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英语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将翻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促进英语学习、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及策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翻译课程设置;也没有专门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倾向,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有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为非英专业学生增设翻译课等。为了改变大学英语翻译课不受重视的状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增加了句子内部汉译英考试题项,这一改革措施对重视翻译教学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笔者的工作单位在每一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都设置了翻译试题。然而,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学生的平时翻译作业和多次翻译考试结果来看,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不足,如语篇缺乏连贯性、搭配错误、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或严重存在中式表达等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深究起来,笔者发现,主要是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技巧欠缺造成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本科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培养之间缺乏协调,需要总体规划的全方位教学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压缩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客观条件难以保证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总体教学过程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学校又不断强调科研工作,往往批改学生的翻译作业是只提供标准答案,没有试着去进一步启发学生就翻译答案的非唯一性进行辩论。
二、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译教学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到位,进而解难释疑。因为翻译的实质是两门语言代码的转换,其过程有理解、表达、校对三步,尤其需要调动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谈得上表达、校对。要取得正确理解,就必须对文章的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习惯用法)、文章内容、上下段落的逻辑关系有个全面的把握。在做翻译练习时,要求对原文的理解达到90%乃至1OO%,而在一般阅读中,正确理解的要求只要达到70%就可以了。因此,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首先,重视翻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割裂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获得语言知识,认识到英汉的不同表达习惯,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增强英语思维表达意识。其次,全面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非翻译的其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提高翻译能力也是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说明及编写内容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课后附有大量的句子汉英互译练习,更加重视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翻译能力的关系。此外,各种各样的四级、六级模拟试卷也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翻译习题。笔者认为,适当做些翻译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生词、固定表达、句子结构等的理解能力和句法表达及语法规律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
学生翻译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如何。教师首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翻译实践,通晓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翻译兴趣。
1.将基本翻译理论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单纯的翻译实践课受到理论的指导。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水平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单纯的翻译劳动,还得靠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方法和翻译的一些基本理论常识,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省略法、词类转换法、正反和反正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英译汉时,注意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的特殊译法。从而使学生对基本的翻译理论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翻译理论,使其翻译实践更有成效。翻译教学必须重视中外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如直译、意译、可译度等概念导入对学生理性地认识和掌握翻译原则和技巧是非常有益的。教授翻译理论可以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翻译问题,自觉监督具体的实践活动。翻译理论必须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这是因为翻译理论一方面来自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一定会更加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能够领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可以先讲解一些理论,当场提问学生做些课堂练习;然后再布置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下次上课是先讲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得的翻译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地、进而无意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适当介入英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讲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翻译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传递文化内容的过程,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其任务是使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彼此互相沟通。受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比如说课时非常有限。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适时、适量地导人一些文化知识,结合英汉语言对比进行本质上的文化比较,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独特的文化知识总是代表某一民族的基本特点,是该民族语言得以传延的沃土。这就是说,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当今世界,虽然各种文化日渐趋同,但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就难以避免文化冲撞和心理不适,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难怪,有人说翻译活动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因此,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差异之处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这些差异包括英汉词汇知识、中西思维模式、民族历史及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
3.进一步增加英汉语言对比的内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练习时,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比较的认识,常常以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他们对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翻译教学中,对比翻译是常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内容、含义和形式的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两种语言的内涵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审美观,相对准确地译出异域文化中人们容易接受的语言,而整个貌似简单的翻译过程,却是在知识记忆网络图的作用下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对比,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以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认识到英汉语言除了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引导其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特点和常用的翻译技巧。通过练习翻译作业,学生呵以达到自觉培养翻译意识,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尽量减少汉语的负面影响,选择英语中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正确译出原文信息,提高译文质量,从而提高对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认识水平。
4.利用精读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一教师课堂讲解一学生课后做习题一教师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加大语言输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教师一个人讲解,缺少自由表达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不太有利。由于增设翻译课受到课时、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利用精读课教学时间进行翻译教学,既达到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全面学习英语的教学终极目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是进行翻译训练的绝好材料。因为翻译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减少英语语言点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外利用课文辅导材料自学,充分利用课堂授课时间对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技巧训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专业;教学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模式也从个体治疗型向着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型转变,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已不只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任务,也是临床医学整体功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护理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护理、 预防、 保健、 康复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预防医学》 对于护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兴趣不大,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中引人了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互动性及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学生年龄、入学成绩均具有可比性。两个班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同一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老师讲为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
1.2.1案例的形成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收集比较客观、规范的案例。按照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来选择案例。案例的编写要简单、内容丰富,紧扣课堂目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有教师的启发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2.2通过案例的讲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堂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1.3效果评价期末理论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一试卷,闭卷考试,统一标准阅卷、评分。
2结果
以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对照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72.5±10.6分,以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6.9±7.3分,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针对课堂内容选取恰当的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3]。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而且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中心、同学被动接受的局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使学生仿佛亲临教育教学现场,借案例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学生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课堂上的角色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感到理论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能自觉地把教材内容与病例结合起来,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的分析、总结和给出现成答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经验则容易冷场,往往造成教学失败。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所需时间比传统教学多很多,需要教学者有较高的技能和经验。总之,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为聪.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 PBL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1): 265-266.
