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乐器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半。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学生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我校小学部选择了音色优美,简单易学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葫芦丝)作为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普及乐器,有的学生当堂课就能吹出简单的曲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乐器的信心,为器乐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那些既没有音乐基础且又没有音乐爱好且比较懒惰的学生来说,学好一门乐器确实不容易,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在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尽量选择短小、简单的乐曲开始,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进行培优训练,提高演奏水平,以课堂表演、汇报演出、考级和比赛等各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乐器创造多种展示和比赛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轻松体验到成功的自信,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乐器的辅助学习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普及乐器教学,不单是为了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通过学习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比如:把葫芦丝的吹奏技巧和节奏练习结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把葫芦丝吹奏的指法与识谱教学结合使学生从小就学会识谱,不断增强识谱、唱谱和自学音乐的能力,用葫芦丝为歌曲进行伴奏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音准,更自信地进行表演。这些都是乐器普及进课堂的重要成果。
三、如何在不增加课余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演奏技能?
尽管葫芦丝简单易学,入门快,音色优美,音准好,是最适宜在大课堂普及的乐器,但是要想让学生在不增加课余负担的前提下掌握较高的演奏技巧,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学习周期进行训练,当二至三年后学生有了一定水平的演奏技巧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学的基本能力,教师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减负,但此时学生已经马上毕业,当学生进入中学后,如果不能继续坚持学习乐器,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将随之夭折。经过几年的尝试,我们决定在一年级重点进行节奏和视谱的训练,为学好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用五年的时间坚持学好一门乐器,收到了喜人的教学成果,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四、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抓好特长培养?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及师资。
二、专业及方向、学制、教学单位
专业代码
专业
专业方向
学制
教学单位
130202
音乐学
音乐教育
四年
音乐教育学院
音乐学理论
五年
音乐学系
艺术管理
四年
钢琴调律
四年
演艺学院
130203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五年
作曲系
130308
录音艺术
音乐音响导演
四年
音乐编辑与制作
四年
演艺学院
130201
音乐表演
指挥(乐队指挥、合唱指挥)
五年
作曲系
演唱(美声、民族声乐)
四年
声乐系
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含通俗声乐、美声、民族声乐)
四年
演艺学院
中国乐器演奏(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竹笛、笙、唢呐、民族打击乐器)
四年
中国器乐系
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西洋打击乐器、竖琴)
四年
管弦系
钢琴演奏
四年
钢琴系
键盘乐器演奏与编导(钢琴、手风琴、电子管风琴)
四年
演艺学院
通俗乐器演奏(爵士鼓、古典吉他、萨克斯管)
四年
130204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与教育
四年
舞蹈系
130206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
四年
三、招生对象及报考说明
(一)招生对象:我院各专业方向均面向全国招生,报考条件如下: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符合报考专业体检要求。
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四、招生计划的说明
我院属于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在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前须提前自行组织专业考试。具体招生计划待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正式下达后将在招生考试网上公布(网址:zsks.whcm.edu.cn),请考生届时在我院校园网上查询。
五、专业报名方式、时间、地址
1、网上报名
我院专业考试报名一律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纳考试费用的方式进行,不接受现场报名及其它缴费方式;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按要求认真填报,并仔细校对所填报名信息,经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网上缴费;缴费完成后,考生所填报名信息即不能再进行修改,考生无论是否参加考试,其所缴纳费用一律不退;如考生未在我院公布的时间内进行报名并缴纳费用,或考生所填内容不符合我院公布的相关要求,将视为专业报名无效。各专业方向(品种)专业考试费每方向每人次350元。每位考生限报两个专业方向,多报无效。
网报时间:2015年1月20日至2月5日
网报地址:zsks.whcm.edu.cn
2、现场确认:凡报考音乐教育、音乐学理论、艺术管理的湖北省考生只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不需参加现场确认,不需打印专业准考证。其余方向的湖北省考生和非湖北省均须按照以下时间进行现场确认和领取专业准考证。
(1)现场确认时间:2015年2月26、27日
(2)现场确认地点: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原紫阳路)1号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A栋一楼。
(3)现场确认手续:
湖北省考生持“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 复印件、“湖北省音乐舞蹈类统考合格证” 复印件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包括校验报名信息并签名确认和领取专业准考证)。
非湖北省考生如已在户口所在省(市)高招办办理艺术类高考报名手续,须持艺术类高考准考证复印件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未办理高考报名手续,须持所在学校介绍信或毕业证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包括采集照片、校验报名信息并签名确认和领取专业准考证)。
报考一个专业方向需证件一套,至多不超过两套。
六、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将在我院招生考试网zsks.whcm.edu.cn中的 “考试日程安排” 栏目中另行公布。
报考音乐教育、音乐学理论、艺术管理方向的湖北省考生无须参加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报名考生的湖北省音乐类统考成绩作为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成绩(未参加武汉音乐学院校考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的考生视为未报考武汉音乐学院,没有校考成绩)。
考试地点: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原紫阳路)1号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
七、注意事项
①湖北省考生必须获得湖北省音乐舞蹈类统考合格证方可报考我院;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方向(品种)应与其参加湖北省统考的专业方向(品种)一致,否则视为无效;钢琴调律专业方向考生须获得湖北省音乐类统考音乐学(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类(钢琴品种)合格证方能报考。
②每位考生限报两个专业方向,多报无效,如果考生所报考的两个专业方向在考试时间上发生冲突,由考生自行取舍。
③报考音乐教育、音乐学理论、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湖北省内考生仅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不参加现场确认及校考,以统考成绩作为该方向专业成绩。
④所有专业方向均初、复试一并进行;初试缺考的考生一律不得进入复试;有缺考科目的考生,考试成绩均视为无效。
⑤曲目库和笔试科目考试大纲详见我院招生考试网(zsks.whcm.edu.cn);音乐教育、钢琴演奏、钢琴调律、钢琴演奏与编导、演唱、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二胡、古筝、小提琴、萨克斯管、指挥专业方向(品种)必须严格按照招生简章要求从曲目库中选取曲目参加考试,其它音乐表演类各专业品种可有2首曲目不选自曲目库。
⑥演奏、演唱、指挥类科目由考试委员会指定演奏、演唱、指挥考试内容的全部或部分。
⑦除特别说明可以视谱演奏(唱)的曲目外,其他曲目均为背谱演奏(唱)。
⑧高考文化课分数计入总结构成绩的,按百分制折算后再依据分值比例计入结构总成绩(即考生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文化总分×100×分值比例)。
八、专业考试科目、要求、分值以及录取原则
(一)音乐学专业(演唱类科目的伴奏仅可使用钢琴伴奏CD,或清唱,不得另带伴奏人员;钢琴伴奏CD请考生自备,CD中只能按报名时的曲目顺序存储本场考试曲目,不得存储其它信息)
1、音乐教育方向
科目及要求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2、复试: 演唱:从曲目库中选取歌曲2首; 钢琴演奏:从曲目库中选取练习曲2首、乐曲1 首。
分值及
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结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湖北省考生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课总分40%+湖北省音乐类统考成绩60%;
3、非湖北省考生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课总分40%+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成绩60%
4、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成绩=演唱40%+钢琴演奏40%+基础乐理10%+视唱5%+听写5%。
2、音乐学理论方向
科目及要求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2、复试:《音乐鉴赏》。【参考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于润洋、吴斌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演唱歌曲2首或演奏乐曲2首,乐器不限。
分值及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语文单科成绩达到75分(150分制);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结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湖北省考生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总分70%+湖北省音乐类统考成绩30%;
3、非湖北省考生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课总分70%+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成绩30%
4、武汉音乐学院校考成绩=音乐鉴赏60%+演唱或演奏20%+基础乐理10%+视唱5%+听写5%。
