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经贸范文

对外经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经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经贸

第1篇:对外经贸范文

*7年我省对外经贸部门积极应对国家对外经贸政策调整,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立足于“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果,对外贸易增长步伐加快,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经贸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7年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保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新的成效。*7年我省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美元,达744.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出口499.43亿美元,增长21.0%,进口245.15亿美元,增长14.6%。

一、对外贸易发展步伐加快。*7年我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分别较*5年和*6年提高4.3和3.6个百分点。特别是国家为保持外汇平衡,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而出台的鼓励扩大进口政策效应显现,进口增幅较*5年和*6年分别提高了6.7和5.3个百分点。

二、民营企业带动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拉动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7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70.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高于全省进出口增幅12.8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和出口增幅也高居各类企业之首,全年出口139.95亿美元,增长30.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6.0%提高到28.0%,对全省出口贡献率达37.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9个百分点。进口30.49亿美元,增长37.1%,不仅比全省进口平均增速高22.5个百分点,而且分别领先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25和25.9个百分点。

三、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7年,全省在继续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加大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全年对亚洲和欧盟市场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对亚洲市场出口198.28亿美元,对欧盟出口105.02亿美元,分别增长19.6%和25.8%;对美国出口增长明显回落,*7年对美国出口108.67亿美元,增长7.8%,大大低于上年16.7%的水平;对日本出口仍在低位徘徊,*7年出口62.20亿美元,仅增长3.0%。对俄罗斯联邦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速,*7年对俄罗斯联邦出口7.03亿美元,增长41.1%,对巴西出口6.19亿美元,增长42.2%。

四、一般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近年来,我省一般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7年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79.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6%,增幅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7.5%提高到51.0%,其中:出口274.33亿美元,增长27.8%,进口105.26亿美元,增长27.1%,增幅分别比加工贸易高出15.6和19.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9%,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4.4个百分点。

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7年我省在保持传统商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努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渐回升。全年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和玩具等五类传统商品出口13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224.6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8.04亿美元,分别增长23.3%和10.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类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出口额为98.42亿美元、27.24亿美元和17.25亿美元,分别增长75.0%、53.8%和85.6%。

吸收外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7年我省吸收外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注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投向,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果,外商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3项,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94.49亿美元,增长20.7%;实际到资40.61亿美元,增长26.1%。若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123.36亿美元,实际到资81.31亿美元,分别增长14.2%和13.2%。

一、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持续高位增长。*7年我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延续上年高增长的良好势头,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增幅总体保持在20%以上高位运行。合同外资除5月、9月、12月分别下降2.0%、1.1%和32.3%外,其余各月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最高增幅达87.8%,最低为8.7%;实际到资除2月份下降15.4%外,其余各月均呈增长态势,最高达64.8%。与上年相比,合同外资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实际到资增幅上升2.6个百分点。

二、港澳台资为主体的格局更加稳固。尽管我省不断拓展新的投资来源地,但面台近港澳的优势仍是我省的突出特点,构建闽港澳台合作与交流平台,吸收港澳台资金是我省吸收外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素,依然主导我省吸收外资总体规模。*7年我省吸收港、澳、台(含第三地转投资)合同外资64.54亿美元,增长21.8%,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为68.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港澳台实际到资28.92亿美元,增长36.8%,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5.7%提高至71.2%。同时,台商经第三地转道投资趋势进一步增强。*7年我省吸收合同台资(含第三地转投资)22.46亿美元,增长90.6%,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5.0%提高至23.8%,对全省合同外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9%;台资实际到资10.98亿美元,增长45.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7个百分点,对全省实际到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1.0%。

三、外资项目资金聚集度提高。*7年我省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大项目的签约落户和扩大投资,外资大项目成为我省吸收外资增长的主要支撑点。*7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含增资)404项,总投资198.31亿美元,增长64.6%,其中:合同外资71.89亿美元,增长72.0%,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76.1%,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在大项目的带动下,*7年全省外资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362.12万美元提高到548.42万美元。

四、服务领域吸收外资进一步拓展。*7年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在各产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围绕产业发展共同开展联合招商活动,吸收外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特别是服务领域吸收外资增长势头强劲。*7年全省服务领域吸收合同外资为23.12亿美元,增长54.9%。其中:房地产业吸收合同外资规模居服务业之首,达9.14亿美元,增长1.1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8亿美元,增长29.3%;居民服务业吸收外资2.8亿美元,增长5.1倍;批发和零售业2.79亿美元,增长5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6亿美元,增长75.3%。

五、外商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近年来,外商投资除新设立企业外,增资、并购等投资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7年以来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呈现新动态。一是外资企业用在境外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增资;二是外资企业为申请上市作准备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扩张。*7年我省外商投资企业增资33.99亿美元,增长57.6%;并购企业79宗,总投资7.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合同外资2.47亿美元,增长26.8%。

六、厦门、泉州龙头作用突出。我省厦门、泉州两市在大项目的促进下,吸收外资的增长势头强劲,对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突出。*7年厦门和泉州两市吸收合同外资61.79亿美元,增长41.8%,两市合同外资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高达65.4%,两市合同外资增量为18.21亿美元,对全省合同外资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12.4%;厦门和泉州两市实际到资23.57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58%,增长25.7%,两市实际到资增量占全省实际到资总增量的57.4%,拉动全省实际到资增长15个百分点。此外,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保持双增长的有三明、漳州、南平和龙岩,福州、莆田、宁德合同外资分别下降7.4%、59.4%和79.3%。

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力求突破

*7年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国际经济合作的渠道和领域,国际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一、对外投资项目规模扩大。*7年全省新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90家,协议投资总额(含增资)2.1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含增资)1.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0%、27.0%和55.0%。全年新批企业协议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额首次分别超越2亿美元和1亿美元,标志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对外投资项目日趋大型化,对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119.86万美元提高到151.11万美元。

二、国际技术合作稳步推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是我省企业“走出去”发展较好的行业,不仅带动了国产设备材料出口,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劳务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7年我省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64亿美元,增长1.1%;完成营业额2.06亿美元,增长2.0%。全年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3.2亿美元,增长0.5%;完成营业额3.18亿美元,增长1.0%。截止*7年底在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人数5.14万人。

