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看看你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的客厅,你可能正被形形的产品包围着,你使用的书桌,你吃饭的餐具,你身上的时尚单衣和孩子把玩的玩具,这一切都是由设计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但是你是否想过在这美好的情景背后,它们是否真的是安全的呢?你可否知道它们正在散发出导致胎儿畸形或者还有致癌的混合物?可能通过你的食物,呼吸的空气,或者你出汗的毛孔进入你的身体。你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可能并不污染严重的室外空气要高更多。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开发商因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停的降低成本,选择劣质的材料;或者是对产品的研究与测试不够,造成材料选择的不合理。如果我们从宏观上去了解一下这个问题,自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开始了一种直线型的设计思维方式,即只关注产品的生产,而以最合理的价格送到消费者的手里,换来大量而可观的收入。而这种单一的粗暴的思维方式,又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对其他问题的忽视。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环境被我们摧残的岌岌可危。直到今天,我们才慢慢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此时我们问题的遏制手段,却已经不足以弥补我们之前的过失。
而我们不能瞬间销毁和停止使用我们周围的这些产品,不可能一刀切的断定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不好的设计。我们如果希望找到解决的方法,那最好的决定无非是一种循序渐制的方式。寻找解决的方法,应该在问题的萌芽状态就采取措施,即设计手段。
我们将产品出售前的生命周期大致的分为四个阶段,概念、设计、生产与产品出售。而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从一个新的概念点出发,此时其对周围世界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其影响力成几何的倍数不断扩大产品对周围世界的影响力。当一个概念变成一定规模的产品时,它已经成为了构成市场和人类生活的主要元素。通常我们在采取措施和法律要求的时候都是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如突然抽查某一类产品,在发现问题后,禁止销售或者加强监管,这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也不一定能够从根本上的解决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监管部门会采取一系列的生产限制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但是问题依然总是层出不穷,措施如同亡羊补牢。怎样才能在影响面较小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去处隐患,是我们值得我们考虑和研究的课题。所以将问题解决在一个概念到设计这个过程,将会以最小的成本与最全面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而此时设计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为产品而设计,而是一个管理科目,它统筹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设计过程如何才能达到我们对环境友好型的产品的期望呢?周全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方法是可能是解决之道。在做设计思维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特别的关注设计的三个思考的因素,即人类的需求,经济的收益,技术的支持。我们将这三个因素称为设计平衡。我们在做设计开始,往往都是将这三个因素作为出发点开始产品的研发。而在评估设计的优劣时,我们又将设计的平衡作为主要依据,因为设计师,认为设计的平衡是一种简单而且全面概括设计的依据。但是在设计的发展的今天,不禁要问,这个设计平衡真的依然是全面的吗?在我们追求这种设计的平衡时,生态因素常常被忽视。首先,生态因素并不能简单的被设计平衡的三个因素所概括。生态因素是一个全面的问题,其不但是现代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对现有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在技术上,需要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作为基础。其次,由于生态问题是综合性很强,其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概念抽象,效果不明显,导致设计师对生态概念模糊,一不小心就将生态环保变成一种简单的口号,而无法做到实际有效。最后,因为没有有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教育中缺少生态的关注,导致设计师和企业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并没有意识到设计在环保事业中重要的作用和产品研发中的社会责任,从而忽视了产品的生态因素。我们前文提到了,我们被各种形形的产品包围着,但之前并不是所有人意识到它们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时,设计平衡似乎并不是平衡又可靠的,这种二维的三角形思维方式在今天的背景下是不全面。因此,我们需要将生态因素加入设计平衡中,构成一种三维的金字塔式更加稳固全面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设计平衡,或者生态设计平衡。而由新的设计平衡构架出的设计思维定义为生态设计思维。
生态设计思维的发展将有利于设计师在设计初期阶段就将生态因素考虑进去,这会保证在后面几步过程中,对生态的影响不但不会扩大影响,而且缩小其生态影响,或者不产生生态影响。这是崭新的设计评价方法,我们将人类的需求作为原点,因为在设计的初期,我们已经确定了设计的必要性。所以这是是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我们假设建立一个设计的坐标系,X轴为设计的技术支持性,因此来对技术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如技术的生态的影响,在设计中的效能,以及的技术的可靠性进行数据的统计。Y轴为设计的经济性,其关注的是设计的受益,设计的成本,设计在社会中,受益群体中和生态方面的经济影响。Z轴为设计的生态性,凭借和评估设计的在神态方面造成的影响和可以弥补的措施,按照计算得出生态指数。在这样的坐标系上我们可以很快的计算出坐标系上的一个“体积”,并将其称为设计的“体积”。而这种“体积”的大小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设计好坏的一个指标和对比来评估一个设计是否是成功的,优秀的。这样一前一后的设计的设计思维引导,可以将项目充分的全面的设计思考,而不会忽视设计的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纳森 谢多夫.设计反思: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与实践(美) [M]. 刘新 覃京燕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再比如说猫的动画形象在宫崎骏的动画设计中出现频率非常之高,“龙猫”中的龙猫一家,“魔女宅急便”中能够说人话的小黑猫以及“猫的报恩”中的猫男爵。猫在中西方神话中通常被描写成可以通灵或者会使用巫术的神物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动物。在宫崎骏的动画造型群像中猫成了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角色,他们常常作为“救世主”出现在故事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并可是化干戈为玉帛即使解决矛盾,“猫”总是能够作为中介媒质化解敌我双方的冲突,以理性和善良正义的角色闪亮登场。为什么“猫”能够受到宫崎骏的青睐呢?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神明”文化的国度,日本影视的传媒影视文化受的影响比较大,宫崎骏受日本传统宗教观念影响很深,他在动画中借助“猫”这一符号来表现他尊崇神明的宗教文化思想内容和思想内涵。
