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为老服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为老服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老服务论文

第1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现代精准制导、航空航天、通信探测、生物技术等不同行业,以及从宏观到微观领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均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成果的编辑出版交流,离不开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培养新时期编辑的工匠精神是时代对编辑工作者从业的要求,也是编辑工作者“与时俱进”的自身需求。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1.3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因人而异

编辑的工作就是服务,为作者、读者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对于工匠精神,不同的编辑人员应有所区别。所有编辑需尽快完成当代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与转换,要从日常化、程序化、简单化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换。新入职编辑要求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包括精神伦理与编辑实务技能,即应加强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伦理,学习先进技术,掌握过硬技能,开拓理论视野,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辑[10]。编辑的基本素质是要在忠实于原文、原作者的基础上规范论文,但这并不表明编辑对投稿论文学术质量无所作为。期刊征稿简则上往往会注明编辑有权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要对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规范性等把关,所以不要把编辑工作看作为认识字、坐得住、对对红的简单工作。一个好的编辑应该首先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编辑,以便真正做好编务、办好期刊。对于老编辑而言,其业务熟练、动作规范,但倘若就此满足,工作中老一套地看稿、改稿、编排、审定、付印,久而久之会感觉迟钝,思维衰退。编辑手法一旦成了“一定之规”,编辑就会变为“编辑匠”。瓦匠、木匠、铁匠之所以称为匠,是基于他们所掌握手艺的熟练程度而言,是尊重的称谓;可是“编辑匠”一词却略有贬意。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就是“编”和“辑”,是各类文稿的“加工者”和“把关人”[11]。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同样,编辑工作需要投入编辑的智力劳动,来不得半点得过且过。科技期刊发表报道的是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与纯文字、文学类论文差异明显,高新是论文的特点,快速、及时、精准是发表的基本要求,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载体,编辑则是桥梁。科技期刊编辑除应该具备一般编辑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怀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新老编辑,都需要重新认识新时期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编辑实务中踏实践行工匠精神,办好期刊,努力为读者与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2.1职业精神的培养

2.1.1基本工匠素质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精神品质[9],新时期需要构建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12]。德国制造质量的蜕变是基于“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制造打开欧美和全球市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质量救国”战略[9],均以工匠精神为主旨。新时期编辑首先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同时具有工匠技能。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能力与品质的需要[8]。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编辑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审查论文,就是鉴别作者实验研究、思维成果以及科研价值,对审稿通过的论文给予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完善。促使这些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的每年72学时业务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业务培训,值得坚持并强制要求,基层单位则要从编辑参加学习的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与保障。

老编辑虽然编辑业务熟练,但往往会有经验主义、见怪不怪等马虎思想;新入职的年轻编辑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但往往需要培养耐心与细心;而近年来有许多从科研教学岗位转入编辑岗位的人员,他们具有科研教学的经验,有写作、的体验,多数遇到过退稿、退改,或曾收到审稿专家与编辑的大段意见与建议,或曾数次投稿,数次退稿或退改,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有利于做好编辑工作。无论哪一类编辑人员,都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学术发展服务的思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文字复制率检测系统、参考文献编校系统等极大地便利了编辑工作,然而编辑才是主体。针对近年来的学风浮躁,在倡导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需重视并强化编辑的主观因素,充分调动与发挥编辑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匠精神,对投稿论文精益求精,对有创新的论文成果予以呵护并加快发表,而对粗制滥造的论文果断说不,叫停快餐式论文,维护学术发表的科学准确与公平公正。现代通信技术发达,编辑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资源,编辑学会、协会、各编辑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题讨论,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观念,弘扬正能量。

2.1.3奉献精神

新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教学科研的不如搞房地产的”“做编辑的不如搞科研的”现象,编辑实际收入与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置身于如此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除加强编辑培训、管理与考核以外,有关部门宜适当考虑采取措施调动编辑积极性,让编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让编辑有健康的竞争环境,有相对平等的权利获得奖励、职称晋升的机会,把科技期刊编辑归类为科研教学队伍的一部分[5],鼓励编辑开展编辑业务学术研究与交流,不定期为编辑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机会。让面对“白卷青灯”的编辑不再有为他人作嫁衣、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的感觉,以使编辑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踏实工作,践行工匠精神。应倡导编辑向先进人物学习,保持高风亮节,不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为名利所动,应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地位与待遇偏低等问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办好期刊,发扬敬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精神,为教学科研、作者及广大读者服务[13]。

2.2职业技能的培养

2.2.1策划能力

编辑传统的“编”与“辑”的功能已经远远不够,信息化时代要求编辑转变职能。新时代编辑应首先做个优秀“策划人”,策划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具备并确立策划意识、导向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品牌意识等现代意识。编辑现代意识的核心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包括掌握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努力放大“原创”元素[11]。编辑应该是一个出版潮人,不仅要运用传统纸质出版,还要结合多媒体、微传播,提供出版“后服务”,如知识板块凝练、专业目标精华推送。可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建设维护好网站。网站除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目前多数期刊网站还提供在线发表、优先线上发表、过刊论文开放获取等,但还需要编辑对已模块化、对某专业领域论文成果集成,接受或邀请业内专家综合述评,提供板块式推介服务;建立专业领域作者、学者数据库,有选择、有目标地开展微网推送等创新。这样,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培养需要编辑了解国际科技前沿,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随时了解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与进展,一方面提高自身栏目编辑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必要时将最新进展推送给作者群,策划栏目或主题,以便于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以,新时代呼唤编辑准确定位,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具备策划力和工匠精神的现代编辑。

