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临床药师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药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药师论文

第1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1.1入院时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需要通过和医生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来了解病情。每个患者都是独立个体,有共性也有个性,存在个体的差异,如年龄、性别、职业、婚育史、既往病史、用药禁忌等[2]。需要通过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以作为制定治疗方案、制定药学监护计划和制定用药指导计划的依据。例如有1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黑便和粪隐血阳性,临床医生考虑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临床药师反复和患者沟通,仔细询问并查看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时,发现患者最近因贫血加用口服铁剂,提醒医生停止口服铁剂,上述异常便随即消失[3]。再比如对于近期有生育计划的妇女,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妊娠或胎儿的药物。

1.2住院中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让治疗方案加以落实,要观察疗效和发现不良反应,要确认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要检查患者用药依从性都需要临床药师与医师、护士和患者的沟通。如及时了解患者用药后的感受,介绍用药注意事项,指导用药方法等。临床药师也要和医生加强沟通,如向医生提供药学文献和药学信息。对于医嘱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调整用药,合理治疗。例如1例使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患者,加用多潘立酮后导致前者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肝功能损害[3],临床药师提醒医生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相应调整了治疗方案。又如临床药师发现护士在配制肿瘤化疗药物时,在给药的先后顺序、滴注的速度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就通过学术讲座,用药学知识对护士解释制定用药方法的原则以及用药方法对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影响,并且将上述要求制成表格供护士配制药物时参照。

1.3出院前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出院带药和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要详细告知出院所用药物的目的,预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药物的保存方式,对于服用方式也要加以指导。对于药物不良反应也要详细说明,例如对于从事高危作业的人群(比如高空作业者、司机等),要特别告知哪些药物具有嗜睡作用,服药期间要避免高危作业。告知随访计划,如何时门诊复查,出院后应当做什么检查等。

2临床药师沟通的对象

临床药师不同于传统的医院药师,不能坐在药房里,而是要深入临床一线。所以不再是只和药物打交道,而是还要和人打交道,主要是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

2.1与医生沟通临床药师应参与医生查房,参加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参与患者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比如有一病例服用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原方案为一日2次,每次1/2片,患者反映症状控制不好,后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考虑到美多巴起效快,但维持血药浓度的时间不长,故改为一日4次,每次1/4片,效果得到一定改善。临床药师还应参加临床会诊,会诊中充分发挥药学知识和药学监测(如血药浓度测定)的优势。为提高医生的药学知识,可开展药学讲座,或和医生一起学习相关文献,传播合理用药的知识。

2.2与护士沟通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临床药师指导护士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护士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帮助解决执行治疗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临床药师可定期为护士开设讲座,提高护士的药学知识。日常工作中也要耐心地接受护士的药物咨询。

2.3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临床药师不仅要从医生书写的病历上了解新入院患者的情况,还应主动询问患者,尤其是用药史、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临床药师可参与医生的查房,也可在医生查房后进行药学查房,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并作相应指导,询问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对产生的不良反应作好解释工作,并反馈给医生。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是否有饱胀感、泛酸、嗳气、胃痛等胃部不适感,必要时调整用药,以免在用药上顾此失彼,一病未愈、又添新症。

3提高临床药师的沟通能力

3.1加强培训临床药师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即在校生的培养、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和继续教育。临床药师的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应加强人文方面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在校培养阶段,应多开设人文学科,比如医师的职业规范、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学、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等,学习团队协作、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毕业后规范化培养阶段,更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病例讨论、案例分析、工作点评等[4],上级药师和科室主任不但要关注年轻药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要关注其沟通交流能力,让年轻药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沟通能力。

3.2增加考核内容目前对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或临床药师的考核,往往只考核药学专业知识,而对于其他能力的考核关注不多。应在考核中适当加入人文方面知识和沟通能力的考核,以引导临床药师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考核形式上,除进行书面考核外,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目前在临床医学生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患者考核方式[5],也可用于临床药师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模拟患者应当关注考生人文方面的表现,增设此类评分内容,比如考生的服饰、谈吐、姿态、表情、动作等,在交流中是否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是否使用礼貌用语等。

3.3提高自身的内涵和素养沟通体现的是内涵、素养,所以要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涵和素养。通过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借助实践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涵养。在沟通中营造平等、友好的氛围,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在沟通中恰到好处地传达交谈信息,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对方,关注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适时引导话题,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沟通更富有成效;学会自我控制,遇到不愉快的事或人,能宽容大度。

4结语

第2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归档资料中检索2008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40项,受试者病历1351例,门诊病历927例,住院病历424例。

1.2方法

对药物临床试验归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药名、临床试验时间,分析各项目受试者招募方式、招募策略、招募完成率以及影响因素。对受试者尤其是脱落病例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脱落的原因以及因受试者个人因素、治疗环境、疾病、药物因素等影响受试者依从和脱落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A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国内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招募情况比较

40项药物临床试验中,34项为国内申办方发起的临床试验,6项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均完成预期的受试者招募计划,而国内项目中有88.2%项目完成招募计划,有11.8%项目延长招募期后仍未完成招募计划。招募方式均以我院患者数据库为主,除此之外,国际多中心均设计有招募广告等其他招募方式,16.7%对招募策略进行了描述,而国内项目20.5%设计有其他招募方式,均未描述招募策略。国际多中心项目均委托国内合同研究组织(CRO)承接,且针对各项目配备专职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而国内项目只有38.2%委托CRO负责,只有17.6%项目配备CRC。

2.2受试者脱落原因分析

1351例受试者中,脱落受试者76例,总脱落率为5.63%。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受试者152例,脱落9例,脱落率为5.92%;国内项目受试者1123例,脱落67例,脱落率为5.97%。对每例受试者的脱落原因进行分析,以失访和疗效欠佳为主要的脱落原因。

2.3受试者脱落影响

影响因素分析经分析发现,某些受试者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均对受试者脱落产生影响。受试者个人因素中,年龄和地理因素是影响脱落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65岁者、外地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其他受试者(P<0.05);环境因素中,门诊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住院受试者(P<0.05);疾病因素中,病情严重者的脱落率要高于病情较轻者(P<0.05);药物因素中,口服药物的脱落率高于注射和吸入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其他受试者(P<0.05)。

