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史铁生命若琴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史铁生命若琴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史铁生命若琴弦

第1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似乎21岁史铁生双腿瘫痪那年,命运就把“天地不仁”的命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令他比任何人都要勤勉地去探寻生命的奥义,并以此去启迪人们。史铁生用一生解出那奥义,就是:爱与宽容。

生死与写作

在史铁生的一生中,写作是和生死并列交织在一起的词儿,因为后者关乎为什么活,而写作关乎该怎么活。

那恰是史铁生21岁生日的第二天,他被父亲搀扶着进了医院,他在心里和上帝做着交易:要么好,要么死。在病床上的几个月,他渐渐不能回忆起,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的自由。他没能再站起来。

在不能走动的最初几年,他找不到出路,就每天到家附近的地坛去,像其他上班的人一样,早出晚归。他觉得这园子像是等待了他四百年,而今终于遭逢。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每一条路上,都曾有他的轮椅轧过的痕迹。那时候,他成天成天地坐着,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以及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扯。”

多年后,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所以他常常还是要到这古园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史铁生带着本子和笔,游走到园中最无人打扰的角落,偷偷地开始了写作,“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这期间,他得了一些奖,并小有名气,开始恐慌自己会文思枯竭,便就又想到死,一边又绞尽脑汁地想着写作。“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此后,在他的一生中那些与困难相伴、与死神擦身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有停下过写作。38岁那年,史铁生被查出患有肾病,后来发展成了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医生判他活不过十年,不想他偏顽强旺盛地活了20年。他不得不每隔两天就要跑去医院做一次透析,不仅使他的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而且他的读书、写作的时间也被大大压缩。在开始动笔写《病隙碎笔》时,“我觉得我能写,我不能放下,放下可能就放下了”。刚开始很难,每天写几行字。在不做透析的时间里,他上午写作两三个小时,相比以前,虽然少,虽然慢,但“我在坚持,坚持每天都写”。就这样,《病隙碎笔》大概写了4年,共十几万字。

常年的病痛让他得以沉潜在生命的深处去体验和思考,关于生死、信仰、苦难的话题是他一直在思考的,这是他每天相伴、形影不离的生活,所以文字往往睿智、乐观和深刻,他也被认为是“生活的勇者,生命的智者和仁者”。

“写作,说到底,是对生命意义的询问,对生命困境的思索,也是人们在困境中自励,并相互携手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2004年,史铁生在担任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长时说。

他写过《命若琴弦》的故事,那以弹弦说书为生、将一生的希望寄托于琴弦之上的盲眼师徒。“写作”对于史铁生,也许就是他手里的三弦琴,当他弹破生命的玄机,即可坦然赴死了。他在《病隙碎笔》中说:“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唯有等待,和自我鼓励。”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终于坦然迎来了他必然降临的那个节日。这天距离他的60岁生日还有4天。按他生前的嘱托,没有举行遗体告别,家中也未设灵堂。愿一个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史铁生身后,亲友们为他举办了生日聚会。他的妻子陈希米在聚会上说:“他写过: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我想,这一次,是他认为时候到了。他做到坦然了,我也做到了……”

残疾与爱情

史铁生说:“我想,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与爱情。”

史铁生不喜欢别人将他树为身残志坚的典型。“(残疾被)当成一种特权,并且演变成一种自我感动,自我原谅……那你说健全人有没有类似的心理?也会有的。”他以身体上的残疾,看到了正常人精神上的残疾。史铁生把生病视为生活体验,甚至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所以他觉得人是应该有一个信仰的,一种可以试图逼近的完美境界。但他不喜欢带有目的性的祈求,“不该以为命运欠了你什么,唯当去求一份智慧,以醒贪迷”。

残疾和病痛令他对信仰有自己的思考与追求,而爱情就是他的信仰之一。他曾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怀疑一份爱情的真实性,而他真心地热爱,在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年里,他与妻子陈希米拥有了他们“耀眼的爱”。

“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地方,谁想却碰上了你!……希米,希米,你这顺水漂来的孩子,你这随风传来的欣喜。听那天地之极,大水浑然、灵行其上,你我就曾在那儿分离。”四十岁的史铁生,遇到了正当年的陈希米,两人生活相持,精神相依。这位散发着地坛之味、美丽、温柔而明朗的妻子不仅照顾丈夫的起居,而且听他的倾诉、牢骚,分享他的思考和领悟,一起走过了二十年的岁月。

