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语文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学困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低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词说到句,再由句说到段。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欲望,勇敢地畅所欲言。在有话说的基础上,教给同学一些说的技巧,用不同的词语或语句表达一种意思,怎样有顺序地,不零乱的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同时,叫其他同学学会听,能够评议同学的发言。如:我教如何保护小动物时,首先就播放小鸟在林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让学生听鸟鸣声。接着播放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尽量照顾发言面的广,让全班同学都能得到锻炼。集体讨论同学提出的保护动物的方案行不行,为什么说出理由来。对同学们的发言合理的及时表扬,不好的给予指正,鼓励他的勇气,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平时发言很少的同学,能讲几句,就给予表扬,相反,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能用新学的词语,有顺序,有感情地表达。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光焕发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读”的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读完后,能弄清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其次,用“读”来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再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点下进入课文佳境。
2.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欲为学,先为人”,即要提升学生的素养,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涉及到教师的学生观,看老师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还涉及到教师的读写反思与经验总结。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以下几点:
1.“巧”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人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而导课方法正负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好的新课导入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帮助教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
2.“巧”设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踊跃,教师即可顺水推舟,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我在讲《一夜的工作》,讲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时,起初学生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只能透过文字知道里面的一些摆设。我就问到:“这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这摆设极不配套啊,那这儿原来的主人是谁?”学生起了兴趣,就大胆地猜想,有的说是皇帝,有的说是当大官的,有的说是富商……我并没有否认他们的猜测,而是总结出这屋子的主人一定是很有钱有势的人,随后就告诉他们答案,是清朝的一位摄政王。然后又问“里面原来可能有哪些摆设呢?”学生更感兴趣了,接下来的猜想更大胆,然后回到文本中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生活简朴,效果甚佳。
3.“巧”用视频、图片来优化课堂。
一堂优质课并不是视频、图片丰富了就好,当然要在“巧”字上下工夫,要使用得恰到好处。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语文课上多媒体决不可泛滥,泛滥了就不是语文课了。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对的过程。”阅读是要阅读文本,而不是阅读多媒体,我们要跟文本对话,不是跟多媒体对话。要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再现人物的形象。例如:教学《猴王出世》,学生通过文本知道了猴王生性活泼顽劣、勇敢大胆,学生此时想见识这只猴子的愿望尤为强烈,我就穿插了《西游记》中的第一集中的部分视频,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欲望,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这一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教学《草原》时,巧妙插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图片,学生顿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是多美丽迷人,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的今天,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切忌视频图片泛滥,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来优化课堂。
4.“巧”设陷阱,让课堂激起涟漪。
课堂上教师可以去设陷阱,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教师在开课时就应该给学生渗透狼的凶残、可恶;鹿的美丽、善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处处偏着鹿,讲到狼一命呜呼时,教师应该表现得大快人心。这时,学生就觉得不对了,纷纷和老师辩解,教师可以固执地认为狼就是坏。学生倒着急了,给教师讲起文本中的道理来,学生是被动地通过教师的“糊涂”变得主动了起来,反倒给老师讲起这课来了。这样的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智慧的火花是需要撞击的,教师课堂上的种种陷阱可以把课堂推向。
