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于过五关斩六将”“孔明计草船借箭”……
但最有趣最精彩的还是“孔明用计草船借箭”。因为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就是看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非常令人回味。于是先来了一个“当头炮”之后便让我喜欢上了《三国演义》。这篇故事的大意是:“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从而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这让我感到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诸葛亮足智计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第二个精彩故事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因为这片故事惊险,勇猛,气魄!于是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关于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不放行,说他没有曹丞相批文。关羽怕耽误行程,提刀斩了孔秀。之后也提刀斩了大守韩福,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夏侯惊和蔡阳。这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和大义凛然。每次我看到这篇故事都会望着天花板默默地祈求道:要是我能拥有关羽一点神气劲那该多好呀!我的弟弟也是非常喜欢这篇故事,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每次我一给他念,他总是会手舞足蹈的乱跳,仿佛沉浸杀敌的境界里。
“晋国建立三国统一”这篇也非常宏大精彩。它是《三国演义》的结尾。便给我了一个“双炮僵”僵住了我那贪玩的心,变成了一个稳重的心。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改年号为景元。姜维一面约东吴起兵,一面兴师讨伐司马昭弑君之罪,经过一番斗志斗勇晋军顺利拿下江陵重镇,直指建业。孙皓于是学刘禅晋,并随军去洛阳面君。司马炎封孙皓为命侯,命他在洛阳居住。从此,晋国建立统一的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篇故事让我对三国大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又让我那颗寂寞的心又热闹了起来,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伙伴——历史故事。
1、主要内容: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自告历勇,攻葭萌关捉刘备。孔明用计败李严,李严说费观降备,备得绵竹。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
2、原著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他描述了汉末乱世诸侯割据,后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面是小编整合的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范文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范文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题记
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_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_雄”呢?“_雄”顾名思义_而雄者。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_”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愿动动手指。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_、阿谀奉承声声不断。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_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
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范文3卑鄙的圣人——曹操。巨长的一本书,读了三个月。走过曹的一生,从阿瞒到孟德,从一军之主到一国,越走越孤独。
“窃汉”算得上曹最显眼的一个标签了,但说到底曹与孙刘有何区别?三人都心怀家国天下,都有解民倒悬的善良初衷,只不过形势所造罢了。曹很清楚,唯有实现统一才能结束乱世之苦。书中有一句话很在理——逆天而行才是反!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当曹选择君临天下的时候,也承担了天下的怨恨与盖世的孤独。曹手里的冤魂多的数不清,最怜惜的是荀令君,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美至极,一生守护道义,用死亡做最后的抗争,谁知他对汉得有多愧疚;最震撼的是祢衡,击鼓骂曹,怕是他之后再无如此胆大之人了吧。
一直在想,死守道义是否值得,“为臣者蓄良志于胸,若不得君之信任,难登其位难谋其政,上不能安朝政,中不能遂志愿,下不能贵己身。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策,不能与君和谐相处,罢官失位乃至祸福不测,又谈何治天下?”。张居正的为官之道就甚是高级,为治天下而谋高位,为安边疆而收受贿赂。相比之下,海瑞似乎没那么高明。
直到祢衡之死、孔文举之死、荀彧之死,震撼之余,似乎感受到了点什么,有人为建设而生,也有人愿意为道义而忠,心怀道义,即使卑鄙也不会过于离经叛道。这些人以死警后世,所以我说,倒也不可惜。
千年已过,管中窥豹耳。
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范文4当我合上书轻轻放到书桌上,书中描画的三国鼎立直到全国归一的一幕幕浮此刻我的面前。在三国时期的各路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对蜀国忠心耿耿。他从20岁起就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他身经百战、所向无敌,无论碰着多大的艰苦,也不摇动那份忠心,直到鹤发苍苍仍为蜀国到处交战。他生平中立下了无数军功,为蜀国的山河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表率。
赵云勇冠全军,是大名鼎鼎的“五虎大将”之一。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雄师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浩瀚曹军名将与他比武,却若何不了他。在很多危构造头,赵云自告奋勇,凭着一身好身手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赵云勇猛无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只有勇更有谋。他多次随同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碰着何等危机的环境,他总是机警应对、逢凶化吉,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岑寂地教育后卫队伍,乐成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缉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大喜过望。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不可胜数。
赵云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令敌将心惊胆战,他的好汉古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好汉!
