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让世界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增强国家文
>>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 论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塑造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提升 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 软实力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 论电视文艺塑造国家形象的软实力 文化的科学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印度传媒与国家软实力的构建 试析纪录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 论文化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军队国际形象塑造 “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家形象构建 服饰文化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2009-04-25.2009-04-25
3.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0(5)
4.于运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J].对外大传播,2007 (1)
5.李向民,王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G].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6.黄力之.论国家形象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11(4)
7.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国际观察,2012(1)
8.刘国强.国家形象传播:作为国家认同双重机制的考察[J].求索,2010(9)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文化软实力;传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用发挥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深化认识,为全面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指导。
一、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话语权
1.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想尽力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提高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
话语权是传播学概念,指舆论主导力。国际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传播影响舆论,塑造国家形象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换言之,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话语权,是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反映。
话语权包括理论、思想、价值、理念、议题、政策、主张等。话语传播涉及“说什么”、“谁来说”、“何时说”、“怎么说”等环节。衡量尺度是“说了算不算”。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占据舆论制高点,引导舆论,使之导向有利于己的方向,从而达到宣传塑造形象的目的。
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谋求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各国无不努力创造于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因此,话语权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而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话语权简言之即说话权,是控制舆论的权力。在当代社会生态中,话语权就是指媒介在对受众群体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很大的贡献力,该国就会在国家话语权之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文化有深度,话语权才有力度;话语权有力度,易扩张文化影响力;话语权的强势,更会促进文化的推广。话语技巧高超,加之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内涵,会促进话语权更强,并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话语权,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二、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存在的不足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思想观点不易被公众所接受。
当前,由于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多中国民众对国内智库发出的声音经常抱着一种狐疑的态度。但不可否认,中国智库本身的确也缺乏足够的公信力。一些智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丧失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性的风险。所以说,如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能在国内产生政策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很难被承认。
2.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缺乏国际影响力
中国智库很少有鲜明的、突出的全球研究视野,很多的全球性战略议题都是国外智库研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国内的智库才开始研究,从而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落后于国外,并在政策上受制于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智库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的话语权,而中国智库仅专注自身发展问题,埋头做国内公共政策研究,很少参与国际性、全球性事务,更很少有机会在国际组织或会议中表达观点,缺乏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
3.研究方法的落伍导致国际化研究能力的落后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智库目前基本上是处在忙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缺乏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和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能力。很多智库过去奉行“深入研究,写出优秀的报告,客户会自动找上门”的准则。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天会有不断增多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智库不断去寻找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用于技术的收集、分类和分析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工具把研究成果推送到各个不同的目标受众和潜在客户手中。
综上所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扩大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而传播力的增强关键在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发挥。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议程设置,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在国际传播的大格局内,打造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智库,日益成为一个媒体乃至一个国家提升自身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追求。在全球传播的大环境中,必须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议程设置的能力,抓住一些重要契机,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逐渐形成自己的话语权,甚至话语强势,真正提升传播影响力,成为品牌化的国际一流智库。
2.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智库的传播作用
目前我国智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很小,与中国国力不相适应。一般我们谈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似乎只关媒体的事。作为舆论产生的重要源头,智库本身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智库目前更多局限在对我国政策的解读、阐释,很少提出能够主导国际话语的概念和战略名词,往往在别人的框架下跟随讨论。
所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将成果转化为影响国际舆论的资源。政府要鼓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从幕后走到台前,专家学者应主动联系媒体采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媒体,而应该接受国际知名媒体采访或者在国际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从而转化为影响国际舆论的资源。
3.树立国际传播观,加强文化输出
鉴于我国大部分智库把自己的研究选题局限于当前的国内事务,应引导和鼓励我国智库拓宽研究视野,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更加关注与本国密切相关的全球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如能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反恐等,并力争在这些领域提出能够让其他国家争相讨论的理念、名词和观点。
此外,政府还应从政策上对智库加以引导,对国际传播效果好的智库予以支持,使我国智库逐步树立国际传播观念,做到“研究”和“传播”并重。推动我国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更多地翻译和报道智库适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姜捷:新阶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08(9):155-156.
[2] 陈颖:论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创新[J].理论与当代,2011(4):38-41.
[3] 陈一新: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政策t望,2011(8):10-16.
[4] 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5):88-92.
