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动画片范文

经典动画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动画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典动画片

第1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一、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

该片出自俄罗斯动画大师佩特洛夫之手,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较有影响的大师之一,其作品制作精良,艺术性强,透着浓厚的写实主义油画风格,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该片创作于1997年。这个时期的苏联动画发展相对比较卓越,对动画技法研究与艺术性表现方面也出现多元化。艺术家们通过研究性实验不断丰富着动画艺术的表现内容,在主题选择方面也偏向于颇有内涵的问题的表现,多是对人类自身问题的探讨。《老人与海》也正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品类型分析

对与动画片形态的探讨,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作品使用介质与表现手段可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三维动画、合成动画、特级动画五大类别:按作品创作主旨可分为:艺术动画片、商业动画片、实用动画片三大类:按作品体裁可分为:叙事动画片、抒情动画片、幽默动画片、讽刺动画片、音乐动画片、广告动画片、科幻动画片、武打动画片、实验动画片、记录动画片、教育动画片、体育动画片、时政动画片、片头动画片十四种类别:按作品长度分为动画长片与动画短片两种类型等等。根据动画片探讨与研究的角度不同还会出现新的片种类型。现就《老人与海》的作品形态做具体的分析。首先它属于动画短片范畴(片长在30分钟以内的都称为动画短片):它是对海明威名作的另一种艺术方式的演义。固然它也是一部叙事动画片:它是通过手绘的方式在一个二维空间内的艺术表现,它同时也属于平面动画范畴:从它创作的目的性来说,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尝试,而不是以某种商业利益为前提的创作,作品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哲理性内涵足以说明它也是一部实验性艺术动画片。由此看来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同样拥有丰富的内涵,是在各自艺术个性基础上的艺术共性表现。

三、听语言运用

动画和电影一样是靠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其组成主要是镜头、摄影机拍摄角度、镜头的组接和声画结合四个元素,其中最基本构成元素是镜头,动画就是靠各种不同镜头的结合运用来表述创作着的意图。下面就该片对视听语言各元素进行具体分析。

1、镜头的运用

画面的组接和音响构成镜头,在推、拉、摇、移、跟、甩等方式的运动镜头加上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静止镜头的运用中将故事讲述给观众。不同方式的镜头运用给观众视觉上带来不同的感受。或是紧张、或是刺激、或是压抑等,创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官出发附属于镜头来向观众传达其表现意图。

该片中镜头运用较多的是大全景、与全景。开片先是通过那个男孩子的视角运用几个大全景的组接把老人生活的环境及其生活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即海边孤独的房屋。与大海为伴。像这样的大全景描写在片中多次出现,老人出海后,飘荡在海面上仰头望着空中飞舞着寻觅食物的海鸟,这里通过一个镜头的转换。以海鸟的视角环视海面。然后迅速推镜头到海面上鱼泛起的浪花,这样的镜头运用为老人捕到大鱼埋下伏笔:后面情节中对大全景的描写多是为老人与鱼斗争及僵持的时间与气氛的衬托,如对老人孤舟漂在海上、天际浮云色彩的变化。全景在片中的运用主要是在老人与鱼刚开始的搏斗,其中一个镜头描写是通过对老人在船上拉绳子的动作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老人与鱼的斗争的激烈程度,后面老人为保护自己的战绩品而与众鲨鱼展开的斗争也是全景镜头的运用:片子开始对老人划的浆的描写是特写镜头的运用,主要是为突出老人体力上的老化。该片中对其他中景与特写的运用上主要是在老人在海上与鱼斗争过程中的某几个镜头,是对老人表情的特写及动作力度的表现。还有的就是老人对自己年轻时候赛桌上比赛的回忆中多是中景与特写的结合运用。

2、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自普多夫金根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后就被广泛运用于视听语言的表现上《老人与海》中蒙太奇的运用主要是老人对年轻比赛时镜头的插入与组接,通过这些镜头的组接,一方面是老人战胜鱼的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老人内心的一些东西,从而引发出观众对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思考,也为影片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3、声音与独白

声音也是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渲染影片的气氛、或是衔接不同的镜头促进影片的连贯性等。独白则是对剧情发展的一种介绍、或是主人公内心的变化等。这两种元素在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该片中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很到位,成功塑造了片中的气氛。如在表现老人钓到第一条小鱼后的吃惊与惊喜的复杂表情时,音乐转化为紧张的节奏,为马上到来的老人与鱼的斗争起到了预示作用,同时调动起观众的欲望。揪心等待情节的发展。老人的独白在他与鱼僵持过程中的幻想起到解释作用,配合老人与鱼在海中自由游动的美妙画面,将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透露出老人与大海的感情,也让观众看到人类生存的一些无奈。

四、技术性与艺术性

动画是一种融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创作者就是在不断寻找艺术与技术新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动画的发展。对于《老人与海》而言就是一种新的艺术与技术性的探索与表现。首先,从该片艺术性上来看。创作者佩特洛夫用手指进行逐张绘制,风格上具有浓烈的写实性油画风格,强烈的艺术性对观众视觉与心灵来说都是一种震撼:该片的技术上最突出的表现是艺术家在玻璃板不同层面上作画,然后运用灯光穿透玻璃进行逐帧拍摄,拍成70毫米的胶片,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两万九千次,一整套操作要求技术含量相当高,对该片的制作小团体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五、对动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动画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每一部作品中都透露着创作者的创意元素或是新的探索研究,动画创作也是在前人创作的经验基础上的借鉴与创新。《老人与海》动画短片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的动画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1、表现主题的选择

动画表现的主题内容包括原创与改编,不一定只有原创才是最好的,站在艺术发展与传承的角度考虑,对表现题材的选择上完全可以是对其它艺术的重新表现与借鉴。中国早期的经典艺术短片创作都是在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基础上的借鉴与创新。中国从先秦到现在,蕴涵丰富的经典文学著作,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都可以成为我们动画创作的题材选择。再如中国其他门类的璀璨艺术如绘画、工艺美术、雕塑等,都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我们动画创作的极佳题材选择。

2、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从短片的类型可以看出,动画作品既可以是二维空间内的艺术表现,也可以是多维空间内的展示。基于广泛的艺术表现空间,我们既可以选择各种艺术性的表现方式,如绘画、工艺美术、雕塑等艺术:也可以采用各种新型材料、新型技术来表现。正如《老人与海》中写实性油画风格的画面给观众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蕴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元素,及待我们去研究与借鉴来进行我们的动画艺术短片创作。

3、严谨的创作态度

第2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动画产业;动漫市场;2D转3D类动画片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7-0128-02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bout 3D Animation Base on 2D Animation

ZHANG Wen(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Animation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Animation techniques are the simultaneous for its development. 2D animation mode is being gradually replaced by 3D ani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re appears a phenomenon that lots of classic 2D animations are being adapted into 3D animation recent years, but not every case can get successful or be better than the old on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ovies which are not accepted by the audience and do not do well at the box office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so let’s try to analyze some examples to find them out. We hope our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 of animation.

