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现代建筑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建筑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建筑设计

第1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1对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

1.1建筑设计需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立足于其中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是艺术的一种,展现的是特定的文化内容,也就是说,建筑设计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得以体现,实现对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展现。同时,建筑设计形成的基础又是前人的经验或者成果,因此,建筑设计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中的。同时,尽管有些建筑设计看似远离传统,但是,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设计,也是在广泛吸纳传统元素、经验基础上而进行的自我创新。例如,苏州的博物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吸纳了《道德经》里的空间理念,与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展现建筑的风格和美丽,实现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表现,这正是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良好传承。建筑设计中借鉴古人优秀的思想文化,能够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观赏价值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2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进行创作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一定的基础和源泉,建设设计也不例外。通常,任何一种建筑设计都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都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影子。建筑设计是对艺术进行创新的结果,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建筑中,为了突破风格的限制,实现多样性,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尊重历史,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深入分析,吸取经验,找到创作的基础和源泉,理解传统建筑风格的思想、理念、创作手法等,而后实现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达到对艺术的创新。例如,对于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的设计,就极大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十分明确。

2传统元素对现代建筑产生的重大影响

2.1从建筑布局元素方面进行探讨在古代的建筑中,其布局元素主要源于风水学的理论。对于风水学而言,它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风水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古代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布局的思想和风格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影响深远。风水学内容丰富,囊括了美学、地理、地质等多种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以自然为基础、适应地理环境的思想,这也是古代建筑设计思路的理论基础。在传统的四合院建设中,体现的就是传统文化中有关“四”与“合”的布局理念,尊重和谐,布局较为严谨,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内部环境良好,同时,也能够有效发挥对外部不良气候的有效抵制。

2.2对人文思想元素的分析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包含了诸多思想家的思想和观点,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与现代建筑设计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人文导向、整体意识、生态意识、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从而影响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创新。对于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在具体的设计中,体现在内部的严谨性以及外部的和谐性,实现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如深圳万科第五园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正是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当代转换。另外,道家思想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明显,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国家大剧院,展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的真谛,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既实现了建筑的整体性能,也使整个空间设计彰显自由性,这需要设计者不断的提高和不懈追求,需要的是勇气,是智慧的结晶。而对于博大的佛家思想,更加关注人性的真实,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就是清新自然、淡雅。例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远离世间俗念,偏重于建筑的自然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

3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体现对传统元素的传承

3.1对传统符号和标准的传承对于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集中体现在对传统符号和标志的传承,这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标志和事物标志的传承方面。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工作中,要结合传统元素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分析,将其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符号的概念比较空泛,是各种事物的统称,如人、事物、人文思想等。在对符号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方式较多,可以是图案,也可以是建筑手法。将传统形式中的成分与现展方向相融合,实现传统与现代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交融,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

3.2对传统材料的传承对于传统材料的传承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元素进行传承的又一体现。在整个建筑设计项目中,建筑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手段,材料的形式决定空间的要素,在任何发展时期,其作用都不容忽视。因此,对于传统元素的传承也需要深化对建筑材料的继承和发展。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建筑的主要原料为木材,其主要特征就是给人以更加淳朴、自然的建筑感觉。在现代,虽然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为钢筋、混凝土等,处于主导的位置,但在具体建筑设计中,积极应用传统的材料风格,发挥主要优势和特征,也就是说,在使用现代建筑物料的通化市,在进行艺术创作和造型的过程中,对木质材料所具备的风格和特征进行展现,深刻体现对自然的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底蕴的展现。日本的建筑师对建筑美学进行了特别的阐述,在1992年的世博会的日本展馆的建设中,这一思想得到认可和使用,主要运用了集成木材,对传统的木式建筑的特征进行了极好的诠释,凸显斗拱的美感。这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创新和发展的体现,也就真实反映了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

4结束语

第2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引言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一、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节约用地

近几年来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2多减少到0.1hm2,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在建筑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强调能在不增用或少增用土地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地铁建设,应优先发展地下车库、地下贮库等地下工程。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2、节约能源

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自然可再生资源,通过高效节能技术,来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产生的污染物。实际经验和科学数据表明,对于一般的设计方案下的建筑物而言,从设计到竣工所耗费的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而绿色建筑不然,其节省的资源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表明的。

3、生态和谐。

现代化的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能有效体现现代建筑本身呈现出来的生态性特征,并将其进行强化,使现代建筑和生产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尽可能的实现建筑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的共存,使得任何自然之间更加协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目标。在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和价值最大化,利用这些水资源实现植被的丰富,有效降低绿色建筑内部的化学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环境。

二、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科学设计建筑朝向

一个建筑的朝向不但受到当地风俗的影响,更多的要根据夏季风的朝向。在湿热的江南地区,更要同时注重防雨的功能,而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也要考虑到防寒的效果。这样根据现实的影响做做出的建筑朝向,不但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在冬季一样可以更多的获得太阳照射,提高室内温度。所以,在设计建筑朝向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当地民风的影响,更是要根据本地多年的环境因素进行设计。在一个建筑群的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前后排列,力保后排建筑的采光优良。排列建筑应该遵循着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进行。