[5] 徐晓虎 陈圻:智库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8):105-108.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我国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校企合作的比例不断加大。一方面,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习锻炼的平台,同学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双赢。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175-02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回归课程化研究》
作者简介:余燕(196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李克卫(1988-),男,汉,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人,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campus culture)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2.1 能更好的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企业很难找到满意的毕业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彼此文化的互动性较差。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使学校以企业导向为目标,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 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组织所特有的,难以被其他组织模仿的一种资源能力。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程度,也即两者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程度如何。高职院校的校园企业文化是否和企业文化对接,以及对接的程度如何都影响着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而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3 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学生从大学校园步入企业,实现了从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面对全新的环境,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技能、社交以及心理上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那么无疑会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能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的途径
由于企业相对于校园来说,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所以校园文化相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显得有些滞后与迟钝。所以,校园文化在明确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应该多借鉴学习企业文化,多吸取优秀企业文化的理念,达到以企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目的。
3.1 课程的互动
课程的设置对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对接至关重要,首先课程的设置要以企业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通过改变课程的设置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往,每个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是通过学校自身的教师团队来制定的,新形势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提倡让企业也参与进来,可以请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互动,制定更好的培养方案。此外,也将与企业相关的内容(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案例等)安排进学生的相关课程里。
3.2 人员的互动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互动,是以人员为载体的对接互动,因此应该多加强校园与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例如派一些教师去企业参观学习,尽量使教师所讲的内容切合企业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鼓励一些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走进高校、走进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的案例讲解,提升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一些国外的发达国家就十分注重大学与企业人员的互动,例如日本的大学就鼓励大学教师兼职企业的顾问,而企业中的一些工作人员则兼任大学的讲师等。
3.3 合作形式的不断创新
校企合作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按照以企业为导向来培养学生,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大学和企业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合作形式来促进彼此文化的对接,例如学校可以在企业的指导下建设实训基地,直接在学校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来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学校也可以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事务的管理决策,拉近彼此的距离。学校还可以创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只有学校的教师,学校也可考虑把企业加入到学生的评价主体中去。
3.4 制度的保障
学校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有一套约束学生和教师的管理制度。企业也是一样,为了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营,也要有一套规范组织成员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又构成了各自文化的一部分。制度的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时,高校应该积极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创造出既符合高校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制度的形式,来保障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例如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学生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教师每年去企业参观学习的次数等。
4、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以企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与企业必须深化合作,学校要充分借鉴和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建设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为社会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70—73.
[2] 曾海娟.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图书馆;学校文化建设;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社会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一种学术性的服务,而是逐渐变成了一种校园文化教育精神文明设施,是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知识的储备中心,它能够有效的给广大师生提供课题教学资源,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其现有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是受学校限制的,很多文化知识都只能通过课堂的教学来获取,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度,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专业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往往还需要大量的阅读专业书籍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图书馆丰富的书籍典藏和艺术报刊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学生提供有利的专业研究资料,同时还能够给其课余生活带去一份休闲,为其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水平日渐提升,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校园信息中心,为学校广大师生的教学研究和学术钻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着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校园精神,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校风和学风的提高,使学校的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文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图书馆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利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如何提升学校文化建设软实力
(一)建立良好文化环境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想要更有利于传播知识和文化就必须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在干净整洁的图书馆里进行知识的汲取和学习是一种享受,因此,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就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给学生提供宽敞舒适、采光效果好的图书馆馆舍,让其拥有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之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水平传播的象征,也是精神粮食的来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让人赏心悦目,其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也是十分有利的。其次要完善图书馆的各种制度,加强管理,对图书管理员进行统一学习和培训,加强其管理意识。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制度能够使图书管理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学校师生进行服务,还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其优良品德的影响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校的文化环境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二)完善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是图书馆建立的基础,文献建设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内所收藏的所有文献资料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文献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其能够吸收到更多知识来开阔视野。只有建立了一个健全的文献资源,才能提高图书馆的使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关于文献资源的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在进行书籍管理时应当对于不同的文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排放,确保学校师生能够准确、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还要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对于文献资源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校园文化良好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硬件设施管理,及时更新书籍,适当增加电子文献资源,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分类摆放,以自身水平来结合学校师生的要求,采用实用性原则合理规范文献资源的管理,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文化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开展文化传播服务
当今时代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变宽,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还应该做好校园文化的传播服务。对此,图书馆既要重视文献资源的更新,也要加强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行为,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更全面的利用,学生作为图书馆的长期使用者,其汲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因此图书馆管理者理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制定有效的学习服务,如与学生社团进行沟通合作,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辩论比赛或开展与学习相关的问卷调查,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设施给学生进行图书推荐、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让学生了解图书的资料管理等等,这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图书建设中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校师生充分产生互动、让图书馆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能充分发扬图书馆的历史传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的文化学习氛围。
三、总结
随着新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日趋多元化的服务方向也给学校的师生带来的很大的便利。图书馆对于校园文化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学校的文化教学设施,同时更是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利器。就目前的社会建设形势而言,高校图书馆更应配合校园管理做好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任务,加强精神文明的传播,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提供有效保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文化建设水平。(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赵兵.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服务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53-55.