Key words :animation industry; animation market; 3D animation base on 2D animation

Internet :.cn

一、二维动画及三维动画的技术特性

有学者认为,二维动画比较接近于绘画,而三维动画更类似于影像摄影。

(一)二维动画特性――多样性及夸张性

一方面,二维动画可以不受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局限,造型设计的风格非常多元化。另一方面,二维动画在造型、肢体表演及表情的刻画上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而这种夸张的刻画手法,往往是动画片吸引观众的一个亮点。

(二)三维动画特性――精确性及写实性

毕竟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多维立体的,自然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立体的影像才是最客观真实的,三维动画顺应了这一观念。三维软件制作原理是以模拟现实原理为基础的,所以它的绝对优势就在于其精确性和写实性,同时,在动画的制作流程中,三维动画也有着绝对的优势。

二、二维转三维动画制作案例展示及分析

迪士尼曾经是世界顶尖二维动画片的制造者,2010年他们推出了第一部由手绘动画向电脑动画全面转型动画作品《长发公主》,这是一部3D动画片,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还有很多因二维动画片的成功而再次以三维形式搬上荧幕的动画片,它们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如美国的《大力水手》、《海绵宝宝》、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及《圣斗士星矢》等。观众和市场对这些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们挑出《长发公主》、《铁臂阿童木》和《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①(以下简称《圣斗士》)三部作品,来分析一下他们相对而言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图例表格数据对比

我们从网络评分及票房的结果将这三部电影做一个分析和比较,由图1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部动画电影的票房、投资、制作周期的具体情况。(数据收集截至2015年9月)

(二)画面及造型的塑造

下面,分别就这三部动画片的二维、三维的角色造型及画面风格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二维人物造型和风格在三维动画中再塑造的好与坏,是该类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图2)

《长发公主》是第一次从故事改编成电影正式搬上了银屏,《长发公主》的前期二维设定到三维动画中的最终画面,可以发现从造型到画面风格、配色方案基本保持了一致性。《阿童木》和《圣斗士》都是属于先有成功经典的2D版动画片作为参照,但从图中我们看到其角色的塑造到场景的设定都有了较明显的变化,画面的风格及配色方案也有了较大的差异。

然后,我们再就《阿童木》和《圣斗士》的2D动画版和3D动画版在人物表情刻画上进行简单的比对,2D表情塑造的生动及夸张性和3D造型的精确写实性的对比和差异显得非常直观。

1.二维版中的角色五官和表情夸张生动,而在三维版中,由于三维软件的特点-写实性,所以角色的表情更趋于现实人物;同时,二维角色的五官比例的夸张设计程度也明显高过三维角色。这种变化使观众对角色的喜爱及对角色的表演的认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维动画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眉与眼的距离,嘴巴的张大程度会受到软件的局限性,而二维动画不存在这样的压力。人物设计原画师在设计人物时都会清楚,眉眼的距离关系及嘴巴的张合大小是塑造角色表情的关键;再者,对于毛发效果,三维的现实模拟性可以做到高度的仿真,但在二维角色的再塑造的过程中,二维角色头发一般采用的都是大面积的块面化或弱化细节的处理方式,这一点,也让这一类由二维改编的三维动画无法处理。

2. 我们还会发现,二维的角色由于不受光影的影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简单明亮,而三维版的角色由于软件技术的特点,采用的光源及渲染方式也是模拟现实技术,所以会对角色面部及身体产生更复杂的色彩和阴影效果,这种效果会让画面层次感更丰富细腻,但同时也拉大了同原有的二维风格的差距。

3. 二维动画中线条是决定一切细节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线在二维动画片中简单明确的勾勒出了五官,表情以及头发的轮廓;而在三维动画中,线基本已经被面所取代,因此,角色的轮廓块面感会弱于二维动画;加上二维动画用线造型人物表情及动态时其灵活性更大,可以根据透视和情节需要适当调整,自由度较高。而三维的表情和动作则不能像二维角色一样随时随意的改变,三维在这一方面显得比较局限。(图3)

三、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图表数据,我们可以直观的找到此类动画片成败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动画片制作的周期长短和经费的投入是可以影响一部动画片品质好坏的。一部动画片的制作精良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国有一句俗语叫“慢工出细活”,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设计和表演的准确塑造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再现经典类的3D动画电影。

迪士尼的动画片,对于造型及表演的塑造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在转入3D的过程中,他们依然能秉承以往传统动画的设计原理及特点,角色的表演并未因为软件的改变而改变,而是继续延续了迪士尼式的动画表演风格,因此能够让观众毫无违和感而被接受。而《阿童木》和《圣斗士》,虽然它们延续了以往经典的角色造型,但从整体的风格到具体表演细节的塑造中,我们都无法找到以前二维经典的影子,《圣斗士》中华丽而细腻的渲染效果非常精彩,在造型表演上追求过分真实的拟人效果,这样都让它与过去的二维经典动画风格相差甚远,虽然画面精美有为该片加分,但总会有部分观众表示难以接受。相信这也是为何这一类型动画片票房和评价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作为有着经典故事或动画为基础的动画片,《长发公主》是首次搬上荧屏,没有前例作为参照对比,观众相对更容易接纳它,因此《长发公主》的推出获得了出色的成绩,成为一代经典。而《阿童木》《圣斗士》都是因2D动画片的巨大成功而重新制作的,该类2D动画片的角色,场景甚至音乐都会在熟悉它们的观众心目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试图让这类观众或者粉丝们接受新的风格形式,甚至取代他们心目中原有的经典,往往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四、结论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确定,由2D动画再塑为3D动画片相对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也许这样的分析并不全面,但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首先,动画片制作所投入的周期和经费的不同,是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一个因素,当然它未必是绝对性的因素,但它对动画片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其次,2D动画和3D动画受其各自特点和技术的限制,从角色造型、画面风格到动态表演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对观众接受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愿笔者这篇拙见,可以为推动该类动画片的发展再创经典,尽一份绵薄之力。

注释:

①《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由日本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出品,根据圣斗士动画片改编的动画电影。将于2016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参考文献:

[1]高清雪.从长发公主谈美国电影故事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5(7).