三国演义经典名著观后感5相信大家小时候多多少少都听过书里的一些精彩内容,像《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白帝城托孤》等等。在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草船借箭》。诸葛亮那遇事不慌、冷静沉着的性格吸引了我。嫉贤妒才的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还让他立下军令状,可是三天怎么能造好十万支箭?我都不禁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他明知是诈却还是答应了周瑜,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过人。可他丝毫没有慌乱和畏惧,读到这我不得不怀疑诸葛亮是不是早已想好了对策?后来的一招“草船借箭”实在让人拍手叫绝,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仿佛他提前就料到周瑜的故意刁难。
其中,诸葛亮冷静沉着的性格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也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慌乱也许只会让我们更紧张,害怕。诸葛亮的为人处事总是有计划,有安排,我们也要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要有计划地去安排好课余时间。
周瑜这个人物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自己的才智比不上别人,就去故意刁难别人,伤害别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诸葛亮顾全大局,所以不和他计较。但是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补全自己的短处,做个品德高尚的人。
尽管这只是一部小说,有许多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我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也有了必须的认识和了解。书中很多人物的聪明智慧,他们的文学才识都让我十分的佩服,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气馁,仍然努力奋斗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另外书中描述了很多战争场景,也让我感觉到了不管哪个朝代,老百姓都期望有个安定和平的坏境去生活。可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种安定和平的生活却成了一种奢望。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同情的,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既然名著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部分,把握高考名著阅读题的备考策略也就至关重要。
一、明确考题题型
为了避免简单的考查识记,名著阅读题的考查题型采取了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主观题两道,共十分,以简答的形式呈现。客观题一道,共五分,以双项选择的形式出现,纵观2008~2012年的高考中,题干皆表述为“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即要求考生辨识错误的选项。本类试题从2008年开始出现于江苏高考试卷,五年高考中,题型没有发生改变。
二、明确命题范围
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相关的命题要求,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出题的指向,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江苏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主要是《考试说明》中推荐的10部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巴金《家》、沈从文的《边城》、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郭沫若的《女神》、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根据2013最新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雷雨》改换成老舍的《茶馆》。其中中国作品7部,外国作品3部。体裁丰富,小说7部,戏剧2部和现代诗1部。每份试卷涉及的试题共为7部名著,简答题两道,各涉及一部名著,客观选择题涉及5部;每个选项涉及1本书,选出2个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5分。2008年名著阅读选择题的五道选项分别涉及《女神》《家》《三国演义》《欧也妮·葛朗台》《哈姆莱特》,第一道简答题关注于《呐喊》,第二道简答题则是关注于《红楼梦》,另外三部作品则没有涉及。
三、明确设题角度
《考试说明》对加试中设有名著阅读题进行如此的说明:“要求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因此名著的设题角度可以说是多方面,从情节、人物、环境、主旨、风格、手法多个角度都可以命题。
(1)明确双项选择题的设题角度。主要要把握错误选项的设题角度,避免混淆。以2008~2012年的高考真题来剖析,名著选择主要会从以下两个角度设题:①曲解错解。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错误的解释,使选项的表述和原著的内容不相符。2009年选择题E选项中关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终于保住了马林鱼”的表述就是对原著内容的错解。2010年D选项错认为《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复仇举动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2011年B项将《家》中觉民给觉新写信的情节错判为觉新给觉民写信;E项将《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放弃抢夺梳妆匣的原因错判为女儿拿刀以自杀威胁。②张冠李戴,把本不属于某个人物的情节、特征或者不属于某部作品的内容强加到这个人物或这部作品中。2008年试卷中A选项中将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两篇作品内容混淆、对应错误;C项将《三国演义》曹操败走华容道后哭郭嘉的情节误判为哭荀彧。2009年A选项将小说集《呐喊》《风波》中固守旧制度的九斤老太错误地归结为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2010年A项将《阿Q正传》中,砸静修庵的龙牌,拿走宣德炉等本是关于假洋鬼子的情节搬到阿Q身上。2012年B项将《雷雨》中当年周朴园所迎娶的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错判为蘩漪;D项将《边城》中被称作“岳云”的傩送误判为天保。
(2)明确简答题的设题角度。归纳近五年的名著阅读高考真题,可发现以下几个设题角度:①人事场景的判断。侧重考查考生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有效地回忆与辨识。2008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能将“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五个人物分别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对应。2011年简答第一题是针对《红楼梦》判词的辨析和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对“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一判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深入的理解,能够回忆辨识其中的“优伶”和“公子”所指何人。2012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从题干所给的一首诗来对《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和“宝玉娶亲”的情节做出准确的辨识和判断。②人物形象的总结。此类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对人物典型形象做出全面完整地认识和理解,能否辨识、再现或者概括、阐述体现个性特征的典型情节。