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交互式;微课程;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53-02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Microlecture Design//CUI Xiaoluo, ZHOU Wenjuan, ZHANG Shengnan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lectur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at the interactive microlecture will be a research trend of the microlectur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future, a content design architecture figure of the interactive microlecture is proposed,and the note on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explained.
Key words interactive; microlecture; content design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微学习已经慢慢渗入学习者的生活当中,微课程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当前的微课程多数是以微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只停留在“具体体验”阶段,缺乏相应的反馈练习与巩固应用。因此,设计与开发出更深层次的交互式微课程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交互式微课程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的视频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反思,重点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通过模拟训练、交互练习、及时反馈促使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达到意义构建的目的。
1 交互式微课程及其特点简介
如今对于微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强调微课是简短又完整的教学活动,突出视频的主要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然而交互式微课程应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的包括“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微测试”四部分的学习资源,并将其放在具有“微反思”与“微点评”等支持性与扩展性的学习平台上,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的教学应用环境。
交互式微课程有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微课程以知识点为单位,具有层次明确、系统连贯的特点,以时间灵活、目标明确而闻名,学习者按需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使用灵活、终端呈现。交互式微课程以微视频和模拟训练的形式呈现,并到相应的学习平台上供学习者学习下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交互式微课程移植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这样更方便快捷地供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3)实现交互、注重迁移。交互式微课程不仅仅给学习者提供视频的示范学习,还应提供相应的交互训练与评估测试,通过人机交互的训练与评估,不仅将知识内化,更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平台的人人交互式微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交互式微课程的内容设计
本小节笔者主要是对于交互式微课程的内容模块来进行设计和开发工具介绍,确保交互式微课程能满足学习者的实用需求。
交互式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架构图(如图1所示) 微课程的交互体现在两大方面: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教学资源、示范讲解、模拟训练和测验评估这四大部分。人人交互模块是在教学平台上实现的,它包括学习反思和反馈支持这两大部分。
学习者进入微课程课堂时,就意味着具体体验学习的开始。
1)教学资源。它包括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单、微课件等,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架服务。
2)示范讲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视频讲解。学习者通过视频来观察反思学习内容,并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3)模拟训练。学习者通过亲自操作教师讲解的内容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牢固吸收,达到抽象概括知识的目的。交互性体现在学习者只有按照正确的步骤才能继续下一步的操作,如果操作出错,系统会提示出错信息。
4)检测评估。这一部分是对本节课学的知识进行测验,达到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目的。测验的题型多样,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以及操作题。测验题型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交互性体现在学习者提交试题以后可查看得分与答案,根据得分情况来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当然,微课程资源是应用在具体的学习平台上,并且在学习平台上实现人人交互的功能。其中,反馈支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的困难,可以及时留言请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便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学习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
开发工具介绍 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开发交互式微课程的软件首选Adobe Captivate系列工具。首先,无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对于该软件很容易上手,方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设计开发;其次,Adobe Captivate软件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有示范、训练、评估和自定义窗口;最后,该软件开发出来的作品是swf格式,以便与Flash软件进行结合。
3 交互式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有关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含很多方面,在此列举出四个较为典型的方面。
适用课程 由于Adobe Captivate软件开发的交互式体验多数只响应鼠标事件,进而交互式微课程多适用于多媒体制作软件类的教学课程,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Word、WPS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动画制作软件,如3DS MAX、Maya、Flash等;声音处理软件,如Ulead Media Studio、Wave Edit等;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等。
时间安排 微课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首先,快速引入课题,并能吸引学生。引入课题的方式有很多,如开门见山式、设置疑问悬念式、复习旧知式等。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迅速切题。其次,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重难点,显露主干内容。最后,总结收尾要快捷。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教学语言设计 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语言简明扼要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把本节所学知识与语言表达的话语、表达方式、手势、表情以及其中要注意的关键字的应用,统和在一起预先演练一遍。
4 总结