关键词:跑题 起哄 自由 真实 阅读
都说语文很重要,因为一生与之相连;都说语文无所谓,因为一生与己无碍。语文,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在很多时候,评价的体系里只有专家或学者的声音。其实真正有力量或有资格去对我们的语文课评判的,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是直接的实践者,他们知道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
那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呢?10年的语文教学,笔者一直在努力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课。10年后的今天,学生为笔者的语文课做了归纳,并且特别强调,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跑题、起哄、自由、真实。补充的是因为阅读,我们喜爱,我们自由。
一、10年教学的心路历程
围绕着孩子们给的结论,笔者对自己10年的语文教学做了一个回顾,可能这就是笔者的原生态语文给予孩子的幸福成长,把自由赋予他们,用真实带动他们,率性而为,尽兴而论,彰显了大语文的百科精神。
1.跑题
学生这样说:老师,你的课总是上到一半,扯到太平洋,真的把我们带到海洋里去遨游,有时真担心你绕不回来。确实如此,笔者上课经常“跑题”,涉入太多的时事、新闻、人文历史,当然还有八卦,可能最开始有一个是与上课有关的,讲着讲着,话题一个接一个,跑到哪,自己也不知道,然后会突然问学生,咦,我讲到哪了?这时的学生听得最投入,他们会帮笔者整理这一堂课的内容,最后学生会在这“跑题”中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沉默,时而黯然神伤,时而情真不能控的课堂里领会语文,领悟生命。因为笔者知道,无论课跑到何处,终究想要告诉学生的是生活。
2.起哄
因为跑题,因为没有章法,所以学生做出的总结是:你进教室的第一句必是“今天上什么?”所以轮到笔者的课,学生知道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所以他们就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地等着,然后在笔者的问话中上课。虽然有教学计划,有详细的备课,但笔者知道如果学生不主动接受,这堂课就会让学生很压抑,那么笔者肯定也不开心。在高职考班的复习中,笔者和学生是“扛着时间,却不珍惜时间”。走进教室,如果觉得氛围不对,或是有上堂课留下的阴影,笔者肯定不会正经上语文课,就要先起哄,有时故意说他们轻视语文老师,有时故意逗调皮学生,有时则是低声询问,有时则是故意不理他们,一个眼神,一个嘴型,一个动作……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动起来。笔者上课就担心学生不起哄。只有起哄,学生才非常愿意亲近老师,亲近语文,而老师才能发挥自己最真实、最惬意的状态。虽然起哄的语文课很难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但是从长远看,学生对语文的爱好是有增无减,最后会不习惯没有语文课。
3.自由
语文课是自由的,行为自由,思想自由,进而想象的空间也就大了。摆脱了语文的无聊呆板,坚持“大语文,小百科”的上课理念,天马行空般走过45分钟。笔者班里一个特安静的女孩这样写道:“你的课有让人开玩笑、恶作剧的冲动,但终究是想集中精力去听话,听笑话、鬼话,终究是真话。在你给我们的空间里,我们有被你眼神吓到,被你语言噎住,但我们就是愿被你拿起,被你放下。虽然我成绩不好,但在你那里我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自信。因为你从未用成绩来衡量过我。若干年后,我能记起的第一位老师绝对是你。”确实,笔者在课堂上从不以成绩来论人,没有差生被我另眼相看过,反而他们是最活跃的。只要你有质疑的、私人的抑或公开的,都可拿到台面上。所以笔者的课堂都是自己举手回答。
4.真实
跑题、起哄、自由……在这样的氛围下,笔者和学生有了最真实的语文课。我们为一个与课堂重点不相关的话题可以全班讨论,我们为未来的职业设想兴奋不已,甚至在上课间突然有灵感大家作几句诗,或是爆料。学生的心如果真愿意跟你走,那剩下的就是纯真了。笔者的语文课没有大道理,没有批评与说教,课堂的真实性就在于老师愿意和学生分享成功与失望,分享经历与故事,不管它有多幼稚、多失败,或是多么的悲伤,抑或不是我们亲历的,但大家彼此是信任的。再说笔者的性格就是一个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爱打抱不平的人,回到学生当中,这样的性格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面前,笔者觉得自己非常有神圣感、成就感,甚至要感谢学生把课堂交给我。这些话笔者和学生说过,也把它写成了“铅字”来感谢学生。所以学生这样评价笔者:虽然你已为人妻,为人母,但你似乎就是比我们大一点的朋友,你平凡得像芦苇,纤细柔韧,没有华丽的颜色,但苇秆是实心的,所以你的往事,你的人生似乎就成了我们的期待,甚至于你的职业也成了我们奋斗的目标。
二、专心阅读,静待花开
学语文是一件漫长的事。在漫长的学习与等待中,花开是不知不觉的事。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等待并且能有花开,那就是阅读。
担当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注重阅读。笔者每接手一个新班,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笔者会让学生自己三四人组成一组,轮流购买阅读刊物,笔者会给学生列一个书单,告诉他们每一类书的内容倾向。在阅读课上要检查各组拥有书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做读书的相关指导。还要在课堂上一起分享好书好故事,一起把这些美妙写进我们的每周摘抄。这种习惯,往往最开始需要检查督促,但半个学期之后,他们就已经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接下来他们就会快乐地阅读,自主地摘抄,甚至开始模仿写作。教书十年,笔者几乎从未上过作文课,但作文课却几乎天天在上,因为每堂课都有作文课的影子,因为跑题,跑到生活中去,跑到我们的阅读中去了。
静待花开,学生需要一种心境。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去呵护学生的内心,把功名利禄放在脑后,最典型的就是成绩与作业。最开始,学生的成绩总是不怎么样,笔者除了鼓励还是鼓励,但作业始终坚持少做甚至不做。
