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是经济全球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最有利的投资,组织最有效的生产、最快捷的流通,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全球化便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和运动的一种外在表象,其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市场、生产过程和资本运动超越一国范围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一、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一旦发展中国家想获得这些技术,即使是对发达国家而言早已不是先进的技术,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如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尽管发展中国家也能对之利用或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这些技术,他们已从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二、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怎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呢?由于各国的情况各异,因而并不存在—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各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今的美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国家转型,将会使整个世界进入一个未知的多变时代。虽然美国政府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基本政策的走向应该是明朗的。美国此前几十年一直遵循的治国理念将出现重大转变,即从强调“国际主义”向强调“国家主义”方向倾斜。在内政方面,特别强调振兴美国经济,力图“要美国再一次伟大起来”。在贸易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主义立场。国内经济政策转向“有选择性的干预主义”。在外交方面,核心思想是“美国第一”,即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未来,美国还是会试图在其认为重要的地区发挥领导和积极作用,不会放弃世界领导者的地位,但实现的方式和路径会发生一些变化――在延续传统强权主义的同时,采取“灵活多变”且务实的外交手段来维持霸主地位。
但是,美国新一轮国家转型绝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与长远需求、协调好国内各方利益、平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殊为不易。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终端商品的市场,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政策调整和转向具有外溢性,对全球治理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潮流主导下,大国之间的宏^经济政策合作将受阻,全球经济治理也可能停滞不前。传统地缘政治板块新旧矛盾交织。美俄关系氛围可能改善,但深层结构性矛盾如何消弭,有待观察。而世界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向前发展。从长期视角来看,由于国家间的合作惯性以及美国作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存在,美国不会完全脱离全球治理机制,其他国家也不会因美国的抽身而彻底崩溃。美俄中三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将既产生博弈,又寻求合作。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秩序将在失序后的动态中发展到新的平衡。当然,建立新的平衡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成果给不同国家、人群带来收益不均衡,导致保护主义抬头。二战结束后沿袭下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愈来愈不相适应,世界向互联互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制约互联互通瓶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全球治理需要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仍然存在的单边、独占、排他行为之间的分歧日益激烈,这些都是影响当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要矛盾,人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更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的发展需求?对此,中国国家主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言已经做了明确的回应:“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理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生本教学,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多读、多写、多练,而不要再固守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讲到底。有些学校为了强势推进课改,对老师课堂教学还做了一些硬性规定,如一节课教师讲课不超过二十分钟,连续讲课不可超过五分钟。
社会对人才要求发生根本变化,如果历史课堂不顺势而变,历史学科将会被边缘化、沙漠化,学生学历史提不起兴趣,老师教历史也觉得自讨没趣、“回天乏力”。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少人已经成为优化历史课堂的践行者,历史课堂的面貌出现一些喜人的现象,已由传统的教师“独角戏”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已经更多地参与课堂中,历史课上听到了学生的笑声、争辩声及激烈的讨论声。
但在实践操作中,有些教师忽略新课程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里叙述的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探索的动态过程。所以如果历史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理性思维火花的碰撞,没有原因的追问,没有辩证的分析,没有深度的解读,那么这堂课是仅仅停滞在思维浅水区域的“虚热闹”。
笔者认为一堂有思维深度的历史课,应该包括以下环节:首先,教师在梳理教材的过程中要锁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核心内容,设置一个形象的导入,接着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连起课本知识,再次联系旧知,比较拓展,最后在历史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评价历史,反思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一位教师在讲授“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章节时,先让学生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然后让学生归纳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最后提出: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认识?本节课结构清晰,多维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生生互动等),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只是下课时有位听课老师忽然问身边一个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学生吞吞吐吐,哑然无语,最后茫然地摇摇头。
从传统意义上说,这节课或许算“好课”,不过“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梳理、整合,而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作为的,教师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而不是技能的培训者。这样的课看似“热闹”,实则虚假“繁荣”,因为不做思维体操的历史课是没有生命张力的课,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下面笔者从理性思维的培养与生成角度谈谈对这堂课的重新设计。