3、艺术管理方向
科目及 要求
笔试:《音乐鉴赏》。【划定合格分数线,不计入总分;参考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于润洋、吴斌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分值及 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当年湖北省高考“文科三本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高考文化课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2、通过各省音乐类统考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后,无须参加我院校考,可直接填报我院艺术管理专业方向;
3、获得我院任一专业方向(品种)“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均可填报我院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其艺术管理高考志愿与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考生平行(即与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考生志愿等同)。
4、钢琴调律方向
科目及要求
科目及要求与钢琴演奏方向相同
分值及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专业结构分从高到低录取;
2、专业结构分(百分制)=听写40%+视唱10%+演奏40%+基础乐理10%。
(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科目及
要求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2、复试:
笔试:作曲Ⅰ《歌曲写作与单旋律发展》、作曲Ⅱ《钢琴曲写作》、《基础和声》
演奏(乐器不限):乐曲1首,曲目自定(如使用钢琴演奏,曲目须不低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299程度;如选择使用其它乐器演奏,则须从本简章音乐表演专业乐器品种范围内选取乐器,演奏独奏作品1首)。
分值及
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专业结构分从高到低录取;
2、专业结构分(百分制)=作曲Ⅰ15%+作曲Ⅱ25%+基础和声20%+演奏10%+视唱5%+听写10%+基础乐理15%。
(三)录音艺术专业(含音乐音响导演、音乐编辑与制作两个方向)
科目及要求
科目及要求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分值及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结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课总分40%+专业结构分60%。
3、专业结构分(百分制)=作曲Ⅰ15%+作曲Ⅱ25%+基础和声20%+演奏10%+视唱5%+听写10%+基础乐理15%。
(四)音乐表演专业
1、指挥(乐队指挥、合唱指挥)方向
科目及
要求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含二声部弹唱);
2、复试:
笔试:作曲Ⅰ《歌曲写作与单旋律发展》、《基础和声》、《听写》、《乐理》;
面试:指挥指定曲目3首,从曲目库中选取1首管弦乐队作品、1首合唱作品指挥;演奏钢琴乐曲1首,曲目自定(须不低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299程度)。
分值及
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专业结构分从高到低录取;
2、专业结构分(百分制)=指挥25%+作曲Ⅰ15%+基础和声20%+钢琴演奏10%+视唱5%+听写10%+基础乐理15%。
2、演唱方向
科目及
要求
民族声乐美声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2、复试:从曲目库中选取歌曲5首【民族声乐曲目须有1首传统民歌或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歌曲或戏曲、说唱风格的歌曲;美声曲目须有中国歌曲1首,外国艺术歌曲或外国歌剧咏叹调1首(用原文演唱)】。
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
1、初试:《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2、复试:从曲目库中选取歌曲5首【曲目须有1首外国流行歌曲并用原文演唱】。
说明:
民族声乐、美声考生均可兼报通俗声乐,不另行参加通俗声乐考试,其专业结构成绩通用;录取时将按通俗声乐、民族声乐兼报通俗声乐、美声兼报通俗声乐三个方向分别排队,分别分配招生计划,分别录取;
民族声乐和美声复试可自带伴奏人员一名,也可清唱,不能使用伴奏CD;
通俗声乐仅可使用CD伴奏,或清唱,不得另带伴奏人员;伴奏CD请考生自备,CD中只能按照填报顺序存储本场考试曲目,不得存储其它信息;考生可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话筒演唱。
分值及录取
1、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我院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结构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结构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文化课总分10%+专业结构分90%。
关键词:引子;主部;结尾;配器
一、以单线条管乐与弦乐拨弦交叉汇合,形成音色对比,融合明显的引子部分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乐曲结构为多部曲式,其中结合了回旋曲式原则及套曲原则。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分别使用长笛和单簧管演奏出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的两股水源。一开始,由长笛奏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模仿从森林深处涌出的潺潺流水;接着,两只长笛的二重奏用波动的音型交替演奏,音响慢慢加强,如无数溪流汇合。随后,单簧管奏出,象征另一股水流,长笛与单簧管的演奏构成两个呼应的层次逐渐加深。小提琴轻柔的拨弦声和竖琴华丽的琶音,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点点银辉。此时打击乐器三角铁的运用以及配合低声部弦乐器再次将该引子部分音型重奏、叠置、加强、着重强调,与之前高声部管乐器又有变化重复,又有对比,在原有的基调上变化强调。又仿佛高音管乐器与低音弦乐器通过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段描写,最终汇合,形成多层次的综合描写。该作品引子部分的创作,乐器的搭配应用非常精妙,既成为全曲五光十色音色配置的前提,又在全曲重起着主导的统一作用。
二、具有史诗般,急促的快板,展现整个管弦乐队音色搭配,各声部分开以及结合描写的主部主题部分
由弓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也成为全曲的重要核心部分,也是《沃尔塔瓦河》作品中最有代表的旋律部分。捷克民族风格的、宽广抒情的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双簧管声部和第一小提琴以快板速度轻轻奏出。以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手法,先是E小调,然后转为E大调。本主题形成整首交响诗的灵魂,可分为A、B、C、D四个插部构成。
1.A插部:也成为第一插部;描绘河流经过一片森林地带,圆号和小号模拟岸边传来的狩猎号角声。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
2.B插部:河流经过村庄,岸边传来了乡村婚礼中波尔卡舞曲的主题。由两只单簧管和小提琴演奏。
3.C插部: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减弱。木管乐器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斥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缥缈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走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婉转流畅的音型,形象地把荡漾的水波和仙女们优美的舞姿揉合在一起。这时主部主题再现,由第一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其他弦乐器伴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描绘河水的波浪起伏。
4.D插部:音乐渐强,描写河水冲过圣约翰峡谷时的壮丽情景。乐队全奏,发出戏剧性的音响。铜管乐奏出一连串不协和的音响,短笛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弦乐奏出急促的上行音节的音型。打击乐中,鼓钹齐鸣,表现惊涛巨浪猛烈的冲击着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咆哮,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主部再现,沃尔塔瓦河冲过急滩,摆脱险境,前方豁然开朗。音乐以更加浩大的声势滚滚涌出,这时,主题以明朗的大调奏出,充满了欢乐胜利的力量
三、结尾处描写
音乐描写沃尔塔瓦河流经祖国心脏――布拉格和维谢赫拉德的身旁。乐队奏出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里第一首《维谢赫拉德》的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力量,庄严而雄伟。主题两次响起,表现出捷克人民对自己祖国光荣的历史和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赞颂了他们不畏艰难,争取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的流向天际,流向远方。音乐在富有律动感的流水音型中由强而弱的结束。
四、浪漫派晚期及民族乐派配器手法的特点概述
1.在浪漫派晚期及民族乐派兴起的管弦乐写作中,随着将音乐视为一种“灵魂的自白”、试图用音符去描绘“心灵的风暴和世间的动荡”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风行,作曲家笔下的世界越来越成为了情感和色彩的滥觞。为了获得更大的情绪起落幅度和更具戏剧性震撼力的表现工具,一部分作曲家都通过比以往丰富得多的选择可能性,形成整个乐队不同乐器组之间更细腻、多样的音色层次和对比变化,求得音响的纵深感。尤其是铜管乐器,在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时期拥有了它们以前不曾拥有过的辉煌。他们作为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和巨大技术潜力的乐器组合,有史以来,第一次占据了有可能向弦乐和木管在交响乐队中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的地位。
2.力度对位的手法,源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时期的音乐作品,并为许多当代作曲家所认同,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运用。它的主要特征为:在管弦乐织体的不同层次中,根据各织体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各自在表现上的要求和音响平衡的需要,不但采用不同的演奏力度,而且还形成各具特色的力度发展逻辑,从而在各声部间产生一种音响强度变化上的交错,或者说,一种广义上的复调――对位效果。不难理解,采用这种强调乐器声部独立性的技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织体的层次感,使色彩变化更为细腻、丰富。
3.由于《沃尔塔瓦河》出自套曲第二乐章,在这里,必须也要了解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时期套曲型的管弦乐作品配器手法的特点。在套曲中,为不同乐章选择不同的编制,并不是取得各乐章之间色彩反差的唯一途径。所以作曲家根据表现上的需要,在不同乐章的基本色调处理上,或相互补充、或前后呼应、或构成程度不等的对比,这对作品本身的整体音色格局的性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不同色调的形成,除乐队编制本身起着重要的、甚至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还与作曲家在不同乐章中对不同乐器或乐器组音色的侧重直接相关。
总结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沃尔塔瓦河》作品是捷克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在本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其同时的民族音乐创作时期的交响乐配器手法的特点,更是在整个音乐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欣赏该作品的同时,也要逐一分析作者创作的源泉,作品结构及乐队各乐器之间配器的手法特点。这对于作曲理论研究,音乐作品赏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也为我们之后的音乐创作之路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施咏康.管弦乐队配器法[M].京:人民音乐,2001.
