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范文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

第1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范文

依据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教体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以及中心校的安排,我校召开教师工作会议,结合教育局的整治方案,对我校教育工作进行回顾反思,对列举的每一项整治内容进行查找比对,现对整治比对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意识形态整治

我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不断加深扩大反反电信诈骗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以及学生反邪反诈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在各门学科内还还渗透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各种案例,给学生们讲解有关诚信的重要性,不断引导学生诚信做人。

二、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校园欺凌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点,首先利用国旗下讲话,加强学生对什么是欺凌、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认识,另外各班分别做了相关主题班会,进一步教育学生。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老师们也会渗透对学生的防欺凌教育,鼓励学生们一旦遇到欺凌情况,要敢于和老师或者校长及时反馈。

管制刀具以及违禁物品对校园的安全也是一种隐患,学生们对安全的意识不是很高,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校将定期检查和收缴管制刀具以及违禁物品作为常规工作中的一项,并时常教育学生哪些东西不能进校园,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三、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总负责人的专门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了摸排,有专门的预防处置措施,对校园的消防、交通、防暴力事件、防溺水、化学品、剧建立了专门的制度及预防措施,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我校进行了防震防空逃生演练,学生基本懂得在遇到地震及其他突发事件时的自救自护措施。利用每周安全教育课时间教会学生防骚扰、的一些基本方法。

校园安全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执勤的安保人员是校园第一道安全防线,校长经常提醒安保人员相关注意事项,安保人员也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另外每月我校安全负责人都会对食堂、消防、楼房建筑等进行大排查,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认存在安全隐患了,就及时处理或者上报。

总之,通过专项整治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进一步提高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全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2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情防控为重、分析研判为先、分类施策为要”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层推进。区教育局负责网上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跟踪问效。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对各校网上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进行具体指导。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区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校制宜,分类施策。各校要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地、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教学组织

1.制定网络教学方案

采取“一校一案”模式。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要指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分学段,按学科,以周为时间单位,制定具体的学生“居家学习”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注重网络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网络备课。各校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新课内容。要严格把控在线时间,小学段,一、二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是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3.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

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各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二)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冈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班辅导。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三)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合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推送。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四、工作步骤

(一)全区网络教学资源调研阶段(2月20日前)

成立网络教学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局分层开展基层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实地调研,组织信息技术人员和学校校长开展相关教学资源研讨会。根据调研情况制定全区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学校网络教学工作准备阶段(2月22日前)

制定学校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要以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各校要在22日前将《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审核,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全区中小学校网络教学活动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各校网络教学领导机构要在每周日前对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审核和。同时,各校负责人要将学校一周网络教学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周小结,并于每周日前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培训指导

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

(二)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三)强化家校共育

要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合作。各学校要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四)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要实施领导包保年级或学科制,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第3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信工作

一是工业增加值2020年完成1.42亿元。同比降18%;二是加力推进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2019年县经信商务局组建以来(下同),累计完成投资31100万元,实现产值22600万元,解决本地贫困群众就业71人(其中2020年实现投资9600万元,实现产值7000万元,解决本地贫困群众就业12人);三是着力特色产业扶贫。2019年至今,累计实现19450万元(其中2020年实现特色产业产值10950万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950万元、民族工艺美术产值2800万元、中藏医药产值5200万元);四是2019年至今,累计完成各类人才培训65人次(其中2020年完成35人次);五是加快项目建设。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规划二路、四路项目已于11月17日正式开工,现已完成路基场地清理、路基土方开挖工程。完成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十四五”项目申报,项目规划53082.3万元,完成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项目(第一期)、康南区域冷链物流枢纽中心、“中国—尼泊尔”小微企业双创园等项目可研编制,园区规划一路、五路项目可研评审,完成《县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项目(第一期)环境影响评价与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编制采购项目》环评招标。

(二)商务投资工作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亿元,同比增5%;二是招商引资持续向好。2020年,我县招商引资州定目标任务24000万元,截至目前完成25690万元,完成州目标的107%。今年以来加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高原用氧健康产业项目、高高原蔬菜深加工项目等相继落地,年底可达到投产要求;三是“圣地·极地虫草”珠海鲜尝活动暨“圣地•极地果蔬”o2o体验店开业仪式在珠海星园市场成功举行,极地虫草、果蔬、松茸等扶贫“成果”跨越山河被端上了珠海市民的餐桌丰富了珠海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截至目前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四是强力推进商务扶贫、消费扶贫。组织、参加山地文化旅游节、“天空之城·”农特产品o2o产销对接会、师范大学“定点帮扶生态农副产品展销会”等各类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全年农特产品累计销售总额达6455.1613万元(2019年至今完成20875.1613万元)。五是加力推进电子商务。“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1824万元,累计培训电商人才6045人次。2019年至今,累计实现线上农牧产品销售额5889.371419万元(其中2020年线上销售额2942.0024万元)。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稳步运行,现已开通9条线路,截至目前,快递下乡送达农牧民群众包裹3万余件。六是深化省内对口帮扶合作,11月11日,在省委外办的鼎力支持下,“天空之城·”特色产品o2o体验店开业庆典在中日友好会馆举行,标志着集极地果蔬、极地虫草、野生菌、中藏药材、牦牛肉等农特产品形象展示、产品展销、线上线下无接触配送为一体的“天空之城·”特色产品o2o体验店正式入驻成都。六是外贸出口持续回暖,2019年至今出口额达7650万元,其中2020年外贸出口额3000万元;七是成功申报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三)外事工作