二、宫崎骏动画设计中女性解放主义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好的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语言媒介,能够传达出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主题。他能够以夸张,戏谑的手法让人们在轻松观看后体会到主题的深刻。作为一位把动画设计提高到人文关怀角度的动画设计师,宫崎骏时时刻刻在关注着社会的文化演变以及他觉得有所不公的文化。作为一个处于东方文化圈的国家,由于长时间受到封建落后的文化影响,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较低贱,女性一度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长时间的积累造成了女性的个性丧失,妇女经济,文化,社会地位上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还是有许多对于女性不公的时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宫崎骏在设计动画时大部分角色都是以女性为主,在他的作品中女性经常是善良,独立,刚毅,果敢的代表,相对于真实的社会男性的角色反而显得无足轻重。在他的设计中少女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附属于男性,象征着纯洁,神勇,和未来的希望。这是宫崎骏在设计自己作品时想要表达的对现实状况的不合理的诉求。
三、宫崎骏动画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宫崎骏的动画造型与创作大部分取材于预言,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大部分作品包含了魔幻色彩与宗教寓意,宫崎骏创作了一些以现代神话为特征的动画作品。“现代神话的理论将神话做为一种内容极其丰富结构和框架,它能够把人类思维规律,社会行为及艺术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宫崎骏的作品中是不会有极端的恶人出现的,美丑善恶可以在他的设计中自由转换。他在设计时深刻的解释了人类的“双重人格”并把其夸张纺大。用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表达了对人,对自然以及对宇宙万物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他把人文思想和内涵融入动画设计当中,是观众观赏后,产生强烈的共鸣与情绪波动同时活的艺术上的审美美感和审美享受。
四、结语
广告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式
有人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平面广告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平面设计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过多地交给学生设计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但涉及到具体的广告设计时,模仿成分过多,形式味重,创造意味不强。广告设计思维包括以下几种:横向思维、求异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一、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助于我们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路。它可作为纵向思维的对立方式。纵向思维是要把同一口井继续挖深,横向思维则是要试试其它位置。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不同构图方法的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选择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创作。
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现实难题或创造更好、更美的东西。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我们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可以画花的生长或凋谢过程,可以把正视、俯视、仰视等结合起来在同一作品中,可以把一幅作品剪贴、随意粘贴、想象成另外的作品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求异思维来创作。
三、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想象思维有再造想象思维和创造想象思维之分。再造想象思维是指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想象思维则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创造出全新的形象。我们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可以创作飞翔的人,可以创作把地球放在手上,也可以创作动植物组合成新的生物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想象思维来创作。
四、发散思维
突破常规是创造型思维的本质所在,这一点在发散思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
五、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来说的,它是指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猜测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着眼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握,它与逻辑思维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局部性分析是很不同的。直觉思维能力强的人常常会从一些偶然事件中突然领悟问题的实质。
在广告设计方法中,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包含着以下的几个原则:
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所以在广告设计中要遵循合理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告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中国的广告走在世界的前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招贴设计;创意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Abstract:Thecreativityisthehandbillposternoticedesignsoul,andhasbecomethehandbillposternoticeworktoobtainthesuccessfulmostessentialfactor.Thecreativitythoughtmethod''''sapplicationhastheveryvitalsignificanceinthehandbillposternoticedesignprocess,andimmediateinfluencetohandbillposternoticedesignsuccessorfailure.Thearticleelaboratedthehandbillposternoticedesigncreativitythoughtmethodandthecreativitythoughtraise.