[2] 谭艳.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151- 153.
[3] 王世民.浅议案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6):91-92.
Period2
(一)明确目标
1.ReadaboutthegreatwomanHelenThayer.
2.Trainthestudents’abilitiesofreading.
3.Learnthesubject–verbagreement.
(二)整体感知
Step1presentation
ItisfreezingcoldintheNorthPoleandtheSouthPole.Fewpeople,intheworldhaveeverbeenthere.However,therewasabravewomanwhohadtraveledalonetotheNorthPoleandtheSouthPole.Doyouknowwhoshewas?Right,HelenThayer.Shewasthefirstwomanwhotraveledalonethere.Todaywearegoingtoreadaboutthegreatwomanthegreatwoman,HelenThayer.
(三)教学过程
Step2pre-reading
GetSstodiscussthequestionsabovethepassagewiththeirpartnersbeforereadingthetext.
Step3reading
GetSstoreadthepassagefastandinsilence.
Step4postreading
Askthestudentstoanswerthequestionsgivenafterreading.
Step5languagestudy
1.Gothroughthepassagetogetherwiththestudentsanddealwiththelanguagepointsinit.
2.Deadwithwordstudy.
3.Learngrammar(thesubject-Verb-agreement)
(四)总结、扩展
Step6
1.Writeasummaryofthetext.
2.DotheexercisesinWb.
(五)课堂练习
1.Theteacherseach_____acomputer(have,has)
2.Thestudents____aChinese-Englishdictionary.(Have,has)
3.Eachofthestudents____aChinese-Englishdictionary.(have,has)
4.____eitherofyourparentswrittentoyourecently?(has,have)
5.Notonlythefatherbutalsothechildren____sick.(are,is)
6.AlltheanxioustoknowtheresultofourEnglishtest.(are,is)
7.Allofthefruit____good.(taste,tastes)
8.Manyastudent_____surethatourteamwillwin.(is,are)
9.Sixandsix___twelve.(make,makes)
10.Everybody___whattheyhavetodoafterthemeeting.(knows,know)
11.Thedollars____notenoughfortheten–speedbicycle.(is,are)
12.Therestofthespeech___notveryinteresting.(sound,sounds)
13.Inthatcountrythepoor___gettingpoorerandpoorer.(is,are)
14.Sheaswellashertwosisters____music.(like,likes)
15.Aprofessorwithfourchildren____inthelabthismorning.(was,were)
16.Thesingeranddancer___comethisafternoon.(hashave)
17.Thesingeranddancer_____goingtogivetheperformancethisevening.(are,is)
18.Myfamily____notlarge.(is,are)
19.Myfamilyall____music.(loves,love)
【关键词】 合营安排准则; 比较; 探讨与建议
一、合营安排准则的国际发展历程与我国制定该准则的背景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律体系比较健全,合营安排会计准则出现得较早,而且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以及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再加上近年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趋向统一,合营安排准则更加严谨和完善,在世界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我国合营安排准则起步较晚,并且受到政治、法律、经济、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现在仍然处于一种试探性的摸索阶段,需要实务界、监管部门等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当然也少不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学习和借鉴。
2011年5月13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IFRS 11)“合营安排”正式,它是在原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IAS 31)“在合营企业中的权益”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和完善而形成的。追溯IFRS 11的发展历程,可以关注到以下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04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开展了关于合营企业中权益的合作项目,对原IAS 31进行重新审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1)合营企业及共同控制主体的定义;(2)在这些主体中投资者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此后,该项目成为IASB与FASB的一个短期趋同项目,目的在于缩小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2004年7月,IASB决定将合营安排项目列入议程。2007年9月,IASB了一份征求意见稿(ED 9),对IAS 31进行了初步修订,包括:(1)合营安排的定义。合营安排实质上是一种合约安排,它是由两方或多方共同控制相关经济活动,对决策达成一致意见的一项协议。它包括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和合营企业三种类型。