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49-01
苏教版小学数学在教材编排上多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能否在低层次的学习中打好坚实的基础决定了更高层次内容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读全阶段教材,着眼全局,设计切合度高、无缝衔接的教学,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得到多层次的锻炼和全方位的发展。
一、依附教材,着力基础
数学教学强调理解,强调由浅入深,学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堆积上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包容,形成知识的内化。而这一切都依附教材,依照教学内容层次的安排,借鉴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才能创造性地实施,为更深层次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中,教材提供了用长和宽分别为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形来铺满两个正方形(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情境,从这种简单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简单而科学,学生在用列举法解决这个简单的生活问题时,既学到了方法,又发展了数感,积累了解决生活问题的初步经验。我们不能片面求新求异而忽略了对数学本质意义的追求,偏离教材创设不能激发数学本源的情境。学生依托教材中的情境更好地学到倍数的相关知识,在列举中发现公倍数的含义和本质,这些材料直观,容易接受。
二、依托生活,发展提高
数学教学强调“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加强学生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和因数》复习课时,笔者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运用和解释中加强理解。比如剪彩带的问题,“红彩带长36分米,蓝彩带长24分米,可以把两根彩带剪成长度相等而无剩余的小段,最少可以剪成几段?”这样的问题属于找最大公因数的问题。而“小明和小军都参加了游泳夏令营活动,小明3天去一次,小军4天去一次,7月1日他们在游泳馆相遇,那么下一次他们相遇在几月几日?”这样的问题属于找最小公倍数问题,在练习中,要求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画图、演示、计算、说理中明白题目的含义,建立数学模型。学生经历这样的生活化历练,把数学方法与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相结合,如再遇到相关问题时就能调动相近知识原理来运用。
三、依靠思考,逐本深化
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思想升华的最终载体是思考,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探寻、反思,才能到达知识本源的“深水区”,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思考发现的时间,并适时加强引导反思,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完整和升华。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抢30点游戏”时,笔者开展了这样几个教学活动:
1.活动激趣
(公布游戏规则:每次可以报1,2,3,先抢到30的人获胜)
师:你先还是我先?
生1:你先。
师:好的,很有风度,我报2。
生1:我报3。
……(过程略,师获胜)
生2:我先报,我报2。
师:我报3。
生2:我报5。
师:我报6。
……(又是师获胜)
2.引发思考
师:你想说什么?
生:为什么老师总是获胜,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奥妙。
3.还原过程
(将双方报数写下来,供研究观察)
第一次:2,3,6,8,10,13,14,15,18,20,22,25,26,27,30。
第二次:2,3,5,6,7,10,12,14,15,18,21,22,25,26,29,30。
4.思考交流
师:怎样抢30点才能获胜?
(生思考后交流):要抢到30就要抢到26,22……2。
师:为什么要抢到26呢?
生:因为最多报3,抢到26随便别人报多少都是自己获胜,同样的道理前面的数都是减4得到的。
5.拓展运用
师:修改游戏规则,又该怎样玩这个游戏呢?(比如抢30,每次可以报1,2,3,4)或者你们自己制定抢多少、报多少的规则。(学生活动)
6.再次反思
师:到底蕴含怎样的数学规律?
