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体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体育论文

第1篇: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

摘 要 青少年后备人才则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基础,在分析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希望对于今后发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青少年训练 业余体育训练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引言

在发展竞技体育的道路上,一定要充分重视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这是体育事业可以进行有效持续发展的基础。尽管当前的各国在发展竞技体育的道路上,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模式,但是,青少年业余训练则是进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1]。所以,应该保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建设,并有效保证训练水平,这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在进行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经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各类体校的培养目标中,尽管都是重视和强调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实际训练中,依然存在轻视文化课的问题,无法有效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的业务训练模式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对于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来说,在特定的短期内,能够提升一定的竞技体育水平,但是,随着朝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中,经费不足则是在进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的最大问题,存在业务训练上的投入不足问题。

(三)青少年的业务训练存在和学习知识方面的矛盾。经过统计,上述矛盾则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话题,从实际情况看,大量的青少年为了学习成绩问题而放弃相应的业余训练,这也是对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巨大损失。

(四)教练员的训练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要想保证青少年体育训练效果,就应该保证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应该从思想教育、技术训练、运动员选材、心理培养以及具体的各项能力指标的训练,上述都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所以,运动训练效果则是由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所决定。

(五)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涉及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家长和教师也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方面问题,正是由于这方面原因,部分家长不支持青少年进行训练,对于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来说,有时的人身保险也难以有效落实。经过统计,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伤病则会影响终止训练[2]。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途的认知,以及相应的伤病影响程度,这些都会较大程度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如果没有得力的保障措施,就会影响参加训练青少年的人数,可能会产生训练规模的缩小。

三、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思考

(一)保证深入进行青少年的业余体育训练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体育体制改革工作,能够明确社会和政府的事权划分,进行有效的职能转移,通过一切有效手段,保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应该确保管理和服务的进一步加强。要求进行运作过程中,应该把权力能够下放给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保证具有足够的社会力量进行青少年的体育训练,保证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劲。

(二)对于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模式进一步优化。在进行业余训练的过程中,目的就是有效保证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所以,应该及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有效调整业余训练管理工作,有效培养出各类的体育人才。在具体有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施“体教结合”方案,有效保障业余训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保障教练员的水平和素质进一步提升。应该通过有效的岗位培训,保证教练员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升,另外,在教练员岗位上,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及时淘汰。另外,在进行业务训练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保证业余训练的较高水平。可以把有偿输送、有偿培训制度逐步在基层的业务训练中实施,这样也是进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同时,能够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和积极性。

(四)进一步要求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训练态度。只有保证体育后人才对于训练具有积极的态度,具有较高的情感水平,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青少年具有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外,还应该强调教练员对于学生教育的特殊作用,保证教练员素质的提升,来积极影响到学生行为;通过有效培训教练员相应的教育技能,有效将教育和运动技能相互结合。

(五)针对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保障制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应该针对少数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制度进一步优化,比如,在职业教育、升学、就业方面明确较为完善的优惠政策,明确在保险、伤病医疗方面的措施,解决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后顾之忧。针对不能进入优秀运动队、高校进行进一步深造的青少年,可以积极考虑安排在社会需要的岗位,发挥自身特长,有效保证群众体育的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

 

五人制足球是职业足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演变而成的足球竞赛性游戏,为了使其能够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国际足联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1987年正式将这种运动命名为“五人制足球”。现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已经成为国际足联六大赛事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每个高校只有一个足球场,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如何解决场地的问题就成了影响学生开展足球运动的关键。五人制足球有其鲜明的特点、优势和意义,能够解决高校足球运动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势在必行。

1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及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1.1设备简单,规则简明。

易于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为25~42m、宽为15~25m体育论文,所需的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球门可用砖头、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比较类似,但又非常简明,这也为五人制足球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2参赛人数多,提高场地利用率杂志网。

十一人制规定上场人数为11人,最多可替换队员3人。五人制比赛规定上场5人,换人人数不限。单从一场比赛来看,五人制比赛参赛人数要少于十一人制。不过我们可以作以下的计算:以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正规十一人制足球场为例,如果举办十一人制比赛,可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多为(11+3)×2=28人,如果在这个场地上举办五人制比赛,可将正规足球场划分为四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两个小时内一个场地可以安排两场比赛,则能够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少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另一方面,由于单场比赛时间短,举办学校、院系级比赛的赛程也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赛赛程较长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3.射门多,进球多,观赏性强。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规定:“开球可以直接进球得分”,由于比赛场地小,有效的射门区域相对较大体育论文,所以有效射门次数大大增多,同时进球也增多,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这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观众的热情。

1.4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面积小,比赛时间相对较短(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全场比赛共需40分钟),且还有中场休息;同时,规则对比赛中途换人次数不作限制,且被替换队员可以再次上场比赛。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场比赛4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全场比赛需要100分钟,耗时较长。另外,其规则对换人人数有限制(每场比赛只能替换3人,且被替换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因此,对队员体能要求较高,队员赛后容易产生疲劳,而我们的参赛队员都是在校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十一人制比赛视角长,运动强度大,所需氧债大,疲劳恢复至少24小时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赛,强度虽大,但比赛时间短,并可频繁换人体育论文,氧债相对较少。经过一晚上休息,疲劳基本可消除,从而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另外,比赛规则还对一些容易产生伤害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如不允许冲撞和铲断球等。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减小参赛者心理压力,增强了运动员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5接触球的机会多,整体性强。

