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星期二英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婴儿 营养性贫血 干预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7年在我院儿保门诊参加健康体检的足月出生的婴儿共1 002人,男540人,女462人。均为第一胎、第一产、单胎。顺产与剖宫产之比为3:1.2。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的铁元素含量无统计意义[1]。产时、产后均无窒息,新生儿期无疾患。根据儿童保健要求,实行3:2:1健康体检。分别在6、12个月按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筛查营养性贫血,同时询问婴儿喂养的方式、辅食的添加、乳母的情况,以及婴儿患病情况。
血红蛋白的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诊断标准[2]:6个月~6岁的儿童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为低色素,MCHC<31%、MCV<8f、MCH<26pg、RDW增高。贫血程度:HB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排除慢性病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疾病所致的小细胞性贫血。
结 果
共筛查出贫血137例,其中男85例,女52例。轻度贫血117例(85.42%),中度贫血20例(14.58%),无重度贫血。贫血患病率为13.67%,与相关报道接近。本资料显示,参加正常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中6个月年龄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明显较12个月年龄组婴儿高。随着月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喂养情况:1 002名婴儿中有881名实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达87%。但其中也约有16.8%的婴儿在4~5个月被断离母乳,多与母亲产假结束后不能按时哺乳或者婴儿患慢性腹泻等有关,其中以母亲外出打工而被迫断奶的较多。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121例,占13%,主食以牛奶为主。在所有婴儿中4~6个月添加辅食的为30%。6个月以上能食鸡蛋、鱼类等辅食的为82%。但母乳喂养的婴儿在8~10个月后不愿吃辅食的或吃辅食较少的占12%。见表1。
患病情况:6个月的婴儿中在1~5个月时患呼吸系统感染的有287人,患小儿腹泻的有243人。12个月的贫血婴儿在1~11个月期内平均患呼吸道感染3次,患小儿腹泻2.5次,患有贫血的婴儿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高于未患贫血的。同时,在贫血的患儿中有69例患佝偻病。
乳母的情况:881名母乳喂养儿的母亲产后42天查出贫血的有214名,而在检出婴儿贫血时再次对其母亲予以检测血红蛋白,有43名婴儿母亲仍然患轻度贫血。
讨 论
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母乳喂养的婴儿选择在5~6个月添加辅食的较少,在6~8个月添加辅食的较多,占65%;数量上,例如鸡蛋黄的添加不是由少渐多、循序渐进,而是婴儿愿吃多少就喂多少。肉类、肝类、动物血的辅食添加率则更少;质量上,添加的多为牛奶、米粉,在体检中发现半数家长不会单独给婴幼儿制作肉沫、果汁、菜泥等辅食。甚至于小部分12个月的婴幼儿断母乳后早晚和家人进食同一食物。仅是午餐时给予一些粗糙的鱼、肉类食物,豆制品辅食添加则更少。
家长错误的认识也是导致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表现在:①对贫血的认识不足,在体检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贫血婴儿体重均在平均值以上。这使得许多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错误的认为:她的小儿“白白胖胖”,营养足够,没有必要添加辅食;或者在数次添加辅食失败后,未再及时进行辅食添加,认为顺其自然,即使患贫血到断奶后再添加辅食不迟。②对代乳品过分信赖,虽然,本地区的母乳喂养率较高,但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仍普遍存在。在大部分人工喂养儿中,由祖辈父母来抚养,他们的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营养知识缺乏。添加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辅食则明显不足或不佳。甚至于部分家长给婴儿添加的还是乳饮料、薯片等膨化食品,满足于给小儿吃饱就行。“牛奶贫血症”引起贫血不可忽视的因素。早期干预是预防贫血的关键:但是自婴儿出生后,产妇对营养需求则有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有:①在产妇满月后,全家的关注点转移到婴儿身上,对乳母的营养不再重视;②乳母对自身营养缺乏危害性认识不足;③乳母节食急于恢复孕前体型。正常情况下,孕妇无贫血时,胎儿在孕后期3个月内从母体得到的铁可供婴儿6个月造血用,但当乳母缺铁时,可使婴儿铁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在本资料中,有214名乳母产后贫血,说明乳汁中铁元素含量不足,这也是造成婴儿贫血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体检中也发现,平时易患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偏高。这可能与小儿患病时食欲不佳,肠道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好,导致铁的吸收减少所致。可根据全国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组的建议:足月儿于4个月左右、早产儿于生后2个月左右给予添加铁剂,铁元素以1mg/kg,日总量不超过15~18mg计算,补充至周岁末,在早期干预、防治婴儿贫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早期教育;心理行为发育;影响;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2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下一代的培育就不能放松,甚至应该从婴幼儿抓起。婴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婴幼儿的成长的关注是我们每一位儿童保健工作者的责任,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使婴幼儿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早期潜能开发,对于婴幼儿来说,在发育关键时期受到的影响会对人生的发展奠定下基础,婴幼儿时期也是成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1]。但是婴幼儿时期因为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也会被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使得自身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将婴幼儿接收的不利影响清除,得到及时的干预与纠正。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本文将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儿童保健科的进行保健的婴幼儿300例,将这些婴幼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双亲的文化程度、成长环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
1.2 研究方法 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婴幼儿都进行常规的儿童保健,实验组在进行常规保健的基础上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的宣教,同时参加一年早教课程训练。在1年后对两组婴幼儿分别进行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的测量,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轶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两组间比较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以P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比较 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对于婴幼儿的心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家长必须重视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婴幼儿时期的智力发育速度是最快的,在婴幼儿时期如果能够对婴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婴幼儿时期的教导也能够为婴幼儿的良好习惯和性格奠定基础。通常来说,早期教育开始的时间从一出生,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婴幼儿进行教育的着重点不一样。周岁之后的婴幼儿要进行动作连贯性训练和感官功能的感知动作思维的训练和个性上的培养[3]、语言上的培养、玩伴方面的培养等,父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对于孩子智力、身体素质、精神、人格的多方面发展都有好处,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对于父母与养育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进行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整个人生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大脑的发育与外界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参考婴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性的制订了一些潜能开发的课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刺激,对于婴幼儿的潜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挖掘。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受到的不仅仅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有数据表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早期发育指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并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与此同时,对于婴幼儿进行一些亲子互动型的益智游戏,对于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家长能够进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很多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于心理行为发育的意义非同一般,使得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未来发展需要人才,这就需要教育的力量,而我国的新希望就是这些婴幼儿,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从婴幼儿抓起,那么对于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心理行为发育的积极影响就不容忽视,对于我国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和人格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于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于我国婴幼儿的自身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智超.儿童保健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509-509.
