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检查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组织形式:
电网安全生产检查组:
组织:
成员:
二、安全大检查内容:
1、检查人身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检查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三级安全控制指标的分解落实;
3、检查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状、职工个人人身安全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状、交通安全责任状签订落实情况;
4、检查各班站规章制度和现场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册及有无根据新规程规定组织修订工作;
5、检查三违治理情况;
6、对检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检查;
7、对新人员及在岗人员安全培训工作进行检查;
8、检查安全监督工作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网是否健全,是否及时补充调整,是否给予安全监督人员充分的职权,安全监督是否全面,班站安全监督员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管理是否留有死角;
9、对变电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检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是否与相关的记录及报表相符,检查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是否到位,有无不安全隐患;
10、检查各站的消防、交通管理工作是否完善,消防、交通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器材的配置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11、检查各变电站的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情况;
12、各变电站运行人员检查站外四周附近有无不牢固的建筑物,有无危及电气设备运行的树木、电视天线等;
13、各班站检查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有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安全工器具应及时上报修理或更换;
14、检查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
15、检查两措计划的制定及落实情况;
16、检查各班站为加强设备的运行而制定的措施;
17、检查事故异常未遂控制措施;
18、检查资料建设情况是否与实际工作同步完成及工作实效性。
三、安全检查的要求:
1、各班站要在公司及变电管理所检查提纲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订自查提纲组织自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入安全检查记录及相关记录,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与6月底上报变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将对各班站进行复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深刻吸取近年来餐饮场所燃气泄露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餐饮场所燃气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发生。根据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专项治理的意义
近年,一些餐饮场所燃气泄漏爆炸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餐饮场所对燃气泄漏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二是安全投入不到位,作业现场防火防爆等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三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从业人员缺乏燃气防爆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四是部分地区对餐饮场所燃气防爆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监管职责不清、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打击和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措施不力等。
我场餐饮场所虽然不多,但多位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对餐饮场所集中组织,燃气安全专项治理,从而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和遏制餐饮场所燃气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任务
本次治理的范围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的餐饮场所,主要目标任务是对存在燃气安全隐患的餐饮场所责令整改,要求必须使用有充装资质的气瓶,从而消除隐患,提高餐饮企业的安全。
(一)有以下情形的餐饮场所,一律依法取缔:
1、在地下、半地下使用燃气的;
2、相关证照不全的。
(二)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库存液化气总量超过100千克时,应当设置专用气瓶间。
2、正使用的液化气钢瓶和备用钢瓶应分开放置或用防火墙隔开。
3、放置钢瓶的房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明火。
4、钢瓶减压器正常使用年限为5年,密封圈使用年限为3年,到了期限应立即更换并记录。
5、钢瓶供应多台灶具的,应当采用硬管连接、固定。钢瓶与单台灶具连接使用软管的,应当用卡箍紧固,软管的长度控制在1.2米至2.0米之间,且没有接口,橡胶软管应当每2年更换一次,若软管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应当立即更换;软管不得穿越墙壁、窗户和门。
6、应当使用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供应企业提供的燃气钢瓶和液化气。
三、时间及工作安排
1、调查摸底阶段(4月12日至4月17日)
场安监站摸清全场使用液化气的餐饮场所并建立基础台帐。
2、自查自改的阶段(4月18日至5月底)
各餐饮场所应对照本实施方案进行认真自查自改。
一、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行政,严格监管,秉公执法。
2、分类分级原则。根据《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市、街、社区(村)三级安监力量各有侧重、各负其责,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突出监督检重点、强化对化工以及涉危企业和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督检查;强化职业健康重点监管企业的监督检查;强化普通企业重点部位、易发生事故区域的监督检查;强化未开展安全标准化企业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的监督检查。二是实施两级执法、三级检查。进一步强化协调配合市、街、社区(村)三级监督检查工作机制,街道安监所(中队)、社区(村)安保办按照职责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3、日常检查与其它检查相结合原则。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为主,适时安排抽查、暗查、联合检查等。
