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数据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

第1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帮扶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成效,我局成立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内容

(一)督促和指导企业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受检率和检定合格率;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对辖区内的列入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监督检查,检查时应填写《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检查表》(见《2012年计量工作目标实施指南》附表7,企业名单见该《指南》附件2);

(三)对辖区内“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计量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填写《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情况调查表》(见《2012年计量工作目标实施指南》附表8)

(四)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实施帮扶工作;

(五)完成辖区重点耗能企业计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分析报告;

(六)指导重点耗能企业运用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分析报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县(市)局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国家质检总局、区质监局的有关要求,成立组织机构,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管理体系和机制。要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各项节能措施,统筹安排,狠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抓出成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各县(市)局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当地实际工作情况确定节能服务重点企业,积极制定节能降耗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落实到部门、到个人,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并对节能成果进行及时总结。

(三)加强沟通,协调配合。节能减排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县(市)局应结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安排,立足本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认真履行职责;质监系统内各部门也应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确保节能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第2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能耗;高速路网;能耗监管;节能减排;初步设计

1.引言

高速路网能耗监管系统是面向省级高速路网各路段主管部门填报、审核能耗数据,查询、汇总分析本省高速路网各路段能源利用状况以及引导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综合节能信息化管理平台。

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高速路网能源利用状况信息库,立足能源管理工作的总体需求,有效整合各路段的节能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更好的落实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高速路网管理单位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等方面提供辅助支撑,同时指导和辅助各路段公司开展节约化生产,最终建立省级高速公路节能减排工作的“管、控、监、预”一体化体系。

2.整体设计原则

2.1 设计原则

鉴于目前国内外能耗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我们对高速路网能耗实时监测管理系统提出如下的设计原则:

技术上采用了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以确保系统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管理上采用科学合理的各级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监测管理技术发挥最高的效用;

发展上以安全为核心,在系统的开放性、可括性、兼容性、灵活性上大胆创新,确保系统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的业务调整、功能扩充、业务量增加有所预见并留有空间,可进行系统的平行扩展,实现保护现有投资,满足系统不断建设的需要,为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提供充分保障,满足平台未来发展的需求。

2.2 设计内容

高速路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技术,采集收集各路段公司的相关能源数据,通过对采集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掌握全省路网能源消费总体状况,为下一步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动态、准确的数据支撑。开展重点能耗调研诊断工作,丰富节能改造和节能设计方案、策略库,并结合节能策略库为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3.系统架构

3.1 系统的应用对象

省级高速公路的运营职能机构一般采用三级管理方式,一般包括:

联网营运管理中心、路段中心、收费站三级。

本系统也以此为依据,把本系统的应用对象划分为如下三级职能机构:

(1)路网管理单位节能管理部门

(2)各路段公司能源管理部门

(3)各收费站、服务区

其中收费站服务区负责基础数据上报及采集,对其上级机构,也即各路段公司能源管理部门负责,而路段公司能源管理机构不仅负责对本路段能耗进行监管,还需要对上级管理单位,也即路网管管理端为的节能主管部门负责。

3.2 系统应用架构

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的应用,可满足路公司、收费站服务区用户对所辖区域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各级职能机构层层把关,确保相关数据准确、无误、及时的向上级机构上报,而上级机构也需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审核分析,为能耗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分析数据,以完成能源消耗统计管理分析指导工作

4.系统平台规划

高速路网能耗监控平台,包括路网管理单位能耗监控平台、各路段公司统计监管端、各路段收费站服务区直报点。

4.1 收费站服务区上报平台

收费站服务区直报系统主要进行数据上报、网上信息查询和内部管理使用。为提高投资效益和系统的综合性能,直报系统不仅提供了系统运行所需支持模块,也同时兼顾各收费站服务区内部的管理需求,增加内部能源等管理功能,使系统数据采集、管理和使用与收费站服务区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相一致和统一起来,避免多重投入、重复建设问题,以得到各用能单位的欢迎与更大限度的支持。

4.2 各路段能耗监测平台

各路段能耗监测平台是为本路段所辖收费站服务区提供服务,负责上报数据审核,并进行汇总和分类整理,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准确,进行系统维护等。

4.3 省路网监测管理平台

省路网监测管理系统是能耗监测系统的主体,对外以网站的方式向有关人员提供信息和服务;对内为各路段公司提供相关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并通过对全路网能耗数据统计分析,为各路段公司,路网管理公司提供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4.3.1 总体功能模块规划

根据系统的规划要求,软件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包括能耗管理分析系统、能耗识别评价系统、决策服务咨询系统、能耗预测预警系统及门户系统,具体见图1。

4.3.2 监测管理模块详细功能说明

(1)能耗管理分析系统

本模块包括能耗数据采集上报系统及能耗数据分析及报表生成系统,其中能耗数据采集上报系统主要针对收费站及服务区一级,分为报表填报、报表查询、网上查询和系统管理;对路段中心分为报表查询、网上查询、系统管理、数据审核等功能。而能耗数据分析及报表生成系统则主要是路网中心级处理,包括对终端上报采集的能耗数据进行汇总、汇总分析、并生成统计分析报表。

(2)能耗识别评价系统

利用各路段能耗数据库,对路段公司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产生动态的数据曲线和数据分析报表,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监控系统屏幕前随时监控所有路公司的用能情况。具体主要包括能耗对比分析系统、能耗异常分析系统、能耗统计分析系统。其中能耗对比分析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横向纵向对比模式,生成月度、年度能耗对比分析报表,供领导决策处理;能耗异常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对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与标准能耗数据对比分析,对异常能耗数据生成统计分析报表;能耗统计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对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生成日、月、年能耗统计分析报表、收费站服务区能耗分析报表。

(3)决策服务咨询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能耗状况分析报告系统和专家库管理系统。其中能耗状况分析报告系统主要通过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进行采集、上报、汇总、分析、预测、预警,并生成动态的数据图例和报表,可以为政府提供直观、简明、快捷的数据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服务。而专家库管理系统则主要利用组建的节能数据仓库建立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专家咨询系统,对各路段的能耗进行合理、科学的咨询和指导,为路段管理单位提供及时、正确、可行、有效的节能咨询服务。

(4)能耗预测预警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能耗预测分析系统和能耗预警系统,其中能耗预测分析系统可实现主要能耗指标预测分析,企业主要消耗能源储备预警,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预警,企业主要能耗指标同比上升预警功能。而能耗预警系统则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发现系统中超标或异常的数据,产生报警信息,通过短信、EMAIL、提示等方式报警信息。通过报警规则管理功能添加维护报警规则和预警周期。

5.结束语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大力推动高速路网节能减排的执行效率,并对能源使用状况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及依据。通过对各路段管理单位实时能耗数据监测,便于路网管理中心实施监管职能,为各级结构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高速公路的科学、高效、节能运营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史兆宪,赵旭东.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上)[M].中国标准出版,2010(07).