微课程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要使得微课程更快速高效地被学习者所使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顺应了时展的趋势,不应只停留在观看视频所得到的具体体验阶段,更应加强学习者的概括反思与应用意识。因此,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笔者期待不久的将来交互式微课程带给社会教育全新的改观。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1母乳喂养的好处
婴儿的喂养中,首选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母乳喂养是“母亲的天职,婴儿的权利”。母乳营养全面,免疫物质丰富,哺乳时能促进母婴感情,还能让母体很好复原。母乳中的初乳脂肪含量较少,蛋白质含量多,并且含有较多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乳铁蛋白;同时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的溶菌酶,T-淋巴细胞等抗体物质,对新生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初乳还能促进婴儿的胎便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病的出现。
1.2母乳喂养的方法
1.2.1孕期准备
在孕育的后三个月,就应该开始作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准妈妈每天要清洗,打开乳腺管,如凹陷扁平者及时纠正,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发育等。让孩子出生时便于吮吸母乳,而妈妈在初次吮吸过程中没有不良感觉,如疼痛感。
1.2.2尽早开奶
婴儿开奶时间越早越好,婴儿的吮吸可促进母乳的分泌,使乳汁迅速增多。如果开奶时奶量不够,可用滴管吸一点婴儿配方奶一起和放在婴儿的嘴里,一滴一滴的慢慢滴入,同时婴儿也在吮吸,促进母亲分泌催乳素。
1.2.3按需哺乳
婴儿期,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每天必须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要求。新生儿尤其如此,一般每日需哺乳8~10次,不管婴儿是否睡眠,都得在2.5~3小时内喂育一次,每次喂养量大约20~30ml。每次哺乳的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因为新生儿肠腔内胎粪便含有胆红素较高,相当于其每日胆红素生成量的5~10倍,如果胎便不及时排出,会引起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足量喂养,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排便次数,使血清胆红素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预防新生儿黄胆病的发生有较大作用。发后随着婴儿的月龄增长,逐渐减少喂养次数,加大喂养量来满足要求。
1.2.4哺乳要求
哺乳时,要求姿势正确,要保证婴儿吸吮时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便于吮吸。3-4个月前的婴儿,食道较短而窄,黏膜薄嫩,呈漏斗状;婴孩儿期胃呈水平位,开始走路时才逐渐变为垂直,贲门括约肌在不以达,幽门括约肌发达,吸奶时容易吸入空气,所以哺乳完后,一定要将其抱起,让头起伏于母亲胸前肩部,空心掌轻拍后背,让胃里的空气排出,再喂奶一会,再拍排出空气,这是孩子喂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睡觉时应将婴儿的头部侧卧,让溢出的奶及时排出口中,防止吸入到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
2.1混合喂养
在母乳不够时,采用了母乳和其他代乳品一起喂养的方法。婴儿在处于混合喂养时,每天喂养次数不变,先让孩子吃空母乳后再接着喂代乳品,每次供给婴儿足够需要量,让孩子健康成长。
2.2人工喂养
在没有母乳或母亲在生病不能哺乳时,全用代乳品喂养婴儿的方式。在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时,选用的乳品应首选择婴儿配方奶,其次选择新鲜奶、羊奶、奶粉、奶糕或米粉糊等食品喂养。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要注意的是婴儿对喂养食品的适应性,不是最好的东西喂养他就是好的。在改变喂养食品时,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更换另一品牌的奶粉,如婴儿一次可吃3勺奶粉,要调奶时,第一天,加2.5勺以前吃的奶粉和0.5勺新换的奶粉一起让婴儿食用,如有不适反应,就立即停止更换,如没有不适现象,第二天,加2勺以前吃的奶粉和1勺新换的奶粉一起让婴儿食用,仍要进行观察,依此类推,才能完全更换过来。因为婴儿的消化能力差、肠的位置固定较差,饮食的突然改变,会打破婴儿肠蠕动的正常节律,易诱发肠道病症。
三、婴儿辅助食品添加原则
3.1添加时间
出生后4个月,婴儿唾液腺逐渐发育,消化淀粉类食品能力逐步增强,所以辅食的添加一般从出生4个月始。但小孩子的肝脏和胰腺功能比较差,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弱,添加脂肪类食物要在6个月过后较好。
3.2添加原则
从少量到多量,如添加蛋黄,开始1/4个,3~4天无不良反应后,逐渐加到1/3依次增加到整个蛋黄。由一种到多种,先试喂一种,适应一周后添加另一种,大米类食物是婴儿添加的第一种食物较好,因麸类食物易引起婴儿的过敏现象。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清淡少加调味品的食物喂养较好。
四、断奶时间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运输管理》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了解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应用领域,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就以《运输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运输管理;课程设计《运输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调整,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运输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货运》等课程的教学息息相关,所以《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是否科学与有效,就显得十分钟重要。在《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加入更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内容,提高《运输管理》课程设计的针对性,才能有效的提高《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高职《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教学从高职院校《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课程内容的设置都是围绕理论知识开展的,院校管理者以及教师都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扎实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而实践能力可以在以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锻炼,所以在学校的学习重点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理论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却没有为学生提供真正走入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
2.《运输管理》的教材具有明显滞后性近些年来,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国家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也不断实施很多新的政策,但是很多教材编写人员本身都缺乏在物流行业的工作或者学习经历,对于物流专业的前沿技术,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是知之甚少,所以使得教材内容远远滞后于物流行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而且教材的编著大多是由几名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性不强。
3.《运输管理》实训环节薄弱运输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提供仿真实训软硬件及实训场地,使得实训教学环节的开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无法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企业实际操作任务。
4.《运输管理》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在高职院校教学考核方面,大多还采用一张笔试试卷的方式,单纯的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很多平时不用功学习的学习,只要在考前进行突击,也可以顺利通过考理论考试,但是由于缺乏日常的积累以及足够的实践活动,当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吃力,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使得企业对于学生以及学校的专业性产生质疑。
