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读书卡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意读书卡是有创意的书本的读书卡。读书卡是指读完一本书后,把一本书的名字,主要人物和作者,主要内容,还有在此书中喜欢的句子、词语和感悟记在一张卡片上后,卡片就叫读书卡。
读书卡既可以以板报的形式制作出来,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风格编辑出来,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直接用手绘的形式写出来,读书卡的形式有很多,(读书卡的外框)比如:苹果外框、爱心外框、螃蟹外框。
(来源:文章屋网 )
那我们,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让孩子耐心地沉入书中,是我们应有的使命感。在实践中,用传统的方法来调动孩子的读书积极性,已经难以奏效,创新一些推进课外读书活动的实践方法,已然是势在必行。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与孩子们共读书,开展了一些能吸引孩子们眼球的活动,提出了一些能激其兴奋的方法,取得了一些课外阅读指导的良好效果。试叙述分享如下:
(1)妙处留痕――读书痕迹评比
“不动笔墨不读书”,早是前人对我们的教诲。而我们以前对孩子们提出的读书留痕要求是,做好读书笔记,当成作业布置给孩子。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是先打开笔记本,然后找本书翻开,读书的目标几乎成了抄书。结果,成效没有收到,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要求孩子读一本书时,只要带一支笔,读到欣赏处,随笔画一画;读到兴奋处,随笔注几个字,写上几行感言;读到疑问处,画个“?”,写出小问题。这样就很简单了,省去了孩子们抄书之烦,也节省了时间,可以多看书。笔者常要求全班在一个阶段共读一本书,并对一个周期的读书页数作规定。一个周期下来,就开展“妙处留痕”评比活动,把留痕恰到好处的孩子的书供全班展示,并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每笔留痕的妙处和所想。有了榜样的作用,几个周期下来,孩子们都有了恰当的“读书留痕”。老师在检查其有没有真正耐心读书,只要看其留痕的质量和是否合适,就一目了然。有了压力,孩子们似乎不得不读书了;有了展示评比的机会,孩子们也就有了主动读书的动力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咀嚼”书籍的方法,体验到精读之妙,书海启航中他们找到了宝贵的“司南”。
(2)经典剪影――读书摘抄感言
读书除了留痕,还是有必要做摘抄的,写写读书感言,方才真正体验到读书之乐。笔者把孩子们的读书笔记设计成活页的小纸片――读书卡片,附上精美的插图和读书名言。(摘抄和感言的来源,就是读书留痕处的再加工。)每个孩子每周只要做两张读书卡片(这样孩子做起来也不累)。每六个孩子编成一组,组内每月进行“读书卡片评比”,选出精美的、内容精彩的卡片,装订成册,做上封面,在班级读书会上展出。这样的读书卡片,既是个人的作品,也是小组和班级的精品。孩子们在制作这样的卡片时,心中是有“读者”的,制作的态度自然是不一样的,每一笔的摘抄,就是他们的一种表达。书中同样的一段经典,可以有无数个孩子的感言,肯定是千姿百态的,而这样的不同,就是精彩的相异,就是书海中美妙的“相遇”。
(3)拼盘共享――读书手抄报展
“拼盘共享”――读书手抄报,更是孩子们兴奋之处。我们这里所说的读书手抄报,不是个人的作品,而是小组读书交流的集约作品。每份读书手抄报,后面都有着六颗“小脑袋”相加的策划小组,他们有着各人的分工,撰词的,摘文的,美工的,书写的……内容有经典摘录、个人感言、读书小明星、名人读书故事、书籍推介、方法指导等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孩子的心血结晶。每月将手抄报展于室外“读书墙”,都能吸引无数的“爱书人”驻足观看,孩子们坐在教室内,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一份读书手抄报,对班级来说是多份之一,但对每个孩子来说,却是重中之重的作品。我们利用“读书交流时间”,对每份手抄报进行赏析评点,对不足之处稍稍“微词”,下期手抄报的质量必大有提高。读书,不仅仅是静修,也有了如此张扬的表达,有了这样精彩的精神“实现”,其魅力自然显示。
(4)音频传情――读书班级频道
许多经典,妙不可言,可以独赏,可以传抄,但犹不足以显其交流的畅快。
诵读经典,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也开展了相当多的活动,来促进“诵读经典”活动,但都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为每次活动只是示范作用,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有展现的机会。在跟孩子们研讨之后,我们开发了一个有趣的“音频传情”活动。每个孩子选一段经典语段,互相促进,练习成熟,然后利用父母的手机录音或家庭电脑录音,做成“个人版”的读书频道节目。个人节目制作成熟后,发至老师邮箱,老师把这些音频节目在班级读书时间播出。美妙的诵读,还时常配以轻柔的音乐,让人美不胜收,孩子们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读书,可以读出这样的境界,再配以这样的创意,孩子们有了“玩”的感觉,哪还有怕读书的道理?
