一般原理,所谓泛化理论就是指学生能够把自己在一种情境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泛化,并把它们运用到另一种情境中去。”美国学者罗耶的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这样教育的问题便变成了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 所谓“地理眼”,就是用地理学的观点,从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必须指导学生正确领会地理概念、原理。

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及实施途径

按照知识学习的概念、原理、应用三个层面来对应的学习方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怎么去学习,不求系统全面,只是把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阐述。

1.策略。

(1)建构知识结构的方法在地理概念学习中的运用。

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理知识。在学习高中地理之前,让学生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对所学内容及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在进行模块学习之前,让学生先看目录,了解教科书结构和章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在具体概念学习中建构知识结构。在学习地理概念时,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或是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关系图。提供学生知识结构图时可以留出一些概念的空位由学生填写,以加深认识。

(2)基于已有知识储备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在地理原理学习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把新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进行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

(3)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运用。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把地理学“活”,就要主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分析、判断、评价现实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提高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途径。

(1)学案导学。

运用学案指导学生学会用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习地理概念,逐渐形成习惯,掌握方法。学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落实知识要点、指导学习方法、检测学习效果。内容主要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反馈练习几部分。其中教学内容部分,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科书,从整体上体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深化上,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利用学案记录总结学习方法。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呈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的过程,循序渐进,自然生成。学案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在学案上做相应的笔记、标注等,方便自己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和心得记录下来。

(2)设计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教师要在了解学情、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已有知识既包括初中地理知识,也包括其他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常识等。

选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材料,指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将时事信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拉近教科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要使地理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教师要恰当地选取鲜活的事实材料,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处理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能力。

(3)设计练习和测评习题。

练习内容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学案的练习反馈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提高学生当堂训练的质量,达到高效的练习效果。测评习题组合要有难度梯度,体现层次性。测评习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基础落实到能力提升,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保证全体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选做题利于能力较强学生的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4)考试分析。

考试后的试卷分析除了知识内容的分析外,可增加对学习方法的反思与分析,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训练。试卷分析可以采取在试卷之外单独总结的形式,这样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知识点欠缺之处,有针对性地复习;也可以在试卷上的错题旁边进行修改标注,写明知识点、错因分析,这样便于学生针对错题再练时引起注意。

(5)个别指导。

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指导。除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法指导之外,针对“学优生”“学困生”还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要为“学优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难度更大的习题、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方法进行学习。

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指导,如针对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针对沉思型与冲动型的认知方式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等。

三、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1.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开始适应自主学习的形式,不再只是等待教师讲解,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获取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尝试用地理原理去解释分析事例现象。

通过一到两个学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基本学会地理概念、原理和知识应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中自觉地应用。通过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也在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

2.反思。

(1)学习方法指导途径的再拓展。

本文所论述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还仅限于在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可以在其他学习领域进一步尝试和拓展,如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更加丰富。

(2)学案导学功能的再挖掘。

在现有课时安排条件下,依托学案落实知识、训练能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落实知识,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把控,通过学案的批改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课堂上用于学生完成学案的时间较多,用于学科知识拓展、激发兴趣的时间很少,所以如何在课堂上兼顾学生的知识落实与学科兴趣的培养、知识扩展,通过学案导学功能的再挖掘和学习形式的改进能否实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注:本文为“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BE2036。

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理解地理规律

原理

第6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 环境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整合策略

境教学,是指针对人与自然活动的一门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高中地理教学,则是指除去环境教学之外的自然教学,其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于环境教学更加广泛。

一、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更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深刻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

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的关联系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达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提高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体会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到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就像往一个瓶子里灌水一样,不管水的质量,也不管瓶子的容纳情况,只是不停地重复灌输的动作,而学生只能接受。

三、改变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教育局要积极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学校要积极创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学习。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3.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深化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二者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积极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

第7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502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在初中是以“副科”的学科地位存在的,师生对地理科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普遍薄弱,与高中的地理学习以及高考的要求严重脱节。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匮乏成了高中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许多人为或非人为因素所致的差异,只有洞悉这些差异,才能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点。

1.知识内容:浅显深奥

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内容较为浅显;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而是学习系统地理和应用地理,知识有些深奥、难懂。

例如“地球的运动”的内容,在初中地理《2.1.3经纬网 地球的运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只需简单理解有关概念、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昼夜不同、四季划分等现象;而在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人教版必修1)中,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等,还增加了一些新的难以理解的地理术语,如线速度、角速度等,其中的很多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