关键词:国家形象;综合实力;软实力
随着国际政治研究的日趋成熟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学术界关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逐渐发生了转变: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从以往对国家、政府间组织的研究扩展到非政府组织间的研究,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断增多;国际关系研究的领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学者从以往对传统政治、军事的关注逐渐扩展为对环境、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学界对外交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扩展,由以往只关注政府间外交即官方外交,逐渐扩大到关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等领域。
基于这些国际政治研究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形象”一词的研究开始不断受到学界的关注。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①因此,国家形象的研究对我国“软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般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被看成是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国家以及军队形象是西方国家研究的一个角度,但分析较为简单,主要体现为政治军事著作中的零星思想和只言片语。工业革命后,国家形象的研究开始凸显,但其目的主要为国家政治和军事的合法,其研究重点是如何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为战争做宣传,但尚未形成体系。信息技术革命悄然兴起后,国家形象作为开始被学者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国际政治学角度研究国家形象。②在国际政治方面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基本上秉承了4种研究路径③:
其一,现实主义“软实力”研究路径。西方大量政治哲学家认为,威望、声誉(reputation)即指“国家形象”,声望因素往往是产生冲突的动机之一。二战后,声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领域,麦尔瑟在《声望与国际政治》一书中试图解决威慑论的核心问题――即在危机关头,坚定的声誉是否真正奏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声誉的关注逐渐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学者们试图运用声誉这一工具,分析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地区一体化等问题。
其二,建构主义研究路径。肯尼斯・布尔丁(K.E.Boulding)在此方面首开先河。他认为,人们是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价值观念下塑造国家形象,即使同一个国家,在持不同价值观念的媒体的“刻刀”下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国家形象,他强调了价值体系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重要性,拓宽了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视角。
其三,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路径。西方国际关系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国家形象形成的根源和不同国家形象对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罗伯特・杰维斯(RobertJervis)认为,在两国关系中,目标的一致性、相对实力(能力)和相对的文化地位是形象形成的三个结构性因素。根据三者的不同组合,两国关系中存在着敌人形象、盟友形象、依赖形象、屠夫形象和帝国形象等五种相互认知。不同的形象认知影响一国对另一国的政策取向。
其四,公共关系的研究路径。在国际公共关系框架内研究国家形象,其中涉及国际公关活动、国际媒体探讨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迈克尔・昆兹克(MichaelKuncz-ik)1997年编著出版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公共关系》是该领域的第一本权威著作。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阶段,除了个别研究和著作中提到国家形象的观点外,基本查找不到相关理论研究。9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西方大量“中国”、“中国崩溃论”等理论的引进以及为了回应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中国学术界开始对“国家形象”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国知网中,关于国家形象研究论文共920篇,实际有用论文809篇。通过统计,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包括6个领域:即,从文化的角度、哲学视角、传播学的视角、国际政治视角、国内政治视角、经济角度以及从符号学、解释学等其他角度研究国家形象。
从数量对比上不难看出,国内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学视角、政治视角和文化视角,其他方面的研究视角略有涉及,但并非学者研究主流。
由于本论文主要涉及传媒和国际政治领域研究,故对这两个领域中以往学者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公共外交和媒体传播策略三个角度。
(一)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在对国家形象的界定上,学术界基本具有一致意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表现。具体而言,管文虎等一批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④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⑤
从国家形象定位及构建角度,管文虎(1999)是国内最早比较详细论述国家形象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指出,中国的国家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⑥刘明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做出了一般性概括,探讨了如何准确定位、构建精致化的国家形象。陈生洛(2007)指出中国大学生心中韩国正面的国家形象,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留恋,以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自己的国土上不断流失的无奈和伤感。
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王红英运用“博弈理论”,提出了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和外交政策的相关机制――外部的社会回报和社会惩罚。邓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际传播、外交政策以及国家内部情况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⑦从现实主义“软实力”的角度,张锰(2008)提出国家形象可以从本源、表象、途径三个方面来理解,本源性是国家形象的基础,表象性是国家形象的推动力,传媒是国家形象的表现途径。⑧陈正良(2008)在分析国家形象内涵及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塑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二)公共外交角度。从这一角度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多从公共外交政策制定的角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参考,政治化倾向较为明显。王义桅、唐小松等致力于美国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影响的研究,从提升国家形象的策略角度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和方式。赵玉霞(2007),冷战后中国对外宣传积极向公共外交转变,并初步建立起公共外交体系,中国公共外交已在多领域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才能树立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服务中国崛起。⑨