[2]柏辽兹.配器法[M].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2.
[3]W.辟斯顿.配器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4]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民乐作曲;民族器乐;音乐教学改革;“民乐作曲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3-0078-04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民乐作曲基础”课程是高等音乐院校民乐系民族器乐演奏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是指导民乐专业的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具体乐器进行民族器乐曲写作的基础性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结合民族乐器法、民族作品分析及一般传统作曲技法规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型民族器乐曲的写作练习,并通过分析各类民乐作品中的旋律织体、和声功能、配器色彩、节奏形态等各音乐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帮助学生认识民族器乐作品中的作曲技法规律,从而理解作品的整体表现意义与作用。课程最后的结业要求学生掌握民乐创作、编写的基本功能,并完成一首小型民族器乐曲的编创写作。
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民族音乐作品综合分析能力和演奏的整体技能,并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民族器乐曲编创写作能力,认识民乐作曲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和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创作在当代民乐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也是一条培养民乐创作人才的重要途径,实现民族音乐的长足发展。笔者作为音乐学院该门课程的专业教师,以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基础,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二、传统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民乐作曲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主要以讲授传统民族乐器法的理论知识、分析传统民族器乐作品及讲授一般作曲技法理论为主。
在民族乐器法方面,讲授传统的各类民族乐器,分为:1.拉弦乐器组:高胡、二胡、中胡、大胡、革胡、低音革胡;2.弹拨乐器组: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古筝、古琴;3.吹管乐器组:竹笛、笙、唢呐、管子、箫;4.打击乐器组:板类、鼓类、钗类、锣类。分别介绍各传统民族乐器的历史源流、形制构造、音域及传统演奏技法,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家名曲。进行分析讲解的民族器乐作品主要来源于建国初期以来各专业音乐工作者所收集整理的传统古曲、各地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还有一部分作品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大多数作品为民族乐器演奏家或具有民乐专业基础的专业作曲家所创作。
在作曲技法方面,主要讲授一般旋律的发展手法,比如变奏法、叠奏法、自由变奏法、反复分裂法、旋律对答法、引申法、承递法、垛句法、拆头拆尾法等等。此外还加入一部分我国民族五声性调式与五声性和声体系的基础性知识内容。
在传统的“民乐作曲基础”课程教学中,根据学制的安排,每周有两学时基础理论知识的大班课教学和两学时的大班课学生集体课堂写作练习。在该课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写作习题前一般会指导学生先进行传统曲目的作曲技法、旋律发展手法及和声配器等内容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们给指定的乐器进行华彩性片段写作。大多数学生都是以模仿写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使用的教材主要为上世纪出版的传统民族乐器法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大班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大班课改题则抽选少数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
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学生写出的作品在音乐语言的表达方面相对比较单调;旋律的发展手法、和声的布局以及写作形式内容和创作方式上皆比较贫乏;作品的曲式结构比较单一,和大部分传统民乐作品一样,主要以三段体结构为主;学生在写作中还比较缺乏结合乐器性能特点的演奏法技巧等的运用。在课程结束后,因为没有得到更多民族乐器创作思维的启发,大部分学生对继续进行民族器乐曲的写作提不起兴趣,但对于一部分具有高级器乐演奏技巧并且想对自己掌握的乐器进行音乐创作的学生,课堂上传统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
三、改革和实际应用
在紧张的教学时间和具体大班课堂学生进行集体写作的实践中,如何按照科学的分类法教授课程内容,如何深入浅出地让非作曲专业的民乐系学生编写出音乐流畅、具有完整曲式结构的小型民族器乐作品,无疑十分迫切地需要进行教学法改革与创新。近几年该课程通过对民族器乐法、民族曲式学、民族音乐作品分析和作曲技法等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力求提高传统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以丰富学生对该课程的实践需求。
(一)内容
1.民族乐器法
首先,简化和省略民族乐器的历史源流,这部分内容学生在民族音乐概论和中国音乐史的课程中已有较全面的学习。其次,增加中国各地民族民间乐器种类的授课内容,丰富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材料,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有更多样化的音色选择和配器织体安排。例如在拉弦乐器组中,除介绍传统的二胡(汉族)、板胡(汉族)、中胡(汉族)、高胡(汉族)、革胡(汉族)、马头琴(蒙古族)、京胡(汉族)等以外,还加入了乐锯(俄罗斯族)、拉线口弦(藏族)、三胡(汉族)、四胡(汉族)、坠琴(汉族)、坠胡(汉族)、奚琴(汉族)、椰胡(汉族)、擂琴(汉族)、二弦(汉族)、大筒(汉族)、马骨胡(壮族)、艾捷克(维吾尔族)、萨它尔(维吾尔族)、牛腿琴(侗族)、独弦琴(佤族)、雅筝(朝鲜族)、轧筝(汉族)等民族民间乐器。最后,除了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形制构造、音色音域、演奏技法和传统名曲外,重点讲授各类乐器的指法弓法等演奏技法在五线谱上的准确记谱方式,尤其应关注的是非常规演奏法以及非常规定弦等特殊音乐表现技法在民族乐器上如何更加合理地进行安排,探讨和规范使用更加全面的方式来进行准确记谱等等的内容。
该课程除了分组讲解各类民族乐器的相关内容以外,还加入弦索乐类、丝竹乐类、鼓吹乐类、吹打乐类、锣鼓乐类等我国主要的民族民间合奏音乐类别的内容。
2.民族曲式学
传统的课程中,只涉及常见的多段体曲式结构的研究,局限于一段体、二段体和三段体的固有写作模式。进行改革后,该课程按照写作需要循序渐进地讲授一段体、多段体、变奏体、回旋体、循环体、联曲体、集曲、连环体、板腔体、综合体等更为多样的中国民族曲式结构类型,并将其与西洋曲式结构进行比较,为学生的分析和写作提供各种不同的参考和借鉴,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通过整体了解中西方音乐结构的异同之处,加强对本民族曲式结构的熟练与实际运用。
3.作曲技法
首先,让学生了解旋律、调式、调性、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演奏法、音色、织体、配器、曲式等音乐要素在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乐器性能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其次,增加旋律写作中的调式扩展、调式综合、节奏形态的复杂化、声乐及念白形式的借鉴等在写作中的应用。再次,增加和声写作中的非三度叠置手法、和音的纵横手法、音块音色的用法及特殊演奏技法的应用。最后,增加曲式结构的综合性应用、配器音色的线性融合及非线性融合应用、进行民族民间体裁和西洋体裁的融合等内容的应用。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指导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从单个器乐曲到室内乐重奏甚至乐队作品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
(二)形式
1.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民族乐器传统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实际演奏与作曲创作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想象力。可以邀请民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带上乐器进入课堂,以面对面的方式,结合授课教师的系统理论知识,详细讲解各类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从其历史发展演变,形制构造(包括各种近期的乐器改良),各种指法、弓法等演奏技法及定弦(一般性及特殊性的),各类当代优秀的民乐作品赏析,尤其是各种演奏法一一对应的记谱法示范,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更为准确合理地表达和体现自己的音乐思维。由于学生们本身为民族器乐演奏专业,因而对乐器的性能、演奏技法有着作曲专业所不能及的熟练程度,他们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在乐器上及时视奏新作,这样更善于发挥其乐器的性能和技能,感受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采用这种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际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性,使传统的授课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成倍地扩展,既巩固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能够在写作时提高兴趣和思维创造力,避免一味地进行模仿写作。
2.音乐作品演奏实践
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不定期的课堂视奏,最后完成的完整民族器乐作品通过选拔,在课程结束后以举办新作品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们的作品能够得到实际的演奏或演出,其中经过反复修改的完整优秀作品可在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参加作曲比赛、音乐会演奏、录音、出版等活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教学法的未来发展可能性探索
该课程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在创作、科研、教学和音乐编配等方面具备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音乐素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创作型人才和普及、实用性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生综合学习和掌握以下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打好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和现代作曲技术理论两方面的基础;2.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语言的基本特征;3.结合作品时代、作曲家风格全面进行作品分析;4.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5.掌握各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6.具备清晰的文字阐述能力和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能力;7.掌握从作品乐谱到演奏作品的整个实施过程;8.加强民乐专业与作曲专业、电子音乐专业的交流合作;9.进行民乐创作和其它各类表演专业及其它艺术形式(舞蹈、戏剧、音乐剧、歌剧等)的交流合作。这些均需要在给与学生“民乐作曲基础”课程更多学制时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该课程由一年制改为两年制的学习将更加合理化。