二、高职《运输管理》课程的特点
运输是物流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环节,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可以显著的提高物流流通范围,拓宽物流市场。可以通过《运输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运输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就要明确《运输管理》课程的特点:
1.适用性强《运输管理》课程中涉及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而且包括运输方式的组织、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当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运输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后,无论是就职于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者进行创业,都可以体现《运输管理》较强的适用性,无论在任何运输行业领域中,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2.课程内容丰富《运输管理》课程中,除了基本的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外,还包括交通标志、运输合同、国际联运等内容,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运输管理》课程的学习了解关于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开展流程,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物流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流程,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到工作岗位并且适应岗位工作。
3.工学结合难度较大《运输管理》课程中的工学结合涉及到计算运费、运输单据的填写、运输方式的组织作业等内容,而且对实训环节的开展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都会受到教学场地、时间、课时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工学结合的难度方面相对较大。
三、高职《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是《运输管理》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环节,首先,以提高就业为根本目标设计改革课程内容,设计情境尽可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并具有可操作性,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尽可能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的对接,提高就业率。其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提炼运输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对应的专业能力,兼顾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转化构建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通过这一过程完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模式、评价方法、教学建议等内容的课程标准的开发。最后,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学习情境,以企业运输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做”一体的学习情境的开发设计,设计5个教学情境12个学习任务。
2.教学方法设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而《运输管理》本身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综合性,所以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也要以新课改为依据,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对重点内容进行分组分角色扮演,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职场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职业体验,加强高职教学平台与真实工作平台的沟通,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演示法也是教学常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易用语言进行解说的教学难点和要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进行演示,例如通过播放业务受理-零担演示录像、国际货物运输交接方式演示录像、集装箱业务操作流程录像等方法,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最后,案例教学法也是《运输管理》课程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其主要以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为手段,运用真实的案例增强学生对运输操作各环节的了解。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现实的认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配备,只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充足的教学资源配置以及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运输管理》中涉及到很多实训内容,所以需要考虑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供学生实践操作和实习,也可以加强与校外物流实训基地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训环境。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需求,除了加强教师基本的讲师资格以外,还需要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具备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才能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需要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锻炼,或者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不断丰富校内教师学习资源,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4.教学考核设计对课程教学结果的科学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效率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以此为依据对日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改进,以此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只有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持续的、健康的开展。所以,要注重课程教学考核设计。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由主讲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情况,共同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应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建立以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的课程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1]钮立新,屠立峰,王瑜.高职“运输管理”课程项目化教程设计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7).
[2]吴小燕.高职《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1).
[3]黄晓娟.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践与成效[J].商场现代化,2011,(11).
