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位拓展训练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

第1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新教材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进一步重视改进教学方法,体现素质教育,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地学习、培训、交流中,我受益匪浅,从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不断地改进,改进是教学的动力。

一、发扬教学民主,开展谈话、讨论,体现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是生生、师生多向交往、互动的过程,自主交流与合作探究便成了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有效的化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活动参与、谈话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为此,我把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纵向一个“单元”,让他们在组内、“单元”间展开充分的讨论。其间,我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谈话,并进行点拨,在“单位”间引入量化考核激励机制。这种生生、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生生、师生之间的传、帮、带,全员(包括教师)参与式的教学,人人有发表见解的权利,个个有活动的自由,使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

二、展现知识形成,优化改进归纳、总结,突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遵照新课标理念,化学教学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化学概念、化学式、化学规律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化学规律,克服枯燥乏味,避免“背黑体字”和“抠字眼”。这样做给学生理解、掌握化学规律带来了很多好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精要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为改变死记硬背的传统现状,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一些记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可通过口诀记忆元素化合价: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一二铜汞四七锰,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氮,一五七氯常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这样学生易学易记,感觉这些规律非常有趣,印象自然深刻。

三、设计训练方案,加强深化练习、复习,落实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化学习者提供有效途径。练习、复习,作为学生巩固与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技能技巧,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分层、分类,合理安排、延伸和拓展训练,保障练习复习的典型性、针对性和概括性,切忌机械重复训练。另外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所建立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教师在练习、复习的设计训练方案上就更因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方案和指导策略,必要的时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落实化学学习实践的高效率。

四、创设特定情境,积极倡导体验、感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经过感悟的化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化学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其有所体悟,这样的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才具有实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将外部信息——化学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方式融入到自身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外部信息和自身的内部智慧相互结合,相互糅合,相互撞击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新看法,形成新思路,感受新体验的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个感悟的过程。

第2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农村;高中

一、强调铺垫性练习

体育学科对体育实践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体育老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要求体育特长生和其他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完成规定的常规性达标内容。农村学生的体育基础相对薄弱,即使是特长生,也未必完全掌握了基础性技能。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把好基础关。

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完全把体育特长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看待,要求他们一样做准备活动,一样练习基础性动作,一样参加考核。如果在起步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就会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埋下不利因素。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农村体育特长生的每一个基础性动作,及时纠正不当之处,现场让他们改正。另外,部分学生因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比较擅长,容易滋生骄傲情绪,似乎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不去重视基础性技能。我们发现这种情形后要及时干预,教育他们懂得奠定坚实的体育基础的重要性。

二、强调高要求达标

既然是体育特长生,我们老师就有责任对他们严格要求,提高达标的标准,充分挖掘他们的体育潜能。一般性教学目标对特长生毫无挑战性,如果我们仅仅要求他们和其他高中生一样达标,就会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以更高的目标要求他们,甚至引导他们创设或打破先前的体育特长生在同类项目上所创下的成绩纪录。

笔者曾经带过一名来自农村的长跑特长生。在训练中,我注意到他的体型和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表现特别利于万米长跑,就有意培养他,对他提出了比其他学生更高的要求。做准备活动时,别人做蛙跳20次,我要求他做60次,练习腿部肌肉时同样几倍于其他学生,跑步速度方面,我也同样要求他跑在班级最前列,而且还要远远甩掉其他学生,目标要瞄准市乃至省长跑纪录。就这样,他在参加市、省级万米田径比赛中取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绩。

三、强调拓展性习得

拓展性习得指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根据特长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安排与当下学习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内容,满足特长生向更高层次前进的需要。拓展性的内容难度更大,也更为丰富,更加有利于特长生培养特长。当然这需要处理好大众化教学与特长生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影响。一方面让特长生发挥示范作用,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尊严,获得成就感,消除自卑感;另一方面给特长生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内容,提高技能难度,刺激特长生不断追求极致。

比如篮球教学,篮球特长生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足够的篮球基础,甚至不需要老师的传授就已经熟练掌握(即使动作不够规范,经过老师的指点也能很快领悟)。这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让他们去学习了,一方面让他们给其他学生示范,找到自信和存在感,另一方面让他们研究如何在实战背景下三步上篮,研究三步上篮的变式。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是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三步上篮的技术。

特长生张XX来自偏僻的农村,缺乏自信心,个头较一般同学高,对篮球情有独钟。按照笔者的安排,他认真研究NBA、CBA的球星们三步上篮的路线和实际效果,总结出几种变式,同时给出了实效分析。这种拓展性学习不但帮助他巩固了已有的三步上篮的知识,而且还和实战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比赛视频,总结出了一套三步上篮的经验。我试着让张XX给同学们上了一节三步上篮实战化训练的实践课,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他本人也有了英雄般的自豪感。可见,拓展性学习内容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推动着特长生不断提高特长技能。

