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韩愈进学解范文

韩愈进学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韩愈进学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 母语 英语 共性 区别 对照学习 句子的基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13-01

在学习英语时,人们经常会提到说,学好英语就要训练到忘掉母语用英语来思考的程度。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达到了这个程度,又有多少人是通过忘掉母语来学习英语的呢?母语对于我们学习英语真的是一个障碍吗?实际上,很多学好英语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利用了英语与母语的共性与区别。这两种语言的表达在逻辑思维上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譬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基本结构方面就具有共性,都有“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等”结构,为语言顺译的可行性提供了条件。如果我们了解并利用英语与汉语之间在语法上的共性,我们只需要学习两者间的区别,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了。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改善学习英语的方法,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如何利用英语和母语间在语法上的共性来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呢。我们可以通过例举一个例句,来让学生明白英语与汉语在句子基本结构上的共性。She said,“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我们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在这个句子的直接引语里(引号里)有四个“主谓+谓语......”结构,其中有主句和分句,主句是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分句有as most people do为方式状语从句修饰动词set down和but、and并列连接词各引导一个并列句,各个单句的汉译就是逐字地翻译,再分析各个成分的作用和意义,就能够准确理解句意:她说:“我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这个朋友称作基蒂。”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大大得到了提高。因为,他们对于汉语表达的思维顺序太熟悉不过了。但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其中如何断句,如何辨别各个成分的作用恰恰是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别所在,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语法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汉语的话,就可以促进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不同的是,英语中的谓语既要反映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时间及动词与主语的关系;又要反映说话人或主语的语气或态度。这样学习者就明白了,英语中的谓语为什么有四种表现形态,为什么有十六种时态,为什么有情态动词、助动词、实意动词和系动词之分,为什么有主谓一致等语言现象。通过英语与汉语的对照学习,学习者就清楚了谓语为什么是基本句子结构的中心,是断句的关键,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运用它了。

英语与汉语在语法上的区别主要有:

1 谓语

谓语必须由动词来充当,既要反映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时间及动词与主语的关系(主动或被动;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又要反映说话人或主语的语气或态度。谓语是基本句子结构的中心,是断句的关键。

2 非谓语动词

动词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变化来充当名词、形容词、副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或状语。

3 动词

动词因做谓语时的作用不同而分成如下几类:实意义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和系动词。

4 系表结构

系动词+表语。系动词是连接主语与表语的动词。表语用于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内容。

5 定语的位置

汉语中的定语无论长短都要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而英语中的定语却有前后位置之分。一般来说,单词作定语要放在被修饰语之前;副词、短语、介词短语或定语从句要放在被修饰语之后。

6 句子的类别

一个完整的句子,若按其功能分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不同的句子种类,都有其变化规则;若按其结构分类,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虽然句子类别不同,但其中的句子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两者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7 连接词

英语语言中,一个完整的句子里,可以有若干个"主+谓"结构,但必须也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是主句,其它的主谓结构或是并列句,或是从句(即以“主语+谓语”表现形式来充当句子中的成分),无论是并列句还是从句,句前都要有连接词(有时连接词可以省略,但是有其规则的),而主句前无任何连接词。

8 语序的变化

所谓语序是指主语与谓语的顺序。英语语言中有陈述句和倒装句语序。所谓陈述句语序就是“主语+谓语”,它与汉语基本上是一样的。所谓倒装句语序是指部分或全部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与汉语是有区别的。

9 语气

通过谓语的一定形式来表达陈述语气、感叹语气和虚拟语气。

10 名词的数

名词分为可数、不可数和专有名词;名词还有数和格变化。

11 冠词

名词前通过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达名词的某种属性。

12 代词

不同类别的代词用于不同目的的指代。代词分人称动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和关系代词。

13 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用于表达两者之间的比较和两者以上范围的比较。

14 数词的类别

第2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 《金属学与热处理》 焊接专业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撑点,其水平无论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对人才培养水平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十分重要[1]。《金属学与热处理》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焊接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金属及合金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后续专科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贮备。该课程内容主要讲述金属和合金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相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关系,进而掌握获得良好金属性能的几种方法(合金处理、塑性加工、热处理)的内在机理,掌握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及金相结构分析等基本方法。可以说金属学与热处理是焊接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后续焊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焊接冶金学、材料的焊接性等)都与该门课程联系紧密,焊接本质就是热循环的过程,所以焊接件的质量与其组织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新的焊接热源及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型本科学校对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力构架的要求,为了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适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本文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内试验、考试模式做了以下改革尝试。

