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

第1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经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却忽略掉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高级本科教育人才与高级技工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是一个强烈的竞争。往往会出现高级技工型人才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大企业“预定”,而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很多是由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应用型”不够,求职时“缺乏经验”所造成的。产生这一结果与许多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应该足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培养路途上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

很多高校大学大学生会把职业目标定位于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等相关工作。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迁,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的匮乏,这便引起了求职与就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融成一个整体,同时需要构建和完善各个实践环节,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有机系统。

(一)目标体系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要求之上,通过多种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财务管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掌握知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独到方法,克服理论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适应能力低,独立能力工作差的状况。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1.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在除了一些知识要点的讲解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课件、网络等等资源进行理财能力形成的演示、讨论以及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那么陌生。

2.实验室模拟实习

模拟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财务管理实验我们也分为三部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针对基础实验,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础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和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实验操作;针对专业实验,可以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在企业实践中,财务分析均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对于综合实验,可以设计一些筹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企业利润等分配实验项目。

3.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学期实习和毕业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习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实习基地无论在接纳能力,还是在业务范围、业务量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上都能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是未来社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参与科研创新创新等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某些课程的设计,来让学生学习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

5.社会实践能力训练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与才干,从而调动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实践课程

根据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围绕教学目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尽量选择与企业单位接近财务管理实际的内容,避免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

2.建立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

3.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教育,与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企业共同组建实验,实训基地,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利用假期,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布置主题,深入实际工作进行调研,运用所学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具体问题,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作为以后完善该体系的一大依据。

4.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提高和完善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着重培养教训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学学历职称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课。其次,还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实行轮岗制等方式来加大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学校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除了应采取上述配套措施,还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考核内容层次化、考核方法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的实践教学考核平台。具体考核体系为:基本实验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性试验基本技能;设计能力,进行设计性实验,提出方案设计报告;综合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创新思维,撰写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同时还需要制定好的考核标准,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2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根据市场需要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它虽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对财务管理主页人员的要求,但是它的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不能十分适应的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之上培养财务人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大学生达到社会上企业所需要的要求。

一、现阶段财务管理人员所处的现状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经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却忽略掉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高级本科教育人才与高级技工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是一个强烈的竞争。往往会出现高级技工型人才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大企业“预定”,而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很多是由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应用型”不够,求职时“缺乏经验”所造成的。产生这一结果与许多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应该足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培养路途上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

很多高校大学大学生会把职业目标定位于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等相关工作。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迁,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的匮乏,这便引起了求职与就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融成一个整体,同时需要构建和完善各个实践环节,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有机系统。

(一)目标体系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要求之上,通过多种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财务管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掌握知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独到方法,克服理论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适应能力低,独立能力工作差的状况。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1.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在除了一些知识要点的讲解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课件、网络等等资源进行理财能力形成的演示、讨论以及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那么陌生。

2.实验室模拟实习

模拟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财务管理实验我们也分为三部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针对基础实验,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础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和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实验操作;针对专业实验,可以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在企业实践中,财务分析均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对于综合实验,可以设计一些筹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企业利润等分配实验项目。

3.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学期实习和毕业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习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实习基地无论在接纳能力,还是在业务范围、业务量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上都能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是未来社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参与科研创新创新等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某些课程的设计,来让学生学习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

5.社会实践能力训练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与才干,从而调动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实践课程

根据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围绕教学目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尽量选择与企业单位接近财务管理实际的内容,避免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

2.建立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

3.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教育,与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企业共同组建实验,实训基地,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利用假期,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布置主题,深入实际工作进行调研,运用所学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具体问题,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作为以后完善该体系的一大依据。

4.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提高和完善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着重培养教训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学学历职称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课。其次,还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实行轮岗制等方式来加大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学校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除了应采取上述配套措施,还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考核内容层次化、考核方法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的实践教学考核平台。具体考核体系为:基本实验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性试验基本技能;设计能力,进行设计性实验,提出方案设计报告;综合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创新思维,撰写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同时还需要制定好的考核标准,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3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及其引致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时间短,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发展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所以,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 500万人,但高层次会计人才却不足10%,这说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满足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在我国首批设立21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职业化的会计专业硕士,2007年又有8所高校被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09年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经批准,2010年、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77家和71家,目前,我国已有177所院校有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的资格。近年来,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同质化严重,与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相近,职业化特点不突出。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它要求会计专业硕士既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去。

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由于很多高校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先于会计专业硕士,多数高校一直延用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从就业结果看,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并不大,同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实践证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专业硕士,这种培养方式没有突出会计专业硕士的特色和优势。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较好会计理论基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悉国际会计法规和惯例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会计人才。所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推动目前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问题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新批准的及层次不高的部分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依然沿袭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结构,选择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深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其次,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对某些实际的操作教师本身并不是很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使得实务界的专家对会计专业硕士指导不到位,多数学校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是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实际工作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师结构不能满足培养优秀会计专业硕士的需要,这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除了7门核心课之外,大都是借鉴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设置的,虽也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按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术型会计硕士没有本质区别,学到的知识广而浅,没有在某一特定职业方向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具有实践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偏学术型的培养方式理论课所占比例偏高,实践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课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性严重不足,这违背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去培养会计专业硕士。