2.2.2前瞻能力

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缺乏工匠精神。科技期刊编辑不仅仅要熟悉编辑业务,还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13-14],以适应策划选题及审稿编辑之需。新进编辑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老编辑要努力学习,争取机会进修。撰写与配发论文编者按语、论文导读或本期导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推介论文,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也是对编辑的组织与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提高编辑学科专业水平及写作能力的良策[15]。科技论文质量差常因为缺乏有效实验重复,实验仅做一次或一个周期就撰文投稿。科研论文坚持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作者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投稿,均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人们常说科技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即通过优秀的实验设计及精密的实验,最终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与问题,从而形成论文。编辑在策划、组稿、初审程序中,应当按照工匠精神的精髓要求,为作者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投稿等开展全程服务指导。近年来,在《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中,先后发生多起论文终审通过,安排刊期后,发现主要内容已经发表或发表前作者撤稿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个别学生作者担心退稿或投稿命中率低,不从论文质量源头完善,而是一稿多投,或等不及审稿而转投较低影响因子的期刊。如果编辑不具备工匠精神,类似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重复发表,后果难以弥补。可见,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另一方面要广泛培养编辑发现问题的前瞻力,防患于未然。鉴于此,《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部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或报告,如论文的规范性投稿、优秀论文述评、论文编校案例分析、实验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受到了有关师生好评,同时发挥了编辑的特长,促进了编校工作。因此,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单独或与研究生院、教务处、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学报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特别是学生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解剖分析,或开展本刊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与奖励,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2.2.3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期刊格式规范论文,增补缺项,如参考文献缺项(缺卷、缺期、页码不全),还要纠正论文中的学术概念、计算数据的表达分析、语言等问题。《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及对林学类期刊审稿中经常发现,存在作者学术概念不清楚问题。如不定芽与腋芽、消毒与灭菌等概念混淆,多样本比较分析不用多重比较,而用t测验两两比较等方法学问题;有些作者写作语言欠规范,如:两个地区某实验结果分析,作者表述为“某地与某地差异显著”,实际应该为“某地与某地的某种实验结果差异显著”;“将直径小于2~5mm的根定义为细根”应表述为“将直径小于2mm的根定义为细根”,“截至目前为止”宜简化为“截至目前”,将“类型划分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宜简化为“类型划分原则:”,“播种前用蒸馏水浸种24h,浸种结束后开始播种”宜简化为“用蒸馏水浸种24h后播种”。可见,编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论文格式规范化,也需要编辑补正学术问题、简化语言表达。可以通过行业学会的学术交流,编辑部内部的交流,编辑个人在编辑实践中的总结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的业务能力。

看起来校对似乎与编辑的工匠精神关系并不大,其实,对校对工作马马虎虎也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会导致出版质量问题。现在许多学报无专职校对人员,责任编辑亦是责任校对。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16]。因此,必须培养编辑一丝不苟、认真严肃地做好校对工作的能力,把纵然微小的错误消灭在校对过程之中。校对工作无小事,再细致也不过分,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校对中。《西北林学院学报》为了强化编辑校对,同时采取请作者对编修稿word文档与清样pdf稿两次校对,即使无修改,也要求作者回复编辑部,这样,常会发现编辑或作者自己不能够发现的学术或表达问题,从而尽早完善或改正,也给编辑和作者一些警示。

2.2.5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1)“人情稿”处理能力每一名编辑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学生及朋友,因为毕业、职称评审、项目验收、年度考核等需要,少不了托人情、找关系[14]。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处理名家约稿或自然来稿,正确处理“人情稿”“关系稿”,对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写作欠规范、表达分析不到位的坚决退修,直至达到发表要求。若依人情发表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来稿就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同时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刊物与编辑自己的信誉。2)编辑情绪控制力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对于投稿论文的学术质量把关应以审稿专家意见为主,对与自己学术观点有异的稿件,应注重听取审稿专家的意见并咨询作者;对于语言表达与写作格式欠规范的论文,要耐心向作者指出。鉴于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而这些作者心态往往不同。一些熟人可能由于稿件或推荐的稿件未被采用,对编辑产生不满;有些年轻作者投稿的劣质论文一旦被拒稿,往往产生偏激情绪,甚至过激言语相向。《西北林学院学报》曾有论文退修总次数超过10次的例子,有时候极个别作者的写作水平有限、态度不认真,个别学生作者不通过导师与其他署名作者的审阅修改草率提交系统,编排定稿付印前作者撤稿,刚提交印刷作者来电请求修改,面对此类情况,编辑的情绪控制力则尤为重要。多次退修,还达不到发表要求的必须再次退修。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西北林学院学报》编审中,采用初审退修、专家审稿后退修、作者修改稿退修、后退修等环节,多次退修只为保障的质量。

3结语

第2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老龄产业, 老龄事业, 老龄化

一、老龄产业理论研究历程

在我国,老龄产业还是新兴事物,对老龄产业有关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国内学界对中国老龄产业的研究应该说起步于90年代中期,最初的研究比较关注中国人口老化与老年市场的发展的关系,对老年市场分层、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陆杰华,2001年);老龄产业理论的研究历程的线索以三次老龄产业研讨会为主线。1997年全国第一届老龄产业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老龄产业概念(张文范,1997),并达成比较一致的认同;同时对老龄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行、老年市场与老龄产业的关系、老龄产业所涉及的基本服务范围等理论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对老龄产业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则是近几年的事。随着老年商品和服务市场的逐步发展,对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2001年第二届老龄产业研讨会,在总结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老龄产业的十一条政策建议(程勇,2001年),从而使老龄产业研究从局部、微观的市场、企业研究走向全局、宏观的战略、政策研究方向,把发展老龄产业是看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2004年第三届老龄产业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回顾了近十年来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今后民营资本的参与将是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陶立群,2004年)。而且认为,发展老龄产业要立足本国国情,在优先发展老龄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养老服务机构过程中,国家有必要建立一套包括建筑设施、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在内的资质评估认证标准,明确管理认证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和监管,使老龄产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程勇,2004年)。这一建议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老龄产业的发展将进入有序的健康发展的快速通道。