一、做老师,“糯”一点
姑苏最有名的小吃,当属黄天源糕点,软软糯糯,酥软,令人百吃不厌。我做老师,性情中常求有些“糯性”。
单元测验出来了,一向成绩优异的女孩子小C用少有的谨慎和胆怯对我说:“柳老师,这次测验没考好,错了很多不该错的题。”
“嗯!允许有小小的失误,相信你下次会更好!”我笑着看着她。
课下,我让小C把做错的题目分析给我听,随后在试卷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接下来的几天,我看到她在学习上格外用心。
有时候,如果学生自己在“反思”了,作为教师,真的可以“糯”一些――
晨会课的铃声刚刚响起,额上冒着热气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已经够紧张了,你就不要再步步紧逼,非要问出个迟到的所以然来;试卷发下来,一时失败的孩子不敢让家长知道,如果他能在内心给你一个承诺,就给孩子一次努力的机会吧;布置作业时,看到其他学科的老师在教室里摆好阵势,催交作业,你就应该想,不紧要的作业就不要布置了,能迟收的作业就延缓一下,给学生留出缓冲空间……
有时,我甚至愿意做一个被学生“欺负”的老师。学生偶有身体不适,或临时有事,无法完成家庭作业时,他们往往会打电话来向我“赊账”,我一般总答应他们,只希望送给他们一个甜甜的童年美梦。我常想,如果在孩子初涉人生经历失意的时刻,我们一味地指责他们,苛求他们,让他们经受挫折,遭遇痛苦,学会应付,他们的童年该会留下多少灰色的阴影啊!
糯,是一份忍让、理解、包容和体谅。做一名“糯师”,感觉挺不错。
二、诱读,很甜很脆
“苏帮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最具代表性菜肴有“松鼠桂鱼”,这道菜外甜内脆,色、香、味、形俱佳。和孩子们打交道,你也得保持那份甜甜蜜蜜,香香脆脆,着急不了,强求不得。
新接这个五年级班,望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希翼。课余与他们闲聊:“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读些什么书呀?”“老师,我喜欢看漫画《阿衰》。”“老师我告诉你,前天晚上我一口气把《麻辣战国》全看完了,这本书可有意思了。”“我作文不好,平时妈妈总让我看作文书,我家书柜里堆了满满一层的作文书。”“老师,我不爱读课外书,就喜欢上网和看电视!”……看着这些可爱又可怜的阅读“小门外汉们”,我琢磨着:得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便和小家伙们混熟了。这天下课,我饶有兴致地捧着一本《夏洛的网》走进教室,找了教室后面一个空位坐了下来,旁若无人地读起书来。一会儿,周围便围上了一群好奇的小脑袋。“老师,你看什么书呢?”“这本书一定好看,连老师也不放过。”“老师,给我们讲讲吧?”大家议论纷纷,而我,只顾微笑,一言不发。
上课铃声响起,可我仍然端坐着捧着书,一副“聚精会神”的架势,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铃声。“柳老师,该上课啦!”后排的一位男生小声提醒我。
“哦!是吗?”我“恍然大悟”地站起身来,一副抱歉的样子,“同学们,真是对不起呀,这本《夏洛的网》太有趣了,老师只顾着看书,都忘了时间了……”
“老师,你真是个‘大书迷’。”“老师,能和我们讲讲书里的故事吗?”“老师,这书读完后给我看看好吗?”“我也要――”“我也要――”不知谁的一个请求,引得教室里一片沸腾。
……
又有一次,语文课刚下课,我来到孩子们中间,这回的任务是:向学生借书。“同学们,老师最近听说秦文君《男生贾里》特别畅销,可昨天我在书店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到这本书,哪位同学家里有或借得到的,能借给老师吗?”
