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建筑立面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立面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立面论文

第1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1.1路基以及路面的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1.2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病害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路面积水不断从裂缝深入到基层甚至路基导致路基软化,路面承载力的降低,加速了路面破坏。

1.3车碾

车碾是车辆在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的永久性袋装凹槽。重载或超载车辆过多也是产生车碾的重要原因。

1.4泛油以及油斑

路面推移和泛油、油斑产生的原因是混合料的离析。当混合料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聚集到某些位置,使得沥青不均匀、级配与设计不符,混合料就失去了原设计达到的粘结力就形成了路面产生推移,以及集料和沥青的分离,沥青就汇集到一处形成了泛油和油斑。

2防止沥青病害产生措施

2.1裂缝的防治

对纵横缝宽度在5mm以内的,先清除缝内的杂物然后由沥青灌缝后,再在缝内填入干净的石屑和砂,人工捣实,养2.2油包防治护成型。油包防治主要出现在高等级的公路上。对路面油包大且集中的,要先采用铣刨机刨,铣除后对铣除部位即使进行处理;对小面积的油包应人工挖出,施工最好在高温时段进行。

2.3车碾防治

车碾作为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夏季由于高温引起的车碾,若小面积或严重的路段铲除沥青路面,应重做高强度新沥青路面。轻微的车碾应对碾压严重的部位进行铣刨后,洒上一粘层油,加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3沥青路面施工的新技术及优势

3.1沥青路面的裂缝缝填技术

填缝处理主要针对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以及反射裂缝。目前采用裂缝填缝材料有三种。第一类是热灌式橡胶地沥青,价格低廉,对施工人员要求也不高;第二类是有机硅树脂,其有粘度大,不应充分的深入裂缝,对施工作业条件要求较高,且材料价格较昂贵;第三类是冷灌式填缝料,以乳化地沥青作为基本物质的填缝料,优点是限制条件少,不需要加热,可在潮湿路面、有灰的路面施工,其都不会受到影响。

3.2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技术

坑槽修补主要是针对局部网裂、龟裂、坑槽等病害的修补和加强的。同时还可对局部的沉陷、滑移裂缝等病害展开修补。坑槽修补方法有热补法、喷补法、热再生法等。

第2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师;管理;质量

Abstrac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of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quite large, in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position, should be possible so that the pressure in the load center,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ger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indoor use of microcomputer for monitoring, management, it can quickly find fault, so that the device remains the best running state, but also can save energy, reduce manpower.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eld management quality factors, describ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standard in detail, we hope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高度增长,极大地刺激并支持了建筑向大规模,功能化发展,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应满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七个质量特性,然而,实际上不少建筑的电气设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偏离这些质量特性的缺陷。特别是在安全性、可信性和可实施性这三个质量特性上,不符合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电气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及时将新的知识落实到工作中,增强自身的能力,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进行现场的施工,避免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1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

1.1由于工程设计的缺陷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电气工程在开工前,应通过参加设计方案制定,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等形式,检查设计质量,发现设计问题及时提出并共同分析处理。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图纸上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

1.2由于材料和设备不合质量标准或存在问题而造成质量问题

电气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份,其种类、型号、规格多种多样,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厂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损坏。

1.3 由于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而造成质量问题的

电气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核实,看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等。同时还要求向班组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1.4 由于对工程项目的检验方法错误或不精确,不能对电气安装工程作出正确的质量评定而造成质量问题等

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正确判断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必须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检测工具、仪器、仪表和检验设计达到要求的精度且处于完好状态。多数情况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从施工准备到交工验收,分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4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完全可以体现出建筑电气专业管理人员在施工工作中,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切实把关、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各级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应制定质量责任制,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4.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4.2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4.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5 结语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电气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是每一位从事电气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一个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的,只有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达到优良,才能创造出优良的项目工程。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只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取得电气质量管理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注册建筑电气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第3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表皮;建筑外墙;建筑立面;建筑形象;研究意义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外围护部分。外围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外围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1)建筑表皮研究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意义。建筑表皮研究是把建筑表皮作为建筑设计诸范畴中相对独立的要素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将以前在建筑设计方法论诸方面(如形式、功能、材料、技术)的相应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并从建筑表皮这一研究基点出发,探讨以前各领域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以及产生这些关联的根本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而建立关于建筑表皮处理的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论。有利于在对建筑设计方法论已有成果的深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

第4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厦门;嘉庚建筑;砖石组合;近代建筑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61-04

1 前言

厦门近代嘉庚建筑,是一种带有文化交融意义的建筑类型。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建筑砖石立面,以立面材质的特异性,砖石技艺的传承性,立面风格的延续性,在近代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基于自身地域特点,不断进行建筑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特有的嘉庚建筑风格,为闽南地域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现存嘉庚建筑建造时间,将其分为前期探索(1913-1927年)、后期发展(1950-1962年)两个时期,从建筑主体墙身、洞口形式以及壁柱栏杆等部位,分析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2 闽南传统砖石技艺特色

砌筑是砖石在建筑建造过程最为重要的逻辑,砖石材料必须由不同砌筑方式砌筑在一起,而这一过程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核心。闽南的砖石砌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时间的积淀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洛阳石桥、崇武石城墙以及众多红砖厝、砖石结构建筑和雕刻技艺,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一块块活化石。闽南特异的地理条件、精湛的砌筑技艺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共同影响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技艺。

2.1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地理、气候、环境等的诸多因素的联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亦受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和营造技术的制约。传统建筑建造时,尤为注重节约建造成本,使用建筑材料常常会考虑就地取材。