3讨论

3.1受试者招募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3.1.1受试者招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受试者招募是临床试验开展的第一步,其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临床试验的进度和质量。本次调研发现,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招募质量优于国内项目,可能与其委托CRO承接项目、配备CRC专职参与招募、设置多样化招募方式等有关。CRO是通过合同研究形式对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机构,CRO的参与可使临床试验专业化和高效率化。而国内临床试验基于经费等原因,大多数不委托CRO,申办方本身对临床试验的专业度不够,有些项目虽然设计了招募广告,但缺乏招募策略,许多只流于形式,在受试者招募工作中并未真正发挥作用,这些均影响国内项目的招募质量。制订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受试者招募策略可提高招募效率及质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考虑适应证,预估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招募难度。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受试者招募相对比较容易;而发病率较低的危重、急性病的招募则相对比较困难。然后,应根据试验特点及招募难度,选择一种或多种招募方式以期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受试者。传统的招募主要依靠本试验机构研究者的患者资源,广告或网络等其他招募方式也可利用。不同的招募方式各有利弊。如招募广告,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无法保证招募数量。而社区义诊专家咨询会,可在短时间内招募到大量患者,但针对性较弱。第三步,制订招募策略,即针对不同的招募方式,确定招募人员、场地、招募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第四步,招募的实施。受试者的招募工作主要包括招募受试者、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和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三个环节。研究者作为主要的招募人员,其与受试者的交流是招募成功的关键因素。

3.1.2受试者招募管理对策

为了提高受试者招募效率,针对招募管理的各个环节,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3.1.2.1优化试验方案要求

主要研究者必须参加方案讨论会并有相应的记录,主要就是积极参与试验方案的设计,对其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反复论证和必要的咨询,优化方案,尽可能减少随访频次,利于受试者的管理。如纳入排除标准过于严格容易导致受试者招募困难。

3.1.2.2接待潜在受试者

各专业设置专门的药物临床试验门诊招募窗口,张贴及发放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宣传资料。专业门诊处指定研究护士负责接待来访受试者或感兴趣的患者,由其引导至专科门诊室进行进一步的知情同意。或者利用专线电话对咨询患者进行疑问解答。

3.1.2.3发展潜在受试者

各专业科室设置专业秘书1名,专业研究护士1名。①建立患者数据库,对于临床患者,记录其病史、治疗史等,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其治疗,产生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培养潜在的受试者。②建立受试者档案,对所有参加过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建立专门数据库,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信息、参与临床试验信息以及对临床试验的认同,对其参与的试验依从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案。一方面有助于研究者对受试者进行招募及筛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职业试药人的纳入。③发展社区医院,各专业科室与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通过不断的宣讲和沟通,使患者逐渐从当初的不理解和抵触转变成了积极参与和宣传。

3.1.2.4充分知情,提高招募质量及效率

启动培训时,应使研究者熟悉知情同意及纳入排除标准,以保证招募质量。为研究者制作纳入排除标准口袋卡,并配备专职的CRC,以协助研究者完成招募工作。

3.2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3.2.1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影响因素

受试者的依从性是保证试验方案用药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受试者的依从性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受试者本身的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不依从或依从性差,常导致脱落的发生,从而引起结果偏倚。本次调研即以脱落病例为基础,寻找影响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①受试者个人因素中,年龄大和外地受试者可能由于记忆力差或距离远而造成依从性低。但受试者文化程度和既往临床试验经历未发现与脱落有关,与以往结果有所出入,可能是本次调研试验项目数量有限,或者脱落与依从性差并不完全等同,有待以受试者的依从性为指标进行深入研究。②环境因素中,我院门诊受试者脱落率高于住院患者,主要原因可能是医护人员直接督导的缺失。③疾病因素中,病情较重的受试者脱落率较高,可能是患者对试验药物期望较大,若服药后症状无立即缓解或症状加重,就会对试验药物产生怀疑,从而抵触试验。但病情较轻的受试者也容易依从性差,如某些患者常自觉已康复而拒绝继续服药或回访。④药物因素中,不良反应未及时处理,易造成受试者对服药的抗拒心理,导致依从性差。另外,我院受试者中口服药物的脱落率最高,可能与其多为门诊受试者有关。

3.2.2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对策

我院通过本次调研识别可能发生不依从的各种潜在因素,并对受试者进行了贯穿全过程的依从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3.2.2.1重视试验早期受试者依从性管理

①筛选时进行依从性预评估:研究者应熟悉受试者脱落的常见因素,根据受试者的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对其依从性进行初步评估,尽量选择依从性佳的受试者。②充分的知情同意:充分地获得知情同意可以帮助受试者正确理解临床试验的意义和目的,了解整个试验,增加受试者完成试验的信心,为后续访视的良好依从性提供保证。③入组后依从性教育跟进:对存在依从性高危因素的受试者,要重点加强受试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使其加强对药物和治疗的理解,明确表明依从性的重要性及其益处,并发动家属监督。

3.2.2.2重视试验进展各阶段的细节管理

①建立受试者联络表,登记固话、手机、住址等信息,确保与受试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防止其因移居或更换手机造成的失访与脱落。②建立受试者随访卡,以其入组时间为基线制订访视时间表,由研究护士或CRC提醒受试者按时回访。对未按时随访者,及时电话追踪。对老年受试者及易忘事者注意增加提醒频次。③建立爱心贴,爱心贴上注明受试者参加试验概况、禁忌药物,以及研究者或CRC的联络方式,贴在受试者的常用病历上,一方面便于受试者在外院就诊时提醒医生避免使用试验禁用药物;另一方面,在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建立良性信息反馈途径,增强了受试者主动参与试验的热情,提高受试者依从性。④建立用药日记卡,主要针对门诊口服或吸入试验药物,以访视期为单位,要求受试者自行记录服药时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和合并用药等,实现受试者的自我管理及自我监督。⑤坚持持续督导,每次访视时,与受试者一同点药,检查用药日记卡,了解受试者服药情况,既可检查受试者的依从性,又可强化依从性教育。

3.2.2.3重视配套的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

①各专业利用壁报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普及疾病防护知识,向受试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和日常生活管理方面的宣教,提高受试者及家属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水平。针对特殊的用药群体,如老年受试者或理解能力差的受试者,应作为用药教育的重点。②提供咨询服务,受试者对于病情、治疗或试验药物存在的不理解或错误认识,研究者应及时解答,不仅可以在医患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体系,而且可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使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感到安全、放心和被重视,预防不依从的发生。尤其是针对不良反应,研究者除了及时处理外,还必须详细解释,争取受试者的理解与合作,可减少不依从的发生。