2.学习范围:书本生活

初中地理学习侧重“现象”,学生一般达到“2W”即可,即知道“是什么(What)、在哪里(Where)”这些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就行;而高中地理则重“原理”,不仅要知道“2W”,还要搞清另外的“3W”,即“为什么(Why)、何时形成(When)、将来怎么变化(Will)”。后者紧紧和自然、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显得比前者更重要。一句话,高中地理就是生活。只有深刻地了解自然社会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对于从初中刚升上高中的学生而言,地理的学习有着强烈的“跨度感”,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行。

例如“气候”的学习,在初中地理《4.1天气与气候》(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只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知道主要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域,会根据图表判断气候类型即可。这些要求看看书本即可达到。而在高中地理《2.3天气与气候》(人教版必修1)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如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等难以理解的地理术语也随之出现,更加要求学生借助现实生活去感悟、理解与掌握这些地理知识。

3.教学方式:记忆探究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式,主要受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多属于“经验记忆型”,即以教师讲解、谈话和学生背诵地理课本内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即使课改后,也仅仅在口头上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实际操作中还是主要靠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而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读图分析、l现并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方式由初中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获取的“探索理解型”,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才能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学好高中地理。

例如,初中地理《2.1认识地球》(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基本数据,熟记地球仪经纬线特点、南北半球、地球公转自转等简单知识;但到了高中,仅靠记忆是不行的,关键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地理知识。如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人教版必修1)一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设计实验―观察―检验―评价―得出结论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等相关知识。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

笔者所在地区目前高一使用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与初中使用的湘教版新教材并不配套,导致地理教学衔接中出现许多问题。

1.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梯度衔接是主要问题

纵观现行的初高中地理教材,不难发现知识内容的衔接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仍以“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为例,在初中教材中只有一幅很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在图下附有公转特点等说明文字,很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属于介绍性的,中考中也很少出

[基金项目]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编号:JYYB2014190。现此章内容。但在高中地理中,这一章却要求学生“十分精通”,在高考中关于此章的难题经常出现。学生对类似的巨大变化感到不适应。

总体上看,初中地理大多使用感性材料,内容通俗易懂,成因或规律性知识不涉及,知识点间无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容易忘记。而高中地理涉及许多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探讨其成因和变化规律,系统性、理论性和概念性更强。这也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知识衔接的梯度问题的原因。

2.如何加强地理课标理念的无缝衔接是关键问题

比较一下现阶段初高中地理教材及课程标准可知,二者在理念上存在着不同。前者主要涉及社会与自然两方面,并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首个理念,教材内容的编排相对简单;后者在初中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和科学两个领域,目标更加明确,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首个理念提出来,需要学生从了解、知道地理知识,提升到探究、分析与应用地理现象等。

从初中地理课标理念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到高中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同样要凸显“生活中的地理”,但高中却要体现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强调融入社会、自然,体验环境与生活,提升自我的应变与适应能力等。所以,实现初高中地理课标理念的无缝衔接,在高中经常穿插一些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让学生自觉培养地理素养,培养生存能力等,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所在。

3.如何面对地理教学与地理考题的错位衔接是现实问题

具体到现实教学中,虽然现在不提倡“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但是仍要面对当前的考试。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应试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教学的错位衔接,这也成为当前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之一。比如,地理试卷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现场问答题”“野外考察题”“角色扮演题”等,以发挥学生的地理潜能,增强试题的趣味性;又如,地理试题中有很多涉及人类、自然方面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资源、环境和保护、人口、粮食等方面,更加突出……这些考查题,在平时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少会涉及,但在试题中却常见。因此,地理教学与地理考题之间的错位,成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现实问题之一。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1.把握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点

初高中地理知识有许多衔接点,理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且以此为教学突破口,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和地理课标要求,全面把握这些衔接点,从而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内容中,就存在许多衔接点:七年级的“城市问题”与高中选修4的“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八年级的“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与高中选修4的“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七年级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村庄演化为城市过程中,规模、建筑风格、人口以及生活方式发生的改变,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高中地理“城市区位”活动中的“解释城市在中纬度、河口及滨海平地河谷分布密集的原因,据图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形成与自然经济区位的关系”等等。初中地理教师尤其要在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上下些功夫。