7.交流总结:要抢到N,就要用N除以可以报的最小数和最大数之和,余数是几,就先报几,如果余数是0,就要让别人先报。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充分地活动和思考,举一反三,在思考中逐步发现了蕴含其中的“奥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35-01
设计好的小学数学作业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即时性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强化、总结和提升;而作业的批改是对这个过程的监督、评价和反思,是教师谋求师生互动交流、监控学生学习成果、督促学生进行知识转化的关键性环节,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和素养的自主建构和强化,而且对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反思教师的教学以及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教学方式具有导向和指引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细心、耐心和用心三个层面出发,提出几条优化措施。
一、细心改,让细节决定学生学业成功
“细节决定成败”的论断早已形成共识。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课程,作业的批改只有细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排除每一块可能影响学生数学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绊脚石”,才能确保学生数学学业的成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数学作业设计的功能和价值。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的性质》一课,在批改作业“解方程x+15=75”时,教师往往会将眼光放在答案是否是“60”上,对其他细节则采取“无限信任学生”的批改思想,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了祸根。因此,我们在批改此道作业时,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几个细节:等号是否对齐、“解”字是否遗落、解题过程是否正确、是否懂得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依然相等)、未知数“x”是否书写无误等。
二、耐心改,让反馈成为师生对话机制
批改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的是要耐心地去发现学生作业的盲点和错误。一般的,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首次作业批改都比较尽心,能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改进之处。但由于小学数学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不一,教学的压力已经使其自由空间受到极大压制,导致其对学生更正、补交、反馈的二次作业批改力不从心,往往会因“批改倦怠”应付了事,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针对学生作业的二次审阅,教师应该保持一种耐心批改的态度,让二次作业的反馈成为师生对话的有效机制。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妈妈送给小明一个圆柱形玩具作为他的生日礼物,高8cm,底面直径4cm,现在小明为了避免玩具的表面受损,准备像包书皮一样为圆柱玩具“穿一件衣服”,如果你是小明,你应当买多大的纸片?对这个实际性的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如高与直径混淆、计算错误、没有书写公式、漏“答”、单位遗落等,因此,笔者在一次批改时分别给予了指正。但为其指出错误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预设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二次审阅,对学生的修改进行再次批阅,并注意二次批改符号的正确使用,最终引导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为圆柱玩具穿衣服就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高是8cm,底面半径是2cm”,并能准确地列出式子:S=2πr2+πdh=2×3.14×22+3.14×4×8,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解答。
三、用心改,让评价促进学生快乐改进
作业的批改主要是由批改符号、修订方式和评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批改符号和修订方式只要运用准确规则即可,但评语书写的科学化并非易事。评语书写与学生的答题情况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单纯从答题的正确率刚性使用固化评语,丝毫不考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原有认知水平,没有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心理承受度和动机激发方式,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造成极大打击。所以,教师在书写评语时,要用心思考,寄评价和激励于评语之中,多运用正向激励和导向的话语,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时,笔者布置了三道题目,在批改时,笔者除观察学生是否解答正确,一些细节(如设未知数、计算流程、“答”、列等式)是否无误,还将眼光放在了评语的书写上面。此次笔者改变了“优良”的等级评定方式,也不采用“好,真棒”这样的生硬评价,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解答情况写一句与之相匹配的评语,如对于全部解答正确、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笔者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答题结构优美,非常棒!老师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而对于一些粗心的孩子,如经常忘记“设未知数”和“答”的群体,笔者则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能准确解答,非常好,如果你能时刻注意‘设未知数等细节,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的。”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一节中,以讲解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3页第6题的教学情况为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题:一个实验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要粉刷实验室的天花板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8.4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一共需要石灰多少千克?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解答如下:
学生A的算式:[(12×4×2+8×4×2+12×8×2)28.4]×0.2
学生B的算式:[(12×8+12×4+8×4)28.4]×0.2
学生C的算式:[(12×4×2+8×12×2+8×4)28.4]×0.2
学生D的算式:(12×4×2+8×4×2+12×8)×0.2
学生E的算式:[(12×4×2+8×4×2+12×8)28.4]×0.2=(256-28.4)×0.2=455.2千克
以上五位学生的算式计算结果都是错误的。学生A计算了6个面的面积;学生B计算了3个面的面积;学生C虽然计算了5个面的面积,但部分数字运用错误;学生D也计算了5个面的面积,但没有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结果自然是错的;学生E列式正确,但计算过程错误,结果当然也是错的。针对以上五位学生在列式或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不难发现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理解题意不透彻;三是基本的运算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怎样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不断巩固旧的知识,从而练就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提高数学成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特征。如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中互相平行的棱长度都相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特征,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打下了基础。
(2)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联系实际问题准确把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但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往往会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求计算4个面或者5个面,也可能在计算时要求减去某个面中的一部分(如教室的黑板,房屋的门窗)。问题总是多变的,但我们只要理解清楚是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应减去的是哪部分的面积,怎么计算,就能准确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3)将抽象的图形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在解决长方体表面积相关问题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将涉及的立体图形直观化(用虚线画出被遮盖部分),引导学生将已知条件标记在图形中,实行对号入座,有利于学生更为直接地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如何体现在图形中的,从而很快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快速、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17-01