3.3结论

第3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1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同质性

1.1同质性较差是中医循证评价的核心问题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临床试验的同质性。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同质性较差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的循证系统评价中,一类组方相似的中药复方常常被认为相似的干预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药复方可随证加减,即使方名是同一个,但某一味药不同便不是同一个方子,按循证医学的理念不能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事实上,不同中药复方的疗效差异可能很大,即使药物组成一样的方剂,如果剂量有差异,疗效亦不尽相同。如何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中体现中药复方组方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辨证分型异质性问题更为普遍。如纳入标准同为气虚血瘀证,不同的研究者对症状、舌、脉等中医辨证要素的选择有所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将这些研究纳入系统评价而得出结论的普适性有待商榷,这也是定量的系统评价在中医研究中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此外,中药的疗效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如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分析之前,纳入临床试验中这些因素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故临床试验顶层设计方案应对有关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方面作出规范,使得临床疗效的评价以及系统评价的结论具有更好的可信度。

1.2从经方入手进行中医临床试验现阶段中医临床试验中所选用的绝大部分为辨证论治的时方,对时方的系统评价势必存在异质性大的问题。经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在继承古代医家医籍精华的前提下,经过其本人大量临证实践,将辨证论治与方证理论融为一体,完成当时中医临床最佳证据的生成、实践与评价,可以说《伤寒杂病论》成书过程具有循证理念,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案例。为提高中医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科学性与可信性,最大程度减少同一系统评价临床试验间的异质性,中医临床试验的选方用药,可否从药味较少的“经方”入手,对一组“症候群”进行循证研究?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胸痹心痛的经典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主“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医临床试验是否可以从这个“症候群”入手进行患者的纳入和干预研究,将瓜蒌薤白白酒汤作为改善症候群的基本方药,多个高度相似的临床试验在同一个系统评价中有着良好的同质性,则结论的证据级别必然有所提高。

2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

随机对照试验越来越被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所认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其设计本身的特点决定其有很多优势:内在真实性较高、能够证明因果关系以及提供未来研究方向。随机临床试验特别是双盲、安慰剂对照,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金标准”,是中医药被全球广泛接受的重要方法学之一。

2.1随机方法以及方案隐藏国内大部分中医药临床试验未对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方案的隐藏进行描述,如只有“采用随机分组”字样,随机方法不明确,大有“随波逐流”之嫌,一些随机方式可能为“随意”分组。或者随机分配方案没有隐藏或隐藏不完善,使得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破坏随机性,导致夸大治疗效果,从而导致在循证随机风险评价时多数研究所存在的风险是不确定的,增加了结果偏倚风险。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全程控制偏倚,随机化是重要控制措施。简单随机或区组随机等随机方式应该十分具体,以便衡量临床疗效的可靠性;随机方案的隐藏措施应该具体明确;设立随机方案的专属信封,随机系统单独管理并设立权限等。运用这些综合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偏倚,以期得到最接近真实的结论。

2.2盲法盲法是体现RCT临床试验科学性的又一有力依据,也是循证医学的有力支撑。盲法要求申办方、临床监查员、医生和患者以及数据统计人员等临床试验的各方面人员对临床试验随机分组方案均不知晓。当前临床试验多以临床医生为研究主体,这些医生绝大多数工作在临床一线。繁重的医疗工作以外又从事临床试验研究,很容易造成一名临床试验研究者身兼数职,如既是方案设计者、主要研究者,又担当数据统计人员等。这种做法势必会造成盲法难以实施,造成研究者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偏倚,如将病情较轻的病人纳入试验组,造成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夸大效应。另外,中医的很多干预措施很难做到盲法对照,比如一些关于针灸的临床试验的假针灸组较为牵强。盲法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试验的质量至关重要,盲法的低使用率,必然导致选择性偏倚乃至安慰剂效应的产生。

2.3对照循证医学的另外一个核心理念是对照。中药临床试验和西药中的化学药物临床试验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大多数的研究者或申办方力求得到中药的非劣效性或与阳性药物的等效性的结论。对照试验如果在非劣效性或等效性试验中采用随机且盲法的阳性对照药物,研究者可能将疗效处于临界状态的特殊病例归于有效病例,造成结果偏倚,使得非劣效性或等效的可能性大大增大。安慰剂是临床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临床试验的安慰剂对照具有良好的说服力,然而设立安慰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伦理学方面:一些疾病具有临床有效药物治疗,安慰剂对照有可能导致疾病难以治疗或危及生命,选用安慰剂对照显然存在伦理问题。另外,安慰剂的制作工艺有待提高,许多患者得知有可能服用安慰剂后,采用“望、闻、嚼”等手段,试图分清阳性药物和安慰剂。患者考虑到安慰剂可能使病情恶化而中途退出临床试验,导致依从性较差,这对安慰剂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双盲试验应使试验药物及对照药在剂型、外观以及色、香、味等感官指标方面尽量一致。

2.4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其他问题由于中医药自身特点,中医药研究中有很多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临床个案。循证医学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循证的临床试验证据并不只有RCT。国内中医药临床试验存在一些低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甚至假RCT,这些临床试验可信度低,论证强度弱,此时交叉试验设计、Nof1(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等临床试验方案是一个替代选择,是实力较弱和资金较少的单位节约样本和资金可以考虑的一些设计方法。逐步探索和挖掘对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将为中医药的循证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3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统计学问题

3.1样本量问题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样本数大部分在100例患者以下,这与国际多中心合作的临床试验的样本数有较大差距。循证医学尤其是系统评价的意义在于合并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循证评价结论基于大样本人群的研究更有说服力,而目前中医药研究除了国家科研经费所支持的重点和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行业专项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学研究的样本含量均偏少或过少。