二、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争议问题

1、老龄产业概念的界定问题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集合。“产业”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研究领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外延不断扩展。按照一般理解,产业是指“财富”,指各种生产的事业,也有的指工业。产业指财富,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常指家产、财产;产业指工业,是相对农业而言。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现今,多数经济学者谈到产业,指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经济单位。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水,2000年)。在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产业定义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内,产业是指生产同质产品的、相互竞争的一大群厂商”。显然这个产业定义比较狭义即指企业;而“集合概念”的产业是比较宽泛的。至今为止,关于老龄产业概念的界定仍然存在争议(翟德华,2003年;牟新渝,2004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将其界定为为老年人提品或劳务、满足老年人口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的各种行业、部门的通称(陆杰华,2001)。从这个概念看,老龄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跨行业、部门的综合产业群。而且,这是一个非经济学角度的定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指“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服务生产及经营的各部门”。抽象地说,一个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从企业层次上说,就是同类企业的结合体。因此,按照现今国际社会较为通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老龄产业的称谓是很“特殊的”。简单的理解,老龄产业可以说是一种锁定服务对象在年龄上属于老年人的专门产业,其划分的基础和依据是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庞大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顾鉴塘,2001)。此外,老龄产业的概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因为在国外没有老龄产业的提法,只有“银色产业”或“健康产业”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通常社会化服务的程度非常高,向老年人提供的社会服务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各种专门针对老年人喜好的商品也很丰富。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单独提出老龄产业的概念。老龄产业概念的不清晰,表现在没有把握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区别和联系。老龄事业是指老龄工作体系,具体为一系列的具体工作计划、目标和任务;而老龄产业是社会化、产业化的经济活动。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说“老龄事业是一项新型的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对这句话,现在学界和实际工作者在理解上存在歧义。有学者认为,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都是以老年群体为服务对象,她为老龄群体提供与生活保障相关的各种制度、设施、物品、服务等老龄产品。当这些老龄产品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承担时,我们称之为老龄事业,当这些产品主要通过市场提供时,我们称之为老龄产业。当老龄事业逐步脱离政府包办的局面,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越来越以企业化经营为特征后,老龄事业就转变为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老龄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上海老龄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课题组,2004)。老龄事业性质上是社会公共管理的政府行为活动,而老龄产业性质上指经济单位的市场交易活动。在我国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实际上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让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借助社会资金的市场参与,缓解过去计划经济遗留政府打包大揽的老年福利支持增加的压力,为满足老年人口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求,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宏观管理模式改革行为。今后,政府要从直接的管理转向间接的服务,政府必须承担的对老年人社会福利支持、最低生活保障将借助市场手段进行更为有效的分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内在的联系,那就是与其说政府鼓励发展老龄产业,不如说政府是在通过老龄产业的发展来解决原本应该政府出面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中国老龄问题(乔晓春,2004年)。

2、老龄产业的定性问题

由于目前老龄产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因此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福利性和微利是老龄产业的显著特征,是老龄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因为,任何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不盈利的企业或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老龄产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老龄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既要强调她的福利性,又要保持她的微利性(冯长荣,2001;张智敏 唐昌海,2001;程勇,2004)。有学者认为由于老年人群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大地位,决定了老龄产业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李本公,2004)。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目前相当一部分优惠政策和法规只给予福利性的、非盈利的老龄产业,导致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依赖财政拨款支持、不积极开拓市场。对那些以纯粹民间资本涉入老龄产业方向上(包括老龄产品、老龄住宅、老龄旅游、老龄服务等)的企业排除在政府的扶持之外。实际上,老龄群体是个消费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异质消费群。不同年龄段、收入的老年人口,在老龄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上差异很大。目前,处于老年阶段的老年人与将来进入老年阶段的老年人,在消费理念、消费习惯上,也存在差异。目前各地政府的老龄产业政策侧重扶持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老龄产业发展的初期可能有效,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可能有不利于老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老龄产业领域的现象,并且已经出现不少成功经营老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她们的实践证明了,走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也是可行的思路。有学者在比较社办养老机构和政府福利养老机构在管理能力、盈利水平以及提供养老服务的质量的差异时,发现社办养老机构比政府福利养老机构更具竞争能力,入住老人对社办养老机构的满意程度比政府办养老机构要高(《北京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课题组,2004)。老龄产业的定性问题还表现在老龄产业“产品”性质的分类上。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产品在产品性质上,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公共品”、“私人品”和“准公共品”。老龄“产品”应该主要指老龄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为老年人所消费或为老服务。简单说,老龄公共产品指由政府财政和民政等部门免费给老年人提供的“为老服务”;私人品是老年人通过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而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准公共品是指老年人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的由特定组织或团体提供的服务。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老年人实际能享受的老龄产品都是选择的结果,这主要由老年人自身特征、家庭状况以及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一般意义上,发展老龄产业主要在于鼓励市场提供更多的老龄“私人品”。因此,认同老龄产业的“产业”性质,一定程度上弱化老龄产品的福利性,至少现阶段对于刺激更多的商业资本介入老龄产业领域,形成老龄产业规模发展是必要的管理意识转变。否则,保持现有的老龄产业扶持政策,过于强调老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不仅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且会丧失当前老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3、老年经济实体是否属于老龄产业范畴?

