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视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引导全市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这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中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类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从**年到**年,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职工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使参加培训的职工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提高,职工的“三违”行为明显减少,各类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职工安全生产培训长效机制。
(三)工作重点。**年以煤矿、非煤矿山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年以建筑、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年以机械、冶金、建材、电力、道路交通等行业的企业职工为重点。通过培训,到**年底,力争使全市所有生产经营企业的职工经培训考试达到合格。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建管委、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以下称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副主席曹和家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确定名单)要比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培训范围和对象
(一)培训范围。**境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二)培训对象。生产经营单位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由政府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需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资格证以外的企业单位其他各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临时工。
四、培训和考试内容、方式
(一)培训内容及方式
培训内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统一使用《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该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二是与光盘配套的书本资料)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进行培训。各单位可结合各自实际,增加职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行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内容。
培训方式: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各系统和各单位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培训主要以企业为单位,通过组织职工观看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学习配套教材的形式进行;各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培训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
(二)考试内容及方式
考试内容: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占70%),行业和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占30%)。
考试方式:按照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统一提供试卷,设定专门考场,组织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闭卷考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可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试。对考试成绩合格者,报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可重新考试一次;仍不合格需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五、实施步骤
(一)制订培训计划。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和培训实施方案》(附件1),制订出三年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十天内,报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
(二)组织报名。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报名汇总表》(附件2),统一向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报名。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根据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报送的培训计划和报名情况,统一向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办公室报送并征订培训教材。
(三)培训、考试及发证。每年的5月至11月,为职工培训、考试的阶段。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开展培训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统一安排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对考试合格者由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将职工的电子档案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单位名称、从事工种、身份证号码、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试成绩)报送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上报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培训合格证书。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特有工种由相关部门鉴定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四)总结表彰。每年底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学员给予表彰。总结表彰办法另行制订。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宣传和发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电视媒介;娱乐化;破碎化;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40-02
一、中国电视媒介下的教育功能形式
1.有形的教育功能体现――中国电视教育节目。所谓有形的教育节目,就是指以教育作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目标的电视节目类型。从电视节目的主题构思、市场定位、编排策划等方面都以教育为目的,公开地对受众进行教育。
电视媒介教育功能的一大优势在于,受众不受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接触媒介信息,无形中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和公信力。但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招致了异常激烈的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中国教育节目的教育本质,而逐渐转化为一种娱乐性节目。
以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为例。该节目虽在制播初期被冠以电视版“百科全书”的美誉,但其中涉及的各类学术话题略显高深晦涩,而且开讲人也都是学术大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等。因而收视群体定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观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在学术界颇具权威性的学者们却无法对电视节目理想的收视效果提供保障。鉴于此,发展中期的《百家讲坛》便将节目的专业性大幅度降低。由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作为头炮,收视率一路飙升。2004年,基于中期的良好收视效果,《百家讲坛》栏目更将收视群体细化为初中教育文化水平的观众。如此一来,以幽默易懂方式讲述中华文化的于丹、易中天等成为当红一时的“通俗”讲解者。
那么,从高端、权威到通俗趣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转变?
从节目定位的不断变化上不难看出,收视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得追求收视率最大化成为各家电视台的首要目标。将收视率与广告额作为硬性指标的作为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教育节目的娱乐化。将收视率作为成功关键的唯一因素,就是把电视节目中具备教化功能的文化节目同纷繁迷眼的娱乐类节目置于共同准则之下,具备各自特殊功能的电视节目差异就此抹平,从而造成中国教育电视节目务必按照拥有较高收视率保障的娱乐节目的那套制作理念和游戏规则来设计自己的节目,将教育节目推向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之中,如此一来,才可能有与娱乐节目竞争,收视率才不会持续不理想。但也正是如此偏离的制作理念,使得教育节目不得不走向娱乐化的道路,且不能停下脚步。
2.无形的教育功能体现――广告与电视剧。所谓无形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电视媒介中大量充斥的广告、文艺节目、电视剧,他们以娱乐大众、宣传产品等方式出现,并没有明显的教育功能的体现,但是宣传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以符号暴力的形式强行进入受众的思想中。然后对受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作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种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益达广告可以算是一则典型案例。益达广告最为流行的广告词是:“要两粒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这句广告词配合广告中具有故事情节的一对男女之间微妙的感情出现,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广告中人物的心理。但是商业广告归根到底是为了宣传商品,而不是表达一个故事。“两粒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实则利用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向受众灌输一种概念,那就是益达口香糖一次要吃两粒,作为商家这不失为一个上上策的营销策略。没有任何人强迫消费者去购买益达口香糖,也没有任何教科书或者教师告诉你要吃,但是伴随着广告中的明星效应、故事情怀以及这句经典的广告词,我们被“教育”在吃益达口香糖的时候要两粒一起吃才最好的。
另外,在如今的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穿越剧早已占据电视剧市场大壁江山。在穿越剧中首当其冲的只怕非于正的穿越剧莫属。于正剧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和以下原因有直接关系。首先,人设更符合现代受众期待――王侯将相或富家公子与命途坎坷的少女。男主角对女主角始终不离不弃,且如英雄般救女主角于各种困境。以至于将许多雷人现代语言、各种电视剧经典桥段以及历史事件移花接木创造情节的开展,都是为了迎合受众的现代心理;其次是美轮美奂的服装造型,以俊男美女的阵容打造电视剧的生产是不变的信条。这种电视剧制作信条,很明显是以受众的注意力为指向标的生产模式。新鲜感、推陈出新这些词语换一个说法就是要迎合受众,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娱乐倾向不言而喻。
二、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的特点
1.电视教育娱乐化。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绘到:19世纪美国近乎所有的村庄都建造了能够容纳1200至1500人的演讲厅。夜幕降临,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进入演讲厅,在那里最富见解的知识分子在为这些普通的甚至有些粗鄙的“乡下人”做着关于理想与人类文明的演讲。我们仍然无法想象这些知识分子为何如此“信任”坐在他们面前的“乡下人”?毕竟在他们演讲中存在着精妙而复杂的句法结构,严肃的理性思维以及精确的理解力。这种严肃、理性、专注的教育在当今电视媒介教育功能感染下就像是天方夜谭。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教育电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时代,教育电视需要依靠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不断地发展,创新高质量节目来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