[2]普雷斯曼,郑人杰,马素霞等.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5).

[3]刘雨江.我国公路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1(11).

第3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水力;水电发电;辽河流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1年发电量47000.7亿千瓦小时,增长11.7%。其中,火电发电量38253.2亿千瓦小时,增长14.8%,水电发电量6940.4亿千瓦小时,增长-3.9%,核电发电量863.5亿千瓦小时,增长16.9%。风力和清洁能源发电量未予公布,从数据分析发电量大约943.6亿千瓦小时,增长幅度不详。从整体发电量数据分析,火电、核电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唯独水力发电量负增长。从该公报《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长速度》获悉,对农林牧副渔、采矿、制造等19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分析,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投资2161亿,增长0.4%,增幅垫底;增幅倒数第二名为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投资11557亿,增长1.8%。由此不难看出电力行业增速明显下滑。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能源,必须保持超前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历史欠账较多,放缓电力建设力度导致全国性电荒的状况时有发生,说明加快电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国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其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我国水轮机制造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加,全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行业趋好的标志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根据《2013-2017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规模以上(全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68家,实现销售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利润总额3.23亿元,同比增长4.16%。

据权威部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11亿千瓦,2010年以来新增核准水电规模1322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7700万千瓦。根据我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2020年非石化能源将达到能源总量15%”承诺,我国水电行业2020年装机容量须达到3.8亿千瓦。而即使按照我国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千瓦,新增单机容量50千瓦以上大型水电机组300台左右,平均每年新装5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水电机组25台。若按2020年达到3.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我国所需的水轮机及辅机设备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水轮机及辅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辽河乃中国七大河流(见表1)之一,被辽宁人民称为“母亲河”,由源出内蒙古和河北的西辽河与源出吉林的东辽河在辽宁汇合而成,干流长度1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见图1)。据测算,辽河干支流理论水能蕴藏量为82.8亿千瓦小时,其中可能开发的水能为24.74亿千瓦。辽河水系的重点开发建设任务是防洪和供水,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站52座,其中仅有5座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1万千瓦,整个流域没有超过5万千瓦的,总计装机容量仅24.74万千瓦。

流域已经建设500千瓦以上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12.08万千瓦,占该流域可开发量的48.8%,年总发电量2.73亿千瓦小时。主要水电站有参窝、大伙房、二龙山、汤河、清河等。结合水利建设中小型水电站西辽河地区有7座,东辽河地区1座,辽河下游地区有14座。

二龙山水库位于东辽河上游吉林省四平市石岭镇境内,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为主,兼防涝、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二龙山水库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3799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7.92亿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面积180万亩,年灌溉供水3.22亿立方米;奍鱼水面大约14.1万亩;每年向城市供水4000万吨;年发电1600万千瓦小时。 水库为四平地区及下游流域430万人口的工业、农业生产及生活的最重要水源,在水利、能源、养殖和旅游等多方面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四平市60万人口及下游23个乡镇43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对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有重要作用。

第4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竞争就是一场信息战

在信息社会,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一场信息的竞争。首先,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来自于信息的敏感和信息的商业转化能力,近两年迅速成长并在国外上市的企业,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而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却是来自于企业创始人对于信息的敏感和把握。其次,缺乏足够数据的决策常常存在风险,尽管很多时候决策者可以不需要数据就进行决策,但是这种非理性的缺乏充分数据支持的决策却存在隐藏的风险。再次,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企业如果可以有效地全面的收集到各类信息,并学会鉴别和利用这些信息来经营企业,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将可以抢先一步,信息领先,步步领先。最后,科学的数据和信息收集系统和对于信息的正确的判断成为了企业是不是能够做出有效决策的重要考验,如果从信息决策框架上来分析,我们常常是从数据开始,把数据放进情景(决策框架),得到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推论(判断),我们得到情报;我们综合这些情报,我们获得了知识,通过知识汇集,我们创造智慧,利用智慧,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引导正确的企业经营方向。

企业需求的信息类型

如果将企业需求的信息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宏观信息、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企业表现信息、目标消费者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等六大类。

第一,宏观信息。宏观信息对于指导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国家政策走向、社会经济环境信息对于企业把握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和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却需要国家统计部分来提供权威信息。

第二,行业信息。每个企业都关心所处行业的情况,包括全球行业发展现状、国内行业走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关联行业走势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在分析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如何在行业中领先提供充分的指导作用。

第三,竞争对手。目前每个企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及时了解竞争对手动向,分析竞争格局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为了应对竞争的关键信息。

第四,企业表现。企业做得好不好,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竞争力表现、品牌表现等都是重要的测量角度,而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的经营层面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企业健康的发展。

第五,目标消费者。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所面对的目标市场,有些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是企业,有些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是大众,但是企业要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了解目标客户定位、目标客户需求和消费者的信息。

第六,社会文化。一个领先的企业除把握宏观、中观和企业自身的信息之外,了解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例如城市变化、人文环境变化、社会群体的变迁等常常都蕴藏着企业创新的商业机会。

除此之外,一个企业围绕其所具有的产品生命周期也会产生各种数据和信息需求。例如在产品的导入期,企业需要的信息包括市场环境、市场潜量、新产品接受度等,在成长期,企业需要的信息包括产品通路状况、产品的广告效果、区域市场需求等;在成熟期,企业需要的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占有率、消费者满意度和细分市场等信息;在衰退期,企业则需要退出市场的机会点、新产品开发、替代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产业面临的问题

竞争是导致企业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总体上来看,信息需求主要来自于那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领域,比如IT/电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家电等领域。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还会有更多的行业会进入充分的市场竞争阶段,因此信息和数据市场的空间还非常大。

从整个数据供应商的产业结构上来看,按照产业的层次结果,信息和数据服务可以分为数据服务、调研服务和咨询服务三类。数据服务是处于产业最基础的层面,主要是提供一些行业信息、资讯、情报和基础数据服务;调研服务则是需要通过大量一手调查数据来支持的,很多带有个性化色彩的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而定制的服务;咨询服务则需要结合企业的内外部市场状况,进行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了调研和咨询领域,但是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产品的公司却并不多,导致调研和咨询公司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却鲜有提供。

从整个数据和信息产业面临的环境来看,数据产业存在以下问题和特点:

第一,国际企业重视数据分析,本土企业靠感觉较为突出。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公司非常重视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比如宝洁公司进入市场之前两年,就已经对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直到今天,宝洁公司依然还有专业的市场研究部门负责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很多跨国企业,利用数据来考核企业的绩效也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方式。但是本土企业在这方面还不够规范,很多企业没有数据的意识,很多企业则不知道数据该如何使用,目前已经有一些本土企业开始建立科学化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应用体系,但是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数据分析还有待企业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行业和经济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够,获取成本过高。目前行业信息都在统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不论是企业还是数据和咨询公司,要获得这些信息都比较困难,要么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些信息,要么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财务的成本,行业信息缺乏整合导致在分析很多行业的问题时缺乏足够权威和有效的数据支持。

第三,理想化数据需求与数据采集难度的矛盾。由于地理范围较大,人文环境差异明显,因此在实际的数据采集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尽管企业可以提出很多渴望得到的数据需求,但是在数据的实际收集过程中,也常常会面临各种难度,包括受访者不愿意配合,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

第四,企业缺乏系统的数据收集规划和管理体系。数据收集和数据在企业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现在企业虽然有了ERP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但是对于如何从最基层到决策者建立一个数据传递和应用平台却是被企业忽略的重要问题,缺乏系统的数据收集规划和管理体系,就难免造成企业市场反应迟缓,执行力弱等问题。

第五,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目前的信息咨询业尽管每年都在迅速发展,但是作为第三方的数据研究和分析机构的地位和角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企业将第三方的数据分析机构看作一个企业的执行部门,不尊重客观的意见,导致数据研究机构也常常面临困境。

第六,行业统计数据未得到科学的管理和应用。行业统计数据对于指导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行业统计数据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目前统计部门拥有的大量行业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如果可以结合企业的需求来进行深度的挖掘,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统计数据服务的创新策略

目前,企业非常需求却一直没有很好的渠道可以获得行业统计数据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各个产业的动态、行业的细分数据和行业竞争数据,这些数据都集中在统计部门,因此统计部门可以围绕这些数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据价值的挖掘工作和信息服务。

第一,统计部门可以扩大统计数据的行业应用。企业所能看到的统计数据都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虽然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也很有价值,但是企业更加关心和自己所处的细分行业密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对于统计部门来说,扩大各类数据在行业的细分和深度的应用,这是统计数据创新的基本立足点。

第二,数据产品的多元化。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数据产品,同时也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利用互联网等实现在线数据的交互,以及在线数据的查询,定期出版行业统计研究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行业统计信息的定制服务等都能够更好地的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行业统计数据与企业互动化。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扩大企业对于统计数据的合理应用,统计部门应该与企业进行更多的互动,通过组织各种深入行业企业的论坛和交流会等来与企业进行交流,以便针对统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潜藏的价值进行挖掘和分析,促进行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第四,数据的简单化与大众化。数据要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更加简单和直观的表达,而数据的大众化的传播对于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以及提升大众的统计素养来说也非常重要,北京市统计局推出的《数说北京》节目就是数据简单化和大众化的代表,如果社会的大众都开始重视数据,并懂得解读和理解数据,对于数据采集环境的提升和广泛应用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第五,统计数据与第三方调研机构的融合化。目前,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在为企业提供各种市场调研和分析服务,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更多的特长在于掌握充分的行业第一手研究和行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数据,如果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跟第三方的数据互相融合,将可以从各个角度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第5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统计;医药企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随着我国新版GMP和GSP质量标准认证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国家对医药企业的监管日趋严格,资产重组并购风潮迭起,龙头企业纷纷做出外延式扩张,更加催化了医药行业的变革趋势。医药企业要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对外要分析市场环境对行业发展方向做出准确预测,对内要深入挖掘企业优势劣势,放眼长远,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立足当下,严细企业管理模式……这一切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基础是企业对自己客观情况和所处环境的正确认知、冷静分析,所以统计工作在医药企业中应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中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一、统计工作在医药企业中的现状

(一)统计专职人员匮乏,队伍建设力量不够

众所周知,统计工作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它的专业性极强,其作用绝非财会或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医药企业中有一支业务精湛的统计专职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但在现实中,随着原材物料、能源、用工成本的大幅攀升,药企为了压缩费用、提高利润实施内部节流挖潜措施,很多医药企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统计工作交由生产、财务、质控人员兼任的现象非常普遍。兼职统计人员一人多职,对于统计工作只接受了基本的“传、帮、带”的岗前培训,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熟悉统计学理论的员工少之又少,能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员工更是凤毛麟角。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以将统计分析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统计工作对于其只是到期必须上报的报表,少量统计分析也是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其“智囊”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药企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质量和效益是所有企业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如上所述,在国家监管日趋严格、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医药企业源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视药品质量安全为企业的生命线,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药企在原材料购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入库检验等关键环节以确保出厂药品安全可靠;加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经营者的天性,这就造成了在现实中很多药企领导常常出现单纯重视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忽视能更深刻挖掘企业自身问题的统计工作本身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为上级政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服务,上报各种报表的工作,其工作状态是被动式的;第二,认为统计工作不能为企业谋求直接的利润,不像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是医药企业的主业,统计工作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第三,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将企业已有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等计算,对企业决策没有任何作用。正因如此,统计工作本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划在2015年要实现药品制剂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以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届时药企在制剂成品入库时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体现可追溯性。但目前,医药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还很难适应工作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原料药、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企业尚未普及电子监管,出厂之后的环节追溯性较为困难;即使实现电子监管的制剂企业在采购、生产、化验等环节也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数据共享性较差,容易出现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脱节,重要信息沟通反馈不及时,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开展,不能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作为有效决策依据,导致未能抓住良好时机盈利或止损。

二、医药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统计工作在企业中地位

一些企业,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存在一种认识:统计工作是在为上级服务,而不能为企业决策服务。这种轻视统计的根源就是企业管理者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没有真正转变观念,没有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应该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缺乏对自己运营状况及所处环境的清醒分析是无法作出正确决策的。企业中,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统计部门是能为领导层决策的智囊团队,所以企业领导应重新定位并提升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赋予统计部门更多的职权和话语权,给予工作上的支持,这是改变统计工作现状的基础。

(二)提升业务,统计工作应更有作为

作为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应该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改变只是简单将数据进行罗列、计算、汇总的现状,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提高分析的指导性、预判性和参考性;通过拓宽统计的工作面,提高统计的数据基础,保障统计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打铁还需身子硬”统计工作人员有为才会有位,统计工作只有充分体现数据性和综合性的有效统一,其价值才能充分体现,所以,在企业的地位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发挥的作用来争取。

(三)拓宽途径,实现“据说企业”

