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身边的科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实践模式 集体审议 中学语文课程编制 教练法 GROW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13-05
作者简介:郭思含(1981―),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一、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
(一)对实践模式的认识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J.Schwab)所倡导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和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实践课程模式不完全盲目地依赖已有的课程理论,它通过具体的实践,并结合理论,有针对性、具体性地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课程需求。因此,施瓦布提出了对课程原理的追求应转向实践―准实践―择宜的方式。[1] 他还认为课程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机的“生态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具体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它受具体实践内容的影响。同时,施瓦布立足于对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强调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连续同一。此外,施瓦布强调教师和学生应当是课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应当发挥其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根据具体的课程实践,结合学科内容、根据课程需要、基于环境因素等参与课程的制定,使实践模式动态发展地实现课程的规划与编制。
(二)实践模式的课程问题解决方式:集体审议
为实现实践模式,解决课程问题,施瓦布提出了集体审议方式。这种审议通过特定的群体组织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境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项目提出问题决策,它强调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四个因素的协调统一。审议应当建立在对学科内容认识、理解、审视、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各方面对课程编制的影响,并从大的社会环境、小的教学环境来考虑课程的编制。
由于实践中情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具体性等特点,集体审议还需要在方法上具备折中的特点,即通过对实践中具体问题的了解、认识、考察、分析以形成最佳表达方式,并进一步考虑问题解决的备选方案;对具体实践所体现的理论原则进行剪裁、整形与重组,以使其适应实际情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2],并以整理好的理论为基础,权宜折中地选择具体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法。
施瓦布所倡导的实践模式认识到课程是动态变化的,它更多地侧重于具体实践的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理论基础,具体地指导实践,以解决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践模式的集体审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相关个体、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寓实践于课程编制之中,其自下而上的形式尊重了实践要求,遵从了课程与教学的需要,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编制的人本思想理念。
那么,要实现实践模式集体审议在中学语文课程编制中的运用,就必须了解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标准与要求,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法来实现。下文将从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与编制的标准和要求,实践模式集体审议方式以及“教练法”(coaching)的实施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与编制
(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
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汉语知识教育。[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即联系社会生活,要以课堂为轴心,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更深刻地体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4]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还应当体现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5]要以社会为课堂,在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中体现社会生活与实践,在实践性课程中体现语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同时,语文课还要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机联系,在课程间的融会贯通中体现语文课的基础性作用。语文课程的设置还应积极融入学生动手实践和参与的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编制
中学语文课程的编制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新”的特色。[6]这就要求课程的编制要在思想内涵、主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课程内容上紧密联系实际,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体现“实”“活”“宽”的特点。[6]这就要求中学语文课程要突出重点,注重积累与夯实基础;在形式上要多样,不能只选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师要选取适宜学生发展、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师生喜闻乐见,源于生活实际,并具备一定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形式,通过教学内容反映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与知识的运用,使语文课程内容渗透在各个方面,形成对学生能产生持久影响的潜课程。