“我家有,我妈给我买的,我刚读过。”一个小女生乐呵呵地站起来。“老师,我也在图书馆里借过这本书,确实很有意思。”一小男生插了一句,其他同学一听,眼神里飞扬着“羡慕”与“期待”。我顿了顿,说道:“既然这本书这么有魅力,要不,就作为这学期我们全班共读的一本书,怎么样?”“好!”周围一阵雀跃。
……
语文课上,平日默不作声的小张主动举手回答了我提出的小问题。“嗯!小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作为奖励,柳老师想把精心收藏的《鲁宾逊漂流记》借给你读两天,怎么样?老师可不轻易把喜爱的书借给别人的呦!”
“谢谢老师!”在同学们惊讶的眼神中,小张幸福地接过了《鲁宾逊漂流记》,迫不及待地翻了起来。
“呀!这书里还夹着一张读书卡片呢!老师,您写的读书笔记真仔细!”
“是吗?可能我忘了取出来了。同学们,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写摘记是老师养成的读书习惯。”我随手拿起小张手中的读书卡片,微笑着询问小张,“这读书卡片还有一部分空白的地方没有写,小张,你愿意帮老师把它补完吗?”
“嗯!保证完成任务!”小张还给了我一个微笑。
课后,一群小脑袋又一次聚拢到了一块儿,叽叽喳喳地议论起了我特意没有写完的读书卡片。
……
就这样,在我“松鼠桂鱼”式色香味俱全的“诱读”下,班里的孩子一个个“脆生生”地都被书香给“俘获”了,如今,全班读书之风已蔚然。平日,孩子们相互问候时总会“甜蜜”地说上一句:“今天你读了吗?”要是没有,便会收到他们“干脆”的回答:“哎呀,在我们班,你――OUT啦!”
三、香气袭人细微间
苏州人爱茶。产自东山的“洞庭碧螺春”,驰名中外,小酌一口,醇香鲜雅,齿颊间,芬芳回甘。
三、四月间,姑苏满城弥漫着碧螺春的香气。沏上一杯茶后,我便在教室前的办公桌上埋头批改起了学生作业,耳边是学生下课活动的声响。一会儿,只听课代表在提醒大家抓紧去电脑教室上下午第一节电脑课。于是,有的急急匆匆,有的慢慢悠悠,周围开始忙碌起来。
喜欢聆听这帮小家伙收拾文具的细细杂杂的声音,它在告诉我,我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置身其中,我心情静谧。
班长又大声催促了一下:“快点,上课要来不及啦!”最后几个小尾巴总算跟紧了上去。小干部们挺有责任心,我还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作业上,没有理会他们的出门,甚至连头也没抬起。
改完作业,我起身准备离开教室,蓦然抬头,发觉刚才教室里那么多盏开着的日光灯,此刻只亮起一盏。在略显幽暗的天色下,灯泛着柔柔的白色微光,就在批改作业的头顶上方,笼罩着一片温暖。灯下,我的心,浓香四溢,幸福满怀。
上室外课时教室需随手关灯,这是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做到的。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悄悄地为我保留着这一片光明。我注意到,那开关是在一排开关中的第二个,在匆匆之中还这么细心周到,独独为了我。
就是这么一个细微举动,使我静静地感动着。桌前,茶杯中的碧螺春茶更加纯白淡雅,它送来幽香缕缕,袅袅娜娜地钻到我的心田,萦绕不去。
一、宣传发动,寻求支持
高中生阅读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学校的忽视、家长的漠视是很重要的原因。学校、家长是功利的,他们关注的是分数、排名。所以,打动他们得从功利人手,从分数谈起。随着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变化,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高考中,语文试卷分值已增加到160—200分,绝对分值增加了,相对分值增加得更多,语文分值已由原来占总分值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强,文科更是占五分之二强。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科类考生直接考名著阅读的分值在15分以上。这种形势的变化,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注,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尤其是名著阅读的轻视态度,获得他们对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的支持。
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经典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高中三年的统筹规划。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江苏省《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我们给学生做了三年一贯的规划。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利用每天中的时间。我们的口号是“事情做完就看书”,无论什么时候,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就看书,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的量,比如一天读20页。2.设立早读、午读制度,保证一周中有不少于两次的课外阅读时间。3.课上时间。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每星期抽出课表中的一至二节课,专门用于课外书的阅读、指导、活动。4.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每学期读书不少于2本。
三、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太过功利。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因此,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目标要求的功利性,让学生自由地读书。
1.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当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让学生阅读兴趣持久而浓厚,避于媚俗追求典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2.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家作品。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3.指导读书的方法。多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读的积极性有了,还存在一个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喜欢读书,但多数学生并不会读书,有不少学生仅仅追求一个情节,有的读了不少书但收益并不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多教给他们一点“渗透术”。要致力于整体领会,通过阅读充实学生心灵,让他们心无旁骛,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领悟。大致的方法如下:
(1)浏览了解。先看看作者是谁,写作的背景如何,再读读序文以及跋语,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然后通读一遍作品,感知作品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命运。(2)宏观阅读。俯瞰作品全貌,把握作品的叙事技术与结构布局或者叫写作模式。(3)微观精读。细读文字,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人画物的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4)随时进行勾画摘抄。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标出精彩词句、语段,课余进行诵读,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5)做好读书批注,制作卡片。(6)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学生可以在习作里评价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7)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要广泛阅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较明显地接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健全机构,丰富内涵
1.健全学校课外阅读的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主抓教学的行政领导担任副组长,并设立相应的组员。课外阅读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味。如建立古诗长廊、读书园、读书角等。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寝室”,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设立班级图书箱,每年尽可能多补充新书。班内设置图书角,制定具体的借书、换书、捐书制度,以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加入到读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看书,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
5.学校、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积极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陪子女多逛书店、多买书,常谈论书本内容、交流读书体会。
6.让学生制作“读书卡”,记录阅读过程。“读书卡”的内容包括:书名、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读完整本书时的日期、推荐这本书给同学阅读的理由、家长签名;背面记录哪一天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读书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性材料”。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书签用,教师又可以把它作为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凭据。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可以交一张“读书卡”,负责收“读书卡”的学生会及时将书名登记在“本学期已读书目”的表格上。
7.成立“阅读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各小组推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登记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课外书目,组织小组成员制定读书计划。小组成员若能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在一定时间后,他们就可以交流大家都读过的这几本书的心得体会并互相促进。
一、融入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打开情感的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在扬州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上,梅子涵老师这样说道:“现在的小孩面对浩瀚的书籍,不知道该读怎样的书。有的孩子,书读得不少,知识也很丰富,但是童话、儿童文学作品却读得很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面有最柔软、最美好的东西。一个远离儿童文学的人,长大后心里会缺少爱”。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许多孩子听到老师、家人讲故事就两眼放光。于是我在晨会时给孩子讲清晨故事,在午睡前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尽量选择能吸引眼球、引起共鸣的儿童读物,让孩子产生阅读的欲望,顺理成章地迈上课外阅读之旅。在挑选书籍时,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狐狸姐姐写的《二年级的小豆豆》就是由讲述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小豆豆在教室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同样发生在我们学生的身边,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再如《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中,小男孩“我”与小姐姐克拉拉总是精力充沛、异想天开,两个淘气包不知闹出多少笑话,他们的身上藏着许多孩子的影子。这样的故事自然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2.浅近易懂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还不大,教师在推荐书籍时就要注意挑选一些浅近易懂的书,如加古里子的《我的全方位健康书》绘本。低年级的学生充满好奇心,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多的疑问,而太过专业的健康教育图书对学生来说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我的全方位健康书》就让人耳目一新。这套书图文结合,以孩子的视角、口吻进行讲述,使儿童轻松地认识身体的组织结构。再比如《格林童话》,这是经典著作,教师向低年级学生推荐时就应推荐《格林童话》(注音美绘版),上面既有拼音,又有精美的图画,图文结合,学生更易理解。
3.富有童趣,内容精美
绘本是国际公认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同样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富有童趣、内容精美的绘本,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蚯蚓的日记》。那富有童趣的语言、精美的插图,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
二、多法并举——细化方法指导
