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

第1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将纸介档案与数字档案的转换,才是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万人。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可见,我国社会保险档案与日俱增,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对社会保险档案进一步创新。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三)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部门分散

我国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

(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乏硬指标考核

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比如2008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

(五)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和范围需要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办管理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和对税务、银行等网上业务的接受,热切期待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网际申报模式的实现,而传统性纸质档案管理约束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参保者要求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的利益诉求,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再继续讨论介质原始性问题显然已是过去时了。现今解决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讨论如何确保数据归档前后原始性认证和原始性保证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工作,人们还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社会保险档案专职人员难落实。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职培训,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三)社会保险档案存档的条件差

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由于没有专有的库房,只能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因素。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也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四)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有的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在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转贴于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档案存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于业务办理需要,会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纸质材料或证明,各类保单合同、证件扫描件以及各种需要存档备查的档案资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纸质材料保存起来不方便,但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储存,就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如目录数据适宜采用文本录人;全文数据则可以采用图像扫描录入;而一些当前常用的数据可制作成光盘。

(二)根据社保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储存,可以防止档案的丢失与缺漏。应针对不同门类的档案,确定不同的归档整理方法。首先,确定立卷原则。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社保档案不同价值性质分类,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其次,确定归档形式。根据各社保经办单位文件材料形成的类型,确定以“件”或“卷”进行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最后,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管理系统,规范标准

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国统一管理下设分支机构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

第2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社保业务  档案管理

        1 维护社会保险档案,保护职工权益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 历史 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 企业 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 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 电子 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 发展 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 企业 ,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 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 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 计算 机等专用设备。

        3.3 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

        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还要求对社保业务档案进行统一集中清理。各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先收集后筛选、保齐全少缺漏的办法集中清理,要求每位职工将橱柜的所有原始资料、文件集中起来,进行鉴定整理、组卷归档。

第3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社保业务  档案管理

        1 维护社会保险档案,保护职工权益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历史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 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企业,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 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 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3.3 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

第4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一、社会保险档案的含义和归档范围

社会保险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社会团体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失业救济保险、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每个员工参加各项保险统筹时间长短、缴费多少、因工作变动而至保险统筹关系转接变动以及支用、计发养老待遇等情况,以一个单位、社会团体或以个人为单位分别集中整理保管起来,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实际工作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归档范围包括:

1. 政策依据类:国家、地方出台的有关社会保险制度及改革的政策法规,社会保险缴费、待遇支付办法以及经办机构工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 业务凭证类:各类社会保险费用的扣缴凭证、汇缴凭证、转接凭证、报销凭证、支用凭证、理赔给付凭证等。

3. 结算账卡类: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汇缴账册、支用给付账册、缴费花名册、单位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管理手册、参保人员保险手册以及保险统筹关系转接清册、转接变更登记卡和职工各项保险管理卡片等。为便于管理利用,此类材料中凡涉及参保人员的各类手册、资料、卡片等均应集中统一立卷,做到每人一份社会保险档案案卷。

4. 统计报表类:参保人员工资变动情况统计审核表、各类社会保险费用汇缴统计表以及支用给付统计表等。

5.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类:离退休人员退休待遇、退休人员生存调查表采集的指纹存档资料、离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遗属待遇的通知书和待遇决定书、遗属待遇审批表, 调整养老待遇、遗属待遇的申报表。

6. 电子档案类:指社会保险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以后形成的各种数字信息档案等。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视不够。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人们对其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处于无序状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2. 管理制度不规范。从各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看,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社会保险档案的社保经办机构并不多,由于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丢失、涂改、损毁社会保险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3. 专职人员难落实。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4. 保管条件差。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

三、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建议

1. 提高认识。社会保险部门要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把这项工作纳入本单位和本部门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落实档案存放场所,建立起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2. 加强业务建设,实现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系列化。社会保险业务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突出等特点,因此,其管理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就是要根据本单位社会保险档案构成、规模、特点以及与其他业务的联系,制定出社会保险档案业务规范标准,使社会保险档案业务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并把这项工作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其顺利进行。