第2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先生如此的不幸,从20岁开始,在病毒的疯狂、无情、漫长的折磨下,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是“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但是他很乐观,困难打败不了他的意志。正如他所说的,用微笑面对生活,去唱生活的歌谣。不必害怕上帝给予生活的太多困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大海一但失去了滔天的巨浪,就没有了风采;沙漠一但失去了黄沙的漫天飞舞,就没有了往日的壮丽;人生一但拥有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那么人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史铁生先生的生命中,他的身体是脆弱的,但他精神上跟夏天的大树一样旺盛、顽强。他像鹰一样坚强的生活下去,勇敢的面对困难。如果鹰是天空的勋章,那么史铁生先生就是中国的勋章,中国的骄傲,人民的榜样,一直受着我们的敬仰。由他我想到了海。你看过夕阳下的海吗?我曾经目睹过海和岩石的战斗:海浪正在向前运动,可岩石百般阻挠,海浪咆哮着,推着,咬着,勇敢的冲向敌人,不顾一切,哪怕自己随着对岩石的一声巨大的撞击,被敌人锋利的牙齿撕咬的粉碎,变成一块一块小珍珠,也在所不惜。然而,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在夕阳下,红色的海伤痕累累,变成一片血水!此景何等壮观,我叹为观止、感慨万千。想:古之立大事者,无超世之才,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史铁生先生既有超世之才,又有坚韧不拔之志。他没有放弃,在逆境中写下了许多作文,出了许多书。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毯》(建议读),《命若琴弦》。那样的文章只有他能写,就算别人也有那经历,也难像他一样坚强。他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旅》两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只求评论,不求打分

第3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关键词】地坛 母亲 日常状态 海德格尔

《我与地坛》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力作.翻开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沉入其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对母亲的回忆,对命运的体验,无一不烙印着作者对宇宙万物及自己精神归宿的深沉思索。这种思索则是哲学的终极,这正好契合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追求。

海德格尔:西方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流派。他因受纳粹影响,为人不耻,但其学术成就则令世人侧目。而其后继者萨特和加缪可能更会为世人所熟悉和了解。

综观《我与地坛》,有一个基本点不能放过,就是史铁生“二十多岁忽然截瘫了”。在这样一个如花似锦的年华里,作者的心灵无疑经历了炼火般的煎熬,是最痛苦的。他对生活、生命的看法自然与以前截然不同,而对命运的思考尤其深刻。这为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其中许多独白都或隐或现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不谋而合。

一 我与地坛的关系

海德格尔指出,在进入将来的运动中我们的过去总是伴随着我们,这个“过去”既是我们个人的过去,又是那个帮助我们形成我们所理解的历史的过去。总之,时间是不完全的,是处于形成的过程当中。

理解了这些,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第二、第三自然段。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其实古园的过去就是作者的过去,古园的兴衰形成着作者的思想。因此,作者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那里,作者的思想物游八极,驰骋于天地之间,谈古论今,无拘无束。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公园,却和荒园产生了神秘的契合,这其实正谋合了海德格尔的名句“我们存在于当前”,我们与荒园是历史性的存在着。

海德格尔认为,日常状态是“日日出生于那种生存的方式”,而这种生存方式史铁生显然是逃避的,“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与海德格尔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不谋而合。海德格尔认为“人们”是应该“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并打了一个比方,人们种桃树,吃桃子,赏桃花,认为“人不是存在的奴隶,而是存在的邻居”。由此,史铁生就可以安闲而舒适的观照万物:蜂儿停在半空,蚂蚁转身疾行,瓢虫忽悠升空,蝉蜕寂寞如空屋,露水轰然摔成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响动,片刻不息。在这里“物”与“我”是何等地诗意的存在,何等地和谐统一,人和自然都自由自在了。

“日常状态”免不了死亡。海德格尔认为“死”是一定要实现的。因此,承认“死”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要直面“死”的本质,直面人生的本质,并建议把“死亡健朗的悬置起来”。《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则“一连几小时想关于死的事”,并想了好几年,认为“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思生”一脉相通。海德格尔认为,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该好好考虑怎样活。《我与地坛》其中许多道理,正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死亡观的演绎。

二 母亲与地坛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存困境就是人与人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我们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避免“被决定”,我们是被“湮”在世上的。“沉没于其中”。由此引出两个概念“烦”、“操心”。

《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明显带有烦躁情绪:“发了疯一样离开家,从那园子里来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这些情绪明显受到自己双腿的影响。“儿子的倔强”则使母亲陷于“茫然和焦虑”,这倔强留给作者痛悔,更增强了他对前程的茫然的忧虑。并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他在园中待着,在路途中观望、等待下一件发生的事情,渴望什么事会出现,奇迹会发生。他努力想去撞开一条路,这条路在出现时他还懵懵懂懂,不知方向。而“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经历了获奖的激动和黯淡,作者焦燥浮夸的心日趋成熟。作者从沉沦中奋起,并以作品来祭奠自己的母亲,并最终完成了心灵路程。

