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第1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深入调查,积极推荐

我镇对培养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村一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觉得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我们广泛宣传此次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党员基层干部、积极向上的青年参加报名,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相关的文件,把这项工作纳入对村(社区)年度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召开调查摸底会、宣传发动会,通过宣传发动,大家要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现我镇参加“一村一大”学习的学员是我县报名最多的乡镇。

二、加大资金的配套支持,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我镇参与学习的村干部学习期间费用采取镇、村、个人三级负担,镇村为主的办法,镇每年补助3万余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参学的积极性。

我镇是目前全县唯一建立了“一村一大”学员学习室的乡镇,学习室设我镇中华岭村部,镇政府和××村村支两委对“学习室”的建立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配合,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设高标准的学习室。目前,学习室设备运行正常,较好地发挥了其功能,该村8个村干部全部报名学习,2005年4月省级评估组专家专程到学习室观摩,给予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室作用,组织全镇村干部和学员参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三、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学员积极参学

我们为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的质量,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到课率在100%,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需向老师请假,先请假后补课。我们还经常与电大老师联系,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督促学员自觉学习,认真学习。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学员参加的座谈慰问等活动,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对优秀学员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第2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农村经济;培养

作者简介 李丽娟(1958-),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多年来,农村生源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不到农村第一线,而另一方面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使一批孩子又考不上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使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成为了可能。而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坎上了,如果再不为农村输送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农村发展又会停滞。

一、农村需不需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其难点之一是,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以江西为例,2700多万农村人口,农民的受教育状况不佳,80%以上农民的文化程度低于高中。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人力资本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创造的人力资本更具“一般性”与“公平性”,并能够调节社会对农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认识,增进对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认识。面对如此低下的农村教育状况,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从我国的三农问题形成过程来分析,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小农经济发育完善,农村缺乏现代农村经济的基础;二是农产品价格定价机制被人为压制,市场对农业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约束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四是农村科技文化落后,无助于增加农村的其他生产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个人收入和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农村科技文化落后”成为“科技兴农”的最大“软肋”,决定着三农问题解决平台的构建与形成。因此,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进程分析,培养农村大学生正当时,我国必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逐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现途径分析

现在政府正在积极解决三农问题,但人才问题是个瓶颈。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出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各地创造性地进行了实践,主要途径有两条:

1 选调大学生到基层。近年来,组织部门建立了一项制度,从高校选拔一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作为选调生,下派到乡村基层锻炼。实践中,通过组织部门的选调,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任职,一般直接担任村官。从外人看来,这些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有份体面的工作;被选调的大学生都曾充满希望要好好干一番,为农村改变面貌。

但是,大学生被选调到位后,由于存在事先制度化的约定,大学生到基层就是一个临时工的角色。加上大学生才出校门,就进入村官行列,社会经验不足,有许多农村事情让他们迷茫不已,产生出巨大的视觉差异。因此,有比较大比例的成为“过路人”,二年内已经脱离农村,自谋职业。

2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多年来,农村生源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不到农村第一线,而另一方面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使一批孩子又考不上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使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成为了可能。而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坎上了,如果再不为农村输送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农村发展又会停滞。城市里来的科技人员,一是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求;二是干不长久,城里人受到家庭、生活条件、人际关系以及今后发展等因素影响,回归性极强;三是对农村不了解,由于初来乍到,无法在短期内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农村本土的科技人员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基于我国农村的需求状况,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农村教育发展,2004年,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华而不实的说法颇为流行,主要观点有四:一是这些大学生基础不扎实,毕业生质量不高,产生新的同名不同质问题;二是培养计划介乎于系统农业职业培训与高等学历教育之间,本来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已经存在一定争议,这样做的结果就更加剧了矛盾;三是师资队伍问题较大,高校教师理论上可以,而乡土教师虽然有技能,但是,教学就都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农村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义务教育,花在这个上面的钱不如投资在农村义务教育上面。

3 两种途径的有效性比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两种主要途径各有利弊,相比之下,可能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略优。主要理由有四:一是对农村的感情深度,本土化大学生对于生养之地的感情是深厚的,具有建设好家乡的源动力;二是专业的适应性,本土大学生学的是应用性技能,尤其是教材的乡土化,针对性极强;三是本土情况的熟悉度,本土化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本土,“留得住”是本能,“用得上”是实情,没有磨合期;四是培养规模,我国有9亿农民,要大规模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只能是本土化培养。