(三)媒体传播策略角度。国内学者从传媒角度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形象传播现状、传媒理论和报纸研究三个方面。徐小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⑩刘继南、何辉等把国家形象界定为:“在物质本源基础之上,人们经由各种媒介,对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从传媒理论角度,程曼丽(2008)从议程设置角度提出中国的国家形象(即外部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所设置的,其中充满了“固定的成见”,中国要想突破西方国家既有的认知、评价藩篱,就必须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中去。⑾从以具体媒体对国家形象塑造角度,张玉(2007)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为例,运用内容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指出日本媒体关于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家形象相关论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学者对国家形象的关注涉及多个角度,程度正在不断加深,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形象的研究上仍然存在问题:国内外研究涉及的角度并不全面,例如对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非常有限,且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这就造成研究方法单一,多是零散的、缺乏理论的简单归纳,无法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国家形象图谱。
[注释]
①BouldingK.E:NationalImagesandInternationalSystems[J],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1959(3):P119-131.
②袁赛男:《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12卷第6期.
③杜雁芸:《国家形象的内涵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71期.
④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3.
⑤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16期.
⑥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3.
⑦邓超:《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第1期.
⑧张锰:《软实力理论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大视野》2008年第7期.
⑨赵玉霞:《论中国公共外交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暨南大学》2007年第1期.
⑩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版.
⑩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P45.
[参考文献]
[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版.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
一、文献综述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且在其随后发表的一系列论著或文章中对其进行了扩展、阐释、补充和修正。在《软实力》一书的前言中,约瑟夫·奈说:“什么是软实力?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而在正文中,他说:“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代表罗伯特·达尔将“软实力”的影响力提升到道德地位,认为“软实力”是影响力的形式之一,在影响力的多种形式中,理性说服比强制可取,因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道德地位。
虽然我国古代书中未曾明确记载“软实力”一词,但在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多次涉及到“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我国著名哲学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以弱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这里的“柔”就是对“软实力”的功能和特性的概述。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德”和“道”都是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描述,因此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十分看重“软实力”的重要,可见“软实力”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已有之。
此外,现代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内涵、意义、缺失原因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在大学生“软实力”的认识方面,桂翔在《“软实力”知识学梳理》、张勇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黄牧怡在《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齐蓓在《当代大学生的”软实力“及其培育》中分别对大学生“软实力”的概念上做了梳理,在大学生“软实力”的内涵上做了外延。
在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软实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翟翠玲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作用》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齐蓓、南宫鸿、杨云英等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软实力的内涵不断的扩充。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又是每年求职中的主力军,也是新生的高素质劳动力,大学生“软实力”一词应运而生。大学生“软实力”是由国家软实力发展引申而来。根据以往对“软实力”的研究进行引申、发展。本人翻阅了诸多相关文献,杨云英在《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准备》一文中最早将软实力延伸到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并且对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提出了关于就业“软实力”一系列措施。它包含了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人格力、道德水平、团队协调能力、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诚信、敬业精神、责任感、价值观、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对他人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诸多精神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意义
大学生要想在就业中获得成功,必须要有一种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软实力”。“软实力”产生的效力是缓慢的、长久的,而且更具有弥漫扩散性,更决定于长远的未来。《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I
通用电气公司在招聘中也要看求职者是否喜欢和认同GE“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价值观。微软公司宁愿冒失败的危险,任用曾失败的人,也不愿要一个处处谨慎却毫无建树的人。英特尔公司在高校招聘时,更喜欢招各科虽是3分,但富有创意,最好完成过颇有新意项目的学生。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要求是希望大学生: 第一人正,第二进取,第三有才;华硕品牌总监郑威认为员工品质很重要。这些都体现出当前就业当中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青睐。2007年11月22日,由麦可思公司联合盖洛普、零点调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972个企事业单位中,73.8% 的企业在对员工职业技能评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写作等能力在内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同等对待。
为此,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好专业知识、盲目出击四处撒网求职,要有意识地及早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培养、锻炼自己的“软实力”,在求职时未雨绸缪,就不会被“软实力”所累。
四、实证研究