第6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运输统计机构是实施运输统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运输统计工作的承担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量非常巨大,发挥统计职能的专职人员很少,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是兼职,统计力量的薄弱与工作量的繁重产生很大矛盾。因此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运输统计经验,在各级运输管理机关建立专职的运输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统计工作。

1.1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现状

美国运输统计局(BureauofTransportationStatistics,BTS)的职责,是努力获取数据并客观地分析解释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运输的深入理解,将用来帮助政府决策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TS致力于3项中心活动:创造、管理和共享运输统计知识[5]。(1)创造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设计和管理运输调查,收集、解释来自于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运输数据。(2)管理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提取和编辑的数据来自于许多资料源,以提供专业、最新的运输信息。(3)共享运输统计知识。每个年度出版运输统计报告和有关分析报告,使得BTS的合作者以及私人和政府组织能够共享这些运输统计知识。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的一个统计机构,它的任务是提供给欧盟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它收集和分析来自欧盟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并且在欧盟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更为明确地实施和分析欧盟的政策。欧盟统计局主要统计的内容为:常规和地区统计;经济与财政金融;人口和社会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农业和渔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科学和技术。欧盟统计局的框架为:法律;欧洲统计系统(ESS);统计委员会;在线共享数据系统(RSS)。欧盟统计局将交通运输统计和环境报告统计编撰在一个年度统计报告中。而且利用RSS系统及时更新每个成员国的运输统计信息。同时也不断出版新的有关运输统计数据分析,运输统计方法探索的出版物。

1.2我国运输统计职能部门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下设统计处。运输统计机构的级别较低,人员配备极少,难以应付全国繁重复杂的运输统计任务。主要是从各司局那里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加工整理的力量薄弱。各司局则从各省厅的对口部门内获得数据信息。基层的运输统计人员力量就更为薄弱。省级运输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其中的一项职责是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报表及抽样调查报表的下达、汇报及上报,统计工作很多是单人负责,最多配备一个帮手。各地市(县)的运输管理处(所)中的运输统计人员基本就是单人,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基层单位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总之,承担公路运输统计具体工作的运输管理部门,从人员配置上很难满足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

1.3建立各级公路运输统计机构

要建立运输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对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应整合综合规划司统计处的职责范围,将水运局的统计职能纳入统计处。建议在统计处内部成立道路运输统计中心、水路运输统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道路、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共运输以及内河、港口、远洋运输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口成立运输统计处、统计科,分别负责本省、地市的道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工作,进行运输统计数据的逐级收集、处理、管理、上报工作。根据目前基层运输管理现状,县级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统计工作,而运输统计主要由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地市负责完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建议将交通运输部统计处的工作职责定为:①负责调大运输统计项目。如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6]。②运输统计信息的收集。收集交通运输部各职能司局的运输业务数据;开展与交通运输部之外统计机构的合作,获得相关统计数据。③运输调查的组织。将涉及行业外的运输调查项目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不亲自调查,而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调查工作,回收、处理、分析数据,调查结果。省级运输统计处和地市级运输统计科的工作职责是配合部里的运输统计工作,完成本省、市的重大运输统计项目;收集省运输管理局、地市运输管理处职能处室的业务数据;监督检查本省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的统计项目。这种统计管理模式除了尽可能保证运输统计工作的成效外,也可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因工作经验、兼职繁忙、工作调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的问题。

2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运输统计指标分布于各统计报表制度中,随着社会和运输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完善和整合。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完整而成熟,其中一些指标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每年出版年度运输统计报告,统计指标和图表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充分,统计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国内运输统计机关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中国的运输统计报告,真正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2.1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BTS每年出版的年度《国家交通运输统计》,依照该交通运输统计报告,获得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几级指标层。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①交通基础设施;②汽车、飞机、船舶数量清单;③交通运输设施使用状况;④出行和货物运输;E.交通运输运行管理状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①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状况;②航空运输安全;③高速公路运输安全;④货物转运安全;⑤铁路运输安全;⑥水路运输安全;⑦管道运输安全。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①交通运输与宏观经济;②交通运输与消费者支出;③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就业和生产率;④政府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财政收入。第四章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①美国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②不同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使用效率;④空气污染;⑤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7]。

2.2欧盟能源与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欧盟运输统计局每年出版年度《欧盟能源与运输的统计数字》,这里也只列出几级指标层,总体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统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分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部分:常规统计数据。①常规统计数据;②GDP;③就业\失业率;④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⑤人口数;⑥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进口\出口;⑦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部分:能源。①总体信息;②能源概括性信息和供应安全;③能源产品税收;④电力;⑤能源产品价格;⑥成员国能源统计;⑦候补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统计;⑧世界能源消费统计。第三部分:交通运输。①总体信息;②货物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③旅客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④货物和旅客运输(非周转量统计方式:航空、水路);⑤交通基础设施;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数量;⑦运输安全[8]。

2.3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截止2004年,经原交通部审批正式生效的公路交通统计调查项目一共10项,都是以报表制度的形式,由综合规划司等4个司局负责填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报表的一些统计指标有重叠,容易出现数据“打架”现象;第二,部分指标内容陈旧,需要更新;第三,统计报表只有表,没有图,缺乏直观性;第四,不同统计报表数据的信息是分割的,没有一个平台将报表数据放在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的利用率低。发达国家运输统计主要集中在运输生产指标、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输安全、运输与能源环境保护等若干方面。根据国情和数据可得性,借鉴性国外经验,完善丰富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运输指标体系涵盖以上5大类统计指标。通过这些基本指标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扩展指标。建议对现行的10项公路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将报表制度中的指标归类到5大类指标中,同时更新指标和添加部分新指标,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指标体系由综合规划司统计处负责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定期月(季)度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报告,年度交通运输统计报告,难度高的报告可委托行业专家撰写。

3落实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运输统计所需要的数据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单靠运输统计部门实地采集数据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内外都建立了运输信息联系制度。发达国家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完善的法律规章,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我国的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与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所以,落实运输信息联系制度是实施运输统计的保障。

3.1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美国运输统计局通常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需要调整的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行政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9]。美国运输统计局已经与美国国家普查局、能源部、环保署、劳工部、商务部、联邦公路局、国土安全部等都建立了信息交换和联系制度。另外美国典型的运输信息报告制度如:国家运输数据库(NTD),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收集运输数据和信息。

3.2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加拿大运输部所属的运输数据处负责数据收集、维护和传播与运输系统相关的数据。为了有效地履行收集这些数据的职责,开发了数据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输数据处选定实施的数据库项目包括:航空运输数据电子收集系统(E-CATS),运输项目字典(TOD),国家路边调查(NRS)[10]。其中连接重要航空公司和机场的ECATS系统的数据已经作为国家管理航空运输和安全的重要参考,NRS的数据是加拿大货物运输量和货物流向的主要数据来源。