1.授课内容改进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更新,焊接专业为跟上时代的潮流,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对专业课的授课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焊接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针对《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需要授课在保留重要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及时加入符合焊接专业发展的新知识。传统的教材及授课内容在这些方面都有应该有所调整,因此改革刻不容缓。

1.1压缩传统内容,增添新技术。《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主要分三个板块[2]:金属的结构与性能、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三个板块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造成教学内容相对较多,逻辑性相对很弱,考虑到课程的特点,建议在课程整体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抓住成分-结构-组织-性能的主线,重点突出,删除次要的知识点。比如键性的特点和单晶体的制取等内容可简略讲述。在压缩次要知识点的同时可增加先进的工艺及技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比如焊接技术的更新主要是新热源的不断出现,所以对激光、等离子束等新技术进行介绍。这符合焊接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

1.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实验是《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金相实验中,主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金相显微镜操作技巧、学会制作合格金相试样和分析金相组织结构。在拉伸实验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拉伸试样的受力变化情况,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建议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统一。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只给不同含碳量的钢材,让学生根据钢的特点设计热处理工艺得到想要的组织结构,通过金相实验和拉伸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思考模式,又可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的知识点在实践课程中得以消化和吸收,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3],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变向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2.1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中难度很大、抽象性知识、难于掌握的内容,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时添加动画形式,帮助学生锻炼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纯金属金晶过程中,金属从液体-固态之间的转变,包括晶体的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传统的教学依靠学生的想象去接受,学生很难理解,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动画的形式,可将晶体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展现得非常具体和清晰,不需要学生抽象解题,不但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画面的表达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学生可过网络与老师实现课余时间互动,有问题随时解决,免除必须面对面交流的弊端。老师可以把重要的知识录成一小段视频发到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学习巩固重点知识。

2.2突出重点,有快有慢。采取快慢相结合的讲解过程,突出教学重点,针对重点内容,需要从不同的应用角度进行剖析,重复性地区别讲解,最好做到课前回顾、课后总结,达到学生彻底掌握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3课堂讨论教学法。为了克服学生一直围着教师转的弊端,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教学要因材施教,同时,影响因素很多。应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政,陈学文,李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当议[J].科技信息,2008(28):346-347.

第3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韩愈;写作主体;写作理论

韩愈曾提到自己“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与凤翔邢尚书书》)在漫长的读写实践中,韩愈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理论。

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可见写作的关键是写作主体的思想意识活动。在《答李诩书》一文中韩愈将写作主体的培养作为整个写作过程中必须贯彻的内容,他要求作者必须“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己矣。”“行之乎仁义之途”说的是写作主体的道德修养问题,“游之乎诗书之源”说的是写作主体的阅读积累问题。

一、注重写作主体道德修养的提高

韩愈十分重视写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始终把学习儒家仁义之道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在《答李翊书》中,韩愈赞扬李翊文辞甚高,谦虚而恭敬,并且提出:“道德之归也有日,况其外之文乎?”从这里可以看出,韩愈将道德修养放在文章写作的首位,认为道德修养是文章的根本,文章只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形式。

在向李翊传授了为文、立言之道后,韩愈还说道:“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在《答尉迟生书》中韩愈也说过类似的话:“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无论是《答李翊书》中的“根”“膏”,还是《答尉迟生书》中的“慎其实”实际上都是指道德修养。韩愈认为写作主体在道德修养上必须肯下功夫,并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至于古之立言者”。

道德修养提高后,写作主体的写作动机、写作目的都会发生改变,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写作主体往往会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而具有了兼济苍生的使命感,具有怜悯弱者的同情心,具有正直方正的人格,遇不平则鸣,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何需在作文时挖空心思、拼凑语言呢?写作动机、目的的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它不仅会影响作者的写作兴趣、态度,还会影响作文的用词、质量等。

二、注重写作主体的阅读积累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送陈秀才彤序》)。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把书中的语言有机地串联起来就成了文章。韩愈将读书与写作联系起来,读书就是为了为文,因此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韩愈认为学习作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韩愈提到了这个过程:“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由于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困厄悲愁”,因此他“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研究他人的为文之道,最后“奋发乎文章”。可见要写好文章首先要致力于为文之初的阅读积累。