四、强调个案化训练

所谓个案化训练即针对特长生采取的个性化培养。它强调的是符合个体实情的教学理念,从外部推动特长生达到特长的最大化。上文提到的张XX同学,笔者即根据他的篮球特长和他本人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制订出中长期训练计划,并且陪伴他、监督他、鼓励他,还让他担任年级篮球队队长。平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训练,培养他的意志力和坚持每天必练的好习惯;有比赛时,鼓励他带队积极参加,不断得到历练。如今,张XX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为当地的篮球运动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见,量身定制的训练方案非常有利于对特长生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施之前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生状况的训练内容。在制订后,应当按照训练内容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朱菊良.论体育特长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差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7S).

第3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实践平台;

作者简介:张蔚(1965-),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09DB24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72-03

学生就业能力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劳动力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匹配度是否一致的检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高校教育发生结构性失衡的今天,适应于所有职业所有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使大学生从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它可以使学生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就业适应力,达到用人单位的最基本的入门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环节、设立专项行为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平台,促进在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打造课堂教学、专项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方位多层次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实现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高职学生就业适应力,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标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skills)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hard skills)是具体行业具体职业所需要的具体职业能力。它决定劳动者能否在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胜任问题;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则是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包括: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基本能力[1]。本研究在对主要招收高职学生的100家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用人标准调查及高职学生已有技能水平调查的基础上,界定出高职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因子为:与人交往、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5项具体技能,并将其作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标。

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现代学习理论将知识分为认知层面的描述性知识和操作层面的程序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是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静态储备,它不能解决问题,而程序性知识是解决问题必备的动态技能。实践活动是描述性知识向程序性技能转化的唯一路径。学校传授的大量知识由于缺乏实践活动的平台大部分局限在认知层面停留在记忆中不能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行动中,“文凭高、能力差”是很普遍的现象。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是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唯一途径,强调“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不足,才会有进一步提升能力的需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完成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实践活动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必由之路。学校范围内能提供的实践活动场所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一)专项心理行为训练。

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是国外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它可以以职业核心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因子为培训目标,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进行专项培训。学校可借鉴这种培训形式,在学校针对有专项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项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或活动。本研究针对职业核心能力中的社会性部分,如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因子展开的专项的团体心理训练,按照团体心理训练的理论要求和实际操作要求,制定16学时的训练方案,选择有需求的特殊学生进行2个月8次课的专项行为训练。通过实验组前后测和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的比照,可以明显看出,经过专项行为训练后,学生在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四因子上都有明显的变化[2]。专项行为训练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体验式课堂教学。

“知识+做到=得到”。在学校,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技能的转化,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相应的核心能力是又一重要问题。“听来的记一时,学来的记一世。”带着问题学习,边学习边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体验式教学形式通过课堂中实践环节的设计为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媒介(平台)如:通过分组讨论、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市场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形成、提升能力的目的。体验式课堂教学以杜威的“做中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在掌握相应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提升能力。课程内容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载体,提供学生参与平台感受能力作用才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本质。体验式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最终选定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中学”真正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快乐,提升课程的实效。“小组讨论”、“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习得了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感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实践性强的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基础类知识性学科上也有较大的突破。

(三)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另一个重要实践平台。学院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制定了覆盖高职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包括班会、专题活动、团队训练、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系列校园活动计划,并辅以素质学分作为学习保障,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比如,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上既有分层次的目标系,又有具体活动平台。通过A类活动实现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完成核心能力培养指标要求,通过B类活动实现适应学生个性需求,即发挥学生优势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又能针对弱势进行个别培养。通过具体活动载体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需求,使所有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都能使自己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弱项因子得到提升,战胜短板效应,提升整体职业核心能力素质,提升就业适应能力。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发展性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体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总体教育目标是:清晰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定位,寻求最佳发展路径。具体分解为:一年级认识自我,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侧重心理素质测评,提高心理素质;二年级形成职业能力、科学职业定位,侧重生涯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心理素质;三年级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侧重就业技巧指导,心理素质实践。三个阶段互相贯通,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2.以团体训练、班会、主题活动为形式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活动平台。围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时间管理、压力释放等心理素质问题,市场调查、技能大赛、职场见实习、职业规划大赛等职业素质问题,通过A类16个团体训练活动、10次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三、课堂教学、专项行为培训、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我们学院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践中将第一课堂教学、专项活动训练、第二课堂实践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课堂、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专项团体行为训练由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在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效果最显著。