keyword:Handbillposternoticedesign;Creativitythought;Radiationthought;Negativethinking
所谓“创意”就是指创造性的独特的主意,它能使广告达到预期的广告目的。就招贴而言,创意是指表现招贴主题的独创性的意念或新颖的构想。美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兰德曾经说过“没有创意,就没有设计”,所以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
好的创意并不应该是简单的追求形式美感,而是应该更深一层的发掘作品的内涵。其实创意越单纯,越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就越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一、招贴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
我们都希望以全新的视点、独到的见解引发与众不同的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希望拥有化平淡为神奇的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审视和剖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事物全新的涵义并赋之以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意思维方法。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向四面八方进行辐射状的积极思考和联想,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通过多渠道,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发散思维是多向的、跳跃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这种思维形式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能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我们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为一棵大树,人的思维、感受、想像等活动促使“树枝”衍生,“树枝”越多,与其他“树枝”接触的机会越多,从而产生的交叉点也就越多,并继续衍生新的“树枝”,结成新的突触。如此循环往复或重叠,形成了一个网络,每一个突触都可以产生变化,新的想法也就层出不穷。
发散思维运用于招贴设计中,围绕同一个主题,综合创作的主题、内容、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全面来表现。还可以向外发散吸收诸如艺术风格、民族习俗、社会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鉴吸收的要素,将其综合在视觉艺术思维中,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创造性成果。因此,发散思维法作为推动视觉艺术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视觉艺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将思维的方向和逻辑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非推理因素来激发创造力,在反向思维中寻求新的方法,常常会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正向思维和单向认识的机械性,从常规中求异、求新、求奇、集中体现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方式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它已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有生力量。
逆向思维运用于招贴设计中,是一种极端的创意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会产生出奇制胜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扬弃、摆脱求同思维的束缚而产生新创意的一种思维方法。求异思维不安于现状、不落于俗套,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具有较强的奇异性和独创性。当在招贴创作中看到、听到、接触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启用求异思维才能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不受已有的经验和规则的限制,才能扬弃陈旧的、普通的观念,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赋予其最新的性质和内涵,这样才能使招贴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作者独到的艺术见地。
任何招贴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和俗套,摆脱一切别人的设计,追求与众不同的独具卓识的求异思维品质,这是设计师们终身的追求。
(四)突变思维
突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的转换,是规律性的突破,是逻辑推理的意外改变,具有非逻辑性的品质。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常常从突变中产生,现在突变思维在思维范式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
突变创造如同启明星划破长夜的黑暗,闪亮却难以捕捉,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偶然性因素,把握那些无意间取得的结果,使创新思维异军突起,通过思维的跳跃而获得新生。本来每个观者,在一部作品面前基于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伦理意识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的期待视野,而突变的设计在于它超越着惯性的“期待视界”,突破思维定势,这种与“此在”的现实构成极不和谐的“错位”造成了审美心理张力,从而形成一种更为紧张的形式意味的刺激力,以陌生的意象而显示出特有的设计魅力。
(五)重组思维
重组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思维,它在事物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构成,然后以新的构想把几种不同的事物或意象进行有目的的重新组合,突破原先的熟悉感,打破固有的内在结构或者外在形态,从而产生新形象的一种思维过程。
在招贴设计中,这种重组是改变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组。它以一种看起来不合逻辑的形式传达了合乎逻辑的寓意,通过巧妙的重组,将主观和客观、现实和幻想、真实和虚构化为一体,令人产生诧异之感,给人以奇特的视觉印象,使招贴的主题深刻地潜入观者的心智。
创意的思维种类很多,其实每种思维方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思维是交错的、复调的,并且有些思维无法定义。也许有些思维还没有开发。如果把丰盈的思维去狭隘地一一对位,这样做会非常危险。我们应学会对多种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和整合,并进一步对新思维进行深层次
的挖掘。
二、创意思维的培养
创意思维是指设计者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设计师要充分运用创意思维功能,才能把握思维的奥妙,给人们崭新的视觉享受。创意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维的综合性、连动性与独特性。招贴设计是让设计师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表现极其丰富的含义,给人以导向,给人以启示。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现代设计师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要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广博的知识,使自己成为视野开阔、兴趣爱好广泛、具有多方面文化修养的人。视野狭窄,对专业以外的学科不感兴趣,把眼界和思路紧紧束缚在狭小天地的人是难有作为的。