1.广泛阅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在阅读积累方面,韩愈首先提倡广泛阅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他曾经在与侯继的书信中写道:“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答侯继书》)除此之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韩愈无不得意地说自己“凡自唐虞已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韩愈的一生高倡儒道、排斥佛老,但也多次与僧人交往,《与孟尚书书》中被贬袁州的韩愈与大颠僧人讨论佛教仪礼。司马温公书心经后曰:“世称韩文公不喜佛,尝排之。予观其与孟尚书论大颠云:‘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乃知公于书无所不观。盖尝遍观佛书,取其精粹而排其糟粕耳,不然何以知不为事物侵乱为学佛者所先耶?”韩愈虽排斥佛老,但司马光认为他采用“取其精粹而排其糟粕”的方法遍观佛书,不然怎么知道学佛的人首先不能被事物所侵乱呢?韩愈提倡儒家道统,但也不完全排斥诸子百家之说,相反的,在讲“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的同时,又说“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进学解》),认为“百氏杂家,尚有可取”(《读仪礼》)。可见韩愈对读物采取“俱收并蓄,待用无遗”的态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兼融墨、名、法、道等诸家思想,从而使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为他的写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读物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从古至今书籍种类广泛、数量众多,为了提高阅读效率,韩愈的阅读并非广泛而无目的,因此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他对读物又有一定的选择:“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治不敢存”(《答李翊书》),“其所读皆圣贤之书,扬墨释老之学无所入其心”(《上宰相书》)。这里看似存在一组矛盾,既然韩愈提倡要广泛阅读,为什么又“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扬墨释老之学无所入其心”呢?其实这里选择“三代两汉之书”主要是清除齐梁以来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文风,选择“圣贤之书”主要是用来排抵佛老思想,复兴儒学。所以韩愈虽然主张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但他的阅读是建立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之上。

然而,如何才能保证选择的文章都“文质兼美”呢?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出了自己阅读古书的心得:“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在开始学习作文时,先专心致志地阅读三代两汉之书,等到读得如痴如醉,将书中的思想融会贯通之后坚持“惟陈言之务去”的原则,“取于心而著于手”发表自己的感想,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3.如何从书中汲取知识:“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

当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后,如何从这些著作中汲取清流作为自己的创作之源呢?针对这一点韩愈坚持“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进学解》),“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上襄阳于相公书》),即读书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脑勤。不仅要大声阅读背诵,还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其中《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和《读墨子》就是韩愈留下的几篇典型的读书笔记。《读荀》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鹖冠子》出自《汉书·艺文志》属于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韩愈读它的感受是“余三读其辞而悲之”(《读鹖冠子》)。《读仪礼》则认为“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最后得出“百氏杂家尚有可取”(《读仪礼》)。虽然韩愈反对“扬墨释老之学”,但是在《读墨子》中仍然大胆得出“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通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的结论。读书时勤于做笔记,有利于巩固所读内容,及时记下自己瞬间即逝的阅读感受,有助于锻炼作者的写作思维,加深理解。

写作主体是写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将写作主体培养好,使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写作时才能道理明确、材料充实,文章语言流畅、从容不迫。韩愈将提高道德修养和读好书作为写作水平的基础,值得后人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振宗.汉语写作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2.

[2]马其昶,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

[3]韩愈.韩愈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第4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韩愈 教育 哲学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唐代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他在教育事业上贡献巨大,主张“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并以“性情三品”说为其教育理论基础。[1]

一、“性情三品”说与教育对象

对人性的研究,是中国自古以来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以来,传统儒者对人性的看法不一致,其中许多观点影响深远,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扬雄的善恶混论等等。韩愈的人性说可谓是承秦汉之前,启两宋之后,滥觞于孔、孟,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人性说,是其中的关节点。[2]263

把人性分为三等,在孔子的论说里已初见端倪,孔子有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从本质上分析,韩愈“性三品”说与孔子人性说如出一辙,并无太大差异;唯一不同的是韩愈由“性三品”说派生出了“情三品”说,从这一点看韩愈是在孔子和诸家人性说的基础上作了积极的推进。同时,韩愈把“性”、“情”合而为一,放在一起分析,强调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指出“情”接于物生,充分体现出了典型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观。[2]264-268

韩愈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强调个体的先天差异性,同时又说明了后天环境对人性的重大作用。因此,韩愈指出人性是能够通过教育而发生改变的。正所谓“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123相比之下,韩愈的这一主张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尽管韩愈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他终究承认了教育是能够对所有人产生影响的,从这一点看来,该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二、道统论与教育目的、内容

自汉代以来,虽然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佛教、道教思想也都以各自的方式悄然存在,并在隋唐时期得以蓬勃发展,形成了儒、佛、道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三者之间斗争形势非常险峻。然而,鉴于唐朝一统天下的形势,对思想的统一更显迫切,以此巩固政权的稳定,因此,儒家思想再次被予以高度重视。韩愈基于统治阶级的立场,极力主张“崇儒学,反佛道”,拉开了重振儒学的序幕,他以辟佛抑老为己任,以建立道统、传道以治国为旨归。[2]274然而韩愈所传之道究竟是什么呢?他在《原道》里提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同时,他所提倡的儒学道统思想又包括哪些内容呢?韩愈在《原道》里云:“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为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4]2662由此可知,韩愈所传之道是仁义之道,仁即博爱,义即行宜,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人以礼乐刑政。