闽南地区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由黄壤、红壤、砖红壤构成的系列土壤是烧制红砖的优质原材料;同时闽南地区花岗岩蕴藏量也是极其丰富,位居全国前列。在木料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就地可取的砖石材料自然成为了闽南地区建造的优先选择的建筑材料。其地域性的自然选择使得胭脂红砖与白色花岗岩砌筑的墙体逐渐成为传统建筑的外墙形式,并在闽南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图1、图2)。

2.2 砖石材料的砌筑工艺。

墙面绚丽的效果,离不开闽南传统的砖石技艺。传统建筑石材,常常是根据建筑不同的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通常石材的加工需经过“打荒、四线直、凿、崩、磨、雕”等多道工序,才能够使得建筑石材表现得独具特色,不拘一格;同样,传统建筑红砖则以,“实砌、空砌、砖雕、出砖入石”等多样的砌筑形式装点得红色墙面繁华细腻。

砖材、石材技艺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闽南传统建筑外墙面采用红砖与花岗岩搭配砌筑使用。砌筑效果具有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的变化,使得原本单调的石墙面或砖墙面变得丰富多彩。其中,砖石墙面影响最为广泛的,当为闽南传统建筑中“下落壁”的墙面做法,即墙身自下而上采用花岗岩墙裙、红砖砌筑墙身,泥塑装饰檐口的做法。此种砌筑形成的立面,可以说在闽南地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并影响了后期嘉庚建筑立面。

红色胭脂砖与灰白色花岗岩的质地加上檐口泥塑多变的色彩,呈现出墙面不同材料间的和谐对比效果,加上规则的砖缝与石头问的“点、线、面”的对比以及镂花窗的点缀配合,使墙面恰似一副动人、古雅的雕塑作品。另外,在墙身以红砖拼砌的花样墙面也极大的丰富了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拼花砖墙等(图3)。

2.3 砖石技艺特殊的传承性。

早在宋元时期,砖石建筑就在闽南地区显现出其材料的优势,造就了大量砖石砌筑建筑,并对砖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通过家族同宗同业组织的承袭发展模式,晚辈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技艺不断的精进;或经过专门的拜师学艺,师傅的口传心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方能有做工精湛、意味深长的作品传世。这种“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传统谋生方式,汇集了一批,培养了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并长久持续的影响着闽南传统砖石技艺。

3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前期探索(1913-1927年)

前期探索阶段的嘉庚建筑,许多建筑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如当时称为的“洋灰”、“补强钢筋”、以及相应的建筑五金等。这个时期的建筑整体看多为直接模仿或者照搬南洋殖民地风格。在建筑风格探索的过程中,采用的西式墙身,闽南传统“三川脊”等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立面墙身为实墙式或实墙与外廊结合,立面整体效果较单调,略显生硬。

其中,集美学村中嘉庚建筑立面以西式实墙墙身为主,墙身材料单一,砌筑形式简单。采用本地传统的胭脂红砖或白色花岗岩,清水砌筑,或是红砖砌筑搭配浅色涂料。墙身立面追求材料的统一,胭脂红砖全顺式清水砌筑或许白色花岗岩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壁柱与洞口廊柱与墙身同一材料,一致立面色调;简单的西式柱,以红砖或白石砌筑,或者采用浅色涂料饰面或者以石膏塑出线脚。洞口拱券多位于建筑顶层外廊,为丰富装饰效果,砖砌拱券在原来花岗岩心石的外观基础上,采用红砖、白石交错砌筑,丰富拱券外观。如,尚忠楼,芙蓉楼群各楼顶层外廊拱券以此法砌筑(图4、图5)。

相比较稍晚几年筹建的厦门大学建筑,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石材用料大多从外地运未,费用较高。此时期厦门大学嘉庚建筑则是遵循传统建造理念,就地开采厦门大学周边的五老峰、蜂巢上等处盛产的石材,建筑所需建筑。其间建造建筑墙身,多为实墙与外廊结合,均以石材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而石材表面加工工艺多样,有自然面、粗凿面、荔枝面等运用于建筑立面的不同部位。石材砌筑上下皮顺丁对位工整,砌筑形式统一;建筑屋体基本不做线脚,仅在重要建筑的特殊部位,做出线脚突出装饰性及彰显某建筑在建筑群中的特殊地位。

以群贤楼群为例(图6、图7),楼群坐北朝南五栋建筑呈“一”字形排开的砖、石、木混合结构。墙身立面材料均为采自本地的白色花岗岩。立面整体简洁,没有太多变化。建筑群依据“一主四从”,再因建筑立面构图的需要,以群贤楼为中心向两侧墙身立面工艺略有不同。囊莹楼、映雪楼位于群贤楼两侧末端,墙身立面为一整体的实墙式,见不到墙身转角壁柱,也看不到墙身分层线脚,洞口也不砌筑拱券。到靠近中心主楼的集美楼与同安楼,墙身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石材密缝砌筑台基,并有突出墙身转角壁柱,局部墙身出现檐口线脚。所处的楼群中心位置的群贤楼,石材规格略大于两侧从属建筑,在立面构图上明显的墙身分段,添加了转角壁柱及檐口线脚(表1)。中间门楼立面,采用表面经过精致打磨的石材,以密缝砌筑西式墙身,外廊砌筑半圆式拱券,更有辉绿岩点缀砌筑门洞、窗洞口,建筑整体更显端庄大气。