一、巧切口
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切口精巧往往是一堂精彩课的先决条件,而要让导入精彩,必须对教学重难点准确定位,一旦方向偏离,课堂就会失去核心动力。因此,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这节课,我们可以这样导入:“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呈现当今国际间“技术”、“劳务”、“资本”流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最后明确经济全球化概念: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精设问
问题串连是历史思维生成的关键与核心。
课堂提问是推进师生思维走向深水区的核心动力,思维的发展源于问题,有人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的心扉,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做思维体操,设计情景式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计创新式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技术”、“劳务”、“资本”等要素什么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动的呢?应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为什么会在90年代形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呢?与哪些大事有关系呢?学生会联想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更加缓和;90年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0年代,互联网形成;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世界格局、体制制度、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和推动。
三、重比较
史料比较是提升历史思维的保障与重点。
单一的思维方式是难以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只有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盘活旧知,才能建构历史的系统知识网络,才能探究出历史背后规律及隐性的内容。而史料比较就是在此基础上,既可做历时性比较——在时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纵比,又可做共时性比较——在空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横比,在比较中打通历史章节的内在关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笔者认为这样的史实比较是有效的,既然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劳务”、“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要素方面各有哪些优劣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本”、市场”、“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务”等方面拥有优势,但因为“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局面,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真评价
第四步,学生评价是培养历史思维的终极目标。
学生评价历史虽然新课标没有做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新课标提出的“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已经包含历史评价能力的考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历史阅读属于知识信息的加工与存储,阐述、评价则属于知识信息的运用与输出。看来历史评价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尺之一,而且有利于发挥历史学科借鉴历史、服务现实的社会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场景、拓展迁移、设计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比如,在分析、归纳、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的基础上,最后学生会达成这样共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又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那经济全球化能够阻止吗?不能,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的迹象,美国、日本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回暖,新兴经济体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有所加强。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继续,希腊债务危机还没有根本解决,葡萄牙、西班牙债务危机再次凸显,欧盟25国财政契约的可行性面临考验,欧洲危机存在出现反复性的可能;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经济摩擦进一步加剧;一些国家大选临近,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倾向更加明显。虽然世界经济总体增长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处于较好的局面,但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2012年对于中国对外经贸来说也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从有利条件看,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OICD先行指数从2011年以来持续回升,我国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企业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提高竞争力的动力也在增强,出口定单数量有所反弹。但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加大,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形势不容乐观。
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成本上升以及贸易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中国外贸增速明显放慢。2012年1—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167121美元,同比增长6%,增速进一步放缓,其中出口5932亿美元,增长69%,进口5739亿美元,增长5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外贸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层调整,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意愿和能力不断上升,“走出去”总体面临更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的投资,累计实现投资总额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投资企业182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3220亿美元。到2011年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走出去”战略的地位也因此凸显。从长远来看,坚持对外开放和贯彻“走出去”战略将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不主动全球化,在观念上输了,在资源配置上也就输了。