(三)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环节对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所占比重偏低,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硕士不吻合,致使会计专业硕士就业压力很大,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造成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但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实习场所大多是由企业提供,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既没有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也没有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完成的,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实习企业担心影响生产秩序或泄露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加一线实际工作,企业只是把实习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而且实习是短期的,所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培养你。

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又缺乏利益的驱动为会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提供帮助,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远远不足,这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三、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产学研合作能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生没有实践基地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对注重实践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关键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真正融合,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样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发挥学科优势,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课程设置要重视职业素养课程,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紧跟时代的脉搏。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包括MPAcc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给出的政治、英语、管理经济学3门公共必修课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4门专业必修课。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要赋予政治、英语新的授课方式,政治多讲授些国内外时事,英语改成商务英语,更多与会计背景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选修课以菜单式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选择自己要上什么课。比如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针对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开设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毕业时拿到CPA证。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由于黑龙江省邻近俄罗斯,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修课中应加入俄语、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专题等课程。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对法律的了解对职业判断、决策很重要,所以,在选修课中鼓励多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对相关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授课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训练。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选用典型案例,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推理,开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心智模式,从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选用典型的会计案例,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中探寻经验和教训,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素质。

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训练,应增加实践学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知识结合。教学方式改革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企业财会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将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将调研报告、课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程设计成果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并不多,应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导师团队对于会计专业硕士论文及实践的指导显得很必要。在校内选择科研能力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专职教授担任校内第一导师,加强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素养,同时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CEO等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这样由高校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互补,共同研究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这些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进行考核,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互相学习,经常沟通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由校外导师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校内导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实务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建立案例讨论组,在企业工作中发现素材,进行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只有在边学习边探索中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对于取得成绩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导师组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让导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加高校培养人才的实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处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真正熟悉会计的操作流程,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才能领会会计工作的要领,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所以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对会计专业硕士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在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委托培养力度,与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借助企业在技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数据信息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研究生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学校也应成立专门部门,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财税培训服务、财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享有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优先享用学校的科研成果的权利,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在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所以毕业论文在研究生的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应该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方法、实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关,监督其写作。论文选题应从现实出发,针对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应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文章,而应具有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或讨论会计实务问题的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理论结合实务的专题研究,应有数据或实际资料做支撑。论文内容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数量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判断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如何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对会计专业硕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技能。通过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其表达能力,这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完善研究生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建议学校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定系统的评选方案,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内外导师、管理干部等,针对当代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社会价值的特点,发挥高校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激励作用,给予一定比例优秀校外导师以名誉上或其他方式的奖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取代知识批量生产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以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三维的奖励体系,设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项目,资助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工作、案例调研和案例研究中的热情,让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在案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财务系统建设中突出他们的潜质,取得优秀的成果。

四、总结

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特殊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会计专业硕士应有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提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建议高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产学研管理机构、研究生激励制度和学位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培养过程中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X

参考文献:

1.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2.徐雅斌.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0).

第4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会计教学 海南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46

海南省由于历史原因在教育方面尚处于学习发展阶段。对比内地省份,海南省本科高校数量较少。目前,海南共有本科高校7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财经类院校1所:海口经济学院;师范类院校2所: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医学类院校1所:海南医学院。其中设有本科会计类专业的仅有4所: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和三亚学院。

所谓复合型会计人才,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其应当在掌握扎实的职业胜任能力之上可以及时适应财会专业及相关专业各方面的更新和发展,及时适应整个社会不断进步带来的各种变化,既会传统做账,又会对会计工作从不同角度进行审查,并能对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当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一定的外语水平也是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基于上述视角,笔者对海南省四所设有会计专业的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和三亚学院)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得出了它们在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

我国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普遍轻视市场需求。海南省也不例外,其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建立符合本土条件的能力体系。虽然在会计专业设置的相关文件中都提到了“要以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但多数都停留在纸面上,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实时调研。笔者随机走访了几位会计专业教师,向他们提问“是否知道目前市场中企业对于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看重的职业素养是什么”时,普遍得到的答案还是“做账准确”。然而,就最近的对会计岗位需求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越是大型、高薪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高、越细致,包括学位、专业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财务软件使用能力、沟通能力,甚至对CPA证书、实习经验、班干部经历以及在校成绩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中的企业对于本科会计毕业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账目处理要求,而是向通识型、复合型快速过度。

笔者认为,在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上,我国本科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高校教育。美国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间较长,经验也较丰富。早在1959 年,美国就有研究报告指出,会计人才培养要从“技术导向”转型为“管理导向”,也应重视通才教育。贝德福特报告指出各高校应明确会计在经济决策中的信息系统角色,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海南省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及时调整。

2 课程安排不合理

2.1 课程内容重叠过多

目前,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海南省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安排方面并无太大区别。学生大学一、二年级,除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必修课以外,专业课仍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这两门课程为主。三年级开始,陆续开设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以及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

这样的课程安排体系看似难度安排循序渐进、由分块到整合,但实际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看似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会计课程,但在基本核算和理论方面实际上是存在重复内容的。例如,学生在大二时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学中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会计要素及会计报表等知识,在大三的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其他行业会计的课程里又会涉及,并且涉及幅度还很大。这样一来,一方面造成了教师在讲授内容上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使学生会对会计课程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认为所有的课程都差不多,降低学习效率,更不能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整个会计学科的学科体系。