[2]高英.浅析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艺术特征[J].中国校外教育 ,2015(2).

第3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著 市场环境

一.中国古典名著的研究背景

根据名著改编的故事片,连续剧,虽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艺术目的,与原作差距甚远。古典名著题材的来源主要是原创剧本和改编经典。根据发达国家的动画创作经验看,原著改编是一个保险系数比较高,可操作性较强的办法。中国古典名著文化资源丰富,有历史典籍,传奇故事等类型。然而,成功改编这些作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多数经典名著作品已被无数次改编为真人影视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观众对于情节过于熟悉,没有新鲜感。如果动画在制作和造型等方面没有过人之处,很难让挑剔的观众满意。其次,部分观众会由于对原作的喜爱而对动画产生很高的期待,一旦改编的动画作品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便会遭到无情唾弃,甚至被指责为“裹读经典”。改编经典,看似简单省事,一旦处理失当,也会给主创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中国古典名著动画的市场环境

1、激烈的竞争环境

今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武古典名著动画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是个巨大的优势资源,但是也面临了着巨大的挑战。本土动画同质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剧情单调肤浅,作品粗制滥造,既缺乏创意又缺乏技术,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动画片市场能否产生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古典名著动画片,成为当前中国动画人有待解决的为。如果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中国古典动画将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动画创作模仿多原创少

中国古典名著一向是本土动画剧本创作的源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经典之作曾被反复地改编后搬上荧幕。早期的动画“中国学派”在改编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后,创作出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经典。近年来,不少动画人把这些经典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当成了本土动画票房的良药,创作出了《宝莲灯》、《新西游记》、《梁祝》等动画片。而这些动画片除了《宝莲灯》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获得不错的票房收益外,其它的都未获得成功。这是不是说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的改编对于动画片的创作没有价值了呢?其实不然,从迪斯尼改编自中国古代“木兰从军”的民间传说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缺乏吸引观众的魅力,问题是如何把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的故事情节与当代社会的时代风尚、观众的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将古代故事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再现。

3、中国古典名著动画对动漫市场环境的影响

健全动画分级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受众市场,只有在完善动画分级制度的前提下,中国古典名著动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古代神话题材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和它必然涉及到的儿女情长,江湖恩仇,人鬼蛇神等,决定了它更适合在多年龄人群的动画市场发展,而全球华人乃至世界观众对于中国古典名著的钟爱,展现出它在这一领域无限的发展空间。

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发周边市场。中国动漫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经受住观众的审视和市场的检验。作为信息娱乐的重要产品之一,只有克服了市场发展的障碍,满足了市场的真正需求,中国动画才能摆脱当前无人叫好的尴尬现状。同理,能否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有所突破,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名著动画的市场生命力。

以古典名著和古代神话题材为核心,多方面集成发展,以求产业相辅相成,开发一套共同的视觉系统,从漫画、动画和游戏三个方向共同跟进,形成集成化的产业结构链,才是当前一种比较有效的发展模式。

结语

本文重点从古典名著文化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探究中国古典名著动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其中,古典名著文化根源研究既包括对中国古典名著文化本质的探讨和对当前国产古典名著动画的文化思考,也包括对国外文化在各自动画中表现方法的研究。知己知彼,才能把握好古典名著动画的文化优势,在未来的古典名著题材争夺战中取得胜利。如前所述,创新是提高动画产品质量,增强本土动画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在国际动画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最具民族特色,又适应时展要求的本土动画发展之路,实行动画技术与艺术上的真正创新,是摆在我国动画企业和动画创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洪泛.中国动画剧本现状浅析.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5,(05)

[2]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

第4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一、 中美动画反面角色塑造的相似之处

(一)比较容易辨别的概念化造型

美国动画角色的主要特点为具有较强的符号化、形象化和概念化,在对人物身份特征进行辨别的时候,可以从直观的视觉形象上进行判断。在进行形象设计的时候,反面角色的造型多使用硬朗的直线线条,比如《小美人鱼》中的巫婆、《白雪公主》中的继母等等。在进行色彩设计的时候,反面人物经常会使用到深色系的色彩,比如紫色、黑色等,以此来表现人物的阴险狡诈。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经典形象,通过色彩的搭配以及符号化和概念化的形象,使其象征意义更加突出。

(二)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美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格也可以通过动画片中的经典反面角色造型体现出来,美国的核心文化和审美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追求自由平等、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强调和尊重个体特征。经过分析大量的经典案例可以发现,不管是外来故事的改编,还是本土题材的创造,所有的动画片中都充满了浓郁的美国民族文化特征。比如塑造的角色都是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动物或者是人物形象,影片中不断的闪现出美国式的哩语和幽默,且肢体语言丰富多彩。美国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设计得非常鲜亮,这也真实地反映出美国人的风貌和性格,真实地将美国民族文化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农耕文化为辅,真实展现着具有独具魅力的伦理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这样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作用下,动画片中的人物都比较谦和、礼让,真实展现出天人合一、清新自然的意境。

二、 中美动画反面角色塑造的不同之处

(一)中国动画反面角色的艺术特征

首先,讲究造型方法的“符号化”和“神似”。主观精神的表现是中国传统人物造成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对人物深化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内在的神韵进行着深刻的描述,不太关注外在形式。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他的衣服使用的是传统的三原色,即红、黄、绿,这也将孙悟空身上的寓意表现出来了,代表着正义和吉祥。其次,人物性格刻画上注重写意化。西方国家在性格刻画和艺术造型设计的时候,注重使用写实的评判标准,而传统的中国审美思维却是注重写意化。比如《山水情》《牧笛》等所描述的意境都是如诗如画的,将中国的哲学内涵和写意精神真实的展现出来了。最后,使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种类繁多,比如剪纸、泥塑、皮影、板画、年画和戏曲等,这就给中国动画提供了较多的艺术素材和表现形式。[1]中国动画的典型代表作《大闹天宫》中的服饰上,吸收了戏曲中的许多经典元素,从古代壁画中服饰上和戏曲服饰上吸收精华;在造型色彩上,将民俗年画和京剧艺术中创作手法和色彩构成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在画面装饰风格和角色造型上,将皮影和剪纸等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魏晋六朝时期的造型艺术、汉代石像的造型艺术以及战国时期的青铜纹饰图案等进行了综合的借鉴,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有的造型特征。