国际旅游:发挥优势,稳固客源

*7年我省继续发挥面台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旅游品牌,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积极拓展境外新兴客源市场取得新进展。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消费稳步扩大,产业功能更加显现。*7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观光、商务洽谈、探亲访友等旅游人数26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入境过夜旅游者257.37万人次,增长20.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1.69亿美元,增长47.5%。

一、港澳客源市场稳步增长。港澳是我省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低速增长。*7年是10周年,我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按照“构筑闽港合作平台、深化闽澳四项合作”的思路,通过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形势,加大与港澳地区的经贸、旅游合作,进一步巩固了香港旅游客源市场。*7年接待过夜香港游客78.42万人次,增长14.8%,接待过夜澳门游客7.83万人次,增长31.2%。

二、台湾客源市场再现。对台旅游一直是*旅游一大特色,我省旅游部门着手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发挥先行先试和幅射效应,多次组织旅游业界相关人员前往台湾,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等形式,加深了海峡两岸旅游业界的沟通,拓展了旅游业务和合作,有效促进了两岸商贸旅游往来。*7年我省接待过夜台胞70.32万人次,增长17.1%,增幅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三、外国客源市场有新拓展。*7年我省接待外国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大关,达100.8万人次,占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总量的39.2%,增长27.6%,其中:美国、日本两大主要客源市场分别输送游客25.92万人次和19.79万人次,分别增长83.3%和12.1%,接待量居外国客源前两位。欧洲作为我省新兴外国客源市场,近两年增长较为迅速,但目前总量仍不大。*7年接待欧洲游客10.19万人次,增长16.3%。

*8年展望:对外经贸总体稳中向好

*8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期,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还在不断推进,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海西效应进一步凸显,为我省对外经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我省对外经贸发展正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竞争的加剧,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我省对外经贸工作带来了挑战和考验。主要表现为:

一、国际方面:国际经济继续平稳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

(一)国际经贸继续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继续向纵深推进,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预测:*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其中欧洲和亚洲经济增长尤为乐观,美国经济虽受次贷危机影响会降低增幅,但不至于造成美国经济明显衰退,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总体也将发挥增长潜能,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6.1%。

(二)国际贸易保持活跃,国际投资出现新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7%左右,国际投资也有望保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目前,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进出口贸易均有一定幅度增长,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增幅较大,国际贸易成为拉动各国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贸易结构方面,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扬和原材料价格攀升,矿产品贸易最为活跃,进出口增幅最为明显。机电产品仍为国际贸易中占比最大的产品。国际投资继续保持活跃,服务外包成为转移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信息交流的便利化,全球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形成了继制造业之后经济全球化又一次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投资中,传统新建绿地投资方式所占比重逐步萎缩,跨国并购等资本性投资所占比重日趋上升。

(三)影响世界经贸值得高度关注的因素。一是国际油价持续上升。油价从几年前的40美元/桶一度上涨到最近的近100美元/桶,能源化工、金属矿产相当多数量品种商品价格成倍上涨,且波动频繁剧烈;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3元,专家预测今年人民币还将升值6-10%。据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就损失毛利0.15元;三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全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加大。这些因素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营风险和操作难度;四是贸易摩擦形式不断翻新。*7年前11个月,我国共遭受各类贸易救济调查近70起,依旧处于全球贸易摩擦漩涡的中心位置。在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的全球之最外,我国又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共遭受8起反补贴调查。贸易摩擦正从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到宏观体制、政策层面,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严峻。

二、国内方面: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宏观调控明显趋紧

(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经贸发展具有良好支撑。*8年中国经济受北京奥运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有望继续保持增长,预计GDP增速在11%左右。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重点调控房价,抑制流动性过剩,并着力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年来首次提出从紧货币政策,预计会对经济增幅有一定影响,经济形势可能在*8年下半年或之后进入温和调整期,但仍会保持在10%左右的高位水平。

(二)宏观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国家倾向于进出口平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并不一味追求外经贸指标数量增长。无论是公布《*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大范围调整出口商品退税率,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公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明确了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重要装备、重点行业和资源性产品、原材料,还是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两税合一”、加工贸易调整等多项宏观措施,都旨在明确结构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导向,推动对外经贸从“量”到“质”的转变。但从近期影响看,上述政策的相继实施,以及新的《劳动法》颁布、工业用地实施“招拍挂”等都将加大外贸企业出口增长的压力,抬升外商投资成本。

三、自身发展:海西效应进一步显现,但发展后劲存在不足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拓展新空间。国家41个部委和央企相继出台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以及各地闽商积极响应,周边省区在产业、市场、交通、口岸等方面的协作与对接进一步加强,海西效应显现,有利于拓展我省对外经贸发展的空间。

第2篇:对外经贸范文

[关键词] 外贸英语 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函电是对外经贸活动中使用的专业英语。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外贸英语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功运用商务知识、发挥才能、顺利开展经贸活动的钥匙。

一、何为对外经贸中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他认为“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包括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该理论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新一代的语言学家,扩展了语言研究视野,引发了一股强大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交际能力的含义现在发展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随着各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化,为满足特殊的交际需要,产生了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课程。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ESP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以特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和学习者交际需要而确定的。它以学习者的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使学习者的专业或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外贸英语函电就是一门ESP课程,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是成功教学的核心。

二、外贸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1.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

Munby的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的观点,外贸英语课程学习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中英语用于写作符合规范的外贸信件。使用环境涉及对外贸易的公司、企业或招商局。学习者要学会如何与买方、卖方或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或洽谈。外贸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如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交际过程中要掌握清晰简洁、礼貌貌周到等原则和对方本位的立场。

2.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喜爱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幽默、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课堂话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商贸领域生动鲜活的事例或其他领域的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讨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加以运用,以便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

近年来外语交际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ESP教学。交际教学法认为教学材料是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能促进交际性语言使用。常用教学材料有以篇章味基础的材料,以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和以及实物教具。函电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课本提供了大量的经贸信函。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其他的语言材料。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即使是中文材料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4.开展丰富的语言交际活动