2009年简答第一题是关于《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吝啬鬼这一形象的认知把握程度。2010年简答第二题更具有针对性地要求考生从《三国演义》中“许攸投奔曹操”的情节去归纳概括曹操这一人物形象。③故事情节的概括。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对某部作品、某个章节或篇目、某个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2009年简答第二题要求考生能够回忆并且概括《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情节。2011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在对《雷雨》全篇情节的整体把握上,提炼、归纳鲁侍萍所经历的人生悲苦。④典型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并解释每部作品中出现的经典型的概念,立足于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2008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解释《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⑤作品主旨的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意蕴的了解,把握作家在不同的人物、情节上所投射的思想意蕴,因此此类题型往往和情节、人物相联系。2010年简答第一题需要考生能够结合人物形象理解并阐述《老人与海》中的主旨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含义。2012年简答题第二题要求考生能从鲁迅的《药》中的不同人物的语言中来探究其对革命者夏瑜的态度。
四、明确答题策略
在名著加试题中尤其是简答题,要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针对人物形象出题,还是针对故事情节,或者是思想主旨等;是要求“分析”还是要求“概括”;“分析”则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概括”则点明特点,无需阐释。
(2)答案组织要点。不同的题目,其答案组织要点各不相同。概括故事情节时,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这六个要素去组织答案。归纳人物形象,需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经历及重要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对比。人事场景的判断,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识记和辨别。典型概念和作品主题则需要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归纳评判。
(3)语言简洁通畅。一方面要将人物、事件、主题交代清楚,另一方面精炼简洁、明白晓畅,避免颠三倒四、杂糅冗长、大而无当、表意笼统。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
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学过程:
—、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读课文。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三天赶造()。()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擂”读作léi,不读成lèi;“丞”读作chéng,不读成cén。
比较下面各组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雷—擂内—呐属—嘱日—曰
愉—瑜昨—诈吾—语勿—匆
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读)
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问题。(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2.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的过程:准备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3.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9自然段)、三(10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五、自己练习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2、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孔明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段
1、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
2、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3、“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教师择要板书问题。)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诸葛亮“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联系全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一边默读,一边勾划,一边批注。)
生默读课文,思考。
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
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⑴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满天呢?联系上文说说。“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⑵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2、“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3、“孔明叫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4、“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提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
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5、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6、“孔明叫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为什么?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7、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出示:“待至日高雾散……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三)学生理解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借箭起因”(1—2节)。
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做人物心理分析。
周瑜:表面客气设下圈套步步相逼话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
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觉立下军令状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
(四)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提示后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教师提示: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
(五)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2、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练习复述课文。
3、题目“孔明借箭”,箭是借来的吗?题目说“孔明借箭”合适吗?为什么?
