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前方曹文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曹文轩写过一个纯美的故事,《山羊不吃天堂草》。故事里面明子家养的山羊尽管已经非常饥饿,但还是不肯吃一种叫天堂草的植物,无论明子和他的父亲如何催促还驱赶。其实我想,山羊只是普通的哺乳动物,它们并没有像人类那样的智慧,也许只要能当做食物的,他们都会去吃。
我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天堂草那样一种植物,让山羊不忍心去吃,宁可饿死,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其实想要投射的是人类。人作为一种有智慧的高等生物,拥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道德观念,就应该在心中存有自己的底线。所谓的天堂草,就是人的道德底线。作为人应该遵守规则,尊重文明和法治,不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即使前方有利益的诱惑,有对于个人享乐的追求,我们也应该像康德那样,尊重心中的道德律,让圣洁而美好的天堂草永远盛开在我们心灵的田野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天堂草一样的事物,它们存在于人们心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不能舍弃的东西,有一些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玷污的纯洁,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践踏的善良。
我想起了明子,曹文轩教授笔下那个营养不良的小木匠。他跟随师父和师兄从小乡村漂泊到这个“并不属于他们”的干净高雅的城市,像一只走失在灯光下的萤火虫,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容身之地,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明子一直惊慌失措着。他无法克制心中的好奇,无法按捺胸中的恐惧,无法平息辛辣的嘲讽,无法驱除繁华的诱惑,无法释怀小小的不安。他蜷缩在破烂不堪的窝棚里,用武侠小说麻痹自己的惶恐,用被子捂住自己的尊严。可是这个至今仍遥不可及的城市还是慢慢将他的自卑熬煮成无地自容的羞耻感。
他做过很多庸俗荒唐的梦,他从没见到比这座城更美的梦。他懵懂的脑袋只能用“福气”、“命”来解释这个“永不可触摸”的梦。那些闪闪发光的名牌服饰,与他仅隔着一层薄薄的橱窗玻璃,可那些让他“无言以答”的价格,像一道鸿沟让他畏惧,他深知“这个世界与他们无关”,这时的他显得多么黯淡无光啊。
当“绝八代的”人家扔给他发霉的烟,惺惺作态地宴请他们(不过是清水煮白菜和腻得发亮的肥肉)时,他不得不义愤填膺地将那碗肥肉塞进三合板的夹层里,因为“对拿人不当人的人,不能太客气”。当他和师父、师兄在酒馆里被“狗眼看人低”的店长冷落时,他们像三个傻瓜,被金钱鲜明地划在了这个世界之外,而他们却无法报复金钱的讽刺。他们几乎没有权利像萤火虫一样发亮。
我拉下窗帘,关掉灯。萤火虫的星星之火瞬间照亮了无边的黑暗。其实萤火虫一直散发着光芒,可是只有它自己知道或者在意。
环境可以模糊他人的双眼,却不能蒙弊明子的心灵。他的善良之光和尊严之光一直在抵挡着城市的冷漠和人性的荒凉。他同情瘦弱的小木匠,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木匠活送给了他;他担心孤苦伶仃的鸭子,与他相互照料;他感激帮他隐瞒糗事的师兄,阻止他陷入赌博的泥沼;他真心帮助瘫痪的紫薇,令她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他甚至为令他恨之入骨的师父感到哀痛,因为师父失去了心爱的女人;即使他真的很需要钱,可他从没想过去赌去偷,像书中那群高贵的山羊宁死不吃天堂草一样,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不会奢求。
不知不觉中,明子一天天长大,城市还是那样不可捉摸,可他的灵魂却慢慢接近了初夏的太阳。他要坚定地朝前走去,不再漂泊。
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出了美丽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路,一寸一寸越飞越远……
一、小说的目标: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一部小说是否成功,评定的标准就看它有没有成功地塑造出人物形象。所以阅读小说时,首先就要抓住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搞清楚在这部小说中有几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品质如何?人物身上哪些特点是他独有的?以上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谁、性格、独创性。
《孤独之旅》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杜小康,次要人物是他爸爸杜雍和。杜小康的性格特点要通过他的行为及心理来归纳概括;然后再把他跟以往小说的少年形象相比,就能发现这个人物的独创性。
杜小康,曾经是油麻地小学的风云人物,家境好,学习好,还当着班长。但是家庭忽然一落千丈,他被迫辍学去放鸭子。刚出村,“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刚到目的地的时候,“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在经过长久的孤独磨难之后,他成长起来了。在一个歇斯底里的暴风雨之夜,他家的鸭子走散了,“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最后他成功地找回了走散的鸭子,还独自在荒滩中过了一夜。杜小康就这样慢慢地长大了,直到八月的一天,他养的鸭子下蛋了。从杜小康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来看,一开始他是不懂事的、任性的、懦弱的,但在经历风雨和孤独的煎熬之后,他长大成人了。
为了理解他的独创性,我们可以和《故乡》中的少年闰土相比。少年闰土是天真活泼、聪明的。鲁迅塑造少年闰土主要是为了表现社会对闰土这类人的深重的伤害。少年闰土的价值在于它所揭示的现实,而杜小康揭示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主要指心理)。
二、小说的骨架:故事情节