韩愈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儒道的普及,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儒道,并用其教化人民,使人民之行为合于孔子之道,以便统治者更好地管理国家。然而,“道”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概念,人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呢?韩愈认为应该学习“仁”、“义”、“道”、“德”,即儒家思想的核心成分。[5]

三、师道论与教师责任、资格

韩愈倡导了以“道”为中心的师道论,构成其教育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成分,并阐明了教师在儒道的推广和继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他的师道观点在我国教育哲学史上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贡献。[6]78

基于师道论的观点,韩愈较为细致地论述了教师的责任和资格问题。首先,他向教师指明了三大责任,即“传道”、“授业”、“解惑”。其次,在论及教师资格时,韩愈认为其合格的条件只有一个,即“闻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同时还大大地削弱的了师道的封建性,把师生关系社会化,打破了师法和家法的壁垒。[2]324

四、教育主张和人才观

在韩愈的文集中,论及教育主张和人才观的篇幅可谓是相当丰富。

韩愈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教育主张。(一)主张教人以知识。在《师说》里他就给教师下了明确的定义:“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二)主张兴办学校。韩愈首先是倡导整顿太学;其次是兴办乡学,韩愈被贬潮州期间,积极开办乡学,并聘请德高望重的名师执教。(三)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韩愈的这一见解是对孔子教育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他在《进学解》里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学习和教育方法,通过对木材的形象比喻,指出教人时必须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学有所长的人才。在论及人才方面,韩愈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在各种实践中积极培育人才。(一)重视人才。韩愈对人才非常看重,并指明了发现人才的两条捷径:一是博采而后精鉴;二是要有如饥似渴的求贤热情和慧眼识才的伯乐精神。(二)开启后学,导引后进。[2]339韩愈既是“千里马”类型的贤才,也是慧眼识才、勤于育才、敢于用才的伯乐。

五、总结

综上所述,韩愈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重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古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天凤.中国教育家简介[M].北京: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1

[2]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韩愈.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屈守原,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第5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典故】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唐·韩愈《进学解》

【释义】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无足轻重、鸡毛蒜皮、微不足道

【相反词】价值连城、无价之宝、奇货可居

【同韵词】褒贬与夺、金鎞刮膜、暴取豪夺、要死不活、你争我夺、青灯古佛、一目之罗、棘没铜驼、独立王国、成风之斫、......

【年代】古代

【英语】somethingcheapbutuseful

【成语故事】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任国子监祭酒时,经常给太学生讲课,要求他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时要求他们注意社会实践,要兼收并蓄,“牛溲马勃、败鼓之皮”都有它们的用途,鼓励学生加强学习,灵活运用

【成语示列】某不佞,闻古有助于人者,牛溲马勃亦不却也。 明·王世贞《与樊侍御书》

第6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韩愈人道人性人伦

中唐时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藩镇割据,权臣倾轧之状况有增无减.安史之乱以后带来的影响沉重,生产力破坏,物质缺乏,物价飞涨.朝廷昏庸,宦官专权,社会政治腐败.改革变新难以进行.另一方面,佛教道教势力日益蔓延,尤其信佛佞僧风气犹为奇重.韩愈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中唐五朝皇帝,这一时期的背景和韩愈自己的人生经历感觉到要结合现实社会,真正求圣人之志为己任,“冀行道以拯生灵”关心世道人心,民生疾苦,用“先王之道”来拯救当时混乱的政治和颓废的民风.韩愈认为必须要重新振兴儒学,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拒斥魏晋以来流传于广的佛道思潮,必须给人道仁义“定名”赋予儒家圣教内容,韩愈首创“道统”学说,倡导古文运动。而这一切他是为了解决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保证全国范围内实现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避免政治政局的动荡。韩愈敏锐的察觉到佛道的思想有着不事君父、不担赋税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离心倾向的消极面,而这些消极面在藩镇割据和动乱中已经充分暴露。韩愈认为应该要大大调整儒释道三者关系,必须大大提高儒学的正统地位。

韩愈在人道仁义方面,认为儒家道德乃是以仁义为具体内容,着重以仁义规定道德,以仁义充实道德,注重“定名”。他明确了儒家道德的涵义和重要标志,并把道德赋予了儒家社会规范的性质,以用来拯救颓废的民风,恢复社会“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信仰。