在教学实践中,关键知识点如何有效落实是我们广大教师最关切的问题。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理念中提到“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让笔者深有感触。
一、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关键知识点
在EEPO要素组合方式课型中,“想”是核心要素,“做”才是最关键的。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长方体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然后把长方体的各个面展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每个面的面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什么关系?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比较简便?”在自主学习中,有些学生动手把长方体各个面剪开,分别算出各个面的面积,用重叠法探究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宽×高)×2。从学生的汇报中笔者发现,平时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在这次的动手实践中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笔者懂得了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做中学”、在“情景中学”,学生对知识的强化次数远比机械地死记硬背少得多,记得牢固。
二、合作学习,多向度刺激和强化关键知识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有效课堂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从而了解课本以外自己不知但组内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增长了见识。课堂上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展示出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台互动课型中,单元组合作学习充分“交互”,每人一个向度,交互后变成多向度,从多角度来刺激关键点,强化关键点。在多向度达成后,教师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评讲中讲在点上,讲在关键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复习课中,笔者出了一道开放题:“请你画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和高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笔者先组织6人小组讨论画法,由组长分工,每个组员在规定时间内画出原制订的方案外,再设计1~2个方案,然后是6人小组交流自己新画的方案。每个学生在组内踊跃发言,分别说1~2种不同的画法,这样一个小组内就得到了十几种设计方案。最后,笔者还设计了组间交互,进行大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设计方案中,总结出设计的最优方案,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做中学、动中学、玩中学”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三、及时巩固新知,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时查找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补上。在教学练习题时,笔者的做法是:每上完一节课,笔者都会布置一些练习来巩固新知并及时批改,如果发现某些知识点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能理解和掌握,笔者会及时补讲,使95%以上的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每上完一个单元,笔者都是先让学生用板卡整理知识点,然后点讲,通过一些典型习题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真正使得单元知识过关,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
四、创设情境,运用生活知识强化关键知识点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四舍五入的进一法和去尾法》时,笔者通过让学生结合去公园划船的经验来理解进一法:每条船最多可以坐4人,小刚一行10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几艘船?让学生结合做衣服的经验来理解去尾法:一匹布长18.4米,用此布做一套儿童衣服用布1.6米,最多可以做多少套儿童衣服?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使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特殊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82-0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教学策略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的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采用比较法助推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巧用比较,促进概念教学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有些概念之间比较相似,学生很难把握这些概念之间的具体区别。此时,如果结合概念的性质把比较策略引入概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出概念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出概念的本质,进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中秒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对于时针与分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1小时=60分。因此,在秒的认识教学中,教材中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对“秒”下了定义: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且告诉学生1分=60秒。为了深化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明确这些表示时间单位词语之间的具体区别,笔者就采取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异同。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笔者在黑板上板书1小时=60分,1分=60秒,然后让学生就这两个式子进行对比,并且说一说,同样是60,在这儿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在这种直观的比较中,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对于时、分、秒各自所表示的意义有了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上述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比较的策略,有助于学生梳理、总结、内化所学知识,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巧用比较,加快问题解决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理解较为肤浅,采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进而在比较中获得深刻的认知,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进而达到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实践较少,对于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测量长度单位和一个词汇阶段,具体各部分代表多少,学生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这就给学生正确填写数量单位名称造成了困难,比如对于橡皮的长与宽是写8厘米还是8毫米,学生并不清楚。怎样才能杜绝这种错误现象的发生,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给力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具体区别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尺子量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长短,然后以此为参照物,让学生拿其他物体与之做比较。比如手指的长度、手指的厚度、身高、手掌的宽度……然后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以此为参照,帮助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达到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在比较中合理优化,从而选择出较为恰当、合适的答案。这样,在比较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比较,优化计算教学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学生讨厌计算,不想做计算题的状况。基于这点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发现的梯子,促使学生在发现中探索计算题的特点,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认识,教师可以从整数乘法引入,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之间的具体差异和区别。以“11×11=121”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小数乘法法则分别计算“011×11”“011×011”“11×11”等相关式子。在学生计算完毕以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计算结果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如果将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小数计算的结果从整体来看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明白这点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计算像“11×11”“11×011”这样的式子,这样学生学起数学来既简单又轻松,达到了轻松学习数学的目的。