老年经济实体是指以老年人主办的企业单位(刘书鹤,1993年)。有学者认为,老年经济实体涵盖在老龄产业范畴内是具有中国老龄产业的特殊性表现(顾鉴塘,2001年)。多数学者则认为,老龄产业既然称之为产业,按照产业的基本含义,老年经济实体应该属于老龄产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不能包括那些不为老年人提品和服务的老年经济实体(翟德华,2003年)。老年经济实体属于老龄产业的范畴首次出现再在第一次提出老龄产业正式概念的第一届老龄产业讨论会上。以后,随着对老龄产业的认识加深,老年经济实体大部分被排斥出老龄产业的范畴,但是如果老年经济实体生产或提供的服务是针对老年消费者的,仍然属于老龄产业的范畴。

4、老龄产业的理论基础

4.1、人口老龄化理论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在论述老龄产业时都认同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老龄社会到来的产物。人口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群体的日益增加,既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的挑战和难题。老龄社会与以往人类所经历的年轻型或成年人口结构社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养老问题更加凸现。传统家庭式养老模式或国家福利性集中养老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一种通过市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模式,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明智选择,也是大多数不发达国家-----通常保有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国家或地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必须选择。人口老龄化理论通常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的支持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的需求,因此寻求社会支持将成为趋势。发展老龄产业实质上是老龄社会中社会资源倾向老年群体,或者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将影响整个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老龄产业也是适应这样一趋势而必然产生与发展。因此,发展老龄产业必须考虑老龄化(社会)的背景(萧振禹,2004年),老年人口增多是老龄产业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基础(袁新立,杨东法,2004)。

4.2、市场理论和产业理论

一般经济学的理论认为,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前提,而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需求)和购买愿望(需要)三因素的统一体。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原动力的,即市场需求刺激产业的产业与发展。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即形成一定市场体系时,一个产业就形成了。老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欲望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因此,老龄产业实质上是一个以老年消费品??老年商品和服务??为主体的市场体系。由于老年需求的特殊性,因此老龄产业与其他产业比较更加复杂,但主要以老年照顾服务为典型特征。发展老龄产业就是借助产业形式,利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养老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依据市场理论和产业理论推导,老龄产业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是老年群体存在时就开始了。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商人们很早就为那些少数富裕的老人提供服务了,尽管规模和范围不如现在明显,但已经属于老龄产业的雏形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老龄产业是以年龄为标志划分消费群体的产业。

4.3、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标志是“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因此,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是老年人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意味着老龄产业的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为老龄群体的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熊必俊,2004年)。我们必须承认老年群体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他们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社会作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对老年人错误的偏见,正视他们合理的需求,发展老龄产业正是迎合这一潮流的切当的市场手段和方式。

4.4、“五个老有”

“五个老有”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关于“五个老有”理论,有学者进行进一步的解说,认为老有所养是基础,老有所医是保障,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老有所学是老年人文化素质提高,而老有所乐是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五个老有”的排列是个具有内在层次不断提高的需求等级。“五个老有”是中国学者和政府对老年人全部需求的形象、精要概括,同时也是老龄产业必需涵盖的商品和服务的核心内容。发展老龄产业是实现“五个老有”的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因此,老龄产业发展应该围绕“五个老有”为中心,以满足老年人“五个老有”需求而提供老年产品和服务为宗旨。应当说,“五个老有”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具体化,依照古典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理论推导,老龄产业实际上就是因老年人的“五个老有”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从老龄需求与老龄产业发展的关联看(齐芳,2004),“五个老有”是市场需求理论的具体说明,“五个老有”是发展老龄产业的最终目标,也是老龄产业不同领域的具体描述,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发展老龄产业的基础理论之一。

第3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研究思路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职业教育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行新的教育改革尝试,以探索更加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高等教育以老带新观念在职业教育工作中仍然适用,以老带新是抓住学校的根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的终极培养目标为强化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就业能力,即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传授课堂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及道德素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的综合授课能力要高,且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面要宽。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既缺乏教学经验又缺乏实践技能、基本社会阅历及人际交往能力。怎样综合提高年轻高职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以老带新的传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以老带新的教研模式,不仅将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传递下去,同时也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传递下去,使年轻教师避免了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尽快获得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中的教法教态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获得了更多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授课综合能力,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2010―2015年间,我院制订完善的“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包括实质性实施的详细内容和成文制订、传帮带的对象和时间、达到的目标等,使高职教育改革内容体系更全面、更系统,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地位,对整体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起到良好作用。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接班人的作用,并在教育行业中得心应手地扮演重要角色。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深入实践探索,直接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授课能力,掌握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技能和授课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道德,使青年教师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成为学院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相互学习,更新思想理念,达到互利互补的目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制定出动态的“以老带新”机制,并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不断完善。

(2)尽快培养青年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包括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操守等方面完全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

(3)青年教师除具有独立教学能力外,应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论文撰写、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教材编著等。

2.研究内容

(1)“以老带新”方案的制订,制订“以老带新协议书”,包括帮带对象;帮带时间期限;培养的专业知识、教学课程、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手段;职业道德;论文撰写与科研能力。

(2)日常工作中如何实施执行“以老带新”的制度

①双方签定帮带协议书,通过上级领导的印证,即可进入帮带活动。

②双方明确责任和义务以及培养目标。

③通过教研活动时间补充巩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带领年轻教师从事专业技术操作。

④进行帮带授课前应从教案撰写、课程设计、讲课步骤与环节、讲授中的注意事项、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内容深浅度和传授方式、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着手。

⑤定期进行听课和意见反馈。

⑥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撰写高质量论文、进行教材著作拟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研讨会议。

⑦关爱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以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思想、规范其行为。

3.“以老带新”结果的检验和评定

通过一定时期的“以老带新”活动,进行定期总结和评定:通过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学生对青年教师的反馈、青年教师取得的业务成绩、完成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指出不足,鼓励肯定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三、研究方案实施结果