一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前状况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在各器官中发育最迟,而且很多严重的先心病患儿术前已经有脑组织的损害。Mahle 等对先心病患儿术前头部MRI研究资料显示,25%的先心病患儿已经存在脑皮质及基底节病变。在一些左心发育不全、主动脉弓离断及主肺动脉瘘的患儿,由于脑部的低灌注及脑氧饱和度的降低,术前均有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更易受到围术期应激反应后导致的进一步打击。呼吸系统方面,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加之体外循环(CPB)与应激反应均可影响肺表面物质的活性,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CPB后易出现气体交换异常、呼吸阻力改变,包括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增大、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下降而肺血管阻力升高等。对儿童和新生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可见功能余气量、吸气容量减少、气道流速减慢。新生儿血液中胎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高于成人血红蛋白, 氧不易释出,组织可利用氧不足,易发生高乳酸血症。同时产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II、VII、X的肝酶系统不成熟,易有凝血机制障碍。
此外,新生儿心肌细胞缺乏横管系统,肌浆网发育不成熟,细胞内钙贮存少,而且肌纤维与钙贮释放部位之间有较大间隙,因而心肌收缩性能差,心搏量增加的能力受限,心排血量依赖于心率和回心血量。由于心肌顺应性差,加之两心室室壁厚度相等,两心室之间相互影响大,因而单个心室衰竭可迅速发展为双心室衰竭。先心病术前的应激状态如缺氧、缺血、压力超负荷和容量超负荷,都会影响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缺氧可发生于各种先心病,如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法乐氏四联症。缺氧的程度取决于肺血流的多少和动静脉血的混合程度。随着缺氧增加,ATP水平下降,产生酸中毒,导致心收缩力下降和心功能恶化。无氧代谢的增加,减少了糖原的水平,使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差。慢性缺氧者的心肌葡萄糖水平、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和氧耗虽同于非紫绀患者,但糖原和甘油三酯水平较低,影响对缺氧的耐受力。异常的冠状动脉连接和体肺侧支的存在降低了循环的舒张压,减少了冠脉血流。左冠状动脉起于肺动脉者,主要依赖右冠状动脉侧支维持左冠脉供血区的供血,会影响心肌供血。新生儿期因肺血管阻力的降低、肺血流的增加,更难以维持冠脉灌注。心脏压力负荷的增加见于先心病中心室血流出梗阻者,如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缩窄、法乐氏四联症,未成熟心肌因心肌收缩力增加有限,难以克服这种梗阻引起的后负荷的增加,加上肌节和肌纤维的缺乏,只能通过心肌细胞的肥大来代偿,有些先心病患者在胎内已有心肌肥厚。已证实其ATP有更多的消耗和氧利用的不足,增加了心肌对缺血的敏感性。
因此,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各系统的特点使其更易受到各种因素导致的应激反应的影响。
二.麻醉深度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
对于小儿麻醉深度的监测一直是多数学者的关注热点,虽然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小儿麻醉深度的评判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IS值也相应地降低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对于BIS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Laussen等的研究发现,在CPB复温阶段,BIS 值呈上升趋势,而在低温脑部低灌注状态下,BIS值随之下降。Kussman等研究19例婴幼儿心脏手术中麻醉深度与芬太尼剂量及应激反应的关系,他们将患儿分为3组,分别为大剂量芬太尼分次给予,大剂量芬太尼持续输注和芬太尼-咪达唑仑输注组,于麻醉诱导后、开胸15 min后、CPB降温后15 min及缝皮时,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的松、ACTH、血糖及血乳酸值,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芬太尼的浓度。结果证实,各组平均BIS值分别为45.3 (12.3), 40.4 (14.5), 24.4 (12.4) 和 47.9 (13.9),各组仅于麻醉诱导后15 min ,BIS分值与血压具有相关性(平均 r = 0.56),BIS与心率、激素水平、血浆芬太尼的浓度、血糖及血乳酸值均无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代谢产物、激素水平及芬太尼浓度与麻醉深度无相关性,BIS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BIS 在CPB前后的变化幅度较大,并且与芬太尼的浓度和温度均无相关关系。
三.麻醉性镇痛药与患儿应激反应
有学者对40例4岁以下患儿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婴幼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应激反应进行了对比观察,麻醉诱导采用异氟醚吸入,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0、25、50、100、150ugkg-1,所有患儿术中不输糖。于麻醉诱导时、手术前、开胸后5min、转机前后采血测定血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显示,10ug组血糖、可的松和去甲肾上腺素在CPB前后均升高,而且血压和心率均增加,而其它剂量组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还证实,25-50 ugkg-1为此类手术的最佳剂量,而100-150 ugkg-1有引起血流动力学不温度的趋势。Montgomery VL等人发现,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儿体外循环前CTnI正常,而体外循环后4h明显升高,而且CTnI的升高与麻醉中应用芬太尼的剂量相关。
对于芬太尼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与炎症因子的关系,Wang等将33例施行心脏手术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C组(5 ugkg-1h -1),F1组(20 ugkg-1h -1),F2组(50 ug kg-1h -1),术中间断吸入异氟醚,使MAC达到0.6,结果C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糖在主动脉开放后及关胸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同时显著高于F1和F2组;血气值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在转机后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C组增高的程度更显著,而且F1和F2组在关胸后有下降的趋势,三组患儿在CPB后肺顺应性均下降,但F1和F2组肺顺应性逐渐升高,F2组与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方面的检查证实,C组可见肺泡实变,而且支气管腔和肺泡腔均有大量PMN细胞和炎性渗出,而F2组仅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清晰。
对于雷米芬太尼不同输注速率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Weale等对49例5岁以下患儿心脏手术进行研究,雷米芬太尼的速度分别为0.25, 1.0, 2.5, or 5.0 mgkg-1min-1,诱导采用七氟醚加潘库溴胺0.1 mg kg-1,于麻醉诱导时、手术前、开胸后5min、转机前即刻采血,测定血糖、可的松、和神经肽Y(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存在于交感神经末梢,因半衰期较长便于测定,它可导致血管收缩,为交感神经兴奋的标志),记录心率和血压。所有患儿术中均不给予糖。结果开胸后5min血糖在1组显著升高,其它组无明显升高,而且随着雷米分太尼剂量的增加,术中血浆可的松的浓度降低(P
论文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ERP 应用 信息化
论文摘要: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ERP系统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其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ERP应用存在的对ERP认识不到位、资金和人才缺乏、软件产品单一等问题,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其应用ERP的具体发展对策。
一、ERP应用的现状
我国对ERP的应用已走过了二三十年的艰难历程,自引进第一套ERP软件以来,投入了百亿元的资金,经历了启动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阶段。时至今日,无论从企业发展对ERP的迫切需求,还是人们对ERP认识的逐步深入,都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虽然许多大中型企业的ERP都已进入深度应用阶段,但从应用水平提升和效果看,仍存在诸多难题和障碍。据有关ERP的调查资料显示,ERP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普及率约为70%以上,而中小企业型仅达4.8%。由此,ERP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率很低,市场发展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中小型企业应用ERP存在的问题
1、对ERP的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