根据交际教学法,外语课堂应是一个充满“交流”的场所,“用语言去学”,交际能力的获得依赖具体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精心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抓重点。学生基本掌握该单元信函的特点后,单元中的其他信可由学生课后自习,可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采用演示文稿,分析各信函中的交际事件、交际手段、写作特色、语言重点;或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生动展示交际事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评点,并把学生的作品与课文中相关的范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实践,认知到其中的差距和优势,能发现各自应获取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讲解翻译练习时,通过对比突现英汉语言结构与文化间的异同,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可通过学生喜爱的讨论方式进行文化导入。

5.抓好校外实践工作,增强商务交际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外语的学习毕竟是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它需要有一个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让语言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简化了就业环节。许多院校在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加大师资培育力度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外贸英语教学的质量。外贸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龚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第3篇:对外经贸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 江苏 对外贸易

一、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对外贸易不断跃上新台阶。2007年全省进出口13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进口382.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4%和25.1%。在2005年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后,2006年出口又突破千亿大关。从1980年开放口岸起,到1997年出口突破100亿美元,用了18年时间,从2001年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再到2006年突破1000亿美元,用了5年时间。江苏对外贸易发展9年上了3个台阶,步伐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出口规模在全国的地位也由1980年的第13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进口居全国第5位,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江苏凭借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努力适应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出口规模、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呈现了国有、外资、集体和私营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格局。

二、江苏省对外贸易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地域优势。江苏省位于长三角南翼与长江的T形交叉口,地处接轨上海的桥头堡,紧邻上海、苏州,通江达海,区域内外交通发达。长江流域是中国消费总量最发达的地区,为江苏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国内市场,据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国内强大的需求有助于企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因此,这也有助于江苏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上海作为国际化中心城市将进一步辐射江苏经济,带动江苏外贸发展。

2,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优势。根据各地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江苏因地制宜发展起各种具有鲜明结构特色的产业集群。这种小资本、大集聚;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的特点,使江苏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近年来,江苏创造出几百个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年产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产业集群。

3,政策扶持优势。1948年,苏州和南京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1958年,国家将长江三角洲确定为经济开发区,北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实行了对外开放;2003年8月,苏州被接纳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会员,这些空间偏爱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北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对外贸易环境,为其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1990年国家提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北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劣势(Weaknesses)

1,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江苏省的服务贸易整体规模小,出口总量少,严重滞后于它的货物贸易发展。从国内来讲,江苏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只有0.5%-2%之间,相比较江苏货物贸易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是极其悬殊的。如旅游业、运输业、通讯邮电行业,数值偏低。江苏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于劳务输出、运输服务、旅游、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约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邮电通讯服务、咨询服务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比重不到10%。

2,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水平及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技术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江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自身经济实力排名并不相符。江苏的经济发展虽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其企业研发投人却只占全国的8%,低于广东(14.75%)、浙江(13.86%)、山东(10.73%)等地。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48%,不仅比全国水平低,也低于广东(0.56%)、浙江(0.59%)、山东(0.54%)等地。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判断地区和企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指标。这一指标江苏为0.88%,低于全国的1.1%,也比浙江(1.3%)、山东(1%)、广东(0.92%)低。按照国际OECD5%的标准要求,江苏仍有较大差距。

3,品牌价值不高。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评估中,江苏入选品牌数量45家,占9%,排名在北京、广东、上海之后位居第4,与其经济和外贸排名不很一致。江苏高价值的品牌数量较少,入选品牌中没有一家品牌价值在100亿元以上,而北京有19家,上海有4家,广东有12家,而排名江苏之后的浙江也有1家。山东也有2家。另外,在这45家知名品牌企业中没有一家的品牌是具世界影响力的,而北京有12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广东有2家,上海有2家,而排名第6的山东省也有2家。可见,江苏有些企业虽在国内国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名牌很少。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借势长三角。北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东部沿海,临近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上海,与上海等大城市联系紧密,并且拥有长三角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一苏州,6个地级市基本上处于上海1小时或2小时辐射圈内,内外交通(铁路、内河、公路和海运等)四通八达,能够方便而有效地接收上海和苏州的辐射和带动,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2,外商投资积极。随着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在江苏的投资不论是从投资的项目数还是投资的金额,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2000年以前,江苏利用外资规模在全国排在7名之后,这几年排名稳步上升,2006年江苏无论是合同利用外资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都排在第4位。通过建立FDI对江苏省进出口贸易的模型做回归分析得出,每一单位的FDI可以带动5.5331个单位贸易额,其中出口贸易额占了3.0571个单位,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出口贸易起了明显的促进推动作用。江苏的投资环境仍在不断改善,将继续吸引外商加大投资力度,可利用外资培植优势产业、行业、产品,增强其外贸竞争力。

(四)威胁(Threats)

1,产业结构雷同于苏沪。长三角地区工业机构相似系数偏高同构性特征明显。江苏、浙江、上海三地产值比重在前10位的行业中,有6个行业是相同的,这容易导致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江苏的出口市场本身过于集中,容易造成出口渠道不畅,这将成为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

2,面临其他省份挑战。东北、西部等地区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其潜在的经济能力将得以释放,这将对江苏经济发展构成挑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江苏已经成为我国的外贸大省。但是,江苏外贸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式特征,外贸发展面临商品结构升级迟缓、出口低价竞争的局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江苏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

2,从长期来看,江苏省的出口比进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更大,说明江苏的经济增长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依赖大量的出口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贸易内容不协调;进口与出口之间贸易形式不协调。

(二)建议

1,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今后江苏省应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在制定区域发展策略时加强区际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各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和融合。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扩大其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2,发展服务贸易。江苏发展服务贸易要明确职能、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一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占比高,要继续支持鼓励;二是金融、保险、通讯邮电、特许专利等目前出口额不大,但属全球国际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领域,增长空间相当大,要制定发展规划,有效推动;三是文化、教育、电影音像、广告宣传等,尽管这几年出口增长不快,但国内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需要重点支持;四是以信息技术外包和服务流程外包为主的服务外包增长迅猛,发展前景好,要作为重要突破口。