4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后期发展(1950-1962年)

解放以后,陈嘉庚变卖在新加坡余产未继续维持两校的建设,在有限的经济能力情况下,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与早期嘉庚建筑相比,本地建筑材料,石材与红砖被广泛应用到两校建筑中,此时期两种建筑材料相互组合砌筑成为外墙饰面的主角,并运用传统砖石技艺,丰富立面效果。这种沿用闽南传统砖石砌筑技艺的嘉庚建筑也就成为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此阶段,建造嘉庚建筑墙身主要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花岗岩砌筑的墙身石材沿用前期工艺做法,且更为讲究。石材顺丁相间式砌筑,在建筑中立面墙身各部位使用石材的规格得到统一。建筑侧立面及背立面等非直接观赏面使用的石材表面以简易加工为主,可能考虑节省施工工期与建造成本,石材表面加工呈粗凿面,砌筑上下对位不再整齐。

花岗岩石材除了作为墙身,还运用于廊柱、横梁等建筑主体部分,采用闽南传统民居中自石青石搭配的方法,点缀墙面,形成嘉庚建筑白色墙身的主色调。或是以红砖为墙身主要砌筑材料,运用传统的墙身砌筑做法,加入马赛克等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与红砖拼砌出各式精美图案。而少量青石单独作为建筑立面点缀、衬色,往往被加工成窗套、线脚等与白石墙身相结合。

嘉庚建筑发展后期,红砖与石材使用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趋于相当。并逐渐形成以白石与红砖(或白石、青石与红砖结合)交错密缝砌筑的方法,常用在建筑的转角壁柱部位,被称为“彩角”,廊柱等也采用这种装饰做法,比早期用纯白石、红砖嘉庚建筑更显得绚丽多彩。不同的是,此时期本土工匠们结合传统工艺创造出多种石材、砖材砌筑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装饰部位,采用青白石红砖相间、方包石与规整石并用,或是红砖组砌,丰富了石砌立面形式。

红砖在嘉庚建筑除了以传统“胭脂砖”密缝砌筑墙身、与白石组合成“彩角”外,还在外廊后墙面上延续了和传统民宅中“红砖封壁”的做法,用釉面红砖组砌或砖片镶嵌成海棠花堵、万字堵等,还有人字体、工字体等各种拼砖装饰图案,组砌成窗套用于墙面的情况更为常用。例如,芙蓉第一至第三和道南楼、延平楼等都采用传统的红砖砌筑方式(图8、图9、图10)。

5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作为中西文化与技艺相互交融、碰撞的产物,其丰富的砖石表面加IT艺,精湛的砌筑形式,多样的砌筑组合所反映多样的特点。

5.1 墙身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以石材为主或以红砖为主或是红砖搭配浅色涂料使用。建筑正立面清水外墙,石材以顺丁相间式宽灰缝砌筑;以胭脂红砖全顺式密缝砌筑,做工细致考究,灰缝线条疏密有序。后期的嘉庚建筑,墙身使用砖石的比例相当,墙身材料由单一转变为红砖、白石等多种建筑材料配合使用,但红砖在此阶段,为表现地域特色在建筑中的砌筑形式就更为突出。典型的传统运用为,闽南民居中镜面墙等墙身做法得到融合运用。

5.2 墙身壁柱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无论是厦大嘉庚建筑还是集美学村嘉庚建筑,均是以与墙身一致的砌筑材料为衡量,壁柱形式或平素或是凸出墙身,形成统一立面的色调;或是模仿、照搬外来西式建筑壁柱。后期嘉庚建筑壁柱,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得到充分使用,壁柱中出现了红砖拼砌,屋体立面壁柱的装饰性也进一步丰富,传统元素大量运用于其中。甚至转角壁柱处开始用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表2)。

5.3 洞口砌筑形式在嘉庚建筑的建造前期没有强调其装饰性,而是运用与墙身一致砖、石材料砌筑,或者以红砖混水砌筑或者加以浅色涂料,粉饰立面,使得洞口看去,显得硬朗而挺拔。建筑外廊以石材密缝砌筑,同时外廊洞口以石材砌筑半圆拱券,窗洞口不做窗套。后期嘉庚建筑洞口中青石的使用得到普遍的应用。同时为突出建筑立面的窗洞口效果,嘉庚建筑立面或者不做窗套,使建筑立面统一。或者采用与墙身不同的材料砌筑窗套,一是,以青石砌筑做出西式样式的窗套;二是,以胭脂红砖清水砌筑窗套,并运用红砖组砌拼搭出传统万字锦、寿字锦等吉祥图案窗楣。整个建筑外观朴素大方、粗中有细、风格独特(图11、图12)。

此阶段,嘉庚建筑中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廊柱的组合形式得到充分的发展。方包石、规整石等的组合砌筑更为娴熟,更有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等多种材料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性廊柱。其中廊柱中的柱头、柱础开始采用青石砌筑点缀,柱头呈覆莲状,柱身呈几何图案的排列,柱身整体由白石、红砖及青石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装饰效果极好。

6 结语

从厦门嘉庚建筑对保存和发展建筑地域性探索与发展,可以清晰看到近代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在当前仍然具有借鉴与挖掘价值。保留砖石建筑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要求,使地域建筑即能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营养,又能大力恢复、发展、创造并保护本土文化的活力与特色。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地域性建筑的探索必须超越建筑形式层面的传统符号的运用,在群体布局、空间氛围和整体风格上达到对传统文化气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志宏.闽南近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4.