(二)美国动画反面角色的艺术特征

首先,注重写实性的反面角色造型塑造。受西方写实评判标准和艺术造型标准的影响,美国的动画片比较注重写实。在进行角色塑造的时候,有着严密的工作程序、严格的工作要求和科学的设计理念,是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完成的艺术创作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形似为基础并进行夸张的描述,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和细节的刻画,使观众可以顺理成章地领会动画片的主旨和创作想法。其次,美式个性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滑稽夸张的表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动画角色的性格和造型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角色造型不管是夸张、变形、写意或者是写实,只要具有鲜明的性格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给观众造成深刻的印象。所以,动画角色一定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一定要有鲜明的性格和生动表演。美国动画片中反面角色的表演都非常夸张和滑稽,不管是动物、人物、主角或者是配角,他们独具魅力的表演都会使动画片的艺术魅力大大的提升。美国动画片反面角色的设计与众不同,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的个性特点都比较鲜明,表情、动作和肢体都非常的幽默和夸张,这就使得反面角色的风格和样式比较特殊。最后,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美国动画片也跟着进行着不断的艺术融合,将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吸收和挖掘外来文化的艺术精髓使其可以更好的将本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表现好。[2]美国动画片的主要创作灵感和基础来源于民族文化,对新的思想主题进行着不断的发掘和再创作,从而得到独具魅力的性格和造型,使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得到较大程度的创新,这也是美国动画片能够成功吸收多元文化的关键,创作手法也变得越来越娴熟。通过不断的融合和交流,使文化和地域界限变得非常模糊,人们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加宽容和开放。

三、 导致中美动画角色造型差异的原因

第5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但今年3月,美影厂高调启动10部全新动画电影项目,成为业界焦点。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10部电影里有6部是美影厂的经典再造,包括影院动画片《孙悟空之火焰山》、影院动画片《黑猫警长2》、真人版电影《葫芦兄弟》、大耳朵图图动画电影《糊涂英雄——海岛奇遇》、木偶CG动画片《阿凡提新传》、音乐动画片《我为歌狂》等。

去年上任的新厂长钱建平有着动画市场和创意的双重背景,他做过动画,当过上影集团东方发行公司的总经理,任职厂长之前是上影集团创作策划部主任,目前还在兼任这一职位。在他的带领下,美影厂已经蓄势待发。

旧瓶是否真能装进新酒,记忆和怀旧是否真能打开动画市场的通途?一切还需市场的检验。

为此,《综艺》专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钱建平。

《综艺》:美影厂近年一直很低调,为什么今年一口气了10个动画项目?

钱建平:虽然美影厂过去几十年拍了300多部动画电影,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记忆,但这些年美影厂碰到发展瓶颈。主要是因为当前整个国内动漫产业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电视动画比电影动画兴旺,也只是数量上增长明显。

美影厂原来是以做电影动画为主的企业,用影院动画片的创作来拉动美影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是现在我们定下的发展战略。

《综艺》:这10个动画项目预计会在几年之内完成?

钱建平:计划花5-8年时间,连续不断地推出。但动画片的创作跟真人电影不太一样,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所以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这个系列中的第一部《黑猫警长2》。

《综艺》:在“旧瓶装新酒”的过程中美影厂采取了哪些策略?

钱建平: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坚守创作,因为没出特别响亮的作品,有一些报道就认为美影厂的东西都是老的、旧的。实际上好莱坞的影院动画例如《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冰河时代》等等也是依靠一批核心动画形象不断开发、创作的新故事。美影厂遵循了这样的国际通行做法,过去创作的那些经典动画形象对美影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把这个资源用好。

《综艺》:在创新和保留原作精髓上,如何取舍?

钱建平:动漫产业的核心就是动画形象。所以无论是“黑猫警长”还是“孙悟空”,这些经典形象会延续下去,但会开发、创作全新的故事。“孙悟空”系列基本上是在《西游记》这样一个大框架中展开,《黑猫警长》会在保留原有卡通形象和警长身份的前提下创作影院的连续故事。

需要指出一点,这两个形象都是上个世纪诞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所以我们会适当对它们做一些修改,以适应当前的商业市场和现有观众的观赏习惯,但只是微调,不是创造全新的形象,还是能让观众一眼就认出“孙悟空”和“黑猫警长”。在结合创作定位的前提下,也会充分用好当前的新技术手段。

《综艺》:近年有一种论调,认为新的中国动画对日本和好莱坞动画亦步亦趋,美影在革新中如何保留传统?

钱建平:可以理解,观众只在乎有没有好看的动画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一批国外优秀动画无疑影响了国内的很多观众。既然日本动漫在国内粉丝众多,那么有些企业在做动画定位时肯定会有意识地做成日式风格。我们在初期也只能从模仿和跟风开始。

就美影而言,有良好的传统,也创造过辉煌,在新的阶段一定要坚持独特创新或者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一方面,重新创作影院大动画,激活经典;另外,二维动画在过去一直是美影厂的骄傲,美影创造、发展了很多新的动画形式,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水墨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等等。这类动画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表达又非常独特,其他国家做不出来。能不能使这些极具特色的动画形式也走上大银幕,是我们今后努力研发的课题。

《综艺》:美影厂如何与其他机构联手开发动漫产业链?

钱建平:美影厂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发行、销售模式。在跟市场进行充分接轨的过程中,合作的对象会非常多、非常广。

动画主创、制作上仍会以美影为主,但为了尽可能地规避市场风险,以及更有效地利用第三方优势,我们会和多个机构、公司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资金、资源这两大块。

目前明确定下来的合作动漫频道还没有,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途径。近年的一些动画已经有动漫频道加盟制作发行,在创意、故事、动画形象、制作预算都比较明确的前提下,美影愿意充分地开放合作平台。

动漫在整个文化产业中体量很大,能够拉动很多其他行业。美影除了在动画形象授权开发周边衍生产品之外,在开发主题乐园等方面也有充分考虑。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动画形象有足够影响力。

《综艺》:美影厂曾出现过人才大批流失的情况,现在如何去招募新的创意人才?