1.借助拼音阅读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课外阅读自然要借助拼音。让学生正确、熟练掌握好拼音,为学生阅读扫清障碍,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阅读。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故事性很强,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来阅读。但是,借助拼音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用手指指着拼音来阅读,这样不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2.跳读,猜读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开始阅读不带拼音的读物。一本课外读物,学生不可能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来阅读;也可以跳过自己不认识的字,进行跳读、猜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内容的整体把握,还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如《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青蛙王子》里有这样一段:“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往往能够变成现实。就在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曾经有过一位国王。国王有好几个女儿,个个都长得非常美丽;尤其是他的小女儿,更是美如天仙,就连见多识广的太阳,每次照在她脸上时,都对她的美丽感到惊诧不已。”在这一段中,大多数字学生都已经认识,但是最后一句“惊诧不已”中的“诧”,学生并不认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面的词语来猜出惊诧不已就是很惊讶,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3.结合插图阅读
图画也是一种语言符号,它甚至比文字出现得更早,因为文字比较抽象,所以用图画语言更符合孩子的思维,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在孩子没有接受正规的习字教学之前,图画故事书因为直观易懂,对孩子的吸引力比较大,所以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故事书。大多数图画书都是由文字和图画共同构成的,可以用文字和图画这两种不同的符号讲述相同的故事,当孩子明白图画所表述的故事时,就能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同时,图画书对丰富孩子还没有充分发育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孩子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边看图画边发挥想象,因此图画书丰富了孩子的体验。
一般优秀的图画书不仅展示了画面的美丽,还代表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就连孩子在看到图画时也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美的世界。那种由图画带给孩子的美的体验是文字无法代替的。如:引导学生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可以引发孩子思考:母鸡萝丝要出门散步了,它会被狐狸吃掉吗?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了隐藏在图画中的钉耙、池塘、干草堆、磨坊、篱笆旁的小推车、蜜蜂房的蜜蜂,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图画中,狐狸屡屡受挫,学生们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体验了故事带给他们的乐趣。
4.读写结合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古人有个著名的读书经验,那就是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将读与积累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是对阅读内容的内化。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张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题目:
好词:
好句:
我的感受:
学生按照读书卡片上的条目做好读书笔记,既对所读的书有了一定的理解,又把自己的理解用笔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三、精彩纷呈——丰富评价形式
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是课外阅读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不光是为了反馈阅读效果,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保持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仅是一种手段,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这个“手段”,用好这个“手段”,丰富评价形式,从而发挥这个“手段”应有的功效。
1.好书会
阅读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好书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图书,介绍其中精彩的内容、读书的感悟等。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报来开辟专栏,展览学生制作的读书卡片、图书连环画,张贴学生读书的照片。
2.阅读竞赛
我们也可以开展阅读竞赛来检测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阅读情况。比如:读完了《二年级的小豆豆》之后,设计一系列的阅读竞赛题让学生抢答,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就会感觉兴趣盎然。
3.阅读表演秀
将读与演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朗读诗歌、表演童话等,展示阅读收获。如:读完《格林童话》,选择其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戴上头饰演一演,在欢笑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4.评比书香家庭、阅读之星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也会给你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爱看书。
2、读书要有选择地读,读有价值、有意义的书。
活动准备:搜集读书书籍,给大家分享最爱的书、朗诵和讲故事等节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王语童:如果有人问:“伴随你成长的是什么?”