20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时期,21世纪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地位的十年。不可否认,产业专业化是全球化对全球精致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的结果,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从中获益,但是副作用也日益凸显,尤其表现为贫富差距等经济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才是未来的核心。未来我们很可能要双线作战,既需要应对来自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又需要应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争夺。当前正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最好时机,中国企业要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中抢占制高点。针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外贸仍应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在保持外贸基本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大外贸转型升级的力度,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人力资源 开发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活动全球化,我国正在不断接受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无论在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技术上,人才开发上都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此外中国与国外的人才争夺战也更加激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正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
(一)用人观念变化:帮助员工“自我实现”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生理、安全、自尊等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需求。随着人力资源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开发人力资源满足企业组织需求的同时,必将进一步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兴趣,在开发利用员工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员工“自我实现”。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企业已难以支付终身雇佣带来的昂贵的人力资本代价,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倾向于培养员工的“终身雇佣能力”,通过培养员工的自我学习,自我进步,自我管理的能力,将组织的外在动力转化成员工的内在动力,形成学习型组织,进行“第五项修炼”,最终降低人力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培训目标转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
Intel、Sony、Microsoft等著名企业之所以能处于不败之地,究其原因,在于它们总能在顾客发现需求之前开发出顾客新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简单满足顾客已有的需求。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由此可见,在未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占领先机,如何立于不败,最根本的途径是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中国家电行业的悲剧,从反面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味地模仿,无法形成真正的“后发优势”,只有在模仿的同时,不断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像SONY一样,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训将大有作为。
(三)管理方式变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力资源开发技术,为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更高效和实用的培训开发手段。远程教育和虚拟技术等手段的应用,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E -LEARNING,虚拟大学、虚拟现实培训、网络实时培训等,与传统开发手段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员工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地点都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同时,对于企业而言,节约了传统培训的交通费和住宿费,以及教师和教室的费用,大大节省了员工培训成本,即人工成本,这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极为关键。对于虚拟技术的优点就更加明显了,它可以在高度模拟现实的情况下,培训员工,原来多用于航空、军队、医药、建筑等的虚拟现实技术,近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人力开发人员的青睐。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生产过程,在不同地点培训了几百名员工。此外,还可以虚拟真实的企业情景,培训管理人员的反应和管理能力。
(四)管理层变化:从指挥型变成育才型
美国学者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中曾将领导者分为三类:师傅型领导,那是经验管理的产物;指挥型领导,那是科学管理的成果;育才型领导,那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管理模式的要求。随着对人的尊重,柔性管理对刚性管理的冲击和替代,开发管理人员在面对如何应对开发员工管理工作压力的同时,也面对如何开发自我管理艺术的问题。管理开发已经不再是简单机械的“摩登时代”了,在控制手段上,更多地需要思想和文化上的控制,而不是行政和行为上的控制。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开发管理人员更多的思考和挑战,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从指挥型变成育才型,这需要开发管理人员不懈的努力。
(五)开发目标变化: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英国培训专家罗杰·贝尔特认为人力资源开发人员主要承担五个重要角色,即培训者、设计者、顾问、创新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未来的人力开发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培训技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满足未来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员的要求。
三、启示与思考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归根结底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上,而企业竞争,人才为本,人才的竞争力才是核心竞争力。面对国际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我国企业要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改革,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战略决策层的战略伙伴,顺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工程,同时,要注重能本管理,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新疆人才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10.
[2]王晓雪.促进新疆人才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9.
[3]李春霞.新疆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若干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7.