其次,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联想和想象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对记忆的碎片进行衔接,进而使之转化为新的创意。任何创意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同样招贴设计的思维源自设计师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联想与想象是创意的关键一环,创意首先应从联想与艺术想象开始。设计师除了自身的天赋外,通过主动地、有意识地联想和想象,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与拓宽创意思维。联想和想象更可将诸多相距遥远的事物甚至将毫无关联的要素联系起来,使之在偶遇、交合、撞击中产生创意的火花。例如:说到停止可以联想到心跳停止,生命的终止,水资源的枯竭,物种的灭绝,生态的破坏等等。
最后,还应该懂得如何进行创意思维,因为尽管文化素养、专业知识、联想和想象的能力都是创意思维的必要条件,但它们本身还不是创意思维。如果不会合理运用这些必要条件,反而会让它们扼杀创意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滕学祥.招贴广告[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在艺术设计中培养创造性能力要注重思维的求实性——要满足社会需求,迎合人们的需要;要注重思维的批判性——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批判不合理问题;要注重思维的连贯性——连续地思考问题,不断提出新构想;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发散性思维、多向思维;要注重思维的跨域性——培养跳跃性思维,富有创造性;要注重思维的综合性——全面、系统地分析思考事物,发现规律。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图形设计的好坏是一件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设计者不论从事何种专业设计,都必须对图形有深入的研究,用创造性思维去构建图形,这样设计出来的图形会更新颖、有特色。
二、图形创意是图形设计的灵魂,实质上就是寻求视觉传达,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的独创性意念、构想为目标的思维方法。
图形创意是以独具匠心的设计作品示人的,用其独特的图形表达设计者的语言及观点,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图形作品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创造性思维的优劣,创造性思维的优劣又直接影响信息传播是否有效,信息传播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想在艺术设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图形创意能力的开发,使学生思维得到灵活锻炼,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只有当激情刺激大脑,使其达到兴奋状态,才会产生创造性的逻辑思维。在图形设计中,往往越抽象、越简单的符号化的图形越能表达出设计作品更多的内涵,形象地展示设计者的意图。它可以把人们的情感、语言等通过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达出来,达到传播目的。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前进,图形设计师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设计师可以借助众多的新颖手段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最为突出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符号文化,不论是吉祥物的设计、主体会场的设计还是奖牌的设计,都体现了浓浓的中国味。而其中图形创意和色彩设计的结合把整场盛会呈现得精妙绝伦。2008年奥林匹克的圣火在高雅华丽的“中国纸卷”中熊熊燃烧。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广泛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红银的色彩对比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这是设计精英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在普通的教育战线上,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想象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告诫学生多观察生活,生活中任何事物和细节都可以激发创造力。第二,打破教学常规,尝试新型教学。打破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教师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生氛围,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提高。第三,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促使其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事物。
四、结语
【关键词】产品设计;情境;情境思维
产品的存在,是产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产品系统的要素和特征,正是产品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的需要而产生的。设计师需要将产品系统向产品之外进行扩展,将产品系统与系统之外的人、环境一起研究,从产品内外交互产生的产品特征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将所要开发的产品置于人、产品、环境中进行观察、预测、想象和情境分析,为企业决策人寻找商机、判断概念产品能否进一步开发生产,提供更好的依据。
一、 情境与情境思维
1. 情境
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满足需求,包含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然的需求。产品设计不仅是需求的物质转化,同时也是需求的关系转化。所以,不管是产品设计的目的还是影响产品设计的因素,都离不开人、物、社会、自然等组成的大环境系统,这个大系统就组成了广泛意义上的情境。通俗的理解,情境即情形、情况,指事物呈现的样子、所处的状况。本文中所指的情境(Situation),与产品联系起来,简单理解就是产品与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相联系时所呈现的样子和所处的状况,包括产品存在的大环境背景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交互。情境不仅仅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与主体发生作用而构成的特殊的主体一客体的关系状态,是人、物、环境构成的系统中,要素及其要素之间互动而形成的交互情境,以此给设计者启发促成设计的进展。
2. 情境思维
情境思维(Situated thinking),就是在人、物、环境系统中进行产品设计思考,而不只是如传统的单纯的只对产品对象的设计思考。从需求的提出、产品功能的要求、产品形态的设计都遵循人、物、环境的需求。情境思维下的产品设计,改变了以往“以物为主”的观点,成为“以活动为主”的情境观点,设计也由一个静态的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设计的过程所考虑到的焦点也就不仅仅在物品上,而是在人、物、境的活动所构成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情境。产品设计也从“造型随物品机能的理念”反省思考到“造型随使用者生活意义”的层面。
二、 情境思维的重要性
当今消费者购买产品,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希望体验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某种情境。所以,工业设计的产品,除了基本的物质功能,然后是一定要包含“情”的。没有“情”的产品,不是好的产品。“情”灌注于设计,赋予了设计以灵魂。当一个产品被赋予了“情”,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形态,它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精神体,它可以和用户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它可以轻松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间去,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有益组成部分。产品中的“境”是承载在产品物质形态上的虚拟场景,这个场景包括可以引起人们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等等,能够触动人们情怀,“情”也就随之产生。比如,苹果电脑的设计,其圆滑的造型、透明的眩彩外观就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果糖设计师,通过研究生活趣味十足的水果糖情景得到的具颠覆意义的设计。完全改变以往电脑刻板、毫无生机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生活趣味。所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有情境思维,把“境”当作手段,把“情”作为目的,从产品本体向产品之外进行扩展,将产品与产品之外的环境一起研究,达到以“境”传“情”获得个性化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 情境思维的实现