4、分组包片的原则。按照监管职能和检查计划,市安监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辖区26家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街道安监所(中队)负责辖区街属企业和有关社区、村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社区、村安保办负责其辖区内所有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依法通过有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的情况;
(二)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情况;
(三)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
(四)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经费,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的情况;
(五)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情况;
(六)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金属冶炼单位配备或者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情况;
(七)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学生受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其教育培训档案的情况;
(八)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及按规定办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情况;
(九)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
(十)对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的情况;
(十一)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制定应急预案的情况;
(十二)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情况;
(十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情况;
(十四)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与对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情况;
(十五)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问题的情况;
(十六)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以及向从业人员通报的情况;
(十七)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有关应急预案备案的情况;
(十八)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金属冶炼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兼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以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的配备、维护、保养的情况;
(十九)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二十)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三、监督检查要求
1、落实检查责任。街道安监所(中队)、有关社区、村安保办要细化检查方案,任务落实到人,坚持“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计划执行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
2、规范检查行为。要严格按照《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按照“菜单化”要求,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和分别采用市安监局统一制作的六种《安全检查表》和社区、村《安全生产检查表》,专项检查中使用统一制作的专项检查表。街道安监所(中队)在检查时必须填写现场检查记录,有整改事项的必须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整改到期的必须复查。计划内企业检查信息由专人按时按要求录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智能一体化平台》。各社区、村安保办的《安全生产检查表》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上交街道安监所备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大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效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努力保持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稳定的态势。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对辖区内监管重点企业抽查率达到100%。
(二)确保对本行业权限内群众举报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三)确保县、县级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整改跟踪率达到100%。
(四)确保本行业权限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期结案率达100%。
(五)切实规范执法行为,避免因违法行政执法产生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确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败诉”。
(六)通过联合执法、明查暗访和邀请第三方专家联合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暗访督查活动。
三、工作原则
(一)属地监管原则。强化属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站(所)的作用,落实分级分类监管的职责。
(二)依法行政原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职责分工,编制并实施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教育为先原则。健全“企业主动查隐患,部门抓督查”的工作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注重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执法检查,兼顾其他行业领域,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实事求是原则。根据本部门实际,科学确定执法检查的对象与频次,努力做到监管执法计划与监管执法能力相适应,使执法检查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六)严格考核原则。严格执法考核,促进执法责任落实。每次检查都做到明确检查内容和范围,规范检查程序,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四、监督检查依据、范围、内容
(一)监督检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法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省安全生产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省公路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和行政执法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交通运输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等。
(二)监督检查范围