三 海德格尔对作者写作的影响

19世纪末,尼采振臂一呼“上帝死了”,人类的信仰轰然倒塌,欧洲乃至全世界陷入了混乱,世界秩序被打破。二战后,人类饱受磨难的心灵,渴望宁静,渴望归宿。在那个时代,人成为精神的流浪着。海德格尔力图重新构建人类的精神家园。海德格尔认为“人从历史中来,带着不可认知的历史遗物,去寻求现代的东西”。因此,那时的人们危机四伏,努力重建信仰。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的生理残缺使作者强烈认识到自我世界的不健全,导致精神的残缺。于是,作者来到了古园,这孕育了上千年文化内蕴的地方让作者的心灵归于平静。

古地坛是“我的家园”,抑或是“我的母亲”,古园似乎等了我四百多年。在那里。作者看到了万物的永恒;“有些东西任谁也改变不了它的”,譬如落日、雨燕、古柏,甚至“味道”,这都能激起他的全部情感和意蕴。那么,作者找到了什么呢?为什么“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呢?一方面“园子宁静”,作者心灵可以独处,便于散心,但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地坛蕴含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似喷泉般滋润着作者焦躁而不安的心,给作者精神的食粮。母亲则成为地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蕴含着母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想阻止但又怕待在家里出事。母亲那种宽厚、坚忍、毫不张扬的爱以及有意隐藏的情感给作者以极大的触动和感悟。至此,我们已无法明确,到底是地坛的博大宽容的胸怀滋养了母亲,进而抚慰了作者伤痛的心,还是母亲那耀眼的母性充盈着古园,连绵不绝,荡气回肠,无声无息的呵护着那颗敏感的心?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渐至清晰,让人心痛得流泪。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史铁生的生理是残缺的,但却在古园找回了心灵世界,重建了内心的完整。他面对良心的牵挂的呼唤,用良知忏悔了自己的罪责,用母爱夯实了自己精神的根基,并风雨无阻的迎接各种困难和挫折。

重新审视海德格尔对史铁生的影响,我们会发现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相似!它们在星空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永远召唤着后知后觉的人们去探索、感悟,触其冰山之一角,我们便会听到心灵震颤的巨响,这,将永远伴随我们一生前行!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5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演讲与论文集,1954

[3]史铁生.我与地坛,1991

第4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如果你心有不甘、愤怒、贪婪、害怕、迷茫……那就去读一下史铁生吧。”一位读者曾这样欣慰地说道。从某种程度上讲,史铁生已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标杆。虽然他远离了我们,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的!

没有装饰的诚挚与温情

我认识铁生已经整整10年。10年前(1980年),他在那间街道小作坊里,往仿古家具上画仕女。小屋很暗,终年不见阳光。从小作坊回家,要走长长的一截胡同,胡同窄窄的。铁生膝盖上盖一件破棉袄,慢慢地摇着那辆旧车。在他背后,黄昏飘忽、慵懒的影子,一片一片,挂在雍和宫的红墙上。

铁生是那种宽容善良得令人感觉他软弱的人。这种宽容善良,使所有人一见他就会感受到那种没有装饰的诚挚与温情。一个人遭遇那样沉重的痛苦,却又表现出那样的宽宏大度,于是那种近乎于透明的意志力又使所有人内心震颤。在一片冷峭阴霾之中,他挣脱了一切愚蠢的虚构和幻觉,在阴影覆盖的水面上编织了一只漂浮的、属于他自己的金色摇篮。他坐在这摇篮里,远离了疾病、噪音、尘土和恶臭,静静地面对生活那漆黑瞳孔里五彩缤纷的光芒,然后才有了那种清淡而又宁静的微笑。

那时,铁生就住在雍和宫围墙下那个窄窄的院门里。两间低矮的平房,没有院子,没有合欢树,也没有草茉莉与夜来香。薄暮时分,当宇宙的巨钟发出转动的回声,万有引力残酷地吞噬了这沉重的回声之后,就会有清脆的鸽哨从天空一路洒过去,雍和宫檐角的风铃声就会在那些纤弱的瓦楞草上边神圣地飘动。

他下半身瘫痪时,还不到20岁

铁生1951年生在北京,比我大1岁。下乡的那一年,他17,我还不满16。

铁生去的是延安。他插队的地方离黄河不过百十里路,那里黄土山峁连着黄土山峁,满山遍野刮着黄风。一刮黄风,太阳就变得很混沌,得只剩下一圈影子。

铁生是带着一箱子马列经典和文学名著下乡的。他在乡村只呆了3年,上帝其实早早地对他作出了安排。小时候两条腿常往一起绊,他没在意;下乡后不断地闹腰腿痛,他也没在意。后来在潮湿的牛棚里喂牛,在牛棚呆到半夜,给牛添草,困了就睡在牛槽边的青石板上。头顶是满天的星星,石板旁是飕飕的秋风。就这样,3年。刚回家时,拄着拐杖还能走,慢慢地就只能躺在床上,通过窗户去听屋外喧闹的世界。