4、出示后人借这件事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首诗是后人用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引导学生齐读、背诵;同时指出:这首小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的箭。要求学生课后把这首诗抄下来,背熟。
三、课外延伸。
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选择周瑜、鲁肃、曹操三个人物中的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
四、布置作业:
【关键词】章回小说 形式 结构体制
引言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演进大致经历了由笔记小说到志人志怪小说,再到话本小说,最后到章回小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史”和“话”的两种传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章回小说在形式体制上最大的特点是分章分回叙事,故称为“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发展基础是宋元的讲史话本。话本小说的结构体制通常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文和片尾。宋元讲史开始是以口头分节讲述为主,连续讲述若干次,每节用题目的形式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的形式起源,对章回小说形式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且说”、“话说”和“各位看官”等字样,直接体现了章回小说与话本小说之间的继承关系。“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宋元说话艺人演说长篇故事,要多场才能说完,每场讲演一段,讲到紧要关头时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吸引听众下次再来。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因此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讲史小说,使章回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分卷分节,每节有单句回目。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这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有单句发展成双句,通常一般每回开头有“话说”,结尾有“且听下回分解”等固定的形式。清代以后,章回小说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如《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回目也更讲究对仗和创意。这种具有很强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也使得章回小说更加成为中国读者喜爱的文学样式。
一、首尾照应与分回标目
章回小说的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因此结构安排上一般都体现了首尾照应,完整精妙的特点。举例如下:
《三国演义》的开头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句奠定了故事的结构框架――分、合。然后以四十回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形成四十――四十――四十的结构。前半部是分中之合――国分英雄合;后半部是合中之分――国合英雄分。以此结构表明了作者的历史循环观和历史虚无观。
《水浒传》以七十回为界,前七十回写“豪侠传”,后七十回写重新走向文化规训之路。
《红楼梦》的结构为天界一僧一道因无用之石头的感慨将其幻化为玉,游历人间富贵温柔之乡,最后皈依佛门,实现了欲望――无欲的佛家回归,也完成了无用――有用――无为的道家回归[1]。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是章回小说的特殊结构形式。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每回多以对偶的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的内容。其回目形式成熟的标志是清初毛宗岗修改《三国演义》时,对小说内容改动很少,但对回目却大刀阔斧,把原不对仗的回目一律改为对仗的两句[2]。这以后,长篇小说回目采用两句对仗的形式,直至《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二、开篇模式
章回小说的开篇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引首类,楔子类,缘起类[3]。
1、引首类:此类开篇与话本小说的入话、头回相似。小说开篇先有一首或几首诗词,有的小说在诗词议论之后再叙述一段或几段与正文相类似或相反的小故事,从而引出正文。引首类开篇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惯用的手法。诗词议论可以点明主题概括全文大意,可以抒发感情烘托某种情思,也可以论述小说的主旨意在警醒世人。
例如百回本《水浒传》正文前有词有诗,后略述宋朝历代帝王,直至仁宗,说仁宗嘉・三年天下瘟疫,天子要祈禳谢瘟疫,“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又如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的篇首用一首词抒发一种看破功名事业的人生虚无感和历史虚无感,使整部小说笼罩在一种悲壮苍凉的氛围之中;《金瓶梅词话》的开头用诗词、典故反复论证之祸,劝人弃恶从善,轻财色重果报;《好逑传》每回开头均用诗篇概括本回大意,表达作者情感。
其中,《水浒传》是明清英雄传奇的代表,《金瓶梅词话》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代表,它们的开篇模式代表了这两类小说中的大多数情形。
2、楔子类:在小说开篇借助神话、故事等叙述方式来阐释作品的主旨或寓意。其故事内容与正文的思想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此类开头兼具结构功能和寓意功能。