(一)专项心理行为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2008年起我院就在职业生涯教育、优化人格教育活动中采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法,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具体训练方案,极大地提高的受训同学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水平。目前,学院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教学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系列活动中应用该种训练形式。课题组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职业发展规律和现代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开发了科学、系统的“团训包”,其中包括心理素质团训和职业核心能力拓展团训两个方面,包含14项具体的训练项目和10项配套的主题活动。该项“团队训练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该项训练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实践性,为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活动平台和有效的指导,受到受训同学的热烈欢迎。

(二)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形成职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活动平台。实现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者有机结合。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活动为中心的将与活动相关的知识结合在活动中进行整体性学习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增设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设计活动环节,将本次课的知识目标与该活动任务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和研究性的学习,并让学生在过程性的学习和团队活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团队合作、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各类课程形式中各选试验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体验式教学形式在各实验班中均能提升学生的与人合作、沟通等职业核心能力因子的水平,且实验班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根据对试验班级学习结果的调查问卷和学习委员座谈显示,在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上,实验班的学生都远远优于其他班同学。特别是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主要得益于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和课后的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凝聚力和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及应有的行为模式。学会了正确表达、沟通个人意见的方式。培养了合作精神。而“在做中学”到的技能,不易遗忘。

体验式教学形式由于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彰显能力的作用,比较费时,课堂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部分实践活动内容下放到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调查、技能赛、行为训练等形式,依靠素质学分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从根本上解决实践实践、实践场所、实践参与度的问题,体现了课堂教学与校园实践活动的目标一致性。

(二)引进素质教育学分,使校园文化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本研究以学生三年的学期为周期,按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和专业技能水平制订出贯穿三年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体现出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每一项具体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为培养一定能力而设立。每项活动之间有一定的递进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实际需要的变化,实践内容在不断加深,时刻满足学生的能力提升实践需求。本研究提出的素质学分下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培养方案,由于有素质学分作保障,从根本上克服了第二课堂活动经费、师资、场地、时间及学生参与率等方面的缺陷,保证相应的活动如期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10级新生入学后,按计划如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由于一年级主要突出优化人格结构、人际交往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所以,在职业核心能力的社会性(交往、沟通、合作)因子方面变化较大,与前几级学生相比,10级学生同学之间因沟通、情绪问题产生矛盾和心理咨询人数明显下降。09级同学由于加大职业市场调研及实践力度,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都有所提升。开展的相应活动受到同学的积极响应。专业技能大赛、职场人物访谈、优秀毕业生心理历程回顾、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查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相应的能力,也是他们知晓了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的关系,开始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升。具体表现为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主动寻找、创设提升欠缺的核心能力的机会;愿意主动解决问题,并主动表达、寻找帮助;习惯于与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并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团队角色。

学院2008-2011年实施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工程”、“优化人格结构 提升心理素质工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育人工程”等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就业适应力的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多项活动分别荣获“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荣誉称号、“辽宁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学院连续几年就业率稳居90%以上。在校的大学生们也在积极按心仪的岗位的职业要求来打造自己的职业性向和职业能力,更好地完成人岗匹配。提升就业能力,提高职业满意度。

参考资料:

第4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然而,关于体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只有半个多世纪,如1966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建立了第1个应用型体育管理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设置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93所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作为全国39个专业学位教育之一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开始招收和培养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由单一的学位证书发展成学历学位双证齐全。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显而易见,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与非全日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比较,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阶段需积极探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形式及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相关政策文件、体育学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全国38所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等。

1.2访谈法

专门组织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层论坛,邀请国内12位专家共同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并利用全国体育硕士研讨会、全国体育学导师论坛等会议,调查访谈30多位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管理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当前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过程及措施,深入部分实习基地对体育硕士实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

2009年开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数量已达69个,占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2%。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短,作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虽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院校培养方案,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未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以下困境。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体育硕士学位论文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硕士缺乏认识,不了解体育硕士的培养类型及与学术型的区别,出现对体育硕士的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从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招生情况看,真正报考体育硕士的考生较少,许多学生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调剂而至,在生源质量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影响到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部分学校称他们为“小硕士”,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了解不深,出现选择时轻视体育硕士的现象。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3.1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强调通过教育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在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教育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种没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实践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根据体育硕士工作特点,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规范、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体育硕士培养要求,保证实习规范与实效。各个院校应结合培养领域,在各类学校建立体育教学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体育管理部门及科研所建立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此外,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胜任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导向,每个职业都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如: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社会指导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大众健身指导与健康管理实践能力。