3.2结论统计分析纵向数据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以及Logistic模型、多层线性模型都是可以用于临床疗效评价的统计方法。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数据集合往往是结论科学与否的关键因素。严格意义上RCT试验有全数据(FAS数据)、意向性治疗数据(ITT分析数据)和“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简称PP)数据集合。为了提高临床试验结论的可靠性,应充分利用临床试验的所有数据信息,许多国内外学者主张在所有临床试验在统计分析时应采用ITT意向性分析和PP分析两种方法,最大程度避免偏倚。许多中医药临床试验未介绍样本失访或干扰以及退出病例,仅仅将“有效病例”或“可评价病例”纳入统计结果,几乎均未提及全数据集。虽然有效病例的受试者对方案更有依从性,但是脱落或失访的受试对象往往可能是试验效果不理想或存在不良事件的证据之一。忽略了脱落或失访病例的信息,不进行ITT分析会导致偏倚甚至严重偏倚,破坏原始随机性以及由随机分配而形成的基线一致性,甚至可能高估试验效应,低估不良事件,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临床试验的目标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时,统计者应同时对ITT数据和PP数据进行分析。当ITT和PP数据两种分析结论高度一致时,该临床试验受失访、退出影响的偏倚较小,其结论较为可靠;当ITT和PP两种集合结论不相符时,可认为该临床试验可能存在偏倚。

4临床试验的其他问题

现阶段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均局限于短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鲜有疗效的长期评价,这是因为循证系统评价的基础---中医药临床试验忽略了长期疗效的顶层设计,同时安全性评价也成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短板。

4.1临床试验的周期和长期随访中医药在慢性病的干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大部分临床试验的观察时间较短,远期疗效不得而知。长期随访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鲜有设计,患者的长期预后结论值得商榷,这也是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质疑原因之一。

4.2安全性评价自古以来,中医药以动植物等天然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较小。随着医学研究水平的发展,近些年中药的毒副作用引起医药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医内治法或外治法并非无不良反应,相反有些中药的肝毒性、肾毒性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中药长期应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应作为常规观察指标。

4.3中医循证医学的姓“中”与姓“西”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多数局限于症状、理化指标等,而对中医辨证论治、证的要素、证的演变等中医药相关特点的关键问题却鲜有评价。现阶段应该根据中医药临床自身的特点,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框架,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最终意义在于:医学文献的海洋之中有庞大的医学信息,对同一问题许多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甚至相反,以致于研究者不知采信哪种结论。因此,需将针对同一类问题的研究综合在一起,进行客观分析得出结论,并随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出现而随时更新,最终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目前中医循证医学正在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医现代化与循证医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西医思维方式与诊疗体系不同,中医认为同病可以异治,异病同样可以同治,不同疾病可以出现同一证型,同一疾病也可以出现不同证型,这种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循证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医药临床试验在试验的同质性、随机对照方法学、整体质量控制、统计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中医药临床试验和循证研究应该扎根于中医药理论框架。

第4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秘书实务 归档 创新

2005年10月24日我院荣获SFDA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2012年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复核检查,并颁发了资格认定证书(证书编号XF20120117)。在此背景下,医院专门设立了受理全院临床试验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GCP)办公室,2004年成立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2009年伦理委员会机构挂靠在我院综合档案室,伦理委员会审查的所有书面决定、会议书面记录以及会议图片等,由档案专业人员负责归档管理,自2009年以来我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共进行42项伦理审查(包括新项目24项、项目方案或知情同意书修改及其他等7项,其中1项为加速查审。跟踪审查严重不良事件11项)。笔者承担本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兼职秘书工作数年,结合法规及本院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对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为临床伦理审查文件管理提供参考。

一、我院伦理委员会档案管理现状

临床试验是人类控制预防疾病、维护增强健康、拯救延长生命以及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所必需的一项工作。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各国或组织的GCP都把《赫尔辛基宣言》作为临床试验中保护人类受试者的道德伦理准则;临床试验方案与修改及其他有关文件必须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开始试验研究之前,必须获得每一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时,必须及时给予救治,伦理委员会都应介入其中,并全程跟踪。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包含管理文件及项目审查文件两大类。

1.管理文件: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职责;伦理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及秘书职责;专业履历、任命文件;伦理委员会委员培训记录;伦理审查、监控材料清单;临床研究主要伦理问题的审查技术规程;伦理审查费用的管理文件与记录;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2.项目审查文件:申办方提交的审查申请书;受理通知书;伦理委员会审查工作表、会议议程、会议签到表、投票单、会议记录;伦理审查意见、批件;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结题报告、年度报告等。

3.其他:项目研究负责人责任声明、伦理委员会与项目研究负责人或其他有关人员就申请、审查和跟踪审查问题的往来信件、跟踪审查的相关文件。

二、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中的文件管理具体措施

1.加强伦理委员会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强、涵盖面广、工作内容繁杂的一项事务性工作[1]。我院在综合档案室内设伦理委员会办公室,运分利用了我院综合档案管理已达“国家二级”水平的优势。一是有熟悉档案业务的档案专业人员任兼职秘书,确保了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能顺利地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综合档案室备配有档案柜、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等档案管理必须的基本硬件设备,还配备防虫片、空调、抽湿机、消防喷淋、防盗铁网等安全设施,保证了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建立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管理体系做好伦理审查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1)管理类文件: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委员会各成员及秘书职责、人员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件材料归档与管理制度。

(2)项目审查类文件的标准操作规程:总则、审查依据及适用范围、伦理审查体系的建立、伦理委员会组成及任命、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查流程图、申请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须知、伦理审查会议准备及议程、伦理委员会对试验方案的审查要点、加快审查、伦理审查的决定、传达决定、伦理委员会跟踪审查、会议记录、临床研究中主要伦理问题的审查技术规程。

(3)历届委员档案包括每位委员的简历、聘书、声明、培训证书等。培训记录包括委员们进行伦理培训幻灯材料、照片、文字记录、试题等。

(4)对项目审查文件类进行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规范,为做好伦理审核工作奠定了基础,伦理委员会秘书应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①项目初次审查须提交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清单包括SFDA批件、组长单位批件、申办者资质证明、临床试验方案、受试者知情同意书、药检报告、研究者手册、受试者量表、紧急联系卡、受试者招募材料、保险证明、主要研究者简历、实验室参考范围值等方面内容,申办方将以上须提交审查资料做成统一文件夹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核后并附电子版文档资料一同提交伦理委员会。

②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秘书接到初审资料后进行认真地核查,查看报送资料是否符合要求,监控材料齐全与否,若无异议,出书面受理通知书。提交资料审核通过后将编出一个受理号作为项目归档编号。