[4]彭王城.武汉市人才资源流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
亲爱的同志们:
华尔街骤然掀起的剧烈金融风暴迅速席卷美国及与美国相关联的全球经济。金融风暴逐步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蔓延至实体经济,如果应对失当,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能转化为社会危机,乃至全面的政治危机。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大家可能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二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应对国际经济风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毫无疑问,美国发生剧烈的金融危机,一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资机构,尤其是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其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世界经济衰退,抑制美国、欧洲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
另一个层面的影响是隐性的,就是通过不断的经济传导来实现。比方,美国政府救市和即将可能发生的美国经济衰退,将成为美元贬值的动因。汇率的变化不仅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的增长,增加出口成本,而且会直接导致汇兑损失。在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后两个动力都会因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而受到挤压。
与1997—199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我们今天更有能力和实力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首先,我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其次,我国的财政收入充裕。这些为刺激经济,避免经济大幅下滑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构成的角度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表明,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受到根本性削弱,我国经济基本面也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更改。从中美经济相关度看,虽然两国经济发展互有咬合,但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中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大规模投资计划,同时,一些更加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相继出台,有利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面对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是信心。我们相信政府处置危机的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信心,我们每个人的信心就是战胜危机的良方,相信这场危机一定会转化为中国经济腾飞新起点!亲爱的同志们:
华尔街骤然掀起的剧烈金融风暴迅速席卷美国及与美国相关联的全球经济。金融风暴逐步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蔓延至实体经济,如果应对失当,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能转化为社会危机,乃至全面的政治危机。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大家可能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二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应对国际经济风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毫无疑问,美国发生剧烈的金融危机,一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资机构,尤其是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其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世界经济衰退,抑制美国、欧洲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
另一个层面的影响是隐性的,就是通过不断的经济传导来实现。比方,美国政府救市和即将可能发生的美国经济衰退,将成为美元贬值的动因。汇率的变化不仅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的增长,增加出口成本,而且会直接导致汇兑损失。在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后两个动力都会因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而受到挤压。
与1997—199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我们今天更有能力和实力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首先,我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其次,我国的财政收入充裕。这些为刺激经济,避免经济大幅下滑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构成的角度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表明,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受到根本性削弱,我国经济基本面也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更改。从中美经济相关度看,虽然两国经济发展互有咬合,但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企业敏捷性需求攀升
21世纪的全球供应链中最强有力的成员是企业最终用户。供应链中的其他所有成员,包括公司内部的IT部门、IT厂商、经销商和顾问都需要对自己进行定位,才能最有效地应对最终用户的需求。这是由于目前最终用户在使用IT产品和服务时面临很多的选择,包括从使用软件服务化套件到完全在内部开发系统。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经济和高带宽的互联网连接,主要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来创造价值的IT活动如今在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只有通过对响应迅疾的运作进行创新从而创造价值的活动才能在接近最终用户的地方进行。
考虑到全球IT供应链的这种发展情况,需要应对最终用户需求的组织必须对自己进行定位: 我准备如何应对敏捷性?这里所说的敏捷性是指业务人员和IT人员之间不断紧密协调,从而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形。有些产品和服务其实不需要高度敏捷性,但另一些却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成为敏捷角色。