2、建筑物的外形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建筑物的外形设计,建筑物的外形和空间热能耗有着很大的关系。建筑物本身的形体系数小,形态规整,能较大地减少夏季制冷和冬季制暖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总体利用率。建筑物的外形设计是否把握得当,对绿色节能的理念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将别墅的理念适当地引入到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当中,在别墅的设计当中,屋顶、门窗、阳台、线角与自然极其相容,从而将人类与自然的协调表现的淋漓尽致,绿色环保的理念是实施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在设计中,应避免采用传统的单一住宅楼的单一行列式形象,利用变化的坡屋面增加阳光,减少雨水的渗漏。对于窗户和阳台的造型设计,可利用大块玻璃补充室内光线,还可利用窗户、窗格的多样变化形式创造一种类似别墅的建筑效果,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受。对于建筑外墙的处理,可适当运用面砖,以此强化建筑外立面的自然性和亲和感。还可根据当地季节的长短变化,运用不同的色彩使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吸收,

三、绿色建筑节能的构造设计

3.1墙体的节能构造

如果说建筑的内部结构支撑是一个建筑质量的根本保证,那么墙体的温度保护就是节能改造的关键因素。墙体作为建筑的结构,不可避免的承担室内外的热交流。通过查询有关资料,我们知道建筑的绿色节能有接近一半都是通过建筑的墙体实现。所以,建筑的墙体结构虽然十分普通,但是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当然,绿色节能建筑的墙体设计改造,必须以其最基本的支撑功能为根本。一定要在做好承重支撑作用的同时,再实现节能保护的改造。现在这种墙体的改造已经十分普遍,很多地方的双层墙体都已经实现了温度交流的控制。

3.2外窗的节能构造

绿色节能建筑的窗户虽然不具备支撑功能,但是却是建筑采光通风的主要通道。因此,外窗的结构选择,成为对我们生活影响的主要因素。外窗的位置、大小、通风效果都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窗户的调节,不但影响采光,更影响建筑的内部温度。所以建筑设计中外窗的节能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4、建筑材料的选择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生态建筑材料又称“健康建材”“环保建材”或“绿色建材”,指健康、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生态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生态建筑不是完全利用高新材料建成的建筑物,高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很可能还是错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一方面积极采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新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材料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竹材、石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5、建筑的绿化设计

绿化可以满足人们与自然界接触的渴望,同时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同时植物还可以起到遮挡太阳直射光,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空调的消耗,从而起到环保的作用。

建设用地内的绿化应避免大面积的纯草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乔木是复层绿化不可缺少的树种;进行屋顶绿化和墙体的垂直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屋顶和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

结语

绿色建筑经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工作空间。绿色建筑顺应时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它主要倡导的就是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观。并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节能力度,并且能够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通过积累的实践经验,使绿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炜,田国华,刘伟.简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第3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健词:建筑设计;创新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hange rapidly, people's lives are undergoing changes in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production, therefore,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building appearance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建筑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美学。它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结合的多学科创造性劳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就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把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重视起来,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设计是展开人类想象的翅膀,但是如果这翅膀没有飞翔的能力,它就是瘫软在纸面上的一堆垃圾。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在外形设计方面是创新,更多的还伴随着建筑技术或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创新。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

2.1理论创新应该借鉴广泛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理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那么如何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呢,这就需要设计者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大胆运用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积极的利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日子里,不断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2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理论研究探索建筑设计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是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在其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中指出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对于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的水平。

2.3加强“本土论”探索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是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大国,地大物博,有利于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的产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采,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3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

3.1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

—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也显示出—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城市发展不仅以视觉秩序为媒界,而且还兼具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的重任。城市的现代化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的外部环境及场所甚至包括空间因素、建筑形式等难以具体、形象体现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也对建筑设计构思产生积极影响。其本质就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体现建筑内在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尊重环境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特征,将建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融为—体。这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城市文脉的充分尊重与认同。—个有特色的城市它的建筑群体和整体的城市建筑规划布局都应该有其特色之处。通过对比城市的建筑可以间接的发现城市的发展倾向。—个有独特的城市建筑群的城市会给人留下更加鲜明的印象。这种可以间接地带动了—个城市发展的建筑就是—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所以要想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建设,就要对城市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做更高的要求。

3.2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城市在做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建设,并做到协调发展,这是城市建筑设计想要突出体现城市建筑特色的必然要求。—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体现出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使建筑设计走向更高的人文境界的良好基础。现代建筑设计趋向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映照与转换。因此,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表达能力的建筑会引起人们对美感的共鸣。在市政建设发展迅速的新建筑中所包含的公众精神和首创精神是建筑的灵魂,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城市和新建筑的美的追求。建筑的人文趋向是人们心中归属感与认知感的聚焦,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也是与人们自豪感相结合的全新美学意向,它们均通过城市现代化建筑反映出来讶。所以尊重环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不仅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而且也是影响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建筑具有以自然为本的审美原则,几乎所有的历史建筑都遵循着自然之理。全国各地的民居建筑都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并采用当地的材料,自然而然地显现地方特色。我国自古就有基于自然的建城思想,强调背山而面水等等理念。我国很多优秀的历史建筑都以自然的方式将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在—起而积累出不朽的人文精神。

4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4.1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新意,能有所超越,并以其特有的个性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建筑设计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质的劳动,所以每一位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能有所收获,每一位建筑设计师都需要时刻的保持创新的理论和理念,这样才能在设计作品时影响到设计中的每一个具体因素,使作品有鲜明的个性,使自己的创新思想在作品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让自己作品即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还要与整个城市的环境相融,设计的作品不仅要美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即美观还要具有实用性,同时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还要有充分的文化内涵,在作品的结构、技术中充分的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创新不仅仅只是形式、发表方面的点,它需要充分考虑多种综合因素,并在诸多因素中寻求到一个恰好的创新点。建筑的存在不仅仅是指其个体的存在,还包括其外部环境,所以建筑在与周边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这样不仅仅建筑自身,再加之外部环境等整体形象就是一种美的创造,这也是设计创新的关键。