2.2 理论型课程课时过多

目前,海南省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普遍存在理论课的课时过高,实务型的课程课时偏少的情况。以三亚学院为例,审计作为会计专业的重点课程,总课时为80节,但全部为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为零。而实际工作中,“审计”这样的工作是实操性极强的,仅仅知道“审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审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等等理论上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可见这样的课时安排明显是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工作的。

再比如,对于税务会计、税法这类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应用较频繁的科目,高校的课时安排则普遍偏少,仅为32或48学时。尤其是税法这一类课程,知识更新非常快,应当作为会计专业学生重点讲授的课程之一。据笔者调研,个别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会计电算化或会计实务之类的实操类课程。

笔者认为,也可以参考国外的课程体系设置,将一些知识更新快、对于学生未来工作有重要影响的课程,每学年都开设。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又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对接将来直接上岗工作。

2.3 实验课并没达到预期效果

如今企业多采用计算机记账,企业日常的各项需要财务处理的业务也基本都是在财务软件中完成。虽然,高校会计专业都设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但基本还是停留在原始单据的识别、基本账目中“借”、“贷”应当怎样记分录中。例如,基础会计上课时,在理论课堂上,老师是教大家在作业本上每笔分录借贷方应当如何记;在实验课时,老师是教大家把分录写在单据上。实验课并没有达到与财务软件的很好衔接,也没用提升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兴趣,更没有让学生对整个的财务体系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分散、零碎的。而事实上财务工作的日常处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只有理解了整个体系才能更好的掌握如何处理财务工作的日常业务。

另外,验课的内容也基本上和理论课相似,并没有对企业的日常业务进行现实模拟。例如,工资发放,这一企业财务部门最普通、常用的业务,现实中都是由企业进行个税、社保代扣代缴的,而在当前的会计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到相关讲解。

3 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海南本科高校的会计专业调研,笔者发现,专职教师中具有丰富企业实操经验的比例极低,甚至某高校会计专业中仅有两名教师具有企业实际会计操作的经验。其他教师都无一例外是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报考教师岗位的,仅仅是单纯的由“讲台下”到“讲台上”的身份转变。各高校也出于经费、时间、重视程度等种种原因,并未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定期实操培训,更没有定期输送教师去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的顶岗培训,也使得教师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

另外,“柔性引进”措施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这四所高校都没有注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理论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更没有聘请相关产业领域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兼职授课、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4 交叉学科比重较低、双语类课程较少

如前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个只会“做账”的会计人员。海南,自从中央提出“构建国际旅游岛”以来,引来大批先进企业进驻。海南高校应将向社会输送符合企业要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会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那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培养就非常关键。笔者发现,当前这几所高校还是以会计类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筹融资、投资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课程还很少,双语类课程就更少甚至没有。高校基本除了大学英语外,只有一门会计专业英语是和英语相关的,而会计专业英语也只是侧重于会计专业术语的讲授,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上述问题都是基于笔者对海南省四所设有会计专业的高校进行的调查分析,初步得出的它们在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在调查走访中,笔者也发现每个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比、教学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对比研究将在之后的论文中讨论。

【课题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海南省本科高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课题编号:QJY13516043)

参考文献

[1] 张凌.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研究与探讨,2015(24):138-141.

第5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技高师;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作者简介:余薇(197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教育研究规划课题“职技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编号:11YB112),主持人:余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0-0073-04

会计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职技高师院校是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体,是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其教学特点应充分体现学术性、师范性和技术性,其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因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决定职技高师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

一、 构建职技高师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适应会计专业教学要求的重要举措

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市场意识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包括会计手工操作能力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实践综合能力包括财务综合分析、财务综合管理和财务综合组织处理能力等。这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某项会计理论知识或单个会计实践运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构建科学完整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全过程进行会计核算实践,全面参与会计业务实训,全方位了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从而全面提升会计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是实现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职技高师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职业教育培养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指导的“双师”素质教师,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普通师范院校相比更突出职业技术技能,与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相比,其职业师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更高,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职教师资在注重学术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要具备师范性,即要强化教师教育能力。与普通师范教育不同的是,职教师资的教学能力不单表现在理论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能力,因此,单纯的专业实践课程或学科教学论课程不足以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必须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师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适应职业教育师资要求。

二、 职技高师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科学构建职技高师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根据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本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及实施措施,进行“136”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是指一个宗旨,“3”是指三个层次,“6”是指六大模块,该体系应做到内容相对完整、层次清晰明了,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宗旨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必须遵循一个宗旨,即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深化教学改革,统筹规划实训、实践、实习等环节,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具有前瞻性、科学生、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条件,建设集手工手段与电子技术、模拟仿真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实验教学设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会计核算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业务的各个流程。

2.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从单纯的理论灌输转化为实际操作和运用,通过身临其境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会计专业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从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

1.基础技能层次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主要目标是实现合格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利用本专业知识胜任一般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2.专业技能层次是培养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主要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具备利用专业知识胜任较复杂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3.综合训练层次是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和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性、探索性思维,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六大模块

实践教学体系的六大模块包括:课程实验模块、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师范技能训练模块、科研训练模块、毕业实习模块、专业社会实践模块等,其具体内容是:

1.课程实践模块。课程实践项目的设计取材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例如根据友荣公司的组织构架、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业务单据、物料清单、产销过程、计划安排、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务核算等一整套真实的数据资料,使课程实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通过课程实践帮助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理解,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中进行应用的途径与方法,夯实理论基础,巩固基本技能,达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统一。因此,课程实验模块均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

2.专业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实训课时,由参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或参加著名财务软件公司项目开发的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抽象概括,在企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所有会计环节及会计实务进行有效综合,将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专业综合实训教学项目,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培养职技高师学生“技术性”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综合实训环节,将专业知识直接运用于企业的模拟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整套流程,了解供、产、销各环节的经济业务及核算过程,并具备一定的财务组织、财务管理和财务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提升从业能力,为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基础。因此,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及课程实验后进行。

3.师范技能训练模块。首先,通过设置三笔字、普通话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师范教育基本技能,强化教师教育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此类课程安排在大一下至大二年级进行;再者,为使学生胜任专业教学工作,设置了会计学学科说课训练及会计学专业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并将专业综合实践与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相结合;第三,在培养学生进行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还依据职业学校教学特点设置了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重点设置了训练学生讲授会计课程实践、实训环节,强化学生会计实践指导技能的培养,以此成为会计学等职业教育类专业学生培养师范意识、强化师范技能,提升实践指导能力的主渠道,是培养职技高师学生“师范性”的重要途径,此类课程在大四上学期进行。

4.毕业实习模块。首先,通过周密部署,集中安排,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教育实习,包括完成会计专业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实践等环节,让学生通过体验教育情境,感受角色转换,运用专业知识提升教育实践能力。同时,还根据专业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集中实习,包括了解企业管理情况,调查会计核算、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现状,进行某一会计环节业务实践等,让学生在毕业前深入实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主渠道,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下学期进行。

5.专业社会实践模块。通过安排学生实地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调研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联系和适应社会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科研训练模块。在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设置撰写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学生参加老师科研课题或直接申请实施大学生创业、科研项目等实践项目,注重会计学专业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是引领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开展专业科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的主要渠道,是培养职技高师学生“学术性”的重要途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安排在第二学年末或第三学年进行;大学生创新、科荐项目安排在第二学年末申报,第三学年进行;第四学年初,安排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由师生互选确定指导老师,精心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严格管理,严把质量关,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职技高师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建设

实践实训中心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践实训中心建设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物质保证,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大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其次要注重实践实训中心的科技含量,改进实践教学辅助系统,使之更加符合教学改革要求。

在实践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实验室的技术改革与升级,例如,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将微格教学这一理念引入模拟体验式学习中,在模拟体验室、沙盘室和会计模拟室之间用单向玻璃进行空间分割,同时数字信号摄录在沙盘室的计算机中,形成视频文件,为各学习小组间的观摩学习提供条件。这样既为老师进行小组实践的观察和评价提供了材料辅助,利于学生真实客观地进行自我反思,又为学生的观摩学习提供了间接经验,杜绝了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时出现的尴尬,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二)打造“双师素质”实践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需要的不仅是能传播知识的教师,还需要善于实践的工程师和管理专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力强、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加强管理效率,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提升实践教师队伍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派送老师在企业或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实践能力,打造具备“双师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第二,增设实验教学设计岗位,专门负责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发、设计和编导,促进实践教学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科研能力;第三,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明确实践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提升教师实验项目组织实施的工作效能,加强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深化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就必须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手段改革,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1.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应依据会计专业特点,通过采集加工企业案例资料,设计企业模拟业务流程,制作企业模拟业务凭单与报表等构建企业模拟活动情境;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开发网络教学课件、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手工工具、沙盘工具等多种手段,建立一套手工与电子相匹配,模拟演练与实际操作并存、传统模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手段,并在实践教学中适当运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实验部份可运用情境教学,展示会计经济业务中必需使用的各类单证、表格、帐页等实物,在会计基本业务流程的讲述中可带领学生在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见习,增加感性认识;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或“编制财务报表”等具体业务实践时,可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更好把握专业知识的本质;在专业综合训练或实习环节中,可通过开发高仿真经济业务模拟环境,创设学习情境,配置学习资源,明确岗位角色要求,监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多媒体渠道信息采集、软件操作实训、角色模拟体验、团队协作攻关,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四)创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1.创新学生实践学习质量评价制度。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的改革势在必行。考核改革应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交款考核内容进行理论、实践训练、学习过程、实践结果等模块划分,在每一模块依据教学特点和主要观测点进行适当量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应改变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重知识掌握轻实践运用,重个人能力轻团队协作的局面,将实践教学考核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考核转变为学生掌握知识量的考核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并重;从单纯个人技能考核转变为个体技能考核与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并重;从注重实践结果考核转变为实践过程考核与实践结果考核并重;从单纯由教师进行考核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团队相结合进行考核。

2.创新教师实践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将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从理论教学质量考核中分离,制订独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考核。依据实践教学特点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宗旨及目标要求,将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分教学设计、教学引导、教学控制、学习效果评估四大块,其中教学设计重点考察设计理念的科学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教学引导主要考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问题掌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有效性、引导学生学习的综合成效等;教学控制主要考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的控制效果;学习效果评估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点评的及时性、学习活动点评的准确性和学习效果综合测评的科学性。评价制度由单纯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细化为教师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价,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过程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勇,朱学义,朱亮峰.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9).