钱建平:原来,美影从前期、中期再到后期的人才很齐备,每部片子都可以在厂区从头到尾全面完成。经过改革大潮,我们经历过人才流失的阵痛,但美影的职能和框架依然保持着动画工业的基本特征。

现在我们有一支以导演为主,比较完整的中坚主创团队,大概7、8个“小分队”。根据不同影片的需要,还会请一些过去创造了辉煌的老导演做顾问。接下来,我们会吸纳更多的前期策划创意人才,尤其是新锐导演,也欢迎那些对动画有理想有梦想的年轻人。

不过目前即使好莱坞的动画巨头们,也不可能完成一部影片的全部工作,有些工艺他们也会请外面更专业的团队来加工。不仅是美影,全中国所有的动画公司都是这样。换句话说,当美影完成一个大的创意和集资以后,很多中间环节会交给其他公司来做,最后再回到美影进行整合。

《综艺》:美影具体做了哪些体制、机制上的改革?

钱建平:目前我们在着手对美影进行股份制的改造,股份会面向社会,着重资本和资源。改制方案通过后,相信美影厂的产业链战略会落在实处。

第6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中国学派与品格;动画形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47-02

要形成或再创造出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之作,就要再创造出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这里所指的动画形象,是一个综合之概念,已然不具单一指向。既指作为表层意义的动画的造型、场景,也包括动画构成的其它方面,如材料语言,构图情节等,当然也可理解为一种总体的风格特征,要再创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我认为应在三个方面入手把握。

一、对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道路的坚守是再创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的重要前提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动画人在中国动画如何走这个问题上,经过艰辛的思考与摸索,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动画要走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正是在这一道路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动画的两次黄金时期(分别是上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动画虽然是一门世界性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但在艺术风格上应从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中挖掘资源,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的品牌,这样才能形成不竭的生命力,进而卓立于世,在世界动画之林之中有我一席之地。而综观中国动画史,从中国第一部有声长片《铁扇公主》(1941)始,凡是在国际上扬名或称之为经典的动画片,无一不是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换句话说,正是坚守了中国学派及品格这一方向,才取得了成功与关注,才成就了经典的动画之作。

二、对前人创造的已具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文本的再研究,是再创中国动画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的不竭动力

对前人创造的具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文本的再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不竭的动力支援,通过对前人已具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文本的再梳理,能使我们较为直观清晰地看清前人如何挖掘中国民族固有的优秀的传统经典艺术及把其运用到动画制作中,可以避免我们走弯路,同时对中国动画经典之作的研读还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因为其包罗万象,品位深湛,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片扎根沃土,从中国的传统经典艺术如绘画艺术,装饰艺术,民间美术,地方戏曲等各个艺术领域门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国动画的总体风格特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古为今用的典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去。如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片的开山之作《神笔》(1955)、《骄傲的将军》(1956),这两部影片在人物造型,背景设计以及动作,对白,音乐等方面,都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戏曲的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又如之后的《除夕的故事》(1984)借鉴了民间年画的造型与色彩,人物形象夸张,色彩鲜艳饱满,强调了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具备浓厚的民间风俗和百姓生活气息,民俗内容与年画形式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又如动画片《猴子钓鱼》(1981)、《抬驴》(1981)、《八仙与跳蚤》(1988)等影片汲取了民间剪纸,皮影的造型,并运用了皮影的运动方式,使得画面简洁流畅,人物动态生动而幽默。水墨动画更是把中国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水墨动画片抓住水墨神韵,把这一东方独有的艺术形式推向了世界,令西方人叹为观止,这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85)、《山水情》(1988)等。

透过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之作的外在风格特征,我们更应抓住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之作的本体的内在特质。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艺术扎根于中国的传统经典艺术,而中国的传统经典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所影响。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国哲学,美学思想的外化,是一脉相承的一源之水。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除在外象上契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某些表现与特征及语言要素之外,在其本体内在特质上为其“写意”性。这种写意性并不仅是外化图式,而是一种得意忘形的取其神韵的走向自由王国的坦途之路。因为地道的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片无论在形象上,还是主题上,无论情节上,还是动作上均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写意性,当然,这种写意性是和而不同的。举例来说,如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片中主题的写意性,主题或充满幻想象征,或含蓄隐晦,虽然故事不一,但简洁隽永的主题表达的内涵均是中国式的,于殊途而同归,富有哲理并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从而使主题具有了写意性,这与西方崇尚英雄,善恶的二元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有容乃大,化而用之,是再创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的根本方法

以国产优秀动画片《大闹天宫》(1961)为例。整部影片的色彩及造型上借鉴了我国历代传统经典艺术如商周青铜器纹饰,汉代画像石、砖,六朝造像,以及民间艺术等,且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但在总体风格特征上仍是中国的)。在表演风格上,运用了中国国粹京剧的程式化动作,具有一种夸张的鲜明个性,在音效上创造性的运用戏曲锣鼓打击乐来与人物动作及镜头的衔接转换相配合互为表里。《大闹天宫》气势恢宏绚丽,民族气息浓郁强烈。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有容乃大,化而用之的中国学派与品格的经典动画之作的范本。要成就具备中国学派与品格的中国动画,说千到万,还是要落实到每个富有责任与使命感的中国动画人身上,而每个中国动画人的学养的高低,是否具有有容乃大,化而用之,孜孜不倦学习的能力,是未来中国动画重塑与复兴中国学派及品格及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所系,这里复举《大闹天宫》的动画造型设计者,我国装饰艺术奠基者张光宇(1900-1964)的理论与实践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作为一个“杂家”的张光宇早年就搜集研究中国的民间美术,从民间艺术中看出“至性在真,装饰的无可再装饰便是拙”。张光宇不仅对中国民间艺术保持足够的热度,对中国其它传统经典艺术也持续关注,如其对陈洪绶作品及明式家具风格的探求,也颇见功力,这在其《金瓶梅》人物插画中淋漓尽显,张光宇的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其作品中看不出某家某派的直观影响或与前人雷同的形象,这就比一眼看出师法的对象或直接拼凑前人成果而构成作品要高明,从这一点说,张光宇真正掌握并将所汲取的中国传统与民间的经典艺术的思想观念,内在神韵,造型原则,形式规律,色彩规律等精髓纳入怀中,化而用之(张光宇先生对化而用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学而不用,学它干嘛?”,“老吃进去弗肯用出来,实际是吃得弗透,没有消化。”对于所学要“钻进去,并跳得出来”。像战将攻阵,“能杀进去,又能杀出去”,这和国画大师李可染对传统经典艺术的“打进”“打出”论异曲同工),而非只停留在感性欣赏阶段,或皮毛上的“玩票”。

正是张光宇从理论到实践对有容乃大,化而用之的一以贯之,才创作出了《大闹天宫》中经典的具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造型,同时其也为我们树立了如何创造富有中国学派与品格的动画形象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王教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J].电影文学, 2010(17).