[4]曹玉华,彭鸿广,张玲,沈雨挺.基于“卓越计划”的运输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08).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骨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目前各职业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与本科教育同质性的问题,传统的教材按照会计要素划分章节进行教学,保证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课程的实践性不突出,教学内容不能直接与实际工作过程接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不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最近有教师提出按照会计岗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各个教学情境的具体学习内容。这种教学设计直观性强且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对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但这种以会计岗位划分教学情境的做法,知识点分散、理论系统性不强。综上所述,《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从往届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来看,基本上包含了商业企业、生产企业、金融企业等各种行业,不同行业对会计人员基本能力的需求是大同小异的。基于上述原因,在《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中引入了通用会计能力培养的理念,以使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能更好符合市场的需求。
二、会计职业能力的构成
会计职业能力分为基础会计职业能力、通用会计职业能力和专业会计职业能力。
1.基础会计职业能力。基础会计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会计原理等基本素质课程,熟悉会计基本核算程序,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了解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技术和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为后续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通用会计职业能力。通用会计职业能力是在具备基础会计职业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会计诚信和敬业精神及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熟悉会计法的内容,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工作规范,熟悉中小企业基本业务知识并熟练掌握其基本会计核算方法,掌握税款和财政规费计算与申报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三个月左右的专业会计知识学习,到中小企业就职后,马上就能胜任会计工作。
3.专业会计职业能力。专业会计职业能力是在具备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经过拓展的专业会计知识的学习,具有专业领域知识,具备专业会计素质,掌握一般商业、粮食企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具备了专业会计职业能力,就可以实现学生岗位能力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以通用会计能力为基础设计《财务会计》课程
1《.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思路。《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重点为中小企业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现行的《财务会计》教材体系大多是按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以会计要素为章节设计的,而职业学院学生的就业去向多数为中小企业,甚至是新筹建的企业,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会计应用能力,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按中小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对《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企业会计制度认知和会计业务流程认知内容,培养学生根据企业类型选择适用的会计制度和以工作任务顺序为程序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在完成“日常业务核算”的理论教学后,增加“会计凭证识别与审核”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会计工作场景,体会会计在没有文字表述题目只有外来原始凭证的情境下如何识别、判断和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在完成《财务会计》教学任务后,使学生具备在一个新筹建的中小企业里,可以为其制订相关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科学设置帐户、准确进行所有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学时分配
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项目一: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根据不同食品生产工艺,进行分组,对不同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典型设备进行设计计算。
项目二:牛奶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在灭菌后牛奶的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参数变化以及冷却水温度变化,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相应生产任务。
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在课程设计过程,对项目一,指导教师收集食品生产企业工程实例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每2~3个学生是单独的题目,由于这些实际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中关键或者特殊的设备,所以每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工程手册,结合食品工程原理每个单元操作的原理每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通过课程设计,每组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些训练和指导对学生将来毕业后,完成工程师相应技术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考核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评价体系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苏联模式是我国高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注重自然科学与各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研究性发展成果,对工程实践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教学方法上也以被动式单向传授为主,缺乏培养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脱离,缺乏创新性与创造的土木学子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
1.1.1设计选题单一,与实际工程脱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院系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选题,大多是假题,由于没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缺乏工程的相关资料,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的工程问题。[5]从近几年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选题来看,选题设计对象主要集中于柱下桩基础,基础类型较为单一,较少涉及其他基础形式,例如筏板基础、浅基础,地下室的深基础。同时桩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大部分课程设计参与者选择方形预制桩,在实际工程中圆形桩预制桩以及钻孔灌注桩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基础形式的选择与工程实际结合度不是非常高,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1.2课程设计课时安排少,教师配置不足
在现有的课程设计模式下,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安排在一周内提交。而整个过程学生需要完成选题、分析、计算、制图等工作,学生自己思考与设计规划的时间非常少,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参考往届课程设计模板,缺少对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规划,难达到基础工程设计目的。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主要由两名教师负责全班的课程设计指导(全班总共45名同学),教师配置明显不足。因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少之又少,对学生的设计缺乏系统的了解,也无法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最终导致所取得的课程设计成果深度不足,远未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6]
1.1.3教学方式单向输送,缺乏主动性