此外,中学语文课程的编制还要体现“人的因素”与教学内容的匹配。[7]这就要求赋予教师与学生参与课程编制的权利,发挥其主体地位,使语文课程编制立足教学实际要求,根据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更多地体现人文因素,适应社会实践与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模式集体审议方式与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适应性
不难看出,中学语文课程编制必须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编制、方式的择取上都要体现联系实践与结合实践,并强调以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眼光进行课程编制的原则。这与实践模式的课程原理不谋而合,该模式认为脱离具体实践情境的抽象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结果是在适应实际的兴趣、需要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内在于过程之中的。[8]同时,实践模式集体审议方式对师生主体地位的强调也印证了中学语文课程编制对教学主体(师生)人文因素的要求,通过语文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语文课程专家等人来形成集体的共同合作,从合作中贯彻课程设置源于教学一线实际、源于真实生活、源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源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源于专业的指导等原则。此外,集体审议方式中所体现的折中原则也很好地遵循了语文课程设置内容要“宽”“活”的要求,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全面审视并权衡课程设置的不同层面,平衡好影响语文课程设置的各个因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与环境的统一。
四、教练法与实践模式集体审议方式在中学语文课程编制中的运用
(一)教练法与GROW模式
教练法(coaching)最早是指通过对话交流等形式对人员进行潜能激发、素质提高、目标树立与养成。近年来它被运用于教育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教练法是一种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的方法,训练者(coaches)可以通过问答、指导、引导、启发等形式了解受训者(coachees)在某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受训者的需求和愿望,并通过沟通、疏导、启发、激励等手段对受训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供备选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同时训练者也可以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受训者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惠特莫尔(J.Whitmore)认为,教练法就是解放个体潜在的能量并将它最大化;教练法应当更倾向于帮助人们进行审视与选择,而不是教他们去做。[9]
同时,教练法的运用也有其特有的模式,其中最有效的是由惠特莫尔提出的GROW模式。[10] GROW模式分别代表教练法使用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和阶段:G(Goal)想达到怎样的目标;R(Reality)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具体情况是什么;O(Options)可以做什么;W(Will / What) 接下来该做什么。 [11]
(二)教练法和集体审议方式在中学语文课程编制中运用的可行性
基于对教练法与对GROW模式的了解,不难发现,教练法的运用包括训练者(coaches)和受训者(coachees),通过训练者启发、鼓励、诱导等使受训者确立目标、分析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方案并进行实施。而集体审议课程编制就包含相关的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课程专家等人,在集体审议的过程中,每个不同身份的个体可以分别成为训练者(coaches)和受训者(coachees)。受训者通过训练者提示、问答等形式来陈述自己所代表群体对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目标、观点、看法等,并最终整理、归纳所有方案。顾明远还提到,集体审议中,形成和选择各种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是审议的一个首要特征。[12] (P.199 )GROW模式下使用的教练法则恰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其策略选择阶段的实施恰恰是通过训练者与受训者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进行方案的备选,并在备选方案中进行权衡、折中与选择。另外,集体审议还应是参与者彼此互动、相互启发的教育过程。[12] (P.200 )相应地,GROW模式下使用的教练法,也强调训练者与受训者交互交流的过程,通过陈述、提问、鼓励、互通等形式实现相互的启发,产生共鸣,并最终实现对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整个GROW模式的实施都是训练者与受训者互相了解、认识、学习和理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教练法和实践模式集体审议方式在中学语文课程编制中的运用
教练法中涉及的训练者(coaches)和受训者(coachees)均为中学语文课程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语文课程专家等,在实施过程中他们可以是训练者(coaches),也可以是受训者(coachees),角色可以依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和变化。在此过程中,GROW模式的每一个步骤可根据角色的变换反复进行,直到所有参与者均以训练者或受训者的身份完全表达完其意见与想法;或者由集体审议小组的组长(语文课程专家或教材专家)来充当训练者(coaches),其他小组成员作为受训者(coachees)。具体实施中训练者(coaches)和受训者(coachees)的选定与角色的转变,需由集体审议之集体根据其语文课程编制的具体需要与面临的问题进行选择和调整。本文不过多对此进行论述。
(一)GROW模式下“G”环节的操作
在“G”环节,训练者需要了解不同受训者对中学语文课程编制所需达到的目标及其高度的认识,明确不同阶层代表认定的课程编制的目标和他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者可以提问:“您认为七年级学生的自读训练是否应当达到提升读书兴趣的目的?”“八年级的写作课,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文字运用能力?”同时训练者应当了解,目标不仅仅涵盖课程编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还要涉及其他相关因素,这就要结合目标的具体性(Specific)、操作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和时间性(Timely)等来考虑,从而实现SMART目标。[11]这一手段也符合集体审议方式需要将目标和手段综合起来考虑,并体现其相互决定的特点。基于此,训练者需要将问题进行拆分,从几个方面来对受训者进行问询:“八年级的写作课在一个学期要实现怎样的提高?八年级的字词和短语教学在第一学期需确定什么目标?”“在口头表达练习中,八年级学生对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是否应达到熟练的程度?”“三周时间完成五个单元的课文讲读对甘南藏族地区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是否可行?为什么可行?为什么不可行?”……该环节中,受训者也可以打破被提问的状态,如语文教师作为受训者,课程专家作为训练者,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发问,并与课程专家进行问答沟通,尽可能广泛、全面、系统地明确语文课程编制的目标。