(1)描述性统计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设计,发送给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届应届毕业生,回收到51份问卷,其中有一份是无效问卷。有66.67%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知道,27.45%的同学没有听说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49.02%的2013届应届毕业生听说过,但是不太了解;有21.57%的应届生有一定了解;而没有人很了解大学生就业“软实力”。2013届应届毕业生在提示下,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应该包含的内容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晰和全面的。每个人都选择了多数素质,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抗压能力。
通过此次小范围的调查,可以看出2013届应届毕业生总体上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缺乏认识。但是在调查结果中,86.27%的2013应届毕业生认为现在公司更加注重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人格魅力、道德水平及对他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不是各类成绩单、获奖证书、学位证书和计算机及英语等级证书。可见大学生认识到了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大学期间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理论认识。
2013届应届毕业生在提示下,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应该包含的内容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晰和全面的。每个人都选择了多数素质,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抗压能力。
2013届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软实力”的认识不足,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素质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在五分钟自我介绍还有创新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在创新方面,平均值为2.78,处于基本符合,代表大家基本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五分钟自我介绍中完全不紧张并且表现精彩项目的平均值为2.90,处于基本符合,代表大家基本认为自己在五分钟自我介绍中完全不紧张并且说的很精彩。
(2)相关性分析
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与否与社交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担任学生干部的级别越高,就越容易参与到别人的聊天中去。级别分为不是学生干部,班级的学生干部,院级的学生干部,学生会主席,级别越是高,社交能力有突出。这个很容易从现实中得到解释,能力越高,职位越高。
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与否与经常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呈正相关关系,担任学生干部的级别越高,则越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对对活动。
转正后税前工资分为4个级别,1代表2000元以下,2代表2000-3000元,3000-4000元,3代表4000元以上。五分钟自我介绍分为五个维度,1—5分别表示从完全符合到不符合。由表中可以看出,显著性系数为0.014
在面试中,通常面试官会让候选人首先做下简单的自我介绍,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并且表现出很好地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则必然会给面试官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
五、对策
(1)大学生应充分重视就业“软实力”的培养,从自身做起
本论文通过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就业“软实力”概念认识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软实力”培养缺失。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就业“软实力”,意识到培养自身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软实力。1、培养人际沟通能力2、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受挫能力3、树立自信心4、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2)从学校方面重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
1、创新高校课堂,老师应当通过课堂这个主要的教学方法来像同学们讲述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内涵和意义,来改变现在大学生对就业“软实力”的认识的缺失。2、鼓励组织有针对性的社团活动,如按软实力内涵分不同的专题, 开展辩论、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 或是组织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如维护交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等。3、建设校园文化,它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群体观、成才观、治学观、道德观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II。
六、结论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2013届应届毕业生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缺乏认识,但在面试过程中认识到了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现在的公司相对于文凭等“硬实力”,更加注重自信、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软实力”;通过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显示出2013届应届毕业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平均水平在中等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更积极参加各种学校社团组织的团队活动,并且具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5分钟自我介绍中表现的更自信、更好展现自己、语言精彩的人的工资起薪通常高于其他人。本次调查问卷存在局限性,调查问卷的分数较少,因此没法证明出是否学生干部和大学生毕业后起薪高低的相关关系。并且就业“软实力”的衡量指标比较定性,没法定量研究,因此比较主观。希望未来的研究者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软实力”。
大学生能否在早起意识到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性、真正的了解就业“软实力”,需要学校老师在课堂上的灌输和教育。培养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方面是自我培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的重视和培养。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会取得满意成效,一定会化解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瓶颈,使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时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栋梁之才。
注释:
关键词:儒家文化;数字广告;传播途径