[2]赖世贤,郑志.闽南红砖传统砌筑工艺及其启示[J].华中建筑,2007(2):154-157.

[3]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02.

[4]黄坚.简论闽南砖石墙的装饰特色[J].装饰,2004(8):85.

第5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关键字:绿色建筑、适宜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适宜技术的范畴

适宜技术(Appor Priaet Teohnolgy)又称“合适技术”,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tkinson和stilts在1969年提出,其原意是“Loealized 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地方性的边干边学,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发达国家己经用过的技术,而是应该探索适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的道路。

从绿色设计的发展过程可知,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与一般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不同是在一般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与资源这两个重要的参数,使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功能一空间”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功能一空间”和“环境一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而连接这两个目标依赖于不同的技术手段。由于绿色建筑的这一特性,技术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不同层次的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绿色设计。

“适宜技术”并不是单独的建筑类型,而是以“因地制宜”为特征的技术体系,是在对所处地域特点系统分析的条件下,选择出的最适合的建筑技术类型。

绿色建筑设计在技术更新过程中所出现的多层次化发展特征,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和切实反映,盲目评价技术的好坏、优劣都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就是技术本身而言不存在着好与坏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合适,是否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不等于“好”,对任何技术都应客观、公正地认识和对待。

高新技术并不意味着就是好技术,没有缺陷。虽然通过细致的技术设计、高技术对建筑的热环境和光环境的调节非常有效,在建筑的运行中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但是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析,高技术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就己经消耗了大量能源,例如钢材的加工就是典型的高能耗工艺。罗杰斯就认为技术不一定是高级或者低级,而应当是合适的技术,技术要由特定的环境来决定,“我们总是在最有必要的地方使用复杂技术”。

二、 适宜技术的一般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建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双层外墙技术、新型建材的研制和发展、雨水和中水的利用、遮阳装置和遮阳材料的研究等,为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绿色建筑的普及。现在,设计师可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未达到“绿色”的目的。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建筑的细部构造(包括建筑立面、屋顶、中庭缓冲空间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在建筑绿色化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1 立面和屋顶

建筑立面在过去和现在大多由建筑师来设计,立面设计除满足传统美观等要求外,应尽可能将坚固美观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建筑的立面不仅是室内外空间的分隔部分,同时还必须满足许多其它功能,如视线的联系、引进日光照明、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遮阳、适宜的表面温度及防止眩光等。

立面对使用舒适性、空气洁净度以及视觉舒适性起重要作用,如人的皮肤一样,建筑外立面应对室内外变化灵敏的做出反应。

一般双重立面的构造方式包括双层玻璃幕墙、附加外皮式立面等。双层立面中比较多的是“双层皮”幕墙,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但由于造价不菲,普及程度不大;附加式外皮式立面包括百叶、遮阳等形式。双重立面的实质都是在两层皮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空气间层,外层玻璃幕墙可扩展至部分或整个建筑立面,包裹着传统外墙或内层玻璃幕墙。

另外屋面、阳台及建筑立面应充分考虑绿化配置,软化人工建筑环境:通过室外种植和部分的室内植被,可在相当程度上改善建筑周围微气候。

草屋面在西欧和北欧乡间传统住宅上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型低层及多层住宅建筑上。植草屋面具有降低屋面反射热,增强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居住区绿化效果等优点。

2.2蓄热材料与构造

利用材料的蓄热特性来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对于冬季采暖来说,白天来自太阳的辐射热量被吸收,然后夜间再散发出来;对于夏季降温来说,蓄热体在夜间被充分冷却,然后在白天用来保持室内凉爽。

吸(蓄)热墙是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在冬季将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储存起来,当夜晚气温下降时再以对流方式逐渐地使热量释放出来。常用的吸(蓄)热墙以质量较大的材料(混凝土、砖石等)为主。墙体隔着一层玻璃朝向太阳,当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墙体上时,由于热虹吸管/温差环流原理,墙体开始储存热量,另一方面处于玻璃和墙体之间的空气就被加热。上升的热气流通过墙体上方的开口进入室内,同时带动室内冷空气自墙体下方开口进人风腔,如此不断循环,使室内加热,从而降低供暖系统的负担。这种系统也称为“特隆比墙”(TORMBEWALLS)。另外一种吸(蓄)热墙以水为主要材料,由于水的蓄热性能比混凝土或砖石高,故其效率也较高。

蓄热屋面与蓄热墙体类似,其目的都是储存热量并且将其传送给室内。效率较高的蓄热屋面由水袋及顶盖组成,这是因为水比同样重量的其它建筑材料能储存更多的热量)。其它一些新的构造技术如:低温采暖、节能冷却塔、制冷天花、冷却设施集热器、无害化空间等。

2.3 中庭和边庭

建筑中的中庭(边庭)在技术的支持下可成为一个高效率的生态缓冲空间。与这个开敞式的生态缓冲空间相连的房间不仅可以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同时可以减少制冷能耗。

中庭(边庭)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将该空间设计成室内花园,以进一步改善室内小气候。中庭(边庭)空间应尽量设计成为不需人工通风和降温的空间,从而降低投资成本。这方面的绿色设计不仅仅意味着从心理效果上创造一种舒适的建筑空间:而且是减少室外不良环境因素对建筑室内空间影响的重要手段。