③一般在项目受理一个月内召开伦理审查会议,伦理委员会秘书负责通知会议日程,伦理委员会秘书必须在审查会议召开前3-4天把所要审查的资料电子版发电子邮件给各位委员及专家,提交给每个成员预审,保证他们有足够时间审阅,使会议规范明确,全程了解,业务熟知而做到一丝不苟进行审核,认认真真履行职责。

④召开会议时,研究者用多媒体幻灯汇报10-20分钟,并回答伦理委员会成员的提问,这样可以让各位委员对项目有一个直观的、概括性的认识。如果是已实施的项目,对研究方案或知情同意书的修改,也必须经过会议讨论,要求研究者说明清楚修改的原因。秘书负责记录会议内容作为出具审批报告的依据。

⑤会议进入决定程序时,研究者和申请者离场,每位到会委员对每个项目进行实名投票(每位委员对每个项目均填写一张投票单)。这样保证每位委员不受其他委员意见的影响,每个项目的投票单均归在伦理档案材料中保存。

⑥会后出具审查报告,并提交伦理委员会主任审核签字。审查决议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的书面形式传达给GCP办公室,并附成员签到表原件1份。

⑦会后写新闻稿投于本院网站,并附审查会议照片资料,对审查到会专家、项目的汇报人员情况作简单介绍并详明审查会议决议情况等。

以上资料由秘书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待项目结题后作为完成项目分开统一归档。伦理委员会秘书对归档的文件资料严格执行登记、签名与核查制度。此外项目发生的不良事件跟踪审查、年度总结等也应定期整理归档。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伦理委员会应建立档案管理及文件保密的标准操作规程,做好伦理审查资料移交和借阅管理工作,规定可借阅伦理委员会档案的人员,明确针对借阅档案人员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伦理审查工作的规范化,伦理委员会秘书及时收集文件资料等各类信息,及时更新,标注新的文件版本号,做好秘书日记。

提高档案质量的关键在于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的业务建设。伦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接收临床研究项目时,工作要严格按档案归档的规章制度执行操作。伦理秘书必须按规定把审查所形成的资料收集完整并妥善保管;其次,秘书收集的文件资料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对每一项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试验研究需列出保存资料的清单,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类编排归档;最后秘书必须确保及时归档,避免个人分散保存,造成资料的流失。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才能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及完善。

目前,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香港城市科技大学等工作卓越的伦理委员会都已建立伦理委员会信息化评审、管理平台。[2]因此,我们也有待借鉴国外伦理委员会经验建立伦理委员会信息化评审、管理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章兰云,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路[J].当代医学,2004,10(4):57-58

第5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住院药房是医院的一个直接面对病区及其医护人员,同时间接面对患者的相对封闭的药学服务窗口。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

我国药学界在90年代初就接受了药学服务的概念,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发展。 随着“三医(医疗、医药、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药品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药学人员的职责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开展全面药学服务即是临床医疗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1 我院住院药房工作现状

1.1 工作模式产生的问题:目前我院住院药房采用的是创业中心药房操作系统,基本模式为:医生开医嘱,护士提交医嘱,药师审核调配,护士核对发药,这样的模式下潜在着众多的问题:医生开具医嘱是否合理;护士提交医嘱是否正确无误;药师在片剂针剂分开调配,临时长期医嘱同时调配的情况下能否确保每个病人所用药物审核调配无误,护士在核对后是否能以正确的方式保存药物并以正确的方式给药于患者;患者是否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等等。

1.2 医护患对药学知识的需求:随着药学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医生对可靠的新药、老药新用、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等了解不能及时准确;护士同样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甚了解,而我院配置中心目前仍以护士加药为主,药师无法保证其输液配置的质量;随着全民用药安全意识的提高,患者在用药时也更加谨慎,对于住院药房发出的拆零药品,一方面实现了个体化给药的方案,而另一方面也加之了患者对药品质量的疑惑。

2 开展药学服务方案

2.1 设立药物咨询室:药师与医护患之间建立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临床药学尤其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开展,解决医护患在当前工作模式下产生的用药问题,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住院药房设立药物咨询室一方面是药房工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药师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形势下转变思想,苦练内功,促进专业知识积累和更新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医师医疗工作进一步的延伸和补充,临床医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药物的最新进展情况,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

2.2 临床药师的拓展: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临床药师的工作也越来越被得到广泛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临床药师直接面对病人提供全程化药学技术服务是时代的呼唤,是患者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院目前临床药师紧缺的情况下拓展住院药房临床药师是当前为之有效的方法。住院药师可以更方便的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参与查房和会诊根据病人用药、饮食及临床情况,设计修改个体化给药方案。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为医护患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2.3 药历的建立:药历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所记载的基本健康信息及用药情况等的相关资讯。药学服务应该是个性化的,可持续的服务,建立药历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推行个性化用药指导的有效途径之一。住院药房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及动态的用药情况,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更加准确合理的用药方案,推荐更为合适的药品。

3 讨论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以及部分地重医轻药等观念影响下使医护患和社会对药学服务工作缺少全面和准确的了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阻力是显而易见的。药学服务不仅要求有一个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求药学人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上,除了有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

如何处理好和医护患的关系是关系到药学服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不断深入的关键问题。在住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如何获得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如何获得医护患的信任和支持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真.住院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实践;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2] 王海莲,张建华,许银慧,等.浅谈住院药房药师如何为临床开展药学服务;中国药房;2007年07期

[3] 黄丽丽,周畅.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和有关的几点建议及展望.医药学论文.

第6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临床药学;量化考核;管理模式

临床药师走向临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为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相应的药学技术服务是当前医疗工作与患者的需要。我国临床药师培训已启动多年,已有大批受过培训的临床药师在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工作,但目前临床药师的数量及工作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对临床药学工作如何要求,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工作考评,如何加强培训,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1〕。少数学者对这些问题其中的几个方面做了部分探讨,刘琦瑛〔2〕报道了医嘱评价体系及绩效考核,郭代红〔3〕报道了量化考评用人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李晓平〔4〕报道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药学量化评估体系指标的权重,周鹏〔5〕报道了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及量化考核体系,但评估指标在构建过程中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尤其是关于指标的内涵和量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和完善,为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初步探索并建立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和量化管理模式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1构建临床药学信息平台,引进临床药学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临床药师能及时准确收集并掌握丰富的临床药学相关信息,我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引进了大医通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和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处方点评软件系统〔6〕,同时在临床药师工作站安装了病案检索系统、化验检查查询系统及门诊处方查询系统,方便临床药师随时查询患者门诊及住院相关信息,为临床药师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构建了有力的信息平台。我院更加重视临床药学人才,先后引进临床药学及相关药学专业硕士5名,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药学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人才队伍