电视由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宣传工具扩展到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等领域。教育电视凭借着传递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视听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了教育领域主流传播媒体的地位,为解决我国当时的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以及为社会文化普及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规模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教育电视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
互联网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建立一个互联网传播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电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现有的教育电视传播形式陷入窘境。面对挑战,在困境中冷静思索,我们会发现,现阶段在我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教育电视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联网的带宽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宽带互联网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输带宽问题,但经过大幅度压缩的信号在图像分辨率和声音效果方面都是不可能和电视传播的质量相提并论的。要想利用高质量的视听效果达到教育目的,教育影视节目的电视传播途径仍然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二、网络电视发展策略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电视机构大力介入网络视频行业,央视的中国网络电视台、浙江卫视的新蓝网、上海文广的上海网络电视台等相继推出,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程,通过互联网协议向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网络宽带化推动互联网从图文时代进入视频时代,视频广告形态渐趋成熟,此时广电背景的网络电视台的兴起,预示着网络电视这种新的传播模式的确立,随着新旧媒体融合的深入,视频网站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被纳入主流传媒格局已是大势所趋,网络电视将是未来视频综合门户的主要形态。网络电视台对视频网站的整合方式主要表现在传播者的整合、传播渠道的整合、传播内容的整合以及受传者的整合等方面,对网络视频传播业产生的影响将是深刻而长远的。
1.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有线电视网络所孕育的产业机遇非常明显,宽带网的突起使三网融合的双向传播成为可能。三网融合后的有线电视网络视频类双向传播可以为我们提供internet接入、视频点播、电视电话、电视会议、电子商务等各项服务。西方发达国家的当前国际上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大幅升值,资本流向非常明显,新产业诞生的所有条件几乎都已经具备。而我国的有线电视在向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和大规模联网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成为未来信息社会新兴的网络媒体支柱。我们认为有线电视hfc宽带网络可以有效地将电信、电脑、电视三种传统网络合而为一,这也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条件下,可供选择的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最佳基础网络。加快实现有线电视全国联网,将十分有利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进程,三网合一的模式也将加速国家网络经济规模的形成,从而带动相关信息产业尽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放宽政策
网络电视是未来电视发展的趋势,所以,国家要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那么就需要在政策允许多家电视台或者网络公司拿到经营的牌照,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对与iptv紧密相关的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这将有利于iptv的发展,但iptv业务如何定位,iptv业务谁可以经营。一直以来国家广电部门都没有给电信或者宽带运营商发放电视频道或者节目经营许可证的计划,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3.实现网络运营商的融合
广电媒体布局新媒体无法绕开网络的选择,也没有自己的宽带网络。因此,广电媒体的网络电视布局最终必然要考虑能否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的问题,这才是其新媒体战略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电信和广电行业彼此融合是我国未来网络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他们利益分争的现实情况下,网络电视产业的发展就只能依靠建立一条以内容提供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广电媒体虽然拥有强大内容资源,但是缺乏网络技术,所以只能通过与网络运营平台合作来发展网络电视,以内容换网络技术和网络影响力,实现产业延伸和增值。由此,我们进行不断的努力来达到与网络运营商的合作融合。
三、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策略
1.教育电视数字化、网络化
从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看,教育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给教育电视带来生机。设备的数字化提高了电视频谱的利用率,信号抗干扰能力也大大增强;改善了电视节目的保存和复制质量,使节目质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还可以实现条件接收,带来各种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我国的教育电视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应紧跟电视技术发展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强采集、制作、传输等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网络化是数字化的有益延伸和拓展,它将分散的、孤立的节目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电视多媒体网络,达到节目共享,不仅能提高供素材的实时利用率,也可以进行分工协作,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教育电视系统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展大家公认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组建跨领域的信息资源传播平台,建立起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大传播机制,这对教育电视而言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将给教育电视注入新的活力,开拓出新的空间。
2.整合网络资源,构建良好传播环境
随着教育电视节目人性化的日益增强和受众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加,电视单向传播的先天不足显得尤为突出。受众更愿意参与信息的创造、选择、阐释以及评价。这促使电视传播向交互传播变化,以满足受众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念反映到节目中去的要求。应该在注重传播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丰富节目形式,注重受众的需求,充分利用新环境的交互功能,解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求深欲和求新欲,并且根据受众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节目内容、风格等。
四、结束语
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加速,将出现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以及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的融合趋势。广电推出网络电视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整合内容、渠道乃至终端,做新媒体产业价值链的主导者。教育电视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直至找到最佳结合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电视能否找到自己适应教育需要的“角色”并适应这种“角色”,将是决定未来教育电视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周媛.电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趋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
[关键词]西部地区;教育电视;远程教育;节目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以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等特点迅速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更具先进性。但针对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进一步发挥教育电视在教育技术学方面的优势,深入研究其规律与方法,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更进一步完善教育电视并强化其教育质效机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教育技术应对策略问题,以期与同道共商。
一、对教育电视先进传播功能的再认识
教育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远程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不仅能从网络里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选择、组织、处理并传播自己的信息,成为传播的主体,从而打破了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主客体之界线,实现了双向互动,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播的传统理念,使电视这个昔日传媒王国的老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时间在远程教育界似乎非网络而不能实施教学。应该承认,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但不顾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国情,一味推行网上教学,而放弃教育电视等有效远程教育模式则是不可取的。正如ORACLE总裁拉里·埃里森说:“你能想像一个在中国南方偏远山村的女孩有机会通过网络取得哈佛学位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电视的先进传播功能再认识,以便将其合理运用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远程教育,促进当地的科技文化传播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教育电视传播的广泛性。教育电视是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其传播内容和接受对象比其他传播媒介都具有更强的广泛性。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仅有线电视入户率就达到了17%,超过电话入户率9%和计算机入户率1.2%。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电视机普及率己达到每百户拥有量为92户,近几年来随着几大电视机生产企业的价格大战,低价值的电视机迅速进入农村家庭,电视机的入户率更高。教育电视传播内容的广泛性是指它传播信息的容量大,内容丰富多样,对几乎所有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都有极大的包容性。受众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受年龄的限制。从学龄前儿童到白发老人,只要不聋不盲,都可以收看教育电视。其次是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不仅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就是受教育不多的人,甚至文盲半文盲都可以接收教育电视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西部文化水平平均较低的情况下,教育电视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次是不受时空限制。教育电视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同时,亿万人可以同时接收传播的信息,由于电波传播没有疆界的限制,广播电视的传播范围之大远非其他传播媒介可比。