有效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37-01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一种思维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直觉,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较多的空白点。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三种策略,能有效积累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前期孕伏,预设生长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前期铺设孕伏,奠定思维激活的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展开新知探究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前期经验的生长点,在合适的时机开展数学活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剪拼法是面积推导的桥梁,也是学生思维获得突破的有效途径。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自主探究出剪拼法,只有通过教师大量的引导和铺垫,或者是教师直接提出才能完成这一发现。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教材在设计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没有进行剪拼渗透,教师也没有安排相关剪拼图形的教学活动,正因为前期的孕伏不够,使得学生难以自主建立思维通道。为此笔者对图形教学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个环节时,笔者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一分、画一画、剪拼组合的活动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其他平面图形。在后续的教学中,如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多边形的面积推导,学生就能够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自主使用剪拼法将其进行转化,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推导。
二、问题驱动,触发激活点
数学活动经验的激活,来自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需要触发经验激活点。教师要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燃思维,确定自己已经到了哪里,该怎样继续走下去,使数学活动显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思维含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平行线》时,学生大多利用直尺的上下两条边进行描画,并不能真实体会画平行线的操作规则(即一贴二靠三移四画),此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机械模仿和操作,而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这一规则,促使其数学活动经验的激活。
笔者先设置问题:你是用什么来画平行线的?(直尺,用直尺中的平行线)想一想这样画有什么缺点?(只能画出直尺上的平行线,两条线间的距离有限制)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限制呢?
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长距离就可以画多长距离。
师:可是直尺移起来容易移歪,两条直线无法保证平行。想想以前的哪个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困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认为,必须让尺子沿着一个固定的轨道走才行。学生进而想到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并概括出画平行线的规则:一贴、二靠、三移、四画。这样的教学,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使学生一步步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提升:找出直尺画平行线的限制――找出突破限制的方法――总结画平行线的规则。
三、有序体验,选准展开点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离不开丰富的数学体验。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体验的有序性,要么让学生自由体验,要么由教师一手包办,直接替代学生的体验,导致数学活动可有可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支离破碎。为克服这些问题,笔者对数学活动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组织,并选准展开点,让学生经历有序体验,使数学活动经验自然生长。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在243 个零件中混入了1个次品,次品的质量比正品重一点,用肉眼看不出来。现有一架天平,问:用天平最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那个次品?这道题目的解决,需要思维的层层展开:把243个零件的问题依次转化为81个零件,27个零件,9个零件,3个零件的问题,从而得到结论。
为此笔者进行如下问题展开:先引导学生尝试从3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来,这一问题的经验价值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三分法的推理思路,并学会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复杂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尝试从5个或9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来,使学生在巩固初步的推理思路之后,形成初步的猜想(能否每次把零件平均分成三份);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尝试从27个零件里找出一个次品,使学生发现最少的零件数量与零件总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由此激活其数学经验;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自然能够解决“从243个零件里找一个次品”的问题。
数学练习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存在重新授轻练习的误区,目前的数学练习设计存在题量多,内容重复单一,形式枯燥乏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指导,重视数学练习的设计,探讨优化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
对比;专题;梯度;综合;开放;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教师能够重视新授课的优化处理,教学手段精彩纷呈,但却常常忽略了如何在练习中落实新课标,在备课时往往重新授轻练习,忽视了练习的设计。数学练习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题量多而内容重复单一,形式枯燥乏味,既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也难以达到练习的目的。纵观小学数学课程安排,新授课只占了不到一半的课时量,其余多是练习课,练习的作用和功能决定了它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为指导,重视数学练习的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从优化练习的设计方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对比练习,沟通新旧知识,巩固认识
练习很重要的任务和作用是巩固新知,强化认识;通过对比练习,能有效沟通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培养迁移能力,促进思维深化。例如四年级四则运算,教材提供了很好的练习“算一算,比一比”:通过三种运算形式的整体呈现,整体比较,即巩固了混合运算的三种运算顺序,又使学生体会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知识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建构认知网络 。
除了筛选教材提供的练习进行对比,我们还可以通过改编教材练习进行对比。例如四年级四则运算练第7题: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改编: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一共344千克,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多少千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计算,通过改编前后的对比练习,更深入理解了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设计专题练习,针对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数学练习应针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有必要设计针对性专题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三年级“有余数除法练习课”,重难点和关键点是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练习:
( 通过试错,学生排除了商的干扰,更明晰了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练习,在讨论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研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化解了难点,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多角度看问题,培养了思维的严谨性。
三、设计梯度练习,关注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提出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应当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练习。低年级运用闯关和攀高峰的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热情,中高年级数学练习课可以为学生配备必做题和自选题,力求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可以对教材中的练习题目加以改编、扩编、缩编等,设计出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内容。
例如五年级简易方程的解方程练习:
通过这样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出练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获得有意义的练习成果,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设计综合练习,引导知识运用,加深理解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数学练习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要及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内容,在解决有关乘法的简便计算的问题时,其关键是灵活应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 “乘法简便计算”知识建构的根本点在于“乘法意义”的建构,因此笔者从乘法意义入手,设计一组乘法简便计算综合练习:
五、设计开放练习,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
数学练习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否则练习也就失去了价值。我们要依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数学本质,精心设计更具开放性的练习,让练习散发数学的魅力。
例如,分数的意义练习: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4米,哪根剩下的部分长?(这样的开放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当绳子长度等于1米、大于1米、小于1米时的不同结果……)
要注意的是,没有意义的过分开放是假开放。设计练习既要考虑知识的阶段性,又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不能片面追求练习题目的新意。
六、设计趣味练习,激发求知欲望,丰富内涵
关键词: 演示法 等式性质 解方程教学 有效运用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水平,体现教师对于所教课程的把握度,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演示法就是这样一种被课堂教学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点的辅助,是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的促进,无论在小学,还是初高中,甚至大学课堂,都离不开演示法的教学辅助。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程已经开始接触为初中数学学习做铺垫的知识点和内容,比以往所学都要稍难,例如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的学习。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妨结合演示法,为学生展现出清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
一、教师的演示活动——丰富形成概念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吸收,以及运用。小数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在对新的知识没有概念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还运用旧有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百害而无一利。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同属一章的内容,要求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等式的性质去理解解方程的实质。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那么,如何在讲解等式性质和解方程时将演示法与这些教学手段融会贯通就成为教师需要反复实践的重要内容。其一,教师在讲解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之前,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天平,天平左右两端皆放置着不同大小的物品,比如,左边放着一块大橡皮,右边放了三块小橡皮,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天平是平衡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一块大橡皮=三块小橡皮,由此,教师引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对等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二,教师还可将实物的天平放在讲桌上,左边放上一块橡皮,右边放几颗糖果,教师仍用前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以以糖果为奖励,调动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这样的演示教学,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对于知识的把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的演示活动一定要具备时效性、实用性,演示内容的设置要恰当,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恰当的设置,只会使学生进入误区,再想纠正便不是易事了。
二、学生的演示活动——优化学生的策略,积累方法性经验。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数学课堂演示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有关教学内容的情境。这样的演示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去展示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任何课堂教学都是适用的。
例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时,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让同学们来解答。如:小明的爸爸买苹果花了10元,买橘子花了12元,小亮的爸爸买苹果也花了10元,买橘子花了12元,这里的等式关系是?其他同学回答:10+12=10+12。提问的学生总结:对,这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性质,那么,大家听我下面要出的题。小明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笔记本花了9元钱,小明一共花了30元钱,我们可以列出方程x+9=30,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钢笔花了多少钱呢?其他同学回答:在等式两边分别减去9。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占据主动地位,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演示法在等式性质与解方程中的有效运用有着良好的效果。
三、重概括、重反思——增进学生的内隐能力,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
教师与学生间的这种演示活动一定要产生相互的共鸣,不能脱离主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要适当发挥引导者、领路人的作用。对于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在小学教材中的出现,许多教师仍存在着疑问,毕竟等式性质与解方程的学习对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融会贯通都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要不断给自己提出假设与问题,而学生更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讲解中来,使得知识的讲解更完善。学生间也要加强交流,互相质疑,再在怀揣疑问的情况下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演示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充分体现它的有效性,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更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运用。虽然,近几年许多教学工作者对于在小学五年级加入等式性质与解方程这样难度较高的课程仍存在疑惑,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就算再难的知识也总会有被消化的时候。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剑萍.用科学的眼光引导学科的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2]杨启亮.应试与素质[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