[2]王冀杰.浅论动画广告[J].大众文艺,2010(18).

第7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美国动画 角色性格 角色造型 色彩运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12

一、动画角色独特鲜明的性格特征

角色若想要在动画影片中“活”起来,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动画片中的角色性格设计比较单纯,在性格特征的塑造上多采用简单化夸张放大的手法,使动画角色性格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善良的白雪公主、邪恶的刀疤。其中,最为经典的角色性格塑造就是唐老鸭这个“异类”。它不是童话世界中完美的偶像,它总是一副被打倒在地还要不断挣扎、不断叫嚣的样子;它还不时有些非分之想,可又总是倒霉,被时常罩在自己头上的苦恼弄得暴跳如雷。唐老鸭它犯着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的错误,它的好奇心,它探险的欲望、它简单而直接的想法,它的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在这个永不言败的家伙身上我们似乎看到某种“美国精神”。这种真实的人性,传递了人的情感。所以唐老鸭这个角色在动画影片中“活”起来了。其次,强烈的性格对比也能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活泼或古板、天真或狡诈、善良或邪恶、真诚或虚伪,正面与反面角色的个性特点截然对立。因此,一部成功的动画剧作是否能够成功地得到观众的认可,成为经久不衰的动画明星,动画角色鲜明独特的性格特征是关键。独特的性格特征赋予动画角色内在的灵魂。无论画师的动画技术如何高超,内在的灵魂才是使动画角色鲜活起来的本质。

二、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动画形象与内心性格特点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要详细地描述角色的外貌特征,使其具有深刻的内涵。独特的性格魅力是一个动画角色的灵魂,只有创造出好的动画角色造型才能够充分地展示其性格魅力。所以,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的角色性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动画造型方面,美国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形象,动物卡通方面有滑稽可爱的米老鼠、脾气暴躁的唐老鸭、自信而淘气的兔八哥、猪小弟、小飞象等,人物动画形象有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美女贝儿、花木兰、怪物史瑞克等,一直以来为全世界人们所津津乐道,为人们带来娱乐。

《白雪公主》在动画角色造型上的成功很好的诠释了善、恶、美、丑在造型设计上的体现。比如,白雪公主协调的五官造型,杏核般的眼睛,樱桃小嘴和挺直的鼻子,均使白雪公主显得善良、优雅;王后角色的造型则是五官较紧凑,三角状的大眼睛,显得凶狠、恶毒,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在服装色彩上,黑色与深紫蓝色的搭配,与白雪公主那闪亮的天蓝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烘托出白雪公主的善良纯洁。而经典的巫婆形象则是尖而长的鹰勾鼻、有着大黑眼圈的小圆眼睛、尖下巴、鹰爪手指、尖顶帽子和黑风衣,彰显出巫婆邪恶、阴暗的角色个性。在《小美人鱼》中小美人鱼大而清澈的眼睛、性感的嘴唇、曲线分明的身体与坏章鱼巫婆小眼睛,鲜红的血盆大嘴、庞大而肥胖的身躯形成鲜明的对比;美人鱼一头红色的长发,穿着蓝色的胸衣,灵活秀丽的绿色鱼尾,显得纯净、清爽和可爱,与章鱼巫婆恐怖的紫黑搭配的对比,凸显善良和邪恶的反差。另外,好莱坞的动画影片中还出现了颠覆经典的角色。影片《怪物史瑞克》中的史瑞克是个丑陋的生活在沼泽中的绿色大怪物。史瑞克那双很特别的小喇叭耳朵是这个动画片造型设计闪亮的创意。它的造型与传统影片中英俊潇洒的男主角背道而驰,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形象丑陋与性格善良、真诚、幽默形成的反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角色造型的颠覆性塑造。因此成功的角色造型塑造更能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动画角色的个性语言和动作

个性的语言能反映角色的性格,同时也能够让观众第一时间就记得角色的特有标志,从而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角色的特性来认知影片的主题和内涵。比如在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啊欧,演出开始了!”几乎所有人都对这句经典台词记忆深刻。唐老鸭乐此不疲地张着大大扁扁的嘴巴,用它的大嗓门嘎嘎地叫个不停,这种快节奏透露出唐老鸭脾气急躁、鲁莽,不安于现状,爱捣乱而且笨头笨脑的性格特点。米老鼠说话的口气显示出它的胆小、善良。角色的动作及表情能反映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也是角色性格表现的重要方式。动画片中的角色动作运用了夸张的处理方式,给人一种新奇有趣的视觉感受,使动画角色带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列举好莱坞动画影片中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对角色性格塑造的成功例子。《白雪公主》中吸引观众的是七个小矮人的夸张、个性鲜明的动作。比如“糊涂虫”总是在扔东西时把自己的东西也一起扔出去。其动作的滑稽幽默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及到这个角色时总让人捧腹大笑。另外一个小矮人是“喷嚏虫”,它时不时的打喷嚏,而这个喷嚏竟能夸张的把其他矮人都吹走,所以小矮人们都把他的胡子当作安全带系在鼻子的下面。这么生动有趣的动作从侧面衬托出白雪公主举止优雅,浪漫可爱。动画影片通过动画特有的夸张表现手法,使得角色更加富有个性,也使得观众能够更为简单的理解导演所要传达的意义和内涵,这也是动画观众越来越成年化的原因。