三、几点思考

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正当时,面对教育十分落后的农村,有些问题必须认真思考。

1 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怎么办?尽管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农村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和支持力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农村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毕竟相对较短,社会上,包括教育系统内对其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目前,农村高等教育虽然学生规模已经很大,但总体上仍是处于弱势群体,农民大学生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不能考上高中或者是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低等生。即使在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电大系统内,也有些省级电大和试点教学点还没能从发展战略层面认识试点工作,没能将试点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没有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面对思想认识如此不到位,只有从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国策入手,要求各级政府进行实在的优质示范,进而解决执行人的认识问题,才能不折腾,真正有效提高各级各类办学单位的积极性。

第3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民大学生;信息技术;椭圆学习轨道;移动学习

作者简介:杨秋芬(1973-),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理工教学部,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编号:XJK011QCG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71-02

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农村偏远地区的农民都拥有了手机并且能够上网,使得农民大学生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学习。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硬件设施,也为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的远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本文以“网络课程”和“移动学习”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自动生成椭圆学习轨道从而形成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央级教师作为500人的课程虚拟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核心人物,省级教师和地市级教师合称为基层教师,协助央级教师完成和农民大学生的直接教学任务,充当国外公开课的助教的角色作用,齐心协力地运作好“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

一、农民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特点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管理”的一线实用型高职人才。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实施,依托全国电大系统资源,采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

这些农民大学生,他们有的是农村党员、有的是干部,是全村农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领路人。他们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不在乎文凭,而在乎水平;不在乎分数,更在乎本领。由于农民大学生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文化程度程度比较低,差异又大,离开书本的时间相对较长;大部分时间忙于繁杂的农村事务和种养生产活动,主观上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客观上他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是电大11个“一村一”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要求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偏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门课成了农民大学生的软肋,有的甚至连电脑都没有,更谈不上使用;更何况这门课采取无纸化考试的形式,这无疑更加增加了农民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也增加了教师辅导的难度。

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在农民大学生电脑操作不够熟练甚至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改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资源,培养农民大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简介

基于前面介绍的农民大学生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特点,结合3G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农村偏远地区的农民都拥有了手机并且能够上网为契机,本文提出以“网络课程”和“移动学习”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自动生成椭圆学习轨道的教学模式。

1.椭圆方程的定义

椭圆方程的定义(见图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和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M的轨迹叫椭圆,其中:

|MF1|+|MF2|=2a (2a>2c)

定点F1和F2叫作椭圆的焦点。随着点M的位置不同,生成不同的椭圆簇。

图1 椭圆的定义图

2.“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

在“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中,椭圆的2个焦点F1和F2分别是“网络课程”和“移动学习”。

“网络课程”指的是现有的中央电大和省电大以及地市电大的网络资源。“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指在移动通讯设备的帮助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其所使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不仅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而且还能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ksander Dye,2003)。尽管移动学习的终端可以是手机、PDA、智能手机,对农民大学生而言只有手机,换句话说“移动学习”也可以说是手机学习。“点M”就是农民大学生本人,不同的人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情况不同,使用手机上网学习的时间和目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椭圆,得到不同的收获,形成不同的能力。

3.“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的优点

“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有三个优点:

首先,“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适合农民大学生的特点。它可以解决农民大学生的工学矛盾,使得他们能随时随地浏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公交车上,散步的时候甚至田间劳作时获取学习内容,甚至可以随时参与到学习的讨论之中,可以与老师交流信息也可以与同学交流信息。不一定非要坐在教室、家里或电脑桌前,解决了农民的路途问题,使得距离不是问题了。

其次,“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向老师求助,向其他学习伙伴求助,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比如老师随时给学生布置作业,进行测验,同时将测验的结果反馈给学习者,学习者根据测验结果,查漏补缺,及时复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

第三,“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使得农民大学生可以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制定自己学习的进度,使个人得到最大的发展,使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电大各级教师在虚拟教学团队担当的角色

在教学管理和组织上,电大基本沿用以中央电大课程责任教师为教学团队的核心人物,省电大教师为骨干,基层电大教师为参与者的远程课程虚拟教学团队,比较特殊的是,电大的课程虚拟团队人数众多,可以达到500人。