对全县道路运输(客运、公交、出租,货运、维修、驾校)等企业;公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在建交通工程建设企业、施工现场;水上运输、港口码头、船闸等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依规实施监督管理。
(三)县局监督检查内容
1、市、县、县局文件落实情况;
2、安全会议部署落实情况;
3、单位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4、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和值班值守情况;
5、重大活动安全部署落实情况;
6、市、县安全生产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7、市、县挂牌重大危险源落实整改情况;
8、市、县、县局部署其他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四)行业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县公路管理站
1、未按技术标准规定在公路上设置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防撞护墩、错车道(包括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连续下坡、路侧险要、水毁塌方、易塌方落石、平面交叉路口、穿越学校、集镇、村庄等路段)等相关安保设施的。
2、未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的,未储备应急物资的。
3、桥梁未按照规定建立一桥一档的,四、五类危桥未按规定采取限行、禁行等相关安保措施的。
4、未按规定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
5、严格执行巡路制度,坚持上路巡查,检查巡查记录、台账是否完善。
6、在公路上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工作衣并戴工作帽,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背心。
7、坚持严格执行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和违章建筑治理并举。
8、路域环境治理不到位,影响交通安全的。
9、对陡坡、急弯、危险路段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养护设施进行重点排查,发现影响道路安全的障碍物及时通知养护人员清理。对道路积冰不能及时清除的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10、其他影响道路安全的行为。
县运输管理所
(1)客运场站
1、没有任何证照,非法从事客运站场经营的。
2、客车发车前没有按照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没有详细记录的。
3、没有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的。
4、没有严格“三品”检查,安检仪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正常使用的。
5、车站调度室对手续不全车辆进行报班的。
6、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桶等站内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的。
7、站内违反消防安全行为的。
8、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9、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2)客运企业、营运(公交、出租)车辆:
1、没有任何证照,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的。
2、线路许可与道路运输证、实际运营线路不一致的。
3、客运(旅游)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不齐全、不在有效期内的。
4、没有齐全有效的驾驶证、行驶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线路牌(标志牌)。
5、GPS车辆终端平台没有正常使用,没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没有记录的。
6、车辆座位、实际座位与道路运输证不一致的。
7、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的。
8、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9、企业没有按时每月召开安全例会,没有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没有记录、没有试卷的。
10、企业包车合同、派车单没有随车携带的。
11、承运人责任险不在有效期内的。
12、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3)普货(危货)企业、营运车辆:
1、道路运输证与经营许可范围不一致的。
2、普货(危货)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不齐全、不在有效期内的。
3、没有齐全有效的驾驶证、行驶证、押运员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
4、GPS车辆终端平台没有正常使用,没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没有记录的。
5、车辆吨位、实际吨位与道路运输证不一致的。
6、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的。
7、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是否签订安全责任书。
8、企业没有按时每月召开安全例会,没有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没有记录。
9、承运人责任险不在有效期内的。
10、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县维修管理所
(1)维修企业:
1、企业证照及现场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2、企业安全机构、人员配备、安全措施是否健全。
3、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是否建立健全。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培训记录、安全例会记录是否完善。
5、是否有私自改装车辆违法行为,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情况。
6、安全生产资金是否足额提取,是否配备通讯、交通工具等安全管理必要的设备。
7、维修服务质量情况,是否有社会投诉和损害、欺诈车主利益的行为。
(2)驾培企业:
1、企业证照是否齐全有效。
2、企业安全机构、人员设备、安全措施是否健全。
3、教练车安全技术性能、教练车安全管理制度及年审情况。
4、教练人员持证上岗、随车教练等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培训记录、安全例会记录是否完善。
5、企业的消防设施及设备配备情况。
6、安全生产资金是否足额提取,是否配备通讯、交通工具等安全管理必要的设备。
7、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是否建立健全。
县地方海事处
1、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渡口的监管部门和责任人未落实到位的。
2、船舶不具备运营条件,私自停靠,超范围运营的。
3、船舶在夜间、雨、雪、冰、雾、大风、冰凌期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运营的。
4、船舶超速、超员、超载等不安全行为的。
5、船舶“带病”运营,未配备足额的救生、消防等安全设施的。
6、客船乘客上船未按要求穿救生衣的,渡口未按要求设置相应标志。
7、船员未持有效的适任证书、从事客货运输或违章操作的。
8、“三无”船舶、农用船、渔船非法从事运输的。
9、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10、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费、装备落实不到位的。
11、渡口标识不明显,没有乘客须知、渡口守则、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的。
12、营运船舶的所有权证、检验证书、水路运输许可证等有效证件不齐全的。