在人性方面,韩愈提出了“性情之品有三”的学说,从人性分析出发,通过分析人性,来解决对人民教化问题,从人性上寻找拯救社会的本质依据。以因此来反对佛道二教的性情之论,弘扬儒家行为规范。

在人伦社会方面,韩愈最关心的如何改变社会的现状,解决佛道二教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他认为首先要正位纲纪,整合社会。他在批判佛教的清静寂灭的同时也构造了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在这社会模式注重“正位”,从人生人文人伦等方面赋予儒家憧憬“大同小康”的模式。

韩愈的人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儒家人学思想的延续、继承和拓展,也是针对当时儒释道的争斗和社会危机所提出的社会思想。他的人道仁义思想还是人性理论的提出,都是力图解决社会当时的危机和政治昏朽,试图维护自己所处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集权和复兴儒学思想中社会规范。可以说在他的人学思想也是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以伦理价值为中心、以社会国家为本位、以义务至上为准则、以民本主义为依据、以完美人格为理想以及以世界大同为归宿。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人学思想呈现出三重性,表现出对人道的追求、对人性的透析和对人伦的关注。

一、人道仁义的定名倡导先王之道

韩愈自述一生口不绝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绝.对儒学“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进学解》)。史家赞扬他“深深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拨衰反正”、“可谓学道君子也”。韩愈在茫茫迷雾的儒学里,所“旁搜”和“远绍”的“坠绪”和所“推寻”、“深探”的“本元“正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先王之道,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的人道定名。[1]

在韩愈看来,儒家的基本原则是仁义,而仁义最基本的精神是教人如何做人,以什么样的精神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等等[2],也就是人道。儒家的道德原则在人道中被赋予了充实的内容。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这里韩愈给仁、义、道、德下了定义,仁义二者有其特定的内容,是儒家所特有的;道德二者的意义比较宽泛,哪一个学派都可以用,对“仁”韩愈用“博爱”释之(与孔子“仁者爱人”相通),意即对人充满关怀和热爱,始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进而推及于任何人“泛爱众”;这种“博爱”的心情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如得体适宜,即是“义”(与孔子“克己复礼”相通)。所以仁、义二者,一表现为内心修养,一表现为行动。按照仁义的标准去做即是“道”,不必要外界的帮助和安慰,切实具备仁义,达到自得自乐的地步,即是“德”。韩愈在这里是用“仁义”来限制“道德”,用“仁义”来充实“道德”。[3]“道德”是以仁义为具体内核,“其道易知,其教易行”,能够达于四海,通于万世的“天下之公言”。而真正能体现“仁义”原则的是“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的“圣人”。韩愈弘扬仁义,给仁义道德寓于“定名”作为儒家总纲,其理论完整表现在韩愈以《大学》为纲领的儒学思想体系中,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用“将以有为也”的仁义道德,贯通内外两个方面,融二者于一体。

韩愈对历史上儒学受到多次挫折表现了极度的感慨。为了倡导先王之道的崇高和悠久,给仁义道德寓于“定名”。他创造了对后世儒学发展颇有影响的“道统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以此“道统”为理论依据,力图恢复儒学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同时以“道统”为人道价值标准,定名仁义道德,倡导先王之道,以存于内的“仁”到见于行的“义“来核实人道之本。

二、人性的三品规范善恶标准

韩愈十分注重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分析如何依靠伦理道德力量协调人际关系。他认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解决途径不在于外在的礼法纲常,而是靠内在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心。那么,人的内心是否能够具有约束自己行为的素质和能力以及人的本性如何,对此,韩愈主要针对佛教的人性论,提出了“性之三品,情之三品”的学说,用之衡量人心善恶标准,推进儒学仁义道德教化之过程。

韩愈认为人有性有情。“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性者五,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也。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他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也就是儒家的五种伦理道德。又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他认为五种伦理道德在不同人身上的搭配以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这样,人性便有了高下之分;同时,他把情也分成三个品级,而高下取决于每个人对自己的情感表现不同。韩愈之所以认为如此,主要他认为情由性生决定,人的情感意志与人的本性是相一致的。人性中有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但又因为情感的表现和人的禀赋能力的不同,而分为上中下。那么在现实社会伦理关系中通过情的“动而处其中”,来体现人的道德本性,人们的社会行为只有以儒家的社会规范作为标准,才能近善而远恶。

韩愈的“性情三品”之论是为了反对佛道二教的人性思想所发的,由于佛教主张无为、出世,宣传灭情,忽视社会规范和生活伦理。韩愈主张人不仅有“仁义”的本性,而且还有,和人的本性是相一致的,情之三品是性之三品的表现,性之三品是情之三品的发动。一方面人性有仁义道德的本性,有被教化向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的发动不同,导致人性的高下,有教化的必要性。“性情三品”之论是为了规范善恶标准,以为儒家先王之道的弘扬在人性上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人伦社会的正位宣扬理想乐园