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分为日常教学和目标式强化教学两种形式。日常教学采取“一对一”和“小组课”方式,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目标式强化教学:在理论纵深和实际运用两方面,加强教学的厚度和宽度,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加学生创作实践机会。
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拓展到运用传统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和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相关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将来有能力提高并达到全面分析作品、灵活运用技法与独立创作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具有艺术性、开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的民族音乐艺术作品。
学生们还应该在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下进行采风活动。现在高等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对民族民间音乐十分陌生,在写作中显得民族音乐的旋法十分生硬匮乏,并且缺乏相关的感彩和深度,因此,有必要提倡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尽量深入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去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所赋予的创作灵感,搜集必要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只有这样,民乐创作才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继而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逐步探索其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民族和声学、民族曲式学、民族配器学等民族音乐创作的理论体系。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乐器的性能以及民族乐队的编制和新的配器手法等进行研究和改良。
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专业方向也可以有所偏重,部分对民乐创作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增加侧重“民乐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学习,为将来毕业后进人民族乐团进行驻团创编和社会各阶层对民族音乐新作品的需要做好实践的准备。
一、需要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器乐教学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认为,中小学器乐教学,在我们国家尚不发达、教育资源、百姓生活水准很不均衡的状况下,有着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试想,如果一个有天赋、喜爱音乐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因为学校不为、教师失职而失去了一生接触他喜爱乐器演奏的机会;如果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不论家庭条件好还是不好的学生,在他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都曾有过乐器演奏的经历。都曾不为没有条件学习乐器而失去学习乐器的最佳年龄而遗憾的时候;都曾在家里的作业之余拨弄拨弄自己课堂上学会的乐器,而不仅仅是上网玩游戏,我们的教师、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家长那将会是多么的欣慰呢。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音乐教师,能让每个身处偏远农村的学生都曾有过乐器演奏的经历让喜欢乐器的孩子都能梦想成真。因此,从我们的国情出发,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使我们大部分农村的孩子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因为师资条件和地域条件的限制、不因为教育部门不为、教师的失职而失去在最恰当、最好的年龄阶段,学习乐器的知识、乐器的演奏表演和鉴赏机会,是当今教育部门、教师和社会因该重新考虑和审视的问题。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课程方案以及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深刻的阐述、定论和目标。因此,我们在贯彻和落实这些纲领性的法规文件和指令性要求时,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理念以及对于音乐教学的教学水平、艺术教育的评价目标、评价依据和督导方式内容。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使学生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和爱好、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用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理念,率先在中小学课程中以音乐课的器乐教学得以体现,让每个学生受艺术课技艺教育的程度都能在艺术课的器乐教学中得以实现。那么,笔者认为,停留在政策、资源硬件上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阶段的工作,应该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选择突破口,开始进入深层次的课程阶段。即在教育人的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过程细节中得以扎实的体现和落实。因此,器乐教学在艺术学科中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内涵,能够率先在艺术学科领域中体现出教育公平、均衡的要素;能够体现出新时期教育的理念和任务,也必将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及落实艺术教育目标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需要重新确立和正确引导器乐教学乐器的来源和选择
多年来中小学器乐教学的乐器的来源是制约中小学器乐教学普及推广以及可持续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现行国家音乐学科课程标准推荐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乐器,教科书的出版和编辑部门也采用了不同的或相同的乐器在各自的教科书中使用。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地区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即便是一个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乐器(学具)大约人民币10元左右,由学生自己购买准备,也是不能在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学校实现。许多教师除了开展器乐教学增加了工作量负担和难度之外,动员和设法使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件上课用的乐器(学具),都一直苦煞心机,费尽周折或造成收费规定混淆。因此,结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投入的增加,笔者认为,应该分两步走,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学校,应该由国家像配发免费教科书一样统一配发器乐教学的乐器(学具),他们可以一直从小学一年级使用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到工作岗位,对于发达地区学校则由教师推荐学生自行配备。由此,由课程内容开始的艺术学科人手来体现艺术教育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即在音乐教学中率先体现教育公平和资源均衡的目标。
对于乐器选择而言,笔者认为一定要从国情和当地实际以及教师技能素质出发,不可以偏颇或因噎废食。所谓国情就是我们的国家还不很富裕,选择的乐器价格不可以高但乐器本身的包容性、器乐性质必须是准专业和可以继续与传统乐器学习发展对接的,比如八孔竖笛和六孔竖笛则可以分别与木管乐器和我国的竹笛相对接学习发展;口风琴则可以与键盘乐器直接对接等。对于教师技能和素质而言,这里主要是说教师必须要从学生发展的长期教学需要出发,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中小学器乐教学的乐器,使自己成为器乐教学的行家梨手,不可以以任何借口推脱或以其它接口教授学生学习一些不能够符合集体课教学、不符合学生可发展性学习及无法快速统一校对音准、无法人手一件、无法统一购置的乐器(学具)等;更不可以以任何借口违背中小学音乐课程目标的规定不开设器乐课教学的内容。
三、需要适时更新合适的教学目标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目标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各个年级段叙述的很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中小学器乐课教学在新形势下,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实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有每节课、每个年级、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甚至是每个个性特例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而且包括曲目难度梯次、教学进度以及循序渐进教学内容的目标计划,还需要明确的是评价、管理教师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正确的、清醒的目标和认识。不可以以学校乐队的演奏乐曲的水准来要求班级集体课教学生的演奏水平和曲目难度;不可以有一蹴而就和功利性的心理来进行器乐课教学。作为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始终把握好以下几点:1、中小学器乐教学不是培养专业的演奏家,不是专业的器乐教学学习,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所教授的技巧必须专业和准确,所建立和养成的学习习惯必须是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2、教学的对象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器乐演奏,但通过学习,必须使他们对乐器产生兴趣或好感,并能始终参与集体课或课外的学习演奏和练习而不掉队。3、使他们每个人都曾有过非专业但准专业的器乐演奏学习的经历和体验,而不应为家庭条件、居住区域、教育资源等原因而丧失了学习器乐演奏的人生经历。
所谓有效的器乐课教学方法,是针对我们许多教师采取两个极端教学方法而言的。一个极端是自新课程以来“头脑风暴”所灌输的所谓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器乐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的体验、参与忽视了器乐学习的技术性、技能性的要求和技能所形成的规律和时限次数等其结果是学生即便是义务教育九年的学习,许多学生还是随了大流,拿起所学的乐器,依然是不会演奏;另一个极端,则是新课程嗤之以鼻的方式,即认为器乐学习是技能性很强的内容。因此,过于强调纯技术的反复枯燥的训练,而忽视了学习对象的差异性、注意力的持续力度和兴趣转移以及审美为核心理念下的互动、参与主动、共享交流的理念。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因为枯燥单纯、反复过多的技术训练,而对器乐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反感器乐课的学习。有效的器乐课教学应该是综合的、根据不同年龄特征,整合音乐要素,面向全体的、照顾个体的、难度适中的、循序渐进的,每个人每次学习都有收获而不感到学习困难的器乐教学方法。
四、需要根据对象确立清晰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