根据指导方案,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较为明确,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大纲》的出版,从课程说明、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度、考核及参考文献等均进行详细阐述。各培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领域特色课程体系。如: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体育院校充分利用教练员培养优势,建立符合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体育硕士所设置领域建立特色优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这要求体育硕士课程内容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前沿,并能联系并反映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3提倡学位论文多样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学位论文也理所应当要体现其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要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形式上更加提倡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实践案例、赛事实施方案等,这些类型的文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提倡专业学位论文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为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提供制度导向与保障。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快速发展的现实,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意识,建立合理的、统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已迫在眉睫。在具体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选题的新颖性与实践性、理论的扎实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写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调查调研的科学性、技术方法的进步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4注重导师队伍建设,转变导师培养理念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习特点,采取“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短期内体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已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第一导师,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转变学术型指导理念,达到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体育领域社会人力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硕士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导师的应用型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专业学位标准进行培养,分工侧重明确,校内导师侧重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应用实践”。虽有所侧重,但是2位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即从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两位导师应该通力协作,全程负责好学生的学习、培养、实践、论文等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校外同行很有造诣的实践者,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达到一定的指导水平,也可聘任为第一导师。

3.5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严格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处于同—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教育,是对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同等地位等问题。现阶段,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单位需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传体育硕士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为体育硕士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硕士,报考体育硕士,克服生源相对短缺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士生源质量,改变社会对体育硕士重“学”轻“术”、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

3.6构建合理质量评估体系,提高体育硕士培养质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它是一个环形通路,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必要条件的支撑下,经过内外协作的培养过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社会对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评价、反馈以及提供外部协作,培养部门再据此调整培养目标,如此循环,在此过程别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招考入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外部协作、学位论文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影响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一个复杂培养体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就要始终以培养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既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对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考虑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意见等评估指标,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4结束语

第5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一、强化教师课堂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在“教学管理年”活动中,结合教师的整体情况,我校对教师分批进行不同层次的达标课、展示课、示范课。其中教龄3-5年内的教师开展练兵课,在练兵课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工作认真、踏实、教学准备充分,但授课水平整体不高,教学中教材没有吃透,重点不突出,课堂花哨,不实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提出的改进措施是:

①要求青年教师通读教材,熟悉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②注重授课后的反思工作。教师授完课,要及时反思不足,并对教学不足进行再设计和再修改。

③学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指导督教工作。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对成绩低和课堂效率低的教师进行多听课、多帮助。采取听后评议交流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再跟踪听课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④狠抓集体备课,解决教材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和重点、难点分不开、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⑤让青年教师多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反思、感悟、提高。

2.对教龄5-25年的教师进行示范课。示范课中发现有一批骨干教师课堂基本功扎实,教学水平较高。安排他们进一步作示范课,作经验交流。引领大家,带动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有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堂水平有所退步。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公开课、展示课以年轻教师为主,各项活动以年轻教师参与为主。忽视了一些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加强。二是由于全体教师都全面进行公开课、参与评课、听课活动,加之受四川汶川地震影响,“六、一”活动又穿插其中,活动战线较长,教师劳累、力不从心。对此项活动有应付之意。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进措施是对课堂评价后名次排在后面的教师再次安排讲课,以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抓好薄弱环节的教学。

按照区教学管理年的方案的要求,对我校的各项教学常规进行自我检查,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品、艺术、体育等副课的检查、考核还欠缺。个别班级学生作业还不够整齐,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反思,有的教师平时不写,检查时突击撰写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是:

⒈加大对思品、艺术、信息技术、科学、安全等开课质量的检查考核力度,增加考核比重。

⒉加大对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对作业加大检查力度和检查次数。反思,周周批阅,学期末进行评比。评课每次有主评、副评。主评教师必须有评课稿。

⒊做好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继续抓好“大量读写”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读和写的数量,提高读写质量。

4.将学习习惯、写字训练、口语交际、英语口语教学、学生成长评价、课堂现场抽测工作等列入常规考核,对以上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便于教师操作。

三、广泛开展学课标,促教改活动。

此项活动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分学科学习课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课标知识竞答活动,课标测试。并撰写2000字以上的学课标心得体会。在收集的稿件中发现有个别教师有应付、抄袭情况。也发现有的教师虽然学习课标,笔记做了少,但理解不深刻,停于表层。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①重新撰写。②③

四、搞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

在校本教研、培训方面还有不少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校本教研培训不到位,培训重形式而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改进措施是:

⒈拟定科学系统的校本培训方案,做好中长期规划。

⒉通过培训、检查、指导,提高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心得教育随笔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⒊强化年级组培训工作。本学期重点抓好年级组集体备课工作,针对教师教学中的有关疑问、重难点的把握,知识的拓展延伸,作文与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培训或集体备课。

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不够重视,缺少系统的要求是我们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为:

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集思广益,拟定班级学习习惯要求,制定班规。

⒉研究出台训练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营造教师、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⒋采取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评的评价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评价结果记于学生的成长档案,列于教师的考核。