铁生下半身瘫痪的时候,还不到20岁。一开始他怎么都相信自己的腿能治好。他妈妈流着泪,背着一身的债,找尽了草药与偏方;他甘愿吃各种各样的苦,甚至胯部被整个儿烫伤。后来在医院里,他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脊椎里有肿瘤这个幻影上。对于他来说,最可怕的就是脊椎穿刺检查后那次真实的宣判。那时他还不到20岁,命运之弦像是一下子绷断,所有的希望都在一瞬间消失了。就从那一瞬开始,他才真正地瘫了。

在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死。那天晚上,天很热,同病室人都去乘凉了,他挣扎着下床,从褥子下抽出那根早已准备好的电线,咬去两端塑料皮,撑着床栏站起来。墙上有一个电源插座。他趁着月光拧开胶木盖,拿着电线就往里插。人的生命的每一瞬间都由偶然控制着。在那一时刻,他慌乱中同时碰上了地线火线,偶然的短路粉碎了他精心设计的死亡。

后来,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仇恨一切声音,喝着喝着水就把大茶缸往玻璃窗上砸。他觉得街上的所有人都不屑于瞧自己,男人飞快地蹬着自行车,女人照常弯着腰又说又笑,孩子拉着木鸭嘎嘎地响……他对人们给予的那些怜悯感到恐惧,也无法抵御从心底透出的那种悲哀和寒冷,于是他又去寻找死神。胡同里很静,也是黄昏时分,夕阳照在破砖墙上,有几块砖红得耀眼……

最终,他还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他有一个愿意向别人夸耀自己儿子的妈妈和一个还没长大的妹妹。

铁生写小说,起先是为了一个姑娘

铁生写小说,是因为他想活下去。

起先似乎是为了一个姑娘。一个温暖的春夜,她蹑手蹑脚地走进苍白的病房,给他带去一束她自己采撷的花。她有一张让风吹得微微发红的脸和一条浅蓝色的小围巾。他喜欢听她的笑声。她笑起来就像个孩子,像个小疯子。她还爱背对着他,轻轻地哼那些极轻柔的歌。那些歌,令他想起野花和矮树丛,想起青草地上的露珠和小牛犊,想起白色树干上的裂纹。那时他只觉得应该为她而做点什么,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她脸上永恒的欢乐。

随后,是为他妈妈。他有一个深深地爱他、活得很苦的妈妈。他妈妈自己有严重的肝病,可一心惦记的是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那时候,铁生一天到晚待在地坛。一个下午,他摇着轮椅在偶然中进入这荒弃的古园,在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夕阳中,他迷上了这个他本来并不注意的去处。他像痴迷一样整天把轮椅摇进去,在园里到处找被人遗忘的角落。他妈妈担忧儿子被悲哀诱惑得钻进阴暗的隧道里永不回来,又不愿让自己的担忧阻碍了儿子去摸索自己能走的道路。这是一位把沉重的负荷默默埋在心底的母亲。每次儿子动身前,她总是默默地替他准备,一直目送着那轮椅摇出小院。有时她会到园里去寻找待久了的儿子,她匆匆地茫然地急迫地四处张望,又怕被园里的儿子看见,端着眼镜,惊惶得像在寻找海上的一只船。

这样的妈妈,为了这样的儿子操碎了心。直到她临去世的那一天,还在说服儿子,打算推着他去北海看。那时他只觉得应该为不应该那么早离去的妈妈做些什么,这一切,为的只是让妈妈在天堂里获得真正的骄傲。

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铁生说,他和地坛缔结的是一种缘分。地坛在他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它坐落在那儿,好像就为了等他摇着轮椅进园的那一刹那。

几乎每天晨雾还没散尽,铁生就来到这里,找个最僻静的角落,开始沉思。太阳爬上檐头的时候,常常是他清晰地看到自己生命影子的时候。等满园子的阳光变得均匀的时候,他再来这里,会专注地在阳光下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听“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时他常常充满玄想,他坚信有外星人与飞碟,坚信一个密封的瓶盖会自己跳起来,坚信周围所有的老柏树都有眼睛与灵魂。而等到老柏树罩上那种沉静的黄光时,他再来这里,则常会到儿童游乐场那边,呆呆地看那些尽情游戏的孩子……

在这座古园里,他开始幻想鲁宾孙式的荒岛:一个人住在那儿,只需一间蘑菇状的小屋,或者干脆一个黑黝黝不见天光的山洞。不需要任何温暖,不需要任何怜悯的目光。他曾经想:人为什么一定要坚强地活着?是为了坚强还是为了活着?千万年,人就这么活着,走弯了腰,走驼了背,辛劳得青筋布满了双手,走得灯油熬瞎了双眼,结果要走到哪儿去呢?是为了摆脱痛苦吗?实质上欢乐一直在虚伪地引诱着你,痛苦却一直在实实在在地陪伴着你。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像西西弗斯那样,去吃力地滚那没用的石头呢?