2.教育电视传播的真实性。教育电视具有真实再现各种信息源场景的功能,电视荧屏上所展示的是信息源所发出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学习者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直接了解、感受信息,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说,“眼见为实”,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更符合他们形象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育电视传播的示范性,由于电视屏幕所展示的世界是生动形象的,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有意无意地了解了大干世界斑斓多姿的风貌和社会历史方方面面的知识。而电视为观众敞开的民办层面是无限广阔的,它可以在瞬间跨越万里之遥,在不同的领域,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阶层的观众,在观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潜移默化地接受丰富的教育。不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见解认识,还是生活、行为方式,都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电视的示范和影响。
4.教育电视传播的灵活性。教育电视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在节目编排播放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它能够做到以普通教育、家庭教育为重点,进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统筹”,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无论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人们都可以按各自所需不受场合、地点限制进行收看和学习。
5.教育电视传播的人本化。所谓人本化传播就是指回归人最本能的状态,调动人的全部潜能和感官传播信息的状态。它以一种生命状态进行信息的内向吸收和外向辐射,具有传播的动态性、信息的全方位性,体现了生活的本真、人体的本能、事物的本性、电视的本质。教育电视可以以最能调动感官的方面来选材、结构,合乎人的本真状态进行教育信息采集,体现人本精神的复原。它能将生活自身的形态物化为传播符号进行远程传播,作用于人的感知,人可以直接靠感官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人的感知能力,从而延伸大脑,外化并扩展智能,是一种对生命状态的人本化传播。教育以人为本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理想,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教育电视从对人视听的延伸,体验感的实现,到思维的调动,心理需求、审美需求的满足,实现对人体本能的释放和满足,对生活本真的揭示,朝着人本化传播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助于促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想的实现。
6.教育电视与互联网络比较,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其单向传播上,无法同时实现及时的信息反馈,另外还存在传输内容瞬时即逝,不便修改等缺点。
二、对西部教育电视发展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及西部地区的教育电视多方面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常用设备设施、地面卫星站以及大量的教育教学、农业科技、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电视节目的积累与建设,为教育电视的深入开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学校、社会个别化学习与教育的普遍开展为教育电视积累了成功经验,各级管理机构的逐步健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电视事业在西部的健康发展。例如,从1989年起,自治区在全地域内安装了100台地面卫星接收站,使远离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内陆省市的各少数民族山区农牧民,每天可以与全国各地一样同时收看通过卫星转播的教育节目,为改变教育落后、师资匮乏、教育点高度分散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电视自1989年4月开播以来,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实施自治区“231工程”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经过电视培训,有5500名小学教师获得了电视中师毕业证书,4000多名初中教师获得了电视高师毕业证书。宁夏教育电视台开办的“231工程”栏目,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甘肃教育电视,经历了“小点多布,闭路为主”阶段和以建教育电视台为主的开路电视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以教育电视台为骨干、卫星地面接收站为辅助、教学放像点为补充的教育电视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西部现有广播电台101座,广播电视台122座,电视发射台2030座,卫星地面站1200多座,80%的县建立了教育电视台。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75%的人口可以收视教育电视台的节目;甘肃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65.9%,教育电视台收视率达到71%。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西部高校教育电视教育的普及以及中小学电视教学的开展等等,已初步形成了西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教育电视仍处于落后势态,如教育电视配套设施因经济原因多年来难以根本解决,边、远、贫地区尚有许多广播电视的盲点和空白点,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欲扭转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现代教育愈要超前发展。随着西部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的崛起,客观上需要大批经过严格培训的各类人才;科技致富的事实,又使广大农民增强了需要学习的愿望,他们迫切希望掌握各种实用技术脱贫致富。西部地区要走现代文明之路,就要唤醒农民的人口意识、生态意识、法律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意识,这些都需要教育来解决。教育电视在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加强教育电视配套设施及教学软件建设,加快发展适合西部的远程教育,是为西部培养各类急需人才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机遇,人才培养是根本,树立“教育电视资源—超前意识与策略—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远程教育观,就会进一步创造西部生机。三、对西部地区教育电视发展中现有问题的认识
西部地区由于受教育和文化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教育电视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忽视教育教学节目的教学过程研究。在教育电视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从系统观角度去研究教学过程,没有研究教学过程系统的主要要素——受教者,没有研究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了将传统学校的课堂简单地搬到了电视屏幕,使受教者与施教者分离,施教者与受教者缺乏感情交流,屏幕上过多的是施教者的大头像,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却极其稀少,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电视的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过程的功能发挥。
【关键词】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应用
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是指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前期、现场、后期制作。这里的数字信号可以是直接产生的,如数字摄像机产生的数字信号、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数字信号;也可以是由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过程后产生的,如经过视频与音频采集卡获得的数字信号等。
一、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概述
(一)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联的,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重大发展历程:
1.计算机参与节目制作
计算机诞生之后,早期的产品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应用范围也局限于几个领域。在电视节目中最早应用到计算机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总统大选节目中,用它来计算大选的计票结果,在这里,计算机只是充当了一个道具。
2.计算机编辑系统的应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制作中电子编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起到了控制编辑的作用,各种各样电子编辑系统的出现给节目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直到现在也还是主要的节目制作设备。
3.计算机动画的应用
计算机动画是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电视制作上的一个成功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动画在广告、片头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将传统的实际拍摄与电脑制作的模型及特技效果紧密结合,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与感染力。
4.电视字幕系统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电视字幕机、电视图文创作系统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5.数字影视制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影视制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参与。许多精彩的片段是电脑动画、电脑特技的体现,有的是首先制作出电脑图像、电脑动画转磁带,然后磁带转胶片。例如,日本NHK在2003年制作的纪录片《四大文明》生动地再现了四大文明古国昔日辉煌时期的历史建筑及当时的人文风俗,如不仔细观看,很难辨别出里面的人物是电脑制作的。6.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以非线性编辑为代表的数字电视后期制作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了模拟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电视编辑从最初的机械剪接,后来的电子编辑,到现在发展成为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先进的非线性编辑。
7.虚拟演播室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传统视频色键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形实时地进行合成,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虚拟演播室的背景是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而且摄像机和真实物体都被追踪,可以随时根据拍摄内容的改变而变换背景。
8.电视节目制作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将多台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动画工作站、音频工作站等单机系统组成电视节目制作网络,制作人员便可以进入一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崭新电视节目创作空间。网络中的几个终端可以同时制作同一电视节目的不同段落,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串行工作方式改为并行工作方式,实现了素材共享与协作编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趋势
1.全面数字化
数字技术不只是应用到电视制作的单一环节中,它还贯穿于电视节目的前期准备到完成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基于此,数字摄像机、录像机、特技机、切换台等大批应用数字技术的设备应运而生,从而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数字电视节目系统也日趋完善,出现了全数字电视演播室、全数字电视转播车、数字压缩的卫星新闻采集转播车、数字地面广播、数字卫星直播等。
2.虚拟化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字电视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虚拟演播室技术,将计算机与电视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提供逼真的虚拟空间;将计算机制作出来的背景图像与演播室拍摄的人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制作出传统设备无法表现的电视节目;将人物置于千变万化的虚拟三维空间之中,从而增强了电视屏幕的艺术效果。