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终身学习、引导他们一生喜爱乐器的高度上来构架、梳理、更新自己器乐教学和学生逐步掌握器乐技术技巧的路径和理念。从学生将要拿到乐器,到开始演奏第一个音符,再到能够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脉络和目标;一是要在起始课前就要有自己的规划方案、教学内容和可行的方法途径,让自己有清晰的、逐步形成学生技术技巧和器乐演奏应该具备的知识的基础和能力。包括听觉训练、合奏、重奏训练以及技术技巧形成过程中的各类技法训练和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二是需要有器乐演奏的器乐曲的积累和选择,让经典的好听的、符合乐器演奏的乐曲成为学生茶余饭后随意演奏、即兴表演的曲库和拿手的曲子,并不断完善补充;三要有年级期中期末和小学、初中、高中技术技巧的分段规划和训练时限,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器乐学习与升入不同的年级段贯穿相连。使他们对乐器的音色、音准以及各种表现手段、形式技巧都有很敏锐的感觉和体验,并学会表现和借用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形成终身不忘的技术技巧和不断磨炼提高艺术表现力的习惯和能力,成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都能与他人交流、传播和展示的艺术才能。
五、需要重新认识学生艺术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
器乐教学最大的长处在于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知识的载体,即“乐谱”的视读是立体整合潜移默化的来掌握完成的。往往不需要刻意的来进行识谱的专门教学,还在于其技能的形成是用心、用肢体来一一完成的。对于音乐的要素是切身的体验、听觉的辨别、肢体动作、手指、呼吸的协调与操作来协作完成的。以识谱能力来讲,学生掌握器乐演奏的程度与学生识谱能力的程度几乎是同步增长的。因此,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美、交流美、创作美的机会和舞台时,需要区别对待,不可以以少数个别学生的器乐表演水平代替全体学生集体课器乐学习的水平,需要给每个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尤其是起步慢的、学习器乐有些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器乐的学习培养他们敢于在大众面前自信、自然、洒脱的参与集体或个人的演奏活动,包括学生独自在宿舍、家里练习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等。需要借助各类媒体记载和共享学生的器乐学习成果。比如练习时用手机、录像机等手段自行录音、录像、拍照;比如在小区和家庭为自己的朋友演奏和展示自己新学习的乐曲或技巧与社区文化馆站、艺人交流等。目的是增加和延伸器乐学习的时间和方法,拓展和建立学生自我艺术实践表演的空间和理念。包括学生期中期末以及某个乐曲技巧学习后的考核检查形式等,都需要区别对待,巧妙设计,特别要克服“滥竽充数”考核带给教师和学生自己的不利因素,是每个人都能在各自习得的能力水平上选择曲目参加考核。以此,建立学生器乐学习实践与艺术交流以及成果呈现、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增加兴趣和器乐学习的实用。
1 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1.1 大学生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
(1)音乐认识上的缺失。从目前的大学生普及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各个高校中各个专业对于音乐的态度则处于漠不关心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认为音乐并没有实际用途。由此,现在的大学生对音乐方面的认识很少。即便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音乐本身的认识也不是完全了解,如对于学习音乐的意图、内涵以及用途等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的学生认为上艺校、学习音乐,是因为好找工作,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功利性心理较为普遍,而对于音乐真正的内涵却鲜有学生能真正认识。
(2)音乐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在高校大学生当中,能够识谱的学生比例还不到四成,其中约三成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想象得到,当代大学生对于音乐专业知识的认识十分严峻。而在音乐专业学生当中,还有少部分的学生直到毕业还不明白识谱的重要性,到了毕业论文时期才开始手忙脚乱恶补专业知识,这对于未来音乐人才的培养来说极为不利。此外,大学生在乐器的学习方面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吉他、手风琴以及竖笛等等,能够做到每天都能练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而音乐专业学生的乐器学习则集中在钢琴和小提琴两个方面,在其他乐器的涉猎上很少。
(3)音乐价值体现的不足。一方面,现代音乐主要体现在流行音乐,传播渠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音像产品等,在其他渠道的传播,如音乐表演、话剧等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现代音乐的流行,使得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高校对于古典音乐基础的教学很是缺乏,在乐器的配置方面也很匮乏,在整体的大学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们往往只注重成绩、奖学金等,音乐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4)网络音乐的影响。现在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课余时间,学生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音乐活动,此时的网络音乐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地,学生获取音乐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校园的音乐演出、歌舞表演等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大学生活嘈杂,学生们独自欣赏音乐的空间狭窄,不利于学生独特音乐审美观的形成。
1.2 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误区
音乐素质教育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前提,不仅属于专业课的一种,而且是必修课。音乐学习当中不能没有素质培养,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有利于音乐中的读谱听音、和声创作、音乐赏析以及音乐历史文化的学习,每个环节都是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如果学生们仅仅是学会了唱歌跳舞,而没有正确理解音乐的内涵、背景和表现形式,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理解音乐,学生的音乐素质也不会相应得到提升,毫无艺术气息和音乐感悟可言。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存在误区中总结了两个方面,如下所示:
(1)教师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误区。有很多音乐专业的教师在课时、课程的设置上枯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只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大量增加音乐技巧性练习,而忽视了音乐素质的培养。部分学生在乐器学生当中出现了会弹而不识谱的情况,或者是识谱学习速度较慢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判断能力减弱,容易出现错误。
(2)家长教育方面的误区。在家长教育方面,单方面地追求考级,对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干预作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最终使得学生为了通过考级,只会几首固定的曲目,不能将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融会贯通,无法体会音乐本身的内涵。
2 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原则
2.1 音乐内涵的认识原则
音乐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课程,它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从古至今,音乐之所以流传至今,并且得到了发扬与发展,这都归咎于音乐丰富的内涵。要学习音乐,首先要增加对音乐内涵的认识,从内心里接受音乐,感悟音乐,才能达到与音乐合为一体的效果,促进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内涵的学习,是一门音乐入门的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必修课程,学习音乐内涵之后,为以后的听辨、视奏、唱读以及欣赏等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音乐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向着综合型音乐人才的方向发展。
2.2 音乐专业教学基本课程设置合理化原则
(1)音乐素养的考级设计。音乐素养的学习,有利于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所谓音乐素养,它涉及所有音乐基础知识和认识,其教程涵盖了音乐教学的多个方面。可以设置音乐素养考级,充分考虑我国当前音乐专业教育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进行音乐素养的考级设计。
(2)乐器学习与练习时间相配合。乐器的学习是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当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种以上乐器,并且能够充分理解这种乐器与音乐之间的关联与含义。现阶段,在音乐专业素质教育上,对乐器弹奏的技巧上十分重视,忽略了练习时间与乐器学习的时间配比问题。因此,应该合理地进行学习时间的设计,本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学生在学得好的同时学得扎实。
(3)基础学习应放在首位。正如上述内容所说,现在的大学音乐专业的素质教育缺口很大,对于考级、技巧的学习过分重视,而实际的音乐专业学习应该以音乐素养教育为主,技巧学习为辅,将基础学习放在首位,才能打好素质培养的基础。
2.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在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当中,除了合理规划教学课程之外,还要将教学方法合理设置,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感受音乐的心境,充分了解和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及其背景文化,将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的目标。此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培养了学生独特的音乐创新能力。
2.4 音乐素养考级设置科学化原则
音乐素养考级的设置,有助于进行学生自我学习的检查,能够让学生充分得到自我评定和自我认可,从而增加学习动力。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了解学生在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并不是让每个音乐专业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而是以音乐为平台,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3 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方式分析
针对音乐的属性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作用在于让人的心境舒适、心情愉快,它由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声音组合而成,极具节奏和韵律。音乐有着自己的背景文化与发展历史,同时也有着特殊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不管是音乐理论还是音乐历史,都有着其难掩的魅力所在,使其从古至今,流传韵意不减。由此,在现代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方式也有着一定的规律。
3.1 音乐教育普及化