随后他才想到:脚下的地球其实就像一艘漂泊的船,有几十亿支桨在划,有几十亿个声音在哼着艄公的号子。人活着,要么你别去追求,只是忍受、苟活着,用许多面盾牌封锁自己的心;要么就拼力去摇这沉重的桨,两样之中你总得接受一样。因为你活着,没别的办法。缩到角落里去流泪,咬破嘴唇,也并不少费力气。那就还不如摇吧,反正也是活着。这时他恰恰又从西西弗斯那里得到了启示:人的意义其实可以从这种存在中获取,人的欢乐也唯有在这徒劳中才能得到体现。

这时他再想到死: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要紧的只能是生,活得充实就需要目的,而对必死的人来说,一切目的又都是空的,痛苦是不可能摆脱的,那么就只能在痛苦之中寻找欢乐,在绝望之中寻找依靠和自由。这也就是说,人生的欢乐其实是心的境界的欢乐,这欢乐就是自我完善,就是对自我完善的欣赏。这时他的心里就慢慢抹去了不幸与阴影。他开始意识到,差异所带来的痛苦其实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从根本上说,人都面临着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通过差异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与和谐,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又永远赶不上他自身欲望的能力,这是一段永恒的无法缩短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接近死亡一步,这意味着恐惧。

随后他才真正看透了背景与自身,把自身从背景上剥离了下来,这时他才挣脱了目的的纠缠而把视野放进了过程。唯有过程才是实在的,那么就只有在这过程中追求心的自由与愉悦。所谓的目的其实只是为活下去而虚设的,虚设目的的目的就为了在与生俱来的困境中获得欢乐的机会。人最终得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谁只会唉声叹气,谁的痛苦就多些;谁卖力气地摇桨,谁就有自由,有骄傲,有欢乐。这时他才想到了:真正残疾的其实是那些无知地为自己制造深渊、没有意志超越自身的人。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行走。他的世界就在这儿:抬起头来,世界是天,是太阳、月亮、云彩和星星;低下头,世界是地、树丛和小草;闭上眼,世界是自己嗵嗵的心跳声;睁开眼,世界就是崎岖的山路,顶点就是死亡。

要有来世,只求能有刘易斯那样的两条腿

铁生是个全能的体育迷。他迷恋足球,更迷恋田径。他能说出几乎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是长是短。刘易斯是他崇拜的偶像,他说刘易斯跑起来像一头潇洒的黑色猎豹,任何优美的舞姿都及不上那两条腿所体现出的潇洒。可史铁生又恰恰连进一次体育场都不可能,因为那儿有像山一样冷酷地阻挡他的台阶,于是他只能看电视。如果这一天电视里有精彩的体育节目,他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一样,一天当中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想着它。

他曾平静地跟我说:“要是没有愚昧,也就不会有机智;要是没有丑陋,也就不会有漂亮;要是没有恶劣与卑下,也就不会有善良和高尚;要是没有残疾,健康也会因为司空见惯而变得腻味。我也梦想这世界上没有残疾,但到那时候就将会是患病的人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要是把疾病消灭掉呢,那么这悲伤苦难又将由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要是再把这丑陋、愚昧、卑鄙等等都消灭呢,那么要是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明、高尚,结果会怎么样呢?一个失去差异的世界,只能是死水一潭。”

随后,他又笑着对我说:“不过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希望来世自己不再是残疾。要是有来世,我只求能有刘易斯那样的两条腿:那时的人普遍要比现在高,所以我至少要有一米九以上的个儿;那时的百米速度要比现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几。要能有这样的来世,我这辈子吃再多的苦也值了。”

摘自《作家笔记及其他》(原名《铁生小记》,朱伟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第5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青春的理解,和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探讨一下《怎样让青春闪光》。

青春是一个活泼的话题,因为在它面前,一切皆有可能。青春也是一个成熟的转折,如果你以勤奋、进取对待它,它回报你的就是五彩斑斓的世界;如果你用敷衍、荒废对待它,它回报你的将是深痛无奈的悔恨。

有人说:世上有千种拥有,但有一种拥有最珍贵,你也许丝毫觉察不到这种拥有,感觉不到它的价值;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你生命的某一天,当你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它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瑰丽的青春。世上有万般失去,但有一种失去很无奈,它让你追悔莫及,以一生作代价;你纵有回天之力,也只能仰天长叹,捶胸顿足;它不是权势,也不是美貌,而是无价的青春。我们每个人都想留住青春,但是岁月却是无情而残酷的。当青春走过,身后满是尘土飞扬。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些同学把青春当做废纸,一无所用,天天无所作为,上课埋头睡觉、下课疯赶打闹;有些同学将自己打扮得潇洒帅气或是美丽动人,却行为粗鲁、出口成脏;有些同学常常因为小事与别人大打出手……也有些同学默默的珍惜着自己的青春,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段瑰丽、无价的青春,让它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呢?