1.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制定“以老带新协议书”经过学科领导印证,确定传帮带对象双方签定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通过对青年教师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确定“以老带新”项目实施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一步讨论,确定培养青年教师的内容、实施细则、测评方式等,按预定研讨方案进行科研项目实践试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各项方案。进行以老带新具体内容实施和定期总结检验和评定青年教师培养结果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机制。

2.方案实施及结果

2010―2015年间,辽宁职业学院教师进行教师结对子帮带活动,下发文件,共结专业的教师以老带新42对,42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被帮带对象,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体汇总如下。

(1)被帮带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完全可以独立撰写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和授课,23人成为专业骨干教师,其中36人具备双师资格。

(2)被帮带教师中25人具有一定的本专业行业企业兼职经历,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3)5年中,被帮带青年教师共公开116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科研项目13项,主持完成发明专利1项,参与科研项目85项。累积主编规划教材6部,副主编规划教材10部,参编规划教材24部。15人获省级以上教学综合奖项。

(4)部分被帮带教师能够完成对他人的培训,累积参加研讨会63次,参与校外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累积76次。

(5)初步按照上述评定内容进行加权赋分,所帮带教师全部成为合格教师,其中25人为评定优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老教师也得到了提高,转变了教育理念,激发了活力。

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热衷于对学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以老带新”模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以老带新模式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拓展以老带新内涵,增加了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了职业教育改革新内涵。

将具有丰富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这一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授课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技能和授课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道德,使青年教师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达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祖全.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以老带新”和“以新带老”哲学新思维[J].网络财富,2008(03).

[2]吕吉存,于俊福,王红.以老带新”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体育师友,2010(06).

[3]袁航,曾祁.高职院校新任教师以老带新培养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第4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采动影响,软岩顶板难采煤层,巷道支护,研究

 

0.导言

目前,大多数矿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上覆煤层开采而使下部煤层压力不断增高问题,尤其在软岩顶板下开掘巷道,支护难度越来越大,支护成本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上覆煤层开采之后特别是软岩顶板条件下巷道支护,采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从我矿回采工作面的情况分析,煤矿的开采破坏了原岩应力的平衡,跟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采空区内直接顶冒落上覆老顶断裂下沉由开始同未冒落矸石相接触到逐渐将冒落矸石压实,使上覆岩层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得到支承,上覆岩层运动方可逐渐稳定,形成新的应力平衡。我们把这种从直接顶岩层冒落到压实的时间,称为采后动压活动期。采后动压活动期的长短,主要与采煤工作面采高、直接顶及老顶岩性层,原倾角,以及其上覆岩层厚度有关,对于8#煤层而言,一般呈如下两种情况:

0.1直接顶为较软弱岩层(无明显老顶或老顶裂隙发育呈块状)

在这种顶板情况下,采用全部垮落法开采后,冒落岩石可直接充填满采空区,且由于软弱岩层冒落块度小,故充填比较严实,为此冒落带压实时间极短,即动压活动期相应也短,采后仅约1-2个月就可达到新的平衡。

0.2直接顶层状完整,老顶层厚而坚硬

随着回采推进这类顶板,直接顶呈不规则垮落后冒落矸石块度较大,板岩体碎胀系数比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支承能力,老顶有规则地断裂,逐渐下沉到将冒落矸石压实,需较长一段时间,故动压活动期较长。

近年来,我矿随着上组煤层(2#、3#煤)产量的逐年减少,下组煤层(8#、9#煤)产量逐年增加,9#煤层已成为我矿的主采煤层之一。由于9#煤层与上覆8#煤层层间距为0.5-6.9米,平均1.84米,岩性为砂质页岩,岩性较软,易破碎、易冒落,属于近距难采煤层,顶板破碎难管理,严重影响我矿的安全生产。我们本着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根据上述规律对9#煤层软岩顶板下采动之后的掘进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以探求9#近距离难采煤层、软岩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方法。

1.主要研究目标

1.1测定9#煤顶底板及煤层物理力学性质。

1.2 观测9#煤层顺槽顶板和两帮深部煤岩层变形移动。

1.3 对巷道变形特征的数值进行模拟试验。

1.4 选择巷道的合理支护型式和参数。

2.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情况研究汇总

2.1国内外对软岩巷道围岩分类尚无统一标准,目前主要按围岩的力学性质、膨胀性、结构性以及应力环境进行分类,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

2.2松软复合顶板巷道维护基本上有两种技术途径。论文大全。一是提高支护强度,适当让压和平衡支护力与加强支护稳定性;二是均衡围岩应力分布,防止应力集中和使应力向围岩深部转移的卸压措施。

2.3松软复合顶板巷道的变形主要是底臌,其原因主要是由水平构造应力和底板岩层结构所决定的,对其支护措施成效甚微。

2.4两巷支护,特别是双侧采动的无煤柱或窄煤柱巷道维护,其合理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的确定,研究尚不充分,是软岩巷道支护的难点。

3.现场调查情况研究

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支护设计、井下施工和矿压监测的方法研究:①井下试验巷道调查。②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测定。③巷道围变形、破坏特征与原因分析。论文大全。④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支护对巷道变形及破坏的影响。⑤锚杆支护初始设计。⑥支护材料、机具和仪器优选。⑦井下施工和矿压监测。⑧信息反馈,评价支护效果,修正初始设计,合理支护方式和参数确定。⑨总结研究成果,编写研究报告。

4.针对研究结果采取的措施

我矿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开采,通过分析上述调查情况,8#煤层开采结束后,我们在设计9#煤层工作面时,采用工作面重叠布置:9#煤层工作面的运输巷、运料巷和切眼,全部与上覆8#煤层巷道内错3-8米,布置在减压区内,避开上覆8#煤层采空区煤柱集中压力影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9#煤层掘进巷道的损坏,减少材料投入和巷道维护工作量。