用因果报应解释历史故事始于元代至治年间刊刻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其开头用司马仲相阴司断狱的故事,说被汉高祖刘邦和吕后杀害的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分别投生为曹操、刘备、孙权。刘邦投生为汉献帝,吕后投生为伏后,献帝的江山被三家平分,前世冤孽后世果报。“这个故事虽不与三国故事时间衔接,但它们是前因和后果的关系,情节有内在的联系,这个序幕式的故事寓含着整部小说的历史意旨。它的性质与七十回《水浒》的楔子相同”[4]。
这种利用开头宣扬因果报应的作品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如《封神演义》,《说岳全传》,《女仙外史》等。
3、缘起类:此类开头主要是介绍作品的创作起源与缘由,注重从整体结构去把握作品的总体构思。
其代表作是《红楼梦》,作者在第一回就交代了创作缘起:“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又交代了《石头记》一书的来历:“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开头也属于此类,它由两部分组成:小说背景的描写和死里逃生获得手稿的故事。通过死里逃生、售书人、九死一生的感受渐渐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从而对读者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
三、程式化套语
传统章回小说在一回的末尾往往有“不知……,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而下回的回首常以“话说”之类的套语来承接上回。这种说书套语的使用有利于回末与回首之间过渡性的加强,将全书各回紧密衔接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常用回末结束语有:“不知上意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知毕竟怎生结果,且听下回分解”;“不知更作何状,且听下回分解”;“不知又作何说,且听下回分解”;“要知此人是谁,下回交待”;“要知此物为何,下回交待”;“后事如何?下回分解”;等等。
常用回首套语有:“且说”;“话说”;“上回说到”;等等。
另外,章回小说文中也会使用一些程式化套语来引出表达的主体内容。最常用的两类为用于提起话题的“常言(道)……”或“自古(道)……”,和用于概括上文的“正是……”或“有诗为证……”。
1、“常言(道)……”或“自古(道)……”:此类套语引出的表达主体基本上都是谚语,“是人们对生活中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在表达效果上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寓理警策的特点”[5]。这种套语的程式化表达一般是先用谚语引出一个一般性的道理,从而提起一个新的话题,进而引出具体事例,同时也事先提示了具体事例的特性或寓含的道理。因此,“常言(道)……”表达式具有提出话题、开启下文的功能,常常位于一个段落的开头。例如:
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两个只管在内说,却不知张胜窗外听了个不亦乐乎。(《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九回)
此例中作者用“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一谚语引出陈经济与春梅幽会却被张胜偷听这一具体事件,反过来也揭示了这一事件所包含的道理――“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俗语常言:‘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又言:‘十日瞎眼,九日自明。’你前日留了这铁公子在家养病,莫说外人,连我也有些怪你。谁知你们真金不怕火,礼则礼,情则情,全无一毫苟且之心,到如今才访知了,方才敬服。”(《好逑传》,第八回)
例中水运用两条谚语引出水冰心留铁中玉在家养病这一事件,并肯定了二人谨遵名教,以礼相待的行为,同时也提示了此事所蕴含的道理――“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以及“十日瞎眼,九日自明”。
2、“正是……”或“有诗为证……”:此类套语的主要作用是标示,指明随后紧跟的总结性内容。其表达主体多为作者自编的诗词或对举性语句,或是引用前人的诗词或语录等。这种套语一般用来承接上文,用对举性语句或诗词等对上文的具体情况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揭示出一般性的道理或结论,因此经常出现于小说章回或段落的末尾。
如《金瓶梅词话》第三回中:
正是:满前野意无人识,几朵碧桃春自开。有诗为证:眼意眉情卒未休,姻缘相凑遇风流。王婆贪贿无他技,一味花言巧舌头。毕竟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例中,“正是……”和“有诗为证”两个表达式与程式化结束语相配合,形成了章回小说特有而又常见的收尾形式。
结语
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虽然存在明显的模式化特征,但是在不同的作品中,同一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模式又不尽相同。在语言描绘、情节叙述以及人物刻画的具体操作中,不同的作品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弥足珍贵,能够体现出小说作者的艺术匠心[6]。
章回小说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使其在形式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超越了话本小说。作为成熟的古典文学的典范,章回小说终于能够与中国的诗词曲赋并肩而行,走向自己独立的文体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孔占芳. 从话本小说到章回小说质的飞跃[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25-27.
[2] 朱世滋. 章回小说回目形式浅探[J]. 辽宁大学学报,1982,(2):33-36.
[3] 李小菊,毛德富. 论明清章回小说的开头模式及成因[J]. 河南大学学报,2003,(6):80-85.
[4] 石昌渝. 中国小说源流论[M]. 北京:三联书店,1994.