我想,首先是理想和态度。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将来社会中站的位置。正如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中说到的:“心弦也要有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现在正沐浴在灿烂花季的你们,只有坚定目标,并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才会青春无悔!请大家记住:你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就会用怎样的态度回报你!

其次,是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等等。只有牢记责任,才会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中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光应该专注在什么地方、自己的脚步应该迈向什么方向。只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担当大任!

第三,是自信。台湾作家吴淡如曾经说过:“其实,生命的欠缺,是因为我们一直向别人要自己才能给的东西,比如自信。”我相信,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一首歌。但是,想要高声唱出自己的歌,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音符,依靠自己的声带与喉咙。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唱出这首歌,也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

第四,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让计划与梦想变成现实。不要只生活在自己编造的梦里,用目标激励行动,做好行动前的准备,不要被想象中的困难吓倒,拒绝拖延,今日事今日毕。

当然,青春的元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懂得珍惜与宽容、学会坚强与自立、乐于合作与分享……这些元素,会让你的青春煜煜闪光。

第6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今年的“两会”中,一位教育界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中国培养的小学生、中学生在诸如“奥赛 ”等国际比赛中屡次问鼎,西方各国的同龄人被我们的孩子甩得远远的,但智商优异的这些孩子们成年后却少有创造性的成就,难道他们成年后智商倒退?那位教育专家说,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中没有注重对孩子创造思维的培养,没有创新精神,何来创造性成就?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

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如下几个因素:

1.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室内,弊端在于内容形式的统一,数量要求的一致,每次的作业局限于教师出题,学生做题,老师批题,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狭小的学习环境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点,不注重知识的结合点,把学生禁锢在圈圈之内,使学生对知识被动接纳,死记硬背知识,把知识变成了僵硬的东西,这样使学生难于有创新能力,难于有新的探索和发现。

3.“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考的指挥棒,让学生放弃了一切与高考要求不符的想法、做法,以求平稳获取高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这样被扼杀了。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树立动态的知识观,开放的教学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质疑探索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意识。质疑、不断探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质疑问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题,因为“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而要学生有疑,且疑在关键处,就必须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文章《命若琴弦》时,我就引导同学质疑:撒谎是一种公认的不良行为,而为什么老瞎子的师傅要对徒弟撒谎呢?老瞎子又将这一谎言传给了自己的徒弟小瞎子,而为什么作者字里行间并没有批评之意?同学们带着这一问题阅读,最后一致认为,那是师傅们必须做的,是善意的谎言。不这样做,瞎子徒弟的人生将难以维系。进一步的思考让同学们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有了这一谎言带来的希望的支撑,瞎子才会在人生的路上弹奏着、希望着、梦想着,而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弹奏琴弦的过程中。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冲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发疑问,然后思考,去获得新的发现。

二、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可见想象的重要,依靠想象,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更是实施创新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当老师布置任务给学生时,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按各自的意愿、条件、方式去做,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可根据课文的标题、一段内容、一幅插图,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或补充其中的一个情节;或拓宽课文内容;或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见解;也可通过观察图案或者收听音乐,抓相似之处,联想生活实际的具体情景,查寻信息和相关资料,借以想象创新。

值得警醒的是,想象力是离不开具体内容的,所以教师应清楚,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通过培养想象力来培养学生对宇宙人生乃至世界万物的思考和探求,让他们从小就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培养学生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对人的处境的体验、理解、同情和悲悯,还有对人的尊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无论是选择教法、设计练习,还是拟写作文题,都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一长远目标,由此,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才不会流于形式。

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首先,要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要在课堂内外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总之,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7篇:史铁生命若琴弦范文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多元共生、色彩纷呈的时代,也是语文学习自觉的时代。

鲁迅先生曾说文学能够“涵养人的神思”,使“人生意义,致之深邃”。语文学习纯然是一种精神活动,其重要作用就在于对人的个体精神的“涵养”,以最轻柔的方式呈示自如、广阔而人性的世界。这里,有对生活的照拂和尊崇,有对理想的寻索和奋进,有对人性辉光的敬重与激赏,有对纯真情感的珍视与守候,即使是历史旧景,也会在册页的品咂摩挲中真切感受现实的温度。语文学习可算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有心步入,即可自在地安享独属于自己的精神风光,探幽览胜,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更为宁静的想象空间,诠解那些使内心无限丰盈的思维乐趣。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说:“没有经过审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重新审度自己的语文学习历程并一吐积悃的愿望,有必要在工作中反思中学语文教育规行矩步的学习方式与不容置辩的传授理念。

1.好读书,不求甚解――做真正的读书人

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在老师的督促指引下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漫天的“有用信息”,接受可贵的人文熏陶,汲取丰盛的精神营养,并通过封闭式的绿色教育,幻想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生命质量。