产品、使用对象、使用环境、使用方式构成人一产品一环境系统及其交互情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定用户群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会产生特定的产品需求,特定的产品满足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需求,而特定环境促进或限制了特定人群的产品需求。因此设计师要把情境思维贯穿整个产品设计始终,做到以下几点:
1. 用户群体细分化
不同的产品一般会针对不同的目标组群。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生理特征(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人体尺寸等)、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特定群体社会角色,家庭结构和工作模式中的地位,进而演化出不同环境下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的病患特征乃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性格特征等都可以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组群的依据,将人的不同的物理特性、生理心理特性以及思想行为习惯等区分开来,其间注意理解人们的行为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用于引导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在“顾客细分”营销观念主宰的今天,这种划分越来越必不可少。因此对目标组群的特点研究是产品设计情境分析的前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采用设计人种志的方法,做特殊交互活动的描述说明,通过实地调查来观察群体并总结群体行为、信仰和生活方式,深入研究用户,进而分析用户与产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情况,从而来了解行为系统的演化形成。
2. 产品使用方式情景化
产品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创造合理的使用和生存的方式,产品作为融合了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其生命周期包含“从产品的形成到产品的消亡,再到产品的再生”的整个过程。使用方式规定了产品的功能文化意义的实现,“使用”是一个过程,其意义包括物的运动,人对物的作用关系和物的信息反馈,即由此产生的人、物、环境以及物质与非物质等多重内容相互协调的设计文化。“方式”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使用动作,而是使用时一系列动作之连贯的系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人的连续行为与各相对应的物与物或物与人组成的情景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方式”。
使用方式包含着物、人和环境及其动态过程等多重涵义,其“合理”性的观念是在对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情景的协调过程中实现的。“使用方式”是在由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所组成的特定情景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过程。产品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目标的人为符号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使用者在借助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进行系统广泛的“符号联系”来完成的。符号的意义解释对情景具有决定性的依存作用,随着情景的变化,使用者将对产品符号进行不同解释,用户的情感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功能的实现。也就是说新产品将在什么情景下使用,丰富的情景各具特色,产品必须与情景相适应,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产品,在另(下转第267页)一(上接第266页)种文化背景中可能会遭到抵制,就比如家庭用得成功的个人电脑未必适合办公室使用。所以抽空了情景的产品符号是空洞的、无意义的,只有将它们放到一定的使用情景中,产品才可能发挥其功能。
3. 环境因素多重化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产品依赖存在的状态关系,是与产品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空间环境、市场经济、技术发明、文化审美、制度伦理等综合起来的多重因素。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如气候、地理、空间等自然环境和社会风俗、观念、习惯、规范以及经济、技术等会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要求,人们也就会有一定类型的人的行为和心理,包括活动、行为、态度或情感、要求、愿望等,从而构成了一定的环境与人的交互,产生一定的产品需求。可见,环境与人与物的情境分析是将某种环境下的某一事件的过程分解成了细节,使设计师能够注意到使用者所没有留意的问题,从而发现产品的相关原则与机遇。
产品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出色的使用功能、工程性能,尤其在今天,围绕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系统必须要面对大量的周边环境要素带来的问题,目前的社会经济、社会潮流、文化规范、制度法规(如安全标准)、市场状况、技术条件限制、用户期待、品牌形象、美学价值、产品所在的微观环境要求等等,都对产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产品系统必须考虑的内容。如克莱斯勒的airflow轿车是按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具有极为出色的工程性能,它甚至能够经受住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破坏力,然而它的销售却是20世纪的典型失败案例,充分说明了市场中产品不能单靠性能生存。如不全面的分析产品与多重环境的交互,而去片面地为一个设计特点争论不休,或者错误地增加功能、目标,不全面理解其他市场需求,那么就会导致失败的设计,造成企业的损失。
因此设计师在在设计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与人与产品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空间环境、市场经济、技术发明、文化审美、制度伦理等综合起来的多重因素,从中确定产品存在的可能性与意义。
四、 结语
人们的行为和生活都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情景特征和意义,没有任何细节可以被认为是“混乱的”、“偶然的”或者与正在进行的互动“无关”。生活的意义就坐落在事物的情境之中,为意义提供情境的那些环境和社会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因此设计师应该在产品开发初期,将情境和人本身作为设计定位分析的基本内容,研究特定群体的文化属性、生活形态、行为特征和活动模式等,在日益复杂的人―物―环境系统之间寻求创造和谐关系的最优化设计方案,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下创造多元意义的产品,为人们创造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设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设计的过程也不仅仅是设计师借助技术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还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不断对话表达使用者愿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翔.产品系统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J].心理学动态.1996.