4.2知识理论上的创新我国的建筑设计虽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例可供参考,但要想建筑设计得到质量上的提高,还需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借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开拓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推理分析。

4.3环保设计理念随着人类过度索取地球资源造成的很多环境区域的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正是由于这样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环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由人和自然组成的绿色和谐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建筑生态型、家居型生态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被提上了日程。其实有关生态的理念已经缺乏新鲜感,因为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生态的朴素思想。通常来说,生态具体就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建筑生态化就应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当前,我国在生态建筑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比如在日本、美国等地的部分建筑设计师已经成功研究了很多的生态建筑,同时提出了非常具有深度的建筑生态理论,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设计环保绿色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它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5结语

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它的创新理念不仅给现代建筑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还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如今这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提高对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大力应用创新理念,加强对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的探究,使现代建筑设计具备欣赏性、科技性和环保性等特点,从而将自己需要的、符合现代社会的设计理念通过建筑物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第4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表现手法;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98-01

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看似有着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大多只是机械地把中国建筑的某个元素强行的加在现代的建筑上,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底蕴。个性化的中国式时代建筑要依赖于长久的探索和琢磨,并不能依靠机械的设计来完成。对此,可以参照一些大师们的作品,读懂文化的内涵,把中国的传统的建筑元素和现代的建筑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有文化,有内涵的系统性的建筑设计。

1.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分析

建筑装饰元素主要的作用是对建筑进行点缀和美化,使用一些装饰元素凸显建筑本身的特点和内涵,对整体的建筑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建筑装饰元素的题材 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大多是一些具有如意吉祥、平安富贵之意的花鸟虫鱼等。这些装饰元素一般是被雕刻在建筑的飞檐、斗拱、门窗等位置。此外,人们在进行雕刻有象征意味的人物或者动物时总会赋予一些故事在其中,以祈求福祉,这些具有故事的物象活灵活现,使建筑充满了生机和灵性。

1.2建筑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 设计者设计出灵活的花鸟虫鱼或者人物来衬托整体建筑的风格,通过建筑者的高超的雕刻或者绘画技术使建筑装饰元素与建筑融为一体。人们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2.1建筑彩绘 彩绘是表现建筑的装饰元素的一种技术,选取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组合来表达人们的心愿,或是祈福,或是佑安。彩绘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选用场所也比较普遍,在飞檐、斗拱、门窗等多处建筑构件中都比较常见。

1.2.2建筑雕刻 雕刻手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目之所及的梁枋、斗拱、柱子、台阶、石碑、石狮子、房屋、大门等多处都有雕刻的技术体现。其精湛、绝伦的手法令建筑更加具有特殊的风貌。根据雕刻材质的不同可以将雕刻分为木雕、石雕、砖雕三种。

木雕,顾名思义是在一些木质的建筑构件上进行雕刻,使木质的建筑构件不再呆板和空白,通过刻画一些生动的饰品或者花纹来使木质构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表达人们内心的祈求和祝福。其手法也很多样,如圆雕的雕刻手法运用的比较普遍,在柱子、飞檐等多数都可使用,相比而言,浮雕的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石雕即在石头质地的材料上进行雕刻,因其硬度较大,使用的工具也不同于木雕。石雕在现代建筑中也有保留,比如,现在还可见到的石狮子、石碑、石像等。

砖雕一般是在一些较大建筑面积上进行的,比如墙壁、房屋、寺塔等地。砖雕一般采用一些较大的物象,比如山水、人物等,因为砖雕的面积较大,所以建筑设计者可以设计一些完整的图案来表达人们心中的祝愿和祈福。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在中国的建筑得到了体现,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的建筑方法,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结合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采取合理地设计方案,使建筑能够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中国的传统。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内涵。其中,北京的四合院和苏州园林便体现出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最大化的协调。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当然不仅仅要考虑到周围的建筑风格,而且还要把设计的建筑周围的自然风貌。地貌地形等考虑在其中,平原和山丘的地貌决定了建筑设计风格的不同,同时,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把气候条件考虑进去。

2.2屋顶的运用

屋顶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不难发现,现代的屋顶仍保留着传统屋顶的元素。屋顶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屋顶依据对排水的不同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坡度。比如江南水乡的方塔园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点,有效地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

2.3墙的运用

墙基本作用是保护人们的隐私,提供一个个人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墙的组合形式多样化,其建筑材料发生了改变,但是并没有改变墙的基础的形态。墙的周围种上些花草树木可以对墙起到美化的作用,可以满足住户对美感的追求。

2.4门窗的运用

门窗可以对整体的建筑进行美化,使建筑不再单一和单调。除此外,门窗具有通风和透光的实用功能,能够连接室内外的环境。但是,传统的门窗大多很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人简约的要求,因此,建筑逐渐摒弃了传统的门窗的结构而采取简单的玻璃门窗。

2.5色彩的运用

传统的建筑的色彩比较单一,随着建筑设计的大胆尝试,中国的建筑逐渐趋于多彩化,使建筑呈现多彩的美感。比如,现代建筑中有的采用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这样的搭配更能体现建筑的层次感。比如江南水乡采用了这种色彩设计。随着建筑颜色的多样化,一些建筑场所运用了固定的颜色,如医院的建筑多为白色。

2.6空间特征元素的运用

空间的特征元素能够给人一种层次感,使建筑呈现多层面的特点。在视觉上带给人空间被扩大的感觉。现代的建筑中有不少采用了天井。比如美秀博物馆的中庭的设计、香山饭店中的庭院等。

2.7技术符号元素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多处存在木结构,因为木结构的应用能够使建筑更加具有美感,体现出中国建筑的文化底蕴。木结构不仅能美化建筑,还能够起到稳定建筑结构的作用。现代建筑也采用了木结构的一些元素作为装饰。

3.结语

传统建筑的形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可以把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元素运用到现代的建筑中,使现代的建筑具有时代感和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蔡玉兰,刘涛.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的中国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2]董美宁,刘怡.阆中古城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11(19).