(二)GROW模式下“R”环节的操作
集体审议对教练法的使用体现在“R”环节,这再次验证了其课程编制必须基于具体实践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中,训练者应通过交流尽可能地立足于受训者立场,理解和认识需要解决的课程问题,了解课程编制面临的现实局面,借此来明确课程编制中制约其目标实现的问题。训练者可以根据受训者不同的阶级立场、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进行提问:“XX学校七年级自读课教学计划的实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七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八年级讲读课老师所采用的跟读法与讲授法,其弊端是什么?”“哪些因素制约了讲读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该环节中,训练者可以通过与受训者的问答交流,了解不同阶层代表对具体实践的了解、对课程编制所面临问题和困境的认识,为下一步明确问题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同样,在“R”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训练者需通过具有鼓励性、诱导性、启发性的交流,以诱导和启发的形式使受训者对问题更全面、更具体地进行表达,以避免其受到训练者主观情绪的影响。
(三)GROW模式下“O”环节的操作
通过之前两个环节,训练者和受训者已从各个方面对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目标高度、层次定位,以及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与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O”阶段,就需要训练者针对具体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受训者从自身的立场、经验、认识出发,来考虑能够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满足课程编制的实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者和受训者应分别用启发性和拓展性的思维进行提问并思考,如训练者可以启发受训者:“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八年级自读课除了以文本性质分类设置外,还有无其他递进循序的方法?是什么?该怎样做?”“九年级记叙文讲读课,除了角色扮演与分角色朗读还有无其他教学方法?”……训练者需启发受训者基于课程实践的需求和具体的问题,尽可能广泛、全面和深入地思考,挖掘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法,不应只单一地局限于一种方法,这也是集体审议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同时,旨在启发和引导受训者提供更多选择方案,训练者(如中学语文课程专家)可以对受训者(语文教师或校长或家长)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和对拟选用的解决方案给予评价、反馈、建议并进行商议,最终梳理双方提出的方案与建议,使之成为几套备选解决方案。在该环节,训练者需要注意提问、启发和评述的措辞和方式,尽可能避免专断化和权威化的引导,干扰受训者的意愿、判断与选择。
(四)GROW模式下“W”环节的操作
最后,在W环节,训练者要与受训者继续交流,在了解和明确几套课程编制与实施方案后,商议择取适用于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具体实施办法、拟定实施策略、探讨策略实施的具体要求、商议安排课程编制的时间和人员要求等。在此过程中,训练者可以继续提问,如:“您认为写作课的内容和分类应依据哪些原则?您认为哪些是较好的准则?哪些是较好的实施细则?哪些该摒弃?”“八年级课文词汇的编制应如何具体实施?时间怎样安排?应选择哪些人员参与其中?”“九年级自读课配套的实践活动应删去哪些内容?为什么?活动的设计应涉及哪些人?何时开始?分为几个阶段?涉及哪些实施步骤?”……训练者通过启发式的问答,使受训者能够对课程编制具体方法的实施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理解实施的策略,继而对方案与策略进行有目的的比较、筛选和折中。这个过程中也融入了训练者对策略选择给予的指导性意见,他们通过问答交流的形式与受训者进行沟通,在问答交流的过程中渗透对备选方案选择的折中和择宜。最终,将受训者与训练者就课程编制方案的倾向性选择意见融合起来,为集体审议的理论折中原则奠定相应的基础。
在“W”环节,除了问答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自由交流:受训者(语文教师、学生或社区代表)自由地、广泛地、深入地陈述自身对于中学语文课程编制具体实施策略选择的意向与原因,陈述选择某些策略的理由、分析剔除某些方案的原因,再与训练者(语文课程专家或教材专家或校长)进一步沟通、对策略的选择进行折中,最终确定谁要去做、将做些什么、不做什么、何时去做、如何做、会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解决等问题。在“W”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训练者还需立足于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把握交流过程中自身的态度,通过询问、商议、协商等温和的形式与受训者进行沟通;受训者也应本着商议、折中、择宜的原则与训练者进行交流,从而在备选方案中确定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的方法、制定相关策略、商议实施细节。
教练法在GROW模式四个环节的实施后,集体审议方式即已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中学语文课程编制目标的确立、对所面临现状及问题的认识、实施方案的整合以及最终对备选方案的折中择宜选择。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相互变换角色的训练者和受训者通过问答和开放性方式进行的深层次交流。以这样的方式,能较为有效地将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环境因素等都融入交流过程中,而教练法中作为训练者或受训者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也可以基于自身立场与教学实际,立足个人需求与生活实际,表达对课程编制的想法,提出要求与建议。如此,中学语文课程的编制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足人文因素、联系现实生活、遵从实践需要、体现“新”“实”“活”“宽”的特点。
参考文献:
[1]Schwab J J.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
School Review,1969,(78).