根据我矿9#煤层顶板厚度薄,岩性软,自撑能力差这一特殊情况,采用锚杆支护明显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于是,我们在西六采区49509工作面设计时就采用了11#矿用工字钢做梁和腿,架设梯形棚子和顶上铺设金属网的支护方式,各项技术参数为:棚梁长度3.2米,棚腿长度3米,棚距0.8米;切割巷由于安装设备断面大,采用6米长的红松园木梁和单体支柱做腿的矩形棚子支护,棚距0.6米。

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巷道布置和采用拱形棚网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强烈变形,巷道断面收敛率不大于30%,且在保证巷道支护质量的同时,成巷速度提高20%以上。同时,巷道在服务期间内基本不需要维修或少维修,巷道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论文大全。

5.结论

9#煤层支护方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使我们找到了近距离难采煤层、软岩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思路,特别是为大断面、受二次动压影响的条件下施工巷道提供了有效、经济、合理的科学方法,而且还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松软顶板下综采面两巷围岩特性和变形规律,从而为我们选择合理的支护型式和参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适用于西铬煤矿,而且还可应用于类似条件的其它矿井,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第5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以下是我的工作设想:

一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和义务。

同时严格病房管理,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卫生的住院环境,并定期召开病人会征求患者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

二,不断加强医护,护患联系,定期反馈评价临床工作中的不足,使治疗与护理工作能有计划,按质按量完成。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病人满意,陪人放心。把好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关,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宣传的力度,保证住院患者对我们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满意,病友出院后定期随访。

三以人为本,调动科内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我了解11病室的护士,自尊心强,上进是她们的共同点,目前我们有7人在读本科。

a作为护士长,应尊重,理解和爱护她们,发现并挖掘她们的工作潜能,提高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B保证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能力岗位因素及工作量,合理派班。

C我会继续发扬民主精神,科室工作多与她们商量,集思广益,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管理。

四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

安全重在防范。

a开展安全忧患意识教育,加强法律意识。

b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

c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

d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发现缺陷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培养经营意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最后一点目标管理

科室做到年有目标,月有计划。我科今年的QC课题是降低鼻咽癌口腔感染率。对个人的目标是鼓励护士每人年内写1~2篇论文。

科室会定期业务学习和临床经验交流,如论文检索,论文撰写,科研选题等,培养科内成员科研意识及进行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

科室会组成英语兴趣爱好小组,增强听,读,写的能力,使护士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

第6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报名办法

辽宁营口2020年上半年考试报名工作继续实行网上办理,考生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注册后可办理相关报考手续。

1.理论课报名

新生完成现场确认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理论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只注册没有去现场确认的考生,注册无效。

老考生完成注册后,无需进行现场确认,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理论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完成课程报考。网上报考理论课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2.实践课报名

考生完成注册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实践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完成实践课程报考。网上报考实践课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考生应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管理试行办法》教考试〔1996〕3号)

凡是符合以下三个报考条件之一的老考生,可以到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出报考申请并上交相关证明材料,可不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报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考试课程。①报考停考本科专业的老考生,从停止接纳新生报名起的三年过渡期内,可以申报。②报考专业中除可以免考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已取得合格成绩(包括实践课程)的老考生,可以申报。(包括报考本科二学历考生)③报考专业计划有调整的老考生,包含符合顶替原则的所有课程都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可以申报。

3.转考申请报名

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解决自考考生转考现场确认问题,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从2020年开始转考确认工作将进行网上远程确认。

①申请转出报名

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考生通过身份证号、姓名、准考证号进行转考申请。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查看转考申请的审批情况,当审批状态为“审批通过”时,考生需要核对考生转出的考籍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网上确认”按钮。

考生在网上转出确认时需提前准备考生本人身份证电子照片和考生本人近期免冠人像电子照片。照片要求:JPG或JPEG格式,大小不得小于20K,不得大于1M。网上确认页面需要考生上传考生本人身份证电子照片,上传完成后等待系统比对结果,比对通过后完成考生网上转出确认;比对不通过时,需要考生再次上传考生本人近期免冠人像电子照片,上传完成后等待系统比对结果,比对通过后完成考生网上转出确认,比对不通过的考生,须按照页面提示信息进行下一步的转出确认。

申请转出的考生逾期未进行网上远程确认,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我省有关规定,将把相应的电子档案退至转出地;已经进行网上远程确认的考生可在2020年6月1日以后,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查询确认自己转入地的考籍信息。

②外省考生转入报名

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考生通过身份证号、姓名、准考证号进行转考信息的查询和确认。考生可点击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中的“温馨提示”里《辽宁省自学考试外省转入考生网上远程确认操作说明》查看具体操作说明。

申请转入的外省考生逾期未进行网上远程确认,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规定,将把相应的电子档案退至转出地;已经进行网上远程确认的考生可在2020年6月1日以后,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查询确认自己的转入考籍信息。

2016年以前(不含2016年)申请转入的外省考生须本人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及我省准考证、外省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辽宁省招考办进行现场确认。

4.免考申请报名

考生完成注册后,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免考申请”,选择专业及所要免考课程,并且填写免考所依据的材料信息,同时上传每项材料对应的照片,检查确认无误后保存提交。上传材料照片作为存档备查材料,要求真实,文字内容清晰,文件类型为JPG或JPEG格式,文件不得小于10K、不得大于1M。如不上传材料照片或上传材料照片不全,考生将无法继续完成申请。完成网上申请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递交免考材料原件并接受审核,通过初步审核的考生须重新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免考申请”进行网上缴费,完成免考申请的报名工作。申请课程免考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5.毕业申请报名