⒌写字教学要通过评比检查,时间落实,指导落实,比赛等形式,解决练用脱节、兴趣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

六、加强学生评价,从提高教师素质上下功夫。

⒈总结经验教训,修订评价方案。

第6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目标预置;过程性评价

应用心理学专业以鲜明的应用性为特点,对本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总体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模式过度偏重理论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成为制约本专业发展的瓶颈。形成理论、实践相互依托的一体化专业实践模式便成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包头师范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经过多年对专业课程目标与专业实践目标内部逻辑关系的梳理和研讨,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渐构建了“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为解决这一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的内涵

“目标设置”这一概念最早在组织管理心理学中获得应用和发展[1]。与仅强调设置目标对工作效果的引导作用不同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改革更注重目标设置的时机———预先性,即把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能力目标,各层次目标分别提前设置于课堂教学、校内外见习及实习活动中,依托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逐层目标的实现与评估,最终达成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见下图)。这种教学模式,既能避免专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及理论与实践活动间的脱节,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从而弥补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和缺陷。

二、“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的实施

(一)以往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作为师范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是本专业最基本的人才培养方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培养方向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另外,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否能与中小学和社会其他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匹配,还存在哪些差距,是我们迫切想解决的问题。通过追踪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对实习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此,我们召开应、往届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课程和专业实践的需求。同时,我们深入研究了人才培养方案,解析了不同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形成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现了以往专业实践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概念上认为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是相对的,将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定义为专业实践,割裂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联系,忽视了二者一体化的特点。事实上,理论教学内容的体验和内化需要实践,专业实践活动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二者不能人为地割裂。二是对课程的认知较为表面化,没有更深入地了解课程的结构和课程的特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某些课程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以往对课程的处理更偏向于理论性。同时,有些理论课程看似与实践能力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却在实践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是实践能力形成的潜变量。三是专业实践在内容、目标上缺乏连贯性,过程性评价不完善。这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质量,也影响了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在其它社会领域的就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培养学生形成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以及综合设计能力,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胜任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依托课程训练、见习和实习等环节逐步训练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在每个环节设置明确、连贯的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

(二)专业实践目标的分解

专业实践目标是对专业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专业实践开展的前提[2]。教育部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规范,强调了专业实践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恰恰与其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密切相关。辞海对能力的解释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形成具体的活动方式,缺乏完成活动必需的心理特征,如认知、思维方式等,也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将应用心理专业的实践目标定为: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求,能够促进其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走向市场实现就业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该教学理念强调:为了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应将复杂的学习任务事先分解[4]。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连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的生成过程。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目标被分解为三种实践能力目标,即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专业基础实践能力是指专业学习、发展及服务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的最为基础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和综述、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实验的设计、心理测评及结果的分析等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将来在教育机构、企业、心理咨询机构、社区等部门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评估与开发等工作所需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是指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及活动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撰写调查报告等的能力。其中,专业基础实践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提升,综合设计能力是专业能力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三种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顺序性。

(三)专业实践目标的预置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5],必然要经历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相应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并提前将各层次实践能力目标置于课程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训练逐步达成专业实践目标。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主要是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相应的技能训练逐步形成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以往课堂教学仅局限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忽视了能力目标的设置。于是,我们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目标预置在相关课程中,与课堂理论知识目标相结合,教师将围绕知识和能力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打牢专业能力的基础。例如,心理测评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之一。“心理测量”作为必修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之外,还将“结合测量目标,选择和组合测量工具进行个体和团体的综合性施测,反馈测试结果,撰写测量报告”作为课程目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将课后的训练与指导及作业点评等环节作为有效补充,为后续实践能力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主要以课程和课程群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途径。方向一致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如心理咨询方向课程群、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群等,为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初步的技能训练。但这些技能的整合和相应能力的形成则需要系统的见习训练。为此,我们将专业实践能力目标预置在专业见习活动中。围绕该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见习活动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见习按照已制定的“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方案”,依据课程开设的情况,针对不同方向的专业实践能力,分学期有序地进行训练和考核,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团体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方向课程群讲授完毕后,我们将专门针对学生心理咨询能力的形成进行强化训练和考核;三年级第二学期,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等人力方向课程群结课后,我们也将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形成进行训练和考核。在校内见习的基础上,学生们进入中小学、企业、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等校外见习基地开展见习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等工作进行观摩,进一步巩固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是在已掌握心理学整体知识框架,具备了基本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心理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敏锐地捕捉其主要矛盾,富有创造性地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时形成的,因此,我们将这一能力目标预置在实习活动中。如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们要进入中小学讲授心理健康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开展团体活动,进行个体心理咨询,还要根据实习学校的要求独立地开展其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到主题的选择、资料的查阅、课程及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资料检索、心理测评等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实践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四)专业实践的过程性评价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需要不断地验证和改进,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的改革也不例外。1.过程评价及路径。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是后一阶段能力目标达成的基础。因此只有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每一阶段实践能力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整个专业实践目标。过程性评价可以从两条路径入手。第一,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来评价。组织同行教师和校外的一线专家进行教学交流和讨论,及时沟通,找出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应对之策[6]。第二,从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课堂考核方式的改革,我们通过读书汇报、心理案例咨询、方案策划、活动视频等方式,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情况。2.评价过程中的反思。第一,能力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目标的设定是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具体教学的实施,才能发现当初对目标的分解和预置是否合理,一旦发现不妥之处,应及时调整优化。第二,校外见习和实习基地是否能满足专业实践的需要。多渠道了解见习和实习基地是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开展实践锻炼的平台,是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如不能,则需要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或更换实践基地。