[2]吴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会计之友,2009(07).

[3]张宁,王吉.关于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06).

[4]杨敏.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迅,2008(07).

第6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分化,关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导向及理论研究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看,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日渐偏重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理论性教学日益弱化;从理论研究看,大量的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研究集中于如何改进和提升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关于应用型本科会计理论教学的思考日渐势微。在相关研究中,针对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的培养,也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学生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应用和把握能力。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类课程设置方面,关于实践课程设置与设计的研究分析占据了40%以上的比重。这一趋势反映在《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上,导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课时和教学内容比重不断增加。对应实训要求,无论是授课重心还是时间安排,《基础会计》中方法性内容的教学不断突出,理论性内容被淡化处理。

作为各高校财会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多数财经院校非财会专业广泛开设的必修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财会类专业的后续专业学习。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潜力看,如不能将《基础会计》中深刻的理论意义传授于学生,则极易导致学生对于会计的理解过于狭隘,偏重于学习和掌握会计核算,而无法有效体会和把握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也无法有效学习和掌握将在高年级开设的,如《内部控制》等相对综合和理论化的课程,不利于日后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展。从教学过程看,笔者对所教授的大学三、四年级的财会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探测,结果很不乐观。而经过相应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于会计理论在实务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缺乏清醒的认识;从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也存在着矛盾,既希望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又希望学生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表现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寄予厚望。从近几年社会就业需求看,用人单位在以985、211等院校为代表的重点大学和应用型本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歧视性政策,原因之一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潜力有限,尽管其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

就财会专业而言,《基础会计》的学习是起点和基础,具有启蒙的性质,《基础会计》的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会计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由于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院校对于会计理论的教学思考。笔者在解构《基础会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对财会专业理论性教学进行分析,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足。

二、《基础会计》内容结构

为直观描述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会计理论性内容教学的情况,笔者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选取了五册面向本科的相关教材,并就其中的内容编排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这份简易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关于普通本科《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一)理论基础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基础会计》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对编写人员会计理论功底的考究,既要系统、合理的安排这些会计的理论精髓,又要使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要便于教学人员的课堂讲授,同时篇幅又不能过分展开,难度非常之大。从构成上看,众多教材主编人员的认知都非常统一,基本都会容纳会计史、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假设、会计程序、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科目与账户及复式记账等内容,差别在于各自的详略不同。

在这些理论构成中,当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将会计职能和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心点,逐渐延伸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后续的理论;会计对象、要素等理论则是整个会计工作实务的基础;而通过会计史的学习,可以将会计的发展投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宏观的角度体会和把握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而不会在学习中仅仅将会计作为一种技能和知识学习;科目与账户和复式记账两部分应属于理论基础与实务的衔接部分,是会计理论知识具体化为会计实务操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基础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前述的其他理论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因其遥远而淡漠,但这两部分如不能掌握则整个会计的学习将无从谈起,后面的实务学习更成为空中楼阁。

从学校在校期间的整体学习角度看,该部分理论构成是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高度精炼,是学生日后展开相关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需要在会计后续相关课程、乃至实务工作中反复消化、吸收。通过对这些会计理论的反复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的真实内涵与架构,并将之融入日后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授课教师理应在学生接触会计伊始,就给予高屋建瓴般的教育和引导,为其会计学习的整体规划描绘一幅深远的蓝图,特别是关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知识,是学生日后关于会计深层次内容学习的基础,因而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往往突出体现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的差异。更有学者在教材编写方面完全从理论角度展开思想实验,着重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以俯瞰的视角把会计知识的学习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而略去会计核算的细枝末节。

(二)实务工作基础 各教材在此部分内容方面也比较统一,基本由证账表、业务循环核算及会计核算组织三方面构成。证账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凭证和账簿的相关结构和作用,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而言,因为有大量的实例可供参阅,知识点相对具体,且与实务工作高度契合,所以容易接受,在会计知识方面也往往会有较明显的收获感。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把握可以直接帮助其较快通过“会计实习”,进入工作状态,在学习态度上也更为投入。但从本质上而言,凭证与账簿只是会计信息的处理手段和载体,过于强调凭证与账簿的实务处理而不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管理与控制意义,则会使学生对会计的学习流于表面,使会计变成一种机械的技能操作练习,限制了学生对会计的纵深思考。

报表作为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包括报表与会计要素的关系、报表结构、报表编制与报表数据分析等内容,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所在。因为在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更详细的报表编制与报表分析,所以在基础会计中强调的是报表要素与报表结构。大量的西方会计教材会以报表为会计学习的起点,先在学生的头脑中勾勒出会计信息的结构,然后由此展开会计的细节和生成过程,再延伸出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等知识点和复式记账等内容,从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看,与国内的传统思路相比较,笔者认为西方会计教材的编排更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业务循环核算是结合前面的科目及复式记账相关内容,以工业企业为模板,用简易的业务案例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处理,同时初步体会企业的资金循环构成。对于初学者而言,从日常的单式思维过渡到会计学习的复式处理有一定难度,而且对于会计科目的运用也非一夕之功,这些障碍使得此部分内容成为基础会计学习的难点,但业务循环对于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至为重要,也是基础会计教学中比较难于把握比重的部分。在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安排中,往往会结合模拟训练进行大量的练习,也从一定角度体现了应用型本科在教学方面所提出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宗旨。