3.网络化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网络化提供了条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资源共享,可以将多台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动画工作站、音频工作站等各类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系统组成网络,成为一个小局域网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的互联和信息交流共享,并支持虚拟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4.信息化
数字化和网络化只是手段,信息化才是目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使信息能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通道中传送。数字化也使传输的信息发生很大变化,信息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图形、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发挥广播电视在动态方面的优势,要加大力度建设广播影视音像数据库和视频点播节目库,广泛开拓它在教育、教学、培训等领域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记忆效果。
二、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
(一)利用数字技术控制电视制作设备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设备的控制大部分采用各种专业的电子控制台,例如调光台、调音台、摄像机控制台、导播切换台等。然而正由于此,一台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众多的操作人员,人海战术使工作显得繁琐。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开发计算机软件来控制它们。例如对灯光设备的控制,首先用计算机CAD辅助制图软件绘制演播室的布光图,然后设置灯位,并为每一盏灯设定诸如色彩、亮度、柔和度等不同的参数。使用时,只要进行一定的选择,相应的灯位得到控制,拍摄现场也得到相应的照明效果。当然,也可用新技术对摄像机、后期制作设备、编排播放设备,甚至背景、道具等,实施不同程度的控制。
(二)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加工
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加工或创建动画、情节。可以用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例如Freehand、Coredraw、Animator、3DMAX等,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以及让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随心所欲地创建动画“演员”、“道具”,构建情节或对现有的电视画面进行再创作。同样,也可利用计算机音频软件,例如SoundForge、MIDIMae—stro等来创作乐曲、自然声等音响效果。
(三)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
目前,传统的以磁带为介质的线性编辑已逐步被以硬盘为介质的非线性编辑所替代,因为非线性编辑有其独特的优点:信号损失小、素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具有开放的特性。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制作好的教育电视节目在网络中传送,各制作部门就可以随时查阅或使用其他部门所做的节目。另外,若干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连网,可让资源共享。一个电视节目可由一个部门完成也可由几个部门合作来完成,这样既节省时间、资金,缩短电视节目制作周期,又方便部门之间的运作。
(五)利用虚拟演播室制作教育电视节目
目前,国内较好的虚拟演播室采用先进的图形算法和跟踪技术,通过数字光电传感系统和专业色键,最终实现演播室的演员与三维虚拟教育场景无缝的合成。
三、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模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是由具有不同制作功能的各种硬件组合而成的,例如摄像机、录像机、切换台、特技台、调音台等,将这些利用模拟电视设备在外景地或演播室拍摄下来的电视节目素材,转录在录像带上,然后可以直接编辑或复制成底带供脱机编辑用,在脱机编辑中得到镜头编辑清单,据此进行联机编辑,需要时进行图文制作、特技制作、声音的混录等。
由于计算机参与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数字技术提高了电视制作的速度、效率和灵活性以及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完成任何一种视听媒介的录制、编辑和传输。以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是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作为数字数据统一处理,例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图像、文字、声音是直接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服务器上,外景素材储存在磁盘存储器中,然后传送到服务器上,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制作。
由于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比传统的视频磁带编辑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应用到电视制作的每一阶段和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数字化的前期准备
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在拍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给前期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拍摄文案的准备
这里包括数字教育电视剧本的写作、制片预算计划、制作时间表的产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字教育电视的前期制作工作。文字处理软件有效地帮助编写人员形成和修改剧本。制片人和导演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拍摄计划和编制预算,还可以直观地列出电视剧本的每一场景中需要的设备和人员,并且可以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很快地得到总的预算,同时产生一个完整的制作时间表。
2.数字化故事版
在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剧本、预算或时间表完成后,利用故事版绘制软件高效率地制作出剧情描绘板,它可为摄影、编辑和整个故事叙述提供视觉化的指导。剧情描绘板由一系列图像、影像组成,指明在电视节目中每一关键镜头的摄影构图和组成。
3.形象化预审视
利用场景和灯光设计软件在开始拍摄之前就进行现场场景的设计,按实际比例建立场景模型,由电脑软件中的摄影机进行拍摄预演;在实际安装照明之前提供可视化的灯光模拟照明效果,使照明设计可迅速地进行修改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软件使服装视觉化,并使其在实际制作前进行协调。
4.演员数据库
计算机化的演员数据库给演员自我引荐和导演挑选演员提供了极大方便。导演可以迅速、直观地查阅演员资料,演员也可以通过资料库扩大知名度。
5.资料准备
计算机数据库也给外景地的选择带来了好处,通过网络可以提供可选择的外景地的图像,从而减少差旅费用和筹备制作时间。
(二)数字化的现场制作
1.数字摄录设备
新的数字记录设备为摄像机的拍摄提供了很多优越性。例如,计算机硬盘可附加在摄像机上,数字影像和声音可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立即进行编辑,这就大大加速了节目的制作过程。
2.照明控制
计算机化的数字调光台使得摄影师或照明师能够预先编好照明程序,并将它存储起来。
3.摄像机控制
用带有电脑控制装置的摄像机拍摄画面,一方面可以拍摄到高难度的镜头,一方面可以用于复杂的场景合成。
4.现场录音
数字音频记录处理技术和设备极大地改进了录音。例如,数字化记录的声音可以比模拟记录的声音更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背景杂音,在进行复制和编辑配音时也可以减小噪声和音质损失。
5.道具控制
用电脑来控制拍摄现场中道具的运动。
(三)数字化的后期制作
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制作中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在后期制作领域。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使得编辑和修改电视就像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一样简单和快捷。数字非线性编辑使得编辑能灵活地瞬间改变声音和影像的顺序及持续时间。沿时间线处理视频和声音片断的能力不仅使编辑过程更灵活,而且也使编辑效率更高并节省费用。非线性编辑用于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1.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素材的搜集包括相关的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计算机动画信号和图像信号,例如用扫描仪扫描的图片、Photoshop制作或处理的图像、3DMAX制作的动画等高质量的原始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2.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视频采集数字非线性编辑的第一步是向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入素材,这一步是通过视频采集压缩及相应的软件来实现的。主要工作是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动态捕捉、压缩和存储,目的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捕捉、压缩卡压缩转换为计算机中的数字文件。
3.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编辑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编辑是指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 Pro等对采集的数字视频进行编辑加工。非线性编辑软件可提供多种编辑处理功能与特技效果,如视音频剪辑、重新排序,各种素材衔接、特技、字幕等。编辑过程要注意音频和视频的同步,编辑人员的经验对编辑的效果影响很大,如画面组接、画面转场、蒙太奇等效果。
4.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生成和输出在非线牲编辑平台中完成了对素材的装配和剪辑之后,就可以进行影片文件的生成。这一阶段计算机要做大量的计算工作,所以性能优越的计算机生成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效率会较高。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生成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硬件卡的输出接口播放到视频显示设备上,或录制到录像带、制成光碟等,以供教学使用。
四、数字教育电视的应用
(一)数字教育电视的载体与传播方式
数字电视技术、数据广播技术、卫星多媒体宽带网、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类型与应用。数字教育电视的教育应用向着多种传播通道、多样载体形式、多种媒体组合、天地网结合的方向发展。
1.数字视频光盘数字视频光盘是一种用激光技术存储高密度信息的载体,其信息存储密度比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磁盘、硬磁盘等载体要高得多。光盘以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存储成本低、保存时间长、介质可换、检查方便、携带灵活等优点,为当今信息社会提供了先进的存储和管理手段,从而克服了传统纸张载体、磁性介质、缩微胶片等信息载体的局限;数字视频光盘主要有LD、VCD、DVD等形式,现已经广泛应用到音像市场、电子出版、软件发行、文档管理、图像存储等领域。
2.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
多媒体课件是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为一体的产品。它以计算机为实现手段,具有人机交互和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具有强大的数据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多媒体不仅是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格式主要有:AVl视频和MPEG视频格式。数字教育电视节目本身是以数字格式存储的,所以可以方便地运用到媒体教学软件与网络课程开发中。
3.网络流媒体
流媒体在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网络化传输中扮演重要角色。流媒体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流媒体是在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中低带Internet/Intranet上,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文件,例如声音、视频文件。它在传输前需要压缩处理成多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例如控制用户端播放器正确播放的必要的辅助信息等,形成实时数据流。数据流最大的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其二,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使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Internet/Intranet上,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