很多中小型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对ERP没有明确的认识,仅认为ERP是一套万能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只需软件供应商提供安装后便可使用,这种错误的认识将直接导致企业高层领导不能认真地分析企业的现状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不能设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不能准确估计ERP项目的预期效果。另外,由于ERP应用的短期效应不明显,加上中小型企业对ERP的认识和经验都不足,在短期内很难看到ERP的作用和效果,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企业应用ERP的进程。
2、缺乏一定的资金和人才
ERP项目的实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投入,这对于运作资金相对缺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企业对信息化缺乏经验,很难确定需要多少资金来投资企业信息化是合理的,因此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ERP投资,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及头痛医头等不愿合理投资的现象;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ERP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操作。然而在中小型企业中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太少,这是制约ERP发展的又一个因素。
3、中小型企业的软件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我国企业数目众多,量大面广。迄今为止,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1000万家,信息化需求千差万别,掌握其全面资料难度相当之大,大多数IT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准确获取中小型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出现了中小型企业ERP软件产品过于单一的现象,在市场上较难找到适合中小型企业的ERP软件产品和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4、对ERP的教育培训力度、方法不够健全
ERP软件系统的使用者涉及企业各部门,这些人员知识层次不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原先对ERP系统知识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企业通常会交由ERP软件商或专业的公司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ERP系统的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计划性差、时间短,并且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得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导致ERP项目操作人员的变动频繁,对ERP系统的实施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发展中小型企业ERP的对策
1、全面、正确认识企业的ERP
企业实施ERP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涉及到企业各部门、人员、金钱、时间和技术等诸多方面,它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场变革。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ERP系统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复杂问题,企业高层领导必须正确认识ERP的本质并妥当处理这些问题,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2、重视人力资源素质,加强培训企业决策者和执行者应具备的ERP知识的掌握力度
企业决策者要全面认识和掌握ERP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传统和现代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时就需要决策者通过改革使企业适应ERP系统,寻求企业健康发展之路。企业基层员工的素质也不可忽视,他们是ERP系统的执行者,直接关系到ERP系统的成功运行。因此,企业在应用ERP之前和过程中应不断地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项目风险知识以及对ERP作用的全面认识。
3、加大对中小型企业实施ERP的政策支持力度,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促进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ERP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中小型企业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和大型IT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训等措施,为中小型企业应用ERP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加快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进程。
4、完善制度建设,保障ERP系统高效应用
企业应针对ERP系统的业务流程、应用模块和部门,制定具体化、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制定适应ERP系统的岗位职责、业务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同时,严格考核和奖惩兑现,对企业的人、财、物及产、供、销等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力,通过制度化建设来保证系统的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红艳,王汉斌,陈刚.ERP的成功要素——流程再造[J].机械管理开发,2008(3)
关 键 词:幼儿体育;情境启动;体育游戏;合作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3.7;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95-04
幼儿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前司长杨贵仁表示,根据一项对0~6岁幼儿身体状况的调查,与10年前相比,我国幼儿同龄人的身高长高了,其体重也增加了,而且幼儿的心理成熟年龄也在提前,但在幼儿教育价值方面,许多家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早教就是智力开发,只注重幼儿知识积累,而忽略幼儿全面素质发展,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拼抢胜过分享”的观念也在左右着现代人[1]。幼儿的教育,尤其是幼儿的体育教育过程,可以在团队环境中发挥巨大的凝聚力作用,对于培养孩子的品格,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所具备的科学方法使其具有更有力的条件去培养幼儿合作行为[2]。
国内外在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中,极少有涉及到应用体育游戏来提高幼儿合作行为方面的研究。幼儿体育游戏,尤其是要求多人协作的团体类游戏,可以将幼儿集中在一起进行身体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在完成任务时,体会到团体存在的意义。因此,体育游戏具有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优势。本研究中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故事情境启动下,完成体育游戏中的角色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根据心理学百科全书中“人的发展及其理论”的意见,人的幼儿期为3~6岁[3]。但以往研究指出,幼儿的合作行为到4岁才开始真正出现[4],因此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来自于大连市HYL幼儿园的4~6岁幼儿。在实际教学中,被试者所在幼儿园是按照中班、大班、学前班进行班级划分的,考虑到教学分班的实际情况,仍以原有班级为组合进行班内分组,即将大班(对应4~5岁幼儿)、学前班(对应5~6岁幼儿)分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小班幼儿因不符合年龄要求,予以剔除。参与实验被试者共77人,剔除无效被试者8人,最后剩余有效被试者69人。
1.2 实验步骤
1)分组与教学。
(1)分组。
为了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性别比例均衡,以性别为参照,进行分层随机分配:大班37人,其中实验组19人(男10人、女9人),对照组18人(男10人,女8人);学前班32人,其中实验组17人(男9人、女8人),对照组15人(男8人、女7人),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教学。
对照组的体育教学根据幼儿园原有的教学安排,给幼儿安排与实验组同等负荷强度的身体活动或者游戏,即按照原有的课程设计,进行活动。实验组幼儿在实验中,利用故事情境启动下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每一次的教学过程都分为两步:第1步教师讲故事(5 min),将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中;第2步课堂游戏活动,将设计的游戏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联系,幼儿进入故事角色中。
第1步教师讲启动情境的故事《大家一起来》①:
今天天气真好啊!口袋熊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望着天空中漂浮的云彩,心想,这些云可真可爱呀!