3.3我国运输统计信息联系报表制度

首先,应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公路运输统计如果掌握了重点企业的运输情况,就等于获得运输市场的概括情况[11]。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公布了交通运输部部级重点联系运输企业名录。但是,部级重点联系公路运输企业有152家,样本数量远远不够推断全国的公路运输情况。因此,借鉴国家综合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增加面向基层运输统计机关的重点联系运输企业,通过建立连接各级基层运输管理机关的企业网上直报系统,集成报表的下发、数据审核、报表上报等功能。其次,应建立与政府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单靠运输管理部门一家无法获得更为广泛全面的信息。所以,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政府内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也可签立合作协议,定期交换纸质文件。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信度,节约时间和成本。基层重点联系运输企业、政府信息合作部门通过专用信息平台将数据传送到市级运输统计科,统计科对数据汇总、审核将地市数据呈送到省级运输统计处,统计处再经过整理、汇总、审核将省级数据呈送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统计处。最后,报表的设计应尽量考虑企业能够直接使用现成业务数据,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填写报表的难度和提高报表的填写质量。企业需要专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上报工作,将数据报送质量和企业年审挂钩,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4试行运输统计项目外包

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由于统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国外开展这类项目主要外包给专业统计机构。我国运输统计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了满足社会对运输统计的要求,应积极探索与社会统计机构合作,试点开展社会运输调查。

4.1美国运输统计项目的外包

美国运输统计局根据运输统计项目的特点,对一些涉及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进行了外包。由于这些调查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而且调查工作量大,需要人员多,后期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美国官方的统计机构将这些调查项目外包给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或公司,例如:美国的GENESYS公司、M.Davis公司、MDAC公司、Westat公司、Morpace公司等。这些调查机构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调查技术进行社会调查。政府统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调查数据的质量。总体上,这些社会调查支持与运输相关的广泛的主题信息的收集。

4.2我国运输统计项目应面向社会

从美国一些涉及全社会的运输统计项目看出,这些项目能够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出行状态信息,获得居民的出行数据,以及公众对交通运输的意见和满意度。对合理规划运输发展、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获得民意信息恰是我国运输行业急需重视的方面。因此,我们也应开展有关交通运输的社会调查,获取全社会的意见信息和数据。交通运输部负责试点开展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例如:公务出行调查、家庭出行调查、交通运输安全调查、运输与能源环境调查等。政府对这些调查项目主要提出指导原则和方针,具体的实施、调查程序的细节,数据采集方法等,可以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完成。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调查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调查的质量。政府部门同时也应该为机构顺利完成调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综合运用多种调查统计技术

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提高了统计效率,降低了统计成本,保证了统计质量。我国的运输统计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辅助以计算机处理。随着我国运输管理部门经济条件的改善,应逐渐采用先进技术,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

5.1美国的运输统计调查技术

国外数据采集技术非常发达且方法多样。根据调查需要和成本约束,可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甚至一个调查项目同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以达到高效、低成本、减少非抽样误差的目的。信件调查技术: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进行调查,信件内容包含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表、填写说明、回执信封等。信件调查一般用在行业内针对商业机构具有强制性的调查项目中,而且调查已经在行业内较为成熟,被调查者很容易接受调查并按照要求填写和回寄调查表[12]。例如:美国商品流动调查(CFS)、运输者财务和运营信息调查等。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电话调查目前在美国使用的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技术。在社会调查中,常利用该方法进行个人、家庭的民意调查,在美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样本利用电话号码清单或者计算机随机拨号技术进行抽样调查获得[13]。例如:美国家庭出行调查(NHTS)、运输统计的综合调查(OmnibusSurvey)调查主要利用CATI技术[14]。电脑自填式数据库调查技术:美国国家运输数据库(NTD)由660个运输服务提供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报告系统给NTD提供数据报告。美国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将警方交通事故报告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标准编码,录入FARS系统的专用软件中。计算机统计软件:在运输调查中还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技术,在样本分层、样本抽样、样本权重的调整、数据误差的计算和控制、数据的汇总等,都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运输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专用软件GeoMiler,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多式联运网络数据库来计算运输英里数。它集成了解决运输路线问题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以处理多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的选择问题。该工具的运算法则建立在美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优路径”选择上。该软件技术已应用CFS中,自动规划商品流动需要的最优路径,形成可视化的商品运输流量和流向图。

5.2根据国情借鉴国外调查统计技术

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技术总体落后且方法单一,主要采用现场人工调查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运输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完善、不成熟。致使我国运输统计调查成本高、效率低。受制于调查技术的落后,导致很多调查项目无法开展。信件调查在我国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应用较少。采用邮寄信件调查的方法,必须事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宣传,甚至培训;被调查对象能够理解调查和接受调查,这样的调查一般在行业内进行,被调查者熟悉调查内容,能够很快掌握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例如:运输行业的财务运营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调查技术在我国市场调查中已有应用,但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领域还没有先例。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适宜采用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社会调查机构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做有益的尝试,积累经验。电脑自填式技术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广泛应用,许多部门的数据都是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运输统计中,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信息平台软件,由专职的统计员或信息收集员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提交,上级运输统计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和管理、。上文所述落实交通运输统计报表制度的技术手段就是应用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技术原理见图3。图3中信息发送方主要包括:重点联系运输企业,运输统计项目有关的政府合作部门,运输管理机关内的职能部门,下级运输统计部门。信息接收方指(上级)运输管理机关的统计部门。使用专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使用标准报文,满足不同统计项目数据的交换和使用。基于因特网可以连接更多的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扩大信息联系的范围。

第7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一、财务运营分析主要指标体系内容

做好财务运营分析的日常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跟踪体系。各个企业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相对应的关键业绩指标(KPI)。整车制造企业一般会将边际贡献率、结构成本率、库存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列作其关键业绩指标。这五大指标的设置贯穿了企业三大报表的主要信息,能够对决策层了解企业现有情况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具体关键业绩指标的内容包括:

1.边际贡献率

整车制造企业的关键收入,大多源于整车销售。而各个产品线的车型、或同一产品线不同配置的整车,其盈利能力也是有所区别的。决策层更想了解的是产品销售结构中,哪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单车边际贡献更高,与企业整体销售预测的偏差有多大。

通?^企业的边际贡献率,再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有助于明确企业不同产品的发展战略。对于“现金牛”产品,主要是用来分摊企业的固定结构成本(主要指固定制造费用、固定人工成本);而明星产品,由于单车边际贡献较高,通过提升该产品的销量,可以有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性;至于问号产品和瘦狗产品,将是决策层须持续关注的产品,也是后续产品战略调整的重点方向。