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这门课对于农民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一门课,我们整合从中央电大到省电大、从省电大到地市电大、从地市电大到工作站的500人的超大规模虚拟教学团队,齐心协力地运作好“椭圆学习轨道”教学模式。

1.电大各级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图

图2是电大各级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图。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团队的灵魂是央级教师,他是团队的负责人,负责所有课程资源的建设,包括BBS、双向视频、在线答疑、学习讨论区、公告牌等远程教学资源,也包括教师本人的空间QQ、邮箱、主页、论坛、联系电话等。省级教师和县市级教师都属于基层教师,负责和农民大学生的直接接触,BBS交流答疑、作业指导、Web页浏览和发邮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激发需要基层教师去开动脑筋,积极向农民大学生介绍各种信息资源服务,以及教师本人的空间QQ、邮箱、主页、论坛、联系电话等,消除学生碰到问题在“孤立”的农村无法得到解决的心理障碍,彻底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吃下“只要肯学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的定心丸,才能感受到远程教育的魅力,才能体会到终身教育的时代性,全民教育的实在性,才能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潮流的紧迫性。

图2 “椭圆学习轨道”虚拟团队运行模式

2.网络课程建设教师的责任

在课程的学习路径上,采用“项目导向”的路径指向。在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课程时采用项目导向的原则,把“信息技术应用”的四部分内容对应于四个项目,每个项目细分不同的子项目,层层分解。

在资源的呈现形式上,以系统讲解为主线,以项目导向为导线串联其他资源,“自学阶梯”包括预习、听讲、复习、测试、实践活动5个环节。特别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设计相对应的小课件,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操作,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教室和学生的职责分明。远程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导学”,学生的责任在于“自主学习”。

农民大学生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阅读已有的文字资源,还可以观看挂在WAP网站的专业课中的录像和IP资源,这样使得网络课程和手机充分融合,使学生与网络课程的互动性增强。

3.基层教师的责任

农民大学生天遥路远、总在田里地里劳作,参加一次课程辅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课程辅导老师精心组织教学,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面授课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实是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法“双主模式”的教学思想——师生互动。辅导老师根据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目标,细分成若干任务,一个任务达到一个目的,这样学生边用边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大多数IT课程的教学,如平面设计、应用软件操作网页制作、计算机编程等,这就要求辅导老师为农民大学生设计很好的任务链,使得他们边用边学,学会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应用”由四部分组成:Windows XP 操作系统、Word 2003 文字处理系统、Excel 2003电子表格系统和 PowerPoint2003电子演示文稿。根据教学大纲,针对这四部分项目,编写不同的任务链。在学习Word 2003 时,给出任务“如何利用Word2003制作一期宣传当地农产品的宣传小报”,引导农民大学生采取咨询老师、上网学习课件、互相协作和自主调查等方式对任务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交相关作业或报告。在学习Excel 2003 电子表格系统时,对前面用Word2003制作的当地农产品的情况进行分类制作,并对分类字段进行排序,以分类汇总为任务链,让农民大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是他们所需要的,让他们利用身边的大量数据和实例。这里,对实例的分析、演示贯穿着分类汇总的作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能加深他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然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飞速发展,3G技术的发展会给“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椭圆轨道学习”教学模式是专门针对“信息技术应用”这种重实践操作的课程,把手机移动学习引入到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媒体资源,更加人性化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农民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终身教育的受益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包奇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14.

[2]张吉先,方志刚.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8):23-28.

[3]李智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学习者学习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10):42-44.

[4]李浩君,唐杰,吴亮亮.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12):37-40.