哇,这朵云彩好像个大蘑菇,那朵呢,好像一艘大帆船。嘿!还有一朵活像口袋熊,还有那朵……那朵云活脱脱的就像一个大大枕头哦。
“我要捉好多云。”口袋熊突然间有了一个好主意,他高兴地跑回家里,找出了他用来捉蝴蝶的网子。
口袋熊拿着网子,使劲地伸直胳膊,想捉住那些云,可是网子太低了,够不着云呀。
口袋熊踩在了椅子上,唉,还是不够高。
口袋熊跑到了高高的房顶上,心想“嘿嘿,这回应该能够到了吧。”嗯?还是不行。
长颈鹿看见房顶上的口袋熊,觉得很奇怪,“你在房顶上做什么?”
“我要捉住云……”口袋熊悄悄地对长颈鹿说。
“我来帮你。”长颈鹿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可是,连他也不够高呢!
两只大雁从这里经过,“你们在做什么?”
“我要捉住云,我想用她们做……”口袋熊悄悄地对大雁说。
“我们来帮你!”两只大雁拉着口袋熊飞了起来,飞上了天空,飞到了云的旁边。
口袋熊把网子举得高高的,可是,这些云好顽皮,网子还没碰到她们,她们就躲开了。
大雁们赶紧扇起大翅膀,把云往口袋熊的身边赶。可是,这些云好机灵,她们“哧溜”一下,从大雁的翅膀下钻了出去。
口袋熊和大雁们累的满头大汗,却连一朵云也没捉住。
听说口袋熊要捉云,许多小动物都来了。小猴子说:“我想到个好办法,去找小蜜蜂……”
小兔子跑的最快,她一溜烟儿地跑去找小蜜蜂。小蜜蜂给了她一大罐蜂蜜,对他说:“我们大家都喜欢吃蜂蜜,云儿一定也能喜欢。”
没错!黏糊糊的蜂蜜一下子就粘住了一朵云。口袋熊高高兴兴地把这朵云装进他的大口袋里,他心想,“我还要捉更多更多的云呢”。
终于,口袋熊的大口袋变得鼓鼓的,再也装不下云了。他向大伙眨眨眼睛,“谢谢你们啦!”
转眼冬天就到了,天气好冷啊,北风呼呼地叫着。这一天,口袋熊请所有的小动物到他家里来做客。瞧,口袋熊家里多热闹呀!
口袋熊微笑着从他的大口袋里掏出一个又一个蓬松的大枕头,这些枕头上面还有好香好香的太阳味道呢。
原来,这些枕头全是用云做的,森林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份。难怪口袋熊要摘这么多的云。
天黑了,动物们抱着口袋熊做的大枕头甜甜地睡着了。“呼——呼——呼”,他们睡得好香啊!梦里,他们看到了蓝天、白云,还有温暖的太阳。这个冬天,动物们再也不觉得寒冷了。
第2步课堂游戏活动:教师将海洋球散落在教室或操场的各个地方,孩子们开始寻找,寻找过程中,要穿越小河(青蛙跳)、走过独木桥(用大积木搭成的小桥)、翻阅山坡(海绵垫子做成的山),孩子找到“棉花”后,装在空袋里,做成垫子。大家的分工不同,有寻找“棉花”的,有撑着口袋做垫子的。再准备小玩偶若干(充当熊妈妈的孩子),玩偶也散落在各个角落,教师引导幼儿帮熊妈妈找孩子,然后帮助孩子做垫子。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分工合作,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
2)实验时间。
预备实验两周,2013年8月1日—8月15日;正式实验8周,2013年8月16日—2013年10月17日,根据要发展的合作行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3)合作行为的情境测试。
实验施测过程分前测后测。实测过程为:5人一组,进行合作游戏,比如,玩积木搭高楼的游戏,老师提示,看哪一组小朋友搭得高。(分为4种情况进行记录,第1种,主动合作;第2种,提示下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合作完成啊!”第3种,要求下合作,“XXX,你要和他一起做呀!”第4种,无合作。分别赋予4、3、2、1分。4分最具合作行为,1分为无合作行为。
2 结果与讨论
2.1 幼儿合作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大班、学前班实验组和对照幼儿的合作行为在实验前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见表1、表3),说明实验前,两组幼儿的合作行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实验后大班两组幼儿合作行为差异呈现显著性 (P
结果说明,通过《大家一起来》——让孩子学会合作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P
2.2 讨论
已有学者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研究中,也曾经提到关于游戏促进的方法,比如帕顿(Parten)在他的儿童游戏发展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他并未对合作行为本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没能揭示幼儿合作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机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环境是培养“民主”最好的场所[6]。从研究的理论背景看,社会角色游戏是幼儿角色游戏发展的高级水平,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意识;同时,社会角色游戏不仅能反映幼儿的合作行为发展水平,而且经常开展社会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合作技能的提高和合作行为的发展。帕顿的研究还发现,幼儿在集体游戏中,能够为同一个目标而协同合作,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明显的集体意向,并能够选出领导者,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活动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活动,出现了自觉的合作。研究中还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出现的重要转折点在4岁左右[7]。因此,从理论基础上看,也能寻找到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一些原理。
本研究结合幼儿身心特点所设计的体育游戏,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活动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和独特的组织形式,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活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方式,并且深得孩子们喜爱,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小伙伴不断进行交流,幼儿又要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交换意见过程中,逐步理解他人的想法,还要对这些想法做出回应。幼儿和伙伴在体育游戏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为幼儿的社会化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以体育游戏的内容为媒介而串联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角色关系),使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8]。与此同时,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游戏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儿童的游戏就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实践社会角色,学习遵守社会规范,从中不断理解和发展自己在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生活本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境启动的体育游戏,是群体性游戏活动,游戏中,幼儿可以逐渐树立起集体意识和观念,逐步发展自我意识,开始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想[9]。体育游戏还能够“寓教于乐,在愉快活动中求发展,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10]。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常常伴随着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容易出现在成功完成任务之后[11]。尤其是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其情境可以发挥想象,自由设计,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又有安全感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排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为促进幼儿健全心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情境启动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了加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加强。
注释:
① 该故事选自江西高校出版社社编图书《幼儿情感启蒙》系列丛书,隶属东方沃野系列。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等. 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J]. 体育学刊,2010,17(10):56-58.