我们同学喜欢读小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通常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现与演变,都是在情节发展中完成的。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也都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发展、、结局等等,要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孤独之旅》的情节是比较单纯的,它以时间为线索一步步写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环节:离家路上(起因)――放鸭(经过)――暴风雨之夜找鸭()――鸭下蛋(结局)。理清小说的情节对分析人物形象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可以通过各个阶段的对比,发现人物的变化,从这种变化里我们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参阅上一小节第三自然段)
三、小说的血肉:细节描写
在了解了故事情节之后,我们很多同学就放弃了阅读,以为已经读懂了。其实理清故事情节往往只是阅读的开始,因为还有更多更深广的意义等着我们去挖掘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读书有如旅游,了解了故事情节,就等于我们在景区的各个景点间走马观花地跑了一趟,走完这一趟,我们大致了解了各个景点间的路线。要想更深入地感受各个景点的特色,我们还得走进去,静下心来,看一看这景点的花草,用手去试一下水的凉热,用鼻子嗅嗅空气中的味道。一句话:去感受生活细节。阅读小说也是一样。
细节,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最小,换言之,就是读者能最直接感受到的东西,而这最初的感受又是作者赖以唤起读者埋藏在心间的情感或激人深思的基础。在《孤独之旅》这篇小说里,有很多动人的细节。下面我们选择一二示例,让同学们感知细节的作用,学会分析细节的方法。
环境细节:“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唯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阅读指导和赏析: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一般来说,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要不为了重现事情发生时发生地的环境气氛,要不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要不是人物的陪衬。在这篇小说中,鸭子是一种很重要的陪衬物,可以这样说,它们是伴着杜小康一起成长的。所以关注鸭的细节往往也是对人物成长过程的关注。鸭们此时的乖巧不正是因为陌生、害怕、孤独吗?这一细节非常好地表现了此时杜小康的心理。还有课文最后写鸭下蛋了,鸭的成熟不正是杜小康的成熟吗?
心理细节:“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阅读指导和赏析:心理描写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心理描写;另一种是通过其他细节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直接心理描写,我们只要仔细体味,把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读出来就可以了。间接的心理细节要含蓄一些,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综合全文的有效信息去挖掘出细节背后的真意。这里选的是一个直接心理细节。这时,船已经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少年,他很快就忘记了忧愁,而被远方所吸引。这种吸引既有对远方的新奇,也有对未来的恐惧。这就是杜小康那时真实的心理。
人物细节:“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
【莫教踏碎琼瑶】现代社会生活正不可避免地一再“提速”,车来车往,也是人来人往,人造车,车载人,人御车,车送人,不同的生活理念,但目标明确,终达目的,所以生活中离不开车。人与各种车,丰富了生活的内容,推动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上车下车,不同的人总会在不同的岔路口出现,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前行。在浮躁喧嚣的今天,在匆忙急促的过往中,人们有时容易忽略和失去对价值意义的判断与追求——效率有时导致功利,速度容易使人来不及体味境界的本色和含义。由此,身体在物质的世界里穿行,心灵需要在思想的世界里高蹈。
诚然,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交通运输与通讯工具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逆流而行,企图回到鸿雁传书,驿寄梅花的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念旧,然而,我们是否走得太快了些?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的这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从前慢"与眼下风马疾行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的内心,让人停留片刻,让人审视自己的脚步。
岁月似乎总要将过去的种种人事抛开,但春花入梦,秋色经眼,有些事不应该在人间失踪,有些眷恋也不会在空气里消逝。
疾驰的车流看不见河的那边有大片云朵落下,看不见晚风将月色吹进入房,即使身处繁华,也不能忘了昨日的柔软与情怀。岁月的变迁就像一根裂开的吸管,对着高度的发达拼命吮吸,但最后填饱我们的只是那阵给人带来怦然感动的遗风。【在云天接壤处,触摸梦想】作家曹文轩在其散文《前方》中写过一句话: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所以,无论明天的天气有多么恶劣,我们这辆“车”都要上路。