目前Internet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有Real Networks的Real Media、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包括不同的媒体内容,具有不同的格式,都有专用的播放器。以目前网上最常见的Real Media为例,其中包括Real Video、RealAudio、Real Flash,其专用播放器是RealPlayer。在传输过程中通过MIME(Multi 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邮件扩展识别流媒体类型。流媒体技术解决了以视音频信息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在中低带网络上的传输问题,在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简称VOD)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技术,该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宇压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产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借助传统的录像机、影碟机等播放设备,采用交互方式在电脑或电视上(需通过机顶盒),自由点播视频服务器节目库中的视频节目。视频点播系统按传输方式可分为基于有线电视(CATV)的视频点播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Internet/Intranet)的视频点播系统。
(二)数字教育电视的教育应用方式
1.课堂教学
将传统教学录像带经数字化压缩后放到视频服务器中,教师可在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客户端统一的点播界面,自由点播这些课件,也可自制多媒体课件作为点播节目源。
2.自主学习
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与互联网、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相连接的地方,任何年级的学生,点播视频服务器上的适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教学节目,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例如视频点播系统中配置光盘塔、光盘库或虚拟光碟,便可成为网上电子阅览室,学生或教师可在网上任意点播教学或文化娱乐光盘节目,从而满足全校师生的教学和文化娱乐需求。
3.广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摄像机和话筒,将主讲教师的图像、声音采集到视频广播服务器中,利用视频广播系统实时广播课堂教学实况,凡在与校园网相连的电脑终端上都可进行收看。
4.远程教学
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可通过广域网络,实现跨地域的远程教学。远程接收站点可以首先将远端视频服务器上的电视节目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上,然后在当地的局域网范围内点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标准的网络浏览器,例如IE或Netscape及插件,点播远端服务器中的教学课件或实时收看远端广播服务器传送的教学内容。
(三)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应用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从2000年10月31日开始起用。这—平台的开通,改变了中国卫星电视教育只能单纯传输电视节目的状况,代之以同时传输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IP数据广播、VBI数据广播、语音广播等十几个不同速率频道的节目。
该系统开展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可将卫星通讯网与地面的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连接,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步人一个天地合一、远程双向交流的新阶段。
VBI数据广播是利用电视节目的场逆程进行传输,而IP数据广播则是利用场正程进行传输。但IP数据广播不属于搭载传输,它需要占用专门的卫星通道,与VBI数据广播相比,IP数据广播传输的数据文件图像质量更高。接收IP数据广播的方法和接收VBI数据广播一样,只要在计算机中插入一块PC卡即可接收到相应的数据广播。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节目主要有三个方面:教育资源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实时学术活动。
1.教育资源信息
目前,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资源信息有下列内容:电子报刊,可以查阅到20多种国内主要报刊的电子版;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星空放送”的信息,主要是传播教育、经贸、新闻、科技、中央电大教学信息、计算机教学等内容;绿色出版物,由西安交大通视公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办的绿色出版系统,是利用VBI技术传播多媒体出版物的专门数据广播项目,通过它可以选择收视音乐和录像节目。
2.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
IP和VBI数据广播能将广播电视实时传递视听信息的特点与网络交互传播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方式。可以在计算机屏幕画面左上角为主讲教师讲课播出录像画面,声音也伴随播出。右半面为当前板书内容,以超链接的文本同步出现,左下角画面为当前IP和VBI工作状态显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操作左窗滚动条或操作右半窗的进度按钮,调整本节进度或重复学习本节内容。节间选择可通过操作左边上下窗间的下拉式列表框进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关键概念、公式、原理或实验内容,可通过超链接调出进一步深入学习。
3.实时的学术活动
IP和VBI数据广播可以将计算机屏幕上的视音频信号源窗口的录像信号改为摄像信号,远距离实时广播学术活动,它既能将活动的现场信息以传统的视音频的形式直播,又同时传播了相关的文字及其他多媒体信息。
二、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
(一)利用数字技术控制电视制作设备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设备的控制大部分采用各种专业的电子控制台,例如调光台、调音台、摄像机控制台、导播切换台等。然而正由于此,一台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众多的操作人员,人海战术使工作显得繁琐。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开发计算机软件来控制它们。例如对灯光设备的控制,首先用计算机CAD辅助制图软件绘制演播室的布光图,然后设置灯位,并为每一盏灯设定诸如色彩、亮度、柔和度等不同的参数。使用时,只要进行一定的选择,相应的灯位得到控制,拍摄现场也得到相应的照明效果。当然,也可用新技术对摄像机、后期制作设备、编排播放设备,甚至背景、道具等,实施不同程度的控制。
(二)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加工
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加工或创建动画、情节。可以用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例如Freehand、Coredraw、Animator、3DMAX等,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以及让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随心所欲地创建动画“演员”、“道具”,构建情节或对现有的电视画面进行再创作。同样,也可利用计算机音频软件,例如SoundForge、MIDIMae—stro等来创作乐曲、自然声等音响效果。
(三)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
目前,传统的以磁带为介质的线性编辑已逐步被以硬盘为介质的非线性编辑所替代,因为非线性编辑有其独特的优点:信号损失小、素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具有开放的特性。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制作好的教育电视节目在网络中传送,各制作部门就可以随时查阅或使用其他部门所做的节目。另外,若干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连网,可让资源共享。一个电视节目可由一个部门完成也可由几个部门合作来完成,这样既节省时间、资金,缩短电视节目制作周期,又方便部门之间的运作。
(五)利用虚拟演播室制作教育电视节目
目前,国内较好的虚拟演播室采用先进的图形算法和跟踪技术,通过数字光电传感系统和专业色键,最终实现演播室的演员与三维虚拟教育场景无缝的合成。
三、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模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是由具有不同制作功能的各种硬件组合而成的,例如摄像机、录像机、切换台、特技台、调音台等,将这些利用模拟电视设备在外景地或演播室拍摄下来的电视节目素材,转录在录像带上,然后可以直接编辑或复制成底带供脱机编辑用,在脱机编辑中得到镜头编辑清单,据此进行联机编辑,需要时进行图文制作、特技制作、声音的混录等。
由于计算机参与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数字技术提高了电视制作的速度、效率和灵活性以及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完成任何一种视听媒介的录制、编辑和传输。以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是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作为数字数据统一处理,例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图像、文字、声音是直接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服务器上,外景素材储存在磁盘存储器中,然后传送到服务器上,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制作。
由于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比传统的视频磁带编辑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应用到电视制作的每一阶段和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数字化的前期准备
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在拍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给前期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拍摄文案的准备
这里包括数字教育电视剧本的写作、制片预算计划、制作时间表的产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字教育电视的前期制作工作。文字处理软件有效地帮助编写人员形成和修改剧本。制片人和导演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拍摄计划和编制预算,还可以直观地列出电视剧本的每一场景中需要的设备和人员,并且可以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很快地得到总的预算,同时产生一个完整的制作时间表。
2.数字化故事版
在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剧本、预算或时间表完成后,利用故事版绘制软件高效率地制作出剧情描绘板,它可为摄影、编辑和整个故事叙述提供视觉化的指导。剧情描绘板由一系列图像、影像组成,指明在电视节目中每一关键镜头的摄影构图和组成。
3.形象化预审视
利用场景和灯光设计软件在开始拍摄之前就进行现场场景的设计,按实际比例建立场景模型,由电脑软件中的摄影机进行拍摄预演;在实际安装照明之前提供可视化的灯光模拟照明效果,使照明设计可迅速地进行修改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软件使服装视觉化,并使其在实际制作前进行协调。
4.演员数据库
计算机化的演员数据库给演员自我引荐和导演挑选演员提供了极大方便。导演可以迅速、直观地查阅演员资料,演员也可以通过资料库扩大知名度。
5.资料准备
计算机数据库也给外景地的选择带来了好处,通过网络可以提供可选择的外景地的图像,从而减少差旅费用和筹备制作时间。
(二)数字化的现场制作
1.数字摄录设备
新的数字记录设备为摄像机的拍摄提供了很多优越性。例如,计算机硬盘可附加在摄像机上,数字影像和声音可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立即进行编辑,这就大大加速了节目的制作过程。
2.照明控制
计算机化的数字调光台使得摄影师或照明师能够预先编好照明程序,并将它存储起来。
3.摄像机控制
用带有电脑控制装置的摄像机拍摄画面,一方面可以拍摄到高难度的镜头,一方面可以用于复杂的场景合成。
4.现场录音
数字音频记录处理技术和设备极大地改进了录音。例如,数字化记录的声音可以比模拟记录的声音更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背景杂音,在进行复制和编辑配音时也可以减小噪声和音质损失。
5.道具控制
用电脑来控制拍摄现场中道具的运动。
(三)数字化的后期制作