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单向输送为主,即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被动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仅适合普遍性的知识传授,讲究知识的层层拓展深入,学习的台阶式提升。[7]“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也是其缺点,因为在这样教学环境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现代的学生更加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其洞察力和创新力的提高使得其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看法,获取知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1.2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图纸、计算书进行评价,这种简单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更不能评价处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目前许多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长此以往,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的解决方法和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热心支持学校教学的设计、施工和企事业单位,或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单位,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单位合作建立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基础,搭建起一个广泛的、互惠互利的科研合作网络。有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能有效地解决课程设计选题与实际工程脱节的问题。
2.1.2设计选题结合实际工程
在满足学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设计,其课程选题来源于实际工程,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实际工程的过程中,分析各种实际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了解自己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将所学的理论基本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采用校内和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外的导师比校园的教师拥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教学方式的改革
2.2.1采取设计团队分组制度,教学对象小型化
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指导模式,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每个小组不超过10人,以小组为“设计团队”对该基础工程开展多种设计方案的比选与设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每位教师指导1个小组,整个设计过程实现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老师可现场答疑,也可远程指导,加上校外指导教师,全面指导学生的设计过程。实践证明,以“设计团队”分组模式不仅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多种基础设计方法,且通过比选了解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更好地掌握基础工程设计关键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更易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2引入微课模式,教学形式多元化
微教学概念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怀特艾伦等提出的微型教学概念(microteaching),是将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复杂的教学技能予以分解和简化为各个单一的教学技能,使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并达到规范化的目的。[8]引入微课堂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如基础选型、荷载计算、桩型选择、沉降验算、地基承载力;学生在设计者遇到的常见问题,如基础选型单一、荷载计算模糊、场地持力层确定模糊。根据这些知识点及问题,授课老师制作相关微课视频或课件,在视频或课件中详细阐述其要点、计算环节关键问题的处理,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这样能有效地解决课程中的共性问题,提高了指导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2.3采用网络交流,教学时间碎片化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协作研讨教学模式,即指借助QQ、微信等交流工具,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教学小组,实现互动教学的自由性与及时性。教师收到教学任务后可结合自己负责的小组设置一个交流群,在群里学生可随时向老师提问,而教师也能在群里给学生布置任务,总结每堂课的重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做到的,将教学的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而是有效地延展到课余时间。利于闲暇的碎片化时间讨论交流,既不会影响干扰教师的科研工作,也不会中断学生的设计过程,避免走弯路或做无用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CIPP评价模型是一种开放式评价手法,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与评价反馈,即以评价促进教学的改进。实现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的转变,强调评价和教学相结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9]因此,将CIPP评价模型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中,能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教学目标评价的研究
从背景分析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学分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等方面,以保证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根据教学目标的评价结果,结合我校现有相关的教学资源,深入探索适合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及内容。
3.2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其息息相关,因此,教学评价是课程输入评价中一个重要方面。采用CIPP评价模型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使评价贯穿在丰富、动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多元评价观为指导,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使用,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教学过程获取全面、准确的评价信息。全方位了解教学质量,制定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及方向。
3.3教学成果评价的研究
根据CIPP评价模型,课程成果评价是考察教学效果,反映到学生身上,一则考查课程的短期成效,即在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二则考查课程的长期成效,即毕业生的满意度:通过对在读本科生短期效能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下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毕业校友的调查结果,从他们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能看出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岗位所起作用,从而反推出教学内容需要改进的方向与内容。
1研讨类培训课程的特点与分类
研讨类培训课程要求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借助质疑反思等研讨工具,学员围绕研讨主题进行独立系统思考、相互交流启发,最终实现能力提升。与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课程相比,这类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讨主题,契合成人问题导向的学习动机。二是借助思维发散、探索和收敛的工具方法,促使学员不断进行质疑反思,在研讨过程中进行学习与提升。三是以学员为主体,为学员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对话环境,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和催化,促使其积极参与到研讨交流中,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四是通过团队学习方式,提供交流平台,增加彼此之间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共同学习成长。按照内容,研讨类课程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经验分享型,以交流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开拓思路、经验运用为主要目的。这类课程要求学员在课前根据主题准备好报告材料,课程实施过程中,其他学员围绕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提问,展开讨论。第二类是案例分析点评交流型,以研讨典型案例处理方法,升华认识,固化经验为主要目的。这类课程一般要求选取典型企业典型案例,引导学员从自身角度思考事故处理方法,相互启发,最终固化事故处理步骤,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第三类是问题研讨型,分为共性问题研讨和个性问题研讨两类。共性问题研讨主要是针对组织层面和岗位层面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学员通过团队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澄清、重构和分析,最终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以及下一步行动方案。个性问题研讨主要是针对学员在工作或生活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通过学员自身对问题的提出,其他学员对问题重构和解决策略的提问,启发学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个人学习与发展。第四类是专家点评或答疑式交流研讨。这种形式主要为学员搭建业务部门领导或专家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请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针对学员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既解决了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使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了解基层工作和实践状况。