3,进一步利用外资促进出口。江苏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以提升当地出口竞争力总体水平。充分利用外资,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调整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及教育产业上大量引进外资。

4,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速培育多元化的出口主体。应鼓励有实力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私人资本参与外经贸企业重组,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制步伐。实施“贸易主体多元化”战略,给更多的科技型、深加工型企业申报外贸进出口经营权,通过扩大出口企业的规模来推动出口的增长,进而加快经济增长。

第4篇:对外经贸范文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考生输入名字;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在选择报考省市及院校,最后点击查询即可获取2018考研成绩信息。

点击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

(2)进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suibe.edu.cn/

点击进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招生网:suibe.edu.cn/

为及时获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查询信息:

第5篇:对外经贸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2012年我们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进行一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抽样调查,选取一至四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6%。此次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年收入及家庭所在地区,学生的消费支出水平及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收入单一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主要来自家庭、贷款和勤工俭学三大渠道。样本显示,约96.3%的同学把家庭供给作为消费的主要来源,占其消费总额的92%,家庭收入越高,对大学生提供的数量越大,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与家庭的收入呈正方向变化。由于家庭收入存在地区、城乡等差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同时反映了这一差异,其中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学生消费收入要明显高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来自于勤工俭学,约占大学生总收入的11%,有极少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收入完全依赖于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开支,有的学生同时兼任几份家教,并利用空闲时间到街头散发传单、推销产品,在调查中显示,约48%的学生为了增加消费收入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贷款是少数大学生收入的另一渠道,由于贷款数量和名额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够得到贷款资助。

2、消费支出层次化。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性。其中,月支出额在500元以下的占6.26;有2.42%的学生支出高于1,500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800~1,200元之间,两者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7.78%和39.44%。调查中显示,面对消费支出的层次化,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70%以上的同学对于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尤其消费水平低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差不能与他人礼尚往来,面对时尚产品没有能力购买而觉得低人一等,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少部分高消费水平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自己目前的消费水平,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济困扰可以跟着潮流走,在精神上无忧无虑,相对低消费水平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很轻松;还有部分消费水平不高的同学表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谓的攀比和消费上,因此也很少有经济上的心理负担。

3、消费结构多样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支出单一地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消费方式转向了多样化的消费,尽管生活和学习消费仍然占支出的主要部分,但用于交往娱乐、旅游和健身等方面的费用有较快的增长,其中女同学用于美容及化妆品的支出已占支出的较大比重,并且用于非生活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日渐增长势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局面,大学生用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花费也在日渐增多,这是近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用于各种资格证书和技能培训的费用约占支出比重的8%。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上,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不低于95%;电脑拥有率也在85%左右,12%的人拥有PDA,高档消费品也渐渐进入大学生的消费中,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些名牌产品备受大学生的青睐。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映,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追求时尚,超前消费。大学生处成长的青年时期,自我需求强烈而多样,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总希望用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我,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来表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的潮流。

2、贪慕虚荣,攀比消费。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攀比,他们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消费行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也要追随去购买,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时尚的 “消费主义”也日渐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少估量的影响。在西方推崇物质消费、追求享乐、及时行乐思想的同时,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容易形成攀比心理,不少同学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在日常消费中,常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为满足虚荣心,使用时尚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购买高档名牌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发生了盗窃行为。有的大学生甚至把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从而走入消费的误区。

3、激情冲动,非理性消费。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初次自行支配钱财,理财能力较差,缺乏开支的计划性,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其他因素冲击而改变消费初衷,使得自己在消费时 “跟着感觉走”。现代是信息社会,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的途径,媒体通过制作大量形象和信息,向大学校园传递着外界的消费潮流和时尚,常使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不能够真实地认识现实世界,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着,跟随着媒体创造出的新潮流亦步亦趋,在消费上失去应有的判断力,造成很多非理性的盲目消费。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各种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消费观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面对着传统与现代消费观的冲突,产生了很多困惑,在消费中出现许多误区,社会、家庭和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为大学生的消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的认识。

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消费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过程,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无论你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也无论你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小,你都无法逃避消费环境的影响。因此,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非常重要。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时,首先应该积极呼吁媒体本着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做科学健康的消费宣传。据调查,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媒体,大众传媒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主渠道,成为联结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媒体把外界的消费信息毫无保留地传输给了大学生,但是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稳定,易于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盲目消费。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消费的社会氛围,必须呼吁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积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媒体“创造出的新消费”、广告中虚构出的消费需求与自我需要的界限,辨明媒体诱导下的通过物质消费以彰显个性的误导,分清基于需求的消费和基于欲望的消费,正确进行消费决策,不被流行所诱惑。明确消费是为了健康的生存,消费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不能被媒体所左右。人的消费应该具有理性,更多的无谓消费并不等于自身价值的提高,要引导大学生控制消费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其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子女提供正常的消费支持,这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可以免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掌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大学生做好预算安排,并及时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家长要转变 “无私奉献”的无遏制供给观念,适当提供给大学生的消费,同时,还应该把上一代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言传身教给子女,切忌自己平时消费时大手大脚、无预算、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2、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学校在加强消费教育时,应该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一方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提倡在消费时不过分节俭,应该使个人的消费支出与消费收入相适应。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结合起来的消费观念,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节俭消费的传统美德,又承接了提倡积极消费的现代消费观,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既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校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一方面把消费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的消费教育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首先,在大学生中开设消费指导和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科学的消费知识,提高其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提出合理的消费建议;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选择丰富多样的商品时,注意经济适用,克服随意性,增加消费的计划性、自制性,从而减少消费误区;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浪潮,代表世界先进消费伦理观念的绿色消费将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这种新的消费观主张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消费生活转向追求生态保护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生活方式。这种消费观念代表了消费的未来主流,学校应该大力宣传,用这种科学的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使大学生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消费重点,实现可持续消费,建立现代科学健康的消费观。

主要参考文献:

[1]许霄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6.