杨善群在《孙子评传》中提及孔子与朝鲜、日本乃至西方国家的关系;李启谦、姜林祥主编的《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中论述了孔子思想对国内外的影响;姜林祥的《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分析了孔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历程与所产生的影响,资料较翔实,分析到位;崔英辰的《韩国儒学思想研究》被称为“系统研究韩国儒学思想发展的扛鼎之作”,不仅对孔子儒学的思想本质有所分析,而且重点对孔子文化在韩国的发展进行详细论述;韩国儒学者柳承国在《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中探究韩国儒学思想形成的渊源、韩国儒学的特性与社会功能及韩国思想的现展等。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便于人们了解儒学的海外传播状况;另一方面为当前研究孔子文化怎样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依据。儒家文化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对东亚诸国文化的影响有目共睹。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的蔡方鹿教授通过考察儒家文化在中、日、韩交流与发展的历史指出,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主导了起源国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对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孔子文化研究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翻译了《史记》,并对《礼记》《周礼》等颇有研究。他曾来华周游齐鲁故地,瞻仰了孔孟庙堂,凭吊了太史公陵墓。德国一些学者也对孔子文化研究兴趣浓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几位著名的汉学家卫礼贤、佛尔克、福兰阁等所研究的中国哲学史都包含孔子思想。1964年,德国出版了施唐格翻译的《论语》。此外,德国大学选读课中有《孟子》。英国学者和学术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活跃,牛津大学偏重于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公共课科目为《左传》《孟子》中的篇章,选修课为《孝经》和唐宋传奇等,诗词主要讲《诗经》和唐诗。此外,英国还有讲授中国文化史等方面的专著,这些著作也涉及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内容。在美国,除了传教士热心于翻译和传播孔子文化以外,政府和很多学者也对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地位达成了共识,充分肯定了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和儒学的现代价值。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各领域的传播,是当今国内研究者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审视和思考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儒家文化的传承
儒家“天人合一”世界观的传承。中国人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敬畏和保护自然。“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儒家思想提倡由家庭之爱推及社会之爱、天下之爱直至对世间万物之爱。贯穿仁的精神的儒家思想具有生生不息的生机活力,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使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该思想在当今中国对外策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儒家文化在数字广告中的传承意义深远。其一,通过系统研究数字广告语言、传播渠道和传播策略的创新方式,以儒家文化为源泉,根据历史变迁打造当前社会所需的广告风格和特点。其二,以儒家文化为创作背景,为中国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参考,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广告领域的理论建设,积累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数字广告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范本,这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文化思想价值导向
在传播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以儒家思想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成员养成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积极继承儒家思想重德行、重社会规范的理念和思想,与时代接轨。通过数字广告的有力传播,使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一心。儒家文化在数字广告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开展儒家文化与数字广告产业的研究,既符合党和国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要求,又增强了广告传播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其二,儒家文化通过数字广告的广泛传播,拓展了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培养了人们的人文情怀。其三,中国文化对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应该坚守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便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价值导向。
三、数字广告的传播途径
数字媒介促使广告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其一,广告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网络广告使用电脑制作,通过互联网在线传播的方式各类广告,向全球范围输送图像和文本。网络广告把文字、动画、视频等结合在一起,表现形式多样化,并且功能完备,受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评论、进行互动等,极易被具有趣味性的广告吸引。其二,数字技术促成的互动广告,可以使目标客户与生产商实时互动,产生一对一的营销效果。目前,基于数字技术的手机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手机音乐等艺术形式十分常见。数字广告在网络媒体发展背景下形成了手机广告、游戏植入式广告、富媒体广告、网络广告等形式。其中,网络数字广告还包含关键词搜索广告、横幅广告、分类广告、富媒体广告、赞助式广告和电子邮件广告等形式。数字广告通过应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对文字、图片进行编排、嵌入,最终形成数字广告传播文件,使儒家文化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
四、儒家文化在数字广告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我国中央电视台通过公益广告宣传以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等核心思想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广告传播取得了可视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效果。商业数字广告紧跟时代需求,传播效果不错。如,五粮液的数字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后,给人们留下了唯美的深刻印象。该广告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纸扇、竹筏、水车等,再现了酿造五粮液的工艺,传达了如梦似幻、充满诗情的广告画面。广告中突出了青山碧水、翠竹林海、青衣飘飘、唯美柔和的古典之美,荧幕上的片片竹叶仿佛透出醇厚的酒香,突出了五粮液的回味悠长,更蕴藏着中华数千年的酒文化。这则数字广告以人、情、景三者交融的方式体现出儒家文化中的礼让、和谐精神,更凸显了酿酒的精湛工艺。日本近年来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所拍摄制作的旅游宣传片中包含了浓郁的日本文化,如相扑、富士山、佛寺、北海道等,拍摄取景极具传统特色,配以轻快的音乐节奏和编舞,展现日本的旅游资源,以此提升日本的形象,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日本旅游宣传片中体现出了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如中国的碑刻、建筑、园林、民间艺术等都是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很多国家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极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如通过数字化影像传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如,一些东南亚国家以本国文化为数字广告的创作根基,进行数字化广告创作与传播。我国文化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国数字广告传播者需要仔细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从价值观念、艺术审美、、风俗习惯、语言符号和法律制度六个方面,深刻而透彻地阐释文化因素对数字广告传播的影响,立足于儒家文化特征,对本土性和国际化进行考量,总结出独特的中国数字广告传播策略,不断创作出含有儒家文化的数字广告,并促进其在全世界的传播,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丁成际.论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与相通.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刘舒.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中国化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徐惠.社会转型视域中儒家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范晓雪.儒家修身思想与高校文化育人关系的研究.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吴南.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史永亮.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廖秉宜.大数据时代数字广告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广告大观(理论版),2015(4).
