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地理课堂;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启发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发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问题。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产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主动性。因而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和“激趣生疑”上下工夫,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带着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在《山地的形成》这一新课导入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全球山脉掠影》,展示一组世界和中国名山的图片,然后设问:“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对于整个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来说,山脉是陆地的骨架。那么我们刚才欣赏的这组山地它们在外部形态上有何不同呢?它们又是在何种力量作用下形成的呢?”这样,笔者利用精美的图片使学生一饱眼福,纷纷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产生了追根问底的探索欲望。从探求的过程来看,学生从教材的图文材料中得出内力作用是山地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作用力,包含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多种类型。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比较轻松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主动深入探究地理问题而敢想、敢说打下情感基础。

二、巧设疑问,激思启发主体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创造性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启发点,要善于提问、激疑,“问则疑,疑则思”。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应在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的联系处、书本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结合处,启发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灵活运用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和需求;教师更应在学生思维承转处、转折处和拓展处,启发学生激活思维、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山地的形成》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置以下问题:①动一动:学生独立完成——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竹片,让竹片受力弯曲,观察凸凹处,这时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②说一说:“褶皱是怎样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褶皱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③比一比:如何判别背斜和向斜?(提示:从岩层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角度)④议一议:结合实景图,分析背斜和向斜在地表分别会发育形成什么地貌?并说明原因。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报。教师注意指导、归纳,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①以上分析讨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弯曲,褶皱隆起形成褶皱山。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那会发生什么现象呢?②动一动:学生独立完成——再拿出刚才实验过的竹片,让竹片承受最大挤压力,观察此时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竹片断裂)③说一说: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阐述断层会形成哪些地貌?④比一比: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在野外考察时,如何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

以上问题的设置主要围绕教材中的启发点展开,将褶皱的成因、背斜和向斜区分、地形倒置时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断块山的成因等教学重难点隐藏在问题中,从学生动手着眼,运用问题难度阶梯式、逻辑递进式、知识拓展式、思维多样式等技巧启发学生,较好地引发学生“说、动、比、议”等显性学习活动,及时暴露隐形的思维过程,方便教师及时地引导与评价,不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刻,突破重点。

三、精选练习,激潜启发主体

启发式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新课改也提出要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精选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那么,教师应在设计典型例题时,让学生先完成巩固性作业,形成稳定的思维态势,再进行变式、联想、类比等应用性、发散性训练活动,应用已获得的认知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再进行综合应用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读地质构造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判断A、B、C、D四地分别属于哪种地质构造?(巩固)②C、D两处分别为什么地貌类型?说明原因。(引申)③泰山的成因与图中哪处一致?(联想)④假如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C地还是D地?为什么?(拓展、综合)

以上练习巩固了学生教材中重点知识的掌握,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和深度思考,激活了学生进行信息重组、迁移知识,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积极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

四、发扬民主,激愉启发主体

第2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一、课时分配

1.引言课或是称作开门课必不可少,安排1课时。老师知识渊博与否,口才如何,这节课就可以见分晓,能不能牢牢抓住学生就看这节课是否精彩,是否感兴趣。

2.第一章《行星地球》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听天书,但是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所以课时上稍作倾斜,第一节安排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5课时,第四节1课时。

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说天天都能用上,但学生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高度的东西学生浑然不知,而且与物理化学联系的比较多,所以,课时上也要适当增加。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1课时。

4.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现在的教材与原来的相比,省略了海水的理化性质和洋流的成因,因此,内容较精练,在课时上也省些,还由于时间的关系,安排课时为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0.5课时。

5.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章节,只要一出门旅行,或是看一些诸如国家地理杂志等,看到一些地貌图片学生就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所以,课时上也可以多些,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