路该怎么走?每个人无从知道,但我们心里都有个前方,我们要做的只是开启引擎、给足油,奔着大方向动起来!我们要自勉,无须惧怕,因为老祖宗早给我们留下了“行车”的智慧: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然,每辆“车”的轨迹都不尽相同,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的人是豪车,先天就有优越的条件。他们的家庭给他们提供了一大段坦途。在这样的顺境中如果他们不思进取,那么即使是豪车也无法使梦想之花开放,就如某歌唱家夫妇的儿子李天一,利用父母的优势,过着任性的生活,结果呢?在花一样的年纪锒铛入狱;反之,用好顺境可能会做出更大的成就。说到这一点,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王思聪给人的表象,很像一个“*”,然而春秋时期的孔子说过,看一个人要“察其言而观其行”。王思聪利用了其父的一点优势不错,但他自己也积极干一番事业,年纪轻轻就赢得了“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IG电子竞技俱乐部创始人、万达集团董事、网络红人”等诸多头衔,实为当代青年才俊!这不才是“豪车”该有的范儿吗?
有的人先天条件差了点,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硬件”,是一辆总要自己找油加的“老爷车”。但这不应该是一些人停止奋斗、偷空搞“葛优躺”,甚至等着别人来“拖行”自己的理由。“老爷车”更应自我鞭策。众所周知,李嘉诚是全球华人中的富豪。而他早年发家历程却是充满艰辛。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弟,李嘉诚*中断学业,开始养家糊口。他当过茶楼的跑堂、做过钟表店的店员、干过五金厂的推销员。会看相的同乡还曾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试问:有多少人有李嘉诚一样的遭遇?退一步讲,即使你比李嘉诚更惨,那么你有他肯拼吗?
梦想总是高高在上,不要希冀自己是一辆可以插上翅膀的“飞车”,一飞冲天,我们依然匍匐在现实的土地上。但我们可以不断向上,终有一天在云天接壤处,我们会触摸到我们的梦想!我们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木车上的人生】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直达,我们常为交通的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在遥远的几千年前,曾有这样一位思想者,就乘坐在一辆简陋而缓慢的木车上,为了自己的理想往返奔走在苍茫的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
他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对孔子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在一条浩浩汤汤的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上前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却只是得到“天下皆乱,举世皆然,何不避世归隐,躬耕陇亩”的劝诫。
难道孔子不明白这些吗?几十年来,他历尽艰辛,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却连“霜刃未曾试”,心中的满腔豪情与伟大抱负无人言说,也无人理解,如何能没有感慨,如何能没有惆怅?但是他却握紧手中的缰绳,坚守着“君子固穷”的决心,立下了“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的泣血誓言。君子,安能作穷途之哭,那只是无能者的怯懦表现。他不羡慕避世田园、闲云野鹤的自由隐士,也不向往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俗世生活,他只是孤独地驾着那辆破旧的木车,周游于列国之中,往来于天地之间,渺小又伟岸。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但是这样一位似乎不可理喻的执着者依然在木车上颠沛着,流离着,这在越来越懂得进退有据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世界感到了畏惧。我们从那辘辘的木轮声中,听懂了“政治”的真正含义。那是对人生、对土地、对宇宙的求索,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想,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他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注入《春秋》之中。他显示了穷却依然兼济天下的政治胸怀,用燃烧的*驱逐了整个冬天的寒冷,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又化作明灯,照亮了亘古的长夜。
一、创设情境,由表及里。教师营造的问题情境要具体、新颖、独特,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能提出问题。比较容易的操作是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作品的主旨。有一定难度的是创设情境,这是较高层次的引领,有几种实用的方法可供参考:
1.“复原思路法”。模拟作者思路,探究写作目的。例如学习毕淑敏《我的五样》时,可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五样,然后逐一划去,只留一样,陈述选择与舍弃过程时,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讨论时对作者的取舍就能做出准确判断了。
2.“逆向思维法”。突破常规思维,使学生对新话题有探究的兴趣,有新的发现。例如学习《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时,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入“中国人一向认为‘男儿膝下有黄金’,有骨气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在西方,德国总理下跪居然会受称赞,这是什么原因呢?”由此出发,引起学生对下跪意义的探究。
3.“以点带面法”,抓住文章的一个亮点,从而深入到“面”的思考。例如学习曹文轩《前方》时,可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的悲剧性实质……”几个分论点中摘其一,引导学生讨论。
4.“活动引入法”。通过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思考。例如可采用朗诵、游戏、表演课本剧等形式。