2016年5月5日,张立文的铜像落成仪式在北戴河圆梦园落幕,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殿明主持落成典礼并致辞,在他看来,张立文作为和合学文化的创始人,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五大冲突与危机的和合学哲学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推波助澜。
张立文1935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今年已是81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自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著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等40多本专著。
和合学“五和”理论
在谈到和合学的创立时,张立文这样说:“点中国哲学思想资料之‘石’,而成科学的中国哲学史‘金’,从范畴逻辑结构网络上自家体贴出“和合”二字,随即创立和合学,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找到了落脚点和安顿处。”张立文认为,“‘和合’二字虽是自家体贴出来,但实实在在地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活生生的灵魂。”
进入21世纪,由于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而造成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而产生人文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构成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冲突而产生精神危机,文明之间的冲突而造成价值危机。危机和冲突之下和谐发展尤为重要,依照中国哲学传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一切矛盾的解决要归于‘和’,对立面之间不是‘仇必仇到底’,而是‘仇必和而解’。”的观点,这一观点和张立文提出的“冲突只有融合,才有生存、意义和可能”不谋而合。
和合学的“五和”理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亦即五大中心价值,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和合学不仅融合和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最具有价值和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而且代表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儒家仁学的当代形态。和合学的“和合”,既包含了“和生”,也包含了“仁生”,仁爱才是和合学的“大本”、“大原”,和合学同时也被称为是一种新儒学。
“和合学的‘五和’原理,具有特定内涵,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具有促进作用,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各种危机的视角和方法,十分难得,万分可贵。张立文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资深学者,我在十年前就已经拜读了张立文的《和合学》,获益匪浅。”王殿明深受和合学文化影响,同时又是“和”文化的信仰者、创新者、建设者、传播者。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播和文化,王殿明自己出资数十万元,为张立文铸造青铜塑像,不仅在自己的家乡兴建万和宫,成立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并筹建了张立文和文化馆。
和实力的话语权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认识和重塑。”王殿明研习和文化对当下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和实力是什么呢?就是军事力、经济力、制度力的融通跟和合,并且融通实践过程当中和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实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我们可以说和实力是以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内涵,自己的一种话语来回应当前思维力量的一种表述。和实力在沟通‘一带一路’过程当中,作为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它具有自己本身的实力。”在2016年文化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张立文如此阐述和实力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在文化、思想、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方面影响了很多国家,这种影响力也就是软实力的一种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和”的力量在中国的历史上,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合学的“五和”理论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便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哲学家的“匠人”精神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工匠精神”从以“硬实力”为代表的制造业一路延伸到以“软实力”为主的文化业。文化作为整个软实力体系的源流和根基,更需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发扬“匠人”精神。张立文深入探寻和合之道50余年,为和合学的创建夯实了基础,是我国学术界的“匠人”表率。
谈及治学甘苦,张立文坦言:“其间有神交的愉悦,有遭害的悲愤,亦有闪光的启迪,有精神的激励。”在他看来,理论思维的“酸甜苦辣”、价值世界的“悲欢离合”、理想境域的“水花镜月”,都是人生奋进必遇的“故事情节”。1984年,国家学术委员会特批张立文为教授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人生就在于奋进,生命就在于创造。只要是认定了目标,就要不断地追求,以达真、善、美的境界。”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Shenzhe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oft pow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软实力;内涵;表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oft power;connotation;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79-02
0 引言
2011年,我国有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1]。高职院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资源投入的有限性,迫使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由注重硬实力提升向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转变。高职院校的领导们由过去单一强调学科建设成果、科技成果、人才培养成果等反映高校硬实力的显性指标,转而也关注产生这些成果的背后的隐性因素,希望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1 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软实力,它不是指学校的占地有多大,有多少座高楼大厦;不是指学校有多少间办公室和电脑;不是指学校的机房、实验室、实训场等硬件投入,它应该是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是其高质量的办学能力,是其毕业生的良好社会需求及良好口碑。高职院校软实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高职精神、治学理念、办学特色、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是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基本建设要素。高职院校软实力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评价,进而影响着该地区的高职教育水平。因此,研究高职院校软实力对于高职院校重视核心竞争力建设,对于其正确定位,对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 高职软实力的表现