6.由于时间的关系,第五章就只有放在下学期开学后挤时间来上了。因为我们的课时已经很满了。

二、课型选择与安排

1.精讲多练型:(1)地球的运动;(2)气压带和风带;(3)常见天气系统;(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5)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类的课不管是高一的各种考试还是高考,都是重点考试章节,因此,老师把这种课要上成导学案学习型课,课前制作导学案,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做预习,也可以在课上前几分钟给学生做预习,学生通过各种设问的内容,对本节知识先要有个全面的认识,把不会的内容先勾画出来,老师在验收预习内容时要问问学生哪些弄不明白,如果学生觉得从来没有了解过,或是对于一些原理性很强的东西弄不明白,这时老师可以用一些动画的播放,设计一些比较式的图表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上“锋面与天气”时,老师可以制作锋面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配上音乐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上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时,可以模拟大洋中洋流在盛行风吹拂下怎样流动,遇到陆地时怎样沿着岸边往南北流或遇到陆地倒流回去的状况,学生看了后印象深刻,很久都会记住的。又如,讲解板块运动时,就可以模拟两个大陆板块相撞产生的现象并且配点远古时代的音乐那真是绝了。

2.地理实验型。其实上地理课时要设计很多实验课。主要安排在以下章节:(1)地球的圈层结构;(2)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山地的形成;(4)河流地貌的发育。比如,热力环流的形成,教师硬是需要准备一个成功的实验,才会让学生明白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老师可以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一边放一只燃烧的蜡烛,另外,一边放上一个冰袋,蜡烛燃烧后的火焰就会在里面运动,老师可以让几个学生上台看老师的实验,并请他们说出看到的现象。只要有学生能说出空气从蜡烛燃烧的位置往上走而后从有冰袋得到位置下沉,那你的实验就成功了。在上“河流形成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的内容时,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对新原理一目了然,在一张倾斜成40度的厚纸板上,把细沙、粗砂和小石子混在一起后从上面倒下去,粗砂迅速就沉积下来了,而细沙还要冲很远去,最后的形状就是一个扇形,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物质根据粗细能被带走的远近不一样,也就是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泥沙的颗粒大小也不一样。

第3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501

高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其重要内容是地理环境,而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χ识进行有机整合。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知识呈现整体性,统揽全局

地理的知识点非常琐碎,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各部分的联系与知识脉络,形成较为深刻的记忆。因此,想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效果,应当注重思维导图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关注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

比如在对《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内容进行教学时,在课本内容教学完毕后,我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这一章节脉络,强化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使其形成深刻的记忆。首先从整体出发,确定这一章的中心主题是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然后衍生出来的知识是农业的区位和农业地域形成,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大知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例如,“农业的区位”包括的知识点有区位含义、主要区位因素、区位选择的实质和区位因素的变化,其中主要的区位因素又分为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人口、农业技术等)。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会涉及每一处细节,引导学生回顾所有的知识点。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与回顾,将众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把握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层次隶属清晰化,意义构建

思维导图应当做到层次分明、隶属清晰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完成意义构建。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注重层次分明、隶属关系清楚明晰。

比如我在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提供了问题式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启发性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学习与探究。如下图所示,我使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线条来显示概念间不同的层次及关系,使整个思维导图看起来像一棵大树,大树的枝干、分枝、树杈、树叶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主题和知识点,节点分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及层次关系进行地理知识的阅读与学习,快速收集与整理地理信息。

三、绘制过程多维度,碰撞思维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每个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视角,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搜集整理课本中的信息并进一步消化吸收的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完善认知结构。

第4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一、用最新网络热点话题引出教学问题,提升学生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最新网络热点话题引出教学问题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比较关注热播的《芈月传》,剧中有很多关于地域、疆界的内容,如秦国与楚国交战,占领汉中;秦国与魏国交战,占河西之地。教师可以将这些信息融合到地理知识点之中,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认识到我国地理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秦国属于蛮荒之地,而楚国地理环境优越?两个国家的地理特点有什么不同,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样,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掌握相关地域的地势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如气候、纬度等。

二、用知识重难点进行引导

有重点、有目的地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地理学习中,一些学生常常抓不住知识重难点。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问题引导,将课程的重点内容利用问题的形式呈现[1]。如,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课中,“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是重点,也是常见考点。因此,教师可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图”向学生提出大气辐射、地面辐射、热力环流等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学习重点知识。

三、用教学情境进行引导

教学情境可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而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可以产生与同学、教师交流的欲望,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营造互动氛围和问题情境。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常见的情境进行问题设计,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冷锋、暖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状况,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用探索实践进行引导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而教师也从教学过程的“垄断者”转变为教学实践的引导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问题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以完成知识探索。例如,生态保护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可利用“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如何看待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以形成正确的生态观。