5.“媒体再现法”。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重现性和可控性的特点,将实物、图片、录音等多媒体组合运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学习高建群《西地平线》时,可选用多幅落日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再过渡到对文中的落日情景的探讨。
二、主线突出,由浅入深。互动中要贯穿启发引导,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否则只有热闹,没有成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提出的问题要能把文章的思路拎起来,即所谓的“纲举目张”。例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可提两个问题:⑴此文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怎样变化的?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两个问题针对了作者思想中苦闷与旷达的两个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作者被贬黄州时的复杂心理。
2.提出的问题要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例如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停留于浅表是一种教法,如只解决“今生今世的证据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深入理解它的哲学意义也是一种教法。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个问题链:为什么说生活过的村庄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生活需要证据)――为什么作者认为过往的生活像一场梦?(证据会消失)――怎样保存证据?(外在证据应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思想和性格)――不能保存证据会如何?这样就会由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次,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卓有成效。要使小组合作富有成效,就要妥善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针对问题,独立思考。在教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后,应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经过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才能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
2.合作之中,启发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能只做旁观者,而要做参与者,应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例如,学习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时,有学生对岩石与大海的交谈这一意象的含义表示不解,老师就给以两方面点拨,一是注意修饰语,用“翡翠的”“坦白的”语言交谈,点明了交谈的方式,二是由物及人,物的关系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参与,使得学生豁然开朗,再用这种方式分析别的意象,整个诗歌就比较容易解读了。再如,学习史铁生《人与地坛》时,课文中有三处写景,后两处都表现了地坛的生命力,教参上也就止于这一步,但在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后两处写景同中还有异,前者直接表现其生命力,后者还写了恶劣环境。老师肯定了这个发现,并与学生一起再深入探究,因此对生命的感悟又上了一个台阶,学生也因此有了成就感。
3.意见纷呈,归纳点拨。对于学生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要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加以阐释,点明主题。例如对于刘亮程《寒风吹彻》的主题认识,小组讨论形成了这几种看法:⑴是对寒冷的独特体验。⑵借寒冷展现了生命消亡的过程。⑶死亡是不可战胜的,表现了对人生的悲观。⑷同情亲人,怜悯母亲。⑸寒冷应该有象征意味,与人生的境遇有联系。对于这几种看法教师不可不作判断,也不可认为都有道理,而要适当引导,在第⑸种观点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引导学生思考“雪”“冬天”“寒冷”的双重含义,从而了解文章的主旋律是对“生命的苦难”的体验。否则,只能是教者昭昭,学者昏昏。当然,点拨时,教师应力求言简意赅,让学生提纲挚领地领会问题的核心,而不应长篇大论,让学生唯我马首是瞻。
不妨先来欣赏一组饱含理趣的议论语句:
①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曹文轩《前方》)
②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的人,在追赶监狱。 (高尔泰《沙枣》)
③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刘亮程《寒风吹彻》)
④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 (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
⑤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拿来主义》)
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
以上这些文句所寓含的理趣大致有人生启示(例①②)、生命哲思(例③④)、做事之道(例⑤)、历史感怀(例⑥)等。
其实,理趣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许多领域,但其关注的不外乎两个方向:内视和外察。内视,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反省,生命的姿态要向下,要“深深海底行”;外察,也就是眼光要关注外部世界,生命的姿态要昂扬向上,要“高高山顶立”。具体说来,“内视”方面――关注人类自身的理趣大致有人生启示、生命哲思、人性剖析、精神传承、修养之道、做事之道、为学之道等;“外察”方面――关注外部世界的理趣大致有自然之理、治国之道、现实反思、历史感怀、文学(文化)评论、艺术之道、科学之理等。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在议论类文章写作中进一步增强理趣的几点做法:
(一)在层层推进中挖掘理趣
令人信服的道理绝不能靠生硬说教,要循序渐进地在几个议论层次的展开中向纵深处挖掘。
例如,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散文从三个方面“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层层递进,把关于“化妆”的哲理分析得深刻而透辟。借鉴这样层进式说理的方法,可以对“登山与境界”的话题进行如下思考:“杜甫、王安石登山只代表自身的高度,看到自己要实现心中壮志;孔子登山代表了社会的高度,看到自己要匡正天下;庄子登山体现了宇宙的高度,领悟一切做到大彻大悟,荣辱不惊”等。如此“登临”,何人不想分享“拾级而上”的理趣呢?
再如,毕淑敏的《疲倦》。散文由“裤子它居然也会疲倦?金属也会疲劳啊?”写起,感叹“那一瞬,我知道了疲倦的厉害”;接着写“疲倦到了极点的时侯,人会感觉不到生命和生活的乐趣”,“疲倦的可怕,还在于它的传染性”;最后写“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在有关“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层层追问中,读者对“疲倦”的认识逐渐加深,最后能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疲倦是可以战胜的,需要平心静气的休养生息”这一真诚告诫。
层层推进地议论,就好比“掘井”。唯有“掘井及泉”,方能悟得真理。为什么先知、哲人们不会浅尝辄止?那是因为他们的眼光更锐利,头脑更清醒,心胸更高远。所以,我们要给细小的事物以注视,要在发掘中深入和拓宽!
(二)比一比,更有理
“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柏拉图如是说。而在议论中运用“比一比”的方法,则可以使道理更“高贵”。“比”,可以是正反对比、破立结合,也可以是同类比较、多维拓展,需要借助相反联想、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等思维方式,把眼前事物与其他事物关联起来,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使理趣愈“比”愈明晰。
例如,舒婷的《仁山智水》。该文写了男人登山重形式(博览)、女人登山偏内容(精读)的不同方式,在对比中作者希望人们要真正融入自然、从容面对生活。再如,红苇的《网开三面》。该文先写了商汤、子产、孔子、曾子等古人在“环保”方面的相同或不同做法,之后又与今人的“恐吓”式环保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启发今人对“环保”做深入思考。
像上面这两篇文章,运用对比或比较的方式展开思路,在通篇的“比一比”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显而易见,读者在“比一比”中也充分领略了寓含其中的理趣。其实,不仅是文章构思如此,议论语段同样可以运用“比一比”的方法进行说理分析。请看下面两个语段:
①对麦子来说,成了面包就上了天堂。天堂并不远,需要炉子而不是梯子。谁进了天堂谁香。人的天堂有可能遥不可及。告诉一个人:你的天堂在你的善心里,在有鸟的树林里和有蜜蜂折腾的花蕊里。他不信,他说你是个骗子。事实上,如果在雪地迎面撞见一轮红日、月夜听到小鸟的梦呓,都算天堂的一个小片断,但人们不信。麦子相信天堂不远。它们成为面条算是参加工作。当面片是当自由职业者,变成馅饼皮和包子皮是在黑白两道上混,当面包就进了天堂。
(鲍尔吉・原野《从天空到大地・麦浪凝固在面包里》)
②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宇宙地球,是争夺冠军还是清理厕所,是花样无穷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点缀、丰富一下自己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的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这比孤芳自赏、自恋自迷强得多啦。 (王蒙《人生三境》)
语段①先写了麦子“相信天堂不远”而人“不信”这一重对比;接着把麦子所成为的不同食品和人所从事的不同职业进行了相似比较,很自然地得出了“当面包就进了天堂”的结论。语段②为了阐述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问题,分别从工作类型、休闲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或对比列举,或比较分析,从而启发读者要自觉地走出“俗境”。假如这两个语段只是孤立地从麦子或是俗人的角度展开议论,就很难“以理服人”,正是在这灵活多样的对比或比较中,理趣的表达才从容自如。
(三)戴上“放大镜”“望远镜”与“透视镜”洞察理趣
理之趣就在于妙不可言,要用心体会,所以,需带上各式“眼镜”――“放大镜”“望远镜”“透视镜”等以察微见著,洞悉事理。
议论时戴上“放大镜”,是指要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分析问题。
例如,《天下无小事》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
西方还有一首民谣: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件非常小的事,但是它的“长期”效应却让一个帝国或存或亡,这便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而“蝴蝶效应”在生活中则表现为:小事之中显责任,细微之处见精神。所以说,天下之事,皆作于细,小事不可小视。
该段运用“放大”之法,生动地阐述了各领域的“蝴蝶效应”问题,也给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龙卷风”。
议论时戴上“透视镜”,是指要能由表及里、追因溯果地分析问题。
