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第1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考试日期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中级)

6月2、3日 10月27、28日

【贵州毕节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原公共基础);

第2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一、工作职责

1、新员工学习培训,熟悉公司制度和工作流程

2、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客户服务能力

3、银行三方存管业务对接及开户

二、KPI指标达成(如有)

2018年度业绩完成情况分析 (须列明与全年目标值比对的实际完成比例)。

三、关键工作举措与成果(主岗位)

1、新员工学习培训。

积极按公司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了解了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习并掌握公司开户及交易软件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了公司常见理财产品类别、特点及购买方法;不断地学习了解公司各项工作流程。

2、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客户服务能力

主动学习报考各类职业资格,经过努力,于2018年11月通过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及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两门科目,于2018年11月通过了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法律法规科目;积极参加公司的培训会议,阅读专业技能书籍及行业研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客户服务能力。

3、银行三方存管业务对接及开户

按照公司要求与农行木垒支行及昌吉市支行对接三方存管业务,在公司与农行开门红方案的支持和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共开户1062户,其中有效户316户。

四、关键工作举措与成果(兼岗岗位,如有)

包括业务兼岗或党、工、团等行政工作,重点阐述2018年所兼任工作岗位的关键工作举措与成果。

五、主要不足或遗憾,下一步改善措施或对策

1、未能通过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基础知识科目和证券投资顾问资格考试,下一步将加强学习,尽快通过相应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

2、专业知识技能和客户服务能力还很薄弱,需要加强学习提升。

六、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

1、努力完成各项KPI指标。

2、继续加强学习,通过期货执业资格、证券投顾资格、期货投顾资格考试。

第3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关键词】综合改革;改革方案

经济学院于2014年前半年进行了专业自评估,根据我院自评估情况,计划对金融学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综合改革。

一、改革目标

本次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围绕着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期更好的实现培养目标。总目标中有七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服务于总目标。第一,完成对金融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以网络课程来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第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彻底转变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第三,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落实在教学的每门课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第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校企合作来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科研资源等,强化学院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以期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机制。第五,对金融学所有课程的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紧密结合金融专业各类证书考试。第六,改进实践教学工作,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工作较好的衔接,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整个本科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第七,建设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团队,包括科研方向将逐步转向实务领域,教学团队的成员的实务能力的培养等。

二、现状概述

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现有在编教师12位,校外实习基地外聘教师多位,专业方向分为银行、证券、保险、理论四个方向,其中在编教师中证券方向4人,银行方向3人,理论方向4人,保险方向主要依托于保险教研室的师资。金融学专业现开设课程60门,总修读学分为170学分。所有课程分为四个模块: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平台课、实践创新平台课,四个模块之间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围绕以上四个方向展开,以2012版修订后的《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汇编》为依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辅助的传统讲授为主导,并依托金融实验室开展实验与部分课外实践活动。在考核方面,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专业基础课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组卷考核,选修课和主要专业课的考核形式多以闭卷考试或课堂考查为主。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有课内实验、课外实验开放项目、各类实习、毕业论文几个方面。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开办了多期全校性的“模拟炒股大赛”、“期货模拟交易比赛”;实验室开放项目成果对实验教学的支持作用表现突出;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比重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方面,主要依托于学校与学院层面的相关制度开展工作,目前,金融学专业教研室层面主要从事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对新进教师进行辅导,定期针对教学、科研集中开会等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机制。

三、改革方案

本次专业综合建设改革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网络课程的大范围开设,学科平台中的大部分课程和专业平台中的所有课程借助教师发展中心的BLACKBOARD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力争在3年内彻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由选课的自和自愿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对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金融英语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内容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考取这些证书。第三,考核形式的改革,主要分三个方面:1.基础理论课程要进一步加强题库建设与闭卷考试,除了期末采取计算机组卷的闭卷考试外,还应加入计算机组卷的单元考试。2.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成分将有重大创新。比如:与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考核将加入资格证书考试的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部分;期货、股票等金融产品的限期模拟交易的收益率以及排名将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现场答辩、上机操作、当日行情分析讲解等将作为期末考查的新形式。3.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课程内容的建设与考核改革。部分选修课程将实行考教分离,考核环节由证券公司或银行等合作单位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由合作单位完成评分环节,最终由任课教师、教研室审核评分工作。第四,对专业选修课的课时进行整体规划,开设小课。加入体现金融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课程,服务于计划保送研究生和考研的学生。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具体的改革措施将从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几个方面展开。