[2]闫缨,任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2004.1.

[3]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第6篇:对外经贸范文

*7年我省对外经贸部门积极应对国家对外经贸政策调整,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立足于“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果,对外贸易增长步伐加快,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经贸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7年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保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新的成效。*7年我省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美元,达744.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出口499.43亿美元,增长21%,进口245.15亿美元,增长14.6%。

一、对外贸易发展步伐加快。*7年我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分别较*5年和*6年提高4.3和3.6个百分点。特别是国家为保持外汇平衡,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而出台的鼓励扩大进口政策效应显现,进口增幅较*5年和*6年分别提高了6.7和5.3个百分点。

二、民营企业带动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拉动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7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70.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高于全省进出口增幅12.8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和出口增幅也高居各类企业之首,全年出口139.95亿美元,增长30.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6.0%提高到28.0%,对全省出口贡献率达37.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9个百分点。进口30.49亿美元,增长37.1%,不仅比全省进口平均增速高22.5个百分点,而且分别领先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25和25.9个百分点。

三、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7年,全省在继续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加大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全年对亚洲和欧盟市场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对亚洲市场出口198.28亿美元,对欧盟出口105.02亿美元,分别增长19.6%和25.8%;对美国出口增长明显回落,*7年对美国出口108.67亿美元,增长7.8%,大大低于上年16.7%的水平;对日本出口仍在低位徘徊,*7年出口62.20亿美元,仅增长3.0%。对俄罗斯联邦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速,*7年对俄罗斯联邦出口7.03亿美元,增长41.1%,对巴西出口6.19亿美元,增长42.2%。

四、一般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近年来,我省一般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7年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79.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6%,增幅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7.5%提高到51%,其中:出口274.33亿美元,增长27.8%,进口105.26亿美元,增长27.1%,增幅分别比加工贸易高出15.6和19.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9%,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4.4个百分点。

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7年我省在保持传统商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努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渐回升。全年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和玩具等五类传统商品出口13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224.6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8.04亿美元,分别增长23.3%和10.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类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出口额为98.42亿美元、27.24亿美元和17.25亿美元,分别增长75%、53.8%和85.6%。

吸收外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7年我省吸收外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注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投向,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果,外商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3项,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94.49亿美元,增长20.7%;实际到资40.61亿美元,增长26.1%。若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123.36亿美元,实际到资81.31亿美元,分别增长14.2%和13.2%。

一、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持续高位增长。*7年我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延续上年高增长的良好势头,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增幅总体保持在20%以上高位运行。合同外资除5月、9月、12月分别下降2%、1.1%和32.3%外,其余各月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最高增幅达87.8%,最低为8.7%;实际到资除2月份下降15.4%外,其余各月均呈增长态势,最高达64.8%。与上年相比,合同外资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实际到资增幅上升2.6个百分点。

二、港澳台资为主体的格局更加稳固。尽管我省不断拓展新的投资来源地,但面台近港澳的优势仍是我省的突出特点,构建闽港澳台合作与交流平台,吸收港澳台资金是我省吸收外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素,依然主导我省吸收外资总体规模。*7年我省吸收港、澳、台(含第三地转投资)合同外资64.54亿美元,增长21.8%,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为68.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港澳台实际到资28.92亿美元,增长36.8%,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5.7%提高至71.2%。同时,台商经第三地转道投资趋势进一步增强。*7年我省吸收合同台资(含第三地转投资)22.46亿美元,增长90.6%,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5%提高至23.8%,对全省合同外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9%;台资实际到资10.98亿美元,增长45.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7个百分点,对全省实际到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1%。

三、外资项目资金聚集度提高。*7年我省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大项目的签约落户和扩大投资,外资大项目成为我省吸收外资增长的主要支撑点。*7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含增资)404项,总投资198.31亿美元,增长64.6%,其中:合同外资71.89亿美元,增长72%,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76.1%,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在大项目的带动下,*7年全省外资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362.12万美元提高到548.42万美元。

四、服务领域吸收外资进一步拓展。*7年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在各产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围绕产业发展共同开展联合招商活动,吸收外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特别是服务领域吸收外资增长势头强劲。*7年全省服务领域吸收合同外资为23.12亿美元,增长54.9%。其中:房地产业吸收合同外资规模居服务业之首,达9.14亿美元,增长1.1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8亿美元,增长29.3%;居民服务业吸收外资2.8亿美元,增长5.1倍;批发和零售业2.79亿美元,增长5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6亿美元,增长75.3%。

五、外商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近年来,外商投资除新设立企业外,增资、并购等投资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呈现新动态。一是外资企业用在境外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增资;二是外资企业为申请上市作准备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扩张。*7年我省外商投资企业增资33.99亿美元,增长57.6%;并购企业79宗,总投资7.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合同外资2.47亿美元,增长26.8%。

六、厦门、泉州龙头作用突出。今年以来我省厦门、泉州两市在大项目的促进下,吸收外资的增长势头强劲,对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突出。*7年厦门和泉州两市吸收合同外资61.79亿美元,增长41.8%,两市合同外资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高达65.4%,两市合同外资增量为18.21亿美元,对全省合同外资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12.4%;厦门和泉州两市实际到资23.57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58%,增长25.7%,两市实际到资增量占全省实际到资总增量的57.4%,拉动全省实际到资增长15个百分点。此外,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保持双增长的有三明、漳州、南平和龙岩,福州、莆田、宁德合同外资分别下降7.4%、59.4%和79.3%。

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力求突破

*7年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国际经济合作的渠道和领域,提升援外工作水平,国际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一、对外投资项目规模扩大。*7年全省新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90家,协议投资总额(含增资)2.1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含增资)1.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7%和55%。全年新批企业协议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额首次分别超越2亿美元和1亿美元,标志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对外投资项目日趋大型化,对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119.86万美元提高到151.11万美元。

二、国际技术合作稳步推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是我省企业“走出去”发展较好的行业,不仅带动了国产设备材料出口,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劳务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7年我省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64亿美元,增长1.1%;完成营业额2.06亿美元,增长2%。全年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3.2亿美元,增长0.5%;完成营业额3.18亿美元,增长1%。截止*7年底在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人数5.14万人。