(2)在决定合营安排的类型和会计处理时,应遵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ED 9与IAS 31在决定会计处理方法的最重要因素的看法上有显著的区别, IAS 31认为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应该以合营企业的法律结构为基础,而ED 9认为决定会计处理方法的最重要因素不应当是协议的法律形式。在2009年5月的会议上,IASB决定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种类型,以代替原IAS 31和ED 9提出的将其分为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和合营企业三类的思想。2009年6月,IASB规定了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2009年12月,IASB对IAS 27和SIC-13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对IAS 28的修正草案。2010年2月,IASB明确了本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共同控制经营参与方的会计核算要求。2010年5月,IASB对单独财务报表、过渡性规定、披露等事项进行了讨论。2011年2月,IASB完成了IFRS 11主体阶段内容的讨论,于当年5月正式了IFRS 11“合营安排”。相比原先的IAS31,该合营安排准则主要涉及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将合营安排的三分类法(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和合营企业)改为两分类法(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二是要求基于合营安排下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来确定某项合营安排是共同经营还是合营企业,不再将是否存在单独主体作为判断的唯一因素;三是要求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统一采用权益法(equity method)核算主体在合营企业中的权益,并取消了原先允许采用的比例合并法(proportionate consolidation)(IAS 31原先将“比例合并法”作为基准方法,将“权益法”作为备选方法,后来根据与美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仅允许采用“权 益法”)。
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制定单独的合营安排会计准则,相关事宜只是在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准则的应用指南和相关讲解中予以规范。例如,2001年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完全没有涉及合营安排的定义、分类及其会计处理,只是在长期投资中区分了控制与重大影响,要求分别使用成本法与权益法予以核算。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有了一定进步,明确了合营企业、联营企业适用于本准则,并且在应用指南中含有“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的单独内容,但规定仍较为简单,可操作性较差。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合营安排日益增多,加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合营安排提出了新的会计要求,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原则,财政部在充分借鉴IFRS 11和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于2012年11月27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
二、我国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与IFRS 11的比较
我国征求意见稿分为6章23条,包括总则、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衔接方法和附则等。而IFRS 11除了引言和附录外,准则正文分为目标、范围、合营安排、合营安排参与方的财务报表与单独财务报表5个部分共27段。本文通过表1详列这两项准则的异同。
三、完善我国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比,笔者认为,我国本次起草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质量较高,已全面体现了IFRS 11的基本要求,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度较高。但从进一步完善我国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目的出发,本文仍提出以下探讨及建议。
首先,关于合营安排准则的目标和侧重点的探讨。我们发现,IFRS 11与我国征求意见稿有所不同。前者侧重的是为参与合营安排的各方如何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原则和会计规范,因此区分了参与方具有共同控制、具有重大影响以及既不具有共同控制又不具有重大影响三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情况,按照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的顺序分别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对参与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的列报问题(列报作为确认的结果自然还涉及确认、计量等会计处理,另将它们的披露交由IFRS 12“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加以规范)。对于第二和第三种情况,则对合营安排参与方的单独财务报表作出规范(因为没有形成控制,因此只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其在合营安排中的权益)。因此,IFRS 11的立项目标和规范重点是相当明确的,准则内容的逻辑性也很强。而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却是为规范合营安排各参与方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的会计处理而制定的,虽然讨论到有关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确认,但几乎没有涉及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更没有涉及单独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这就与国际准则规范的出发点形成了差异。实际上,进一步考察合营安排国际准则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IFRS 11的前身IAS 31最早是由IASC于1990年12月的,当时的名称是“在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IASB接替IASC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后,将IAS 31改名为“合营安排”,虽然名称变了,但其规范的侧重点并没有改变,仍然将重点放在如何对合营安排中的权益进行财务报表列报的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表2更清楚地看到我国征求意见稿与IFRS 11在结构和侧重点方面的区别。