第5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造型美术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156-01

1、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简述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主要依据,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设计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简述现代建筑设计的进步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

1.1 现代建筑设计的进步

为了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的进步,主要是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设计的对比实现。从设计方式方面来说,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总结,按照设计规范作为设计的依据;但是现代建筑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预测和信号分析以及不同建筑中间的创造性等因素之间的配合。从设计的性质方面说,传统的建筑设计更加侧重于对技术的考虑;现代建筑设计则是对技术、社会环境和经济等不同因素的综合考虑,具有工程性特点。

1.2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要求的增加,建筑设计水平也应该相应的提高。实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才能满足社会中不断增长的现代建筑设计要求。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在实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达到理论的创新;建筑设计融合与城市设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些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逐u实现了应用电脑来扩展设计能力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空间和形体设计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2、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重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一发不可收拾,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升,而各行业、各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随之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尤为突出,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以后,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对于建筑物的审美要求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反映于建筑设计工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知识厚度上。造型美术设计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在建筑造型美术设计过程中,想要对设计思想进行创新,就必须充分了解造型美术设计重点,从根本上促进美术设计的顺利发展。

2.1、建筑造型与尺度

一般来说,建筑所用的建筑方式越丰富,其造型效果就越生动。这种尺度包括亲切尺度和非亲切的尺度。比如说,建筑物可以开正常大小的窗,也可开带形窗或做成幕墙等,而带形窗又可做成长的、短的、横的、竖的。以上窗的几种形式,表现出的不同尺度,用在同一建筑上就构成了多层次的尺度。日本建筑师慎文真彦设计的螺旋大厦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多尺度形式丰富建筑造型的好的实例,这幢建筑上,窗的形式是多尺度的,而且,柱、构件、分解后的体块以及建筑外饰面的划分等要素的尺度也是多层次的。在多尺度设计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其它因素,避免造成繁琐、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在外立面上不规则排列的方形窗口使得大片实墙富于变化,又突出教堂的神秘感,而正好处于塔与大面墙之间的门,在光影之下显得十分幽深,依靠点的韵律,使建筑本身略显单调的外表活泼起来。另外,许多人主张在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部位宜采用亲切的尺度,使人感觉到愉悦、亲切和舒适。

2.2、建筑造型与细部设计

建筑作为一项不小的工程,绝对不能敷衍了事,粗制滥造。建筑涉及到很多细节,如节点、工艺等很多方面,若是在细节上不注意,那么再好的建筑看起来也是做工粗糙,没有美感。细节的设计是体现建筑物价值的关键部分,建筑大师密斯将钢结构中精美的构造节点运用于建筑物无得造型之中,从而为其所设计的单调的玻璃盒子增添了许多动人之处,所以在细节设计上,要注意细节与细节之间、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最完美的结合。

2.3、材质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

在建筑造型中,材质的不同运用也会带来不同的建筑造型效果。通过对材质的合理运用,可以将建筑艺术表达的淋漓尽致。粗糙的材质可以带给人们亲切自然的感觉、精美的材质可以带给人们华贵的感觉,一些现代材料的应用则可以给人们带来现代气息,通透的材质则可以带给人们放松开阔的感觉。所以一项建筑物的完成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是许多领域的综合运用。有的设计师凭借独特的视角能够对材质的运用有很好的把握,进而设计出完美的建筑造型。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建筑造型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例如北京复兴门内大街上的高贵典雅、气度不凡的国际金融大厦,它的色调沉稳不浮夸,细节部位处理的很精致,材质的运用合理得当。

2.4、光与色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

光与色是不可脱离一方而单独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建筑造型中,色彩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与其它材质结合应用。在光的照射下,色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很多设计师利用这个原理设计出了很多经典建筑造型。色彩是一种成本低,但是效果明显的造型方法。美建筑师巴甘就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建筑师,他将不同的部分赋予不同的色彩,这种丰富多彩的组合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曳曳生姿,楚楚动人。代城就是对色彩应用最好最好的典范,其在色彩、线条和整体的造型上加以综合考虑,设计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色彩的运用也是由原理的,不能随心所欲,色彩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点与面的不同呈现方式得到不同的建筑造型。矶崎新设计的迪斯尼总部大楼依靠黄和紫、橙和蓝这些彩度极高的补色饰满整幢建筑,以色彩的点、线、格等将建筑体形构成中的固有形进行扭曲和支解,塑造出奇幻的视觉形象,造成一个沐浴在佛罗里达阳光下充满欢愉的游戏般的建筑。

2.5、建筑造型与空间组合

独特的建筑结构会产生独特的建筑造型,这个特点在大型的体育建筑中很常见,不同的空间结构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和气氛,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在目前的建筑造型中,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许多建筑造型都运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开展造型工作。

3、结语

工艺美术从发展初始就是与创造思维融于一体的,两者是互相补充,彼此交融,创造者既是设计者,也是制作者。现代工艺美术的创造特征体现在艺术构思、与时俱进和利用现代技术之上,工艺美术创造已开始进入电脑时代的当代,创造的高度科学化,设计的过程中的奇思妙想,是设计创意的灵魂,设计师应该具有创造性思维来认识和思考、推理、综合、客观事物,体现出一定的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石志.工艺美术当随时代[J].上海工艺美术,2006(04).