中庭(边庭)空间适合被动太阳能的利用,并可将其功能在建筑物内充分扩展,如封闭的中庭空间在冬季可形成大的阳光室,吸收并储存太阳能,降低采暖能耗。采用合适的中庭,可将建筑分成一系列小进深空间,从而通过侧窗和中庭的天窗将天然光引入使用空间,有效地解决多层大体量建筑的天然采光。

2.4 绿化

夏季建筑室内一定面积的绿化通交蒸腾作用可以使建筑室内温度低习一般建筑,并且使空气相对湿度鲜加10%一20%。

绿化系统能够通过白天的光合作用释放大批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二卑化碳,同时能清除甲醛、苯和空走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环境的空气质量;此外,绿色七物还有助于人们在紧张的状态得到适当的放松。

三、结语

建筑技术是推动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力图将技术的发展引向对环境和资源友好的方向上去。自古典的建筑学理论起,建筑就是社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品,而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因素,建筑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与其掌握的技术水平的高低成正比。正确地使用新的技术,人们就有可能创造出节约资源的、与自然环境友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其建筑空间。

绿色设计思想产生原因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恶化,绿色设计思想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础和手段,而适宜技术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传递体系,它连接了绿色设计思想和绿色建筑实践,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涛,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在持续发展建筑中的定位,TopEoergy建筑节能

网提供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p132 [3] 王妹、刘丽娜、田原,锋尚国际公寓的低能耗建筑设计,建筑创作10/2002

P70

[4] 英格伯格·弗拉格,托马斯·赫尔佐格 建筑+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8

[5]克劳斯·丹尼尔斯,通过整体设计提高建筑适应性,世界建筑,04/2000,

P19

[6]杨经文,绿色摩天楼的设计与规划,世界建筑,9902,p27

第6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经过针对于城市问题和社会背景的逻辑推演,“景观引导建筑”的原则分为两条:改变建筑主导景观的创作思维和建立完整场所精神。基于一些实际案例,作者试图从景观引导建筑的新思路,让两个不同学科更好的指导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

Keyword:建筑创作思维、景观建筑设计、一体化设计

一、景观思维引导建筑设计的背景

随着建筑行业及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下,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早已不是大众眼中的新生事物,其结构体系逐渐成熟,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在学科建设中也同建筑、规划并立为一级学科。在国内的建筑市场,以景观设计为主的设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虽然是这样,但在真正的设计实践中,建筑和景观并非结合的如此紧密。往往建筑师关注的仅仅是场所中的建筑本身,而景观设计则由另一家景观公司在建筑方案完成后辅以加工、美化。这种传统的设计模式无法最大程度优化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对话和共鸣,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彼此风格上的互相抵触、形态上的支离破碎、空间上的单调乏味。

景观的定义中,有这样一条描述:“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在宏观上,建筑也可以景观中的节点,而笔者所探讨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以更加宏观的景观思维引导建筑设计,追求景观和建筑真正同源共生、彼此渗透的整体化设计。

二、景观思维引导建筑设计的理念溯源

景观,其词源于西方,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景观更加被熟知的近义词是园林,而笔者认为,真正景观与建筑融合的最高境界便是中国的古典园林。场所精神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很好的诠释,无论是皇家园林的对称轴线式布局,还是私家园林中追求人工和自然相生相融、起承转合的统一设计手法,抑或是寺庙园林的禅意空间,都反映着建筑和景观在同一场所精神下的完美统一。在苏州园林中,围墙内外就是两个天地,在整个园区内,几乎不会使人感到建筑对环境产生的压迫感和隔阂感,仿佛一切在大自然中和谐共存,彼此渗透。

而在当代中国,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也并非新理念、新观点。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所通过的《北京》,就提出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融合的观念――“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内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要点整合为一。”

三、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模式导则

法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原法国国家景观协会会长亨利・巴瓦在景观设计领域提出过Leading Landscape(引导性景观)的理念,即用景观学的观念体系引导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把景观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用景观学的观点引导场所空间的发生、发展,而在建筑设计,笔者认为也可以尝试用景观的思维为主导,以建筑边界及建筑与场地关系为主要出发点进行整体化设计。

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传统的学院派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之初,首先会进行初步的场地设计,根据甲方要求、场地周边交通流线、风向、日照等限制因素布置建筑物位置,进而确定空间布局。这是一种科学的设计思路,但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用景观的设计思路将上述限制因素串联起来。具体来说,可以先将整个场地定位,确定要烘托出怎样感觉的场所精神,然后根据种种限制因素,确定整个场地的平面肌理,进而在一个大的平面肌理中完善各部分功能,例如,在大的平面肌理的约束下,其中的一个部分可以上升为建筑形体,而几个建筑形体可以互相烘托形成各种有趣的景观空间,建筑的形态和整个场地的景观肌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的某个形体既属于建筑,同时也属于景观中的造景元素;或者以建筑的起伏变化,模拟室外景观的竖向设计,通过建筑的组合,更好的塑造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完善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关系,给人以迷幻之感。

这些列举的手法均是景观的塑造手法,但是其语言都是建筑空间语言,以景观思维引导建筑设计的首先是转变设计思维,将传统建筑布局思维逐渐转变为景观思维,往往会带来更和谐的室内外空间感受。

四、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1.以建筑空间布局诠释造景手法

明代中国古典园林先驱在被誉为奠基之作的《园冶》中将传统造景手法分为7类: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夹景、抑景。 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这些手法在现代建筑空间组合创作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2.景观平面肌理立体化,建筑立面肌理场地化