关键词:计算思维;原码;运算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077-02
Again Discuss Design idea of the original code on the Computational Thinking
SUN Li
(Chenxian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88, China)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utational Thinking process,Design idea of the original code is discussed.Why appear the original code in the computer component principle.The original code can solve what arithmetic problems.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code is rela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addition, subtraction,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The final,Summary the of design idea of the original code.on the Computational Thinking process.
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he original code; ALU; computer component principle; computer education
在《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研究与教学》项目进行中,要围绕计算思维培养的思路选择适用的计算思维教学案例,在运算器设计这一章,我们选取原码作为计算思维教学案例之一。
计算思维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考虑用计算工具在问题可解的情况下,思考如何运用计算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思考过程的结果是可在计算工具运行并由计算语言表述的有先后顺序的序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全书讲述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机是怎么设计的,第二章为了解决运算器设计问题,出现了原码。真值转换为机器数表示是运算器设计的第一步,真值转换为机器数不是编码完成即可,而是为用转换后的机器数编码在运算器完成各类运算且能简化运算器设计,真值的定义为带“+”“-”符号的数,机器数的定义是符号数字化的数(特别指二进制数据),那么真值转换为机器数表示,只要把符号数字化、其余位不变化就能最简单地完成机器数编码,我们把这种编码就叫原码,所以在机器数编码设计中原码的优势的是非常明显的,原码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编码,那原码把握住这个机会了吗?如果原码能满足运算要求,可能别的编码就不会再有机会出现。
下面,以最简单的核心运算:加减乘除为例,讨论一下原码运算性能。(注:本文数据如未作特殊说明,皆为二进制数据)。
1 原码加减法
加法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基本运算器设计单元,后继很多运算器设计都与其有关。
原码加减法运算可参考的原型只有使用几千年的加减法竖式,但这种加法的特点是符号和数值分开计算,不能符号和数值一起参加运算。
要想进行加法要先讨论参加运算的两个数值的符号,如果符号相同做加法,如果异号做减法,那就要完成加法器设计必先完成减法器设计。
再看减法,要想进行减法要先讨论参加运算的两个数值的符号,如果符号相同做减法,如果异号做加法,那就要完成减法器设计必先完成加法器设计。
综上分析,加法器和减法器的设计,二者出现了互为条件的死锁,原码加减法运算器设计思路到此止步。
2 原码乘除法
原码乘除法的设计原型是:笔―纸乘除法方法,然后加法器器件为基础,增加一些硬件从而实现乘除法运算器设计。因此原码进行乘除法运算要相对简便些,这是因为乘积的符号可以根据被乘数与乘数的符号来确定,其规则是:两数相同,乘积符号为正;两数异号,乘积符号为负,除法类同。因此,原码乘除法实际上是两个无符号数相乘,乘积结果再加上符号位。原码乘除法的设计思路可行,此处我们只以原码乘法为例说明之,因篇幅原因除法略。
2.1原码乘法原型
在笔―纸乘法方法中,乘积由部分积相加得到。部分积的个数由乘数B的位数决定,当乘积B的个位数值是1时,部分积为被乘数左移后的值,当乘积B的个位数值是0时,部分积为0。
以上是人工乘法过程,为了便于计算机实现,部分积相加得出乘积的过程可以改为:每得出一个部分积就进行一次加法,并将被乘数左移改为部分积右移,这样只要用和被乘数、乘数位数一样的n位加法器就能完成2n位加法运算了。
2.2原码一位乘法
由于原码乘法被转化为一系列的加法和右移操作,n位相乘需要n次加法周期,原码一位乘法具体操作是:每次通过乘数B的末位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加法,当乘积B的末位数值是1时,执行加被乘数的操作,当乘积B的末位数值是0时,不执行加被乘数的操作;然后部分积直接右移一位(高位用进位位填充),移出的一位放入乘数B中的最高位,同时B也右移一位,把乘数移出(判断过的)一位,即刚刚比较过的B的末位移出丢弃,然后对新的B的末位进行判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处理完乘数B的所有位。
原码一位乘法中,每次判断加或不加之后,部分积都要进行右移操作。为了存放部分积,部分积寄存器P初值得为0,结果值即乘积高n位存放在部分积寄存器中,低n位存放在乘数寄存器B中。
2.3原码二位乘法
2.3.1原码二位乘法思想
为了提高乘法的运算速度,可以采用二位同时乘或多位同时乘的方法,二位乘法就是每次处理同时考虑乘数二位,根据它们的不同组合(00、01、10、11)一步求出两位的部分积,只需增加少量的逻辑线路,就可以将乘法的速度提高一倍,从而提高乘法的速度。
2.3.2对于原码两位乘位算法的几个思考