第6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设计方法;原则;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凭借经验与直觉进行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如何完善建筑设计方法,创新设计理念,已逐渐成为建筑设计师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基本方法,现代建筑设计是进行现代建筑建设的必要前提。因此,研究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想做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首先要对现代建筑设计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文章将围绕构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试图从创新的角度逐步完善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从而适应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总体趋势、满足实际需求。

1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基本内涵

在建筑领域中,作为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前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是当前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的方式和方法。概括来讲,现代建筑方法综合了多种规划、设计以及调整方法。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规划,选用适当的方式与方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方面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也在逐渐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方法逐渐融合了建筑学、电工学、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理论,是建筑物实现规定形状、规范功能、稳定结构的设计基础。因此,在现代建筑物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市场条件下,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现代建筑行业的进步,新时期建筑设计企业和设计人员必须牢固掌握的新型设计技术体系和结构。

2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相比,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对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有效利用。其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的功能、建筑的技术、建筑的经济性以及建筑的艺术形象。

2.1建筑的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于现代建筑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做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首先要以建筑的功能为中心。在设计现代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建造现代建筑的主要目的为出发点,并通过材料选择、结构处理以及功能搭建等措施,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合理化创新。因此,建筑的功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根本要素之一。

2.2建筑的技术

在设计现代建筑的过程中,离不开多种建筑技术的应用,因此,建筑的技术同样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作为实现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建筑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材料技术;(2)施工技术;(3)结构技术;(4)工程构造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使得建筑技术成为建造现在建筑物的根本性手段。要想做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建筑设计的优势和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建筑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技术的有效运行,进而提高现代建筑的整体质量,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3建筑的经济性

当前,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还需要考虑到所处的市场环境。因此,在设计现代建筑的过程中,要将经济性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量。建筑的经济性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之一。发挥现代建筑设计的优势和功能,需要从建筑的经济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建筑材料、人工、机械的有效控制,实现建筑的经济性。与此同时,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完善平面布置、立面选择、形式选用等步骤,确保建筑的经济性与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形成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地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

2.4建筑的艺术形象

在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中,艺术形象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还是构成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不但是专业性的设计工作,而且也是一项艺术加工工作,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建筑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形象。完善的细部处理和整体构图,有助于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进而提高现代建筑的整体价值,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的进步。

3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设计现代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要想做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1综合性原则

现代建筑的复杂程度在逐渐提高,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和差异性等方面。因此,在设计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现代建筑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现代建筑的结构、功能以及需求要素,最终形成现代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只有遵循综合性原则,才能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对各功能、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保证现代建筑能够满足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实际需求。

3.2动态性原则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具有动态性发展的特性。每个时期的建筑,其内涵与外延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需要遵循动态性原则,明确建筑设计是一个动态、连续、变化的工作。要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工作中与建筑领域,与周边社会、与市场环境做到积极地互动。通过动态的调整现代建筑设计要点,保证现代建筑设计对社会要求和文化发展的调整和进步,提高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活力,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不断创新。

3.3最优化原则

不同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市场实际需要,整合其他建筑设计的优点与长处,通过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最优化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案。遵循最优化原则,不仅有利于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质量,还会形成现代建筑设计的新型模式,加速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4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控制的要点

为了提高现代建筑设计质量,在设计方案时期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首先,在设计方案时期,应该根据建筑立项和设计主导思想重点控制功能、技术、形象,落实建筑设计的外形、结构、形象等主要目标,从艺术性、经济性、合理性方面展开对设计方案的研讨,优中选优,确定设计的最佳方案。其次,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该重点对设计图纸的参数、建筑设计的要素进行严格检验,控制轴线尺寸、建筑标高、技术工种、建筑材料等重要参数,对建筑结构布置方案、建筑设计计算说明、建筑结构工程图纸进行检验,以便实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估算书、说明书形成的技术、数据支撑。

5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发展现代建筑行业,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内容和目标的全面创新,应当在结合实际建筑设计工作的前提下,坚持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控制现代建筑设计的要素,构建出符合工作需要、顺应建筑设计发展的新型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体系,做到对现代建筑市场的有效适应。

作者:解艳延 单位: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冰,李滨泉,李桂文.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的变革[J].新建筑,2009(3):112-113.

[2]曹丽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149-150.

第7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字:现代建筑 建筑设计 传统理念 创新理念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the improved,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make a building can be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eople.