第4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2000年,邢曼丽和吴冠群等141人,通过考试成为新民市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村官。9年后,他们一直等待的编制迟迟不来,却面临解除身份、变为临时工的遭遇。不得已,这群大学生村官踏上了上访之路。

6年过去了,他们被“临时工”的境遇依然未能改变。

轰轰烈烈下乡

事情始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1999年,沈阳市提出,为每村选配或培养一名大学生,到农村村级组织中去工作,以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该计划迅即作为先进经验,向辽宁全省推广。

2000年,新民市出台“实施意见”,提出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在全市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是年10月,村官招考正式启动。

邢曼丽是从邻居口中听到的消息,“新民电视台播了。”那时,她已中专毕业两年,在市里一家私企当打字员。她赶紧报了名,“村官是个稳定工作,对女孩来说挺不错的。”

吴冠群则是在父亲劝说下报的名。大学毕业后,他在新民市做生意,一度收获甚丰。在乡镇工作的父亲却觉得经商有风险,还是体制内稳当。他被说服了。

考试计划招录141人,当时报名人数竟达480多人。不过,原本计划招大专以上学历,很多报名者是中专毕业,达到录取分数线的人数也远远不足。后来,学历放宽,分数降低。邢曼丽和吴冠群两人都成功入选。

12月,新民市委组织部召开“一村一名大学生”欢送大会。“会场挂着横幅,市里和各乡镇领导都来了。有10个大学生代表,戴着大红花坐在前排。”邢曼丽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大会记忆犹新。

台上领导称:3年后,可根据表现,择优录取大学生村官为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非空口许诺,这些话来自红头文件。1999年沈阳市和2000年新民市下发的文件中都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比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水平;工作满3年以后,可优先录用到乡镇机关或所属事业单位。

台下所有大学生村官听得热情澎湃。

会议结束,各乡镇领导开车把大学生们一一领走。邢曼丽分到了离市区20公里外的兴隆镇新立屯村,吴冠群则到了柳河沟镇的朱屯村。

在镇政府,领导跟第一天下乡的大学生谈话:“你们就是来镀镀金,3年之后会有更好的前途。”

“我可激动了”,邢曼丽说,“像个傻丫头一样。”

辛辛苦苦做事

自小长在新民市,邢曼丽对下乡并不排斥。“苦、累都不怕,以为是人生转折点。”

欢送大会当天,她在日记中写道:“一张张和我同样年轻的脸上挂满着笑容。虽然在座的我都不认识,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村里没有办公场所,邢曼丽和几位大学生平时就在镇里工作。领导告诉他们,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邢曼丽奉为圭臬。她不辞辛苦,哪里需要哪里去。“帮领导端茶倒水,去食堂帮厨,到阳台擦玻璃,啥活都干。”

吴冠群的进村工作也是这样开始的。他给村主任当助理,跑腿打杂。先后经手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土地调整、绿化道路、征收农业税、修路搞卫生等各项工作。“村里人少事多,所以你啥都得上手。”

2002年初,计划生育改革,需要往电脑里录入各种数据,邢曼丽被借调至兴隆镇计生股当办事员。申请指标,领取药具,下乡孕检,宣传法律,统计报表,微机录入,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方歇。有时夜里躺在床上,各种数据“还在脑子里飞来飞去,抹都抹不掉”。

因为工作突出,邢曼丽多次被评为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年4月,邢曼丽被新民市计生局聘为指导员,负责指导部分乡镇的采集工作。9月,被市计生局评为优秀指导员,2009年3月再次被沈阳市计生委评为“先进个人”。

吴冠群的表现也很抢眼。入村一年他就入了党,并转任村支部副书记。2002年,村里的大棚果蔬换茬,他建议发展酿酒葡萄。“当时葡萄酒市场不错。”

他主动承包了40亩作为试验田。“村干部不带头干,老百姓谁信你?”吴冠群还有点小私心:尽快做出成绩,可以早点跻身到体制内。

他像老农一样,没日没夜扑到地里忙活。最初葡萄产量低,后来产量上来市场却不如人意了。到2005年春天,酿酒葡萄基本没人要了。吴冠群搭进去15万元。但他却因此成了村里的技术员,免费为农户指导种植。

2005年,吴冠群被借调到镇政府,工作更加繁重。他说,这群下派大学生先后有40多人被借调到乡镇。“大家都拼命干活,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成为上访户

这般辛苦,换来的并不是对等的回报。

第一个3年过去,第二个3年过去,眼看第三个3年都过去了,没有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录用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内。邢曼丽告诉记者:“当时大家根本不明白啥叫编制,以为自己在村里上班,就跟人家一样了。”

他们的安心,也缘自对组织信任。“我们通过正规的考试、考核、面试才成了村官。当年欢送大会那么激昂,谁能去怀疑?”