对于景观来说,平面肌理是一切场地空间的基础,亦是对场地更类冲突的逻辑整合,而将景观的平面肌理立体化,即延伸其与建筑紧密相连部分为建筑立面相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完善场地整体感,使建筑和景观在感受上融为一体。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是可逆的,即将建筑的立面肌理延伸到场地中,与景观形态甚至具体的景观小品相结合,也是建立场地整体观,使景观建筑和谐相处的另一种途径。

3.细部材料整体化处理

由于场地位于德国维斯玛老城区,所以对街立面是城市的整体结构很重要。以尊重环境为原则,建筑材料源于周边的两个树上的嫩叶可作为外墙材料。东面的墙里面有一个小院子里有几个洞。院子里有几棵树,种植。在夏天,树上的叶子可以墙外的成长,而在冬季,它将成为另一个场景。建筑的立面不再是“死”的墙,它成为一种全街的居住景观。

五、总论

整个研究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旨在探寻一种解决建筑与景观相互融合的新策略。“景观引导建筑”是解决各个不同专业罅隙的新思路,并会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Makhzoumi J. and Pungetti G.,景观生态设计的策略和途径,(2005)

[2]简明牛津词典, 1973

[3]国际建筑师协会, 北京,1999

第7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意义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社会形势飞速发展的今天,各方面的进步都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现状,而建筑则是一个城市向外彰显自身特色的明显标志,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内涵。城市的发展不光靠经济,在文化上的提升也必不可缺,好的文化氛围会为一个城市增添靓色。而建筑则是最外在最直接的表现,通过建筑,可以展现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人民的文化修养,经济的发展状况等。所以说建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建筑的特色就是如何将其自身完美表现的方式方法。

一、探索建筑设计的意义

1、建筑设计对人的意义

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人类大量的活动是要在建筑中进行,所以建筑设计就是解决与人生活有关的问题,来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总之,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与人密不可分、互相关联,设计的好坏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优秀的建筑设计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和生产,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2、建筑设计对城市的意义

城市是建筑的载体;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出现使得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建筑设计艺术闪亮登场,之后随着人口的加剧、交通的拥挤和城市功能的分区,不同的建筑设计作品才随之出现。所以说建筑设计之于城市就如水之于江海,树之于森林,好的设计可创造出更丰富的建筑场所,减少城市道路拥挤,减轻能源的消耗,是拉动外来投资,吸引人们在其驻足的前提,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风貌的象征。

3、建筑设计对社会文明的意义

建筑设计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从社会文明史上讲,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都是伴随着大量标志性建筑的营造而尘埃落定的,所以说建筑设计的本身也就超越它的形象特征,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代影响后人,尽管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但它会随着历史的湮灭和精神的传承,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粹与锋芒。总之,笔者认为:建筑设计的意义贯彻整个设计全过程,在充分理解了设计的重要意义后,才可以进行设计内容的分析和方法的探索。

二、探索建筑设计的内容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来讲,主要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三部分,而本文重点论述的建筑设计则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和细部设计两部分,具体内容有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详图设计。

1、建筑总平面设计。此设计包含总平面布置和平面图设计两方面。建筑总平面布置是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布置建筑,组织线路,布置绿化,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者生产工艺的要求,做到技术经济合理,利于生产发展和生活方便。而平面图则是突出表达建筑的组成和功能关系的图纸,设计时要从建筑正题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组合的效果,照顾建筑剖面和立面的效果与体型关系,图纸的绘制要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放大局部复杂的平面图;建筑平面较长时,可分区绘制;屋顶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一些重要的细节要标注清晰,总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平面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步,设计要面面俱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注重细节。

2、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的设计重点体现在立面图上,立面图是表示建筑外部形状和内容的图纸,是建筑外垂直面正投影可视部分。设计时建筑各方立面应绘制完全,那些差异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适当省略,内部绿化带、院落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标示。

3、建筑剖面设计。剖面图是体现剖面设计的结果,充分展示了建筑物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成关系。剖面图设计应主要标示出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层次、做法等,此外,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且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4、建筑详图设计。建筑详图就是建筑细部的施工图。因为平立剖的比例较小,房屋上许多细部构造无法表示清楚,根据施工需要们必须另外绘制比例较大详图才能表达清楚。所以建筑详图是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补充,包括局部构造详图(外墙详图,楼梯详图,阳台详图等)和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卫生间图,厨房图,设备的位置及构造图等)及表示房屋特殊装修部位的详图(吊顶,花饰等)。详图的绘制要比例大,尺寸标注齐全,文字说明清楚,准确清晰易懂。

三、探索提高建筑设计的方法

合理的设计是建筑师设计思路和设计灵魂的表达,所以寻找正确的思路,探索提高设计的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展开论述如下:

1、严格按照建筑职业规范和国家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合理化设计,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建筑在一个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从安全合理、经济适用、可控性、标准化等方面出发,颁布的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是衡量建筑设计质量得以实现的标准,所以设计时要严格的遵循不可逾越,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各方人士的需求,这些都是确保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的基础与前提。

2、剔糟,沿用沿革法进行综合设计。 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就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剔糟,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思想、生活习惯、情趣等并将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进行清晰明辨的综合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服务意识。建筑设计属于技术服务行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和精品的服务意识。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培养适合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团队,集团队智慧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此过程中再配以优良的服务,将服务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加快传统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近年来建筑设计单位从只做设计主业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向工程技术服务和建设全过程服务发展,实现了设计质量、效益、速度、规模的统一,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传统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以结构调整为转变方式的主攻重点按照现代设计体制改革的方向,促使建筑设计向规模化、一体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5、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要想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就要加强设计方案的评审,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使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总之,建筑设计对人、城市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设计的质量将是生存的底线,我们要严格遵