[2] 郑睦凡,赵俊华. 权力如何影响道德判断行为:情境卷入的效应[J]. 心理学报,2013,45(11):1274-1282.
[3] 陈立,高觉敷,张民生. 心理学百科全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34.
[4] 全海英.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5-6.
[5] Jeanne B Funk,Debra D Buchman,Jennifer Jenks,et al.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desensitization,and moral evaluation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4(24):413–436.
[6] Kimpton,Lawrence A. Dewey and progressive education[J]. The School Review,Dewey Centennial Issue,1959,67(2):168-170.
[7] Youniss J. Parents and peers in social development:a sullivan-piaget perspective[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50-252.
[8] 居海燕.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几点策略[J]. 幼教园地,2009(4):29-30.
[9] 杨保建.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6):58-60.
【关键词】 术前干预;择期手术;静脉穿刺成功率;等候时间;满意度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7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targeted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patients in selective operation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124 children patients in selective operation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patter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 including venous channel establishment before entering operating room along with parents companion, and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in preoperative 1 d instead of postoperative education.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fluence and effects by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first success rate of venipuncture as 95.16%, parents waiting time as (97.00±26.06) min, children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as 98.39%,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83.87%, (133.00±16.95) min and 88.7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 Selectiv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of venipuncture; Waiting time; Satisfaction
衿谑质跏切《外科疾病经常选用的治疗方法, 患儿入手术室会产生一定的恐惧, 特别是年幼儿在等候期会哭闹不止, 最后医护者穿刺时伴随患儿的哭闹, 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直接降低静脉穿刺成功率, 也会增加医生等候手术的时间, 患儿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越长, 家长在外等候时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大。手术结束患儿回到病房, 部分患儿躁动, 此时家长的关注点都在患儿身上, 很难听进去护士的宣教和告知[1-8]。本文对本院近期收治的62例择期手术患儿进行针对性术前干预, 探讨入手术前完成静脉穿刺及术前1 d完成术后健康宣教对患儿的影响及取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9月小儿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124例, 男105例, 女19例, 年龄6个月~12岁, 平均年龄(4.80±3.43) 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2例。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术前干预, 即将需在手术室建立的静脉通路改在入手术室前、在父母陪伴下完成静脉穿刺;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时机改在术前1 d完成。具体如下。
1. 2. 1 入院评估 患儿入院后, 责任护士首先与患儿和家长互动并根据需求安排床位, 稳定后对患儿进行资料采集和各项安全评估, 高风险项目给予床头悬挂标识并教会患儿家长防范的相应措施。
1. 2. 2 健康指导 入院当日告知手术需要检查的项目及相关注意事项, 安排陪检员全程协助陪检。了解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根据情况发放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处方, 做好饮食活动指导。次日, 完善g前检查, 通知患儿家长手术的时间、采取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术式, 行术前准备;下午在活动室举行家长课堂, 滚动式播放患儿入手术室、麻醉室场景视频, 以减少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播放手术相关知识, 重点解读禁食禁饮的具体时间要求、重要性及禁食时间不足给全身麻醉带来的不良后果;术前建立静脉通路的重要性及术前排空尿便的目的;手术结束后患儿需要采取的卧位, 可能出现的躁动、呕吐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责任护士会与家长互动了解家长对相关内容的掌握, 通过观看视频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正确的配合方法。术日晨, 患儿会在父母陪伴下由责任护士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 等待手术交接。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手术室外等候时间、患儿及家长满意度, 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评价, 分为满意、不满意, 统计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95.16%、家长手术室外等候时间(97.00±26.06)min、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8.39%,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87%、(133.00±16.95)min、88.71%,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择期手术的患儿通常是在进入手术室后进行静脉穿刺, 由于与家长的分离, 环境与人员的陌生, 特别是年幼的患儿表现为异常焦虑、哭吵、躁动, 最终导致穿刺成功率的降低, 延长了整个手术时间, 从而也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担心程度[9-10]。以往的工作经验使作者发现正是由于手术导致的与家长分离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惧, 使多数术前并不认生, 喜与人交流的患儿在术后表现为胆小、怕生, 见医护人员就躲。且有研究证明[11-16], 家长积极应对可以给予患儿很好的心理支持, 促进患儿接受治疗和康复。基于以上的原因, 作者现将择期手术患儿静脉穿刺改为入手术室前, 在病房里, 通过音乐播放调悦心境, 引导观看动画片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让患儿在家长的怀抱中顺利完成静脉穿刺, 必要时给予小粘贴画、卡通玩具等小礼物进行奖励。患儿入手术室后即可进行静脉给药麻醉, 使患儿立即进入麻醉状态, 从而缩短了患儿与家长分离的时间, 极大程度的减轻了由于独自进入手术室带来的分离焦虑情绪。这一流程的改进不仅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还缩短了患儿及家长的候台时间, 提升了工作效率。
以往责任护士进行术前宣教时, 只是口头上告知禁食水时间, 而不去强调禁食水的重要性及禁食时间不够导致术中出现呕吐窒息可能带来的危险性。术后健康指导的时机为患儿返回病室后, 此时患儿家长由于对孩子的担心注意力多在患儿身上, 根本无法分心认真听取责任护士的宣教, 从而导致术后健康宣教的效果不理想。现作者将术后宣教时机调整为术前1 d。因为儿外科平诊手术的患儿在术前1 d除术前检查及准备外, 并无其他的处置, 此期家长与患儿的心理状态最佳, 最适宜听取并接受围手术期宣教的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针对性术前干预的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95.16%、家长手术室外等候时间(97.00±26.06)min、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8.39%, 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83.87%、(133.00±16.95)min、88.71%,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以患儿为中心, 采取针对性术前干预, 不仅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同时也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晓波. 小儿入手术室前等候期的心理干预.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34):123-125.
[2] 康力, 刘华, 陈丽, 等. 小儿择期手术静脉复合全麻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维持的量效关系.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6):1729-1733.
[3] 黄炳江. 右旋美托咪定对择期腹部手术小儿麻醉深度及术后躁动影响. 泰山医学院, 2014.
[4] 李锦萍, 王爱玲, 丁艳华. 婴幼儿择期手术麻醉前禁饮、禁食时间的选择.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 20(5):342-343.