敏捷型IT的重要性
如果客户因某个产品或者服务能迅速应对自己不断变化的需求而重视它,就需要敏捷性。如果重视它主要是由于成本低,或者是由于它对确保运作可靠顺畅起到的作用,敏捷性不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有效地维持现状。某个产品或者服务的商品化程度越高,支持它所需的敏捷性就越低。
也许最终的IT商品化服务就是数据中心的运作。如果企业人员只关心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服务,现在市场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这种服务及相关产品最终会出现在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地方。
另一方面,谷歌、iTunes和Facebook等公司及服务商体现了IT敏捷性的最高水平,它们结合了众多技术,迅速创建新的服务,并且尽快提供给增长快速、变化多端的客户群。敏捷性让它们得以保持独创性,那样随着客户的需求和口味不断变化,它们的服务也能够随时应变。要是它们跟不上这些需求和口味,客户自然会转投别处。IT行业的大多数厂商介于商品化IT和敏捷型IT这两个极端之间。
出于纯粹的经济原因,许多公司会继续把数据中心及相关的运作活动外包出去。IT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已经很吸引人,将来会变得更加吸引人。这些IT公用事业公司将来不会局限于电信提供商、软硬件厂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之间的组合。
由于把由IT公用事业公司处理的活动外包出去,许多公司日益把注意力转向响应客户这一需求上。这就需要敏捷型IT,因为如今公司在各方面都要由IT人员深入核心。每一项新的商业冒险、产品或者营销活动都需要敏捷型IT的支持,防止企业最终用户因面对新事物带来的众多细节和需求而晕头转向。
【关键词】有害税收竞争 规范税收优惠 税收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国际税收竞争正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应对恶性税收竞争的冲击,已被逐步提到各国政府和经济组织的议事日程。欧盟和经合组织已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通过了关于恶性税收竞争的报告,这两个报告的共同目标在于制定恶性税收竞争的判定标准和消除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国际税收竞争的不利影响。这些举措无疑将对其成员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成员国之间的税收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OECD有害税收竞争的提出
OECD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共包括30个重要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都是其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就曾通过降低税收的手段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后来的英国、爱尔兰等国也随即效仿,从而掀起了税收竞争的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缺乏,也纷纷降低税率,以吸引外国资本。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投资。许多高税率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则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税收竞争将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公共物品提供的减少。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OECD对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避税港的税收政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1996年5月,OECD成员国部长会议要求OECD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抵制由于避税港有害的税收竞争而造成的对投资和融资决策的扭曲效应以及对侵蚀国家税基的影响。1998年,OECD公布了《有害税收竞争:一个正在出现的全球性问题》,界定了有害的税收优惠制度和避税港概念,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以抵制有害税收竞争。
1、OECD确定的有害税收竞争标准
《OECD报告》概括了有害的优惠税制有四个特点。
(1)无税或实际税率很低。一国提供免税或仅有名义税率而实际税率却很低,本身就被视为提供非居住者进行国际避税的场所。
(2)优惠税制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当一国在税收上采取所谓“环形篱笆”时,依据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国内经济予以部分或全部隔离。所谓“环形篱笆”政策,是指一国为了吸引外资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允许非当地居民享受。其具体方式有二:一是明示或默示地规定居民纳税人不得利用其税收优惠政策,即指该规定仅为非居住者才能享受,是指一种“超国民待遇”;二是明示或默示地禁止从该税收优惠政策中受益的企业在其国内市场营业,即指其税收优惠规定限定为国内某一特定地区享受。
(3)缺乏透明度。立法和行政规定缺乏透明度,不但有助于投资者避税,更助长非法活动。有些国家立法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将投资者的相关信息提供给税务稽查机关,如此一来,他国即无法通过税收协定或其他双边互助协定取得相关信息。
(4)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一国为了吸引境外投资者,通常提供法律或行政帮助或其他保护措施,使得个人得以逃避税务机关的稽查,其相关资料将不能被其母国的税务机关通过相互交换而取得。
为了确保1998年报告得到真正实施,OECD理事会对成员国政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对各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2000年6月26日,OECD提出了一份新的报告,认为OECD成员国中实施的47种税收竞争措施都具有潜在有害性,并且具体列出与此有关的一些机构的名字,规定这些机构的有害税收竞争措施必须在2003年4月以前消除。
2、欧盟对待税收竞争的态度
由于欧盟的许多成员国都是OECD成员国,因此,他们对待税收竞争的态度跟OECD相似,而且他们在1997年就通过了防止有害税收竞争的行为准则。2001年7月11日,欧盟发起了一场对国家援助进行调查的运动,矛头直指8个欧盟成员国的11项企业税收制度,可以说这场运动加剧了欧盟内部消除有害税收竞争的势头。他们首先调查那些和欧共体条约不一致的税收制度是否构成国家援助。如果构成,那么该国家援助就必须停止执行;如果国家援助已经“支付”,那么必须立即从受益人那里收回。欧盟还建议另外四个成员国立即修正其税收制度,以便与欧盟原则保持一致,否则,欧盟就可以按正规的公开程序对它们进行调查。