通过对边际贡献和净销售收入的分析,还可以确保企业的边际贡献率指标的完成,这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保证。与此同时,在整车制造企业中,降低成本也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会对边际贡献率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2.结构成本率

企业的常规结构成本为人员费用、折旧、摊销、三项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在日常的运营分析工作中,主要关注的是三项费用。对于结构成本率的指标,应呈逐年下降趋势。整车制造企业该指标的合理区间,应在15%~20%之间。

一般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指标为单车制造费用,该费用虽不列入单车边际贡献进行测算,但是该数据却是计算单车毛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项费用的控制尤为重要。日常财务运营分析中,会对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拆解,分析使用进度。另外,还需要从制造人工、能源等维度,分析各项制造费用的合理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单车制造费用的目的。

管理费用主要包含的是管理部门的费用,其中与员工规模相关的班车、食堂、绿化、保洁等年度费用,是控制的重点。而营销费用,主要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关,如果处于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新产品上市预热阶段,企业会投入较多的广告宣传费用,致力于增加影响力。这两项费用,大多以单车和人均的维度来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同时,营销费用也可和商务政策结合,作为整车企业商务成本,共同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

整车制造企业秉承的是降本增效理念(CDEU),财务人员需从控制结构成本、材料成本出发,为营销团队推荐更为优化的销售结构配置。从财务角度,为决策层提供更好的建议,用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3.库存周转率

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另一大课题就是库存,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虽然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但如果不能有效周转,将会对企业的资金、经营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库存是决策层最为关心的问题。

财务人员会以不同的时间跨度来分析整车库存情况,结合企业物流部门的信息,对造成这些库存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企业营销部门落实库存消化措施及改进方案。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该指标反应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主要用于集团对下属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对于经营者制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整车制造企业,由于处于一个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到投产的循环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渠道多为自筹,因此负债率相对较高。企业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最低要求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而处于整车制造行业,该指标一般处于比较稳定的表现,财务人员通常从企业整体运营出发,月度跟踪该指标的表现,如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低的情况,说明企业的综合水平出现了问题,需要向决策层提出预警。

5.经营性现金流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血液循环”状况的动态报表。而会计口径的现金流量表较为冗长,不便于决策层直观地看懂这张至关重要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人员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编制一张较为简单易懂的管理口径现金流量表,其中经营现金流是整车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

财务人员应整合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账期匹配情况,结合产品产能项目的进度,考虑企业的付现成本,盘活资金头寸。由于整车制造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庞大,需要适时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融资需求和短期借款的可能性。

二、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项财务运营分析的关键指标,在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表面化的数据整合,会使财务运营分析变得狭隘与教条,失去了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考作用。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不过关

财务人员由于对整车制造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不熟悉,对财务分析本身的认识太片面,仅仅满足于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指标,未对企业的整个运营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剖析。

2.财务运营分析方法还有待改进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或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逻辑性,所设立的关键运营指标无法体现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决策层无法从日常的运营报告中获得有效的信息。

3.财务运营分析信息化程度不够

整车制造企业的财务人员承担了较为繁杂的日常工作,就以测算边际贡献情况而言,需要拆分成按车型平台、销售区域、同比与环比、预算与预测情况等,各维度的对标及差异分析,其数据的涵盖面非常广,对企业的基础电算化、数据化构建提出了挑战。

三、提升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分析能力的对策建议

1.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运营分析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大局观和综合评估的素质。

首先,要充分了解整车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如企业的目标市场、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表现等,与营销息息相关的数据。其次,要熟悉整车制造企业整个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只有对整车制造工艺流程有充分的认知,才便于财务人员更好地在数据分析上提供更有效的判断。最后,要有相当的专业敏感度,知道如何多维度地剖析问题,找出指标数据背后的原因,才是分析的意义。

因此,应通过各种措施提升财务人?T的综合素质。包括开展财务部门内部的培训,由整车制造企业的资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带教。财务运营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对企业重要环节中的业务特性充分地了解,所以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与相关的部门加强联系,有助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2.改进财务运营分析方法

建立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并根据整车制造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改进。

一套良好的财务运营体系可以体现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反映出已取得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决策层做好事前、事中控制。要体现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及时调整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运营体系,并对重点关注指标作专项分析。在运营分析报告的格式上,要尽量使财务分析报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于领导理解。

第8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EMS; 能源; 二次能源; 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 EMS项目背景

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水平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有很大的节能潜力。90 年代初宝钢首先采用 EMS 系统, 取得了 3%的整体节能效果,2003 年南钢正式立项建设 EMS 系统, 是我国第二家采用 EMS 系统的钢铁企业。目前由于南钢的EMS系统从2003年建设开始启用到现在已经超过10年,老的EMS系统已经满足不了现在日清日结要求。而且由于老EMS系统建设较早,未提供源代码,对目前系统维护造成了很大麻烦。所以2014年南钢对EMS系统进行了一次改造升级。主要升级内容是监控画面开发、原有Scada系统改造、原有基础能源管理系统改造、能源高级分析功能实施、WEB功能实施及ERP、MES等系统接口开发。

2 EMS 项目实施

2004 年 4 月南钢启动建设能源管理系统, 2005年 8 月 18 日正式启用。

2014 年 4 月南钢启动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升级改造, 2014年 11 月 30 日试运行使用。

3系统内容

此次EMS 系统改造有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EMS数据采集及相应监控画面、原有Scada系统改造、原有基础能源管理系统改造、能源高级分析、Web功能、系统接口开发。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图如下:

3.1 EMS数据采集及相应监控画面

数据采集主体项目包括4米7、新中棒、新炼钢、新高炉、新烧结五部分。

公辅部分包括:新制氧、新原料、东区变、中心变、能中220KV扩容、12万转炉煤气柜、烧结余热发电、老区放散塔、生活水泵房、集中软水站、集中空压站、4米7配套2#空压站。项目涉及到电力新增画面有新建中心变、新建东区变、制氧变扩建改造、能源中心220kV系统扩建改造项目画面。

3.2 Scada系统

Scada系统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告警处理、历史归档统计、人机界面功能、远程控制功能、集控站图形模型数据转换软件、系统网络交换监视。

其中人机界面工具实现全图形化、智能化、基于WEB的人机子系统。图形用户界面实时刷新画面,即便是在尖峰或突发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它允许你设置权限,控制用户访问系统画面,以得到更高的安全性。