(一)团队建设改革

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学副院长1名、院长1名、川大在读博士1人、专职辅导员2人、兼职辅导员1人、特殊情况休假1人、实际以教学工作为主的人员只有6人。根据目前的情况,团队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将一些有教学能力的,对教学工作有热情的,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吸收到专业的团队建设中来。这样既可以解燃眉之急,又可以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在编教师为主导。可以考虑每年定期向教务处、人事处报送外聘计划,该计划包括外聘人员的基本信息、拟从事的工作(课程建设、课程考试、独立授课、课外指导等)、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第二,鼓励在编教师考取金融领域的职业证书,对于国际性的、考试费用较高的证书考试,学院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三年之后,金融学专业的年轻任课教师的授课资格方面,应考虑其是否持有金融领域中与课程相对应的证书。该项条件也可作为后续进人的标准之一。第三,组建科研团队。目前金融学专业的教师科研方向不统一,专业背景差异大,需要进一步作资源整合。另外,为了达成培养目标,日后的科研内容应侧重于实际的、微观领域的问题研究。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考虑加入合作单位的人员。第四,继续引进人才。近几年可以抓住国有银行降薪的契机,引进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证券公司的中高级投资顾问等。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使用翻转教学法,对专业课程进行网络平台课程建设。网络平台课程建成后要能实现三个目标:1.所有课程重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完成对课程完整的学习。2.网络课程的资源丰富,足以支持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完成自学,并能通过课程考试。3.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将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案例讨论、在线答疑解惑、组织考试三部分工作。网络课程建设成形后,选修课部分可以允许学生提前选择网络课程学习形式获得学分。4.采用网络课程教学后,大幅度丰富教学内容,难度较低的知识点全部由学生课外自学完成,课程的总体信息量比传统讲授模式下要有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对课程学时进行调整。选修课部分可以采取课程学时分割、课程配对选择的新模式。本次自评估中,专家提议开设18—20学时的小课,以提高授课效率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本条建议,本次教学改革将银行、保险、证券三个方向的选修课进行重修整合,对关联性较高的两门同方向选修课程压缩课时,两门课总共36学时,一门课18学时,1个学分。学生在选课时,必须两门课同时选择。在开课时,两门课同一学期开设。例如:证券方向的选修课中《金融衍生工具》与《期货理论与实务》两门课程关联紧密,内容叠加较多,可以在同一学期开设,学生必须两门课程同时选择。前半学期开设《金融衍生工具》,18学时,后半学期开设《期货理论与实务》18学时。在二年级初次进行选修课选择时,给学生安排一次选课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组合对专业方向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第三,结合专业类证书考试,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目前,根据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金融学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主要针对以下几个考试进行课程内容调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金融英语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课程内容调整的大致思路如下,以证券方向为例。基础课部分:证券方向主要结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包括五门课程:《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证券投资学》为该方向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进一步调整教学大纲时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的《证券基础知识》课程为蓝本进行课程内容调整。该课程需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授课资源与课堂讲授资源的内容加总起来,必须全部涵盖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的所有考点。选修课部分:《证券投资分析》对应《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对应《证券发行与承销》;《基金管理》对应《证券投资基金》,这些选修课全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使学生可以提前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尽早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再比如,《金融英语》课程应直接与金融英语考试挂钩,在每年前半年开设,因为金融英语后半年考试。该课程的教材选用金融英语考试的指定用书,并配备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辅导用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考取金融英语初级证书。该课程需要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银行方向、保险方向也将以以上思路展开课程改革。近几年,金融学专业从事保险专业工作的人员较少,建议压缩保险类课程门数。第四,加入体现金融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课程,主要有《Matlab在金融领域的应用》、《ARCmap在经济领域的应用》、《ARCview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金融物理学导论》、《金融地理学》、《金融职业道德操守》(参考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考试必考课程《金融职业伦理道德操守规则》)等课程。这些课程有一定难度,主要服务于科研。因此,每门课在正式开课的前学期,先开设几次课外讲座,为任课教师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另外,该类课程主要适合于计划考研、保研的同学学习,因此在课程选择时应设置一定的基点标准,符合标准的同学可以选择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应尽量宽松,目的只是为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普及该课程得基本知识。第五,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改革的主导思想有四:1.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选修课都应加强分阶段考核;2.强化计算机组卷闭卷考试在基础课中的作用;3.选修课的考核形式要趋于多样化;4.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考核。下面针对以上几点,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改革思路。例如《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选修课,其总评成绩可以分为三部分:考勤、收益率排名、期末现场投资分析三部分,各占一定的比重。其中,收益率排名可以针对选课的同学开一学期的模拟证券投资组合大赛,即学生通过实验室的比赛,自由选择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组合,最终期末时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总收益率排名来确定该项成绩。最后期末时,教师选择当日的一支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个分析报告,该报告交由与我院合作的证券公司评分,评分标准应事先由证券公司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再比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可以考虑建设计算机题库,题目的选择应加入银行从业考试的题目。题库建成后主要用于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采用上机操作加现场答辩的形式分小组进行。上机操作主要使用金融实验室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模拟软件》。第六,积极联系实习基地,邀请其工作人员参与到我院的教材编写、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