3. 建设专职队伍,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需要的事实,社保部门应采取通过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对现有社会保险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两步一起走的方式进行,促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实现社会保险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 社会保险档案要规范管理。对历年积累的纸质档案,可先按档案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确定归档范围,采用类别、年度和保管期限的分类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对已破损的,需按要求进行裱糊,再根据国家档案管理办法,对应归档的资料进行标准化装订,填写卷面,设立档案全宗卷,按年度、按类别规范排列入柜。对历年形成的电子介质档案,也应按规范归档入室,并编制出各门类的检索目录,以便查找。

第5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1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够规范。虽然大多数社会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档案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可遵循、没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可借鉴,加之社会保险档案体系不健全,管理条件落后,缺少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致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规范。同时由于经办社会保险的机构多,造成社会保险档案多头管理,社会保险档案案卷不统一、不连续、不完整。

1.2 人们对社会保险档案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当前,人们对社会保险档案作用的认识度较低,理解度基本为零,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未能意识到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了社会保险档案从源头收集就存在着不小的困境。

1.3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分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是多部门多机构管理。公民个人社会保险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社会保险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造成不一样的社会保险档案分属不一样的经办机构,经办机构内部的档案存放在不同的业务科室,由于一个人的保险资料保存在不一样的机构或科室,且管理办法各异,查找起来相当困难。就当前而言,具体情况是人社部门管理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也在各自的经办部门管理;卫生部门管理着基本医疗保险档案;民政部门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档案;商业保险部门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档案。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而且由于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并且相当严重。

1.4 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目前,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未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在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方面还未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社会保险档案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关系流动、转接,一个参保人员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要经过诸多环节,办理有关手续,填写保险卡及有关表格,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还要办理保险关系转移和基金的转入转出手续等,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都将是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这就要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需要具有相当大程度上的统一性,不仅是市和辖市区之间的统一,而且是全国、省、市、县从上到下的统一。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信息不能共享。

1.5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且专业知识水平偏低。社会保险档案种类多、数量大,不同种类档案的归档、分类和保存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撑。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配备现状来看,档案管理人员不专,兼职现象严重,而且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水平及学历不高,严重影响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水平。

2 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基本保证了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随着我国保险种类的增多,以及对养老方式观念的改变,应根据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规定。健全有关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险档案从业资格管理与培训等档案人员的制度,加强对档案工作监督等内容,完善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2.2 增强管理意识,加强社会保险档案队伍建设,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对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应增强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经办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对业务人员的档案法制教育和专业业务培训,严格档案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立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督促单位负责人依法履行对本单位档案工作负有的职责,并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建立检查结果公告制度,使违法单位与个人及时整改,以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轨道。

2.3 加强社会保险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目前大多数档案室仍在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模式,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数据统计困难且不准确。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推广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发信息系统,完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培养专业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通过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依靠科技力量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并接受监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支撑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依法加强和规范档案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推动新时期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4 正确定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产生于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后保管时代之后,社会公众对档案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是行政机构的产物,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记忆、文化记忆。社会保险档案正是在个人参与社会保险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它不仅具有证明价值、参考价值,也是我国社会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印记,加强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是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需要,是社会保险业务本身的必然要求,也是记录社会保险事业的有力凭证。

2.5 加强社会保险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组织社会保险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升其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讲理想、讲道德、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才,加快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5.1 加强培训要注重提高社会保险档案人员的政治素养。社会保险档案人员队伍应该是政治头脑非常敏锐的群体,其工作应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肃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指引下进行。否则,就会坠入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误区。

2.5.2 加强培训要注重提高社会保险档案人员的专业素养。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法》、《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工作保密制度》、《档案材料归档制度》等制度;明确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归档的范围及整理要求;学习《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实践技能。因为档案是一种知识载体,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要发挥社会保险档案的社会效益,只有熟悉和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5.3 加强培训要注重提高社会保险档案人员的文化素养。例如,书写水平对于搞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社会保险档案的各个环节,如全宗介绍、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再如,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搞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社会保险档案人员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掌握现代网络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社会保险档案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电子文档、数据录入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第6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社会保险 档案管理 思考