韩愈一生弘扬儒学,倡导先王之道,他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佛教和道教盛行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当时社会佛道二教的盛行给社会生产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佛教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深为严重,以及由此造成了人们行为方式的变乱,导致社会”伤风败俗”,”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人际关系错综,人与人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和卑鄙,人情疏薄,人际不和谐。韩愈对此情形,他力图抑邪兴正,辨时俗之惑,正位人伦,弘扬儒学之社会伦理。他认为,整合社会的关键所在,是社会人伦正位之问题,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孔孟之道立纲纪,正名分,尽本分。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他认为首先要明确君臣父子社会之名分,理清君民关系。君臣民各守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把儒学的仁义之道,向下落实到具体的社会,注重分清群体社会中的各自地位和具体责任[4]。“其民士农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在正位人伦的同时,韩愈进而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乐园:“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享。”韩愈用先王之道的仁义道德来规范人们伦理生活,在这个理想社会中,名分纲纪正位,仁义道德定名,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人们生活无忧,人人都有仁义道德之心,都自觉恪守个中社会规范,“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使自己的欲望、理想得到满足;“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人际关系和谐,人情通达;“以之为天下国家”,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整个社会生活秩序“无所处而不当”,呈现和谐安定的局面。

在韩愈的思想中,唯有弘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先王之道,才能向内里通自身生命,“修身正心诚意”,完善人格修养,达到“体安而气平”;向外则通天下国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于小康,融天下国家于大同,“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外在的社会政治和内在的自身生命共融于仁义道德之中,彼此融通,彼此通达,彼此成就,达到“成己成物”的“合内外之道”,从而达到“万物得其宜”的理想境界。

四、人道、人性、人伦的统一及其意义

韩愈一生仕途坎坷,但他一直致志于弘扬儒学,以复兴儒学为己任,随时随地倡导先王之道,攘斥佛道,捍卫中国文化正统。面对当时社会动荡,人心虚伪,道德沦丧之局面,其人生经历也多为坎坷。但韩愈却始终具有“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的积极心态,有着关注人世、关切人生、关怀人事的胸怀。在其思想中,对人生、人伦、人道、人文等探索极其丰富。

韩愈在人道上是极度弘扬孔孟之道,发扬儒家仁义道德,想以儒家文化来拯救当时“不父其父、不君其君”伦理尽失的局面,把仁义道德落实到政治伦理日用生活之中;同时,他阐发传统的儒家的先王之道,用仁义来充实道德,推崇《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将“治心”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贯通,为了能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于天下,使仁义道德于众人,他又在人性思想上,提出“性之三品,情之三品”之说,为贯通仁义之道提供内在根据,一方面承认人性的道德本性,认为,任何人都是具有道德理性,它是“与生俱生”的;另一方面又承认在具体的生活中,人实现人性的禀赋能力和达到的境界是有差别的。这样,既指出依照儒家仁义道德标准来完善人性的可能性;同时又提供按照儒家先王之道原则对人民进行教化的内在必要性。而先王之人道,性情之三品之人性都是最终回归于人伦社会之中。

在韩愈看来,社会乃至整个宇宙本来是为“和谐”,人与人之间也是“和”的关系,社会规范的调整应该以儒家先王之道进行建构,对人民的教化应以仁义道德给予推行,社会名分得以确立,日常伦理得以正名,人道之仁义道德于内外贯通,人性去恶存善、改恶为善,人伦之社会和谐安定,三者统一以“无所而不当“。

【参考文献】

1《中国儒学史》:赵吉惠赵馥洁/等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国儒学史·隋唐卷》:许凌云/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3《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王处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人学思想史》:李中华/主编,北京出版社

5《新编中国哲学史》(中册):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

6《韩愈〈原道〉之解读》:苏文帅/撰,载于《孔子》(2000)

【注释】

[1]赵吉惠赵馥洁:《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第476页

[2]李中华:《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第353页

第7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1、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下一句是行成于思,毁于随。

2、这句话出自韩愈·《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在这句话下面还有一句话,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更应该为随于骄奢逸等思想体现的小事,致使偏离本意,南辕北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师德;师道;职业道德;师说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82-02

近来,教师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范跑跑”、“杨不管”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师生关系问题充斥于媒体,“师德”成为关键词。据媒体调查显示,41.3%的人表示经常关注有关“师德”的报道或讨论,表示偶尔关注的则有48.1%。”[1]两项相加,师德问题在2008年引发了近九成公众的关注。该年,教育部颁行《新师德规范》,并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接着,各省市陆续启动“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试图通以此来对教师进行道德上的洗礼,净化教育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就“师德”这个概念来讲,仍然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而中国的传统中,却早已形成一个更加合适的概念——“师道”。为什么我们选择了“师德”建设,而不是“师道”建设?