年初制定了《县外事工作安排》《县应对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工作方案》《县2020年度县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第1次例会方案》,并做好与公安、国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目前未发生涉外事件。

(四)肺炎疫情防控后勤物资保障工作

2020年1月至今,参与应对肺炎疫情期间后勤物资保障工作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县应对肺炎疫情后勤物资保障组已为全县累计调配一次性口罩299932枚,75%酒精6401升、84消毒液6810升,配备额温枪(耳温枪)406把,全力保障了全县学校、机关、部队、部分农牧民防护安全。

(五)党建及其它工作

党建方面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有关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进”活动,开展悬挂国旗等活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明确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森林草原防灭火排组织巡检队伍10支、69人,现已派出巡检1273人(次),车辆148台(次),排查输配电、设施设备线路16条。需清理的线下通道有92.6公里,现已清理67.3公里,清理树障隐患2733棵,易燃物783.2吨,剩余(25.3)公里正在清理中;排查隐患线路357.7公里,已改造11.9公里,剩余80.7公里正在改造中;排查隐患设施、设备69处,已改造25处,剩余44处正在改造中。全面完成企业建立社会责任评估和激励奖惩机制、监督县域内企业开展平安创建作、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城乡社会治理、承担社会责任等市州域治理现代化工作。

此外,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55株。召集县规上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加油站等20余家企业,与县法院联合开展“法治宣讲进企业”活动。围绕企业不正当竞争,劳动用工合同的履行,欺行霸市等方面开展宣讲,“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法治宣讲,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建立起“法官+企业”长效联系机制,为县企业的规范管理提供法律服务,为县各级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019年,县局个人荣获年度省工业产业扶贫工作表现突出奖;局上荣获全州商务合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县现代农牧业加工贸易园区荣获年度省工业产业扶贫工作表现突出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平台建设滞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管理粗放,产业发展呈“小散弱”,经济产业结构不优、规模不大、链条不长、骨干太少、创新不足资本、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明显,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推进缓慢等短板和劣势十分明显。二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热情不高。供给面趋于萎缩,许多企业在产业再投资方面更趋向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指导,对在异地投资开辟分厂分基地大多持消极、谨慎态度。三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局面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贷款门槛相对较高,贷款额度小、期限短,以致发展资金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加之,难以提供抵押担保,融资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持续投入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四是行业主管部门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日常工作、脱贫攻坚、维稳及现有投资入驻企业发展、正常投产运营服务、帮扶等方面,受经费短缺、招商人员紧缺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在招商引资“走出去、引进来”方面明显缺乏实招。五是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稳投资、抓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企业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对县域内资源底数不清,招商思路、产业发展规划等缺乏科学性,招商引资站位不高、目光短浅,重结果、轻长远、缺谋划,加之机制极度不健全,难以形成产业集聚“磁场”效应和以商招商局面。六是全县企业融资难没有根本转变,导致企业因缺乏资金,持续投入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工业稳定性差、全产业链短时间难以形成,且工业增加值增长不稳定性因素问题突出。七是因底子薄、欠发达等情况导致优势资源开发举步维艰,传统商贸业、农牧业、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造业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困难,规模以上支撑产业成型慢。

第4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一、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对库区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

2007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三峡库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在重庆“一圈两翼” 的规划中,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被确定为三峡库区,库区在承受重大的淹没损失和完成百万移民搬迁任务的同时,还要加快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完成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以实现重庆统筹城乡的整体发展。而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和科技进步,人才的簇集和科技的发展根基在于教育。重庆市将库区职教基地建立在万州,这一基地的建立已成为库区职业教育的推动力量,并已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不仅仅给本地带来上亿的消费资金,同时带动了库区餐饮、交通运输、文教用品、印刷、电子电信、建筑、商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各地新思想观念的汇聚,更凸显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对库区百姓观念的更新和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影响深远。职业教育对库区的产业效应已日趋明显,在支撑库区产业发展、服务移民安稳致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为库区及周边区县的城乡统筹发展培养了更高层次的兼具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