会计核算组织是针对手工核算模式下证、账、表各项工作的衔接安排,即传统意义上的非汇总与汇总记账模式的区分与应用。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业务循环核算的延续,也是手工会计核算条件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对深入理解汇总记账凭证及科目汇总表有显著意义,但从所选教材的内容编排看,均未涉及信息化条件下对这些模式的调整和改进,与当前会计实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所脱节。

(三)知识拓展 该部分内容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结合前述理论、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相关的补充和延伸,或者是为其他非财会专业使用者提供的后续学习指导,因而在内容组织上比前两部分要显得分散。从整体构成上看,多集中于会计实务的相关知识,如会计工作组织、会计规范、财产清查等,信息化则应归为对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的介绍,而期末账项、资产计价和成本计算则属于会计知识的中、高级要求。由于多数院校在后期会安排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这些内容往往简化处理,只是给学生一个大致介绍,并不过多深入,也可以使授课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任课状况自行调整和发挥。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现状

国内《基础会计》对于会计理论的体现较为全面,在理论与实务的衔接方面基本能够满足本科的教学需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内容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安排,而这些不足又分别从课时、师资及理论拓展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课时安排 目前多数院校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方面会安排54学时左右(每周3学时)的授课量,这样的时间安排如果能够完全用于课程讲授没有问题,所要注意的是如何协调理论基础与实务知识的关系,笔者认为理论部分的课时应不低于三分之一,而且应当在整个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不同的内容中反复强调,如在核算部分印证会计对象、要素,在报表部分强调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的对应。通过理论与实务的多次互动,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强化其对会计理论重要性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实务内容的演练以及业务核算的要求相对琐碎、细致,任课教师通常会在这些内容方面占有较大比例的授课时间,教材前面的基本理论通常快速通过,留给学生的是若干概念、定义以及似懂非懂的原则、意义等。在后面的业务核算内容的学习中,往往会着重于会计分录的技术性处理,把学习重点局限于单纯的业务分录编制,各个业务内容也被孤立分散开来,难于把握资金运动的整体性。在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通常的思路也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次序展开学习,其内容也多体现为对准则的案例式解读,由此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开始的会计学习中,虽然接触了相当的会计理论,但更多的是流于背诵和记忆,事后缺少将理论与实务进行融合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恰恰是应用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

(二)师资安排 由于《基础会计》在课程讲授难易度方面有很大的延展性,导致在师资安排方面往往有很大的波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师往往整体缺乏实践知识,特别是在有新进教师时,通常会安排其从本课程入手,这既与当前的财会专业师资构成有关,也与课程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从师资构成看,当前各院校在新进师资方面条件迅速上涨,本科院校的专业师资已过渡到以博士学位为主,大量新毕业入职的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功底扎实深厚,但往往是本硕博连续攻读,缺少必要的实务与课堂历练,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尚未适应,对于课程重心的把握有所欠缺。这些新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基本的思路是随教材进行,对理论的讲授流于书面化,与后续的内容以及专业的学习前景结合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基础与实务结合方面产生脱节,加上就业与学校整体营造的应用型氛围影响,学生会更加注重于易于操作、容易看到学习成效的模拟训练。从课程特点看,一则本课程在操作练习方面有较大的弹性,如教师出现课堂讲授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操作练习加以弥补,能够给予新教师较大的缓冲余地;二则本课程内容相对通俗,新进师资经过多年的学习,在课程知识构成方面通常不会有疏漏,不会产生教学内容方面的障碍。

作为向学生提供财会专业起点的课程,《基础会计》无论在内容还是课程驾驭方面都对任课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阐明会计与社会、企业及个人的影响,又要将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蕴含的理论意义予以解读,让学生在明白会计具体工作细节要求、具备基本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理解这些工作安排背后的缘由,即通常所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这些课堂讲授中的深层次要求,任课教师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是无法达到的。单纯的课本解读,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理论性内容重要性的认知不足,由此在进入后续课程学习时,所能理解和把握的通常就是若干孤立业务的会计处理,而无法把握这些处理背后的动因,从而将自己局限于会计的操作性学习。所以,对新进教师的成长可通过以老带新,或从模拟训练等内容入手为宜。

(三)理论拓展学习安排 财会专业的理论拓展教学包括横向的多学科拓展,如管理学、金融学以及哲学等,因各院校在专业培养模式、思路方面的差异,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会设置相关的课程,区别只在于课程要求的难易和构成,过多的理论性内容会脱离应用型本科的本质,而相关理论的跨度也正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的重要分水岭。会计理论教学还包括在专业内的纵向拓展,许家林(2008)曾撰文就大学财会专业本、硕、博各层次在理论层面学习时应予以关注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性教材及论著进行了总结,提出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学应“充分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里的点,即指应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内容及架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理论与业务处理的关系,理论对实务的指导有所体会,这样的要求应该不分研究型和应用型,对于所有的财会专业学习都适用。特别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的逐步取代,未来的企业会计工作越来越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专业综合能力,而此种能力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这也正是企业对重点院校毕业生青睐的原因之一。