(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将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案例讨论、在线答疑解惑、组织考试三部分工作。网络课程建设成形后,选修课部分可以允许学生提前选择网络课程学习形式获得学分。另外,翻转教学法在当下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基础课全部采取网络课程———翻转教学法和传统接受两种教学模式并行,以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课方式。各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都应注意同一个问题,就是不再将一些简单的理论讲授来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基本概念、理论等简单内容全部放到网络资源中去,由学生自学。课堂上应大量使用案例和讨论等新形式。为了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计划在部分课程中,留出2到4学时的课时,使用在线视频由合作实习基地的人员参与或在线视频或音频讲授课程。

(四)实践教学改革

第一,模拟比赛改革。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理论教学的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基本处于单独运行的状态。下一步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应着力于将实践教学的工作逐步分解到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自学平台等多个方面中去。例如:股票模拟大赛与期货模拟大赛可以逐步变为经济学院对外宣传的途径之一,以及为全校学生普及金融知识的平台,而不再作为专业实践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日后将直接面向不同的课程,根据课程的需求,专为金融班学生开设比赛,比赛的规则设定将更为严格。比如,当前期货模拟大赛的起始资金为1000万,而日后的专业性比赛中,起始资金仅10万元,操作不慎极易暴仓。比赛的结果也会在相应的课程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毕业论文改革。本专业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的毕业论文撰写完全遵照学术论文的撰写模式进行,与培养目标相背离。计划加入体现实践性的行业研究报告、行情预测分析报告、银行金融产品设计方案等新形式,计划在未来三年中,实践性论文题目应占到论文总题目的50%。教研室在进行论文题目拟定时,可以邀请合作单位参与,共同给出论文题目,最后的论文答辩学术型题目和实务型题目分开答辩,实务型题目的答辩必须由合作单位的参与。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改革。目前我院申报的该类项目中,金融占比最高,但创新项目全部属于学术研究类,创业项目与金融完全无关。建议下一步创新项目应与实务创新或科研领域涉及MATLAB、金融地理等前沿挂钩,创业项目应鼓励学生使用立项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或是投向银行理财产品,项目运作过程邀请实习基地的相关单位参与指导。

(五)教学管理改革

这部分改革主要涉及教研室的制度建设问题。在学校和学院的框架下,进一步给出具体的措施来保障以上改革的顺利进行。除以上几方面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内容简单阐述。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学本营的作用,除了招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辅导外,还应加入各类专业证书的辅导。改进奖惩机制,对于辅导同学考取证书的导生应按考取证书的人数给与奖励。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邀请导生,申请教室和实验室的使用,自发性的开展学习。鼓励导生自定辅导课程计划,招募学生开展证书考试类的辅导,学院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由于教学改革的工作量巨大,金融教研室人力有限,可以考虑借助大学生学本营,为需要助教的老师招募网络课程建设助理。第三,对于每门课程的建设思路与规划,应由教研室主任单独约见每位教师共同商讨,关联课程的改革方案应由相关课程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共同讨论,及时将改革进展报送主管院长。第四,改革过程本着转变思想、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推进。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给老教师足够的空间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科研长项,与年轻教师和校外合作人员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作者:孙光慧 杨黎琼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第4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

)。

A.经济资源

B.资金运动

C.实物运动

D.经济活动

2.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

)。

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C.可以任意变动

D.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3.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是对账户按其(

)进行分类的结果。

A.经济结构

B.经济用途

C.结构

D.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

4.某企业于1月15日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1万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1月22日付款。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为(

)万元。

A.11

B.10

C.10.78

D.8.8

5.甲公司年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本期负债减少5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20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期末资产总额的是(