申家戍:也许有人会说是糖果,也许有人说是玩具,也许还有人说是奥特曼和变形金刚。
王语童:从上学期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享受读书快乐”的活动,所以我说伴随我们一路成长的是知识的源泉——书籍!
合:二(3)班“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明确读书重要性
人不读书,便如一艘精美的船舶却没有罗盘,尽管它每天都行驶在岁月的苍茫之海上,但却没有方向,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去的目标,当然,也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所在。人不读书,犹如农夫经营贫瘠的田地,看似一生忙忙碌碌,但却总是看不到收获的希望;投入不少,但却得不到什么回报。
常读书的人,心里总是充满被感动的快乐和惮悟般的轻松,它们像一个个不需花钱便能走遍天下的旅行者,常常在骤然间展现于眼前的美景妙境,勾起胸中绵绵不尽的诗意。常读书的人,心境常常平静而悠远,因为每一本书都像他的灵魂之脚所踏上的一个台阶,他虽然置身于凡俗的生活之中,但他的心却站到了高处看到了更广阔,更博大的场景。
三、 明确为什么而读书
1、名人读书小故事
A、鲁迅嚼辣椒驱寒
B、司马光警枕励志
C、匡衡凿壁借光
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3、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为满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
四、怎样读书?
1、定向阅读。
2、选择阅读。
3、时间巧安排。
五、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2、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3、坚持每天安排一段时间看书。
4、能自己选择较好的环境。如不能在车上、床上等地方看书。
5、能爱护书籍。如不在书上随意乱图乱画,尽量使用书签,不乱丢书。
6、做任何事情都要劳逸结合,再好的书也不能拿起不放,要做到看一会就休息休息,注意用眼卫生。
六、总结
王语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申家戍: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关键词]阅读;阅读兴趣;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68-01
1 引 言
臧克家曾经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书籍有时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给我们方向、力量、甚至希望。可是民族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思想观念陈旧、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他们语言基础薄弱,更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如何上好民族中学的名著导读课就成为了一个语文教师心头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悉心琢磨,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2 启发阅读
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奉行一句话――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学生脑子里,而是要启发学生了解事物的能力,并使得这种能力流泻出来――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我认为上好一堂名著导读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对一本书如何去读,从哪些方面去读。在这个问题上,我设计了名著导读学案,借助这个工具指导学生从作品、作者的基本情况;全书的大体内容;精读章节摘要;优美语句、语段赏析;疑难问题解答;读后思考与感悟;阅读方法创新这七大方面进行阅读。并在学案中附上泛读、浏览、精读、比较品读法、波浪渐进读书法等一系列名家有效的读书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这样,有了具体的读书方法和阅读方向,学生对一本厚厚的名著也就不愁无从下手了。
3 分层阅读
利用分层教学使学生更好有效地进行阅读。在民族中学,学生知识水平与阅读能力不尽相同,我对新入学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成绩将他们分成三类:一类是智力较好且勤奋好学的优等生,二类是基础较好、能力一般的中等生,三类是缺乏兴趣、基础薄弱的后进生。我又将三类学生打乱分到全班的十个学习小组,每组分别由1到2名优等生和2到3名中等生加上1到2名后进生组成。在进行名著阅读的前期,自我完成环节中,我请每个学习小组在粗读全书的基础下精读某一章节,请后进生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进行查阅和解决,并且负责查找关于作者和作品的基本情况;请中等生找出喜欢的语句、段落进行赏析;请优等生将本小组精读的章节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感受;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下由组长(优等生)组织先在本组范围交流,再将交流的成果填充在自己设计的特色读书卡片上,最后在短暂的两节读书课上各组进行成果展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对小组负责的自我成就感,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
4 生本阅读
利用生本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民族中学的学生由于汉语水平较差,所以不爱开口回答问题。让他们张嘴说话,上台表演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学生进行了一周的阅读准备工作之后,我将名著导读的课堂变化为让学生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十个学习小组依次上台前来按照前一部分的具体分工展示自己小组的阅读成果。就拿我前一段时间刚刚上完的名著课《昆虫记》来说,在课堂上孩子们有的将读书卡片设计成蜘蛛的形状,有的用手抄报的形式来表现本组特点,有的小组还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编排成了情景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每个学生都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当听到孩子们说:“我们和城里孩子比就像那只丑丑的毛毛虫,可是我们有田老师,还有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那只美丽的蝴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们期待的不也就是孩子们破茧成蝶的那一刻的感动与幸福吗?5 感悟阅读
做好课后的资料补充整理与再读的升华体会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上完了课对一本名著的阅读也就完成了。其实,在课堂上,各个小组在自己的展示时间中又一次不自觉的感悟了书籍的精华,每个小组不同的发言与着眼点更是在组与组之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所以在课后,我请学生再一次补充整理了自己的读书资料,再次体会书籍中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思考。当看到学生写道:“蝉在地下四年的黑暗才换来了地上一个月的光明与欢唱,作为日日生活在幸福和光明中的我们也应该对任何挫折都一笑而过,珍惜今天,努力争取生活的幸福与美好。”看到这段话,我想我可以欣慰地微笑。