[5] 黄圣斌. 小儿拇指急诊再造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6] 张振, 陈伟, 刘伟, 等. 喉罩通气技术联合七氟醚、瑞芬太尼、氯胺胴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吉林医学, 2014(13):
2820-2822.
[7] 黄晓燕. 多元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4):34-36.
[8] 陈荣鑫, 任金婵, 王清兵, 等.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9):175-177.
[9] 王玉霞, 方音, 汪静, 等. 优质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安徽医药, 2013, 17(7):1259-1261.
[10] 马琳. 舒适护理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心理医生, 2016, 22(23):155-156.
[11] 潘宏, 吕复莉, 唐久来. 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及患儿康复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5(28):56.
[12] 荆晶.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评估干预及对患儿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448-449.
[13] 叶德琴, 刘仁莲. 家长焦虑心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康复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 2005, 20(3):15-16.
[14] 唐星. 心理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及患儿康复积极性的影响. 心理医生, 2016, 22(13):194-195.
[关键词]积极性为支持 早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62-02
许多儿童在对其父母或抚养者而言存在问题行为,却被解释为儿童的不成熟,家庭成员无法提供适当的指导策略,儿童抚养者也无法为儿童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指引。部分儿童的问题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外显的。Campbell(1995)指出存在这一类型问题行为的儿童,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隐性的问题行为,且出现的风险会逐渐增加。[1]大量研究显示,部分存在问题行为的儿童极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不良行为,并且在小学阶段或是青春期早期出现问题行为的概率会增加。[2]Sobol(1990)研究发现,问题行为的出现是与各种因素相关联的。[3]研究者在调查问题行为产生的生物学因素时,明确指出早产或低体重儿、儿童家庭环境不良或发育迟缓时,产生问题行为的风险较高。消极的家庭生活是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Guralnick(2000)指出相关组织在调节不良家庭关系、缓解不良情绪等诱发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Campbell(1995)指出抚养困难是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回应,或是无法与家长正常的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儿童反抗行为、攻击的出现密切相关。[1]Lytton(1990)指出儿童期出现的问题行为在后续的精神压力,婚姻破裂或家庭压力的等因素作用下,日趋恶化,使家长形成了功能失调的抚养模式。[5]儿童的问题行为会使家庭处在一个高压力状态下,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教养方式产生消极影响。Harrower(2000)指出问题行为的存在会使家长降低带儿童外出参加活动的几率,导致儿童问题行为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6]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对儿童进行有效早期干预的元素,探讨了积极性为支持在儿童早期干预及转衔过程中的引用,从而为积极性为支持在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提供文献参考和理论依据。
一、有效早期干预的元素
研究者发现,早期干预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的矫治有积极的作用。为有行为问题或存在异常情绪问题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旨在降低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Blair(2000)指出有效地干预项目使用的是生态学的方法,通过跨自然环境和强调使用功能分析及基于交流的方法来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7]Lucyshyn和Albin(2002)强调家庭支持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儿童早期干预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家庭在建立一个发展的生态环境中的基础作用。[8]研究指出,开展有效的早期干预,四个元素至关重要:家庭中心意识、家庭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以评估为基础的积极行为支持、包容性环境的成功参与性。
(一)家庭中心意识
早期干预的构建试图帮助有不良社会情感、行为问题或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而儿童在幼年期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接触较多的是父母或抚养者,家庭成为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形成家庭中心意识十分必要。一方面,应该提供给家庭抚养儿童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支持;另一方面,应该帮助家庭形成提高和促进儿童积极行为产生的意识,通过指导家庭发展、抚养问题的解决和干预方法的选择来提高家长养育儿童的质量。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是家长和家庭成员参与到积极的支持条件下,学习有价值的干预知识和沟通技能,选择恰当的服务来满足他们养育儿童的需求。
(二)家庭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
家庭给予儿童最基础的生活环境,专业人员给予专业知识、技能的援助,丰富家长和家庭成员的育儿,并给予有价值的实用性的技术支持。家长开展早期干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问题,与专业人员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才能够对儿童实施有效的干预。Harrower(2000)指出家长和专业人员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增加协作的可能性,建立有效早期行为干预。[6]家长作为功能评估的重要参与者,参与功能评估制定和实施以及积极性为支持计划的制订的整个过程。家长应该具备儿童养育过程中的所必需的各种知识、交流技能和关系、重大事件的处理策略等有效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在功能评估过程中,家庭通过协助专业人员来分析儿童问题行为及其所处的环境,来制订干预的计划。家长与专业人员的关系必须是建立在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之上,重点关注的是儿童的问题行为。早期干预专业人员要能够理解家长或家庭成员所经历的挫折和所面临的压力,家庭系统应该接受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指导及辅助支持来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实施干预。
(三)以功能评估为基础的积极行为支持
有效的行为干预效果是基于功能评估的方法分析问题行为,通过功能评估的过程来理解问题行为和前提时间及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随后制订出关注目前行为现状或是问题行为的替代和交流技能。
早期发展阶段对于问题行为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是交流、社会互动和语言言语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儿童处在学习初级阶段,缺乏学习经历,家长应花费时间来教儿童学习且期待与专业人员合作掌握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方法。积极行为支持是基于评估的干预方法,制订干预计划是一种跨环境的,以功能评估为基础的,其中包括防止出现问题行为的策略及发展新行为和提高社会互动的方法。需在专业人员和家长完成对问题行为功能评估后开始实施,参与评估的专业人员需经过专业性评估,包括行为分析、功能分析等的培训。在评估之后,将由家长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制订积极行为支持计划,且对家长进行训练后,由家长开始实施问题行为的早期干预,专业人员给予辅助或支持。
(四)包容性环境的成功参与性
对儿童问题行为的早期干预应该以让儿童及其家长成功融入到社区所建立的各种活动或休闲娱乐的环境中来。从幼儿时期儿童就应该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舒服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家庭应该在这些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Dunlap(1996)指出,成功地融入社区环境能够帮助儿童丰富生活乐趣,增加与人交流互动的自信心。[9]存在问题行为的儿童或家庭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忽视,也有可能是被孤立,限制了儿童参与到社区环境中的机会,如去教会、拜访邻居或是参与社区的娱乐活动等。帮助问题行为儿童的家庭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网,开展正常的交流互动,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是十分有效的。
二、积极行为支持在早期干预中的使用
(一)早期干预阶段中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
在早期干预阶段,良好干预效果的取得依赖于环境的创设以及有效的积极行为支持。因此,在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时,务必在功能评估的基础上,弄清并消除环境中的不良诱因,积极创设良好的环境,以达到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的目的。其中包括对儿童所生活的物理环境进行改善、创设良好的早期干预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干预活动程序的安排以及儿童早期干预中规则的制订,它们都可能成为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先行事件。
对儿童生活的物理环境进行创设,包括改变家庭中物品的摆放、家庭空间的分配和家具设施的选择,专业人员应该在对儿童问题行为评估时特别关注,制订干预计划时进行明确的要求,提高家长的认识。对于儿童早期干预学习环境的创设,应严格按照早期干预计划执行,包括场地的选择、器材的选择与摆放、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场地的选择应尽可能将无关因素控制到最小,消除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强化作用的因素存在,干预器材的选择摆放同样应注意。
儿童早期干预活动的安排不合理,如高运动量的活动密集出现时,容易提高儿童的兴奋性,导致吵闹、注意力不集中、攻击等挑战行为的出现。有些儿童还会因为不能适应对探索能力的高要求,而出现离开活动区域等逃避行为。合理的干预活动安排应该保持活动的均衡性,包括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交替,以儿童为主的活动与以干预人员指导为主的活动交替,高结构化活动与低结构化活动交替等。富有趣味性,具有创造性,适应儿童发展水平、个体兴趣和需要的活动有利于儿童积极行为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干预活动过渡期时,儿童会频繁表现出问题行为,清晰的过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浪费,儿童的问题行为也会减少,在活动过渡环节如果为儿童提供活动选择,儿童会表现出更高的活动参与度,挑战行为明显减少,所以干预人员要对活动的过渡阶段进行合理的设计。
早期干预活动中规则的使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干预人员的期望,引发儿童产生恰当行为。干预人员可以引导儿童与同伴友好相处,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让儿童学习恰当的表达方式,使用语言表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避免使用问题行为;接受家庭成员或其他人的帮助时要表示感谢;不在公共场所里吵闹等。早期干预规则的制订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自我监控意识,发展适应。