第7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报名办法

2020年上半年考试报名工作继续实行网上办理,考生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注册后可办理相关报考手续。

1.理论课报名

新生完成现场确认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理论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只注册没有去现场确认的考生,注册无效。

老考生完成注册后,无需进行现场确认,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理论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完成课程报考。网上报考理论课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2.实践课报名

考生完成注册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实践课报名”,选择专业及报考课程,检查报考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完成实践课程报考。网上报考实践课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考生应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管理试行办法》教考试〔1996〕3号)

凡是符合以下三个报考条件之一的老考生,可以到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出报考申请并上交相关证明材料,可不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报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考试课程。①报考停考本科专业的老考生,从停止接纳新生报名起的三年过渡期内,可以申报。②报考专业中除可以免考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已取得合格成绩(包括实践课程)的老考生,可以申报。(包括报考本科二学历考生)③报考专业计划有调整的老考生,包含符合顶替原则的所有课程都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可以申报。

3.转考申请报名

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解决自考考生转考现场确认问题,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从2020年开始转考确认工作将进行网上远程确认。

①申请转出报名

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考生通过身份证号、姓名、准考证号进行转考申请。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查看转考申请的审批情况,当审批状态为“审批通过”时,考生需要核对考生转出的考籍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网上确认”按钮。

考生在网上转出确认时需提前准备考生本人身份证电子照片和考生本人近期免冠人像电子照片。照片要求:JPG或JPEG格式,大小不得小于20K,不得大于1M。网上确认页面需要考生上传考生本人身份证电子照片,上传完成后等待系统比对结果,比对通过后完成考生网上转出确认;比对不通过时,需要考生再次上传考生本人近期免冠人像电子照片,上传完成后等待系统比对结果,比对通过后完成考生网上转出确认,比对不通过的考生,须按照页面提示信息进行下一步的转出确认。

申请转出的考生逾期未进行网上远程确认,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我省有关规定,将把相应的电子档案退至转出地;已经进行网上远程确认的考生可在2020年6月1日以后,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查询确认自己转入地的考籍信息。

②外省考生转入报名

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转考申请”,考生通过身份证号、姓名、准考证号进行转考信息的查询和确认。考生可点击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中的“温馨提示”里《辽宁省自学考试外省转入考生网上远程确认操作说明》查看具体操作说明。

申请转入的外省考生逾期未进行网上远程确认,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规定,将把相应的电子档案退至转出地;已经进行网上远程确认的考生可在2020年6月1日以后,通过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查询确认自己的转入考籍信息。

2016年以前(不含2016年)申请转入的外省考生须本人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及我省准考证、外省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辽宁省招考办进行现场确认。

4.免考申请报名

考生完成注册后,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进入“免考申请”,选择专业及所要免考课程,并且填写免考所依据的材料信息,同时上传每项材料对应的照片,检查确认无误后保存提交。上传材料照片作为存档备查材料,要求真实,文字内容清晰,文件类型为JPG或JPEG格式,文件不得小于10K、不得大于1M。如不上传材料照片或上传材料照片不全,考生将无法继续完成申请。完成网上申请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递交免考材料原件并接受审核,通过初步审核的考生须重新登陆自学考试网上服务平台“免考申请”进行网上缴费,完成免考申请的报名工作。申请课程免考的缴费,必须由考生个人完成,不接受集体支付。

5.毕业申请报名

第8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现状, 提出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新教学体系的构建设想, 分析了以加强语言课程实验环节为特点的新教学体系实现的关键问题, 说明新教学体系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阐述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语言教学探索新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新教学体系 关键技术 探索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1、前言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技术与各个专业的结合应用也越来越紧密, 因此目前普通高校几乎所有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计算机语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验,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普通高校更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如何构建适合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以加强实验环节为特点的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新教学体系, 使计算机语言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特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专业技术相融合, 使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更适应于社会, 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中普通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软件应用开发脱节的问题, 因此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探索计算机语言基础课程新教学体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教学现状目前普通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语言课程主要有C 语言、V isual Basic 语言、V isual FoxP ro 语言、HTML 语言、Java 语言等。在教学计划中目前存在的很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软件应用开发思路的脱节, 语言课程的各个实验教学内容离散而缺乏相关性, 实验内容过于重视知识点的验证, 而忽略各个实验之间知识点的运用衔接, 学生面对难记的语法和复杂的算法常提出学习这些计算机语言有何用的困惑, 比如V isual FoxP ro 语言或V isualBasic 语言的教学, 如果能以开发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软件为主线作为教学指导, 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掌握如何运用计算机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实现实际需求软件的开发, 从而了解软件开发的完整思路及开发流程, 而且这种教学内容与方式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由于目前普通高校的师生比现状, 在计算机语言课的实验教学过程中, 往往一位教师需要指导六、七十位学生上机, 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监控及实验效果的了解缺少必要的手段, 尽管教师每次实验课都预先安排了实验内容, 但最后教师指导的经常是几个爱提问的学生, 有些学生因为无法独立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而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上交的上机作业常出现很多拷贝现象。教学中这种过程监控不够的现状影响了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验效果, 影响了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三是非计算机专业语言课的考核方式仍处于侧重卷面的语法考核而忽略编程综合能力的测试, 因此开发出合理的语言课实验考核系统, 体现淡化语法, 重视编程能力训练的计算机语言课教学观念。