图形编辑功能也是人机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适用于工控企业自动化的图形软件。它用来生成各类监控图形,包括厂站图、系统图、工艺图、潮流图、地理图、配置工况图、目录画面、菜单画面、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应用的控制画面、以及其他反映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状态的画面等。图形系统具有画面漫游、缩放、动画和导航功能。放大和缩小有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方式。元件的连接线具有水平竖直和任意方向两种线型,连接线随着元件的移动而延伸,连接线的弹保证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正确性和图形操作的方便性。具有列表绘制功能,列表条件可自定义,支持纵排或横排,表头可固定。系统单线图具有橡皮筋功能,当厂站图元移动时,连接在本厂站的线路及对应量测跟踪移动,而对端保持不动。

3.3基础能源管理系统

基础能源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基础信息管理、能源计划管理、能源实绩管理、能源质量管理、用能设备管理、调度值班日志、能源分析、能源考核。

3.3.1基础信息管理

按照基础能源管理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在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中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裁剪后存入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以支持企业组织结构级别上的基础能源管理功能。

3.3.2能源计划管理

能源计划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编制能源供需计划,可以实现按计划组织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实现能源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可以利用编制的能源供需计划进行指标预测,以及进行计划实绩对比,提高编制计划的精度。

3.3.3能源实绩管理

对各能源介质实际发生量、使用量、放散量等数据进行抽取和整理,取得能源运行的实绩数据,用以反映各种能源介质生产、分配和使用情况, 从单元、介质、流等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汇总,以能流图、曲线图的形式实时展现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消耗情况,并实时进行平衡分析。

3.3.4能源质量管理

通过与检化验系统接口以及环境管理系统获得相关煤气、燃料、氧氮氩、水质等能源介质的检验和监测数据,并结合手动质量数据的录入,以形成对相关介质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管理,并编制各类能源质量报表,其中包括能源中心燃气分析报表、高炉煤气成分报表、焦炉煤气成分报表、转炉煤气成分报表、外购燃料成分表、入炉煤分析报告单、氧氮氩纯度检验结果表、废气检验结果表等,同时对各类指标进行跟踪监视,避免质量事故。

3.3.5用能设备管理

建立企业级的设备台帐,量化设备资产;建立企业统一的设备隐患、故障字典,进行有效的分析,预防和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精细化的备品备件管理。

3.3.6调度值班日志

能源生产运行实行集中管制和调度制度,在生产管理中心及设备管理中心统一协调下,负责能源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本系统提供调度值班日志管理,实现无纸化管理。

值班日志管理包括的功能主要有:新建日志、交接班管理、查询日志、删除日志;在调度员的值班过程中,需要对本专业的报警事件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依据每一个专业的调度员值班期间的报警统计记录,进行月调度员绩效考核。

3.3.7能源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中,按照管理要求,能按用户要求的各种规定格式的报表,如各能源介质日报、月报,质量报表、生产管制报表等。

系统提供以上所提到的报表的产制以及打印功能。报表以WEB及EXCEL形式生成,并提供打印功能。

系统提供按不同能源介质数据分析趋势图。可按小时、天、周等不同时间维度抽取历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3.8能源考核

系统的能耗统计模型支持自定义的所有能源和综合能耗的逐级的能耗考核。可以实现能源实绩考核、能源质量考核、能源设备管理考核、工序能耗考核、各分厂内部考核,满足全厂对分厂、分厂对车间、车间对工段、工段对班组的考核要求。

建立在充分的能源使用模型和实时能源平衡模型基础上,可以对能源介质的调整进行推演和预测,计算对所有相关用能单位的用能影响,对用能缺口进行告警,对新增能源介质提出投入建议。

在计划实绩和平衡表的基础上,每个用能设备、生产线、车间、厂、部门都有自己的能源能耗值(标吨煤),能耗费用,其他成本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比对,可以设立部门考核的依据。同时,通过历史趋势曲线,可以了解具体设备、生产线、车间、厂、部门的能耗走势和定额指标完成情况。

3.4能源高级分析

能源高级分析是EMS项目改造新增功能模块内容包括网络拓扑、状态估计、电力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静态安全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电力无功优化、电力需量控制、智能数据矫正、能源介质实时安全平衡分析等功能。在业务层面充分满足能源管理高级数据挖掘分析的需要。

3.5WEB功能

系统平台构建了功能强大的轻量级的WEB系统,能将调度员看到的各种画面、曲线、报表、告警等完全一样的显示在WEB上。

3.6系统接口

(1)集控站系统接口:实现与各电力集控站系统的接口。

(2)ERP、MES系统接口:EMS通过与ERP、MES系统接口接受生产计划、生产实绩、检修计划、固体燃料等信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重要对象,及时调整能源计划和能源平衡调度,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

(3)ERP、MES系统通过与EMS系统接口接受EMS提供的能源介质数据,完善能源的工序成本核算和消耗评价体系,实现能源消耗实时分析,生产成本日关帐,快速反应成本的变化。

(4)检化验系统接口:从检化验系统接收能源检验数据,为能源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5)环保系统接口:环保系统需要从EMS系统获取水质、煤气流量等数据。从环保系统取得EMS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如:COD、SO2等。

第9篇: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情监测;矿产资源;监管;三维矿山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的工业原料来之矿产资源。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大量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管理矿业、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遏制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协调矿山与地方的矛盾,提升矿产资源监管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化、科学化,从而促进矿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综合利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为矿产资管的监管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1]。本文为了提升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手段,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充分利用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结合3S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设计和研究基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矿产资源监管系统。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流程结构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基于省市县多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联动,上级矿管部门对本级和下属单位的矿业权审批、矿产开采、矿产复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省市县三级通过上下级数据交换,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的动态同步更新和共享。如下图所示,省级通过抽取程序,采用增量抽取的方式获取下级部门的矿山日常监管数据、矿业权数据等,并集中到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仓库中,通过在线动态分析,图文展示、实现对各级矿政管理部门的矿业权登记过程、矿产开采情况、矿产复垦情况等以及对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

2.2系统逻辑结构

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库和业务子模块是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两大基石,因此在系统总体设计时,必须从业务子模块和数据库结构两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数据库设计时,既要考虑结构的完备性、格式和编码的规范化,又要尽可能地避免数据的冗余[2]。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为使系统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将系统划分为若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可共享信息的子系统[3]。这些子系统再依据一定的通讯规则和集成模式完成各自独立的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机的集成在一起,服务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目标,同时应用子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合理调度、组织,形成数据的合理流向,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持系统的旺盛的生命力。

根据矿产资源监管业务的要求,其逻辑结构层面上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技术层,数据层、中间层、应用层和用户层[4]。具体的逻辑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2 逻辑框架结构图

2.2.1技术层

技术层是系统实现的基础,为系统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本系统的架构和开发采用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组件开发技术等。这些技术成熟稳定,为系统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2.2数据层