五、用合作学习进行引导

合作学习是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在问题引导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问题引导各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向各小组安排合作任务,分别探究并分析内力能量来源、外力能量来源、外力有哪些动力、内力的表现形式、外力的表现形式这5个问题,经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问题探究的效率,还可以形成团结互助的意识。

六、用诗词谚语引出教学问题

很多名言佳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借用诗词谚语引出教学问题能够增加地理教学的诗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地形地貌与气候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在学习地理区域的内容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让学生猜测这些诗句、谚语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地理概况;在学习人们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用“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让学生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地方以及原因。这样能够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拓宽知识面,增进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度,增强他们学习本节内容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用地图引出教学问题

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发现其中的很多奥妙。学生学习经纬度、时差、地形、大气环流、陆地和海洋、气候时都需要借助地?D加深理解。如果没有地图,地理知识便会比较抽象。而有了地图,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观地看到陆地和海洋的划分,可以明白季风洋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具体发生地点,并顺利掌握其成因。学习经纬度和时差时,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国家,甚至是自己所处的大概位置,也可以在地图上找到自己亲朋好友的位置,找出自己所在地白天黑夜、具体时刻与其他地方的差异,然后带着问题与教师一同学习。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八、用角色扮演引出教学问题

第5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为了落实上述事项,提高复习效能,最终决胜高考,根据多年高考复习经验和高考试题特点,总结了决胜高考十法,以供参考,限于篇幅,点到为止,希望有所裨。

一、强调基础性,进行专题梳理法。需要梳理的内容如下:1、地理计算 2、地球运动 3、地理循环 4、地形气候 5、季节判断 6、地理区域 7、区位分析 8、人地关系 9、地理图表10、地理选修。以后高考试题的考察方向是:淡化地球运动,增加区域地理 ,自然地理比重下降,人文地理比重上升。地理区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总论部分,同时要突出中国区域。注重对必修3的案例分析,不能死记答案,要注意原理的运用。(一纲多本)。注重必修1的基本原理在必修3中运用。个人的复习建议: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出发,探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二、注重系统性,提倡列表对比归纳法。例如可以对季风环流、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背斜和向斜的区分、潜水和承压水的比较、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的差异、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比较等。通过归纳对比,泾渭分明,便于掌握。

三、理清层次性,构建知识要点网络法。可以对诸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全球定位系统、大气的热力状况、南亚知识要点网络等知识要点进行构建,理清其中层次与关联,形成自己知识体系。

四、遵循事物规律性,勤于地理分布规律的寻找法。具体如下:1、经纬度的排列规律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季节)4、气候的分布规律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6、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7、大气环流的分布规律8、洋流的分布规律9、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0、产业转移的规律。乐于搜寻,善于发现,学习会乐在其中。

五、强调思维逻辑性,因果关系图示法。针对框架图(因果关系图)的实例,要弄清哪些选项是“因”,哪些选项是“果”;由因及果,由果索因,顺着箭头,逆着箭头,正推反推,多方面尝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环境问题成因框架图(说明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沙尘暴对农业危害框架图、我国东北工业生产部门协作框架图等。

六、讲究方法性,加强基本技能指导法。例如对1、气候的形成因子2、太阳光作图的动感探究3、圆柱投影光照图的基本特征与解题技巧等知识剖析,要注重讲解过程,由浅入深,加强基本技能指导。

七、目标的针对性,运用典型案例导析法。地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地理知识与生产相联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案例、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提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讲求“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中的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

八、提升能力性,衍生图表引路设问法。地理图表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情景再现、数据统计、趋势分析概括等,有极强说服力,应该对区域地理图表有足够的重视,加大学生的见识面,学会用统计法来研究说明问题。