课代表这样评价:你不像一个女老师,更像一个大大咧咧的男生,两年多的相处,你正正经经上的语文课可以用双手计算,当你的课代表,一年多没怎么干过活,只需收摘抄,能收到作业本就是我的骄傲,因为你从不布置作业,觉得你相当的“凑合”。是的,平常作业少,因为课堂上能够完成,即使有也很少,学生很快能完成。寒暑假,笔者的作业往往是:回家关注中央10套,关注焦点访谈,关注整点新闻;锁定经典电影,锁定文学评论;读几本推荐的小说;买几份《南方周末》,写几篇感想,抄几篇文章。
以这样的姿态来教学,似乎是一种无厘头。但是,笔者在语文的教学中,即便在高三复习中,虽然用在应付高考的时间上只有三分之一,但这三分之一绝对是高效的,笔者的语文试卷从来没讲完过,但只要是必讲的,花的时间可能是三分之三,别人需要两节课的,可能笔者就讲六节课。
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笔者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说:“假如在座同学都是我聘请的‘资深编剧’,皇帝结束游行大典回宫后,剧情又将怎样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利用课堂最后三分钟,想象并交流剧情。”
一时间,合作组内,“编剧们”热烈讨论起来。教室俨然是“剧情交流室”,我这“大导演”则袖手旁听。三分钟过后,我要求学生课后“一编到底”,完成《〈皇帝的新装〉续》。宣布下课后,学生仍兴味盎然,沉醉其中。第二天,翻阅学生“剧本”,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皇帝的新装〉续》与原文衔接自然,情节曲折,人物鲜活。看来,最后的三分钟,非常有效。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明白,语文课堂结尾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以读促写,以说促写。
二、设置疑问,激发思考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利用阅读反思、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在课堂结尾,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让学生处于“思维亢奋”之中,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笔者执教《社戏》,课堂接近尾声时,我问:“其实戏本无味,豆亦普通,但为什么在文末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问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豆不好吃,戏也无味,但偷豆、煮豆、吃豆、看戏的过程好玩”,有学生说:“文中的‘我’在这一过程当中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我顺势又问学生:“回首过去,你有过文中‘我’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学生兴奋地说:“有!”“那请学生课后‘穿越到童年’,明天课上我们分享大家的体验,好吗?”我提议。学生积极回应:“好!”
课后,学生沉浸在课堂的“思维磁场”中,意犹未尽,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特别期待第二天在课堂上和学生的“美丽约会”。课堂“闭幕”通过精心设问,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了思维品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比阅读,提炼总结
在对比中品读,才会有深度。苏教版初中语文有很多体裁一致、题材相近、风格相似的课文。在课堂结尾,由此及彼,启发、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写作特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把握特点,最后提炼总结,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笔者教学《范进中举》,在课堂结尾,指导学生与刚学过的《 孔乙己》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有人说,范进是金榜题名的成功者,孔乙己是名落孙山的失败者,这种说法对吗?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总结:“其实,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思想和腐朽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前者自卑自贱、圆滑世故、虚伪狡诈;后者清高、迂腐、善良。吴敬梓对范进是‘极力批判、讽刺’;鲁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在课尾通过前后勾连,对比阅读,提炼总结,激活了探究意愿,拓展了学习内容,让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厚度。
四、以情激情,以读悟情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品情感态度。”课堂上,教师真挚、深情、感人的话语能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愫,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通过朗读,可以再现作品情景、感悟人物情感。
笔者执教《背影》,课堂结尾,我以深沉缓慢的语调说:“课文‘三写背影,四次落泪’,我们能感受到‘父爱子,子恋父’的浓浓父子情,尤其是父亲艰难地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感动了无数读者……”待学生情感被唤醒、激发,在轻音乐的优美旋律中,我让学生再次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此时,学生已深深沉醉在“背影”爱的世界里,情到深处泪自流,学生的眼角都泪光闪闪。课堂在学生感情达到中徐徐落幕。
课堂结尾,创设情境,积极渲染,以情激情,以读悟情,便能收到“课尽情未了”的效果。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结尾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有效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一切方法、技巧、策略都是为了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所以,课堂结尾策略的选用,其目标指向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我们不能为了“迷人眼”而在课堂结尾呈现“美丽的泡沫”、“虚假的繁华”,这样的课堂听着“热闹”,看着“好玩”,其实学生收获寥寥,这样的课堂结尾不要也罢。