[2]顾书明.论作为校本课程理论源流的几种课程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3]杜道流.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4]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5]张金波.21世纪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2,(4).
[7]张哲英.试论当代语文课程编制的发展趋势――兼谈四国语文课程结构变革的启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8]韦冬余.论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9]Whitmore J.Coaching for Performance: A Practical Guide to Growing Your Own Skills[M].London: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2002.
[10]Dembkowski S,Eldridge F.Beyond GROW model: A New Coaching Mode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oring and Coaching, 2003,1(1).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生活
科学课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自然科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科学课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我们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并且无处不在,使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们懂得学习自然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初中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一、联系生活,增强教学效果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学不好科学,原因之一就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存在“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的问题,缺少与现实生活结合,使科学教学缺少“绿色”生机。其实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如果能及时有意识地、巧妙地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渗透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也使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学生也会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价值,从而增强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身体的防卫”这节内容中,教材尽管用一些图片和文字来讲解和说明,但该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显得比较抽象。笔者在备课时想到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案例”完全能够说明问题,而且效果很好,于是决定就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为例,仅保留有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
材料:2009年11月,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后来波及中国,温州地区也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部分青少年学生也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来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关知识,积极采取措施,最终成功地控制住疫情。
笔者以此材料为背景,引入“身体的防卫”,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
②我们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攻吗?我们人体有哪几道防线可以抵御?
③有些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不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攻,请说明。
④有没有更加有效的、特殊的防病措施?
⑤我校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时,每天都对教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那么该怎样配置一定浓度的消毒液呢?
由于上述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笔者也适时加入到讨论的行列。这时,学生答案的完整与否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已经认识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科学对学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初中科学课程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回归生活,体验科学乐趣
科学新课程加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地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科学教学就是要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学习科学的目的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因此,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大科学”,学好科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一步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探究能力。
1.1提升环境科学行为能力
社区居民环境科学素质提升主要表现为居民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中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在具备基本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我做起”完成环保实践。对于社区居民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提升,需要围绕环境科学知识,针对不同人群的智力水平和认知差异进行设计,既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也需要照顾到居民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便利性,重点在于基于知识和方法,映射环境科学意识。社区居民需要具备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主要有:研究身边的环境现象与环境问题,利用已有的环境科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追求环保事业,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并带动家人、同事完成环保实践;做到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农业清洁生产、物品回用与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参观所在地区环境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监测单位;科学认知、理性应对环境污染事件;主动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公共议题与社会决策。
1.2培养环境科学意识
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的培养应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初步具备一定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其环境科学意识的形成,使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中,摸清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形成理性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其学习、工作、生活与实践。
1.2.1“从我做起”意识促进社区居民关心环境,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完成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环保实践。这是热爱生命与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心映射,是最为朴素的环境保护责任观,同时也是指导社区居民环保行为最为直接的意识导向。
1.2.2“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循环使用、清洁生产与分类处理”意识促进居民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消费,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时间、空间和经济的代价。通过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循环使用生活物品、一物多用、绿色出行的个人行为,以求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共建环保事业、共享美好环境。
