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主要场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已经与传统校园媒体共同构成了他们重要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从入学到毕业,大学生几乎全部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就已经标明了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的二维码,帮助学生第一时间融入大学生活。学生入学报到需要通过报到系统完成,以实现学籍认证;学生的选课需要依赖教务系统完成;学生学习所需的慕课等课程资源由网络提供;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借助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进行;学生的课外休闲和课余生活离不开校园BBS、校园社交网站等媒介。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校园媒体的空间界限,把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舆论环境。
2. 高校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工作尚显薄弱。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接受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意识都比较强,即便像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时间不长也能够在网络空间如鱼得水。相对来说,高校对网络空间的运用、监管有些滞后,未能与时俱进,意识形态工作在网络空间的开展就显得更为薄弱。笔者日前面向一些高校的宣传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致了解了高校目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并找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缺乏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一些高校的教育观念还比较保守,对新兴媒体的认识不够、支持也不够,驾驭网络空间的底气和能力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大胆地拓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空间。校报、广播站、宣传栏等传统媒体使用率在100%,官方网站开通率为78%,官方微信平台开通率为44%,校园BBS论坛开通率为44%,官方微博和手机报开通率均为22%。高校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传统媒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媒体尚处在初创和发展当中。部分高校在面对是否开通新媒体平台的问题上,要么受到领导层的制约,要么存在网络环境复杂、运行难度较大的顾虑,以致出现高校对网络空间的主导和监管处于疏离状态。
二是高校自身尚未形成大宣传格局,宣传部门孤军奋战、孤掌难鸣,整体的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和氛围在弱化。一些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误区,以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宣传部门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应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协调性、整体性工作,是包括全校教职员在内的全局性工作。调研发现,只有校报、宣传栏和官方网站(官方新闻)普遍由宣传部来主管和运营,其他网络媒体要么由其他部门管理,要么由学生社团自行管理。在大宣传格局未能构建起来的情况下,宣传部有意识形态教育意识,但是管理范围有限,其他部门和学生社团又往往把宣传重点放在反映学生课余生活及服务需求上,容易忽视意识形态的引领。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宣传队伍自身能力不高、适应性不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本身已经让一大批人跟不上时代了,后台操作和运营更是对技术和意识双重能力的考验。高校对传统媒体一板一眼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是熟悉的、依赖的,而对新媒体的启用和运营则是慎重的、忐忑的,宣传队伍自身的能力和观念的滞后,成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障碍。
在新兴媒体运用较好的学校,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相应地得到增强。在网络空间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能够比较顺畅地让学生接受。但是这样的学校目前还不多,还不足以对抗网络空间的杂音和噪音,需要更多的高校提高网络空间的驾驭能力,方能扭转目前意识形态教育薄弱的状态。
3.高校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对策思考。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异常活跃和热衷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如何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的重要课题。
首先,高校要乐观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大力支持宣传部门组建团队,迎接网络空间迅速的、巨大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其次,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引领。网络技术只是途径和手段,内容为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义。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运营技术,还不等于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必须把意识形态教育理念贯穿于网络空间各个环节、各个角落。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来吸引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建立起经得住推敲的、让大学生信服的理论体系来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处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势位引领,并以此来统摄网络空间的各种资源,明确监管责任,掌握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高度负责地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仅仅是指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它应是大宣传格局中处在多个工作层面的、肩负共同的意识形态教育职责的一支队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党政工团干部。高校领导一方面要明确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选拔和配备、培训和提高。高校领导要定期就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研讨、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有计划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工作规范、工作纪律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网络空间的形势要求。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贵阳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旅游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注意力产业。旅游环境的营建和产品的打造,是为争夺更多的市场关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切离不开展示、少不了关注。旅游文化产业极具商业化个性、人性化品格、文化性内涵,包容了来自几乎整个世界的注意力。
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特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和支撑。谁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谁就掌握了旅游业发展的主动权。同时,又因为旅游产业能够为社会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和生产总值,人们又将旅游文化产业看作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以享受人类文明成果、开发快乐精神资源和获取自然历史知识为动机,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等配套发展的大型文化产业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国民旅游消费迅速兴起并呈现爆炸式增长,满足多层次的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成为旅游业重要的功能和任务,进入本世纪以来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
在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旅游业发展,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09年以来,随着《贵州省旅游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意见》的出台,寻求对我省旅游产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迅速升温,逐渐形成热潮。 在各地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以景区景点名称为核心要素进行商标申报,探索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通过打造地理标志农特产品,丰富和提升我省旅游商品成为强化我省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三条重要路径。