三、“目标预置”专业实践的保障

(一)打造合格教师队伍,确保目标预置教学模式的可持续性

应用心理学以理论为基础,侧重知识的实践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求教师能胜任理论教学,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求教师能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7]。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任教,缺乏实践锻炼,能够胜任理论课的教学,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指导却难以胜任。为了保证专业实践质量,一方面我们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作为课程专业技能训练的指导教师和校外见习、实习导师,与心理系专业教师共同研讨,提升心理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心理系教师进入中小学挂职,或进入社区、机构兼职,以加强实践锻炼。同时,也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获取资格认证。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专业实践的开展保驾护航

目标预置专业实践模式的实施,主要依托课堂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训练[8]。课堂立足于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形成专业的基础能力;校内见习是对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形成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实践能力;校外见习和实习是对校内学习、训练的拓展和延伸,以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方面层层递进,协同作用。为此,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心理测评室、沙盘游戏室等技能训练场所;在校外与中小学、企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公益组织等签订了专业实践基地协议,为师生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美兰,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科学新进展,1999(2):35.

[2]张素玲.关于高校专业实践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10):53.

[3]魏明,郝理想.专业实践能力概念透析[J].职教论坛,2010(5):65.

[4]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140.

[5]宋立本.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的关系[J].甘肃教育,1994(2):73.

[6]何华敏,等.微嵌入课程: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专业实践的有效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5(9):147.

[7]庞爱莲,孟维杰.专业实践: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2008(7、8):83.

第7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学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13-01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强、节奏快、效率高的时代。人们的体力劳作普遍降低,但脑力劳动加剧,所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变大。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来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从事一些体育活动,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健身、享受、宣泄、放松,疏散自己的压力和忧郁。职校学生在校期间是学习知识的的一个黄金阶段,也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高体育素质的一个最佳时期。因此职校学员课外体育锻炼运动的目标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体制,而且还要培养学员终身体育的意识,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更从容的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本文探究职校学员课外体育锻炼运动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职业学校是由申请者与社会的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办教育机构,它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的投资而办学的。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齐全,如器材匮乏、场地不足、运动馆不够等。虽然拥有自己专用的教师队伍,但是体育教师普遍年轻,因此他们的教学经验也表现不足、理论教学水平较低、积极性不强,很难做好体育教学与课研工作。

对于以上现状,首先职业学校应以“全民健身”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广泛宣传体育对未来学员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形成良好的体育风气。其次,加强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利用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引起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企业单位对职校体育事业的关注,让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必要的经费、投资,改善教学的体育环境,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让学员的个性和兴趣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展现职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三、职校学员课外体育锻炼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终身体育转变,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全民健身的战略影响下,人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体育风气,体育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大势所趋下,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职业学校会注重培养学员的终生体育意识,加大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班级形式授课,这种方式虽然便于组织,但忽视了学员的个性发展,这不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体育课程的设置应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兴趣的学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开放式教学,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平等,老师仅仅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帮助者,来教学员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对学员有过多的限制,主要以引导性、启发性为主,与学员产生互动。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员的主管能动性,让学员学会自学和创造,使学员拥有着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职业学校可以尝试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可以实现课内和课外教学的一体化操作,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体育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个人资料和专职挂在俱乐部里,学校可以创建一个选课系统,学员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上课时间、授课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体育教学更能适应学员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综合型人才,体育教学也就不仅仅是单一的身体训练,同时也要发展学员的个性,磨练他们的意志,全面提高职校学员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的内容应涵盖力学、生物、健康、营养等方面所学的知识,让学员学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来给自己制定训练方案。如,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特点,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制定的运动处方都是不同的,让学员学会怎么能规划和安排,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协调发展。