1.2.3“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意识这是对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提出的较高要求。强调居民掌握相应的环境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能够正确避险。在遇到公共环境事件或问题时,保持头脑冷静,不盲目跟从、不信谣、不传谣,采取具有科学依据的防护手段和措施。
1.2.4“共建共享”意识这是对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的最高要求和引导方向,是对“从我做起”意识的升华,更强调培养重点人群在处理环境方面的社会公共事务时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公众正确认识自己环境权利的具体内容,并积极主动的争取权益、维护权益。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决策;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居民参与环保宣传、环保公益事业等公共服务。
2提高居民环境科学素质的主要方法
根据地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的不同,社区居民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兴趣点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科学知识普及方面可以结合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内容,在国家环境科普主题宣传日期间,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逐步提高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与实际生产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能力。
2.1社区居民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条件
2.1.1确定活动特色结合社区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员环境的特点,在充分调研公众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活动主题特色。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加强反对伪科学、反科学、迷信的普及宣传。
2.1.2创建环保社区活动站应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科普大学教室等居民公共活动场所,开展环保科普活动,配置专用活动器材或设施(不包括办公设备及影视播出设备),配备固定的科普活动辅导人员。应免费向社区公众开放,并辐射周边。
2.1.3开发活动资源围绕特色环保主题,设计并实施有创意、有特色、有示范意义、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实践项目。编写形式灵活的活动方案和多媒体视频资料。定期组织相关的环保科普活动。
2.1.4聘请科学顾问聘请环境科学、科普、科学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为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咨询,对社区环保科普活动进行指导。协助社区科普工作者,设计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注重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富有实效地组织实施。
2.2社区居民环保科普活动的形式
2.2.1环境科学知识传播活动知识传播活动模式是以普及环境与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主,面向广大社区居民,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展示环保科技成果等的一种模式,主要通过环保科普活动主题纪念日、科普讲座、报告、展览、科普宣传栏、网络等特定时段或方式进行知识和方法宣传普及的活动。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反之,不重视科学的精神层面,很可能造成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待业人员等相信伪科学、反科学甚至迷信,对此缺乏起码的怀疑和批判的后果。因此,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知识传播尤为必要。
2.2.2科学游艺活动科学游艺活动模式是从社区居民的兴趣出发,在社区设立固定环保科普活动室,添置互动游艺展品、设施,再现知识的形成或深化过程。科学游艺活动一般是在特定的设计规则下进行的,它以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前提,它的特点在于居民们乐于接受,容易置身于设计规定的情境氛围之中,能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在参与实践中体验情理感受。科学游艺活动模式一般可分为智力游戏、角色游戏、体验游戏等,如通过简单的实验可以验证一个环境现象或环境科学原理。
2.2.3生活小窍门推广实践活动小窍门推广实践活动是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家庭主妇。鉴于老年人、家庭主妇等人群能够掌握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开支,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围绕他们对“开源”和“节约”的重视程度,普及既能够省钱、省力、省物又对保护环境产生积极意义的生活小窍门的模式。主要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互动实验、家庭“妙招”大比拼等活动,在“趋利”动因推动下,使社区居民在具备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必需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义务的基础上,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实践。
2、科学普及,利国利民
3、科普教育,强国富民
4、科普进万家,和谐满天下
5、科普进万家,惠及你我他
6、科普华夏,和谐中国
7、科普进万家,幸福你我他
8、普及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9、生活处处有科学,用心处处皆可学
10、用科学开拓创新,让社会和谐发展
11、科技人人出力,国家无限动力
12、科学,社会进步的动力
13、科学普及,人人参与
14、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5、科学在你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16、科普文化,重在宣传和教育
17、宣传科普,消除愚昧,社会和谐,国家昌盛
18、参加科普,永不落伍
19、享受科普教育,共建和谐社会
20、构筑大从科学时代,共创中国美好未来
21、科普因你而精彩
22、科普进万家,幸福遍中华
23、科普邀你同行
24、探求奥秘,科普无限
25、崇尚科学,普及真理
26、普及科学知识,共享科学人生
27、同浴科普
28、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生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学生以科学的眼光观察社会和生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对学生今后科学思想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处理好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结合教学实际,对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质关系进行了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科学,树立科学意识。
小学科学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成长和身边的科学现象。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教师也要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来认识科学。比如,从家中的电器、手机、人体秤、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等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中的神奇之处,初步感受科学带来的愉悦和便利,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探究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周围人,观察自己和周围人的异同,观察不同年龄人群的外貌特征,并通过测量、称重、对比等方式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引领学生认识:人也是科学学习的一部分。
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街道、公园和校园的各种植物,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小昆虫、小动物以及鸟类等。让学生初步懂得植物有多种多样,且高低、外形各异;各种动物的体型、生活习性也千差万别;各种鸟的外形和叫声也各不相同。
让学生通过这些观察认识,逐渐树立起“科学知识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意识,学会以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科学意识,懂得主动去思考自己所接触事物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或者科学道理。比如,学生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汽车与自行车的行驶状况,就会思考:为什么汽车比自行车跑得快?仅靠两个轮子自行车不能“站”起来,为什么人骑上会不倒呢?等。当学生懂得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疑问时,学生的科学意识已经初步树立起来了。