第6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关键词】新课和;主动性;学力;效率;兴趣;创设情境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它顺应时代潮流并赋予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教学,从组织形式、教学程序到尘埃方式等都带刺出全新的式样。高中新课程 注重对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必然促进老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1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兴趣不深的学生往往缺乏参与课堂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常使课堂 陷于沉闷和师生尴尬的局面,最终又回到过去那种教师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做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动脑呢?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愉悦的情绪中教课,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情绪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变苦学为乐学。高中地理新课和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课程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到:“激发探究地理问题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方式,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可见,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因素,而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党性动机的激发,注重教学环境情感因素的激发和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推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一年来,我在调动和学习主动性方面做了努力的尝试,其中,创设情景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 创设情境教学法给地理课堂注入生机

2.1 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都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传统党性方式过分强调接收和掌握,忽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完全看作是教的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纯粹被动打官腔、文书的过程,在一这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因素,而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注重教学环境情感因素的激发和创造,从而把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反映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恶有恶报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习。创设情境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一堂成功的课,就在于能使学生由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和对问题的探究,创设情境教学法在调动学习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贯穿全课,也可以用于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以用在课在中间,活跃课堂气氛也要以用在课的结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2.2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寓学于乐传统教学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的观点,认为知识一旦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成为概括性的知识,学生对这些概括性知识的学习可以自然迁移到各种真实情景中,然而,情境总是千变万化的,抽象的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课堂获得的知识的真实问题。传统的“去情境”学习,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很吃力,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心灵世界的丰富。创设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对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学到真情实感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学到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衰乱,情境的创设往往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学生感觉知识从现实生活中来,又能回归生活,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寓学于乐,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3 创设情境能启发思维,引导探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昌一种思维活动,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探究情境,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新齐发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往往不知从何探究或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为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2.4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案例.下面以中国图片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内力作用及地表形态》一课为例,谈谈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2.5 设疑激趣,创设探究情境.《地壳和变化》这一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导入新课时,如果单刀直入地照本宣科,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兴趣去听课和学习。于是,我采用创设扎扎实实假球产,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1)出示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峡谷等地形图片(2)播放《阿尔卑斯山的海相化石》视频(3)出示阅读材料: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已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坝,相当于月地距离的3倍。可是奇怪的是渤海的面积却一直没有减小。根据以上探究情境,提出问题:(1)、地表为什么有千姿百态的地貌?(2)、为什么黄河巨大的输沙量没有把渤海填平呢?(3)、为什么阿尔卑斯山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浩荡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样不单引出课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而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使其从一开始就进入到探究状态。

在学习析构造学说时,先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再《播放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教学视频,根据教学情境,提出问题:(1)全球岩石圈分成多少个板块?(2)板块碰撞地区和板块张裂地区分别形成什么地形?(3)推断喜马拉雅山、大西洋和红海的成因以及它们将来的命运。这种方法比起让学生单独阅读课本或教师单纯的讲授,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没有问题就没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教师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探究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激发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2.6 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演示、操作、实验等方法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主动学习。“运动”是贯穿《地壳运动和变化》的主线,教学过程也应极力揭示“动”的特征。在讲解地壳运动时,我采用FLASH动画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地壳为什么动和怎样动的前因后果。在讲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时,通过播放岩浆活动和流水、风力侵蚀地表的视频,把学生带到地质作用的真实情境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在讲解断层、褶皱、背斜、向斜的形成时,以“动”为中心,运用电脑动态模拟图、电脑彩色景观图等教学媒体,生动直观地把地壳运动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用书本模拟褶皱的形成,使学生投入到地壳运动的情境中,从而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思维。

2.7 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实际环境, 把生活世界问题引入课堂,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纳。这样不但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褶皱和断层,我在课前实现让学生分组收集褶皱和断层山的图片,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些雄伟壮丽的山脉让学生不禁对大自然的力量赞叹不已。在学生情绪高涨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动:假如你是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如何区别褶皱山和断层山?这一情境使学生由原来的震撼到兴奋,然后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这不但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真正使学生身临其境,寓学于乐。此外,在这节课结束时,我设计了新闻热点探究,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分析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的原因,再次把课堂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以致用,并在教学情境中提高探究能力。

本节可是我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它的成功在于,创设情境学法贯穿全课,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探究,并在探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创设一个较理想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构思。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3.1 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往往不感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缺乏探究的信心和动力。因此,教师在创设探究情境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再创造,获得新的知识。