(四)教师队伍发展的趋势。未来职业学校教师应由传统的单一专业型向综合型发展。健康和体育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是为一体的,仅健康知识覆盖面就较广,它包含有心理学、生物学、人体学、美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学员的知识面较开阔,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就比较多,所以对教师的要求自然就水涨船高,教师必须拥有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来教导他们。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体育教学上来,根据学员的特点和要求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内容。总之,教师的知识应趋向于专业化、综合化。

总而言之,未来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向着多元化发展,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运用职业学校的教学优势,对学员的德智体各方面进行良好的培养,让学员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员的长远发展,为社会所需。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从哲学和社会科学视角认识体育运动[J].体育科学,2002,3(22):40-42

第8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双师型”师资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58?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学院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服务面向,坚持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现代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为安全生产输送专业人才,攻克科技难题。基于长期坚持的“自立立人、兴安安国”的办学传统,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华北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教学模式,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宗旨,突出安全科技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紧贴行业需求。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建设产学研基地。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学校面向素质教育、面向安全生产、面向煤矿行业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煤矿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水害预防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校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凯普澜诺大学、越南地矿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遵循“实践育人”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设计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和体验的教学型实践、专业型实践和科技型实践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现已经面向企业建立了数十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活动,成效显著。学校拥有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电工

[收稿日期] 2013-09-12;[修回日期] 2013-11-10

[基金项目] 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黄成玉(1977-),男,内蒙古通辽人,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测控技术.

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三个基础良好的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形成了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常态化机制。

3. 结合安全行业背景优势,选定特色专业为试点专业

根据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以服务行业为原则,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这三个试点专业在低年级采取学科基础课程的统一平台,高年级再分流,以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瑞赛长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依托,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采用弹性学分制度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当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之后,再扩大试点专业范围。

二、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组(即校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研究配套制度与机制、提供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校企协作组,在各个试点学院成立卓越计划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校内归口主管单位是教务处,依托单位及时参加试点的各个院系,依托企业是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等。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

主要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及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和完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素质培养。每年召开卓越班学生座谈会、授课骨干教师座谈会和企业人员座谈会,及时发现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为一下步方案优化与落实提出预案。

2. 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

学校分别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副院长担任正、副组长,企业资深工程师、专业负责人、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实施、监控各个教学环节,保证“卓越计划”工作顺利进行。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招生方式及规模

从2012级开始招生。根据学生本人志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校理工科新生中综合考虑面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基础上,组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每个专业30名学生,共计90名学生。以后在总结实验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年在其他可行的工科专业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 学制及学籍管理

试点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其中企业培养阶段累计不少于1年,主要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学校对卓越班的学生实现学分制管理,学籍管理灵活机动,建立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在第二学年实行“自愿选择、适时分流、适量增补”的进入和转出机制。可从校内相应专业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班,将不适应的学生转出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3. 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下,设计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办法。特别是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模式为“3+1”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在企业培养,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工作和完成毕业设计。校企合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企业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在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在企业的导师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次,在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学习,是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导师除了参与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外,还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编制、部分校内课程的讲授和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等过程。

4.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参照本校各个试点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标准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研讨,制订有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

一是整合课程体系,压缩课程门数和课程讲授学时。在通识教育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人文科学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加强工程认知、实习、实训等工程实践环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原来在学校教室里开设的专业,可以转变为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开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实践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社会普适价值的把握,以及对工程链、企业文化的感性理解;在大学高年级开始一系列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且都在企业中完成。同时,利用本校的行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将产学合作国际化。

三是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试点专业课程教师采取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建立了新的学习评价考核标准,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四、校企联手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核心教学团队成员由校内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试点班辅导员三个部分组成。

1. 校内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主要由各试点专业和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共同推荐产生。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备较好的工程经历,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不少于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长期参与企业科技开发、流程改造和科技服务,近三年内作为负责人主持过横向课题。专任教师的考核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与人事处、相关学院共同进行。专任教师参与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承担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双导师”之一为学生指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业并监控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

2. 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由各个学院、工程教育中心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审核,学校聘任委员会通过即可聘任,聘任年限4年。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现场运行、管理经验,必须具有高工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年龄不得超过60岁。兼职教师需要深度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订工作;聘期内主讲不少于2门次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每届与校内专职教师联合指导不少于4名学生;为所指导学生设计工程实践训练方案、提供实践环境并指导学生进行工程能力训练。兼职教师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考核。

3. 试点班辅导员

试点班辅导员由学工处、相应学院协商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审核的方式组成。担任试点班辅导员的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热爱工作岗位,必须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学习。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必须具备辅导员、班主任经历。试点班辅导员对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等进行指导和帮助;负责安排专业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等。试点班辅导员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学工处共同考核。

五、结语

“卓越计划”的贯彻实施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长期计划,尤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特色鲜明、行业特点明显的本科院校更应该尽早实施。华北科技学院属于转型二类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一直是坚持走面向企业应用型、安全科技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本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对学校教学组织和各类政策的二次优化和调整过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为将来本校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兄弟院校开展“卓越计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韩强,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2] 刘文清,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8(5):1-4.