2研讨类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原则
目前,人们对讲授类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对还比较薄弱。笔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感到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以下四个方面原则。一是规范性。要将研讨交流定位为课程,按照课程的标准和规范性进行设计,才能避免课程的简单化、过程设计不细化,确保研讨课程质量。二是针对性。研讨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要进行组织、岗位和个人培训需求调研,根据需求,有针对性设置研讨目标和研讨内容,完成从需求到目标、目标到课程内容、方式方法的转化。三是差异性。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紧密结合研讨类课程自身特点,有针对性把握关键环节,将研讨类课程差异性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培训效果。同时,要根据研讨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实现研讨课程目的。四是创新性。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也要与时俱进,融入培训新理念、新工具、新方法,不断提高研讨类课程质量和效果。
3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中石化管理干部学院经过长时间探索和实践,提出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第一步,进行需求调研,即针对组织、工作和个人3个层面,开展需求调研,广泛收集各个层面培训需求,同时了解课程背景、目标学员群体特点和可获得的课程资源。第二步,在完成需求调研基础上,对课程背景、培训需求、目标学员和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第三步,进行课程目标设计、研讨主题设计、研讨过程设计和学用转化设计和学习评估设计。第四步,完成课程大纲编写。依据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原则,笔者结合炼油企业质量处(科)长培训项目(下文简称质量处长培训)中“如何提升油品质量全过程控制(下文简称油品质量控制)”研讨课程为例,重点探讨研讨类课程设计与开发环节流程中的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控制点,包括目标学员分析、课程目标设计、研讨内容设计、研讨过程设计和学用转化设计。
3.1目标学员分析
目标学员分析的目的是使课程开发者充分了解学员群体的特征及最佳学习方式,这一点对课程开发者尤其重要。质量处(科)长培训项目目标学员主要来自于炼油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学员分析及课程设计需要考虑事宜。
3.2课程目标设计
企业高层管理者不仅关心培训过程,更关心培训效果,关心培训能给企业带来多大业务收益。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阶段,运用“以终为始”的理念,寻找解决业务问题所带来的业务收益,以企业的业务收益为出发点,确定实现业务收益所需员工的行为改变,进而确定促进员工行为改变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需要提升的这些技能、态度、知识或视野就是本次培训课程目标。此外,课程目标既是开发培训内容的依据,也是评估培训效果的标准。因此,课程目标的设计必须清晰明了,符合SMART原则。运用“以终为始”理念和“SMART”原则,油品质量控制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促使学员系统思考和创新思考,激发学员自身智慧,梳理出从原油、加工过程、产品调和到储运全过程的风险点,提出有效防控措施,并着手开展管控工作。“培训目标设计”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逻辑结构,即理解并重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策略、采取行动并进行反思,将油品质量控制课程目标分解为4个:目标1,运用澄清问题工具方法,促使学员梳理出从原料、加工过程、三剂调和到出厂全过程的风险点。目标2,运用原因分析工具方法,促使学员寻找风险点出现的原因。目标3,运用激发学员群策群力的工具方法,促使学员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目标4,运用方案优选和促进行动的工具方法,促使学员结合企业实际,优选防控措施、制定行动方案,开展管控实施。
3.3研讨内容设计
在课程目标清晰的基础上,接下来可设计研讨内容,目前有很多方法有助于研讨内容的设计。在油品质量控制这个课程中,我们运用“对策型鱼骨图”的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带领学员进一步思考和找寻解决这些问题办法和措施,逐步明确了研讨内容。油品质量控制研讨课程运用
3.4研讨过程设计
一是研讨方法和组织形式设计。研讨类课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发散、探索和收敛工具来促使课程目标的实现,获得预期的成果。而研讨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目标学员人数和课程时间来决定,如果目标学员人数较多、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可以采用先分组再集中方式,分组原则主要根据目标学员工作年限、职位层级来确定,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多元化;如果目标学员人数较少,采用集中研讨。“油品质量控制”研讨课程的目标有4个,根据4个目标选择合适的发散和收敛工具以及组织形式。二是研讨时间和空间设计。根据西里尔.帕金森所提出的帕金森定律——“工作可以自动膨胀,占满所有可利用的时间”,研讨时间设计可以比预期少一些,当学员需要时再延长。针对“油品质量控制”研讨课程,目标1(寻找和梳理风险点)安排4学时,目标2(风险点原因分析)安排2学时,目标3(防控措施寻找)安排8学时,目标4(制定行动方案)安排了2学时。研讨空间设计既包括物理空间设计,即研讨场地的布局,也包括学员情绪/心理空间设计,即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学员感觉说出他们的想法是安全的。针对“油品质量控制”研讨课程,根据研讨方式和组织形式,考虑到学员心理安全氛围营造,进行研讨场地的设计。
3.5学用转化设计“油品质量控制”研讨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据库;应用技术
在网络环境越来越广阔的背景下,数据库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均有所涉及,并且成为了信息系统的基石与核心,促使诸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专业的数据库技术、技能。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亦需要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以培养并且提高自身的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与管理应用水平。但是,鉴于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发展迅速,应用技术自身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此,有必要从工作过程视域下对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作出研究。
一、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开发