虽然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教学不必完全以理论为主,但对于必要的理论启发和拓展还是应当贯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而这种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理论性课程的不足,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尤其显得重要,诸如相关课程进行中,围绕相关内容对会计理论的适当延伸和提示,相关基础性理论读物的推介等。

四、结论

从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看,《基础会计》是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于一体的完整体系,而且应当理论为先,方法、技术居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阐释,不能过于偏重对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的讲解与演练,应当使学习者在对会计方法等实务性内容的学习掌握过程中,时刻感受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以《基础会计》为起点的会计理论教育方面矫枉过正,在强调实务操作性教学的同时,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及师资等方面,对理论性教学有着过度抑制的倾向。特别是在中后期的会计学习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后续课程除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共同主干课程外,会安排大量的实务性会计课程,如笔者所在院校在大学三、四年级会安排金融类行业会计的课堂教学与实验。如此虽然间接为用人单位节省了相应的职员培训成本,短期内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此种社会效果是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代价,学生在后续的职业发展中难以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还会导致应用型本科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财会专业通常会设置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了“理论-实务-理论”循序渐进的学习循环,形成在理论认知上的螺旋式上升,再加上“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方向课程,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整的理论架构。而在当前应用型办学指导下,对理论的削弱导致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知识掌握分散,贯穿于课程中的理论线条脱节,无法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形成对财务会计的整体理解,既降低了学习效率,也束缚了学生在工作中基于财会专业的纵深发展。虽然在高年级通常会开设“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等理论性课程,但因为前期理论储备不足,加上毕业求职、实习等事项干扰,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学习上无法有效深入,失去了最后的理论提升机会。

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不应该呈现弱化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精心安排,包括在现有课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引导和延伸。首先在课程设计及课时安排方面,应当从基础会计开始,就向学生灌输会计基本理论架构,给学生以明确的会计理论意识。在课堂讲授方面,任课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理论提升,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具体会计处理背后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在相关实验课程中,既要通过实验知其然,更能够思考其所以然;其次,在师资安排方面,对于基础会计等理论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尽量安排具有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课程内涵、寓教于理的老师,从学习伊始就给予学生较好的理论起点;最后,作为教师的职责,应当多向学生推荐必要的会计读物,既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也包括会计理论及文化方面的熏陶,毕竟开放性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特点,更有效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我获取能力比单纯的课程学习更为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课程情况引导学生接触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理论视野,也可以为最后的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晶、陈国玲:《会计应用型本科人才社会需求调查探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李永苍等:《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3]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韩星:《会计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6]张捷:《基础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7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 ;复合型人才培养 ;改革

2015 年6 月2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南意见》的审核,确定了“互联网+”顶层设计的最终方案。之后,出现了系列“互联网+”概念,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物流”等,兴起了一股“互联网+”热。其实,“互联网+”从另一侧面强调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在 “互联网+” 时代,由于产业融合、渗透所带来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成为众多企业招聘时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我国高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下容易导致复合型人才稀缺。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的自由选课制可以方便学生自由选课,从而助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数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分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学分制是一种在保证共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选课权利交给学生的一种相对灵活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它具有的以下特点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1.相对自由的选课制。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自称实现了学分制,但是,其教务管理系统并未提供给学生相对自由的选课制,我们只能称其为“准学分制”。真正学分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供给学生相对自由的选课系统,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实现载体,贯穿于学分制的始终,并贯穿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最早提出学分制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就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有差异,学校应充分满足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而选课制可以实现这一功能。选课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选修课范围内,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自由的主辅修制。在选课制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选择了培养方案以外的课程,却没有得到所谓“官方”的承认,即一纸证书。这时,一般配套推出相对自由的辅修或双学位制,实现主辅修制。辅修,是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其他课程的修习,通过相应考试可以获得辅修证书。而双学位是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其他课程的修习,且学分要求比辅修要高,并要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双学位条件,如果无法通过答辩或者无法具备获得双学位的条件(如多科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可以酌情仅颁发辅修证书而不颁发双学位证书。凡实现主辅修的学校一般规定,学生所选修的辅修专业应与自己的主修专业是跨学科大类的不同专业。例如:会计学学生辅修英语专业等。相对自由的选课制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便利了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 使学习选修辅修专业、攻读双学位更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 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为防止选课制下学生对学习自由的滥用,实现学分制的高校大多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即为每一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该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定期和学生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甚至负责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日常生活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诞生于英国牛津大学,以其独特的提升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魅力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大学的认同。导师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是实行学分制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保障。美国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英美德大学研究》中指出: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在本科生和导师之间建立的那种个人关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导师制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全新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学分制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近年来,国内高校陆续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高校的学分制改革还只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当前,最普遍实施的就是“学年学分制”这种形式上的学分制、实质上是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表面上在推行选课制,用学分来计量学生的学习量,但实质上并未打破年级与班级的编制,修业年限也很少能做到真正灵活。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自2001年就推出了自由选课系统,标志着学校实现了“有学分制内容而无学分制形式”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因为,如前所述,“自由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从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学校教务处开发的网上“教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并制定了《网上选课管理办法》。学校的学分制具有以下特点:

1.选课自由度大。网上选课系统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选课空间。为保证选课顺序进行,选课系统设置了预选、抽签、正选和补退选四个阶段。对单个学生来说,全校所有课程仅分为三大类:主修计划内课程、辅修计划内课程和计划外课程。主修计划内课程包括培养方案中该生所在专业的专业课(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中除去该专业无学分要求的课组,其余课程为该学生的计划外课程。计划内课程是其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对其毕业有贡献的课程;而计划外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额外学习的课程,对毕业学分要求无贡献的课程。辅修计划内课程仅针对于有辅修专业或辅修双学位的学生而言,存在于其辅修计划里的课程。另外,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防止部分学生太过自由或部分学生选课太多影响学习效果,还规定了学生每学期选课最低学分和最高学分要求,即除毕业学期外,学生不得连续两学期每学期选修学分低于12学分;小语种各专业每学期选修学分不得高于30学分,其他专业每学期选修学分不得高于26学分。

这种相对自由的选课系统意味着,学生选择某门课后,只要成绩合格就能拿到这门课的学分,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最低毕业学分就可在规定年限范围内提前毕业。这样,从最大程度上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利,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同时,由于学生“用脚投票”,自由选课系统成了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学期内多位教师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教师。一些授课质量不好教师的课程学生不选或少选,而一些优质课程受到学生“追捧”,学生们争相“抢课”。甚至有学生称,在学校学会“抢课”是学生们必会的“基本功”。

2.淡化班级概念。自由度大的选课系统导致了一个教学课堂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对这些学生来讲,该课可能分属不同课组;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专业方向必修课,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学科基础课;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公共基础课等。因此,学校教学活动不以行政班为单位展开,突破了传统教学管理体制的“行政色彩”局限,可以说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去行政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只要修够学分(含中断学习时间),可允许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这样的安排会加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深度融合,这正是国外学分制的精华。正如我们会在国外高校的教室里看见不同年龄的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一样。其好处在于:一是培养了学生开放、包容的情操;二是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选修学分比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必修课占70%、限选课占20%、任选课占10%,按本科专业总学分多在140学分~200学分之间计算,必修课所占学分在100学分~140学分之间,学生实际上能自主选择的课程很少,选修课中,限选课又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任选课只有10学分~20学分。即使在我国实施学分制比较成功的重点大学,必修课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学校大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在90分左右,课程总学分为145左右,选修课占62%以上。高比例的选修学分大大提高了学分制管理效果。这意味着学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完成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在4年~6年内,最长7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在满足毕业要求时取得学士学位。

4.主辅修同课堂、辅修参与度高。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已开放辅修专业或辅修双学位。学生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完成要求的学分数,即可获得该辅修专业证书;学生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完成要求的学分数,所有辅修课程的平均绩点达到2.0,并完成双学位的毕业论文,便能获得该双学位的学位证书。目前,学校辅修双学位涉及经、管、文、法四个学科门类,19个不同专业,辅修专业涉及28个不同专业。这意味着学校各学院均设有辅修。

为了保证辅修的教学质量,学校辅修课程并不单独开班授课,而是同其他主修专业学生同一课堂上课。这样的安排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学生辅修。避免了分开排课容易导致学生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冲突的矛盾。二是提高了辅修质量。因为在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上与主修课程无异,这一做法在国内高校中走在前列。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保证了辅修课程的高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辅修参与度与成功率。学校自实行辅修制度以来,辅修课程和申请辅修的学生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在校生辅修、在修人数占在校中国学生51.68%,2015届获得双学位人数423人,当年获得学士学位人数2,023人,获得双学位比例高达21%,即每5个学生就有1个获得辅修双学位,大大提高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比例。

结论与建议

学分制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最核心的内容,即允许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上课教师和学习课程;允许成绩不合格而未能取得学分的学生重修相关课程。该制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实行主辅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从而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为社会输送有竞争力的人才。当然,在实现学分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 “难以按学分收费”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对教师、学生、教学主管部门、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等相关单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在国内高校推行学分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在学分制下的自由选课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但如果不加以指导,必然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杂芜凌乱,甚至出现“混学分”现象。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在这一点上,学校先后进行了“选课指导教师制、班主任制、导师制”的探索,并完善了学生对教授授课评教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我国长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高校的课程模式相对单一,课程数量和质量均较为匮乏。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重视必修课的建设,忽视选修课的发展;二是课程建设创新性不足,学生选课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课程建设中需要学校领导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增强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以此才能真正对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学分制下人才培养质量。

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学分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构建与学分制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学分制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建议:一是实施学业预警制度。自由选课不等于人才培养“放水”,对于一学期未能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对于连续两学期未能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予以学业警告;对于第三次被学业警告的学生,给予退学预警。通过这样的一种预警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保持一定的压力,又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对外经贸大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一学期出现不及格课程门数达四门以上(含)或必修课程达三门以上(含);在校期间,首次累计不及格课程门数达到六门(含)以上,将给予学业警告。第二次达到学业警告条件,给予退学警告。第三次达到学业警告条件,予以退学。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初(第四周左右)下发本科生学业警告名单。同时,制定了学校《本科生学业警告学生帮扶办法》,要求教务与学工系统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受学业警告学生的帮扶工作,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学分制下同一门课程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教师,只有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才能确保考试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实行学分制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将能有效促进学分制在高校的推广,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熊卫华.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高春娟,张陵,朱少泽,帝宁.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4] 张晶华. 学分制的历史轨迹探析及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5]尹天光.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动力因素分析[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3).

[6] 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