其次,关于完善我国合营安排会计准则结构的探讨。IFRS 11在将合营安排区分为共同经营与合营企业两种类型之后,将其参与方也区分为“共同经营者”(joint operator)与“合营者”(joint venturer),然后再分别探讨“共同经营者”与“合营者”对合营安排中权益的财务报表列报问题,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我国准则的征求意见稿虽然也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与合营企业两类,但却将合营安排的参与方统称为“合营方”,也没有按照这两种“合营方”的顺序分别讨论它们的财务报表列报问题,内容结构不如IFRS 11合理,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困难。
最后,关于IFRS 11一些名词定义中文对译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制定,因此就需要对国际准则中使用的一些专用名词作出准确理解并给出恰当的中文对译。在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有几个名词及其定义的使用,笔者认为仍有斟酌的余地。例如,IFRS 11将“合营安排参与方”(party to a joint arrangement)定义为“参与合营安排的主体而无论该主体是否对合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我国准则没有对“合营安排参与方”作出专门定义,却使用“合营方”同时指代两类对合营安排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者。但在中文含义中,“合营者”与“合营方”很难严格区分,容易引起混淆,从而将“合营方”误解为仅属于合营安排一种类型的“合营者”(笔者还发现,在我国征求意见稿与起草说明中,已经出现了将“合营方”与“合营者”混用的情况)。又如,对“合营安排”,我国准则征求意见稿基本沿用了国际准则的定义,将其定义为“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但在同时的“起草说明”中,又将合营安排定义为“由两方或多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将IFRS 11中的“two or more parties”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还是“两方或多方”需要斟酌并统一,笔者认为译成后者比较恰当,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表述一般应该是“two or above”。
【参考文献】
[1] IASB.IFRS 11:Joint Arrangements[S].2011.
[2] 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S].2012.
从2015年5月开始我校英语科组承担起省级课题实验任务,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这一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的教学模式。它的总体要求是:一案贯通,三段呼应,六步相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一体,教学相长。“一案”是指将预习案和探究案合成一份导学案,使之成为教学的载体和抓手。“三段”是指将一节英语课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课前预习包括预习提纲、预习自测和提出疑惑三个方面。课后延伸包括复习巩固、分层作业和预习任务三个方面。三个阶段中“课堂探究”为主,“课前预习”“课后延伸”各有分工,前后呼应。“六步”是指‘‘课堂探究”包括目标导学、预习检查、先学、后教、达标训练和总结评价六个步骤。目标导学包括导课揭题和重申目标两个小环节。先学包括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和检测效果三个小环节。后教包括更正讨论和精讲点拨两个小环节。达标训练包括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两个小环节。笔头训练中包含有随堂检测题。总结评价包括归纳总结和课堂评价两个小环节。以上各个步骤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但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型、教学内容、学情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增减,或交替进行,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见表1。
二、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现行的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大体分为三种课型:对话、课文和单元复习。因此,教师要打破读一句、翻译一句、讲解一句的传统低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外研版式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2“Save our world”Unit 2“Repeat these three words daily:reduce,reuse and recycle”一个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课前预习
n前预习包括预习提纲、预习自测和提出疑惑三个小环节。其要求学生课前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按照“预习提纲”的要求认真地自主预习初中英语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自测题”,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在“导学案”中“提出疑惑”的栏目上,留待上课时解决。科学、充分地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及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以下笔者以案例来说明此环节的设计:
1.预习提纲
同学们自己先学一学吧,老师知道你们很棒!