在《高尔基论青年》一书中说道:“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可见书籍对人的重要作用。所以我想,上好民族中学的名著导读课可对民族教育尽一点微薄之力。我作为一名民族教育者,更应不断从书籍中完善自我,引导我的孩子们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参考文献:
[1]卢雪源.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即兴”艺术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1 (2) .
[2]叶裕兵.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飞扬[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4).
一、加强积累
第一,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语言有两个途径:一是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方法。在广泛阅读书籍、报刊的基础上,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成读书卡片。二是生活。平时说话是对储存的“语言资料”的一种使用。在说话前,不断灵活地向“资料仓库”提取合用的材料,并不断改进。例如,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我每次都开展课前三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每人一次,提前准备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不但能促使学生阅读相关的书,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一石二鸟之功。
第二,积累材料。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好文章需要好材料,好材料的关键是多积累。多积累需要我们善于观察,这是一种长时间培养的习惯,因此我们教师不要怕麻烦,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开始,就是好作文成功的起点。我学生的材料丰富多彩,无奇不有。比如:(1)两只大黄狗坐在路中间,我们走过去,它们看都不看我们,根本没把我们人类放在眼里。(2)雨中的校园好像披上一层薄纱,我们跑呀跳呀,都成神仙了。(3)王老师拉长者脸,气冲冲走进来,原来袁××又惹祸了……
二、多动手练笔
第一,天天练笔。我让学生都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日记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新闻报道、读后感、自己最想说的话等,不拘泥于形式,学生兴趣盎然,否则日记便成为累赘,失去了写作兴趣。经过一学期日记,笔头熟练了,材料积累丰富了,写作水平就提升了。
第二,随时随地练笔。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突发感想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听到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看到一个场景让你感叹时,都可以写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地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列夫・托尔斯泰善于把观察到的事物、听到的有趣的事随时记录下来,为以后写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87-01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1.榜样激励,现身说教。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推荐书目,自主阅读
1.适合学生的课外书
(1)要与学生自身生活紧密相关。
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关于卫生保健知识、安全防范方法、自我服务技能以及礼仪、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光名胜、经济物产、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太空历险记》、《阿童木》、《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另外,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的童心和天真的童趣,语言精练形象,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3)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结合学校开展的“晨读暮诵”活动,让学生广泛涉猎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精神的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如:“名家名句”,“唐诗宋词”等,要让学生多读。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推荐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雷锋的故事》;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手中的《新语文读本》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应充分利用。
三、授予方法,学会阅读
(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西游记》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掩卷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2)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追求快速,也不观其大略,更不要求背诵积累,因为它们一般都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而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细品型阅读,主要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用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我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5)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6)心得笔记。如:学法领悟、思想收获、人物评价、释疑体会、写作鉴赏等等,均可以写,让他们自由抒发,写的内容不拘一格。
四、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认真投入,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我告诉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打上一个问号,请教老师或者家长,你对书中的角色有什么看法,有什么话想说,可以在旁边写下来。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