音乐教育是整个大学生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它不仅仅属于音乐专业,还属于各个专业的学习,它是一种美学的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现在音乐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素质培养上还存在漏洞,需要将音乐认识和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化,让每个音乐专业学生不仅术业有专攻,并且在其他音乐领域中有所认识,不是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大师,而是教会他们广泛涉猎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普及化的宗旨。
3.2 音乐课程规范化
不管是哪种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们有足够的主动性,不能厚此薄彼,如果各课程之间的教育出现不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将涉及各方面的课程合理安排是音乐素质培养的关键。目前,教育部也已经将音乐教育课程分为音乐选修课以及音乐必修课两种,便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规定学生选修课程的最少时数,帮助学生拓宽音乐知识面。音乐教育课程的规范化,是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程要有目的性,实现科学的规范化。
3.3 完善音乐教育体系
在整体的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上看,素质教育的提升离不开对教育的宣传、音乐教育制度的改进以及音乐学习模式的创新,这些都是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从音乐教育制度保障、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化音乐教育体系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培养进展。
3.4 音乐教育内容革新
(1)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它旨在利用人文知识与环境,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它所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以及思维方式等,从而使得学生将这些良好的品质融于心中,形成优良的品格和修养,并学习到处世哲学。首先,在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对其加强培养。其次,在科学的学习方法方面加强培养。最后,在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加强培养。音乐是一门艺术底蕴深厚的学科,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文化视野的扩大,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创造力。所以,在音乐教学当中,突出其特点是重中之重,减少专业的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我选择,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社会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音乐人才。
(2)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以往的学校教育从高中开始就加大了对主修课程的重视,对自然科学的培养渐渐远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在自然科学素质上已经有所欠缺,如果在音乐专业学生教育中没有充分进行自然科学素质培养,将不利于现代音乐人的发展。由此可见,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是时下急需进行的培养项目之一。高校教育中可以加设声乐、电脑音乐、动画音乐等相关课程,以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3)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音乐专业学习当中,艺术创新能力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和技能。如果学生在艺术创新方面有所造诣,将极大地帮助其在艺术活动等实践中的工作,对艺术过程进行创新的理解和设计,对于艺术作品能够从表现、处理等进行赏析,并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提出新的问题。所以,在培养方式上应加强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践为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
4 提高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几点对策
4.1 完善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架构
在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研究中,首先,要进行改革的就是课程架构,现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化和规范化,对于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必修课过多,给学生充分发挥的选修课时间较少,这与提高音乐专业人才素质的思想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繁荣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式也多种多样,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将这些培养方式科学化、规范化,将素质教育的内涵充分体现,最终实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伟大目标,这也是新时期音乐艺术培养的发展趋势。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包括多方面,如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等,需要在课程架构中潜移默化改变,主要可有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在音乐专业课开设的同时,增设哲学、大学语文、计算机、体育以及外语等多门公共必修课,充实课程架构内容。第二,开设多门选修课程,如美术、语言、第二外语、美声、音乐历史、现代录音技术以及文学写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完善学科体系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将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起来,将其进行类别分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2 改进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
首先,因材施教。所有的教学模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而进行,以课堂内外的讨论为主要形式,同时辅以引导模式、问题模式、参与模式等,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创新力。其次,科学施教。采用针对性施教的方针,从学生的内心入手,以直观的感受为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的引导,同时还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后,实践施教。所谓实践施教,就是以学生的实践为重点,辅导学生加大音乐活动的参与,为学生谋求多项机会,积极参加国家各项声乐或乐器比赛,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增强。
4.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强,现代大学音乐专业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元素,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这里,要加强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多媒体应用能力,以科学特点为核心,制作出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并且结合计算机软件、音响技术等,加大对音乐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实施力度,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
工作总结表面上是给别人写的,实际上是给自己写的。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不会因为别人要求而去写工作总结而是主动写总结。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请笑纳!
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1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2在高中时学习不是很好,可是我的歌唱天赋不错,于是我就学了我的特长--音乐,没想到唱的很不错,我在高考时顺利的考入了大学。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师范类音乐专业,毕业后也就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总体感觉很好,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教的学生都很好,这使我很有成就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四年级的教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将作如下的安排:
一、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与高段的学生为主。〔四—六年级〕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
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期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学期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
现在全国都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做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前可能学校为了单纯的成绩着想,很少有开音乐课或是不开音乐课。可是现在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音乐教育也是成为了一个新的重点。
所以我就得更加努力的教学生了,学生的音乐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心胸,在音乐的陶冶下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素质教育的高明之处。
祖国的下一代就是我们的孩子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都在他们肩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教育好,教育好他们就是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做了贡献,要想中国能够持续的发展和强大就必须把教育做好,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3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不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前后,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缘故或其他缘故,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法。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做题目,完成练习。教学难点:欣赏中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3、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二、能力目标:4、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办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5、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办法。6、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7、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办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成长的新人。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期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学期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提优补差的方法:、通过学期教学。