数据层为整个系统数据提供了永久化存储的支持。数据层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获取、提取、组织、管理、更新、维护等。数据组织与管理是指对集中-分布式、异构(矢量、影像、属性、文档)、多数据源、多分辨率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的更新与维护是指在数据库平台上, 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 在统一的组织管理原则指导下, 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矿政信息等多种信息源, 实现数据的各种更新与维护。这些数据库按照功能划分为空间矢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2.2.3平台层

平台层是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的一个桥梁,平台层对系统的公共组件进行管理,将数据和应用进行屏蔽,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满足系统分步实施的需要。针对本系统的特点,分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基础数据平台和矿产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以建立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共享、矿产监管功能共享为目标,使矿产管理规范化、动态监管实时化。

2.2.4应用层

应用层针对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需要开发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于各模块的开发是基于公共平台之上的,使得各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通讯都很方便快捷,系统应用层采用可伸缩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公共平台中集成了系统大量的功能组件和功能模块,应用系统的开发就是按应用要求对功能组件或功能模块的组装, 实现对专题数据的管理以及专题数据与基础数据的关联或融合。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加快了系统的开发速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2.5用户层

用户层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系统用户包括各级领导、矿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根据系统权限的不同,用户可以与不同的界面进行交互,实现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管理,矿山监管、分析决策,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成果输出等。

3系统功能设计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结合已有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矿业权审批辅助审查、矿产基本信息查询、矿山开采现状地表覆盖数据动态更新、违法违规开采和资源破坏及时预警,矿产复垦数据动态更新、矿产复垦立项三维辅助审查、地质环境评估三维实景展示等。

根据系统总体要求,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图形辅助审查、专题监管分析、动态监测、三维矿山、数据查询、报表统计、常用工具、系统维护、系统接口等。

3.1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检查、数据入库、数据日常维护等,用于统一配置、维护管理各类矿产资源专题数据及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能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组织管理;提供数据录入、数据格式转换等工具便于维护系统数据;提供界面化的操作方式,及时将遥感影像、地形图、地理国情、矿产复垦数据等信息进行更新,保持数据库的现势性,保证数据分析和监管的有效性。

3.2图形辅助审查

3.2.1叠加分析

在矿产资源监管系统中,导入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及坐标,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叠加分析功能,自由选定分析条件,将矿产资源信息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3.2.2缓冲区分析

选定一个或者多个矿产图形或者自定义一个点、线、面,在矿产资源监管信息系统中,可以对选定的或者自定义勾画的图形要素创建一定范围的缓冲区,进行空间分析。如重点水源和旅游风景区为禁采区,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规划时,可以对禁采区建立缓冲区来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提供辅助决策作用。

3.2.3对比分析

可以选择多个年份的矿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图形、表格、模型等形式展现矿产资源的变化情况及规律,对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复垦、矿产资源执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3.3专题监管分析

3.3.1矿产分布分析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通过调用已有的矿政信息,套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辽宁省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库,可按照行政区划、矿种等条件,自动进行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系统同时提供按照任意区域范围输出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件及专题图件等,包括对专题图的页面调整和整饰功能。

3.3.2矿产开采地表覆盖情况分析

在各类矿产开采数据基础之上,结合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利用计算机及GIS技术,按照年、季度、矿产名称、企业单位、行政区划(可具体到乡级单位)、矿产编号等条件,对矿产开采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多时态的分析报告。同时,将分析结果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叠加,为矿产执法监察提供数据支持。

3.3.3矿产复垦地表覆盖汇总分析

矿产复垦是现阶段解决矿产环境及矿产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由于我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涉及到矿产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大多限于“三废”污染与治理,而对矿产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缺少对矿产复垦工作的有效监督。本系统正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矿产复垦与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按照上报的矿产复垦方案对矿产复垦进度进行动态的监督、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供管理人员决策。

3.3.4非法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根据地表露天开矿分布情况,对照矿业权审批数据,对开采区域或行政区进行非法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形成专题统计结果。

3.4动态监测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应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搭建可视化平台,采用形象的图形图像语言和简便的计算机表达方式,同时对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和最新的图形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监督检查,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实行动态监测,并与设定的指标或计划相比较,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违法违规开采、矿产复垦时限、复垦比例等问题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对资源开发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警示,为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监督矿产复垦等提供科学依据。

3.5三维矿山

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基础数据,通过Skyline三维分析扩展模块,叠加DEM和DOM数据,实时生成矿产三维模型,建立虚拟三维场景。用户能够在三维模型监督矿产开采、污染、复垦情况,自由调整观察者的观测视角,并能迅速定位到目标点,同时辅助开展地质灾害环境评估。

3.6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满足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针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特点,统提供了模糊查询、快捷查询、自定义查询等各种灵活方便的查询功能。

3.7报表统计

3.7.1矿业权数据统计

通过调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利用自定义报表模板,灵活统计矿业权分类情况一览表、矿业权交易情况一览表、矿业权审批情况一览表等工作报表。

3.7.2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对矿产企业可以根据开采区域、行政区划(乡级名称、县级名称、市级名称等)、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还可以根据其各类指标设定进行分级统计等。

3.7.3矿产复垦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矿产复垦是指在开采矿过程中,为有效保护环境进行的复垦生态治理。在地理国情数据底图基础上,依据矿产复垦立项要求,对矿产企业的开采区域、行政区划(乡级名称、县级名称、市级名称等)、开采矿复垦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也可设定各类指标进行分级统计。

3.7.4非法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根据地表露天开矿分布情况,对照矿业权审批数据,可对开采区域或行政区进行非法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形成专题统计结果。

3.8常用工具

系统提供面积量算、长度量算、坐标系统转换、数据格式转化等常用工具。

3.9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功能主要提供一些系统管理的可视化工具,协助系统管理员更有效地管理系统。功能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参数设置 ,系统字典管理等。

3.10系统接口

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接口,能实现与已有矿政管理平台及将来系统功能升级的衔接。

4结束语

矿产资源监管一直是矿产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成果,实现矿产监管从事后到事前模式的转变,不但拓展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范围,而且带动了矿产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改变,从而更加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提升了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为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市县矿产规划、设计、开采及复垦等工作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项目介绍[EB/OL]./article/ztzl/gqjc/xmjs/

[2] 王希营,张乐,文胜欢. 基于KanqGIS的河南省林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 地理信息世界,2012(1):66-68.

[3]齐建伟.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研建[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王宝,谈树成,蒋顺德,高博.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4):1-5.[3] 贺重媛,周廷刚,唐󰀁霄,等.基于MVC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J].金属矿山,2008(2):109-111.

[4] 沈泉飞,顾和和,张海荣,等.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 发[J].信息技术,2006(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