一、“德”还是“道”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涉及“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三个概念。教部人事司组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一书应该算是这方面的权威教材。然而,笔者认为书中对相关概念的解释却过于笼统。

先看道德。该教材认为:“为了维护劳动、生活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必须对相互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道德便是这种调节、约束的重要手段之一。换言之,道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2]1

对于职业道德,该教材认为:“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49可见,本书所谓的“道德”,其意义实际上是品德或品质。

该书并没有定义教师职业道德。但是,教材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则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结构模式[2]118。

简单比对以上三个概念,就出现了逻辑与内容上的混乱。从“道德”和“职业道德”来看,都是指某种规范、观念、情操、品质。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则赫然包括“教师职业技能”。显然,不管是准则、规范,还是情操、品质等词汇都不包含技能的内容。即使教师职业道德中应该包含有技能的成分,按照本书的逻辑,也应该是教师对于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内在愿望,而不是技术本身。

应该说,在现有的“道德”语境下,这种混乱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在职业道德中加入了职业技能这个内容,是对“德”“才”兼备的重视。实际上,人们汲汲致力于辩论“德”还是“才”究竟哪个对教师来说更重要,恰恰却忘了,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使人们对教师的道德和才能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不管是缺少“德”,还是“才”,便根本不能称之为老师。就像“商人”是一个中性词,而“老师”却天然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倒不如重新审视“师道”这一传统概念。

提到“师德”,都会想到韩愈《师说》,但是,韩愈感慨的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过,“师道”这个思想并不是韩愈的创造发明,《礼记·学记》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并且,韩愈也不是最后一个提倡这种思想的人,宋人一直讲:“师道不立则天下无善人”。①这说明,师是道的传承者,尊师重道,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那么师道的内涵是什么呢?“道济天下之溺”①的韩愈曾在《原道》中解释:“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便分析了道与德的界限:达到仁义的方法与原则是道,不依靠外力而自觉遵守仁义的要求是德。由此,用韩愈的思想来解释“师道”和“师德”,应该是“做老师的方法与原则”和“自觉成为合格老师的思想品质”。显然,“师道”包含了更多的内容,也更符合人们对教师的全面期望。

二、“师道”的内容

孔子讲过,“克己复礼曰仁”,是说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行为共同作用,才能达到仁的境界,这也正好可以用来解释韩愈所说的达到仁义的方法。用韩愈的说法,克己复礼便是达成仁的道。由此,为师者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行为相互促进,才能达到一个更加融通的境界,这便是师道。因此,师道便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内在的修养、外在的行为、融通的境界。

1.内在的修养

在韩愈的《师说》中,提到了师者的内在修养,主要是“不耻相师”,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实就是“爱学问”。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把对学生的爱心看得更加重要。两者结合,老师最重要的内在修养就是:爱学生,爱学问。

所谓爱学生,并不是说古代没有,只是缺少类似的表达。比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有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思。随着人们个性和自由意识的加强,人们更加注重平等,学生们更愿意和老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也日渐失去传统的家长式权威。爱学生的表现也从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变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更乐于求知。但是,无论古今,对学生的衷心爱护都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内在素质和最根本的从教动力。

众所周知,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在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师者更需爱学问,大学尤其如此。据《工人日报》报道,重庆某高校前不久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现在使用的大学教材大多存在知识老化、内容重复等多种问题,其比例竟高达74%。因此,该报评论:“很多教材甚至都可以在书名后面再加上历史二字,这又如何能教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呢?”[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就任北大校长时也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并以此为学校之宗旨,端正诸学子读书之目的[4]。为此,自然要求老师,尤其是大学的老师能够时刻谨记爱学问、勤登攀,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活水引给学生,使学生“爱惜光阴,孜孜求学”[4]。

2.外在的行为

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内在修养的表现,但两者并不一一对应,我们也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来加强内心的修养,例如纪律和习惯都能够内化而成为一个人内在的素质。教师内在的修养——爱学生、爱学问,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则为,尊重并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及结果、探求更新更深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得体的待人接物。传统中“有教无类”、“博学慎思”、“学海无涯”、“业精于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可以作为教师外在行为不错的注脚。