第二,总结性原则。古人云:“记事须提要,纂言必钩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记忆是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课堂结尾要求教师须对所学新内容及时总结,概括提炼,让学生把握规律,深化理解,方能让学生记得牢,想得透,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延展性原则。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语文课程的完结,在语文课堂结尾,既要总结提炼本堂课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承上启下”、“接内引外”,由旧知延伸到新知,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第四,灵活性原则。学生情况不同,每次课的教学内容也不同,所以语文课堂结尾策略的选用应体现“因材施教”、“因文而异”的灵活性原则。比如,与初中一年级学生相比,初中三年级学生,思维已有一定深度、广度,在课堂结尾不妨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注重比较阅读。教的篇目若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诗歌,可以充分“煽情”,在朗读品悟中结课;若是情节跌宕、形象鲜明的小说,则可创设情境,在想象中结课;若是稍嫌枯燥的说明文,可以引导学生当一回“模仿秀”,“课后仿写”,让学生带着任务结课。
一、减语文课的导入之肥
凡事都追求一个好的开端,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环境等因素,设计形式各异的课堂“切入口”,已引起了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使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但要是长时间的停留在导入上面,就会导致语文课重难点不分、目标不明确,这节课就显得“臃肿”必定影响下面的教学,所以应删繁就简,方能突出语文课的开端美。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苏教版七下第四单元《松鼠》,他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先用优美的语言朗读了课文,读后问学生:“喜欢松鼠吗?想画一画这松鼠吗?”“请你们拿出纸笔来通过想象画一画吧。”于是乎,教室热闹了起来。教师还借助实物投影仪,俨然像一位美术老师,边画边指导。看看孩子们的画,而后,老师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觉得效果不佳,于是又耐心、细致地指导了一遍。总算折腾好,近15分钟过去。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是热闹的,是吸引眼球的,但执教者渐渐远离了这节课的目标。这实质上是教师导入过于“肥胖”的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导入才简单明了呢?我认为,它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或能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享受,或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
二、减语文课的拓展之肥
张芳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力图“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节课的设计不乏创意。但是,欣喜之余我又感到了深深的困惑。虽然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甚至热闹起来了,但是,这就是语文课吗?学生的表演、评价、讨论、创作歌词就是“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了吗?语文学科的个性何在?“语文味”“文学味”何在?笔者提出几点疑问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语文课是表演课吗?
目前,表演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这节课的“重头戏”是学生对“殉情”片段的表演。笔者曾多次听过这个篇目的教学,教师几乎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表演法。张芳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为表演而表演,将表演与演员谈角色理解、师生的评价有机融为一体。但是,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凡是戏剧就适合于学生表演吗?本课例的点评认为“这篇课文是话剧,一般的教学手法很难有什么新意”,“分析挖掘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因此,为求“新”,求学生“活起来”,采用了以表演为核心的各项活动。但是,这种表演难度何其大也。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来看,莎翁时代对于21世纪的中学生来说那样遥远,更何况他们对欧洲文化所知甚少,学生在表演时无论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神韵必然相去甚远;从情节来说,爱情、世仇、爱与仇的矛盾、生与死的抉择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表演时学生很难投入,文本中那震撼人心的美感在学生的演绎下全然丧失;从语言来看,莎翁的诗化语言和一般戏剧语言的口语化迥然不同,专门的戏剧演员表演时尚且难度极大,而中学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如何把握得了?表演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做作、生硬甚至可笑之处,这一切使教师的赞美式评语“非凡的表演才能”“深厚的文学功底”显得多少有些虚假。
其次,在表演中学生“观众”关注的是什么?班级的大部分学生作为“观众”,注意力指向于演员的服饰、动作和表情,忽略的恰恰是语文课最重要的――语言。另外,在课前准备中,有“两套班子”进行排练,上课时几人表演,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其他学生仅仅为观众,虽然有几个学生参与了评价,但全班参与度并不高,参与层次也不够深入。学生缺少对文本的吟诵、感受、对话和鉴赏的过程,少数学生的“体验”代替了全班学生的亲身感悟。
二、语文课是活动课吗?