国际旅游:发挥优势,稳固客源

*7年我省继续发挥面台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旅游品牌,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积极拓展境外新兴客源市场取得新进展。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消费稳步扩大,产业功能更加显现。*7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观光、商务洽谈、探亲访友等旅游人数26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入境过夜旅游者257.37万人次,增长20.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1.69亿美元,增长47.5%。

一、港澳客源市场稳步增长。港澳是我省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低速增长。今年是10周年,我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按照“构筑闽港合作平台、深化闽澳四项合作”的思路,通过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形势,加大与港澳地区的经贸、旅游合作,进一步巩固了香港旅游客源市场。*7年接待过夜香港游客78.42万人次,增长14.8%,接待过夜澳门游客7.83万人次,增长31.2%。

二、台湾客源市场再现。对台旅游一直是*旅游一大特色,我省旅游部门着手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发挥先行先试和幅射效应,多次组织旅游业界相关人员前往台湾,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等形式,加深了海峡两岸旅游业界的沟通,拓展了旅游业务和合作,有效促进了两岸商贸旅游往来。*7年我省接待过夜台胞70.32万人次,增长17.1%,增幅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三、外国客源市场有新拓展。*7年我省接待外国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大关,达100.8万人次,占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总量的39.2%,增长27.4%,其中:美国、日本两大主要客源市场分别输送游客25.92万人次和19.79万人次,分别增长83.3%和12.1%,接待量居外国客源前两位。欧洲作为我省新兴外国客源市场,近两年增长较为迅速,但目前总量仍不大。*7年接待欧洲游客10.19万人次,增长16.3%。

*8年展望:对外经贸总体稳中向好

*8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期,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还在不断推进,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海西效应进一步凸显,为我省对外经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我省对外经贸发展正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竞争的加剧,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我省对外经贸工作带来了挑战和考验。主要表现为:

一、国际方面:国际经济继续平稳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

1、国际经贸继续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继续向纵深推进,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预测:*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其中欧洲和亚洲经济增长尤为乐观,美国经济虽受次贷危机影响会降低增幅,但不至于造成美国经济明显衰退,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总体也将发挥增长潜能,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6.1%。

2、国际贸易保持活跃,国际投资出现新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7%左右,国际投资也有望保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目前,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进出口贸易均有一定幅度增长,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增幅较大,国际贸易成为拉动各国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贸易结构方面,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扬和原材料价格攀升,矿产品贸易最为活跃,进出口增幅最为明显。机电产品仍为国际贸易中占比最大的产品。国际投资继续保持活跃,服务外包成为转移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信息交流的便利化,全球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形成了继制造业之后经济全球化又一次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投资中,传统新建绿地投资方式所占比重逐步萎缩,跨国并购等资本性投资所占比重日趋上升。

3、影响世界经贸值得高度关注的因素。一是国际油价持续上升。油价从几年前的40美元/桶一度上涨到最近的近100美元/桶,能源化工、金属矿产相当多数量品种商品价格成倍上涨,且波动频繁剧烈;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3元大头,专家预测今年人民币还将升值6-10%。据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就损失毛利0.15元;三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全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加大。这些因素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营风险和操作难度;四是贸易摩擦形式不断翻新。*7年前11个月,我国共遭受各类贸易救济调查近70起,依旧处于全球贸易摩擦漩涡的中心位置。在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的全球之最外,我国又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共遭受8起反补贴调查。贸易摩擦正从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到宏观体制、政策层面,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严峻。

二、国内方面: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宏观调控明显趋紧

1、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经贸发展具有良好支撑。*8年中国经济受北京奥运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有望继续保持增长,预计GDP增速在11%左右。为抑制过快投资增长,重点调控房价,抑制流动性过剩,并着力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年来首次提出从紧货币政策,预计会对经济增幅有一定影响,经济形势可能在*8年下半年或之后进入温和调整期,但仍会保持在10%左右的高位水平。

2、宏观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国家倾向于进出口平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并不一味追求外经贸指标数量增长。无论是公布《*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大范围调整出口商品退税率,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公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明确了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重要装备、重点行业和资源性产品、原材料,还是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两税合一”、加工贸易调整等多项宏观措施,都旨在明确结构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导向,推动对外经贸从“量”到“质”的转变。但从近期影响看,上述政策的相继实施,以及新的《劳动法》颁布、工业用地实施“招拍挂”等都将加大外贸企业出口增长的压力,抬升外商投资成本。

三、自身发展:海西效应进一步显现,但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1、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拓展新空间。国家41个部委和央企相继出台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以及各地闽商积极响应,周边省区在产业、市场、交通、口岸等方面的协作与对接进一步加强,海西效应显现,有利于拓展我省对外经贸发展的空间。

第7篇:对外经贸范文

一、应用电子商务对促进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创造对外经济贸易良好的国内环境

在对外经贸中广泛采用和推广电子商务技术,实现外经贸、税务、海关、外汇、银行、保险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加快实现外经贸管理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必将使我国的电子商务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为未来外经贸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和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国家对进出口的宏观调控能力

电子商务要取得与外国企业平等竞争的资格,就必须制定与实施进出口企业代码和进出口商品代码。实施这两项标准化是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础。在实施两项代码系统的基础上,可实现联网管理与资源共享。应用电子商务可使整个进出口环节计算机联网管理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为全国各级外经贸管理机关和进出口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国际化的电子商务环境,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全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服务。

(三)有利于推进外经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推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已成为发展外经贸事业的瓶颈,国家对外经贸管理工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各部门的工作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客观上要求有关信息在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要求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在各部门间传递,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外经贸管理效率的提高,工作质量的改变,监督机制的加强等都离不开及时准确完整地有关信息,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水平标准和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外经贸管理部门之间一直未能实现信息共享,而信息的传递只能依靠纸面单证完成,时滞长、准确性差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政府制定对外经贸宏观经济发展政策也必须依据一定的信息,应用电子商务使信息共享得以实现。