关键词:现代中国文化 传播 大众传媒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交流特性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问题。在日本的江户时期,日本社会把中国的汉学看作是其本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日本的文学改良运动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现状来看,电视剧交流和文学交流是我国与日本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问题的探究,可以为我国文化的海外交流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现代中国文学与日本影响关系的综述分析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作为大众传播传播中的重要载体,现代中国文学已步入了“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中,现代中国文化传播已成为世界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在大众传播中,中外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生了重要改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有学者认为,就中日文化传播而言,其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在近代之前,日本以受中国影响为主导;在近代以后(以为分解线),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流向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肇始以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包括近代日本文化(陈渝,1995)。与此同时,一些学者直接就中国现代文化受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文化与日本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如《论近代日本戏剧对我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黄爱华,2004)、《日本影响下的创造社文学之路》(童晓薇,2011)等;《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李怡,2009)、《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王中忱,2003)等。
但是,影响是双向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发展中经过不断创新、改造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居个性与魅力的现代中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文学与文化对日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笔者在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的研究文献时,只有在部分单篇幅的文章中略有涉及。如在《试论鲁迅文学的世界影响》中论述了中国鲁迅文学思想对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吴作桥,1991);在《“始自于绝望的希望”":《竹内好的悖论》深刻论述了鲁迅文学对日本竹内好的影响(孙歌,2005)。近年恚随着研究深入发展,人们认知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总体而言,多集中与探索“鲁迅文学及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其探索范围与领域相对较小。全面综合性以及其他角度的分析与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已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本文以大众传媒的影响为中心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和研究的过程。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在这节段,日本学界主要对鲁迅、郭沫若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较为关注。从大众传媒的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新青年》这一杂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新青年第二个阶段是以后至二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中日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但是日本学术界依然把中国作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鲁迅全集》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学界形成了用具有本国特色的鲁学研究体系。1936年由日本学者竹内好、冈崎俊夫等人创办的《中国文学月报》和《中国文学》两大刊物成为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在这两大刊物创办以后,中国作家矛盾、吴组湘、丁玲和林语堂等人的作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第三个传播阶段是二战以后至今这一历史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对美日安保条约运动以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这一新型学科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得到了确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没有被日本翻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得到了译介。中国作家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甚至被编入了日本中学的国语教科书之中,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经典化知识化渠道的构建,可以让日本的青年学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认识,这就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不能回避日本在历次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就是说,日本正确面对的历史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译介和研究的主要特征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日本学者经常会将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与日本本国的社会现实相互联系,进而在契合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躬自省。以日本学者竹内好1948年发表的《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一文为例,作者在对作家鲁迅的作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主要以鲁迅所采用的文学启蒙手段为主要切入点,对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同时,当中国“人民文学”在日本得到传播后,引起了众多日本学者的关注,如中野好夫、小野忍、驹田信二、饭冢郎、高仓穰以及吉川幸次郎等等。“人民文学”文化思想成为了日本学者对战后日本社会改造的重要思想精神寄托。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不仅是文学上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沟通。而这一点在中岛健藏“就是为了不陷于对政治绝望的不幸深渊里去,我们也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有力证实(王小平,2008)。此外,受到中国汉学传统的影响,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以资料考据见长。《论集》《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和《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笔名录》是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三、现代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传播历程
电视剧是一个很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表新形势,从我国文化a业发展现状来看,大众传媒在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众传媒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现代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也是我国现代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在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中日合拍电视剧的措施成为了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措施,电视剧的拍摄工作甚至还受到了两国政府部门的关注。1985年中日两国合拍的《黄河》(日本称《大黄河》)在日本的播放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1989年老版西游记在日本全国电视网播出以后,日本也翻拍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在1991年以后,中国创作的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如老版《三国演义》老版《水浒传》),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有关的现代电视剧开始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并得到日本人们的喜爱与热议。就《三国演义》影视作品而言,无论是老版的《三国演义》,还是新版《三国演义》,其所具有的英雄情结、经典历史场面以及故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日本群众的审美特性与思想价值链接。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有效传播,是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共同追求。进入21世纪以后,《流星花园》(台版)和《宫》《陆贞传奇》《兰陵王》等影视作品也开始销往日本文化市场。
(二)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的相关措施
从我国电视剧在日本文化市场的传播情况来看,缺乏振幅扶持,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从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层面入手,对中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引导工作和推广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来看,影视作品的传播是促进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也可以对韩国、日本的先进经验进行吸收。从日本的电视剧播放模式来看,周播是日本电视剧的主要播出方式,为了适应日本观众的收视习惯,我们还需要对在日本传播的电视剧进行适当的精简。
(三)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
在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研究过程中,中医历史共同研究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了日本新闻媒体的关注。从读卖新闻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情况来看,《朝日新闻》认为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努力,但是在《读卖新闻》中,相关媒体对中国的做法有所指责,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之前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随着中胛幕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共同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日本得到传播。
四、结语
现代中国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国现代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是我国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慧芸.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历程与启示[J].东南传播,2015,(01).