7、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8、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9、因材施教法:针对不一样学生采取不一样的办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4一、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三、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学期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
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
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学期教学主要是以优化学期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学期教学过程。
音乐教学自我工作总结范文5一、学生现状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六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中、高段年级学生则更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都需要加强,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对上课的管理。执教的十六个班级学生音乐由于年级课程跨越比较大,我会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音乐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各种器乐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弱起小节、长调、短调等。
三、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4、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5、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四、具体方法和措施: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1、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2、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
[关键词]交响乐 定音鼓 演奏方式 表现形式
一、前言
(一)定音鼓简介
定音鼓英语称为timpani,此字源自于意大利语,为timpano的复数形,这是由于定音鼓绝少单独击奏。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组成。鼓面原来用动物皮革制作,50年明了塑胶鼓面。鼓桶原来用铜制作,现在通常使用比较轻的合成纤维材料。定音鼓是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的基石,其最早出现在交响乐队中的铜鼓(定音鼓)始于17世纪。法国作曲家吕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是第一位把定音鼓写入交响乐作品的人,他于 1675 年在歌剧《狄西》Thésée 中首次引入了定音鼓。后来经演奏家和乐器制造工匠共同研究,给鼓的四周装上了一套螺旋机械装置,通过调节和控制它的音高的目的。鼓槌也从木槌改成了硬毡槌。由于一个定音鼓通过松紧螺旋调节,只能有限地在一定的音域内变化音高,因此,用四个大小不同的定音鼓,能得到更多的、满足乐曲需要的、高低不同的音。所以,在交响乐队里,一般都是使用四个大小不同的定音鼓。到了20世纪,人们发明了脚踏板调音的机械装置,它比手拧螺旋来得更快,而且音准也好,定音鼓就是通过脚踏机械装置,或用手紧螺旋松紧鼓皮得到乐曲所需要的音高而得名。用定音鼓能奏出各种微妙的声音,强烈的或者微弱的。不论是古代手调式或现代踏板式的定音鼓都具有相同的音域和音质。
(二)定音鼓的发音特性
定音鼓在乐器家族中属于膜鸣乐器,鼓皮所用的膜:由一张薄且圆的薄膜(通常由小牛皮或合成材料制成),在四周施以同等压力而成。当鼓皮被击打时,便会振动产生音响。这种振动作用于鼓腔内的空气,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加强了鼓皮振动的振波形成共鸣。
(三)定音鼓分类
一般而言,从调音方式分,定音鼓可分为4类:(1)用调音螺栓来调音的;(2)用机械手柄来调音的;(3)通过旋转定音鼓来调音的;4、用机械踏板来调音的。第4类定音鼓现在是用得最为广泛,优点是调音容易、调音速度快。
从音调分,定音鼓有三种:(1)大型定音鼓可奏出大字组F~小字组c;(2)中型定音鼓多见大字组A~小字组e,也有大字组G~小字组d;(3)小型定音鼓可奏出大字组bB~小字组f。
二、定音鼓的演奏方式
定音鼓通常两个以上为一组,演奏时使用两支前头包着毛毡的木制鼓棒,常用基本奏法有:单奏和滚奏。此外,定音鼓还具有重奏和多人组合演奏的特性。本人旨在从定音鼓的演奏方式和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两方面论述其在交响乐中的表现力。
(一)以单奏形式表现
所谓单奏或独奏,即定音鼓独自演奏整首或交响乐曲中一小段的音乐,其通常是以伴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起到烘托乐曲气氛的作用,而作为独奏及主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则实属少见;少数有查韦斯的《定音鼓练习曲》,还有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和《安魂曲》中有一小段独奏,演奏大胆而很有效果。虽然定音鼓绝少单独击奏,但却是现代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
此外,亨德尔把定音鼓主要是作为节奏乐器使用,在作品中不改变鼓的音高。海顿本人曾是定音鼓演奏员,他在作品中尽量发挥定音鼓的作用,如在第107号交响乐中有定音鼓滚奏的独奏,在《创世纪》中七次改变定音鼓的音高。贝多芬只用两只定音鼓,他是最早把定音鼓的定音超出主、属音范围的人,在歌剧《费德利奥》中把两只鼓的关系定为减七度,在第七交响乐中定为小六度,在第八、第九交响乐中定为八度。柏辽兹在他的《安魂曲》中用了16支定音鼓,由十人演奏。可见定音鼓其单奏的表现力还是很强的,演奏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改变定音鼓的音高,从而演奏出别具一格的乐曲,这也是定音鼓单奏的难点,所以以单奏演奏的交响乐例子十分少。
(二)以滚奏形式表现
滚奏是两根鼓槌运用各种敲击技术同样的力度连续快速交替的单奏组成。定音鼓能奏出极轻的pppp直到震耳欲聋的ffff等一系列巨大的力度变化。为了能奏出音符的准确时值,常用2、3、4指轻按鼓面来制住多余的声音,但是在演奏一系列短促的音时,无法使用这种手法,可在鼓面上放一小块毛毡来达到制音的效果。所以无论在一个或几个定音鼓上所奏的任何节奏型都是用单奏法奏出的。比如海顿的《第92“牛津”、第103“定音鼓滚奏”》交响曲。
在乐队中,定音鼓一般用三至四个,由一个人演奏,其滚奏可以造成各种不同的效果,从而大大丰富了交响乐队的表现力。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而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加强乐曲的气氛,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现代踏板控制的机械定音鼓,还能作滚雷似的滚奏和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滑奏,而且其能被调到一个明确的音高,对一个具有踏板的定音鼓而言改变音高的方法在使用踏板使鼓面松弛或紧绑,所以通常被使用于营造紧张度和强调音乐中重要且壮观的部分。本文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从引子到收尾可知定音鼓在滚奏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在引子部分或主题引入
定音鼓常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出现。不管是轻柔还是刚强,它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气氛或为主题进入作为铺垫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的开始便以定音鼓轻柔的滚奏开始,虽然仅有四个小节,但也足可以把听众的想象带入到缥缈晨曦的情境中去。如谱1是其主题引入部分。
谱1
2、在主题进入之前
一样的道理,定音鼓也常常出现在主题进入前,以及展开部等结构的引入,这样就可以起到连接两个不同的乐段的作用。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快板乐段与描写长亭惜别的慢板主题乐段间,同样是运用了定音鼓的滚奏,而且在速度及力度上作了渐出渐进的变化,十分自然的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连接起来。如谱2是其进入主题前的乐谱。
谱2
3、 在展开部分
同理,在展开部分,定音鼓通常是与全乐队或是弦乐声部,管乐声部齐奏,用来强调新的乐段,明确性格。《梁山伯与祝英台》急板乐段,定音鼓与弦乐声部加上戏曲中常用民族乐器板鼓齐奏,给人们带来一种极为坚定的情绪。如谱3。
谱3
4、 在尾声
字尾声段落中,定音鼓的出现也是最常见的,无论是全乐队的齐奏,与管乐、弦乐的合奏;或是宏大壮丽的结束,还是气若游丝的尾声,作曲家总忘不了加上定音鼓。因为定音鼓可以更好的营造出音乐的气氛。《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尾声段落中,定音鼓十六分音符同音的持续重音加上上行渐强的滚奏,与铜管声部和弦乐声部的尾声主题相互呼应,展现出了对整部作品做出最后的总结,一幅华美壮丽的尾声画面尽现眼前。如谱4便是其尾声段落的表现。
谱4
(三)定音鼓的重奏和多人组合演奏特性
1、定音鼓的重奏性
虽然定音鼓是交响乐队中最庞大的乐器,但是它的音乐表现力可一点不差,尤其是在重奏性的室内乐作品中更是常常起到支撑音乐的作用,听觉上给人一种充实厚重的感觉,好像一个大型乐队在表演。不仅如此,其在表现旋律时也毫不逊色,在演奏家和作曲家的相互促进下,它可以运用多种演奏法及许多复杂的技巧来完美地表现音乐,这恐怕是先辈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无法想象的。比如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 巴托克的室内乐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当然,对于打击乐专业领域来讲,定音鼓的音乐体裁很丰富,比如奏鸣曲、组曲、协奏曲,以定音鼓为主的多器乐组合等等。
2、多人组合
多人组合的定音鼓演奏也许是定音鼓在交响乐队发展中的一种极其富有想象力的创造,但并不是说只有现代作曲家才有此想法。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这时的定音鼓主要的责任是加强乐队的低音,巩固音乐和声基础(主音和属音),因此,定音鼓的演奏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固定音。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更加倾向人文,表现丰富的情感及许多写实性的情景,当然作曲家也不会总满足于让定音鼓做它一贯所作的份内事。法国作曲家伯辽兹在他的交响诗《交响幻想曲》中,运用了三位演奏家同时在三个定音鼓上演奏,遥远的雷声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如,斯特拉文斯基的著名交响乐作品《春之祭》,某处甚至用到三人敲击五台定音鼓,给人一种定音鼓群的效果。
三、与其他交响乐器配合表现
交响乐队是由许多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组合而成的,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同时,不同乐器一起演奏时又会产生各种各样新的音色。这可能正是交响乐自身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定音鼓作为交响乐队中最具特殊音色的乐器,自然在与不同乐器组齐奏时会产生许多新鲜的音色,对于作曲家表现更为丰富的音乐提供了很多可能性。而作为定音鼓演奏者来说,了解定音鼓在与不同乐器合奏时会产生的效果,会对演奏者精准的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有极大的帮助。
(一) 与木管组
在定音鼓与木管组合奏时最好的音效多在演奏较轻松的乐段。分别来讲,双簧管,长笛与定音鼓的音色反差很大,会引起明显的对比效果。当与低音单簧管合奏时音色忧郁哀婉,但定音鼓同时也会吸收部分音色。定音鼓更多时候是与大管和低音大管合奏,音色融合且圆润。