例如,熊丙奇的《中国式接孩子,根源在哪里?》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舆论分析,“中国式接孩子”,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父母为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承担接送任务。在笔者看来,“中国式接孩子”,主要在于当前的家庭教育缺乏公民教育意识,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作为监护人,目的在于把孩子培养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由于没有这种意识,因此,不少父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决定孩子的一切;同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心孩子独立意识、责任心的培养。这导致教育缺乏人性,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独立性、自信心、责任心、关爱心,都经不起考验。
该段针对“中国式接孩子”的现象,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不仅指出了公民教育的缺失是主因,而且分析了这种缺失的危害。应该说,这样的“透视”是一针见血的,能令诸多家长汗颜!
议论时戴上“望远镜”,是指要能高屋建瓴、由近及远地分析问题。
例如,“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的获奖者余萌希在《一叶知秋》中有这样一段议论:
马克思看到了工业革命中一家小工厂的兴衰与奋争,可以预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周而复始的劫难与动荡。比尔・盖茨只接触了计算机的原始模型,便料定十年后将是计算机的天下。伊壁鸠鲁不过饶有兴致目睹了一场孩子间的争吵,就悟出了快乐与人生的意义……
该段写先知们善于戴上“望远镜”看问题,当未来的使者降临于眼前时,整个未来的画卷便铺陈于他们的心间。像马克思、比尔・盖茨、伊壁鸠鲁这样的智者,他们的伟大预言往往就诞生于眼前的这片片“秋叶”。
议论时多尝试运用上述方法,或“放大”分析,或“透视”分析,或“望远”分析,则可以避免思想单薄、见解片面之不足,使说理更富有思辨性。
(四)借助“具象”寄寓事理
说理需要事实论据,当然也可以借助“具象”。“具象”是指具体形象的景、物、寓言或故事等。借助“具象”由实而虚地寄寓事理,也就是议论中常用的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请看下面两例:
①那么轻轻一笑,冬天就显得温暖了。
唐朝是这么笑着,宋朝是这么笑着,在丰盛或简单的日子里,你一直这样笑着。伸开是叶子,怯生生地在四周搜集着露水和月光。
苍老了,仍是那么白净和安详,像一位老处女,小心地守护着内心的宁静。
打开一扇门,再打开一扇门,再打开一扇门。当打开许多扇门以后,才看到你那小小的鲜嫩的心。
熬过那么多风霜,筑起那么多城门,全是为了守住这一点点宝贵的纯真。 (李汉荣《蔬菜与瓜果》)
②蛹化蝶的过程,是个辛苦挣扎的过程。如果你帮忙,把茧剪开,让蝶出来,那它瘦弱的身体即便出来也生存不了。你只能让它辛苦挣扎,因为这是大自然让生物获得坚强的方式。如同我们的生活,大家都挣扎得很累,这是社会转型与个人欲望升级带来的必然。有人曾跟我说,成都的幸福指数可比北京高多了。不过让我选,我恐怕还是会选择挣扎的生活。如《墨攻》中的对白:“难道生命不比胜利重要吗?”“没有胜利的生命对我没有意义。” (杨石头《摸着石头过河》)
例①是以白菜守护菜心为喻,寄寓了人要“守住这一点点宝贵的纯真”的道理;例②以“蛹化蝶的过程”作类比,表达了“我恐怕还是会选择挣扎的生活”这一观点。议论时多运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能使表达更深入浅出,使说理更形象生动。
(五)巧妙引用,增强理趣
巧妙地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既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又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张宝童的《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典型语段:
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人类追求的典范。无论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展示的一种舍己为人的高风,还是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现的气度;无论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还是老山战士“苦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襟怀……他们无不印证着海伦・凯勒的那句话:“当一个人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在地上爬。”的确,人的追求应如山之巍峨,天之辽远,海之宽阔。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22
这个假期是漫长的,但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学习是一件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想学,就不怕学不到东西。不管我们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相信,都是有可以学习的空间的,也是有进步的空间的。这个假期,我充分的利用好了每一天,仔细认真的写好了每一次作业,也每天都会阅读,都会写作。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能力,从而让自己得到进步。
假期虽然很长,但是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些规划,所以每天都是很充实的,也让我感到很满足。我喜欢读书,同时我也很享受读书的感觉。每天清晨,我都会站在阳台上朗读一些国外著名的英文课本,虽然有时候一些单词我不太认识,但我会及时的查阅知识,从而也达到了一个积累单词的效果。有时候我会读语文,因为我很喜欢诗歌也很喜欢散文,这些文章读起来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也会让人感到充满了活力和动力。所以这是我每天清晨都会做的事情,也让我感觉每个清晨都是一个最好的开端。
下午的时候我会选择读一些国内的名著,还有一些国外的作品。比如《人间失格》《百年孤独》等等,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我这个年纪读这些书未免太过于早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只要是值得去学习和欣赏的书籍,都是我应该去发展的方向。我也读一些比较有趣的国内作品,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还有曹文轩的《草房子》,这些让我都觉得非常的生动有趣。