13、对船员未进行定期安全教育
14、其他影响水上通行安全的行为。
县航道管理站
1、危及航道安全的违法行为。重点治理在航道内进行围网养殖、围网捕鱼、种植水生植物的行为;占用航道边坡进行堆放、装卸货物行为;经营船舶占用航道进行过驳作业行为。
2、航道基础设施。重点对航标、航道护岸、临跨河设施、标志标牌、防撞设施等维护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船闸设施。检查船闸机电设备、基础设施维护保养情况;机电设备运行是否可靠、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船闸过闸秩序。船舶过闸是否有序,船舶在待闸区、服务区是否按规定停靠;危险品船舶是否在指定区域待闸、是否单闸放行;引航道船舶是否运行安全有控。
5、做好办公楼及水上服务区防盗、防火、防电等工作。
6、航道重点建设及养护工程。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立安全标志,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按照施工要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
7、船艇等专用设备。检查车、艇是否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是否处于适航状态。
8、航政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许可程序和通航标准进行许可控制,检查未经许可擅自新建临跨过河设施行为。
9、其他影响通航航道安全的行为。
县港务处
1、机构设置、人员资质情况;是否取得港口生产经营资质;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通过培训;码头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有上岗资格资质;
2、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情况;各种规章制度是否下发执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3、安全生产作业条件;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劳动环保相关工作要求,职业防护工作是否得到落实
4、作业设备设施管理情况:码头系船柱、护轮坎、防撞护舷是否完好;作业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
5、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各项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下发,应急演练是否开展;
6、消防、环保设备以及防护用品管理情况,消防用品是否合格有效;环保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7、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各项安全文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是否开展,隐患整改是否完成;
8、季节性安全生产开展情况,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9、作业现场及港口水域有无违章、违禁现象;
10、其他影响港口作业安全的行为。
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1、做好企业安全“三类”人员初培、继续教育工作,对在建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
2、做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工作,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工地”、“示范工程”。
3、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安全监管,开展好季度大检查。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进度,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专项费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4、督促工程科对施工企业的相关证照及施工方案等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以下行为:施工单位和建设法人未按规定要求签有安全施工合同的;无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的;工程施工未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的;公路改建施工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的。
5、对监督范围内工程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操作人员的安全证照和从业资格证进行重点排查,对特种设备进行阶段性检查管理,尤其是起重设备检验检测,督促各施工企业规范使用特种设备,规范管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6、督促参建各方做好应急准备,针对各季节、各时间段的施工特点组织相应的培训或演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7、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交通稽查大队
1、未加大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的监管力度,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条件的危险品运输车辆从事非法经营行为的。
2、未对辖区内客运、货运车辆按运输法规进行日常检查的。
3、辖区内客车站外带客、客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的。
3、擅自改装已取得道路运输证的车辆、未经许可从事道路客货运道路运输经营等违法行为;
4、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5、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县交通质检中心
做好公路工程各项检测工作。
2、是否对各类试验的仪器和设备定期保养和检查,避免因仪器故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2、是否对易燃、易爆品实行登记使用,妥善保管。
3、对水、电设施要经常检查,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4、要排查列举与检测工作有关的危险源,做出危险等级评价,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和预防的作用。
5、对易挥发,高腐蚀的化学试剂物品重新归类,制定严格的危险品领用制度。
6、其他违反行业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路畅公司
1、是否做好对国省干线、县乡道路的路面、路基和高堤路段的检查,对列为三、四级桥梁进行观测,发现各类病害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对路面的养护保洁工作。
3、公路涉路施工,未对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进行审查并备案或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安全措施的。
4、工程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操作人员,未按规定要求持有安全证照和从业资格证的。
5、是否严格检查公路小修工程中的标志标牌设置、特种机械持证操作,防范交通事故、机械伤害和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6、在公路上进行养护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工作衣并戴工作帽,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背心。
7、夜间施工是否设置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养护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不得擅自拆除。