(1)预习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47-148页Module 12 Unit 2中的词汇(从"china"到最后),能够根据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英汉互译(由小组长教读两遍后,各小组成员自主朗读并记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听写)。
(2)预习课本第98页Activities 1,2。
(3)阅读课文并回答第一部分的问题。
(4)在课文中找出重点词组、句型,并牢记它们。
(5)合作探究,即学即练。
①Do you divide the waste into things to recycle and things to throw away?(你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和需丢弃的吗?)
throw away意为__,其后可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当宾语为代词时,代词必须位于副词away的_。
例如:重新使用废物对我们的环境有好处,所以不要扔掉它们。
Reusing the waste is good for ourenvironment,So_.
②…and it is harmful to our environment.(……这对我们的环境是有害的)句中be harmful to意为__,其反义短语“对……有好处”可以表达为__。
例如:如果你伤害她,你将受到惩罚。
You’ll be punished.__.
③Use things for as long as possible.(尽可能久地使用物品)
as…as possible意为__,有时可以表达为“as…as sb.can”,“as…as”中间为形容词或副词的__级。
例如:当她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她尽可能快地回家了。
When she heard of the news,__
④It is better t0 use china cups and cloth bags because they Can be used many times.(用陶瓷杯子和布包更好,因为它们可以用许多次)
It’s+adj.+(for sb.)+to d0 stll.的意思是_。
例如:学好英语是重要的。
预习提纲是学生自学的导航仪,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从兴趣性、可操作性、启发性、差异性、开放性等几个原则来设计。学习内容是预习提纲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预习提纲中应该先有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学生听录音、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应该有合作探究的内容,还应该在预习提纲中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等。编写预习提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预习提纲的编写必须建立在集体备课研讨的基础上,同级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审核,拿出最佳方案,最后由执笔教师编写。(2)预习提纲内容对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具有指导性意义。(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写不同的预习提V,如新授课、复习课等预习提纲。(4)在预习提纲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5)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
2.预习自测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1)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①I’m thirsty.I would like to drink a b_of juice.
②Tom has made r_progress in hisEnglish study.
③The girl could r_the poema fter I had read it twice
④hewaste paper call be__(再次使用).
⑤As we all know__(橡胶)can be used in many ways.
(2)英汉词组连线。
①处理 A.tons of
②扔掉;丢弃 B.do with
③许多;很多 c.change…Anto…
④把……分为……D.throw away
⑤把……变成……E.divide…into…
3.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供课堂上解决。
这样,学生就能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英语课本中规定的内容,完成“预习提纲”和“预习自测”中的练习题,并将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填写在“提出疑惑”里,等待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讨论解决。
(二)课堂探究
上课时,教师要以初中英语导学案为抓手,组织学生按照“六步”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1.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包括导课揭题和重申目标两个小环节。
(1)导课揭题
上课伊始,教师要新颖快捷地导入新课,把学生尽快引入有趣的课堂情景,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本节英语课的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英语课的学习内容。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
①通过上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环保有了初步认识,并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下面,请同学们回答课文中第一部分的问题。
②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课题Module 12“Save our world”Unit 2“Repeat these three words daily:reduce reuse and recycle”并让学生齐读。
(2)重申目标
重申学习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来重申学习目标,时间都不能太短,应该让学生听完或看完之后还有思考的余地。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或请学生齐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2.预习检查
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真正有效,而且做到持之以恒,预习检查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预习检查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地一一落实。例如,笔者是这样落实此环节的:(1)由各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向老师汇报完成情况(如果教师在课前已经批改了“导学案”,此步骤就可以忽略)。(2)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单词(即课本第147-148页中本单元的单词)拼读比赛。(3)教师播放词汇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并跟读。(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预习自测”以及课本第98页Activitiesl,2的答案,让学生同桌互批,然后讨论答案。(5)师生共同解答“提出疑惑”中的疑难问题。