3.2 教学情境必须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终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室创设教学情境令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确实主动参与探究,但一节课上完后,学生头脑空空,对知识理解不深刻或完全没掌握。原因在于,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探究的问题没有针对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毫无意义。

3.3 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创设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创设的情境要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思考,陶治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

3.4 教师要引导学生入境.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往往在问题情境中不知如何深究,或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向往会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理念,适合地理新课标的课堂教学,它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体现了新课标教学方法所提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对提高中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创设情境教学法给地理新课程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第7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

学校教育的是对象是学生,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做好教育工作最起码的要求。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几年,发现绝大多数教师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对立起来,采取“一刀切”的形式,用一种教学模式去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达到同一种教学目标。这种忽视学生个性的统一化教学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价值的尊重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弱势智能,从而为每一个学生取得最终成功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试图从实际出发,探讨发展以学生个性为特征的弹性教学这一课堂教学基本形式,寻求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弹性教学概念的界定

弹性教学是指灵活性、柔性和机动性的统一,倡导个性化的教育。弹性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以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涵盖了教学的各个方面,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一次整体性变革。其内涵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弹性教学的目的是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水平。第二,弹性教学的过程是开放性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学生的学情来驾驭整个课堂。第三,弹性教学的学习评价是即时性和诊断性的。教师不把评价视为终结性、结果性的检测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第四,弹性教学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并提供与每一个学生相适应的有效学习机会。总之,弹性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安排有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以及相应的评价制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个体成功的过程。

三、弹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弹性教学提供了最早的依据。中国自古以来卓有成效的教育,大多是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却说:“闻斯行之。”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进之;子路则勇于进取,故退之。”一进一退,一伸一缩,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是弹性。其次,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弹性教学提供了最有力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8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语言文字、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肢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不同的人可能擅长特定的智力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性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这样才可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出具有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发挥其所长。再次,建构主义的出现,为弹性教学提供了现实。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因此,知识的建构往往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完成。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个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弹性教学把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认知与情感的互动,然后学生借助上述信息,实现自我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地理课弹性教学的实践

弹性教学的培养目标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弹性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爱好,尊重个性,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我主要从两方面来阐述如何实施弹性教学。

(一)实施弹性教学的基本思路

在实施弹性教学前,教师需对班级学生进行逐一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爱好、学习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初步将学生分层。分层的方法有许多种,将学生分为A类(优等生)、B类(中等生)、C类(后进生)是较常用的方法。然后,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将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设计,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施分解,设计出不同的问题、练习和评价标准。A类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15%—30%,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比较稳定。A类学生一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有较强的自制力,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比较优秀,往往容易“吃不饱”。另一类是由于他们成绩优秀,平时多是听到赞誉之词,看到羡慕之光,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如不加以引导会滋生种种不利于其成长的心理障碍和错误行为。对于第一类优等生,可采用目标鼓励法对其进行教育。高尔基曾说:“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这类优等生,要用较高的目标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因为一个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面前所展示的目标。由于优等生具备一般学生所不及的能力,所以,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应适当高些。对于第二类优等生,采用巧设障碍法可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孟子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对优等生,如果硬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不现实的,但为其成功之路设置一定的障碍则是必要的。比如,提高要求,对某项作业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一般学生标准较低,对他们则标准较高,令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时还可以有意把一些难做的事情交给他们,实施一定的压力,或者进行某种程度的“刁难”,逼其开拓思维,另辟蹊径。B类学生,在班级中占多数,对于他们一般采用常规性的教育方法。C类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10%—15%,他们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主要表现为学习功课不好或学习习惯不良。究其原因,除了很少一部分由于智力因素外,绝大多数是安于现状、不愿改正、不思上进所致。这类学生虽然在班级中占少数,但如何转化他们,使他们完成学业目标,并在其优势项目上得到发展也是我们实施弹性教学需重点研究的对象。对于C类学生,在教学中要尤为注意。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A类学生,要给予自学机会;对于B类学生,自学加教师适当点拨;对于C类学生,则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或由A类学生帮助其主动学习,让他们有较多练习巩固的机会。讲授新课时,通过分层次提问和练习、小组学习,进行训练和巩固,让A类学生“吃得饱”,B类学生“跳一跳,摘得到”,C类学生在低起点、小坡度的精心组织下,也能消化得了。C类学生提升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阐述两种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种是小组讨论法。分组教学是弹性教学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是适应个体差异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它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学生分组时,可按不同要求编排小组,有时可异质分组,相互取长补短。在讨论过程中,让后进生学习优等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有时也可同质分组,特别是在竞赛性学习活动时,让后进生有获胜的机会。另一种是角色互换法。当后进生有了一定进步和对某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时,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特别在互改作业中,他们为能给学习伙伴提出问题而高兴,从而建立学习信心,增强自我评价能力,使某些困难消除在自然的状态中。