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制作中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在后期制作领域。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使得编辑和修改电视就像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一样简单和快捷。数字非线性编辑使得编辑能灵活地瞬间改变声音和影像的顺序及持续时间。沿时间线处理视频和声音片断的能力不仅使编辑过程更灵活,而且也使编辑效率更高并节省费用。非线性编辑用于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1.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素材的搜集包括相关的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计算机动画信号和图像信号,例如用扫描仪扫描的图片、Photoshop制作或处理的图像、3DMAX制作的动画等高质量的原始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2.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视频采集数字非线性编辑的第一步是向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入素材,这一步是通过视频采集压缩及相应的软件来实现的。主要工作是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动态捕捉、压缩和存储,目的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捕捉、压缩卡压缩转换为计算机中的数字文件。
3.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编辑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编辑是指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 Pro等对采集的数字视频进行编辑加工。非线性编辑软件可提供多种编辑处理功能与特技效果,如视音频剪辑、重新排序,各种素材衔接、特技、字幕等。编辑过程要注意音频和视频的同步,编辑人员的经验对编辑的效果影响很大,如画面组接、画面转场、蒙太奇等效果。
4.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生成和输出在非线牲编辑平台中完成了对素材的装配和剪辑之后,就可以进行影片文件的生成。这一阶段计算机要做大量的计算工作,所以性能优越的计算机生成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效率会较高。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生成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硬件卡的输出接口播放到视频显示设备上,或录制到录像带、制成光碟等,以供教学使用。
四、数字教育电视的应用
(一)数字教育电视的载体与传播方式
数字电视技术、数据广播技术、卫星多媒体宽带网、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类型与应用。数字教育电视的教育应用向着多种传播通道、多样载体形式、多种媒体组合、天地网结合的方向发展。
1.数字视频光盘数字视频光盘是一种用激光技术存储高密度信息的载体,其信息存储密度比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磁盘、硬磁盘等载体要高得多。光盘以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存储成本低、保存时间长、介质可换、检查方便、携带灵活等优点,为当今信息社会提供了先进的存储和管理手段,从而克服了传统纸张载体、磁性介质、缩微胶片等信息载体的局限;数字视频光盘主要有LD、VCD、DVD等形式,现已经广泛应用到音像市场、电子出版、软件发行、文档管理、图像存储等领域。
2.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
多媒体课件是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为一体的产品。它以计算机为实现手段,具有人机交互和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具有强大的数据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多媒体不仅是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格式主要有:AVl视频和MPEG视频格式。数字教育电视节目本身是以数字格式存储的,所以可以方便地运用到媒体教学软件与网络课程开发中。
3.网络流媒体
流媒体在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网络化传输中扮演重要角色。流媒体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流媒体是在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中低带Internet/Intranet上,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文件,例如声音、视频文件。它在传输前需要压缩处理成多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例如控制用户端播放器正确播放的必要的辅助信息等,形成实时数据流。数据流最大的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其二,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使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Internet/Intranet上,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
目前Internet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有Real Networks的Real Media、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包括不同的媒体内容,具有不同的格式,都有专用的播放器。以目前网上最常见的Real Media为例,其中包括Real Video、RealAudio、Real Flash,其专用播放器是RealPlayer。在传输过程中通过MIME(Multi 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邮件扩展识别流媒体类型。流媒体技术解决了以视音频信息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在中低带网络上的传输问题,在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简称VOD)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技术,该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宇压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产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借助传统的录像机、影碟机等播放设备,采用交互方式在电脑或电视上(需通过机顶盒),自由点播视频服务器节目库中的视频节目。视频点播系统按传输方式可分为基于有线电视(CATV)的视频点播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Internet/Intranet)的视频点播系统。
(二)数字教育电视的教育应用方式
1.课堂教学
将传统教学录像带经数字化压缩后放到视频服务器中,教师可在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客户端统一的点播界面,自由点播这些课件,也可自制多媒体课件作为点播节目源。
2.自主学习
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与互联网、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相连接的地方,任何年级的学生,点播视频服务器上的适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教学节目,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例如视频点播系统中配置光盘塔、光盘库或虚拟光碟,便可成为网上电子阅览室,学生或教师可在网上任意点播教学或文化娱乐光盘节目,从而满足全校师生的教学和文化娱乐需求。
3.广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摄像机和话筒,将主讲教师的图像、声音采集到视频广播服务器中,利用视频广播系统实时广播课堂教学实况,凡在与校园网相连的电脑终端上都可进行收看。
4.远程教学
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可通过广域网络,实现跨地域的远程教学。远程接收站点可以首先将远端视频服务器上的电视节目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上,然后在当地的局域网范围内点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标准的网络浏览器,例如IE或Netscape及插件,点播远端服务器中的教学课件或实时收看远端广播服务器传送的教学内容。
(三)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应用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从2000年10月31日开始起用。这—平台的开通,改变了中国卫星电视教育只能单纯传输电视节目的状况,代之以同时传输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IP数据广播、VBI数据广播、语音广播等十几个不同速率频道的节目。
该系统开展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可将卫星通讯网与地面的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连接,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步人一个天地合一、远程双向交流的新阶段。
VBI数据广播是利用电视节目的场逆程进行传输,而IP数据广播则是利用场正程进行传输。但IP数据广播不属于搭载传输,它需要占用专门的卫星通道,与VBI数据广播相比,IP数据广播传输的数据文件图像质量更高。接收IP数据广播的方法和接收VBI数据广播一样,只要在计算机中插入一块PC卡即可接收到相应的数据广播。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节目主要有三个方面:教育资源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实时学术活动。
1.教育资源信息
目前,IP和VBI数据广播的教育资源信息有下列内容:电子报刊,可以查阅到20多种国内主要报刊的电子版;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星空放送”的信息,主要是传播教育、经贸、新闻、科技、中央电大教学信息、计算机教学等内容;绿色出版物,由西安交大通视公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办的绿色出版系统,是利用VBI技术传播多媒体出版物的专门数据广播项目,通过它可以选择收视音乐和录像节目。
2.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
IP和VBI数据广播能将广播电视实时传递视听信息的特点与网络交互传播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方式。可以在计算机屏幕画面左上角为主讲教师讲课播出录像画面,声音也伴随播出。右半面为当前板书内容,以超链接的文本同步出现,左下角画面为当前IP和VBI工作状态显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操作左窗滚动条或操作右半窗的进度按钮,调整本节进度或重复学习本节内容。节间选择可通过操作左边上下窗间的下拉式列表框进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关键概念、公式、原理或实验内容,可通过超链接调出进一步深入学习。
3.实时的学术活动
1、携手搭建现代信息平台。
2、网络让教育动起来。
3、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4、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曙光。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6、做人要厚道,求学要严谨。
7、不要让昨天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8、一生之苦今日吃,三年之乐来日享。
9、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千万不要“迷航”!
10、网络连接世界信息沟通心灵。
11、普天之下莫非网土!
12、点击兴趣激活智慧,连通世界点击未来。
13、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兴趣是我们的天堂。
14、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15、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曙光。
16、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7、网络信息映射时代节奏。
18、凌翅九霄,问鼎苍穹。
19、搜索力、鉴别力、沟通力、创造力是组成信息素养的重要能力!
20、渊博知识提升能力。
21、用鼠标激活人生图标。
22、掌握信息技术,做朝代弄潮人。
23、莫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找理由。
24、耳听的会忘,眼看的能记,做过的才懂。
25、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
26、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27、德能勤绩,彰显青春。
28、以宇宙为教室,牵自然为宗师。
29、小朋友们,请注意你们面前的机器,它现在的身份是客座老师。
30、点击兴趣激活智慧连通世界点击未来。
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2、试着拖动你们的鼠标,它能带给你无穷的奥妙。
33、普天之下 莫非网土!网臣!
34、电教中心是播撒文明平台。
35、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36、横绝学海,笑傲苍穹。
37、冲浪e世界——e这个字母要做的漂亮些。
38、以竭诚服务教育教学。
39、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千万不要“迷航”!