1.1.1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1]
文化产业功能:经济增长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满足人的需要、引导舆论宣传、防御文化殖民)、文化传播功能、审美与评价功能。
图1.1
如图1.1所示,文化产业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文化产业相关层。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了新闻书刊、音像制品、文艺表演、电影电视、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研究、会展等行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作为核心行业而存在。
文化产业的外围层是服务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中的互联网、旅行社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产品销售等行业均服务于处于核心层中的核心行业。
文化产业的相关层,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和文化产业外围层衍生和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涉及到了服务于核心层和外围层的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1.1.2旅游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旅游经纪、旅游食宿和旅游交通等为外围产业和相关产业而向外不断辐射的综合性产业。
一是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亦称“自然景观”,这是指能够使人们产生美感,并能构成景观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地域组合,所突出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对人的心理产生的新奇别致的美感,注重的是官能感受、切身体验和心境快乐。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美育;教学方法
一、高职美育的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文件,中国高校陆续开启了美育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近两年的美育改革情况上看,高校对美育教育的实施并不均衡,成果与亮点多集中在综合类本科院校中,而高职院校的美育发展却未跟上脚步。在高职的美育工作开展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大多高职院校本着以职业教育立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却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不够重视,对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从校领导层次就不注重美育的工作开展。这种只注重技能培训的院校很容易培养出只懂技术的工人,无法培养出人格饱满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
(二)美育资源发展不均衡
美育资源发展不均是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共识的问题,在美育资源的配置上,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本科院校优于高职院校。至今,中国仍有许多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美育资源特别落后,如场地不足,长期缺乏美术展厅、音乐厅、舞蹈室等公共艺术活动中心,校园的美育环境未能形成。高职院校有许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原先的美育基础、艺术知识就很薄弱,从育人的本质来说,高职院校不可推卸需承担更多的美育普及工作。但师资、场地、资源等美育教学条件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高职美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三)美育选修课开设率低
在高职教育领域,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育大多是通过美育选修课的形式来实现的。这些选修课多安排在周末上课,并且由艺术类专业老师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曾在高职院校做过调查,绝大多数高职生对美育选修课的热情较高,希望学校能够增设几门艺术类选修课,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然而,高职院校美育课程的开设比例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长期存在“学生热、教师冷”的局面。
(四)第二课堂缺乏引导
体现一个院校有无生气,第二课堂是最好的体现。学生在大学的课余生活中,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课余经常以听音乐、跳舞、唱歌、画画等艺术实践来调节身心,丰富大学生活,满足人们的艺术需求。然而,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时,普遍存在艺术教师的参与率较低,流行艺术、街头文化等市井艺术形式风靡,高雅的艺术形式难以融入学生的生活等问题。这部分病象需要教师与社会风气的共同营造解决,引导得当,才能全面提升第二课堂教育层次,大学生如果没有高级、丰富的艺术兴趣,势必埋怨生活单调苦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美育教学形式单一
美育的形式虽有多种多样,但高职美育的教学形式却比较单一。由于许多教学条件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只能开设艺术鉴赏类的理论选修课,包含有艺术实践的课程较少。在教学中,有些美育课堂学生人数接近200人,长期采用讲授法教学,授课形式的单一化容易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失。
二、借鉴通识教育理念对高职美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育人”本质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即便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首先把职业技能放在首位,推行的都是职业教育的模式,但也不能忘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当履行“育人”的基本职责。通识教育的本质也是“育人”,这种教育理念从古希腊“自由人教育”思想中起源,18世纪末被正式提出。在中国,清华大学梅贻琦20世纪30年代便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思想,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全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在通识教育中,美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拓展视野、修善自身、完善人格。德国的教育学家洪堡认为“教育不应是训练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或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发展其完整的个性,培养思维与行动能力”。我国的教育学家丰子恺也认为“普通教育都以精神修养为主目的,而以技法传授为副目的”。因此,高职教育中的“育人”的工作可以落实到美育的开展上,高职美育也必然是高职“育人”的坚实基础。
(二)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希望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遵循基本的以及业内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却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很多高职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的,职业诚信学习课程、职业责任修养课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这些课程只是对学生硬性地灌输职业道德的准则条例,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道德并自觉地遵守道德不得而知。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道德教育,则是让学生理解道德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从而产生道德迁移,让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生动的美育教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人的道德品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在审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情感的作用,这种审美情感作用于人的认识和道德意识,从而使审美对现实社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作用,美育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实施了德育。美育与德育是分不开的,美育对于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之本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美育课程改革思路
(一)将美育设置为必修课程