)。

A.125万元

B.100万元

C.120万元

D.115万元

6.下列应在“借方”核算的是(

)。

A.负债的增加额

B.资产的增加额

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D.成本费用的减少额

7.下列关于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并且应当连续编号

B.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C.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D.所有的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8.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应编制(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9.结账前,发现记账凭证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并已登记入账,更正时应采用(

)。

A.划线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红字冲销法

D.涂改更正法

10.更正错账时,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是(

)。

A.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B.记账凭证正确,在记账时发生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C.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D.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11.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存在购销关系,甲企业定期将“应收账款——乙企业”明细账与乙企业的“应付账款——甲企业”明细账进行核对。下列各项中,准确描述这种对账性质的是(

)。

A.账实核对

B.余额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证核对

1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是(

)。

A.原始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记账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13.库存现金清查中,在盘点结束时应根据盘点结果填制(

)。

A.盘存单

B.对账单

C.实存账存对比表

D.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的是(

)。

A.全面完整

B.节约成本

C.便于理解

D.真实可靠

15.编制资产负债表所依据的会计等式是(

)。

A.收入一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16.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

)。

A.半年

B.3年

C.1年

D.2年

17.其他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会计档案时,经会计主管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

A.可以借阅

B.只可以查阅不能复制

C.不可查阅或复制

D.可以查阅或复制

18.下列选项中,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核算的是(

)。

A.经营性租出设备

B.融资租入设备

C.闲置的厂房

D.土地使用权

19.期末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时,贷记的账户是(

第5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关键词: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这种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在我国,全国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企业会计职业资格认定和职业准入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而且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

一、现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的认证是依据《会计法》规定进行的。它主要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目前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初级会计电算化(珠算)。

目前运行的会计从业资格制度解决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从无到时有的问题,它在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上岗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一系列的建设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的法律保障

鉴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我国运用法律体系保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范运行。我国以《会计法》为依据,来规范会计从业资格,并规定参加各级会计资格证书考试,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证书的统一性和流通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有一系列严格的制度,本证书可在全国流通并是会计上岗人员的唯一准入证。

(三)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

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鉴定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根本。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每年的低合格率对想要进入会计岗位的人员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职业能力应包含多种维度。现在的江苏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中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两门课程主要是会计理论的考试内容;而会计电算化是以基本会计软件的操作为主,并未考虑到现在执行会计电算化企业实际使用的软件。我们在正视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缺陷。

1.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统一。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办法中会计从业资格参考人员的门槛较低,这就使大批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证书上岗的会计人员学历与专业学习路径不同,许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却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初级会计人员,无法胜任出纳等基层岗位的工作。会计人才培养的内涵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2.会计职业资格评估方式单一。

虽然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模式发生了改变,已采用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目前更多追求的是表面上的考试成绩,以理论测试为主。这些对考生进行的测验或考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应考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如实反映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不能充分证明考生已具备未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岗位能力。这一考试方式,容易造成应考者虽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无法胜任会计岗位的问题。

二、国际会计职业资格评价的因素

会计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不但有统一的执业标准,而且有严格的行业准入规则。目前各国均制定了严格的职业准入标准。职业准入标准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法规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借助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加以实施。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了评价会计职业资格承认的三个因素:(1)教育――准入标准/知识结构;(2)考试――职业胜任能力测试;(3)经验――与职业有关的经验。其认定考核在工作现场或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充分有效地对考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进行评定,并将之作为考生取证的依据之一。

比较国际会计职业资格因素,我们发现现在江苏的从业资格认定制度主要体现知识结构方面的考核,还未全面地考虑职业胜任能力的测试。所以,我们建议在未来的会计从业资格认定中应通过增设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模块来真正考查未来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技能。

三、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

(一)会计技能鉴定项目

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性,我们认为会计技能鉴定项目主要包括:收银员技能鉴定、点钞技能鉴定、小键盘技能鉴定、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其中初级记账员技能认定应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

(二)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内容

1.原始凭证的填制:主要是企业的常用凭证,以银行结算为主。

2.编制和装订会计凭证:企业常用的经济业务为主。

3.编制账簿:现金或存款日记账,各种资产明细账,部分总账。

4.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损益表。

(三)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具体建设步骤

1.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专家与企业会计实务专家组成初级记账员技能技能鉴定项目小组。

2.专家组广泛调研,进行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命题理论、技术方法和题库质量保障指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制定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制度和流程,提高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命题质量。

3.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实际财务制度及流程制定初级记账员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案。