二、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库区未来发展及人才需求方向变化

三峡库区以柑橘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三峡风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国家确定的库区未来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07年库区人才需求情况已开始发生一定变化。2007年7月27日上午,万州区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在区人才市场隆重举行。此次提供的岗位主要有文秘、计算机、财务、平面设计、经理助理、市场推广等数十类工种岗位,此次双选会用人单位对营销、文秘、教师、技工等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在2007年6月21日《重庆晚报》上公布重庆成试验区需求技术人才:按规划,重庆要发展软件和动漫产业,有关人士预计,未来五年,需要软件外包人才大约4万人左右。其次,重庆大力发展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今后几年汽车、摩托车研究、设计、制造、维修以及相关的专业营销人才和制造业相关的技工技师缺乏,如数控、机电一体化、机械等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需求量将增大。此外,据我市相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后,我市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增长55%,需求总量达到216万人,短缺41万人,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46.8%,总量达到31.28万人,短缺4万人;人才短缺率分别为19.1%和14.1%。

据了解,2005年,万州全区企业在岗技工人数仅占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18.5%;其中高技能人才仅占企业技工总数的7.7%。在规模以上国有企业中,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只有1793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140人,占职工总数的0.6%,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三、库区职业教育新型培养模式

过去几年,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库区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还应结合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库区特色、根据“源于企业,服务企业”的宗旨,走适合于库区发展要求的多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第一,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教育培训。这是专门为企业的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岗位素质综合培训的一种培训模式,由专家进行调研、把诊,针对“病因”和目标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全员工定期上课,课程结束后按职业等级标准考核,并重新定级定岗,适合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因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人才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基础。企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要求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结构要不断优化,并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才能较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培训可以将地点安排在企业里,将老师派到企业去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和设施进行现场授课;如果企业与学校较近,也可以确定在学校进行培训。库区的企业,从整体看,就缺乏这种市场竞争力,所以应该有大量企业比较需要采取这种培训方式,以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

第二,结合发展库区优势特色工业,与企业进行定单式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这是专门为企业培养特定的技术人员而提供的一种培训模式。因对企业特殊的人才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让在校学生与企业、学校三方签署就业协议,学员完成标准课程和企业特殊课程后,经过严格考核,合格者被企业录用,适合于是因扩大再生产急需符合本企业标准的技术人员的企业。根据政府规划要建设好万州盐气化工园区、长寿天然气石油和精细化工基地、涪陵化肥基地,抓好绿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加工工业的发展建设。而目前这类企业的专业技能型操作人才十分紧缺,这就为库区职业教育提供了培训项目和学生就业的市场前景,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化验室检验人员、技术员、食品卫生鉴别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并与这些企业进行长期合作联系,保持广泛的良好的行业关系,确保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也为库区企业培养持续不断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广泛的实训实习基地,为实行差异化管理的企业进行定制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这种差异化管理培训模式,其明显标志是:在素质模型、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确定企业各岗位的素质胜任力标准,然后对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差异性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各类不同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计划性的培训模块。这种培训是根据客户明确的技术培训要求,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针对性强,见效快,适合于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而目前企业新员工主要来自学校毕业的学生。对此,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毕业前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进行,以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我在参观中国高职教育的旗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得知:他们坚持以培养“具有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深圳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第三产业以及一些特殊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专业。在校内外均建有实训实习基地,基地集实践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技能鉴定、师资培养以及研发、生产和新技术应用推广于一体。学校与遍布在深圳各行各业的200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基地不但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阵地,还成为学院人才培养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比如旅游业将成为库区支柱产业,政府力求构建长江三峡国际生态旅游试验区,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提高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而进行“灰领”骨干的职业教育培养。专门针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而提供CAD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培训模式,以案例为主,挑选在校学生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培训对象,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强化训练。这有利于企业从新产品、新技术的角度出发,量身定做培养“灰领”骨干,从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广东揭阳学院与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公司培养了更多“灰领”专业人才。对于库区有优势的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灰领人才,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对于学校而言,定单教育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高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在就读前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就读时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就业目标明确。大力培养灰领型职业技能人才,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库区企业产品开发和科研转化能力,促进库区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推动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五,结合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进行农业技术人员的定单培养。在重庆市政府制定的《统筹城乡重庆两步走总体工作方案》中提出“精心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发展特色专业,目的在于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而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将会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增加移民就业,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将重点发展优质柑橘、草食牲畜、优质粮油、榨菜、中药材、蚕桑、笋竹、甘薯、无公害水产等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区,推动规模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以上种种可见,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一线技术的产业工人,而农民工劳动力转移为产业技术人员将是这些产业的首选方式。库区各所职业学校的优势专业和重点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做到既有生源,又为库区培养人才,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库区移民经职业技术培训后,既能进行就地就业,又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