(二) 与弦乐组
弦乐声部的震弓与定音鼓的滚奏相配合,往往会产生极具戏剧性的效果。两者相加在表现力度变化时(渐强或渐弱)非常协调。在表现力度极强的乐段时,定音鼓滚奏与弦乐震弓一起产生振奋人心的效果。比如与大提琴、低音提琴及竖琴组合。
(三) 与铜管组
1、与小号
定音鼓最初加入管弦乐队就在与小号为伴,这一点我们从定音鼓的历史发展篇已有所了解。当定音鼓与小号齐奏时,定音鼓坚定有力的低音更好地衬托出小号炫丽嘹亮的音响。在音色上两者并不能融合而是相互作用形成绝妙的效果。在古典时期的作品中,以主属音为固定形式的定音鼓,通常与上行一到两个八度的小号为伴,在乐曲的段落形成音响上坚实的支撑。
2、与圆号
圆号是管弦乐队中最易于与定音鼓音色融合的乐器。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曲中常常能听到圆号,小号和定音鼓的合奏。圆号声部演奏主三和弦或属三和弦的 3 音和 5 音。定音鼓演奏低八度的根音,而小号演奏在定音鼓的上行两个八度的同音。当然圆号与定音鼓的齐奏也很常见,第一圆号和定音鼓演奏同一个音,第二圆号演奏高八度音,听觉上非常融合;或圆号与定音鼓分奏高低八度音,这样一来圆号显得非常突出而定音鼓则给予很好的烘托。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定音鼓作为打击乐器的一种,其柔和、丰满的音色与可控性的音量可以演绎出各色不同的音乐类型,定音鼓具有超强的色彩性与表现力,这是其他打击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其在交响乐中不单表现形式多样性,而且与其他乐器搭配的表现力也强大,因此在交响乐团中定音鼓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之一,在交响乐团演奏当中,定音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演奏效果可以将曲子带入,带给听众无限,并将不同的趣味性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杨泓.浅谈打击乐器定音鼓在交响乐中的演奏及作用.北方音乐,2014(13);
[2]崔大维.现代定音鼓的手法运用.剑南文学,2011(2);
[3]袁晨斐.浅谈打击乐的高级演奏技巧--滚奏.齐鲁艺苑,2002(3);
室内乐是西方音乐中的一种常见体裁。通常是指钢琴、管弦乐器等在室内进行演奏的形式,每人一件乐器,各自声部独立,互相配合,共同演奏作品。在西方高校的音乐院系中,室内乐历来都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并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学生演奏能力的提升
一些外国钢琴家来中国进行演出交流活动时曾深刻指出,中国的钢琴演奏者都有着较强的独奏能力,但是合奏能力却有所欠缺。直接原因就是缺少室内乐课程的训练。在室内乐的演奏过程中,除了要演奏好自己的声部外,还要对其它乐器和声部有十分深刻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演奏,这种训练效果是一对一独奏教学中所不能及的。而且因为室内乐的规模较小,每一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演奏者的表现都会清晰地展现在合作者和观众的眼前,这也在无形中给了演奏者以一定的压力,从而以更加专注的状态投入到演奏中来。
(二)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大提琴家王健曾说:“在欧洲,十个中国的独奏者,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震撼的演奏效果,但是一进入乐团,他们就完全融不进去了。”这种合作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演奏者水平的提升。而且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优秀的演奏人才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于独奏者的数量要求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器乐专业的毕业生,都难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独奏的机会,而是要从事和器乐演奏相关的工作。如交响乐团、音乐伴奏等,这就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两者真正的合二为一,才能获得珠联璧合的音乐表现效果。而室内乐课程无疑是提升这种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渠道和平台。因为没有指挥,每一个演奏者都要心系他人,信任他人,形成彼此间的默契,才能演奏好每一个音符。这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艺术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丰富
室内乐课程的开设,必然会引入新的乐器和作品,这就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既可以零距离的感受其它乐器的形制、音色、音域等特点,也可以学得更多的音乐史、配器、和声等知识。而且多数器乐专业的学生都存在着舞台实践能力上的不足,而室内乐演奏则正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能够以一种集体的形式进行演出,这也从无形中缓解了演奏者的紧张感,为他们今后独立演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院校室内乐教学的发展构想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更好地推动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首要做的就是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理念。作为学校方面来说,要真正认识到该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完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的建设。硬环境是指课程需要的场所、设施等。如排练教室、音乐厅、各种乐器及音响设备等,对此学校应拿出专项资金,予以完善和更新,并保障这些场地和设施能够正常的运行和运用。软环境是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比如可以举办室内乐演奏大赛、邀请名家名师来学校演出或讲学,鼓励教师外出进修等,以此来体现出学校方面对这门课程的关注。作为教师方面来说,因为室内乐在中国的发展程度有限,所以相关人才并不充足,即便是专业教师,也在知识和技能上存有一定的不足。对此教师要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全方面提升自身室内乐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作为学生来说,则应该与学校、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认识到学习室内乐对自身的积极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只有学校、教师、学生三管齐下,有效互动,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理顺课程设置
室内乐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涉及到学时、学分、师资安排、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所以要想更好地推动这门课程的发展,就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对上述多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以最大化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出该门课程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对此,笔者认为,选修课是一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多数学校能够胜任室内乐教学的教师人数较少,且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分布极不均匀,难以进行统一的、大规模的授课;另一方面,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因为学生数量较少,便于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灵活的处理,并为大规模的教学打下基础。而且还有一个积极意义在于,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大多都对室内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这种兴趣为基础,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一种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学时、学分和教学评价上,也不宜做出较为严格的规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出发点,再次基础上在使其朝着正规、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选择合理的曲目
在整个室内乐教学过程中,曲目选择直接关系到“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总体上来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曲目。在课程开设之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初期,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比如先练习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后练习古典主义作品,再练习浪漫主义作品。而且因为招生等方面的原因,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并不均衡,极易出现扎堆和稀缺的情况,对此教师也应该予以灵活的处理,如果学生数量充足,专业分配平均,则可以排练五重奏,甚至是八重奏、九重奏。而如果某一个声部没有合适的人选,则应该做出灵活的调整,比如排练弦乐四重奏却缺少中提琴声部,可改排室内奏鸣曲。铜管五重奏人数不够,让圆号和木管合作排练木管五重奏等。除了演奏西方室内乐曲目外,中国曲目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方向,除了能够获得中西融合的音乐效果之外,更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扩展和丰富。当学生的演奏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可以进行曲目创编,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说,曲目选择是整个教学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前文中提到,中国的室内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无论是高校师生还是整个社会,都对室内乐缺乏一定的了解。而要想尽快普及和发展室内乐,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其独具的魅力,那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则是一个有效的渠道,并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极大的丰富。比如在学校内部,可以定期举办室内乐的演奏会,或是演奏比赛等,邀请名家名师作为评委,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其他学生则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到什么是室内乐艺术,拉近了自身与这门艺术的距离。又比如在学校外部。可以和一些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为他们进行演出,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一些高水平的演奏者近距离接触,同台演出,他们的加入,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演奏团队的士气,学生们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交流,能够将对方建设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将来的就业,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其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只有当室内乐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后,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