1)部分积与被乘数采用三个符号位,这样表示的原因是:当加法处理+X或-X操作时,可能会影响到中间结果符号位的最低一位,这样最低一位符号位就不能代表结果真正的符号位,当加法处理+2X操作时,可能会影响到中间结果符号位的中间一位,这样中间一位符号位就不能代表结果真正的符号位,而无论做怎样的操作都不能影响到中间结果符号位的最高位,所以中间结果符号位的最高位能正确标识结果的符号位,我们在每次处理二位后都要进行移位操作,当同步右移二位时,符号位移出的空位是用中间结果符号位填充的,当部分积与被乘数采用三个符号位时,就能保证每次移位操作的简单与正确。
2)在实际运算中CX操作以+[CX]补完成,这是因为此时运算为乘数与被乘数的数值部分的运算,而正数的原码与补码相同,所以可以看成是两个正数原码的运算,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正数补码的运算,结果依然为正数,所以可以把运算中CX操作以+[CX]补完成;
3)原码二位乘法算法中数值位N的奇偶问题的讨论
有关奇偶问题的处理,不同书中方法不一,这个奇偶处理算法在设计运算器时还是有点复杂的,也是教学过程中同学容易出错的地方。个人觉得如果奇偶处理放在运算进行之前,会简化运算器设计的,就是当发现数值位N为奇数时,我们在不影响数据实际值的情况下直接增加一位变成偶数位参加运算就可以了,最后只进行T是否是1的判断和处理就结束了。
3 结论
原码在运算器设计中,最基本的加法运算器设计不能实现,原码乘除法运算器的设计以加法器器件为基础,原码乘除法运算器性能尚可。原码加减运算器留下的设计空白是必须填补的,这给了设计新的机器数编码的机会,这也是原码进行运算器设计的缺陷。最后总结原码设计的计算思维过程见图一。
参考文献:
[1] 陈国良.计算思维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逆向思维 创意 艺术设计 捷径
30年前,我们认为穿崭新的牛仔裤是一种时髦,而今天年轻人认为经过打磨做旧甚至破洞的牛仔裤才是时尚;30年前,我们将短衣服穿在长衣服里面,而今天年轻人则以“内衣外穿”为时尚……
这就是所谓的逆向思维,其实逆向思维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一、逆向思维的概念
逆向思维,亦称反向思维,是指用与常规相反的方向来考察事物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
逆向思维学说是由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在中国古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有人落水,事情的关键在于尽快地使“人水分离”。按常规的思维模式应该“救人出水”。司马光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从破缸中流出,救出小伙伴,运用“破缸排水”最终达到“人水分离”的方式,其思考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很多运用逆向思维的事例。比如野生动物园,按常规的传统思维模式,人们会将动物放置于笼子中,游人可以在动物园中安全观赏动物,但只能看到动物在笼子中被囚禁的情况而看不到野生动物本原的状态。在野生动物园里,情况则相反,动物在野生状态下自由放养,为防猛兽袭人,游人坐到封闭的汽车内参观,使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原始的森林或草原。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初看起来违反常规,严格地说是违反传统,但实际上却合情合理。因为逆向思维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逆向思维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事物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也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正像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哲学所说的“物极必反”。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我们进行视觉艺术思维时,可以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做逆向型的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视觉艺术思维达到特殊的效果。
二、运用逆向思维的创意设计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创造性是评价一个设计作品关键的因素,它决定着艺术设计作品的“含金量”,即创意。在设计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可见创意的重要性。富有创意的作品,源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创造性思维与一般传统思维的不同,就在于创造性思维不传统、不常规、不因循守旧、不囿于成见,能够打破传统与常规的条条框框,在别人认为不可能和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创造性思维常常表现为主动的、新颖的、超乎想象的和事半功倍等特性。而创造性思维的相当一部分来自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设计作品往往可以令人信服,进而被人们接受。这种逆向思维的创意处于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理想状态,既不是墨守成规、毫无新意,也不是新奇前卫、难以理解。例如,丹麦设计师John Brauer的作品《看不见的桌子》(Illusion, side table)就是极有说服力的(图1)。常规的思维模式认为一张小桌子,其结构是由桌腿和桌面组成,小桌子上面覆盖着一块桌布,桌布柔软、细腻,自然下垂到地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桌腿支撑桌面,桌面承载桌布。这一切都那么自然、合理、平常甚至无聊,没有一点新意。而这一切都被John Brauer天才般的逆向思维所打破了。首先,利用逆向思维将桌上那块柔软、细腻自然下垂到地面的桌布,变成了坚实、硬挺的材料,使之可以独立承载自身的重量。这使原本起支撑作用的桌腿和桌面失去意义。然后,将桌腿和桌面全部撤除,呈现人们面前的就成了只有桌布而没有桌子的“看不见的桌子”了。同时桌布的角色和地位都产生了逆向的变化,原来桌布是被承载物,现在桌布成为可以独立承载其他物体重量的承载物。其形为桌布,而本质却是桌子。这样一个合理而不平常甚至美妙的小桌子就诞生了。