四、色彩的巧妙运用

色彩作为独立的语言形式,可以用来传递情感、突出心理特征、烘托气氛,因此,巧妙的运用好色彩的风格和寓意,也是动画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之一。例如《小美人鱼续集》在生日舞会上小公主玩的很开心,但萨巴斯汀的捣乱,使小公主受到了伙伴们的嘲笑,画面的色彩也随着她情绪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整个场景的色彩也由正常的颜色变成了有点羞愧感的粉红色。再如《狮子王》这部著名作品在色彩情感运用上也充分反映了影片中的角色性格。随着辛巴的出生,呈现出暖融融的橙红、橙黄色调,用来传达着新生命的降临和对未来的憧憬。当小狮子辛巴失去了父亲穆法沙时,它的心情无比灰暗、痛苦不堪,消沉到了极点。此刻贪婪的狼将辛巴逼上了绝路,大片灰黑色的骨架堆,墨绿色的荆棘丛和暗红色的骷髅,突出了辛巴土黄色的身躯是如此渺小而又孤立无助,将恐惧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正面角色辛巴和反面角色刀疤的出场环境就存在着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辛巴是阳光灿烂的荣耀国大草原,而刀疤是阴绿诡异的凸岩石壁,说明色彩象征的正邪、善恶,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和内容所需的情绪基调和情感氛围。色彩作为动画片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刻画角色的内心情感、营造不同场景的氛围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色彩设计不仅带给观众颜色本身的魅力,还直接参与故事剧情的渲染和深化,突出片中主要情节,丰富观众的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1] 滕浩群.浅谈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0年第10期.

[2] 袁晓黎.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浅析[J].《电影评论》2006年第2期.

[3] 陈海燕.动画剧本创作之角色性格的塑造[J].《齐鲁艺苑》2009年第4期.

第8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 英文动画片 片名翻译现状 片名翻译方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情趣的逐渐提升,英文电影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英文动画片是西方电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经典的动画片到现在的3D动画片,动画片不仅是儿童最爱的影视形式,而且吸引着上千万的成人观众。动画片片名对观众起着导视作用,好的译名对于动画片的宣传非常重要。在追求商业利润的电影市场上,动画片的译名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动画片片名的翻译,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2.英文动画片片名翻译现状

2.1区域译名不一致

内地、香港、台湾,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英文动画片片名翻译各异,译名混乱现象比较突出。如美国动画片Hotel Transylvania在内地译为《精灵旅社》,其他中文名有《特兰西瓦尼亚酒店》或《怪物酒店》,香港译名是《鬼灵精怪大酒店》,台湾译名是《尖叫旅社》。这种混乱的译名状况,不但让影视观众感到茫然,而且不利于的影视文化交流。

2.2媒体译名不一致

由于没有统一的机构管理,同一部影片有不同的译名,各类媒体呈现的译名也不一致,给大众造成困惑。如某网站电影专题中,选用的Ratatouille海报中有《料理鼠王》的中文译名,而在影片海报旁却写着《美食总动员》。译名统一规范化,才有助于影视文化的传播。

2.3商业性语言符号的盲目套用

由于盲目追求商业利润,片面追求上座率,众多动画片影片的译名往往套用某些刺激的文字。

2.3.1“大”字、“快”字模式。“大”字表示强大,通常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中文译名中也较多使用“大”字,如Space Jam-Hit Em High(《空中大灌篮》),Monsters vs.Aliens(《怪兽大战外星人》)。“快”字是一个具有表现力的汉字,因此许多动画片频频使用“快”字。如Chicken Run(《小鸡快跑》)播出后,Valiant译为《战鸽快飞》。

2.3.2“总动员”模式。Toy Story在香港上映时被译为《玩具总动员》。由此,许多动画片套用“总动员”。如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WALL-E(《机器人总动员》),Animals United(《动物总动员》),Cars(《汽车总动员》)等。

2.3.3“特工队”模式。如A Bug’s Life译为《虫虫特工队》,G-Force译为《豚鼠特工队》,The Incredible译为《超人特工队》等。

2.3.4“大冒险”、“历险记”等探险模式。如Rio《里约大冒险》,Tad,the Lost Explorer《秘鲁大冒险》,Sammy’s Adventures《萨米大冒险》,The Adventures of Sinbad 2013(《辛巴达历险记2013》),Robots(《机器人历险记》),The SpongeBob SquarePants Movie(《棉球方块历险记》)等。

如果在英文片名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中文译名过多套用某些词汇,就会失去吸引力。此外,套用词汇也会误导观众,一旦以正规文字呈现在影片里就会给大众误导:翻译就是套用语汇,翻译就是改写[1]P154。

3.英文动画片片名英译汉应注意的原则

在英文动画片片名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应注意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才能让译名更好地被大众接受。

3.1忠实性原则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忠实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思想[2]P16。片名的翻译不是翻译工作者的独立创作,而是把原片名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译名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

3.2通顺原则

通顺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通顺,指译文语言通顺易懂、自然流畅,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没有文理不同,晦涩难懂等现象。动画片片名英译汉时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原片名的意思是“在仙境中的爱丽丝”,翻译时增加了谓语动词“梦游”,使译名更加符合汉语习惯。

3.3艺术性原则

电影是一门艺术,片名的翻译应体现艺术性。译者翻译过程中既要注意语言规范,又要使片名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文字的选择要生动、优美,使译名雅而不俗。如Cinderella译为《仙履奇缘》,具有艺术性,让观众感受到了灰姑娘故事的唯美。

3.4商业娱乐性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3]P52,需要大众的消费。同样,动画片也具备商业色彩。电影片名起着向观众导视的作用,它担负了“呼唤、说服观众的义务”。[4]P53因此,动画片片名翻译时要考虑商业利润的因素,但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滥用商业标语。

4.英文动画片片名翻译方法

4.1直译

凡宜直译的片名应该尽量直译,最大限度地传达原名的信息,保持与原片名内容的完美统一,这是影视片名翻译的一个原则和方法[5]P97。对于动画片片名的翻译应尽量进行直译。在翻译时,采用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文字,完整在表达原片名的涵义。如经典动画片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译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Beauty and the Beast译为《美女与野兽》,Sleeping Beauty译为《睡美人》等。近年来在国内上映的英文动画片,许多片名也是直译,如Ice Age译为《冰河世纪》。

英美动画片有不少以动画片中主角名字或故事发生地点作为片名的,这些动画片片名也适合直译。以主人公名字作为片名的动画片,如Robin Hood直译为《罗宾汉》,Aladdin直译为《阿拉丁》等。以故事发生地作为片名的动画片,如South Park译为《南方公园》,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等。