然而面临汗牛充栋、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不禁心中凄惶。丝毫感受不到古人的安谧与悠然,沉浸郁,目不暇接,既不能品其言而察其妙,又不能析其章而悟其道,如置身于寂落荒原四顾茫然而无所得,徒让寸阴付水流,却依然终日喟叹精神生活匿乏的沉重压力。

其实,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师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真正的读书人,并非执迷于书本“量”的占有,依附别人信念而生活的人往往会造成自我心灵的幽闭,更何况过于餍饱的读书,也会淡化你品味思想的生命志趣,导致内心的疲顿与不安,其结果正如泰戈尔的那句名言:“疲乏的尽头即是死亡,而完美的尽头却是无穷。”语文的根本魅力还是来自心灵的,根植于人的情感和性灵。一切睿智的言辞皆为心灵的花蕾。语文是精神苗圃中最丰灿的花园,当馥郁的清香徐徐地吹送,引动人的情怀,人们的心智自会怡然的开启,宛若在花前月下畅饮芳洌琼浆的快意,从容地提升自身精神的含量而不费虚功。

昔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九渊则言:“读书切戒太慌张,涵泳工夫兴味长。”阅读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幸福的事,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甚至认为,阅读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然而阅读总须沙里淘金,钟情语文应钟情经典,经典记述着人类的道德理想、情感追求和人性的辉光,涵纳着不能沦丧的生命尊严,和不能沉湮的艺术情怀,是一个民族生机勃郁的精神土壤。美国作家凯里・赖克在其《洛克菲勒的忠告》一书中说:“读书的量即使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只会读小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人生得到宽慰……想到这一点,你就会自然觉得阅读谁谁谁的白日梦是何等的浪费时间。” 赖克的话深刻地表现出对经典的认同感,经典像温润的玉富有灵性,我们只能听从“感性的召唤”,长久地阅读、对话、品味,而切不可从教育者笔下的先验“观念”和凝定的答案出发。而像梭罗在瓦尔登湖心横舟畅游,不作任何思索地畅读,领略全书的神韵风致以及富用理性的博大和精神的气象,受享文本中最细微的美好情愫与激情迸溅的奇伟创造力。只有自觉自在的阅读,才能感受生命中诗意的相随,在甚嚣尘上的物化现实面前,依然存有追寻纯净艺术生活的内心律令。

自然,并非每一部经典都会令你沉醉向往,爱不释卷。施蛰存在《我的爱读书》一文中坦言:“在我个人,‘爱读书’与‘爱的书’之间,我的感情还是特别爱好着那些‘爱的书’。”品读自己内心悦纳的经典,不仅有厚重的精神凭,且不会徒增心灵的负累。读一本智慧的书是与伟大的人物进行交流,大师的性情绝非一时之悲喜,而是深切的生命思索。纯然性情的悦读,而非急功近利的跃读,会使你体味到人情、人性与爱的真纯濡染的人生况味。

2.我思故我在――做冷静的思考者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苇草。生命的形态诚然卑微脆弱,却有着顽强的思力。夫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是相得益彰的思维过程,死读书而不勤于思考,知识就易胎死腹中,无法活泛起来。这正如郭沫若所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做冷峻的思考者,思考使我们的内心愈为通透、敞亮,在圆和清寂中冷静思索。

鲁迅有篇杂文叫作《随便翻翻》,但他并非走马看花随便看看,而是有思考的翻检。他说,即便翻一些陈年老帐,也可以了解当时人的生活:青菜几文一斤,豆腐几文一块。同样是文质兼美的华章,因思考层次与深度有别而领略与品味的理趣之美殊异,思力深刻地表现出阅读品味的魅力和心灵的洞察力。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苏菡玲《生命的滋味》、申力雯《经营生命》等篇什中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可以回归自然,饱览沈从文的《昆明冬季》、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以及杨澜的《向往希腊》的景致,不一样的风景沉淀着不一样的文化,领略着迥异而旖旎的自然风情,并且了悟“任何一种文明原本都是值得敬重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拿来与自家的文化比个山高水低。正如美国有句谚语:‘苹果是苹果,橘子是橘子’。”还可以远古追梦,思考古圣先贤的智哲睿语。在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呼号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明史・周新传》中思考“冷面寒铁”周新的“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的浩然正气和刚毅之风作为的悲凉;在孔融的《与曹操论盛孝章书》中感悟“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的真谛,在唐顺之的《任光禄竹溪记》中领受偃蹇孤恃、不谐于俗的志趣。以往的咏叹在沉思自省中铸就多姿而丰富的生活画面。“披文以入情,沿波以讨源”,品其文辞,悟得妙谛。拨开尘世的烟云,可以发见文字间有对世界的细致观察,对自我的严正解剖,对人生的痛苦追索,对亲情的不舍依恋,对未来的翘首企望……这些皆为人类心灵的向度。