一、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社保档案管理的现状

1.手段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手段依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社保业务在处理时仍采用手工方式,信息资料档案的记载、传递、保存采用传统方法,有的虽实现微机管理,但人、机与软件三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缺乏相应的软件设计人才,出现“人闲机空”,查取资料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直接影响企业分析和决策方面的工作。

2.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目前全国各省市下发了许多关于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但尚无一份关于社保档案该如何管理的规范性文件。部分企业在档案管理时工作不规范,职责不明确,参保人员的档案被分割保管、分室存放,社保部门管一块,人事部门管一块,企业自身管一块,企业主管部门又管一块,职责不清,交叉重叠,给档案的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有的甚至无固定的档案室、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了参保人员的信息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失。

3.社保档案的管理内容缺乏规范性。有的企业参保人员的档案材料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较差,部分企业职工的档案材料缺乏连续性,档案中除劳动合同外,对职工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技能特长、健康状况、岗位变动等方面的具体信息一律没有,有的档案内容则前后矛盾。档案年龄与身份证、户口本不相一致,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记载不完整、档案人为涂改等严重现象,给劳动保障部门在办理职工失业、退休、特殊工种认定等工作时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也给企业在处理劳资纠纷时没有依据可查,不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误解,造成企业不稳定。

二、大型国有企业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1.社保制度改革的要求。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保险部门要逐步将多年来压在企业头上的“养老重担”挑过来,使企业摆脱困境,轻装前进。因此社会部门不但要履行起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起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使社会保险档案的科学管理尽快步入安全有序、操作上的灵活机动、信息反馈上的及时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2.社会保险业务的要求。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又是社会保险业务本身的必然要求。社保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上繁的工作,一名职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中间可能要经历过若干次岗位变动、工作调动乃至失业等环节,每一环节都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参保人员在每一个环节,其已尽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都作为原始资料存入了档案,参保时间、费用缴纳、单位配比、利息计算、滚动结余等主要指标全靠个人档案来记载和反映,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参保人数和参保范围将日趋扩大,社保档案管理就显得异常重要。

三、大型国有企业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应做到“四个注重”

1.注重社保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管理的手段和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档案工作的质量。在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可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挂帅、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者,而档案的立卷、保管、利用、统计和编研以及信息资源开发等具体工作则由业务人员来完成,这实质上是把档案管理中的职能和职责相对独立地分离开。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来提升管理者的责任意识,通过业务培训来提高使用者在软硬件上的操作技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造就一支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社会保险档案的工作队伍,为社保资源信息实现共建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规范社保档案管理的标准。国家和省上应尽快出台企业社保档案的管理办法,从档案的储存内容、范围、保管措施、配套设施、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和软件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应作细规定,以彻底改变无责无序的现状,形成一套上下资源共享、信息传递通畅、数据准确翔实的科学管理体系。

第7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员工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65-01

2004年以来国家逐步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2004年4月9日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由此拉开国有企业改制的序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攻难克坚,一鼓作气打响了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地方政府筹措大批资金对厂办集体企业、区街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改制涉及员工近十四万人,这些退出国有、集体企业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过去由企业管理的员工档案,大部分要移交到就业服务机构托管,这部分人再就业、退休、异地就业、续缴社会保险费等业务都要由就业服务机构去做。经过各级就业服务部门不辞辛苦的工作,这项繁重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

大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个人档案委托就业服务机构,不仅仅是工作任务繁重,不断加强个人档案管理,认真分析个人档案信息,通过档案调档分析再就业状况以及社会保险费续缴状况对于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从现有个人档案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档案记录不够完整,问题比较突出

国有企业改制、集体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高,这部分人大部分是上世纪50年代或者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尤其是期间参加工作的人员,档案管理比较混乱,出生日期、工种记载等都不够规范,出生日期与身份证记载不一致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政策因素。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招工要受指标限制和就业年龄限制,搞到招工指标的人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超过当初国家规定年龄或者没有达到最低就业年龄的子女送进国有企业,这就造成个人档案记载不真实。至于特殊工种记载由于国有企业众多,期间工种名录也不够规范,一个工种多种叫法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装卸工”有的企业记载为“搬运工”。再有就是期间十几年国家没有调整职工工资,直至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国家进行一次工资普调,1986年进行一次普遍增加工资,当初还搞一次3%增加工资,员工档案记录并非每年都有增加工资审批表,造成工种记录断档。