目前,课改课与过去语文课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先是片段表演及评价,然后是“升华主题”讨论,模仿《梁祝》歌词为本剧创作歌词,最后讨论该剧结尾的用意。从始至终,试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学生处于“活动”的状态中。但当尘埃落定静心反思之时,我们不能不探究在“动”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要有语文课自己的特色?是否还要有“语文”的味道?除了概括了解和演绎人物性格、理解主题之外是否还要有心灵的震撼、美感的体验?除了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外,是否还要有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品味?表面的热闹是否蕴含着思维的单向与肤浅?
三、语文课仅仅是学习作品内容吗?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割裂的。这节课远离文本形式,关注的仅仅是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主题,可以有天壤之别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那么莎翁戏剧形式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是他的诗化语言。这也是本剧的最大魅力所在。本节课在学生的表演之后,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引导到文本的语言上,深入阅读品味文本,体会语言的美感与精妙,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演员的表演,将使本节课增添不少“语文味”。很可惜,这节课缺少的正是美感体验与语言品味。
四、作品的节选可以离开原著及背景吗?
本节课缺乏一种文本的整体意识。学生的角色理解以及主题挖掘只是从节选中得出,没有把节选放在整部作品大的情节发展、情感背景和矛盾冲突中来把握,也没有把它放在莎翁诸多戏剧作品中,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来考察,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些平面化、概念化,对主题的理解一元化,甚至动情点也十分雷同。缺乏了背景意识和文化眼光,学生何以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
以上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回到语文的根本问题上。关于语文“姓什么”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对语言的品味,强调学生个体体验。笔者认为,语文课的个性在于它是语言教育,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人文教育固然重要,但它离不开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对语言的细细揣摩品味,离不开作品语言产生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离开了,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由此我联想到其他许多课改课。一个教师在教学《母爱,生而为一棵树》时,整节课贯穿“母爱”主题,在分组朗读讨论中总结出“四种树”各自代表的“母亲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印证。最后讨论“你觉得应怎样对待母亲?”“你是否懂得母亲?”教师关注的仅仅是思想,而且是一元化的思想,使这篇散文丧失了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变成了一堆概念化的符号。这更像思想教育课、情感教育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另一教师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将研究的主题定位于“莎翁诗化语言”。学生表演之后,针对表演中“语言”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语言角度来分析“诗化语言”是如何产生的,从中总结出想像、节奏、韵味、情感、发现生活等七方面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这节课与张芳老师的课截然不同,但由于在归纳语言规律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脱离了情节、人物和思想内涵,变味为写作技能训练课了,同样丢失了“语文”的本色。
因此,语文课姓“语”。而这种语言教育并不是纯语言训练,它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语文课不是表演课,不是活动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课和语言训练课。
语文课应关注文本自身。表演与讨论、多媒体演示等直观刺激都代替不了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悟,代替不了语言文字蕴含的情味、意味与魅力。如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和对阅读的渴望,才是语文课成败的关键。在学生没有真正走入文本,没有对文本有自己个性化理解之前,过早地离开文本“讨论”和“拓展”,必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失去了对话的平台,使讨论沦为空谈,只能在浅层的平面上滑行。
语文课离不开语言品味。目前语文课由于重视人文性,教学中直奔内容,认为重语言、重品味就是工具论。殊不知,脱离了活生生的语言,人文内涵变成了空中楼阁。语文课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的是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将自己独特的情思表达得如此动人心魄,如此富有美感,如此精妙传神,在品味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应重视内化涵咏。阅读主要是人的个体行为,需要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沉心静气地思考,需要有陶醉其中的涵咏,内化。可以说,安静而自由的时空,平和而内敛的气氛,同样是实现自主阅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学生不停地活动,不断地言说,热情与活力就会变为浮躁与肤浅。动静相间才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
语文课离不开美的享受。这是语文课最大的魅力。“语文味”表现在美的意境,美的鉴赏,美的创造之中。反复诵读是体会美感的最佳途径。莎翁的诗化语言如果离开了学生个体的反复朗读感悟,如何能渗入学生的心灵?只有靠文本语言自身的声音美、情感美、内蕴美、意境美才能真正打动学生。
语文课需要跨时空的拓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有限的课内学习,引导学生对课外无限空间的热望。通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渴望,对莎翁戏剧的喜爱,甚至对欧洲文化和欧洲文学的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语文课着眼的是学生一生的发展。
随着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促使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出很多有效策略,致使课堂呈现出理想状态。其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更深层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语文老师在教课时要着重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对教课方法进行灵活调整。
一、将教学理念更新为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始终在课上呈现出主体的姿态,在课堂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受这种观念影响,老师在讲课时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感受,对课上内容也是强硬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接受知识显得过于被动,长时间下去很难产生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这种现象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不理想,致使课堂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课改之后特别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老师在讲课时要注重观念的更新。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主要位置、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对语文的学习中表现的更加主动。同时,老师要辅助学生对语文主动探究,并进行适当引导学生的思路保持正确。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端正学习态度使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同时,老师在教课方法上也要有所更新,使课堂展现出新的形式。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真正呈现出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更加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老师作为引领者,带领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对整个课堂状态进行合理调控。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课堂的开展