4.完成初级记账员鉴定项目题库建设工作,并不断更新。组织编制的试题,要重点考核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公示初级记账员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案,广泛征集建议,完善并公布。

江苏各地区经济状况与会计核算设备存在差异,手工账和财务软件双轨并行。现在中小型私营企业主要利用手工账来完成账务处理,规模较大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用财务软件来完成账务处理工作。虽然两者在形式上不同,但是两者的账务处理程序和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据此,我们认为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模块应分为两个项目:手工记账项目、会计电算化项目,由参考者根据自身条件选一项参加考试。

(四)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项目。

1.手工记账项目:鉴定时间2 小时。

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设置两项技能:凭证处理技能、账表处理技能。

(1)凭证处理技能:考核应试者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辨析、理解和处理能力。

①审核与填制原始凭证;

②根据给出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填制记账凭证;

③将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整理装订成册。

(2)帐表处理技能:考核应试者对各种账簿格式的认知和规范性登记账薄以及错账更正方法的运用。根据提供的记账凭证和相关原始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电算化项目:鉴定时间2 小时。

(1)依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启用总账、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等模块,业务处理须在相应的模块中完成。基本的操作内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初始设置;根据提供的资料完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对账并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

(2)评分标准: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初级记账员技能的培训更为紧迫,特别是各院校及培训机构对会计基层岗位的一线实务的研究并不多,也不深。应该说增设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对规范、提高会计实务教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一项目的增设能让更多有志向的会计学习者受益,让每一位会计从业的上岗者形成理性的职业判断,完成原始凭证的采集与判析,掌握记账工具的选择与方法,实现企业形态的模拟与生成。

参考文献:

[1]吴雪萍,汪鑫.发达国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及启示.职教论坛,2010,(13):85-89.

[2]许娟.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高职教育.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VOL17,(1):82-84.

[3]许萍.企业会计人员准入标准的国际比较.首届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199-200.

第6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37-03

一、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从业人员面对的会计环境更趋复杂和挑战。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高职教育,更是承担着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任。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相差无几,高职毕业生理论知识学习不如本科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如中职生,导致高职会计毕业生低不成高不就,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无所适从。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脱节、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不贴近工作实际、学校传统评价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质量要求等问题。因此,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的定位和特色

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完全相同,大部分高职培养目标与中职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有很多高职就是以前的中职升格而来。均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掌握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会计业务处理、财务控制的基本技能,熟悉通用的管理型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能运用企业信息系统熟练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工作,胜任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还是显得模糊,怎样才算符合社会需要?怎样才算高素质、高技能?是“毕业”还是“就业”?是“从业”还是“专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体现不出与中职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现不出自身的定位和特色。

(二)高职院校自编自导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脱节

教育部文件虽然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但国家并没有强制企业一定要参与制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只能由高职院校自编自导。虽然高职院校都说自己的会计专业能与企业无缝对接,但真正能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并不多,校企合作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而已,有名无实。即使是有合作,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也只是局部的合作,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所以,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只是一个数字比例,不能很好的落实,校企合作只是纸上文章。没有企业参与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供需矛盾,会计专业大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教材改革滞后,难于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会计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是大势所趋。而现有的教材则是学科体系的教材,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因此它适合于知识传授的教学,不适合行动导向的教学,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还需要有相适应的行动导向教材。虽然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上有很大的自,但市场上的会计教材仍然是学科体系的教材,真正能让学生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并不多,内容框架基本一致,很多教材把以前的章节标题变成了项目和任务,美其名曰教材改革,换汤不换药。

(四)高职院校的考试考查,达不到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

对于会计工作需要遵循准入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会计工作的门槛,很多学校并没有强制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部分学校一个学期只有一个考试,既是期末考也是这门课的结业考试。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成了高职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学生重记忆、轻理解,重分数、轻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而企业招收会计,一看证书,二看技能。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连做会计工作的资格都没有,企业肯定不会要。有证书,就要看动手能力了。所以,企业招收会计毕业生不仅仅要看“毕业证书”,还要看“从业资格证书”。 学校的“一学期一考”的评价模式达不到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三、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及措施

(一)以“考”促“学” ,细化培养目标

作为学校,应该细化培养目标,让学生看到具体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高职院校最终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应用人才,学校要引导学生做好在校的三年规划。从事会计工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首先,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是最重要的目标。学生不能只局限在期末考试及格,还要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会计工作的门槛。