二、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究科学原理。
科学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我们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我们让学生学到了哪些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将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进行科学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可以主动、积极去进行科学探究。比如,在学习《水与生命》内容时,教师不按照课本编排的内容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测量、记录生活中人、动物、植物与水的关系,并整理出科学的数据。当学生通过观察明白人、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时,学生真切感受到“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的科学含义,比教师的讲解的感受和体会要深刻的多。
在学习那些具有探究意义的科学原理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去感受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比如,在学习“沉与浮”时,教师让学生对身边事物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行试验,通过直观现象来认识沉浮现象,激发学生对其成因的思考。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经验来改变事物的形状或条件来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试验、不断思考、不断改变条件并再次试验,直到到达自己预期效果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眼、脑并用,操作、观察促进思考,思维反过来提升操作,在互相作用、互相辅助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尤其是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为学生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学以致用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体验科学学习成就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一方面促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得到延伸和发展。比如,在学习了“热胀冷缩”、“除水垢”等科学知识后,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当圆珠笔或者水杯上的橡胶套圈脱落后,如何能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其成功套上去;踩瘪的塑料物品通过热水浸泡让其恢复原状;利用先将水壶烧干,然后加冷水的方式除去水垢;通过放几汤匙食用醋来除掉水垢等。很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促使科学成为改变学生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指南。比如,夏季炎热的天气中,学生能够自然想到:自行车胎不能打气太胀,否则容易爆胎;在庭院中拉晾衣绳,如果是夏季要想到将其拉松些,留出冬季缩的长度;如果是冬季,则要拉紧些,防止夏季变得更松,
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科思想得到渗透、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科学学习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帮助学生树立甄别意识,辩证看待科学成果。
科学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现代科学对人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内容,比如“洗衣粉对水域的污染”,介绍了科学的发展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危害。这些内容在向学生渗透“科学是把双刃剑”的辩证思想,极具现实意义。教师要以此种内容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甄别意识,对人类的科学成果进行辨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也要看到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并思考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去做到危害最小化。
这种科学意识的树立,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以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冷静地思考如何利用科学更好地服务人类。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科学知识教学 探究精神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阶段有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殊性。在幼儿阶段开展科学知识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做好幼儿科学知识教育。我们要认识到不能把幼儿阶段的科学知识教育与其他阶段的科学教育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模式开展幼儿科学知识教育,而要探索适合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的新模式。
一、幼儿教育为什么开展科学知识教育
(一)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
我们所提倡的幼儿教育并不是要幼儿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立足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此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所以相对于那些死的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教育的初衷就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
(二)开阔视野,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
幼儿的科学知识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具有新奇而快乐的直观感受。幼儿科学知识教育要带领幼儿游览新奇的世界,拓展幼儿探究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孩子的成长。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的内容重在孩子的生活感受,注重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启蒙性,而不是专注于知识的传授。目的是开阔幼儿眼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敢于探索,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三)塑造幼儿良好的人格。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对幼儿教师来说责无旁贷。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人格塑造,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必须是无时无刻的,要把这样的责任放在幼儿教育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往往由于专注对幼儿知识的普及,导致对孩子的性格教育顾不上,甚至出现对孩子人格培养不利的一面,教师要及时纠正。塑造幼儿良好的人格比教会幼儿简单的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教师要强调对幼儿人格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感彩。科学知识教育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让幼儿对现实世界充满向往。
二、科学知识教育的定位
科学知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知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幼儿教育的整体目标定位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把握好幼儿教育方向,弄清科学知识教育的方向。
(一)科学知识教育的定位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原则。
1.确定科学知识教育的主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与经验。
幼儿的科学知识教育面向的是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的内容必须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教师对科学主题的设定要结合幼儿生活周围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做到科学知识教育主题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不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主题。