2.抓住初中地理教学的“区域”这条主线

初中地理教学以区域地理为主,并以区域作为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而高中许多地理原理内容的引入与探讨要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加以说明,即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要依托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可见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W中,要抓住“区域”这条主线,地理教师要通览高中地理教材相关内容,适当对初中地理内容进行拓展或加深,为学生将来的学习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对初中生的读图定位分析等能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从地图中找出相关区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板块、半球等各个位置,形成空间表象,建立空间概念,为高中阶段将要增加的大气环境与洋流位置等空间形态和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降低其难度,让学生将来在高中能体会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拓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途径

地理知识涉及面较广,包含很多学科的内容。高中教师往往会列举相当多的非地理学科的知识或常识,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而初中生的地理知识面不宽,对较为常见的地理常识也不是十分了解,对曾经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常常遗忘,这就增加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难度。

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在引导学生学好地理教材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地理实践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更容易。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码头港口的选址、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城市规划中商业区的布局等。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可结合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地理校本教材,这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也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对促进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改善地理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阐述了地理导学案在编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就其价值和结构两方面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91-02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给出了导学案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这种观点认为导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案;也有的学者认为“导学案”是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等,由教师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材料,这种观点认为导学案是一种学习材料。概括地说,“导学案”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由教师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案。“导学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迅速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以下积极意义:

1.“导学案”的运用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贴近。“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一副图景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已经成为了众多地理教师的共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导学案”的运用可以改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凸显学生“学”的自主地位。导学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学案“导读”、“导问”、“导思”、“导练”。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课堂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留给学生。“导学案”中“导”的精髓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将教学主题中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或合作完成学案的学习。导学案的问题化设计赋予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可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灌”转变成了如今课堂中的“导”,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与“学”在课堂中趋于和谐。

二、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观察了大量课堂并收集了诸多地理导学案后,发现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在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地理导学案编制的问题。

(1)地理导学案的呈现模式习题化。“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自我巩固”是组成地理导学案的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的编制有不同的要求。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教师出于对学生地理考试成绩的考量,“地理导学案”往往变成了“习题集”,学生在学习这样的导学案过程中,基本为课前做习题预习,课中与教师交流课前习题,课后做习题巩固,再预习下一个学习内容的预习习题,基本等同于循环做题,这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2)地理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填空化。教师在编制导地理学案时,应当在充分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再结合学情,对教学课题的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地理课本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孕育于情境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导学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问题设计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笔者在收集诸多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许多地理导学案并未体现出对地理知识的加工,而只是简单地将地理课本中陈述的地理知识关键字省略。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个课题,某地理导学案在学生课前预习模块设计问题如下: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①气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旋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环流系统。气旋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____方向偏转。

②反气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气旋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环流系统。

这样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并不能调动学生自主的思考,只是让他们成为了“搬运工”,将书本中陈述的知识搬运到了导学案中。

(3)地理导学案过于突出地理知识的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精华,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分析大量的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这些导学案基本上是以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为主,“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案中基本得不到体现。知识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在地理导学案的编制中,教师应当以地理知识为承载,将地理知识中可以蕴含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外显。

2.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导学案课前使用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地理学习课题是导学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本,自主思考,通过思考产生疑问,为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奠定基础。笔者在访谈了一些中学地理教师和中学生后,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导学案,即使会使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学案编制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对使用导学案是陌生的,如果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不加引导,学生的感觉是学习又多了一张“试卷”,做完这张“试卷”就是完成了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预学的过程几乎等同于看书完成填空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对知识的质疑,没有提出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如果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产生疑问,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此外,教师在导学案的课前使用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完成课前的预学缺乏指导。在笔者收集的地理导学案中,几乎没有导学案针对课前预学有详细的指导。

(2)导学案在课堂中使用的问题。导学案是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并互相作用才能达成预设的导学目标。从地理教师的角度来讲,一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导学案的使用心存疑惑与排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未能较好地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地理,导学案在课堂中的桥梁作用也就形同虚设。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喜欢保持自己过往的学习习惯,认为导学案上的很多知识都在地理课本上,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导学案,因而也比较排斥。

此外,过分地依赖导学案也是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突出的问题。导学案几乎包含了学生学习某个地理课题的整个过程,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教师的教学也几乎完全围绕着导学案的编制来展开,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变成了制作导学案,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导学案。此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理教材,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完成了导学案就完成了地理的学习任务,教师也误以为学生完成了导学案就等于达成了教学目标。