(二)转衔阶段中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
Fowler(1998)指出在这个转衔的过程中,儿童所接受的支持服务会发生变化,且支持服务的提供者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使儿童及家庭的日常生活受影响,使家长对支持服务的选择受阻,主动做出决定和对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管理产生混乱或困难。家庭担心由于支持服务及提供者发生改变,会使儿童的问题行为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或儿童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10]Rosen Koetter(1994)指出转衔计划的目的就在于给儿童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服务,缓解因转衔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和不适。[11]详细的转衔计划明确规定了参与支持服务的人员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职责和角色,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各方面相互协调,确保此阶段所需的支持服务正常进行。
Harrower(2000)指出存在问题行为的儿童转衔支持服务计划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有系统的合作方式来指导儿童和家长接受支持服务;另一方面,是采用相关的方法使儿童和其家长建立自信心及竞争意识。[6]计划中应包括参与人员及其职责与角色、时间安排、信息交流讨论的时间、确保家长参与会议的机制、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程序、在最小受限制环境下问题行为的描述等。同时,转衔服务计划中还应该包括一份详细的积极性为支持服务计划,有针对地建立和维持恰当的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有积极影响的还应该包括在内。同时,应该逐步引入新的支持服务和新的服务人员,帮助儿童向后续支持服务迈进,最终能够适应下一阶段的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Campbell,S,B.Behavior problem in preschool children: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95,36(1):113-149.
[2]Blair,K.C.,Umbreit,J.,& Bos,C.S.Using functional assessment and children’s preferences to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s.Behavioral Disorders,1999,24:151-166.
[3]McCormick,M.C.,Gortmaker,S.L.,& Sobol,A.M.Ver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Behavior problems and school difficulty in a national sample.Journal of Pediatrics,1990,117,687-693.
[4]Guralnick,M.J.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Evolution of a system. In M.L.Wehmeyer & J.R.Patton (Eds.),Mental retardationin the 21st century (pp.37-58).Austin,TX:PRO-ED,2000.
[5]Lytton,H.Child and parent effects in boys’conduct disorder:A reinterpreta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683-697.
[6]Harrower,J.K.,Fox,L.,Dunlap,G.,& Kincaid,D.Functional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early intervention.Exceptionality,2000,8:189-204.
[7]Blair,K.C.,Umbreit,J.,& Bos,C.S.Using functional assessment and children’s preferences to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s.Behavioral Disorders,1994,24:151-166.
[8] Lucyshyn,J.,Dunlap,G.,& Albin,R.W.(Eds.).Families,family life,an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problem behaviors in family contexts.Baltimore:Brookes,2002.
关键词: 英语教学;第二课堂;自主学习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广大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的操练,以达到学会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
一、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1.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更体现在转变教学理念上,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有限,听说读写能力难以得到均衡的发展;二是教学内容有限,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输人量不足,难以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特点;三是班级过大,不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不能发挥其个性和特长。而所有这些局限都可以在第二课堂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性、可行性组织形式
1. 组织“英语角”,提升全校英语学习氛围。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和英语教师参加,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可以提前公布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 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还可以举办娱乐性的英语活动, 如小游戏,猜词竞赛,电影配音等,以轻松、欢快、自然为原则,不要求学生刻意准备。
2. 成立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举办英语晚会,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短剧,进行诗朗诵, 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特别是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和万圣节里, 可组织学生举行别开生面的舞会和化装晚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并感受浓浓的西方文化。协会的创办为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 播放英语节目。英语电台作为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在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受时空限制,学生往往需要利用较完整的一段时间到指定地点学习,而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就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英语电台可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4. 成立英语戏剧社,开展表演英语课本剧或戏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特色之一的英语戏剧社专门组织在英语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英语戏剧的排练和表演,教师让学生自己改编英语课本剧或戏剧,研究对白,纠正发音,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并将其中的一些剧本排演。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5. 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一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英语文化节, 开展英语歌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 时间可以定为一个月。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 各院系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汇报演出。
除上述提到的一些形式,我们更要积极推进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英语,营造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综上所述,相比英语第一课堂,英语第二课堂教育是一块尚未得到深入开发的沃土,它所涉及的科目及理论远非“第一课堂”所能涵盖。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这块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阵地,尝试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改变学生评价模式,调整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将会是一种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区域性脑灌注;主动脉缩窄;婴幼儿
Application of Deep Hypothermia an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During One Stage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in Infa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eep hypothermia an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on major organs during one stage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infants. METHODSFrom May 2005 to May 2006, under deep hypothermia an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11 infants who suffered from aortic coarctation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underwent one stage repair by median sternotomy. The age ranged from 3 months to 34 months,and the body weight ranged from 3.8kg to 13kg (mean 6.58kg). The temperature in nasopharynx was decreased to between 18℃ and 20℃,the temperature in rectum was controlled to between 19℃ and 22℃.The regional perfusion flow was maintained with between 15 ml/(kg·min) and 20 ml/(kg·min). 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survived, and also have no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 The duration of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was between 18 minutes and 55 minutes (mean 32.5minutes). The intubation time in ICU was between 38 hours and 96 hours (mean 54.7 hours), the stay time in ICU was between 45 hours and 112 hours (mean 67.9 hours). CONCLUSION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an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is a safe way 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ajor organs during one stage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combined with VSD in infants.