[3] 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第9篇:单位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学生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极大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认同度,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持续能力和校园稳定,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成败。因此,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的教育培训、让他们顺利毕业,还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从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就业能力应该有两个层次,即基本就业能力和获得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

第一,基本就业能力,即获取可供自己职业起步的平台的能力。主要包括:(1)基本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是他们就业的前提。这也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如果高职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他们就与我国现阶段所谓的农民工在能力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就不具有社会所期望的那种就业竞争力,而不能获取与自身的社会身份相一致的工作岗位,即实质上不能够获取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份相吻合的职业岗位。(2)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环境与学生毕业后工作环境差异太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在刚刚获得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3)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当前的社会生产几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与其他人良好合作才能完成某项工作。如果高职毕业生的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不强,他们事实上是难以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

第二,持续发展就业能力,即高职学生初次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持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的能力。包括:(1)多元技术能力,即一系列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与不同岗位相适应的能力。高职毕业生作为“高素质劳动者”中的一部分,不可能终生工作在同一个岗位上,而是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方面来说,都要不断追求进步,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外,当前科技进步十分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产生,而旧知识、旧技术不断淘汰,高职毕业生必须要与社会同时进步,才会免于被社会淘汰。(2)经营管理能力。作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中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从业数年之后甚至在从业之初就会走上管理岗位,他们是否具备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他们能否带好自己的团队,以完成公司分配给他们的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创新能力。一方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另一方面,“当代高职精神的创造性是不可缺少的”。高职毕业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自己行业中不断发展,并起到改进行业技术、降低行业成本的作用,使自己的公司在行业竞争中胜出,从而保证自己职业的稳定性。

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是属于新成长劳动力,他们就业能力不强,而且面对着诸多就业的困境,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就业。

(一)实施综合课程项目训练,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1、创设工作情景,适应就业岗位

创设的工作情景,要求项目(任务)设计真实,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洼,旨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要求贴近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现场管理,能真正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设计。譬如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实施项目训练;设计仿真职业环境, 让学生在仿真职业环境中训练,按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来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模拟公司运作制定项目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的认识。

2、开发项目训练课程,适应就业形势,

按照项目训练教学设计过程适应就业形势的需求, 根据目标、任务、准备、实施、检测和评价六个环节,进行项目训练课程设计开发, 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课程开发重点突出“学生主体” 、“能力目标” ,项目训练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转换为工作过程,通过项目载体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师生配合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工作项目。该项目所设置的工作任务, 既有实践操作,又必须进行理论的探究和知识的拓展, 完成该项目后能提高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吃苦耐劳毅力,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情商培养,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高职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就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大都需要通过情商教育才能获得。

1、将情商教育融人各类课程中。例如可将情商教育等融人到目前学院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并增加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情感性内容和技能性内容的教育。有针对性地科学制定学生情商培养计划。通过邀请有关专家进校举办情商教育辅导报告会和专题辅导讲座,加强理论教育、日常管理、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等五大情商教育载体建设。

2、学校多部门联动,积极配合高度重视校园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商素质训练。除了日常的人际交往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一般是按照兴趣爱好、特长或专业等组成的由学生参与的功能团体,具有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功能,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课堂,也是大学生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情商是心理素质培养的基础,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心理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巧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4、形成具有情商内容的校园文化,如先做人后做事等。以环境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对学生进行如自我认识、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1、建立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体系

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体系建设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专业设置适度超前。高职院校要及时掌握人才市场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就业能力开发进行提前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特色,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实现超前培养。二是开放的课程设置。在重视专业基础的前提下,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加实践机会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以有效解决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单一性和学习的盲目性,切实增强就业能力。

2、建立融入企业经营的实践教学体系

企业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的最好平台。如果能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尽早地适应社会环境,将极大提高就业能力,加快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转换。但是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一方面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学生权益易受侵害。因此,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做到既让学生对职业有真实真切体验,又不至于影响企业。具体可以从三方面途径来实现:一是聘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到日常教学中,讲授实践经验,启发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针对性培养;二是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制培养,给予企业适当补偿,由企业提供场地和业务骨干引领学生实习;三是扩充实践教学资源。

3、建立就业能力培养质量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从全面、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笔试、实践动手能力测试、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等方式结合起来考核学生;对教师要建立学校、和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总之,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指导他们进行比较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他们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忠艳 汪永涛.《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