Key word: modern building design traditional idea innova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们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当然建筑本身并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可以利用的空间。广义的建筑不仅包括供人们利用的封闭的空间构筑物还包括诸如园林这样开放的空间,所以建筑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穴地而居到高楼大厦,从茅草之屋到美轮美奂的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的转变,每次转变都是应社会变化的而起,应人们的新的需要而起。尤其是到了现代以后,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的形式也跳出了几种经典的范畴变得多姿多彩。当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流派和思潮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远没有建筑的历史那么悠久,它兴起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前后欧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批设计师发起了一场新建筑运动以对传统的建筑进行革新。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打破了设计只为贵族服务的立场和原则,从而使得建筑设计开始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新型的建筑材料开始使用,改变以了以往建筑完全依赖木材、石料和砖瓦的传统,从而引起了建筑设计的革命。

现代建筑设计与以往的建筑设计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相比,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同时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是以工业文明委基础的,这就使得其审美的哲学基础也和以往发生了变化,现代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是功能与技术的理性主义,这就使得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主义审美观,直觉被限定在一个必须严格遵循功能的、结构的、科学和逻辑原则的狭窄范围内” 。傅小娟、孙明还在其文章《浅析现代建筑设计》中将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分为三个层次:功能的审美、形式的审美和意义的审美。三个层次依次递增,每增一个层次就增加了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和难度。

建筑界的权威曾经说过,21世纪的高消费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在21新的趋势就是远离工业社会早期的喧嚣浮躁,远离欧洲中心下的一体西化趋势。大量的建筑实践也给予了证明,自然和乡土在现代建筑中设计比重也愈加明显。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设计出更多的更好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建筑。

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和发达的建筑文化,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入侵,传统的中国建筑开始被西方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在欧洲文明中心论的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建筑乃至建筑文化受到忽略,甚至有着销声匿迹的倾向。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建筑文化,适合民族文化的需要,同时也在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和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郑玉红在其文章《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认为中国要想建立科学的中国现代环境艺术理论尤其是现代建筑理论的关键点“便是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精髓,为现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现代的转。” 向乡土特色回归也正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呢?

要想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就要了解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比较中西哲学就可以发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其核心观念是“和谐”。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 建筑风水思想只是追求天人和谐的建筑理念的外在的体现。随着新的建筑理念的出入,这种天人和谐的思想逐渐的让位与使用的西方建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把这种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郑玉红在其文章中关于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更好的是实现传统理念的传承提出了很好的的建议:通过形式的现代借用,以达到“使现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 从而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 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郑玉红略有不同是李昱欧 宗莹两位则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把握传统理性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点,并对如何实现传统理性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提出自己总结出来的建议: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 通过这些总结,两位得出结论只有实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就为我们更好的将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融合起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向乡土回归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和文化的了解为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基础,但是要想设计出好具有创新性的建筑设计作品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

建筑设计是一种高智力劳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所以要想设计出好的建筑设计就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和心理。创造性思维和心理是做出现代设计的前提,同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要具备创新设计的灵感。设计的灵感是设计师思想火花的体现,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设计师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潜意识思维模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深刻的理解社会文化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将理论知识、现实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才能够创造出令人心仪的现代建筑设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和新理念的融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技术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尤其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越来越趋向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逐步实现人们对生活、工作的各种梦想与蓝图,利用信息技术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各种事情。这就更加增加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就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技术在绘图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处理,这些包括二、三维动态显示及模数化处理,直到产生各种施工图的定位数据。计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对整个建筑设计乃至建筑工程进行动态分析,科学的分析各种变量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处理并对图片进行分解、组合、缩放、移动或更换,最后作出修定,求出最佳方案。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湘洲、杨军、才东明在其文章《现代建筑设计与计算机应用》中对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的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及的,它代表了人类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随着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定能把建筑创作与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由此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环保、节能理念和人文理念。柴瑞琳,李华磊在其文章《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及节能发展趋》中就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就做了很阐述。关于现代建筑中的人文理念更是不容置疑,因为建筑就是为人服务的。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传统、现代、自然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设计和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傅小娟 孙明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J]. 大众文艺 2010(24)

2 郑玉红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J]. 民营科技 2001(07)

第8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 设计; 古典美; 现代

Abstract: the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an say has come to the top of a peak made art. However uniqu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has contemporary feeling not only simplification toward new, strange, the trend of the trend development, it is also mor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lassical culture. Especially we eastern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culture in each big famous buildings are reflected. This paper try to talk abou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elements to feel the classical cul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art are closely linked.

Keywords: design; Classic beauty; moder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现代建筑文化普遍都透露出一种欧式文化,巴洛克式、哥特式、多立克式、科林斯柱式的建筑在城市的新老城区都有出现,赫然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而我国古代的唐朝风格,清朝风格,苏州园林风格等等却被抛弃,这无疑是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因为我们所特有的古典建筑风格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更是向世人体现了一种古典美的气质,而依据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而衍生的一系列现在建筑文化风格和流派有:新古典主义,新地方主义,新少数民族风格,新后代风格,后现代风格,乡土自然风格等等,而这一系列无不得益于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给人的启发:中国古建筑都是以砖瓦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的组织规律非常的简明,造型也极为优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注重与自身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装饰也是相当的丰富多彩。下文,笔者就将探究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古典美的体现。

一、应用古典艺术典范的现代建筑作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建筑艺术的造诣也到了令世界惊叹的地步。就拿中国来说,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辉煌奇伟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陆续高高拔起。如:国家大剧院,水立方,鸟巢,中国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喜马拉雅中心等,它们中有很多建筑都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元素,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倘若真的亲临其镜参观到这些建筑,就一定会深切感受到蕴藏在这些建筑里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必将会为中国的古典美而沉醉。