由于五人制足球队员人数少,使每个参赛的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同时比赛场地小,这要求队员要更多的无球跑动和更快的传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队员接触球的机会较多。五人制足球场地小、队员人数少,防守相对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队员间的积极配合,同时五人制足球参与者在比赛中必须充分发挥5个人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协同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比赛结果。

1.6攻防转换快,技术要求较高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比赛换人人数和次数不限,也没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队员严重犯规被暂时罚出场2min后其他队员可换上场等特殊规则。这些规则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技术动作更快,使比赛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场地小,活动空间小,运动员在做传、接、盘、带、射等动作时体育论文,必须在瞬间完成,这要求球员在场上的反应能力、控球力和队员间的配合。

2 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意义

2.1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五人制足球运动中使用的身体部位比其他运动全面、丰富。头、脚、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赛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如踢、接球等技术和奔跑、急停急起、转身等无球活动。同时五人制足球比赛运动负荷的适宜性,适合大学生生理特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人体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学生认识足球的价值和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五人制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主义精神。

2.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蕴涵着很高的文化价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校推广五人制足球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李宁杯”

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推广和宣传体育精神,展现和宣扬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会辐射,从而扩大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3缓解场地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扩招后,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或教学场地普遍存在着场地不足的难题体育论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具体隋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样的比赛形式,这能激发学生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五人制足球要求参与者出球、急停急转要快,射门要稳、准、狠、快,动作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等特点,这能培养和提高参与者娴熟细腻的脚下控突破技术和严密的协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触球的机会多的特点,而多接触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径,数量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多接触球是加速掌握动作技术的关键,这对于参与者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4推动足球运动自身发展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形式。足球运动依托高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球员职业素养、职业结构、文化

水准及道德素质,改善中国的足球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足球运动自身发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可以作为中国足球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为中国足球探索一条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小、时间短、换人规则灵活、在同一时阆内参加的队数和人数多、易造就技术型人才等优点,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五人制足球赛在高校推广,能利用大学生的榜样影响,对中小学的足球运动的开展与发展能起到辐射的影响,可以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3结语

以上关于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的比较分析,并不是说十一人制足球不应在学校开展。事实上,十一人制足球是足球比赛的最高形式体育论文,队员无论是在身体素质上、技战术水平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五人制足球所无法比拟的,其影响力也远远高于五人制。国际足联(FIFA)针对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两种赛制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有各自的《足球竞赛规程》,都有正式的国际比赛。这两种赛制都是我们普及足球运动,提高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理论依据和操作准则,哪一样赛事都不违背国际足联的指导精神。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由于五人制足球其简便易行,且进球多,技术多样的特点,建议各高校重视五人制足球开展,发

挥高校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知识优势、环境优势大力推行五人制足球,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高校和我国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提高足球运动的普及率,从而推动整个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足球协会.足球竞赛规则2005【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

【2】谭华星.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3):51~52

【3】沈国征.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4~106

【4】杨兰生.试论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及其在甘肃高校推广的意义【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06~108

第3篇: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体育,社区体育,融合发展

 一、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特征

 (一)目标一致性

 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具有一致的目标。家庭体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预防其疾病的发生、保持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开展社区体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社区人员的身体素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构建和睦又好的社区。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都不关注体育成绩的好坏,更多的重视成员的参与度,因此,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二者的目标一致性也说明了社区体育的公益性,然而,社区体育仍有部分项目不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其目的主要是盈利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相关部门来解决。

 (二)主体重叠性

 社区是由单个家庭构成的,而单个家庭又是社区的一份子。社区是联系家庭与家庭、集体之间的纽带,是公共的活动空间,因此,家庭成员是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二者的共同主体。

 (三)时空连贯性

 对社区成员来说,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结构。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其活动空间就是家庭、社区和学校,除学校之外,社区和家庭就是青少年活动时间较长的地方;对于老人来说,其活动主要空间就是社区和家庭;对于青年来说,除工作领域以外,其主要活动场所也是社区和家庭。每天出门就是社区,进门就是家庭,足以证明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具有时空连贯性。

 二、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

 社区体育作为大众体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是今后城镇居民体育运动形式的主要发展趋势。但由于部分民众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并未认识到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运动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家庭体育搞好就行了,对社区体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当前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现状。针对此问题,首先要统一认识,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其次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组织人力对相关方面进行普及教育,增强群众认识。

 (二)把家庭体育作为评价社区工作情况的一个指标

 要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相结合,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工程对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情况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贯彻执行,政策的不执行导致了我国家庭与社区体育运动长时间的发展乏力。要想切实促进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体育论文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踏上新的台阶,就必须破除一切阻力,严格按照“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和规定,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三)完善大众体育的服务系统

 完善服务系统,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这方面的重点在于资金投入。除了体育彩票筹措的公益金外,要大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捐赠活动,扩大支持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用来建设体育场地、增添体育设施及器材用品等,提高大众体育的硬件水平。二是要加强软件建设,软件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具体来讲,首先是做好大众体育信息网,详细介绍各类体育信息和贴士,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报纸、电视公益广告等媒介宣传造势,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同时普及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常见运动伤的处理方法等内容,引导群众科学锻炼,提升运动效果。

 (四)努力吸引社会赞助

 在组织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时,可以通过对赞助商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社区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同时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告效应来吸引企业赞助。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赞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有效促进了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可谓双赢之举。

 (五)社区组织,家庭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康活动

 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不同于正规赛事的竞技体育,可以有更多的随意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普通大众的吸引力,提高参与积极性。由社区牵头组织体育运动会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既加深了社区居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又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了身体素质,为全民体育健康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