8、未按规定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
9、是否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0、是否制定恶劣气候应急预案,确保道路桥梁在各种极端天气下畅通。
11、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交通工程处:
1、检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置安全标志标牌。
2、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按照施工要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
3、项目经理、安全员是否持证上岗。
4、是否做好办公区防火、防盗、防触电等工作。
5、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航运公司
1、是否对本单位船只进出港、装卸货,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
2、船体质量、机械是否正常,安全设备是否配齐。
3、船员配备是否到位,持证是否有效等。
4、船舶装货有无超载现象等。
5、公司配合海事部门,对长期在外运输船舶的加期、年检,是否实行实船检查。
6、到海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船舶,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船舶投入生产。
7、是否要求船只建立完善水上应急预案,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8、其他违反水上安全管理的行为。
洪汽公司
1、要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对所有车辆、加油站及各个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2、是否定期更新增配车站、农班车及城县公交车上的消防、逃生器材。
3、严格监管北站加气站与加油站,要求所有人员下班时关闭电源,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
4、严格落实凌晨2点至5点所有客车不得在路面行驶规定。
5、利用安全例会和安全专题会议,加大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聘用专职保安人员,配备必要的保卫器材,对候车室、售票厅、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实行24小时巡逻保卫工作。
7、客运站是否建立健全危险品查堵岗位责任制,加强源头管理,对旅客携带的行包做到逢包必检一件不漏,加强了对小件托运物品的安全检查,所有进入候车室的人员必须经过安检门,并有专职安检人员进行随身检查。
8、GPS值守人员是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发现有超速超员及不规范驾驶的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罚纠正。
9、强化车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制度执行落实工作。
10、是否调整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对出站的车辆进行检查、登记。
11、制定应急预案,是否定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演练。
12、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城东建材
要加强办公区域防盗防火安全措施,建立完善和兄弟单位联动安保应急预案。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履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执法责任,严格程序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枉不纵。
(二)坚持实事求是,完善执法检查内容。根据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监管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有所作为,又要量力而行、避免脱离实际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各单位要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坚持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和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进入冬季后后,我园立即组成检查小组,展开冬季安全工作大检查,逐项实施,切实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1、加强门卫管理。
加强门卫工作管理,切实把好入园大门关。加强每天全园巡视检查,确保幼儿园的财产安全。
2、校舍安全
检查小组对园舍、水、电、玻璃及全部线路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幼儿园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空调供暖安全。
在供暖之前,对各班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及幼儿餐厅的空调进行了安全检查,发现有的空调不通电、有的空调不制热,我园立即与经销商联系检修,直至一切正常。
4、消防、用电安全。
幼儿园为每层楼都配备了消防器材,并有专人管理。给所有的器材换了粉,换粉之前,所有的员工用废旧的器材模拟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5、防滑防冻专项检查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认真履行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暗访抽查力度,督促建筑领域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各项主体责任,全面完成2020年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二、组织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生产年度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目标
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督促建筑领域主体单位严格落实“五落实、五到位”,全力控制和预防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管廊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人防工程设备设施和公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市建筑领域事故控制指标“零增长”,坚决杜绝建筑领域内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发生较大事故,减少发生一般事故,努力促进全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四、主要任务
推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安全生产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极积开展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诚信机制建设。推进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五、检查安排
监督检查执法结合行业、季节特点,由住建局组织实施。对局属单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督查,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结合行业特点,适时对行业监管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开展专项督查。