二、传统外经贸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配额商品招标管理上的弊端

随着参加投标企业范围的扩大和配额商品招标类别的增加,招标的具体事务工作成倍增加,在短时间内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办法处理成千上万份标书已经难以胜任,同时参加投标企业到一个地方同时聚集,企业不仅要浪费大量的物力人力,也造成了招标秩序的混乱,同时还会因手工操作而产生开标评标工作速度慢、差错多等问题,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主管单位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二)配额许可证管理上的弊端

手工方式由于透明度差,给海关等监管部门有效监督控制带来困难,使越权发证、超配额发证、无配额发证、伪造许可证、买卖许可证等案件难以杜绝。而且采用手工方式,由企业提交书面申请与证明文件,发证机关人工审核,手工填发许可证书等一系列步骤,时间长、易出差错、随意性较大、不易控制。

(三)进口核销及出口退税管理上的弊端

一些不法分子在纸面单证传输方式下趁机伪造、篡改进出口报关单骗取外汇及出口退税的做法屡禁不止,不仅妨碍了正常对外经贸活动的进行,使国家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的声誉。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还要支出一定的费用对有关的纸面单证进行防伪处理。而相关部门取得单证后,为了使数据与本部门内部系统相适应,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重复录入与二次核对工作,这样不仅造成增加支出,同时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四)信息数据管理上的弊端

外经贸商情信息和统计数据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共享性较差,部门间的信息传输难以迅速完成。尤其是由上而下的信息服务很不够。同时行业信息和国内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制约。而国外经贸信息数据来源杂、不系统,不利于管理部门和企业科学而及时的调研和决策。

三、在外经贸中进一步应用电子商务的建议

我国正努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现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将首先实行信息化管理,企业将实现信息化经营。电子商务将成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电子商务建立的虚拟市场,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一)完善安全体系

电子商务活动在涉及到有关个体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制定相关规定,并规范这些信息的使用,保护隐私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在安全方面,一是安全认证。电子商务认证系统作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二是网络保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三是防黑客袭击。

(二)完善信用体系银行结算系统与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我国在配送系统、结算系统方面存在着缺陷,特别在物流方面,尚未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体系。在外经贸中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除涉及生产、批发、零售机构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通讯、技术服务等机构的加入。

(三)加强政府对电子商务在外经贸中应用的推动

互联网是一个跨国界的网络,建立在其上的电子商务活动必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和规则,以保证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顺利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准备建立密码技术国际性的标准,各国政府据此进行开发,实现本国密码的国际化,发挥政府对电子商务活动的扶持和服务作用。

(四)全面推行外经贸业务运作的电子商务化

随着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开始运营,配额电子招标管理、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贸易统计管理、结汇和出口退税管理等系统的使用,国家在外经贸领域应用电子商务已初具规模。而这些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全面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第8篇:对外经贸范文

关键词:地区经济 山东省 对外贸易 机遇 挑战

目前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其影响不断减弱,全球经济复苏,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全球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在近年来“中韩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一带一路”政策以及跨境电商,这都进一步刺激了山东对外贸易的发展。长期以来,山东凭借资源优势、沿海优势、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实现了高速的对外贸易增长。相信借助近年来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东风,山东对外贸易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一、山东省对外经贸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山东积极响应“引进来、走出去”的国家号召,始终将对外贸易作为带动经济、打开国门的必经之路。自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对外贸易打开了新的局面,山东省也借助这一契机,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此外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以及跨境电商的繁荣,都进一步刺激了山东对外贸易的增长,仅2016年上半年山东进出口贸易总值就超过7000亿人民币,同期增长2.4%,虽然进出口贸易总量仅次于广东、上海、江苏,位列全国第四,但在增幅方面,却明显高于上述两省及一直辖市,增幅位列全国首位。总体来看。山东省对外经贸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二、山东对外经贸迎来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山东外贸的机遇

“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对外发展战略,山东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拓宽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并争取到了总额超500亿元的沿国家承包工程项目。从国内方面来看,“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均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虽然山东并没有划入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内,但却同时毗邻,同时受到南北双重辐射刺激的作用,以及沿海优势、资源优势的推动下,使得山东更具发展后劲,加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对外开发,必将迎来亘古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自贸协定助力对外贸易发展

近年来我国为拓宽市场。积极与多国争取自由贸易协定,如2015年签订的中澳自贸与2016年生效的中韩自贸协定,都对我国对外贸易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例,这是目前我国对外签署的涵盖最广、涉及额度最高的自贸协定。山东与韩国一衣带水,凭借沿海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中韩贸易最密切的地区。据山东商务厅相关数据显示,山东与韩国的双边贸易占中韩贸易总量的1/4,这其中不乏LG、三星等大吨位级韩国企业,随着自贸协定的生效,以及双边贸易的深入,都使山东对外贸易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对外贸易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山东省强化了与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了商务示范县、示范企业、基地等,以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并于2016年分别建立了近百家京东、淘宝服务站;同时,菏泽市也获批国家商务示范地区。在2016年,山东全程的电商贸易总额较2015年快速上涨31.1%。同时,山东在淘宝上的电商平台,目前已超过40万家,网络购物、网络销售额都得到了飞速提升。总体来看,山东电子商务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地区经济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入世十余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受到的全球大环境影响也愈加深刻,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政治关系也日趋复杂。此种背景下各国间的势力制衡、对抗,以及政治因素都为进出口贸易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比如中韩自贸协议生效初期成果显著。但近段期间受到萨德入韩、中韩政治摩擦的影响,使双边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一带一路”上的一些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局势动荡,贸易环境不稳定,存在一定风险,这都为山东省乃至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挑战。

(二)进出口贸易领域竞争激烈

在全球市场的环境下,各国不仅是合作关系,同时也是竞争关系。一些国家兴起了地方保护主义,在贸易中设置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限制。比如山东重点出口产业――纺织品出口。仅在2014年一年时间里就受到了来自美、欧、日、韩等国高达50余次的反垄断影响。