40、我拼我搏,付出定有回报;为复兴中华,誓读名牌大学。
41、理想+信念+反思+意志+效率=大学。
42、网络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网络中。
43、命运自己主宰,奇迹自己创造。
44、求实踏实,落实诚实。
4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6、网络连接世界信息沟通心灵;
47、为了梦想,我们不懈努力。
48、电化教育演绎未来韵律。
49、快乐点击大千世界。
50、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蒿力量,实力铸就辉煌。
51、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路是人踏出来的。
5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软件。
53、勤奋是最好的方法,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54、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
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6、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33—01
赏识教育是给予学生尊重和爱的教育。赏识教育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通过赏识教育可以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如果一个人在自我认知的发展中,有正确的自我感觉,善于自我观察,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印象,有自我分析的能力,能够自我批评,那么,这个人的发展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不断进步的。
一、赏识教育是能让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成长。
我曾经教过两个男生,上课经常捣乱,还满口脏话,很让老师们头疼。我接上这个班后,首先给他们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论他们怎么想办法跟我对着干,我都努力克制自己,对他们以礼相待,认真听取他们的抱怨,帮他们分析,使其认识到这种错误行为造成的印象是不好的,是不受欢迎的,同时告诉他们什么行为受人尊敬,什么印象令人赞赏,应该赏识什么,厌恶什么,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他们做到后立即加以赞扬和肯定。半学期后,他们和各科老师的关系都有了明显改善,也获得了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赏识教育是一种能开发学生潜能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赏识教育可以助推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对认知、情绪和意志行动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认识。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是相同的,当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因而造成隔阂,甚至产生冲突。针对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产生的冲突,针对理想自我追求目标的树立,批评的方式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缓和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产生的冲突,树立理想,如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加以肯定和赞扬,不但能使这个同学重建信心,再接再厉,而且在班里也起到了端正班风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会自觉地检查自己的错误,使大家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见,赏识教育在解决个人问题的同时,也带动着集体的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赏识教育是可以助推学生走上成功之路的教育
目前,很多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都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使得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走了许多弯路,与成功的机会擦肩而过。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不断进行自我分析的习惯。自我分析对自我认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赏识教育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
因此,教育者有责任从小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遇到错误分析它的危害性,发现优点,分析它所带给我们的益处;当机会来临时,分析自己的优劣,确定正确的努力方向,培养学生朝着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成功。对于这一过程,相比说教、批评、惩罚而言,赏识教育可能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能深入人心。
关键词:欧盟国家;教师教育;启示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
高质量的教师是保证受教育人群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期望和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欧洲各国教育决策争论的焦点。巴塞罗纳欧洲委员会(BarcelonaEuropeanCouncil)在2002年至2010年间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计划中,把提高教师教育和培训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正如该计划所说,教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行动者”。
21世纪是知识性社会,经济和社会处在巨大的变革当中,欧委会教育与文化委员瑞汀(VivianeReding)提出,教师要树立“忍让”(tolerance)和“分享”(sharing)的人生价值观(humanvalues)。她说,“社会对教师职业(teachingprofession)寄予厚望,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交给年青一代融入大千世界的各种工具。正如戴勒斯(JacquesDelors,1996)所说,‘教师是变革的有生力量,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忍让,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在21世纪,更加有必要体现理解和忍让。’”
欧洲各国尽管情况不同,但教师教育主要面临两大共性问题:1)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2)如何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教学,但欧洲许多国家已不再要求教师只是简单地学习教学方法和学习心理(psychologyoflearning),而要求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与发展,更多地把信息技术使用在教学中,并且还要求教师在提升人权和国民素质方面多做贡献,同时要求学生应该从身边的生活世界中获取知识。欧洲大部分国家要求普通初中(generallowersecondarylevel)教师必须是学科教师(specialistteacher)(主教一门课,如果教两门或多门课,这些课是辅助的),只有丹麦、瑞典和冰岛要求是准学科教师(semi-specialistteacher)(至少教三门课),但小学教师不分科,都是“通识”教师(什么课都教)(generalteacher)。在英国、芬兰和波兰等国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有统一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达到合格,在这三个层次的学校都可从事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法
(一)聚焦访谈
在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会议室(RueBelliardNo.7),由教育培训董事会(DirectorateforEducationandTraining)负责人介绍欧盟教师教育及苏格拉底项目(SocratesProgram),由欧律狄刻欧洲组织(EurydiceEuropeanUnit)协调员在其会议室(240AvenueLouise)介绍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在此期间双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芬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终生教育研究所(Dipoli)、芬兰拉普兰大学(Lanpland)教师培训学院、两所小学(Koskenkylankoulu,Kilpisjarvi),访谈了小学校校长和部分教师并观察了课堂教学情况。在德国实地考察了海德堡教育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远程教育中心。
(三)文献分析
欧盟目前有25个成员国,在2001年对中小学开展这项研究时,只有16个成员国。为摸清各国教师教育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欧律狄刻网络联盟(EurydiceNetwork)从16个成员国的国家研究机构中选择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该工作小组首先确定了研究课题,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和所要采集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的重点,首先是职前培养、新教师过渡和就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其次是教师的工作条件。欧律狄刻欧洲组织(EurydiceEuropeanUnit,EEU)设计了5种问卷并对使用的专业术语下了明确、统一的定义,然后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要求问卷的项目必须与已有的可比性数据在逻辑上保持一致。该组织(EEU)还负责协调参入欧律狄刻网络联盟的各国研究机构,并与苏格拉底委员会(SocratesCommittee)任命的国家级专家一起审核研究小组报告。研究成果及相关数据上传欧委会统计局(StatisticsOfficeoftheEuropeanCommittee),作为官方数据供决策者参考。欧律狄刻网络联盟为我们提供了教师教育研究的相关数据资料,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三、教师教育的特点及挑战
(一)教师教育模式
1.模式的概念
欧盟国家主要存在两种教师教育模式:时间顺序模式(consecutivemodel)和同时发生模式(concurrentmodel)。时间顺序模式是学生入学后,先接受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获得某一特定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学位,在学习结束后或即将结束时,再接受职前专业训练(initialprofessionaltraining),以保证他们能胜任教学,而这一阶段仍然要学习一些普通教育类课程。同时发生模式是学生一入学就把某一或多个学科的普通教育与以理论和实践为主导的专业教师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教学。
2.模式改革的背景
近10年来,在终身学习理念,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自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改革,以及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影响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关键技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改革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盟专家强调,在职前培养中要增加实践专业技能的比例,并且还要采取一些支持性措施(由其他教师为刚到教学岗位的教师正式提供的一种入门性帮助,有严密的组织制度,其目的是让新教师尽快适应专业生活并满足他们专业发展的特殊需求)以确保师范生将来能胜任教学。并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支持性培训就是在师范生刚从事教师职业时应该接受的培训,而这一阶段的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忽视。
为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欧盟还专门成立教师教育政策欧洲网络联盟(EuropeanNetworkonTeacherEducationPolicies,简称ENTEP),并在2000年召开了教师教育大会,会上要求各校教师间加强合作,提倡大学聘请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为在校师范生开展专题讲座和角色培训,以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3.模式改革的进展
自1970年以来,欧洲大部分国家对初中教师的培养进行了结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教师培养年限、学历合格标准以及培养模式。培养模式逐渐从同时发生模式向时间顺序模式过渡,如意大利在1999年明确规定,学生在接受了普通本科教育后还必须接受2年专业课培训并达到教育国际等级标准(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forEducation,简称ISCED)的5A标准;希腊在1993年规定,从2003年起所有初中教师在接受了普通教育后还必须接受1年的专业教师培训,这种专业培训仍由所在学校提供。欧盟大部分国家要求,高中教师(uppersecondaryschool)的培养先接受同时发生模式的教育,然后再接受时间顺序模式的教育,而后者相当于专业教师培养(postgraduateprofessionalteachertraining)的研究生层次。
同时发生模式的培养年限为3-5年,时间顺序模式1年到1年半。在1970年到2000年间大部分欧洲国家都采用同时发生模式,为达到ISCED5A标准,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提高学历水平或延长培养时间的办法。凡使用时间顺序模式的国家,教师可以直接达到ISCED5A标准。英国、冰岛等早在1970年就使用了同时发生模式,西班牙起初使用同时发生模式,后来改为时间顺序模式。
4.模式改革的目的
各国对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尽量统一培养标准。提高培养质量就是把重点放在专业(professionalfocus)上,侧重于理论和实践教师培养(theoreticalandpracticalteachertraining),而不是学术内容(academicfocus)上。近十年来,欧盟的中等教育(secondaryeducation)已由以专业为导向的培养(professional-orientedtraining)转向技能培养,即某一特定学科的教学能力,以帮助师范生掌握如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些欧洲国家关注培养模式改革,而有些更关注培养内容改革,但共同趋势是关注师范生的专业培养而不是学术理论教育。
(二)新教师补充
1.创新的录用形式
欧盟国家认为,教师的入口是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连续体(continuum),教师的入口决定新教师的质量。目前,欧盟多数国家教师培养的数量供大于求,而只有个别国家如英国等教师略显不足。当然,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区还存在不足或过剩的情况。从中长期看,由于教师年龄老化,补充新教师的任务还很重。有些国家已经采取非传统的方法(non-traditionalapproaches),如半脱产、远程学习等形式培养教师,而最根本的变革是以教师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计划(employment-basedtrainingprogrammes)培养学校真正需要的、有能力的合格教师,鼓励学校与大学形成伙伴关系联合培养新教师。如英国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小学参与新教师培养,凡愿意承担教师培养的高校必须和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中小学则成为教师培养的基地(schoolcentredinitialteachertraining,简称SCTT),同时还成立了中小学教师培养署(teachertrainingagency,简称TTA)以协调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并负责经费分配、评估和验收。其他国家如芬兰、斯洛伐克(2002)、瑞典(2001)也和英国的作法相似。