1、确定工作岗位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应该属于高校,尤其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内容,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软件开发人才,必须要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岗位定位进行恰当分析[1]。通过表1的相关信息可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首岗需求均需要其掌握数据库技术,需要具备桌面开发、WEB开发、数据库管理的能力。另外,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能够保证Oracle课程的有序开展,为广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系统技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2、提炼工作任务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提炼时,必须要对专业的工作岗位具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根据表1的相关信息,基本上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归纳为如表2所示的内容。3、确定领域知识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且本质在于参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将工作领域的知识与工作过程进行结合,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工作能力[2]。从该点可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不仅仅需要对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具有清晰的了解,更要明确各个工作领域的知识点,以便更加科学的编写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具体工作领域知识点如表3所示。4、设计学习情境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施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予以支撑,帮助学生真正的、直接的参与到课程设计教学中[3]。设计学习情境时,必须要保证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教学场景之间的有效融合,对于课程内容应该重构,保证各个课程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工作过程视域下进行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时,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学习情境,在遵循学生认知学习与职业成长规律的情况下,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法
实施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有效的实施方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项目驱动教学法,即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其组织成为不同的项目案例,学生根据不同案例进行学习,掌握不同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启发式教学法,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即设置学习情境,令学生分组对实际工作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促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并培养前期具有良好合作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将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借鉴,为学生建设实训室,师生良好互动下边学、边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必须要将实际的工作项目作为载体,能够根据高职院校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典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透彻分析。在此基础上,必须要能够明确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为学生的学习创建良好学习情境。另外,教师自身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参与到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冬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06(05):19-24.
[2]潘祯,孙玉宝,王艳华.基于工作过程的“S…Q…L…Server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11):45-46.
关键词: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关联矩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设计是工程机械体系教学的关键。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大多数是局限课本上的题,虽然书本上的题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设计的,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量的有限和对专业的认知等因素,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不能将课程与整个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僵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发掘课堂上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清,不能将整个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的问题。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以前的照套课本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在课程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课程来设定相应的题目,既不脱离教学中的知识点也联系了实践理论,最后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应当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对于一些关联性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应当做简单地阐述,以培养贯通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
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的类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其中也有的是理论加实践,如表1所示。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没有实践训练,只是依附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这些实践缺乏创新性,内容比较简单,甚至与理论知识缺少内在的联系。同时机械类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齿轮减速箱为设计的对象,虽然设计所涉及的面广,但是内容缺乏创新性,每年的课程设计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设计的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联系较少,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教学与设计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
目前,为了更好地使关联性课程与教学相融合,在此利用关联矩阵法的原理,建立一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关联性课程的重要性,在设定关联性矩阵时每一门关联性课程对整体教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对兴趣来确定,这样不同的关联性课程就对应了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就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关联性课程体系为,那么对应的影响因子就为,通过关联性矩阵原理可知,影响因子体系应当满足:通过关联矩阵的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
三、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
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必须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的实际背景为前提,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现有的实验室和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整合。(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在自己动手去做去分析,并在做完后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继承并更新以往的设计题目,通过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来发掘新的思路,可以通过一个实践引出多个题目,分层次的进行。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开展仿真实验:目前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无处不在,它具有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三维物体的动态模拟等功能,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运算中的繁琐问题,在实践教学前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4)课程设计联系工程实际: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时,我们可以从在工厂参观学习的车间中选出一些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对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实际工程问题有叫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邀请工厂里的工程师走进教室,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及触发学生的灵感。
四、总结
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设定是高校工程机械体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教学体系的设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为前提,加强教学和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2]王鑫.王静.工程教育体系下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