其实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让我真正喜欢的不是书籍所给我带来的改变,而是书籍它本身的一种吸引力。它会吸引着我去翻阅它的故事,它也会吸引着我去探索它的世界。这种新颖的快乐的感觉,能够给我莫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每位作者的成功之处。
我是一个喜欢想象的人,所以我喜欢阅读,我也喜欢在阅读之中拓展我的想象力,更是喜欢在阅读中去慢慢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我相信自己慢慢坚持下去,我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眼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希望我能够不负众望,在未来的学习之中仍然保持这样的一份动力和勇敢,努力的发展下去,成长下去。我也会带着自己的原则和目标,更好的往前方走去,不畏将来!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22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单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班级活动的主体,搞好学校工作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学习、兴趣、个性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庭引导组织成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的班集体?如何使班里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下面浅谈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严。
严是班主任带班的保证。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仪容要规范,待人要亲切有礼貌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好自己,作为学生的好榜样,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无言活动中不经不觉中已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带班时严格要求学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当然,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学生,那么怎样严师出高徒呢?对这些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不能带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纠陈永权的男生,成绩历来都不错,近期就发现他有吸烟的现象。面对他这一情况,我就不能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了,如果这种情况在班级蔓延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立即找他谈心,进行思想教育;还动用其他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等来对他进行帮教,使他远离吸烟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变了,将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去,面对他的进步,老师、家长、同学们到感到高兴。
2、勤。
俗语说:勤能补拙。懒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须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为手段,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勤提醒、勤督促、勤开导、勤教育。平时,老师要多观察,善于从平常的一些小事中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爱玩,下课喜欢追逐嬉戏,夏季放学后喜欢到水库游泳,在路上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如不及时提醒,就会很容易发生事故。作为老师就要未雨绸缪,平时要勤说、勤讲、勤提醒。这样,通过勤而细致的工作,务实求真的作风来抓好班风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思想向上。
3、爱。
对学生奉献出真挚深沉的爱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爱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以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可以说明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学,临近高考时出现放弃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造成他的情绪低落,便萌发不参加高考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找谈心,鼓励他战胜暂时的挫折,树立信心,不要辜负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的期望。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一部分困难,让他重获高考的信心。通过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们懂得以爱待人的道理。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之桥时,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22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