第二,要掌握会计技能。有证书是证明你能从事会计工作,毕竟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还是有距离的。所以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会计技能,真正实现与企业会计工作零距离。

第三,要拓展自身能力。为了区别于中职教育,学校可以创设条件,拓展学生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等会计相关资格。比起笼统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更为具体。目标细化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逐步实现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目标。

(二)搭建会计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首先,要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深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的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制定贴近市场需要、切实可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要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真正实现产教研一体化教学。校外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单靠高校本身难以根本解决,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科教融合,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平台。

第三,校内要加强各系部、教学工厂、社团联、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协同,建立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弥补校外实习基地不足的问题。

(三)开发校本教材,实现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材就是教学改革中的粮草,在考证教材选用上,学校没有选择,要严格按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指定教材。但在其他技能培训教材选用上,学校有很大的选择权,甚至可以自行开发教材。在没有条件自行开发教材时,可以选取教材改革成功的教材。

从长远出发,职业院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由学校老师、企业行家和企业代表根据企业会计工作过程来编写教材。听取各方意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按照工作过程的理念重构教材。按照企业业务链架构为体系,搭建1+3的框架结构。“1”即会计基础工作;按照“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的牵制原则,主要工作项目包括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出纳岗位的业务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核算;“3”指会计日常核算、期末会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日常核算主要项目包括筹集资金的核算、长期资产购建的核算、材料采购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等;会计期末处理的主要项目有:财产清查的核算、资产减值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财务会计报告主要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的编制等。

(四)建立“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教师培养机制,提升会计师资水平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关键因素是会计教师,老教师一般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较高,但老教师一般年龄偏大,长时间在学校工作,脱离企业工作实际。现代教育技术、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是老教师的短板。年轻教师,对会计前沿知识比较敏锐,敢于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比较好,但缺乏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从学校到学校,同样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院校“双师能力”的会计师资队伍匮乏。各院校要客观评估师资队伍,与各示范院校或企业合作,引入学科带头人,通过名大学名师或企业专家到校传经送宝,带动一批教师迅速成长;或者派出老师到名大学或企业跟名师名家学习,学习示范院校名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和企业专家、师傅的实践经验,快速提升会计师资水平。

(五)以第三方评价作为院校会计专业的质量评价,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质量要求

财政部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资格的注册与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会计职业准入制度是会计人才市场的现实反映,也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标的依据。高职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综合人才,必须接受社会的评价。《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会计上岗要求;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水平测试,检验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组织学生参加公共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检查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参加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考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银行、保险的上岗要求等。第三方评价是社会对会计人才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采用此方式评价高职院校的会计毕业生更符合社会需求。

四、结语

总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应根据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设定会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升会计师资水平,聚集优质资源,推进协同育人,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颖.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

第7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成为每个任课老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本课程的老师多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再辅以模拟练习为辅,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式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纯理论知识点的特点,会导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教学效果较差。甚至在一些会计专业老师比较缺乏的学校,会因为本课程的理论性,无过多计算而由非会计专业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这就直接导致了上课过程中的教师照本宣科。教师都一知半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就更是难上加难。

二、中职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的探讨

1.归纳总结、瞻前顾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总结知识,发散思维

所谓归纳总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认真备好课,吸收教材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总结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备考式、知识考点化。

中职学生学习上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懒于动脑思考,思维能力一般,不能主动将书本的知识运用于考试的题目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教学备考式的意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的备考过程,将相关的知识点考点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考试中一些需要特别留意的知识点。如在现金的使用范围中,曾经有一道选择题:下列各项中,除经开户银行审查后可予以支付外,单位不能擅自用现金支付的是(A)

A.向职工个人支付工资、津贴共1200元

B.支付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款5000元

C.出差人员王某领取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10000元

D.支付购买办公用品的费用600元

在这道题中,学生很容易就会被B、C选项超过1000元的结算起点所迷惑而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到现金的使用范围,可以提示学生除了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以及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外,开户单位支付个人的款项中,每人一次超过1000元需全额支付现金的,应经开户银行审查后予以支付。如果在授课过程让学生留意过这个知识点,那么这道题对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难度。