(二)实施弹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教学目标设计有弹性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是系统的、复杂的,教学目标自然就应该是分层次的。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也就是六级学习水平,我们把教学对应的能力培养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培养基本能力。它包括对基本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基本概念的形成。第二层次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它包括对地理现象及现象成因的分析、说明、综合、比较、评价等。第三层次是地理思维的扩展。它主要是指创设新情境,给予信息,让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思维辨证、分析论证。例如“人口迁移”,将教学目标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要求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第二层次让学生学会分析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第三层次让学生运用人口迁移理论具体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并分析对我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一定的信度。2.课堂提问设计有弹性课堂“提问—回答”在教师和学生中互动交流的频率最高,学生成功地回答了问题,得到教师表扬,那份喜悦就是强大的内驱力,也是兴趣不断高涨的助燃剂。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该有点弹性,因人施问。例如,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我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活动是“选美中国”。我提供了6幅中国和世界的地貌景观图,让学生选择认为最美的图片。第二个问题是“美在何处”,要求学生回答选择该图片的理由。第三个问题是“美从何来”,解释各种地貌景观的类型和成因。第四个问题是“美的实质”。对于该问题的回答,不同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回答,每位学生均可得到成功的机会。3.作业练习和测试设计有弹性作业练习分课内和课外两种。作业的要求要分层次,这种不同层次的要求,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将练习分为“基础巩固”和“自我挑战”。“基础巩固“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学习,重在巩固基础知识,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自我挑战题”面向A类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和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进行练习;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后,对C类学生做到优先面批是提高其学习业绩的有效方法。面对C类学生,对他们的作业优先批改,发现他们的作业有错误,先不打叉号,而是面对面地点拨思路,学生一次次地自行更正,直到做对了以后再打对号。这样,能使他们对作业产生一种“我也行”“我也能做对”的情感体验,进而乐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成功。测试在内容的设计上有弹性。一种类型是将符合大纲要求的基本题计100分,略高于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的附加题,每次穿插2—4题,计加分20分。另一种类型是分为A级和B级两级试卷,两套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差别,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做。测试在测试方法上有弹性。一种是无不及格考查。对于C类学生,初次测试不及格的,教师要给予机会,让他们重复测试,直到及格为止;另一种是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参加多次测试,选取最好成绩。4.学习评价设计有弹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评价。因此,给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看到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期望,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评价可以是语言、分数、等级三结合。语言的评价要富有情感色彩,作出评价要及时,以讲优点、激励性话语为主。等级评估一般运用到终结评价上,就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整体性评价。这里重点讲分数评价。分数评价要因人而异,如在期末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可以分三类来进行。对于C类学生,以平时成绩为主要依据,只要次次按时交作业,就以此为60分起评,全对的作业给予加分,对有错误但能及时纠正的也给以加分。对于B类学生,以平时三分之一作业满分为60分起评,全对的再加分,做对选做题的也加分。对于A类学生,以平时三分之二作业满分为60分起评,全对的再加分,做对选做题的也加分。

五、高中地理课程实施弹性教学的成效

通过弹性教学的实践,显示出以下几点效果:第一,由于实施弹性教学,学生的成就动机被激发,学习地理课的兴趣增加,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特别是一些地理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一旦有了成就感后,学习的兴趣大增。第二,由于实施弹性教学,学生课外学习的自觉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做综合性、灵活性的选做题,从而使学生在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同时,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三,由于实施弹性教学受到学生的支持,使学困生“吃得了”,学优生“吃得饱”,特别是使学习有困难学生既增强了信心,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卑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六、高中地理课实施弹性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