3.第一次“先学后教”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进行自学指导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指定的学习内容,然后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学生自学英语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听录音、读课文、看英语视频、看注释、看例句、模仿例句做练习、发现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做记号等。“先学”包括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和检测效果三个小环节。“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英语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补充、更正、精讲点拨。“后教”包括更正讨论和精讲点拨两个小环节。一般采取2次或3次“先学后教”,然后进行“达标训练”。
(1)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定要科学、具体,让学生明确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才会心中有数,提高自学效率,增强自学能力。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课件出示或口述)请同学们认真地听并跟读课文录音,四分钟之后做Activity 4。
(2)先学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并跟读,四分钟之后做Actwity 4。
(3)后教
①学生分组核对、更正、讨论答案。
②对于学生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4.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课件出示或口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四分钟之后做Activities 5,6。
(2)先学
学生阅读课文,四分钟之后做Activities5,6。
(3)后教
①学生分组核对、更正、讨论答案。
②对于学生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5.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同学们阅读课文,五分钟之后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组、重点句型、疑难问题,学会利用前、后缀构词法,以及列举相似词语。
(2)先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五分钟之后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组、重点句型、疑难问题,学会利用前、后缀构词法,并列举相似词语。
(3)后教
①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学”的学习成果和“预习提纲”中的答案,共同释疑,“兵教兵”,并汇总本组还没解决的疑难问题。
②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以及提出本组还没解决的疑难问题。
③全班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④对于经过全班学生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典型问题以及学习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教师及时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
6.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既能检查学生在本节英语课中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又能帮助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英语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偿教学,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他们将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达标训练分为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两种形式。口头训练是指学生当堂背诵英语生词、短语、句型,角色扮演或口头复述英语课文等。笔头训练是指学生当堂完成初中英语课本上的练习题和初中英语导学案上的“随堂检测题”,或者当堂完成《英语辅导报》中精选的英语练习题。“随堂检测题”必须紧扣本节英语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和考点,必须要典型、适度和适量(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必须要低起点、多层次(如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检测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随堂检测题”。教师要鼓励那些做完了必做题的学生接着做选做题,并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学生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学生在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检测结束后,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先由同桌互批,再由小组讨论展示,最后由教师评讲点拨,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确保训练的有效性。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
(1)口头训练
①教师让学生根据下列关键词复述课文:throw away,tons of,reduce,reuse,recycle,as long as possible,divide…into…,hopefor.
②请个别学生复述课文。
(2)笔头训练
①Check Activity 7。
②Check Activity 8。
③学生同伴交流,并提出修改建议。
④教师利用幻灯机,评讲个别学生的作文,提醒学生注意连词because,so,sothat的正确用法。
⑤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下面的“随堂检测题”。
随堂检测题(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快又正确!)
I.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必做题)
1.Everybody needs a__(health)environment.
2.Thegovernmentwillput__(recycle)binsin every park.
3.You’d better not drink coca-cola too much because it is__(harnm)to your health.
4.These old textbooks can be_(use)by students in the lower grade.So don’t throw them away.
5.Maybe you fearthat they won’t be able to fin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air__(pollute).
Ⅱ.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选做题)
1.我们老师把我们分成六个组,便于我们讨论。
Our teacher……our class……six groups in order to make us discuss easily.
2.不要把它们扔掉买新的。
Do not__andbuy new ones.
3.现在科学家们正在使沙漠变为耕地。
Now scientists are…the desea…the farmland.
4.这个谷仓能存放数吨粮食。
The barn can store__grain.
5.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和拯救我们的世界是每个人的职责。
It’s everyone’s duty to____pollution and save ourworld.