(一)全年督查、统一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全年督查、检查整合建工科、质监站、安监站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量,扩大工作面,将监督检查延伸到乡镇、村,克服督查、检查盲区。
(三)全年督查、检查加大频率,开展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管廊管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少一次,开展重大节日、重点时段安全生产专项检查3次,人防、公园管理等专项监督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
(四)配合好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督查行动。
六、检查对象
2020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人防设备设施、公园管理。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行动实效。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原则,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通过对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我市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北联电安监【2011】文件“关于各发电单位开展2011年春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公司定于2011年3月25日至4月30日。开展以“ 六查”(即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措施及规章制度、查设备隐患及缺陷、查习惯性违章)为主题,以防人身事故、防误操作事故、防季节性事故、消除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和治理安全隐患为重点的春季安全大检查活动。紧密结合我风场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大春查力度,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查责任到人,查事故隐患,查防范措施,查规章制度,查劳动纪律为主要管理工作,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特做如下安排:
一、风场春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 嘻嘻嘻 嘻嘻嘻
二、 春查活动要求:
1.一、二值安全活动内容按照计划内容学习,及时记录。
2.场长、安全技术主管参加春查期间各值的安全活动。
3.各值于4月30日前将春查总结交安全技术主管,汇总后报公司安生部,总结要将本值春查中要求完成的工作写清楚,没完成的写明原因,对春查查出设备缺陷隐患及处理情况写清楚。风机动态调试情况写清楚。
4.各值要加强劳动纪律,上班期间严禁喝酒,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员工要积极参加设备的定期巡视、维护工作。
5.在春查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以及习惯性违章要加倍考核。
三、 春查各值重点工作:
1.各值组织员工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检修工艺规程》、《运行规程》的学习、考试工作。开展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反思,总结事故教训,吸取系统内外发生的事故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2.各值加强风机设备巡视,风场所辖的前30台风机要加强巡检力度,设备责任到人,对有问题的风机要及时汇报、统计,尤其对后31台未安装风机的塔筒、机舱、箱变以及电缆、光缆增加巡检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塔筒丢失的灯罩、螺栓等物件要跟踪记录。
3.检查投运风力发电机组、箱变接地线和站区所有电机的接地线,不合格的补齐、上牢。
4.对起重工具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做拉力试验,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检验,并做好台帐记录。电动工具要定期检验妥善保存有记录。
5.对站区220KV高压开关机构、CK接点、电加热器检查,消除渗漏,保证打压正常,完善防尘、防雨措施。
6.利用停电机会对35KV配电室开关间隔、机构,进行清扫、调整、检查、预试的工作。
7. 利用停电机会对380V配电室设备进行清扫、检查、消缺的工作。
8.对站区所有室外设备的机构箱、端子箱、风扇控制箱、电源箱进行密封、防雨清扫检查。
9.检查主变油位,并消除渗漏油,更换呼吸器变色硅胶,对主变套管将军帽检查密封和接触情况、防止进水。检查无功补偿MCR的油位,消除渗漏油,更换呼吸器变色硅胶。
10.对室外停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除缺陷,完善防雨措施。
11.对35KV、380V电缆沟清扫检查、防火设施及照明检查、缺少的补齐。电缆孔洞封堵。
12.对站区专用盘、配电盘、检修电源箱内清扫吹灰检查、封堵、消除缺陷。
13.对主变瓦斯回路摇绝缘、瓦斯继电器的防雨罩、固定牢靠。
14.利用停电机会完成站区开关、刀闸、PT、CT、避雷器等的清扫和电气设备的计划预试、消缺等工作。
15.检查风场照明设施并消缺。
16.做好对蓄电池电压检查及测量、巡检装置的检查。
17.对站区保护专用传输电缆、屏蔽线和屏蔽接地点、保护和通讯的接口进行检查,确保通讯及保护的正确传输。对保护通讯复用设备通道进行检测,符合要求。
18.配合汇全做好前30风机动态调试工作,以及后31台风机吊装安全工作,以及风机静态安装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予以逐一解决。
19.对主变、无功补偿MCR事故排油沟疏通并通水试验。
20.利用停电机会对220KV站区部分刀闸进行调整、传动,消除缺陷。对220KV SF6开关进行传动、试验,消除渗漏。
21.完成各值的技术问答、考问讲解、事故预想、安全活动等台帐记录。
22.检查消防设施,消防泵、稳压泵是否能正确报警联动。灭火器材是否合格到期。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消防演练。
23.结合我风场季节性特点,做好防沙尘、防雷、防污闪、防风等例行检查,做好春查预试项目中防雷接地电阻测试和避雷设施的检查、投运工作,防止雷击事故。
24.组织员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内部交通管理规定》的学习,针对风场特点,开展专门的交通安全行车教育,掌握员工安全思想状态和机动车的安全状况,对车辆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为机关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二、检查范围
1、检查机关综合办公大楼7台电梯、金汤街办公楼2台电梯。
2、机关综合办公大楼中央空调冷水机组。
3、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化粪池、配电室、楼顶广告牌、机关食堂食品卫生、机关综合大楼二次供水饮用卫生安全。
4、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5、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6、消防安全通道、安全指示标志。
7、是否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奥运安保工作方案。
三、检查内容
1、维保单位对电梯是否定期进行维保,并有记录备查。
2、维保单位对机关综合大楼配电室是否进行巡检,值班人员是否到位,并作好运行记录。
3、维保单位对机关综合办公大楼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是否进行维护保养。
4、维保单位对化粪池是否每季度进行一次疏浚清掏、除渣。
5、维保单位是否对二次供水设备每半年一次水池清洗并进行检验。
6、维保单位是否对楼宇自控、消防设施每月一次例行维保,对防火隔离门、排烟系统、温感器、烟感器以及手动报警器是否进行抽查,模拟报警实验。
7、维保单位是否对食堂油烟管道进行清洗保养,食堂工作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是否有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定的情况。
8、维保单位对广告牌是否进行巡查、检测,钢架结构、焊点、抗拉强度是否存在隐患。