虽然不怕苦不怕累,可农村的生活还是有落差感。吃住粗糙,没有娱乐休闲,邢曼丽宁可每天坐小客车回城。白天从镇上到村里工作,骑自行车往返要走50里路。春天起风时,邢曼丽只能推着车走。身上是沙子,脸上是泪。

最初几年,镇上也曾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邢曼丽相信会有离开的“出头之日”,都婉拒了。她想干完回城,在城里安家。结果,这一拖就是12年。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一直不高。“从2000年到2006年,工资一直是每月525元。”这些钱也不能准时拿到手,按规定新民市财政负责50%,乡镇和村负责剩下50%。每个月只能到手一半工资,剩余的年底结清。

因财力有限,即便是这点钱也有乡镇发生拖欠。有媒体报道,从2004年起,新民市就零星发生过大学生村官因工资问题上访。

事情在2006年恶化。是年,辽宁省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体制内工作人员工资开始上调,大学生村官却被忽略了。2008年底,新民市给事业单位人员补发一万多元临时性生活补贴,大学生村官再次被“遗忘”。

“人家工资都涨到2000了,咱们还是500多,能不急眼吗?”大学生村官开始上访,先后多次到新民市和沈阳市组织部、人事局反映问题。此时,他们上访的诉求主要是工资拖欠问题,即未享受当年文件规定的全额事业单位同等待遇。

邢曼丽和吴冠群等人也开始提出编制问题,“只有编制确定了,才能彻底解决待遇问题。”

这些原本作为人才引进到农村的年轻人,慢慢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顽疾。

“血都凉了”

200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说要把咱们都变成临时工!”

邢曼丽说,市里通知各乡镇主要领导,找大学生一一谈话,提出解聘改签临时工合同。大学生村官炸开了锅。

2月24日,20多人到沈阳市局反映,没有得到答复。当天下午,邢曼丽和吴冠群等8人进京上访。刚进宾馆住下,就被控访人员押送了回来。

这之后,邢曼丽等人偷偷摸摸进过京,他们还辗转找到媒体,遭遇得以曝光。舆论压力下,新民市政府给他们补发了2006年以后与全额事业单位的工资差额,“3万多元”。

本以为柳岸花明了,“既然工资都补了,是不是编制也能有了?”可他们等来的却是一纸新的通知:重新考试,从中录取前40名到事业单位顶岗待编,其他人予以解聘。

“凭啥呀,企业解聘还有个补偿金,咱们9年白干了?”村官们群情激奋,都不愿参加考试。可架不住上面搬出七大姑姨劝说,2009年12月考试如期进行。试后,40人进入事业单位等待编制,其他人被迫自主择业。

其实,新民市之所以迟迟未能解决这些村官的编制问题,事出有因。2009年,新民市常务副市长刘澜波曾告诉媒体记者,全市事业单位已超编4000多人,而且编制从2007年就已冻结,根本无法解决。

邢曼丽没参加那场考试,“当年起码还是红头文件,这个通知根本没法律效力!”吴冠群考了却没能入选,在家忍不住伤心落泪,“感觉这辈子毁了……”

上访还在持续。在沈阳市介入下,2010年新民市组织部出面,通知已离岗一年的大学生回村继续上班。此时,邢曼丽已经在私企上班,月薪2500元,比村里工资高不少。

她选择了回村,“不回去那10年工龄就没了。”抱着类似想法,很快所有人都重新回岗。“有人提出来,2010年虽然没上班但工资得补发。”这个有些无理的要求,竟也得以满足。

自此后,事态趋于缓和。每逢事业单位涨薪,大学生村官就出来闹闹,涨完了就消停。“大家只能安于现状”,吴冠群摇着头说。

邢曼丽的担忧却一天比一天重。“没有编制,不给咱缴社保,等老了该咋办?”2015年10月,她打算自己补缴社保。可经办机构告诉她,当年档案盖的是人事局公章,无法按照企业缴纳。而人事局却不给她出具工龄认定表,“想补都补不上”。

如今,大学生村官们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继续工作。对邢曼丽而言,这15年来唯一受益的,可能就是上访时与吴冠群相熟、相知,最终两人相爱成亲。

第5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一、现场指导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现场指导型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养样式。