照规范,不断学习,不断借鉴,剔糟,勇于创新,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探索出一条通向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最优化的道路,才能实现建筑业的蒸蒸日上,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虽然我国的建筑市场存在着各种不足,但其发展和成果是巨大的。新世纪的中国如同一匹骏马在世界舞台上驰骋,散发出中国独有的特色。各式高耸的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云彩中,绽放着斑斓的色彩,微笑地告诉人们中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师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更要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不断完善和丰富建筑设计理念,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理性发展,使我国的建筑回归经济、适用、美观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有年,辛丙流.探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

导,2011年06期

[2]窦以德.建筑设计方针一席谈[J].建筑学报,2005年01期

第8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近几年鞍山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文化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消费者追求的不再仅仅是购物的便利性、多样性,更注重的是整个购物过程的愉悦。百货商场、超市、卖场逐渐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这种一站式休闲消费的需求,因此,居民对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强,“鞍山兴隆大家庭”也是在这种趋势下诞生的新的商业综合体。

1 MALL的概念界定

1.1 Mall的定义

Mall可定义为:在毗邻的建筑或一个大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零售商、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从兴隆大家庭的设计来看,这点体现的很明显。

1.2 Mall与一般百货店、仓储超市的区别

自现代商业开展以来,人们历经了便利店、杂货店、百货店、超市及仓储式商场等几种“商业形式”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商业业态,Mall是对前几种商业业态的整合和延续,它规模巨大,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于一体,包括有百货店、大卖场以及众多专业连锁零售店在内的超级商业体。

表1 兴隆大家庭与一般百货店、仓储超市的区别

对比要素 百货店 仓储超市 Mall

建筑规模与设施 单体店、规模小 较大,具有常用购物附属设施 规模庞大,拥有齐全的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内容 基本只有货架和柜台 有较小的停车场和电梯 现代化便利、充足的停车位,休闲娱乐服务措施齐全

业态种类及结构 单一的便民店 由百货、专门柜台等组成 由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服务娱乐场所等构成,业态结构齐全。

服务整合度 基本只提供日常商品 基本可提供一般商品 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实现一站式购物消费。

人文休闲环境 基本上只在居民社区经营 地处较繁华商业文化氛围较 在地域性的氛围影响渲染下,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便利程度 对于社区日常需求十分方便 相对于附近的居民较为便利 交通便利,比较方便

旅游娱乐价值 无 基本无 有极大的娱乐价值,可同旅游结合起来

2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

由于目前城市客群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有追求高档住宅的能力与强烈的意愿,并且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因此,大多追求生活质量,向往高品质的生活。

首先,表现在对物业的交通、楼宇硬件设施(电梯、空调)以及物业管理水平等要求较高;其次,要求合理的物业生态景观规划。雄居城市商务中心的中产阶层,白天必须面临城市的“水泥森林”城堡,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带来的压抑、浮躁,其紧张心态只有在工作之余才能得到释放。

因此,如果选择居住其中,就必然要求物业具有合理的业态规划,能够在这里休闲放松,体味生活的乐趣。因此,集公寓、商场、休闲、娱乐、主题公园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物业的需求渐成热点。而兴隆城市综合体建筑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3 从商业MALL的角度分析

3.1 兴隆大家庭的平面设计

与省内的同类商业MALL对比,不难发现,兴隆的多类业态交叉最为明显。

兴隆大家庭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新颖多样的购物休闲方式,从其平面设计中可以看到,其主力面积还是商场和百货,但是它也第一次将如此多的大空间户外运动项目引入到了商业综合体内部,从这点来说,它是商业MALL的一种新的尝试,从功能角度来说丰富了建筑的业态,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些多元化的娱乐、休闲、运动项目也同时成为了其场所营造的亮点之一,也是促进其人流汇聚的一种方式。

3.2 兴隆大家庭的空间设计

以数部交错布置的交通空间和共享空间为核心与出发点来布局商业空间,内外街的环形道路内部交通良好地解决了商业人流的交通组织问题,并充分利用中庭、小天井、自动扶梯节点、观光电梯、楼梯等促使消费者在室内向前、向上流动起来,确保该项目的商业部分具有观赏性、可逛性、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使购物中心环境及设计受到顾客欢迎。顶层的天窗把蓝天白云引入到室内商业空间,使室内外空间交融起来。真冰场结合大面积的商场及展示活动成为空间组织的新亮点,形成透气的交流聚集空间,体现商业特色,以及大面积的室内运动空间,各层次错落的天井,中庭增加空间层次感与整体融合性,增强主题的视觉共享性,来烘托整体的商业氛围,对项目档次提升、人流导入、人气聚集、特色体现起到极大的作用。大型室内运动场地即兼具城市集会功能。

3.3 造型设计

通过有机的形体组合,结合功能与空间形态,形成简洁明快的建筑形象。建筑立面以大气和整体为出发点,注重其立面整体感和韵律感,使形体曲线、层次统一和谐。本方案特别注重立面整体设计,使建筑在夜晚是光的雕塑,远望去便如一座恢宏大气的金色元宝,一方面是财富的象征,另一方面也象征福气的到来。商业部分的广告位置与立面设计相结合,融入了大量新一代电子多媒体,系统展示了LED,使建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4 结语