⑥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随堂检测题”的答案,让学生同桌互批,然后讨论答案。
⑦师生共同解答疑难问题。
7.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包括归纳总结和课堂评价两个小环节。
(1)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几分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点等进行精要概括、高度提炼和系统整理,起到复习巩固及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
①我的收获:
Words and expression:__
Sentences:__
W习本节课后,我能用英语进行:
②我的易错点:
③我需要提高的是:
(2)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等给予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从而使师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共同进步(见表2)。
(三)课后延伸
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拓展,它能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布置和批改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调节、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应该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达成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从学生的个体水平和知识层次出发,精心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的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英语知识,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和语法知识等,可以布置一些分层次的英语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也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课后延伸包括复习巩固、分层作业和预习任务三个方面。例如,笔者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
1.复习巩固
(1)复习并牢记本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及语法。
(2)整理课堂笔记,进一步巩固所学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的用法。
2.分层作业
(1)读熟课文(必做题)。
(2)背诵课文(选做题)。
(3)抄写本单元中的新词汇(必做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Activitv 8(必做题)。
3.预习任务
(1)预习Module 12 Unit 3。
(2)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Module 12 Unit 3中的“课前预习”部分。
(四)教学反思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学环节有没有失误;重点、难点是否得到突破;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否到位;“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是否有不足之处等。并且,教师还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进行集体备课、修订“导学案”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一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教学模式的一次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使学生在课堂上愿学、乐学、会学和善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尽管在运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反思、改进、完善,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编写背景与价值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致力于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涵,构建充满教育智慧的创造性课堂,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命脉所在。学校进行了备课方式、课堂教学、作业批改、集体备课及听课活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过去“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抑制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主体地位,还极大地抹杀了学生自主求知的天性。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导学案能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自主学习,带着思考走进交流,让学生有备而来,一改过去学生学习时的被动与盲从,使学生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从而奠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弱化,同时又能做到低负高效最终达到“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二、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以学生利益为最大化。“导学案”实施的过程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做学习的主人。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启发性原则。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研究,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索或互相讨论启发而获得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存在。
3. 目的性原则。编写“导学案”的目的是为帮助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每―个“导学案”都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有清晰的思路,能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探究,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英语学习。
4. 导学性原则。是指导学习方法以突破学习难点。导学案中可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的构成规则时,遇到“以重读闭音节加辅音字母构成的词,要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er构成比较级,加-est构成最高级的单词”规则变化时,大部分学生即使记住这条规则,但也记不得是哪些词需要双写。
5. 问题化原则。遵循“问题导学,师生互动”的原则。为了提高预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可提前发放导学案,即把新课的内容先以几个问题的形式出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
6. 探究性原则。把知识点加工成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对问题的充分探究下,教师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从设计的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问题的解决,转化成能力。
7. 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三、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编写的一般程序
导学案编写应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
1. “征询”:教师独立编写导学案之前,应先征求同科老师意见。
2. “编写”:教师独立编写导学案初稿。初稿编写的一般思路是先确定学生学什么,学习的困难在哪里,根据学习内容制订学习目标;再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学,根据学生学情制订导学的策略(如课前预习到什么程度、课上探究怎样的内容、预期达到怎样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采取何种方法等);接着思考巩固的题目及题型,要依据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巩固并适当变式提高;最后当堂检测,并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题。
3. “讨论”:备课组讨论。
4. “修改”:教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并再次征询同科教师意见。
5. “定稿”: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结果和同科教师意见,最后定稿。具体使用时,老师依据学生层次,适当删减增补并及时反馈修订。
四、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一)对学生的要求
1. 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填写在“提出疑惑”栏目里,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 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
3. 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对教师的要求
1. 一般不布置另外的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 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 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三)其他使用要求
1. 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批阅“导学案”。
2. 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 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 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五、使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层次性,要兼顾教学过程。所谓“层次性”,一是内容要有层次性。注重梯度,循序渐进,不能深一脚,浅一脚。预习案应重在基础,练习侧重于积累、筛选、整合信息,探究案应重在能力的提升,重在让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以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的编写要兼顾学生的层次性。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编写学案不能一视同仁,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选做。
2. 科学规范使用导学案。如果教师和学生完全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学本身,那么学案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导学案有所用,也就是要把重难点讲到、讲透。另一方面,又要做到导学案和课堂的衔接,也就是要注意收集学生通过导学案给出的反馈,注意师生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然后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增进课堂的灵活性,不能让导学案侵蚀了课堂本身,更不能让课堂因为导学案而变成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