4.2直译加注

有些英文动画片片名直译成中文,无法起到导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词语,使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如Bambi对应的中文片名《小鹿斑比》,增译了“小鹿”。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增加了“怪物”。Garfield译为《加菲猫》,直译Garfield名称后增加了“猫”。直译加注,可以使片名对观众来说,增加影片的信息量。

4.3意译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些英美动画片片名进行直译,往往让人费解。对于这类动画片,我们要根据内容和原片名进行意译。片名意译时,文字选择应简洁生动,既能揭示动画片的主题,又能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

如美国动画片The Croods,在国内上映时采用的中文片名是意译的《疯狂原始人》。Crood在影片片名中表示姓氏,定冠词the加上Croods(复数),表示Crood一家人。因此,该动画片也被翻译成《克鲁德一家》。相比之下,意译的片名《疯狂原始人》更能为大家所接受。《疯狂原始人》的片名,让观众了解到动画主人公的原始生活状态,以及向大家说明主角将经历一些从未经历的疯狂的事情。此外,动画片名意译还有诸如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译为《天降美食》,Despicable Me译为《神偷奶爸》,Open Season译为《丛林大反攻》等例子。

4.4直意结合

有些英文动画片的片名,需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原片名的信息。直译可以表达原动画片名的字面意思,意译可以补充原片名的隐含之义。如英文动画片Chicken Little,翻译为《四眼天鸡》。“鸡”与原片名中的chicken相对应,而“四眼”把戴眼镜的小鸡的形象传达给观众,“天”又揭示影片与外太空相关。如此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使中文片名形象又明确地传达了影片的信息。

5.结语

随着动画片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加强,将会有更多的英文动画片引入国内。译者在翻译动画片标题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这将有利于英文动画片在国内的传播,使国内大众更好地观赏影片。

参考文献:

[1]诺旦措.英文动画片片名翻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J].才智,2012(9).

[2]廖国强.英汉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谢丽娟,李琳.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第9篇:经典动画片范文

关键词:儿童动画影视;西部;传播;新疆;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1.儿童动画影视传播的重要性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不再仅仅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介(或称印刷媒介)满足其知识与情感诉求,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已大行其道,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童年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1]以动画影视与少儿节目为代表的儿童文化新媒介因其传播广泛,可看性极强,影响力极大,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也是进行儿童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的特殊性

在这个信息一体化的时代,新疆少年儿童的文化接受状况既与内地接轨较多,又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区域特征。新疆拥有占全区总人口60.25%的少数民族①,他们对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接受程度不一。再加上受地域所限,新疆的少年儿童对儿童文化的接受范围和程度与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对新疆地区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给予多一些关注和思考,了解他们对汉语儿童文化的接受状况,据此提供适切的发展对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议题。

3.新疆多民族大学生的代表性

新疆在校大学生以新疆生源为主,来自南北疆各地州,跨越市县乡各级行政区域,包含维吾尔、哈萨克、蒙、回、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各族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刚刚跨越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群体,考量他们的儿童文化接受状况,也就是考量近十年新疆区内的儿童文化普及和传播状况。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新疆儿童文学接受与期待调查研究”课题组选择了新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重点高校(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作为对象进行调研。希冀通过此项调查为文化、教育、出版等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切实促进新疆少年儿童的儿童文化素养。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研究,围绕中外儿童动画、儿童影视节目在新疆的传播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从汉族和少数民族两个维度展开对比研究,全面了解新疆少年儿童的儿童动画影视接受现状。本研究针对新疆三所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民汉在校大学生(年龄跨度为17—24岁,生于1987—1994年)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回收7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4%,其中汉族学生问卷320份,少数民族问卷435份。经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新疆少年儿童对中外动画影视节目的接受现状如下:

1.年代久远的经典动画片传播率较高。

经过数据统计,传播率最高的动画片均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在电视台频繁放映的中外经典动画。传播率最高的《猫和老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唐老鸭和米老鼠》等的观看率在90%以上,几乎令所有少年儿童耳熟能详,这与内地基本持平。但像《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灌篮高手》等日本经典动画在内地的少年儿童群体中可谓最闪耀的动画明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新疆的知名度只有60%左右,说明新疆少年儿童的接受面与内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国产经典动画传播率远远高于国产最新动画。

国产经典动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在新疆青少年中的传播率普遍高于50%,而国产较新动画(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传播率普遍低于50%,这其中既有经典作品经历时间检验被不断重复的原因,也有时代越新孩子的精神文化选择越多的原因,精神产品多了,注意力也就分散了。但其中涌现出一个特例,就是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05年出品的系列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据悉其在全国五十多家电视台播出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成为近年来国产动画的最大赢家②。值得一提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受到新疆少儿的强烈喜爱,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少年儿童中的接受度高达91%,这得益于动画自身的魅力和发展动画产业的辐射影响力,也有赖于地方电视台将《喜羊羊与灰太狼》译为维吾尔语大力推广。

3.对较新动画汉族接受较多,少数民族接受较少。

根据数据统计,国产较新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的观看率,新疆汉族大学生为82.8%,少数民族大学生为39.1%;《虹猫蓝兔奇侠传》的观看率,汉族为45.3%,少数民族为24.1%,观看率差别有一倍以上;而像《电击小子》《弹珠传说》等最新动画有汉族学生看过,少数民族并未听闻。再如日本较新动画《名侦探柯南》的观看率,汉族为82.8%,少数民族为29.9%;《宠物小精灵》的观看率,汉族为65.6%,少数民族仅为20.7%,差别极其明显。究其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对汉语文化的接受仍受语言、地域与引进政策影响,较新的动画片没有经过民族语言翻译这把钥匙,很难打通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大门。

4.国产动画独领,欧美、日本平分秋色。

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政策,要求国内电视台黄金时段只能播放国产动画片,国产动漫节目的播出比例也不得少于总量的60%,将“洋动画”驱逐出了主流时段③。可以说,面对尚处于学步阶段的国产动画产业,广电总局的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地方保护主义”,虽然有悖于市场竞争原则,但有效抵制了日本及欧美动漫文化的冲击,极大地促进了国产动画的繁荣发展。经过六年实行,成效已十分明显,像国产动画《小糊涂神》、《海尔兄弟》在新疆的观看率就要远远高于欧美日本的经典动画《蓝精灵》、《机器猫》和《蜡笔小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