9、机关大楼的避雷系统是否进行防雷检测。
10、对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梯操作工,是否按期进行年审培训、换证。
11、是否对义消队员按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练。
12、机关综合大楼、和平路办公大楼、金汤街办公大楼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有效。
13、对物管办,安保工作人员是否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14、医务所在药品管理、使用中是否有违反药品管理规定的情况。
15、物管办在维保单位对各种重特大设备的维保工作中是否存在监管漏洞,维保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有无违规、违章作业的情况。
四、检查时间安排
1、7月25日至7月31日为保卫科、物管办、医务所自查整改阶段。
2、8月4日上午对物管办人员、服务员、清扫保洁人员、安保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学习反恐应急预案、奥运安保方案,布置日常安全防范工作。
3、8月5日上午组织区安全工作有关职能部门行进安全大检查。
4、8月6日至9月25日做好安全督查工作,确保奥运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五、做好信息报送
1、发生安全事故、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置,并向局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决不能迟报、误报、漏报。
2、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作好记载,向分管科室、局领导报告,不准隐瞒不报。
一、律师会见权强化给自侦部门带来的影响
(一)介入时间提前。根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辩护律师自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可凭三证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且不被监听。因此刑诉法的新规定给律师和犯罪嫌疑人有了单独会见的空间和时间,并带来了串供的可能,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律师会见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来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相对封闭的状态,使侦查工作更为透明和开放,而相对应的是律师工作却更为隐密,使信息不平等的状况出现反方向的发展,也使侦查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
(二)特殊情况外无须经侦查机关许可。虽然针对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侦查期间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但根据刑诉规则对 “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规定,基层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较少,主要因为侦查初期能达到特别重大贿赂情节的案件较少。作为自侦部门查办职务案件,都是以抓住一个或几个犯罪事实进行突破,再根据已撑握的犯罪事实再挖掘新的犯罪内容。但必须明确的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目的在于打击犯罪,伸张正义,即在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查办出职务犯罪案件,以保障查办的每一个案件都是正确、合法、公正。
(三)自侦部门审讯期限被挤压。由于律师会见不受时间限制,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既接受讯问又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若要提审犯罪嫌疑人只能等律师会见结束后或者比律师更早一步提审犯罪嫌疑人,否则有些地方的个别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间比侦查人员提审的时间还要长,极大的减少了侦查人员的审讯期限,更是进一步增加了审讯难度。假如在刑拘期间律师故意占用7天中的1至2天审讯时间,则刑拘期限一满,审讯工作若没有进展或有所突破,会使侦查工作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律师会见权强化的实证分析
(一)自侦部门获取案件直接信息难度增大。侦查与反侦查是一种智力较量,侦查人员往往运用侦查计谋进行讯问破案。律师会见可使犯罪嫌疑人获得外部最新的信息,清楚的掌握到外面的形势,清楚的了解当前自己的处境。一直以来,侦查人员主要通过犯罪嫌疑人对外界的信息不了解等因素,有利的打击犯罪,一但经过律师会见后,这一方法就会基本失效。同时,律师会见可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且无第三方在场监督,侦查机关不了解谈话内容,犯罪嫌疑人比侦查人员更清楚相关的信息情况。若律师从事违反其职业伦理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但消除了犯罪嫌疑人孤立无援的心态,更使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和抵抗能力极大的增强,为侦查机关审讯工作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二)自侦部门与辩护律师“抢”证据。在侦查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证人与证人之间,证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以及犯罪嫌疑人与多个证人之间可能存在同事、亲朋好友、利益链等特殊关系,更有可能就是同一案件的共犯。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驱使或者存在依附关系。普遍不愿意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心态,不愿意如实作证、积极配合检察机关指证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的心态。律师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使其在侦查人员询问相关证人之前或之后,第一时间与证人接触并收集相关的证据资料,再将犯罪嫌疑人的现状告知证人等相关人员,直接对相关证人的证言产生影响,更有可能使侦查人员无法取得相关的物证、书证等资料,造成取证困难,增加在证人处取得证据的难度。
(三)犯罪嫌疑人串供翻供现象时有发生。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没有明确规定时间,并不受第三方监听,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是最清楚的,他有足够的时间与律师商量、分析,经过律师在法律方面的解答,更明白自己的行为性质及因此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而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存在侥幸心理,拒不配合检察机关工作或者出现所供述的情况出现不断反复等现象。
三、自侦部门应对律师会见权强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注重口供突破的观念,在初查及取证上下功夫。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将侦心前移,着重于初查工作,努力实现侦查模式“由人到证”向“由证到人”的转变。从以侦查阶段重点以口供突破的方法,转向突出其他证据的使用,用证据说话。重视立案前的初查工作,把前期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初查质量、巩固证据上,重点加强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的收集,再对证据进行分析并形成证据链条,尽量减少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其狡辩的可能。为立案后的侦查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