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改善的前提是老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这样才能以此为依据对课堂形式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使改善后的课堂状态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老师在教课时要着重观察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老师建立平等的课堂关系,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语文及老师的态度转换的更加亲近。方便他们对老师所讲知识的认同,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表现的更加轻松。同时,适当的交流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有助于情感上的增进。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对语文课堂状态进行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起到表率作用。因此,注重师生交流对提升课堂效果作用显著。
三、建立与课本内容相关且有助于兴趣激发的情景
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采取策略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探索乐趣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很有必要。同时,也适应课改之后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考察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语文素养的展现。由于小学生自身具有的特性,在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上还不是很全面,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新鲜感判断对事物的喜爱。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将课上内容充满趣味,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课堂当中。小学课本中存在着很多需要抽象思维的内容,然而小学生在思维的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大弊端。因此,老师要依据课本内容建立相应的情景,将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对内容能够进行深层次理解。
类如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时,学生可能对账单的理解并不是很准确,老师可以在讲课时将事先搜集好的素材呈现给学生。可以是以图画的形式,也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将这一内容具体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很好地将情感融入到文章学习当中,结合实际深刻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对妈妈的情感。
四、鼓励学生针对课上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老师在讲课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训练他们独立思考。或者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支持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有效训练思维,训练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样的探讨形式可以课堂气氛更加轻松,促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最后,老师依据学生的答案做出适当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
类如在讲解《沙漠里的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老师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沙漠中为什么会有船?沙漠中的船是怎样的?作者描写这一事物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成员之间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最终总结出最符合的答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最后的总结,弥补答案中存在的不足。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明确,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促使他们意识到配合对学习成果提升的?@著作用。
一、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教学目的”是深入理解教材与“课标”后制定出的教学要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鲁姆认为,目标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刺激。明确教学目标,可以避免盲目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期待和目标达成的欲望。反之教学目标的模糊,大而化之,则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苏教版必修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文中的“凶”“鼓”“夺”“走”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是教学重点,因此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明确上述内容,使学习定位在准确的方向上。如果大而化之地设为“掌握重要的实词”“学习重要的论证方法”,就势必严重影响课堂效果,损害课堂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侧重性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虽然课堂上也许会因为师生的互动而生成充满灵感的新的教学内容,但应保证起初设定的教学目标决定的教学内容能够顺利达成。因为由目标而决定的内容是事先备课时深思熟虑形成的,它是对教材重难点准确把握的结果。课堂上必须突显出教学内容的侧重性,它是保证课堂具有实效性的基础。面面俱到或让所谓的灵感引领课堂,或旁逸斜出而不懂得及时回归教学的侧重点,都会危害课堂的实效性。仍以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如果课堂上不侧重于“凶”“鼓”“夺”“走”和“比喻论证”的学习,而是字字解释,大谈孟子的少年故事或对“比喻论证”一带而过,详析“对比论证”,结果就是淹没了教学重点,学生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盲目境地,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三、教学过程的有序性
课堂教学过程总是有节奏的,有步骤进行的。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体现在环节的设置要符合思维规律,环节之间的过渡要恰当;避免“火花四溅”式的所谓开放式课堂或天马行空,想到哪扯到哪的“自由式”教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是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混乱的过程是无法做到课堂实效性的。如教授苏轼的《赤壁赋》,按照“初步感知字音、节奏——疏通文意——知人论世——研讨感悟”由浅入深地有序推进,那么对文章的学习就会顺利达成。但如果对文章还没有做到充分感知,就大搞知识点训练,大谈文章思想,就会使课堂环节缺失,层次感混乱,那么课堂的有序性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由此而影响课堂的实效性。