2.选择的科学主题要利于幼儿理解。
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能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但不是所有科学主题都适合幼儿探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主题的设定仅限于幼儿感兴趣而且能够理解的简单内容,有难度、不利于幼儿理解的内容最好不要涉及。太多地涉及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不利于幼儿兴趣的培养。
3.选择适宜幼儿群体探究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的科学知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教师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而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
(二)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不宜过难,便于目标的实现。
幼儿的科学教育面向的是低龄幼儿,对于他们不能提出过高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认知,不设置过难的目标,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指向一次预成性活动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能够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对目标达成度加以测量。
2.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幼儿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忽略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要寻找到教学内容和促进幼儿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当给予放大,使得教学内容的设定在培养幼儿能力方面有所侧重。因为对于幼儿来说,设置过高的能力培养目标等于加大了幼儿活动的难度,对于幼儿来说只要结合教学内容侧重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可以了。
3.幼儿教育要着眼于未来。
小学教学课程中所存在的科学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培养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热爱的程度,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之中,科学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科学的设计实验方案,加强集体备课,促使学生通过实践体会获得直接的经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身体体验实验过程的平台和机会。
一、实验设计要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紧密地联系起来
科学实验应当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还为生活服务,并且科学教学,必须要紧密地结合起生活实际,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做出的规定。科学知识存在于学生们的身边,需要他们去留意,但是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知识不闻不顾,他们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真地留意和观察生活,积极地利用起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加强对生活科学知识的整理和搜集,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例如,当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针对的是“衣服颜色”的问题,教师就要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说出自身所喜爱的颜色,以及在什么样的季节或者是什么样的场合,人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之后让学生将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利用起来,从而进行光照实验,在相同光照的环境中,学生要把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套在手上,并且要放置于其中,从而感知不同颜色的塑料袋所具有的吸热的能力。经过学生们自身所进行的实验,发现黑色相较于白色而言,有更强的吸热能力。所以通过科学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在小学的科学实验课程中辅助教学,能够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及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验研究水平。
二、实验设计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也是在新课程中所提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之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教师就应当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实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采用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在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的奥秘,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的素养。例如,在对“根茎”进行教学的时候,较多居住在城市的同学是没有见到过真实的“根和茎”的情况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根茎教学之前,就应当为之后的实验做好准备,事先将一些根茎采集到,之后在实验中分发给学生。借助于对比以及实物观察的方法,学生很快地就会将“须根系”“直根系”等基本的概念掌握。也正是因为实物观察,学生才可以对那些专业的术语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还可以了解到玉米、水稻等都是须根系,而香菜、萝卜以及芹菜等都是直根系等一系列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实验设计要按照科学课的特点进行设计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特征,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也应当特别的留意。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事物,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是开始于观察。所以,小学的科学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之下,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就应当是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可以摸得着以及看得见的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促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探究知识学习的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可以积极的应用科学,喜欢上科学,从而提升科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水的三态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用水写字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因为一会儿教师用水写的字就不见了,从而和学生一起进行烧水实验。当水烧了几分钟之后,学生发现锅上面有很多的“白气”冒出,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证明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掌握了固态、气态以及液态,明白水在什么时候会结冰,什么时候会变成水蒸气,最后学生要进行自我总结。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说出,水蒸气遇冷就会成水或者是冰,冰或者是水受热又会变成水蒸气,从而说明实验的结果是简单明了的,将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活动;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53-01
21世纪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竞争世纪,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因此,要想培养出新时代的建设主力军,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必将越来越受重视。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通过多年在幼儿园调研,我发现目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存一些问题。因为幼儿教师科学知识基础不扎实,所以在设计幼儿科学活动的时候就体现出了畏惧心里,设计的活动不合理、不完整,达不到教学效果。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呢?成了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着力于解决好这些问题,相信我们的幼儿科学教育一定会上一个台阶。