2.源于生活,案例穿插课堂

知识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每一章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引用案例,让案例穿插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改革后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用全国题库,比改革前增加了案例分析题这一题型,让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如果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引用案例解释说明书本的知识点,那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案例中掌握知识点和考点,在案例中提高对题目的分析能力,更好地应对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如第一章的回避制度知识点的授课中,可以向学生举例让学生找到不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地方。如王某为某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让其刚毕业的女儿(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到本单位担任出纳工作。在这个小案例里面就隐含了两个知识点: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能担任本单位的出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同理,当学生回答出的时候,将本案例稍微改一下,改成王某朋友的女儿。这时,小案例隐含的知识点就只剩一个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因为王某朋友的女儿与王某并没有直系亲属等的关系。两个类似的案例一对比,学生对于“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能担任本单位出纳职务”这个知识点更加深刻。运用具体的案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学生不会觉得教材纯理论的枯燥无味,学习的兴趣更浓郁,课堂氛围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有故事的案例便于学生记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为之努力的一个证,它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一个选择。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科目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由于其纯理论知识及中职学生不擅长记忆等的原因,导致这一学科成为学生在考取证书的一门难考科目。作为任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知识点考点,更好地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

第8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金融保险 人才培养模式

1 概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质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要使学生即具有专业较高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技术操作能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省级示范院校,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77年开始招生,2004年转型高职办学,学制三年,现有在校生196人。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确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企业、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社会调研,我们将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员、金融产品营销员、保险公司客服、证券公司客服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金融保险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2.1 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双证书”教育是使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进入岗位的通行证,即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使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或资格,可以快速地适应岗位工作,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人从业资格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分别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考试,参加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金融相关职业的“敲门砖”,金融从业资格证同时也被称为金融行业的准入证。因此将金融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与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辅助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的目的。

2.2 校企合作发展,工学交替,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根基,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在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反复的实践、直观的现场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扎实有用的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

2.3 推进素质教育,重视人才个性发展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职业方向,虽然此三者共属大金融类,但在职业素质甚至从业人员性格特征上都有不同要求,所以“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合适的素质延展课程设置与企业联合设立订单班,帮助学生做好细类目职业方向选择,充分展示个性特征,深化匹配性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职业生涯方案,提升就业质量。

3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3.1 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金融保险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诚信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和职业基础素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见表1)

3.2 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系校企合作理事指导下,重组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参加,集合“政行企校”四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调整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实习及就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3.2.1 专业建设工作组

成员由企业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组成,对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和指导。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点,使专业教学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一致。

3.2.2 课程开发建设工作组

成员包括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及业内知名人士。主要通过市场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和课程体系分析,对课程的开发进行指导和评估,确保开设课程与用人岗位紧密联系,以保证课程质量。

3.2.3 企业实践与就业指导工作组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主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能力、就业能力和企业用人情况进行研究,为课程建设工作组提供课改支撑,为学生成功就业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形成“双导师”育人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带薪实习制度”实施“模拟招聘大赛”活动。

3.3 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将银行、保险、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例如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科目的可免考《个人理财》,通过保险人资格考试的可免考《保险基础》。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1本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使学生能充分掌握从业知识,达到从业标准,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4 分段教学、开放课堂 实施“定活两便”的人才培养,分段教学、开放课堂,在第3、4、5三个学期,选取一些课堂讲解较抽象的职业技能课程,采用一段时间集中授课,一段时间完全开放课堂,以专题培训的方式请学生走出教室,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之上,将操作性很强,如银行柜台业务、产品营销业务、客户服务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现场查勘业务等,转移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上课,分段时间由课程性质决定,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切实做到工学交替。

3.5 校银校险订单培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第4、第5学期,通过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订单培养的方式,实现人才个性发展。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教学工作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校企共同教书育人。实行“整存整取”方式,根据金融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确定订单班人数,根据任职要求,确定订单期限,“存入”订单班的学生到期由企业“取出”,正式顶岗,达到学习与岗位直通。建设期内,与紫金保险公司、江苏银行、太平人寿等6家金融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订单人才培养学生数占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30%。

3.6 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人们强调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施是以一批高素质高职院校教师的存在为前提的。很难设想,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既懂教学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实践的时候,必须首先培育教师的产学研结合意识。具体地说,一个真正合格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的职业精神,还必须具有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具备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研结合“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吸收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才能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并联合企业培养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如:每位专业教师定点挂靠一个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现场。专业教师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送到企业培训,使之确保能跟上企业新技能、新思路的发展;对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安排到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重生,胡建国.基于“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5).