优点:一是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使农民边学边看边做,直观、清晰地掌握所学技术;二是现场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农民学得快、印象深、掌握熟。并且可以因人施教、单独施教。

缺点:一是培训内容主要为某种具体的技术,内容单一,理论性不强;二是后继培训的开展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农民对培训人员的依赖。

案例:翼城农广校开办“北常村高效蔬菜生产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常村是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区,农民对高效蔬菜生产有迫切的要求,翼城县农广校在北常村周边的五个村庄,筛选出文化较高、技能较强的102人开办了高效蔬菜生产教学班,进行为期三年的中专业余学习。

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教学班聘请的老师都是当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员,老师按设施蔬菜生产的周期跟踪指导,每周授课一次。农民将平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搜集起来,或记在纸上,或摘下病枝,等到面授的时候,带上一大堆问题向老师请教,共性问题统一解答,个性的问题到大棚里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种现场示范指导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地群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到授课时间,老师被农民团团围住,出东家棚进西家棚,为农民解决每一个生产技术问题。

2001年至今,近千人掌握了高效蔬菜生产技术,成为蔬菜生产行家能手,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以北常为中心,周围村已发展起日光温室8000余个,成为临汾市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二、典型示范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示范型模式是指政府、高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地进行科技学习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断档”问题,农民通过直观的物化技术和丰厚的利益引导,加快了吸纳新技术成果的过程;二是解除农民怕担风险的后顾之忧,通过典型示范园区,让农民眼见为实,亲身体会,从而自觉自愿接受培训;三是典型示范培训对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十分有效。

缺点: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加上受人才、资金、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典型示范区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农业资源区域优势;二是该模式存在着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发展后劲缺乏等问题,导致示范带动力不够,科技辐射力不强。

案例:曲沃县太子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曲沃县太子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他们大力推广市场前景好、效益较高的瓜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开展科技培训,发展订单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1. 发展绿色果蔬花卉,提高农民产加销能力。曲沃县太子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经济利益联合体。公司先后建成了太子滩绿色蔬菜基地和星海绿色蔬菜基地,有15个果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认证,被列为山西省绿色农产品著名商标。公司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达标蔬菜收购合同,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利益联结关系,将产品分级包装,年加工销售“太子滩”礼品果蔬3万箱、50万公斤的能力,增加了蔬菜的附加值。科技示范园区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增加了菜农收入。同时引导农民参与蔬菜市场流通,培育了大批的经纪人。

2. 上连科研部门,下连农户,做好科技服务。示范园区上连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山东寿光市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科研部门,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下连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做好科技服务,年接待参观学习农民近千人次。在示范基地内引进农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试种、试验,开展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还不定期举行种植技术观摩会,邀请乡镇农业干部、村组干部、种田能手等参加。通过各种培训推广观摩活动,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

目前,该示范园区示范面积1万亩,精品园区面积1200亩。通过该园区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有15000户农民受到带动,增长了科技知识,提高了结构调整意识,农民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项目推动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推动型培养模式是以某一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培训的组织者、培训者与受培训者,都是围绕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培训,目标都很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易组织,好开展。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缺点:对所选项目要求较高。一是项目推广的技术要求切实可行、节本增效,不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且要简便易行;二是要求有可供项目开发的生产基地和其它必备的自然资源条件;三是要求技术与项目结合后所形成的项目产品必须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案例:孝义市科技入户培养“核心农户”。

孝义市是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县,示范作物和种植模式以玉米高产栽培为主,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种植水平,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1. 选拔科技示范户。在10个乡镇100个村选拔出有文化、爱科技、生产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良好的1000户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围广大农户搞好科技兴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 召开技术指导员培训会。为了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技术水平,项目领导组办公室邀请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使各参训人员明确工作方向、任务、方法、四个主导品种、八项主推技术及具体实施步骤,为搞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 入户指导培训。各乡镇的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各自所指导的20户科技示范户分别进行政策宣传和集中培训。50名技术指导员对各自示范户的集中培训都在5次以上,进村入户指导在15次以上,技术指导员都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每户都备有技术指导服务卡,示范户遇到生产中的问题,一个电话就可解决。技术指导员也都通过电话、信函、资料、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把孝义市农业局精心印制的玉米栽培技术挂图和技术明白纸以及《农业科技入户读本》和《科技示范户手册》送到示范户家中。从而使示范户提高了思想认识,掌握了关键技术措施。