美育是人格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充分了解美育课程的重要性,不为环境所阻,不畏无知所斥,才能推动美育的进步。众所周知,即使在艰难的抗战建国初期,我国仍有部分教育家身体力行地推动美育,因为艺术可以感召人心,催人奋进,教化人生。美育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它既能丰富生活的趣味,也能树立美的道德修养。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目的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实质强化德育,礼乐先行,则能摒弃商业文明中的爱慕虚荣、浮夸浮躁等物质主义价值观,纠正商业社会所带来的一些不良现象,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曾力荐美育课程需占各学科教育总数的25%。在当代以实利主义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美育已经明显弱化,因此,我们需重新探讨如何将美育纳入必修课程中,重拾美育传统,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美育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释放出全面提升美育教育的强烈信号,这是重塑高职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契机,设置美育为必修课程,既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解艺术的机会,得到美的启示与引导,也能促进艺术类教师的就业,繁荣我国艺术教育事业。
(二)构建学科交叉的美育体系
美育具有美化人生的功用,涉及的范畴较为宽广,涵盖了音乐、绘画、戏曲、电影、工艺美术等门类。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学科专业性越来越强,学科设置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与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都自顾不暇,很难再去学习通识与美育的知识。因此,学科之间易产生隔阂,学生的知识面也过于狭窄,学美术的学生不懂音乐,学音乐的学生不懂戏曲,学生汲取的艺术营养特别单一。因此,为打破这样的局限,在新时期提出构建学科交叉的美学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课程设置方面,可由艺术类教师组成一个美育研究机构或小组,负责统筹安排艺术类教师的教学工作。采用混合教学的模式,一门美育课程可由多位老师共同担任,比如开设一门36学时的《18世纪艺术思潮》课程,可由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及戏曲老师共同担任。不同领域的老师负责讲解同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每位老师负责12学时。在这种交叉教学的模式下,学生更容易树立起宏观的艺术史观,感受到开阔的艺术视野。这样的课堂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期望值,促进艺术类教师互相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
(三)强化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
不同年龄阶段对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小学生比较容易感受到强烈的美,中学生则容易感受到真实的美,大学生则更加侧重获得精神修养上的美。因此,美育在大学里,不应该只停留在正式的课堂上,在课余的校园活动、展览活动、音乐会、兴趣小组中,都能涵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给予美育无形的补助。第二课堂的教育是距离学生最近的艺术活动,它不是纯粹教化,在第二课堂,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出发,在游戏或者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在校园中举办丰富的美术展览、音乐会、歌舞剧演出等活动,能够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标准,让学生在言谈举止、举止投足以及创作实践中得到美的熏陶。在朱允宗的美育教学方法中就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比如组织朗诵,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美、组织舞蹈演出,可以锻炼学生的姿态美、组织音乐会,可以塑造学生的音乐美;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可以各尽其才,各得其美[3],这些都为高职美育教学的增加了丰富的内容。美育的陶冶很大程度依赖于艺术实践。在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艺术作品的由来,也能够升华自己对艺术的认知,拉近大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不再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相比起传统的美育课堂,第二课堂的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需深入做好第二课堂的引导工作,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艺术资源,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让经典作品、高雅艺术走进第二课堂,让学生感受、体会并创作出美好的艺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成为文雅教育的受益者。
(四)推动美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信息时代,构建美育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库,推进美育教学技术改革,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传播,是拉近地区美育差距的有效办法。美育课堂是一种集视觉与听觉的陶冶性教学,网络课堂的介入,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课堂的自由点击与播放,也能借助新媒体全方位地了解艺术作品,拓宽美育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习并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美育教育理念与方法,还能随时统计课程的观看率,分析学生的艺术兴趣,更好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教师可借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来实现美育的课堂教学。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开发教学资源也愈加便利,视听效果也越来越好。但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教师始终处于教学资源开发的核心位置。因此,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需结合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回避生涩难懂的理论教学,坚持案例化教学、直观化教学、结构化教学与通俗化教学原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面对当前我国高职美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教育发达地区应加大对美育教学资源投入与开发,并将精品课程资源传播到教育落后地区,让全民共享优质教育成果,这能从某种程度上实现资源均衡配置,解决落后地区师资、场地、资源等美育教学条件不足的问题,从侧面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五)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美育教学
虽艺术史拥有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但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文化却有着趋异性的特点,每个地区都拥有不同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美育体系,才能更好地架构起多元、系统、丰富的美育教学体系。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挖掘地方特色,积极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独特的技艺,也能在体验当中传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我国每个高职院校起码应探讨并设立一项特色美育教学项目,这样有助于改变当前美育教学的固有模式,使美育教学焕发生机。如广州一些高职院校借助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广彩”陶瓷文化,组织名师进校园,打造广彩大师工作室、广彩非遗体验馆等项目,让学生在高校内能体验到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感受到精致的匠人精神与古代的审美趣味。这样的课程既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营造出校园的人文精神,让更多学生了解艺术、热爱艺术、欣赏艺术。
四、小结
美育是积极的、进步的、超越功利的,是任何时代都应当提倡的民众教育。早在民国时期,王国维、、丰子恺等人就为推行美育而奔走呼吁,时至今日,美育非但没有摆脱“副科”的困境,反而随着职业化进程的愈演愈烈,美育在一些职业院校中甚至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境地。因此,当我们面对当代大学生“虚无主义”、“物质主义”等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需重塑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来重构教育的本体内容。本体即为大用,美育是一种潜在的价值教育,容不得急功近利。因此,高职美育课程改革思路,也是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构建人的完整性、实现高校美育的健康发展,文章抛砖引玉,拟从构建学科交叉的美育体系、提升美育的学科地位、强化第二课堂的引导、建设美育资源库、丰富地方特色教学等手段,来思考高职美育课程的发展出路,以求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让美育成为安顿心灵的灵囿。
参考文献:
[1]隋晓荻.中西通识教育的思想与实践.[M].中国出版集团,2014-07(127)
[2]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1(245)
[3](民国)朱允宗.小学校美育训练法[J].中华教育界,1929-03
[4]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三册[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