一、提高幼儿教师科学基础知识理论水平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包含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这样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技能,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达不到这个水平。这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设计中就会体现出:1.不敢设计过多幼儿自主观察提出问题的活动,因为幼儿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把老师难倒;2.不敢设计一系列的完整活动,因为太深入的探讨一个自然现象老师可能解答不了。这些情况应该是我们在幼教学习阶段就可以解决的。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当然,这种学习有别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了解自然现象,并且能够解释它的成因,并最终运用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其次,我们的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因为,自然科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发展性,科学知识随时都在更新和发展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在掌握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更新知识。最后,我们应善于挖掘适合孩子学习探究的科学教育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周围环境”、“身边常见的”、“生活中”这些字眼。由此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如:物理学中的光、力、热;天文学中的四季的秘密、星球的运动;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生长与进化;地球科学的风云雷雨;人体科学的探索人体的奥秘等,不宜把那些高科技的、距离幼儿生活很遥远的东西搬到课堂中来。
二、提高幼儿科学活动设计能力
幼儿学科学具有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当他们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才会提出问题.同时他们需要自身的活动和亲手对物质材料的操作,用自己的感受去充分感知事物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所以,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不断向他们提供科学信息,能引发他们探索活动兴趣的物质环境。1.活动内容的选择:选择幼儿熟悉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经验提供前提和可能,而且也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有相关的意义,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应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实操性的原则;2.材料的准备:科学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应体现着探索的价值,体现着隐性指导,教师要围绕活动目标给幼儿提供材料,确保活动效果的最佳化。让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建构自主的知识经验。准备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多样化、严谨性、可对比性;3.灵活调控活动过程:科学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在指导过程中有时是教师难以预测的,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指导。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灵活的调控能力。因此我们的老师要做到:细心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探索、称赞幼儿的发现、共同解决幼儿的质疑、分享幼儿的成功。
三、提高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相对封闭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教学提倡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认真的学习态度,这种"封闭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相对来说,缺少创新意识;而美国提倡"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所学的内容往往不太清楚,然而就在这种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一种"体会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易于进入科学发展的前沿,但不如前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相比较而言,中美两种教学方式各具特色,长短互补。如果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将两者的优点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这无疑是一个突破。而新课程改革正是向着这个方向的迈进。在初中《科学》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建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一改原来的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为这种互动式教学,这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互动,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尝试的课题。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个体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一般说来,初中生好奇心强烈,喜欢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他们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判断能力和稳定性。而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对此很有兴趣。我们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案,开好开足课演示实验,多做学生随堂实验,仅可能多的选取学生身边的与科学有关的活生生的事例,作为引入和讲解科学知识的素材,把生活与课堂紧密的联系起来。如在学习浮力时,先演示氢气球的升空现象;讲密度时例举如何鉴别不同度数的白酒、如何用盐水选;学习物体惯性时,让学生如何通过转动来区别生鸡蛋与熟鸡蛋种等。多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例,并通过事实说明伟大的创造发明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平凡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初中《科学》课内所学的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以此来消除学生对学习《科学》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科学》兴趣的持久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其实际水平得到自己最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并控制好作业的难度和梯度,增强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张弛结合,动静结合,采用讽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进行教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科学》课的课堂中,始终保持着主动、积极状态;教师在课堂要经常表扬敢于质疑、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让学生在质疑和探索中,保持对学习《科学》这门课的浓厚兴趣;教学中要精选习题,做题要少而精,要让学生从中寻找规律,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2.以生为本,充分开展教与学的互动
"互动教学"要求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导航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在提供资源、激发兴趣、引导参与、诱发思考、指导方法、点拨疑难和培养习惯等环节设计上下功夫。在教学中要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的程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围绕"以生为本",去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充分体现新课程对教师行为职能转化的要求。
"互动教学"强调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放开了学生思维,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中传授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全面互动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