四、能人培育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系列化培训与服务,在农村中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培养目标明确。为广大农村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勇于献身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二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系统教育,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缺点:一是覆盖面小。山西省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能人培育占农民人数不到10%;二是费用高。在高校学习的经费,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解决。

案例:平陆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能人。

为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平陆县委县政府依托平陆电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平陆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召开专门的动员会议,部署落实,下乡到基层进行宣传,并要求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

2. 结合实际,开设对口专业。果、桃、牧是平陆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平陆县电大工作站首先开设了果蔬生产专业;针对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村干部,又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帮助学员进一步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据学员的家庭实际情况,增设了畜牧兽医专业,使学员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3. 落实资金,配置教学资源。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转移支付资金中解决学员的全部学费,解除了农民学员的后顾之忧。另外,平陆县电大工作站投入30万元,建成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和学员休息室,配套了教室所需设备,为农民学员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坚持办学原则,确保教学质量。坚持特色办专业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适应性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按照4U6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坚持开放性原则,交叉进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实训,网上教学、学员自学和巡回面授,确保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5.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农民学员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员党支部、班委会、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和学员在校表现通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平陆县实施6年来,共培养大学生820名,这些“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日益成为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五、媒体传播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媒体传播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以及现代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形象直观、易懂易学;二是克服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培训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三是覆盖面广,受益人数多,且接受培训所需的费用相对低廉,学习时间可自由选择。

缺点:一是对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投资建设;二是对培训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高,要求培训队伍的知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三是培训效果明显依赖于教学软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学软件在选题、制片等方面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满足农民需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案例:长治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长治市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注重科学发展,成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窗口。

1.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搭建过程中,长治市探索村校共建、村企联建、多校合建等多种建站模式。经过两年的建设,市、县两级播控平台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铺设光缆1000多公里,建设终端站点1800多个,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

2. 了解需求,准确定位。为了让远程教育贴近民心,长治市分别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千余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走访,将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理论需求,特别是“三农”优惠政策;二是科技文化需求,尤其是结合本地实际、易懂能学的实用技术;三是信息技术需求,及时提供适应本地生产的短、平、快项目和减少销售环节、增加经济收入的市场信息。

3. 管好用好,取得实效。长治市远程教育工作在对管理员的选用上,将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村官列为站点管理人员,并通过各种形式,长时间地对全市管理员技术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为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6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专题研究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放教育调查与对策研究 陈骥 徐凤萍 杨雪红

        (7)对优化海港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助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吴晓晖

        远程开放教育

        (11)山东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办学情况调查与思考 李金荣 庄维平

        (14)兼顾开放教育大小专业平衡发展的思考——基于学科与专业辍学率的统计与探究 刘金蕾 杨永建 韩雪

        (17)开放教育建构性教学模式实践探析——以现代汉语专题为例 李浩

        (19)开放大学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究 董彩云

        (21)电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之深度思考 邹燕 梁胶东

        (24)web2.0下的虚拟学习社区运营分析 滕欣欣 江丰光

        (28)移动环境下元知识(mk)教学模式的研究 宋金华 金亮

        (31)电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资料的提供、获取与整理 熊绍高

        教学研究

        (34)《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探析 吴文定

        (37)基于隐喻认知规律的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与应用 徐秀峰

        (39)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研究 王文娱

        (42)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探究 陈香

        (45)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毕存箭 王萍 王伟国

        语言文学研究

        (48)误读——当作品与读者相遇 刘利斯

        (51)公文无修辞?——基于定量研究的公文修辞研究 刘相臣 李婷

        (55)基于语料库的《格列佛游记》文本词汇特征分析 姜文东 任娟

        (57)英语文学经典作为大学英语阅读材料刍议 吴颖芳

        (60)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浅谈白居易的杭州为官生涯 左安源 左宏阁

        理工园地

        (63)“计算系数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孙修礼

        (65)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孟晓蕊 庆海涛

        (68)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ofdm信道预测 宫业芹

        他山之石

        (71)国外农村金融组织扶持政策的经验借鉴 马延霞

第7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1.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新农村建设提倡对农户进行信息服务,实行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行“百万农民上网工程”,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上下互动、服务到村、信息入户的多功能全方位信息服务,很好的架起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民、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所有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现在会计算机的人不少,但是即会计算机又懂农业技术的人才不多,需要培养“双技能”人才,需要加强培养。