二、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古典美的体现

(一)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与中国古典元素的结合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于1982年建成了著名的香山饭店,而这一设计便是融合了中国古典的元素,处处体现着中国的古典美。香山饭店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人居采用的院落,这就是把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现代建筑紧密相连的典型。贝聿铭将体积庞大,约15万立方米的香山分割成许多小块,以求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香山饭店只用了白、灰、黄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文化中常常见到的颜色,是苏州,安徽,江南等地带惯常采用的外墙颜色。中国古典的方方正正在香山饭店也有特别明显的体现,它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使建筑产生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味。饭店的后花园内远山近水、高树铺草、叠石小径布置的非常到位,处处显露江南园林精致灵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宏大开阔的空间的开放性特点。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隔开的,但是因为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青竹和假山使前庭后院都连接起来。这些四合院,水池,假山和青竹都能体现中国古代人居住的房屋、庭院的特有韵味和独特的古典美。

(二)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与古典元素的结合

另外,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亦是在每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它独有的中国气息和文化精髓,向世人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古典美。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址东临忠王府,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狮子林隔路相望,北拥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地理位置因此就显得非常特殊,可以说是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是联系古今的独特之馆。迎客松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一并赞美的树种,亦是古往今来很多中国人爱用来待人接客最好的表达,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迎客松实则也尊崇了中国古老不朽的传统文化,亦有对游览苏州博物馆游客的诚挚欢迎和祝福。苏州博物馆保留了苏州原有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游园观赏你会不禁觉得江南水乡的梦幻情境。

(三)中国古典美在喜玛拉雅中心设计中的弘扬

上海的喜玛拉雅中心是笔者见过的最为独特个性的建筑,它凝聚了人类对伟大的创意创新力量和对大自然的启迪,更是中国古典美的具体体现。喜玛拉雅中心是当代盛世中国的见证,它是由证大集团精心打造的,占地超过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有16万平方米。可谓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由证大艺术酒店和大隐精品酒店、喜玛拉雅美术馆、大观舞台、喜玛拉雅108铺、喜玛拉雅品牌部落构成。具体诠释了是中国智慧巧思和当代文化的美感,营造了符合身、心、灵交融的生活布局,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这个以“现代立体山水园林”为主题的异性建筑,从设计初期就体现处另类的野心:打造上海新地标。

喜玛拉雅中心的建筑造型,旨意融入当代建筑之中,成就二十一世纪世界级大都会努力追求的“像”(ICON)。建筑已超越了现下建筑和艺术的概念,虽沉埋在都市纷杂之中,却能通过本身特有的个性和表情吸引人们的视线。它的建筑整体布局是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闪烁金属光泽的有机形体“林”构成。简洁明快的方形体内是酒店和创意工作室,置身空中可供客人远望,中间不规则的有机形体是以“林”为发展意象,里面包含有美术馆和演艺娱乐等基础设施,“林”字中间是开放的城市文化广场,一般都是公众活动的主要场所。单纯和有机,规则与随意的结合,构成了建筑本身的雕塑性,也增强了中心作为城市“像”的震撼力。喜马拉雅中心的布局也很讲究中国风水,它沿用《鲁班经》中的尺度,度量空间与家具的每一处都显得大气优雅,内敛简约。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项目外形独特,其中树状仿生建筑在国内外尤其少见。喜玛拉雅中心建筑整体是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自然质朴的异形体组成。简洁明快、晶莹透亮的方形体内是证大·大隐精品酒店、证大艺术酒店、喜玛拉雅108铺、喜玛拉雅品牌部落;中央不规则的异形体内,包含喜玛拉雅美术馆与大的观舞台。喜玛拉雅中心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更是一座雕塑和艺术品。这种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异形体结构部分,这部分不仅从外形上、更从内涵上将艺术的渲染力源源不断地扩散到整个建筑,使整座建筑的魅力随异形体不断生长。异形体就像是从地底下自然生长出“林”来,从而支撑起整个喜玛拉雅中心。在矶崎新先生的设计理念中,喜玛拉雅中心的异形体部分,必须富有质感,浑然天成,不经意间流露出不经刻意的修饰的美感和魄力,这就是中国古典美的具体的体现。

三、追求并不一味仿古的古典美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历史的积累,城市文化都有着很深的积淀,这样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和审美观念也就形成。而在建筑这一方面,人和其的距离也都会表现出极强的地域和民族化的特点,人们对建筑的认同是建立在对该城市文化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有了文化的积淀,中国人的血液中就流淌着对古典美的热烈追求,因此人们会不自觉的去亲近大屋顶、飞檐、拱桥和雕梁画栋。

但是,我们现在积极去倡导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和古典性,但这并不代表着建筑设计者要去一味追求建筑的仿古,相反也不是说要去抛弃这种传统的建筑文化。要知道盲目的欧化和一味的仿古对城市形象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设计者所追求的是如何去体现现代建筑中的古典美,如何向世界展示这种独具特色的魅力。

四、结论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的艺术魅力是无以伦比的,因此才吸引了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大师在中国留下的辉煌业绩,这不仅仅是整个建筑艺术科学带来的辉煌成就,更是我们中国国人值得骄傲的灿烂瑰宝。不管是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还是矶崎新的喜玛拉雅中心都有令人惊叹的艺术底蕴,他们坐落在中国的大地上意味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节节高升的商业,娱乐,还在向我们传承和彰显内涵深远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彰显着中国特有的古典美。

参考文献:

第9篇:现代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防雷设计;注意事项;具体方案

1 雷电的危害及防雷的必要性

雷电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的一种可怕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自18世纪弗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以来,人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对雷电的防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大部分地区于二三月份就进入了雷电期。雷电是在积雨云强烈发展阶段,当云层之间、云地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现象。雷电具有1亿伏的高电压和2万℃至3万℃的温度及强大的冲击波,破坏力极大,经常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或使广播、电视、通信中断、人身伤亡以及居民房屋、家用电器等财产损失。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因雷击事故而造成伤亡,所以必须做好雷电的预防工作。雷电灾害还表现在通过各种途径侵害地面物,除了直接雷击外,还有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电磁感应作用,放电时产生的强烈电磁脉冲,地电位反击,以及雷电侵入波可能沿各种架空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等进入设备。目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直击雷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并且,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造成的危害也大幅度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电磁脉冲电压却能沿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潜入室内危及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由于雷电灾害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大,当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前进的通信、监测、控制、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正日益普及地配备于各类建筑物中。由于电子和微电子元件的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这些电子设备很容易受到雷电的危害,造成工作失效和永久性损坏。为此,完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切实做好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防雷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建筑设计部门提供的防雷设计方案中对防雷工程设计的细节问题欠考虑,而防雷工程公司提供的“设计方案”又常被忽视;但由于这些问题被忽视,在建筑物受雷击时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应引起注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高层建筑防侧击雷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建筑物的侧面易遭受雷电侧击。按GB50057-1994第3.2.4条、第3.3.10条、3.4.10条要求,二类、三类建筑物滚球半径高度以上的室外较大金属物应实施等电位连接。如高层建筑的分体式空调机外挂机﹑室外天线等;这些设备一般是在建筑物竣工后安装的,其安装位置和外形尺寸在建筑设计时难以确定,另外还有外墙上的较大的金属栏杆、门窗以及广告牌金属支架等,为了防侧击雷必须和防雷引下线连接;为此,应从结构梁柱引出园钢接头到安装处位置,供防侧击雷使用。但这些措施在“设计方案”中往往被忽视。

2.2 室外照明设备和航空障碍灯的SPD安装

室外照明设备和航空障碍灯配电箱的防雷保护经常被忽视。从防雷区划分的角度,这些配电箱属于LPZOB区,完全暴露在没有衰减的空间电磁场中,雷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会沿着线路侵入到建筑物的供电系统中。因此,室外照明设备和航空障碍灯配电箱应选择安装通流量较大的SPD。

2.3 屋顶金属构件和电气设备的防雷措施

屋顶安装的广告牌、卫星接收天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水塔等金属设施,由于初步设计时难以确定位置,经常在安装位置上没有预留接地端子,有的防雷工程公司在“设计方案”中也没有说明。对此情况,在“专项审核”意见中必须明确要与屋面的避雷带连通,实施等电位连接。

2.4 屋面直击雷防护装置

设计方案中对屋面避雷带设计不符合GB50057-1994有关规定。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当屋面是斜屋面或层高不等的屋面时,没有将避雷带设计成闭合;二是避雷带网格尺寸偏大,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即一类建筑物≤5m×5m或6m×4m、二类建筑物≤10m×10m或12m×8m、三类建筑物≤20m×20m或24m×16m。

3 建筑物防雷设计具体方案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具体措施主要包含: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电源、信号系统的防雷包含)、等电位处理和接地。

3.1 直击雷防护。由于直击雷(雷电)具有强大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电效应,直击雷击中物体后会造成严重的损害。直击雷防护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进行防雷保护。

3.2 电源防护。统计表明,微电子网络系统80%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为与系统相连的电源线路上感应的雷电冲击过电压造成的。因此,做好电源线的防护是整体防雷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对于电源防雷,由于电源线路上出现的雷电流(浪涌电流)最大,电源防雷应进行分级分区防雷保护。首先,总配电的电源进线端并联安装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如LKX-B380/100或LKX-M380/4/ 100电源防雷器);在各楼层的总配电进线端安装第二级电源防雷器(如LKX-B220/60或LKX-M220/2/60电源防雷器);在机房配电进线端并联安装第三级电源防雷器(如LKX-B220/40或LKX-M220/2/40电源防雷器),重要电子设备由于其耐压水平低应在其前端安装精细级电源防雷器(如LKX-E220-4PT/10防雷插座)。所有防雷器均应良好接地。

3.3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信号防护。雷击时产生巨大的瞬变磁场,在1公里范围内的金属环路,如网络金属连线等都会感应到极强的感应雷击;另外,当电源线或通信线路传输过来雷击电压时,或建筑物的地线系统在泻放雷击时,所产生强大的瞬变电流,对于网络传输线路来说,所感应的过电压已经足以一次性破坏网络。在信号线路上安装信号防雷器,对防感应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网络集成系统,可在网络信号线进入到广域网路由器之前安装(LKX)专用信号防雷器;在系统主干交换机、主服务器以及各分交换机、服务器的信号线入口处分别安装雷科星(LKX)RJ45接口的信号防雷器。信号防雷器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工作电压、传输速率、接口形式等。所有防雷器均应良好接地。

3.4 等电位连接。集成网络系统主干交换机所在的中心机房应设置均压环,将机房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以及所有进出大楼的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并接至均压环上,以均衡电位。另外就是防雷地网的制作,地网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设施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

4 结束语:

总之,为使建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设计时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其设计设计必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林道煜;王文生.浅析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与安装.科技风;2011,(20)

[2]尹星,杨勇伟,季敏海.浅谈水泥厂防雷接地设计及施工.河南建材;2011,(06)

[3]张峰,刘春兰.浅谈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