Key words: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Aortic coarctation; Infants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可有不同的方法。以往多采用分期手术,先矫治主动脉缩窄,再处理室间隔缺损。这样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便于管理,但增加了患儿的手术次数和费用。近年来,阜外医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同时矫治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管理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区域性脑灌注方法,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本研究对11例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5月~2006年5月,共有11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Ⅰ期矫治术。其中男7例,女4例;患儿月龄3~34个月;体重3.8~13(6.58±2.15)kg。患儿易感冒,喂养困难,其中6例反复发生肺炎,内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所有胸片均示心影明显扩大,肺充血严重。经心脏多普勒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确诊。
1.2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经鼻腔气管插管。右侧颈内静脉放置双腔深静脉导管,右侧桡动脉、股动脉分别放置留置针直接测压。
体外循环装置统一使用Jostra体外循环机,Dideco901、902型膜式氧合器,阜外医院自制婴儿A、B型循环管道。预充液由红细胞悬液、勃脉力(Plasmalyte-A)、20%人血白蛋白、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速尿(5~10 mg)、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和20%甘露醇(0.5 g/kg)等组成。11例患儿均采用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开始转流。彻底游离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动脉,鼻咽温降至31℃后阻断升主动脉,于主动脉根部灌注康斯特心肌保护液(HTK液)(40~45 ml/kg),再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待鼻咽温度降至18℃~20℃,直肠温度降至19℃~22℃时,将主动脉插管移至无名动脉内,用阻断带固定后以备区域性脑灌注。同时将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分别阻断。待主动脉缩窄修补完成后,将主动脉插管从无名动脉移回至升主动脉,缓慢复温,充分排气后恢复体外循环。
2结果
本组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区域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88~162(101.6±21.7)min; 术中停循环行区域性脑灌注时间18~55(32.5±16.4)min。本组11例患儿无一例死亡。术后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ICU中气管插管时间38~96(54.7±12.6)h。ICU中停留时间45~112(67.9±28.4)h。
3讨论
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以往采用分期手术,先经左侧进胸矫治主动脉缩窄,3个月或6个月后再矫治室间隔缺损[1]。还有采用左侧切口矫治主动脉缩窄,同时经胸骨正中切口方法矫治心内畸形,但是体外循环肝素化后,易引起胸腔切口出血,并发左侧血胸,而且手术时间较长[2]。Ⅰ期矫治手术为诊断明确后即同时矫治主动脉缩窄及合并的心内畸形,即使在新生儿期,也可同时进行。尽管避免了二次手术的打击,但较长时间的深低温停循环方法会导致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响患儿的预后。近年来,我院在行Ⅰ期矫治手术的同时,将原来的深低温停循环改进为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同时经无名动脉行区域性脑灌注,取得了较好的术后效果。
区域性脑灌注不同于单纯选择性脑灌注。前者是因插管置于无名动脉内,不仅提供脑组织灌注,同时对上肢也相应进行了灌注[3]。这种灌注方式的出现是因为小体重患儿头部主要动脉血管较细,难以插管行单纯脑灌注。由于区域性脑灌注的灌注范围较广,且婴幼儿头部占全身比例较成年人大,因此在术中停循环后行区域性脑灌注流量常维持在15~20 ml/kg。小体重患儿脑组织耐受停循环缺血时间的安全时限目前尚无报道,但从本研究中可看出,经区域性脑灌注后的患儿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外科手术,并无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为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保证[4]。
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区域性脑灌注行主动脉缩窄Ⅰ期矫治手术对体外循环的管理要求较高,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需注意长时间阻断升主动脉后的心肌保护。本研究中全组患儿均采用了可耐受长时间缺血(最长可达2 h)的心肌保护液—HTK液,灌注量为40~45 ml/kg。患儿术中均仅灌注一次,明显缩短了深低温时的外科手术时间[5]。术后无恶性心律失常出现。②加强肾脏保护。本组患儿术中鼻咽温度降至18℃~20℃,直肠温度降至19℃~22℃,可大大延长了肾脏耐受缺血时间。复温后相应给予速尿和甘露醇等,可避免停循环后组织水肿,同时也可减少血管内晶体容量负荷,提高血液红细胞压积。③缓慢进行降、复温过程。对于小体重患儿进行深低温停循环下的手术时,应十分注意变温过程,尤其是复温阶段,目前发达国家的儿科心脏中心将体外循环复温时的鼻咽温和直肠温差控制在3℃~5℃,对减少术后多脏器并发症有积极意义。④减少炎性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平衡超滤目前已被公认为长时间转流后减少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较好手段。尤其是对术中加入库血的洗涤可减少高乳酸,高钾,高炎性因子水平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总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行Ⅰ期矫治手术中采用区域性脑灌注技术可延长术中停循环的安全时限,结合上述管理措施,对减少术后重要脏器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小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3,9(2):142.
[2]Isomatsu Y,Imai Y,Shinoka T,et al.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Should we perform a single stage repair[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1,122: 524-528.
[3]Bellinger DC,Jonas RA,Rappaport LA,et al. Developmental and neurologic status of children after heart surgery with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or low-flow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N Engl J Med,1995,332: 5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