第9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范文

收获:

xx商业广场商铺开户事件。这是接手结算员之后所接到的目前为止对我来讲,最大的一个单。100+的企业户,基本户占80%以上。与xx的商户和他们的管理人员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xx的公关人员以及他们的领导,一开始没有积极配合我们支行的工作,我先后给与我接洽的工作人员发过三分完整的“开户所需资料”,他们都没有有效的传达给商铺,以至于一度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个别火爆的商铺对我的埋怨。

一开始的时候,协助我的人有市场二部的a大哥以及xx派出来的工作人员。之后a哥可能因为zz的问题抽不开身而离开,第二天xx的协助人员也离开,只剩我和一台小型打印机,第三天小型打印机也不在,当我向xx寻求复印帮助的时候,他们的员工告诉我,没有纸。

一直拖了一个半月,xx的工作人员可能迫于上级的压力,开始重新重视这一块,并派出了丰富的资源对我进行协助。那时他们的工作人员,包括财务部的c经理深深以此为患,焦头烂额。对此我得到的收获之一就是明白了,当遇到可预测性大批量工作的时候,要向前赶进度,不要拖,因为拖到最后,当工作大量堆积的时候,工作者会拿出120%以上的工作效率,而超负荷的工作效率往往也就是导致风险高发、频发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在银行这种经营风险的企业,更要以此为戒。

第二个收获就是业务上的收获。我发现之前我的学习模式通常都是关注在业务流程的表面。比如开户要收什么资料,怎么玩核心系统,怎么可以不被下差错等等,而根本都没有关注为什么要收这些资料,为什么系统会这样设置......直接导致的原因就是,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客户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分公司要准备总公司的材料?”;“开户许可证丢失怎么办”之类。所以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比如“支付结算管理办法”,比如“公司法”,比如“民法”等等。让我受益颇深,也由此知道了“会做业务”和“懂业务”的根本区别。单纯的追求“会做业务”可能对行里没有任何影响,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我对自己都没有尽到责任的话,我又怎么可能挺胸抬头的对着镜子告诉自己说:“你工作的未必很到位,但却有用心!!”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事件。

大概早在9月初的时候,总行下达关于要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知。一开始我没放在心上,认为时日尚早,我还有大笔的时间可以挥霍,于是自负的报了三门。谁知,九月中旬的时候,我接了xx的单子,海量的工作预期让我乱了阵脚,却还是一意孤行地将开始学习的时间推到了十一之后。从10月9号开始学习时,我才发现时间不够用。以至于不得不忍痛放弃一门,求保两门平安通过即可。

实际上来讲,这次考试对我工作业务知识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帮助,不过我却因此拓宽了视野,一步一步的摸索到了自己关于未来职业生涯的模糊的影子。就是银行业的细分部门有那么多,我

最喜欢、最适合做哪个;哪个部门在可预计的时间段内最有发展,适不适合我做等等。并且,在将个人主观能动性鼓吹至溢出的时候,我还小关注了一下国内的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经济现象,逐步的看一些财经新闻,看看一些专家的评论,再结合之前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一方面感觉到受益匪浅,一方面也感觉到自己须要学习、观察、关注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那么我的收益之一就是,任何业务流程的背后,都肯定有它内在的含义与作用。相比之下,我现在只是在单纯的“照猫画虎,难画骨”而已。

收益之二就是,面对任何事情,都要主动,主动行乞,绝对比被动要饭吃得饱、吃的香。

收益之三,前面说到,自己要学习、观察、关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那这里面就肯定要分个主次,我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平均分配的话,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透支和信息超载现象,会大大的降低我对自己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所以还要进一步摸索。这可能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收益之四,就是切身体会到了所谓的“影响偏见”。刚知道要考什么从业资格证的时候,我十分不情愿,直到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激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虽然不完美,但是却过关。这说明了,人们实际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适度的压力与竞争会带来翻江倒海般的动力反弹。

不足:

1.xx开户的时候,很多商户情绪波动比较大,造成我一度的不知所措。事后回想,很多家银行的员工在服务、业务上都是千锤百炼出身,见过的市面比我要多一百倍,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或业务、或投诉上麻烦事件发生,包括新闻媒体报道的各种银行的各种事情。

经过xx的事情,我发现,主要有一点就是我平时根本都没在想的,危机公关。客户因为一点我眼中不算事儿的事儿投诉我,甚至还可能搞到媒体,肯定是因为我的危机公关没做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危机公关”会成为我学习的小方向之一。

2.对自身岗位性质认识不足。我不会拒绝接受“有关银行柜台人员是熟练工”的论断,但我不会以一个“完美的熟练工”为自己奋斗与发展的目标,在熟练工的同时,我会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对自己负责,对银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