门诊药房调剂处方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上班绝大多数时间忙于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无闲暇时间学习了解药学前沿及资讯,所以对药学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7〕。根据临床药师的特点,在参与临床过程,通过长期与患者接触,了解到他们所需要的药学信息,做到立足临床,善于思考,积极发现、分析、总结和归类问题,达到能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然后定期与门诊调剂人员进行药学信息交流学习,做到每月1次,通过相互交流提高门诊药学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药学服务,力求做到门诊患者满意。通过临床药师和门诊药学人员的相互交流学习,使所有到院就诊的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药学服务,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临床药学素质的人才,为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制定工作规范,明确工作内容

根据原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的法规文件,尤其是2011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提出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以相关文件对临床药师工作的要求为基础〔5,8〕,结合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与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情况,通过制定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初步探索并建立适合我院临床药师工作管理的模式。根据我院临床特点划分临床药师常驻病区工作模式。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分为查房、患者用药教育、重点患者药学监护、用药咨询服务、医嘱审核及用药合理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疑难病例讨论、药历书写、合理用药讲座、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及药讯编写。具体情况(见表1)。3.1病区直接相关工作。参与临床查房初期,主要是跟随管床医师和科主任查房,主要了解和熟悉常驻病区患者的疾病及药物治疗情况,随着参与临床查房的深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管床医师的处理意见以及更换药物治疗的疗效等情况,做到掌握所参与专科常见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案。在查房过程中,发现问题及疑问,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重点关注重症及特殊患者,随时密切关注应用药物后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药历,详细记录患者使用药物情况更换药物治疗方案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等药学问题。当熟悉专科疾病后,可适当完成药学查房,在药学查房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用药依从性差,用药品种偏多,特殊的用药方法及需要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对于当天出院的患者,及时做好出院的用药教育。积极参与临床患者疑难病例讨论,了解及熟悉不同科室疾病特点及药物治疗情况。3.2药学科室相关工作。临床药学本科室相关工作大部分都是文字记录工作,涉及医嘱审核及用药合理性分析、用药咨询、药历书写、开展合理用药专题讲座、药品不良反应收集上报、专题病例讨论会、血药浓度监测的开展、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及药讯编写等。我院重点关注合理用药情况,因此临床药学全方位考察分析临床用药情况,工作内容包括:清洁手术不合理用药情况,抗菌药物金额排名前10位总结分析,特殊级抗菌药物金额排名前10位总结分析,全院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辅助药物及能量补充剂的总结分析,肿瘤药物的总结分析,激素类药物的总结分析,血液制品的总结分析,临床路径用药情况分析,细菌耐药性报告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对异常值患者的用药监护,临床严重用药错误用药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全院用药情况,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力争做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临床药师同时做好来自医、护、药、患的合理用药咨询,及时记录用药咨询情况,让咨询者得到较好的药学服务。

4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管理模式

基于临床药师工作的特殊性,临床药师工作的管理模式我们采用量化考核,责任到人的方式。对于临床药师参与的查房次数规定每周不少于3次,有时间尽量参与临床查房。对于具体科室相关工作内容按常驻病区性质及工作量做到责任到人,在规范工作和指标筛选中,为保证临床药师常规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的可行性、标准公平性、方法可操作性,依据临床药师的个人意见,做到意见统一,公平合理。

5结语

随着卫生部不断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的措施,临床药学在全国各地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起来,这对转变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临床药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再是几个临床药师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完善的教学和培训体系,需要规范的工作模式与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恰当的能力评估与资质认证体系,我院正努力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打造一支会学习,会思考,善于沟通,能力强,素质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技术队伍,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更加专业的药学技术服务,搭建医药沟通的桥梁,提高我院医疗质量。目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想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作者:冯志平 王 芳 于思源 阮广新 林卓辉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参考文献

〔1〕袁锁中,赵志刚.关于我国临床药学的思考〔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66-170.

〔2〕刘琦瑛,李艳艳.临床药师工作绩效化考核方法探讨〔J〕.中国药业,2013,22(7):44-45.

〔3〕郭代红,等.设置岗位责任药师,强化药学服务团队〔J〕.中国药师,2011,14(10):1495-1497.

〔4〕李晓平,等.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药学量化评估体系指标的权重〔J〕.中国药师,2008,11(8):958-960.

〔5〕周鹏,等.某院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7-9.

〔6〕谭文明,等.某三甲医院处方点评软件系统的自主开发和使用〔J〕.医药前沿,2013,(30):390-392.

第7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师;医疗质量;查房;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56-03

为了使用基层医院临床医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基层医院逐步开设了临床药师这一职位,并要求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的时候要有临床药师参与其中,其中临床药师主要负责检查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检测报告、药品管理及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师的自身专业素质与地位都有显著的提高,文章归纳了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的时候要有临床药师参与其中的经验,其方法如下。

1 临床药师在基层医院中的作用得到凸显

我国药品卫生部、中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暂行规定》,其规定中明确提出各级医疗机构要逐步开设临床药师职位。我基层医院开设临床药学已经有10余年时间,前后开设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药物治疗监测、临床药师、药品经济学研究等工作,向医生提供合理建议,帮助其解决药物治疗出现的问题。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临床药师工作的难度系数比较大,产生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有:(1)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临床医生从始至终起主要指引作用,但是药师的职责主要是确保药品的充足,根据医生的处方抓药,对于用何种药以及用药的剂量没有决定权,更不能参加临床病例研究;(2)临床药师在查看患者病历时,一些医生认为是在给他们找问题,一些医生则认为临床药师收集病历是为了当做论文案例,所以不想配合;(3)最关键的一点是,临床药师对药品的检测结果不能用适合的途径展现出来,至多将检测资料整理成文章在期刊论文上发表,不能使临床药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以行政手段对临床药师的重要地位进行强调,使临床药师的地位受到重视,将检查的结果进行统一归纳,及时和有关方面的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护人员沟通,将临床药师的想法正确表述出来。因为临床药师提出的问题有说服力、表达准确,让人容易理解,临床药品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将高效、快速的得到解决。