四、教学手段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手段应有所区别。如诗歌重在诵读,文言重在品读,散文重在美感。如果具体到某节课,不同环节及之间的过渡,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应该具有针对性,即对于某一内容某种手段是最合理的。教师应尽可能找到并运用这种手段来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从此实现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比如徐思源老师上的一堂课《图片两组》。这属于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的“历史画外音”板块。徐老师保留了其中的一部分,又添加了另外几组反映社会现象的图片重新进行了组合。徐老师通过“概括”“描述”“再现”“联想”“评论”等手段巧妙引导学生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徐老师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五、训练内容的代表性
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少了诵读,少了领悟,少了情感的碰撞,多了技术,多了分析,多了模式。语文课堂为了所谓的高效,抛弃了语文的本质,引进了理科的教学手段,课堂上题目泛滥,很多语文教师以做题少为耻;高一、高二语文课堂中也充满了大量的高考题,很多训练的设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从而使训练与教学内容脱节。语文课堂不排斥必要的训练,但要让训练的内容合乎教学实际情况,不随意拔高,让训练内容具有代表性。训练内容的代表性要求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选择和设计题目,要以“质”为根本,不要陷入“量”的泥潭;关注高考方向,但不盲目照搬高考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正确看待训练,明确训练的目的,细心设计,大胆取舍,不人云亦云,努力使训练内容具有代表性。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使课堂有实效性。
六、课堂总结的提升性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处于教学的末端,又常常被人们轻视。课堂总结更多的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上闪现一抹亮光,日常教学当中课堂总结逐渐演变成了一堂课知识点的简单重复或是作业布置,课堂总结变得可有可无。笔者认为,课堂总结应抛弃知识点简单罗列的弊病,努力让学生体味突破重难点的思维艺术,指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求全面,照明一点就是收获。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学生觉得自己有所收获,品赏“收获”的快乐,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
高中语文活动课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充分开发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来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管理并评价的教学形态。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袁锦川在《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活动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谢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一概括又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设活动课的意义之深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与互动,这就对组织活动课的教师在专业层面与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而且要将其自然而高效地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谢辉在文中还创造性地将其主体实践活动分为外显形式与内隐形式两种,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其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全面开展与教学目标实现。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意义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能够活跃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语文课的课堂形态的进化,实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者们都指出,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谢辉也明确肯定高中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同时语文活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限制,可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那么“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其精神生活,改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在指出在组织活动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之后,总结了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深远意义,文中陈述:“活动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来语文课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黄卫华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强调:“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建议
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建议,学者们研究的较多,包括依托于一节比较成功的高中语文活动课,来阐释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步骤等,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例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要注重活动课的研究性,还要保证教师的认真指导和有效管理,等等。许多学者对于活动课组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贴合实际的重要实施意见。黄卫华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提到:“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活动课上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所以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要放在研究性学习的培养上。活动课不能一味地追求气氛的活跃而忽略了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拔高。此外,王春梅在《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探析》中点出“:真正重视每次活动总结,提升活动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最后进行的活动总结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将活动的效果更好地激发出来,延伸这次活动课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强调:“在活动课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分和反馈,可以评出最佳表现者以鼓励学生。”这也是对语文活动课的评价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史慧芳还在文中创设性地指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分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人水平和个体差异,将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均衡分配,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往往不能全面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不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能够有所收获。针对这种不均衡性问题的存在,我们应该在活动准备时就尽量地解决,如分组时让每组的实力均衡,每组的组员搭配平衡,使每小组的任务多样化等。
四、整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