(三)山东省的进出口外贸竞争优势不突出

山东曾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以及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劳动密集型经济已不具备优势。同时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范围,劳动力成本都在近年来快速攀升,以山东为例,仅2010-2015年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山东省劳动成本上涨10%,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山东乃至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产业优势。特别是近年来东南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使山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快速流失,这一严峻的形势也迫使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四)内贸流通方面带来的挑战

供给体系不够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滞后,城市社区商务功能单一,业态布局不合理,部分社区便利店、菜市场等生活必备业态缺失,便利店的饱和度普遍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健康、养老、家政、休闲、娱乐等生活产品供给不足,服务消费、品质消费质量水平有待提高;供给效率不够高,传统经营模式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供给环节降本增效仍有很大空间。

四、深化山东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路

(一)推动出口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1.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积极转型.将高技术含量产业出口作为未来对外贸易的重点,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鼓励研发,开发自主核心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并扩大此类产业规模,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形成产业集群。

2.扩大市场出口。一方面要巩固传统的对外贸易市场,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强化山东对沿线市场的双边贸易力度,积极参加境外展会。在区域格局上,对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不局限于欧美,强化和亚太区域的周边地区合作,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韩产业园建设。对内更好地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多极带动、多点支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新开发区管理机制

自贸试验平台要取得显著成果。首先,山东应以此为契机,深化开发区的发展力度,积极打造国际合作的贸易平台、工业平台。其次,要鼓励创业推动自贸区建设,并提高海关监管力度,增添自贸的动力活力。第三,创新考核内容,将项目引入的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作为考核重点,加快高质量产业集群建设。招商引资注重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发挥高层推动机制作用,有效配置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建设,精准招商、精准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吸纳全球资源。第四,要加快建设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加强国际化社区、学校、医院、国际航线、国际商务酒店建设,研究制定更加积极地利用外资政策,完善境内外要素聚集的“生态圈”。第五,要深化与央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提升对外工程劳务层次,培育特色鲜明的高端外派劳务基地,提升“走出去”的服务保障水平。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山东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如海尔、青岛啤酒、海信、鲁能、重汽等,甚至一些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席位。但与发达国家同行业横向比较的话,仍较为弱势,对外推广存在一定难度。为在对外贸易中提高市场竞争力,除提升技术含量外,品牌效应所带来的附加值也同样不容忽视。结合山东实际情况,为在对外贸易中实施品牌战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1)山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知识产权保护、广告宣传推广、研发、信息服务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本省品牌的创设,鼓励省内各地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实际的品牌建设。(2)强化品牌宣传,省内相关部门积极宣传自主品牌,在国内外打响品牌的知名度。(3)增强品牌保护意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4)从资金扶持、质量监管等方面,对出口企业从设计、研发、制造、外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大重视与投入,助力本省品牌打响国内外市场。

(四)紧扣时展,借力电子商务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地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经济创收。山东也应顺应发展潮流,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如发挥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5个省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商城建立健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配套政策,带动机械装备和工程物资出口等。其次,要在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中,强化品牌建设,借助电商平台推动外贸产品内销品牌、传统产品知名品牌的塑造。第三,要为流通提供便利。引导物流配送企业对接终端,打通制约电商上行的关键环节。加大数据建设,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抓住发展重点,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培训,推进电商龙头企业扶贫项目。第四,要利用聚集化效应,持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淘宝村、淘宝镇、电商园区向电商特色小镇转变。按照上述原则,有条不紊地发展山东电子商务,助力经济发展。

第9篇:对外经贸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对外贸易 出路

我国中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由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依然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中,为跻身对外贸易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我国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经济发展仍存在问题,影响其长远发展,为此,积极寻找出路是必要的。

一、中小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随国际市场的开放性与竞争机制日益完善迫使我国中小企业调整经营战略,走向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国际市场的趋利性可以使许多进入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在追逐利润与壮大自我的过程中,赢得长远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或减税等政策作为外销产品的激励,可以鼓励中小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对外贸易这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向前,为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由于以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为主,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外贸出口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贸易发展环境趋紧等,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结构失去平衡。2、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积极转型,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引起国外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摩擦。基于某些国际规则不够明晰,一些贸易大国存在国际贸易规则滥用的单边行为,无论是在程序方面,还是在进口对国内产业损害或威胁的认定方面,都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3、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停留在“物美价廉”的传统观念上,仅仅把价格作为对外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上投入甚少,造成长期的低价销售行为,使企业基本处于低水平对外贸易管理状态。4、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管理者素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都比较少,有些企业仅有一种。

三、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

(一)战略联盟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在对外贸易的合作关系中,双方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但互相合作以共同获取利润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双方共同享受资源、承担贸易风险,中小企业参与双方产品的设计项目,对客户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满意程度以及市场盈利方向设计出更符合市场竞争的产品。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联盟能促进双方发展力量,避免中小企业和合作方因各自利益趋向不同而造成诸多影响。

(二)专业的贸易中介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因自身实力不足,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极其匮乏。为提高对外销售量,设立专业的贸易中介是有效的策略,其作用在于使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走向规模化,从而扩大企业来源收入,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专业的贸易中介对企业销售人员的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确保企业实现预期服务与质量的目标,从而促使企业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获得高效发展。随贸易中介专业化的不断深入,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销售质量的风险,使法庭纠纷的机率随之降低,也可维护企业的声誉。目前,各国都重视专业化的贸易中介,因其不仅能降低对外贸易方与合作方的成本,也能降低双方人员成本,这是一种达到双赢的发展策略。

(三)全面的监督体系

目前从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主要有监督局与监事会。监督局与监事会缺乏有效的配合,且当监督局与监事会出现摩擦与歧义时,通常监督局会处于优势地位,而监事会的约束力与申辩力则受损,此类不对等的监督系统也即对监督本身提出挑战。片面且不规范的监督体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将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因此,合理而全面的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得意继续发展的保证。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应明确划分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的工作有责任可依,从而完成对外贸易工作的相关内容。随国际市场竞争拓宽产品的种类及销售路径,运用有效的销售策略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克服一切困难与问题。中小企业凭借自己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应不断努力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充分发挥战略联盟的发展力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人生,葛学,田原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策略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