[2]杨四平.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新课标不仅详细规定了高中语文教育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还对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细化,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①。这些是我们实施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的依据。笔者强调文学名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名著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课外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那么文学名著阅读就是生命线的主干道,没有大量的阅读储备,哪来“厚积薄发”?何谈高质量的写作素养呢?下面笔者就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中几种不成熟做法与方家斟酌。
一、引导兴趣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②教学实践证明,要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引导,而兴趣是最好的“先生”。现实教学中,高中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有被学生“边缘化”的倾向,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提前进入倦怠期,理由便是语文学习的“教与学”和高考的“考”相去甚远,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会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由自主地引进“死胡同”。原因可归咎于多层面,而在日常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语文改良的第一要务,兴趣或许可以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为地过于强化语文的思想性与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文化特质,用无休止的“做活题做死题、一直做到高考题”的题海操练取代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多元思维,学生的兴趣阅读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于把语言当作工具,那么只要学会准确运用‘趣味’这两个字就可以说是完成任务了。但是,要体会到‘趣味’这两个字在不同人的心灵中有无限丰富的差异,就太不容易了”③。孙绍振老师如是说。
教师必须力争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学习文化问题探究的方法,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④
课外名著阅读是坚持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提升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名著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本真(“内核”)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兴趣越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课外名著阅读目标定位偏高,把课外名著阅读处理得像普通课堂教学,还未读完就要求全体学生背诵名段名句,要么撰写多少字以上的心得,要么摘抄名著中的警句,让学生为完成机械式任务而刻苦“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其实,课外名著阅读是从自然阅读开始的,充满渴望与情趣的阅读,是学生心之所至、自我娱乐、乐此不疲的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名著阅读时,“放羊式阅读”倒不失为当前一种相对合适的办法,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神话传说,全凭学生喜欢,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是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可适当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并提出读书要求,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遨游。
二、引导渐进式阅读
读书不得要领,往往徒劳而无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对信息捕获能力即名著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文学名著的常识,又要教会学生潜入文学名著中获取有效信息,使他们学会阅读名著要领。
陶行知先生说:“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⑤在我们的阅读人生中,名著阅读可以有许多选项:其一,泛读。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学生尤其应注意泛读与精读的有机融合,目的是集百家之长。其二,“精”读,就是对一两部、三五部文学名著进行反复的比较阅读,对于精彩作品的精彩段落必须精读、细读、深读、读熟、读透。这和人们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也会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常读常新,手不释卷,一辈子读。如果将一两部名著读通了,读透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名著的精气神就会转化为阅读者个人的精神血脉,甚至改变其一生的思考方式。
对每一部文学名著的阅读可分为:一是粗读,要求阅读者了解作品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梗概;二是细读,运用灵活的方式,理解作品主要内容,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起伏,深入领悟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些方法;三是熟读,侧重要求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真”阅读,养成课外名著阅读良好的习惯。
三、引导开悟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⑥名著阅读,是一种与作品中人物心灵互动的过程;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多读书,可以净化师生的心灵。名著阅读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要真正提高名著阅读的“质与量”,使学生读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用,不可忽视内化、外化这两个关键阅读环节。
首先,训练名著阅读的语感内化。名著阅读的起步,贵于精、不在多,要求学生通读精读,读有所悟。比如在阅读小说时,我们就通过一系列话题激发学生精读小说的愿望,学生相互深入探讨小说的相关情节,在精读中感受小说人物的性格魅力,用现代文艺美学观念重新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源源不断地汲取小说的精髓,从而丰富阅读者的头脑。读书与思考同步,“我与主人公齐飞”,即读有所思,思有所得。比如课内讲《红楼梦》单元,我就发动大家回归《红楼梦》原著,并推荐像周汝昌、俞平伯和张爱玲等“红学研究”书籍,建议上网点播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刘心武说《红楼》,也可收听蒋勋《说〈红楼〉》,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红楼》的兴趣。学生会从“金陵十二钗”的特征、作品思想内涵及社会根源等角度感悟文章,从而开阔阅读小说的眼界,思考更深刻。