我们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软实力的表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著名的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有着很强的竞争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口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明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教定位,以“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先进职教理念,并以此设置各专业,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业内形成了标杆式的形象。
从院领导层上,注重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明确的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教意识。把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作为专业设置的前提,其口号是“深圳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就把专业办到哪里”。如深圳的物业管理走在全国前面,学校即设立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物业管理、制冷空调工程、建筑电气与消防、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为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需要,深职院开设了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微电子、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根据深圳建设现代物流城市的需要,深职院又开设了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商场管理等物流管理专业群。根据深圳发展规划,电子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为此,深职院确定了将物流、电子等相关专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长线专业。还积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的急需人才,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第一,专业口径宽窄并举,既有像电子工程那样适应性较强的宽口径专业,也有像建筑水电那样针对性较强的窄口径专业;第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三,重点突出,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其次,锐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他们提出口号:“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授什么”,在教学上,突出能力本位,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培养模式。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而实现专业教学与具体职业岗位完全对应,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6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
注重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如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以汇报晚会的形式取代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晚会的全部环节,均由学生自己承担。该校的社工专业培养方式也很特别,他们与当地社会工作服务社合作,创新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社工机构督导走进校园参与专业教学,通过社工讲堂、社工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通过一线社工的“传帮带”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注重以“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理念配置师资。其1590教职工中,82%是双师型教师[3],除了专任教师,还有大量外聘兼职。同时,注重师资培养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国际工程和双师工程,实施以老带新制度,每周开展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学院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校园文化建设上注重务实、创新和协作。努力培养“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校训。开设有创新制作课,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学校全天候开放创新制作室,为学生提供便利。此外,还每年为学生提供100万元的科技开发基金,支持学生的科技开发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对引领和培养学生务实、创新、协作的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深职院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制定专业发展建设和评估标准。作为国家示范高职,深职院还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推出一套适合高职专业发展的建设和评估标准,为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他们还将10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优质课程,并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库使各专业建设成果向全国开放,推动和促进其他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大大提升了深职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
从以上的观察可看出,深职院的软实力突出表现在其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由此,我们知道高职院校软实力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学院领导顶层对办学理念和学院发展进行设计和定位。第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高职学校的教育水平,是高职院校软实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这关系到职教理念和人才培养水平。第三,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师资的培养培训,定期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校际交流和学习,有效保持教师对工作的勤勉度。第四,教学管理及学院运行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行政工作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展开,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服务。第五,课程建设及改革。人才的培养就是通过每一门课程来进行的,有效的课程与学生的成才和毕业生的美誉度直接相关。第六,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多年发展逐渐形成的包括各类制度、运行机制、活动、教风、学风、师生价值观等在内的总和。第七,影响力。高职院校软实力还体现在学校对外的影响力。它包括学校的声誉、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毕业生的美誉度、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在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等等。
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要在高职教育领域建设软实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需要靠从学院领导到中层干部到普通教职工及广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我国中高职在校生近3000万.资料来源:新华网-文汇报http:///zhi_jiao_news_295/20120515/t20120515_776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