新型的建筑形式、新型的功能组合以及新型的消费环境,成为鞍山市及周边城市广大人民群众休闲、游玩、社交、购物的好去处,成为人们观光、逛街、参观、游览的最佳场所,成为消费者公认的购物中心、美食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康体运动中心、社交中心、生活中心。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了城市商业、旅游业档次,提供了现代最新服务,引领了消费潮流,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成为鞍山的又一个城市综合体地标建筑。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立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幕墙;成本控制;设计优化

一、建筑幕墙的投标策略

幕墙在投标阶段要编制技术标书和商务报价书,技术标和商务标的优劣是决定能否取得该工程的承建资格的关键。以石材幕墙为例,技术标涉及到结构阶段预埋件的结构形式、石材分割、立面效果、节点详图、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案、石材品质的选用、人员安排、工期及创优的计划等等。在技术标里面最关键的是要内容详尽,重点突出,不要泛泛的照搬其他工程的通用的部分,针对具体的工程要有具体施工方案。石材幕墙随着工程个体的不同形式会有很多不同,根据业主的喜好,有的石材幕墙只在裙房部分设置石材幕墙,裙房以上采取铝板幕墙或其他形式的幕墙。有的整个外里面全部采用石材幕墙,工程量很可观。还有的为了突出明显的石材立面厚重效果采取柱子局部放大,裙房及檐口设置腰线。所以编制技术标时要根据工程的不同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标,这样才能给评标者一个良好的印象,会取得比较高的评分,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技术标书对以后施工阶段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建筑幕墙的设计优化

幕墙中标以后就进入了设计深化阶段,幕墙的深化设计阶段对整个幕墙成本的控制极为重要,占整个成本的80% 以上,设计深化的优劣将决定整个工程成本控制成败。本文以干挂石材为例进行论述:石材幕墙的深化设计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图纸确定石材的精确分格尺寸、颜色、材质、嵌缝材料等,并绘出尺寸详尽的石材立面图及各复杂部位的节点详图,然后依各单块石材的重量、尺寸及抗震、抗风压等各项要求,进行相关的力学计算,确定石材的干挂方式及龙骨体系、埋件、连接件等的尺寸规格。并按照结构设计的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现场的力学性能试验,以确保石材幕墙的安全性。

从目前来看,石材的选择决大多数是幕墙施工单位根据原设计方对幕墙分格形式及材质颜色等建筑效果的要求,向建设方提供各种石材样本,以协助其尽快确定所用石材。通常要在对几种石材的选择中,应依据所掌握的石材资料,重点考虑拟用石材的表面特征、颜色和纹理等技术性能指标。以满足设计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幕墙施工单位提供石材样本时,要对多家的石材供应商的石材的价格、技术指标、供应能力、运输距离进行综合的考虑,在满足设计及建设方的要求下采取最佳信价比的石材,这样既能有效的控制了成本,也保证以后的工期要求。数量要根据计算合理预埋过少不满足设计安全要求,过多是浪费成本。完成石材安装立面图及节点大样图并经建筑师批准后,即可按石材安装立面图上的石材尺寸分格及节点大样图的细节进行加工详图设计,该详图即通常所说的石材加工单。在确定干挂石材的具体形状及加工尺寸时,须反复核实以确保万无一失,尤其在采用较为昂贵的进口石材时,以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点对于设计深化来说非常重要,在成本控制必须牢牢控制的关键环节,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三、建筑幕墙的材料采购

建筑幕墙材料的实体材料消耗占据的比重很大,除了幕墙面材以外,有镀锌钢板、主龙骨方钢、次龙骨角钢、连接件、结构胶等材料,大约占整个工程比例的 40qo-50%。随着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还会加大。因此控制材料成本对工程控制成本有很重要的意义。要从材料采购、运输、使用及回收等环节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采购的材料的计划性,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优质廉价的材料,通过多家供应商之间的价格和供应能力进行对比,采用最佳信价比和有足够供应能力厂家的材料,这样能确保材料经济,并能保证工程不会因为供应问题出现停工、窝工现象的发生,否则将会对工期造成影响。2、是材料采购的时间性,对于建筑幕墙材料的采购,要与施工现场使用时间相结合,确保现场的使用时间,如果由于价格的问题影响了现场的使用,进而影响工期,将会更大的浪费,建筑幕墙材料以现场使用时间为最根本,价格合适就立即采用;三是材料的使用性,材料采购到位后,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进度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堆积在现场,要及时上墙,如果在积压在现场,不仅不付出更多的材料的照管费用,对于成品及半成品照管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对于资金的周转也不利。对一些小的零星物件,及时清理出来为了更好的再利用。通过这几项措施,可以使材料采购、供应等环节在施工中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也会节省很多材料,这样对成本的控制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建筑幕墙的精心施工

在幕墙工程中,现场施工一般由专业施工单位独立完成,由于幕墙作为悬挂体系的特性,设计决定着幕墙的结构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建筑立面效果及安全设计要求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完全取决于施工质量,这是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关,这对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筑幕墙大部分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返工起来投入很大,所以幕墙施工必须要求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精心施工,才能确保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要强化技术管理,精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工期,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施工方案编得再好,再合理,如果施工中保证不了技术管理,是根本不行的,技术人员要积极审阅施工图纸,对图纸中的技术要求,技术参数,材料和机械的选用都要进行详细讨论,对设计中的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请设计院进行设计交底,对图纸不全的地方请设计院及时补充图纸。对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人员要进行了现场的方案细化,对施工班组要进行非常细致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 黄健:《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