二、我国政府对税收竞争采取的政策取向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很大程度依赖于出口和招商引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以及对出口产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政策。然而OECD对有害税收竞争的提出给我国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实际上,有害税收竞争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恶性的竞争态势。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私开减税口子,以各种名目给予多种税收返还,分别以不同的,甚至于竞相攀比的优惠条件来争夺投资。2003年年初,位于长三角地带的部分城市在举办联合招商引资会时,不顾其区域合作背景,竞相用土地“跳楼价”来展开竞争。此类政策优惠大比拼的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导致的是国家税收的大幅度流失。另外,无序的税收优惠也容易导致经济租金,一些税收优惠对象之外的经济行为主体为了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有可能向有关政府部门寻租,从而产生了新一轮的社会问题,即腐败现象的滋生。这一恶性竞争的现象终于引起国内高层部门的重视。2004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开始了对全国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清查工作,清查的结果表明,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中,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检查中还发现不符合新办企业条件的企业享受了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等问题。违规企业累计少缴税款4.3亿元。税务机关同时清理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地方违规涉税文件88份。与此同时,7月份税务总局展开了对各地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尽管我国目前大幅度减税没有可能,但适度减税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税收竞争日益加剧的国际环境,对我国实施适度减税政策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逐渐好转,为适度减税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已经是WTO成员国,其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其一致,有害税收竞争的标准一旦被部分吸收进入WTO规则,我国必将面临全面改革的问题。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用法律手段来控制有害税收竞争成为必要。尽管我国对于税收竞争有一定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税收征管法》),但仍存在法律缺失的情况,执法力度不强,受行政干预的程度过多等等,这也是现今政府间税收竞争走向恶性方向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我国应尽快完善税收法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限制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做到依法治税,从严治税,从源头上遏制有害税收竞争的产生。
三、我国应对国际间有害的税收竞争的对策
有税收征纳行为就有税收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更是不可避免。税收竞争固然存在有害的成分,因为它减少了全球福利并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破坏国际经济秩序。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有害的税收竞争是我国今后面临的迫切任务,当然也是国际税收研究的重点课题。
1、顺应税收国际化趋势
税收竞争既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最终解决有害的税收竞争还是要靠税收的国际化。虽然不可能使全球税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税制的趋同和一些世界性税种改革正缓慢向全球蔓延:从我国关税税率的逐步降低到增值税的广泛开征,以至于所得税的降低税率、拓宽税基,都无不显示着我国渐进性地向税收国际化迈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将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随之税收制度与国外的依存度增强。所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直面税收国际化和税收竞争是我国理智的选择。
2、站在国际税收竞争角度重新审视税收与协调
在当今现实制度约束条件下,应对国际间有害的税收竞争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当数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这也是OECD国家首推方案。一方面,为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要消除税收障碍,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尽可能跨国流动,谋求在全球大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在税收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税收的协调与合作,国际税收合作应是两国间税制的全方面的合作,包括税收信息的交流、税收管辖权和税率的选择以及是否采取资本流动限制等。因而,我们同时面临着维护税收和部分超越税收管辖权的现实选择。
3、从中性与非中性结合的角度规范税收优惠
客观评价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制度,虽然税收优惠不一定都属于有害的税收竞争范围,但不能说我国的税收优惠不存在有害的税收优惠成分或者说非规范的税收优惠。如对内、外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税收优惠、过分依赖税收优惠引进外资,既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又产生了过高的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既不利于公平竞争又不利于税收调控。因此,从税收中性出发,从2008年1月1日起统一简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从非中性出发,要保留投资环境较差的西部地区以及特殊产业诸如农林、能源、高技术等需要特殊调控的产业优惠,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动态地逐步减少特殊优惠,以顺应正常的、公平的国际税收竞争需要。
4、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涉外税法和国际税法,提升我国的税收竞争力
国际税收竞争和税收协调的现实说明,一国税制的建设与完善应该放眼国际,紧密结合世界发展的实际,使本国税制与当前日益扩大的国际经贸往来相适应,与不断发展的国际准则相适应,与更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相适应。因此政府应加快与国际税收防盗网络的衔接,优化税制,加强税制的国际化建设,提升税收的竞争力,使我国税收制度不断透明、公平、规范,真正达到税收法治化标准。
【参考文献】
[1] 葛夕良:有害税收竞争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2).
[2] 邓力平:税收竞争辩证观[J].涉外税务,2000(10).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