二、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比较普遍

1986年我们国家在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险领域实行重大改革,用工打破铁饭碗实行劳动合同制,工资打破八级工资制实行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管理办法,实现按劳分配。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改变企业负担养老办法,实行社会统筹,这项改革是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的。尽管国家在改革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企业效益差别等原因,造成一些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甚至个别企业到改革开始仍然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造成一批员工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改制企业筹措资金,参加改制的员工有的也承担一部分社会保险费,基本上把改制截止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到位。但是改制后这部分员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实现再就业的社会保险费又出现新的欠缴。

三、面临退休高峰期

第8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一、企业实行社会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单位是一家国有企业。该企业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设置了社保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社保工作人员,明确了机构职责和岗位职责,使企业社会保险工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规定。其主要做法:一是及时了解、学习、研究、宣传社保政策。企业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很多,涉及的方面较广,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通过积极参加国家部委、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的业务培训,使企业及时掌握关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补充医疗等各项政策及变化,及时研究制定具体贯彻意见,并向全体参保员工及时传达。近几年社会保险政策较多,很多政策关系到企业和每个职工的利益。如《天津市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津劳局[2006]32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该企业都进行了及时的学习、传达、贯彻和宣传,使参保员工及时了解并支持社保工作,也使企业社保工作有章可循、繁而不乱、井井有条。二是提高企业社保工作质量和效率。企业的社保业务内容繁多,除正常参保人员增减、补缴保险费、信息变更、待遇支付、基本医药费报销等业务外,工资性收入统计和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职工退休申报审批、退休人员异地安置如何选择当地医院、工伤人员备案登记和待遇申报支付等,不仅工作内容繁杂,而且流程性较强。因此,企业加强了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使他们掌握了社保工作业务的流程、特点和方法,确保了企业社保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三是加强企业社保工作档案管理。企业社保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装订、保管和查询等一系列工作,它依托于社保业务的办理、服务于业务的办理,是企业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必备条件。随着企业社保经办工作时间的延续和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职工的参保意识日益增强,与此相对应的企业各类社会保险业务的申报、登记、征缴、续保补缴、关系转移、待遇核定支付等工作业务量也急剧增加,记录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核发及基金收支情况的文字、图表、账册、数字信息等原始记录,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参保、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其各种资料的完整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为此,该企业规范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凭证的分类管理,按业务办结时间进行整理、排列、编号、装订组成“卷”,按要求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同时建立开发和使用计算机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了企业保险与业务凭证查询的连接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达到了企业社保档案的高效、便捷利用,提高了企业社保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社保工作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改制、人事制度变革中,涉及到社会保险问题引发的争议、日趋增多。这些问题处理得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该企业特别要求加强以往历史上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的学习研究,如对事业转企问题、转制前和转制后退休待遇问题、减员增效提前退休待遇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对企业社会保险引发的来信来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理有据地进行耐心解释和宣传,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二、企业社保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企业领导对企业社会保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社会保险政策和规定掌握不全面,造成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或违反政策等问题,使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失,也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2、部分企业缺乏专职、稳定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有的企业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安排综合办公室、财务等部门人员兼职做社保工作,这些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不固定,经常换人,使企业社会保险政策和经办工作衔接不上,影响了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部分企业社保工作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规范。有些企业对社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使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基础资料不健全,工作不规范,既影响了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质量,又影响了企业社保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做好企业社保工作的建议

1、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作为企业领导要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企业社会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准确把握政策,不偏离轨道,同时要密切关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结合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企业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规定。

2、健全企业社保服务管理机构。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岗位,配备具有社保专业基础的人员从事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社保管理人员要具备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