其次,重视名著阅读中的迁移外化。指导阅读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名著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浅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语言运用”这一层次。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比如在学生读《红楼梦》时,老师可适当指导学生做一些迁移性辅助练习,如演课本剧、改写、写片断、评价人物等。应该说,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有效巩固课外名著阅读效果。
四、引导结合式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⑦。那么,名著阅读是否与教科书脱节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在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中坚持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把课本相关篇目作为有力的“支”点,如学习古代诗歌单元,我就推荐《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举行雅言经典朗诵会,换个场景,作者的情感及生活观就以另一个形象鲜明地活在了学生的心中;我们以此为“引”,讨论与这些诗词相关联的故事情节,结合红楼的爱情,袭人、晴雯、鸳鸯、紫鹃等一个个多情红楼丫头的形象又活灵活现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我们可以在暮春轻声读《葬花吟》,某些女生泪流满面地诉说故事的凄凉,收获何止是“潇湘”?讲到词,不妨吟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再联系到《三国演义》,侃到《明朝那些事儿》所演绎大明才子杨慎的传奇,然后唱起这首主题曲,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班里有热心者甚至借来《三国演义》的小人书传阅,用手机拷来《家》的视频在课余消遣。因为价值观道德观有明显的不同,教师与学生经常在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师生也可就对名著中某人物的分析来场争鸣。当然,“现在,新媒体的不断切换,进入大脑的信息更多是具体形象的音像,更多的是瞬间的情境,人的思维借助的媒介不再是以言语为主,思维方式可能是多维视听的,非言语文字媒介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是形象思维”⑧,可借助形象思维巧记小说情节。
特别是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时,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与这几部文学名著赏析相结合,引导阅读。把阅读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兴趣有了,学生感到有许多话诉诸笔端,甚至有同学写阅读《红楼梦》与《三国》等名著的心得,融入个人情思,小文章倒也精致,有的还推荐到校刊发表。这时的写作与名著阅读就合二为一,不吐不快;阅读,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频频回首,深入探究。
只有真正大量阅读,特别是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感受“真、善、美”,从名著中汲取营养,从名著中学习间接经验、丰富阅历、关注当下生活,在写作中才会发自内心真诚地表现“真、善、美”,二者良性互动,定会带给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成为摆脱低级趣味的人,真正的人。
注释:
①④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②王泽虎主编.陶行知教育言论摘编:13.
③孙绍振.名作细读:187.
⑤⑥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4,15.
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实际上是在告诚人们,只有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来筹划自己的养生策略,才能达到尽享天年的目的。
现代科学观点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有序化是机体生命状态有序化的根本保证。中医所讲的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态活动是机体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强烈的或长久的情志刺激,能使人气机紊乱、阴阳失调。从根本上说,私欲和妄念是“内伤七情”的原始动力。《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因“喜”而精神失常;《三国演义》中周瑜因“妒”而断送性命,就是典型的例证。
精神活动对于神志、躯体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精神活动失调之后,神志方面常出现的病症有:癫狂、失眠、骂詈、喜笑不休、喜怒无常、悲伤欲哭、言语不清、惊悸、健忘、多梦、呓语、夜游、叹息、欠伸、昏厥、眩晕、烦躁不安等;躯体方面常出现的病症有:头痛、耳聋、目疾、吐血、噎食、喘气、尿频、阳痿、滑精、月经不调、胸胁胀满、食欲减退、少气懒言、大便溏泻、头发脱落、皮毛枯槁。许多疾病的患者如若发生较为剧烈的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比如高血压患者遇事恼怒,可使肝阳上亢,血压迅速上升,发生眩晕甚至昏厥,重者则引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会因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
正因为如此,注重修身调心、涵养道德,不断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对生活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涵养道德是传统养生方法中调心的主要内容之一。有道是:喜怒无常是一病,好色无德是一病,乖戾自用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恬淡无欲为一药,宽恕谦让为一药,不自尊大为一药,行宽心和为一药。学会以情志之药治情志之病,便是修身调心、涵养道德的全部内容。“寿”在养生学中原本有两个概念。一是指高龄高寿,一是指“死而不亡者寿”。这就是说,身体虽死而其精神不亡者也是一种长寿。从古到令,不少人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长寿的秘诀。古人热衷于采药、炼丹,今人则迷信保健品。然而。“求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忽略了修身调心、涵养道德,没有一颗平常心。这样。无论采取什么高超的保健措施,健康长寿也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总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的“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的观点,谁寻求到了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谁就能走上尽享天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