2 将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处,提高临床药师合理使用药品的意识

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医生都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均正确,同时还可以按照患者病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一些抗生类药物的使用,选择正确,抗生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也正确,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停止用药;在患者的病理记录表中明确写出药品选用的依据,并且认真、细致的说明更换药品的原因。针对中老年患者以及肾脏功能不健全的病患,在药品的选用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尽量减少对肾脏功能的进一步破坏。对于要求要求检验血液浓度的药品可以做到检测及时,同时按照检测结果对临床用药计划进行调整,减少出现药品用药不足、用药过量或中毒等状况的发生。

然而也出现一些普遍现象,如抗菌类药物在使用时不合理,包含选择、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方法;倘若将头孢噻肪钠这类短时间见效的β-内酰胺型药品1 d的药品用量一次性进行静脉注射,或是不遵照医嘱上面的内容,实际操作中将每天抗菌类药物在中午12点以前全部注射完成。经过了解,出现以上状况主要是因为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导致的,病人不同意每天进行2次静脉注射。例如,一位75岁的老年患者,住院诊断后发现左眼角膜移植后眼角膜出现溃烂,通过检测发现眼角膜前部积满脓液,医生开了一瓶氧氟沙星眼药水等眼部药品和一些泼尼松抗排异;并且,静脉注射3 g头孢噻肪钠,连续使用30 d。这类患者使用的抗生类药品时间太长,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按照药物试敏实验结果对药品进行调整。到2010年为止,由临床药师上报的不良药物反应例数共24例,到2011年上升为32例。

一些患者经常使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引起真菌感染。例如一位患有右肺癌同时出现脑转移、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住院检测后对血细胞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有所提高,先后注射头孢噻肪钠等抗感染类药物,一直使用18 d后患者肺部出现真菌感染,从患者的痰液培养皿中发现有真菌生长,通过使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质量后患者病情的到治愈。

不重视药品之间互相作用的问题也经常遇到。例如一位老年病患,住院后检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已经出现感染,并伴有肺心病、高血压、鼻炎。白内障等病发症。住院检查肾功能时发现,血清肌酐169 μmol/L(正常值的范围是:0~159 μmol/L),尿素氮值为:13.9 mmol/L(正常值的范围是:2.3~8.2 mmol/L)。医生先后给患者开了100 g的口服氨茶碱片;0.125 mg的口服地高辛片,同时给患者开了一些雅施达、氢氧噻嗪等降压利尿的药品,以及头孢噻肪钠、洛美沙星德国抗菌类药物。患者每天服用的药品多达16余种,极大可能会发生潜在的药物相互使用不良作用,极易发生用药不良现象。地高辛片主要以肾脏排泄为原型,极易发生药物不良现象,使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极易发生积蓄,这位病患在治疗时,没有对地高辛片、茶碱的血液浓度进行及时检查。有些患者的还将氨茶碱和红霉素一起服用,并且没有对茶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查,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茶碱血药浓度有所提高,进而引发茶碱中毒。

一些药品存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相同规格的同一种药物混放,药品混放极易出现过期等现象。救护车上的小针剂一共有3个批号,但是最多可以放置的药品只呢呢够放两个批号;一些药品在保存时需要放在通风、避光处,例如去甲肾上腺素等药品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存放。

临床药师通过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将药品出现的问题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有效共同,并获得临床医生的认同,临床医生认为药师提出的问题很充分,多数医生会虚心采纳。长此以往,合理使用药品的能力获得有效提高。如将原来短时间见效的β-内酰胺型药品1 d的药品用量1次改为tid静脉注射;很多临床医生管理药品的水平获得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调配抗肿瘤性等毒素较大的药品时必须佩戴手套,注意保护自身;对于那些需要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及时进行检测,可以尽量避免用药使用量不足以及出现用药中毒的现象。同时,在临床药师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临床药师针对药品的使用问题和患者及时沟通,对于病患提出的问题及时、详细的解决,延伸了药品服务项目。

3 监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避免出现漏报现象

现阶段,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方式还处在自愿填写阶段,大多数临床医生对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不够积极,出现不愿报告的现象,所以开展这项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临床药师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我们要积极向医生宣传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重要意义、措施,对一些模糊性概念做澄清。例如,一些临床医生认为服用抗肿瘤性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反应而不属于不良反应,一些医生吧药品的不良反应单纯的理解为过敏反应,一些医生不知道怎样辨别药物的生产时间进而不能立即上报等问题。通过宣传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重要意义,让医生了解其重要性,使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率和有效率得到提高。

4 提高了临床药师的自身素质

临床药师参与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很多药品都是药师熟悉的用药。然而,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的活动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如对新上市的药品不太熟悉,同一性质的药物在不同的厂家中有不同的名称,或是对于一些不良反应是通过哪些药物引起的不甚了解。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通过翻阅有关资料,从而掌握了药品的相关知识,使临床药师的自身素质获得提高。并且,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临床药师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去,展现了临床药师存在的价值。

5 结果及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临床药物极易产生一些不合理用药,需要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临床药师在参与查房药学监护时,对产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干预,使药物得到合理使用,从而使病患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在对病房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通过一些有益尝试,对日后有效发展临床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合理用药、对药品不良反应加强监测以及管理药品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磊,李罄,辛华雯,等.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医药导报,2011,18(6):126-128.

[2] 陈从新,郭顺明,刘波.糖皮质激素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衰竭发生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上半刊),2003,6(1):297-299.

[3] 林雯雯,高永良.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类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5(1):824-826.

[4] 徐国华,李庆,李良露,等.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药科技报,2011,8(21):351-354.

[5] 王茂义,单媛媛,董亚琳,等.临床药师查房、会诊工作新思路[J].中国药师,2011,14(9):214-217.

[6] 张春,张健.139份儿童肾脏内科临床药师查房用药建议构成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4):166-169.

[7] 王春梅,褚燕琦,贾建国,等.从医师角度探讨临床药师的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132-135.