3、夯实企业社保工作基础,实现企业社保工作规范有序管理。随着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完善,规范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尤为重要,如:建立《职工工资收入统计、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管理办法》、《社会保险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职工退休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凭证保存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规度的建立,将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提高企业社保工作的透明度。每年企业职代会上应公布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情况、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实施办法和补助情况等,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的监督,对职工代表的建议和意见要及时研究,及时答复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要接受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查询和复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查复核和纠正。

第9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一、秉承“为民”宗旨,创新机制严管理

(一)加快现有资源整合,扩大社保影响力。整合经办管理服务资源是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办机制、更好承担繁重任务、扩大社保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为此,自治区社保局把资源整合与提高统筹层次列为“十二五”的核心工作,在蒋明红厅长的亲自率领下,积极督促市县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取得重大突破,已有玉林、北海、南宁、钦州、河池5市获得批准成立统一的社保局,其中玉林市、北海市已挂牌,南宁市按正处级单位建制,钦州市、河池市即将组建,柳州、防城港等市正在积极争取,为2012年全区各市县成立统一的社保局奠定基础,为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组织条件。

(二)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提高部门公信力。群众利益无小事,基金安全皆大事。为此,自治区社保局始终坚持把加强社保基金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加大建章立制工作力度,先后在柳城县、武鸣县启动“阳光社保”工程试点;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将管理“触角”伸延至科室和医务人员;建立门诊慢性病管理季调度制度,防范多地重复参保及重复享受待遇的风险。加大检查稽核工作力度,区市联动,对5个县15个经办机构和农垦社保中心开展内控检查评估,对23个经办机构进行基金安全抽查,切实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三)统一业务经办流程,增强机构执行力。统一业务经办流程是实现经办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为此,自治区社保局继续总结借鉴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制定了全区统一的《工伤保险经办业务规程》,加之已经实施的全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业务经办规程,向我区实现5大险种均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此外,该局还出台了《基本养老金核定办法》、《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办法》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流程》,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各级经办机构保持“步调一致”。

二、遵循“惠民”理念,落实政策强经办

(一)保发放、提待遇。社会保险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保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参保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上。为此,自治区社保局继续把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摆在首位,2011年全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支出332.53亿元,有效地维护了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同时,继续努力实现参保人利益最大化,连续第7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1353元,较上年底增长13.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到年人均20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群众得到的实惠进一步增加。

(二)抓扩面,促征缴。扩面征缴是硬指标,是社保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自治区社保局加大工作力度,养老保险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医疗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失业保险以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为重点,工伤保险以“老工伤”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广西的扩面征缴任务。截至2011年底,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次超过3000万,达3035.54万人次,其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83.7万人、240.77万人、981.29万人、272.52万人、243.78万人和813.48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突破400亿元,达403.06亿元。

(三)解民忧,化积案。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和谐发展助力是民生工作部门的天职。为此,自治区社保局继续通过完善落实政策、变上访为下访、领导干部轮流值班接访等形式,解放思想、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老工伤”、被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区已将1.38万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并积极落实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帮扶困难企业、为在领失业金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实行失业人员物价补贴等惠民政策,自治区本级涉及社会保险的事项实现“四年连降”,2011年再降54%。

三、坚持“便民”原则,丰富手段优服务

(一)强化信息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信息系统是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整合资源、五险合一的背景和趋势下,统一信息管理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经办机构的呼声,是广大参保人的期待。为此,自治区社保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现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2套系统,努力为实现“一卡通”创造条件;通过完成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系统平台搭建和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平台建设,开发退休人员独生子女待遇发放、“老工伤”缴费参保、公务员医疗保险待遇资格审核、养老保险决策分析系统软件等,实现自治区本级生育保险在医院直接刷卡结算,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信息短信查询“全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在银行网点实时缴纳养老保险费覆盖率100%。

(二)规范档案管理,方便群众查询利用。档案具有“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将来着想”的重要价值。为此,自治区社保局继续跟踪问效,加强检查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建设,开发运行自治区本级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积极在有条件的市级经办机构推广应用,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为广大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查询社会保险业务资料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便利,真正做到为每个参保人“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