2.农业管理人才

目前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消耗过程的有害性的严重制约,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农业各项生产要素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可以更加有效配置各种要素,克服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的不足,消除这些要素边际效应。而农村严重短缺农业管理人才,急需培养。

3.农业生态能源人才

现在农村居住环境比较差,又脏又乱。建设新农村需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指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和秸秆气化工程等,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逐渐的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条件,建立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这样就需要懂农业生态和节能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来带领和指导广大农民完成。

4.农业规划设计人才

城市发展的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中有大量的城市规划人才,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而农村发展的缓慢,主要是从事农业规划的人才比较少,使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比较缓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对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统一设计的人才,规划体现长效、可持续无公害发展农业的导向。

二、农业高职院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农业职业院校明确了办学方向,转变改革思路,建立与此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首要任务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和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新农村建设急需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电气化与农业机械、旅游和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与保鲜、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副产品经营、农村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这方面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开设农民培训班,增加农民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8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回首过去,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多年来,望城电大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向社会各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我们秉承“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的宗旨,学校的管理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我们获得了“省示范性县级电大”、“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点”的光荣称号。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继续开创望城电大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新的学期预示着新的希望,我们的心中更是充满着期待:期待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期待着秋天里的累累硕果。“我是学校一员,责任有我一份。”这是我们电大全体老师时刻牢记的一句警语,我们不断践行着这句话,本着“对学员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一年之季在于眷”,新学期无疑是师生的春天,是学习的春天。我们将以主人翁的姿态,恪尽职守,努力做学员的良师益友。“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

作为老师,我们愿全力以赴,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的一切。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与荣誉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才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才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学员朋友们,今天,你们走进了望城电大,踏上了新的征程,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新的天地,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行各业,共同的学习愿望让你们走到了一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目标永远在前方。诗人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我想对各位学员说,既然选择了望城电大,就一定能实现你的梦想!

希望你们在时代的年轮里写下理想。因为,理想是风,她会在你迷恋眼前美景时,督促你振翅高翔;理想是灯,她会在你的眼里写满茫然时,激励你选择坚强。

希望你们在时代的年轮里倾注勤奋。因为,勤奋是雨露,她会滋润你的理想之树,茁壮成长;勤奋是阳光,她会抚摩你的理想之花,绽放芬芳。

希望你们在时代的年轮里释放感恩。多一份感恩,你也许就会在困顿与窘境面前,多一份执着与尊严;多一份感恩,你也许就会在弱小与痛苦面前,多一份良知与豁达;多一份感恩,你也许就会在谴责与荣誉面前,多一份勇气与坦诚。

学员朋友们,三年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你将怎样去描绘人生的新画卷呢?学习中一定有很多困难,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吧!

请谨记:选择了自强和勤奋,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和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严谨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和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岁月匆匆,流年似水,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

我相信:经过学习的磨砺,你们会更加成熟、稳重和自信。

第9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

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大提高,但基础仍然不牢。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着力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抓好以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扩容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全省农田抗旱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着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52个产粮大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三是着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把造林绿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四是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队和农机大户发展,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城镇承载吸纳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是重要的平台与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可以实现人口集聚和产业集约。据统计,我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几百分点。因此,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和就业环境,吸引周边农民到城镇安居乐业,以此来带动农村经营的规模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更加注重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农业规模经营,既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又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对农业规模经营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土地规模,还要大力促进服务规模、组织规模的扩张。推动土地规模扩张,就是要推进土地流转。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加快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和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采取配套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推动服务规模扩张,就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推动组织规模扩张,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和开展资金互助合作,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紧、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到2015年,直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重提高到30%。

更加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要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根据现有基础,先从肉食、茶叶、柑橘加工突破,率先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旗舰型加工龙头企业。二是着力抓好对现有品牌的整合提升工作。下决心改变我省农产品品牌多、散、弱的局面,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资源整合,依托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主导产业,分别集中打造一个主导品牌,不同企业可以在主导品牌下再打自主品牌。三是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主要是严格农业投入品与产地环境管理,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突出解决生猪瘦肉精、重金属与农残超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