(3)课后使用导学案的问题。温故而知新,学习的成长往往离不开课后的反思,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课堂中师生互相作用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教和学的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课后应当依据导学案的内容及时总结、巩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课后应当反思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还有必要及时回收导学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了解学情的好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在课后及时完善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投入到下一个学案的编制中,这是教师课后使用导学案常见的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没有及时回收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问题,观察学情。同时,多数学生在课后就将课堂的学案“雪藏”,并没有及时总结、巩固。事实上,课堂结束后,部分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还是有疑惑或未完成的,缺失了课后温故导学案的这个过程,导学案的作用也相应地打了折扣。

三、对完善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认识

导学案是对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关系的尝试,虽然在应用中存在问题,但教师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否定或放弃这种尝试。如何避免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认清以下两个问题:

1.充分认识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地理教师在编制和应用导学案前首先要明确导学案的价值,“导学案”不能等同于“教案”,也不能等同于“习题集”,那么,导学案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这是其最主要的存在价值。“导学案”的应运而生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学、教师“满堂灌”的问题,因此,导学案要凸显“导学”的功能,而“导学”要基于“学情”,也就是说,“导学案”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相结合,教师只有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导学”才是真正地引导。

当前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让不少地理教师尝到了“甜头”,许多地理教师纷纷效仿导学案。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导学案”不是“万能胶”,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用导学案,导学案应该因地理教学课题和学情适时采用,即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2.地理导学案应当包含哪些模块。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要依据“地理课标”和“学情”确定好每个地理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地理导学案中不可或缺的模块,而有明确的方向则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导学案的“导”可以分为“课前导”、“课中导”、“课后导”,因此,地理导学案中应当包含课前的“自主学习”模块、课中的“合作探究”模块、课后的“总结巩固”模块。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在具体的编制中应当尽量简练,地理导学案则应该有机地将地理课本、习题册等学习资源组合起来,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只是对学习资源的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瑞祥.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6-10.

[4]黄莉敏.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案设计探析[J].广西教育,2010,(6):64-65.

第9篇:高中地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地理教学和备考质量

通过分析已进入新课改高考的省份的试卷,如山东卷、海南卷、宁夏卷等,找出规律,总结方法,我们的新高考复习就会做到有的放矢。

一、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二、重视教学模式的创设

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老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运用试验和演示

通过演示一些小实验,来创设一个新颖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思考。例如讲到海陆热力差异知识时,可以在夏日的中午准备一盆水和一盆土,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验温度的不同,然后讨论海陆热力差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想象

在讲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以提出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来进行分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阴天为什么呈灰白色,日出日落时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些都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造成的。

三、新课程下的高考备考策略

1、重视信息的提取和图表的训练。

我们常说:“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图表信息的判读在高考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注重考查考生根据图表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解答问题的能力。

1.1、课堂上重视重要图表的解读与分析

如:我在讲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我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这三层的特点。首先我给出了大气层中各层的主要成分,然后要他们分析各成分的特点。结果学生很快得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成分的大部分,主要成分有氮、氧气、二氧化碳、水汽及尘埃等固体杂质,平流层主要成分是臭氧,高层大气有氧原子。然后根据各成分特点学生很容易得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天气晴朗适宜飞行

1.2、培养良好的读图析图的习惯

如:日照图、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洋流模式图等我都要求学生画出来,并要求归纳重要图表的规律。

2、夯实基础,重视过程与方法。

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仅要立足基础,让学生对高考考点过关,要将知识体系网络化、综合化,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要能用地理术语规范的表述出来。我认为以下方法行之有效: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复习回顾重填知识点,梳理知识网络。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提问题,但老师不要急于解答,让学生去讨论、争论。

3、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有机农业,北极科考,全球变暖导致南极企鹅的北迁,生物乙醇燃料项目与粮食安全问题,光化学烟雾,青藏铁路,酸雨、赤潮、水污染等。试题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要求考生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多角度全方位思考。

4、加强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新考纲注重实践性,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5、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应试技巧。

通过听专家讲座和参与高考试卷的抽样分析工作,对历年高考阅卷进行分析,我发现地理学科考生的失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不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

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③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不能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

④缺乏方法,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或不会知识迁移;

⑤识图、读图、析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

⑥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词不达意,表述不清。

我觉得以上情况的发生除与平时学习不牢靠外,更多的原因是缺乏针对性的能力训练。为此,高中地理教学中就应重视能力训练,把“突出培养学习能力、使地理基础知识系统化、要点化、规律化”当成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旋律。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高考将会愈加成熟,将会体现新课改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对我们高三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我相信:坚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备考,及时反思、与时俱进,是切实推行新课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2]肖若祥.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3]付颖.新课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