第8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依诺沙星;药学监护;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24-01

一. 依诺沙星药理作用

1.药理作用: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依诺沙星,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活性,对下列细菌也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阴沟、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常对多重耐毒菌也具有抗菌活动。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具抗菌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甲氧西林敏感敏感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合杆菌和非典型分支杆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差。依诺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2毒理研究: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献文章。

3用法用量:将依诺沙星0.2克加入到1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中,避光静脉滴注,在1小时内滴完。成人一次0.2克,一日两次,重症患者最大剂量一日不超过0.6克。疗程7―10日。但须注意十八岁以下合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者禁用。

二 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药学模式。它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力捷迅依诺沙星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因此药学监护是目前有效制约不合理用药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医院至从2010年,实行开展药学监护工作以来,有效地制约了临床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下面就有关药学监护工作的起步进行相关的探讨

1 医院药学工作的职能转变:(1)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这个过程将是21世纪医院发展的新格局。

2 药学监护在医院所起的作用: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合理用药。 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药学监护的上述内容,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临床、面向病人。

3 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难点与对策:(1) 观念上的障碍 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 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这一重大转变药师难以适应。特别是目前药物治疗决策是由医生制定的,药师不必承担责任。(2) 医院药学资源方面的障碍 我院药学人员编制不够,日常工作只是忙于药品供应、调配等等,药师药学技术力量有限,药学人员大多无临床知识课程,缺少提供药学监护必备的临床知识,使医与药二者之间脱节,无法能真正参与和开展药学监护工作。(3) 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药师更重要的是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既往病史、病程记录、治疗单等),但药师往往不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4) 规范制度方面的障碍 药师不能单枪匹马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必须与医生护士及病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在我国,“有病找医生”已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而“吃药找药师”似乎还是个“新概念”。 作为医院药师不仅有责任要使患者理解“吃药找药师”并不是简单的提供药品的过程,而是要保证整个用药过程的安全、有效、经济,是药师发挥专业作用的过程,其内涵是丰富与复杂的,不仅涉及病人与药师,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说21世纪医院要重视药学监护。使得未来的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使医院的药学监护专业技能在新形式下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平。

参考文献

[1]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2004, 16(9):393

第9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

[关键字] 基层;医院药师;现状;发展趋势;

药学是医院之医、护、药三大支柱之一,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发挥药学支柱的功能,与药师的关系十分密切。伴随着药学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药物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药学服务逐渐成为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与重点,药学服务理念正逐步渗透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过程之中。医院药师负责患者的药品调配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经济[1]。在当今社会,基层医院药师主要工作包括药品供应、发放、管理、调剂以及制剂等相关专业工作。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建立基础下,已难以适应时下的临床需求。卫生部已于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不但突出了临床药学工作,而且重点强调培养临床药师转变工作性质,深入临床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指导协助临床合理用药。由此可见,倘若要转变药师的职能,将必须透彻分析当前基层医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以正确合理的使用药师资源,以充分发挥其特长,要求药师由保证治疗到参与治疗,突出其重要地位,由指导患者用药到指导医生用药,实现合理使用药物之目的笔者将就基层医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与其发展趋势方向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1.基层医院药师的现状

1.1专业水平及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培训与教育

就我国基层医院药师现状而言,专业素质普遍较差,普遍为高中、中专水平,学历普遍较低。由于长期不开展业务学习,极少参加大型学术会议,缺乏相关规范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进而导致业务荒废,调剂人员逐渐形成只是照单发药的习惯,制剂重点是几种大输液和少量外用制剂,品种十分单一。

1.2缺乏重视

目前基层医院药师的职能还停留在管药、配药、发药等简单重复性工作上,“重医轻药”的现象仍然存在[2],基层医院药师普遍未能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基层医药单位的领导多数较重视诊疗科室的发展与规划,对药剂科的相关投入则显得相对不足,认为只要会数药、发药,就行胜任药剂岗位,所以很多基层医院药房人员都是从其他岗位转岗来的,面非专业的药师。长久以来,一般情况则是药剂科的培训人员相对最少,设备更新最迟,工作环境较差,员工福利待遇较低,以上种种均造成基层医院药师工作人员的热情减低,难以调动起积极性。近年来,有些药房发生了购进伪劣药品以及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的不良现象,有的甚至引起了医疗事故。这些都是长期重医轻药的必然结果,将直接严重影响到医药之间同步协调发展。

1.3基层医院药师制度尚不健全

我国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曾言:“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与此同时,在当前基层医院尚处于宣传阶段,仍然未曾落实完善规定的具体措施,更加缺少一套科学、客观、合理的能够为医生和患者都接受的评价标准。再加上在传统的服务性收费中,药学服务属于无偿劳动的,缺乏对医院药师工作的激励机制。

2.基层医院药师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1加强基层医院药师的规范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基层医院应当加强对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规范培训与继续教育,对于已参加工作的中专或大专学历的人员,年轻的要求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对于年龄偏大的则实施岗位在职继续教育,以更新期知识层面,定期参加学习班或各类药学专业的学术活动会议,鼓励并要求报考执业药师和从业药师,并要求药师每年必须撰写专业论文,以督促药师的业务学习。举办有关领导、有关人员参加的学习班,灌输《药品管理法》基本知识,加强执法人员和有关人员的廉政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协作,不定期开展打假活动,取缔游医药贩,严格把握药品生产、经营、个体开业等审查、审批关,确保《药品管理法》的有效实施。

2.2重视药师工作,提升药房服务,立药师新形象

基层医院的领导应重视药师工作,药房作为医院直接面对患者的窗口,代表的是医院的形象,也是医院药品供应和用药安全的关键。改变当前现状除了提升药师自身业务水平外,院方也应结合当前医学模式对药房模式实施相应改变。对员工进行现代服务理念的培训,药房作为服务窗口应具有服务行业性质。现代服务理念核心便是交流与沟通。由此可见,药房药师需改进以往机械、被动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药学知识上的帮助,以促进药师与患者之间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药师的认知度,进而提高药师的社会影响力。

2.3基层药师要转变观念,要走出医院,深入社区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理念在不断的更新,对健康的要求从以前的治病型逐步向预防型、保健型转变,基层医院的药师的职能也应该随之转变,要从以前单纯的“数片机”、“发药机”“药品混合器”中解脱出来,要走出医院,深入到社区,进入家庭,把药事服务融入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全过程中,要做健康专家。要从服务于治疗性用药,扩大到服务于预防性用药、保健性用药,要建立规范化、人性化、全程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

3.结束语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基层医院药师的状况不容乐观,前景模糊,但从长远来看,药学服务特别是基层社区药学服务,正在被社会越来越重视,所以我们不能就此沉沦,要有远见和接受挑战的自信心,克服自馁和惰性,观念转变天地宽,我们要用我们全方位的服务、深厚的专业水平、广泛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为基层医院药师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