这样赋情于表、喻理于本的逆向思维创意,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可谓是设计的捷径。
三、逆向思维是艺术设计的捷径
艺术设计作品富有创意且被市场所接受,才是好的作品。逆向思维往往能使设计创意处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创意,即缺乏新颖、奇特的创意;二是创意过度,即创意过于新颖奇特。这两种都难以被人们所接受。
缺乏创意是设计师对设计对象表现出麻木状态,缺少联想与激情,或者总是无法摆脱传统和常规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逆向思维就成为最有效的解救方式,当顺向思维不能发现新的创意时,不妨从相反的方向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只要改变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反传统或逆常规,情况将大不相同。逆向思维是打破“惯例”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相对否定。在发现常规的思维模式与客观规律不相符时,运用逆向思维,可使思路豁然开朗。
创意过度的问题则与此相反,创意过度就是设计师思如泉涌,创意独特而又新奇,但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就是一例。哈迪德是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代表着当今前卫的设计思潮。她将“打破传统建筑语言”作为自己的信条,以独特的角度切入建筑,敢于向未知的世界发起挑战。2004年扎哈·哈迪德获得了普利策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建筑师。在其获得普利策奖之前,虽然名声远扬,成为世界建筑界的明星人物,但还是因其设计过于前卫而曲高和寡,很少被同行尤其是投资者理解。1979年哈迪德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大量参与国际竞赛。但是直到1993年她的第一件建筑处女作——德国维特拉(Vitra)消防站才问世(图2)。建筑界的很多人都认为她的作品是乌托邦的幻想。在获得普利策奖之前,哈迪德已建成的作品,其中包括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总计不过10个。由此可见,哈迪德的成功之路是曲折而又漫长的。
逆向思维虽是反传统、逆常规的,但这种反传统、逆常规是以传统和常规为依据的,相对而言的,是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这些传统和常规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和常规是因为长期受到认同与接受。
在设计创意上,如果依照普遍规律,按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发展,并无奇特之处。而逆向思维不落俗套、不随波逐流、不按常规的表现,给人们创造出很多独特的机会。逆向思维的奇特程度应该是设计师掌控设计作品的关键,应该做到“在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从而达到艺术设计创意中的较高境界。“在情理之中而意料之中”的设计作品,平淡庸俗,没有创造力;而“在情理之外”的设计作品,要么人们不理解,要么人们认为荒诞离奇无法接受。“在情理之中”的设计创意使得人们能够接受,而在接受之余的“意料之外”则会产生对创意的惊喜。
人是符号的载体。在设计过程中,手绘设计就是通过对付好、图案、纹样、等不断的创造。针对实际空间赋予其样式、形态的特殊价值和内涵。文化符号的象征寓意极其发挥的形体的隐喻功能,在设计思维的形成过程中,能充分诠释设计者所表达的意图。亦能够唤起人们对艺术设计深层次的思考,从人文领域更为深入的表达对目标空间领域的认知和熟悉。
2.主观思维意识对装饰与构造的革新演绎
手绘设计通过线条、色彩及空间效果等要素来分析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个人主观认识尤其是设计思维,所要传递的信息与含义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装饰构造来衬托。在具体的设计思维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创新、技术手段继承学习传统古典的精粹精华,同时又要在继承中创新。依据个人能力,重新塑造已存形式状态的新架构。
3.充分考虑设计受众群体的需求,加以前瞻性引导
做具体的空间规划设计时,集中考虑各个地域、各种文化背景及设计享用受众的使用需求,避免脱离空间的表象化装饰元素;依托自身的自觉、自悟,在设计思维系统逻辑演化中重新整合,并与时代相统一的协调步调中,不拘一格地渗透到多种多样的设计中。艺术设计的现象与形态纳入人类主体的审美实践中从认识或伦理的角度去研究诸种艺术现象形态,分析人们的认识及伦理活动。为设计思维研究的领域开拓出更广阔的基础积淀。
(1)融诸种设计艺术现象与形态于主体的客观实践
对于手绘艺术实践的思维体验,着重研究其造型艺术形态,把其系统性的研究同诸多设计客观因素联系起来综合研究,期许进入新的境界。突破思维局限狭隘的眼界获取更多的真知灼见。
(2)主观思维活动对实践主体的提炼、筛选、优化
手绘设计思维在形成的过程中,初期注定是比较分散、无序的,但正是这种发散的思维模式为设计目标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此刻的设计体验是针对性,力求多角度地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时的思维已逐渐从天马行空转向了理性的具体设计实践。要求从概念化的思维意识转向详细的造型图案、材料构造和空间的整体划分和把握,思维的专一性尤为突出且重点研究性更强。朱旭初在《也谈“自我表现》中认为,“自我表现”口号的提出是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在艺术中的反映,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自我表现”的含义不但是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尤其强调设计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同时又兼顾受众者的观点与愿望,这样才能使自我表现与公众欣赏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