2.录用的质量监控
教师就业为导向的教师培养计划和传统的教师培养计划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重点是把好入口关(录用机制)和出口关(合格证)。目前,欧盟国家主要依据中学的学业成绩或高考成绩录取师范生,通过面试录用师范生的不到一半。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计划虽然使师范生取得了与传统教师培养相当的合格学历,但人们仍然担心这种培养方式的质量,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教师教育。目前,评价的重点已从考察师范生的学科知识转向考察师范生的实际能力,而且各国都有各自统一的标准。
3.校本培养计划的实施
中小学和大学联合培养新教师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方式。校本培养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双方都有法定的义务,也就是说,双方原有的关系要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力争使学校与大学处在平等的地位。在英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署(TTA)负责管理资源和经费,参与合作的中小学通过大学间获得部分经费,教师培养署还提供指导手册并任命地方关系协调人(RegionalPartnershipManagers)。在荷兰,参与合作的中小学校则从本校的机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支持新教师的培养。在这种合作中大学对培养内容承担主要责任并且尽可能接近学校的需求。
在欧洲许多国家,这种教师培养方式深受欢迎,而这种新方式已对传统的教师培养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专家认为,组织合作培养中,只要有严格的入口要求、统一量化的评价标准,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最近在与传统的培养方式比较之后,坚持认为,必须要有统一的质量监督和评价标准。
(三)新教师的过渡培训
工作胜任期也称见习期(provisionalortemporarystatus),指师范生毕业后开始,从事专业工作到变为羽毛完全丰满(fully-fledged)期间。由于新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故又称作竞争者(candidate)或受训者(trainee),只有见习期满并符合评估标准才能被同行所认可,才能成为完全合格的教师。在这一阶段,要给新教师提供支持、并且监督和评估他们的教学技能是否达到要求。新教师所在学校专门为其配备了辅导员(tutor)。这期间的部分培训内容是强制性的,而且该培训与新教师曾经接受培养的大学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有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卢森堡把见习期纳入到职前培养(initialtraining),形成有机的整体。见习期至少为1年,但德国和英国的某些学校要求达到2年。不是所有的师范生都能顺利进入见习期,很多欧盟国家除对入门的第一学历有硬性要求外,还要参加选拔考试。
在见习期内,对新教师提供的辅导(tutoring)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接受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接受同事的关怀和指点;接受评估,通过评估肯定新教师的进步并随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为新教师提供的支持培训主要有:如何备课、如何课堂管理、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学生家长如何打交道,以及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知识等)。对新教师的支持力度取决于教学任务量的多少,一般以日或周为单位。如卢森堡规定,新教师每周至少要有6次接受辅导员(tutor)的指点,不同国家对辅导员的称谓不同,主要有tutor、counselor、coordinator、mentoretc.,但职责大体一样。辅导员是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并且要接受相关的培训者培训,他们的辅导工作计入正常教学工作量,并有物质奖励。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化
有一半以上的欧盟国家都设法在职前培养阶段给学生传授更多的职业技能,但是职后培训仍就不可缺少(Eurydice,2002b;Chapter3),因为职前培养不可能对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况且在这一阶段更注重的是学术(academic)而不是实践。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部分欧盟国家使用了继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而不再使用在职培训(in-servicetraining)。使用这一术语旨在强调专业生涯每个阶段的连续性(continuity)和一致性(coherence)。也就是说,职前培养、见习期培训和职后培训是人为地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体割裂开了。很多欧盟国家已制定了保持教师专业成长一致性的教师教育政策。欧盟国家主要有两项措施:一是以满足教师的真正需求和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框图(profiles)和以技能为基础的国家标准。当然,专业框图和标准只陈述教师应该达到的能力或资格而不是一个详尽的培训计划,如英国在1998年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纲要,其中规定了教师未来应达到的能力和标准,这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罗马尼亚在2001年制定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目标。二是合并教师培训机构(含大学)。把一些地理位置较近的培训机构联合起来,不仅可以方便一线教师学到本学科最新的知识,而且可以及时向培训机构汇报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培训需求,当然,也会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目前,很多欧盟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联系,如德国在大学里建立教师教育中心,瑞典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意安排在一所培训机构以保证这两个阶段的连续性。
四、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如果以欧盟提出的教师教育模式做比照,我国教师教育的传统模式应该是同时发生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模式中,在公共课课时不能减少的情况下,要突出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如增加普通话和“三笔字”技能课时,只好压缩专业课,加之教学实习又很短,造成培养的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我国应该在保持传统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探索使用时间顺序模式或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综合性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坚持以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学实习效果为重点。
(二)使见习期真正发挥作用
我国对新教师上岗有明确的规定,见习期一年。为保证教师质量,应对师范生进入实习期前进行二次选拔。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师范生供大于求,已经开始了二次选拔。但是对教师严重短缺的农村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秀师范生通过选拔留到了大城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财力有限,即使是二流、三流的师范生,农村学校也不敢要。针对新教师上岗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新教师上岗的统一标准和见习期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及评价和考核机制,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而且还应对担任辅导员任务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三)严格师范生的入口关
所谓的“严格”并不完全指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把优秀学生选出来,而是指要严格按照学校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合格教师。目前,我国师范生毕业后的走向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师范院校只负责出产品,至于产品的去向就不管了。也就是说,师范院校与学校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没有任何联系,师范院校根本不了解学校最近的教学事件,师范生在大学以偏重于学术的理论学习为主,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只是从书本到书本,而且师范生只有到最后一学期的教学实习期间才能有机会到学校去几次。师范院校的招生计划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的,而上级主管部门又是从基层教育部门上报的需求计划中决定的,当然,基层教育部门的需求计划来自学校。从理论上讲,这些需求计划也反映了学校的需求,但是明显滞后于学校的需求。欧盟国家不断加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但我国不可能实现。在现实条件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加强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联系,如召开培养目标、内容研讨会等,让中小学校长和师范院校的负责人直接见面洽谈,以保证培养计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重新认识和加强校本培训
我国经常谈论的校本培训实际是指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而欧洲国家所指的校本培训还包括职前培养,即学历教育阶段。这种教师培养方式增加了师范生联系教学实际的机会,他们的见习期可以缩短或取消,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但是操作起来较难。然而,我们可以组织安排部分在校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和一线教师座谈、听课甚至讲课等。每学期2-3次,这些学生返校后,给全班同学传授他们的体验。
一、电子电工教学目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当前电子电工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还是教育内容上都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感受,直接把学生当成受体,每天按时灌输一定量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平衡发展和思维培养。其次,在教育模式上,往往实行单一、被动的教育方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自由发展。再者,在教育手段上,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是普遍采取以老师为主,单向输入的教学手段,实行照搬原则,按照书中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违背教学原则,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知识结构混乱,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老化的缺陷,许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总之,当前我国电工电子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
二、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1.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多半来自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学生不仅关心和评论老师的言行,而且潜意识里向老师进行学习与效仿。因此,老师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电子电工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品德教育和行为监督,注重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同时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施教环境。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全面培养学生为主要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强化专业知识,并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素质与修养,以自身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仿效意识中不断进步。
2.提高备课质量,做好课前准备
要在教学中做好素质教育,提高备课质量,做好课前准备是关键。只有充分掌握教材,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围绕课本知识点有机结合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素质教育。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如在电子电工课堂上,在掌握了电路理论知识后,关于电位、电压和电流之间的计算方法,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思路寻求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反应速度,而且可以在这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课前要全面掌握教材,并根据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预备出不同的授课方案,随时做好应对特殊情况的准备。总之,提高备课质量,做好课前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
3.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整体素质
在电子电工课堂教学中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素质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认真实行教学实践任务,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交流平台,创造技能操作机会。如在学到电机、器械、工厂机器的控制、组装、监控、修理等课程时,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一边学习一边实验,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好奇感,引发学生思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