3、新教学体系结构设想针对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目前存在的这三方面问题, 提出构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新教学体系结构的设想, 通过对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探讨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监控手段、实验效果评价体系和教学考核系统; 探索开发辅助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软件及教师对学生实验效果的分析系统的可行性; 构建较为完善的、适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新教学体系, 解决目前计算机语言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体系结构的探索对实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由理论型向实际应用型的转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新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体系应包括: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监控手段、实验效果评价体系和教学考核系统等主要研究内容。4. 1 新教学体系结构图构建较为完善的、适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 是保证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计算机语言课程新教学体系结构构想如图1 所示。4. 2 新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及具体任务4. 2. 1 新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解决的问题(一) 理清理论教学主线、明确实验内容针对这种多年来普遍存在于计算机语言课教学环节的老观念提出改变的新思路: 即通过对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整合, 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 提出以实际需求为目的, 完整的项目软件开发为教学主线,验证型实验为辅设计型实验为主的实验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二) 强化实验环节管理建设实验教学网站, 开发与实验教学内容同步的辅助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软件, 实行网络化管理, 给学生更大的实践训练自由度, 解决目前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教学师生比现状下的学生实验教学指导问题;(三) 合_______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针对目前计算机语言课程中实验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上机实验效果及时、合理监控的教学状况, 提出构建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系统和实验效果分析系统, 统一规范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基本任务, 改变实验教学中学生普遍拷贝作业、教师实验教学较理论教学随意性大、影响实验环节发挥其在语言课程中有效作用的现状, 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语言课程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4. 2. 2 新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任务(一)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通过深入研究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设计出以实际需求为目的, 完整的项目开发为主线, 验证型实验为辅, 设计型实验为主的计算机语言实验教学内容, 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教材。(二) 配合理论教学内容的实验教学软件开发使大部分学生能在实验教学软件的辅助下, 以团队形式有效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计型实验内容。(三) 实验效果评价系统的构建由于计算机语言的多样性, 正确及时地上传实验结果及反馈教师评价会存在一些困难, 选择合适、快速的上传方式及教师批阅评价方式也是新教学体系构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四) 课程教学考核系统设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新教学体系下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考核系统应淡化语法, 而突出编程能力测试为考核重点。

5、结束语目前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中, 把实验教学看成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在重视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今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环节。教学实验室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也是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环境。探索以加强实验以环节为特点的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新教学体系, 对提高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质量, 使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有很大的必要性。

【文章来源】/article/91/790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9篇:为老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非现役文职人员;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1]。它要求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你足以走完以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非现役文职人员作为部队的新生力量,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以便更好地为全军官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作为首批非现役文职人员,深切体会到了我院在非现役文职人员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课堂教育的开展

人文素质课堂教育的重点是个体有意识地将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2]。我院安排了一个月的集中学习,请知名度较高的老专家、教授走进课堂,为医务人员讲授医学发展最新动态、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和专科特色,并不止一次地讲解文献检索、论文地撰写等,鼓励非现役文职人员积极撰写论文。护理部每年还组织一次“护理综述报告会”,引导非现役文职人员明确学习的方向,帮助非现役文职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进行认知结构的知识重组,树立正确的、可行的发展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非现役文职人员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为提高非现役文职人员人文素质认知打下了理论基础。

2思想品德教育

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靠平时的积累。我院把3月份作为“学雷锋活动月”,到社区为广大居民进行健康体检,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等,实践人文素质的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在地震发生后,急切关注灾区的情况,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并进行了特殊党费的缴纳,营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氛围;在浒苔肆虐,影响到奥运帆船赛的开展时,我院组织广大官兵、非现役文职人员不止一次到海边清理浒苔,烈日炎炎下,一鼓作气地完成了清理浒苔的任务,为奥帆赛的顺利开展贡献了一份力量,践行人文素质教育。

3形象教学

言行举止是一种潜在的信息,可影响非现役文职人员品质的形成。优秀的医护人员本身就是学习的楷模。

3.1言传身教带教老师的行为不仅影响非现役文职人员的技能发展,而且对非现役文职人员的个性发展具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定向作用。带教军护的思想、行为、言语和作风对非现役文职人员有着更直接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临床工作的点点滴滴,如对疗养员的嘘寒问暖、对工作严谨认真、积极撰写论文等,均充分体现了对疗养护理工作的热情。带教军护以自己的行为影响非现役文职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带教军护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与体会,亲自指导非现役文职人员对疗养员出入院的接待、房间的整理等,并语重心长地为新入疗养院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讲解各项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电脑的录入,使非现役文职人员逐渐融入到疗养院的工作中。

3.2作风严谨军人护士均能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办事公道,遵纪守法,一丝不苟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非现役文职人员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听课时手机自觉处于关机或者振动状态,认真做好记录等,得到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尊敬与效仿。

3.3礼仪礼节我院重视礼仪礼节培养。护理部专门请专家讲授礼仪礼节课,为非现役文职人员统一定做制服,使非现役文职人员护士仪表达到了服饰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精神饱满的要求。

3.4优质服务我院质量方针为“全心全意,精益求精”。护理部组织的优质服务月活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的实施、优质服务个人的表彰等,均督促了护理人员在优质服务上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提高了护理人员为疗养员服务的主动意识,得到了疗养首长的好评,同时使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4寓教于乐

每个疗养周期为疗养员组织舞会,科室领导与军人护士积极地参加,有个别的军护孩子在没有别人带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参加,其对科室组织活动的重视可见一斑,直接影响到非现役文职人员,提高了她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疗养员的疗养生活,让其感到了疗养院的温暖,又锻炼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从“学习雷锋”演讲比赛到激烈的运动赛场竞技,从沙滩趣味赛场到新年联欢晚会、“八一”聚餐等等,发挥了思想教育功能,做到了寓教于乐,乐有所得。

我院通过开展以上教育活动,使非现役文职人员做到了服务行为端庄、态度热情、业务熟练、作风端正、服务质量优良,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