思想者的书是智慧的灵光,心灵的交流存在着情感和思维的冲撞,我们的思力往往有所拘囿、闭抑,自然我们也不臆想非要与大师同席论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在读精神大师的作品时,我们的姿态不应是茫然的尊崇甚至顶礼膜拜,而是静心潜沉的涵泳。鲁迅研究学者靳新来先生曾说:“读鲁迅时,要感觉鲁迅就像邻家大伯一样的蔼然亲切。”鲁迅文辞朴实刚健,为何一定要在无限深刻中茫然若失呢?纪德也说:“崇拜上帝如果没有分神的时候,那么灵魂也会疲惫不堪”。世间本没有所谓“圣人”,过分庄严、崇高、神圣的氛围,让人真切的感受不是人格之伟岸与崇高,乃是心灵的囚困与压抑,执迷于一端,终日枯坐,悒郁烦闷,失去了理趣的盎然。故我们应为经典祛魅,汰去那些神秘不清的暧昧成分,方可切实窥其至深之精妙和真理的质朴。

一个思力很强的人不会因知识的芜杂而失去自身鲜明而独立的是非判断,并有勇气批判,坚守真理的立场。余秋雨在《书海茫茫》中说:“文化是社会的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分寸。”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le, SedMag is Amicus Veritas”(这是拉丁文,其中文意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坚持真理追求,批判继承,黄钟大吕、八音和鸣,仍有不谐的音符存在,我们不能仅仅品读赏心悦目的文字,还有努力接触搅动灵魂的语言,那些让人心头凝重的哲思。诸如赵丽宏的《在柏林散布》、路翎的《英雄的舞蹈》、毛姆的《江上歌声》……人非尺蠖,志当存高远,故士不可不弘毅,他们的思考、眼光皆对历史的人性的热忱的注目。

3.笔补造化天无功――做冷峻的书写者

柏拉图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

好学深思者,往往一旦发言,便能遮住他人的声音。然而承纳语文的滋养,以及古圣先贤的精神砥砺,却“大音无声”,惜墨如金,竟至于枯槁无力,思而难述,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心力。

走进语文,万不可思而不述,在创作的激情盈溢心胸,须用笔墨挥洒自己的思想灵光。美国“交替性的诗人”弗罗斯特在其《谈诗艺》中认为:“一首诗就是在心有所悟之瞬间被抓住的一缕思绪”。稍纵即逝,迅如电闪。往往就是这不经意的灵感的袭击,激发内心书写的激情。当有一种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读书与思想,最终只有通过书写和陈述才能获得合度的存在与非凡的表现。冯骥才在《无书的日子》中说:“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书写,纯然是个人的声音,是真正属于自己智慧。梁衡在《书与人的随想》一文中认为:“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迁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后出新,是大智慧。”平时或率性点染、或深思熟虑,皆出自生命个体的经验感受,有感而发,诉诸言语,并藉语言交流、自审、度势、忖人。郁达夫说:“书即是人”(《人与书》),品其文而悟其人,验之于书写者,可知其思想之驽骏。

高行健说:“文学就其根本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把著书立说视为写作的旨归,把出版热销奉为经典的圭臬,是很难写出可贵的文字的。而且文学是条羊肠小道,须有孜孜的韧性品质。天才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即便是现代小说的发端者卡夫卡和二十世纪最深沉的诗人费尔南多・毕索瓦,他们投入的毕生的精力去挥洒,也没获得在生前受享文豪殊荣的机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茅盾曾在写作的矛盾中遭遇挫败彷徨不安;鲁迅的写作不过是自己精神的思缕牵着已逝的光阴,麻醉自己深刻的绝望;现代作家成书最多的沈从文先生自1923年寻至北京,在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作为笔名进行创作,直至三十年代开始书写心中萦绕的“湘西世界”才走向成熟。有好事者问他成功的根由,沈从文先生仅仅回答了六个字:“端起来,放不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写作、写日记,皆为某种心态的表达,兼以对思考的自足。一番观察,一种对经验的回顾,一些臆想和种种感受,都能书写出风采绰约的生命现象,只有不甘于冷清和孤寂而坚持的行动,才会收获充实。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做会心的倾听者

言为心声,聆听智者贤达的声音,才能避免夸夸其谈、坐井观天的危险。

然而当你的阅历不足以通晓他的脾性,便无动于衷,这时可以去倾听别人阅读的方法和体验。吉定老师曾这样指导学生的阅读,她说,名词具有唯一性,有时为了记忆的深刻,我会将一些具有鲜明标示意味的名字概念标注整理出来。如读《左传》中的卅吁、子文、申舟,《论语》中的子羔、言偃、宰予。他们的名字跟他们的思想一样重要。与这些真正的读书人聊天,是纯然精神上的交流,一种心态的表达,兼以思考的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