3.融通的境界

所谓的境界,是内在与外在的融通,但绝对是1加1大于2的结果。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修养和外在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达到了一种状态。达到这种状态,便会表现为精神状态、气质以及荣誉感,关于这种状态,我们还可以用熟知的“风骨”、“气度”来表达。而用现代的词汇来讲就是专业素养和职业荣誉,是一个人自然流露而出的精神风貌以及内心对本身职业的理解、认同与热爱。

人们不吝辞藻来形容教师的职业,“阳光下最灿烂的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灯塔”、“蜡烛”等等。但是,事实却是,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师道尊严”这样的字眼。韩愈的那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现实中已经和经济社会格格不入了。

然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亦然,教师是伴随着文明而产生的,也必将伴随着文明的传承而贯穿古今。也许社会上的外在环境并不好,而这正是为师的责任所在。所以,为师者不能不促使自己通过努力,痛并快乐着,达成自我认同,感染学生。

三、结论

正名,是理清事务本源的基础。“师德”与“师道”的争论,也许从表面上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习惯性认为,“道德”二字联系起来,实际上却将“道”抛弃了,于是便有了“德”与“才”的争论。这种问题,并不仅仅限于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因为教师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更加需要将德与才结合在一起。仅仅有一个“师德建设月”,是远远不够的。如前文所讲,我们对于师德的定义尚不清晰,因此便需要从德的层面去强调才能,同时又“德”“才”并用,将两者割裂,结果顾此失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在党和政府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中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道”与“德”一字之差,旨趣却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并不是说要照搬古代尊师的整套体系,鲁迅先生曾评价古之师道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5]我们要传承的“师道”,是其背后尊重知识、爱护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也是教师“传道”的责任感与求知精神,以及成为合格教师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竞等.2008成师德争议井喷年 三成网友认为老师无德[EB/OL].edu.省略/a/20081022/000009.htm,2008- 10-22.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国,赵杰昌.大学教材“不思进取”象牙塔内难获“真经”[N].工人日报,2011-9-29.

第9篇:韩愈进学解范文

关键词:惰性 思维能力 引导 交流 问题导向

一、语文的性质

确定语文性质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会漫无方向,飘忽不定。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同时也具有人文性。小学初中的语文主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四种基本能力主要停留在识记阶段。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强烈的认知需求,因此,字词句段的识记等一般性的听说读写训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情感、审美和文化”的层面进行教学势在必行。

二、以问题促思考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说:“在大学前的学习阶段,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小小科学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而应该是让年轻人能够坦然面对理性的核心,即懂得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了解这个世界。”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可能掌握各行各业的所有知识,即便是自身所从事的领域的知识也很难尽悉。培养会独立思考的人、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引导他们思考,是语文教育的最佳选择。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能够引导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中有三种最基本的作用:第一,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第二,用问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将问题解决的上述功能向“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标聚焦,将认知过程用于培养学生如何思考。可以说,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方式。

三、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阅读文学作品,不论课内课外文章,都是不求甚解,最多记得某些精彩情节,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作者的思想倾向、叙事技巧、语言表达等往往疏于考虑。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消灭学生的这种学习上的惰性,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进而产生思考。

1.把握教科书原文主旨

能够入选教科书的作品,都是名篇佳作。是名篇佳作,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写作风格甚至是遣词煅字上,都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老师应该利用这些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深层面的理解。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分辨程度,促进学生领悟文章内涵,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互动。

例如,韩愈《师说》一文时,我问学生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要求他们尽量以自己的真实认知谈谈自己的理解。有同学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对教材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观点,不少同学不赞成,表示有点厚古薄今的味道。他们说:“在韩愈看来,古代圣人一定高于普通人,这恐怕太绝对了。韩愈自己就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说普通人远不及圣人,这不就是自相矛盾而又极不合事实吗?而且把圣人定位在一个不能超越的高度,这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桎梏。‘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应该成为老师和学生更广泛的共识”。

这些回答,敏锐而又有一番道理,最起码是经过了比较、思索而获得的认识 ,是学生自己思考的成果,显示着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上的追求和提高。

2.联想假设,拓宽思考空间

有学者指出: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就是他智力发展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假如我们从语文基本能力迁移的角度看问题,从学生一辈子受益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

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有意识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况,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有同学表示: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刘兰芝回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屈从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反映了他对誓言的忠诚,他们真挚的爱情和执着的精神正是他们可以破镜重圆的保证。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媳矛盾自古有之,难以调和。婆婆自然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刘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人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兰芝不会在婆婆的管制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3.联系实际,锻炼思考分析能力

学生最终都要进入社会,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遇到。锻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内容分析与理解很重要。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都读过《伊索寓言》这本书,但是近来很多学者表示《伊索寓言》不适合儿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